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地形测绘
一.前言
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及与其有关测绘工作的理论、方法的应用技术学科。地形测量是为城市、矿区以及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矿山开采设计以及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由于现在我国在地形测量方面还在利用一些常规性,传统性的手段来进行测量,这样就导致了在对地形测量时候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和低效,所以现在在我国测绘自动化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完善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本文主要阐述测绘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问题。
二.目前地形测量的测绘自动化技术
测绘自动化是集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显示于一体。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及其集成技术成为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核心。
1.GPS技术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它历时20年,于1994年3月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的测绘工具。
GPS定位技术与常规地面测量定位相比,具有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功能多、应用广,观测时间短,执行操作简便,全球、全覆盖、全天候、高精度的特点。特别是RTK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在水上定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开始于90年代初,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新型测量系统,称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是目前适时、准确地确定待测点的位置的最佳方式,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GPS RTK具有定位精度高且精度分布均匀,速度快、效率高,观测时间短,方便灵活,测程不受限制,不受通视条件影响等优点。
2.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及其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融地理学、测量学、几何学、计算机科学和应用对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能把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
GIS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一是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二是多维结构;三是标准化和数字化;四是具有丰富的信息。是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的技术系统,对现代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起重要支撑作用。
3. RS技术
遥感RS(Remote Sens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包括摄影、陆地、卫星、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等技术。遥感技术依其波谱性质,可分为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物理场遥感技术。遥感信息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
RS为GIS提供信息源,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图像处理),GPS作为GIS有力的补测、补绘手段,实现了GIS原始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
三.测绘自动化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人造卫星发射出来的信号,并采用三角测量的原理及时准确的计算出收到信号的人所处的具置。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7颗卫星在运行在地球上空,卫星运行轨道的高达20200公里。自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问世以来,在定位领域和无线导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青睐和应用。
例如:上海市的特殊地形,需要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其水下地形的变化进行测绘,描述变化趋势,为建设提供宝贵的水下地形资料,这一工作在上海市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让水下测绘工作变得更加便捷、精确和效率。
2.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形成了具有分辨率影象序列的金字塔让我国传感器的研制工作向着全方位立体观测能力方面发展,向着更宽广的空间和领域发展。
(二)遥感技术的新型传感器在不断的研制成功,包括了多光谱扫描仪、多光谱摄影、彩色摄影、紫外摄影、成象光谱仪,红外扫描仪、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高仪、合成孔径雷达等。
(三)遥感技术可以反复获取同一地区的影象信息,具有多时相性,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地球表面规律和变化的可能性,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拓展。
例如:当前,国内很多测绘机构部门正在进行信息化工作,即通过现代化手段完成现代化的地形测绘资料,遥感技术借助雷达卫星全天时、全天候及不易受其他恶劣环境影响的特点,通过立体摄影的方法帮助测绘人员获取测绘地面的三维信息,让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测绘地形的特征。
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称为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集多个应用对象和多门科学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它主要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的相关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有机的结合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特征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通过计算机屏幕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
四.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系统、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向着3G技术及集成技术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使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能全方位的应用于地形测量中,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2.下面具体谈论3G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GPS、GIS、RS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相关地理信息进行储存和记录,建立系统化数据库。对地理要素通过转化,将相关数据计算出来,然后进行数字化的分析和处理。根据需求,地形测量人员利用GIS快速获取数据,其结果通过图形、数字的方式显出。现今的GIS技术通过数据采集、摄影和地图扫描进行设计数字地图,所需的地理信息收集到之后,完整、自动的生成数字地图。其结果结合地球表面空间的地理位置和特征用计算机显示,人们能够对地形结构进行直观的了解,从而使得测绘质量和效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测绘技术(例如电子测距仪、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向3G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发展,推动了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活跃和革新,测绘技术朝着自动化、实时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使地形测量更快速、简单、精确。
参考文献:
[1]徐翔.浅议地形测量和测绘技术自动化技术.科技信息,2011(10):326~326.
