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正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公正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公正理论

篇1

(一)人本要求中的生态道德原则。公正伦理的道德要求从总体上体现出人本要求化得生态原则。公正伦理的人本要求既包括人本的物种要求,又包括人本的文化要求,也包括人本的社会要求和个体要求;公正伦理的人本的物种的要求、社会要求、文化要求和个体要求的整体表述。在当代生活中,迫切需要重建的体现民族文化精神传统和具有开放精神视野的价值观念是知行并重观。知与行的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伦理问题,是人作为人的道与德的问题,是公正伦理的整体构架,也是公正社会形态的基本道德要求。知行并重强调:遵循言行一致原则;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评价尺度;因果互涵的认知方法;共同发展观。

(二)合法期待的道德要求。“合法期待”中的合法,指伦理地生活的人,其行为必须符合公正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其基本的评价模式。公正伦理要求公正生活必须遵守人性需要准则,普遍发展准则,动机与效果相一致准则;并且,检验其行为是否公正,既要看其动机应不应当,又要看其行为正不正当,还要看其结果正不正义。因此合法期待要遵循平等自由的准则,机会平等的准则,效率平等准则等。

(三)互涵与互助的道德人生。互涵的原则是公正原则,人生互涵既体现一种能力,也显示以一种德行。人要获得纯正良好的互涵品质能力,必须要具备应有的自我修养。人生自我修养的整体表述是自律:自律是人生互涵行为、品质、能力、德性获得的前提。还有互助是人生互涵的行动照亮,自然、人、社会之互涵精神与品格最全面最彻底地体现为互助。互助是一种社会化的公益事业,这一社会化的公益化事业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类共同生存、普遍发展、共同幸福。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建能全面体现人、社会、人类普遍互助的共同行为准则。这个共同行为准则是公正:公正构成了当代社会互助的基本准则和价值标准。

二、和谐社会中构建公正伦理所需的行为准则

(一)诚信惜时:生活准则中的生存气质。“诚”即诚实,以诚挚的态度去真诚地对待生活、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对待所有的利害得失,并通过实实在在的劳动去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信”即信用,标志着人在对等交换的经济化生活中能否具有开发价值和实际具有多大的开发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信任,遵守诺言。所以,诚信惜时不能单一地看成事一种商业道德,它首先是一种生活准则,是当代生活伦理规范下了一种独特的人类生存气质。

(二)勤俭节约:生活品质中的生存创造力。勤俭节约是一种生活品质,更是一种生存创造力,这种生存创造力是种道德力量,对这种道德力量的持久保持和发扬,其回报是意想不到的物质财富。勤劳和朴素就是最大的节约,亦是最大的财富创造力。因为这种道德力量不仅创造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而且倾注了人心的精神财富;还因为勤劳和朴素是最大的诚实信用。

(三)协作利他:开创人间奇迹的普遍道德力量。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利他一面,通过利他的方式来谋求有利于的生存与发展,这种生存技巧与方式叫做协作,协作的真谛是理解和信任,即对人、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和信任。协作利他就是有条件的利他,就是合理的利他。这种合理的利他精神、品质和能力,是开创全面弘扬人间真、善、美德公正社会,使当代人类能够真正走向平等存在、普遍生存、共同发展之路的为达到的力量。

(四)贡献创生:生存发展能力的整体性超越。贡献就是付出,贡献的具体形式就是劳动。劳动越认真越多,付出就越大,贡献也就相应地大。“创生”,不仅仅指劳动的创新,更指对生活得创新,对人的创生。因为只有人走向创生并实现了创生,才可能获得更高水准的创新生活得能力和品质。可以说,人生创生是生活创新的基础,生活创新是人生创生的程示形式,劳动创新仅是生活创新的实践展开和行为体现。

篇2

一、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必要性

同志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同志的这些讲话不仅指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在联系,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为我们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人类社会的健康运行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任何一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建立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从古到今,人类维护秩序、执行社会规则的方式概括起来有三种形式:人治、法治和德治。在古代社会中,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格局总体上是人治基础之上的德治为主、法治为辅。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社会管理格局基本上都是法治为主、德治为辅,传统意义的那种单纯依靠个人人治的方式几乎都消失了。但是,人是世间唯一的主体,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归根到底它们都离不开人,都要靠现实中的个人去理解它、执行它,因此对社会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人去管理,是离不开人、需要依靠人、取决于人的,甚至可以说社会管理本质就是某种特殊的“人治”。由此可见,不管是管理的人还是被管理的人,他们自身内在的思想意识、外在的言行举止对于社会秩序、社会规则的维护和遵循才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对于一个社会,无论其法律多么完备,如果人们缺乏法制知识,对于维护秩序、遵循社会规则、实行法治没有发自内心的自觉意识、自觉认同,失序肯定也是社会的常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针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塑造的教育活动,植根于人的思想灵魂深处,在人类各项管理方式中理应是不可或缺的。

