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正如资本和压制的全球化在蔓延一样,劳动和抵抗的全球化也在蔓延。在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领域,也是这样。
“改造传统农业”与绿色革命的双重效应
这要从以“改造传统农业”为特征的绿色革命开始谈起。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饥饿作斗争,但食物产量似乎永远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消费升级需要。上世纪40-70年代,将工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的一股浪潮开始兴起。培育高产种子、推广农业机械、化学合成肥料、杀虫剂等,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小农经济的低成本农业被改造成高成本农业,同时也换来了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单产的爆炸性增长。这一现象在1968年首次被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总裁威廉-高德称为“绿色革命”。他说“这些技术手段在农业领域中应用酿就了一场新革命,这既不是像苏联那样具有暴力色彩的红色革命,也不是起源于伊朗的白色革命,我将其称作为’绿色革命’”。
依照高德判断,绿色革命产生效果的关键首先在于高产种子,其次是化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再次是灌溉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农业信贷和农业扶持政策。灌溉、化肥和种子构成三要素,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在“绿色革命”进程中,全球人口增长大约40亿。在1950-1984年,“绿色革命”使得水稻、玉米和小麦产量持续稳步提高,全球粮食总产量增加2.5倍。
据此,农业专家们曾一度乐观地认为,人类自此摆脱了粮食安全悲观论者、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黑色预言。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粮食产量将随着生物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经营不断地增加,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全球分工与自由贸易的推进,更加可以使得粮食在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调剂,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能得到充分利用,粮食短缺问题似乎已经得到永久性解决。
然而,人们很快看到了这次绿色革命的负面效应。过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造成了对化肥、农药和灌溉等的依赖,污染了土壤、水系,带来病虫害的抗性增强、土壤盐碱化、农作物品种单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还伴随着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和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等其他问题。
不仅如此,让绿色革命引以自豪的粮食产量也出现了瓶颈,世界人均谷物产量从1980-1985年问的每年335千克下降到2000-2005年的310千克。11个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伊朗、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谷物产量占世界谷物产量的40%。而在1991-2004年这13年中,这11国的谷物产量仅有15.6%的增长,每年的增长率只有1.1%,远远低于这些国家每年将近2%的人口增长率。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作物出口量也在迅速增长,比粮食的增长速度快10倍。在农产品自由贸易条件下,这是土地和资源向出口农作物转移的结果。
“改造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的兴起
作为对绿色革命后农业不可持续的反应,可持续农业开始兴起。这种以“改造现代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农作理念,意图通过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以确保人们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需要的农业,这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这一农业理念,包含于对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的整体担忧之中。1987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报告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明确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农业包含了有机农业,意图利用适用的生物技术、有机肥料、小型机械等,促使农作形态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保持较高的产量。
可持续农业也强调现代要素的使用,但以不损及可持续性为代价。2008年,联合国的一个发展组织――国际农业知识与科技促进发展评估(IAASTD)了报告:《处于十字路口的农业》,提出关于农业的知识、科学和技术的使用方向问题。报告向人们提出以下问题:是结合化学技术,将其用于大规模农场,走公司化道路,还是结合生物技术和发展中国家实际,将其用于小规模家庭农业。走亲劳动的合作化道路。我在《极化的发展》这本书里,将其称为A模式和B模式的战争。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扳道工位置上。
篇2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 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篇3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20世纪农业生产在工业化成就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就。同时,农业领域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时间的脚步已悄然进入了21世纪,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新的世纪里解决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因素和矛盾,从而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农业的持久和永续发展,满足人们的基本食物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矛盾,这就需要研究农业的可持续农业涉及的农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我国可持续农业战略的实现途径。
二、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不合理的技术方式和不公正的农业经济秩序的作用下,农业生产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挑战,其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的深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主要表现为:
(一)人口不断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与日俱增。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初,世界人口已达52亿,比1950年增长30亿多。根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在有效口之下将达110亿;如果得不到有效空制,将有可能达到190亿。在我国虽然采取了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但人口总的趋势仍在增长中,据有关人士预计,本世纪我国人口将达到或超过16亿。人口的迅猛增长是当代人类,也更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此众多的人口,每年消耗数量惊人的粮食。据测算,我国在2000年和2020年的粮食供求关系,仍是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在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需要大约是52000~56000万吨。而生产量大约是47750~52400万吨,缺口较大。
(二)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目前,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空前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人口大量急剧增加,资源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矿产等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趋尖锐;其次,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体套不断得到改善,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却日益恶化。如温室效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世界荒漠化等。
对我国来说,资源、环境上的困难将更为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耕地资源进取,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两在是街144个国家的排序为:土地面积在110位以后,耕地面积在126位以后,草原面积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在107位以后,淡水资源在55位以后。
(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生的国家,主要有:旱灾、洪涝、泥石流、台风、冰雹、火灾、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四)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多,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低,主要经济指标显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年来,各地下大力气加强农业投入,但总体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较慢。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快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效益降低。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村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处于事业和半失业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开发利用和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为突出。
总之,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传统的生产模式依法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我们必须探索新的生产模式。
三、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基本目标
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的定义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这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土地、动植物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以及社会上能够接受的发展模式。所以,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尚能国接受的”农业。总的来说,它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
