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我院各个专业的文化素质课,此课程是一门信息量大、操作性强的综合性课程。课程一般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根据专业的需要,有些专业两个学期都安排,课时是52学时。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文化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为以后的计算机考证、就业做好准备。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理念陈旧
部分教师教学的观念主要停留在重视理论讲授、看轻实践教学的观念,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主要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和独角戏的方式,教学手段多是计算机和屏幕投影的模式,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有放羊式和应试式的教学理念,教学主要为考证服务,做大量的习题,极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二)课程内容几乎不变且过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更新换代,计算机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份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知识的教学,课程内容不及时更新、无法与时俱进,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三)教学过程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依然注重理论,不太注重实践,还有很多老师都以考证来引导教学方向,更多是把精力放在学生考证的通过率上,而没有把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一味的模仿和抄袭,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
(四)考核方式不全面,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全面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闭卷理论考试为主,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忽略了学生对操作能力和过程的考核,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出学生掌握基础、应用技能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以职业能力引导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师要解放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解放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角色,要把“教师为主”转到“学生为主”,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二)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
教师应该通过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培养调查,分析企业对人才需求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的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再把计算机能力结构加以整合、提炼、深化,抽象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认知的学习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设计。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的内容应该要紧跟市场的需要,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
(三)以职业能力引导,切实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
教师要以职业能力培养来引导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在以职业能力引导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的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正确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或模块化教学。针对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同学,可以调整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时间,满足学生不同能力的需求,采用“学训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中训、训中学”,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巩固提高操作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把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按照模块化进行教学,比如WORD模块、EXCEL模块等,这样更有针对性,更能加强学生的知识接收。
(四)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3-0620-02
Analysis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d Course Teaching Design
CHANG Juan
(Linfen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public basic course analysis, it expounded th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ideas in five aspects: the nature and tasks of the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arrangement, the design of course objectives, teaching media settings, teach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全国各个大、中专院校都开设的一课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课程大纲要求,教学过程是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的辅导为辅两者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由封闭教学向开放教育过渡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开放教育的特点,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利用学校提供的课本教材、机房设备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面授辅导、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中院校学生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是为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大专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学会至少一种输入法,学会操作电脑及简单的维护;熟练掌握Office套装软件中的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的使用及上网冲浪知识。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以就业为导向,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将知识传授、素质培养、能力提高、课程实训,即教、学、练、训融为一体化进行教学,以“必需”“够用”“会用”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舍去复杂、非实用的理论分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专科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分两学期开设,课内78学时。其中:课堂讲解18学时,上机实习48学时,定期辅导12学时。
2教学内容
紧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传统教学内容为基础,重点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办公软件的操作、国际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培养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综合应用办公软件能力,将“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最终目标。
3课程目标设计
3.1能力目标
1)具有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及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能力;
2)具有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能力,学会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具有利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能力;
4)具有利用Excel进行电子表格及数据处理能力;
5)具有利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及其处理能力;
6)具有上网操作能力;
7)具有使用部分常用工具软件的能力。
3.2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一种汉字输入法;
2)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界面操作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各种管理操作;3)掌握Word文档的文字的输入和基本的编辑与排版、表格的建立及编辑;
4)掌握Excel工作簿的建立及编辑、公式及常用函数的使用、数据查找、排序、筛选和数据的分类汇总;5)掌握新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及动画设置;
6)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简单使用;7)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4课程教学媒体设置及内容具体的安排
本课程内容及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和模拟考试环境软件等。
1)文字教材包括教科书《计算机应用基础》。
2)多媒体课件由代课教师自己制作。
3)模拟考试环境软件与文字教材相配套,向学生提供,其作用一是为了便于学生随时检验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二是模拟考试的题目形式与无纸化考试的题目形式相近,为学生适应无纸化考试打基础。
5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进行,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多媒体教学及模拟考试环境软件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课堂上课将讲解章节的重点、难点、要点;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内容,再配合要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观看多媒体教学课件;
3)完成思考题和作业题;
4)上机实验;
5)集中辅导和答疑;
6)使用模拟考试环境软件自测学习效果;
7)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将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的入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多、比较杂、更新快、学时紧;学生程度不一,教与学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必须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学有所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伟艺,王惠兰.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2009(4):17-18.
