建筑工程管理教程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管理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管理教程

篇1

关键词:工程监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认证与国际项目管理的不断深入,项目管理与传统管理产生了不断的碰撞,由于项目的多变性与复杂性,使传统管理在管理层面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管理中,传统管理与现代项目管理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而工程监理作为十几年来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1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1.1工程监理

1.1.1监理的定义。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监理单位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之一,建设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监理单位与项目法人之间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与被监理单位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从事工程建设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可见,监理是一种有偿的工程咨询服务;是受项目法人委托进行的;监理的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相关合同及文件;监理的准则是守法、诚信、公正和科学。

1.1.2工程建设监理的主要内容。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工程质量;进行信息管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即“三控、三管、一协调”。

建设工程监理按监理阶段可分为设计监理和施工监理。设计监理是在设计阶段对设计项目所进行的监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设计质量和时间等目标满足业主的要求;施工监理是在施工阶段对施工项目所进行的监理,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施工安全、质量、投资和工期等满足业主的要求。

1.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给人的一个直观概念就是“对项目进行的管理”,这也是其最原始的概念,它说明了两方面的内涵,即:项目管理属于管理的大范畴;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然而,随着项目及其管理实践的发展,项目管理的内涵得到了更大的充实和发展,当今的项目管理已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一门新的管理学科的代名词。可见,项目管理一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其一是指一种管理活动,即一种有意识地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其二是指一种管理学科,即以项目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是探求项目活动科学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前者是一种客观实践活动,后者是前者的理论总结;前者以后者为指导,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就其本质而言,二者是统一的。

总之,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所谓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是指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项目管理的日常活动通常是围绕项目计划(进度)、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等五项基本任务来展开的。项目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它是一种运用既有规律又经济的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手段,并在时间、费用和技术效果上达到预期目标。一般来说,列作项目管理的项目一般是指技术上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繁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的任务或项目,项目的特点表明它所需要的管理及其管理办法与一般作业管理不同。

2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间的比较

将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工程监理的主要职责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工程监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工程监理的工作职责中包含着现代项目管理学的基本内涵。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共同点如下:

2.1范围管理

范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工程监理十分注意抓好系统需求分析,弄清系统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严格为业主把好系统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关,为系统的进一步实施打好基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将项目范围管理分成启动、范围计划、范围界定、范围核实、范围变化控制五个阶段。在范围界定过程中,通过将项目目标和工作内容分解为易于管理的几部分或几个细目,以助于确保找出完成项目工作范围所需的所有工作要素。

2.2进度管理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进度管理与工程监理在项目进度控制方面所提供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近几年我国火电工程实施了项目管理,其中进度管理很有特点。据悉,针对火电工程的特点,确定火电工程进度计划分为三个大层次进行管理,即业主层、监理层和施工承包商层。为什么要将业主也包括进去呢?通常业主在工程进度控制上要比监理更宏观一些,但鉴于火电工程的特性,业主对进度的控制要相对深入和细致。火电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一般一至两家,而且施工承包商多,任何一家监理和施工承包商所管理的工程项目及施工内容都仅仅是火电工程一个标段或一个单位工程,而且业主在设备、物资供应、标段交接和协调上的介入,形成了进度计划管理的复杂关系。为满足火电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各监理单位控制的工程进度计划还需要协调一致,这个工作自然要由业主来完成。项目具有唯一性,根据不同的项目组织结构,由业主负责,根据自己在项目团队中不同的角色,相互协调、共同搞好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在这方面,监理可能只能属于项目管理中的一部分。

2.3成本管理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对项目成本管理分四步进行:①制订资源计划;②成本估计;③成本预算;④成本控制。在最后一条中,工程监理对投资控制的主要思路也是将实际支出与计划投资相比较,结合项目进展进行调控。这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十分类似。但是,我国由于管理体制不同,特别是项目财会管理水平的差异,与其接轨尚需时日。

2.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监理工程师把系统质量控制当做头等大事来抓,用国家规范与标准来控制和规范项目团队中的各方行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出,这种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案,旨在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提出的方案相一致。

3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间的交叉部分

项目管理还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如风险管理、沟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它们与监理工作的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项目团队等职责有一定的交叉。但工程监理主要针对现场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沟通管理做出具体工作,它的实践性较强。而项目管理有着更全面、丰富的知识体系,实际上,这也是在接受业主委托的条件下,为工程监理工作提供更丰富的工作内容。

4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间的不同点

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特点,而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做为管理的一部分,它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监理从项目的不同侧面更注重的是“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

篇2

深圳市航天科技广场是深圳市发展中的高层建筑之一,该工程于2014年4月份公告,工程项目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滨路与海德三道交汇处。该项目的造型元素:经过多名专家提出的意见以及结合多个部门的综合分析,从工程造价以及材料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考虑,在追求时尚、美观、科技的同时,展现出该项目的合理性、便捷性、适用性,并将更多的设计元素有效的融入到室内的空间。项目的设计原则:该项目的设计具有简洁、大气、现代、科技、时尚等风格,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着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在设计构想上要达到风格统一、形象统一、手法和形式元素一致,同时应重点考虑到机电系统与土建装饰工程交叉施工中的协调性和配合性,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该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2高层建筑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交叉施工的协调与管理

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建筑,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能给使用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存的环境。而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却包含了大量的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而且,相互之间有着很多交集环节,如果各自施工的话,不仅耽误施工进度,还会经常出现返工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应做好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交叉施工的协调和管理,主要分析如下。

