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创业对社会的影响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资本;创业;影响

随着我国对教育行业的重视,近几年加大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了扩招的行列,这种条件下使得大学生的数量显著提升,当他们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就会手足无措。有些毕业生在国家的支持下勇敢的选择了去创业。不过对于刚刚走进社会的在大学生来讲,大多数毕业生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经验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因此,本文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社会资本的能够有效的提升创业者在信息、资源以及机会方面的获取,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一、社会资本的特征

第一,公共物品。所谓公共物品,一旦形成,仅存在于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上之间,它具有双面性不能归于私人物品。经济物品可以是私人物品,也可是公共物品。

第二,嵌入网络社会中。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共同体的促进和维持上,也体现在 生产价值上。因此,其收益有很大的提高,社会资本虽然是其所有者,但是其达到的效果更具有社会性。

第三,外部结构性。外部结构资源构建往往决定社会资本量的大小。

第四,其中的互惠性。已达到互惠互利为本,社会资本的有效使用是其关系到网络中的相关环节共同受益的关键。

第五,具有非短缺的可再生性。经济资本可通过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有效避免资源的短缺,然社会资本不具有经济资本的短缺性。

二、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社会经济

为缓解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开辟新的路径,为间接避开紧张的就业局势,大部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显然随着大学生的剧增,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关键。为鼓励现今大学生创业,政府部门不断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及各高校也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也为此建立了创业专项奖励基金等保障措施,但成功比例不大,只有少数大学生勇于尝试创业,因此大学生创业局势仍不乐观。

追究原因,纵使各高校已经有非常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学校也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也不能完全代表大学生创业的可行和有效,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还是存在很大区别和距离的,实践和理论并不能很好的衔接,因此大学生创业还是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是经济方面,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启动资金短缺。二是政策方面,创业基金缺少可持续性发展,政策缺少监管机制及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很多大学生享受不到政策优惠,因此,大学生持续创业也得不到良好的帮助。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受挫以及意识下降,总体来说还是许多相关政策跟不上,比如说政策不齐全、不配套和创业环境的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中所暴露出来的创业发展问题。他们创业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缺少市场经验、启动资金、发展资金和创业指导,因此,大学生创业困难的原因基本还是来自他们自身。在社会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创业没有意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社会资本也没有良好的运用,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资本一是可以通过网络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二是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需要的物质资源,因此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培养大学生社会资本的重要性,是许多高校和创业指导部门没有意识到的。为帮助大学生迈好创业的第一步,应该为创业者牵线搭桥,建立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

三、大学生建立社会资本的方式

在家庭方面,大学生不但可以从亲戚方面得到建立资本的帮助和资源,同时在父母方面也可得到人}关系建立社会资本。可靠有用的社会资本大多是来自于父母方面的。毕竟父母一生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关系还是相对可靠稳妥的,子女可以直接拿来用方便、简单,比自己再去建立要省时省事的多。利用好亲友的社会资本也能节省很多的精力的财力,他们的社会资本虽然没有父母的直接。构成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需利用好父母和亲戚搭建好的社会资本,找好关键人。这一社会关系网络的存在,对大学生创业有着更加积极的帮助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确立以后的社会地位及关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经人介绍的社会关系,在中国的社交中,会更加具有意义和可信度,为以后事情的成功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在上学期间要积极的参加课外活动,为建立社会资本创建机会。要组建自身的关系网络,可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以及社团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和相互交流的舞台,以接触更多不同年龄、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域的朋友和同学,社会资本就是通过这种关系圈建立的。为方便增加自身的社会关系流动,应同时积极参加校外实践活动,接触自身和学校之外的社会阶层。通过与校外人员的结识,除了能更加深层次、多角度的了解社会,还能更好的扩大自己的人脉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为扩大自己的二度人脉,认识更多的人,其中社会关系网络中比较关键的人都来源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为稳固自己的社会资本,可通过递进式扩大资本,比自己盲目拜访扩大资本有用的多。

社会资本的扩建还有一种是属于自身的,当然,除了学校和家庭中建立的社会资本。需要通过个人社交手段和公共关系能力来建立这种社会资本。想要有目的的与他人建立关系,需要掌握与陌生人沟通的技巧。掌握好这种社会本领还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对自身发展有用的社会网络还需要逐步的去建立。

【参考文献】

[1]杜艺中.社会资本界定与度量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0(31):6-7.

[2]李幼平.西部高校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体特征研究――基于模糊聚类分析[J].学术论坛,2011(6):212-216.

[3]刘沁玲.高校毕业生创业环境分析――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作用与驱动[J].学术论坛,2008(8):180-184.