[2]柳青.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冯乃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意见[Z].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项目化 教学设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强调行动导向,学习内容来源于工作需要,通过职业技能活动来规划学习项目。从知识储备转向实际应用为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相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信息时代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课程教学尝试改革,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活动的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及时掌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以便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最准确的数据,笔者对我校2012级10个北京教学班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03份,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反映出以下问题:
1.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距大
受九年义务教育计算机教育不平衡和学生家庭计算机使用习惯偏向娱乐性为主的影响,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经过对 图1 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统计 计算机使用操作的熟练度统计调查,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学生占到了37.78%(包括“熟练”和“非常熟练”两项),而5.7%的学生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见图1)。经过对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使用情况统计,63.23%的学生会使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41.31%的学生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而不会使用的也占到了9.32%,如此大的差距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2.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经统计,操作计算机用来上网聊天和打游戏的比例占到了84.81%,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的占到36.42%,这也说明一个现实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不够积极,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兴趣是上网、刷空间、聊天、玩游戏,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
3.内容与专业联系不够
通过调查分析,88.16%的学生(见图2)希望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能侧重与本专业知识联系、能提高就业后工作技能。而《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公共基础课,若不能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以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讲解,依然是大而全 图2 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侧重的方向统计
的知识点的覆盖和内容的罗列,忽视各专业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不同需求,就会严重制约到学生个性发展,影响学生兴趣的发挥,更谈不上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
4.教学模式急需改变
在“你认为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兴趣的途径”统计中,只有13.74%的学生选择“老师教学演示,强调重点难点,然后学生上机操作”,而80.55%的学生选择“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在上机实践中讨论交流”这种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
基于以上分析,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中职生培养成技能娴熟的一线人才,已切实摆在每位中职教师面前,教学方法改革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教育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为了使本课程的教学达到实效,让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就需要以行动导向为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整合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掌握相应知识和操作技能。
1.突破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对具体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是建立课程体系的前提,从而转化为行动领域,乃至学习领域的确立,最终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该体系课程的最终实施由各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情境设计完成。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工学结合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一些在所学专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就是完成相应的工作。
2.细化目标-体现专业特色
遵循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要求,在制定本课程教学目标时,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在充分进行专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专业岗位群的要求与专业课老师共同参与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明确为专业课服务的方向。
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下同),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机电设备制造、安装、维护与营销人员,具备机电设备的操作、运行、检修和处理故障的能力。依据培养目标,我们在进行整体课程设计时,突出了学生利用计算机技能编制机电设备展示文档和演示文稿制作的能力,课程部分能力目标如下:
(1)熟练使用浏览器浏览和下载专业信息资料,能使用电子邮箱、论坛等进行信息的交流。
(2)能用word制作机电设备展示文档。
(3)能用excel设计表格,制作各类工作表并对其进行美化,能对表格数据进行管理分析。
(4)能制作图文并茂的机电设备演示文稿。
具体到每学期在制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方案时,均请专业骨干教师参与,并提出合理建议,在充分了解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下,对方案及时做出调整,体现专业特色。
3.设计项目-制定综合教学内容
因为不同专业、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不同,即使是同样的知识点在不同专业中其应用要求也不相同,因此要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
(1)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选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实际项目,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2)教学内容要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实行“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并且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帮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通,充分发挥好公共课程服务于专业的作用。
(3)教学内容的设计难度要适当,要有层次性,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作了一些探索,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和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该项目是来自具体实际的职业工作。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为此,计算机教师除了掌握本课程知识之外,还要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就业岗位,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紧密对接岗位需求,将岗位需求转化为教学目标,将职业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将工作任务导入学习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在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该项目任务是否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否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按照本专业岗位需求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设计出本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举行“机电产品展示会”,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训练使学生既学会了计算机技能,又能实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通,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这个项目用以下子项目支撑(见表1):
本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制作、“机电产品展示会”的通知及宣传资料;统计参加者的报名情况;制定评分规则及评分表,制作展示评比演示文稿;统计比赛结果和发奖清单,活动中的文件进行记录存档等。具体子项目设计如下表2所示(选取子项目2举例说明):
4.对接岗位-激发学习兴趣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中,由于要将职业技能融入教学内容,需要计算机教师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就业岗位需求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紧密对接岗位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在本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方案:
(1)学习情境设在机房,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学习平台为windows系统、offices办公软件和学习素材,五人为一学习小组呈圆形排列。这样,学生既可以互相讨论,又可以单独完成任务,既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又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考虑到电机是学生今后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一个通用设备,故在教学中把电机作为载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查询、编辑、统计及演示电机设备相关资料,达到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负责任务布置、要点说明、个别指导。而学生则要体现主体作用,具体实施,完成任务。