篇2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产品的实用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传统的手工制造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并且凭借其生产周期短、劳动力消耗少、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而快速的发展起来,促进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1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1制造工艺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机械制造技术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的相关工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些大型的机械制造企业不断出现,并且企业纷纷采用各种先进的制造工艺,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但是与国外一些先进的工艺相比,我国的机械制造工艺仍然存在技术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精密加工和高密度加工等技术上,由于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在这些具体的技术上存在着技术方法落后,机械设备老套等显现,严重制约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1.2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自从自动化技术问世以来,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及制造业的各项生产操作中,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于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机械制造工艺的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革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制造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正在处于刚发展阶段。对比来看,目前发达国家重点是将集成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工艺中,以此来提高机械制造的智能化,而我国目前的工作重点仍是一些初级的自动化设备,自动化制造的系统性不强,集成化、智能化程度较低,这也是今后我国的自动化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重点。
2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
2.1网络化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个时代的变革,使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且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化的技术可见于机械制造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设计,再到具体的生产以及后期产品的销售,每一项工作都有网络化技术的应用,且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网络的共享性特征使得产品原材料的来源更广,产品的销路也更广,我国的机械产品越来越走向国际。机械制造的网络化也加强了各大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产品信息的共享,我们在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时可以根据其他企业的先进产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技术。
2.2仿真技术和绿色化技术的应用
机械制造仿真技术的应用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机械制造设计中应用仿真技术可以根据模拟的真实使用环境进行更合理设计。而且应用虚拟化的仿真技术可以先对设计好的产品进行预生产,然后我们可以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分析,对产品的缺陷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对设计图纸进行改进,当模拟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后在对产品进行批量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另外,虚拟化的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生产的绿色化,因为利用仿真技术对产品的可加工性进行了检验,降低了产品生产的资源消耗[1]。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我们一味地追求产品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忽视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而绿色化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环境的污染,而且能通过降低原材料的消耗而提高经济效益。
3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自动化信息系统
自动化信息系统可以说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核心系统,其主要的硬件设备就是计算机,计算机自动化信息系统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产品生产过程监测系统等,这些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的精度,而且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而提高机械产品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另外,产品数据库系统中包含大量的产品信息,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3.2自动化物资供输系统
自动化物资供输系统是机械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该系统中,我们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强大控制功能实现对生产原料量的自动化控制及自动化传输工作。在整个系统中自动化控制软件是核心,其通过预先编号的程序运行,进而完成预期的动作指令,所产生的动作指令通过具体的传输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的物资供输系统不仅实现了材料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而且还可以对运输量、运输效率进行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3.3自动化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是机械产品生产的核心部分,自动化生产系统也是整个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核心。自动化生产系统也是由计算机软件控制的,通过编好的软件进行控制,通过发出特定程序语言,使整个系统按设计的流程自动运转,系统可以将输送来的原材料自动识别,在通过自动化组装设备对原材料进行组装,组装设备也是由微型计算机软件控制,设备按照设计的操作进行工作。这种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节省了人力,而且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可以减少因人工误差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实现全面的高效生产。
3.4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
自动化设备装配系统是机械自动化技术系统中一个子系统,其具体的工作就是通过自动化的控制装置按照特定的设计方案对特定的零部件进行搬运和组装,当然,自动化控制装置的核心系统仍然是编制好的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的设备装配系统与生产系统完成的基本操作都是零部件的组装,但是两个系统又有本质上的差别,生产系统能够产出的是直接产品,而设备装配系统只是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只负责产品零部件的组装,不涉及零部件组装后的调试和整改等过程。
3.5自动化检测系统
与机械自动化制造的其他具体技术相比,自动化的检测技术是一项最复杂的、技术水平最高的技术。自动检测技术所完成的操作是在产品生产后期的,针对一些有具体要求的机械产品的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机械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时会对机械设备的生产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这些产品一般性能复杂,往往采用了一些新型的材料,所以这类产品在后期人工检测时的难度加大,所以我们就可以应用自动化的技术,利用计算机自动化软件进行操作,实现自动化的检测,尤其是针对一些高精度的产品,自动化检测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检测,进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4机械自动化制造技术应用前景
4.1集成化
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化发展情况正是我国自动化技术与制造业发达国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差距所在。所以集成化方面的发展也正是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今后发展的关键。集成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整个机械制造过程更加高效有序,使整个生产过程的系统性更强,减少设备占用的空间,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直接的高效配合,使整个生产系统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而且集成化的生产系统便于进行管理,以此可以全面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4.2智能化
智能化是我国机械自动化制造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化是包含自动化的,自动化是智能化的一个低水平表现。除了自动化的操作之外,智能化的系统还可以实现人机交流,通过操作界面可以对自动化生产过程进行一定的控制,使机械制造系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对于自动化生产中出现的临时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界面进行操作来调节生产过程,使其正常运转,或对生产过程进行正确的判断,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机械自动化制造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也正是衡量一个机械制造企业技术水平的标准。
4.3虚拟化
将虚拟化技术应用与机械制造系统中可以减少资源的利用,通过虚拟化的技术进行虚拟生产,还可以实现对生产系统的不断优化,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也是智能化的一个重要表现。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仿真技术以外,机械制造的虚拟化技术还包括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但仿真技术是虚拟化技术的核心,所以今后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仿真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合理的设计,模拟生产,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2]。
5结束语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关键,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变为核心技术之间的竞争,各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就必须要大力发展自动化制造技术,使其朝着集成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裴锐.浅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J].电子制作,2014(7):87.
[2]黄华宁.关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过程,2015,31(5):117-118.
[3]邵壮.关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172.
