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课堂研究报告

篇1

关键词:智慧课堂;移动互联;智慧APP;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1-0074-03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的日益丰富,人们的工作、娱乐和其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包括手机在内的智能终端设备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手机依赖症”人群日益庞大。从一些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此番移动智能革命已经波及现代大学校园,由此产生的消极效果显然大于积极效果,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日趋严重。[1]其中,最重要也是对大学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从教师转移到了智能手机上。对教师来说,由于人数众多和手机这一设备的特殊性,监管难度非常大。因此,如何发掘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设备在课堂上的积极作用,戒除课堂“手机依赖症”,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以教学内容实时传达、师生之间良好互动、生生协作学习、学习行为记录和分析为主要特征,以传统课堂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核心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大学智慧课堂,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大学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智慧课堂的特性

唐烨伟等给出了智慧课堂的定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形成旨在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2]结合大学传统课堂、移动互联网络和智能终端设备的特点可以得出,智慧课堂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教学内容的实时传达

目前,大学课堂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和PPT的投影图像传达,具备实时性。但是,大学课堂人数众多、投影效果不佳和教师声音小等原因导致教学内容传达的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放弃听课,进而产生课堂手机依赖。通过教学广播系统在计算机机房授课的模式能够达到教学内容清晰、准确和实时传达的要求,但在一般大学里,所有课程均按此种教学模式开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时传达,慕课和微课等在线教学形式给予了很好的参考。在Coursera在线课程的学习中,虽然教师面向的是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但学习者体验到的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所有教学内容都直接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展现在学习者面前,且可重复观看,便于复习。可汗学院早期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在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萨尔曼・可汗认为,视频中出现的教师头像和教室里其他物品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3]这其实也是目前大部分慕课和微课都不建议教师图像一直贯穿课程始终的原因。这种教学模式的改进对当前智慧课堂的构建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智慧课堂中,教学内容的传达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性、主动性,更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

2.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教学互动

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多半是师生一对多的随机问答,学生积极性差,参与度非常低。传统课堂需要改变单一的提问模式,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增进师生有效互动。在信息化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强调课堂教学灵活和机动。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堂的主体――教师与学生都是有着内心感受的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情感、体验都会随着教学模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师生之间要建立真正的“课堂讨论”,也就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的交流模式,即教师先引导讨论开始,1名学生提出讨论的线索或是自己的见解,第2、第3名学生加入,其余学生相继参与其中,当其中一名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都能仔细倾听,氛围良好,当讨论陷入瓶颈时,教师才重新加入并适当点拨或引导。慕课教学中的Quiz给予学生良好的师生互动体验,有利于产生自我肯定的情绪。在智慧课堂上,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实现高效的师生和生生互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3.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而要有很好的协作就必须保证良好的沟通。协作会话性工具能够保证学习者在协作的同时进行良好的交流,并且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以进行学习活动指导。通过这种性质的工具可以确保学习活动顺利流畅地进行,也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慕课的学习讨论区自由开放,可以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也可实现协作学习;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线上和线下学习讨论的机会。这些形式都应该在智慧课堂中展现。

4.学习行为的记录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智慧课堂也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估和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课堂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来自于各种考核结果,而且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需要对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和一体化的评估。

学生在智能终端的学习活动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还是随时随地的。这些学习行为数据对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估是十分有价值的。智慧课堂需要通过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收集、处理,以实现学习行为建模和个性化评估。智能终端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个性化学习行为的建模以及未来学习行为的预测,都是智慧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说,网络教学缺少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息反馈系统,学习者与教育者均不能得到适当的反馈信息,极大地制约了网络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形成智慧课堂。

三、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胡钦太教授对于智慧校园“以人为本、深度融合”的表述,智慧课堂需要“以学生为本,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4]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将智能终端与教师授课计算机进行同步,学生可以在无法看清投影图像时通过智能手机观看教学内容。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上的智慧APP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互动,教师适时对互动进行引导,控制整个授课过程。课后,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实行因材施教,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内容实时传达需要对课件进行智能获取与过滤。通过智能终端APP,将教师PPT、课堂板书和其他课件内容实时呈现在学生的智能终端上,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听课环境更为友好,记录更为简便,分享更为快捷,以实现愉快课堂、轻松课堂和趣味课堂的效果。

