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中的系统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中的系统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试论系统理论在智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应用 CIPP模式在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评估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伦理议题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失独家庭问题解决路径 社会工作视角下失独家庭养老福利的应对措施研究 社会工作对失独家庭心理困境的介入 增能视角下的失独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非专业背景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伦理困境探析 域外社会工作服务的供给及其启示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老机构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思考 社会工作视角下失独家庭治疗研究综述 生态系统论下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策略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在中国当代家庭社会工作介入中的运用 论家庭社会工作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运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离异家庭青少年教育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⑥ 周月清.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82.7
⑦ 姚金丹. 社会工作增能视角下失独家庭的分析[J]. 社会工作,2012,10:24-27.
⑧ 王芬.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 辜子寅.我国独生子女及失独家庭规模估计――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6,01:83-89.
[2] 穆光完.独生子女家庭是风险家庭[J].当代工人(C版),2012,05:11.
[3] 陈恩.全国“失独”家庭的规模估计[J].人口与发展,2013,06:100-103.
[4] 高莉娟,吴振华. 我国“失独家庭”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5,03:43-48.
[5] 韩小晶.“失独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6] 杨景欣,陈华.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失独家庭问题解决路径[J].企业导报,2013,23:248-249+255.
[7] 邓莉莉.试论系统理论在智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56-58.
[8] 周月清.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82.7
[9] 姚金丹.社会工作增能视角下失独家庭的分析[J].社会工作,2012,10:24-27.
篇2
一、面向福利院孤残儿童的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者进行福利院儿童个案工作介入时,需要根据福利院工作人员及保育员反馈的孤残儿童情况,结合自身对案主的考察,评估孤残儿童案主的服务需求,针对孤残儿童案主的情绪问题、行为状态等设计服务方案,按照服务计划书开展个案服务。个案工作介入的主要内容包括:(1)孤残儿童情绪疏导;(2)孤残儿童社交能力培养;(3)孤残儿童自我认知能力提升;(4)孤残儿童学习能力培训;(5)孤残儿童康复辅助设备的申请与训练;(6)为孤残儿童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整合服务资源。
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模式(任务中心模式、行为治疗模式、社会技巧模式)在面对孤残儿童服务时需要考虑到孤残儿童面临问题的特殊性,由于孤残儿童生理、心理、智力等因素的限制,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到因地制宜,使用过于理想化的理论难以应用于实际的康复工作中。
根据D市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介入经验,笔者认为针对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应更多的使用优势视角、赋权视角及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个案工作,与儿童游戏相结合开展个案工作。
案例1:D市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A,智残儿童,7岁,被家人遗弃后于2013年进入D市儿童福利院,入住儿童福利院以后出现对院内生活的不适应问题,儿童A会说话但很少与院内工作人员或其他小朋友交流。日常对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康复训练不配合,情绪时常低落。社会工作者根据对案主问题的评估,确定个案介入方案是:首先与儿童A提供情感援助,建立信任关系。其次解决儿童A在福利院中不适应的问题,引导儿童A主动发言并与工作人员及其他儿童共同参与互动游戏,促使儿童A融入福利院集体活动。最后,社会工作者在优势视角理论的指引下对儿童A深入开展个案服务,赞美A身上的优点,如A的声音很好听,文静可爱等,鼓励儿童A完成社会工作者布置好的简单任务(如丢垃圾、取物品)并给予玩具嘉奖,通过完成任务获取奖励的方式增强儿童A的自我认同及信心。在个案工作结束后,儿童A较比之前情绪有了明显的提升,更愿意与他人互动游戏,对福利院生活的不适应感也有所下降。
社会工作者在为孤残儿童开展个案工作介入时的关键在于评估案主案情,分析孤残儿童的问题所在,以此对症下药。需要注意的是孤残儿童的特殊性,现实条件的限制使得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与孤残儿童身心水平相适应的服务技巧,掌握服务的灵活性。
二、针对福利院工作人员的个案工作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在面对孤残儿童康复工作中自身也遇到诸多问题,如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情绪失调和职业发展等问题。社会工作有必要针对福利院工作人员开展个案工作服务。主要工作方向包括:(1)为福利院工作人员提供情绪疏导服务,释放工作人员压力;(2)为福利院康复人员的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理念,以此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3)协助福利院工作人员做好未来职业规划。福利院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当前的制度体系下作为没有编制的非正式员工,其中许多人对工作的前景、职业生涯和稳定性感到未知模糊,导致工作中不能全心全意投入。社会工作者针对此类问题对福利院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介入,在优势视角下引导院内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根据自身优势合理设计职业生涯,增强其工作的目标性和主动性,促使工作人员在福利院康复工作中的专业化水平和技能提到提升,以此为福利院智残儿童的康复工作带来改善。
三、针对寄养家庭的个案工作
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企业工会;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D4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055-02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组织教育职工行使民力等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当前社会急速转型所带来的工会在组织中地位边缘化,工会工作方法与作风滞后以及工会工作人员的思维和能力落伍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会工作的发展。现代企业对于当前中国所处的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爆炸时代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易受到各种变迁所带来的冲击。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能够适应当前企业工会工作的迫切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符合保持企业和谐稳定的需要。
社会工作理念与企业工会工作的结合
工会最重要的职能是代表和维护职工的根本权益,解决劳资纠纷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践行《工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实现工会自身的价值。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也秉承一种以人的福祉为价值核心的专业理念,以助人自助为宗旨,通过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就目的而言,社会工作是一门注重实践的专业,旨在提高人们在个人及社会两个层次上的生活条件,它针对社会议题,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并试图提高个人和团体的适应能力”[1]。社会工作理论认为针对社会问题,必须面对在宏观上的社会、组织和社区的协调,同时也必须面对在微观上涉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专业治疗方案,提供政策支持,组织协调社会资源,帮助预防和解决问题,创造有利于其生活的和谐社会环境。所以,社会工作是一项关注社会责任、关心社会利益、关系百姓利益的专业方法,而工会工作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互相契合的,因为他们都是以坚持保护个人的基本权益福祉为其核心价值观。
社会工作方法在企业工会工作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其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物质帮助、给予心理支持、促进能力发展和维护合法权益这四个方面。结合企业工会工作的自身特点,企业工会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企业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的转型不仅使得企业在全球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必须时刻面对和把握其中急速的市场变化,同时也使得企业职工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知识、信息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被急速传播,各种社会事件也经由信息媒介不断冲击、改变着我们原有的价值观、人生观。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职工们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与问题。而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对于提高企业职工心理适应问题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说社会工作方法中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这些社会工作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工作对象的心理问题,可以帮助心理适应不良的企业职工缓解消除压力、减轻焦虑、重建生活信心。
其次,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工会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社会工作方法在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企业职工在面对企业管理组织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相对弱势的,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就是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工会社会工作可以《工会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文献为依据,运用专业方法,为企业员工开展维权服务。第二,在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利益时,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可能会起到较好的作用,如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具体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企业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缓和双方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最终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三,有利于职工形成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企业工会社会工作作为具体解决企业内外各种冲突问题的专业活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外部关系失衡问题,也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减少因矛盾激化而造成的对企业和社会的冲击,预防企业中各种问题的发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建立起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社会工作方法在企业工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社会工作专业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工作方法。由于这些方法介入的层面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层面的方法和宏观层面的方法[2]p171。微观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宏观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社区工作、社会行政工作和社会政策。
