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1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饮食文

饮食文化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极具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普遍,饮食文化也跳脱了厨房和餐桌的限制,成为关乎社会、经济、政治、伦理、艺术的主要元素,延展性很强。本文立足于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研究,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虽对立,也极为矛盾。东方人和西方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兼备,只是因地域、文化、历史、宗教、生活习惯的差异,使他们各有侧重。纵观西方饮食文化,具有很强烈的理性色彩,而中国饮食则更偏重于柔性和情感性。

(一)营养与美味,各有侧重

理性思维层面下,西方人更讲求饮食的科学性及合理搭配,其饮食文化普遍基于营养的科学论证形成。其通过饮食搭配,实现营养的均衡。他们更善于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食物配给。他们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不在乎其是否美味、好看。当他们食用牛奶、面包、香肠、蔬菜时,普遍关注食物的脂肪、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是否能够对这些营养进行充分吸收,食用之后有无副作用等。相较于营养,中国饮食更讲求美味。无论是食物的原材料、调料,还是菜品、做法等,都极为丰富。例如,中国人善于炸、烤、煎、熘等,采用这些烹饪方法,很容易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流失,并滋生有害成分,不够健康。但是,因为对色、香、味、形的偏重,使中国饮食更具艺术性、文化性和美感等。

(二)烹饪过程的规范性和随意性

西方人的饮食,讲求科学和营养,其烹调过程极为规范、考究。食物烹调过程中,主料和调料的应用都非常精确,而烹饪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而中国饮食则极具感性特征,无论是食物的搭配,还是调料的使用,都很自由、随意,富有创造性。在中国,川菜、粤菜、东北菜等各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味。哪怕是同一菜系中的同一种菜,在配料的使用和搭配上,也会因厨师的习惯和喜好等,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厨师,也会因季节、场合、用餐人特点、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对烹饪过程和材料搭配等进行调整。而中国厨师也会在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给予自身充分的发挥空间,这并不会受到食客的抗议。因为中国人对饮食的评判极为宽容和随意,受个体喜好的影响[1]。

二、综合性与分析性思维差异的影响

综合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的区别在于前者讲求整体性,后者讲求个体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综合,更倾向于依从整体,对事物的特性进行观察。而西方人更侧重于分析性思维的应用,注重个体特性。因思维层面的差异性,使中西方饮食文化,无论是味道搭配,还是餐具选择和就餐方式,各有不同。中餐的烹饪和食用,更讲求整体性;西餐则是分而治之的搭配型料理。

(一)味在其中和味在其外

中国饮食以味道著称,中国人追求味觉层面的享受,自内向外,进行整体性调和。具体实施方法是食物经加热和烹饪之后,本来的味道、加热之后的熟味、添加调料和辅料之后的调和之味进行融合,互为补充和渗透,实现味道在食物内部的充分融合。西餐则比较简单,其很少将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调,而是侧重于对食物搭配组合形式的研究。搭配过程中,更注重原材料的形和色,主要实施方法是对各种食物和配料分开烹调,然后在餐盘中予以搭配。这些原料的味道各有特点,互不干扰,味在其外。多是将各菜品煮熟之后,搭配调味的酱汁。以法式羊排为例,一边放置羊排和土豆泥,另一边搭配煮青豆、番茄和生菜。色彩对比鲜明,味道各有不同。其显示出的是分析式思维特性。

(二)筷子和刀叉

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必备元素。它看似简单,却具备夹、拨、挑、扒、撮、撕等多重功能,极具融合性和包容性。刀叉主要服务于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功能比较多,可用以对牛羊肉进行宰杀、解剖和切割,食物烧熟之后,兼做餐具。与繁杂的西方餐具相比,筷子简单、大方,体现出了“以和为贵”和“综合统揽”的独特韵味。依靠一双简单的筷子,中国人便能够尝遍各类菜式。西方人在餐具的分析和使用过程中,极为具体,各类菜品所应用到的餐具也极为讲究。例如,吃肉时,所用的刀叉略宽,吃凉菜所用的刀叉细长。倘若刀叉横放,表示其是为饭后点心准备的。西方饮食过程中,刀叉类目很多,使用不当,会显得极为失礼。中国饮食,小到日常三餐,大到满汉全席,一双筷子便可解决。餐具的不同,主要是源于中国人讲求综合,西方人注重分析的思维习惯[2]。

(三)分餐制和会餐制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分餐制和会餐制。中国宣扬的是会餐制饮食文化,无关乎人数的多少及何种目的。进餐者围坐在一起,共用一桌,其反映出的是汉民族的大团圆文化。在这样的饮食氛围中,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劝菜,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互相尊重和礼让等,一脉相承。分餐制在西方的盛行,与西方人讲求的个体性思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西方,无论家庭聚餐,还是宾客宴请,都采用该种方法。用餐者依据自己的个体喜好,进行菜品选择。上菜之后,每个的面前摆放一个属于自己的盘子,各吃各的,自己依据喜好,随意添加调料。吃完第一道菜之后,更换第二道。该种饮食方式,干净卫生,但是过于冷清,没有营造出一种温馨欢乐的饮食氛围。当前,西方自助餐,也是变相的分餐制,有助于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西方人讲求的是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该种饮食方式,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相一致。