篇2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创业;问题;对策

一、新时期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一)为经济增长创造动力

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这表明在未来的几年内创新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驱动力,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促进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换代,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鼓励大学生创业对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6(二)缓解就业压力

近几年,毕业生人数井喷式发展,不断出现“最难就业季”,由2008年的应届毕业生559万人,到2010年的631万人,2013年699万人,2016年应届毕业生人数更是再创新高,达到765万人。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鼓励大学生创业,为社会带来新的驱动力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缓解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近几年,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上涨,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整体大学毕业生质量的下降。当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学生创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文章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意识薄弱,创业能力欠缺

受传统观念、大学生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薄弱的现象。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要求具备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备法律、融资、管理、社交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但是这正是当前大学生创业所欠缺的一部分,很多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是他仅仅掌握、学习了某一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加上参加社会实践获得锻炼的机会少,创业能力不足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

(二)创业教育不完善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目前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实践环节有所欠缺,这就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开展;同时,师资力量不足,多数任教老师缺乏经验,这些也是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创业政策、资金扶植体系不完善

近几年,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创业,但是目前出台的创业政策还存在着政策“不着地”,无法贯彻落实的情况;在调查中还发现,资金筹集,是目前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扶植体系还不完善。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素质

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与自身的素质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自身应当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创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提升自身面对困难克服挫折的能力,积累创业经验。

(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鼓励大学生创业,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创业教育在这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首先,要调整课堂体系,因材施教,完善课堂和教学,是学生掌握必备的创业知识;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和政府、社会共同搭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的训练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基地,确保大学生在真正实施创业之前就对创业有真切的感受;最后,还应当通过各种创业大赛,科学指导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对创业的认识。

(三)增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植力度

首先,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氛围,社会不认同、家庭不支持往往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社会环境往往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应当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通过广播、媒体、自媒体等形式宣传大学生创业的优秀事迹,改变以往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其次,大学生创业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需要来自政府、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帮助,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植力度,增强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便是重中之重,要确保扶植政策的有效性,简化相关创业手续,主动给大学生创业予以供指导,并提供便利,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唐百锋.建设创新型国家视阈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2(6)

[2]李红.创业素质及其培养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3]张文强.大学生创业障碍及对策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融资渠道 课程体系 因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75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ZHENG Xu, WANG Hongjun, LIU Wei, LENG Feng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goals. Students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problems. In practice, there is no government support in plac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complete, and students start their own low quality factors that hinder student successful entrepreneurship. However, college students venture is a huge project, the needs of society, schools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collaboration.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social system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 education, enhance the ability three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inancing; curriculum;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高校扩招,以及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都让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GDP继续保持7.4%的低速增长,而同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同比增加28万人,就业形势愈更严峻。在集约经济模式下,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仅能拉动60~70万个就业岗位,就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而言,知识型人才明显过剩,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为破解就业困局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技能,可以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也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这些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目前大学生创业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的特点。据统计,除浙江省高校创业率达到4%,其他省份一直徘徊在1%左右,而这一数据在发达国家是20%;麦可思中国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则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 。这与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热切期望是极不相称的。

1 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篇4

关键词:创业意识;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作者简介:张强(1981-),男,山东临沂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牛梦洁(1991-),女,新疆博乐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上海 2016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上海大学生创业训练及创业实践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y1215001)、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85603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206-02

目前,发达国家大学生毕业创业率在20%至30%之间,在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中,有意从事自主创业的人员占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而最终能选择自主创业的仅为1%。在常人来看,创业可以和老板、财富这些耀眼的名词关联,可为什么我们这些锐气十足的大学生们的创业意向如此薄弱?这里面既有内在的因素,更多的恐怕还是缺少优化的外部条件所致。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内涵

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就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效进行有关创业的体验,使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愿望,形成从事创业的内在动力的教育活动。[1]大学生创业既能为自己创造机会,又能为社会分担就业带来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承担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但为什么我国的大学生却很少选择自主创业?

其实,企业家并非天生,他的某些方面也是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和传承的。美国经济学家维斯拍(Vesper)在1982年曾说过,“创业是可以被教的”;而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也说过,“企业家精神并不神秘,它不是模式,更与基因无关,它是一门科学。像任何的科学一样,它可以通过学习获得”。[2]因此,想要培养出企业家最为重要的则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因为它对于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它还有利于社会发展,并且,对造就未来企业家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3]而向学生灌输创业意识,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够在创业过程中得以激发和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积极引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重视创业意识。[4]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所面临的困境

1.谁磨灭儿时的创业激情

相信大多数年轻人儿时都有一个梦想,长大之后要开公司、做老板、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梦想就会被越来越现实的生活给打磨。在死板教条的教育下,在唯分是图的环境中,学生们还有多少时间去做着儿时的梦?现在,要走出校门的时候,儿时那份创业的激情早已消失。但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又有多少学生会无奈选择创业?

