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教程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学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光学;教学;改革
光学课程是物理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崛起的重要支柱。以激光为基础的现代光学的知识,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众多领域,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药、信息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同时,光学课程的知识覆盖面广,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也较强,它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而在传统的光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缺乏创新,无法适应社会及专业领域的需求等问题。如何培养不仅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还具备较强工程应用能力的光学类技术人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问题。
1光学课程教学现状
光学课程教学大纲计划68学时,教材内容分为干涉、衍射、几何光学、光学仪器、偏振及现代光学部分[1-3],内容繁多,教学任务较重。因此,光学一直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理论性,而对知识的应用性和工程性关注偏少,理论联系实际显得不足,教学中不自觉地存在“重理论和基础,轻工程和应用”的倾向,淡化了光学类课程本身拥有的强烈应用和工程背景特性。另外,学生在大学阶段参与实习实践、接触实际工程问题和公司企业的机会偏少,教学与光学元器件的工程设计及公司企业的要求联系还不够,存在明显脱节现象。目前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偏弱;第一课堂强,第二课堂弱;体现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在“做中学”并培养自身实践精神、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活动空间不够。
2光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光学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力学、热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太紧密,自身的知识体系比较繁杂。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着手。
2.1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优选教材,认真制订教学计划。教学中,既要注重讲解光学课程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又要加强现代光学基础的教学,增加一些现代光学的前沿知识,了解光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引导学生不断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解几何光学及光学仪器知识时,可以介绍海市蜃楼、扫描隧道显微镜。在讲解光的干涉时,可以介绍相干探测技术、全息照相、光学薄膜等。在讲解偏振现象时,可以介绍3D电影及偏振雷达探测技术等。让学生体会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发展及科学前景。另外,针对相关科学前沿知识,开展一些专题讲座,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光学科技的发展,同时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或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积极搜集光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相关理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2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分析思路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在有限学时内,尽可能多地讲解现代光学的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既能节约课堂基础教学的时间,又能锻炼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上课主动提问,培养学生自学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中针对相关课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更透彻理解相关理论,并了解其应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改变教学观念,以任务为驱动,明确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5]。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文献调研、撰写小论文及动手制作相关光学仪器,解决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培养自身创新精神、科研意识和综合能力与素质。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动手制作简单光学器件,如望远镜、放大镜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成为可能。在教学中,针对光学课程本身的广泛应用性和工程背景,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两种国内外优秀光学设计软件,如ZEMAX、OSLO等。其中ZEMAX可进行光学组件设计与照明系统的照度分析,也可建立反射、折射、绕射等光学模型。该软件还具备对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分析的功能。在光学课程第三章几何光学部分,学完基础知识后,给出一些利用设计软件进行相关光学课程中涉及的光学元器件和系统设计的典型实例,如望远镜系统设计、8倍观察镜系统设计等。同时试着让同学们分组利用该软件进行相关光学设计,从而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由于在光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光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于观察[6],比如干涉、衍射的现象,很多感性材料只能从课本图片中获得,比如干涉条纹、衍射条纹等。为了能够使得同学们获得较多的感性材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计算软件,例如Matlab,将干涉、衍射现象通过程序模拟展示出来,这样既给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感性材料、直观的物理图像,也通过程序中相关参数的调节,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光学知识中的相关规律。图1为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的分振幅干涉中牛顿环的干涉图像,图2为氢原子光栅光谱图。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理论与实验分开进行的现状,从教师指导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在实验室自主实验。设置相关开放性实验课题,让学生分成实验小组,将学生自己的设计思想和实验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这样,即有利于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具体化,又有助于对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及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实验室也在不断完善,力争提供更好的资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3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中,摈弃一次考试决定最终成绩的做法,将平时课堂表现和论文及动手制作部分纳入最后成绩测评,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而非单一的最后考试结果。充分利用学院网络资源,建立网上习题库,建立有特色的个人主页,并通过此与学生进行定期的网上交流及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网上交流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实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3结语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物理教学的手段也正在不断更新。如何培养适应新时展的光学专业人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通过以上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使得教学活动充满了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启钧.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赵凯华.新概念物理教程:光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郭光灿,吴强.光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许晓赋,廖珊珊,高忠坚.《光学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4):69-71.
[5]陈传盛,陈曙光,李富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52.