(四)餐桌礼仪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餐桌差异主要表现在西方人喜静,中国人喜动。中国人将饮食作为人生一大乐事,讲求排场、热闹和气氛等。无论是主人,还是宾客,在餐桌上都相互劝酒、让菜,滔滔不绝,尽情的享受美味佳肴。以这样的餐饮氛围,来体现主人的热情和好客,而食客的开心和欢快也是源于内心的。该种“闹”的氛围,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温暖、团圆等。西方人之所以在餐桌上比较安静,与他们所秉承的文化礼仪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他们在餐桌上安静的吃自己的盘中餐,无论是喝汤,还是吃菜,都不会发出过大的响声,均细嚼慢咽。进餐过程中,与左右的客人进行交谈,但是也要兼顾餐桌上的其他人。交流的声音不宜过大,也不能太小,要确保对方能够听见。咀嚼食物过程中,禁止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咽下口中食物之后,再做回答。西方人在交往过程中,不同于中国的一团和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独立性很强。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意义

饮食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内容。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能够帮助人们对西方风俗文化特性具备全面的认知,并对自我饮食文化特性进行总结,汲取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优质特性,用以对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足进行补充,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使其得到快速更新和发展[3]。饮食是对社会和文化转变最直观的体现,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各种口味的认同和接受。自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都有其各自的发展脉络,且具备各自不同的特性,并借助对外来文化元素的吸收和借鉴,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根源于其思维模式,它不会随着历史的沿袭而发生改变。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将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最终创造出相辅相成,互为合作的文化精神,实现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方式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极为明显。中西方的社会背景、文化差异和交际需求等,决定了它们的饮食文化也各有不同。中国人注重感性思维,而西方人则更偏重于理性思维,前者讲求美味,烹饪过程随意,而后者则更注重营养的搭配,烹饪过程极为规范。中国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是综合性思维模式,西方饮食文化则是对分析性思维模式的彰显,这在味道、餐具和用餐制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明确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卜佳.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2(15):50-51.

[2]戴跃侬,陆涓.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之跨文化比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06):77-81.

篇2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篇3

关键词:饮食;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中,饮食被解释成“吃的和喝的东西”或是“吃东西和喝东西”。在英文字典中,饮食被解释为“foodanddrink”即“吃的和喝的东西”或者“biteandsup”即“吃东西和喝东西”。总的来说,有关“饮食”的解释,无非是“吃的或者喝的东西”,或是吃喝的动作。但真正的饮食并非如此简单,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仅限于填饱肚子,而是为享受美食而“饮食”。因此,饮食本身就上了一个层次,人们已从普通的吃,上升为吃什么?在哪儿吃?如何吃?不同的吃法会体现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对于饮食的观点、态度和饮食的内容、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文章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礼仪

中餐,主要体现一个“让”字。在中国的宴席上,后辈或小辈习惯等长辈、主人家入座后,才开始用餐,从而表现对主人或长辈的敬意。同时,主人一般会先给主要的宾客夹菜,并邀其先享用。西餐中的礼仪体现在“美”上。整个食用的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让食用者对其所食用的食物,有赏心悦目的感受。食用者衣着整齐,最好穿礼服,并且要求食用时的坐姿端正。

(二)饮食观念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体现在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就请客吃饭来说,对于中国人,“共享”是其主要方式,一群人共坐一桌,共享桌上的菜肴,最后的结账也是争相买单。但归根结底,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总结为一个“合”字。而对于西方人来说,请客吃饭在他们的思想中是每人一份,并且各付各的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同时,西方人不像中国人,一盘菜可以同时几个人一起享用,西方人用餐,往往只吃自己盘中的食物。

(三)饮食对象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有部电影就有场景是关于,外国士兵为了保持营养的不流失和自身的强健,而生吃大块刚割下的牛肉,不仅益于人体某些微元素的吸收,也利于锻炼牙齿的咀嚼力。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四)饮食性质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

(五)饮食餐具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体现在饮食餐具上,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人民崇尚农耕,直到现在为止,中国人用餐喜欢用圆桌,也称八仙桌;吃饭用筷子夹,体现和气;而西方人一般用方桌,并使用刀叉,刀叉却给人一种带有杀气的野蛮气息。

二、产生差异的缘由

(一)传统文化

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

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

(二)生活环境及习俗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了饮食上。在中国,价值观所导致的饮食差异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现如今的吃,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

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

三、结语

中西,就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表现了两个大派的不同文化,而饮食在其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国家间的交流也变得愈发的深入,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也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与补充。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反映,而生活习惯的形成又不是短时间内可得到的,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张起钧.《烹调原理》[M].台湾: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2] 隗静秋.《中外饮食文化[M].浙江: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 李娟.《才智》[M].邵阳:邵阳学院学报,2011(12). 

篇4

一、中西方节日比较,民俗文化巧渗透

在进行7A Module 1 Unit 3 Halloween课文内容讲解时,我着重将中西方每年最为隆重的节日“Spring Festival”与“Christmas Day”进行了比较。在介绍“Spring Festival”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远古时期一种叫做‘年’的惧怕元宝形状食物的、吃人的凶猛怪兽。当时人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每隔365天窜出来一次,而且在天黑后才出没,待到天亮,它便返回山林。于是就有了除夕夜吃饺子、放鞭炮、熬夜守岁,初一大清早走亲访友、拜年、收压岁钱的风俗。”

介绍“Christmas Day”时说:“为了纪念耶稣诞生,基督教徒将每年的12月25日定为Christmas Day。从12月24日至翌年1月6日为新年假期。节日期间,人们制作圣诞树,买圣诞礼物,小孩临睡前在床头挂袜子盼望圣诞老人把礼物装进袜子里……Christmas Day既是基督教徒的节日,也是全民参与的西方新年,类似于我国的Spring Festival。”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趣。

