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规划

篇1

关键词:多规合一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我国城镇发展相关规划众多,不同规划之间内容冲突、协调度不够、难以高效支撑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问题,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国发[2014]18号)》和《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通知(发改规划[2014]1917号)》等多个国家相关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多规合一的工作要求,以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的协调与统一。

当前多规合一中以“三规合一”工作开展较多,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的合一。从部分已经开展工作的案例来看,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合一往往成为三规合一、多规合一实施的核心,旨在协调建设用地指标与空间布局的不一致,如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总量差异[1],统一规划管理边界构建“一张蓝图”[2,3]。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当前多规合一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多通过林地、水域等现状生态空间辨识,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禁建区予以辨识[2]。虽然这些城乡范围内的留存生态空间对于生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生态空间斑块之间存在着各种生态过程,而这些生态过程对于生态保护往往发挥关键性作用。如城市发展造成生境斑块隔离所形成的破碎化景观格局,会限制生物在不同生境斑块间扩散的生态过程,进而威胁生物生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前工作中,由于所确定保护成果缺乏对生态过程的辨识与评价,将使这些生态过程直接面临城市发展的干扰与威胁,并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划研究中,虽已有同时开展生态空间与生态过程保护的工作,但这些规划结果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衔接不足,致使各类规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依然较弱。因此,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需要对生态环境规划如何与其他规划相衔接进行探讨,以提供更好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意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设定具体目标以引导市场发展,并成为其他各类规划的纲要与依据。从“一五”规划至“十二五”规划的演变情况来看,生态环境不断受到重视,并从“十五”规划开始,对于资源环境的内容单独成章予以表述。评价指标体系变化则更直观地表现出生态环境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越发受到重视,而二者之间的衔接主要在两个方面:规划指标之间衔接和项目选择之间的衔接。

规划指标之间的衔接是将环境规划中的污染物控制量等作为国民经济规划的控制指标。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所确定主要指标中,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森林增长等指标。以针对“十一五”期间火电SO2排放绩效的测算结果为例,这种基于具体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体系能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断变化,反映主要环境问题的指标全面性将成为二者之间衔接的主要挑战。如雾霾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爆发,使得PM2.5成为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环境指标,而如何设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则成为难题。

与项目之间的衔接则是依据项目所产生的潜在环境影响,指导建设项目的选择。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当前已能在部分领域对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核算,如在碳排放控制方面,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核算能辅助各产业发展的总量规划、能源消费的碳足迹计算能指导社会发展的能源结构调整。总体而言,当前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融合于发改委定目标、选项目的进程中,能最大程度减轻经济发展与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

二、衔接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土地利用总量与空间格局进行安排,相对于主要关注城镇空间的城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覆盖整个城市与乡村的所有空间,对于中大尺度的国土空间格局构建具有突出优势。基于空间格局安排进行生态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已较为成熟,如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网络规划、基于生态群与最小费用模型的生态网络规划、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等。因此,生态环境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重点应放在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规划上。

在划定保护的空间格局时,当前土地利用或城镇规划多是根据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风险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有明确管理边界线的结果区,将其空间叠加结果作为生态保护核心区,或者在规划中列为禁建区。这种方式容易忽略掉一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键性意义的空间,如高自然价值农田对于鸟类多样性的保护、河滩湿地对于水鸟的保护。因此,在划定保护核心区或者禁建区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划分标准,注重对关键性生态空间的辨识与保护。

生态保护空间规划中,除针对斑块结构的核心区保护以外,带状景观为另一主要的空间结构类型。当前研究与实践最为广泛的为两类带状景观――生物廊道与水系缓冲带。生物廊道是维系生物在不同隔离生境斑块间自由扩散的带状景观结构,而基于最小费用模型模拟的功能性廊道越发得到重视及使用。最小费用模型考虑了生物在包含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基质中扩散时的选择偏好与空间距离两个因子,对其扩散时所选择路径进行模拟,进而作为生物廊道予以规划;水系缓冲带是分布于河滨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植被空间,发挥着富营养物质控制、过滤径流、改善水质、保护河岸等多种功能,而根据其发挥的功能不同,其宽度与植被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部分情形下,此两种带状景观在功能上可以重叠,即水系缓冲带可发挥生物廊道的功能。

结合核心区与生物廊道可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规划,而在考虑水污染控制、土地沙化控制等生态需求以后,可以构建区域安全格局。在中大尺度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规划中,虽然会考虑多功能的需求,但在空间上依然 以网络化的结构为主。这种网络化的空间格局在国外规划中广泛采用,在国内科研与规划实践中也有探讨,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则考虑不多。此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在空间格局规划上进行衔接时,可借鉴反规划的理念辨识需严格保护的生态空间,进而与禁建区相对应并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

除划分禁建区这一广泛采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以外,土地多功能需求对非禁建区的开发建设也有着一定的生态保护需求。如土地利用格局与覆盖的调整,对于面源污染控制、洪涝灾害应对等均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对多功能的考虑,能对广大非禁建区建设开发中所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需求予以辨识。这些所辨识出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则应作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用地选址的依据。

