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碳的用途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碳的用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碳的用途

篇1

【关键词】 化学;插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下册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编入了彩图和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二、运用插图,加强实验教学

新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近百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前视剖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斜俯视实物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总之,它们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

化学仪器图表示出各种仪器的形状、构造、特点。上册第150-151页表格中9种化学仪器的图形加深了学生对实物认识产生的表象。

新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此,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关系重大,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中,形象、生动的化学实验装置图比比皆是。例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24页图7-4白磷的燃烧,图中两处白磷、一处红磷明显不同的位置,加上适当的示意,使学生形象地了解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上册第19页图1-25中学生学到了如何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的方法,下册第69页图11-3过滤装置图为学生学习过滤操作作了很好的示范。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示意清楚,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掌握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注意点,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实验中品红的扩散、木炭在氧气里燃烧、配制氯化钠溶液等实验操作过程的图示大大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减少了文字量,这是新教材化学实验插图的一大特色。例如,下册第44页图9-2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图例,将取氯化钠、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倒入烧杯、量筒量水、水倒入烧杯、搅拌溶解等操作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仪器图进行识图、辨图、改图、说图、选图、释图、连图、绘图等类型的练习,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插图,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反映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上册第52页图3-12,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新教材对物质的用途基本上采用图示法,这是一个新突破,既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又减少了文字量,好教易学,颇受欢迎。例如,玻璃刀裁玻璃的图示使学生不仅了解了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起到了示范作用。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

四、运用插图,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

新教材配合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刊印了拉瓦锡、道尔顿。侯德榜三位科学家的肖像。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选学内容,并用生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介绍科学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着重要作用。

篇2

关键词: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安全;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99-02

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城市的无序扩张、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等,不但造成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了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承载因素的破坏,危及到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由于19世纪30年代盲目的开垦西部土地从而酿成1834年的黑风暴和苏联由于20世纪50年代不合理开垦中亚处女地而引起的1963年黑风暴就是最好的佐证。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一些新兴前沿研究如土地生态学、土地伦理学、土地可持续利用等也不断展开。但是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管理土地的现实手段和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就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和方法而言,土地利用规划追求单一的社会经济目标,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未达到最佳,而城市规划中的“反规划”理论为我们拓展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反规划”理论

(一)“反规划”理论的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加速,城市二、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也不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人居环境的适宜性逐渐降低等。为了寻找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它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以往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缺乏认识和尊重,以牺牲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途径而言,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二)“反规划”理论的内涵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反规划”强调的是一种逆向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是对传统规划的一种校正,而不是反对传统规划,其规划的思维是辨证的思维,是反思的思维,是可逆的思维。“反规划”强调城市发展必须以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为基础,即是指区域和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是将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旱涝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乡土文化保护、游憩与审美体验等整合在一起的关键性的网络状土地空间格局。其基本要义是: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打破传统思维,变“城市与环境”之“图与底”的关系为“底与图”的关系,以环境为图,以城市为底,着重在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上做文章,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三)“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工作方法应该从区域非建设用地入手,优先规划和设计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过程,就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过程,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它包括:(1)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2)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3)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4)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5)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6)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7)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8)开放专用绿地;(9)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10)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1)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

二、“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

(一)“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

1.土地利用规划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都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因而导致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以最能从土地上获取财富的方式来决定其用途。这种价值秩序将导致非建设用地被大量蚕食转变为建设用地,这种土地用途/覆被变化造成了不可恢复的土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改变;同时在土地利用空间配置上,未考虑充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关系,忽视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诸多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影响,忽视了对土地景观斑块之间空间关系的适宜性,也没有涉及保持土地利用系统较高生物生产性能、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给人以艺术和美学的享受,导致区域生态格局和人文格局的分割破坏。“反规划”理论就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和人文危机中提出,要求关注土地开发的外部性影响,要求重视和尊重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重新审视现有土地利用价值标准与判断问题,重构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体系,尤其是土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2.土地利用规划的思维方式。“反规划”理论强调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规划过程,开拓了一条新的规划思维,改变以单一价值主体主导的思维方式为多种价值主体的思维方式。在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实际编制过程中,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的习惯性思维是先确定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内部或者周边的非建设用地,往往因为城镇发展的需求被抢先占用。“反规划”思路提倡的规划程序“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将规划主体的偏向由重建设用地、轻非建设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均视,首先确定强制性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域(即先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初步定义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然后在此基础上落实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角色定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领,可以说土地利用规划不仅是对区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布局规划,而且对不同的区域间土地利用方式也存在规划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土地利用规划就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而进行公共干预的具体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工具或者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社会利益的调节及效率和公平的权衡。“反规划”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引入有助于提升规划价值观体系完整性和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合理性,倡导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尽可能弥补市场行为的负面影响,关注公共与私人行为的分布效果,努力弥补基本物品分布上的不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保障土地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选择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计划和安排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强度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但由于非建设用地利用具有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正外部性,其发挥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而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仍以传统狭隘的直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不足,更缺乏对土地利用对远期的生态、社会影响后果的考虑,规划目标单一必然导致其他效益的损失。“反规划”理论立足于对非建设用地规划,优先考虑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过程和人文景观的保护、模拟和规划,强调了时空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建立在不同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模型以及生态安全评价标准体系,同时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措施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提供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下的土地利用方案。因此,“反规划”理论的引入改变了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不对等地位,确定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为核心的多目标规划模式,才能使得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三者能够取得协调,保证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流程

“反规划”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借助GIS技术,对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进行模拟分析,用以判别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P),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安全格局即可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将“反规划”理论运用到传统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时,通过模拟区域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形成专项景观安全格局,这既包括具体土地利用景观单元的研究,也包括确定这些单元区位的廊道和网络来实现各区之间的水平联系,然后得到这些关键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元素所构成的生态基础设施,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得到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分区、落实土地利用布局,最后形成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图1)。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流程实质是“反规划”理论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的一种校正和补充。

三、结语

在生态保护、伦理思想、科学发展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代,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目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为中心,而是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此时,“反规划”理论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意义,将其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形成尊重自然生态过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使土地利用规划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9).

