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查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学检查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免疫学检查方法

篇1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甲肝;免疫检验;胶体金法;酶联法检测

免疫学检验是依据免疫学原理中抗原抗体反应进而分析出各种病理和生理的免疫学指标[1],进而对疾病进行诊断,从而评估临床疗效和评估预后质量。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嗜肝RNA病毒属,归属于RNA病毒科,对外界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耐酸碱,可在室温下生存1 w,在25℃干粪中生存周期可增长至1个月。甲肝的流行病学调查中,从临床表现和肝功能检查两方面均无法与其他类型肝炎感染进行区别,因此免疫学检查成为诊断甲肝炎病毒感染标本的重要诊断标准。

本文为分析感染性疾病甲肝的免疫检验效果,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体检的5680例从业人员中,抗HAV-IGM阳性标本15例进行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 Y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体检的5680例从业人员中,抗HAV-IGM阳性标本15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为24~49岁,平均年龄为38.7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

1.2方法 所有标本均分别用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本次研究中可直接使用HAV-IgM抗体捕获法[2],固相抗体为抗人IgM抗体,加入血清标本,IgM类抗体可被固相炕头捕获,温育后将未结合成分洗涤,随后加入Ag-酶标记抗体复合物,与IgM抗体结合,温育后将未结合成分洗涤掉。之后加入底物溶液显色,再加入终止液进行OD值检测,进而检测标本中HAV-IgM抗体。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果

比对检测结果,酶联免疫法的检测准确为97.5%,胶体金法的检测准确率为62.5%,酶联免疫法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胶体金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嗜肝RNA病毒属[3],归属于RNA病毒科,对外界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耐酸碱,可在室温下生存1 w,在25℃干粪中生存周期可增长至1个月。HAV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HAV感染后早起可产生IgM抗体,主要的检测方法为捕获法,就是将抗人IgM抗体作为固相抗体,加入血清标本,则IgM类抗体被固相抗体捕获,随后再加入特异性抗体,与捕获的IgM抗体结合后加入酶标抗特异抗原抗体,随后加入底物显色。

我国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染源多数为标本。常见的传染源为标本和无症状的甲肝病毒携带人员。免疫学检验的原理为免疫学学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利用各种敏感标记、示踪技术,特异性分析检测各种生理与原理免疫学指标,利用检测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4],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评估预后质量。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中,急性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在临床表现和肝功能检查等方面并不能进行区别,因此免疫学检查成为重要的检测方法。提高免疫学检验技术可助于提高甲肝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为流行病学和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指导意义。

免疫学检验是一种新型检验技术[5],主要原理为免疫学的抗议抗体反应,以实现病原体检验。临床检验过程中,利用各种敏感标记和例如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胶体金、发光物质和酶等示踪技术检测特异性和超微量元素。在检测人体中的各类病理或生理方面的免疫学指标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学检验是从最早的浊度检验技术发展而来,逐步发展到现今的生物免疫芯片检验、金标免疫层析检验和电化学发光检验,完成了免疫检验的全方位进步。近年来,抗HAV-IgM检验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中,逐步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甲肝症状标本的早期得到更大应用,尤其是酶联免疫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次研究中,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体检人群中的15例抗HAV-IGM阳性标本进行研究,分别接受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酶联免疫法的检测准确为83.3%,胶体金法的检测准确率为53.3%,酶联免疫法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胶体金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窦萍.2008-2013年安阳市甲型肝炎疫情特征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4,25(5):421-422.

[2]孔祥沙,季颖,张海莹,等.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室内质控血清制备及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2):1146-1147.

[3]孙薇,陆敏,潘德观,等.白云机场口岸从业人员甲型和戊型肝炎IgM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7):933-935.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实践

传统教学方法应用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会延长教学目标的实现时间,还会弱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打造高效课堂。基于此,应及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极为必要性和迫切的。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消化病原生物以及免疫学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一、案例教学法基本介绍及问题分析

(一)定义介绍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渗透真实的案例素材,将其融入理论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以此开阔学生的学习思路,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水平,这种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即案例教学法。从中能够看出,该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巧妙结合,重点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具备的优势。现如今,大部分医学院校或者医学专业不断提高这一方法的应用次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随之提升[1]。

(二)问题分析

现如今,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师缺乏临床教学经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较片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准备工作得不到充分支持。除此之外,教师所准备的案例资料不够全面,并且已准备的案例资料会浪费大量教学时间,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不能准确掌握教学重点,这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消极影响,不利于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2]。

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一)课前准备

首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讲解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利用网站获取关联性紧密的案例资料,与此同时,还应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方向,确保所搜集的案例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以此丰富理论知识,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合理设置教学问题。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应为学生提供案例学习链接,并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出关键知识点,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也能相应提升。最后,成立不同的学习小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要求的过程中,针对教学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时间结束后,各组代表提炼问题、给出问题分析答案,其余组员能够及时补充,这不仅能够促进案例教学法顺利实施,还能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这对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专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具体应用

免疫学知识传授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学生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内容时,首先应掌握定义和原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应用知识于临床实践,为了实现免疫学知识的有效应用,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于免疫学知识传授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免疫学理论时,讲解如下生活化案例:注射青霉素试剂或者服用青霉素类药物时,应首先对被试者进行测试,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现象;献血之前,应首先做血型检查和血液安全性检查。微生物知识传授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需要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学生能够掌握各章节知识联系节点,掌握适合的微生物知识学习方法。教师引入病毒流感案例、结核分枝杆菌等案例于理论知识分析中来,这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还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在掌握案例教学法意义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微生物知识。应用案例教学法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践教学活动,这不仅符合课程教学需要,还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现结合这一教学目标。同时,有利于降低课程教学难度,并且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全面掌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促进学习目标顺利完成。此外,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也能顺利进行,教师教学目标也能及时完成[3]。综上所述,为了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教师传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应用案例教学法,这不仅能够优化知识讲解效果,还会提高理论知识的适用性,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因此,相关专业教师实际教学中应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率,以此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医学课程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扩大师生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于艳.案例教学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46-47.