2、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弥补“刚性”社会管理的缺陷

社会管理可以分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刚性管理是一种依靠组织权威、依靠权力、依靠制度的管理,是一种“外在”管理,不关心管理客体的心理感受,更多强调管理客体的服从。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依赖领导力等软因素进行管理,是管理者的情感感召,是一种“内在”管理,即通过建设良好的团队人际关系,使管理客体获得归属感,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反映了社会政治要求,能够更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及发展趋势,是柔性管理方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管理属性所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的传统方式,能够通过细致有效的说服教育,增强社会成员的整体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并加强自我调控;能够破解管理对象的心理难题和观念障碍,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能够将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强化,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使其行为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并持续互动,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

二、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可行性

社会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管理两门学科的特点。尽管这两门学科在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实际运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各有特征,但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是互为关联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科基础的同源性

一方面,社会管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两门科学,从总体上看都属于软科学。社会管理最终是对人的管理,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地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改变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为。对人的思想的研究、行为的把握离不开对人的心理规律的探求,掌握诸多心理现象的成因及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都致力于改变人们的行为。

2、工作对象的一致性

社会管理作为管理的特殊形态,其客体最终集中到“人”上。现代社会管理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物的开发与利用、社会问题的预测与解决、社会政策的制订与执行等都离不开人,人本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人管理得当,就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各要素功能1+1>2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受动者和接受者,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活生生的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目标是培养人,造就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归宿。可见,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本质上完全一致。

3、最终目标的相容性

社会管理作为宏观管理范畴,其直接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系统协调、有序、良性运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在于转变人的观念,在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中使社会成员达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综上可以看出,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具有相容性,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这一目标。

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在西方经历了一个较为充分的发展历程:18世纪末19世纪初,改善贫民状况协会(Associ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Poor)和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nization Sociaty,COS)的兴起是社会工作萌芽的开始,而这一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前身友的善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的出现,更为社会工作日后成为一个专业和一种职业储备了人员;而后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了社会工作训练。正当社会工作开始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迈进之时,1915年弗雷克斯纳(A.Flexner)在全美社会工作年会上提出社会工作还未能算是一个专业,因为它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弗雷克斯纳的这一论断激发了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者们建构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形成科学工作方法。1917年,社会工作先驱里士满(M.Richimond)出版《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一书,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使之成为一套独立的、可以指导实践、并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内容进行传授的知识体系,拉开了社会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蓬勃发展的序幕。1965年,格林伍德(Greenwood)指出社会工作的发展大致已符合其所提出的一个专业必须具备的五项标准:(1)系统的理论(Systematic Body of Theory);(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社区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4)专业伦理守则(Regulative Code of Ethics);(5)专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也就是说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自成一体的专业。在社会工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一种职业渐渐为人们所接受,获得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

西方社会工作自萌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足以让社会工作实现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也让西方政府和人民充分认同了社会工作。而在中国大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成品”从西方被引进来,用以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漂洋过海来到这个有着全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国度,自然会水土不服,一时间也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于是从其被引进之初开始,二十多年来大陆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者们致力于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构建和在地实务模式的探索,不断向政府和人民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到今天总算艰难地迈出了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步伐。然时至今日,不论西方也好、中国也好,社会工作缺乏本专业原生的理论体系、社会工作重实践而轻理论轻研究的专业特性仍广受诟病;对于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过程中需不需要重视理论、需要什么样的理论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一、社会工作者需要理论知识