以“设置动画效果及超链接” 教学为例,本次课学习利用软件中的动画方案、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中的各个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创建动作按钮和超链接,使对象活动起来,形象生动。因此,本次课是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的一个亮点,是对原有基础的再次提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课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在掌握“设置动画效果及超链接”之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创新。根据教学安排,在完成项目工作的前提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选取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紧密的任务:给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和“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两个课件,让学生根据幻灯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学着做”“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 动画方案设置,同时启发学生设置不同的动画方案效果显示,分析显示效果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相互交流与帮助,以及为学生提供的动画方案效果设置视频演示课件学习素材,辅助学习指导,从而能够完成指定幻灯片动画方案效果设置,同时也加深对电机的了解,提升专业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师选择部分同学完成的有代表性的动画方案效果设置展示,引导学生从技术运用上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总结本次任务的收获。
接下来,学生要完成适当的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例如电动机的反转与制动控制课件、电动机点动、连续运行控制线路的装接与调试课件的动画设置等,此任务既是计算机知识学习的延续和巩固,又是专业知识的扩充。在操作中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相互对比,分析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同自定义动画的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多元评价-突出过程考核
由于学生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学习主动性差,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如果仍然采用原有的考核方式,教学目的难以达到。因此在考核方式上,要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采取开放的过程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环节,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职业技能的考核。
在教学中,每堂课都给学生布置一个小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去完成,然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分析、评分。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学期总成绩由各分项目成绩汇总得出,各分项目分值根据实施难易程度来划分,具体到每次课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考核评价,重点是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例下表3为课堂评价打分表。
合适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采用课堂考核评价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得以落实。
三、课程实施效果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经过实践,效果明显。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
通过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实际存在的工作项目和任务,在学习中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这样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帮助,学生完成了一个个设定的“工作”,重塑了自信,对自己充满信心,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计算机操作技能。下表4所示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前后成绩对比。
2.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任课教师需依据不同专业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对专业有所了解,才能将职业技能融入教学内容,把中职生培养成技能娴熟的一线人才。
3.学生技能得到认可
通过创设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工作情境,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学生时刻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快速了解和熟悉专业信息、专业知识、就业岗位的学习环境,为后面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课教师反映实施项目化教学后的学生专业基础牢固,对专业知识兴趣浓厚,他们组织起教学也得心应手。另外,我们也通过就业办对一些已参加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目前在校外实训学生的信息素养非常满意,他们认为这些学生自觉性、协作性及专业技能均较往届学生有所提高,这说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符合职业岗位需求。
四、结束语
全面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同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由过去教师填鸭式地传授知识,变成了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的效果与传统教学是完全不相同的,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汤晓燕.德国职业教育特色.《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崔兆民.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3]陈坤健,李海燕.“计算机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中国电化教育,(302)
篇4
【关键词】计算机;项目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是当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方向和趋势。项目教学的开展,要以项目设计为基础。项目方案的选择及设计、项目的实施过程、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很大程度上都制约着项目教学法的成败。本文对项目教学设计的原则,以及计算机课程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进行探讨。
一、项目教学设计的原则
项目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其任务设计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当好“协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要充分得到发挥,学生要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同时要兼顾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项目建构的协助者、促进者,负责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2.项目的选取成为学习的关键
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和现实的对象为依据和材料,体现基本的教学知识点的同时,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紧密联系学习和生活,选择的项目难度适中且具有可操作性。
二、以计算机课程为例的项目设计流程
项目教学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通常其流程或实施步骤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等六个基本步骤。
1.选定项目
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项目的选择很重要,其确立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要受大多数学生喜爱,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能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学生选定的主题,教师进行把关,任何项目强加给学生都是不允许的。
如以主题为“‘环境保护’的电子版黑板报”为项目,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列出一些主题。
(1)通过 INTERNET 查找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用WORD进行处理,呼吁同学们要保护环境,爱我校园。
(2)利用书籍、文章、因特网研究一名教育工作先进者,并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创办一份图文并茂的期刊,歌颂和介绍其优秀且感人的事迹,作为教师节的献礼。
(3)撰写或搜索有关保护森林和草原的文章,包括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保护森林的措施,草原的不合理利用情况及合理利用草原的方法,体现植树节的意义所在。
(4)查找中秋节由来及有关传说,还有诗歌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团聚的喜庆。
(5)在学习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的基础上,到网上或者书刊杂志上查阅较高的计算机配置,制作图表,配以文字图片说明,让同学们更好地促进这方面的学习。
每位学生自主从上述的主题选择建议中选一个。学生们由于兴趣爱好存在差异,他们选择的主题或项目也不尽相同,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制定计划
计划的内容有详细安排的学习时间和周详的活动计划。时间安排即学生总体规划项目学习所需的时间,对时间流程进行一个详细的安排。活动计划是指对项目的学习中需采访哪些对象,人员的详细分工,资料获取的途径类似这些活动预先进行考虑规划。
根据他们选择项目的不同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最终任务分工要形成文档,并填写小组分工表,主要工作可有:拟订计划、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问题解决、演示制作、汇报讲演等。
小组成员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尽量每天集中一次,各自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项目的实施,同时可以督促各成员认真完成任务,有必要的时候向教师寻求帮助。为能把研究主题探讨好,需要研究或解决的若干问题要先列出,如研究目标,工具、软件、手段,所需时间,预想困难。
3.活动探究
在此阶段,学生将完成大部分知识内容的获得和技能、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学习小组将按照项目计划直接对必要的地点、对象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随时记录活动内容和他们对活动的看法以及感想,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凭借一定的研究方法,采取适当的技术工具来收集信息。然后,加工处理收集到的信息,验证或之前提出的假设。最终得出问题解决的方案。
4.作品制作
作品制作是基于项目学习的重要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作品的制作中得到运用,并体现在学习小组展示的研究成果中。作品的形式包括:文档、图片、动画、视频等等。各组选派一名成员,共同整理各组获取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供各小组共享。小组成员讨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着手实施。结果呈现方式必须图文并茂、穿插表格。