中国农业可持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合理协调农业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第二,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第三,发展农村经济,保证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工农产别、城乡差别。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该表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不断增站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四、我国关于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农业立法和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和响应,在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领域。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立法,调整的内容和涉及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我国政府早在1992年把发展生态农业列为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之一。《中国21世纪议程》也明确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现代生态生可持续农业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和过程,将随着科学技术和农训工业化过程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当代科学技术已全面进入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领域,渗透到农业这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中,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二、要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1.增加投资,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稳定商品货源,形成安全的粮食生产体系。同时还要推进蔬菜、水果基地的建设,保证事物的质量,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2.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实施。3.依靠科技,建立确保粮食安全的技术保障体系4.建立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各级流通、储备、加工、运销体系、特别要建立能够对粮食市场进行有效调控、防灾、合营对突发事件的粮食储备体系,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鼓励农民足有储量,争取实现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第三、要紧开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逐步完善有关农业投资的法规政策,搞好政府、社会与农村在农业投资方向上的分工。保证政府在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和具有方向引导项措施中投资的作用;通过鼓励和引导,增强社会多渠道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制定和执行国家投资规划、计划于指南,协调中央和地方的投资行为,建立各级政府在保证农业投资比例上的责任制,提高各级政府,特别实县(市)级政府在协调多渠道增加支农资金方面的调控能力。加强全国和各级行政区域农业投入合理化的研究,建立农业投入信息网络;建立各级政府和行政区域投资的科学论证制度,注意发挥生态经济专家和环境专家在投资决策红的咨询作用,提高投资可科学性。
第四、实施防灾减灾转向工程 加强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防灾能力。加强农业气象、虫情、污染、动物疫情、防火、等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建设,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预报能力水平。建立“与预防为主”的防灾减灾的指导原则,加强平时预防措施建设。建立在清数据网络,对重点区域错区重点防范措施。继续加强抗旱、防洪涝、防台风等防灾抗灾指挥、救助体系建设,跳高指挥和应变能力,力争把灾
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五、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最大和最基本的国情。我如此众多的人口已经给粮食供给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再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我们还要毫不放松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六、加强乡镇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严格整形国家环境政策、制度和标准,加大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力度;2.严格管理有严重污染的产品生产,加大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和产业;3.加强乡镇企业环境治理技术研究,分行业建立治理示范工程,并对乡镇企业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给予资金支持;4.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发展,节约土地资源,减少污染范围,加强对社会环境的管理,加快小城镇建设。
五、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农产品贸易的法律繁荣和引发的法律问题
(一)、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
联合国经济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通过“东京宣言”,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公认。1995年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将中国纳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浪潮。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同步,逐渐显露出加强的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一。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和响应,在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领域。随着农业贸易的繁荣,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贸易法律问题越来越多。
(二)、农产品贸易与农产品贸易法
农产品的市场贸易,是指农产品的一切买卖活动。只要是买卖农产品,无论是生产者出卖给消费者,或者是商品经营者出卖给消费者,还是生产者出卖给商品经营者,或是商品经营者彼此之间的买卖都属于农产品贸易的范围。
农产品贸易法就是调整农产品买卖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些法律存在于《合同法》、《票据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当中。
国际农产品贸易法主要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销售以及与之有关的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保险和国际接所方向的法律。我国涉及这方面的法律有《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合同法》、《海商法》和其他有关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等。其法律原还包括国际公约和国际管列。例如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等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法律渊源。此外,国际农产品贸易惯例也是国际农产品贸易法的重要法律渊源之一。如国际商会制定的《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比较通用的还有关于国际支付界所方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和《托收统一规则》等国际贸易惯例。
在国际农业贸易立法层面上应当坚持基本的贸易原则和司法主权,促进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和对外贸易方面的实践,贸易实践是农业发展的延伸和发展,在农业贸易领域,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原则,国家主权,就是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和对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根据这一原则,所有对外贸易活动都必须符合我国法律,并不得损害我国社会公共利益。任何外国经济组织和个人在于我国进行经济活动时,都必须尊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不得干涉我国的内政。二是平等互利原则。三是遵守国际法和参照国际惯例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
第一、农业的投入和保护引发的贸易自由问题,世界农业的复杂的发展趋势,农业法在保护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农业的立法对于保护和发展内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的私有体制下的农场主模式,要求美国农业立法最大限度的保护美国的私有农业。 2002年,5月13日,美国总统签署美国的新的农业法-the Farm Security and Rural Investment Act of 2002, 美国农业法的主要内容就是维持对农业的大力补贴,加大农业产品和价格的补贴,美国的农业法的特点就是保护和投资,对于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又明显的回归趋势。
第二、基于考虑外国的农业保护和补贴对于我国的农业影响,建立合理的农业保护机制,保护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护和农民保护权益问题。保护和发展及涉外贸易和国民待遇问题。
第三、建立和完善内国农业产品法律体系,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冲突问题及农业产品的保障机制形成的贸易壁垒问题。
六、结语
20世纪农业生产在工业化成就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新的世纪里,解决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因素和矛盾,从而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不合理的技术方式和不公正的农业经济秩序的作用下,农业生产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挑战,必须重视。
实现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合理协调农业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第二,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第三,发展农村经济,保证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工农产别、城乡差别。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立法,调整的内容和涉及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第二、要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第三、要紧开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逐步完善有关农业投资的法规政策,第四、实施防灾减灾转向工程 加强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五、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第六、加强乡镇企业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篇4