[2]李晓琴.案例教学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的实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1):187.

篇3

关键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44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由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这三门学科整合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关系密切。为了达到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如下的改革和探讨。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这门课程内容繁多并且复杂,特别是医学免疫学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枯燥,学生较难理解,如果要让学生在这有限的几十个学时内把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就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医学微生物学这部分内容,因为这些微生物个体微小、种类繁多、结构比较简单,我们肉眼看不到,所以,学生对它们缺少感观认识,再加上知识点比较零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1]。根据这种情况,调整了教学内容顺序,如微生物各论教学:以往是按照细菌、真菌、病毒这个顺序依次讲授各个病原体,但是目前我们是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为主线进行讲授,如经消化道传播的病原体,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经节肢动物传播的病原体、经接触传播的病原体等。这样琐碎内容系统化,学生乐于接受且记得牢固[2]。人体寄生虫学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医学蠕虫学和医学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稍加了解,讲授的重点是介绍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及其致病性等方面,至于其流行特点和防治原则了解一点则可,这样,教学重点突出了,学生感到清楚明白。医学免疫学这部分内容,由于免疫学这些年飞速发展,并渗透到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及其广泛。可是大部分学生反应免疫学抽象难懂,根据这种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免疫学基础只重点介绍免疫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抗原、免疫球蛋白与抗体、补体等。这些内容简单,但却是临床免疫学的基础,临床免疫部分重点介绍一些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内容如超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及免疫学防治和诊断等。

2 改进教学方法

2.1 对比讲解式教学法

本门课程中医学微生物学部分细菌、病毒的种类繁多、特点复杂,学生易懂但是难记,容易混淆,如果教师按照教材内容依次讲解每种细菌或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教学内容就会显得单调、贫乏,学生会觉得无趣,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对比讲解法,如针对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免疫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讲解。这样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知识点也掌握好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2.2 启发式教学法

传统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枯燥,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3],这就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现在使用比较多的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有PBL法等,把问题或病例讨论作为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4],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进入活跃状态。如在讲授超敏反应时可以提出为什么病人在医院注射青霉素前需要做皮试?为什么注射青霉素后需要在医院观察15-20分钟才能离开?再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吸引到学习上,而且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快,记得牢。如在讲解狂犬病病毒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狂犬病病人发病时候的临床表现,让学生对狂犬病病人有个大体了解,然后提出问题如人被狗咬了一定会得狂犬病吗?被疯狗咬伤后该如何处理?这样学生为了解问题的答案,就会主动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来,提高了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融合了文字、图像、动画等,避免了传统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感知兴趣的缺点[5]。人体寄生虫学部分是经典形态学科,主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流行特点等,传统寄生虫学授课模式是以教师在黑板写字、绘图并配以挂图为主,由于直观性差,缺少鲜明生动的动态效果,并且教学信息量少,进度慢,学生难教难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寄生虫图像真实,又配以动画及合适的音乐,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视觉、听觉并用,其效果远比挂图要好,并且教学信息量大大增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医学微生物学部分也有许多形态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可利用其形象、直观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各种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部分中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是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同时又是重点内容,在多媒体教学时,可运用示意图并配以简易动画来展示每条途径,直观形象,使学生能轻松掌握其内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效果,使知识获得全面表达,加深了学生对课题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6]。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维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3):178.

[2]刘维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法探讨[J].中医药学刊,1999,35(5):41-42.

[3]张业霞,王宗军.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3):311.

[4]魏薇,李群.关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安徽医药,2007,11(3):275.

[5]张玉玮.医学多媒体教学的三大趋势[J].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48.

[6]南克勉,吕少文.多媒体技术在医学CAI课件中应用特性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4):226-228.

篇4

近代在妇产科学中,妇科肿瘤学的形成,其专著、专刊的问世,以及专业组织―妇科肿瘤学组与临床部门―妇科肿瘤组成立,充分说明妇科肿瘤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需要有妇产科学的基础理论与肿瘤学的专门知识及有关技能的结合,才能完善地解决妇科肿瘤的诊、治、防问题。本文专就妇科肿瘤诊断的实践总结,以个人的经验,作一述评,以供参考。

一 妇科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妇科肿瘤习惯上以肿瘤的原发部位来区分,一般依次为子宫颈、子宫体、子宫内膜、卵巢、输卵管、子宫韧带、阴道、外阴。其中输卵管良、恶性肿瘤较少见,但近年来输卵管癌已渐增多。原发性子宫韧带肿瘤亦极少见,尤其是圆韧带者,大多为子宫或卵巢肿瘤所继发,特别是继发于子宫或卵巢的恶性肿瘤。阴道与外阴肿瘤继发性者亦较原发性者为多。此外,来源于腹膜第二苗勒(Wuller)系统、具有潜在苗勒系统间皮癌变的所谓“正常大卵巢癌综合征”,也是近年来妇科肿瘤中值得重视的病变。近年来仪器与实验室技术的进展,对妇科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有了很大的可靠性,但病史的询问、常规体检与妇科检查常能发现妇科肿瘤生长的一些“蛛丝马迹”作出疑诊,从而进一步利用现代仪器与实验室检查,作出确诊。因生长于阴道或外阴的肿瘤,固然经视诊或阴道检查即可定位,而大多数妇科肿瘤,深在盆腔,较大者,患者于晨间多能自己们及,而较小者,虽行妇科检查,亦难触到,但患者多有下腹不适感;较大者对膀胧或直肠往往引起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 阔韧带内肿瘤甚至可导致患侧下肢淋巴回流受影响,引起淋巴水肿。对于疑为妇科恶性肿瘤,特别是卵巢恶性肿瘤者,更应询问家族史(如乳腺癌或其他部位癌症)。

二 西科肿瘤的定位诊断

早期病例(不论良、恶性肿瘤)能扣清肿块与子宫境界者,再结合影像检查,不难作出定位诊断;晚期(良性者与周围器官、组织粘连;恶性者对周围器官、组织有浸润或转移),则须更多依赖影像检查,因体检及妇科检查不易分清其境界。