1、个案工作:个案工作方法属于社会工作传统三大方法之一,其意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促进个人、家庭、团体和社会的福利。对于个案工作方法的广泛运用对于促进企业工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个案工作的价值理念相信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个人产生无助感是因为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导致认知、情感或其他心理方面出现了障碍。[3]作为个案工作的理论基础,心理分析学、社会系统理论、沟通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文主义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工会工作人员更好的与企业职工进行沟通,便于他们深入的理解企业职工的心理状况、及其社会成因,既可以为之后运用具体个案工作技巧进行帮助提供基础,也能为企业的管理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建立技巧,比如说同感、尊重、真诚等,更有利于企业工会工作获得职工的支持和理解。因此,企业工会工作应当充分吸收社会工作个案方法的理论、模式、工作程序和工作技巧,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方法意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以达到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之目的。“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改变。”[4]对于企业工会工作而言,可以利用将出现类似问题的职工组织成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职工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展开互动,交流自身所面对的问题,分享各自的经验,以利用小组和他人的力量解决问题。企业工会工作可以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为职工组织、举办各种成长团体、学习团体,组织各种娱乐活动、旅游活动、运动竞赛等综合性活动,“让员工通过小组活动达到预防和改变行为偏差的效果,以提升工作绩效,增强组织凝聚力。”[5]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以社区为基本载体,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2]p194。社区工作方法在企业工会工作中的运用,一方面意指在工会工作中做到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文化等各类资源,以此来解决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关心社区、服务社区,通过组织志愿者和社区服务活动,树立服务社区、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另外,社区工作方法在企业工会工作中运用,还应当在挖掘社区现有文化、教育资源之外,充分利用社区职工的参与,建立丰富的福利、娱乐休闲和教育设施,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中的职工,解决他们的问题。最终,工会工作在充分挖掘企业职工与社区之间互动基础上,建设积极参与的社区文化,推动社区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由于现在企业工会社会工作,乃至中国的工会工作也都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专业人员缺乏、制度化工作模式尚未建立、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等多种问题。企业工会社会工作已经展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应该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工作的一条具有启发性的路径。
作者简介:王敬,吉林油田红岗采油厂.党支部书记;王拓涵,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曾家达,殷妙仲,郭红星.2001年第2期.社会工作在中国急剧转变时期的定位,社会学研究[J]
[2]王思斌.2004年7月.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M]
[3]许莉娅.2004.8月,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M]第9页
[4]刘梦.2003年12月,第3页,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M]
篇4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在西方经历了一个较为充分的发展历程:18世纪末19世纪初,改善贫民状况协会(Associ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Poor)和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nization Sociaty,COS)的兴起是社会工作萌芽的开始,而这一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前身友的善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的出现,更为社会工作日后成为一个专业和一种职业储备了人员;而后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了社会工作训练。正当社会工作开始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迈进之时,1915年弗雷克斯纳(A.Flexner)在全美社会工作年会上提出社会工作还未能算是一个专业,因为它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弗雷克斯纳的这一论断激发了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者们建构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形成科学工作方法。1917年,社会工作先驱里士满(M.Richimond)出版《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一书,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使之成为一套独立的、可以指导实践、并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内容进行传授的知识体系,拉开了社会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蓬勃发展的序幕。1965年,格林伍德(Greenwood)指出社会工作的发展大致已符合其所提出的一个专业必须具备的五项标准:(1)系统的理论(Systematic Body of Theory);(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社区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4)专业伦理守则(Regulative Code of Ethics);(5)专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也就是说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自成一体的专业。在社会工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一种职业渐渐为人们所接受,获得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
西方社会工作自萌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足以让社会工作实现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也让西方政府和人民充分认同了社会工作。而在中国大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成品”从西方被引进来,用以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漂洋过海来到这个有着全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国度,自然会水土不服,一时间也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于是从其被引进之初开始,二十多年来大陆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者们致力于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构建和在地实务模式的探索,不断向政府和人民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到今天总算艰难地迈出了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步伐。然时至今日,不论西方也好、中国也好,社会工作缺乏本专业原生的理论体系、社会工作重实践而轻理论轻研究的专业特性仍广受诟病;对于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过程中需不需要重视理论、需要什么样的理论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一、社会工作者需要理论知识
国内学者李迎生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回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此定义中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工作者,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社区。其中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则指社会工作理论,包括“为实践服务的理论”(Theory for Practice)和“社会工作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社区则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同时还是一个依托理论并且注重实务的社会服务职业和社会科学学科。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提供助人者一个概念性的基础,以形成专业活动方向,并且会修正工作者的看法,以及解释这些看法如何产生,决定工作者采取何种行动。其重要性在于能解释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而且理论中的概念是社会工作者之间相互了解与认同的基础。理论对社会工作者处理复杂多变的个人和社会问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它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受助者及其系统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工作者发展出有效的实务模式。社会工作者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2)根据社会工作理论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和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能够讲理论与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恰当的理论来指导实务,通过实务来检验、修正和选择理论,在理论和实务的相互结合、相互推动中,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社会工作者需要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整合”本来是一个数学术语,是指形成整体和总体的过程,社会学领域的整合概念通常指不同的文化样式由于其内部存在着相互契合的机理,主体出于一定的需要而使之整体化。除此之外整合还用于经济学、伦理道德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尽管整合一词应用颇广,却鲜有学者对它作出明确界定。在社会工作学科中,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张和清老师认为“整合的”即是“有机的”,整合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从“社区”和“生态”的视野分析问题、制定和实施服务方案。
综合上述观点,作者认为本文中整合是指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为了良好的完成助人的专业使命,需要掌握各种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之间存有一定的关联性),并结合助人过程中的实务经验,将各种社会工作理论批判地加以吸收、内化成一个有机的理论知识体系。建构起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后,工作者可以从中选择适切的理论来应对不同社会工作情景的理论知识体系。这种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包含两方面的意涵:一是社会工作各种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知识体系;二是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是一名优秀社会工作者所必须的。