篇2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学模拟;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国内高校通信类专业基本上开设了光纤通信这门主干专业课程。光纤通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需要先修电磁场与波、光学、半导体材料与物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等课程。因此,该课程具有理论深度大、概念抽象、数学推导复杂、不易理解等特点,这就给该课程教学带来许多困难[1-3]。目前,光纤通信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对于理论教学,通常是采取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讲解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概念、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学推导等,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涉及到纯理论讲授,这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枯燥,对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彻,并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导致理论教学效果不佳。对于实验教学,除少部分条件好的高校外,大部分高校受经费限制,仅仅按照课程教材在定制的光纤实验箱上开设少许验证性实验,缺乏设计、应用和创新性等实践环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基于此,本文探索性地将OptiWave的光学模拟软件引入到光纤通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OptiWave中的各种模拟仿真使复杂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教学中,利用OptiWave中的OptiSystem搭建各种光纤器件或系统,能有效地弥补固定实验箱或定制硬件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OptiWave光学模拟软件组成
OptiWave光学模拟软件主要包括OptiSystem(光通信系统与放大器设计软件)、OptiFiber(光纤设计软件)、OptiFDTD(时域光子学仿真软件)、OptiBPM(光学波导设计软件)、OptiGrating(集成光纤光栅设计软件)和OptiSPICE(光电子线路设计软件)等。OptiWave光学模拟软件最显著的特点是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用OptiSystem搭建的间接光调制激光器模型如图1所示。
2理论教学模式
光纤通信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光纤通信导论、光纤的结构与导波特性、光器件及光波系统互联技术、光端机、模拟光纤通信系统、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新技术和光纤通信网络等,知识面非常广泛,包含较深的理论基础,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公式或定理伴随着复杂抽象的概念和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这给课程教学带来许多困难。鉴于这种情况,可以将“光学模拟”教学方法引入到课程理论教学中来。也就是说,在课程理论教学中,除了强调数学推导和物理概念描述相结合之外,对于复杂、抽象、理解困难的理论知识,利用光学模拟方法进一步解读。简单起见,关于数学推导和物理概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再赘述,下面主要针对理论教学中的若干难点来说明如何在光纤通信理论教学中引入光学模拟。
2.1光器件模拟
在光纤通信理论教学中,无论是有源还是无源光器件,其宏观结构及原理不难讲解,学生也容易理解。然而,分析或测试光器件中的波传播、反射、散射、衍射、偏振以及非线性现象,将涉及非常复杂的数学推导和电磁场求解问题,如果仅仅通过理论讲解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利用OptiWave的光学模拟软件OptiFDTD来加以解决。
2.2光波导模拟
众所周知,光波导是光纤通信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要学好光纤通信,必须掌握并理解光波导理论。然而,光波导理论涉及到许多复杂问题,如光场沿波导截面的分布规律,光场沿波导的传播规律,信号沿光波导传播时的衰减、畸变,光波导模式间的耦合,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光场偏振态沿光波导的演变规律,以及复矢量法解模式问题等。在理论教学中,对于这些复杂的问题,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几何光学法、本地平面波法和波动光学法,其中,几何光学法为近似分析法,比较容易理解,但后两种方法,特别是波动光学分析法非常复杂,难以理解和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波导理论和波动光学分析法,可以将OptiBPM光波导模拟引入理论教学中。理论教学中,可用OptiBPM来模拟复杂的光波导以及这些波导中的光信号定向、耦合、开关、分波和复用/解复用。
2.3光纤和集成光栅模拟
光纤和集成光栅为光信号传输组件,是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三大部分之一。从宏观角度,光纤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导光原理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光纤的参数如截面尺寸、材料成分和折射率分布如何影响光纤的线性和非线性效应等光学性能问题则比较复杂,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对于光纤和集成光栅的理论教学,可以引入OptiFiber和OptiGrating来模拟,利用OptiFiber模拟各种常用光纤并分析其光学性能,利用OptiGrating来模拟复杂的集成光纤光栅或波导光栅。
2.4光纤通信系统模拟
在光纤通信课程理论教学中,在讲授光纤通信系统时,通常按照“系统框架系统模块组件功能光电子线路光器件”这一线索进行讲解,基本上是通用光纤通信系统功能性描述,学生掌握系统及模块大体功能没有多大问题。然而,在系统规划、设计、应用及性能评估等方面的讲解,不能只依赖于理论讲授,还需要针对具体应用的光纤通信系统实例进行讲解。为解决这个困惑,可以引入OptiSystem帮助学生模拟具体应用的光纤通信系统。
3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应是多层次实践教学,包括验证性实验、系统测试实验、综合性实验、自主开发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等。然而,在光纤通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实验或实训条件的限制,国内大部分高校采用定制好的“光纤通信实验平台”或“光纤通信实验箱”进行实践教学。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虽然能满足光纤通信基本原理的验证、部分光纤通信器件参数的测试和常规光纤通信系统的测试等,但对于复杂光器件测量、自主开发研究性和应用性等实验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此外,采用定制的“光纤通信实验平台”或“光纤通信实验箱”,学生只需按照指导书的实验步骤简单操作,开发设计性环节非常有限,这很难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节省教学经费并弥补常规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可以将光学模拟实践方法引入到光纤通信课程实践教学中来,采用“常规实验+光学模拟”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对于原理性验证、简单参数测量等实验,在“光纤通信实验平台”或“光纤通信实验箱”上进行,而对于复杂光器件设计及测量、自主开发研究性和典型应用性等实验,采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常规性实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OptiSystem搭建及模拟典型的光纤通信系统。图2为基于OptiSystem搭建的一个10G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在搭建该模型时,首先要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系统的功能框图,接着按照功能框图选取OptiSystem组件,如比特序列发生器、非归零脉冲发生器、直接调制激光器、复用器、光纤信道、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解复用器、光检测器和滤波器等,然后根据它们的关系将其关联起来,就可以完成仿真模型的搭建。接下来就是各个组件的参数设置仿真执行参数观测分析参数调整组件调整等,直到满足实验要求。限于篇幅,系统仿真结果不再给出。此外,在搭建系统模型过程中,当实验所需的组件在OptiSystem自带组件库里找不到时,可以用Matlab创建所需组件,然后进行OptiSystem与Matlab联合仿真。
4结语
光纤通信是通信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教学方法,也要强调实践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要两者并重。本文针对光纤通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将光学模拟方法引入理论教学和实际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把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衡量课程改革和探索的标准,才能把握其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永清,陈雪,李蔚,等.“光纤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12-13.
[2]李永倩,张淑娥.“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6):129-130.