篇3

关键词:图标 用户 图形化用户界面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40-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用户浏览网页逐渐从固定的"hA电脑转向便携的移动设备,图标的显示设备也越来越小屏幕化,这就要求图形符号必须简洁、直观、一致、可读性强、具有美感,界面中的图标设计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早期的线型单色特征向趋于写实的拟物化风格转变,随后逐渐转向日益盛行的扁平化风格。

从2007年,乔布斯最早的iphoneOS1.0操作系统时界面的拟物化,到2013年后微软Metro风格的扁平化的风靡,界面图标设计也有了一个巨大的革新。

一 线型单色特征国标

线型单色特征图标,是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期,受技术、设计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图形多为简单的几何造型且色彩仅限于单色或者较少颜色的图标。早期的图标设计主要在于对文字内容的解读上,当然这也是在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图标的美观性、界面风格的一致性、对用户的吸引性上都比较欠缺。例如windows95版的操作系统中,界面风格就是简单的几何造型加上少量色彩搭配。(图1)

二 拟物化风格图标

2.1拟物化风格图标兴起的原因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硬件和网络日益发达,CPU和存储介质的效率和容量大大提升,色彩得到了充分的解放和发挥,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线型单色特征图标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用户。为了用户更好的实现交互体验,拟物化风格开始出现。

2.2拟物化风格图标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拟物化风格,就是通过叠加材质、纹理、高光、阴影等效果对现实物品的造型和质感进行模拟,使得图标从外形到交互方式上都和现实生活中类似。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乔布斯在2007年最早的iphoneOS1.0操作系统时的界面设计,乔布斯首次展示了该操作系统下界面中丰富的视觉效果,如相机图标和现实生活中相机镜头完全相像,这样沿用人们生活中的认知习惯进行设计,使用户在体验上一眼便知其功能,而其精细的质感打造,相比线型单色特征图标更加生动形象,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追捧。(图2)正如《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里所提到:“当你应用中的可视化对象和操作按照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与操作仿造,用户就能快速领会如何使用它。”21世纪后,拟物化风格盛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否快速吸引用户的眼球,变成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的关键因素,拟物化因其细腻、精致、漂亮、形象的优势也深受众多设计师和广大用户群体的喜爱。拟物化最大的特点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和使用习惯带入界面设计中,用户识别度高,学习成本低,这也是它的最大优点。但拟物化也有很大弊端,比如功能化在大多数拟物化界面中并没有很好地得以实现、图标所占存储空间相对较大而影响页面加载速度、设计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图标质感的打造上而容易忽略图标的一致性等问题。但也有些对拟物化风格的模拟,容易忽视用户体验和交互方式,造成滥用装饰效果,比如在界面上加入了皮革、缝线、木纹、阴影、金属抛光等效果,虽使界面看上去精致细腻,但是难以在真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物,界面的设计就会给人以唐突的感觉。(图3)

三 扁平化风格图标

3.1扁平化风格图标兴起的原因

与拟物化风格图标的不同,它的兴起有两点原因:一是由于科技的发展、移动端的风行,带动了市面上多设备生态的普及,不同型号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屏幕的尺寸各不相同,拟物化风格基于它丰富的样式表现,大多数为位图,要适应不同设备着实困难,需要设计师根据设备的不同做多套尺寸不同、内容相同的图标,这无形中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而扁平化的出现,由于其是矢量图形的绘制,无论放大缩小都不会失真,这大大解决了设备适配的难题;二是由于在当下信息过剩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每天被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所包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直观、醒目的向用户展示所需信息,成为众多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师思考的重点,主动的信息植入而不是被动地让用户来识别成为众多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师思考的重点。就像建筑大师密斯为了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观点一样,物极必反,当一种风格极尽流行时,人们就越发渴望打破传统,创造不同的风格来使用户眼前一亮。在此形势下,图形符号日趋简洁并注重寓意的表达给用户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体验,随之扁平化风格应运而生。

3.2扁平化风格图标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扁平化风格指的是摒弃各种渐变、高光、阴影等造成立体感的效果,运用平面化的色彩和抽象、简化的图形,搭配突出的文字信息进行的图标设计。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微软在Windows Phone 7中引入的Metro界面设计,简洁的图形、明亮的色彩搭配网格分割,给用户一种清爽、清新、明朗的体验,为以后扁平化风格创作做出了重大启示。(图4)而将扁平化的风格推向顶峰并迅速普及的是苹果的于2013年的IOS7操作系统。(图5)

由于扁平化风格更加注重国标在美观之外的功能性意义,对色彩种类的运用相对较少,所占存储空间比较小,因而相比拟物化风格,它在有限的时间中加载速度更快;更容易突出主题,减少对用户的视觉干扰和记忆负担;便于识别,扁平化的图标设计更加简洁加上醒目的色彩,即使在较远的距离,也能够清楚地被用户识别;设计也相对容易,无需考虑高光、阴影、渐变等多余的装饰,只需注意图形的直观性、界面网格布局,色彩的运用等方面,使图标保持易用性、一致性。但扁平化风格也会造成相应学习成本的增加、且传达感情不够形象等弊端。

四 图标未来的发展趋势

4.1多元化共存的时代

拟物化和扁平化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设计师会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用户群体、不同的设备等因素来选择更加适合的风格,不能说哪一种风格终将被另一种风格取代而消亡。未来图标的发展趋势,势必更加趋于向多元化风格发展。