2.1电气、管道、通风竖井交叉施工的协调与管理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对电气、管道以及通风竖井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与管理,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施工工序,并严格按照工序流程进行施工,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全面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中主要施工要点如下:①在工程中一些小管道的安装施工上,需要在隔墙墙体上安装相应的支架,与此同时,必须做好与土建专业之间相互的配合,需要在隔墙施工时将角钢支架、槽钢预埋,避免后期不必要的二次施工。②在对高层建筑机电施工之前,应对管线进行综合的设计,不仅要确保各个管线布置的合理性,同时要有一套合理的施工工序,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②在水管、风管、桥架安装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机电专业的要求进行土建专业施工,如,应预管井隔墙,直到机电专业完成保温和检测工作之后,再继续完成隔墙的施工,提高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更有利于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很多无用功。④为了便于机电施工,在土建施工过程中会留取相应的墙洞,因此,在机电施工完成安装之后,土建专业需要及时进行修补堵洞工作。

2.2楼层幕墙、钢结构、装修交叉施工的协调与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中,经常发生因钢结构、楼层幕墙等之间施工的不合理,而造成一些线槽、管道的拆除返工现象,对成品的保护极为不利,甚至会影响到钢结构的喷涂质量,势必会延误到工程的后期进度,因此,做好楼层幕墙、钢结构以及装修交叉施工之间的协调极为关键。

3提高高层建筑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交叉施工协调与管理的建议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施工的协调与管理作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等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旦协调与管理过程出现不合理现象,将会给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的发展,不断的提高高层建筑机电与土建装修工程交叉施工协调与管理。

3.1对高层机电系统设计的优化和管理

从大量的高层建筑实践施工中分析,机电系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复杂,而且,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冲突的现象,不仅对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也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对高层机电系统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和管理。首先,应对机电系统施工过程展开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对高层建筑工程展开分析,是否存在施工障碍、冲突环节等,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高层建筑机电系统与土建装修工程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次,要明确机电系统的优化方向,众所周知,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机电系统的施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大量的管线,而且,交叉施工环节也很多,因此,要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对高层建筑机电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进一步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3.2合理开展机电联动调试工作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较为复杂,施工中经常出现管理的不完善,导致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因此,要确保系统良好运行以及更好的完善各个管理环节,需要做好机电联动的调试工作。首先,要做好施工前期的机电联动调试,以往有很多因前期调试工作的不到位,使得一些机电设备在施工中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前后施工环节的衔接上出现了问题,使整个施工无法顺利开展,因此,为了给机电系统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施工的畅通,必须要对机电做好前期的联动调试工作。其次,相关操作人员应加强对施工过程检测以及试验的重视,确保各项检测和试验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这样才能为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结语

篇3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指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要求相对要高。对于施工中控制的重点主要是防止裂缝的产生,因此应当加强对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

一、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

1、水化热现象导致的问题

在水化热的反映时期常会释放许多热量,通常是在完成浇筑活动之后的两天到五天的时间里,就会导致材料里面出现温度过热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我们提到的这种材料来讲,此种问题更是十分突出。由于材料的内外散热状况存在差异,所以材料的中心部位气温非常高,此时就会出现温度阶梯现象,导致其里面出现压力,而外表有发生拉力,如果拉力大于材料本身的抗拉性能的时候就会出现缝.隙。

2、不合理的收缩现象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3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3、外表温度以及水分等的影响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外在的温度变动会对缝隙产生较大的不利作用。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通常外部的温度会对浇筑的温度有一定的影响,假如外在的温度非常高的话,材料的浇筑温度也会随之而上升,但是当外在的气温出现下降的时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假如外表的气温出现过于快速的降低现象,会导致出现严重的温度力现象,非常容易出现缝隙现象。同时外在的水分情况也会对缝隙有一定的不利作用,如果水分含量减少,材料的干缩速度就会提升,进而也会导致缝隙现象出现。

二、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控制措施

1、认真做好配比工作

(1)合理选择原料。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对混凝土工程影响很大,由于混凝土导热差,水化热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内外温度过大,造成裂缝产生,因此应该掺加混合材料和调凝外加剂。对于细骨料来讲,宜采用Ⅱ区中砂,这主要是因为使用此种物质可以降低对水以及水泥的使用规模,对于粗骨料来讲,如果可泵送,最好是使用规格在五毫米到二十毫米之间的石子,目的是为了降低收缩问题引起的形变现象。针对含泥量来讲,上述的两种骨料含泥的多少会影响到材料的性能,如果太多,不但会影响到它的收缩形变现象,同时还会降低抗拉性能,不利于抵御缝隙现象。在《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规定以C50为界,C50以下混凝土粗骨料含泥量应控制在1.0%以下;C50以上(含C50)混凝土粗骨料含泥量应控制在0.5%以下。针对掺和材料来讲,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使用这种物质不但能够少用水泥,使其水化热现象下降,提升它的和易性能,并且可以切实的提升其强性。

(2)合理使用减水材料。采用减水剂,如SF-1缓凝高效减水剂;膨胀剂采用广泛使用的U型膨胀剂,如无水硫铝酸钙(C4A3S)或硫酸铝(Al2(SO4)),试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膨胀剂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相应地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控制温度以及活动场地的方式

(1)温度预测分析。根据现场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中的气温气候情况及各种养护方案,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混凝土施工期温度情况及温差变化进行计算机动态模拟预测,提供结构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及随混凝土龄期变化情况,制定混凝土在施工期内不产生温度裂缝的温控标准及进行保温养护优化选择。

(2)混凝土浇筑方案。采用延缓温差梯度与降温梯度的措施,在浇筑前经详细计算安排分块、分层浇筑次序、流向、浇筑厚度、宽度、长度及前后浇筑的搭接时间;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并加强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保证振捣密实,严防漏振及过振,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做好现场协调、组织管理,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保证混凝土供应,确保不留冷缝。