中西方国家除了新年这个最为隆重的节日外,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比如,我国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保留的Dragon Boat Festival,吃汤圆、赏花灯的Lantern Festival,起源于嫦娥奔月典故、喝雄黄酒、赏菊、吃月饼的MidAutumn Festival;西方每年4月1日的April Fool’s Day,每年11月第4个星期四的Thanksgiving Day……民俗不同,因此节日庆祝方式也不同。学生们在了解了各国节日历史背景后,就会深刻感悟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内涵。

二、中西方建筑比较,地标文化一览无余

中西方国家所经历的历史、工业革命进程,以及现代文明发展程度、文化渊源都大不相同,因此双方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地标建筑领域的民族特色就在所难免地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通过“差异比较”教学法,使学生能对中西地标建筑文化有直观的认识。

中西方文化背景迥然相异,其地标建筑风格也不一而足。因此在开始授课之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在进行《牛津初中英语》 7B Module 1 Unit 1 Dream homes中Countries and Capitals内容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PPT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各地久负盛名的地标:中国的the Great Wall,Suzhou gardens;法国的the Eiffel Tower;意大利的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英国的Big Ben;美国的the Statue of Liberty等。综观世界各国,有着不同文化底蕴的建筑在风格上多姿多彩。通过对各国地标建筑进行了解,极好地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三、中西方饮食比较,饮食文化美不胜收

我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托新课标,立足现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特别注意就课本中收录的西方饮食文化内容介绍进行科学合理的文化渗透,使学生能在熟知西方国家饮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英语语言素养。

各国各地的百姓日常饮食喜好、节日饮食习惯都大不相同。因此我在进行《牛津初中英语》7A Module 2 Unit 4 Food部分“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内容的教学时,就启发学生对中餐和西餐的食物种类、烹调、食物风味进行了细致比较。

篇5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173-02

在国际交往众多的今天,我们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各种不同于我们的文化,饮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务,中西方在此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各方面具体的差异和产生原因我们会一一进行分析。

一、饮食观念

1.“民以食为天”、 “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从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多么地重视吃,把吃饭看做是人生至急、比天还重要。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我们的语言和组词方面:无论何时见面打招呼都是“吃了吗?”说人不忠诚是“吃里扒外”、说谁社交能力好是“吃的开”、说经历磨难是“吃苦”、感情中的嫉妒是“吃醋”等等。中国人重视吃、喜欢吃,无论各种场合都能找到吃的理由:人,出生要吃、满月要吃、生日要吃、升学要吃、毕业要吃、升职要吃、结婚要吃、去世要吃;出远门要吃(饯行)、回家要吃(接风)等等。

中国人不仅喜欢吃、重视吃的场合,还强调吃的美味。“民以食为天”但“食以味为先”。中国烹调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国饮食独特魅力之所在。中国烹调美味的产生是各种调料、辅料,配料相互搭配、相互调和的结果。中国的饮食观其实是一种美性饮食观,讲究五味调和,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当然中国美食在过分追求“味”的同时,很难兼顾营养,这也是我们感性饮食观的外露。

总之中国人重视吃、强调味,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吃已不仅是填饱肚子维持生存的方法,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中国人重视吃,是因为它是生存的第一要务,也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食不果腹,才会把吃看得重于一切。中国哲学强调“和”,阴阳调和、五味调和,讲究的是统一、融合和和谐。不仅是“色、香、味、形、器”的“和”,还要 “阴阳五行、四季”的“和”,吃饭不仅要味道鲜美还要和四季时令结合,至此才创造出中国的美性、感性饮食观。

2.西方国家虽重视吃,但其不管是在吃的重要性上还是对“美味”的重视上和中国相比都相去甚远。饮食对他们来说大多还是作为生存的必要手段或者是一种交际方式而已。林语堂先生语:“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足以抵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1] 所以,即便他们的食物单调乏味,为了生存他们还是会理性地吃下去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活下去,他们会关心所吃食物是否有营养,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充分吸收。尽管中西方都有食物的搭配,但中国强调的是“美味”,一种感性的享受;西方强调的是营养,一种理性的生存方式。

二、饮食对象

1.“一个民族的饮食与其生存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 [2],“其生存环境不仅决定了可能获得的食物资源种类,而且对于该食物的获得方式和消费方式等也影响至深” [3],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农业基础之上的,所以历来大多以谷物或其他素食为主,肉类为辅。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中国的饮食对象范围在无限的扩大,食物的种类可以说无所不包,烹调方法:炒、煎、炸、蒸、炖、烤、爆、焖、拌等五花八门。食材的丰富、烹调方法的多样化,使得中国人对吃更是乐在其中,并且不辞辛苦地不断追求创新,把吃文化的享受发挥到极致。

中国饮食对象的广泛性是和感性、随意、享受的饮食观念相适应的。哲学观念上的“和”,在这里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一切皆可为我所用,为我所食。

2.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传统农业为畜牧业,种植业只占小部分。所以西方人以食用肉类和奶制品为主,辅以少量的谷物。西方的饮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的,但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他们食材虽营养丰富但种类单一,制作简单。他们吃的目的不在于享受,而只是为了生存和交际,所以他们会很乐于吃“大块牛肉”和“整块鸡”。