(一)社会工作各种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知识体系
社会工作理论是因应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而形成的,尽管这些社会需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地区是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这些需求却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是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的,因应这些需求而产生的社会工作理论自然也是符合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的,它们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例如,19世纪20年代随着个案工作的兴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当时社会工作理论的主流同时;而到50年代前后,由于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仅凭个案工作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小组社会工作应运而生,在理论上出现了反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他们批评精神分析理论过于关注个体经验,而忽视了社会层面,作为回应“人在情境中”、认知行为等同时关注环境与个人人格的理论便形成;到70年代前后,各种社会工作理论纷纷出炉,社会工作方法和取向愈趋专精与分化,系统理论作为一种整合各种理论、方法和去向的社会工作理论而产生。
(二)社会工作者需要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在面对案主千差万别的需求时,难免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工作者的这种无力感如果不能及时恰当处理,便有可能对案主和工作者本人造成伤害。一般认为社会工作者出现无力感时,向督导寻求帮助、或者正向心理暗示式的自我增能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但作者认为这些方式仅是权宜之计,它们仅能舒缓工作者在该个案上的无力感。由于工作者自身的工作能力并未有实质的提升,下一个案工作者很可能依然无力应对。当然,处理社会工作者之无力感只是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起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一个较为直接的原因,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服务对象的复杂性使然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与特定的社会目标依特定的社会背景而共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专业助人活动过程,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社会工作有着共同的使命和价值,但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主观能动的人,使得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面临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多元复杂的。有效地回应不同社会背景下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求社会工作者运用来自不同来源的概念并和,而不是以单套理论应用于所有实务工作。
2. 实务过程的阶段性使然
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包括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例如,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问题进行界定和成因分析时,一般运用宏观中观层面的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多是外借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而在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工作者则较多运用微观具体的理论,这些理论多为实务理论。
3. 案主问题归因的多层面性使然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的观点,认为人与周围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案主的问题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的分析和介入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而不能将案主问题简单归因于案主本身;基变社会工作者们甚至将案主问题的根源直接归因于社会结构。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不同层面的归因,使其在分析和介入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来进行指导。例如,我们在分析案主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成因时,我们会从诸如心理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等理论出发以找到案主不合理情绪、偏差行为的原因;而在分析案主问题的社会成因时,则会从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入手,运用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理论。
三、社会工作者如何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体系
我们在前文已经指出,社会工作各种理论知识本身具有一定得整合性,这为社会工作者构建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理论是因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需求是不一样的,因应不同社会需求便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新的理论的形成要么是在以往理论值基础上的完善;要么是与以往的理论形成互补,一起来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因此这些新旧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我们不否认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但我们并非全套照搬的、机械的拿来主义。社会工作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实在工作过程中回应案主需求而选择性的引入理论、为本专业所用。其次,在理论引入的过程中我们会加入社会工作的元素,尤其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和实现爱与社会关怀、公平正义的原初理想。
此外,社会工作者学习社会工作理论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论整合的过程,这亦为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揉进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偏好,不同的工作者会选择不同的理论。即使我们的选择中有同一种理论,我们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也是有个人的特性在里面的。社会工作者接触到各种理论,根据自己的价值和偏好对这些理论进行批判吸收、内化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理论是社会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一名社会工作者来说,建构自身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一种专业素养,同时也是一种专业的基本要求。上述这些可能行为我们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灵感。
(一)博览群书—广泛接触、全面学习社会工作理论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厚,又能把厚的书读薄”,而把书“读薄”和“读厚”的前提是要博览群书。社会工作理论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分为外借理论和实务理论两种。外借的社会工作理论广泛的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首先要学习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尤其是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个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我们不仅要在社会工作理论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也要自己去阅读各类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经典著作,夯实理论知识基础。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广泛的理论知识面是建构社会工作者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
(二)博采众长—将不同的理论知识加以批判、内化、整合
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也一直强调知识要活学活用。社会工作者在全面学习社会工作的各种理论的时候,不能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毕竟理论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总存在着它自身的一些局限;社会工作者在学习一种理论之时,要理性地加以分析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它们与自我经验相融合而内化、整合成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信手拈来—社工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并不断反思
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工作者的理论知识需要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运用和修正。正如机器总是要不断运转才能越来越好使,不用则会生锈;社会工作者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应该用它们来服务案主,回应案主个性化的需求。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丰富的理论运用经验一方面让社会工作者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社会工作者选择合适理论来回应各种不同需求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对理论信手拈来。社会工作者建构的这一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不是封闭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和不断更新的:随着社会工作者处遇的个案不断丰富,其自我经验也不断丰富,这些新的经验与原来的理论体系不断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整合理论体系。
四、结语
社会工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为了有效应对社会工作实务情境中的各种复杂情况、预防和缓解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和无力感的产生,许多社会工作学者提出社会工作者要具备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倡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整合、并推行整合的社会工作;同时,因者社会历史脉络而产生的社会工作理论自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又使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成为可能。总而言之,随着当下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复杂、多元化,社会工作的整合取向日趋明显,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建构起自身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大势所趋,更是专业之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 徐莉娅主编.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Howe,D.1987.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Making Sense in Practice.AldershotHants,England:Wildwood House.
[8] 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0卷,2004.
[9] Turner,F.1995.Social work practice:Theoreicalbase.SilverSpring,M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0] 周玟琪等译.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1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 李茂平,黎学森.民间组织到的整合:社会整合的新趋向[J].求索,2010.