(3)认真监测其温度。在材料的里面以及外表都布设测试点,并且设置保温材料温度测点及养护水温度测点,现场温度监测数据由数据采集仪自动采集并进行整理分析,每一测点的温度值及各测位中心测点与表层测点的温差值,将其当成是后续的研究活动的参考信息,以此来降低缝隙显现的发生几率。

(4)温度应力检测。为反映温控效果可在少数混凝土层中埋设应变计进行温度应力检测,应变计沿水平方向布置,检测水平向应力分量。

(5)通水冷却。采用薄壁钢管在一些混凝土浇筑分层中布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使用前进行试水,防止管道漏水、阻塞,根据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控制冷却水管进水流量及温度。

3、认真开展设计活动

(1)确保方案中的构造合理,降低活动量以及水化热的发生几率。

(2)充分利用混凝土在基坑有侧限条件,在混凝土中掺加微膨胀剂,使其在基坑约束下成一定的预压力,补偿混凝土内部温度、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由于材料的规模比较大,而且活动时间也非常久,结合构造的受力性特征,可合理的确定混凝土评定验收龄期,在以往的方式中规定二十八天,此时可以设置为六十天或者是更长的时间,评定验收龄期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从而减低设计标号,这样可以降低水泥的比例,进而使得水化热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4)因为外在问题导致温度力现象发生,此时可以使用改善边界约束的构造设计,如遇有约束强的岩石类地基、较厚的混凝土垫层时,可在接触面上设滑动层来减少温度应力。在外约束的接触面上全部设滑动层,则可大大减弱外约束。

四、大缝隙检查以及应对方法

常见的缝隙有三类表现形式,分别为外表的,深层次的以及纵横整体的。对于第一种来讲,由于它不会影响到耐久性以及构造等,所以通常无需过多考虑。而对于后两种,通常是通过风镐等方式来清理,一直清理到肉眼看不到为止。限裂钢筋,对于比较深的缝隙,通常是当其合理的冷却以后,在裂缝上铺设1~2层的钢筋后再继续浇筑新混凝土。

五、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得知在掌控温度缝隙的时候不仅要做好其表层以及里面的控制活动,还应该分析它可能出现的气温骤降等现象。做好监测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应该及时的进行监测,掌握它的各种温度变动情况,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法,以此来降低缝隙现象。导致缝隙形成的要素非常多,需要认真地分析它们的具体形成要素,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方法。

参考文献:[1]许连春.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中华民居,2011,(06).

[2]宋春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通病控制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1).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68-01

纵观现如今我国高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仍有一大部分高校是旧的工业民用建筑专业同建筑工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具体学科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将专业配置和课程布置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缺乏实践性。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应根据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和管理,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管理人才。

一、明确教学规划和思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建筑专业的教师应在实训、实验的过程中深入建筑施工单位,搜集施工单位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职责,调查研究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经历,研究和分析社会企业对于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搜集在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学科愿望、实践能力等资料;开展讨论,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学生的就业进行建议和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指明教学改革的方向。只有思想的确立,才能保证教学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参与,这就需要社会技术管理人员的参与,与校方一起研讨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设置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组、更新、优化,不断整合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规划具体专业;根据建筑工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性要求来整合。从此而提高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与实践性,直接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平均每周安排32或64学时,将学习时间重点放到学生的实践上。

二、加强教师培训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许多高校教师自身知识和实践无法适应时代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高校建筑工程师资力量。加强建筑工程专业教师的实训、实验技能,可以选派教师到实际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实训,学习更多实践技能和知识,在实践中明确社会就业方向和人才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向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学习的工作技巧和经验,有利于引导学生毕业的工作。

三、加强学生的实训

建筑工程的实践要求主要有建材实验、操作和土工实验。实践项目是识图制图、施工、结构设计和计价实训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项目主要有识图制图、施工实训、结构设计、房屋建筑、计价实训等。实践技能的提高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始终,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变化不端增加实训的难度,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教学实践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校外实训可以充分与实训人员的技能以及设备优势相结合,再加之以讲座和实时的指导,最终能够有力地增强了教学实践的时效性。定期选派学生到施工单位进行实训、学习,让学生接触到与施工单位相符合的专业技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实训的资金投入,购置及时的和相应的教学设备,从而创造与施工现场高度近似相似的实践环境。教学的专业项目课程也不能抱残守缺,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市场新动向,从社会实际和市场实际出发,讲市场的实际需求与教学项目相互补充。在教学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已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消防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有利于资源共享,实现学生和企业的共赢,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实训、实习环节能够真正深入到工程实践中去,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四、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式、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需要,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根据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采用双师配置的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充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且使师生充分参与进实践之中,这种开放性实践性的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与学习的双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成果的完成与合格与否。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如何围绕兴趣指导和加强,引进门,留住人,带出来,而培养人才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积极合适的引导机制,引导出并半自发式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管理者才可以说是从实际出发,改良传统教学方法,与新时代新要求充分结合,完善管理体制与教学模式,为有源头活水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与管理的创新改革绝不是割裂的,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批判改良地继承与完善和实时的吸收创新的长远性和复杂性工作,教学管理者需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机制。面对当下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管理问题,校方和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指明教学改革的方向,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生的实训,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科学的、有效用的、可操作性的学生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筑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康亮,朱剑萍,韩敏.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关系整合———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06):81-83.