篇3
营销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广告行为,因为企业的经营收益与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知名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新媒体环境中的广告契合了广告追求互动性的本质,这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为新媒体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与传统广告不同的是,新媒体广告的受众目标经过筛选,更为明确,针对性更强,并且能够非常便捷地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新媒体广告的信息服务中具有链接功能的天然属性,可以最大化地整合商品信息,这非常有利于我国广告事业的整体发展。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明细,根据工作、性格、喜好、年纪以及性别的差异,人们对商品广告针对性设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商家只有更具体、更贴切地展示商品的性能,更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才能保证商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所以,高校的新媒体广告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可保证学生对新时代广告传媒的认识以及应用。
二、广告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现状不能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求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诞生时间较短,发展速度快,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从理论研究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转化,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改革创新。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完善的教学体系,是阻碍现在高校新媒体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发展不可忽视的瓶颈。
2.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与滞后实践能力即实际的操作能力,是广告设计专业学生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加强新媒体广告技术实践,注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成长,是学生进步的有效方式。一些高校的实践活动基本上是已形成流程的传统广告的理论实践,学生对于新媒体的学习往往是纸上谈兵,更不用说切身实践了。学生无法在新媒体广告的实践中体验社会对新型广告人才的需求标准,这样的教育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质量也就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3.新媒体广告发展快、学习强度大、综合素质要求高广告设计专业的学习系统而复杂,在新媒体广告设计这一块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媒体的技术性高、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等,不仅在无形中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更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当今复杂的广告技术的发展、广告内容的更新等必须做出客观的预判,才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只有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并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随着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传统广告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外,更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学科,如美术基础、摄影编辑、影视编辑、网络应用、营销策划等,这样的学习综合性较高,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与强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探究
1.建设并完善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的教学体系高校想要满足社会对优秀广告人才的需求,就必须在新媒体环境中对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完善,让学生在不断进步的学习过程中成长为与时俱进的广告人才。这样的学校引导,不仅能培养学生接受、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实用性的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设新媒体环境中广告设计的教学体系,应该把学生的新媒体广告设计能力作为核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新问题及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的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当学生的理论探索学习积累到一定的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让学生去广告公司、电视台等参观见习,让他们将自己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坚定他们学习探索的自信,更能帮助他们对理论学习中的知识盲点查漏补缺。课程体系设计应该同样将相关课程的教学作为重点,加强计算机课程、美术课程等的辅助教学,为学生对新媒体广告设计的学习提供足够的基本素质支撑。
2.提高新媒体广告设计所涉及课程的学习比重要提高学生对新媒体广告设计的认知,提升学生对新媒体广告设计的应用能力,尽可能地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这就要求高校在新媒体广告设计专业的改革创新中,提高新媒体广告设计所涉及课程的学习比重,从而改善学生学习的大环境,引导学生目标更明确地进行专业塑造。各个高校的教学优势不尽相同,在新媒体广告设计的课程体系设定中,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基础,不同程度地对基础课程进行增减,以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实用性。教师在对新媒体广告设计透彻、完整地掌握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技术讲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才可以作为学生技术提高的有力后盾。
3.加强建设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体系的辅助条件提升高校师资教学水平,整体提高师资力量,是建设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体系的首要前提。高校可以通过集体培训、外派学习等方式完成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社会上优秀的新媒体广告工作人员也可以作为高校师资力量的补充,高校可以为优秀的人才提供兼职教师的岗位,让他们将一线的工作经历及经验带到课堂上,带给学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前沿的需求,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工作技术,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对高校新媒体广告设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探索的帮助无疑是非常直接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个人能力再强,也难以独自完成一则优秀的广告设计,团队合作是优秀产品的有力保障。基于广告工作的团队性需求,高校的教育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自身的优势,并在团队中坚守自己的职责,在团队中相互促进,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
4.就业需求引导实践性学习,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规模的扩大,每年有数万学习平面广告设计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面对的是供大于求的就业局面,而各大传媒广告公司往往面对的是人才难求的情况,这说明高校的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高校应该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响应社会对广告设计人才的号召,加大学生实践学习的力度。第一,学校可以建设相应的广告设计实训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以及职业技能。第二,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广告设计比赛,在比赛中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指导意义,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快速成长,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实战经验。
5.在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中提高审美趣味不论时代怎么发展,社会怎么变化,广告设计最核心的审美不会变,提高广告设计的审美趣味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中的广告依旧是广告,只是传播的方式、载体发生了改变。面对传统的广告设计,应取其精华,高校在新媒体广告设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但不能将美学基础丢弃,还要对美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让美学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也随着广告设计的发展与时俱进。形式美是广告设计的基础。广告设计能否给人以美的感受,决定了其成功与否。大众看到作品形象后做出的反应,即对广告设计的审美。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大众的视觉,使大众对作品产生美的感受,广告设计才算成功。假如作品的排版不够精美,颜色不够鲜明,不能吸引大众的眼睛,大众就不可能多看广告,广告所要表达的有效内容只能是空洞的存在。所以,优秀的创意结合美好的设计,才有可能形成一则成功的广告设计,两者缺一不可。美学基础、审美水平的培养是学习广告设计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当代新媒体广告设计盛行的阶段,信息云集,美学的因素可以为广告设计的成功加分。审美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需要长时间的感染、积淀,才能渐渐拥有感受和理解具有美感的事物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认识。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看画展,多让学生去博物馆跟随专业教师学习鉴赏艺术的美,多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从有限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挖掘美好的事物,汲取精华,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气质。这样学生设计的广告作品就会逐渐形成一种标签式的格调,让大众感受到愉悦,提升大众的欣赏品位,从而提高自己广告设计的价值。
篇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ineering optics and technology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tak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
关键词: 工程光学;课程改革;实践能力;学习兴趣
Key words: engineering optics;curriculum reform;practice ability;learning interest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15-01
0 引言