[13] 宋丽玉,曾华源,施教俗,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篇5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等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正功能。[1] 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度性约束,在经济理性的考虑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呈现出经济行为脱嵌于社会系统的特征,与早发国家农村人口流动以家庭为单位显现出较大的差异,由此派生了一系列国别性社会问题,其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问题之一。
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社会和政府部门替代功能发挥和应对机制的衔接不畅势必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形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引发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2] 正因为如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2.文献综述
现有的研究多半是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但这些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研究多半强调研究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留守儿童自己的身份参与和意见表达,多半将留守儿童看成是负面的、功能缺失的、需要被管理的对象,所提出的对策往往也是从管理者和决策者的立场出发,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自身优势的发掘和利用;再比如研究多从宏观外在因素出发,缺乏对影响留守儿童的内在因素的考虑。在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提出的对策中,研究者大多是从国家、制度、社会、学校、家庭等宏观外在因素着手,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经济、物质上的补偿,而加强思想、道德、心理上的教育,施以制度、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显得缺乏针对性。
本研究通过社会调查等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切实可行的操作范式,验证其效能。通过实验法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理论和具体方法去弥补现有范式所存在的缺陷的可行性,以期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主体性、农村社区优势资源的发挥和整合。
二、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淮南、黄山、合肥、阜阳四地农村在校儿童对象1000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3份,有效问卷913份。并选择教师、家长、学生、地方教育管理者50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通过量表法对部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测验以便于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量表主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儿童学业不良调查表和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三、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1.教育理念的问题视角,服务主体的被标签化和被污名化
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管理者,对留守儿童都存在着明显的标签化和污名化倾向,并多半伴有较为消极的刻板印象。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留守儿童印象的语义差异量表,调查社会普通民众对留守儿童的评价,调查显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普遍比较负面,详见表2。
这和本研究前期所做的文本分析所得出的统计结果具有惊人的重合性和相似性,这也是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这必然会影响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具体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造成留守儿童的负面自我实现,而这恰恰是不能被调查数据所证实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Spss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学习成绩、不良学习行为的发生概率上,还是在心理健康的评判上,是否留守与负面结果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种标签化的机制通过传媒舆论、文本、学校的隐形课程以及教师的态度等因素而不断被强化,势必造成不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
2.留守儿童教育延续性缺乏,教育正向社会功能发挥不足
根据社会系统理论,教育作为主要的维模机制和社会体系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它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和说明、为经济系统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为文化价值的传递提供主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正向功能。但在大学扩张和就业压力攀升、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乡村教育质量下滑等现实面前,教育所应发挥的促进社会流动、改善社会地位等正功能不断地在经济撒旦的魔方前被解构。[3] 教育无用论越来越被社会上的人,尤其是农村居民所认可。这一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表现。从调查数据看,有43.2%的留守儿童父母认为,子女接受完初中教育即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初二以后就存在着明显的是否继续接受教育的分化。主体性的缺乏必然会造成学习行为上的差异,并被直接反映在升学率上。
3.社会资源缺乏系统整合,相互衔接不畅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一定的场域环境下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分工的大背景下,其功能和目标的实现必然受到社会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正常功效。调查发现,目前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主要集中于家庭功能恢复、学校教育强化和深度化、宏观政策立法和制度改革等方面,而忽视了发挥社区、文化、舆论传媒及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即使是家庭功能恢复、学校教育强化和深度化、宏观政策立法和制度改革等主张往往也是缺乏相互之间的衔接而各自为政,对其功能假设也缺乏事实的验证。举例来说,对家庭的功能恢复,目前的政策导向无外乎通过发展地方经济让家长回流,或者改革二元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这些政策从本意上来看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评判性但却缺乏实际操作性,忽视了教育体系社会嵌入的属性和现有系统的制度性约束,忽视了农村社区优势资源和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和开发。
4.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留守儿童教育缺乏公正性
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不合理性已经得到学者们的一致同意,但对于农村教育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在分享有限教育资源上的不平等性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从教学点的设置、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还是学校的隐性课程设置、受教师的关注程度等都呈现出对留守儿童不利的特征。农村教育的许多制度和政策设计通常是以家庭健全的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对象的,往往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存在和现实。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可行性及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主体实现自助的专业活动。[4] 在具体工作中遵循着尊重、保密、接纳、诚实、参与、自我决定、优势视角及差异化的伦理态度,对于整合资源,消除传统工作方法中的标签化、污名化等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功能。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对于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优势资源,弥补政府、学校的资源劣势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其具体的介入途径可以参照表3。
1.社会政策方法
在理论层面充分研究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的社会政策环境和制度性约束,对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背景下,通过调查了解儿童、学校、家长、监护者等利益攸关者的需求,尤其是要从发展主义的视角,评判儿童的需求。分析具体社会政策的受益者、受损者以及其政治经济社会的伦理价值,以提高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并对其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以提高社会政策的公平性,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公平的社会制度环境。
2.在实务层面,涉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个方面
第一,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案主提供物质和心理的服务,以提高其潜能的工作方法。[5]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部分农村学校开展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管理制度就是很好的一种个案工作方法,它对儿童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状况进行专业记录,并由专人通过心理治疗与社会治疗、行为修正、情绪治疗的方法处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性,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和尊重,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第二,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以提高案主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社会目标、互惠、治疗等模式实现主体的能力建设、社会化和问题解决目标,最大限度发挥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提携的作用。[6] 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中,这些方法也被广泛地运用,它可以给予留守儿童心理的慰藉与支持,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交流和讨论他们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第三,社区工作是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合力解决社区问题,培养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自主、自觉的能力,其实质在于构建共同体式的生活。[7] 调查中看到不少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留守儿童的社会管理纳为指标体系之一,通过家长制、职业家长、托管家庭动员、公众个人或集体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的关爱;通过动员政府、企业、社区和媒体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为长期和可靠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总体而言,家庭、学校属于微观层面,社区属于中观层面,政府、政策法规属于宏观层面,不同层面的支持体系中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和方法会有所不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从农村留守儿童和外出打工父母入手,提供支持性的帮助和相应资源;同时,争取包括政府、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社会的资源和社会的支持,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佳效应。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参考文献:
[1]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段成荣,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3]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结束了,我们亦即将奔赴各自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一段崭新的工作历程。曾经的我也有在基层奋斗过,本职曾是社会工作者,虽然也有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新的岗位,带来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不论怎样,我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去克服。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使我对社区专职工作者有了更全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一下通过学习后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社区建设尤其重要,也是大家一直所努力的方向。社区专职工作者不能再被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居委老大妈”,大部分时间管的都是社区内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我认为现在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除了要做这些外,更重要的是要系统的、全面的、多层次的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及要思考创新更多的新事物,譬如培训中老师所提及的《创新社区工作推动居民自治》中的有机社区的建构,可以尝试用专业手法推进工作,进行社区的介入,整合社区的资源,在有机循环及优势视角的理念下运用生态系统理念将社区各个系统联系起来,有效地达至社区的有机循环。这样的话,社区综治治安、文化卫生、民政帮扶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更能得到有效的串联。具体来讲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人员互动。首先社区的工作都是做人的工作,一切都需要群众,因些必须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服务群众是社区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脱离群众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就无从谈社区工作,就无法容入社区,更没有归属感。做任何工作都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所以,身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我们,必须有此意识,主动热情地与居民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加深互动。根据学习,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可做的有日常可做社区探访(逛街理论)、发送新闻简报、选民登记、同时可建立社区开放日进行社区事务的公开、持续开展居民会议等等。以上都是通过人际接触去维持与本地居民关系的重要方法。
第二,资源互通。社区都是有生命的,在无形中有流动的,我们社区人员要有敏锐触角去发掘和获取资源,通过整合后为自己所用,如将商业资源转化为公益资源,政府资源转化为民生资源,社区资源转化为服务资源,使社区中的所有组织连接成网,保持沟通和协作,最后形成组织力量。
以上两点,是在本次培训中最有获益和收获最深的一部分,也是日后的工作中,可以尝试改变和实行的方向。而其他内容的培训,我认为是每个从业人员都是具有或能自我消化及调节的内容,无论是面对工作上所带来的压力和是所可能遇到的特发事宜,都是要在工作上边做边学边应对的。我始终认为,社区工作系于全局,责任重大,社区专职工作者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乐意吃苦、乐意为人、率先垂范、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不能忘记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树好自身形象,增强自身责任,才能把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新的征程即将起航,愿自己能保着初心,不负初衷,努力航行,也相信自己能成为不一样的自己的。
篇7
关键词:公共关系;实践项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02-02
一、引言
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书本知识无法和社会工作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1]。特别是一些对于应变能力要求较强、需要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2]。这类相关课程需要搭配行之有效的实践项目,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到真实的案例和问题处理方式,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公共关系课程是一门重在交流、管理和沟通的学科,课程对于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要求很高,也非常重视不同知识技能的结合和灵活使用。因此,针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仅仅浮于字面,过于空泛,很难形成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而这正是相关工作中最重要的品质。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需要在实践项目设计中多下功夫。相对于课本的理论知识体系架构来说,学界对于实践项目的研究和重视还不够,仅有的研究也不够体系化和系统化[3]。因此,本文希望从实践项目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入手,构建合理有效的项目体系,为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二、实践项目设计目标与课程改革
作为公共关系课程中重要的一环,实践教学项目体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课程现实指导意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了更好的让实践项目环节发挥作用,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实践项目设计的目标。而这也是现阶段的很多研究所缺乏的[4]。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失,我们下面几方面入手,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完成改革。以相关目标和要求为指导,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两方面,形成有效的相互促进作用。
1.公共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一体化。首先,实践教学是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途径。公共关系课程相关实践项目的体系应该构建成包含“综合实习、课程实践、毕业实习”三位一体,不同层次互相促进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只有有效的将各个环节和各个实践部分结合在一起,培养体系才能形成有效的共振[5]。然,这也就为实践设计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架构和安排时,需要有大局观,考虑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接受程度和需要锻炼的能力,实现整个培养培训流程一体化,从而达成相互促进,互相印证的效果。
2.构建实践训练项目标准。而为了使我们的时间活动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可移植性和规范性。我们需要根据公共关系课程的规律和要求,为其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善和有效的实践教学信息收集整理机制、进而制定对于实践项目有效和适合的评价标准管理和反馈机制。最终,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和标准依据,达到促使学生在技能培训中加深知识理解的目的,获取更强更有效的实践技能只有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训练项目标准,才能保证我们的实践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并形成一定的传统和模式,在不断地积累中不断进步和完善[6]。并在学生和学科中形成更深远的影响和重视实践的氛围,从而取得更好地效果。
3.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我们的实践活动,除了满足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需求以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些相关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能力、交际展示表达能力、应变变通能力、获取又用信息能力可以让学生从细节入手,在相关领域中不断进取,开拓前进。实践项目由于其形式的特殊性,必然比枯燥的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更能从各个角度,多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性格,思维方式。因此,在我们的实践项目设计过程中,应该侧重这方面的考虑,从而从细节和更广阔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项目与培养体系构建
为了实现上文所提到的目标,我们在项目体系构建时,要更加注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
1.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课程体系改革为手段的新的培养路径。首先,虽然实践教学可以取得很多理论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和作用,然而,没有理论的实践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要根植于理论教学这个基础,把握对实践教学进行创新这个主线。我们需要在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公共关系学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依附其上并与之互补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结合理论,通过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等多层次提升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素质和能力。并带学生到社会上的相关场合观摩、学习、实践,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公共关系实务方面的社会活动,进而更好地为课程学习、能力培养服务。
2.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适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培养方式。对于实践课程的开展,是对于传统理论教学的一种反哺和提高。在基本的传统理论授课以外,加大进行创新实践教学的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应用,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校企合作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实际一线,了解问题的特点和模式。此外,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技能培训、沙盘模拟讨论实训等,从不同视角和层次对学生进行辅导,并重点要求公共关系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到较为复杂的组织策划以及公关活动中来加深其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新型的授课和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设立自己职业培养的目标,培养需要的技能,达到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总体来说,我们对于实践项目设计的工作可以分为两方面:
(1)在实践内容选择方面,重点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将技能的学习和对应岗位相结合。项目内容应多样化,并考量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需求与主要能力的培养和培训,最终构建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多元多维一体的理论和实践综合教学体系。
(2)在实践方式构建方面,根据评价体系架构科学性要求,基于构建理论的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真实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案例重现―实地观摩参与―专业体验实训实习多方位相连接的体系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通过对于实践内容和实践方法的考虑,我们可以更好地为公共关系课程设立实践项目,更好的培养学生,使其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和进步。
四、结论
当今社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更趋向于实用性和可用性。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升华和补充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特别是对于公共关系课程来说,交流、管理、思维相处方式的培养都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完成。而一般来说,对于实践环节的研究和讨论,远不如基于理论教学的深入和广泛。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通过对公共关系课程的实践项目需要完成的目标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实践项目设计和架构的建议和思路,希望能为相关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画.基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公共关系学》实训教学项目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
[2]肖宝玲.高职院校公共关系课程改革的探讨[J].科技风,2015,(21):206-206.
[3]李辉.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4).
[4]乔雪.基于工作过程的《公共关系》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80-81.