5.成果交流
作品制作完成后,学习小组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交流作品制作中存在的缺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分享制作的成功和喜悦。在成果交流中,参与的人员包括本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从项目的实施,到最后项目产品的诞生,学生看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非常有价值的完整的产品,这些产品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从而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投入下一个项目的学习。另外,通过展示作品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表现能力与沟通能力,为今后的求职作准备。
6.活动评价
篇5
关键词:计算机 基础课程 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19-01
1 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剖析分类,实施差异化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地域差别,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大致可把学生分为以下几种:①计算机操作基础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以前在学校学习过信息技术课,对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及计算机网络都有浅显了解。②沉迷于上网的学生。这类学生大都把计算机当做娱乐工具来使用,上网、玩游戏、聊天等,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几乎不了解。③没有基础的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之前偶尔使用过计算机,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没有了解。所以,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教学要综合用多种教学方法,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1.1 分组学习法
通过与学习委员多次沟通,尽量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同类型的学生按比例搭配,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大约10人一组,根据学生人数可以适当添加减少。各小组均设立组长。课前组长负责把教师指定的任务,按照分工通知每位组员。每位组员负责一部分,组长负责分析知识体系、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难点,根据学习内容,有侧重地让组员去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启发大家发散思维,做出不同于上课项目效果的任务来。
这样,同一小组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小组间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举办各种竞赛,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并且在期末成绩中适当体现。这样能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具备竞争意识,为走上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1.2 项目教学法
在学习每个模块之前,教师可先给学生明确提出一个项目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目的上课,比一味地讲课达到的学习效果要好。学完该模块的内容后,学生们能够独立完成之前教师提出的项目,这样,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要高得多。
以计算机文化基础模块二Word软件的学习为例。项目的任务是求职简历的制作,先展示事先做好的求职简历,让学生先看到教师制作的漂亮文档,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创设这个实用的项目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从而触发将要学习的一系列问题:这个文件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如何插入图片?图片和文字如何排版?页眉页脚如何设置?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随后小组间相互学习和讨论,体现了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讲解完所有的知识点后,教师梳理所有的知识点,使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巩固教学效果。
实验课上,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练习进度,整体把握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验收,并对大家的表现进行点评。
1.3 个别演示法
有的学生基础差,在课堂教学和小组学习中跟不上,这时教师要采用个别演示法。个别演示法并不是要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而是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做。例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好,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课堂上和实验课上不爱听讲,贪玩,经常开小差。教师可以多给这部分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空间。让这些学生充当“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和辅导初学者。这些学生有了荣誉感后,就会严格要求自己仔细认真地学习,心甘情愿成为教师的好帮手,这样教师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进行巡视辅导,互帮互学、互教互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整体水平。
2 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操作试题库的建设,保证教学内容与计算机发展的水平基本同步。
深入调研不同专业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进度。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本课程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归纳整理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项目和基本知识点,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操作。依据任务驱动、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使用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线,在基础知识的选择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服从培养能力的需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理论、操作、实训并重,基础、技巧和经验并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课程要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项目,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实战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训练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评价采用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3 考核方式多样化、过程化
篇6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的经验,通过实例分析教学方法,引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思路。
关键词:C++;实例分析;错误分析;课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常以C++语言为模型进行讲解。本人多年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的一线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试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课程知识点多,综合性、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效果往往和期望值有差距。为此,必须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2学生现状
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学生一般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没有任何编程语言的学习背景,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程序设计思想不能理解。部分学生听懂了C++的语法、语句结构和使用规则,但由于课程内容多、环节多、难点多,如果将语句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源程序来让他们分析,他们就不知从何入手,无法理解程序运行结果,更不要说让他们来编写一个类似的程序。
因此,如何根据C++语言的特点,把课程内容介绍得通俗易懂,突出C++语言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程序设计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好C++语言,确需多费心思。
3教学方法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语法―实例―错误分析―课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也就是说从案例入手,通过案例讲解语法,学生理解语法和语句结构后,在课堂中留出时间给学生编写类似案例的程序,然后再汇总学生编程过程中的错误进行深化讲解。课堂教学结束再布置适量的课后上机实验题目,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点,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任务,精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涵盖要讲解知识点的案例程序。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范例来教,正是为了学生主动起来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案例程序讲解之前,最好以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开头来说明一下要讲解语法的含义,再通过对案例程序的讲解引出要讲的语法知识。语法清楚后来分析程序中语句的执行顺序,根据程序的执行过程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及实现功能,通过分析程序功能反过来理解编程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了编程思路后,运用这种方法结合原程序结构再来完成类似程序的编写。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环节,让学生学会语法规则和语句结构的使用,学会分析程序的方法,并能够动手来编写完成一定任务的程序。在学生编程过程中要细心发现学生的问题,汇总起来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课堂教学结束,还应布置习题,要求学生课后上机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4实例解析教学方法
下面以“while语句”的教学过程为例,结合上面的教学方法来详细阐述一下如何实施课堂教学。
根据“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循环结构,熟练while语句的使用。首先以一个形象的例子说明循环结构的使用场合以及它的作用。
比如:我们要去关门,门离我们的距离是10步远,那我们可以写这样的11条指令的集合来完成任务。
(1)走一步;(2)走一步;(3)走一步;(4)走一步;(5)走一步;(6)走一步;(7)走一步;(8)走一步;(9)走一步;(10)走一步;(11)关门。这个写法是可以完成任务的,但如果门离我们的距离是1000步远怎么办呢?要写1000个“走一步”指令吗?那么如果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问题是不是更好呢?