智能课堂中的高度互动是其标志性特点,将分为在线互动和面对面互动两种形式。在线互动是教师在课堂特定时间内,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在课堂内部开放的交流形式,所有学生可以提交问题或学习感受至在线平台,类似于一些视频网站上的弹幕,或者采取群聊的方式。这种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一些羞涩、胆怯或自卑的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线互动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时段进行,不能一直贯穿课堂始终,否则会影响整体讲授效果。另外一种形式为面对面互动,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智能终端的辅助下开展问题探讨。智能课堂毕竟不是在线课堂,学生仍然还在同一个教室内听课,适当的面对面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大学课堂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做到与每一位学生充分交流和了解,这也使教师无法完全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和想法,以至于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智慧课堂针对学生在课上用手机端听课的情况、截屏做笔记的次数、以弹幕方式提问的次数、笔记分享次数,连同从校园网端和教务管理系统获得的学生个人数据储存于云端,构建大数据,以便更好地分析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教学设计也将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同时,针对学生个体,构建基于学习行为的个性化模型。学习行为建模可以直接体现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需求和趋势,不同的学习行为数据提取算法所获得的学习行为数据的准确性与价值性不同,不同的分类算法决定了学习行为的性质。“数据驱动课堂,分析变革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利用教育数据挖掘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构建教育领域相关模型,探索教育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育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成为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5]

四、小结

在人类教育发展历史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动教育产生变革的根本性力量。[6]由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的教育变革被誉为第四次教育革命,此番革命来势是凶猛的,但过程却必定是漫长的。智慧课堂作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核心,承载着教育参与者对教学新生态的希望。在智慧课堂的具体实施中,教学内容的精准同步、良好互动课堂环境的构建和学习行为记录与分析是三个主要支撑点。同时,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隐私保护、教学效果评价、提高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都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将是本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9):88-92.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34.

[3]方圆媛.翻转课堂在线支持环境研究――以可汗学院在线平台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41-48.

[4]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 (1):35-39.

篇2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让情趣和智慧起航

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师生之间无所顾忌的交流,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不时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做实验、闯关卡等形式,营造一种自然的、和谐的、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并提供适宜的“雨露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情趣尽情流淌,让学生的个性自由飞扬,让学生的智慧起航。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大树有多高》,这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这节课我是通过古希腊智者泰勒斯巧测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引入的。

学生都比较爱听故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数学故事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教师讲了古希腊智者泰勒斯巧测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听了故事学生不仅仅知道了泰勒斯的聪明才智,更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能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物体高度与影长之间规律的学习中。当学生发现了“同一地点,同时测量长度不同的物体高度,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规律后,就有学生提出泰勒斯的方法还可以改进,不一定要等到影子和身高一样高时(也就是比值是1时),再去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我加以鼓励:“如果你在古希腊,你肯定比泰勒斯更出名。”这节课,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体会到了比的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经过努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与挑战性,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呈现清心怡人的学材,让情趣和智慧在探究中孕育生长

数学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关键要在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变静态无声的教材为清心怡人的学材。要使学材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或将教材重组,或将例题变换,或将习题变序,或将练习拓展,或将做法延伸,并借助多媒体立体式的呈现,使精加工后的学材,变换中充满情趣,变序中显得流畅,拓展中充盈智慧,延伸中富有新意。新鲜有趣的学习资源,成为师生互动探究的载体,师生间的情趣和智慧也在探究中孕育生长。《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课程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中,十分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

“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要解决好抽象与直观的矛盾,就是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获得空间观念。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概念的本质,建立空间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环境,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在“动” 中领悟,在“动”中发挥创新的潜能。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面、棱、顶点的特征,我组织了切萝卜的活动,在一步一步切的过程中,学生慢慢认识了这些概念。

三、提供综合实践的领地,让情趣和智慧在应用中同构共振

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丰富的、综合的,数学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才能促进学生的情趣和智慧在应用中同构共振、不断生成。实践出真知、长情趣,教师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领地,可以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也可以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活动,还可以开展拓展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此外,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读好数学报刊、讲好数学故事、玩好数学游戏、写好数学日记、做好研究报告、编好数学小报……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方法的优化、对比是一个过程,当无数的方法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必然要进行对比取舍,要不然方法的多样化除了反映思维的角度不同外还有什么价值呢?所以,针对特定的教学情境,教师还是有必要引导学生把各种方法进行对比,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以培养学生比较、甄别、筛选的能力,同时学会欣赏他人、学会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 课例研究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40-01

面对高考,大家一致认为:文科生高考成败与否的关键在文综。而文综三科中历史处于最困窘无所适从的局面:高中三年一体化设计不到位,重复教学乃至低效教学的情况比比皆是;高三年级历史教学层次化落实起来困难重重;高三年级学生付出与收获严重失衡……面对众多的问题,很多老师也是云里雾里。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高考贡献率?关于这一课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几年来,通过笔者的亲身实践,越发感觉课例研究对历史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意义。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简要阐述一下几点粗浅看法。