篇8
探索多元办学模式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在发展的过程中,学院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采取多元办学的模式,将教学改革作为学院发展的动力,通过吸收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活动,实现了持续优质发展的良好效果。
探索合作办学模式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院不断创新办学模式,一方面积极与各市县区公检法机关交流合作,成立实习实训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另一方面积极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开办在职研究生项目,为辽宁省公安政法队伍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院先后举办“政法系统理论研讨会”“犯罪学研究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提升全省政法系统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践中,学院以“辽宁警官培训沈阳基地”为依托,先后举办各警种训练班、各警种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提升了一线警员的实战能力;多次举办政法系统干部培训班,对于提高省内公检法干部队伍素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1年至今,学院共举办政法系统培训班100期,大比武30次,培训学员1万余人。
积极发展学历教育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发展学历教育,将普通高职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作为学院发展的两翼。在高职教育方面,学院先后成立了法政系、中文速录与社会工作系、培训部以及国际民航与安全学院等教学管理机构,先后建成专业32个,涉及公安、法律、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学院不断加强教学建设。目前,学院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2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0项,为辽宁省政法类高职人才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学院与国内40余家企事业单位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先后建立40余个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对于提升人才综合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开展各类学术活动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院坚持将学术创新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核心动力之一,鼓励青年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优质的学术研究环境。例如,学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多年来一直被评为“省级优秀理论研究基地”。此外,还多次承办“辽宁政法理论年会”“辽宁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分会”等省内政法系统学术活动,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研究品牌。
2011年,学院被确定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专题分会场,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省理论界和省内主要媒体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术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学院在科研成果以及教材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绩,自2011年至今先后完成国家级、省级、国际交流课题30余项,教师共发表教学、科研论文9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80余本,对于提升学院科研、育人水平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学院认识到必须依靠吸收更多优秀教学资源、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技术。因此,学院将加强国际教学交流合作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战略,先后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加拿大BC省司法公安培训学院达成了教学合作项目,先后多次与省公安厅联合组织赴国外培训考察活动。2012年,学院整合所属公安法治研究所、安全信息技术研究所、辽宁省中药研究所、高等职业烟具中心等省内几个重点研究所,联合成立了“辽宁公安国际警务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心的成立,对于提升辽宁警务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政策咨询和研究成果,对于辽宁公安工作的发展大局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人才综合能力
作为一所警官学校,学院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具备高水平的政治素养,能够适应各种突发事件,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真正为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为此,学院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将其作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技能素质教育 学院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重点突出“警”字特色,要求所有课内专业必须开设司法警察工作所必需的法律类基础课程,以及警察类基础课程,围绕司法警察的典型工作设计课程内容。同时,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例如开设人民警察招录考试课程、安全保卫实务课程等。同时,学院以警务社团的形式,开展拓展性的教学活动,先后组织了国旗护卫队、警务礼仪队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警察工作意识。
在教学中,学院以警务素质和警务技能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围绕警务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实施,同时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实际岗位的需求出发,以应用型知识以及警务技能作为学习的重点,使学生能够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实战”能力。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作为一所公安司法类高职院校,学院将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围绕职业特点,开展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牢固的全局意识、群众意识、法治意识。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院从案例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抽象的理论说教,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深刻认识到良好的思想觉悟对于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牢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日后成为一名优秀人民警察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打造特色专业,对于教学改革而言是一个关键、一个突破口。教学改革工作必须有一个核心,必须有一个试验点,而特色专业就是这个核心、这个试验点。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而为验证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参照系。而特色专业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人才,教学人才同样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学院提出了“管训融合”“课岗融合”“学战融合”的建设方针。所谓“管训融合”指的是将教学管理活动与警务训练相结合,以警务训练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的警务意识和素质。实施警务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所谓“课岗融合”指的是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任务,根据任务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谓“学战融合”指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知识教育为核心,而是以能力教育为核心。教学方法则以案例教学法为主,通过设定具体的教学情境,全面落实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篇9
随时随地的网络学习环境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小赵,在工作中不时会碰到由于医患矛盾所引发的法律纠纷,最近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修法学专业课程,一方面为了自我保护,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每天在手术室里就像一场战斗,根本没有整块的时间去充电。但现在的远程开放学习,让我把每天上下班乘地铁的两小时‘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了起来。”携带着国家开放大学定制版的平板电脑,空闲时登录学习网学习,已成为赵医生的“新常态”。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站式的学习服务,学生只要登录,就可以在这里享受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全方位的服务。学习网是国家开放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六网融通”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网络学习平台,包括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师团队、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支持、网络教学管理和网络学习测评几个子系统。
学习网的界面设计体现了“以学习者为核心”的理念,分为“学生空间”“教师空间”以及“课程推荐”三个板块。
“学生空间”是学生网络学习的空间,可以精确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而形成学习档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知识管理。目前学校已开通了360万个空间,实现了在籍生全覆盖。
“教师空间”由网络教师团队来维护,整合了优质师资,基于网络来开展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支撑着总部、分部、地方学院(行业分院)、学习中心以及联盟合作机构的教学工作。
“课程推荐”板块中有网站上最受欢迎的网络核心课程,它是学校利用普通高校和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建设的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形成性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等于一体的课程,即“国开MOOCs”。
国家开放大学建有覆盖全国的,一站式、一体化的,一线坐席、远端坐席、专家坐席相结合的“云呼叫”远程接待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信息查询、选课指导等服务。与此同时,学校还推出了适应在职成人学习特点的网络学习测评,改变了传统“一考定评”的评价模式,探索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导、终结性评价和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加强知识技能的应用评价。
未来国家开放大学还将打造包括教学、教务、评估等在内的全员、全程网上管理和服务,根据在线学习特点和网络教学管理职责与流程,形成基于网络的管理模式,进而实现从招生到毕业的“一站式”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在学习网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注册自己的账号,建立专属空间,记录学习进度甚至预约考试,分享所学所感。你会发现学习不再那么无聊和吃力,边学、边玩、边交朋友正在变为一种可能。
漫步云端的学习体验