不同的产品特性决定着不同的图形气质与风格。例如在游戏场景中,由于用户多为年轻群体,他们渴望在虚拟世界中获取真实的体验、释放压力,所以不难发现众多大型游戏的界面多炫酷、仿真、具有科幻性,意在呈现给用户好莱坞大片般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发用户内心的情感共鸣,因而在进行图形化用户界面图标的设计时,常常用拟物化风格的手法来表现图标的质感、光影,比如游戏按钮的设计。而相对于58同城、ZAKER等信息类网站的设计,就更加倾向于扁平化风格,设计更关注信息和内容本身而不再强调过多的装饰,目的在于更清晰、明确的传达功能信息,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获取有效信息,减少视觉感知的复杂性,从而减轻视觉疲劳。(图6)

五 图形化用户界面图标的课题应用

随着对用户界面图标的不断探索,在进行客户端课题的设计中,应用以上理论研究,客户端界面主要在于功能的易用上,因而图标的作用为衬托界面功能,辅助用户更好地完成交互,其设计更适合扁平化风格,表现形式必须一致,以最简洁的方式有效地展示页面信息,将信息分层级展现,次要信息通过折叠、弹出窗口等形式隐藏,当用户点击时反馈给用户所需信息,以此呈现给用户更大的操作界面。(图7)

总结

篇4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 规划 GIS 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0-106-02

1 前言

在土地用途管制当中,土地利用规划是其重要依据,是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合理、科学的手段,是城乡建设发展当中最重要的保障,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土地的供应总量实施严格控制,对土地市场进行规范。对土地的供应总量实施规划并严格控制,将土地的资产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切实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当前,我国国内在土地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前提下,GIS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对土地利用规划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 GIS系统简介

GIS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即指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对系统工作以及信息科学理论进行合理的运用,综合分析并科学管理有着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从而为管理、规划、决策以及研究提供必需的信息,作为一种全新技术系统,主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1)具备采集、分析、管理、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2)以地理研究及预测为主要目标,采用地理模型方法为主要的手段,具备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以及动态预测能力。

(3)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精确、快速、综合的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

3 GIS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日趋动态化、多元化、复杂化,过去传统的方式、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已经略显陈旧,很难及时准确的反映出规划影响因子的时空变换规律。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陈旧的方式、方法以及手段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引入全新的技术和方法,加以改进并完善,对于GIS、RS、GPS等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加以合理利用,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的动态性、科学性和弹性,真正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动态修正。

土地利用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非常复杂,当中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在规划编制的具体过程当中,需要征求多方专家的意见,通过多次的谈论,并建立起小组通过审议最终确定规划的方案,得出相应的技术报告等多项规划成果。此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于将来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预测总是存在着一些的偏差,在规划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持续的把规划状态同实际情况之间展开比较,一旦存在较大的差距时,需要及时依照具体情况对规划实施修改,因此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制定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引入GIS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土地利用变化的实时更新、动态监测,同时可以大大极大的减少规划当中反反复复调整中持续增大的工作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帮助规划人员制定出科学的规划,让规划更加易于实施及管理。

4 GIS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4.1 建立空间数据库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即是对某一地区的土地在将来的一段时期内,对土地的利用类型实施规划,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管理的根据就是规划地区内的经济、社会信息、土地运用现状信息以及地区内的地貌、地形等一系列地理信息。所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当中,地理空间信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占据重要地位。基于GIS技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结合起土地利用中的各类数据类型能够建立起各种地理空间数据库以及属性数据库。

基于GIS技术,在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之上,能把各类图形数据直观并有效的展示出来,同时能够对图形实施人机交互式的编辑并输出。基于GIS的多种功能,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人员能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更好的开展规划工作,多种图形的展示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规划获得成果直观性;土地利用规划审批工作人员能够从图形上直观的观察各类项目用地的具体情况,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3 空间分析功能

GIS有别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它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当中,涉及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这些功能同各类专业模型有效结合在一起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收集充分的土地利用规划地区基础数据作为支撑时,把GIS中繁多的空间分析工具同土地利用规划专业模型联合起来加以使用,能够为实现快速、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制造出非常有利的条件。

4.4 土地利用规划

基于GIS能够建立起土地利用的空间信息系统,为土地的利用规划切实提供出详细的资料。此外,GIS拥有非常强的空间分析能力,依靠这种能力,能够实施规划设计中的择优分析,在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中加以辅助。同规划设计当中的多种应用模型,运用GIS中可视化的功能,对规划设计所得出的结果实施模拟显示并分析,为更好的完善规划设计提供出详尽的信息。

4.5 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当中,需明确规定出各类土地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现状、权属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进而确保用地分类的准确性、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图斑一致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土地利用规划获得成果的科学有效性。基于GIS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土地利用规划中对于定位、定时、定量的需求。基于GIS科学建立起规划数据库,能够对不同的土地类型信息实施查询并分析。

基于GIS技术平台,科学合理的建立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信息库,紧密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各个阶段的业务,实现土地利用在总体规划上的修改、编制、实施方面的自动化管理。在规划编制决策这一过程当中,基于GIS超强的空间数据展示、管理以及分析功能,实施直接的信息传递、转换、处理以及图数表达,为规划提供起科学详尽的依据。

5 总结

随着GIS技术的持续发展,在今后会为土地利用规划带来更好更多的服务。总的来说,GIS技术择为土地规划以及利用提供了数据采集、管理、存储、处理、应用、分析、显示等多项服务,同时能够对原始数据文件进行自动更新;基于GIS技术,不但能够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现状实施分析评价,自动生成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成果库。也能够实施土地利用远景规划以及利用类型预测,对土地利用结构实施优化以及布局制图并对土地进行适宜性的评价等等。

基于GIS的多种功能,能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有力的帮助,在将来有广阔的实施空间。

参考文献:

[1] 沈意浪. GIS 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7).

[2] 张苏红. GIS技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1(02).

[3] 曹玉香.GIS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动态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05.

[4] 叶莉莉. GIS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5] 罗梅,刘建国.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6).