国内学者李迎生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回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此定义中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工作者,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社区。其中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则指社会工作理论,包括“为实践服务的理论”(Theory for Practice)和“社会工作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社区则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同时还是一个依托理论并且注重实务的社会服务职业和社会科学学科。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提供助人者一个概念性的基础,以形成专业活动方向,并且会修正工作者的看法,以及解释这些看法如何产生,决定工作者采取何种行动。其重要性在于能解释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而且理论中的概念是社会工作者之间相互了解与认同的基础。理论对社会工作者处理复杂多变的个人和社会问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它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受助者及其系统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工作者发展出有效的实务模式。社会工作者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2)根据社会工作理论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和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能够讲理论与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恰当的理论来指导实务,通过实务来检验、修正和选择理论,在理论和实务的相互结合、相互推动中,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社会工作者需要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整合”本来是一个数学术语,是指形成整体和总体的过程,社会学领域的整合概念通常指不同的文化样式由于其内部存在着相互契合的机理,主体出于一定的需要而使之整体化。除此之外整合还用于经济学、伦理道德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尽管整合一词应用颇广,却鲜有学者对它作出明确界定。在社会工作学科中,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张和清老师认为“整合的”即是“有机的”,整合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从“社区”和“生态”的视野分析问题、制定和实施服务方案。

综合上述观点,作者认为本文中整合是指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为了良好的完成助人的专业使命,需要掌握各种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之间存有一定的关联性),并结合助人过程中的实务经验,将各种社会工作理论批判地加以吸收、内化成一个有机的理论知识体系。建构起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后,工作者可以从中选择适切的理论来应对不同社会工作情景的理论知识体系。这种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包含两方面的意涵:一是社会工作各种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知识体系;二是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是一名优秀社会工作者所必须的。

(一)社会工作各种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知识体系

社会工作理论是因应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而形成的,尽管这些社会需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地区是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这些需求却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是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的,因应这些需求而产生的社会工作理论自然也是符合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的,它们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例如,19世纪20年代随着个案工作的兴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当时社会工作理论的主流同时;而到50年代前后,由于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仅凭个案工作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小组社会工作应运而生,在理论上出现了反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他们批评精神分析理论过于关注个体经验,而忽视了社会层面,作为回应“人在情境中”、认知行为等同时关注环境与个人人格的理论便形成;到70年代前后,各种社会工作理论纷纷出炉,社会工作方法和取向愈趋专精与分化,系统理论作为一种整合各种理论、方法和去向的社会工作理论而产生。

(二)社会工作者需要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在面对案主千差万别的需求时,难免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工作者的这种无力感如果不能及时恰当处理,便有可能对案主和工作者本人造成伤害。一般认为社会工作者出现无力感时,向督导寻求帮助、或者正向心理暗示式的自我增能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但作者认为这些方式仅是权宜之计,它们仅能舒缓工作者在该个案上的无力感。由于工作者自身的工作能力并未有实质的提升,下一个案工作者很可能依然无力应对。当然,处理社会工作者之无力感只是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起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一个较为直接的原因,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服务对象的复杂性使然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与特定的社会目标依特定的社会背景而共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专业助人活动过程,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社会工作有着共同的使命和价值,但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主观能动的人,使得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面临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多元复杂的。有效地回应不同社会背景下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求社会工作者运用来自不同来源的概念并和,而不是以单套理论应用于所有实务工作。

2. 实务过程的阶段性使然

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包括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例如,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问题进行界定和成因分析时,一般运用宏观中观层面的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多是外借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而在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工作者则较多运用微观具体的理论,这些理论多为实务理论。

3. 案主问题归因的多层面性使然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的观点,认为人与周围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案主的问题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的分析和介入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而不能将案主问题简单归因于案主本身;基变社会工作者们甚至将案主问题的根源直接归因于社会结构。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不同层面的归因,使其在分析和介入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来进行指导。例如,我们在分析案主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成因时,我们会从诸如心理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等理论出发以找到案主不合理情绪、偏差行为的原因;而在分析案主问题的社会成因时,则会从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入手,运用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理论。

三、社会工作者如何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体系

我们在前文已经指出,社会工作各种理论知识本身具有一定得整合性,这为社会工作者构建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理论是因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需求是不一样的,因应不同社会需求便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新的理论的形成要么是在以往理论值基础上的完善;要么是与以往的理论形成互补,一起来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因此这些新旧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我们不否认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但我们并非全套照搬的、机械的拿来主义。社会工作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实在工作过程中回应案主需求而选择性的引入理论、为本专业所用。其次,在理论引入的过程中我们会加入社会工作的元素,尤其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和实现爱与社会关怀、公平正义的原初理想。