“我是库尔勒市东方社区的一名计生干事,国家开放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通过云教室,同学们可以实时收看远在乌鲁木齐的老师授课,还可以直接对话,我们都很激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大2014级法学本科专业(双语)学生米日古丽・吐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情不自禁地说。她所说的“云教室”,是互联网和传统教室结合的产物,可将遥远的物理空间化为零距离,远程交流触手可及。
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特别关注为教育不利地区和人群提供教育服务,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开放大学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云教室的战略规划,并将建设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优先选择中西部的一线学习中心,最大限度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学生手中。
2012年5月21日,全国电大系统首个“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在北海电大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国家开放大学面向西部边疆和经济落后地区陆续建设了一批云教室,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广西、贵州等6个省份,涉及40多个地级市。到2015年12月,在全国建成297间云教室,21间控制中心,覆盖国家开放大学 22个分部和百万师生。
作为最先进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典范,“云教室”实现了在线面授教学、远程实时教学、课程实时录播、网络直播教学、视频会议、远程面试与答辩、网络考试与考试监控等功能。“云教室”项目是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中西部教育的发展均衡,成为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应用的开路先锋。
“云教室”仅仅是国家开放大学这样一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冰山一角”。为适应以“六网融通”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学校建成了以教学系统、教务系统、招生系统、考试系统、数字化资源库、远程接待系统、办公系统等为主体的核心业务系统,一个多终端接入的“云、路、端”一体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正在建设中。
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北京网友“像风一样的男子”每天除了用手机玩玩“节奏大师”,现在又多了一个新消遣方式――五分钟学习。“我当时在上MBA课程,很多经济知识枯燥难懂。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罗斯福的三个面包》微课程,眼睛一下子亮了,原来边际递减理论还能讲得这么形象生动。”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网上看经济类系列片。
“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于2012年启动。在这个网站上,每个知识点都被浓缩成五分钟左右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以视频为主,学习者可以方便灵活地自主学习。在这个网站上,学习者既可以通过《教你学做基本戚风蛋糕》这样的视频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水平,也可以通过《合唱知识》等音乐课程来丰富自己的艺术生活。学习者可以畅游在学习空间、专题、名师、机构频道、个人分享区等不同的学习板块间,这些板块如同小秘书一样帮助学习者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辨别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寻找学友。在“名师”板块,学习者可以零距离和名师大家接触,一览他们授课的风采;在“专题”板块,学习者可以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系统理解某一理论;在“培训”板块,学习者可以参与到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中来,更加深入地了解五分钟课程的前世今生。
五分钟课程网已经成为优质的微、小课程资源汇聚、共享和学习的公共平台。目前已有15000门五分钟课程上线,满足老百姓在衣、食、住、行、学等方面的知识需求,提升大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除了五分钟课程这样的微课程,在国家开放大学网站上,学习者还可以寻觅到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营养套餐”,找到让自己放松的“现磨咖啡”。在这里,学习者不但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代先哲对话,也可以穿越到大洋彼岸聆听耶鲁大学教授的公开课。视频公开课、网络核心课、名师经典课、国内精品课和国外公开课,各种资源应有尽有,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口味。
此外,国家开放大学在自身办学体系内和中高职院校里建立了224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推出中国普法网、大学生村官网、滇西学习网等公益网站,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共建。
量身定做行业企业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量身定做的,非常实用,不仅提升了我的技能,而且在完成课程后,还可以获得学历。”来自广东省中山市通富电器有限公司的技工小李最近特别开心,“在企业里利用午休时间就可以完成学习,而且还有学费补贴呢。”小李参加的是国家开放大学与广东省总工会合作开展的“新型产业工人培养和发展助力计划”(以下简称“助力计划”)。
2014年秋,国家开放大学携各分部、行业(企业)学院、地方学院、学习中心等,与相关行业、企业和工会系统等开展了广泛合作,启动了“助力计划”试点,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在职职工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将学习与应用紧密结合,办学体系与企业职工培训体系实现对接,完全实现了产业工人不必耽误工作,就能方便快捷地学到与自己的职业息息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获得相应证书的梦想。
国家开放大学打造的“产业与教育融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重构办学组织体系,践行“把大学办在社会中”这一理念的“试验田”。2013年,学校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切入点,与行业协会合作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煤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物流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等10家行业学院。在国家开放大学学科和专业总体规划框架内,行业学院面向本行业体系从业人员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各层次非学历与学历继续教育,开展双证教育、师资培训、对外合作交流等其他合作项目。
国家开放大学还探索与大型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路径和模式,首家依托“助力计划”的企业大学已经成立,企业大学将成为集学历专业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岗位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大学。此外,学校还与大型企业合作成立企业学院,探索将企业员工岗位技能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
学习资源辐射全社会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养老服务课程的短期培训班,内容很丰富,有活动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老年人营养配餐、家居保洁等。”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金女士谈到,“我还加了‘国开老年开放大学’微信号,每天都看养生保健类知识,非常实用。”金女士津津乐道的正是她参加的国家开放大学老年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体验。
国家开放大学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发挥自身的组织体系优势、信息化平台优势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2015年1月,老年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开启了教育养老这一新模式。
除了老年教育,由国家开放大学牵头的社区教育、艺术教育、干部在线、农民工培训、国培计划、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等针对不同群体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也遍地开花――发展社区教育,在全国建设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开展“i-实验”系列社区教育活动,积极参与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成立国家开放大学艺术学院、书画艺术教育研究院,开通优尔艺术网(国开艺术教育网),建设艺术类课程资源,以微课程、网络课程等呈现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有效学习路径;开展各类职业培训,近两年开展“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幼儿园示范性远程培训、广西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等达9万人规模,开展网络教育从业人员培训以及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培训共计2000余人次。
国家开放大学与国家部委、社会团体、行业企业、教育机构等紧密开展合作,探索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互补、公益服务与市场化运作双赢的新型运营模式,使学习资源迅速向全社会辐射。
为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档案
家住成都的退休职工王阿姨最近可忙坏了: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冲到自家阳台上观察盆栽的蔬菜,熟练地用智能手机拍下长势最好的红辣椒,然后传到一个名叫“i-生态菜园实验室”的网站上。这是王阿姨第二次参加全国“我爱菜园之‘我拍蔬菜’”大赛活动。谈起这个活动,她很有心得:“如果能获奖的话可以累积学分,以后有机会在国家开放大学读个大专。”王阿姨提到的“累积学分”,正是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功能之一。
“学分银行”模拟和借鉴了银行的特点,把学分作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为适应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需要,国家开放大学承担了教育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具备学分认证、转换、存取等功能的学分银行,为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授予相应证书,逐步消融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界限。
篇10
英国会计教育将终身学习作为基本教育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会计教育不再是年轻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最后环节。在任何一个年龄段,在工作后的任何时期,只要有学习会计知识的需求,经申请即可到大学接受正式的会计教育。因此,在同一个班里,既有生机勃勃、没有工作经历的年轻人,还有可能见到两鬓斑白、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年学生。同时,终身教育认为,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迅速变化、日趋复杂的社会工作,会计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应该在接受教育期间集中掌握基础性、工具性的知识,掌握继续学习的技能。因此,在任何一个会计教育环节,都能体现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思想精髓。
近年来,我国会计教育界已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加强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传统理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一些教学环节还未实现良好的突破,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有效落实尚不到位。正规的大学会计教育尚未形成灵活的准入机制,依然是高考入学学生的专利,其他人一般还不能进入。虽然现在社会上出现了电大、成人教育和各种各样的会计培训,参加者也大多是年轻人因就业或提升学历的需求而为之。因会计工作需要而必须进行的会计后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流于形式。作为现代会计教育,应该教给学生比会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法。我国会计教育应在吸收我国传统教育精髓的基础上,切实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体现当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进一步改革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会计课程设置比较