一、课例研究的基本内涵

“课例研究”,在日本也称为“授业研究”。在日本小学数学和科学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课例研究”,提高了教学水准。1999年,美国学者斯迪格勒和黑巴特出版了《教学的差距: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来自世界教师的精彩观点》后,促使美国人对“课例研究”的兴趣空前高涨。目前在西方及我国的一些学校也开始尝试“课例研究”形式,致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通常意义是关于一节课的研究,即所谓“研究课”。“课例研究”不是针对改进某一节课的活动,而是针对某一个教学问题,以教师为导向的教学循环,是一种重视教学质量的长期和持续提高的模式。关于课例研究,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课例即等于教学实录。其实二者虽然在体例上非常相近,但教学实录强调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教学过程,不包括反思和评价;而课例则是有所选择的,不是有闻必录,还可以有反思、评价和结论。在写作方法上,教学实录以叙述教育事实为主,不发表个人议论;课例在写作上讲究夹叙夹议,表明作者的观点或思考。

二、课例研究的的价值

课例研究作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同。那么,课例研究怎样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首先,课例研究有助于较快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近几年笔者一直担任高三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对历史教学面临的现状越发感觉改革迫在眉睫。自教研组开展《基于教学实录的历史课例研究》课题以来,成员组教师将高三年级遇到的问题作为首要研究对象,全力协作、集思广益,认为:高中三年一体化设计需要制定历史学科三年规划并逐一体现到各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高三年级历史教学应该严格依据各班级学生的学情梯次开展;高三学生备考应兼顾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拓展;高三教师备考应确保模拟试题的编制与高考试题题型、难度系数、考题特点完全一致,认真研究高考。

其次,课例研究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构建和完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进一步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课例研究”是一种持续反思,教师们在研究小组中,不断自我思考,大家共同讨论,识别自身的缺点,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并相互交换意见、相互理解、深入思考,使得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不断发展,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再次,课例研究是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重要形式。大量的教改研究实验证明,在学校科研课题理念的指引下,开展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究竟应该怎样表达研究成果?报告教改研究的经过,像挂流水帐,缺乏理性;讨论教改的理论认识,往往又像建造空中楼阁,空虚飘渺。而典型课例谈论的事件是自己亲历亲为,有话可说。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教育事实”描述教改成果,保证了教育科研的客观性和实效性。

三、课例研究的方法

课例研究对中小学教师既然意义如此之大,究竟应该如何开展课例研究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

首先,分晰课例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式: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确立若干研究主题;围绕研究主题确立课例内容;立足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专业研究者或同行教师再次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研讨,总结归纳;教师经过几轮教学反思和行为调整后对研究主题前后对比研究,在自悟中逐步实现从理念向行为的转变和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形成课例研究报告,再现教师通过课例研制探索研究主题的思考和理解,帮助教师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教学规律与专业成长路径。

篇4

关键词:课例研究;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81-02

一、课例研究背景

本次课例研究我们选定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课《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我们从“教师的提问及学生回答及方式”“学生的投入状态”“教师的语言及行动路线”三个视角进行了课堂观察与研究。

二、课堂观察分析

(一)教师提问类型

通过数据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问题细碎到问题整合。前两次教学中问题问的过多、过细,说明教师只是设计了大的教学环节,没有考虑到问题的设计。但在第二次执教时教师努力增加有效问题、减少低效的问题。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发现,第三次的课中教师进行了问题的整合,大大减少了低效问题,问题问得精准,问题指向明确、到位,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2.机械性问题逐步减少,理解性、认记性问题从分布不均到理解性问题比例提高。通过三次的对比我们发现促进学生理解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了,教师明显注意了问题的有效性,问题的指向性也更加明确。

3.学生回答方式从集体回答频率高到个别回答频率高。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次学生个别参与的几率比较低,没能让个体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说明在这两次执教中教师想的是问题怎样处理,能尽快顺利完成教学环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探究答案的原因。第三次执教时教师有意识让集体回答变为个别回答或自由回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这节课以下建议:

1.提问要突出重点,不处处设问。一节课问题太细碎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冲淡了主题,教师要学会重点提问,减少问题数量。

2.整合问题,减少机械性的问题和集体回答的次数,教师要充分考虑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无思考价值,教师要学会分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根据核心问题设计提问层次。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不如不问。所以教师要学会整合问题,合理安排敢于取舍。