篇5

将原媒体资源整合为图书,并不是将其图文复制后的直接载体转化,而是对其筛选和重新搭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舍弃其中过于时效性的内容,保留具有指导性和知识性的图文,将其按照一定顺序编排,以符合阅读逻辑,并使其具有长期收藏价值。

笔者有幸负责了“昕薇MOOK”丛书从无到有的项目创建过程。此间,充分感觉到图书编辑的角色和操作流程与常规不同,并逐步摸索出一套高效运作的策划流程,使得这个项目进展顺利、收益突出,现归纳如下几点与同行分享:

1 分析整体图书的定位

资源二次利用类的图书定位,不同于母体资源。因为母体资源通常的关注点多在信息的直接呈现,而图书更注重实用,这是两者的定位差异。

比如,“昕薇MOOK”丛书的主题策划设想是将已出版两年的期刊内容进行整合利用,编排成适合图书市场销售的图书。期刊的时效性内容将没有优势,图书的定位会更多聚焦在知识性方面,从原来的潮流中为读者提供方法和解决方案。这样,在语言风格和版式设计、定价策略等方面也就需要与定位相呼应。

2 进行内容的取舍

在前期策划过程中,需要确定项目要套书出版还是单册出版、分册以什么内容为主题等,这些问题的确定除了基于对图书市场的调研外,还取决于对原母体资源的筛选和统计,兼顾内容总量和大纲章节间的平衡。

在“昕薇MOOK”丛书策划前,首先通读了全部两年期刊各个栏目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统计数字表,在表格中标注好内容的大体分类和改造后的大致篇幅数目。当统计完成后,便可以通过组合该表格所示内容的数量来确定套书的内容划分,如第一套丛书选取了彩妆、发型、服装搭配三个主题,第二套丛书则选择了护肤和服装搭配两个主题,舍弃了杂志原有的美甲、健康、礼仪等栏目内容。

这个阶段的统计是比较粗线条的,只是确定有可能成书的主线是什么,后期还须将成本投入和市场收益相结合进行考虑,如设定达到80%可二次利用的则为可执行的主题,低于这个数值的就可视为投入成本过高而舍弃。

3 确定编写大纲

编导大纲的过程就是为每个分册构思目录的过程,同样的原始材料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和编排方式,那么需要策划编辑兼顾创意和平衡,从而获得该书的大纲。

例如,同样是策划发型类的图书,可以按照脸型的不同来进行目录搭建,也可以按照发的长度,又或者按照辫、盘、扎这样的具体技术……这时的编排确定就需要对之前选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统计,得到统计结果后,尝试用不同编排组合方式,观察和揣摩读者的喜好,兼顾章节的平衡度。

视情况不同,也可以将图片和文字分别考虑,例如《昕式搭配秘笈》一书统计后确定了按照场合来划分的思路,这个思路只需要利用之前期刊中的图片,将其彻底重新组合,舍弃了原本图片所配有的为介绍风格和品牌所书写的文字,新撰写了按照场合搭配需要的知识和描述性语言。

4 “边写边画”地进行内文策划

在确定了图书版式风格方案后,做该类图书的内文策划比较像期刊的采编编辑,即既是每页内容的策划者又是内容的执行者。

在“昕薇MOOK”丛书实施中,交稿方式借鉴了期刊采编的工作流程―文字从光盘档案中导出,提取所需并进行层级等标注,图片按照页码顺序来画版。画的每一个版就是每页模拟的排版情况―简要勾勒出该页需要有多少图片和大小标题的关系,同时,也标注好图片在原期刊中的页码、图号等信息,使后续环节提高效率、减少失误。

画版的过程,也可以明确制定出需要新制作的内容,并根据画版后的结果,制定出包含色彩搭配等信息的补充拍摄详细计划。

5 借势营销

资源二次利用类的图书,一般都是基于母体的知名度进行,是品牌延伸的项目之一,所以利用母体来进行借势营销是一箭双雕的方式。借势营销的策划可以在图书成稿后,在各目标媒体利用原母体资源的影响力进行市场预热,也可以利用潜在读者的参与互动进行事件营销。

篇6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内容、特点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数字化测图主要是一个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的过程。以计算机为中心,并通过计算机对地形空间进行数据处理的数字地图。它实现了测图的自动化、数字化、高精度,赋予了地形图新的生命力,使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与应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与传统的模拟法测图相比,数字化测图工作对测绘事业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数字化测图工作的特点

1、数字化测图概念

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电子速测仪,这种电子速测仪基础原理是数字化测图,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件、软件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机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字地图,使电子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广义上说,数字化测图又称为计算机成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航测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计算机地图制图。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主要指野外实地测量即地面数字测图,也称野外数字化测图。目前我国测图行业常常使用的有三种,分别是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成图。就是将采集的各种有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最终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得到了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绘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数字化测图的运行示意图数据采集点位信息、地物模型、绘草图数据处理、特征信息数据传输、地貌模型、屏幕编辑、绘图文件存盘地图,这还需要时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例如如显示器、绘图仪等。

2、几种常见的数字化测图特点常见的数字化测图特点有点位精度高、改进了作业方式、便于图件的更新和加工利用、增加了地图的表现力、便于图件的更新、方便成果的深加工利用、可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源等几种。数字化测图的工作过程主要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数字化测图工作的特点还分为外工作特点和内工作特点。外工业作特点主要有自动化程度高、 作业周期短、测站覆盖范围大、工作范围易于划分、对测点依赖性强、对记录要求高、测量精度高;数字化测图内业工作的特点主要有成图周期短、成图规范化、成图精度高、分幅和接边方便、易于修改和更新、对外业记录依赖性强、对绘图人员要求高等。数字化成图技术的运用,省去了手工制图中图廓整饰、展点、草绘等高线、形成铅绘图、审校、修改、清绘着墨形成初步成果、验收、修正、最终提交成果资料等十分复杂的工作流程,使这一切工作都在计算机中进行,在成果验收时发现问题也可在计算机中修正。