步数=0;
当(步数小于10)
{
走一步;
步数=步数+1;
}
关门;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一种程序结构用于处理需要指令反复执行很多次的情况,这种程序结构就是循环结构。下面选择案例程序来说明循环结构。
例如:求解1+2+3+4+5+6+7+8+9+10的结果。首先我们分析问题,发现在这个问题中一共做了9次的加法,既然重复做了9次同样的事情,那这个题目里一定应该存在循环结构。下面我们看一下程序的写法: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
int sum=1;
int i=2;
whilie(i
{
sum=sum+i;
i=i+1;
}
cout
}
然后,我们以案例程序引入while语句的语法知识。
(1) while语句的一般形式
while (循环条件)
循环条件为真时处理的一条语句或语句块
Ø 每个循环都包含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Ø 出现在循环开始处的循环条件,确定了循环内部指令的处理次数;
Ø 循环条件可以是包含常量、变量、函数、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的表达式;
Ø 循环条件的结果值只能是true、false;
(2) while语句的执行过程
先判断循环条件的值,若循环条件的值为true,再执行循环体语句。若循环条件的值为false,不再执行循环体语句。一般来说,在循环体中,应该包含改变循环条件表达式值的语句,否则,会造成无限循环(死循环)。
通过前面while语句语法的讲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去,说明程序执行的实际过程,从而得出程序运行结果。在整个程序中存在两种程序结构,顺序和循环结构。我们从main函数的第一条语句开始执行,int sum=1;(sum的初始值为1)。第二条语句int i=2;(i的初始值为2)。接着判断循环控制条件i
再针对案例进行编程思路上的分析,以便于学生可以独立编写程序。
经过上面的例子分析,学生看到语句sum=sum+i;i=i+1;在程序中执行了9次,使用while结构可以很方便的表达这种需要重复执行语句的情况,而且可以灵活控制某些需要重复执行语句的执行次数。
当我们编写程序时,如果某些语句需要重复执行,我们可以考虑使用while循环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哪些语句是要重复执行的,这些语句组成循环体,到底需要重复多少次,我们通过循环控制条件表达式来控制。所以在遇到要解决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要不要使用循环结构,如果需要,循环体怎么写、循环条件怎么写才可以完成任务。
提出问题让学生加深对while循环结构的理解,并且学会分析、处理其他相似问题。例如:如果做1+2+3+4+5+6+7+8+9+10+……+100这个程序该如何改写?如果做1×2×3×……×10这个程序该如何改写?如果在循环体中缺少了i=i+1;语句程序又会怎样?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编写类似案例的程序,这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比如,可以要求学生编写程序1+3+5+7+9+11+13+15+17+19的例子。
在学生自己写循环结构程序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循环控制变量忘记赋初始值,用于累加的变量忘记赋初始值,循环控制条件的写法和数学的写法混淆,循环体语句设置不正确等情况。发现上述问题,以某个学生的程序为例进行说明,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课堂教学内容结束后,布置课后上机练习题目,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学会自己动手编写类似的程序题目。在下一节课,以某个学生的程序为例讲解他的编程思路,让学生理解编程的思维过程,逐步学会程序设计方法。
5结束语
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实例的方法解析了“案例―语法―实例―错误分析―课后实践”的课堂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安徽大学 大学计算机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介绍在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方法,将常用的计算思维方法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程序设计;计算思维;项目化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2-3-ZXM-06);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3gxk015);安徽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01001789)。
第一作者简介:吴蕾,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测试、云工作流,wuleijsj@ahu.edu.cn。
1 背景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多以知识点层级为体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缺乏整体感,不利于拓展思路并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在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能力已成为当前计算机教育重点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2006 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给出了计算思维的定义[1]。2010年11月,陈国良院士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切入点的倡议[2]。2010 年7 月,全国9所“985 工程”建设高等学校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的核心是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3]。2012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申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的通知》中指出,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总体目标是“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课程明确把计算思维和计算工具并列起来,“训练计算思维能力”被看成是大学计算机教学目标要求的第3个层次;强调“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解决计算思维从学术研究“落地”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关键问题[4]。
由此可见,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仍然处在一个摸索阶段。笔者尝试将项目化教学模式引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学生不但能够学到课程的主要知识,也完成了一个真实的项目设计,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训练思维技巧,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教材把程序设计语言的代码基础、程序基本结构、数组、过程、常用控件、文件读写、数据库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按部就班地灌输给学生,然后带领学生上机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这种模式貌似很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的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叫苦不迭,甚至一些学生在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后依然不得要领。通过与学生及老师的交流,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知识点联系不够紧密,对知识应用缺乏整体感,不利于学生拓展思路。教材中的例子往往是为了说明某个知识点,而例子与例子之间没有联系,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布置给学生的实验也是一个个孤立的程序段,那么可以想象学生很难将所学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过程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被动学习有碍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我们授课的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些;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很多数学问题求解,使得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这对于编程信心不足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3)缺乏实际应用体验,学生无法充分认识和体会计算思维方式的优势。程序设计的学习如果只是停留在知识点掌握以及例题练习的层面上,没有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习者无法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将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3 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新模式
3.1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计算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从现实角度来说,计算思维就是问题抽象、模型建立、算法设计和实现以及问题引申的过程,也就是将未知问题归纳成若干已知问题从而求解的过程。现如今计算思维已不仅仅运用在计算机学科上,也广泛应用在其他自然学科甚至是人文学科中,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与其他思维方法毫无关联的孤立方法。计算思维产生于计算机科学,而与计算机科学联系最紧密的思维方法是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工程思维,我们可以将计算思维看做是计算机科学与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工程思维的交集,而它们也代表了计算思维的不同层次要求[3]。计算思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5]。
(1)计算思维采用抽象和分解来执行庞杂的任务或者设计巨大复杂的系统。
(2)计算思维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规划、学习和调度。
(3)计算思维是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的互补和融合。
(4)计算思维是概念化,不是程序化,不只是为计算机编程,还要求在抽象的多个层次上思维。
过去我们常说,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物理课程并不是要他们成为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而是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养成科学思维的素质和能力,现在这种认识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课程。对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程序设计的目的不是成为程序员,而是学习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路,也就是培养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在海量信息处理分析、复杂装置与系统设计、大型工程组织、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行为模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6]。
3.2 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项目是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工作,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为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我们试图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
(1)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机会,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3)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
(4)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能够综合运用。
(5)开放性:学生围绕主题所展开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著名物理学家劳厄曾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思维需要接受训练。教师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以合理的项目为依托进行教学,学生不但能够学到课程的主要知识,同时也完成了一个真实的项目设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训练自己的思维技巧,为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在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围绕项目这根主线进行教学和学习,而与程序设计语言相关的基础知识则可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者在设计项目、呈现项目、指导项目实施、检查评估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思维方法展开教学;学习者在明确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实施计划、归档或应用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者利用高效率的计算思维去弄清项目任务、明确目标,通过实施项目探索新知识,掌握计算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将这种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归纳为图1的过程。