理性、注重营养、简单,这依然是西方理性哲学思维的表现。

三、烹调操作准则和程序

1.由于中国饮食对象的范围广,烹饪手法多样,所以烹饪准则和烹饪程序也不确定,且同样变化多端。就算是全国知名的菜,其菜谱上的描述也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模糊。不管是原料、调料或者是辅料,很多时候都是用“一汤匙”、“小半碗”、“适量”、 “少许”等等这些模糊概念来描述的。同样一个菜,因为配料、调料或辅料选择的不同,不同的人做出来有不同的味道,即使同一个人每次做出来的味道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在烹调程序上同样可以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没有严格的操作标准。那么在中国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人更会做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特色,中国饮食也才因此有了不同的菜系。为了追求味道的独特和鲜美,厨师们甚至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食客和不同的场合把同一道菜做出不同的变化。

宏观、模糊、变化就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饮食操作准则和程序上的随意和不确定性就是其内在影响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操作程序和烹调准则上的随意,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追求至高无上的“味”,对味的强调和追求依然是中国哲学“和”思想的深远影响,阴阳调和、五味调和,食材原料、辅料、调味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而为一,包罗万象。

2.西方国家在饮食习惯上强调的是营养,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在饮食对象上相对中国而言又比较的单一,他们吃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充饥和交往,所以他们的烹调程序可以、也能够严格地依照一套标准的步骤进行。“中国人既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至乐之中自然以享受为第一要务;而西方人仅把饮食当做注入一个生物机器里的燃料,难免就要为进食制定清规戒律。” [4] 相对于中国的菜谱,西方的菜谱整体上看是科学和精确的,配料、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甚至他们的厨房里备有天平、量杯、刻度锅、定时器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容器,厨房不像是一个制作、享受人间美味的地方,反倒像个辛苦工作的实验室。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虽然其连锁店遍布全球,但其所有的食物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能吃到的地方都是一个味道,因为他们是严格按照全球通用的一整套操作标准进行烹饪的。这种烹饪手法做出来的食物,几乎都保持着食物本身的味道,即使有不同食物间的搭配,也只是在容器之上的搭配。

西方哲学的理性思维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就是机械、严格的烹饪操作程序。西方哲学强调理性、强调个体和独立。西餐中大部分正菜原料互不相干的搭配风格把这种哲学内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四、饮食习惯

1.中国人用餐,不管是什么样的宴席、怎样的目的、什么样的场合,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围桌而坐。所有的食物,冷菜、热菜、主食、副食、汤、甜点、水果等等,全都放在桌子中间供大家共同享用。同时,会根据用餐人身份、地位、年龄等的不同,尊卑有序地安排不同的座次。大家在宴席中相互敬酒、相互劝菜。此种用餐习惯看起来团结、热闹、祥和,也便于集体情感的交流。

围桌宴饮符合我们中国人“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单道菜品的“味道”、整桌食物的“搭配”,以及用餐人员间的“团结、礼让”,都是中国哲学思想“和”的体现。我们一向以“和”、“合”为最美妙的境界,我们重视整体、强调全局,个体和局部被融合在集体之中,“和”的哲学思想导致了如此的饮食习惯。

2.西方人用餐的主要目的是充饥,其次是交谊。通常情况下的用餐都是分食制,大家各自用餐互不干涉。而西式宴会的核心目的就在于交谊,所以此种宴会讲究温馨、优雅和富于情调。西方人最钟情于自助餐,所有的食物依次排开,大家各取所需,在整个用餐过程中大家可以自由走动,或是取食或是独处,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自由地选择交谊的对象。如果在多人餐桌共同用餐时,西方人更注重的是和相邻人的交谈,而不是全桌人的交流。

与讲究“气”,追求“和”的中国哲学思想不同,西方哲学讲究实体和虚空的分离,强调的是形式结构,他们尊重个体,崇尚个性突出,不喜群体性的交流,这也是自助餐流行的深层原因。

五、餐具、用餐环境及其他

饮食对象的差异以及用餐习惯的不同,也导致了饮食餐具的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对象五花八门,用餐时又是围桌共食,所以筷子的发明和使用简直就是绝配了。筷子虽简单,但却几乎能应付一切食物。中国人用餐,讲究的氛围就是热闹,要场面、好面子,吃饭或喝酒时喜欢大声说话。

篇6

关键词:禁忌 餐桌 礼仪 中西方

一、引 言

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较为深,有不少课题对此进行过探究,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概述与总结并探析背后的原因。我们调查后发现被调查者对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不了解。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我们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使大家能够加深了解。本文将主要从中西文化餐桌的入席离席这一方面对比并进行分析研究。

二、问卷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问卷进行发放,采访被调查者,我们了解到大家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的认识很局限,并且极少数人对其后的文化背景进行过探析,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者中大二的较多,占有效百分比为44.7%;大一占22.9%,大三占21.3%,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为11.2%。被调查者中英语类所占比例为52.4%,非英语类占47.6%,英语类和非英语类所占比例几乎相当。但除此之外,大家对中西餐桌文化禁忌的了解途径较多:有从课堂、书籍、社交等途径获得的,但是大家从网络和娱乐生活获得信息更多一些。被访者多数认为我们的课题对平时的影响比较大,在某些场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分析问卷得出,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因此,我们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这一方面使得大家对其了解能够加深,另一方面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本文旨在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差异,主要从入席与离席这一方面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

三、正 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而在“食”中又以“坐”为先,中西方座次安排存在着很大不同,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座次禁忌也不同。

(1)入席

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1]