三、衔接城镇发展规划

城镇发展规划以城镇建设范围为主要对象空间,其从总体规划到控规、详规的组织体系,涉及区域到地块的多个尺度,同时,受限于大量的建筑空间,城镇范围内的生态空间以城市绿地为主,且总量较小。因此,生态环境规划在与城市发展规划衔接时,需要涵盖与之对应的所有尺度,并关注于少量的城市绿地利用。

在区域尺度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衔接的关键是空间格局的统一。在规划衔接中,生态空间网络格局对于提高整个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较大作用,并在当前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中逐步推广,可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指导。

当前生态环境规划所涵盖的规划成果、标准、研究理论与方法,均能在不同尺度上与其他各类规划相衔接,表明在多规合一中融入生态环境规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便利性。制度研究应是生态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融合的关键。一方面应加强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的建立,形成一个获得广泛共识的标准,以提供相对一致的规划成果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规划制度创新,加大生态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成果的衔接,借助当前已经成熟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加快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本文依据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结合成熟的“三规”体系与特点,对较易衔接的成果与方法进行梳理,有助于生态环境规划融入“多规合一”工作的开展,应对城市发展中快速增加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参考文献:

[1]徐东辉.“三规合一”的市域城乡总体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4,08:30-36.

篇2

关键词:自然;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规划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成了城市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切入点。与此同时,大量的建设活动进驻了人类与自然接触机会最多的城市边缘,城市边缘区正在人类的建设中加速人工化。作为维护城乡生态安全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最容易受各种自然的、人工因素的变动而改变其结构与功能的区域,一但受到损失或破坏就很难恢复。

1、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特征

1.1双重性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景观环境和农村景观环境的过渡地带,它不仅接受了城市建设型景观的扩散,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有乡村类型景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混杂的局面。在表现形式上体现了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的双重特性。

1.2动态性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外蔓延,人工的生态环境逐渐向外扩展,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也变成了一个动态的、不稳定的环境系统,这就使得该区域内的景观结构和构成元素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并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动态的发展着。

1.3开放性

城市边缘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区以及周边区域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着高度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一方面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系统要从外部输入大量能源和物质;另一方面,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系统又向外部输出大量的产品和废物,由此而表现出高度的开放性。

2、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2.1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且趋向破碎化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无序蔓延和缺乏合理的生态环境系统规划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碎化,使得自然生态群落和廊道的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许多敏感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被不断挤压,农田景观大面积减少,自然河流也被截弯取直,河道湿地被污染和填平、村庄原有的绿化在迁村并点中被夷为平地等一系列自然历史格局渐渐消亡的现实。

2.2自然景观一味人工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原先还是乡村、农田的地方,现在成了开发区、大学城、居住区等,优越的自然环境快速破碎化,土坡被移平,水沟被填埋, 景观格局中的构成要素、景观功能以及景观格局在演化的过程中逐渐被人工景观要素所代替, 大面积的人工草坪取代了参天的树木,由此而形成的人工景观成片出现。到处充满着鳞次栉比的建筑物,使得该地区的环境景观远离了大自然,使边缘区绿色空间不断减少,在景观形式上也很难凸显自己的特色,在内在的景观格局上更是表现出了同质化的现象。

2.3缺乏与整体绿地系统的联系,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现有的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功能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规划结构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缺少与整个城市生态廊道的连接,没有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与此同时,随着中心城区人口的不断聚集和产业、交通的发展,城市中心绿地出现用地不足的尴尬局面,又由于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系统无法渗透进入城市中心区,使得城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更加明显。

三、结合自然的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规划原则

3.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

城市边缘区的自然环境是其发展的优势,在生态环境规划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同时赋予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内涵,使人工景观、人工建筑物能够自然的融合到周边环境当中,以此来突出以山、水、林为主要特征的边缘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效应。

3.2反映区域环境特性的原则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生态因子组合和生态条件,生态因子和生态条件的地域差别造就了不同地域的独特环境。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设计应该强调、利用城市所在地域的区域环境特性,保持和维护特定区域环境及生态位的独特性,因势利导地造就各个不同生态位的环境景观。

3.3共生性原则

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既有以农田、水体等为主要元素的自然生态特征,也具有以绿地、建筑等为主要元素的人工生态特征,自然和人工元素在城市边缘区的交汇形成了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要使得边缘区的空间优化和功能组织实现异质共存,必须保持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生、生态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共生,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和主城区绿地系统的共生。

四、结合自然的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规划对策

4.1保护城市边缘区的自然形态格局,组建独特的自然生态网络空间

在自然环境中,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和湿地、自然植被等要素是城市边缘区主要的景观资源。宏观上,规划和建设生态网格和生态圈层,以大片森林和水域串联城市公园、近郊园林、道路绿化和组团隔离绿带,形成生态网格,建设生物走廊和通道。微观上,利用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格局,构建具有自我维护能力的绿色景观结构体系, 增强生态多样性和连续性,塑造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形成具有地域性和文化识别性的游憩绿带和近水生态休闲空间,提升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宜居水平,改变城不城乡不乡的尴尬地区形象。