[2]蔡静.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管理改革探讨[D].重庆大学,2008.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对比研究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保障以及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汲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中外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差异

从18世纪中叶到现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的国家经过长足发展,在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关于安全管理的制度和经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体制、法制以及机制上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的理念不同。安全理念也叫安全价值观,是在安全方面衡量对与错、好与坏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是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核心要素。

(2)相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程度不同。英国健康与安全法律拥有150多年悠久的历史传统。美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相关法律属于整个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律体系的一部。美、英两国的法律体系在基于职业安全与健康基本法律体系基础之上,根据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法律的要求进一步制定了相关辅助的条例、标准、规范等,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统一的综合安全法规体系。我国自建国以来,针对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约,只有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2004年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法规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够强和存在着交叉重复等现象的缺陷和问题。

(3)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程度不同。我国对于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条件无明确规定,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中缺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我国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配备多是依据建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承揽工程的建筑面积来确定配备人数,而以施工作业人员人数为配备依。

(4)安全管理的相关投入力度不同。这里所指的安全管理的相关投入主要指在安全教育、劳动保护、文明施工和现场安全设施四个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情况。英国建筑业用于安全防护设施的开支要占工程造价的6%,国外最低的投入率也达到2.74%。而我国的安全管理相关投入率平均为2.26%,低于国外最低标准。

2对中外项目安全管理差异的启示

(1)树立更为清晰明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管理是要做到尊重生命,为生命负责的,所以安全理念中应更多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下“零容忍”的安全理念。

(2)完善我国的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现有的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整合。还要做到查缺补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来填补相关空白。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效监督各项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情况。对不按法律法规要求执行的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从严处理。

(3)促进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对安全生产负有重要的责任,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我国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并加强监管的力度。

(4)增加安全管理的相关投入。保证相关安全投入,如安全防护设施的开支等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已落实,并做到了专款专用。只有如此安全管理才能落到实处,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也能做到细致周全。

3结语

发达国家的先进安全管理经验无疑给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捷径,只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加以甄选扬弃,就能有效解决我国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促进我国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乐乐,阳富强.中英两国建筑安全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4,(6).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多媒体教学;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关注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是中职、高职教育院校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高、中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和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而且该课程又是理论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的地位也日益彰显。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我认为,课堂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注意每一位学生的转化,就一定能够提高项目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是本人谈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学习情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听听、看看,不如动手做做。只有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而且项目管理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专业课,很多老师在讲授时都反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感觉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我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后来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探索,发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场景,设计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画面,运用多种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慢慢的很多学生上课变的很专心,争先恐后的要求参与进来,愿意扮演角色,积极的回答问题。例如,在介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时,谈到了08年的经济危机,先用漫画的形式给同学们介绍了关于理财的一个案例。就是关于经济危机以前和经济危机以后人们理财的变化,这样由个人理财自然过度到施工项目理财---也就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完成进入要学的新课内容的导入。有时是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来介绍,先入为主,让学生看的津津有味,首先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会产生具有实效的课堂效果。在讲解第六章网络计划技术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时,利用动画效应,让网络图上表示的每个工作变成“活”的图像,一个一个的在屏幕上闪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比直接拿一个完整的网络图直接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计算步骤也采用动画,讲完了一个步骤再单击鼠标,出现下一个步骤,让学生对每一个步骤都清清楚楚的掌握。课堂上充分利用相关图片、视频、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充分展示,生动、形象地说明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其实,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讨厌叙述性、概念性课程的学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死板的相关知识;职业类学校本身又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完全可以打破应试教育使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假如我们将所有专业课学科中枯燥、抽象的理论、原理用形象直观、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还会因为理解困难而畏惧这些课程吗?还会因为内容枯燥而讨厌学习专业课吗?电视是家喻户晓的多媒体,观看电视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因为多媒体能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和活泼愉快。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并制作出科学、规范、新颖、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 做到以学生为本 创新教育新理念

首先,我对备课进行了改革,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传统的备课考虑教材、教法较多,即如何教、如何讲解,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新型的教学设计主要考虑教师、教材、媒体、学生等多种因素,即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如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传递教学信息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容量的课堂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

其次,工程项目管理课堂教学过程全新的认识、全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备课时创设教学情境,拓宽教学视野,加大专业课课堂教学容量,把教师从上课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集合多种教学媒体的导播者。由于备课时准备充分,这样可以使教师在课上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方面,观察学生上课的反应,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再者,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方面,生动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发现、参与、探究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为学生在项目管理课学习(包括文字、表格、图象、动画、声音)的方式显示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成为本项教学创新实验的切入点。具体操作如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化枯燥为有趣,化烦琐为简炼,将一个个生硬的概念、法规条文转换成实情实景,便于学生理解,并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密切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主动学习的能力

除了教师认真备课、细心讲解、耐心辅导以外,还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找相关的工程案例实际案例。或是教师从网络上下载资料,或是采用学生提供的材料,在课堂上再将它们演示给学生看,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些材料作为讨论的话题,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有了让学生课堂上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他们的良好的表现欲望,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情绪。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不能仅有教师的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

总之,在工程项目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捕捉、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意创作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教学取代着传统而单调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本身就具有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育手段,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提高项目管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手段之一,通过实现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鲁新民. 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策略探索[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泽俊 应用型本科实践性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教师》2010年30期