2.谁打消毕业生的创业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创业意识是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现今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与激情反而低于低年级的学生,是什么打消了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首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氛围的笼罩下,学生们会越来越现实,追求高收入、工作清闲的机关工作。其次,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对于创业者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心理恐惧,缺乏坚强的意志,害怕面对社会的竞争与压力。再者,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这一方面,学校只是针对创新能力较强、学习成绩优秀的极少数大学生来开展教育,导致有很多学生难以涉足,所以致使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缺乏创业成功的土壤。

3.谁为创业意识指点迷津

很多高校对创业教育的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教育管理者只是认为创业教育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联系紧密,并没有重在培养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化培养。我国在创业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导致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并没有相关的创业经验,也更没有教育体系及创业实践活动,这样便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而那些有意创业的学生在他们最初的创业过程当中,会不可避免遇到各种各样未知的情况和问题,他们解决这些情况和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创业意识的形成过程和创业能力的提高锻炼过程,可是,他们偏偏缺乏的就是帮助他们来解决这些情况和问题的指导老师与探索环境。

4.谁为创业激情买单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选择创业这条路不是有了激情就能成功。创业资金通常情况下有三种筹集渠道:自筹、借贷和风险投资。这三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对大学生来说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5]自己本身无力负担创业资金,并且通过创业计划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也几乎不可能成功。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评估,又有多少投资者会愿意给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显然,创业资金的严重缺乏扼杀了许多大学生创业的梦想与意识。

同时,我国现今正处于不理想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当中。目前,有关于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措施还尚未得到健全和落实。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可其中的过程却很难操作。

三、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

1.打造创新独立的成长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父母是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最初模式,父母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创业选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些鼓励孩子不要担心失败、大胆尝试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积极、乐观地去选择创业。[6]而那些从小娇生惯养,不经历一点困难挫折的孩子,家长会担心孩子失败、担心孩子吃苦受累,所以会希望孩子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更为谨慎选择自主创业。社会的环境也会影响创业意向的抉择。在一个大力宣扬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激发全民创业激情,正确引导全民培养创业意识的社会大环境中,让自主创业成为一种人生追求、一种活力的象征的时候,学生自然会选择创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笔者认为,父母及环境影响对大学生创业意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让大学生创业意识在教育里融会贯通

学校的教育是连接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纽带,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应该让创业教育成为新的教育理念来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自主创业是未来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首先,建设一支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因为每个人的先天潜能、性格、爱好等有所差异,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这种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把创业教育始终落实在行动里,注重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从创业意识塑造、知识体系构建、实践创新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来构成大学生创业全程教育格局,从而夯实大学生的创业基础。其次,要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观念,让自主创业这一校园文化成为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载体。这样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更体现出这所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浓厚的创业校园文化将会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起到良好的整体指引、塑造和培养的效果。再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校园期间,而且还应当对大学创业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建立起后期的咨询服务平台,而这一服务平台成为广大学生的实践学习基地,来帮助更多同学培养创业意识。

3.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创业教育

“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是一个得到逐步升华认识的过程,这要求高校首先要把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提升和创业精神塑造作为学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并且学校要根据各个专业的学习制度安排,将创业教育培养贯穿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其次,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当为一门课程来开设。”[4]笔者认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应该将创业课程的教育内容渗透在各个学科之间,把创业意识灌输给学生,与此同时更要夯实创业教育专业课程。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创业意识塑造、创业知识构建、创业能力锻炼、创业心理健康。充分让学生掌握创业前所需要的基本创业准备、创业步骤,学会初步的市场把握等相关创业知识。使学生在逐步树立市场共建意识、诚信原则意识、风险处理意识、责任分担意识等意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创业能力。同时学校在基本课程教育之外,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们学有所用。

4.社会多方相助,共建良好的创业环境

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形成,除了家庭和学校的基础教育影响之外,还需要整个社会都承担起这份责任与义务。同时,更应该汇集社会上多方力量,通过各种方式以及途径来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共建良好的创业环境。

第一,政府主导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指导加强扶持,以及提供完善的创业环境。政府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诸如科技园区之类的创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全面、周到的市场服务。许明等人认为:“作为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业专门设立培训机构,针对那些有创业愿望、创业创想并且在创业方面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开展创业培训辅导,有效促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能够掌握自主创业时所必备的工商、金融、税务、劳动和企业经营等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法例法规,从而熟悉国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最终使每一个准备创业的学生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决策能力。此后,政府还要通过开展政策咨询和跟踪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使创业的成功率提升。”[7]