1.1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于1981年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981年,以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将国外生态农业研究的成果与中国国情结合,首次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Ewert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提出了循环经济3R原则。国内在国外“循环经济”思想上提出了“循环农业(RecyclingAgricultural)”概念,该词语首次见于陈德敏等于2002年发表的文章。从我国“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生态学家叶谦吉(1988)、吴国凯等(1988)、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991)、著名生态学家孙鸿良(1993)等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完善与优化;郭铁民等(2004)、宣亚南等(2005、熊瑶等(2005等对我国“循环农业”的概念进行各自优化定义。两者的概念与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随之得到扩充和发展,其相关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分析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代表性概念,结合我国目前农产品比较丰富,注重产品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将生态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生态良性循环、产品优质安全、三大效益协调、科技管理支撑、产业复合设计、系统优选调控,另外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间接内涵。将循环农业基本内涵概括为:物质循环利用、环境和谐友好、产业网状依存、科技管理创新、三大效益同步、农业永续发展。通过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内涵分析发现,其共性是二者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或途径,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其次,二者都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的支撑;另外,二者都注重多产业复合的复合设计。主要区别在于:
(1)虽然二种农业模式都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但生态农业更加重视生态效益,而对经济效益比较弱化,而循环农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环境改善的融合。
(2)生态农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虽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满足人类社会持续对农产品的需求方面没有具体措施,因此,生态农业更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
(3)生态农业主要侧重于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绿色,而循环农业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更重视生产环节、生产链和消费领域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消耗。
(4)生态农业注重产品的自然安全,而循环农业在注重经济效益下对产品的安全比较弱化。我国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比循环农业早20年,在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皆不断更新完善,至今,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两者在内涵上已呈现交叉重叠现象,两者都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除各有侧重点外,直接或间接目标一致。但对生态农业而言,其发展依赖于农村环境,而农村环境又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到目前,随着农村生产资料、消费商品的丰富,在生产各环节及人们生活过程中,农业生产系统中非自然物质的输入不可避免,而这些物质按照生态学原理,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转化很困难或历时很长,从而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稳定与良性发展,造成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因此,在农业物能循环中必然涉及到非自然性物质的人为循环利用问题,而这个问题是需要用循环经济的理论来解决的。因此,为了减少概念的重复,取长补短,形成符合现代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建设要求的系统化现代农业概念,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概念融合,称之为“循环型生态农业”。
1.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界定结合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发展,我们认为:循环型生态农业是在系统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理论指导下,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达到资源低消耗与高利用、投入清洁、产品安全、废弃物低排放,从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优美、公民身体健康的现代农业系统。循环型生态农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安全、美环境、美人文”,即两低两高两美目标。
2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内涵
从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出发,明确其内涵本质是应用设计与实践运行的基础。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良性循环。生态良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按照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态建设和绿色消费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等,生产过程用养结合,注重生物资源的自然回归利用,最大程度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自给,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与非生态化处理,最大程度地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2)物质循环利用。按照循环经济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使用。综合设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最佳配合方案,尤其是要加强生产、加工、消费环节非自然生态系统废弃物回收利用,使物质与能量的得以顺畅循环流动,达到自然资源低消耗、生产过程低污染、物质高利用、废弃物低(零)排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减少废弃物污染,从而将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相融合。
(3)产品安全优质。将改善与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与健康的动植物生产紧密融合,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用洁净的生产方式(尽量采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物质输入)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现代管理体系下加工销售食品,倡导绿色消费,促进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4)系统网状复合。在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的总旨下,用生态经济学原则和系统科学原理设计并不断优化人工农业生产系统,将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产业进行合理组配,建立高效循环的产业链。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物质利用网络,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5)科技管理支撑。农业系统实现物能循环、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并举,在吸收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精华的同时,更需要生产、消费环节大量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支撑。需要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生物肥料技术、化工材料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生物育种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废弃物的重利用和处理技术等的有效结合,同时需要完善农业生产与产品加工各环节标准,建立科学的社会规范体系。
篇5
关键词:土壤耕性;改良;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15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26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任务极其艰巨。此刻摆在当前的关键问题有2个: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口与环境的冲突,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的增加导致人口的增长和食物的短缺所引起的;为了找寻充足的食物,一直在开采土地,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土壤酸碱化等土壤恶化,这都是由于不正当的开采、运用土地,从而导致了土地资源减退和生态环境退化。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了著名的“丹波(DENBOSCH)宣言”,对农业持续发展作了定义:“采取合理的方式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为了满足现代及后代人对农业产品的需求。这种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优化环境、技术应用适当,在经济上能够维持下去,并且在社会能够接收的方式。本篇就是关于“土壤耕种改良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因此呼吁大家保护土壤资源,从而提高农业生产。
土壤耕性是在土壤耕种过程中反应出来的一种性质,也是土壤性质的综合反映,是土壤生产力最主要的因素,耕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也将直接影响到生产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和财政收入,因此,土壤耕性的改良对发展对可持续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土壤耕性好坏的判断
土壤耕性的好坏主要有3项标准:即耕作过程中的难易程度(耕作阻力的大小)、耕作产生质量的优良(容重、孔度、孔隙比适度与否),以及在适合耕期(适宜耕作的土壤含水量范围)的长短。凡耕作阻力小者,耕作时省工、省劲、宜耕、便于作业,节约能源,俗称为“口轻”、“绵软”,是为宜耕;凡耕后土垡松散易靶碎形成小团粒结构,松紧状况适中,便于根系穿扎,利于保温、保墒、保肥、通气者,称之耕作质量好;“干好耕,湿好耕,不干不湿更好耕”是为适耕期的表现,反之,都为耕性不合格。
2 土壤耕性不良的原因
土壤耕性不良的原因主要有:土壤的粘结性差、土壤的粘着性弱、土壤在耕种的可塑性、土壤耕种时的结持性过强和土壤牵引阻力过大等。
3 土壤耕性恶化的危害
土壤耕性恶化的危害会导致土壤压实,土壤压实又会造成土壤通透性差,然后导致犁底层过紧实,这种循序渐进的恶化最终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因而缩小了作物吸收营养的范围,必然影响地上部分的健壮生长,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总之,耕性不良的土壤称为“漏风土”,主要指土壤的孔隙过大,作物幼苗的根系与土壤之间的间距大,作物幼苗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不足,导致农作物幼苗成活率低。例如农作物种子出苗后容易发生“吊死”现象。
4 耕性改良与农业生产
4.1 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料,可以调节土壤物理,有机质在土壤中轻微生物分解合成一种胶体,叫做腐殖质,它是一种松软,絮状多空的性质,它包被在矿质土粒的外表,形成散碎的团粒,使土壤变得松软,多孔,不易结块的性质,从而使土壤透水性和耕种性得到有利的改善,土壤中的粘着力比粘力小一半,粘结力比粘粒小11倍,这种土壤物理和物理机械的良好作用为土壤耕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草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有机质,平均有机质含量为546g/kg±138g/kg,施用草炭后,可以使紧实的土壤疏松,从上表中可看出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平均可降低得到很好的改善。