此外,社会工作者学习社会工作理论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论整合的过程,这亦为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揉进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偏好,不同的工作者会选择不同的理论。即使我们的选择中有同一种理论,我们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也是有个人的特性在里面的。社会工作者接触到各种理论,根据自己的价值和偏好对这些理论进行批判吸收、内化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理论是社会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一名社会工作者来说,建构自身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一种专业素养,同时也是一种专业的基本要求。上述这些可能行为我们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灵感。

(一)博览群书—广泛接触、全面学习社会工作理论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厚,又能把厚的书读薄”,而把书“读薄”和“读厚”的前提是要博览群书。社会工作理论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分为外借理论和实务理论两种。外借的社会工作理论广泛的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首先要学习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尤其是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个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我们不仅要在社会工作理论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也要自己去阅读各类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经典著作,夯实理论知识基础。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广泛的理论知识面是建构社会工作者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

(二)博采众长—将不同的理论知识加以批判、内化、整合

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也一直强调知识要活学活用。社会工作者在全面学习社会工作的各种理论的时候,不能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毕竟理论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总存在着它自身的一些局限;社会工作者在学习一种理论之时,要理性地加以分析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它们与自我经验相融合而内化、整合成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信手拈来—社工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并不断反思

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工作者的理论知识需要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运用和修正。正如机器总是要不断运转才能越来越好使,不用则会生锈;社会工作者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应该用它们来服务案主,回应案主个性化的需求。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丰富的理论运用经验一方面让社会工作者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社会工作者选择合适理论来回应各种不同需求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对理论信手拈来。社会工作者建构的这一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不是封闭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和不断更新的:随着社会工作者处遇的个案不断丰富,其自我经验也不断丰富,这些新的经验与原来的理论体系不断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整合理论体系。

四、结语

社会工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为了有效应对社会工作实务情境中的各种复杂情况、预防和缓解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和无力感的产生,许多社会工作学者提出社会工作者要具备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倡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整合、并推行整合的社会工作;同时,因者社会历史脉络而产生的社会工作理论自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又使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成为可能。总而言之,随着当下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复杂、多元化,社会工作的整合取向日趋明显,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建构起自身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大势所趋,更是专业之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 徐莉娅主编.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Howe,D.1987.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Making Sense in Practice.AldershotHants,England:Wildwood House.

[8] 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0卷,2004.

[9] Turner,F.1995.Social work practice:Theoreicalbase.SilverSpring,M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0] 周玟琪等译.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1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 李茂平,黎学森.民间组织到的整合:社会整合的新趋向[J].求索,2010.

[13] 宋丽玉,曾华源,施教俗,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篇4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实效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最终形成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严谨而开放的体系,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政治论文,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开创新局面站。

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注重形式化、表面化,习惯对学生进行外在强化,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大降低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削弱了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认同,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乃至厌学情绪,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和目标,育人功能难以真正实现。

2、教育内容空洞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理想化色彩浓厚,偏重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认知水平,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介入,内容更新滞后,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政治论文,忽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对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学习倦怠、就业压力、心理问题等关注不足,致使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极为明显,效果大打折扣。

3、教育手段陈旧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课本统一、大纲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通常以灌输说教和书面考试为主,大话讲得多而行为指导少,管教多而启发少,灌输多而引导少,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无根之基、无本之木,很难使正确的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精神的支柱。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1]P6-7。”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那些被社会问题所困的个人和家庭直接提供帮助。社会工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助人活动,而“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2]”,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政治论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接纳、尊重、自决、保密、中立为原则逐步形成了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社会现实和高校发展实际不相符合的陈旧观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保障站。

1、平等尊重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尊重当事人,确认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平等尊重的理念,首先要改变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客体的关系,改变主体绝对权威、客体被动服从的陈旧模式,积极促成主客体平等双向、交流互动的教育模式,满足大学生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肯定的心理需要。其次,平等尊重的理念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必须以不批判的态度接纳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一种平视的姿态与受教育者进行入情入理的对话,真正摈弃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行、我教育你服从的说教模式,使受教育者在尊重、认可、理解中得到教育 [3]”,更好地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助人自助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核心的摘要通过“助人”达到人“自助”。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方法

作为科学的助人活动政治论文,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从教学实践入手,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1、个案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是“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它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他或他们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站。[1]P103”

伴随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考虑所有学生共同的需要外,还应该考虑到个别学生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个案工作方法,教师在课前,通过向学生告知个人邮箱、电话号码、MSN等形式政治论文,与学生充分互动,开展有效调研,多方面收集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从各种角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适当调整授课内容,满足学生需要;课后及时对授课效果进行回访,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可以在课后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交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个案工作方法的融入,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愿意作为一个平等的教育主体通过开放互动的交流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更加科学,效果更加突出。