第二,政策辅助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民生之路、富民之本,还是培养新一代青年成为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途径。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建议政府致力于完善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体系,并能够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同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协调、统筹协助大学生自主创业;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一些创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建立适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创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区;设立分级融资政策体系等方式扶持大学生创业。

第三,多方力量相助。我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才刚刚起步,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参与,同时,大学生自我创业的意识相对薄弱,更加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社会上的优秀企业家、创业人士,应主动、义务成为大学生创业者的导师,为他们提供实际指导与帮助;银行要开辟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新闻媒介应完善工作机制,依据自身的服务优势,向社会大力宣传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事迹,并且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来保护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作为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要积极帮助、关心创业者,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在创新创造的过程中创业。

参考文献:

[1]赖泽源.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2]Drucker,P.F.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New York:Hatpec&Row,2006:43.

[3]陈江,包奕峰,阮雪刚,等.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5).

[4]潘高,时小燕.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必要前提[J].前沿,2006,(10).

[5]刘凤清,乔芬.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及培养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2).

[6]宋建新.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6,16(2):73.

[7]许明,肖强,韦鸿鹏.广西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1.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扶持政策 创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教育由培育精英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虽是一件好事,但人才市场供过于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耗费四年光阴拿到一纸证书后,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遇。为此,国家应该加快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改革的步伐,摸清在当前社会下,大学生创业发展的规律,为大学生创业设立专项服务部门,扩大市场内需,全面调整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我国大学生创业风险高,成功率较低

创业参与度较低,创业人数较少。国家虽然发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但是却得不到民众的积极响应。在我国大众教育形式下,每年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总数十分庞大,但在基数如此大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创业并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数量却少得可怜。

创业风险高,成功率较低。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低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大学生本就资金有限,而创业风险高,并且创业没有什么保障,让许多有创业想法的高校毕业生投鼠忌器。虽然在学校内学习了先进的产业技术,但投入社会,普及范围不仅小,而且难以被利用,又没有什么基础,无法吸引相应的投资与赞助,创业热情生生被压灭。除此之外,国内各大行业的市场渐趋饱和,大学生创业门路狭窄。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一般会选择投入少,规模小的行业进行创业,但常常因为缺乏优势,难以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大学生创业参与度低,成功率低的局面。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

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性格、能力等个人条件为内在影响因素;高校的教育培训、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环境与文化等社会情况则为外在影响因素。充分了解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可以大致预测大学生是否适合创业,能创什么样的业,创业是否能够成功,等等。

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创业者的自身素质是影响力最大的一条,不同的创业者在面对相同的创业困境时,能够达到的高度是不同的。好的创业者一般具备清晰的头脑和优秀的决断能力,能够发现不易被察觉的商机,并立刻抓住机会。大学生创业多为团队创业,因此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也尤为重要,当团队中出现意见分歧时,积极的沟通才能妥善处理问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非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都是在创业时才首次开始接触资金管理的。因此,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此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决策能力以及社交水平也是创业之前必需完善的自身素质。

高校的教育培训。高校的教育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高低。现代教育倡导素质教育,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在课堂外以其他方式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支持的社团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等;高校组织的企业实习也为大学生创业积累了经验。大部分高校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讲座,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大学生创业。一方面,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力度的大小会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冲动。政府给予的创业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补贴如果不能够达到一定百分比的数额,则无法帮助创业者打破创业初期企业融入对应市场的隐形壁垒。另一方面,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如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仅仅是在大学生创业初期提供资金帮助,而在技术条件、人才保证、企业保障等问题上没有为大学生做出扶助,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概率就大大下降。

创业环境与文化。创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走向也将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方向。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文化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规范的竞争环境,刺激大学生创业的决心。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一是,大学生创业知识与经验不足。创业不是单靠决心就可以成功的,其中涉及到许多创业知识,包括理财能力和团队运行管理能力等,对于大学生来说还相对匮乏。二是,缺乏创业文化氛围与环境。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追求安稳,会在不自觉中避开风险,拒绝冒险。过于保守,不愿创新,不利于创业。三是,创业扶持政策不完善。现在的创业扶持政策在施行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符合当前社会环境的调整。四是,创业教育体系与实践脱节。现代封闭式教育一直都存在着脱离社会的弊端,学生从小到大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毕业之后难免会和社会脱节。虽然在学校内学习了高深的专业知识,但思维方式和运用能力却无法达到能够满足创业的水准。普通高校提供的创业培训课程有限,大学生也无法在短期的学习中学习到创新精神和创业经验,这也是不利因素。