4.2利用城市近郊的自然生态优势,实现区域生态一体化

城市边缘区是整体城市的一部分,是区域整体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同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在规划建设中,将其与中心城区合为一体综合考虑,利用城市边缘区的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一体化的生态廊道与生态核心,合理组织现状绿地,合纵连横,形成相互联系贯通的生态廊道网络,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的一体化发展。除此之外,在中心城市边缘区的建设中,通过对区域气候特征的研究,划定区域范围内的通风廊道,明确风廊控制范围,对风廊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风可以进入主城区,以此来缓解主城区的热岛效益。

4.3多尺度构建自然生态网络

景观生态学“廊道-斑块-基质”的原理对于维护生态网络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连接度至关重要。因此,在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规划中,应该充分借鉴“绿道”、“生态基础设施”、“生境网络”等先进的规划技术,通过构建廊道系统(河流廊道、山谷廊道、交通设施廊道、高压线廊道等)、自然斑块、生态基质等景观要素来形成多层次、多尺度的的自然生态网络系统。

4.4树立和强化居民的生态意识

没有居民的参与、建设和维护,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就很难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以观念先行为前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为辅助,才能不断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使生态建设和维护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结束语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规划是整个城市甚至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决定城市在区域范围内的绿地系统是否完整、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各组成要素与主城区各功能片区在空间上是否协调和融合的纽带。因此,在城市边缘区环境规划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规划思路,利用边缘区的生态环境优势,遵循生态保护和城乡统筹发展、自然规律的原则,保持和营造良好的景观视野和生态环境基础,以此来创立一个健康的、有效的、多样的城市边缘区景观环境,从而实现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捷.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武汉市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

[2]毛岩亮,刘俊甲.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

篇3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规划;研究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lann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mai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emphatically, on this basis,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trive for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work,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

Key words: planning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ecological plann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为规划环评,指的是在规划层次的基础和前提之上实施的一种战略性的环境评价,其与生态规划二者一起,成为了我国目前乃至全世界现今环境科学研究以及相应的学科研究领域当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有效的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手段方式。但是,就目前而言,其在实践以及理论等方面,均存在有不足之处,陷入了一个困境当中。一个方面,在学术界之中相关的政府决策层出不穷,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具体的政策条例实施效果却难以达到预期,无法令人信服,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口号,达不到其应有的效应。分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与环境规划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自身的技术方案以及研究项目等,尚不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相应的管理体制、实施的保障制度等,不够健全和完善,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以及问题研究

深入的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开展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性环节。

我国现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普遍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公众参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时间性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当中环境影响评价虽然是被制定为一个必须要遵守的制度,但是其施行程度却远远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尤其是以乡镇为代表的小型企业,其实际的施行效果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另外,公众参与至此项工作当中,是一个明智的政策,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定,故而导致实际工作当中的矛盾比较的突出,群众的评价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则是时间性的问题,由于项目的资金大多数都处在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当中,所以就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以及压力,最终会导致一系列的工作仅仅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另外,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当中的某些条款,缺乏可操作性,并且也为相关企业的工作以及环境评价单位的一系列工作,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使得评价的等级以及评价的深度范围等,很难进行掌控,最终导致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 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生态规划的理论,主要是来自于地理学当中的区位的理论,在此理论当中,针对人类的活动空间以及活动的具体分布等,之间存在的关系较为关注。在现阶段,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不断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得不设法去解决城镇地区无法继续合理的蔓延带来的后果,而当前城镇化的规划思想以及相关的政策,则是逐渐的成为了生态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以及中心基本点。

现今我国针对生态环境的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可以说是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当中,但是,不论是从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还是从科学方案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取得的具体效果来讲,我国目前阶段的实际表现,还是难以令人满意。在实践的工作当中,针对生态环境的规划内容,过于求精,进而误入了一个专业性的歧途当中,导致其实际的内容以及行业当中的具体工作、规划以及方案等,出现了重复的情况。另外一点,在现今的工作当中人为生态环境的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的规划,其中包含有社会、经济、环境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样的规划不仅导致相关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任务繁重,还进一步的导致规划的内容过于的孔洞,缺乏实际的工作效应,进而就在很大程度之上影响了其具体管理方案和工作实施的效果,为工作的进行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这两点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在此项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两个主要的问题,合理的对其进行解决和改善,将会对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前进,做出积极的贡献。

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根据上文的详细阐述和分析,可以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生态环境工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着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接下来,将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力求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为相关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区域性的以及城市性的发展当中的各个项目的具体规划实施之后,所带来的实际影响进行事前的评价和研究,所以,其总体的来讲应该是一种预防的手段和方式,所以,其相关评价的理论依据标准,则是各个规划的区域之内的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其实质上是一种抽象的、宏观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目标,需要解决和改善的基本问题,是各种规划制度之间是否可以符合可持续性的发展,以便更进一步的促进其生态化的发展,这一点,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定位。