2、小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也称为团体工作方法,是“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政治论文,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1]P128”小组工作利用小组成员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带来成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小组工作相对于个案辅导其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小组成员在彼此互动中通过小组动力达到改变的目的,其改变的结果是持久而有效的。[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采用大班教学方式,往往效果不佳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小组工作方法,可以按照各种形式把大的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组织学生按小组参与课堂互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自然班分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可以按照宿舍分组,组织学生上台讲课;可以按照选题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学生代表评定各小组成绩,再由小组评定个人成绩,直接与学生个人的学期成绩挂钩。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通过分工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既是专业知识的丰富、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的提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互动中,以小组工作方法的技巧合理建组政治论文,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的各项优势,引领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入小组工作方法不但实现了社会工作的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理念,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完善,并通过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群体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3、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成员确定其需要或目标,鼓起其行动的意愿与信心,协助共寻求各种资源,采取行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站。[1] P15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论文,基本上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大多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解决了“知”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行”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个高校都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参与之中,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社区工作方法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与彼此依赖,重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放性、持续性以及推动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区工作方法,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介入社会,以学校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把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一方面协助社会发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社区资源政治论文,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日常实践结合,通过各种课外教学活动、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认知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学会爱和尊重,学会感恩,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在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较综合评价和考核,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会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适时更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教学实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更好地应对社会转型期的严峻挑战,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才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第二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3]易钢,肖小霞.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高教探索,2007(6):94-96

[4]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00

[5]廖鸿冰.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元整合教育构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230-231

篇5

“法律与政策性别分析理论与方法工作坊"2009年4月27日~5月6日在西安举行。本次工作坊由陕西省委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妇女发展与权益研究中心主办,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协办,香港乐施会资助。该活动旨在提升参与者对政策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能力,培养并扩大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的研究与倡导力量,推动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网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以社会性别视角监测政策法律的后续干预行动。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8位社会性别研究领域资深专家和全国各地的近50名学者参加了工作坊。工作坊采用专家授课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对理论的阐述和探讨,又有个案分享与思考,内容丰富,引人深思。工作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性别理论与议题的探究

台湾大学的黄长玲副教授专门介绍了有关女性主义方面的重要政治理论,如契约论、“性别主流化”和“全球女性主义行动纲领”、“性别二元论”、“女性主义与正义理论”等重要的性别理论,分析了西方20世纪60年代新社会运动出现以来的性别议题,阐明这些议题不但引导着社会与政治改革,也成为了知识界研究的焦点。同时介绍了近年来台湾地区对性别议题的关注程度与影响效果。在理论阐述中,黄教授专门为大家介绍了女性主义经典书籍,如卡罗尔的《性契约》,西蒙伏娃的《第二性》。提出经典文献对性别理论推进的重要作用。

在“性别与法律的本土方法探讨”专题中,西北工业大学妇女发展与权益研究中心主任郭慧敏教授为大家理清了生理陛别、社会性别、性别多元主义、性别歧视等概念;阐释了女性与性别的关系;分析了女权主义理论形成的背景、理论基础及构建目标,具体分析了政策与法律的内在性别意识。

在“父权制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态”专题中,南京师范大学金一虹教授介绍了国内外父权制理论和模式,指出了在全球化经济中、工业化和市场分工境遇中探究父权制的演变,提出要在应对传统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父权制的双重压迫中进行关注与思考。

二、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行动研究

中央党校李慧英教授在“性别平等政策倡导的行动研究”议题中结合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多年来的政策倡导的行动研究经验谈到,政策倡导的目标人群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政府官员,政策倡导要进行实证调研和政策建议。在发现、提出问题时,更要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否则不会引起关注和重视,难以起到政策倡导的作用。政策倡导还要考虑倡导的方法、路径和策略。其一是通过向人大、政协提交议案这一制度化的方式,加大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其次是召开媒体信息会与递交议案并举,影响公众的观念,并通过媒体传播主张和建议。可以将媒体的反应作为政策倡导的一部分附在提案当中,或形成内参上报。第三种是与相关的政府部门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在会上展示研究成果,引起政府的关注和决策者的注意,也能够使政策倡导产生良好的效果。在整个倡导过程中,影响高层和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非常重要。同时应注意到,在行动研究中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发现政策与法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内容。这样做,就较有把握把社会性别纳入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中,实现性别主流化。