3.提问的灵活性。教师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资源。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地方,学生回答问题也是灵活多样的,要求老师灵活地处理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抓住学生回答,当场设计一些提问。

(二)教师语言流动和巡回路线

通过三次课对教师的行动路线(画出行动路线图)以及和学生交流的情况(统计教师和每个学生的问答次数)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分析。

1.教师主要站位。通过三次路线图的对比观察发现:老师在课堂中的主要站位在黑板和大屏之间,身体习惯朝向离自己最近的中间两大组,朝向时间占整堂课时间的大半。教师习惯性的站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2.教师习惯性巡回路线。教师的个人站位习惯多倾向于固定左右两点间频繁移动,移动快而多。对比三次讲课路线图,教师在第二次讲课中有了很大改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肢体的语言,反映了教师内心的意愿导向,活动频繁代表着教师在讲课中有急燥的心理因素。

3.通过三次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到教师最多一次是让同一位同学一节课回答了六次问题,这意味着其他人少了几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也就少了几名参加课堂活动的同学。不过从三次讲课的对比发现,教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回答多次问题的人数在减少。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这节课以下建议:

1. 建议教师在今后的讲课中不固定站在讲台的正中,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听课情况适当走动,但要尽量保持站在选好的位置,降低走动频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愿意等待、愿意耐心倾听、愿意帮助的心理暗示。另外,建议在站位时根据课堂中学生参与情况来选择。

2.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心中应有意识地将问题分一分类,预设能回答这类问题的可能是哪一类学生,分别是谁。那么,提出问题后,就能看到更多的同学,而不是经常习惯提问的固定几人。

(三)学生投入状况

通过数据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分析:

1.三次的学生投入状态呈现上升趋势。

2.第七时间段的教学内容是涂一涂自己喜欢的分数,上台展示涂的结果并说明理由。学生涂分数的环节中,涂得快的学生早早涂完,便开始东张西望,又加上需要有学生上台展示涂色的结果,教师对听的同学没有提出要求。导致这一时间段的学生投入状态不是很好。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这节课以下建议:

1.小组活动时,应该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让每位学生明白合作步骤、成员的职责,再给出合作要求,比如又快又准确等。

2.在非投入状态的学生中,有个别人不在状态,老师没有发觉,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可及时进行干预,比如走到他们身边进行提醒,或是提问几个问题,让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课堂。

三、几点启示

(一)课例研究让教师不断反思

有教育专家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课例研究的批评包括个体的反思和观察团帮助反思,在反思中,教师分享了观察团的智慧和经验。课例研究就是在这一轮轮“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改变进教学行为,使教师的实践智慧不断得到提升。

(二)课例研究培育合作文化

研究中培养教师合作能力,形成研究共同体。教师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促进发展。研究中我们始终都是团队作战,打造一个教师,身后有一个强大的观察团,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团队的倾力打造。

课例研究成功与否,不在于“课例”的成功,而在于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在教学方面提升,也在同伴那里获得教益,将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课例研究这样的合作不是外在行政压迫或强制性的合作, 而是教师共同价值观念的必然产物,合作是真诚的、 深入的、 内在的, 是参与共同体实践的教师自我选择的结果。 课例研究这样大数据的分析,让每位教师在研究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交流与反思, 发现价值, 分享进步。研究小组在反复交流、 反思过程当中, 提升实践智慧。课例研究的分析,让我们感受到大数据的教学时代来临了。

参考文献:

[1]张东娇.课例研究:提升学校效能的文化工具[J]. 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篇5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 教学艺术 教学内容

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认为:数学和诗词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数学重视“对称”,诗词讲究“对仗”。数学之美是对称和谐之美,诗词之美是对仗意境之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隆菲尔德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和诗词一样,都有着独特的简洁美。如果诗词的简洁是写意的,是欲语还休的,是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那么数学语言的微言大义,则是写实的,是简洁明确的,是抽象规范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体现。数学是逻辑思维的精品,诗词是形象思维的精品。数学和诗词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两个极致。面对21世纪个性鲜明的大学生,如何让大学数学课堂诗意起来,值得探讨研究的。本文主要从作者提出的“精互同”教学模式的“精”这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这里“精”主要包含:教材精挑细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师生共同精备多元化教案、精选教学方法,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1.教材和教学资料精挑细选,使学生感受诗意数学的简洁美

大学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我们要精挑细选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行文流畅的教材和教学资料,这样才能有效帮助、指导21世纪的大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方法,提高应用技巧和数学思维水平。