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所应用的计算思维方法可概况为“观察—联想—变换—启发”。“观察”方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途径,通过“观察”树立正确的整体与部分思想,将一个具体的项目抽象为一系列明确的子任务,从而使学生体会抽象、分解、学习等计算思维特征。“联想”是由某种对象引出其他相关对象的思维形式,通过联想,运用构造性思维、逆向思维等方法建立起多个能够简洁表达子任务本质的模型,并规划子任务实施计划;同时训练学生理解规约、并行、规划等计算思维特征。“变换”是算法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手段,可以运用目标转化思想、分类与分治思想等,有目的地对问题实施“变换”,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或几个易于解决的新问题,这是项目实施的关键,也是促使学生领悟转化、仿真、递归、调度、折中、优化等计算思维特征的关键阶段。“启发”是通过对已有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比较,进而做出判断、推理、论证来指导决策的思维形式。在项目实施的最后阶段,通过教师对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学生将整个项目执行过程所产生的程序和文档进行归档整理,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将问题引申,同时使学生对于容错、纠错、系统恢复等计算思维特征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将项目化教学模式引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把传统的程序语法教学转变为从问题抽象到模型建立再到算法设计与实现,最后总结引申的思维训练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变换—启发”的计算思维能力[7]。
4 结语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养成新的思维方式,即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对问题进行求解、系统设计和行为理解,建立计算思维。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问题引导、项目驱动、讲练结合”的原则,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围绕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际的、具体的、有形的项目,这样就把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建立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这一计算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Wing J M.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ACM, 2006, 49(3): 33-35.
[2] 陈国良, 董荣胜.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1): 7-32.
[3] 何钦铭, 陆汉权, 冯博琴.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0(9): 5-9.
[4] 冯博琴. 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落地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12(9): 4-5.
[5] 臧劲松. 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J]. 计算机教育, 2012(2): 78-80.
[6] 李廉. 计算思维: 概念与挑战[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1): 7-12.
篇8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大学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教师的工作量大,专业教师少,学生人数多,设备不完善,学生基础差,给教师教学工作造成很多困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一、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网络环境下,网络教学资源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基础,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要通过教学内容与网络资源的整合才能实现,这种教学改革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全新的网络环境,共享网络资源,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学生在了解网络资源的同时完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从时代的发展来看,大学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网络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最理想的网络学习环境,丰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就业打下基础。
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式落后,创新意识淡薄
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以“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主练习”为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合专业特点,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但是教学内容和计算机知识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跟不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步伐。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学校只是让学生完成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却造成了学生在毕业后适应专业岗位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2.学生基础差,教学不统一
从当前情况来看,对刚步入大学不久的学生来说,每个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有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基本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知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来到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知识。因此,这种现状导致了教学不能完全统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3.专业内容少,作用体现差
在现代大学里,已经开设了很多不同的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与其他专业结合教学,例如:艺术、旅游、建筑、会计等专业。对于会计的数据处理、艺术的设计方面、建筑的数据测量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为这些专业知识做铺垫,这样对于学习各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才会有更大的帮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强、知识面大。学校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除了对教材编排、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模式改革、师资力量增强外,还要重视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这种网络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共享网络资源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为学生拓展计算机基础知识提供帮助,满足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需要。
三、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
1.设计项目内容
设计内容包括横向菜单模块和纵向菜单模块。横向菜单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理论、科学思想、课程特色、教学队伍、职业道德、教学模式、视频教学、下载中心、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功能模块。纵向菜单模块包括电子教材、课程介绍、电子课件、课程大纲、教学进度计划、键盘实训、基础实验、学习方法指导、等级考试(一级)、习题与作业、综合实训、技能训练拓展、实践教学视频、软件水平考试、教学重点难点、职业资格考试、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功能模块。内容覆盖面广,网络结构设计完善,知识实用性高。除上述内容之外,能够为老师教学提供帮助的还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在线测试系统,测试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教学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制作教学实训视频,供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实训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4)借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为学生编制模拟题,提供复习资料,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全国计算机考试动态。
(5)将网络教学资源库的知识系统、合理地整合到一起,方便学生查询、学习。
(6)收集计算机知识,扩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层面。
2.分析实验过程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广,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将各自掌握的知识相互整合共同建设的。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达到更好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例如:(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料、电子课件、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教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基础实验、综合实训、键盘实练来完成实验任务。
(2)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视频和基础知识教学视频来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向老师提问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及时解答。
(3)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学习计算机前沿知识、计算机技能拓展知识、计算机职业道德知识等,拓展自己的计算机知识面。
(4)网络教学资源库中还有计算机职业资格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内容,学生可以下载相关资源,进行模拟试题演练,为计算机考试做准备。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相关素材,了解有关计算机类认证的考试内容,在网络上对相关章节的知识进行测试。学生通过测试结果了解自身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水平。
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果
建设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光盘的形式提交,用Dream Weaver软件制作成网站,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使用。同时,网络教学资源库以网站的形式出现,为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交流、参考、备课提供平台,也为学生实现资源共享,拓展知识提供了帮助,使学生充分享受到网络资源建设的成果和带来的好处。网络教学资源库除了以网站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拷贝到移动硬盘或者U盘,可以方便学生随时携带和上网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划,将计算机知识以多媒体形式整合呈现出来的一种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为教学提供多媒体教学材料和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的一个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的多元化、动态化、个性化等教学特点,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型、协作性提供了平台。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也应该不断更新与完善,为师生达到更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兰尊.高等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思路[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