4.2 客土掺砂
通过施炉灰和掺细砂是改良耕性不良的有利方法,例如在黑龙江三省三江平原粘质草甸土上,每hm2掺砂165m3和405m3进行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粘粒分别降低到8.6%和21.7%,土温提高0.3~0.6℃,农作物增产35%~38%[2]。
在实践中发现,耕性不良的土壤在掺沙时必须使用有机肥,因为由于粘土加砂后强度增大,土壤变得僵硬,否则会进一步破坏土壤耕性。对于砂源和运输等问题,相对于客土掺砂大面积应用来说,将发电厂的粉煤灰砖瓦窑的炉灰等废弃物掺合到粘土中,不但可以改良土壤耕性,对于固体压占耕地面积也减少了,解决了这2种问题。
4.3 防止土壤压实
土壤在耕种的时候,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耕性变差,影响到作物的产量称为物理退化。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采取措施,减缓或者完全消除土壤物理退化的发生。如在土壤宜耕期间耕作、农具设计的改进、固定车道、推行少耕和免耕、适当地提高作业速度等都可以减少土壤压实。
4.4 合理的利用耕作方法
4.4.1 深耕
是指深到22~24cm以下,深耕不会引起减产,而且还有利于土壤耕种。但在深耕过程中要注意几下几点:切忌混乱生、熟的土层的顺序;耕种后应立即靶耱保墒;在最适合的时间内进行耕种;在深耕的过程中适当添加有机肥;适当镇压或灌溉以踏实土层,避免出现“吊根”、“拉根”导致使存活率降低。
4.4.2 靶、耱
在于避免表面土块破碎,表面土板结块,导致土壤龟裂,以获取更多的水分,减少水分蒸发过快。创造上“实”下“虚”的土壤分布状态。
4.4.3 镇压
主要有2种:“死踩”,主要是在土壤很干时,低于适耕含水量的时候后进行重压,它的作用是防止土块裂缝进风,防止透风跑商;“活踩”是指在土壤较湿时适宜轻压。
4.4.4 中耕
主要是指避免灌水或降水后表土结块的现象,提高表土的温度,从而减少底土蒸发过快的现象,对土壤的渗水性及清除杂草发挥了很大作用。
5 耕性改良的效益
耕性改良后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几点:
5.1 增加了土壤的透水性
使土壤更好的蓄水,不至于土壤龟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
5.2 土壤改良后
使土壤的松紧适中,有利于根系对空气的需求,得以根系更好的生长,又不至于得不到土壤的需求而使根系无法生存而死亡。
5.3 土壤的通气状况适宜
对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有效养分得到充足的供应。
5.4 土壤的疏松
有利于豆科类植物更好的吸收养分,有利于根茎和块根类作物的生长,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改善了作物的质量。
5.5 作物的根系得到了发达
营养范围也随之扩大了,从而带动了化肥的利用率。
5.6 整地的质量好
使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率很高,成活率也大大提高了,从而使苗子茁壮成长。
5.7 由于地面的柯拉少
避免了中耕时埋苗或伤苗的现象。
5.8 土壤耕作时的牵引力
助力小,从而降低了能耗,对油料的用量及农具的耗损也降低了。
5.9 经过土壤耕性的改良
在事宜时期可以延长田间劳作的时间。可以提前或在适时完成劳作,不仅保证了农时,而且不耽误时间。
因此,在农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壤耕种的改良是多么重要,应当加以重视。土壤耕性的好坏,是土壤退化的一种表现,有人称之为土壤的物理退化,它比土壤养分的减少危害更大,例如黑龙江省有些地方,在联产承包后,改用小四轮拖拉机耕地,耕翻深度很浅,不足10cm,年复一年,导致在下面形成坚固的犁底层,作物根系都在表土10cm范围内,虽然浅耕省时、省力、省工,但作物却大大下降了,但如果使用大型拖拉机耕地,不仅避免了犁底层,而且作物产量将翻一番,甚至更多,所以实行“耕喧制”,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土壤耕性改良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挽回了社会效益,对生态保护与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BTshaw,冯兆林译,土壤物理条件与植物生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5-69.
[2] 赵德林,三江平原低产土壤与改良[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7.
篇6
【关健词】现代林业;持续林业;持续发展
Abstract: Modern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work, it is to improve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mot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rotection.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analyzed the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modern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Key words: modern forestry; sustainable forestr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中图分类号:S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1.林业的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
工业、农业和林业3个行业构成了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3个行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先后将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引人了农业、林业和工业,不仅提出了可持续农业,还提出了可持续林业和可持续工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佚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中指出:“林业这一主题涉及环境与发展的整个范围内的问题和机会,包括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权力在内。”这充分说明林业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
2.持续林业
2.1概念
持续林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持续林业的研究是近几年的事,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其内涵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符合总的持续发展定义。关于持续林业,美国的Boyle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这样定义可持续林业意味着不仅森林的生态潜在能力的持续,同时还必须是我们以及我们的社会所依赖的森林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产出的持续。美国的Jeff Remm教授认为森林与林业持续发展应包括以下几点:(1)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不断地提高森林质量;(2)多森林利益集团开展贸易与合作;(3)在林业不同层次及规模的管理部门进行相互补充;(4)为将来的森林进行投资;(5)创新意识。
上述对持续林业所下的定义,都有几个共同点:即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类的需要;需要包括与之有关的其他部门的各种服务和物品;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能为所支撑的生态系统所承受。广义的解释着眼点在持续福利的增长水平,认为资源的可持续性只是关心的一个方面,最终关心的是一个发展系统的福利持续能力。当然,资源是其物质基础。
持续林业并不意味着采用传统的天然更新、使用低效过时的林业技术,而是寻求现代生态林业,即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设计与实施在林业上可行、在生态学上合理的林业技术及相应的林业的技术措施。
2.2原理
持续林业的原理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林业生产组织与林业资源的管理方式应与自然关系相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减少人工合成资源的使用,如各种人工林。
(2)通过规划多样性来优化林业生产(最优不一定是最大)。
(3)以可更新森林资源为基础,通过维持高的林地地力优化生产。
(4)在深人了解和认识森林生物系统的基础上,在森林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设计规模小的新技术。
(5)使主要林产品质优量大(如木材),维护森林资源基础,控制采伐,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资源产业,建立永续利用资源体系。
(6)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产品加工及市场销售系统,使产品在国家之间合理地流通,并建立木材国际贸易体系。
3.林业持续发展的原则
3.1保护效益原则
基于地球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地方、国家和全球都应认识各种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水域和淡水资源方面的作用。而要使森林持续生存与发展,必须首先保护森林内部的生态关系,即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力求达到对复杂生物量结构的最大持续,同时要对工业“三废”进行统一治理,把大气污染程度降低到森林能承受的程度,否则森林和林业都不复存在。
只有遵循保护效益原则,森林才能可持续发展,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3.2顺应自然原则
这是实现林业与森林生态保护的兼容,是在确保森林结构关系自我保存能力的前提下遵循自然条件的林业活动。有人解释为它既是顺应自然的,又是在森林生态结构关系所允许的情况下偏离自然的。根据这一原则,德国提出了林业的新方针:林业通过顺应自然向生态目标转变,要求加强森林的稳定性、自然多样性,要求为森林多种用途的利用保持自然力,要求促进原料的经济利用。具体实施为:①划定自然保护区,包括几乎绝迹的原生天然林地;②人工林天然化,有的是故意放弃经营的人工林,以便使它们进人自然演替状态,有的是人工林天然更新,实行生态基础上的造林。用目标树定向培育理论代替适于人工林的法正林理论。德国为了“近自然林”的推行,提出了森林的质量指标―森林群落生境覆盖率和群落生境值,填补了长期以来只有班盖率一个指标评价的缺陷。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生态林业的观点,可以说这才是适合我国林情、遵循顺应自然原则的林业经营模式,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3公益性原则
森林具有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具有社会福利性质,或称为公共。林业的外生效益,林业的跨越人寿命的长期效益,都由社会享受,因此也必须由社会承担责任,由社会支援发展;森林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方面的作用,大部分是社会共享的,属于一种公共财富。在当今的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市场经济与林业公益性原则相悖,正如有人说这是市场失灵,需要研究确立新的适应生态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
(1)森林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的公共设施,它的生态、社会效益外溢,很难得到回报,而同时森林还要忍受着工业和社会生活污染对其损害却无补偿,因此林业不应独自承担经营的经济责任。
(2)森林作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且受生态规律和保护性原则的制约,林业的经济地位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薄弱,即使短周期的经济林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但经济林在整个森林中占极小的比重。
(3)森林作为林业的主产品不能进人市场,或不能完全进人市场,林业不走纯市场经济之路。德国有人提出应把森林作为林业的“生态产品”“道德产品”和“精神产品”凌驾于木材产品之上,这种为公众享用的产品不可能进人市场流通。
遵循公益性原则,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保护森林资源,使森林持续发展。
4.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竟争力。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和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杰,王金.林业持续发展浅析[J].林业科技情报,2009( 3 ).