完善扶持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

建立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起教育培训新体系,不再将创业教育停留在课堂与书本,应该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际的创业行动,切身感受当前社会创业环境。学校还需增加创业培训课程,依照创业项目或创业形式分门别类,扩大师资力量,多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为学生们传授创业经验。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处事能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等创业素质。

完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与服务体系。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应着力完善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支持体系,建立专人专项专款机制,不再单纯地“甩锅”给银行,给予大学生创业者更多优惠;另外,政府还须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开展创业培训讲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仔细做好创业风险评估,简化创业流程,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文化。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和文化是大学生创业的驱动和导向,而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它是人类思想意识长时间沉淀的产物。高校在大学生的创业指导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创业文化的宣传,通过学校内网、课堂、校园传播创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对待创业的看法,刺激其产生创业想法。社会公众媒体也应该主动地将大众视线集中到大学生创业方面来,使得大学生创业获得社会各界更多关注,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氛围浓厚。

高校和社会建立创业基地,完善创业孵化机制。高校有着许多可利用的资源,不仅技术人才多、实验设备完善先进,又有专业的老师教授可以咨询。大学生应该充分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利用学校开放的精密实验室进行科研创新,通过指导老师或者学校与外界的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此外,高校和社会应该完善创业孵化机制,帮助大学生将优秀的创业想法具体化,根据大学生的情况提供可靠的创业信息。

在当前社会的经济环境下,就业形势严峻,提升就业率,保证社会安定和谐刻不容缓。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紧密的人群,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创业大潮中的主力军。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应该在创业前努力提升自我素质,多方面学习创业知识,摸清创业规律,积攒经验,为以后的创业做准备。政府也应当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完善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让大学生创业者再无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白城师范学院)

【注:本文系2016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推进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辉、吴新中、董仕奇:《效能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政策优化策略》,《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16期。

②刘刚、张再生、吴绍玉:《中国情境下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反思与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6期。

篇6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现象

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象和人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不断改进,以及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在一直增多。然而随着大学生创业人数和创业项目的不断增加,对当代创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就目前社会的整体现象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现象表现出来的主要有四点,分别是向往懵懂性、盲目性、随意性以及不科学性。向往懵懂性是指大学生刚刚离开义务教育开始自由,对于创业有一份向往的力量;盲目性是指大学生对于自己要创业的项目并不清楚,为了创业而创业;随意性是指大学生创业没有明确目的,随便选择一项即可;不科学性是指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当中没有让自己的专业或者特长服务于自己的创业,进行更好的工作。

二、当代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1.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处于起步的阶段,大多数的大学生并没有要进行自主创业的打算,缺乏自主创业的思维意识,并且我国缺乏从事专业创业教育的老师,大多数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是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师担任。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比一般的教师更加清楚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接受自主创业,如何鼓励学生去进行自主创业。在很多情况下,会让大学生有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态度与面对创业的态度,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必须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给大学生更多的关于创业和就业方面的指导。最后,可以使大学生形成一种早日融入社会的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2.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早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在更多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当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第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让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使他们在受教育的同时形成创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以及健全的人格。

3.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四点:第一,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思想素质以及服务理念。第二,形成全员参与,相互配合,共同成长的理念。第三,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理念。第四,培养大学生对当代创业的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意识。

4.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对当代大学生创业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通过学生社团、学术讲座、文体比 赛、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共同配合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意识;宣传激励法,不去命令,积极鼓励学生去进行创业,在各种学生接触的平台去进行宣传;典型教育法,通过大学生创业当中的典型事例对他们进行教育,潜移默化;团队实践法,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去获得进步与提高。通过这些方法和途径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让更多的大学生去进行自主创业。

在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创业素质,并且形成大学生自主创业与全员参与的局面。

本文主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现象以及当代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更多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可以让更多有创业思想的大学生开始创业,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局面,让学生、学校、国家、社会都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珍,光 峰.创新教育与当代高等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2(0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存在矛盾 冲突 消解方法

引言

大学生创业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创业措施,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大学生不仅仅代表着年轻的一代,更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创业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才会更好的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而培养现代化高校大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如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运用创新式的创业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的情r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创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才会更好的实现高校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创业中矛盾冲突的表现

1.创业文化理念的矛盾冲突。我国有关部门曾经指出,要想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道路,就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高校对学生的创业方式和创业措施,因为高校大学生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维护我国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在创业文化理念的时候,我国有一些高校存在着创业理念方面的问题,现如今还有一些大学生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对于不良事物的抵抗能力差,这些都是现代化高校创业中存在着的主要矛盾。