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英国会计课程设置不只局限于会计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再过分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而是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在注重基本知识如经济学、统计和法律等的基础上,与财务、金融等相近的学科知识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非常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同时,会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非常紧密。每当会计或经济领域出现新技术、新理论,相应课程就会被修改或更新,老师也会及时把它们加入到授课内容里面,尽量避免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脱节。如:针对英国大力发展金融业的经济背景,许多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证券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同时,本科课程设置还与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考试挂钩,并随着ACCA考试科目与内容的变化而相应调整。这样会计本科毕业生可免试8-12门课程。
我国大学教育中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两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以及“实践课”等六类所构成。近年来,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下,我国各高校每年都会修订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课程的结构和安排逐渐趋于合理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改革的主持与参与人员大多是财会专业教师,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专业主干课,对其他课程改革力度不够。即使对专业主干课的改革,也主要针对课程门数和学时多少,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并且课程内容的衔接和交叉重复的问题一直未得以较好地解决,也不太重视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国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积极借鉴英国的做法,突破以前课程体系改革的思维定势,让其他类别课程以及相近学科的教师也参与进来,全面改革会计课程体系,真正地实现会计课程的整合,同时加强各门专业课程内容的协调及其主讲教师的沟通,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社会需求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相关课程,并要注重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会计教学方式比较
英国大学的会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讲授、辅导、研讨相结合。会计课堂讲授(Lecture)一般分专题进行,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大约只有30%的课程内容,讲解重点主要是:专题的框架结构、重点和难点讲解;各专题新理论、新观点;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书章节,以备学生课后阅读。学生课下需花大量时间阅读、查资料和写论文,大部分参考资料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后认真学习才能掌握。特别指出的是,每门课程都没有固定的教材和课本,老师通常是列出与该课程结合较紧密的十多本参考书,还会强调学生多看专业权威报纸、杂志,以拓宽知识面、加快知识更新,有效提高自学能力。辅导课(Tutorial)一般在每次课后进行,辅导员单独针对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小组及时进行辅导。主要内容集中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遗留问题;辅导正在做的作业;讲评已经完成的作业。研讨(Seminar)一般由老师预先布置主题,学生课下准备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然后在课堂上学生提出想法及观点。并与同学和老师研究讨论。这样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促使他们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研究分析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往往能够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思路,并且通过交流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得以展示自我。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整个会计教学过程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
随着近年来我国出国交流、进修教师的日渐增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出现和推广在会计教学中,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逐渐被改变,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注意启发式教学,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但部分老师还是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知识体系偏陈旧,课堂教学过于偏重具体细节的讲解,不太注意结合案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容易造成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没有很多的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每门课程都有固定教材,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其结果不仅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足,而且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讲授真正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根据课程特点可引入课堂演讲、讨论方式等,要注重讲
授理解知识要点的思路和整体把握知识的技巧。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参考资料的阅读分析,培养自学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
四、会计课程考核方式比较
会计考试内容和方式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有效的考试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英国会计课程考试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成绩的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份量较重的作业、测验或演讲等形式组成,占总成绩的30%—50%。会计课程作业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评估平时成绩的主要内容。每门课程通常都有1—2个综合作业(Coursework),提交形式有报告、论文、计划等,对格式和参考文献要求非常严格,不得抄袭别人观点,否则会被视为很严重的问题。课程作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个人作业,这种作业非常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系统综合运用,而不只是强调一些具体问题,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另一种是小组作业(GroupWork),一般是以两至五个学生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项目。这种作业老师要求大家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成,不允许搭便车,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在工作中与他人沟通和社交的能力,对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很有帮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70%,多为闭卷考试,一般是五选三或六选三,有时会有一道必答题。试题多为综合性的主观题,一般除会计分录外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会计核算也要求相关的分析和决策。每道题都需大量的论述支持,所以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样的考试,就要求学生必须思路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必须在平时多阅读和积累专业知识并灵活运用。
我国的会计课程考试虽然也强调不能单靠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强调平时成绩,“让学生平时忙起来”,鼓励老师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以便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进行考核,但很多时候老师的平时成绩只是考勤、小作业、课堂提问等。虽然形式上采用了平时考核,但实质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试的题目也是对具体内容的考察,综合能力不够,一般还要求教师提供标准答案,学生发挥自主性的空间有限;很多老师还会应学生的要求给定考试重点或出题范围,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一些学校为了学生就业的考虑,还强调学生及格率的问题。总体感觉不太严谨。这样学生平时没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主动学习和思考,就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可借鉴英国做法,积极进行会计考试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进一步加大平时考核的份量和难度,增加能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内容,促进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第二,考试内容要由针对具体问题、单一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性、系统性问题考核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将参考教材、资料的内容纳入期末考试范围,而不是仅局限于一本教科书甚至于老师划的重点。考试模式的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更关键的是对老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挑战,如能否设计出适应学生水平的综合性题目,能否对学生正确引导、开阔学生思路,能否对学生的综合性作业予以恰当点评等。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系统的知识体系,较强的总体把握和分析能力,并能及时加以更新。
五、会计教学基础设施比较
英国会计教学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比较完善。英国大学不仅电脑普及程度和网络化程度高,而且能充分服务于会计教学,如佩斯利大学的Blackboard、StudentInformationSystem等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为每位教师和学生各分配一个账号和充足的资金。为教、学双方提供了诸多方便。依靠这些电子教学设施,学校可以各种教学信息和成绩,老师也可提前把大纲、讲义、资料或相关知识等到网上,便于学生预习功课和免费打印后保存教学资料;在上课时老师采用幻灯或投影,节省了大量板书时间,授课速度很快,内容涉及面广、课程信息量大。这样就需要学生的“消化能力”和自学能力跟得上,课下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另外,图书馆是学生学习、查找资料的最佳场所,不仅提供大量专业书籍、期刊杂志、报纸,也提供了大面积的学生自修场所。很多留学生认为:机房和图书馆是感觉比在国内方便得多的基础设施。
- 上一篇:病理学主要研究
-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的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