篇7
首先,城镇居民的乡村游对稳定乡村经济、保护乡村遗产是一个良好机会。旅游是巴黎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特定活动也为当地增加了旅游亮点。一些修复教堂、城堡和农场本地历史的计划也得以启动。于是,当地农民为来自巴黎城区的观光客提供客房、农舍等服务。有些地方被改造成了博物馆或用作招待、婚礼、音乐会等聚会场所。森林被用于骑马、骑车、徒步行走等运动项目。面向市民的旅游成为一项政策性财产,这影响着当局的经济政策。这些长期以来专属于农场主的农业用地和环境,现在不得不满足城镇观光客的观点和愿望。
其次,生态危机要求地区政府从政策层面去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因为自然资源的持续可靠性受到了威胁,特别是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这推动着地区政府的政策向濒危的生态系统倾斜,而大多数濒危的生态系统是湿地或牧场。在乡村地区,很多污染因子来源于农业活动。40多年的集约化种植使得土地愈益集中而易于拖拉机作业,这种方式摧毁或减少了树林、灌木篱墙和特定的小生境,而这些曾经是生态系统肥力和平衡能力的基础。这种减少趋势与化学品的大量应用相联系,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并使生物变得脆弱。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对于缓解害虫泛滥和化学品浸浴不再那么有效。现代集约化农业已经引发系统性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开始干扰社会和经济生活。
市民对过度消费越来越担心。有关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的警报,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意识。对食品安全的忧虑一方面促使部分消费者开始对本地出产的食品产生好感,而这些本地食品参与着本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偏好本地食品的生活方式也更加适应自然生态系统。能量危机及其相关的气候变化问题质问着全球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它质问着来自全球的食品采购;在乡村,它也质问着高强度机械化作业带来的对石油的依赖及其高水平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政策引导
为了解决农业问题的政治动员已经往广泛性和综合性方向转变,成为一种系统性行动。这些动态改变了城镇及其市民和乡村及其农民之间的关系。
对于生态学问题,欧盟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建立面对环境降解的法则。这已经通过公共农业政策得到实施,这为生态保护实践引进了特别的动机。起先,在农场水平上,出于保护环境,在耕作系统中理性地使用化学药品。这种措施发生在人类深入理解自身对生态危机的影响之后。后来,为了保存自然资源,通过了诸如保护高价值的栖息地框架,或者用于濒危鸟类物种保护行动的鸟类框架,但这些措施也显示出局限性,因为在全球资源退化的背景下,这种局部措施不能达到效果。到了21世纪早期,生态学保护理念和农业保存合二为一,建立了空间参与度,考虑了面积和参与者的能动性等因素。在乡村地区,农业问题和生态问题不可能被割裂开,它们必须相互驱动,以达到明确的目标。这个新理念导致乡村地区地域化过程的出现。这种地域化过程是基于系统性分析,意味着这些因素不能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解离。农民们只要尊重整体的地域设计就可以得到补贴,完成自身的技术-经济转型。
篇8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逐步成为通用的价值体系。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特殊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中枢神经,在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基础上,将积极履责纳入其经营决策和业务发展战略的范畴,有利于塑造银行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不断吸引投资。此外,作为政府推进社会改革的重要平台,银行积极履责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方面的压力。因此,银行业要对接国际责任标准和先进经验,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理念,不断深化社会责任管理实践,承担起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的使命,实现股东利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二、银行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
银行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源于欧美发达国家。
(一)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起源与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最早是将其看做单纯的商业责任,Bowen(1953)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采取的相应措施[1],即商人或企业家根据社会价值观和目标的要求来拟定政策、制定决策。弗里德曼(1970)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一定原则下,合理运用资源以使股东价值最大化[2]。“利益相关者”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有了全新的思考,将企业的非商业责任纳入到概念中。美国企业社会责任专家Carroll(199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商业责任,还包括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等[3]。卢代富(200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基础上应该承担的维护与增进社会利益的责任,包括对职工、消费者、环境保护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等[4]。经过一众学者的努力,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框架日渐明晰,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理论,得到广泛认可。
(二)银行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银行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来源于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有个统一趋势,即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来界定。社会责任国际所(SAI)认为社会责任是指除了对股东负责外,还应对整个社会承担非商业责任,包括保护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等等[5]。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银行业运营既有赖于股东的资本投入,也离不开客户、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这种公众属性也决定了银行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本文对银行社会责任的界定如下: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银行业也要充分考虑其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通过金融专业化服务、金融创新性产品,承担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公共建设等层面的社会责任。
三、我国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银行业呈现“大一统”的局面,日常经营业务主要围绕政府政策开展,履行较为完全的社会责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大一统”局面被打破,银行成为独立的法人,更加倾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社会职能逐步分离出去,履责意识淡薄。然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又对企业提出了履责的新要求,因此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业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将部分利润反哺于社会,充分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公平性。
2006年是我国银行业履责的“元年”,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由浦发银行面世。监管部门也开始关注社会责任,2007年11月,银监会了《关于加强大型银行社会责任的意见》。此外,中国银行业协会也一直致力于推动银行业加强履责,自2008年起?B续《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展示了银行业履责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据《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6]显示,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机构中明确社会责任理念的共有110家,社会责任报告的共有69家,专业从事社会责任工作的3315余人,开展社会责任培训1211余次,履责日益成为银行主动化、常态化的行动。并且,企业社会责任已被正式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并纳入国家立法,这标志着企业履责开始步入法制轨道。
(一)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
《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倾力服务“三农”、“小微”等重点领域,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1322.6万户,小微企业通过贷款比例为92.8%,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所降低。
(二)在支持绿色金融,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
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以绿色产业为发展依托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截至2015年底,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8.08万亿元,其中,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达7.0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42%。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制定了特色的绿色信贷指引政策,大力支持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
(三)在参与公共建设、培育公共理念方面
我国银行业积极健全公益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015年,银行业全年公益慈善投入总额达11.1亿元,同比增加1100万元,公益慈善项目数量达到6120个。同时,各银行通过资金或实物捐赠、技能培训等渠道,对特殊客户群体进行援助和关爱。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对标差距
(一)社会责任基本理念不健全