2.创业组织结构的矛盾冲突。在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创业中,创业等级分配的较为明显,学生与教师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创业学生的时候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创业组织结构的矛盾与冲突将会严重的影响着我国高校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要想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发展,就一定要不断的采用创新式的方法对其进行创业,在创业高校学生的时候要时刻与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统一,做到创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3.创业人员素养的矛盾冲突。创业人员自身的素养将会对高校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教师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一些教师并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在创业学生方面存在着欠缺之处,这些都是现如今高校教师创业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由于一些高校辅导员或者是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师都非常年轻,所以无论是在创业经验还是在创业方式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不足。所以笔者认为只有从根本上加强对高校学生和教师素质的培养才会更好的实现从创新式的创业理念。

二、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创业中矛盾消解的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心理沟通与疏导体系。以人为本的交流和沟通体系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少爷”“小公主”,在对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针是高效性的,据有关调查结果研究表示,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中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高校中的有关创业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定期的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这些都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2.建立大学生对话组织创业模式。大学生对话式组织创业模式是一种创新式的组织创业模式,这种创业模式比较符合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为对话式的创业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我国高校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还可以打破传统创业中的束缚。在组织建立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有效的“对话”,对话式的创业模式涉及的范围较广,这种创业方式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较大的。由此可见建立大学生对话组织创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3.优化大学生交流互助创业机制。基于人性化的创业理念,在创业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时候,应该采用一些互的创业机制,因为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对于外界的事物并没有过多的认识和了解,使用促进式的创业理念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创业。为了培养更加适合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学生,就应该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理念去培养学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和沟通,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心理交流和沟通实际上就是一种互的创业机制,让学生们在互相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性。

4.引入和谐共融的创业思维。和谐的创业思维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所需要遵循的创业方式,在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创业中,有很多高校的教师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创新式创业理念的重要性。无论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还是站在微观的角度上来看,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都应该融入和谐的创业思想,因为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核心动力,也是维护科学化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只有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创业理念,才会更好的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新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中的矛盾冲突与消解,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在高校大学生创业中,学会运用创新式的创业理念和人性化的创业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只有清楚的意识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性,才会更好的实现创新式的创业,坚持人性化的创业理念是推动我国高校发展的必要保障。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基地;发展现状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日趋普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提高,相对应的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下达了关于《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文件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应该认识到要使创业教育落实到实处,需要有大学生创业基地等保障条件[1]。

一、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的意义

(一)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顺应国家的政策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下达了关于《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因此,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是响应国家号召,适应社会和时展的必然结果。

(二)缓解国家就业压力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富余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过去所谓的“铁饭碗”也越来越少。中国每年新增的岗位有限,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也就使得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而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对现今的大学生教育寄予了厚望。早在1999年,国家提出了“高等院校要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思想。而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正是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尤其是适应现在社会所需人才的必然要求。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需求

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对面性的,既要有踏实而丰富的理论知识 ,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力。而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正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力。

二、大学生创业基地现状

(一)客观情况

首先我国大学生创业基地起始于上世界九十年代,起步比较晚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在国人的观念里,毕业取得一个“铁饭碗”的思想根深蒂固,尽管近些年,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基地项目,但是也正是在全国高校阶段,各大高校并未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个课程安排,同时也并未把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作为一个主干建设[2]。

第二,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缺少一些有经验,有理论的师资力量。想要建设高质量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有水平的教师必不可少。现状是,现有的专业老师参差不齐,而且也是根据自己的爱河和被动形势“半路出家”。即使这样的情况,也缺少大量的专门从事大学生创业基地教育的专任教师。

第三,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缺乏一条完善的体系。发展起步晚,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数量严重不足都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创业基地建设的发展。很大高校只是把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作为一项上级交代的任务,而很少能真正意义上参与并不断发展。同时,有一些高校在本科四年教育中,只是在最后一年才让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业中,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很难使得大学生创业基地得到良性的循环的发展[3]。

(二)主观情况

首先大学生创业建设意识薄弱,缺乏实际经验。从目前来看,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是选择工作稳定,薪酬丰厚的单位就业,也就出现了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而对应的,对于大学生创业这方面的认识,学生比较淡泊,也没有在大学期间得到具体的锻炼。保守的就业观念势必影响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发展建设。

第二,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不仅仅是学生,学校两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建立的,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不仅需要政府在经济上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政府在政策上面的辅助。在实际操作中,很大大学生创业基地成为一个“空壳”,由于政策的覆盖面比较窄,大学生在创业基地内面临着许多现行政策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三、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思想

思想是领导一切的基础。想要搞好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首先要完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理念。

在现今社会,高校秉着开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各大高校应该理清思路,突破原有的模式,以社会的需求作为指导思想,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从来不断提高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细想[4]。