从研究的基本内容来进行分析,传统的生态环境研究,大多数还是针对土地的实际利用、具体的规划方案等,较为重视。但是,从现今时展的趋势来讲,还需要从区域以及城市等生态系统的实际特征以及发展的方向等,进行分析,运用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不断的深入改善各个系统之间所存在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更好的推动整个地区的繁荣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生态环境规划,应该是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应该如何很好的体现出实施的区域以及实施的城市之内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一点是生态环境的基本定位,需要进行明确。

所以,根据上文的阐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是衡量一个区域以及城市之内的各种发展的基本规划是否能够有效的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具体化的方法和手段工具,其衡量的基本标准和主要的依据,就是其中的各个发展的规划,是否能够全面的符合生态环境的相关理论当中对其提出的种种原则性的要求,进而从评价的技术、评价的方法以及管理的模式等角度出发,有效的解决现阶段相关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缩短的评价的时间并且合理的减少了由于时效性所导致的错误的决策的发生。

同样的道理,生态环境规划,也不仅仅是传统的保护城市以及保护环境的规划,而是将城市等作为整体性的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性以及方向性的延伸,为区域以及城市之内的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提供一种生态化的评价规划以及限制的原则,进而也更好的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指导,减少了制度无所适从等情况的发生,解决了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生态环境规划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着手,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改进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力求为工作的不断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全.浅议生态环境规划工作的进展【J】.现代环境学,2010.9:25-29

篇4

一、生态环境规划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

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注重生态农业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正如世界观察者研究所所长华思特・布朗先生所说“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规划,这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矛盾转向和谐。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农民的自由限度

正确认识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自由度定位,是搞好农村战略规划,建设好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战略规划要注重生态规划的现实性、农民的接受程度及积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

合理定位环境规划,这既是一个基于系统角度对农村规划的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更是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取决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愿望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创新体制和立法,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防止人为因素过渡干扰使目标明显脱离实际,使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脱节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冲突。目前在如何规划管理中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农村规划是农村自己的战略行为,是生存中的选择,农村规划系统功能的形成是各个乡村独立进行战略规划的自发结果,而不是系统设计的结果,这种观点强调规划中农村发展的自生秩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建设的有效规划和实施,有赖于政府设置和管理,这种观点强化管制。从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的自生秩序和管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现阶段我国新农村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应采取自生秩序,政府引导、分层管理、制度监督、政策扶持、资助介入、生态补偿等手段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制定好的政策,尽快建立资助、补偿机制,推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多种发展模式,让农民有多种参与生态保护工程的选择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府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农科研究单位,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投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用投资的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形成。第二,强调新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不排斥古典民俗、民风,不在新与旧生态之间形成强制性区隔,形成僵化的区域等级和强制规划措施,不能因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向农民施加负担。要剖析不同地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多推广增加效率的低技术解决办法,诸如生态农业以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在水稻田中养鱼,在茶园内养鸡放羊,可循环利用排泄物为肥料,并通过它们对害虫和杂草进行控制以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黄土高原可推广日光温室能―沼气池―猪圈―厕所―庭院经济“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半干旱地区搞好厕所―暖圈―沼气池“三配套”的田园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只有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轻农民负担联系起来,减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尊重群众的创造,才能让农民创新能力、自生秩序与政府指导、调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中,把外力推动和内在的积极性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整个规划系统生态保护功能低成本形成和农民的拥护;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迅速形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多样化局面,形成生态多样化的农村生态系统。

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目前面对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仅仅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孤军奋战,是很难改变目前环境状况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执行机制,才能解决发展、污染、资源竞争所引发的许多社会冲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不断延伸的过程,更是一个相对的,具有层次涵义的概念。在构建一个科学生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国家要加强引导和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制订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投资体制,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利。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应给予农民更多乡村环境规划支持、协调与指导,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性激励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体系。政府在评价时要看当地农村起点、进步、绿色走向,看发展的合理性,看生态和谐性,以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创新。在强调农民自生秩序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条件和地域环境,在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在同层次,同类型村落中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农民受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保持国民生态公平,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四、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规,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不断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越来越突出。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有法可依,克服以罚代法现象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减少社会冲突是当务之急。只有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完善,政策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摆脱政府一家包揽的困难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应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农民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时,应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调动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保护管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任务就是逐步转换管理方式,搞好宏观调控,引入市场手段,不断扩大农民的自,使农村建设在遵循国家法律规范、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同时,拥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模、结构、目标等事项的权力。农民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合理的机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束缚,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寻找市场,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将自己的发展置于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低成本地从源头减少发展农村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外与国内发展关系

如何使我们的乡村变得生存质量优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良好,人们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步较早,在建立生态乡村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可借鉴。如美国、德国、瑞典、日本等许多国家乡村规划比较完善,独具特色,生态和谐,绚丽多彩,具有多样性。但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必须植根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传统,必须以本国国情和民族特征为基础,对外来的经验模式进行精心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其与本土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的优良因素相融合,形成既有时代特点,又立足于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我国财政性生态环境保护经费不足,穷国办大事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三农”问题相当严峻,农民分担生态保护成本也是非常有限。因此,不能高估发展的客观条件追求过快的建设速度,过高的发展定位,不符合现实的理想化发展与保护模式。每个乡村都要客观地判断自身的基础条件、地域优势以及经济状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规划,理性地控制村落的建设规模和发展目标,保证农村、农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篇5