三 妇科肿瘤的定性诊断

妇科肿瘤虽经定位,但不了解其性质,仍然“无济于事”。这对妇科良性肿瘤的影响还不太大,但对手术的难易,术前也要有所估计。凡有胃肠道症状者,术前应行钡灌餐或钡肛检查;对有泌尿道症状者,术前应行泌尿系造影,对于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亦是需要的、子宫颈癌经局部刮片(最好在阴道镜指引下刮片)、细胞学检查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子宫内膜癌经分段诊刮亦可确诊。但值得强调的是,如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原位癌(HIS)者,不论是子宫颈癌还是子宫内膜癌,都应在原取材部位及其邻近部位再取材复查,方能作出最后诊断,因侵蚀癌附近可呈原位癌图像,反之亦然,故须慎重。以下重点就卵巢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加以论述。其要求不仅在于判断是否恶性肿瘤,并要判断何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判断的方法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不断更新,但其目的在于寻找并证实肿瘤标志。此词由于涉及到的学科领域发展‘旧新月异”,故迄今其定义仍未规范化。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机体内任何能提示有肿瘤存在的变化,如结构变化(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功能与结构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生物化学变化(免疫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内分泌检查)等。

(一)细胞学检查:可结合病情采用不同方法取材检查,如①阴道后弯窿吸液涂片检查,虽阳性率仅33%左右(因输卵管可能梗阻),但检查方便,可重复,无创伤。如能排除子宫、输卵管癌,}i!1可成为恶性卵巢肿瘤诊断指标之一,故不妨常规施行。②一子宫直肠窝穿刺吸液或冲洗液(无腹水者)检查,对盆腔无炎症及粘连、疤痕者可行。宜用21号2c;m皮内注射针及lOml吸筒由子宫颈后方1 cm-l.Scm处刺人抽吸,吸出物注人3m1 Ringer液中(要反复冲洗吸管),离心后沉渣涂片、染色、镜检。如抽出液多,可按腹水处理。③腹水检查,可经腹壁(如量少,宜在B超指引下进行)或经阴道后育窿穿刺取液。

(二)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前,仅能通过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术作出诊断,而要作病变分期,则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不可缺的手段。近年免疫组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能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腊包埋的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将传统的形态学分类与功能结合,不仅能协助诊断,且在研究肿瘤的来源、监测冶疗效应及估计患者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三)免疫学检查:免疫组化法与免疫细胞学分析均属于免疫学检查方法,但偏重于回顾性研究或鉴别诊断。目前用血清学方法发现的恶性卵巢肿瘤抗原,多属肿瘤相关性抗原,其特异性尚不显著。通过传统方法产生多克隆抗体,进而发展为用体细胞杂交技术产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可用于原发癌与转移癌的定位、定性诊断。

(四)内分泌检查:上述免疫学检查中的性腺间质细胞瘤实际上是内分泌检查,只是所用为免疫组化方法。但卵巢性腺间质细胞瘤因有特殊的内分泌功能及影响,如性早熟、绝经后出血、男性化等,有助于诊断,而卵巢浆液性、粘液性及纤维上皮瘤有的因肿瘤周围滤泡组织增生,也有非特殊性的内分泌功能而能分泌雌激素,即使是性腺间质细胞瘤,不同的情况也可产生相同的雌激素。

(五)生化检查:虽在70年代即已有学者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腹水中的钙、磷、尿素氮、尿酸、胆固醇、总蛋白、总胆红素、GOT,LDH,AKP等10项生化指标测定值较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妇女者明显增高,但并无特殊性,临床上仅可用作鉴别良、恶性肿瘤及监测疗效的参考。

(六)影像学检查:如B超、CT, MRI, CDFT已能精细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像,但由于囊性、实性或两者兼而有之者在各种卵巢肿瘤均有存在,而所食组织的复杂性,又往往使影像缺乏特殊性,故须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定性。单抗`}`I一GEA, }m'I℃一CEA,'}`ICOC183B2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在这方面将发挥作用。

(七)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在判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明确肿瘤波及的范围,作出分期,方能据以合理治疗,故分期极为重要。但在临床上常被忽视,甚至已经剖腹探查,仍未判明分期,造成进一步处理与患者预后判断的混乱。由于目前卵巢恶性肿瘤的定性仍有赖于组织病理检查,且按FIGO对卵巢恶性肿瘤分期(1987)的要求,不仅要了解原发肿瘤的性状(单侧、双侧、类型、是否有目检或镜下穿破),还须检查腹水或冲洗液(无腹水者)中有无癌细胞及转移灶的范围、大小(镜下、小于或大于2cm)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因此,非经过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以及细胞学与组织免疫学检查不能精确分期;经过治疗的病人,虽恶化而尚有可能再手术或虽经定性、定位诊断已临床治愈但不能确定是否应结束治疗而行二次探查手术(SLO)或二次腹腔镜探查(SLL)者,均须再作分期,藉以确定进一步处理方案。

篇5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教学 教学体会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是医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验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知识,加深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获得相关实验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渠道[1]。但是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仅仅被看做理论教学的补充,未能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这直接导致学生提出、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欠缺。如何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仍是目前医学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此问题我谈几点体会:

1.合理整合实验课程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出于课时分配与实验可控性的考虑,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的课程设置与理论课基本平行,并且因课时少,实验类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过程中的教师讲解与引导居主导地位,学生依赖于教师对实验原理的详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系统示范,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2]。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从基础性、综合件及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进行重组整合,划分为基础性实验(常用基本技术)、综合性实验和学生参与设计实验三个教学模块[3]:基础性实验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的六大基本技术,分别是生物安全知识和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病原体标本的涂片制作和染色、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方法、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等;综合性实验是将基本技术运用于模拟临床标本的病原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查、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及其致病性和免疫性的观察和检测等;学生参与设计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某一实验选题或临床病例资料,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研究并做实验报告。