2.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感受诗意数学的意境

知识点罗列、素材堆砌的课堂设计,不仅不能引起大学生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情感,甚至让大学生远离数学,排斥课堂。大学数学教师在内容与课件教学设计上,要善于寻找数学与诗意的衔接点、结合处,善于把数学与实际生活、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数学史和数学文化,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诗画”,让大学数学教学迎来异彩纷呈的春天。如在讲连续的时候,可以由“彗星”的动态轨迹引入连续的概念,最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可用“极限连续值,增量趋于零,左右双连续,万物寻本源”这首小诗揭示连续的本质;在讲解矩阵四则运算和秩的时候,可以用“加减乘除尚简单,矩阵乘除非等闲;深究子式可得秩,初等变换不变量”总结,既区别矩阵与数的四则运算,又把矩阵秩的求法深深牢记在心间;解方程组的时候可用“欲解线性方程组,须知初等行变换,矩阵化至最简式,字里行间有答案”简单的诗句展现重点与难点;在讲向量空间时,可与“千手观音”比较讲解;在讲空间卦限的时候,可以用苹果三刀法活灵活现每一个卦限特征;在描述夹逼定理的时候,可以用男女谈恋爱的小段子进行形象逼真的描述;在讲导数、微分、积分的时候,既可以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与实际生活、实际应用问题联系起来,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再运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表达、激发……让大学生在美妙轻松的课堂中感受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思想,体会别样的数学意境。

3.师生共同精备多元化教案、精选教学方法,是诗意课堂的必备条件

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一起设计多元化的教案,努力为大学生创设主动亲近的诗意课堂、开放的课堂,让枯燥的数学迸发无穷的魅力。

4.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是诗意课堂灵动与智慧的体现

教师教学艺术包含自身个性,不是刻意地追求,而是自然地流露,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体态、风采及渊博的知识中,更体现在教师教学机智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顺应知识时代新要求,在讲授数学基础的同时,注意提炼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语言力求通俗又不失严谨,思路力求清晰又不失完整,解法力求简练又不失灵活,内容分析力求系统、透彻又戒空洞、繁杂。

参考文献:

[1]周远清.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系列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萧树铁.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J].数学通报,2002,(9):4-9.

[3]刘楚中,罗汉,李晓沛.工科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1):56-59.

[4]刘碧玉,韩旭里,秦宣云,等.工科数学课程体系、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科数学,2000,16(6):47-49.

[5]向安青.给数学课堂加点诗意评价.评价研究,2013.1.

[6]邱淑媛.初中数学诗意课堂的教学尝试与感悟.2013.2.课堂创新.

篇6

关键词:教育;教师;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校本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案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开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因为每一次开课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备课小组,备课组总是力求完美,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争论得脸红耳赤,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言苦苦思索、细细推敲……就这样,不断学习着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上完课以后,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多了一份专业引领。如果教师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那对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也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

四、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篇7

MOOCs: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标志21世纪最严峻的挑战,就是两股潮流的汇聚,即全球化和信息化。信息化给教育将带来革命性影响已经讲了十五年,十五年过去了,大家产生了怀疑:这种变化会发生吗?同样,在国外也出现了“乔布斯之问”:20年来,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为什么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

20年前,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风暴风靡全球,当时很多人都乐观地预测,电脑屏幕上的学习将取代书本学习,计算机将替代教师,颠覆课堂与学校……这些理念的传播使当时的政治家、家长和企业逐渐形成强烈的愿望:计算机应该进入学校教育,并大力推进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教室。但是所预言的教育变革仍然没有发生。

信息技术在进入学校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进退两难的窘境,其根源在于技术决定论的教育改革思维导致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佳。学习科学研究者解释了为什么教育对计算机的期待和现实相差甚远,因为大部分教育软件都是基于教授主义和行为主义学习观的。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习与教学观念落后、体制的落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缺乏创新动力。

出路何在?实践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回答:世界教育信息化潮流降临,一场以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为标志的学习革命正在全球兴起。

围绕MOOCs的争论存在乐观派和悲观派两种,有人说它是“校园的海啸”、“网络教育的财富狂欢”,甚至是“传统大学的终结”;也有人怀疑这是否又是一次互联网产业的自我炒作与泡沫?乐观与兴奋的背后,人们对网络课程同样充满了困惑与疑虑。如何看待这些相互冲突的价值判断?这股潮流将把大学课堂引向何方?要想理智、科学地回答这些疑问,就必须对网络课程的目标导向、价值追求、内在结构与运营体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现状分析和理论思考,探讨其成功之道。