工程光学与技术课程作为东北石油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自2006年面向本科生授课至今已开设了6轮。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之后,具备一定的光学精密仪器仪表的设计与开发能力。此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工程应用性较强,因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在以后科研和工作中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本课程在教授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且晦涩难懂,在课堂上学生时常出现厌学现象,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加强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1 重视绪论课,明确课程的重要性
万事开头难,讲好一门课程的绪论课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如何上好绪论课,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这确实是个既严肃又颇具艺术性的问题。对教师,这是能否上好一门课的首要问题;对学生,是愿不愿意学和能不能学好的感性基础。因此,绪论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为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的积极作用。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对于这门课的绪论建议首先从学生所熟知的小孔成像、海市蜃楼等光学现象入手讲解,这样,既可以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产生共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还可以避开一些让学生听不太懂的专业术语。而后,循序渐进的引出课程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对学习要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专业的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于以后从事光学精密仪器制造、光电检测技术、超精密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大有帮助。
2 转变授课方式,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工程光学与技术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较为抽象,公式推导繁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对于抽象的光学概念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对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从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过于重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讲解,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虽然课堂信息量较大,但是学生对于光学知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无法应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最终,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存在严重的脱离现象。
在堂课教学中,教师务必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明确教学的目的。例如:在第三章平面系统里介绍折射棱镜一节时,大多数教科书都是开门见山的介绍折射棱镜的基本概念。而后,在折射棱镜的两个工作面内分别按照光的传播路径利用折射定律列方程,最后结合主截面内的几何关系和繁杂的数学关系式,推导出最小偏向角、折射角、棱镜折射率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对于这部分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仪器设计的角度以“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讲解。教师向学生说明在一个非共轴光学系统中,折射棱镜利用自身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对光路进行折转,此外,同一折射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所对应的折射角度不同,在一些科研场所使用的光谱分析仪就是基于折射棱镜的分光特性所设计的。另外,我们可以从参数测量的角度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如何找到一个能够测量出未知透明固体介质折射率的可行性方案。只要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出该介质折射率与棱镜的最小偏向角、折射角的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意味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何将教科书的理论知识更直观的展示出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适应以后的工程实践要求?这些是每位任课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而实验环节的设置则刚好能够满足这些需要。一个好的实验项目,不仅可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工程光学与技术实验课程主要讲授光学仪器的设计方法和光学系统的光路构建及计算方法两大类,我系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又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三大类。例如: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三个学生一个小组共同使用一张HLD-JQS系列激光全息实验台,从开始动手搭建光学系统的光路到最终观察实验现象,只要完全参照实验讲义中的实验步骤即可完成实验。这样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和自主实验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真正的融入到实验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课程改革内容都是源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课堂反馈意见。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们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不断的完善,使得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婧.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工程光学教学.中国现代教育装备[J],2010,1:57-59.
[2]李丽.工程光学教学改革探索,实验室技术与管理[J].2009,26(8):129-131.
篇5
关键词 课程设计 光电子学 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光电子学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后从事光电类研究和开发重要基础。围绕“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开设光电技术实验外,我们还开设了光电子学课程设计。与光电技术实验相比,光电子学课程设计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应用,而且把已经学过的激光技术、工程光学、物理光学、数字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课程设计,加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训练,知识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1 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及实施
1.1 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
课程设计一般教学时间较短(2周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尽管学生对光电子学、激光技术、物理光学等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缺乏应用于实际的训练,难以进行复杂的系统设计。因此,在突出课程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将知识面适当拓宽,着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设计的题目难易适中,不宜过大过于复杂,以便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近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在选题上应考虑到与当前应用领域和产业的充分结合。设计题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工作量,达到训练效果,根据学生人数拟定题目,每个题目最多三个学生。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题,题目选定之后,根据设计题目的内容和任务进行小组讨论,明确个人分工,以便于进行考核与检查。
1.2 课程设计的实施
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内容和任务,学生通过文献调研,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设计题目进行分析,经过组内讨论,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说明设计原理,对设计方案进行理论、仿真或实验等相关分析,记录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数据、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等详细资料,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或更改。
1.3 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设计报告和答辩三部分。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出勤、进度、学习态度、资料占有量等总体表现,占总成绩的20%。设计报告主要考核学生的设计报告,如设计原理的论述,方案的论证,结果的分析,书写格式等方面,占总成绩的60%。答辩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熟练程度、口头表达能力,占总成绩的20%。在评定成绩时,我们还参照每个学生在小组内的具体分工,根据承担工作量的多少进行成绩划分。
2 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校光信息专业建设起步较晚,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改革。(1)课程设计是在理论课讲授结束后进行的,两者没有有效地衔接;(2)课程设计题目是老师制定,没有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3)制定更加详细的评分标准,完善考核体系;(4)师资力量薄弱。
3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
3.1 加强专业课教学与课程设计的衔接
课程设计光电子学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专业课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有意识地融合与衔接十分重要。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广泛收集资料,结合光电技术的实际范例详细剖析光电子学基本原理的应用,使枯燥的专业课教学变成类似于“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专业课理论教学阶段,把课程设计的题目、任务和设计要求等相关信息作为案例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加强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联系。因此,课程设计不再是两周时间,而是贯穿于整个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课程设计已经具有初步的认识和准备,进入课程设计后,节省了课程设计时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设计题目进行思考,设计方案更加优化,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3.2 发挥学生的创新性,进行自主选题
课程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次训练。因此,在制定课程设计题目时应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在教师制定课程设计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制定设计题目,鼓励学生利用教材、文献、专利等相关资料,进行独立思考,拿出自己设想与方案。