篇3
关键词:配网设计;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0前言
在我国的电力配网设计中,对其自动化的而应用越来越遍及。但是,在其自动化的应用中,由于其智能化、对自动化的研究以及其硬件辅助系统不够健全,进而使得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为了极大发挥配网自动化的应用价值,要加强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的研究,进而不断健全配网自动化的管理和研究体系,提高配网自动化的运行效率,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保障配网的安全稳定运作。
1配网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连接电能和终端用户的桥梁,进而对于电力系统和用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配电网的结构设置无法满足现今城市发展速度和发展需求,进而需要对配电网的技术进行更新和变革。通过在配网设计中应用自动化技术,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设计,进而改善以往传统供电方式的缺点,提高配电网的运作效率,不断适应现今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同时运用自动化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运作,节约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供电企业实现对用户供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用户的快速定位,进而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用户制定相应的供电模式和供电营销策略,进而提高供电企业的办事效率,促进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作。
2强化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突破
强化配网设计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要根据配网的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为其制定相应的自动化应用技术,进而促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提高。所以,根据这样的状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创新配电网自动化应用进行阐述:
2.1健全和完善配电网硬件辅助系统
健全和完善配电网的硬件辅助系统,为解决配电网中的设备问题提供帮助。在配网的自动化的应用中,需要有完善和健全的硬件辅助系统对其进行支撑。所以,通过健全和完善配网硬件辅助系统,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掌握和整理分析,进而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用电模式和供电营销策略,进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配电网可以通过开发具有市场预测机制的硬件系统,通过预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和历史信息,帮助供电企业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掌握;例如,建立对用户用电的管理和报警修复系统,对于用户用电不正常的情况进行检测,一旦出现设备问题,能够及时对其进行修复,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进而提高配电网中的硬件辅助系统。
2.2开发配电网故障自动识别和诊断技术
开发配电网故障自动识别和诊断技术,提高对用户用电设备的检查,进而保障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以往的配电网中,对配电设备的检查需要人工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保养,如果工作人员出现疏忽的状态,就会出现配电网运作故障,进而影响配电网的正常运作。所以,在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要加强对配电网故障自动识别和诊断技术的研究,利用计算机的远程监控技术,对配电自动化的参数和数据进行及检测,一旦配电网出现故障,可以根据其数据和参数进行识别,并自动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隔离,进而提高配电网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例如,在配电网中可以安装故障自动识别和诊断技术,一旦配电网中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指导,进而对其故障进行诊断,并派技术人员进行检修。所以,通过开发对配电网故障自动化识别和诊断技术,减少供电企业人工检查的失误,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配电网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配电网运作的效率,进而推动电力系统的技术革新。
2.3强化配网设计中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研究
强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研究,通过加大其研究资金的投入,进而不断强化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设计的应用。在配电网中,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研究是配电网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转的关键。所以,配电网要加强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配电网可以设置专门的研究机构,通过加大对其的研究资金的投入,进而不断提高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同时也要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队伍才能不断强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水平。其中在自动化技术中,要加强对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和用户电力技术的研究,进而实现配电网的远程信息和数据通信,提高供电的高效能和可靠性,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在配电网设计部门中,管理人员可以每个月举行自动化技术创新大赛,让技术人员进行自动化技术的竞赛,进而选出优秀者,对其进行物质奖励,进而提高自动化技术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在强化配网设计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研究中,不仅要加强对自动化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也要通过加大配网技术研究的力度,进而不断促进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配电网的安全可靠高效的运作。
3结语
总而言之,配电网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的体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大,供电企业对于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的提高要更加的注意。首先供电企业要健全和完善配电网的硬件辅助系统,通过预测机制,对配网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同时要开发故障自动识别和诊断技术,强化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研究,加大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提高,进而不断推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配电自动化向着智能化以及集成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进步和安全稳定运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煤矿机电 机电设备 自动化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物质能源,对其的需求量始终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煤矿企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煤矿机电设备中,以此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的高产、高效生产。也正因如此,如何做好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则亦成为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下笔者即从对自动化的概述入手,对我国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应用的方向进行粗浅的分析,以供参考。
1 对自动化的概述
自动化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技术,主要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相互交叉融合而成的。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参与下,经过自动检测、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分析判断和操纵控制等自动处理流程,完成与人为操作、管理对等的机械设备自动生产与管理工作。也正因如此,自自动化技术诞生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与推崇。
尤其是以微计算机处理技术、PLC 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机械上的逐渐研究与应用,更是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提高了机电产品的自身性能,也使得我国机电设备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领域。同时,也为我国建设与研究高性能的现代化、自动化煤矿机电设备铺垫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2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纵观近些年来,我国煤矿企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目前我国在煤矿生产中主要呈现出多层次的技术结构形态,即大型煤矿主要出于综采的发展阶段,而中小型煤矿多处于机械化发展的初期,而一些乡镇自己开采的煤矿则仍然出于以人力作业为主的传统人力生产阶段。也正因如此,可以看出我国煤矿生产与世界发展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量的不断提高,虽然已经加大了对煤矿工业化进程的大力投入,但是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在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开发以及制造等多个方面,仍无法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综合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3 煤矿机电设备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3.1 在煤矿提升设备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煤矿提升设备作为煤矿企业实际生产中使用最为频繁,也最为基本的机电设备,其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主要作为是为了提升煤炭和矸石,下放材料,升降人员和设备。也正因如此,煤矿提升设备其在每一天,每一刻都在不断的高速重复着往复运动。所以,提高煤矿提升设备的运行准确性与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故而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上,则其承担提升机运行控制功能的电控系统在煤矿提升设备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目前最为先进的提升设备是全数字化提升机其电控系统为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由高性能的 PLC可编程控制器承担控制和调节的全部功能及监控、辅助功能,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及调节、主控、行程监控、制动等设置各自独立的控制器,各控制器采用总线通讯方式。自动化技术在电控系统的控制、监测、通讯和变频调节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作用,是目前煤矿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机电设备之一。