二、数字化测图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数字化测图不同于传统的模拟法测图,在测量实践中应正确认识与掌握数字化测图的特点。根据数字化测图的特点,在野外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与成图编辑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控制测量中,使用GPS测量时,除必要的测量起算数据外,尽可能要有已知检测点,检测合格后,再把检测点加入控制网作为已知点进行平差计算,这样可以有效检测测量精度,防止测量错误。

2、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数据采集时,应严格注意输入测站点与后视点。如果测站点与后视点错号(点号与位置均认识错误),实践证明无法检测出来,造成内业处理上的不便。

3、数字化测图内业图形编辑主要依靠外业记录,外业测量时,记录员应详细记清测点点号、点的属性、连线关系,必要时绘制草图。否则,内业处理时,容易造成错乱。

4、全站仪测距精度较高,但在野外测量时,不能盲目扩大测程及测站的覆盖范围,由于测角误差不可避免,因此应严格注意仪器的对中、整平、后视瞄准的精度。

5、在内业图形编辑时,各类地物符号应严格按照地形图图式要求进行编辑。以满足数字化成图的规范要求。

6、图形编辑应遵循“不清不绘”的原则,对记录不清的暂时不编辑,经外业检查后再进行编辑处理。遵循“边编辑边注记”的原则。对于大测区来说,野外采集的信息很多,为避免错误,每编辑完一个完整的地物,应及时加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注记,如独立树,应注记树的类别等。

7、数字化地形图是GIS系统的重要信息来源,在图形编辑时应注意结点的连接精度和封闭图形的闭合性,对应连接的线条应用编辑功能进行连接;对有特殊要求的地物应单独建立图层,并适当选取层的颜色。

8、数字化测图在分组测量时,各组测量的数据编辑完成后,应将整个测区到拼接起来,认真检查各组测图的衔接情况,检查处理后,再考虑整个测区地形图分幅的问题。

9、数字化地形图内业图形编辑完成后,应利用绘图机绘出样图,到实地进行认真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物有无漏测、属性注记是否与实际相符、陡坎的走向、电力线和通讯线的连线关系、等高线是否反映实际等等。对内业处理中有疑问的地方应重点检查。实践证明,实地检查是数字化测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数字化测图应用

数字化测图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地面测量仪器、数字化测图软件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全新内容,广泛用于测绘生产、水利水电工程、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军事工程等部门.数字化测图作为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技术,与模拟测图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前景,是测绘发展的技术前言.目前许多测绘部门已经形成了数字图的规模生产.作为反映测绘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数字测图技术将逐步取代人工模拟测图,成为地形测图的主流。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测绘行业的自动化和现代化进程.

四、结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字化测图技术也会日益完善。数字化地形图具有便于保存、修改、更新和建立电子地图的特点,其长远的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数字化测图与模拟法测图相比,虽然测量的内容没有变化,但这两种测量方法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简述数字化测图特点,结合数字化测图的实践经验,对数字化测图实践工作的整个过程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对数字化测图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卫华肖高铭孙芳.数字化测图方法探讨.江西测绘

〔2〕宋伟东,张永彬等.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城镇化 土地利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镇化中主要土地利用问题

土地利用效益包括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的内涵,城镇化过程产生的土地利用问题与这些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有关,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将城镇化中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归结一下三点。

1.1城镇无序扩张侵占大量农地诱发经济社会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用地扩张在所难免,加之农业生产对土地的竟租能力通常明显不如城镇第二、三产业活动,这就很容易产生城镇建设用地的外延扩张,致使城镇无序蔓延称为当前全球性问题,并且由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各异。

由于农业土地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劳动对象,也是人类食品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一旦因城镇建设占用造成大量农地流失,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给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并进而影响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实力雄厚,在解决这类问题上所遇障碍不是太大,主要采取适当限制农产品出口、增设就业岗位等措施就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或消除这些矛盾。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由此诱发的经济社会问题往往成为沉重的负担。这这些国家,不仅因为城市扩展对农地特别是耕地的大量侵占给食物生产造成极大压力并带来食物安全危机,而且往往由于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资金,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致使农村地区对于相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日渐凋零。另外在发展中国家比较突出和严重的是,因城市化发展而致的失地农民发生了向城市大规模单向流动,但由于城市第二、三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并不能全部涵盖这些人,他们中的相当一部人就由农村的无地农民转而成为城市的公开失业或隐蔽失业的贫困群体。

1.2城镇土地低效利用影响土地资源效益充分发挥

城镇土地低效利用在实际土地中常表现为用地不当、用地不足或用地过度三种形式。其中,用地不当是指土地使用功能不合理,其表现形式可分为这样两种,一种是按照竟租能力大小或规划安排,某地块应当被用于A用途,但由于历史或其他方面原因,而被用于B用途或其他用途,造成土地应有价值不能得以体现,这是较为明显的用地不当,另一种则是某地块在有多重用途可以兼容的情况下选择了价值较低的功能使用,用地不足是指土地利用不充分或不利用。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较为常见,由于土地获取较为方便或廉价甚至无偿,许多单位在征用土地时多征少用或征而不用,以致使城镇土地空置或仅仅进行低密度使用,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按照经济规律要求必须有偿使用,这种状况大卫缓解或消除,但随着城镇化土地市场的产生,又出现了投机性土地空置,如许多地产商在取得土地之后,并不对其进行投资和建设而是坐等土地升值以特价而沽。用地过度则是指在某一地块上的连续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等其他因素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导致边际产出乃至总产出发生逆向变化。