3.3 完善考核体系
课程设计不同于专业课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监控教学过程,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成为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问题。我们将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设计报告和答辩三部分,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学生需认真填写考勤表,详细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解决过程,填写小组讨论记录表,每个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被如实记录,尽可能消除个别学生完全不动手的情况,让每组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综合设计题目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课程设计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课程设计的成绩进行评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规范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
3.4 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增强课程设计的指导
教师指导是保障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到组织、引导、检查以及解决问题的作用。教师要及时掌握每组学生的课程设计状况,参与小组讨论,在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以保证课程设计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光电子学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结合本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现状,我们对光电子学课程设计的组织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实践。在课程设计中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课程设计的选题、设计内容的实现与总结答辩,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探讨,进一步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闫秋会,南晓红等.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4):94-97.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学;课程改革;创新
一、当前广告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新媒体技术及平台的发展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席卷”了各行各业,可以说每个行业的发展都已经离不开新媒体技术及平台的支持。因此,高校培养出基于新媒体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现阶段,一些教材中关于新媒体广告传播的理论教学内容十分有限,且很多内容都较为表面化,无法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虽然一些高校也开始重视新媒体的重要性,但是在教材内容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走向岗位后,无法适应岗位的发展需求,学的东西用不上,需要用的没学过。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陈旧性直接影响到广告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落后
受到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很普遍。在课堂上,由于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致课堂的互动性较差,学生无法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学习较为被动,甚至很多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十分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虽然现阶段一些教师已经开始注重使用多媒体方式展开教学,但是该教学方式并没有普及,且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并没有积极接纳新型教学方法、现代化新媒体教学工具,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广告学的学习兴趣日渐低下,这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实践比重较低
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广告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所占据的比例较小,基本上只能达到总课时的30%甚至是更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导致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只能够“纸上谈兵”,无法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实践能力进行结合和转化。在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开始重视实践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新媒体设备和平台,但是由于建设经费有限、教师教学思维限制、“僧多肉少”等现象的制约,导致新媒体设备的应用并不是十分有效,甚至很多实践课程都通过教师讲述过程来完成,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新媒体的广告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我国传统媒体方式之后,新媒体以崭新的媒体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包括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手机媒体等众多形式。新媒体广告相较于传统的广告来说,具有很多优点,如:实时性较强、速度传播较快、灵活丁较强、传播范围较广、互动性较强等,对传统的媒体广告产生直接影响。广告行业面临着转型挑战,因此,在传统模式下培养出的广告人才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新媒体背景下人才缺口已经越来越明显,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广告学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出更多基于新媒体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领域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现代化新媒体广告分析能力,还要具备基于新媒体的广告营销能力,因此,高校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立足于新媒体环境进行改革和创新,广告学教学必须要注重人才的定位、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调整,与社会的需求达到一致和同步。由此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广告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式
(一)改革教学内容
新媒体广告模式虽然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的广告模式,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广告模式在市场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重。因此,高校应当要以此为基础,加强广告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高校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根据广告专业的发展需求来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课程,如:新媒体研究、新媒体广告制作、电子商务等,通过这些内容来提高学生对新媒体广告的认识,提高其应用新媒体的能力。第二,在原有的广告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重视新媒体广告学习内容的比重,除了保留基本的素描设计、色彩设计、三大构成以及创意写生课程之外,还要加入计算机模拟和编程、情境讨论和企业见习环节等,加入微博广告设计、验证码广告设计、LED屏幕广告设计等。通过这些内容来提高学生对新媒体广告的意识,并提高其对新媒体平台和技术的熟练程度,避免填鸭式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第三,高校广告学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要融入当下新媒体广告的热点内容,如:如何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来进行广告的传播。类似于该类型的内容教材上并没有过多地介绍,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要对新媒体广告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广泛收集相关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帮助学生们打开视野。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微博、微信以及各种APP已经成为人们说横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广告学课程教学应当要对这些平台加以利用,从多个方面来改善教学方法。第一,新媒体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积极使用新媒体教学方法。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不用将目光局限在课本和教辅上,而是利用网络来筛选和汇总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有用的知识和案例,并通过多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一些教师建立了微信群、QQ群、云盘等学习空间,方便学生交设计作业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学生互动,实时掌握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以便做到针对性辅导。第二,共享式教学方法。共享式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共享”两个字,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云盘公共空间,要求教师自身和学生每个人建立一个文件夹,并将自己搜集到的学习资源上传到云盘空间,方便学生们相互浏览学习资源。
(三)注重实践教学
动手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应当要注重实践教学:第一,实现广告学实践教学的高仿真性。高校在展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避免“闭门造车”的实践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展开实践,真正接触到新媒体广告学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并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提高自身能力,比如:高校倡导大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进行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第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将学生送入到企业内进行实践训练,直接与广告行业的真实案例接触,近距离了解,取其精华,在真实的环境中全面提升自身的广告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分析能力等。因此,高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定期派遣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同时也可以邀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元老”来到学校进行演讲,加强新媒体广告相关知识技能的交流。第三,构建优秀作品展示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优秀作品展示平台,通过实践广告案例以及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意愿,并邀请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扩散知识效应,推动学生新媒体广告思维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篇7