【关键词】 规划设计 居住环境 生态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因此对居住区的需求也不仅仅是生存性的需求了。“以人为本”就成为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在这一规划设计目标中居住区规划不仅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要求,同时要满足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等多种精神需要。然而随着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断取得成就,人类生活的地区开始逐步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与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城市的管理者开始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而生态社区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因此人们规划设计的理念从“人本主义”思想向“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本”思想转变。 “生态居住区”的概念应运而生,城市居住区也开始以“生态社区”为其规划设计的目标。

一、生态城市内涵分析

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运转速度快。在整个生态城市运转过程中,可以投入较少的自然物质,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且排出较少的污染物。(2)流转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城市内的各项基础设施作为总体支撑,保障了能源流、价值流、信息流、物流以及人流的运作,显著加快各项流动的速度,减少城市污染。(3)城市规划的系统性。生态城市的规划并不只注重自身的繁荣或者城市生活环境的优美,更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寻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人们的发展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协调,才能真正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4)高质量的环境指标。生态城市规划的各种污染、管理水平、人均绿地面积、绿化率等指标应当符合国际标准,高效率的进行城市建设、资源利用、劳动就业、人口控制管理,进而促进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 生态居住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环境,使得原有的生态环境得到合理的保护,将加强与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其共享性、景观效应和生态效益。(2)转变传统生活方式。尽可能的节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遵循自然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制衡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绿地系统、交通系统以及城区建筑建设,以便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目的。(3)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在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规划时,应当以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引导,将市场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进而实现由过去能源消耗性增长向着依靠科技进步增长的转变,通过大力发展重点项目而促进低能耗产业、服务产业、现代文化产业等的发展。

三、生态居住区的总体布局

生态居住区的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为居民生活创造和提供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同时,生态观不仅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上,更应当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上。因此生态居住区不能只单纯的有“居住”功能,而应是一个有多样的混合功能的“完整居住区”。

3.1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证建筑及其环境与更高层次环境的平衡与协调。除了与自然气候结合之外,居住区所在地的地形也是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地形地貌影响着住宅区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地影响住宅区的布局与建筑形式,如有依坡就势、层层跌落的布局形式,有爬坡建筑、吊脚楼等建筑形式。建筑或硬质景观设计遵从地形地貌,在生态敏感区尤其重要,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

3.2人与人的和谐

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从居住区规划转变成为社区规划。社区是一定地域内有公共目标、公共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共同体,它强调地域、人口的同质性,特有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下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及产生共同地域观、乡土观和认同感的地缘感特征。社区公共空间是培养居民社区认同感、社区归宿感及社区意识,实现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不仅使社区得到物质、环境形象上的美化,它还能增强、培育居民对自己社区的自豪感,增加不同背景的人群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使不同居民,尤其是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得到一定的自由感。同时,由于居民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的行为往往是他们最优良的行为,因此,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还能培育居民的美感,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四、生态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

4.1绿化景观规划

绿化系统是生态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化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强调回归自然、回归质朴的居住区绿化设计,为住宅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可以让其身心放松的场所,同时能让生活于城市的人们在城市中感受到自然的清新美好。树木的高低,树冠的大小,树形的姿态和色彩的四季变换,使没有生命的小区建筑富有浓厚、亲切的生活气息。好的绿化景观设计,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习性,又要体现它的观赏功能:既要考虑植物的个体美,又要注重不同植物组合的群体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植物绿化美化的特性,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4.2绿化功能规划

对于生态小区的绿化景观的规划如若仅仅停留于景观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充分认识到绿色植物的生态作用,认识到植物是改善局部小气候、获得理想居住环境的重要保障。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如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一些化学物,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局部环境。通过绿色植物改善局部小环境,为人们创造安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五、生态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

5.1居住区与外部交通的连接

居住区的出入口附近应该设置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且居民到公共交通站点不超过10分钟~15分钟的步行距离,使住宅区能通过公共交通与外部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方便居民的出行。

5.2居住区内部交通的和谐

居住区内部的交通应做到人车分流,但是现如今的私家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小区内部,动静交通组织日益复杂,要做到严格意义上的人才分流或许会有相当的困难且难以真正实行,因此我们应该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首先,要绝对禁止无关车辆的进入,限制外来人员私家车的进入。其次,通过对居住小区道路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设计以降低居住小区内的车速,达到人车和谐共存。

5.3居住区内部管网的布置要求

居住区内部的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各类管线是以居住区内部道路为主要通道的,因此,居住区道路在设计时除了考虑交通、容量、设计速度、通行能力等,应结合居住区内各管线的布置要求,综合设计。

六、结束语

现代社会应当依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基础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这也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生态城市也必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助于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坤.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住宅[J].上海住宅,2004