重组整合不是简单机械地将实验分为三类,必须体现出三者的有机结合,基本技术要融合于综合性实验中;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要囊括学科间、系统间及基本技术间的综合,形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摹本实验,涵盖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项目,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大纲内容,又能得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体现出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融合及横向联系,并为学生的设计性、探索性实验提供思路和空间。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单一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整合多种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方向[4]。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软件、网络等辅助实验教学:通过多媒体实物图片及三维模型图片,学生可以对病原微生物的形态有更加直观的了解;通过动画,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实验操作录像,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操作细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节省人力。除此之外,我所在的教研室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问题式教学(PBL)、团队教学(TBL)、案例教学(CBT)等国际流行的先进教学方法融入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体系。

3.巩固理论知识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复合学科:医学微生物学部分简单易懂,但枯燥乏味、难以记忆;免疫学部分抽象难懂,系统性比较强,前后联系密切难以整体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理论课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内容在理论课上难以讲清楚,有些内容必须通过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操作和示教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使理论课上无法完成的内容在实验课上完成。实验操作能验证理论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起搭桥作用。所以应当按教学大纲紧扣理论教学设计实验,在每一次的实验教学中尽量给予学生多动手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验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有助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4.注意知识更新,加强自身修养

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加强对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近年来临床上的感染性疾病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严重耐药性病原微生物的出现,引起医院内感染激增;病原微生物变异所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频繁爆发,如SARS、猪流感和禽流感的流行。这些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恐慌,人们似乎看到传染病在全球复活。由于教科书的滞后性,这些新动向,很难在教材中及时得到反映。因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的任课老师,更应注意理论知识的更新。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如参加短期培训班、进修班、专家讲座等)追踪最新的医学科学发展,吸取新的知识点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还要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共同交流,开阔教学思维,学习新教学法和新技术,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目前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对医学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业课教师除了应当精通所授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外,还要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尽可能多地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全方位提高自身修养。在积极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加强爱岗敬业师德教育,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开拓进取的大学教师。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加强实验课环节管理

完善的实验准备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准备主要是对实验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及物品的准备。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操作性强,所需准备内容比较多,如实验菌种、实验动物、抗原抗体等各种材料的准备比较繁琐,实验准备过程比较复杂、费时费力。因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准备工作基本全部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任课教师在每次实验课前,不仅要和实验技术人员互相沟通协调,详细了解实验准备情况,而且要进行两次以上的预实验,确保实验所需仪器、试剂摆放到位,预判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解决预案,以保证实验的准确顺利进行。

为合理利用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前准备之外,还有必要按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各环节的特点,加强对每一环节的管理掌控。首先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教师只有充分备课才能做到准确、流畅地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也才能保证教师在实验课堂上灵活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其次,在实验开始前解答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较为熟悉,保证实验得以顺利开始。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还要做好必要的演示,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实验操作,单靠教师空口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对关键操作步骤、特殊贵重仪器使用等进行详细演示。只有在准确、规范的演示,详细具体的指导下,才能降低甚至避免学生实验中的差错,提高学生实验成功率。再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和个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关键步骤的操作,对其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耐心指导。对操作失败组要及时引导分析原因,鼓励其重新操作完成实验。最后,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完整的实验不仅要使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和掌握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严谨认真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因此,无论实验结果是否与预期一致,都要认真总结、分析,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就实验成败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总之,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的基础与保障,实验课教学对本课程教学意义重大。同时许多新理论、新知识都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获得的。因此,在实际实验教学工作中,指导教师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此外,还需要专心研究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实验,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管理,不断提高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强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勇,扬继文,杨宗琪等.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能大赛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08-3009.

[2]李显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181-182.

[3]王少华,诸欣平,胡永秀等.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2):248-250.

篇6

通讯作者:鄂凤梅

【摘要】 目的 了解多发性硬化(MS)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MS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 在大脑半球白质区、脑室周围白质区、胼胝体多发长T1长T2信号11例,病灶有不同程度强化。脑干、小脑病灶各1例,颈髓病灶3例,其中胸髓受累1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磁共振(MR)检查对MS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是MS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对临床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脑;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见于年轻女性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以白质脱髓鞘为特征。本文按2001年的MS诊断标准即McDonald诊断标准,对12例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首次发作8例、复发-缓解型3例、继发进展型1例,以期提高对MS的影像认识及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4月经临床、脑脊液免疫学检查、电生理检查、MR检查及临床治疗证实的MS 12例;女9例,男3例,年龄17~44岁,平均36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3例出现偏瘫,2例视力下降。

1.2 仪器 所有患者采用GE SIGNA EXCITE 0.5T MR扫描仪检查,扫描参数:层厚5 mm,间距5 mm,矩阵320×192,NEX1,FOV 24×22,使用头部线圈,扫描序列T1WI、T2WI、T2FLAIR,对比剂Gd-DTPA、剂量0.1 mmol/kg,获取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像。

1.3 图像评估方法 所有图像由2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共同观察、评估并达成一致意见。步骤(1)部位:首先将病灶分为幕上、幕下、脊髓。(2)数目:病灶多少、大小。(3)变化:观察病灶的平扫及增强信号特点,病灶活动性及稳定性的变化。

1.4 头部电生理检查,腰穿获取脑脊液进行脑脊液免疫学检查。

2 结果

2.1 MRI表现 (1)大脑半球半卵圆中心,脑室周围白质、内囊、胼胝体多发长T1长T2信号11例,边界较清楚,大于5 mm斑片状病灶。部分病灶长轴与脑室切线垂直或与脑室紧密相连,无占位效应,增强检查可见斑点状、小弧状强化效应。2例病灶呈“灶中灶”表现,1例见“同心圆硬化”即多层信号强度表现。(2)脑干区病灶1例,小脑病灶1例,颈髓病灶3例,其中胸髓受累1例。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呈小条片状强化,部分病灶边缘状强化。颈髓病灶多位于背外侧,颈髓轻度肿大。

2.2 脑脊液检查 细胞数增高4例[(11~52)×106/L],7例蛋白轻度升高,IgG 指数升高7例。CSF寡克隆带(OB)检查阳性3例。

2.3 电生理检查 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异常者11例,其中2例视力障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异常者5例。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9例异常。