从土地利用资源效益倡导的“物尽其用、用尽其利”原则来看,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用地不当都明显违背了其中的“物尽其用”原则,在城市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趋势而土地资源供给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更应该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因地制宜确定地块的合适用途,为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功能创造前提。用地不足 是对“用尽其利”原则的破坏,虽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土地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就某一时而言,特定用途的土地利用都有相对的最高水平,如果达不到这一用地水准,都可视为用地不足,土地利用的资源效益也就未能充分发挥。用地过度是冲另一种意义上对“用尽其利”原则的破坏,这是因为城镇土地利用首先符合持续利用原则,而这种过度利用虽然带来较高的短期效益,但从城镇土地利用的长期来看是得不偿失的,就这层意义而言,城镇土地利用还应追求资源效益的持续发挥。

1.3城镇及其周边的土地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严重

土地的自然演进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地质、土壤、水、大气、植被和动物自然因素之间发生着必不可少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自调节、自组织的复杂有机体,土地生态系统的演进方向是不断趋于稳定有序、协调平衡,通过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间的物质流、能量流的过程维护期存在,寻求最大的保护。虽然城镇土地利用是在土地自然演进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人类活动,但城镇土地利用也应遵循客观规律,既要通过合理利用来发挥土地生态系统承载和服务城镇化的功能,又要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使城镇化与土地生态系统相得益彰。

2 城镇化中土地利用问题对策

作为城镇化的根本载体和重要物质基础,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前述土地利用问题毫无疑问会影响城镇化发展。为了奠定城市化进程顺利推进的土地资源基础,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2.1控制城市土地无序蔓延

从区域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来看,城市发展都不应追求城市区域的无限制扩大。为了遏制或防止城市新区的无序蔓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增长调控手段,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从土地的承载力角度确定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以增长的边界来限定城市区域的范围,从而确保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2.1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在城市用地受到自然或人为限制情况下,城市土地利用需求的满足,只能主要通过提高存量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来相对增加土地经济供给量。而且,如果城市内部不能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那么城市向外无序蔓延的趋势无法得到有效阻止。

2.3改善城镇及其周边土地生态环境

城镇开发活动引起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大规模破坏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要改善城镇及其周边土地生态环境,首先必须了解其内在运行规律,然后根据空间上不同区段的特点二应用不用策略。众所周知,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安全机制是为了保证系统稳定并向高级阶段发展,其结果表现为系统的各种结构和功能特征发生相应变化,其中,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目标维持系统内部最大的生物量与系统稳定性,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获取最多的生产量。

参考文献

[1]吴纪宁;;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J];文史博览;2006年14期

[2]刘德宏;;农民环保意识与村庄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视角的分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篇8

关键词:乡土树种;园林绿化;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S7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发展的十分迅速。现代人们对城市景观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许多因素导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如没有实际考察当地环境情况,引进外来树种,忽视了性能优良成本低廉且易于管理的乡土树种的应用,导致绿化的成本很高,生态效益差,且经济效益不佳,园林绿化工程变成了面子工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因此在园林绿化中怎样将乡土树种的广泛的应用,成为园林工作者需要探讨的课题。

1 乡土树种的优势

1.1 环境适应性强

乡土树种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磨练,对于当地各种自然环境已经十分适应,如水资源缺乏、温度变化、光照条件、土壤肥力等,在条件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依旧可以存活,并具有明显的特性,其也是自然环境在植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做出的选择。相比较之下,外来树种作为当地环境的外来客,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不确定的,即使在移植的初期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也还是需要自然长时间的选择和驯化,才能判断其是否能够适应该地的生态系统,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养护及管理简单

乡土树种在于环境长期的融合过程中,早已对环境及其适应,也包括其周边的生物环境,如土壤肥力的供应,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病虫害的侵袭,历练出了较强的抵抗能力,且生物界的平衡也使得有益的昆虫与有害昆虫处在微妙平衡的状态,也对乡土树种的正常生长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因此乡土树种了可以在该环境中起到良好的保持水土、蒸腾降温、防尘隔音等作用。在进行种植后,其依旧能够能够适应大的环境,无需过分养护,保持其自然特征。

1.3 成本低廉

乡土树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成本相较外来树种,成本更低,更加经济实惠,其具体表现有几下几种:(1)数量多。一般随处可见,数量多,资源十分丰富,且不需要经过复杂的移栽及运输,在中间的过程中节省了许多成本;(2)损耗少。乡土树种已经适应于当地复杂或恶劣的环境,因此易于栽培,成活率高;(3)养护成本低。乡土树种一般具有很强的病虫害抵抗能力,不需要在养护工作中投入太多人力物力。

1.4 具有地方特色

乡土树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与周边环境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状态,且其分布状态及性质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每个城市的气候、温度、光照、土质等不一样,适应每个城市的树种均有所区别,因此很容易形成地方特色,具有十分明显印象,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

2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

受到人们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外来树种对本土树种的冲击,及当地园林绿化人员的设计理念等,乡土树种的种植并不理想,且与外来植物的冲突一直存在。对于乡土树种的歧视,导致对其的资源开发十分有限,无法形成有经济的产业,且驯化技术相对落后,对于该树种的利用也是很大的阻碍,因此包括很多有特色的乡土树种的利用率很低。

3 提高乡土树种利用率的措施

3.1 提高对乡土树种的正确认识

许多人认为乡土树种不够大气美观,不上档次,观赏价值有限,而外来植物更加有气势或十分美丽,视觉效果好。该观念不仅忽视了本土树种的优良性质,且片面的美化了外来植物的意义。许多外来植物对改善本地的景观的确是有意义对的,但是他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外来植物因离开了其原有的生态系统,生长不受约束,极易呈蔓延的态势,挤占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对本地生态平衡是极大的威胁,且品种单一很难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乡土树种的优良性能,及盲目引进外来植物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矫正人们对于乡土树种的偏见及对外来品种的盲目偏好。