篇6

一、生态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混淆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能缺少园林设计,但是很多的设计人员分不清环境设计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区别,使得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认知上发生了混乱,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存在很多的漏洞和失误。园林的绿化设计与别的土木工程不同,在艺术性与内涵方面明显要比其他的工程要更加丰富,需要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园林设计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但是城市的环境设计与之不同,环境设包含的范围明显更大,是对某个区域的整体环境进行的布局,其中包括了对还区域的园林和绿化的设计,还包括了某一部分的设计与其他设计之间的联系和協调性。所以在进行环境设计时,是要针对整个区域的建筑和绿化等条件进行整体的布局设计。 

(二)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矛盾 

在对生态城市的环境进行设计时,由于各个设计的部分不尽相同,加上设计的范围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所以在进行设计时经常会存在某一个部分设计完成之后发现与整体的设计不协调。生态城市是一种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但是由于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太多,设计的范围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时经常会将一个区域进行分割,划分成不同的小区域进行设计,使得某个部分的设计功能过于突出或者与整体的设计不相协调。环境设计是一个整体的设计,要求的是设计中的每个部分都互相协调,每个区域的设计都会对周围的其他区域或者其他建筑产生影响,破坏整个区域的设计。 

(二)利益问题 

当前我国提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利益问题始终是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这些都是关系到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在进行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时,需要面临着环境建设中建筑物的设计与绿化设计之间的关系,还有对传统建筑和景观的处理方式,当前经济至上的发展观念仍然存在,所以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就会面临着诸多的选择,要对传统元素的保护与利益进行选择。 

二、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内容 

(一)空间设计 

空间设计是环境设计的基础,空间设计在图纸中难以体现,答案是实际的设计中是真实存在的,是立体的,在这样的立体格局中,人们要进行工作和生活这些都离不开空间的布局设计。空间的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施和绿化的设计,建筑设施作为空间感强的部分,是空间设计的主体,建筑设施的高度、外观和功能都对整个空间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在设计时出现了失误,不能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协调,就会导致布局的空间感丧失。 

(二)绿化设计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的深度逐渐加深,城市中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使得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建设用地越来越多,城市中的绿化面积比例减小,城市的建筑设施过多,给人以压抑和沉重的感觉,不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的提高。城市的绿化设计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对人们的心理状态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给人们以舒适、放松的感受。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很多的居民都具有极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对于他们的精神状况和身体健康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城市的环境设计中进行加大绿化设计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调整精神状态。在进行城市的绿化设计时。设计师要针对各个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移植,在保证树木成活率的同时也使得植株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三)水体设计 

城市的环境设计离不开水体的设计,水能够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条件,还能够调节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生态系统循环带来有利的影响。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的水污染,使得水体的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受到极大的危害。水体设计时城市环境设计中的根本,在生态城市的环境设计中进行水体设计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清洁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用水环境,而且在保证居民用水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水的循环利用,最大的程度上节约水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除此之外,水体的设计本身也具有优化环境,提供观赏景观的作用,进行水体的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美感,还能够使居民身心放松、愉悦,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放松和娱乐的场所。 

结束语: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快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比较普遍的城市建设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环境设计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想要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加强对环境的艺术设计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朱沛锋.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分析[J]. 大众文艺,2016,16:68. 

篇7

想要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充分理解,就要理解它的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包涵了环境、环境艺术和环境艺术设计这3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三者的理解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必须要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这样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整体功能的发挥。作为一门艺术,环境艺术拥有着独特的美感和价值,和其它的环境事物不同,环境艺术指的是以自然界为基础,人为改造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需要,对精神的追求。艺术环境在给人们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理解到生态环境的理念,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所以,环境艺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基础上,将艺术、审美、智慧和科学相结合,使生态理念融入生活,融入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指特定环境中,设计、开发一定的对象。艺术设计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涵园林、雕塑、书法和建筑等方面,规划环境艺术设计,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环境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

2.1空间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内容

城市并不是一个二维平面,而是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的存在,人们在这个空间里工作、生活。因此,做好空间设计是整个生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础内容。生态城市的空间设计要注意:首先,建筑空间的设计。城市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由一栋栋高楼和各种现代化的建筑物构建而成,对建筑空间的一个整体设计是空间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建筑的排列、高度、外形的设计统一等。如果不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就可能出现高楼建筑随地而起,“你高我矮、你红我绿”、杂乱无章,不仅仅在美观上大打折扣,建筑的采光设计等都将受到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无法井然有序。其次,绿化空间的设计。城市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整个空间设计的核心内容,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做好城市的绿化空间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绿化空间的设计除了要保证美观之外,还要保证绿化空间与人们生活能够和谐一体化,让人们的生活空间与绿化空间相融合,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再者,城市文化空间的设计。文化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对于一个生态城市来讲,建设城市文化空间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设计师们要善于将城市文化的点点滴滴融入城市的空间设计中,让人们在生活的间隙也能够随处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

2.2绿化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

绿化设计是整个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绿化设计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带来清新的空气,让人们在繁杂的工作之余也能够接触大自然,愉悦身心。因此,除了要对绿化进行空间设计之外,其它方面的设计也要引起重视。比如,绿化设计要注重美观,大自然的原始形态就是美,但当设计城市绿化时,设计师们还是要考虑到本城市的特点和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符合本城市特点的绿化环境。此外,对植被的选择、后期的管理与保护也是绿化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城市比较干燥,气候偏热,在选择绿化植被时就要偏向于选择耐旱的植物。