推动“课堂”向“学堂”转型的三大杠杆

MOOCs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推动“课堂”向“学堂”转型。推动这一转型有三大杠杆,其一是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推动学习观念创新,其二是“云计算”创造的新一代学习环境和学习者,其三是“教学学术”研究的深化。

1.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推动学习观念创新。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1996年组织16位专家对学习科学的新进展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报告。报告总结了国际近三十年从脑科学、神经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关于人类学习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学习的科学概念并对科学、教学、评估以及学习环境的安排设计提出了一整套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原则。我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2.“云计算”创造的新一代学习环境和学习者。当前“云计算”迅速发展,已经从单纯技术设施之集成化,提升为整合技术、人才、服务等各类资源的巨型知识平台和跨时空学习服务体系——“云服务”;与此同时,网络用户终端日益走向多样化、移动化、人性化、智能化、低成本化。此二者结合使网络新时空的学习文化创新迅速向深层次发展,展现了信息技术与学习科学这两大杠杆相互作用,合力推动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变革发展的新潮流和大趋势。

3.“教学学术”研究的深化。这个话题在中国高校中有所涉及,而在基础教育中基本上全然无知。美国对此研究进行了将近二十年,推动者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三代主席。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各个层次、领域开展教学研究,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代主席博耶在1990年出版的专题报告《学术反思》中,针对美国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和误导,扩展了学术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教学学术理念——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也是创造知识和扩展知识的过程;教学是师生共同发掘新知、启迪思维,引领以求知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由此引发了北美与欧洲大学的教学学术运动。第二代主席李·舒曼提出了“教学作为公共财富”的观点,倡导教学学术规范的建立,倡导将学习科学的创新成果引进教学学术并指导实践。

“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创新实践设计

应对挑战,教育信息化必须面对和解决当今中国教育的难题。那么,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何在?我认为,一是缺灵魂,二是缺智慧。今天的学校文化被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急功近利的价值导向包围、吞噬……究其根源,离不开“两只看不见的手”——“行政化”和“商品化”。所以,中央提出决策和导向——建设和谐的学习型社会!探索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需要教育创新智慧和胆略。翻转课堂提出了网络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但却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其实,网络课程不可能完全脱离开传统课程。要想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运用中国智慧中的“太极思维”、“中庸之道”。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两类课堂——“太极学堂”。

在理念上,“太极学堂”是运用中国的“太极思维”,破解现实教育中各种“两难抉择”,追求“绿色学习”,在东西方学习文化传统之阴阳互补中,创建信息时代的高效学堂。在时空形式上,是面对面的现实学堂与网络虚拟学堂之阴阳和合、同生共长。在操作模式上,是从学习环境创新入手,孕育新一代学习主题,实现二者之阴阳交替、互动生成。

“太极学堂”要落地,一定要把握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即创新评价体系和考核模式、管理模式,资源建设、知识管理和学习方式创新、学分银行、网络学习社区,创新体制机制,丰富多彩的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创建,与企业合作……课程理念要转变,所教课程、所学课程要多元化、个性化、数字化、资源化、智能化、集成化;课程开发要立足迅速发展的新环境、新需要、新模式,开发者与使用者要融为一体,开发团队可由多种背景、能力的人员合成最佳结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考试模式需要创新,我们倡导考试学习化、考试创作化、考试个性化、考试团队化、考试智能化、考试资源化。

在实践层面,“太极学堂”在于设计一系列互相生成的“太极要素”,即两门内在联系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传授的讲堂与探究的学堂、消费与生产(创造)以及新型的师生关系。未来的教育信息化理念与政策导向要求真务实,返璞归真。区域教育体系和校长、教师培训模式要反思基础、强化应用,跨越时空、创新课程、提升能力,建设团队,追求和谐、高效、共赢。所以,我们正在孕育建立虚实结合的“太极学堂”,立足草根创新,建立起新一代评价、激励、奖励机制,争创国内领先(原创)并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舞台,发出中国的声音,与世界平等对话。

“太极学堂”追求的技术路线是多终端、团队化、跨平台、全媒体、低成本、重绩效的超循环学习、交流、应用、服务模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费式”学习为“生产式”、“创造式”学习,超越学校壁垒,跨越班级、学科、年级界限,创造全新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关系、教师关系和学校关系。

在中小学领域,我们常年与深圳南山、广州天河、山东淄博合作,我们称之为“南天博联盟”。首先,我们整合建立了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和导师团队;其次由三个地级市联合创新;再次,是新一轮教师培训创新,三路携手并进,共同建设跨时空的“太极学堂”。我们提出“三个世界”学习之整合,五合一模式的超循环,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壁垒,实现跨时空、跨学校、跨区域的联合,同源分组(分层次学习)与异源分组(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超循环模式。