树立健全的基本理念后,银行才能真正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相关资料显示,国外银行业将社会责任当做是一种义务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履责所能带来的长远收益,如:汇丰银行认为其经营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获取利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才是取得长远成功的关键。而国内银行业仅将履责视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强调其作为单个“社会公民”的意义,却没有认识到履责对其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金融助力小微企业的力度依然不够
在我国,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明显偏爱资产实力较雄厚、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而对小微企业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滞后着小微企业的发展。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认为小型成长期企业所创造的工作机会要比经济体内任何一个领域都多。在这些国家,小型企业占就业总人数的57%。国外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模式上有所不同。渣打银行将小微企业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单元列为零售银行业务,并侧重于产品的交叉结合并弱化抵押担保要求;花旗银行几乎对所有的小微企业项目做全盘考量,以花旗中国为例,其在我国开展的重庆农村小微企业发展项目,为重庆农村地区3400户家庭企业就可持续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持和现场培训。
(三)开展绿色金融、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仍欠缺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了相关文件,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依然较低,许多地市级行对绿色金融的概念模糊,金融机构未完全将绿色金融全面纳入业务经营范围内,未建立起与其配套的政策制度,对企业执行环保政策情况的审查也缺乏约束激励机制。而外国银行在发展可持续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如花旗银行始终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在核心业务发展中,花旗中国遵循中国银监会的绿色信贷方针,拒绝向那些经营活动对环境或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现有客户或新客户提供贷款。对于在授信获批之后对环境或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客户,银行将要求其提前偿还贷款。此外,早在2003年,花旗银行就研究制定了环境和社会风?U管理(ESRM)的专业化政策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且政策团队由专家组成,负责审查交易类别,妥善管理和化解环境与社会风险。
(四)缺乏专门培养拥有金融能力人员的公共建设项目
中国经济正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创新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地将大量低技术劳工转化成高增值人才是当务之急。国内银行业在参与公共建设方面以资助优秀的贫困学生为主,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而国外银行更注重对于青少年金融能力的培养。花旗银行开展了一项国际公认的为16~25岁之间的青年培养金融能力的理财教育项目―Aflateen青年行教育项目。对刚接触金融服务,首次被纳入金融系统的人口来说,金融能力建设和正确财务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值得我国银行业借鉴与学习。
五、启示与建议
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世界上依然处于领先水平,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但是我国银行业履责意识起步较晚,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一)从顶层设计上,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监管框架
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加强监管与引导。一要积极履行好社会责任,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二是要完善社会责任体制机制建设和社会责任治理体系,督促各银行履行好社会责任,并把履责纳入监管框架中。
(二)从履责主体上,融入银行自身的战略规划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仅要将履责当做自身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更要看到履责会给自身长远发展带来的利益,不断深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作为履责的重要载体,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持续完善其责任体系,将履责融入到自身战略和发展规划中。同时,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互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金融改革。
(三)从经营理念上,全面倡导可持续绿色金融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传统银行业面临挑战,在信用风险加大、资本利差收窄的双重冲击下,传统银行业理念也正在加速转变。在此背景下,建议加强在整个银行业系统内宣导绿色金融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氛围,并且,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开展绿色金融、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政策体系并及时落地。此外,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企业和项目贷款,银行要加强“一票否决制”管理,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对于获批授信后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客户应该实行信贷退出机制,让其提前还贷。
篇9
推动农业的技术革新
(1)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开发高产水稻品种,研发面包、面条所需的小麦、大豆等的优质种质,提高其产量,使其适应大田种植和机械化耕作;研发优质高产饲料,保障饲料的供应,调高畜产品的产量和附加值;开发农业生产自动化技术,减少农业劳动投入;适度使用基因改良技术,培育基因优良的动植物产品,所有基因改良产品需做DNA标记。(2)新材料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开发。研究具有医学功能的农产品的作用机理,加大此类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通过使用人工光源和各种覆盖设施,提高产品质量与控制作物生长的技术;研究用于人工血管、软骨重建方面的医疗用材料,确认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使用基因改良作物制造疫苗和功能食品等,研究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技术,使其能投入规模生产。(3)农业环境改良技术的开发。开发降低温室效应气体排出技术、提高森林及农地土壤等吸收温室气体的技术;建立有机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利用微生物降低化肥、农药使用的规范体系以及可有效利用土壤中积蓄的养料管理体系等;评估气候变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栽培与饲养管理技术和害虫防治系统,通过基因改良,开发适应高温干燥的品种,通过民间企业与研究部门共同研发新品种;开发生物能源,研究从草本、木本和海洋生物中制造生物燃料的技术。
推进农业的产学研一体化
为了实现新技术与产业有效对接,在农业和食品工业领域政府从研究开发阶段到产业化阶段都给予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支持,除了不断地支持大学、民间企业等进行技术开发、改良和成果验证,还推动将公共研究机构所开发出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材料投入实际应用;针对地方上的大学、实验室、企业等,政府在协助联系产学研各方的同时,还开展各种交流展示活动;在各机构的紧密配合之下,将近年农业技术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向生产,并就近结合推广指导中心与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展开以技术指导为核心的综合支持。
放大农业的环境效益
(1)扶持低碳农业发展。为降低从事农业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政府提出了引进在设施园艺上有助降低燃油的节能设备,以及采用适当施肥等相关策略;对有利于防止气候变暖的农业活动的经营者,政府给予直接补贴或其他形式的帮助;支持配置生物能转换及利用设施,推动农业地区利用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依据国内的《气候变暖对策研究策略》,推动开发农业领域的温室气体防治及动植物适应技术。(2)构建农业的循环经济体系。依据《推动生物能活用基本计划》,制定了推动利用生物能相关设施的基本方针,以及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收集、转换生物能等技术与系统,并实施以下配套措施:建立地区性的纤维原料收集点,建立从收集、运输、制造到利用的技术体系和操作体系;为促进农业生物燃料的生产,依据《农林渔业生物燃料法》的《生产制造联合事业计划》所认定的新设生物燃料制造设备,实施固定资产税减免措施。为达到废弃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可作为生物能的下水污泥等,将下水污泥、粪尿污泥等所含的磷元素等加以回收,以促进生物能的普及与永续利用。(3)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广有机农业和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活动;根据当地的气温、海拔、水田整顿等环境数据来评估各种生物栖息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预测和评估的方法;对于政府的财政支持方面,可以依据国内外相关事例的调查结果,研讨出适合农业实际情况的评估方式。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必须经过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如不能确认风险大小,必须先经过实验。三、农业多功能性对农业保护的实质作用从2004年5月,农林水产省大臣提出农政改革基本构想,该构想不仅重视消费者的粮食供给与消费体系的确立,而且强调农业多功能地发挥,侧重于维护农业环境及资源的保护。2005年,重新制定《新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将农业保护政策目标调整为注重粮食自给自足、鼓励妇女参与、建造强调环境和乡村资源的农村系统、保证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任等,这可以看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具体实施思路。实施农业多功能性战略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保护弱质农业和缺乏国际竞争力农产品