3 讨论

MS是常见的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区的脱髓鞘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四肢无力、头痛、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病程中多有缓解复发,少数患者有加重趋势。本组患者病前多有感冒发热、劳累等诱因,提示MS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本组患者多以肢体感觉及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符合文献[1]报道的我国MS以脊髓和视神经为好发的临床特点。

MR检查对MS具有相对的特异性,能对脑和脊髓MS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及形态作出较直观的描述。特别是病灶垂直于脑室长轴的“直角脱髓鞘征”和对胼胝体边缘的侵蚀,是MS的特征性MR表现之一[2],本组大部MS病例具备这些特征性的MR表现。

MR对不同类型、不同时期MS病灶的多形态显示与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相对应的,展示及证实了MS病灶空间和时间上的多发性。MR对不同发病时期的MS患者进行检查有利于观察病灶数目的多少、大小的改变,病灶的稳定性,有无新病灶出现。增强检查有助于上述观察,并能直观显示药物治疗和生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及调整治疗计划。

本组1例患者脑部MRI图像上MS病灶显示不明显,而在颈髓及胸髓检测出异常病灶,结合临床症状、电生理检查和脑脊液免疫学检查,最后确诊为MS。任乃勇等[3]认为MR检出脊髓病变在MS的鉴别诊断中有很大的价值和实用性,故对临床高度怀疑的MS患者进行脊髓MR检查是必要的,对MS的检出极有帮助,本科在MS患者的MR检查中均将脊髓检查作为常规MR检查,助益很多。

本组2例可疑MS患者早期脑部MRI图像上未见到病灶异常信号区,但临床电生理检查记录到电生理异常。两周后复查MRI,在脑室旁白质区及脑干及小脑区发现异常信号。杨燕等[4]认为诱发电位不仅可以发现临床病灶,而且可以发现无症状病灶,有较高敏感性,有利于MS的早期诊断。笔者认为:有一定临床症状,若电生理检查异常,而MR初次检查病灶信号不明显者,应给予患者MR复检,复检时间以1~2周为宜。

MR检查对MS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也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和MRI新技术如磁化传递成像(MTI)、磁共振弥散成像(DWI、DTI)、MR波谱、MR灌注成像和脑功能成像(fMRI)等的应用,MR检查对MS的影像诊断将达到更高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胡学强,麦卫华,王敦敬.多发性硬化4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中国神经科杂志,2004,37(1):7-10.

[2] FazekasF,BarkhofF,FilippiM,et al.The contribution of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 diagnosis of multiple sclerosis.Neurology,1999,53(3):448-456.

[3] 任乃勇,赵康仁,张渭芳.脊髓的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价值.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18(2):35-36.

篇7

【摘要】 为了评价免疫分型在急性白血病(AL)分型中的科学意义,应用形态学分型、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分型对68例AL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学与免疫学检查符合率为94.1%,有4例形态学误诊被免疫分型纠正;髓系中较特异抗原为CD13、CD33,AML-M3多为CD34低表达,HLA-DR阴性,AML-M4、M5易有CD14表达,髓系中易见淋系相关抗原表达,常见为CD7;淋系中亦可合并髓系抗原表达。结论:免疫分型可提高AL的诊断分型准确性,特殊类型AL如急性未分化性白血病(AUL)、AML-M0等的诊断必须依赖免疫分型。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Immunologic Classification Used in typing of 68 Cases of Acute Leukemias

Abstract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immunologic classification for typing of acute leukemia (AL). 68 cases of AL were classified by morphologic and immunologic typin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istency rate was 94.1% between morphology and immunology,and 4 morphologic misdiagnosed cases were corrected by immunology;CD13 and CD33 were special myeloid lineage-associated antigens;AML-M3 was often CD34 low-expressed and HLA-DR-negative; CD14 was often expressed in AML-M4 and M5;lymphoid lineage-associated antigens (CD7) were easily found in ANLL,and myeloid lineage-associated antigens were also found in ALL. In conclusion,immunologic classification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acute leukemia diagnosis. The diagnosis of some special AL,such as acute unidentified leukemia (AUL),AML-M0 and so on,must rely on immunologic classification.

Key words acute leukemia;morphologic classification;immunologic classification;immunologic phenotype

J Exp Hematol 2006;14(1):39-41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属高度异质性疾病,其肿瘤细胞存在多变性,分化差异性等,传统的形态学分型法仅能使70%左右的AL得以准确分型。近年来,结合白血病发病过程中免疫表型(immunologic phenotype)的变化对AL进行分型,加深了对各类AL本质的认识,对各类A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68例AL的免疫分型研究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四级标题 68例AL患者,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14-78岁,中位年龄44岁。5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M0 1例,M2 24例,M3 10例,M4 4例,M5 12例,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L1 5例,L2 10例,L3 1例,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1例。

形态学检查

骨髓及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及相关细胞化学染色检查,按FAB标准确定AL的类型。

免疫学检查

检测指标包括T系的CD2、CD3、CD7,B系的CD19、CD20、CD79a,髓系的CD13、CD14、CD33、CD117、CD41a及CD34、HLA-DR等,均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 SE)测定,仪器与试剂由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提供。结果判断:阳性细胞≥20%为阳性。

结 果

68例AL的免疫分型特征见表1,2。Table 1. Major antigens expressed in AML cells(略)Table 2. Major antigens expressed in ALL cells(略)

68例AL中,其中4例(5.9%)经结合免疫学分型才确定,其中1例M0患者形态学示:原始细胞为29%,POX染色阴性;细胞形态学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诊断ALL,但免疫分型示:CD34 47%、 CD117 53%、HLA-DR 54%表达,CD13 16%、CD33 13%及CMPO 24%表达,诊断为M0型白血病。1例形态学似ALL(L2)患者,原幼淋巴细胞97%;免疫分型示:CD7 47%、CD38 63%、HLA-DR 54%、CD34 58%均阳性,CD117 18%表达;染色体示:46,XX〖14]/46,XX,csb(1q)〖1],予DOCP 2疗程化疗未达缓解,后改予DOAP 1疗程达完全缓解(CR),此后予以DOAP方案为主的化疗持续完全缓解,诊断为AUL。1例形态学L2患者免疫学分型示:CD34 36%、CD33 42%、CD13 45%、CD117 91%、HLA-DR 82%及CD7 37%表达,考虑为ly+ANLL。1例形态学L1患者免疫学分型示:CD19 77%、CD20 78%、CD79a 65%和CD2 22%、CD3 20%、CD7 29%表达,考虑为双表型白血病。余病例形态学、免疫学分型相符合。