1多学科交叉,及时完善课程的知识体系
广告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广告审美贯穿这个过程的始终。亚里士多德说过,爱美是人的天性。审美现象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是人的正价值的外部显现[1]。有美学意义的广告是指一种高明者的行为,是将广告做得有趣,做得具有艺术性。据相关研究发现,漫不经心的收视往往是审美效应发生作用的最好时机,当广告以美的形态出现时,它会漫不经心的直击消费者心里,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2]。由此可见广告美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般来说,广告美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广告审美的发生机理、广告审美心理、广告内容之美与形式之美、不同媒体广告文本的审美方法与审美技巧等。从学科背景上看,它以广告学和美学为出发点,其中又涉及文学、心理学、艺术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合理安排各章节之间的关系,从而来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本课程为总结归纳广告现象背后的审美规律,但广告学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这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准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随时保持创新意识,依据时代的变化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2“互动”为关键词的教学方法改进,提高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
本科教育是以实际操作为落实点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广告审美的规律,更重要是培养其通过独立思考与创作,完成优秀的广告作品。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自创作的能力尤为重要。“互动”应是教学的关键词和共同点[3],通过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作能力。具体有以下教学范式。
2.1 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授课范式
理论是现象之下本质规律的总结,广告美学相关理论是理解和掌握广告之美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然而纯粹的理论讲授如空中楼阁,效果不佳。通过加入相关案例的教学范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加重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便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充分体现双向交流的优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作能力。在这一教学范式中,教师应注意摒弃主观成分,选择案例要贴切恰当,与所学理论联系紧密,可以起到有力的解释说明作用。
2.2 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教学范式
这一范式是以小组单位,学生主讲及教师及时点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这一教学范式中需要教师预先做好设计与组织,如明确讨论目的,精心设计讨论题目、提供资料、启发思路,进而选择恰当的讨论形式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辩论和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合理把握讨论过程并对讨论结果进行正确引导。此种方法不再是教师的单向传播形式,通过与学生相互启发和相互探讨,实现了知识的双向传播与吸收。讨论式教学法以特定问题为中心,以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为途径,以团队合作为依托,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创造能力,为创作出符合美学规律的广告提供更多的思维路径。
2.3 模拟真实场景的模拟式教学法
模拟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扮演某一角色从而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为学生模拟近乎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这一教学方法可帮助学生提高广告职业技能。在广告的创作中,广告的从业人员需要经常与广告客户进行沟通,沟通效果如何将直接决定广告创作是否舒畅。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广告从业人员,模拟客户提案现场,围绕学生创作的广告文本进行互动沟通,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广告实战过程,提高其沟通能力。模拟式教学法要求事先做好布置,设置较为真实的场景,学生在课堂上能广开思路,积极发言,加上教师的充分引导,共同参与达到改革目的。
3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编写更利于学生接受的高质量教材
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它的作用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求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具体案例,做到深入浅出;同时还要结合教学的效果,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广告美学是对广告创作和传播中的审美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的总结,是广告美学研究成果系统化的最佳形式。但是作为本科类广告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可供选择的相关教材却寥寥无几。目前,以“广告美学”为题的相关教材仅有4、5本,这些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过于偏重阐述美学的相关理论,广告案例少,较为生涩难懂;或者以偏概全,只讲述广告内容之美而忽略广告形式之美。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出现可供教师选择的教材少,甚至无合适教材的尴尬境地。因此,要真正实现广告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编撰与课程相匹配的教材刻不容缓。授课教师应该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炼好的思路,编写出既有一定理论高度,又能对实际操作有指导意义的高质量教材。
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确定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
本科课程的宗旨之一为强调理论运用于实践,学生既能把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独自创作的实践能力。因此,单一的闭卷笔试不能综合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配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实施考试方法改革也为重要一环,广告美学课程的考核应将理论考核与广告作品创作实践相结合,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分配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最后得出学生该课程的总成绩。考核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学生成绩分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客观实际的提出教学改进意见,为以后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罗奕.浅析广告心理的审美法则[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5.
篇8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阳光成长
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领域的目标之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体育一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在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体育活动不仅是传授、技术和技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运用适当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师生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明显不同。体育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进一步端正他们的体育态度,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做好心理准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好后进生的心理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倾注“真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体育学习成绩差、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求上进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和歧视,很少得到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我们应该用真爱感化后进生,所谓“真爱”,就是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会对老师的批评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此时老师无论向他讲多少道理,他都会充耳不闻。“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与特殊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他们才会消除对老师戒备的心理,向老师敞开心扉。体育教师要营造平等的环境。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都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体育老师的管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课堂内的平等。怎样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其次,教学过程要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之间才能彼此尊重,互敬互爱,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从赞美的目光、赏识的注视和肯定的点头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信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团结合作、互助互学的心理环境。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组建合作小组“兴趣小组”,采取“集体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步。
二、善于发现、肯定和鼓励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对于学生技术练习要给予充分肯定,尤其对体质差、弱或动作运动能力偏差的学生应多鼓励少挑剔,这样可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特殊学生身上的缺点很多,但并不代表他们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只不过被缺点掩盖罢了。他们内心上仍然寻求别人的理解,盼望自己受到肯定和公正的评价,他们也有强烈争取进步的愿望。只是他们的自控能力差,经教育后亦会反复出现违纪的行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教育这些学生的时候,就要给多予爱心和耐心,使他们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最后,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展示体育才能,张扬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在校中学生心理失衡的大致种类及解决方法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多家庭在教育子女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对孩子要么宠爱有加,放任自流,要么要求过高,严加管教。由于方法不对,造成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偏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育这些特殊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和家长协调好教育的对策,共同关注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这样,才能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校中学生心理失衡的大致种类及解决方法如下:
1.焦虑型性格急躁,做事没头绪,心不在焉,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差,学习成绩下降。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1)冷静思考法:当遇到困难及受挫时,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复思考,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解决的方法;(2)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及争执时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再进行沟通,问题就好解决了。
2.抑郁型性格内向,整天愁眉苦脸,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与同学交往少,不合群,反应慢,动作迟缓,学习成绩差。选择一些技巧的、集体的项目。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后取得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兴趣,树立自信,调节好情绪。
3.恐惧型胆小、怕羞,做事怕风险,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怕难为情,容易紧张,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学习成绩不好。(1)在教学中经常给他们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解答,锻炼他们敢说的勇气;(2)练习时,尽量把他们靠前些,促使他们先做、敢做,锻炼胆量。
4.执拗型固执、任性、自负,爱逞强,喜欢坚持己见,不愿主动帮助别人。(1)采取耐心说理的方法教育孩子。对个别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家长,可通过交换意见,帮助他们认识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道理,建议家长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吸取别人成功的教育经验,采取耐心说理的方法教育孩子。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小晶,她是独生女,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有求必应,在家里她就像一个小皇帝,形成刁蛮任性的个性,她说话时从来不理会别人的感受,总喜欢说一些侮辱、伤人自尊的话。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找她进行切心的谈话,让她设身处地站在被侮辱者的角度思考,让她体会到这种行为是多么不该。我拨通了她家长的电话,并要求他们协助我做好跟踪教育,共同关注她在家里、学校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小晶终于转变了。
四、体育老师要创造以形激情的教学环境
后进生只不过学习暂时落后而已,并不能说明他们其他方面就不如别人。后进生长期处于压抑、受挫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处于受挫状态时,内心就是十分敏感的,矛盾的。人的思维能力最初是通过打开视觉这扇“窗户”发展和提高的。因此,课堂上体育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激励的话、一个动作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暗示,这样他们会升腾起一种特殊的感受――自信。由此,课堂上会出现追求新的满足的情感氛围。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各种身体练习完成教学任务的,这更需要教师动作的示范和语言的鼓励。有些教师却忽视这份信息的传递。非但自己不身体力行,反而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一声命令,一句否定,使整个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扫而光,就会引起学生心理烦躁、紧张,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妨碍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接受知识。反之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亲切和蔼的态度,会使学生产生许多联想。
五、结语
教师要转变思想。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某些教师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后进生即是“差生”,他们什么也不行。对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教师思想的转变是对后进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体育后进生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只要有信心、有毅力、有方法,就一定能够将后进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广告学专业课程;双向性需求;实践教学模式
一、广告学专业课程双向性需求实践教学模式
需求分析指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解释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差距,剖析产生差距的内在原因。现代教学理论中所指的需求是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与他们实际所处状态之间的差别。对需求(即差别)的评价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其一是内部需求评估,是指将现状与组织机构制定的目标相比较,得出两者的差距;其二是外部需求评估,是指根据外界社会目前的状态和发展的要求制定目标,以此为标准衡量现状,找出差距。双向需求实践教学是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既考虑了学生的需求,也兼顾了外界社会的需求。广告学专业课程双向需求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从双向需求出发,构建“多维互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山西财经大学广告学专业从2007年起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节大赛、台湾金犊奖、中国大学生学院奖三个专业比赛。广告教研室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简单到复杂传授课程的基础知识,按照循序渐进的指导思路,教给学生基本概念。其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各种大赛的客户策略单作为明确任务,要求学生一开始以个人学习为主,随后组成团队,梳理专业课程知识,展开针对性的实践作业。
(一)课堂教学与课堂辅助参赛相结合
学年伊始,针对大赛要求进行教学安排,精心设计教学计划,融入每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教学计划主要用于教师在上课讲授基础课程知识时使用,而策略单作为任务是学生的作业,此过程可通过网络平台(微博、教研网站、QQ组群、微信群等)进行交流互动,并要求学生上交作业的电子版本(可为任一格式),要求学生课后运用教师讲授的基础知识以及网络资源完成。教师和学生可在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课堂教学与课堂辅助参赛相结合,课堂教学提供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点、参赛的专题资源。策略单上提供相关的客户资源、历年来参赛的获奖作品资源。每个专题资源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两大部分,供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参考使用。
(二)调研、咨询与讨论相结合
各种书籍资料、网络资源、视频、音频资料作为学生学习与参赛的拓展性资源,供教师、学生专题调研、咨询、讨论使用。广告学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要完成大赛策略单要求的任务,做实践作业的时候必须有很强的主动性,必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完成作业,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积极主动。
(三)协作与创新、互动与交流相结合
从接到大赛策略单开始,由于成员之间处于不同专业、拥有不同特长,因此要求团队的组成具有高度的协作性。协作团队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与学习,对于任务的完成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完成策略单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按照策略单的要求,组成teamwork,讨论策略任务,形成工作大纲。按照市场调研、项目定位、策划提案、创意表现、平面、影视、广告物料的制作、媒介计划、促销活动方案、广告效果评估广告全案整个过程的要求,根据团队每一个成员的特点,布置相应的作业提纲。小组成员首先各自完成作业,然后再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综合各类意见形成一个提案,既发挥了每位学生的创造力,又凝聚了团队的力量,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收获荣誉感,增强求知欲。
(四)参赛作品与教学成果相结合
通过教学过程,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专业观念行为得到了培养,独立研究能力能够得到学界、业界的认可,同时,教师也可以把组织参赛的经验与体会总结成教学成果。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系统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管理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完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管理能力。该项目经过三年时间的实践与运用,在每一轮的教学实践之后,总结前一轮教学实践的优缺点,制定下一轮的行动计划,利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从而保证了每一轮教学实践效果都有明显的提升。该项目重建了实践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双向需求的四个层面:第一,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广告行业飞速发展的需求;第二,培养学生广告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大量非传统广告业务的出现;第三,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第四,帮助学生树立规避风险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广告学专业课程双向性需求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
(一)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双向对接
每位专业课程教师从学期一开始,就针对自己所讲授课程的知识点与大赛策略单的相关要求,实现课程第一次双向对接,精心设计好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微博、教研网站、QQ组群、微信群等)进行交流互动,并要求学生提交策略单的预提案(可为任一格式),教师和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交流互动。实现课程与策略单中任务课上与课下的第二次双向对接。策略单的任务是学生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堂或课后运用网络资源和教师传授的基础知识完成。
(二)理论基础知识和综合实践经验双向对接