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原因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结果严重冲击了其国内的农产品生产,所以在贸易谈判的农业议题中,政府认为农业多功能性牵涉非贸易事项而必须另外讨论。大约只有29%的土地适合农地工作,虽然大米自给率超过了90%,但国内生产一直依靠政府的高价收购,根本经不起国际市场的冲击,并且产值逐年递减。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109.169亿日元(1日元约合0.07元人民币,2012),2000年减少为88.960亿日元,2009年又减少为66.590亿日元,只相当于1990年的61%。因此,作为经济产值较低的农业部门,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保护。所以,虽然是GATT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最大受惠国和积极拥护者,对工业品贸易自由化的热情很高,但对于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国内反对的呼声一直很高,政府也一直奉行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因加入WTO后面临挑战,于是开始采取以攻为守的措施,在2000年12月WTO新回合谈判中,根据在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部长会议中提出农业非贸易关注事项看法,主张农业因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情况差异,其农业的重要性因而不同,因此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包括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乡村发展等也应该纳入讨论的范围,WTO各成员应该达成对农业保护的共识。
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农业多功能性
大多被视为农业的外部性,很难以市场价格来反映,又因为与生产关系密切,所以不能如同一般商品那样受到贸易的限制。对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背景,和大部分WTO成员的意见相似,针对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为出发点,认为农业是一种结合生产的概念,因此其产出具有公共物品的概念,且除了产生实质产品外,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外部经济的发挥。的农业发展政策虽然几经转变,但是由于地小人多,又经过数次粮食不足的危机,“粮食自给自足”的政策从未改变。因此,认为政策干预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实现农业多功能性不可或缺的,所以有必要根据过去农业协议执行经验全面考察如何在WTO规则下,以政策干预来达成农业多功能及对此项干预的容许程度。因此,同意于贸易谈判时不能扭曲贸易自由原则,但对于各成员因成员情况不同而须实现多样化的农业共存也表示支持,并且寻找二者的结合点,立足于农业多功能性来探讨贸易规则与相关政策。
以“粮食安全”求得谈判空间
过去传统的农业与渔业为国内的主要粮食来源,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然而明治维新以后,农业与渔业经营型态在工业化与对外贸易发展下面临转变,制造业取代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重心,对于国外粮食进口的依赖逐年增加,并且农地与农耕人口逐年减少,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粮食供应出现了严重不足。由于腹地狭小且气候差异大,农业用地分散的结果使得农场经营范围小和需要大量劳力。加入WTO后的开放自由贸易,本国农业生产即面临威胁,一直采取政府收购的方式来稳定农业生产,但是面对农产品进口压力,政府积极寻求本国农业的新出路,而以农业多功能性观点来支持其提倡“粮食安全保障”理念。所谓“粮食安全保障”,对而言是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的供给,因此认为“粮食安全保障”是属农业多功能性的一个方面,不应只以单一的交易商品归类,还是要考虑各国生产的特性与背景,体现粮食生产必须考虑自己国内农业的基本原则,并且应有利于维持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而不应该全部依赖市场机制,才能保障粮食安全,政府在保障国内农业生产上有重要责任,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合理利用WTO规则
篇10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机会均等 农民增收
包容性增长作为发展经济学的新概念,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居民收入失衡。本文运用包容性增长理论对甘肃省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对促进甘肃省农民增收途径进行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不平衡,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基于对中国经济的专题研究于2007年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包容性增长即机会均等化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增长。但关于包容性增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都有不同的侧重。柴荣鑫(2009)认为包容性增长的第一要义是机会平等;汤敏(2010)提出包容性增长是共享式的经济增长;陈宪(2010)倡导包容性增长是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公平与效率。
2009年11月15日,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做了《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主席又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10年甘肃省总就业人数1432万人,其中农业就业人数73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51.05%。在人均收入方面,2010年甘肃省农村人均纯收入342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7元,是农村的4.17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因此,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促进甘肃省农民增收,是甘肃省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对甘肃省农民收入现状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10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3707.7元,经营性收入1713.5元,财产性收入520元,转移性收入5091.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431.1元,经营性收入2832.8元,财产性收入202.2元,转移性收入452.9元。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面临的结构失衡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被拉大,依据表1所示,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仅为城镇居民的1/3,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中主要差别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甘肃省地处欠发达区域,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188.55元,同期增长10.55%;农民人均纯收入3424.7元,同期增长14.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农村居民收入约为城镇的四分之一(如表2所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也在以较高的增长速度逐年增长,2005年以来,基本每年都保持10%的增长速度,其中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2008年,增幅最高,达到16.95%(图1)。尽管农村居民收入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增幅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基本保持一致,但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基数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在2010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9.2%,全国农村居民收入的这一比例占88.93%,与甘肃省基本保持一致,但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的这一比例为80.15%。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主要在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而这主要是由居民的生产生活结构所决定的。
三、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对甘肃省农民收入存在问题分析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含义是共享式的增长,以上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获得机会的可能性不均,经济发展成果未能共享,收入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
1.农村居民受到歧视,机会获得不平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逐利性,使得在高效率的条件下失去了公平,从“效率与公平”到“公平与效率”观念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更加注重公平、在公平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效率的具体体现。包容性增长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旨在消除经济增长中的户籍、地域、性别、政治面貌等方面的歧视,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参与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中受益。
首先,农民参与经济增长的机会获得性较低。甘肃省2010年全年实现GDP4119.46亿元,比2009年增长11.7%,其中农业占599.00亿元,仅为GDP的14.5%,增长幅度5.5%在三大产业中最低。其次,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获得性低。农民作为社会收入分配的弱势群体,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和服务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娱乐设施的真空和政府公共服务城乡的差异。最后是社会保障网络不均,严重向城镇倾斜。
2.经济发展成果未能共享。包容性增长核心理念在于共享式的经济增长,以共同富裕为切入点。甘肃省农民占社会总人口中的大部分,在农民获得机会不平等的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成果对农民的惠及率很低,城乡发展差距拉大,201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财政、社会公共服务等都偏向于城市集中,农民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和尊重,这与包容性增长由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核心理念相违背。
3.收入来源结构不合理,增收方式缺乏协调持续性。包容性增长强调协调可持续,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实现人们收入的协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安定、减少社会问题的重要保障。2010年甘肃省农村人均纯收入3425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14.9%,其中工资性收入1199元,增长20.6%,家庭经营收入1856元,增长17.2%,财产性收入40元,增长17.1%,转移性收入329元,增长-10.5%(见表二)。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占比重过大,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太低,转移性收入呈现负增长,农民收入结构不协调,缺乏增长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