2.3水体设计是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内容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当前的环境污染给水资源带来了极大损害,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要建设生态城市,水体设计必不可少,水体设计是整个生态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内容。生态城市的水体设计,主要是为了要保证人们的用水健康,减少城市的水污染源。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每一滴水都能够物尽其用。此外,在环境设计中更是不可能缺少“水”元素的存在,根据水流动的特性进行一些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光彩,满足人们对环境美的需求,同时水的存在能够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有小河流淌过的地方总是比较受人们的欢迎,据此,设计师可以在城市内设计一些喷泉、人工湖泊之类的城市景观,为环境设计添上一笔光彩。

3结语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宜居水平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在现代城市扩建、改建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影响城市宜居水平、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城市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城市规划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科研机构与管理部门加快了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工作,进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传统城市规划中,过多的关注如何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这一现象使得城市加快了对周边的扩张与规划,进而使得城市周边湿地、自然环境等收到了影响。随着近年来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出现,城市周边湿地的含水蓄水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传统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加强对以往经验与不足的分析。同时,利用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三、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科学分析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中,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理论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更多的考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现代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发展目标为重点,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到缓解,使城市规划工作中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了解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开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首先对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指导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指导城市规划中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理论的应用。立足与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现状、关注城市规划需求,以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为中心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针对现有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

针对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运用的重要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对现有在建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在原有城市江边、湖边的休闲建筑中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运用,同时注重植被保护设施的设置,减少人员活动对水环境及植被的影响。另外,在城市会现有建设工程中,还应注重植被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的设计与应用。将生态环境理论切实落实在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中,促进城市会话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以生态环保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应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从政策导向以及政府引导入手。使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将生态环保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从宜居环境的改善入手、运用景观设计、生态环保技术等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例如:增加高层建筑设计应用、减少对周边湿地等环境的征用。增加现代城市节能住宅小区的规划、注重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城市绿化设计等,以此构建节能减排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目的。

四、注重城市基础设施中生态环境理念的运用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应注重节能技术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运用,以此促进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镂空步道板与植草技术的运用进行露天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以此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生态环境与宜居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老城区改造过程中绿化工作的开展、注重原有面积中绿化工作的开展。以垂直绿化、垂直幕墙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绿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绿色容积率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工具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具被应用于单体建筑中。适合的容积率值的确定可以从如下3种方式中选择:它可以是设计师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绿化程度。绿色容积率值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功能来确定。绿色容积率的价

值也可能通过生态学来决定,或者以地块在未发展之前的叶面积指数值为依据经验数据,一个通用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来自不同项目的经验将会更容易被整合并应用于新的项目,不同的研究数据会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所选择的指标严格的标准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以往的许多文献中,绿化的最主要指标是绿色覆盖率,合叶面积指数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的,被定义为总的可居(或可租)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目前这一指标已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并实施于各种规划设计方案中。

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七、结语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针对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以及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运用。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防治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还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规模化的畜牧业所产生的污物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畜牧养殖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

1.1畜牧场规模化使环境污染加重

生态环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以往的分散式畜牧养殖所产生的排泄垃圾人为处理起来相对简单容易,而且适量的动物排泄物也可以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但受发展速度加快的影响,畜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牧场所的进一步扩张,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土壤和水源,排泄物的液体化处理使养殖场所周边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化学肥料价格低廉,现在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由有机化肥都转变为化肥肥料,有机肥料需求市场缩小,大量的有机粪肥无处消费,养殖户随意倾倒破坏了周边植被的生态平衡。

1.2家禽养殖使环境污染扩散

畜牧养殖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家禽是极易携带病原体的动物,随着市场的需求量扩大,家禽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产生的粪污数量急剧增加。很多养殖场所对家禽粪便处理不当污染了环境后,又反作用于家禽,刺激到其身上所携带的病原体变异,流入到市场中影响人类的健康安全。近几年所出现的禽流感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1.3饲养方式的不科学加重环境污染

传统的饲养方式依旧沿袭利用池塘养殖的方式,家禽和水养动物成为一个养殖模式。在处理家禽粪便时候直接排入水养动物池塘,携带病原体的排泄物污染和破坏了池塘水质。家禽饲料中添加的人工化学合剂随排泄物一起进入池塘或溶于水中,或沉积于池塘底部,严重破坏了鱼塘的生态环境。清理已受污染池塘垃圾方法不当,破坏了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周边空气会受到动物大量排出的异味气体影响,流动性的空气扩散到居民中,又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2改善畜牧养殖污染的措施

2.1加强宣传,提升养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养殖者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我们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应该从提高养殖业者的环保意识入手。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熟视无睹,更不会着手采取办法治理养殖所带来的污染。治标不如治本,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将保护环境防治放在工作首位,组织宣传小组上门进行言行教育宣传,唤起养殖者自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思想觉悟。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如何解决科学治理排泄垃圾等问题。