西北工业大学郭慧敏教授在“性别与法律的本土方法探讨”专题中,结合西北工业大学妇女发展与权益研究中心多年来的经验与成果谈到,要坚持把社会性别纳入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中,实现性别主流化。认为应通过赋权使女性增加立法参与机会,增强女性主体意识,争取法律性别平等。要对个案进行性别化研究,搭建陛别支持网络,提供法律援助。立法推动和司法干预一体化等是推进性别平等的必要而可行的策略。

台湾世新大学顾燕翎教授从事性别理论研究与实践多年,并且亲身经历了台湾地区妇女运动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过程,她对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妇女运动进行了全面比较。她认为,在体制内以政府的资源作为支持发展性别平等方面,其实是能够为妇女权益提供更好的服务的。但体制内的女性主义会受到很多限制,体制外的女性主义则更为自由。体制内外是相辅相成的,体制内的发展需要体制外的(支持,没有体制外的妇女运动的强大支持,体制内也难以实现改革。

台湾大学妇女研究室被认为是台湾妇女/性别研究方面的重要机构之一。台大妇女研究室召集人林维红副教授在她的“研究与实践”专题中讲述了台大妇女研究室走过的路程以及多年来的经验与成果。认为,妇女,性别研究机构对推动性别平等有重要的作用,但应有持续的贡献,应该进行制度化建设。同时,妇女与性别研究不能自限于学院内,必须重视体制内外的交流。台大妇女研究室于1985年创刊的《妇女与性别研究通讯》,已然成为妇女与性别学界与民间团体沟通的重要渠道。林教授还讲到,要落实性别平等,必定要从教育着手才是根本之道。随着妇女与性别研究的蓬勃发展,台湾高校推进性别平等教育的进展很快,各大专院校开设性别相关课程计有数百门,使得跨校、跨领域的妇女与性别研究及课程合作成为可能。

三、家庭暴力、性骚扰及害的防治建制

台湾东华大学陈若璋教授作为台湾在应对家庭暴力方面的资深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但对家庭造成的伤害却很大,尤其对于受虐者而言,更是难以恢复的伤害,其中又是以女性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期开始,家暴问题在台湾日益突出并受到重视。从当局开始从心理治疗发展到形成应对政策,在研究人员和机构的推动下,立法院通过了《家庭暴力防治法》,建立起了家暴的防治机制。另外,陈教授还讲到,害犯罪作为社会不能容忍的犯罪,其实有其深层次社会、心理、家庭等背景,因此,建立本土性罪犯处理模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篇6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绩效评估 组织公正 影响因素

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得组织中知识型员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型员工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1]。知识型员工在知识生成、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等知识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绩效评估已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估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薪酬、晋升、解雇等, 且绩效评估的公正会直接影响到知识型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因此, 组织中的管理者和知识型员工都十分关心绩效评估的公正问题,公正是绩效评估的核心[2]。

本文从组织公正视角探索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公平性的影响因素,以期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并提高其绩效水平。

1 文献回顾

1.1知识型员工

关于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相近的提法主要有:知识工作者,知识劳动者、知识员工等等。其论述角度和观点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

国外对知识型员工的系统性研究始于Drucker(1999),他将知识型员工描述为“那些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1], 知识型员工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其实当时他指的是经理或执行经理。而40多年后,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已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新兴阶层,并且必将成为企业组织中的一个特殊团体。

Horibe(1999)认为:“知识型员工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和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他认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范畴。

国内学者将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科学研究型。指那些善于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抽象思维、推理判断创新发明新产品的人,善于利用各类知识和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如科技研发人员、工程师、技师;二是管理型。指那些善于组织、领导、处理包括人在内的复杂系统问题的人,如各级管理人员;三是市场开拓型。指那些善于将计划变成现实,善于开拓新市场,推销新产品的人,如营销人员等。下面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作业的类型来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类型[3]。

本文所探讨的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企业中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这一概念包含三方面的内涵:一是自身必须具备、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二是直接致力于与知识相关的活动;三是以知识工作为职业,为实现企业(或组织)知识资本增值为目的。本文选取了研发人员,即主要从事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的员工作为研究对象。

1.2组织公正理论

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组织公正是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公平感受。通俗地说,组织公正就是组织中人们的公平感受。20世纪 60年代到 80年代间,一些研究者先后提出了“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的概念。