3.2 在煤矿采掘设备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作业中,由于煤矿井下环境较为恶劣且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安全事故。同时,又因人力有限而造成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也给煤矿企业的高产、高校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弊端。所以,在开采中加大对现代化大型采掘设备的引入,实现综采自动化则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煤矿采掘设备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恰恰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出现的,尤其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采掘设备最为典型的应用存在,即:电牵引采煤机。特别是加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牵引采煤机,其具有绝大多数液压牵引采煤机所不具备的优势以及特点,拥有极好的牵引特性。在采煤机前进时,可提供牵引力。而在采煤机下滑时,又可以进行发电制动。因此,在实际作业中,电牵引采煤机根本无需设置其他防滑装置就可以直接在倾斜度40到50之间的大倾角煤层进行作业。
3.3 在煤矿监测监控设备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由于煤矿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也使得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的危险到了整个煤矿行业的发展,煤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正因如此,在此背景之下,高度运用自动化技术建立煤矿监控监测近年来系统,加强对煤矿井下施工环境的控制则显得尤为重要。
其主要作用与功能在于:第一,自动化技术的建设使得煤矿井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动通讯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实时显示随时了解到井下作业的实际情况;第二,通过自动通讯技术对井下地理情况的充分了解,井下作业人员可以对其制作相应的坑道动态分布图,使井下作业人员能够对井下环境了解的更加清楚,便于进行调度;第三,通过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应用,进一步加强了井下定位系统的准确性,能够快速确定井下工作人员的实际作业位置,一旦遇到危险,也能够提高抢险,救护效果,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大大的便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粗浅的探讨,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随着煤矿企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自动化技术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生产之中,并俨然已经成为煤矿企业高产、高效生产的基本。也正因如此,可以说煤矿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早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煤矿企业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更应该加强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推动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发展,进而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钰.论机械自动化在煤矿中应用的发展[J].山西煤炭,2011(12).
[2]朱隆贵.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的应用与实现[J].能源与环境,2011(05).
[3]李海东.煤矿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J].煤矿现代化,2005(05).
[4]汪慧琴.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09(01).
[5]侯睿.浅谈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方面的应用[J].煤,2013(08).
篇5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优点
1.引言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如何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而又高效的运行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引进自动化技术于电力系统中不仅可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还能将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一个台阶。因此,本文对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概述
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应用中的新兴技术,是现阶段新技术中最具代表性作用的一种。随着管理、材料以及信息等技术的不断扩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由先前的电力系统各项数据的监控领域,逐渐拓展到更宽领域。但根据其自身特点以及要求,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流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配置计算机针调控中心,将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对周边电力系统网络集成。整个工作中以调控中心为核心设置变电站和发电厂,并传递各种信息到监控装置之中,同时引进实时监控技术确保立体网络覆盖的全面性,最终完成指令以及信息的顺畅、全面传达。
(2)依照常规,中心计算机完成对总体系统的调控,其他相关监控及其他设备的作用则是负责监控事故内容记录,同时监控设备操作流程、相关数据报表以及当系统发生异常事故时进行及时处理等工作。
(3)应用分层控制操作,将调度所、控制所以及变电站和发电厂的各组织功能分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自动化技术集成于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优点
(1)数据处理完善
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系统控制的对象往往属于非常复杂的电力处理结构,采用普通的数据处理方法很难建立电力系统所特有空间属性模型。自动化技术的数据共享能力优势非常明显,可以构建电力系统方面的基本模型,需要双方能够对数据有同一的认识。同时,自动化技术的数据整合能力和完善的数据库分别可以解决用电高峰时期功率不足、用电低谷功率过高的疑难问题和数据安全存储及管理的问题。
(2)安全稳定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属于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其安全稳定得不到有效地保证,必然会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因此我们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安全稳定是我们考虑的重要依据。
自动化安全监视功能可以胜任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的无人专注监控的缺陷,在完成普通技术对客观现象以及客观数据进行反映功能的基础上完成对一些潜在的风险的预警,这样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起到有效的作用;同时自动化安全保障功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应用的过程中不出现崩溃的迹象,在能够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确保电力数据能够及时的被存储及恢复,以免发生数据丢失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应用自动化安全保障功能可以确保工作人员人身的安全。
4.电力系统中运用的自动化技术
4.1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将所有的自动仪表装置以及相关控制设备集合于一体,建立双向的网络系统,对现场数据以及信息进行监控,并根据需求对数据实施自动化控制。分布与开放是现场总控系统的最明显特点,同时兼有实现报警、显示和监控的功能。现阶段,国外的自动化总线控制系统发展较快,我国主要以总线控制系统为主。
4.2 主动的对象数据库技术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可以实时对内部数据分析判断,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能。近年来,此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充当了系统控制的核心,其所具有的主动功能对系统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3 光互连并行处理技术
光互连并行处理技术传输速度快,能够控制时钟扭转出现几率,是系统自我保护的良药。而灵活性是光互连并行处理技术的显著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无终端临界线长度限制缺陷和有终端线输出端密度的限制缺陷。光互连并行处理技术同时兼有抗电磁干扰的性能,可以使电力系统的设计更加快捷简单。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自动化技术的逐渐发展,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的范围以及程度会越来越广。因此,在今后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结合度,保证二者能够实现良好的统一,并且研究以及创新全新的自动化技术,为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保证社会经济的高速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晓阳,方磊.电力行业二次安全防护解决方案[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08).