分析上述结果发现,髓系中CD13表达率最高,为96%(49/51),其次为CD33表达率为78.4%(40/51);CD14为单核细胞特异性抗原,但阳性率较低,在AML中为9.8%(5/51),在M4、M5中表达率为31.25% (5/16)。M3中HLA-DR为阴性,CD34表达率(10%)明显低于其他亚型。髓系中部分合并淋系抗原的表达,常见CD7、CD19等。本研究51例AML中12例合并淋系抗原表达(ly+AML),阳性率23.5%,其中T系表达占9例,主要为CD7表达,1例合并CD2表达,B系表达占3例,为CD19表达。

淋系中也有合并髓系抗原表达,如CD13和CD33,阳性率为20%(3/15)。B淋巴细胞中抗原阳性率依次为CD19 (62.5%,10/16)> CD20 (12.5%,2/16) >CD79a (6.25%,1/16),T淋巴细胞中抗原阳性率依次为CD7 (43.7%,7/16)> CD3 (37.5%,6/16)>CD2 (31.25%,5/16)。

讨 论

白血病是一组克隆性的恶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传统的FAB形态学分型可使70%左右的AL得以分型,结合免疫分型可以较精确的识别表达不同分化抗原的细胞,从而明确划分出细胞的发育阶段和类型,对于区分T、B淋巴细胞及形态学难以辨认的细胞,特别是其在AML与ALL的鉴别、ALL亚型区分及AUL、M0、M6、M7等的诊断中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形态学诊断与免疫分型符合率为94.1%。1例M0患者形态学为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示髓系抗原表达,完全符合M0;1例形态学似L2,免疫分型示高度表达干/祖细胞标志,无特异淋系、髓系抗原表达,诊断为AUL;1例形态学L2,免疫分型表达髓系CD13、CD33为主,同时表达CD7,考虑为ly+AML。

髓系中较特异的抗原为CD13、CD33、CD14,其阳性率依次为CD13>CD33>CD14,CD34为造血干、祖细胞相关抗原,随着细胞的成熟其抗原表达会逐渐减弱[1]。M0、M1常主要表达CD34这类造血干/祖细胞标志,也可表达髓系相关标志,如CD13、CD33,本研究1例M0患者部分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强烈表达干/祖细胞标志。M3型白血病较特异的免疫表型为CD13、CD33阳性,CD34低表达,HLA-DR多阴性[2,3],本研究与此相一致。研究证实CD14为单核细胞的特异性标记抗原[4],本研究中发现,CD14主要在M4、M5中表达,阳性率为31.25%,在AML中为9.8%,与国内的汤美华等[5]研究相比,阳性率略低。髓系中可合并有淋系表达,常见为CD7,其次为CD10、CD19和CD20等[6],本研究中发现51例AML中,12例合并淋系表达,其中T系表达9例,主要为CD7表达,1例同时合并CD2表达;B系表达3例,主要为CD19表达。淋系中,B淋巴细胞抗原阳性率依次为CD19> CD20>CD79a,T淋巴细胞中抗原阳性率依次为CD7>CD3>CD2,淋系中可合并髓系CD13、 CD33表达,其中1例淋系同时表达B系抗原(CD19、CD20、CD79a)及T系抗原(CD2 、CD3、 CD7),诊断为双表型白血病,考虑细胞恶变部位在多能干细胞或以上阶段[7]。

综上所述,在形态学基础上结合免疫学分析,可更精确地了解待检测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和类型,提高白血病的分型准确性,具有补充和纠正诊断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Testa U,Torelli GF,Riccioni R,et al. Human acute stem cell leukemia with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via cascade activation of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Blood,2002;99: 4634-4637

2LoCoco F,Foa R.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advance in the immunophenotyp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cute leukaemia. Eur J Haematol,1995;55: 1-9

3丘镜滢,谭家怀,洪波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29: 333-335

4Casasnovas RO,Campos L,Mugneret F,et al. Immunophenoty- pic patterns and cytogenetic anomalies in acute non-lymphoblastic leukemia subtype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423 patients. Leukemia,1998;12: 34-43

5汤美华,周宇,沈德诚等. 从AML细胞表面标记特点看AML、ALL鉴别时单抗的选择.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466-468

篇8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患者的临床特 征,以指导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2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 临床表现、血清化学指标、免疫学及病理学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30例,女:男比例 为15:1,确诊时年龄28 ~74岁(51.23±13.5岁),初诊至确诊的时间平均为38.69月(15天~29 4月)。伴有迁延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高胆红素血症、高碱性 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存在自身抗体,90.6%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 和/或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阳性。结论 PBC在中年女性多见,晚期患者肝脏 损伤严重,预后较差。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抗线粒体; M2;亚型抗体(AMA-M2)

1 资料及方法

1.1 诊断标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 )是一种慢性的胆汁 瘀积性肝脏疾病,其特征为肝内胆小管阻塞和出现高滴度的抗线粒体抗体,病因还不清楚,但 现有的证据表明可能是自身免疫所引起的。近年来国外报道PBC发病率有增多趋势[1] ,国内 的报道也逐年增多[2]。诊断符合2000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PBC指导建议[3 ]:同时具备以 下1、2、3项,并加4、5项其中一项。①肝功能指标异常,特别是碱性磷酸酶(ALP)等反映胆 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升高;②腹部B超、CT或逆行胰胆管造影排除其他胆道梗阻因素;③排 除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④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或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阳 性;⑤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PBC的改变。