3.2 加大开发乡土树种的研究力度

乡土树种的长期不受重视,其基本处于放任生长的野生阶段,因此其良好的性能并没得到充分的开发,对其的栽培、种植技术还处于空白状态,不利于广泛的推广种植。针对该情况,对当地的植物种类及品种进行调查记录,制定准确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对所调查的乡土植物品种按照该标准分类,甄别、筛选出观赏性高、适应性强,且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开发出更多的立业资源,广泛种植推广。传统树种的培训往往是在野外采集种子,不加筛选即直接培育,极易出现树苗生长速度不均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需要先掌握乡树种的生长规律、特点,对树种进行甄别、筛选,并科学培育,并反复进行驯化实验,开发出优良的性能及配套的培育技术,为乡土树种的推广提供基础条件。

3.3 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技能

园林的设计者应对乡土树种的生长规律、习性、特点及功能喜好等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各种乡土树种的特殊习性,并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选择合理的排布方式进行种植,如对植、丛植、乔木灌木、树群、孤植等,使植物资源利用及分配更加合理。在该生态环境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在生态环境的作用远远大于人工植入的植被,因此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保持原有植被的原则,尽量不破坏当地的原有植被环境,从根本上坚持园林绿化的生态意义。在后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虽然乡土树种的养护较为简单,但也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各个树种的不同特性给予区别对待,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进行粗放型的养护。

3.4 建立乡土树种产业

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乡土树种无法大面积推广种植,在于没有形成有体系的产业,开发其经济价值。因此,应按照当期的具体树种的数量、种类、自然景观及经济条件,将适合观赏、适应性强易于管理的品种批量培育,使乡土树种转变为独特的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在实现其生态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也能够刺激该类树种的推广,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既保证了生态平衡,又可以解决效益问题。

结语

如今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对生活的质量的追求及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园林绿化工作也面临更多的困难。但是目的在于保持生态平衡及创造较好经济效益的园林绿化事业,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变成了单一的追求绿化的美感,而忽视了其本质的生态平衡,这是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意义的误解。因此现代人们需要调整价值观及审美观,使园林绿化工程不仅仅停留在视觉表面上,而是从根本上将生态系统保持好,从根本意义上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篇9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征用;级差地租

一、问题提出

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城乡差距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中,城乡规划逐渐被提上日程。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使得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展。而在农村,土地是农民拥有的除劳动力之外的有效“致富”资产,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土地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布局与建设的空间,而且是融资的重要工具,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的体现。国外经验表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政府充分控制和分配土地收益密切相关。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城乡规划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城乡规划中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及其问题

(一)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二)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土地征用方面: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较少的经济补偿,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此外,市价和土地征用价格的巨大反差,土地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经济组织之间的不规范流转大量存在,这种自发性的流转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带来诸多问题。如用地权不清晰、产生由价格和产权问题而发生的争端、土地资源的滥用等;其次,利用招标拍卖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分配利用。土地竞拍的价格一般较高,尤其是房地产商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在高价得到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进行配套建设开发,造成房屋价格上涨、炒房现象严重。

三、城乡规划中土地合理利用的政策建议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城乡规划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做好城乡规划的基础。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乡规划中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应首先从土地价格的规范出发,一方面对农村土地征用进行管制;另一方面对土地的招标、竞拍、挂牌给予合理规制。

(一)对农村土地征用的管制

1、征地补偿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根据地租理论,地租有级差之分,应根据土地的优劣程度来确定地租。换言之,对征收的土地给予征地补偿费时,应有所区分,根据地块带来的效益确定。对于在可预测范围内有良好发展前景,并且用途非常广泛的地块,在征用补偿费的确定时,应区别于劣质地块。此外,政府在对失地农民的同期损失给予补偿时,应该加入土地使用后的预期利益,动态提高补偿标准,从而既可以降低农民对征地的不满情绪,又提高了土地征用的成效。

按照马克思的地租分配理论,级差地租ⅰ应由土地所有者所有,级差地租ⅱ应由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所有。对土地征用后产生的增值部分,应充分考虑被征地者的利益。而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土地用途转变增值的土地收益中,农民约得5%~10%,村一级得25%~30%,政府及部门得60%~70%。因此,规范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是改善现行制度的重要方面,是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2、征用土地的购地费确定。购地费应由被征购地块的地价款、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构成,其中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应如实补偿,地价款可根据农地基准地价,集体农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的用途及预期收益等因素确定,让农民分享额外的增值收益。尤其对于个人承包集体土地的农户,在承包期还未到达的前提下,承包的土地已被政府征用,他们的预期利益更应得到保护。

(二)对土地招标、竞拍、挂牌的规制。由于国家允许对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招商、拍卖和挂牌,全面推行和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

让制度,从而凸显土地资产价值,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秩序以及有效遏制土地出让中的暗箱操作提供平台。经营性用地通过扩大土地出让的招拍挂比例,由市场机制决定土地去向,由政府部门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基准地价和出让底价,充分挖掘土地的资产价值。

根据科斯定理,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甚至不需要政府干预市场交易,市场交易便会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来进行。市场的真谛不是价格,而是产权,只要产权确定,市场主体便会“议出”合理的价格。土地是一种特殊商品,地价是转让产权后的经济收入,招标、竞拍、挂牌会获得土地使用权,因此政府为了保证招标、竞拍、挂牌的顺利进行以及土地资产价值的充分体现应该先从制定基准地价以及转让土地的产权入手,根据转让产权的不同、土地的位置、土地使用期限、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地区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城市周围农用地的生产状况以及交易成本等因素来制定基准地价,从源头上规制土地的招标、竞拍、挂牌。

 

主要参考:

[1]陆益龙.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1

童霓.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问题浅析[j].西部财会,2008.3

篇10

关键词:乡土植物;园林绿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乡土植物引入园林绿化工程中,既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又可以降低园林绿化的管理和养护成本,还可以增添城市的乡土文化氛围,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进行乡土植物的推广,是一项符合科学原理的正确决策,我们必须重视乡土植物的合理运用。根据城市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引入合适的乡土植物,并且加大乡土植物苗圃的培育力度,从而提高整个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水平。