[2]张雷,李大伟.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职业技术,2008(07).
[3]夏明超,黄益庄,吴俊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现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05).
篇6
关键词:机械设备;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
前言: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进行某种任务的控制工作,它在机械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设备制造中的应用加以重视,并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设备方面的应用营造良好氛围。
1.机械设备制造自动化
计算机辅助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是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首要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包括优化设计、仿真、辅助绘图及过程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在计算机辅助制造即CAM中,狭义的概念是指由计算机根据设定程序辅助机械设计,并在设备的制造过程中进行自动化控制。随着当今制造业的快速发展,CAM可以缩略为一种数控编程,CAPP为其专门独立的一个系统。
自动化控制技术除了辅助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之外,还可以辅助设计工艺并进行数据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是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机械设备制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连接CAD和CAM的桥梁。CAPP在机械设备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优化设计工艺,同时还能使编程效率增强,规范手工工艺,从而保证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精准度。从数据管理方面来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设备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分析设备设计制造时需要的数据,并能对设计制造时产出的信息进行系统管理。总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保证了设备制造流程的规范化,使生产效益得到优化,成为了未来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手段。
2.机械设备加工系统自动化
自动化在机械设备设计阶段的应用可以有效保证机械的精准,在机械设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机械设备的加工工作任务量巨大,而且存在着不少重复性的劳动,这些劳动如果由人力来完成,耗费时间,影响生产效率。其次,部分机械设备的加工工作难度系数较高,人力加工容易造成设备误差,而且有些机械加工工作存在着一定危险性,人力操作很容易造成工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化控制机械设备的加工流程成为了最好的选择,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起一个自动化控制的加工系统,保证机械生产加工程序实现全自动化控制,整个过程只留技术人员进行自动化控制操作,这样大大减少了机械生产加工作人类活动的参与量,既能节省劳动时间又能增加机械制造的精度。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加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而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自动化控制机械加工系统使人类得以摆脱繁重的机械生产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了机械设备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
3.物流供输系统自动化
机械设备的生产和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及其它相关产品,因此想要保证生产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就要注意做好材料的供给和运输工作。物流供输作为机械设备生产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用于机械制造工作的各种物料运输到加工地点,同时还要负责好成品的运出工作。因此只有保证生产材料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进生产场地、保证产出设备及时从生产场地运走,才能确保机械设备的生产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
物流的供输系统主要包括自动输送、FMS物料传输以及单机自动系统,单机装置由输料设施、上料设施、隔料设施、储料器和定位设施等构成,负责完成机械制造的上下料工作。这一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整个物流供输过程从材料进场到设备运出都由计算机执行操作命令来进行自动化控制,这可以有效保证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确保上下料工作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也就保证机械在加工与制造过程的整体连续性。
4.机械设备装配过程自动化
机械设备通常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需要若干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组合,大型机械设备的装配工作人力很难完成,而人力可操作的装配工作又存在人工装配的问题和弊端,如部件咬合不到位或丢装、落装螺丝等。而自动化控制机械设备的装配环节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它是在相关技术操作的基础之上,通过调整、连接、伴送等规程将机械的各个零件按照程序设定进行组建和配套,从而合成一个全新的机械结构,这也是机械生产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制造工艺的核心。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质量,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安装规定来进行整合。自动化控制下的机械装配取代传统人工操作可以避免重复操作和操作失误现象的发生,同时它可以执行人工很难做到的复杂装配操作,因此对于保证机械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机械设备检测过程自动化
在投入市场之前,对已经出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工作对于强化设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保证机械设备质量和使用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机械设备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机械设备生产精度的要求,特别是高精密度的机械部件的发明和使用,更是加大了机械设备检测工作的难度。
传统的检测方式多为人工检测,这种检测方式简单、直观,已经无法满足高精密度机械部件的检测需要,这种情况之下保证并提高机械加工精准度、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借助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检测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工具及加工设施的使用也有利于检测工作的加强。此外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需求,越来越多的识别技术和检测技术也应运而生。如基于电源信号的磨损检测、神经系统诊断和智能检测等。
6.小结
综上所述,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的各个环节。随着未来机械设备的创新和研制,我们要努力将目光放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景中去,加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带动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忠山.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探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12)
篇7
1.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
在1943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重达30吨左右,占地面积为112.02平方米,运算加减法的速度仅为5000次每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计算机的发展逐渐地被重视起来,英特尔公司推出的芯片彻底将人们的生活带入了计算机时代。随着计算机各元件的成本下降,将计算机变得平民化,普及化。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不仅仅只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化、多元化,更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2.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计算机科技的成果令人乍舌,互联网的多元化,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程序系统经过了程序语言、简单操作系统到如今的Windows系统,处理信息能力和运行速度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计算机正在朝着微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让人们未来的生活更加方便。