[2]薛科翼.如何获取网络教学资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56-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一门基于工作过程分析,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载体,实践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其教学工作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规律与教学特点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不谋而合。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上,改变了传统理论与技能教学分离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能力训练、资源优化,实现理论与操作双重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包括教学管理与资源优化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空间一体化、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一体化等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实用性课程,非常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高职高专院校专注于学生技能培养,专业定向性高,因此,在展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必须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深入其中,走理实一体化教学之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并重。理实一体化教学关键在于知识理论与技能实践的统一,教学中应在精讲基本概念、操作原理后强化学生的操作练习,以刺激学生从大脑思考向动手转化,实现知识教学与技能教学的统一。其二,技能传授与能力提升并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必须在掌握某些技能的同时,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与自我素养,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适量、适度、有所提升地向学生传授技能,并以案例教学、合作教学等具体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适应高职学生阶段的能力发展要求。其三,课程设置与专业要求一致。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定向性,突出专业教学,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多、范围广、更新程度高,这就要求教学“有的放矢”,选择与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关联性最强的内容,以服务于专业教学,服务于学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
2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与资源配置
当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及教学媒体配置职责分别归属于教研室、计算机中心及技术中心,而在此种教学管理――分配分离模式的影响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落实受限,如实训教学基地缺乏媒体教学资源、理论教学中缺乏实训支持等,进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实现高职高专院校技能教学的办学目标。因此,要充分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将计算机教研室、计算机管理中心与教育技术中心隶属于统一管理部门,为组织教学、上机安排及计算机资源配置提供保障,进而强化教学管理,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最优化利用。与此同时,由于相关资源的支持,教师不但可利用媒体资源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且能积极参加项目实训,这对促进教师交流、合作具有积极作用,利于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3.1 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若是说教学管理与资源配置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大层面支持,则教学组织的具体化直接控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落实,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必须首先建立理实一体化展开的具体路径。
首先,合理规划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打造符合本校教学实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进行教材的编写时,要以详细的市场调研为基础,深入摸索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可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与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知识)、基本技能(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应用能力(局域网基础与应用、Internet基础、音频与视频的处理、flas处理、网页设计)三部分,以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及侧重点。其次,进行学时及成绩划分。学时课时划分直接影响着技能教学与理论教学所占的比重,考试成绩影响着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投入度,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实践学时以加大技能成绩比重的方式,提升学生上机训练强度,如计算机基础教学总共分为76学时,设置理论知识教学30个学时,实践技能学习45学时。把考试的总成绩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理论方面的成绩,可以设置其占总成绩的2/5,另一个是实践操作方面的成绩,设置其占总成绩的3/5。最后,优化评估体系。教学评估是监督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是检测教学实效的必备手段,通过优化教学评估体系,一方面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关注学生能力的开发与提升,因此,评价不但要涉及到教学效果,且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理论考试、上机考试、日常训练等方面的综合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以鼓励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训练程度。例如,将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考量,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评估的范围,并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使学生认识到平时成绩的重要性,以此激励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2 设置实训项目体系
由于受到学校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的影响,影响了学生们的“上机率”,导致高职高专学生上机操作的课时数没法得到保证。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操作成功的基础,实践操作更加深化了学生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训项目是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操作的基本途径,在上机操作中,可以适当嵌入实用性的综合实训项目,更好地将综合应用与基础实验相联系。也就是说,在实训体系中,所有的基础实验都可以作为整体综合应用训练的有机组成。比如说,以“个人网站的制作”为例,通过word文档处理的内容,可以作为网页的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联系IE浏览器,可以有效搜索网站中的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相关资料;通过在Flash实验学习,可以为网页制作提供所需要的动画;在学习Excel、PowerPoint过程中制作出来的小案例,都可以在网站中进行共享。
4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4.1 偏重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深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老师需要在此理念下,摒弃传统的、陈旧的理论教学观念,大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偏重练习、训练教学,而忽视理论知识教学。可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较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操作成功的基础,实践操作更加深化了学生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若理论教学不足,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后期练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偏重实践、忽视理论的教学观点,在关注实践教学的同时,重视起理论教学,精讲、细讲重难点理论后,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在训练学生过程中,以课上练习、课下作业、自我训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现实践对理论的验证作用。
4.2 偏重资源运用,忽视实训效果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需用到计算机、教材、多媒体等资源,而一些教师片面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关键在于资源的运用,于是教学中只顾自我演示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而忽视了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不到实训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技能掌握度,以多种实训方式展开教学。其一,设置实训项目,展开适度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编写计算机基础的实训教材,积极建设与综合应用与实验任务相吻合的实训项目。结合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理论知识的学习应以“够用”为原则,压缩原有的理论课教学时数,用作综合性项目的训练。其二,展开实训教学。在开展理实一体化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过程中,应该以“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的方式为主,从而更好地开展以综合技能、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
4.3 关注单项培训,忽视合作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展开,必须依靠教师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备坚实的科研水平、理论知识,且具备强有力的技能操作能力,能为学生展开实践提供可靠的指导。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计算机教师在日常培训中偏重本职培训,而忽视非专业培训,造成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掌握不全面,如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电算化、ERP等一些新技术、新软件,严重影响了学生后期就业。因此,要求教师积极走出单项专业培训的轨道,积极深入市场,了解企业发展动向、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走向等,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向学生展示更全面、更先进的技术,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服务于学生的后期学习与就业。
5 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现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途径,其关注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统一,服务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该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特点入手,结合教学管理与资源配置要求,分析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路径,并从内容与理念构建、教学方式改革、教师素质培训等方面论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注意点,希望为相关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帮助和启迪。
参考文献
[1] 云正富,任友理,赵国庆.高职情境、项目、任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144-145.