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就座次的高低而言,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以主人的座位为中心,如果女主人参加时,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基准,近高远低,右上左下,依次排列”[2]。其次,通常要把主宾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置,主宾夫人安排在女主人的右手位置。再次主人方面的陪客要尽可能与客人相互交叉,便于交谈交流,避免自己人坐在一起,冷落客人。如果碰上外宾,翻译一般都安排在主宾右侧。家宴的席次相对简单,主人与女主人一般相对或者交叉而坐,主人一般背对厅壁。

因此,中西餐的座次安排一旦和上面所述有很大差距,那么就餐者就会触犯禁忌。而这禁忌与其文化背景紧密相关。第一,中华民族儒家的传统思想主要强调“仁、义、礼、智、信”;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清净无为”。荀子《修身篇》言:“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而西方国家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宣扬个人的力量,看重个人的价值,注重个人主义。第二,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中国的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影响最大、渗透面最广的文化是基督文化。基督教认为基督耶稣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救世主,而玛丽亚(Mary)作为唯一生育、养育上帝之子耶稣(Jesus)的人,有着高贵、贞节的形象和慈爱、谦卑的品格,理应受到极大尊敬,被称为圣母。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便产生了尊敬世间妇女的行为准则。“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平等、博爱思想也使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发扬光大。”[3]第三,中国长期以来以农为本,而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经验,人越老经验越丰富,因而认为年长者是家与国稳定与繁荣的关键,很早便形成了“尚齿(年长)尊老”的社会风尚。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在贵贱相等的前提下逐渐形成尊重老者,以老者为先的传统。但由于西方许多国家的畜牧业、工业较发达,更需强壮、易动和勇于冒险特点,而人越老越丧失这些特点,于是难以形成尊老社会风尚。

(2)离席

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为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的结果,使主办人急得真跳脚。“欲避免这种煞风景的后果,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4]西餐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然而在中餐过程中,离席不是非常讲究。一般可以选择给主人说一声,也可以选择给身边的人说一声,让他或她给主人说一下情况。造成这种离席禁忌很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思考方式不同。

参考文献:

[1]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N].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背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N].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5]蔡德贵,田辰山.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东方论坛,2007(02).

[6]林美泳,吴晓芳,吴家铭.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2009(16).

篇7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式菜肴更是世界三大流派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关注中国,与此同时,色香味俱全的中式菜肴开始倍受青睐。一份清晰明了而又不失韵味的英译菜谱不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作用,同时亦可弘扬中国文化。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中餐菜名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几种常用翻译方法。

关键词:中餐菜谱 功能对等论 翻译方法

1 引言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关注并了解中国。沉醉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及古老文化的同时,他们也被素有“世界烹饪王国”之称的中式菜肴深深吸引。

因此,中餐菜谱名的英译工作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然而,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和烹调方法的不同,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且译者翻译不当等原因,目前中餐菜名的英译仍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原本令人垂涎的美妙菜名,经英译之后,不仅完全丧失了原有风格,甚至让外国友人大为震恐,例如:“蚂蚁上树”被简单地译为 “ant up tree”;“宫爆鸡丁”被荒唐地译成“government abuse chicken”等等,外国友人见到这些菜名无不望而生畏,诚惶诚恐,食欲瞬时烟消云散。

为了更好的避免菜谱英译过程中此类令人啼笑皆非错误的发生,本文在分析中餐菜名特点及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找出目前中餐菜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总结出了中餐菜名英译的几种常用翻译方法。

2 中餐菜名英译的常见问题及功能对等论下的翻译策略

2.1 常见问题:尽管近几年已有不少学者涉足中餐菜谱名翻译的研究,但这一领域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使中餐菜单的英译还不尽规范。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总结中餐菜谱名英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1 牵强附会地逐字翻译,或单纯以拼音代替:许多餐馆为了图省事,竟采取对菜名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其结果的荒唐和莫名奇可想而知,例如:有餐馆将“宫爆鸡丁”逐字地译为“government abuse chicken”,让就餐的外国客人大跌眼镜,甚至连不少中国顾客也觉得不可思议;另外也有餐馆对一些比较难译的菜名直接以汉语拼音来代替翻译,而外国人很难从汉语拼音的拼音字母中领会一道菜所真正蕴含的意义,如:不少饭店将“叫花鸡”直截译为“jiao hua chicken”,这种译法让多数外国客人不知所云,更不用说把中华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传递给外国客人了。

2.1.2 仅以词面意义为主,未能传递菜谱信息:中国的菜名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都讲求风雅,追求吉兆,就像上述提到的一样,以这个标准来命名的菜谱名,一般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调方法,如全家福这道菜,不少餐馆就把之翻译为“Happy family”,然而这样的翻译虽然传递了中华饮食的传统文化,却未能传递该道菜的完整信息,使不少外国客人产生了困惑。

2.1.3 忽略了文化因素:众所周知,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少在中国象征吉祥的用词在西方却是一种用词忌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菜谱名的翻译,例如:“龙凤配”这道名菜有些中餐馆直译成“Dragon and Phoenix”,这显然是犯了忌讳,因为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含有邪恶之意,而Phoenix是只有在中国神话中才出现的飞禽,西方人对它却没有感性的认识。

由此可见,菜谱的英译工作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工作, 不仅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宗教差异、道德观念及忌讳等诸多问题,还要尽力弘扬中华名族悠久的饮食文化。

2.2 功能对等论下的翻译策略:

2.2.1 直译:奈达在论证如何实现功能对等时指出“若直译能实现在指称意义及联想意义上的功能对等,就无需在形式上作出任何调整”。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上述中餐菜名特点部分提到的以原料,加工形状或烹饪手段而命名的菜肴,因为中英文中关于描写原料、刀工和烹饪手段的词基本存在对等语,所以可采用直译方法,使译文达到充分传递信息的功能。例如:“百合蒸南瓜”可以被直接译为“steamed pumpkin with lily”;“清蒸桂鱼”可直译为“steamed mandarin fish”;“虾仁豆腐”可直译为“shrimps with bean curd”等等。直译菜名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且译文也较容易被读者接受,可以达到功能和形式基本双重对等的效果。

2.2.2 意译:奈达在功能对等论中同时指出“若切近的、形式对应的翻译可能会引起读者对指称意义的误解时,就必须对译文作出改动”。在菜谱英译中,菜名如上述关于中餐菜名的特点部分提到的若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或历史典故,直译就会引起读者对菜名指称意义的误解。此时就必须采取意译法。例如:“蚂蚁上树”这道菜若直译为“ant up tree”,容易让外国客人产生误解,达不到传递菜谱信息的效果,此时,就需要采取意译的方式,将其译为“sautéed 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更为妥当;“芙蓉鸡片”若照字面译为“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seremban”,会让外国客人觉得莫名其妙,而其实这里“芙蓉”指的就是鸡蛋白,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其意译为“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egg-white”,这样就避免了误解。在使用意译法翻译菜名时,我们舍弃了原文的形式,保留其意义,已取得功能对等的效果。

3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总结:现阶段我国菜谱翻译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问题颇多;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化、经济实力的加强、政治地位的提高,中餐菜谱名的翻译工作任重而道远,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 E J Bill, 1969

篇8

关键词:文化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1.讲解文化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迎合应试教育,教师常采用“学生查阅―教师翻译―学生记忆”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学习阅读知识,没有意识到“阅读中蕴解释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学生是否能理解”这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且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对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阅读文化背景的讲解,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初中英语“This is my sister.(这是我姐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应深入阅读资料,挖掘资料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借助互联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并将其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阅读资料之前,可以为学生介绍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及家庭成员称谓等文化知识,并借助课外延伸材料为学生补充讲解西方家族及家庭等文化背景:美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力更生”,并学会对自己的决定与行为负责;18岁以上的美国孩子被鼓励离开父母生活;美国孩子叫父母、长辈的名字以表示亲昵等。通过这些知识的补充讲解可以为学生之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

2.讲解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为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性,导致学生经常以“中国式”思维思考阅读内容。为改善这一情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为学生讲解渗透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

以初中英语“I’d like some noodles?”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讲到这一内容时可以以“Diet culture(饮食文化)”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如“beef(牛肉)”,中国人用牛肉做菜r,或切成片、丝,或剁成块、泥,或煸、炒,或烧、煮,形式丰富且技法多样,百菜百样;而西方人用牛肉做菜时,不是切成大块,就是剁成小块,或者烤制牛排,或是做成牛肉汤,粗而不俗,经济实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中国人擅长手工,看重技艺,但机械能力不高,而西方人擅长机械,所以手工能力相对粗糙。通过以上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3.导入文化环境,深化学生情感认知

与中文阅读相同,英语阅读中同样蕴含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疏通文中结构与条理,加深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同时,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文化环境的导入,借助阅读内容体现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以课外阅读“what should I do”为例,阅读材料中探讨了意见咨询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介绍了西方国家“advice columns are popular and entertaining(建议栏目是最受欢迎且具有娱乐性的)”和“people write to these columns to ask for advice on every problem(针对每一个问题,人们都会给这个专栏写信征求意见)”。针对以上阅读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导入相关文化:相对于中国人,美国人比较倡导人际交往的沟通表达,所以这样的心理机构非常普遍,人们通常通过电话就可以进行预约服务。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查询相关的视频、电影片段等为学生介绍讲解,将阅读中的文化知识以十分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环境的了解。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教学的渗透。教师可以深入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文化知识,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等,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导入文化环境,以深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情感认知,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卉.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EB/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5).

[2]周国芬.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3-274.

篇9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菜肴翻译 中国文化传播

旅游翻译作为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一环,影响着中国传统菜肴的翻译。而现今一些餐馆的菜肴翻译却不敢恭维,不仅会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还会影响中国餐饮业甚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例如,有些菜馆把“驴打滚”直接翻译成“rolling donkey”,外国游客或许以为是一种驴肉放在某种料中翻滚;把“麻婆豆腐”翻译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恐怕一想到满脸麻子的女人食欲也就不再了吧;“童子鸡”被翻译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未免贻笑大方。这样的菜单翻译走上中餐菜馆的餐桌,对于美味的中国菜肴难道不是一种毁灭性的灾难?所以说,准确并生动地翻译中国传统菜肴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中作者首先列举了现存菜肴的翻译情况,其次讨论了翻译中国传统菜肴应该考虑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翻译中国传统菜肴的几大原则。

现存菜肴翻译琳琅满目,但却缺失一定标准,误译随处可见。翻译大致分为直译,音译(如饺子:Jiaozi),意译和翻译加注。而这些看似可行的翻译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以拼音替代翻译。这种译法非常普遍,比如:

狗不理包子Goubuli Baozi

麻婆豆腐Mapo Doufu

宫保鸡丁Gongbao Jiding

饺子Jiaozi

包子Baozi

馒头Mantou

锅贴Guotie

这种翻译看似简单,但有一定局限,不了解菜品的外国友人会不知所云,对这些菜品的音译毫无概念。

第二,不了解真正菜品就随意翻译。这种译法通常让人忍俊不禁,比如:

四喜丸子Four Glad Meatballs (四个高兴的肉团)

口水鸡Slobbering Chicken (流口水的鸡)

这种翻译往往直接根据中文菜名直译,令国人发笑,外人摸不着头脑,谁会知道四个高兴的肉团是不是某种精灵呢,流着口水的鸡到底卫不卫生呢?