二、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1.各项技术在办公时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办公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文字和数据处理方面,例如Word文字处理工具、Excel数据处理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人员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办公中的项目文件演示等应用,例如使用PPT可以在计算机上做出精美的幻灯片、播一些动画视频等,可以摒弃一些传统的纸类宣传;计算机技术在办公中的应用还不止这些,例如专门处理图像视频的系统应用、多媒体的互联网应用、数字化的办公业;互联网技术在办公中的应用,可以在一些紧急的情况下开视频或者是语音会议,这样可以对一些紧急事件做出决策,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集中大家对工作进行商议,避免个人决策上的失误。
2.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1)在现代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在文字编辑、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信息检索等,他们都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而发展。要实现办公自动化的核心条件就是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没有这些,一切都是空谈。其次,软件也是必要条件之一,他们负责运行各种各样的办公程序,这些软件在计算机上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2)文档管理的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对文档进行管理,例如对工作报告的审阅和批复都可以在公司的局域网上进行。具体地说,类似于这样的工作程序都可以有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制定,可以对批阅过的工作报告形成浏览记录、批复痕迹、修改意见等都可以得到详细的收集和储存。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一份报告进行送阅时,先在计算机上进行储存可,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然后即可以发送给审阅人员,在经过整个的办公程序后,就会将原文件录入到资源库中,进行文档的归档。可以对电子文件进行分类保存,并可以设置一些特殊的权限。例如,一位新职员刚进入企业后,就会有一个唯一的计算机用户身份,职员可以对这个身份设置查询权限,然后这个权限就具有惟一性,只有自己才可以进行查询,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公司的各项通知,还可以将工作进度做一个完整的记录。
(3)提高内部的协作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企业内的资源利用就会被最大化,也有助于工作的灵活性的提高。在企业中,会有许多程序化的工作,例如文件的编辑、接收和发送各种工作报告、然后进行批阅等。这些工作虽然过于程序化,但是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计算技术就可以将这类工作自动化、快速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人为产生的失误率。除了这些流程化的工作以外,计算机技术还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的管理中,例如用餐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物品管理等。这些日常的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整体的运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日常管理的工作安排好,是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
(4)计算机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公司的人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劳资管理方面,可以将职员的各项资料和考勤制度录入到计算机内,这样可以准确的对职员进行考核,进行工资的管理,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②无论是公司还是事业单位,都会用开会的方式对工作进行讨论和总结,无论这些会议的形式是大还是小,都要做好会前的准备和会后的总结工作。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后,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安排这些工作会减少很多的工作量。在开会之前,要给参加会议的人员发送相关资料,对参加人员进行安排,具体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等,并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在公司的局域网内发送会议邀请函。会议结束后,要对会议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并保存,然后交给参加会议的人员。在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视频或者是语音通话,对一些棘手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在办公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的信息收集能力、处理能力和储存能力都能降低不少的工作量,同时保证了工作效率,使得现代办公更加的快速高效。
篇8
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信息化智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自动化抄表技术;电能计量;新技术;应用
电能计量作为电力企业与用户进行电能核算的重要的依据。一直以来,在我国电力行业中,电能计量多是采用人工到现场抄表的方式,这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数据容易出现错误。而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通过一些电能计量新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能计量自动化采集和传输,这不仅减轻了抄表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抄表的准确率,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下面主要就电能计量自动化新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1 电能计量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作为新兴的一种节能产品,电能计量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可以实现商业化和智能化,同时也将收取的查询,管理和分流测量于一体,从而更好地实现集中管理。从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具有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完善了信息系统。在应用程序的测量和控制等方面的智能化技术领域的电能计量提供的互动,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强大的信息支持。它可以有效地提供了第一手可靠的测量数据,作为通信和查询使用。它还具有强大的智能电能表的网格功能,分布广泛,为用户提供了交流以及供电企业的平台,帮助公司客户完善和发展需求;它有一个强大的指令系统和数据网络,可以有效地将自我防护的能力加强,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
2)智能化管理。基于其信息网络广泛,通过计量节点的不同提取不同的数据,并根据制定的管理战略,可有效地保证了配电站,发电厂,变压器和每个传输线接触,智能电能计量所必需的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是随着信息网络的帮助,让用户掌握使用的最新信息,工作或生活中的用电计划的有效调整,进而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智能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
随着智能电网与智能电能量计量系统相互配合的建设已经吸引了不少供电企业和关注的建立系统的客户,必须依靠智能计量设备的数字化,自动化和先进技术的交互的基础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安全的智能计量装置,需满足更换的要求。智能电表对于大型工业用户计量,除了电能计量功能,也将有谐波测量,电能计量,电能质量报警,变压器补偿的综合误差,负载控制,记录事件和特殊功能;智能电器配套使用的数字高电压变压器计量表,还具有数字信号接收智能变压器输出功能。目前我国电能计量中智能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认定以及制定新的标准。由于电能计量属于智能技术是新的测量方法,因此工作的技术,原理也是一种模式属于新的,只能是权威认证,国家有关部门可广泛应用于实践。在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领域的应用,其制约相关的违约行为规则、鉴定标准、功能标准以及制造标准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只有当相关部门了解其完善的法律条文后,才可以进行应用程序。
第二,淘汰设备的处理。由于使用了新设备,旧设备的一部分必须被淘汰,被淘汰这些设备,如果直接丢弃很浪费,需要仔细考虑其,拿出一个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设施来发掘其潜在价值。