分配公正指对绩效评估的公正知觉。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分配不公平感导致员工降低其工作绩效,与同事合作减少,降低工作质量甚至于产生偷窃行为。

程序公正指对组织采用的评估程序的公正知觉[4]。莱文瑟尔提出了程序公正的六条标准:(1)一致性规则,即分配程序对不同的人员或在不同的时间应保持一致性;(2)避免偏见规则,即在分配过程中应该抛弃个人的私利和偏见;(3)准确性规则,即决策应该依据正确的信息;(4)可修正规则,即决策应有可修正的机会;(5)代表性规则,即分配程序能代表和反映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6)道德与伦理规则,即分配程序必须符合一般能够接受的道德与伦理标难。这些标准基本上代表了实现组织公正的主要程序内容.如果组织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执行,员工的公正感会得到提高。

互动公正指对评估流程中人际沟通的公正知觉。1990年格林伯格(Greenberg)提出将互动公正分成两种:一种是“人际公正”,主要指在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权威或上级对待下属是否有礼貌、是否考虑到对方的尊严、是否尊重对方等;另一种是 “信息公正”,主要指是否给当事人传达了应有的信息,即要给当事人提供一些解释,如为什么要用某种形式的程序或为什么要用特定的方式分配结果[5]。其他还有系统程序公正、评估者程序公正、人际公正等公正维度。

组织公正对个人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程序公正和分配公正对绩效的影响。按照亚当斯的理论,如果个人对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感到公正,他就会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否则就可能降低努力程度,消极怠工,最多达到工作要求。而实现程序公正,能保证员工的长期利益,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组织公正理论认为:程序公正对一般性的组织态度和系统性的评价有更大影响,分配公正对具体情景的、与个人相关的结果如薪酬满意度有更大的影响。对两种公正效果的比较发现,分配公正在预测薪酬和工作满意度上更有效,而程序公正则与绩效、缺席、公民行为、异常行为、组织承诺等更相关。相对于预测与组织整体有关的结果更加有效的程序公正,互动公正则在预测与主管个人有关的结果时更加有效。

2 保证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公正性存在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2.1 保证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公正性存在的难点分析

保证绩效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存在如下困难:

第一,员工的绩效成果难以衡量,从而很难确保绩效评估的公正性。

第二,基于知识型员工绩效特征,其绩效考核方法及整个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存在难度,从而影响绩效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第三,就评估者个人而言。一方面,评估者的能力有限。不同的评估者对相同事件的评估结果往往有较大差异。另外,绩效评估没有唯一标准。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决定了组织评估什么,按什么标准进行评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第四,员工往往有偏坦自我的倾向, 他们往往高估自己的投入而低估他人的投入。

2.2 保证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估公正性难点的原因分析

组织很难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做出完全精确的评估, 很难确保员工对绩效评估的结果感到公正。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2.2.1从知识型员工绩效特征角度分析

知识型员工具有不同于传统员工的特点,导致了其绩效也有不同于普通员工的特点,组织很难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做出完全精确的评估, 从而很难确保员工对绩效评估的结果感到公正。具体表现在:

(1)知识型员工绩效具有多因素性。知识型员工的绩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绩效的好坏优劣不是仅取决于单一因素,而是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2)工作过程难以监督。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多是非程序性的工作,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工作很少有确定的流程和步骤。因此很难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实施有效监控。

(3)知识型员工工作结果难以衡量。一般员工绩效具有一定的可度量性,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这个过程不易控制,难以程式化,这些都给衡量最终成果和界定个体绩效带来困难。

(4)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分割困难。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多是团队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这就使考核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绩效变得困难,从而难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5)知识型员工的绩效具有长期性。知识型员工的劳动(知识创造)成果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是一种动态的成果,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后才会显示出其对企业的贡献。

(6)知识型员工绩效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知识型员工最终的劳动成果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员工个人对企业的贡献[6]。

2.2.2从组织公正理论角度分析

根据组织公正理论,即使员工对评估结果不满意, 但评估程序是公正的,员工仍相信今后能够得到公正的结果,他们会继续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分析的重点是绩效评估中的程序公正性和互动公正性。

2.2.2.1绩效考核方法及整个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绩效考核,首先是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法,确定整个考核的思路和步骤,其次是建立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提炼合理的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并提出明确的考核标准。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核方法及整个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更复杂,整个过程要保证其公平性的难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困难。指标体系因公司产品、工作岗位及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考核指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对知识型员工工作性质和职责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然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以无形的脑力劳动为主,工作过程中从个人已经过渡到团队,能力上从单一技能增加到多技能,这些都使知识型员考核指标难以确定。