广告学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应用性,要学好这类专业课程,如果没有或缺乏实际案例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学网站上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包括相应的设计软件、编辑软件、硬件设备、摄影摄像设备,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从而在学生自主学习层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对接,同时,使学生有强烈的参赛欲望。大学生广告节大赛获得了教育部的认可,教师评职称与学生评优都将其作为限选条件,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由此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协作性与互动性双向对接
大赛策略单的宣讲结束后,学生要在团队组织、客户沟通、内部作业三个方面实现协作与互动的双向对接,这个对接过程贯穿于学生完成大赛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同时,外部资源包括外请专家、业界指导教师的加入,分阶段辅导学生的作业,与学生协作互动,进一步扩大了协作与互动的层面。教师与业界、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广告设计;广告学;教学现状;改革
如今,广告已成为企业开拓市场、赢得公众的必要手段之一,市场对广告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态势,他们急切需要大量的既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执行能力,既熟悉具体岗位技能操作又懂得岗位群管理的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广告学作为广告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被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广告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比较年轻,再加上与它相关的广告事业发展日新月异、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广告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
一、广告学课程教学现状
1、理论为主,缺乏实践
广告设计专业是根据广告行业定位确立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专业。广告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在普通高校中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只需掌握广告相关基础知识即可。但进入高职院校,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如果仍然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就会使得广告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缺乏与社会、广告企业、广告市场等的必要交流和沟通,为学生提供的参与企业策划、广告实践活动的机会很少,使得学生不重视,更没有把它当做专业课来学习。
2、实践教学平台缺失
广告是一种可操作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广告学则是关于广告及其内在运行规律的科学理论知识体系,广告实践是广告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广告学原理对广告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而我们一听到“某某学”往往认为是高深的理论,虽然广告学在整个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它的理论知识占比较大,但它仍然不能脱离广告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和广告活动实践性。但现在高职院校中广告学的教学忽略了实践平台的打造,它的教学场地大多数是多媒体教室,有的甚至只是普通教室。在这样的一个教学平台下,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3、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是在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开设广告设计专业的,许多广告学教师学的是中文、管理和经济,而对广告市场很不了解,即使是广告科班出身的教师但相当一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大多擅长理论描述,没有经过实践环节,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广告实际运作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此,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许多老师照本宣科,只会照着书本讲授理论知识,使得学生不爱听,也认为都是些没用的知识。
二、广告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内容应体现专业特色
广告学作为广告设计专业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与广告设计结合起来体现其专业特色。它除了要明确广告行业的基础知识教学以外,更应该结合广告设计,以设计为主要切入点,着重讲授设计创意,结合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好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
2、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广告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更新速度快,因此广告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也要与时俱进。例如:广告案例的解析,有很多案例在广告界虽然被誉为经典,但年代久远且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广告市场发展。像这样的案例就应该只是点到即止,不宜深入剖析。广告学课程的教学更不能局限于教材,也不能按部就班沿用过时的理论,要与实践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更新内容。
3、教学内容应整合相关课程群体
广告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局限于讲授广告基础内容,更应该结合其他课程的相关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认识。例如,广告学中讲述了广告的点、线、面的关系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那么这也就会涉及到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排版编辑,尽管版面设计课程会重点学习,但如果能在广告学课程中就提到相关知识并结合案例来讲述,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又比如:广告学基础知识中广告印刷CMYK和“出血”边的问题,在课程中讲述强调后,学生在后续的印刷课程中就会比较容易上手。因此,广告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拓展,结合其他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此外,作为广告设计专业如《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公共关系学》等等不会单独作为课程开设,因此与广告学相关的这些课程群体在教学中也需要有机整合。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触类旁通,对广告学有个完整的认识。
4、教学方法应不断改进
1.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
广告学课程涉及到很多理论知识点,是在长期的广告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的东。但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点的时候必然会感觉乏味,因此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引入许多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谈到广告学中著名的USP(独特销售理论)的时候,就要结合M&M 巧克力豆的广告的经典案例。首先这一产品本身就是学生所熟悉的,其次它又和理论知识有必然联系,这样学生就能对这个理论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2.增加互动,发挥学生主动性
广告学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因此教学方法也不能完全以课堂上的讲授为主,要更多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在课堂上模拟广告公司的运作,让学生自由分成4-6人一组,每个小组都是广告公司中的一个项目组,这个项目组中必然就有分工和协作。按照广告公司的划分可有创意总监、广告策划、文案、AE等,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在小组中扮演什么角色。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乐于充当总监的职位,他可以带领整个小组进行学习;而不善言辞文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文案;不爱学习的学生因为身处小组中,也不得不参与到小组的讨论和学习中。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有位置,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在课堂上或是课后可以提出不同的题目让每个小组思考不同的问题,然后用提案(广告术语)的方式回答问题或上交作业。通过这种方法的实践,课堂不仅变得活跃,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很好的传授给了学生。同时,在广告学的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比稿”等各种类型的互动,增加课堂的教学效果。
3.参与比赛,实战练习
广告学的教学还应该围绕各类广告大赛和实际案例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各种广告大赛,比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犊奖”、“金铅笔奖”等等。带领学生参与其中,用比赛的策略单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大赛了解和体会广告公司接到任务之后的工作流程。在这当中,有学生也通过这些大赛获得了奖励,这样既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也可以使得教学赋予实践内涵,真正的“以赛促学”对深化理论知识也有一定作用。另一种方式是参加一些企业的广告活动,比如:“猪八戒网站”就是一个开放的广告设计交流平台,企业在上面招标,设计人员可以参与竞标。让学生参与到这样实际的项目中不仅有利于实践教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接触了市场,了解了市场,如果学生的创意或设计作品被采用,学生还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
4.走出校园,走进企业
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到企业中,是拓展广告学教学的良好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行业,知道他们以后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要,向企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例如:在讲授广告公司运作流程中,就可以带学生到广告公司去实地参观,看看真正的广告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更重要的是,任课教师在与企业的接触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很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更好的产生师生互动的效果,成为一个真正的引导者。
总之,只有充分结合广告学和广告设计两者的关系,体现广告学科的应用性、包容性和开放性强等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才能发挥出广告学课程的价值,才能真正培养学以致用的广告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彭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金融,2012(03)
[2]王蕾.论新闻传播专业的广告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3]郝欣.高校广告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04)
[4]龚毅.高职高专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信息与电脑,2009(12)
[5]蔡嘉清。广告互动模式下的情景构建[J].国际广告,2009(07)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育知识与能力
- 下一篇:公司商务英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