3 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3.1.1 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的兴起与使用才逐渐广泛。此系统建立在传统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是实现客户用电的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的系统。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是通过对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其目标,是通过管理终端来对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管理。这个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电网当时的负载进行控制。当整个电网处于用电的高峰时期时,就采用控制工业用电的方式来进行控制,以保证居民的电量充足。当整个电网恢复非高峰时期时,再放开对工业用电的控制。
3.1.2地网电能量计量遥测系统
在我国的变电站中,绝大部分都使用着很多生产于不同厂家的电能表,故而在选择变电站遥测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选用抄表通道较多的终端。与此同时,此终端还需要能够同时采集多个电能表数据。为了保证主站和变电站遥测终端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通信,建设专门的太网专线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此系统可以实现对各变电站的计量、考核等信息的采集、加工计算和存储。其依靠对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实时接口技术等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其功能。此系统可以准确、全面地对电网电能量进行管理,并且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3.1.3 配变监测计量系统
配变监测计量系统可以实现对用户异常用电行为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此系统依靠智能化无线网提供的配变监测终端和主站系统之间的通信信道以及对城网或农网低压配电变压器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实现其功能。应用这个系统,可以非常及时地处理用户出现的异常用电的情况,可以减少线路线损的情况,并且可以为电量分析、线损分析提供有效且可靠的基础数据。
3.1.4 居民低压集抄系统
此系统可以实现向系统提供高质量的电量和电力数据。此系统通过对低压扩频载波、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功能,并且将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集为一体。同时可以实现对系统监控范围内的电能表进行抄表和监控,及时掌握和分析其数据。
3.2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上的应用
3.2.1 线损管理
线损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供电企业的经济情况,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将范围覆盖到各级电压等级计量点,这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数据的缺失、计算存在困难且误差较大等。通过对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降低线损。
电能计量电量管理能够引起线损率的波动,这主要有四点原因:其一,变电站的电量统计不准确。统计不够精确主要是因为电量值抄录出现问题或是抄录的时间出现错误。其二,关口电量抄录不够精确。这一点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购电方送电线路和计量装置处于对侧,数据的记录并不是固定时间的电量显示,很有可能是估读结果,造成关口电量抄录不准确的问题。其三,配电变压器抄录数据有误。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部分变电站没有安装三相多功能电子表或是抄录时间有误,导致配电变压器所抄录的电量不是冻结电量的时刻,出现问题。其四,售电电量和公用变压器的关口电量非同时抄录。不同时抄录或是抄录过程中出现失误、估抄,都会导致线损率波动。
3.2.2 设备运行管理
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工作是整个公司的重要工作。在管理设备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考虑到经济运行及降低损失等问题,实现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监测功能。传统的计量方式是需要很多人力资源进行测量来判断设备的情况的,但是传统的方式是存在弊端的,比如浪费人力物力以及对设备参数的测量具有局限性。然而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就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对人力物力的消耗极小,只需要有专人监控异常数据。更为重要的是,电能计量自动化可以对设
备进行实时监测。
4 结语
总之,目前智能电能计量远程抄表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电能计量设备制造商,可以客观上提高制造水平和研发能力,促进电表产业升级。传输容量,高速的信息将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监控和操作水平。智能电能量计量系统不仅具有准确,快速的处理速度,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速度,从而实现了数据实时化和一体化。
参考文献
篇9
1.1自动化调速系统的运用在开采煤矿过程中,开采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中。在运输井下厚煤中,很多大型煤矿企业基本运用胶带运输这种方式。在胶带运输过程中,所实施的实况监控系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大范围的普遍运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一制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被综合化、系统化、DCS全方面的发展模式所渠道,全方位的监控目标已经基本得到实现。当代,我国还研制出胶带监控系统,在煤矿生产中使用之后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形式下,有关交交变频器的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在煤炭输送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动化调速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也可极大的促进煤炭运输效率的提高。
1.2自动化技术所具备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其采掘的效率也随之提高。采掘设备的全自动技能可以进一步提升煤炭采掘率,保证煤炭的产出量。根据自动化控制技术特征来讲,是需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互配合所进行的。自动化技术具备三个优点,包括:高精确度、高可靠性、高效率。根据我国煤矿采掘设备来讲,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研制出高达7m液压支架,具备完整的知识产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最高的支架,这只支架的研制为煤炭开采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实力,象征着我国煤矿机械自动化提升到新的层次上。
1.3建立机械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在煤炭采掘过程中,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需要做好安全工作,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在煤炭安全监控系统过程中,运用自动化的机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煤矿的监控能力,既保证煤炭的产量,也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保证我国煤矿安全过程中,缺失煤炭安全系统会导致企业和员工无时无刻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想要真正保证煤炭安全生产,必须要建立起全面自动化的监控系统,使机械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效结合,能够很好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效率性。同时也可以将这一技术充分运用到其他保证安全措施方面上,使自动化安全监控系统得到大范围的运用,以便保证我国施工过程中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2煤矿机械制造中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前景
(1)实用性高。在制造煤矿机械过程中,开发与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保证收入更好的效益。目前,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还不成熟,也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所以在以后制造煤矿机械过程中,需要与机械自动化技术与生产要求相结合,深入研究机械自动化技术存在不足的地方,对这些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确保煤矿机械制造中机械设备所具有的实用性,为促进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成本低。在煤矿机械制造业快速发展下,机械自动化也会得到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动化成本较高,如何才能降低自动化成本成为相关工作着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今后发展机械自动化过程中需要与我国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所研制出的自动化技术能够与煤矿产业需求相符合,这样在开采煤炭过程中,才能大范围的应用自动化技术。(3)无污染。在煤矿机械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而随着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保的要求,需要尽快解决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保证不排放任何污染物。在煤矿机械制作过程中,一定会损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资源浪费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且还会产生污染物以及噪音,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以后煤矿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重视起生态环境的建设。