1.2 研究对象 收集2003年2月至2008年10月常熟市第 二人民医院及苏州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患者。

1.3 方法

1.3.1 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 L)、ALP、γ-谷氨 酰转肽酶(GGT)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免疫学指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试剂盒测定自身抗体 ,免疫印迹法试剂盒测定AMA-M2亚型,同时检测血清IgA、IgG、IgM等;血清病毒学指标采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后两者由苏州五院临床免疫中心完成。

1.3.2 组织学 肝脏活体组织学采用快速肝穿刺法取肝 组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由病理科医师统一诊断标准一次性阅片。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进行描述,计量资 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给出正常参考值范围。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和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中女性占30例(23例>45岁),女:男 之比为15∶1,确诊 时年龄28 ~74岁(51.23±13.5岁),初诊至确诊的时间平均为38.69月(15天~294月)。最常 见 的临床症状为乏力(28/32,87.5%),其次为消化道症状(25/32,78.1%)、黄疸(21/32,65.6 %)、皮肤瘙痒(19/32,59.4%)、消瘦(9/32,28.1%)。肝肿大8例,脾肿大21例。严重并发症 :腹水13例,胸腹水5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9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移植1例。4例患者 仅有肝功能异常而无明显自觉症状。1例患者合并有干燥综合征,2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1 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例合并糖尿病。

2.2 肝功能指标32例PBC患者初诊时均有肝功能异常 ,其中均有血清ALP和GGT水平的升 高,血清ALT和AST多为轻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值上限的4倍,6例患者确诊时并无明显 黄疸(血清胆红素

2.3 免疫学检查 25例(78.1%)患者血清IgM增高,19例 (59.4%)患者血清IgG增高,而血清I gA水平多为正常(仅2例轻度增高)。26例AMA、AMA-M2均阳性,2例仅AMA阳性,1例仅M2阳性 ,其中17例同时有ANA阳性。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20例,HBsAb、HBcAb阳性5例,HBsA b、HBcAb、HBeAb阳性2例,HBsAb阳性1例,HBcAb阳性3例,HBcAb、HBeAb阳性1例。

2.4 病理特点 本组有7例肝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均可 见胆小管非化脓性炎症,肝细胞碎屑 样或桥样坏死,肝实质及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汇管区扩大,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等改变 ,其中1例可见部分假小叶形成。

2.5 治疗和预后情况本文病例治疗均应用熊去氧胆 酸(UDCA),口服每天13~15mg/kg,其他 辅以保肝等治疗。达到随访6个月者16例,均规则用药,自觉症状减轻,能从事正常工作、 生活,治疗前后部分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随访发现5例用药3个月至10个月内死亡,其中4 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该5例PBC确诊时病程均大于5年,处于失代 偿期。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2例合并使用激素治疗,均自觉症状改善及生化指标有 好转。

3 讨论

PB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胆汁淤积性疾病,目前考虑其发病与自身免疫、病原微生物感染、接触 化学物品、遗传和家庭因素有关[4]。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为 特征的慢 性胆汁瘀积性疾病,进一步可发展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5]。本文资料表明,PBC好 发于中老 年女性。PBC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87.5%)、腹部不适(78.1%)、皮肤瘙痒(59.4%)等 非特异症状。ALP、GGT升高是PBC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特征性改变,本文32例患者肝功能情况 统计均有血清ALP和GGT水平的升高,平均升高4~6倍,而ALT、AST多为轻中度升高,少有超 过4倍者,考虑PBC的胆汁淤积为慢性进展,故早期可仅有ALP、GGT升高,当出现严重的高胆 红素血症提示预后较差。因PBC早期症状轻微且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或肝炎肝 硬化,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如抗HBc)阳性更易误诊,本组中有11例患者有血清 抗HBc阳性。本组病例确诊时年龄为28 ~74岁(51.23±13.5岁),初诊至确诊的时间为38.69 月(15天~294月),确诊时32例中有13例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有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 炎 、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尽管有些患者可呈缓解和复发交替病程经过,但持续缓解的甚少 ,预后较差。所以临床医师有必要加强对PBC的认识,及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 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十分重要。血清AMA异常为本病最突出的免疫学指标,也是最重要的 诊断手段,本组病例AMA阳性率达87.5%(28/32)。PBC尚有高IgM、IgG血症,血液中可检测到 多种自身抗体,说明异常自身免疫应答与本病发生有关[6,7],AMA-M2对PBC具有重 要的早期 诊断价值。本文组织病理观察到胆小管上皮细胞破坏、消失、异常增生、炎症扩散,肝实质 严重损害是这种异常免疫应答的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为2003年2002月后所收集病例,说明 近 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对本病的诊断技术有了提高。本文结果提示,PB C在我国可能并非少见,随着医生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自身抗体尤其是AMA/AMA-M2检测 的推广,越来越多的PBC患者得以诊断。当患者尤其是中年女性有原因不明的乏力、消化道 症状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医生应想到PBC的可能,血清ALP、GGT升高及AMA/AMA-M2阳性 有助于诊断该病,肝活检病理检查可用于进一步确定诊断和组织学分期。

参考文献

[1] JamesOF,BhopalR,HowerD,etal.Primarybiliarycirrhosioncerare,nowcomm-onintheUnitedKingdon.Hepatology,1999,30B:390-394

[2] 光弼.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前瞻性研究.肝脏,2002,(3)B:146-149

[3] Heathcote EJ. Management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The america n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practice guidelines. Hepatology,200 0,31:1005-1013

[4] 顾波峰,姚定康,谢渭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5] NeubergerJ.Primarybiliarycirrhsis.Lancet,1997,350B:875-879

篇9

关键词: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43-01

医学免疫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能运用免疫学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临床现象。医学免疫学教学面临着课时少、内容多且抽象,教材跟不上教学内容更新,学生学习经常感觉没有抓手、目标不明确等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近几年来出现多种教学模式,例如PBL教学模式、慕课等,有些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实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多且抽象,学时少