(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

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做为一门课程在日常教育中展开,设立专业的课程教授,建立合理的课程计划。我国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在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的公选课,再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以及不同需求,设立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创业教育课程。

(三)增强师资力量,建设专家型教师团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有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则必须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同志就提出过,“要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教师就必须有创业实践。”目前,高校的教师大多出身学术研究,真正从事创业研究的专业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发展。所以,应该鼓励创业基地老师走出去,多到创业前线去兼职;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企业里面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大学生创业基地授课。完成高校-企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

(四)政策支持

大学生的力量是薄弱的。在大学生创业基地中,需要得到学校和政府的支持,因此除了高校本身应该给大学生创业基地提高帮助之外,还应该和基地一起寻求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解决他们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降低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创办成本,为建设提供一切便利条件[5]。

(五)加大大学生创业基地成本投入

在资金投入方面,各大高校应该加大对创业基地的资金投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高校应该设立一些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的教育基金。建立健全高校财政支持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教育发展机制,拨付专门用于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的款项并且做到专款专用。

四、小结

大学生创业基地是高校创业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对它的研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万由祥,孔新舟.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Z1:100-101.

[2]王友明.大学生创业基地功能定位、建设原则与途径[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43-46.

[3]孔新舟.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探讨――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14,01:76-79.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内部要素;外部要素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针对全社会层面和全体民众提出“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和发展,劳动力及人才就业市场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大学生作为祖国青年一代的骨干力量,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该《决定》在高校层面还提出“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旨在发挥其数量大、分布广、文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等特征,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并提供各项制度保障及帮扶措施,争取实现以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大批人成功就业的目标。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当前,我国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还处于初始阶段,与欧美等经济发达、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地区的学生创业成功率20%相比,即使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高的浙江地区,其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3%,而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一数据只在1%―2%,这其中的巨大差距显而易见。这与长期以来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限制、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程度、社会认可程度息息相关;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创业素质,这不仅仅来源于学校教育,更多地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各类创业要素的理性分析。

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要素分析

1、内部要素

(1)一个主体。一个主体也就是创业者自身,创业者自身的素质和条件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主体要有理想信念,要有坚定的创业理念,而不是人云亦云,图一时热闹。创业者在有了创业的想法之后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软件或者是专业的创业咨询师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对于创业,要务必做到胸有成竹。

(2) 两种关系。两种关系也就是创业团队关系和社会人脉关系:自主创业的最优团队组合就是互补型;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团队内高效运转。人多力量大,单枪匹马很难实现各类问题的面面俱到,再加上大学生创业者本身就缺少社会力量的经历,存在对各类问题考虑不周全的可能性,若是一个人则很难保障创业的进度并且很容易出现纰漏,而组建一个优势互补型、知识层次互补型的创业团队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若能做好团队分工和计划,确保团队高效运转,形成创业团队的最大合力,在瞬息万变的创业市场中才能尽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大学生初期创业者而言,要打开市场,甚至说是要保证工作顺利展开的另一个主要关系就是社会人脉关系。首先,一个初期开办的公司,存在对行业了解不深入、对各项规章和程序了解不清楚、市场推广打不开等问题,这就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帮助。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显著,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和历练,缺少对社会的认识,同时也缺乏广泛的社会人脉和社会关系,这就导致了他们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在竞争中存在劣势,这就要求创业者必须在创业之前做好评估,并整理资源、找出对策。

(3) 三种特质。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应该具备至少以下三种特质:一是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包括: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适合创业的性格、不骄不躁的心理品质、较强的心理抗压能力、较强的责任心等;二是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科学的知识结构,包括:本行业相关专业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财会类相关知识、行业或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他商业知识等;三是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准确的市场分析能力、敏锐的商业洞察力、灵活的危机处理能力、较强的沟通交往能力、拒绝纸上谈兵的实干能力等。

2、外部要素

(1)资金。有媒体调查显示,约有40%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创业成功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针对这个问题争议本来并不大,然而作为创业者需要解决的是找到方法和思路,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积极主动寻找方法;当前大学生创业者解决初期资金缺乏的方式主要有:众筹、银行借贷、创业基金、合伙人出资、风险投资等。

(2)技术。受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等特征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大的主流是技术性创业,包括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开发的一些产品技术专利的孵化、利用一些前沿技术为着手点组建公司、与当前一些科技研究进展相结合、对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预测等。当然,这也正是一些风险投资公司所看重的。创业者要充分重视并利用好各类应用技术;同时,对现有的技术也必须做好保护,避免核心技术外流。