篇8

以德立校,廉洁从教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师德讲座、师德演讲,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廉洁从教的使命感。要求教师认真执行“凤台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十不准”,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协调配合、顾全大局、团结务实,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工作执行力。涌现出了以郭海霞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忘我工作的爱岗敬业典型。

科研兴校,深化课改

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 学校成功组织两次由市、区教研室领导和全区相关学科教师参加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观摩教学活动。2014年在“城区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暨课改经验交流会”上,学校“问题导学”一导二主五联动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模式、做法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课题研究收效明显 省级课题“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建设与实践应用”初见成效。韩虹老师录制的微视频《三角形内角和探秘》被省电教馆收入资源库,学校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建设与实践应用”试点校,学校课题组编著的《微课类型与制作标准》一书被列入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指令性课题《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资源建设与实践应用》(课题编号ZL-14012)项目成果。学校申报的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指令性课题“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实践研究”在2014年11月份的课题推进会上受到表彰,学校的课题研究报告获二等奖,参与此项课题研究老师提交的论文获一等奖3篇,二等奖12篇。

文化润校,提升素养

学校注重环境润泽的教育理念,利用校园北侧100多米长的围墙,建成了“校园文化艺术长廊”,既给宣传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又给全校每个班级建立了展示窗口,为每位学生搭建了彰显才智的平台。学校经常开展班级文化评比,各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设计版面、采编稿件,把班级寄语、手工制作、优秀作文等进行展示。此外,学校还制作并使用了设有学生作业完成评价以及帮助同学、孝敬父母等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等内容的《家校联系成长记录手册》,使家长与教师能够经常性地进行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

质量强校,全面发展

办学环境大改善 学校抓住城区参加全国县域义务教育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筹集资金,在很短时间内,按照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一类标准,给学生配置了新的课桌凳,为40个教室全部设置电子白板。加强了学校少年宫建设,新建音乐室、合唱室、美术专用教室、心理辅导中心和书画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新平台。

强化毕业班的管理 学校领导包班,协助班主任工作,自己亲自组织召开以“家校携手,为孩子的幸福明天奠基”为主题的家长会,了解学生思想动向,交流科学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做法,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带领学生参加2014 DI国际邀请赛荣获“三等奖”。

联合办学促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和花园头小学、上辇小学从2014年秋季开始实行联合办学,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促进了三所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校园文化等方面高度融合,共同提高办学水平。

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提升 在2014年晋城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上,学校舞蹈队表演的舞蹈《笋儿尖尖》获得一等奖,并被邀请参加晋城市2015年少儿春晚演出。2014年学校少儿合唱团演唱的五首曲目参加了团市委、市文明办举办的以“童心向党 唱响中国梦”为主题的晋城市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被上报山西省文明办和中央文明办进行展播。2015年学校花儿朵朵合唱团通过层层比赛选拔参加了山西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现场集中展演,荣获全省小学组一等奖。

特色亮校,创立品牌

学校文化彰显办学成果 学校建成的“校园文化艺术长廊”吸引了无数家长驻足,得到各级领导好评。2014年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闵振环一行到校,就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调研,高度赞扬了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篇9

一、自我学习,丰富和更新知识

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为专业发展提供源头动力。数学教师的理论学习是获得专业发展的关键途径,通过对数学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深入研究,实现对教育价值观、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的自我更新,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质,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学人才。理论自我学习分为数学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两个部分。其一是更新与丰富数学专业知识,完善数学专业知识结构。关注数学科学前沿知识与发展动态,了解科技新发现和新成果,关注科技前沿中的应用现状,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新规律。如航天航空的发展应用到哪些数学、物理、化学知识,最新天气预报方法对物理、数学知识的运用等。其二是主动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升教学理论素养。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教学理论也需要更新。新数学课程在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展开等很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需要,教师需要丰富自身教育理论,完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仔细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查阅重要的教育学书籍,以获取数学教学改革前沿信息,研究新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

二、课堂教学,专业发展实践智慧

教学课堂是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的场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认真分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做好备课、教授与评价。重视第二课堂的教学引导过程,不断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新方法。高中数学教学实践需要重视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注意数学与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知识的融合。如物理课程中匀速运动距离和时间之间可以建立一次函数关系,匀加速运动与数学中的二次函数图象相关联。极限思想在高中化学有机物成分推断中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空间几何等相关知识。数学教师要具有学科融合的思想,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开阔学生视野。为了获得高质高量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重视教学的实践过程,并且需要重视这几个方面:对高中数学知识准确理解;对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合理设计与运用教学策略;对高中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规划与实施;正确反馈、评价与分析教学效果等。在课堂中让自己的专业不断得到发展,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增加智慧。