第三,忽视菜品中携带的文化意识。这种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或者民间故事,给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比如:

佛跳墙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佛跳过了墙)

夫妻肺片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

如果简单地这样翻译,恐怕会令外国游客望而却步,而不知道这种命名是取自传说或历史故事。这两道菜背后都隐藏着有意思的故事。如“夫妻肺片”:据说在三十年代的成都,郭氏夫妻俩靠制售凉拌肺片谋生,有一天,一名商人路过二人的小摊,品尝肺片后赞不绝口,于是赠与他们一块刻有“夫妻肺片”四个字的金匾,这道菜的名字由此而来。

第四,拼写错误。有单词拼写、大小写错误等等。

中国饮食文化是璀璨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菜肴的命名不仅关乎菜品本身,还包含着许多文化因素。包括思考和表达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心理因素、美学价值以及社会传统风俗等等。在进行菜名翻译时,这些因素不容忽视。

第一,思考和表达方式。由于中文和英语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其语义和句法差异会引起人们对菜单理解的不同。语义差异表现形式多样,如数词、带感彩的词、影射肉类或蔬菜的词。句法差异则表现为,中文看重字面的艺术和文化魅力,而英文则侧重于句内的逻辑关系。为有效传达菜品的真实含义,译员应该考虑大众的心理感受,采用大众熟悉的词汇。比如,“黄焖”就可以翻译为“braised in rice wine”来说明此道菜品是以米酒烹制的,而与“yellow”无关。

第二,信念、价值观和心理因素。当进行中英转换时,同样的词或许表达不同的实质内容。在不同语言中,有些词传达的意思有些许差异,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或者完全相反。比如“龙凤配”菜名中的“龙”字就不能简单地翻译成“dragon”,因为在西方社会“dragon”不是一种象征王权和神圣的神兽,而是象征着邪恶和魔鬼。因此在翻译此类菜肴时,就要避免这些字眼,或者加注以减轻西方人的反感。

第三,美学价值。中华菜品的命名有着丰富的美学价值,通过运用修辞、象征意义和押韵等手法表现出来。比如“龙凤呈祥”、“金玉满堂”、“鱼香肉丝”等等菜品,菜名或高贵典雅,或富丽堂皇,殊不知“龙凤呈祥”即是蛇肉和鸡肉制成的浓汤,“金玉满堂”是一道以肉丁和豌豆为原料的菜,而“鱼香肉丝”里边的鱼香味是用糖、醋调制而成,并非真实的鱼肉。此类菜品的翻译应取其原料和烹制方法,虽然可能埋没了其中的美学价值,但却能更好地还原菜品的真实面貌。

综上,本文提出几条翻译菜品原则供各位参考,不仅要遵守西式菜品命名习惯,还要反映中国特色,主要原则如下:

第一,译文清晰,意义完整。如:“鱼香肉丝”不应译为“Fish- flavor shredded pork”,而应译为“Shredded Pork With Spicy Garlic Sauce”。

第二,掌握中式烹饪法的几大种类。这样可使人们清晰了解菜品的制作过程。几大烹饪法如下所示:

煮 boiling

炖 simmering

焖 stewing

烧 braising

炸 frying

烤 baking

蒸 steaming

熏 smoking

白灼 scalding

除以上所示,一些烹饪法或许没有对应的英文单词,可采取意译或加注的方法翻译。

第三,对菜品的切法作一定描述。这里主要指菜品原料的形状,虽然在西方国家原料的形状不甚重要,而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无论荤素,刀工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冬笋鸡片”应译为 “Saute sliced chicken with bamboo shoots”,“翡翠生鱼球”译为“Fish balls with green vegetables”。

第四,避免文化冲突。如前文所示,中西文化差异造成两种文化的人们对一些文化意象理解有极大偏差。所以,在翻译此类较为“敏感”的词汇时,要考虑文化差异的因素。“翡翠鱼翅”则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翡翠” 是一种石头,不可食用,但在菜品中它却是绿油油的蔬菜的意思。

第五,对传统菜肴翻译应当标准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出台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这对译者来说是个极好的参考,译法中提及的菜就应遵循其标准,未出现的菜名也要经斟酌后再译。

对中国传统菜肴的翻译实属不易,但是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钻研中华美髓以及熟练翻译菜肴技巧的基础上,再进行菜肴的翻译,恐怕这项工作就不会太难了。

参考文献:

[1]Basil 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James Beard,Isabel E.Callvert.The James Beard Cookbook.New York:Dell Publishing Co.,Inc.,1982.

[4]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5]刘增羽.中式菜肴英译名亟须审定[J].中国翻译,1990,(5).

[6]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1999,(1).

[7]罗塞群.中国饮食文化菜谱的翻译探讨[J].韶关大学学报,1998,(5).

[8]吴伟雄.中式菜谱英译浅谈[J].中国翻译,1986,(5).

[9]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2000,(5).