3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远程监控与监视管理,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为优化的服务,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概述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含义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具有自动检测功能和决策控制功能的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系统和信号系统,实现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局部系统甚至是全系统的自动监控、协调控制的技术。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电力系统自动化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利用自动装置迅速切除故障,恢复正常,保证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防止故障波及整个系统而造成大面积的破坏。此外,电力系统自动化能使电力系统优化经济运行,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管理能力。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1.发电厂自动化
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组成包括: 无功功率增减的自动控制、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计算机对站内机组运行的运程控制、母线电压增减的自动控制、对场内各种设备运行的安全监测、站内各处的应急控制与安全监测,为了确保发电机组的安全,应该利用运程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与监测,控制电站的管理运行,通过对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相应的信息,完成控制。
2.供电系统自动化
供电系统自动化主要表现在: ①负荷控制系统,通过描绘和记录声频与工频的负荷曲线,分析与控制电能的使用状况;②通过利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利用采集的信息进行电力系统的优化处理,方便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维护与监控; ③由小型计算机构成的地方调度实时控制系统。
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采集、实时控制、工况计算、屏幕显示、安全性测试等操作,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对系统进行检测与管理,进行全网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尽可能地降低突发状况对电网造成的影响,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三、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光互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领域与机电保护装置中。光互连技术不仅能够提供传统技术的基本操作要求,例如报表打印、拓扑打印、数据的记录、数学的科学计算、全方位的数据采集、自动化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功能,光互连技术还具有人机界面的处理、电网分析、状态估计、网络建模以及高级应用等方面的功能,致使该技术能够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更加清晰的画面、更加灵活的操作方式、定位更加准确,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然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便于调度员更好地做出调度判断。此外,光互连技术摆脱了传统的扇出数的局限,工作效率更高; 不受电容性负载的影响,能够屏蔽电容的影响进行运作,在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完全运行的基础上,还能对继电保护装置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光互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故障,降低设备运行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光纤互联技术、自由空间光互连技术以及波导光互连技术都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并且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由于这些优点致使其被广泛地应用在发电厂的自动化中。
2.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个全方位的通信网络,其既内部控制中心的两个场地的仪器与装置,还包括实际的施工现场。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其经过一系列的感应器与设备,将电力系统所需的电阻、电压、电流等信息与主要数据,及时、准确地传输到自身的控制系统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系统内部的计算方式,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最终将主机的指示命令传送至相应的操作位置。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现场总线的调整,能够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散处理,这种将传统的控制功能分散到不同的计算机上,有效地减轻了单个计算机的负荷。根据实践经验,电力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技术还可以配合上位机、前置机,这样仅通过控制现场仪表就能完成整个系统的控制功能。现场总线技术主要应用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其能够满足变电站无人值班或者少人值班的要求,并且控制网络对事件的反应速度很快,能够迅速地将现场采集的信息传递给现场设备监控系统,常用的有CAN、Lon works等现场总线技术。
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的自动监视与监控方面,并且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如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对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带了重大的变革,如面向对象的编程、设计与分析等,并且该项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监视中的应用,对软件的重要性、继承性、封装性、开发性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其优势主要集中在主动功能与对象技术的支持,并且由于触发机制与对象技术的引入,数据库根据编订的触发程序,可以对内部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全方位的管理、控制与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更加精确,能够为相关的操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并且还实现了数据库自动化监控,提高了该项技术的利用价值。随着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一方面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再通过多方专业的共同研究,我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完善,致使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作效率,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 EMS/DMS 应用软件、电力市场交易软件等,为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结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其既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整体需求,还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出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然后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其自身的优点致使其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与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范玲.李麟鹏.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2]段洪刚.试析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3.
[3]娄进.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广东科技,20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