三、校本研修,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校本研修是学校组织与规划,以学校教师发展为目标,围绕教学实际问题,以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研究形式,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校本研修是良好的活动平台,活动形式有课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课题研究、教研活动等。(1)完善和丰富教材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或校本教案。教研组是具有数学专业特点的学习型组织,结合了“教学”与“研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展开校本教材或校本教案的编写,探寻适合本校学生水平与特点的学习内容。(2)数学教学行动研究。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以诊断、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为流程的教学行动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记录研究报告。如“空间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判定以及证明中,由线面平行延伸推出面面平行。通过阶梯式的证明方式,以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行动研究,展开研究课题。(3)数学教育叙事研究。通过对教学事件与行为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反思与评价教学意外、冲突等。如对“数列”知识的讲述,关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数列在九连环、购房中的实际应用等展开叙事研究,对教学中学生行为、学习效果、领悟成果展开研究与反思,做好科学评价。由校本研究展开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在专业上有规划地发展。

四、内外交流,发展专业水平

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专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与帮助。这里的专家指数学科研院所或高等[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师范院校专家,或者是校内外的一线专家教师。专业引领其实就是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关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对话,其主要形式有学术报告、教学现场指导、理论辅导、合作研究等。教学现场指导专家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与评课,并进行反思与总结,通过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下转第25页)(上接第23页)制订出优化的解决方案。加强高中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实验基地、科研场所等,加强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分析、指导和研究。同时还需要发挥高中本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组织对青年数学教师的培养,促进高中数学教师向着专业化进程迈步,逐渐培养高中数学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中,教师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重视对自身数学素养的提升,不断丰富自身理论基础知识,强化教学实践,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与统一,通过理论学习来完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行为,通过教学实践反思理论与实际的出入,有效探讨出适合现阶段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

篇10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面对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为了适应角色的需要,教师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掌握一些新的教学技能。

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担负的责任,更多的体现是促进。因此,教师必须补充下列“促进学生发展”的技能。

1 学习指导技能

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无所作为。在处理教学中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关系时,新的教学理念固然重要,但“指导”的技能也是致关重要的。比如,在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围绕听课、记忆、迁移、背诵、演练等接受活动进行;新课程强调了学习的探究性,教师对学生需要进行课题发现的指导、问题解决的指导、个别指导、小组指导、体验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信息收集指导等。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安全、快乐的课堂环境,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空间。

2 教育科研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教(校)”已形成共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逐步增强。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技能,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课例收集、撰写、分析到总结反思,形成课题。围绕通过实践形成的课题进行行动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而其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过程。同时,通过课例(题)研究这个切入点,可以牵动教研、科研、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激括学校的整体工作。

掌握教育科研技能还存在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的教学经验,积累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3 合作技能

新课程的综合化、社会化、民主化的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合作,如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等。师生之间的合作就是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像学生的一员一样,参与提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教学情境,就会在师生的合作中形成。其次,教师之间的合作。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第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由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还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在新课程中,教学活动许多方面的变化,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复杂并逐渐走向开放。对教师而言,无论是正常教学,还是实施教学改革,都将涉及许多方面,需要多方支持与帮助,并接受多方的监督与指导。这其中来自教育管理者的监督、指导和帮助,是最为直接的,也是经常的。与教育管理者合作,求得教育管理者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新课程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

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能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即教科书”的传统观念教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获得课堂资源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中老师必须走出书本,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是人生的教科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既立足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努力向课外拓展,向社会和家庭开放;既立足于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

5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

课堂管理的涵义不再仅仅是应对混乱、维持秩序以及教师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管教,更重要的是建设并形成良好的教室气氛。美籍教授威廉姆士博士在考察中国教育之后,写下了一封有针对性的信,他认为“教师不应自称为握有‘真理’,倒不如说真理是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另外的某个地方,而且探求真理是他们的共同任务。”课堂管理应是师生的共同行为,其主旨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课堂控制。因此,新课堂的管理应是师生共同进行的,课堂应是充满温暖,师生之间彼此熟悉、相互接纳、安全轻松的学习场所。因此,教师课堂的管理应变成引导、对话与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行为首先应该是理解和尊重的,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6 学习评价技能

以往的学习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新课程中的学习评价则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表征与结构的变化。评价不再是选拔的手段,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