[3]郭庆军 刘慧萍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等建筑教育 2007年1期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高、中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和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如何加大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更新教学观念,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效果,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普遍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因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以学生为本,创新教育新理念;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支持,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正是本文的主要宗旨。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多媒体教学;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关注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是中职、高职教育院校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高、中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和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而且该课程又是理论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的地位也日益彰显。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我认为,课堂中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注意每一位学生的转化,就一定能够提高项目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是本人谈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学习情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听听、看看,不如动手做做。只有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而且项目管理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专业课,很多老师在讲授时都反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感觉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我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后来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探索,发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场景,设计集形、声、色于一体的画面,运用多种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慢慢的很多学生上课变的很专心,争先恐后的要求参与进来,愿意扮演角色,积极的回答问题。例如,在介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时,谈到了08年的经济危机,先用漫画的形式给同学们介绍了关于理财的一个案例。就是关于经济危机以前和经济危机以后人们理财的变化,这样由个人理财自然过度到施工项目理财---也就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完成进入要学的新课内容的导入。有时是用图片和多媒体课件来介绍,先入为主,让学生看的津津有味,首先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就会产生具有实效的课堂效果。在讲解第六章网络计划技术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时,利用动画效应,让网络图上表示的每个工作变成“活”的图像,一个一个的在屏幕上闪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比直接拿一个完整的网络图直接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计算步骤也采用动画,讲完了一个步骤再单击鼠标,出现下一个步骤,让学生对每一个步骤都清清楚楚的掌握。课堂上充分利用相关图片、视频、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充分展示,生动、形象地说明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其实,学生并不是天生就讨厌叙述性、概念性课程的学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死板的相关知识;职业类学校本身又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完全可以打破应试教育使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假如我们将所有专业课学科中枯燥、抽象的理论、原理用形象直观、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还会因为理解困难而畏惧这些课程吗?还会因为内容枯燥而讨厌学习专业课吗?电视是家喻户晓的多媒体,观看电视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因为多媒体能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和活泼愉快。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计并制作出科学、规范、新颖、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 做到以学生为本 创新教育新理念

首先,我对备课进行了改革,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传统的备课考虑教材、教法较多,即如何教、如何讲解,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新型的教学设计主要考虑教师、教材、媒体、学生等多种因素,即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如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传递教学信息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容量的课堂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

其次,工程项目管理课堂教学过程全新的认识、全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备课时创设教学情境,拓宽教学视野,加大专业课课堂教学容量,把教师从上课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集合多种教学媒体的导播者。由于备课时准备充分,这样可以使教师在课上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方面,观察学生上课的反应,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再者,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方面,生动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发现、参与、探究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为学生在项目管理课学习(包括文字、表格、图象、动画、声音)的方式显示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成为本项教学创新实验的切入点。具体操作如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化枯燥为有趣,化烦琐为简炼,将一个个生硬的概念、法规条文转换成实情实景,便于学生理解,并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密切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主动学习的能力

除了教师认真备课、细心讲解、耐心辅导以外,还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找相关的工程案例实际案例。或是教师从网络上下载资料,或是采用学生提供的材料,在课堂上再将它们演示给学生看,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些材料作为讨论的话题,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有了让学生课堂上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他们的良好的表现欲望,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情绪。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不能仅有教师的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

总之,在工程项目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捕捉、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意创作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教学取代着传统而单调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本身就具有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育手段,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提高项目管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手段之一,通过实现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达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鲁新民. 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策略探索[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泽俊 应用型本科实践性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教师》2010年30期

篇7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构成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是指建筑企业结合本行业的特点,以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为原则,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所发生的各项收支进行全面系统地管理,以实现项目施工成本最优化目的的过程。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在项目施工现场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它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项目成本管理主要任务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对于建筑类企业而言,项目成本控制是该类企业日常管理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对所有资源要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组合,也就是说,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就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它是贯穿企业的生命主线。

二、我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现状

2.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意识薄弱,认识上存在局限性

许多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领导、项目经理及企业员工都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或计划部门的任务,与自己关系不大,不愿投入精力去研究。企业的成本核算“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很普遍,有的企业甚至为了应付检查,随意篡改数据,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成本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2组织管理分散,缺乏有效的沟通配合

一些施工企业将成本管理的任务分配给财务、材料采购和现场的技术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仅从资金总额上控制工程成本,材料采购部门仅从材料供应质量的优劣、难易程度及服务质量的好坏角度考虑,较少顾及材料的价格对成本的影响。技术部门仅从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角度考虑,认为成本组织管理模式,缺乏团队内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各自为政,很难形成成本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以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过程非常重视,而对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不够。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应把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也应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费用,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的岗位上,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对工程项目采取成本细化管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盈利最大化的目的。

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4.1在教学中要强调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以下三大环节:

4.1.1认真做好成本预测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首先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发展趋势,提出成本降低方案,对已完成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与目标成本相比较。对出现的差距,要及时进行差异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使实际成本接近或控制在目标成本之下。

4.1.2严格执行成本控制,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在生产耗费发生前,要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4.1.3实行工程项目人员全员成本考核,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却人人不管。

4.2在教学中要强调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四大原则

4.2.1实现成本最低化原则,就是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的目标成本。

4.2.2工程项目成本过程控制原则,就是指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全过程的成本的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工作要体现在项目施工中的每一环节,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拌和站 混合料质量 工艺控制后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泥砼拌和站建设1.1 拌和站选址

承包商应该全面熟悉所辖路段的工程以及周边地区的原材料资源分布情况,根据工程中砼的 需求量及其线路分布,选择集中拌和场地。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周密考虑临时设 施,具有满足生产及生活需要的水电供应。②方便原材料进场和成品砼出场的运输通道以及 便利的生活设施。③根据砼的需求量,考虑要有足够的堆料面积,以满足原材料的贮藏和堆 放。④拌和场地下水位较低,周围有效为完善的排水设施,并应根据居民生活区,尽可能减 少污染,满足环保要求。1.2 拌和站场地布置

根据整个混凝土搅拌场功能性的需要,通常配置一个占地面积约1 200m2左右的砂石堆料 场 ,其储料容量一般为1 000~1 500m3。通常划分为几个工作区:入口(原材料验收和过磅 ) 和出口、材料区、拌和区、实验室及生活办公区等。①原材料(砾石、碎石、砂)堆入地面 应硬化,避免装载机铲运材料时将场地里的泥土混入。②各种材料应分开堆放,并砌筑隔离 墙,布置方式有扇形隔离式、辐射散堆式和一字形堆形式,储料的品种一般依据设计需要而 定, 防止各种材料相互混合。③场地内应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特别是原材料堆放要设在相对高 处,以防被水浸泡。2、原材料控制