医学免疫学涉及到的内容多,包括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学起来较吃力;医学免疫学课时少,笔者所在学校临床系学生免疫学理论学时加实验学时总共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个,实验学时8个,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在仅有的46个学时讲完所有的内容(基础免疫、临床免疫、免疫学技术23个章节),讲课速度比较快,对于基础较差的区内(自治区区内)学生来说,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学生也普遍反映医学们医学太难了,老师讲的快,听不懂。

2、学生的被动学习

很多大学生受中、小学学习模式的影响,早已养成了一种被动学习的习惯:课前不预习,不去主动思考,课堂上不知道是该记笔记还是该看课件抑或听老师讲,手忙脚乱,最后什么也没弄懂,课下不复习。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因不善于做学习的主人,容易把自己当成学习的奴隶,感觉枯燥无味,毫无学习兴趣。

二、翻转课堂在医学免疫学课堂上的应用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理念,来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 年春,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在考虑如何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 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两位老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提出了该理[1]。

在我们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要有意关注和克服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些障碍。笔者所做的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和学习教学视频等资源,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 面交流,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讨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具体实现呢?

1、教师制作视频

老师制作视频讲解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把难点、重点给学生讲解清楚,对于某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最好制作出动画来演示所要说明的问题,这样可以很容易的,很直观的结实该知识点,同时结合生活中常见病理来说明。最后给学生强调要求掌握的内容。

2、教师设计课前问题引导、课后问题检查

为了加强视频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后问题,给学生预设目标,设计课前问题,引导他们在学习时发现问题。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卡烫伤跟老师一起探讨。对于该节课的重点部分,一定要弄通弄懂,只有这样才能熟练运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结束生活中常见病理。在进行视频学习时,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做上标记。 教师在讲解时应注重精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根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让学生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3、选择上课内容

本课程教授的对象为临床本科班、全科班、护理本科班及预防本科班的学生。笔者在上课前会对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高中时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学习医学免疫学之前都学过那些医学的基础课程?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入学成绩如何,在校成绩怎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依据我们的教学大纲,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要有适当的增减。对基础好的班级适当的增加教学难度和教学内容;对基础差的班级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减少教学内容,以掌握基本的内容为主[2]。在进行讲解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加以解释,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模式的教学,教师的引导和学习内容的选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症状不典型时,如何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红斑狼疮患者的误诊经过,曾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瘤”、“感染性发热”、“结核性胸膜炎”等。结果:查抗核抗体强阳性,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对于诊断不明确,病史较长, 治疗效果差者, 要及时进行免疫学疾病方面的检查, 尤其是抗核抗体、补体C3、C4 及免疫球蛋白等检查。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诊断;误诊。

SLE 好发于青年女性,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学异常。由于不典型病例日益增多, 且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病例时有发生。本文报告经我科收治并确诊初治被误诊的SLE 1 例的临床资料, 分析误诊原因, 探讨预防误诊的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9岁,“间断发热6个月,伴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3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T 36. 5 ℃, R 27 次/ min, P 102 次/ min, BP 160/85mm Hg , 神清, 面部、前胸部暴露部位皮肤红色斑疹, 左侧颈部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质软。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不对称,双肺底叩诊浊音,左下肺浊音界在左肩胛下角线第七肋间,右下肺浊音界在右肩胛下角线第八肋间,两肺底呼吸音减弱,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HR 102 次/ min,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未引出病理征。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均减少。血沉104mm/第1小时。尿常规: 蛋白( + ),WBC:1-2/HP,RBC:2-3/HP 。大便正常。肝功、肾功正常。抗核抗体( ANA)(1:3200),补体C3、C4 下降及免疫球蛋白G、A增高。

1.2 误诊情况 患者于半年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左右,在当地卫生室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并给予输液治疗,体温可暂时下降,如此反复治疗。于3个月前在当地县医院住院行肺部CT检查提示左下肺炎性病变可能,部分不张、左肺结节,不排除占位。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15天,效果欠佳出院,诊断“感染性发热”。出院后仍间断发热,最高体温达40℃,后因化验血常规示白细胞降低入住市级医院血液科,左侧颈部、纵膈、腋窝淋巴结肿大,诊断为“淋巴瘤”,治疗半个月发热未能控制出院。后到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PPD实验(+),给予抗结核治疗3 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全血细胞减少加重,加用激素治疗( 静脉甲强龙80mg /d,3 d 后改强的松30mg,2 次/d 口服,逐渐减量) 。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周后面部、前胸部暴露部位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以“发热原因待查?胸腔积液原因待查?”收住我科,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转入风湿科专科激素治疗,好转出院,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2 讨论

2.1 误诊分析 ( 1) 基层医生对SLE 的临床特点认识不足, 市级医院的非风湿免疫科的医生对此亦较生疏, 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1]。(2)SLE 临床可以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 早期表现多无特异性, 尤其是以单一症状出现时,如本文提到患者的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 容易导致医生将诊断思路局限在某一个系统疾病中。(3)实验室检查不全面或实验室无条件做免疫学和骨髓细胞学检查。对于诊断不明确,病史较长, 治疗效果差者, 要及时进行免疫学疾病方面的检查, 尤其是抗核抗体、抗SM 抗体、补体C3、C4 及免疫球蛋白等检查,对可疑的病例要复查上述项目。对有肾损害者尽量行肾穿刺活检, 如病理表现为具有增殖性病变的非典型膜性肾病的特点, 上述复查及严密随访更具有重要意义[2]。(4)患者对风湿性疾病的认知率也相对较低, 相当大一部分风湿病患者就诊于骨科、痛症科、皮肤科、中医科、杂症科等科室, 无法得到专业性治疗[3]。

2.2 误诊预防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尤其患者是中年女性时,要仔细询问病史, 全面进行体格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在基层医院临床医生更要注意血、尿常规的检查。同其他学科相比, 风湿病专业性更强, 建议住院医师到风湿科轮转1-2个月。同时也要在基层和社区对群众普及风湿病健康教育, 提高对风湿性疾病的认知, 增加对SLE 的警惕性, 避免盲目就诊延误诊治。

参考文献

[1] 贾茹芹.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16 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3,10(7):163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