(3) 扶持、优惠政策。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出台了许多的优惠政策,涉及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开业、融资、税收等多个方面。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来说,提早了解这些政策;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提早入手,提早了解这些政策,早作准备,才能利用好这些政策的优惠与扶持作用,走好创业的第一步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大学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后备力量。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初始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和重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依旧存在不贴合的地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还有待继续培养,引领和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依旧是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不论是从学校教育者的层面,还是从学生创业者的自身层面出发,创业要素的培养、发掘、整合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学生创业者也要将自身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自身的创业要素有效整合,争取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创业能力。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 现状分析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90-02

所谓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以满足其就业或创业需要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大学生愿意创业、敢于创业和善于创业。较之传统的就业教育,它不是授学生以“鱼”,直接为学生提供求职的技巧,而是授学生以“渔”,为学生提供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让具有创业能力的学生积极投身到创业实践中,创造出大量的企业和实体。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够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大学生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高校已深刻的感受到大众化教育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开始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许多高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学生第一课程中安排了创业教育类课程,在学生第二课程中积极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创业活动。(2)高校中接受过创业教育的部分大学生,具备了一定创业的能力,他们走向社会,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实现成功就业的同时。为他人创造了就业岗位。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在不断攀升,已经进入良性的发展过程中。(3)大学生创业不仅能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引导和鼓励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尚未将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

目前,许多高校对开展创业教育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对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意义认识不深入。缺乏创业教育的制度、机构、师资等必要条件。(1)在制度建设上,组织领导机制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创业教育还不够重视,创业教育及创业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期规划和具体制度,未建立相应的创业教育机构。(2)在师资构成上,力量薄弱。高校从事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一方面来自管理学科的教师,另一方面来自学生工作队伍的思政教师。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过创业实践和受到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其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3)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不够健全。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采取选修课的形式,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对大学生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未能发挥创业课程应有的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主阵地的作用。(4)与企业联系少。创业实践不足。创业既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实践.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同企业的联系很少。使得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2.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创业精神对创业兴趣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对创业及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兴趣不足。(1)绝大多数学生只愿意通过求职方式来就业,从未考虑过通过创业来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空间.这使得他们在大学期间只重视就业能力、求职技巧的培养,忽视自我创业素质的提升。(2)由于求稳怕风险的陈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标准上。往往将工作稳定、福利好、薪水高作为第一选择,不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稳定性较差的工作。许多大学生认为刨业是找不到工作之后的无奈之举。(3)多数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对少数创新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而言,置创业教育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不重视自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4)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最缺的就是资金,似乎有了资金就能创办公司,就可以实现成功创业,没有认识到刨业教育对创业成功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3.创业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未形成有效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体制和制度环境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创业环境条件较差的现状。(1)政府制定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多属于宏观指导性文件.在实际执行中缺乏可操作性,降低了政策执行部门的执行效率。(2)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不重视、不支持。使得现有的国家创业政策的落实不到位;有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使得效果大打折扣,致使创业的大学生并未在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方面享受到真正的扶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公平竞争和讲究诚信的良好的创业环境还没有形成。这导致不少大学生创业者举步维艰.浅尝辄止。

三、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地位的教育体系。它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需要各种资源的整合,各方力量的努力,即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高校的重视、社会的支持,还需要家庭的理解和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此.必须构建起由政府、高校、社会、学生、家庭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1.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非常关键。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开发及培养。首先,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将创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校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去。其次,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或相应机构,制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或实越规划,负责大学生创业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大学生创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三,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入校至毕业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与创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及法律知识,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第四,加强创业教育的炳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培训或鼓励校内教师参与创业实践.提高专职教师的创业能力,使其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刨业;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请校外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或者引进或聘任相关创业人员,形成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第五,丰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创业氛围。一是设立大学生创业中心。使其成为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以及成功创业的平台;二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去申请创业启动资金,经过创业专家对其创业项目评审后,给予资助。

2.大学生应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接受刨业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内外因素共同引起的。而内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阶段走向大众化,就业竞争加剧,就业难度加大,只有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变“等、靠、要”的就业思想,发挥自我主体作用,自觉接受创业教育,培养自我创业能力,跨人社会自主创业,为自己创造事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其次,大学生应积极参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校园活动,特别是一些竞技性的比赛,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刨新意识、竞争意识、信誉意识、合作意识及敬业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第三,大学生应积极投身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到企业中去实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独立应对困难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3.营造良好的全民创业氛围。培育和谐的社会创业环境

大学生创业不仅有赖于政府的支持、学校的支持,而且还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应充分利用多种大众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大力宣传创业.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的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其次,各种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参与到大学创业教育中。非政府组织要加速自身的完善,增强对社会事务的敏感度,充分发挥其中介作用,~方面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筹款等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建议,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