实践证明,能过严格的质量管理,采用优质的材料,使材料满足各项指标的技术要求,同时 控制好材料性质的均匀性是生产优质成品的一个重要环节。2.1 集料

集料的选择及验收:为获得密实、高效、耐久性好、耐磨耗的混凝土,粗集料必 须具备 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级配,为保证新拌砼有适宜的工作性,应选用高密度的细集料。① 选择的集料产源固定,产量和质量稳定,便于对集料的质量控制,其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要求 。②建立集料进场的验收制度,对每一车进场的集产进行仔细的验收,不合格集料不允许 进入拌和场。③拌和场实验室加大抽检频率,按批检验颗料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料含 量、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和硫配盐等杂质含量的检测,必要时应该检测细集料中的氯离子 含量2.2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质量影响重大,水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稳定性控制。立窑水泥由于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大部分存在强度低、稳定性差、控制手段缺乏、管理落后等问题,对这类水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成尤为重要。在实际生产中,大部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批储存及检后使用(如安定性、凝结时间或28天龄期强度检验),实际上多数是即进、即入库、即用。因此,为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及提高生产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1)尽可能采用同一厂家、同一牌号的水泥。使用水泥切忌“朝三暮四”,不同厂家的其成分及性能都有一定的差别,经常更换水泥牌号,不利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训练掌握和使用。(2)尽可能采用旋窑生产的水泥。总体来讲,旋窑生产的水泥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旋窑厂,其水泥质量稳定,批与批之间强度及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3)与水泥生产厂家保持良好的联络,及时将使用情况反馈给生产厂家,并要求其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等,以利于搅拌站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应变措施。(4)将水泥强度富余量、水泥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对多数减水剂的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水泥质量的优劣。(5)运用统计方法对水泥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统计结果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调整的依据。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控制,才能使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做到优选水泥品牌,严控水泥质量,混凝土的生产水平才能获得提高。2.3 水

用于拌制砼的水通常为饮用自来水和清洁的天然水。①不应采用工业废水、污水、沼泽水, pH值<4或>8.5的水,硫酸盐含量超过2 700mg/L的水。②水中氯化物含量,对于钢筋砼 不得>600mg/L;对于预应力砼不得>300mg/L。③防止蓄水池污染,应定期清洗,以保 证水质清洁。④如果对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砼对比试验以确定其适用性。2.4 外掺剂

常用的外掺剂有早强剂、缓凝剂和减水剂等,混凝土外加剂具有掺量小、价格低、影响大的特点,外加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本身价值。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大部分外加剂是复配制成的水剂产品,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往往受检测手段限制,仅能对其部分指标值(如比重、含固量、PH值、水泥净浆流动度等)进行简单的检验验收。。3、水泥砼拌和工艺、拌和质量控制

水泥砼拌和工艺主要包括投料、计量、搅拌、出料和运输等五个部分,为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在日常的管理中,3.1 准确无误的投料,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1)生产前应先由试验室检测砂、石的含水率,同时观察砂的细度模数、级配及石的粒径、粒形、级配等情况,相应调整生产配合比。(2)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如上料系统的设备(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搅拌机出料闸门及下料闸门等)运转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外加剂称斗的下料闸门是否关严,以避免因外加剂超掺而造成混凝土数天不凝结以至报废的重大质量事故。3.2 准确的计量,是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实施的关键,也是商品混凝土的突出优点之一。(1)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由电脑控制系统控制生产,实时记录称量数据,以备核查。(2)每月定期用砝码对电子称量系统进行校验,以确保达到GB14902-94规定的计量精度。3.3 应视搅拌机的类型、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间,宜充分利用搅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效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搅拌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搅拌叶片、衬板的磨损程度。3.4 在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及操作员必须经常目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发现异常现象须立即进行检测。试验室除随机抽样实测坍落度,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件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遇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出厂。3.5 商品混凝土与现场搅拌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混凝土的运输。而从搅拌机出料到施工入模,应避免产生离析、分层、大幅度降低流动性以至凝固等现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为此必须有先进的运输车辆将混凝土运至工地。应着重控制以下四个方面:(1)控制运输时间。为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从搅拌至入模不允许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视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坍落度大小和气温等情况而异,一般运输时间宜控制在2小时内,从装料至卸料一般不得超过4小时。(2)搅拌车装料前必须倒净搅拌筒中的积水,出厂前可用少量有一定压力的水冲洗料斗和下料溜槽,但应控制水量:在运输过程中和卸料时,不得随意加水。(3)重载搅拌车的筒体不得停止转动,以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分层等现象。(4)及时清洗搅拌车筒体,时间间隔应控制在搅拌车每次从工地返回时,若工地较近则不超过4小时,避免时间过长而导致混凝土挂壁,影响装载数量及质量。

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作为建筑施工管理,水泥砼拌和站是确保整项工程质量控制的中心,千万不可不引以重视,存在重前场、轻后场的错误理念。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者,应把水泥砼拌和站的后导播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在有限的工期内,以确保水泥砼生产质量稳定、合格。

参考文献:

篇9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其任务的途径是结合专业设置的课程教学尤为重要。课程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学实现了课程的具体连接,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这座“桥梁”的质量,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探讨其专业必修课程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从经济的角度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工程项目的建设期和运营期,通过分析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该课程在本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属于核心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评估、项目财务及环境评估、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论证、企业经营决策等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课程教学是将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集于一体的过程。课程若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学起到关键的作用。鉴于,当前本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该课程的教学受到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工程经济学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改善现状、如何解决问题,以适应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 专业设置下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经济学立足工程项目,运用技术经济的方法,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工程经济学,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原理分析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侧重于理论灌输、实验与实训,而疏忽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 教学“形式化”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拘泥于传统教学,注重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做题”、教师再“批改”,教师“出卷”、学生“考试”、教师再“阅卷“。虽然目前的教学逐步由课堂讲授辅以板书的形式向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形式转变,其实质依旧是注重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并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听讲,一问一答模式的传统的课堂上的抽象互动,学生对这门应用型课程的相关知识依旧缺乏内涵性的理解,从而使教学成为流于教学设施改善而教学实质未变的教学形式,导致现代化教学设施应用下的教学依旧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体现于从业资格证考试之中。随着国家对各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的逐渐规范化,从业或是执业资格证成为从业或上岗的必备条件。从建筑行业的从业角度而言,工程经济学是取得相关从业或执业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或是相关知识科目,更加凸显这门课程在各种从业证或执业证考试中的重要性。比如,造价员、监理员、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考试中成为相关知识科目或是直接成为一门考试科目。工程经济学在这些考试中的重要性,导致其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设置中,成为一门应试型课程,从而使其教学侧重于应试,而使工程经济学教学流于结合从业证或执业证的应试型教学形式,忽略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技术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不尽合理

教学依托于教材,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教学过程,因而教材的选择对于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所选教材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在教学中使用的工程经济学的教材,有一部分是本科使用的版本,侧重于经济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有一部分是混拼版本,这类教材将本科版本的工程经济学中的主要几章经济技术方法的内容摘选,再配以相关的案例分析、实训任务,或者是把本科使用的版本进行逻辑重组后辅以相关的案例、实训任务。这些教材没有根据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没有根据建筑企业对管理类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要求,没有根据课程内容应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要求,组织课程的逻辑结构级内容。因而,这些教材本身就脱离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更加脱离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缺少可读性、针对性、实践性。选择这些教材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十分重要而又必要的问题。

1.3 传统的考核方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评价

传统的课程考核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主要是考学生。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传统考核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完成的课堂内与课堂外作业情况、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核的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二是期末考试部分,通常采用卷面考试形式,主要是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应试反应情况。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只看到教学中的“学”,这一个面或是把其作为这个主要面;而忽视了教学中的“教”,这一个面或是把其作为次要的、辅助面。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传统考核方式是传统教学下的产物,遵循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教授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并通过平常的学习表现和期末的考试,这样的方式来来实现这门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考核。因而,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考核作为一种压力,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将这种压力变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考核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该课程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三是通过考核使教师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4 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担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通常来自于两类教师群体:一是经济类专业的教师群体;二是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师群体。这两类教师的知识结构,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只注重了某个方面,如工程技术方面或经济管理方面,而缺乏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

同时,高职院校担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有极少数是来自于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这类教师的知识结构合理,知识全面,但是为数极少。因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蓬勃发展的现状及强劲的发展趋势,加大了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使得这类人才炙手可热,从而出现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急需这类人才却留不住或者聘请不起的状况。所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老师只能由相关专业的主要是上述两类教师担任。

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中来自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师,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因为,这些教师基本是没有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而是从高校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这些缺乏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必然不可能很好的实现通过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来在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目的。

教师作为教学这个系统过程的“中枢”,如果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如果教师本身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必然会造成教学这个系统过程无法很好地运行或者无法有效地运行,其表现出的结果必然是教学效果不佳。

2 针对专业设置下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教学改革

2.1 针对专业培养目的、课程教学目的选择教材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原理、经济技术方法分析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工程经济学的教材应满足实现这两个目的的相关要求。

目前,高职高专教材市场没有完全满足上述两个目的工的程经济学教材,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体现出“综合性”。第一,选择某一版本教材作为主导教材,辅以一至两个版本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主导教材的逻辑结构必须符合高职高专规划系列教材的要求,而且理论知识部分和理论实际应用部分应逻辑明晰。辅导教材,主要是提供相应理论知识应用的案例分析、实训内容及课程设计等,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选定主导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同时,应配备合适的体现相关理论知识应用的习题、案例、实训,供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第二,教师在应用主、辅教材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及时将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带到课堂上,以弥补教材不可能快速更新的缺陷,尽量做到所选教材不滞后或者少滞后于工程建设实践。

只有在选择了合适教材的前提下,再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达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及该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这样的双重目的。

2.2 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改进考核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教育设备实施的应用,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训教学,以期提高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是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作为研究对象,供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及经济技术方法在其中的应用,以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系统的、专业相关的、典型的案例分析,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并把枯燥的经济技术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可以达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可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案例的选用,项目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方面的案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案例分析、项目建成后的后评价的相关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应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模拟实训教学,是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即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及经济技术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是模拟未来学生从事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模拟实训立足于案例教学,是对案例教学的进一步提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分析跃升到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因而,模拟实训的质量依赖于案例教学的质量。模拟实训的内容依托于其之前的案例教学所选取的案例,选择类似的实际问题作为实训对象,然后,根据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类似问题实训,如果不需要再次进行,可以考虑进行拓展训练即加大实训难度、扩大实训范围,以进一步巩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考核方式需要立足于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模拟实训的开展情况,应将其作为考核对象之一。因而,考核方式中应加入实践考核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的部分。改进后的考核方式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平时考核部分、实践考核部分和期末考核部分。

2.3 强化师资队伍

强化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师资队伍,需要针对上述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其中极少数的属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师,鼓励他们或者给他们创造机会参加专业进修,实现专业知识的不断补充、更新;给他们创造机会参加专业相关的职业证、执业证的培训及考试,使他们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例如,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监理员、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及执业资格的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后,给机会让他们到建筑企业以挂职的形式参与工程建设实践活动,将这类教师培养为既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其次,顺应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提高此类专业的授课教师的待遇。或者,加大师资培养投入,将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的经济类专业和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师培养成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教师,并不断给他们参加工程管理类各种培训的机会,将这个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师资队伍的主体部分培养成为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有赖于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改进、完善,有赖于教学软件和硬件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平平.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探索[J].科技信息,2002,(28).