篇10

一、入座的礼仪(Seat etiquette) 

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各族人民有着自己的特色菜肴。相传我国从周代起,在饮食礼仪方面就已形成了一套较为严格的餐桌礼仪制度,这些礼仪从古到今都对人们产生极大的影响。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餐桌礼仪与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与精致。时至今日,餐桌礼仪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在欧美国家还保留了下来。西餐礼仪自清代起传入中国,从此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就一直相互影响和发展。 

中西方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好客,只要遇上高兴的事都喜欢请客。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就餐时通常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或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依次入座。如果带孩子,在自己坐定后就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在中国,坐在左边为尊,右边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不过现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都用圆形餐桌,请客时大家可以围着桌子坐,完全不用理会那些规定的主宾位置,大家可以面对面坐,比较随意。但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不要从客人身边上菜,以免不小心把菜或者汤汁洒在客人身上,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西方人如果在外就餐通常是服务生带位,入座,也没有什么主宾的说法,而且是Go Dutch即AA制;在家请客时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就餐入座时,每个人都会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以后身子要坐端正,不可左右摇晃,身体与餐桌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双手不可以撑在桌面上,腿不可翘着。餐桌上已摆好的餐具也不要随意摆弄。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西方国家讲究“女士优先”的原则,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他们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二、进餐礼仪(Dining etiquette) 

俗话说,一个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这里说的吃相就是指进餐礼仪。要想吃相优雅,就必须懂得中西方进餐礼仪的区别,也有利于我国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弄清中西方的进餐礼仪,得先明白中西餐的上菜礼仪。 

如教学生学习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6“ What’s for Dinner?”的话题时,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 course)、蔬菜沙拉或奶酪(vegetable salad or cheese)、甜品或水果(dessert or fruits)和饮料(drinks)等几道菜式。同时告诉学生中餐的菜序是“汤—菜—酒—水果”。中餐虽然没有西餐那么复杂,但有着丰富的酒文化,因为中国人请客是无酒不成席的。 

学习了中西方上菜礼仪后教育学生注意进餐时的礼仪。中西方人使用的就餐餐具也不一样。首先,学习中餐进餐礼仪。据说从禹王时代筷子就成了中国人摄取食物的主要餐具。这时告诉学生进餐时千万不可用筷子敲击碗或桌子,也不可以用筷子指着别人,更不可把筷子含在嘴里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都是不合餐桌礼仪的。在中餐餐桌上,后辈应让长辈先动筷子,然后自己再动筷一起吃。吃饭时要把碗端起来,不可以不端碗把嘴凑近桌子对着碗吃。夹菜时,应从靠近自己的菜夹起,不要站起来到其他人眼前的盘中去夹菜,更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挑肥拣瘦,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要太多,遇到自己爱吃的菜,也不可猛吃,更不能把菜盘子端到自己面前。如果是在家请客,在吃饭过程中后辈要尽量主动照顾长辈,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夹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自己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不可饭碗一推,什么也不说就离席而去,因为这样是失礼的。 

其次,教给学生西餐进餐礼仪。西方人进餐同样讲究礼貌、讲究卫生、尊重长者。他们在进餐时会与左右客人交谈,但都避免高声谈笑。进餐过程中,不能解开纽扣或当众脱衣。西方人用刀叉就餐,使用刀叉的基本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喝汤时不能吸着喝,应用汤匙舀起送入口中。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用餐完毕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 

除了以上的就餐礼仪外,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礼仪。如在学习中职英语教材(基础模块)第二册Unit 1“ Nice to Meet You!”时教育学生进餐时不要在餐桌上化妆(not to make up with rouge, powder),也不能用餐巾或用桌布擦鼻涕(not to wipe your nose on the napkin or table cloth);不能用汤或水清洗喉咙(not to clear your throat noisily in public);口含食物时不要说话(not to speak when your mouth is full of food)。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人进餐时都要尽量避免出现打嗝、打喷嚏等其他声音,不然的话,就得与在座的人说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以示歉意。鱼刺、骨头等不要吐在地上,应放到自己面前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桌面上。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当别人为你斟酒时,如果不需要,可以简单地说一声“不,谢谢!”或以手稍盖酒杯,表示谢绝。作为学生尽量不要喝酒,可以用饮料或茶来代替酒敬长辈,这样做,那些长辈们是不会怪罪的。吃饱后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就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同时教育学生在学校就餐时应注意谦让,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在规定的窗口自觉排队打饭,安静文明进餐,不挑食,不端着碗走来走去,注意吃相要文雅等。吃饱后,将餐具与剩饭菜一起放在指定的位置,保持餐厅卫生。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三、离席礼仪(The absence etiquette) 

中餐在宴会结束时,其他宾客应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才能散席。客人离开时,主人通常在家门口为宾客送行并邀请他们下次再来家里做客,这时客人也会向主人表示感谢,同时客人在离开时也会邀请主人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谢。西餐的离席礼仪则是客人先将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离席时,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告别时向主人致谢,更为慎重的还可再以电话或谢卡致谢。 

学完了以上内容后,为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中西餐就餐礼仪,可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模拟中西餐的就餐仪式进行练习,并邀请英语组的老师作评委,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运用能力进行测评,给表现突出的学生一定的奖励。 

其实,西餐与中餐一样,是一种饮食文化,是文化必然就会有传播和交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进行礼仪教育,塑造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新形象,培养文明有礼的新一代,努力做到礼仪文化教育与培养语言能力同步进行。我们应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用一种客观、尊重的态度对待西方饮食文化,不应该盲目地追随和模仿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陈琳.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英语(基础模块)第一、二册[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07(2) 

[3]中华文明与现代礼仪(中学版)[M].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