[2] 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8):63-65.
[3] 邹显春,张小莉,李盛瑜,等.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6):213-219.
[4] 张凤梅.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理实―体化教学[J].消费电子,2013(18):200.
[5] 于凌云.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9(5):24-25.
[6] 庄剑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3(35):153-154.
[7] 宋向红,白明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五法[J].中国成人教育,2013(6):184-185.
[8] 陈芳.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7):22-23.
篇10
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各种方便,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相对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类大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课程教学经验,针对教学设计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分析、课程教学系统设计和课程评价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探索。
1.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一种手段,是对所授教学内容如何传递给学习者的整个过程的一种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包含了多个教学要素,教师需要详细考虑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教师和学习者以及教学环境的联系,通过运用教育理论、系统理论并探讨教学系统中的各个教学要素,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根据课程和教学大纲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进行相应的学习特征分析,再根据教学目标进一步确定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最后通过对教学整个过程的评价,完成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分析。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学习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习到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把学到的网络知识迁移到其他课程中去,成为其他课程的前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能够培养学习者本身的网络素养,把计算机网络当成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该课程着重培养学习者在TCP/IP协议以及局域网中的实践问题的动手能力,能够搭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网络环境,并具备相应的对于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课程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为:(1)以计算机网络理论为基础,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相应的教学要求。(2)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应用不断涌现,积极地把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新理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拓展学习者的视野。(3)以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思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积极为学生创建“情境”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系统过程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包括4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教师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时重复考虑到这4个步骤以及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点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活动中,应首先调查、了解学生整体的网络素养水平,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通过调查问卷、征答等方式来了解。该课程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讲授,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已经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课,也有了相当丰富的上网经历,已经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有了一个表面层次的认识,对于年轻人,计算机网络本身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也使学习者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一种探索的向往。
由于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所以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相对较高,学习者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进行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包括网络技术架构以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程序开发技术进行网络程序开发。为了使学生工作后能够较好地运用网络技术,笔者认为网络技术的实践应用应该适当扩展,课程应该延伸至园区网搭建、常见的诸如HTTP,DHCP,FTP,SNMP等网络服务架构、网络程序开发等内容上。
该课程内容和其他专业课程联系紧密,且地位重要,在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情景教学和协作教学积极创建相应的环境。教学活动重点包括:从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来构建网络知识体系结构,向学习者明确教学和学习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各种学习情境,激发学习者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兴趣,并使其热情长时间保留;积极营造可视化感官刺激的情景,比如网络设备实物展示,网络实验室配置交换机路由器设备,参观学校网络数据中心,对学生产生感观上的刺激,取得并维持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关注;运用网络媒体和材料等学习素材进行多方位加工,并适度应用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手段;“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教学环节需安排学习者任务,学习者通过分组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对分组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应放在TCP/IP协议的理解和应用上。TCP/IP协议是一切网络设备和网络终端互联的基础和标准,不管将来学习者从事网络架构还是网络开发都离不开对TCP\IP协议的深入理解。而教学的难点这应该放在TCP上,这部分内容是网络可靠传输的基础,涉及的内容和概念较多,比较不容易理解,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考虑通过动画展示和WIRESHARK软件抓包分析来完成整个内容的讲授,通过抓包的操作,学习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TCP的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增加学习者对协议的理解。
4.《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分析
课程良好的评价机制将持续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评价机制分成2种:一种是形成性评价,一种是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两者都是该课程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手段。
为了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积极地与学习者互动,这样才能及时获取反馈,进而调整教学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过程后,要求学习者分组协作完成实验报告即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教师通过对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习者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完成都要对学习者进行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习者掌握的程度,也可以评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笔者认为课程的考核不限于试卷作答,可以尝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让学习者完成有关的计算机网络的预设问题来考查学习者对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