[2]朱文秀.高职教育中《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9,(5).

[3]陈敬武,宗志荣.适应社会需要,探索完善《工程经济学》课程体系[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

[4]唐艳娟,江煜.浅谈工程经济学的八种教学技巧[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6)

[5]田红艳.高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篇10

关键词:建筑专业 招投标 施工阶段 造价管理 课堂教学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建设项目设计完成以后就进入招投标和施工阶段,此阶段的工作对于工程的造价管理非常重要,教学中应该重点让学生掌握怎样从造价控制方面管理等。

一、关于工程承包、物资采购招标工作方面的教学知识点

1、施工招标工作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等多方面,其中对工程造价尤为重要。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选择正确的招标方式。对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尽可能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承包商,在知名的报纸和网络媒体上招标公告,这样能吸引资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参与投标。这些施工企业管理比较规范,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队伍,对于造价能较好的控制,业主管理也比较容易。如果选择的施工单位不当,会给业主带来损失。例如:我市的某项工程,中标人是一个比较小的施工企业,人员专业性不强,管理比较混乱,施工组织不到位,给业主带来了很多烦恼。本来10个月的工期,滞后了4个月,在这4个月中很多材料价格上涨,使工程造价增加了15%,业主虽然对其按合同进行了罚款,但是罚款不足以抵消材料上涨增加的费用,最后造成的投资增加还需要业主买单。不适宜公开招标的项目,尽可能采用选择若干家施工能力较强,且在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的承包商进行邀请招标;对造价低、使用量小的零星工程和物资,也尽可能采用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等多种方式进行,尽量降低单一来源和直接采购量。

(2)制定完善的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投标人制定编制投标文件的依据,也是招标单位将来与中标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基础,对工程造价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招标文件的编制应符合招标工程事实,涉及到合同的专用条款尽可能细化、完整,不留漏洞。例如:某项工程招标文件中对材料调差是这样规定的:“材料价格浮动值在±5%以内的不再调整”。在工程决算时,中标单位认为“材料价格浮动值在±5%是以投标价格为基础的不再调整”。而业主认为“材料价格浮动值在±5%以内是以招标控制价为基础的不再调整”。因此,涉及到合同的专用条款尽可能细化、不要产生歧义。

(3)评标办法和标准应简化,尽可能消除和量化各投标商的投标书之间的差异,使各投标书具有可比性。

(4)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及奖惩办法。

(5)建立招标机构,独立组织招标和评标专家独立评标机制,同时,加强对招标全过程监督,杜绝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评标专家和招投标商相互勾结,进行“黑箱操作”。建议有些规模大的工程在异地进行招标,评标专家从高一级的专家库名单中抽取,因为当地的许多投标人对评标专家都很熟悉,开标前就把所有的评标专家都通知或询问一遍,或者就干脆派人到招标机构门前等待评标专家,给他们打招呼。

(6)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合理,既要有技术专家,又要有经济专家、既要注重商务标的评审,又要关注技术参数、施工组织设计等的科学性。例如:在我市人民医院综合楼的某个标段评标采用这样办法:评标时让评标委员会主席根据各个评标专家的特长分几段进行评标。经济方面的评商务标,施工方面的评施工技术标,设备专业的评设备的得分,其他人员评业绩方面得分,这样的评标就比较科学。每个评标专家评一个方面,就有充足的时间比较各投标单位的情况。

2、签订严密、完整的施工承包合同。招标结束后应根据招标情况对合同条款进一步补充、完善、细化,合同条款应体现“公平公正、平等合法、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合同条款的明细应清晰明确,防止出现多种有争议的解释,工程施工合同涉及造价控制的内容较多,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重大,许多工程索赔和纠纷都是由于合同的缺陷造成的,因此必须慎密考虑。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尽可能全面、完整,防止施工单位进场后利用合同的漏洞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材料、设备以次充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杜绝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从而影响工程造价。例如:我市某建设工程设备招标过程中,招标控制价是参考知名品牌的材料价格编制的,合同对材料没有明确的规定,施工单位所用的材料档次为一般的,价格差距比较明显,但是所用材料也符合国家标准。从而给招标人造成了一定损失。

二、关于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知识点

施工阶段是建设程序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此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科学地组织施工,正确处理造价和工期、质量的关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同时,保证造价控制合理。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工程造价,将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并作出分析及预测。加强对各种干扰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

在工程建设中,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投标企业方面,很多投标人只重视投标报价,但不能根据招标工程的实际,制定科学的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实施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关系到质量和工期,还将直接影响工程计价的合理性。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是即方便施工,又能提高进度,而对造价又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有时施工方便和造价却是矛盾的。

施工过程是工程最终决算的形成过程,施工过程控制对工程质量、工期都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工程造价和整个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因此,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抓好六个方面的控制:一是正确处理工期与造价的关系,二是全面掌握各单位工程工程量及其造价,以利于中间付款控制;三是及时审核工程进度中的工程量及其造价;四是及时核对已完工程量与付款之间的合理比例,并与合同、工程量清单对比,定期作出工程造价控制报告,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预控措施,必要时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值;五是严格控制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每一项都应该有造价工程师的参与。六是及时审核合理的设计变更和施工索赔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