2.2合理规划畜牧养殖场地,加强技术手段干预

规模化畜牧养殖占地面积大,其养殖选址的合理性也有利于防止养殖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养殖场所选址应远离居民住宅区,减少对人口健康安全的威胁性。对养殖场的排泄物处理系统要有科学性,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办理养殖手续的专业性。完善已建成养殖场的排污系统和废弃物处理系统。

2.3利用可循环式养殖方式发展多样化的养殖

科学、合理、健康的养殖在于建立一个良好循环性的养殖环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的动物群体才会有健康安全的生长体质。依靠池塘养殖发展的家禽和水养动物养殖模式要做到合理规划,生存空间的局限性决定了这种模式的经济利润获取空间不会再有上升。要获取二者利益的平衡和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进完善传统的饲养模式,提高养殖的安全性,合理科学规划家禽和水养动物的养殖规模和数量,保持二者间的平衡性,在处理家禽粪便排泄物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防止带有病原体的排泄物直接排入到池塘。也可以发展水生植物养殖,可以用解决水体营养富化的问题,也可以给养殖者带来一份新的可观收入。

总之,环境保护工作要处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从规模化畜牧养殖的实际出发,用可持续、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者对污染的现状熟视无睹,污染将继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作者:于婷丽 单位:山东省蓬莱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参考文献

[1]于云东,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8:13-14.

[2]吴彩霞,等.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江西饲料,2008,04:10-13.

篇10

关键词:林业;地理条件;生态;功能布局

中图分类号: S759.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54

为满足凤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凤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国家及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布局,依据《辽宁林业发展三级区划》,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提出符合凤城市生态建设需求的林业生态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科学发挥林地利用效能,在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产品及林产品的需求。

1 凤城市林地功能分区及目标定位

凤城市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林地和商品林林地两大体系,针对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利用方向不同采取适当的经营管理措施,需要优先保护森林,特别是公益林地。根据凤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分配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结构,合理布局林地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林地全方位功能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的需求,优化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生产用地结构。

1.1 凤城市分区命名

结合凤城市具体情况,根据凤城市主体功能分区对林地发展目标的定位,把凤城市林地分为四个功能区,A:凤城东北部水源涵养林功能区B:凤城中部商品用材林功能区C:通远堡果材兼用林功能区D:凤城南部经济林功能区。

A:凤城东北部水源涵养林功能区包括:赛马镇、爱阳镇、石城镇、东汤镇、大兴镇、弟兄山镇、青城子镇、刘家河镇、凤凰城、草河区、四门子镇、凤山区等镇区和部分林场,共有林地面积239322.2公顷。

B:凤城中部商品用材林功能区包括:鸡冠山镇、边门镇、大堡乡、宝山镇四个乡(镇),林地面积105655.8公顷。

C:通远堡果材兼用林功能区只有一个通远堡镇。林地面积13767.9公顷。

D:凤城南部经济林功能区包括:蓝旗镇、白旗镇、沙里寨镇、红旗镇。林地面积54859.9公顷。

1.2 对四个功能区的利用

A:加强该区公益林建设,进一步实施小开荒还林工作,废弃的矿山要进行植被恢复,恢复该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其充分发挥水源涵养功能,尽量减少此功能区的开发利用。

B:加强该功能区森林经营,对密度过大的中幼龄林,及时进行抚育,提高公顷蓄积;对低产林进行皆伐改造,重新栽植适宜树种,改善林地生产力。

C:加快红松果材兼用林培育步伐,缩短红松人工林经济收益间隔期。

D:加快经济林经营步伐,栽植适宜品种,提高经济林果实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1.3 建设重点

以建设辽宁省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为目标,以保护森林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稳定性为重点,以现有的森林资源为基础,大力推进天然林及生态公益林的保育工程、森林可持续经营工程,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全面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为全省水资源安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快治理沙化蚕场,合理确定蚕场规模,有计划、有步骤的退蚕还林;建设以落叶松为主的大径材优质用材林基地,积极培育以红松、胡桃楸为主的果材兼用林,以板栗和榛子为主的经济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地经济;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林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延长林产业链条,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

2 城市主体功能情况

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辽宁省出台的《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辽政发〔2014〕11号)要求,按照自然条件适宜性开发、区分主体功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提供生态产品等开发理念,将全省土地空间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2.1 主体功能区划情况

凤城市列入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类型为水源涵养型。功能定位: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林产品基地、旅游目的地。促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等。严格保护自然植被具有涵养水源、开采、开发森林等功能,严禁乱砍乱伐行为。加强流域控制和绿化,减少面源污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农民长远生计。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

2.2 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

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河流径流量稳定,加强土壤侵蚀的有效控制。使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加及野生动植物物种恢复与增加。

形成点状开发、面上保护的空间结构。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水面、湿地、林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扩大,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重点开发的城镇内。

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的形成。适宜产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不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开发。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增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

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步减轻,部分人口转移到城市化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人口占全省的比重有所下降。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教育。人均公共服务支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加大。2.3 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