一、乡土植物的特征

(1)、乡土植物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由于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对于本土的气候以及自然灾害有着很强的抵抗力,而外来植物除了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外,对本地的气候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这对于急需改善城市生态的建设者来说是不可等待;且外来植物生命力的疲软,容易失去应有的作用。

(2)、乡土植物能够更全面地诠释当地的特征性文化

气候区域性的差异,形成了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差别,从而使得不同的区域具有区域特征的植物景观,比如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植物景观的东北针叶林、北方杨柳树、西南橡树林等等,这些乡土植物均被赋予了千年的文化积淀,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还能体现人们区域性的审美观点,更能形成特色而成为吸引游客的手段。

(3)、乡土植物管理方便,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由于乡土植物是经过本地自然选择而遗留下来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本土植物,其成活率较高,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大大降低了后期的维护费用。采用合理的景观设计方式,很快就能营造出具有区域文化特性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整个城市具有园林的观赏美。

二、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意义

(1)、乡土植物区别于本土植物

本土植物是产地引入到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而乡土植物主要是指乡间的本土植物,也就是人们常常忽略的一些的植物,乡土植物在当地经过一系列的演化后,将会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并且生长良好。乡土植物集自然、生态、社会以及精神功能于一体,在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乡土植物对园林绿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2)、较高的经济效益

乡土植物是某一特定区域的本土植物或者是经引进后进行科学驯化以适宜当地生长气候的植物,因此乡土植物的种植已经完全适应了生长地区的气候、地质、土壤以及当地生物等因素,节省了不必要的特殊护理以及科学观察等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乡土植物的种植,可以节约购买树种的成本,我国部分树种成长速度较快、成长周期短,在一定的时间内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因此种植时一般选择栽种小树苗,既保证成活率,又节约植物种植成本。

(3)、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乡土植物在生长地域得到了长期的培育与栽植,已经能够对当地城市污染物进行净化与吸收,对气候条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同时还能够对土质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有利于城市水源的净化,对空气污染的过滤程度也慢慢增大,有利于城市环境的绿化与保护。

(4)、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建立

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是建立在植物多样性基础上的,缺乏植物多样性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甚至会造成毁灭性灾害。而乡土苗木的发展在群落稳定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适地适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土植物在千万年的进化中,非常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便于栽种、易于成活、且成本低廉。并且乡土植物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病虫害有很强的抵御能力,维护着当地的生态安全,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加强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乡土植物的研究

近年由于人们“崇洋”、对乡土植物忽视的原因,导致我国现阶段对于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科学研究和认识不足,乡土植物的应用还没有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在加强绿化建设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对动植物种类、群落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资源调查,做好摸底工作。

(2)、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园林景观中各种植物的排列、组合和使用,最初来自园林设计人员之手,园林设计是基础。要想做好合理的布局,充分发挥每种植物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园林绿化队伍的群体素质。园林设计人员要对乡土植物生长特性、植物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只有对这些习性有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才能将其灵活运用到园林设计中去。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科学的设计理念下,将乡土植物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组合,立足群落结构理念,将乔木、灌木、花卉以及地被植物等进行合理的优化搭配,将每一种植物特别是芳香植物的特性发挥出来,充分的体现出它们的天然特性和观赏的魅力,使乡土植物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保留原有植物,尽量利用当地植被,使用乡土植物,使其多种植物共生,达到群落演替的近自然生态绿化状态。

(3)、植物之间共生原则

这里所说的共生是指在进行造景过程中,不同的植物在一起进行组合能够达到共生共利,而不是相互竞争生存资源。比如一些树木可以分泌出另一种树木需要的物质,或者2种树木之间可以相互分泌彼此需要的物质,这样就达到了共生共利;而有一些植物分泌出来的物质是影响其它植物生长的,像胡桃树就能分泌一种对苹果有害的物质而不宜在一起种植。

(4)、注重技术创新和经验的积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和推广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园林绿化乡土植物规划设计,努力提高园林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大力开展针对乡土植物的选择,培育以及应用等各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另外还要对当地现存乡土植物资源的生长状况与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对乡土植物的驯化工作也要加大力度,逐步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乡土植物本身的观赏性,使其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5)、利用树形造景

在乡土植物中,一些植物经过园林人员的稍加修饰就可以成为姿态多样的树木,比如新疆杨和油松可以给人一种正能量的感觉,而杨柳树却可以给人一种缠绵、浪漫的感觉,而一些诸如蒲葵这类热带的植物却可以让人有种置身于热带雨林的感觉,不过这均需要对这些乡土植物进行合理的组合和配置才能更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在我国园林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常绿植物,这些植物经过园林景观设计师的设计可以给人们一种永恒的感觉:生命的永恒、爱情的永恒、理想的永恒……

(6)、利用叶色进行造景

这种造景的方式是针对不同树木的叶色差别,比如常绿阔叶树的叶色为有光泽的暗绿色,常绿针叶树的叶色为墨绿色,但是针对北方大部分落叶树木,其叶色有较大的差别,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可以利用这种叶色的差别来排列不同的图案,如可以利用紫叶矮樱、金叶榆、水蜡等配置出各种生动的图案。而且很多树木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出不同的叶色,如北京香山的枫树的叶子,一到秋季就会变成红色,其成为了国内赏枫的最佳游览地之一。

四、结语

乡土植物由于其特有的优越性,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被充分的考虑。要积极探索乡土植物的应用,加强推广力度,重视推广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提高地方的文化内涵,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乡土植物的保护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保证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比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推广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栋辰.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J].现代园艺,2011(22):123.

[2]刘思宁.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2,12(15):14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