4.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峻。甘肃省地处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后导致农村贫困问题严峻。2010年甘肃省虽然实现79万人的脱贫,然而年末统计农村贫困人口仍为309.8万人,贫困率为14.9%,较2009年降低了3.87个百分点。在社会保障方面,2010年甘肃省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335.9万人,较2009年增长14.56%。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对于提高收入分配中弱势群体的农民收入和探索新型的扶贫政策成为政府扶贫政策的新导向。
四、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对促进甘肃省农民收入路径探索
包容性增长最核心含义是机会均等化的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经济增长的成果公平的惠及每一个公民,消除城乡、户籍、地域、性别、健康等各方面的歧视,让社会弱势群体最大限度的受益。具体来看,促进甘肃农民增收,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有以下的政策建议:
1.基于机会均等观,消除歧视。机会均等是包容性增长的第一要义,其含义不仅仅是获得机会的概率均等,更要求消除歧视使城乡机会均等。甘肃省总劳动人口的一半从事农业生产,但2010年甘肃省农业产值只有599.00亿元,仅为GDP的14.5%,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促进甘肃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甘肃省重点的民生工程。
第一,逐步放开城乡户籍限制,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根据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2.13%。因此,放开城乡户籍限制,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推进立法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和提高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从多方面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第二,消除歧视,实现就业公平。农民从事基本的农业生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型农具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农业劳动的生产效率,因此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剩余。当这些剩余劳动力因生计涌入城市去找工作时,由于比较低的文化水平、技能的缺乏以及天生农民标签而不可避免的受到一系列就业歧视。因此,从政府层面讲,政府应该承担起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全面到位的服务的这副重担。首先应该是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为完成这个目标政府可以跟需求公司合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其次,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库,不仅便于政府的统计跟踪调查,也便于企业寻找合适的劳动力;最后,由于农民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发展高科技农业,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实施“以工代赈”工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全社会应该给予农业高度的重视,努力培养高科技的农业人才服务于农业生产,不断推动农业的技术创新。增加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度,提高农民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达到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目的。
2.基于成果共享观,保障公平。这是机会均等观的延伸和拓展,包容性增长蕴含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甘肃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城乡贫富差距逐渐被拉大和经济发展地域差异的问题。包容性增长倡导共享式的增长,即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尽可能多的让弱势群体多受点益。实现甘肃农民增收,最重要的是让其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首先,让农业生产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农业生产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其生产方式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本身,更体现在农业生产前向和后向基础设施的完善。其次,健全关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2010年甘肃省新型农合参与人数1910.32万人,参合率达到95.92%。在完善新农合的同时,其他社会保障体系也得面向农民,使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切实利益。最后,农民作为社会庞大的弱势群体,政府应该积极保障农民的各种权利,参与经济发展并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3.基于协调持续观,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包容性增长强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由表2可以直观的看出,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非常大,前者仅占后者的25.97%。即使从农民人均收入的内部结构来讲也存在问题,其工资性收入占35%,经营性收入54%,财产性收入仅占1%,转移性收入10%。因此,要促进甘肃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增收的协调可持续,一方面要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应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4.基于扶贫发展观,坚持并完善开发式扶贫政策。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增加收入分配中弱势群体即农民的收入,让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过上有尊严、受尊重的生活。向德平(2011)认为包容性增长重视低收入人群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提升,同时坚持实施和完善开发式扶贫政策,建立社会大扶贫格局。甘肃省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农民更是贫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促进甘肃农民增收,要实施机会均等化的经济发展战略,更要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另外,采取“政府投资一点、地方筹集一点、社会支持一点”的农业农村投资战略,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实现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支持帮助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建设社会扶贫格局。
5.基于价值导向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容性增长传递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价值导向,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倡导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实现甘肃省农民增收,要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价值导向,同时强调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实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要避免“竭泽而渔”式的收入增加。第一,发展生态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是讲求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农业。应该将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来源,以实现农民收入的螺旋式上升。第二,大力开发农村庄园式的度假旅游村,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第三,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201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598.24亿元,增长18.87%,而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17%,甘肃省农民增收的财产性收入增长空间很大。
五、结束语
包容性增长是一个新生的发展经济学概念,也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均等化的共享式增长,即人们平等的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甘肃省地处中国西部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在“十二五”中,甘肃省要以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为指导,推动经济发展与改革,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并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让广大农民群众平等的参与经济增长,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开启包容性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国献.当前国内包容性增长研究述评[J].现代经济探讨, 2011,2:56-60
[2]杜志雄,肖卫东,詹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中国农村经济, 2010,11:4-14
[3]汝绪华.包容性增长:内涵、结构及功能[J].学术界, 2011,1:13-20
[4]范永忠,范龙昌.包容性增长理念及现实意义[J].理论与改革, 2010,6:85-86
[5]周文,孙懿.包容性增长与中国农村改革的现实逻辑[J].经济学动态, 2011,6:82-86
[6]徐李孙,孙涛.包容性增长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 2011,4:91-95
[7]胡宜挺.农民增收途径与制度障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0(29):12952-12954
[8]周阳敏.“十二五”期间我国收入调整机制变革研究—基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 2011,19(1):1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