第二,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存在难度。由于知识型员工工作性质的特点,业绩、能力和行为都会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其作用的结果却不是均匀分配的,必须对其对绩效的影响赋子一定权重。同时,上述业绩、态度和能力又各自包括很多指标,确定这些指标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即设计每个指标的权重也很困难。

第三,评价者的选择比较单一。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很多公司是单一的由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考核过程中可能产生晕轮效应及类己效应等考核误差,从而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性。

2.2.2.2评估者个人因素

第一,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具有主观随意性。在绩效考评中,很多公司是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考核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属,与员工的私人友情、个人的偏见或喜好等非客观因素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考评的结果,考核者的一家之言有时候由于相关信息的欠缺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见。

第二,评估过程中双向沟通不足。沟通和反馈时,管理者不尊重员工和没有提供充分合理的解释也会被员工认为不公正。由于制度的原因,许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有种优越感,和员工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员工有意见不能提,有建议也不愿提,最终产生信息偏差,导致决策失误,企业的竞争力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如何传递信息、如何解释、如何对待这些人会对员工的公平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情感距离越大,越不可能进行平等的沟通,越不利于产生互动公平,最终可能影响员工的公平感。

2.2.3从员工个人主观感受角度分析

第一,很多员工把绩效评价结果看成主管偏好与分配额的函数。主管分配最高的报酬给最赏识的人,而被确认为卓越绩效者的名额很有限。

第二,员工往往有偏坦自我的倾向。他们往往高估自己的投人而低估他人的投入。不管一个组织的制度如何完善、执行过程如何严格,总会有一些人由于主观的原因对分配结果不满意。

3 实证分析

3.1 公司概况

福建科瑞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是一家高科技型制药企业,主要从事微生物来源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制、开发和生产,集科研、生产和贸易于一体,并于2001年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

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经营免疫调节剂、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等,主要产品有环孢素原料药及其制剂,雷帕霉素原料药,胞必佳等。环孢素A原料药是目前我国同类产品中唯一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的产品,公司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提供环孢素系列产品的厂家。

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是公司的控股方和技术依托单位。该所是一家从事微生物来源药物的专业研究机构,拥有国家新药筛选(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所研究力量雄厚,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庆大霉素、环孢菌素等一系列药物,拥有8本新药证书。研究所顺应时展,贯彻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将主要技术成果和拥有的实验药厂投资入股,与美商联合创办了福建科瑞药业有限公司。

3.2 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的现状

科瑞公司目前对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进行。简要介绍如下:

3.2.1 考核标准

以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为基本依据,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并按优秀、合格、不合格标准进行衡量,对每位人员进行正确评价,确定等级。 考核优秀与合格等级标准具体如下: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能较好完成项目任务或所承担的项目任务有突破性进展;组织技术改革、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国性专业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较高水平的论文,积极参与公司内学术活动,写出较高水平的综述文章,作了公司级的报告,并指导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项目的年度任务。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能较好完成项目任务或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有阶段性进展;独立地开展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提高效益,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取得成绩;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较高水平的论文,积极参与公司内学术活动,在公司内进行读书报告,并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工作,较好地完成所承担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

初级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在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任务;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积极参与公司内学术活动,在项目组内进行读书报告,并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3.2.2 考核程序

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每年一次,在第二年的一月份进行。

(1)专业技术人员填写考核登记表;

(2)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自评;

(3)评议小组组长负责召集会议,项目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汇报本项目组或本科室的工作情况及本组成员的自评情况,并进行评议,写出评议意见,推荐考核优秀人员名单;

(4)由各评议小组组长向综合考核组汇报各小组的考核情况,由综合考核组进行综合考核评议,并决定考核等级。

(5)考核等级确定后,由被考核人签署意见。

(6)由人事科写出考核总结材料,将考核结果归入公司人事档案。

3.3 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公正性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公司现行的研发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很难保证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考评内容不全面,缺乏系统的指标体系,研发人员出现不信任感。现行的考评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偏于形式化。在考评指标上,由于没有依据项目任务和岗位职责订出绩效指标,使得考评双方对考评指标的理解存在差距,使用考评指标时出现了不全面的情况。考核标准过于宽泛,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因人而异。

对研发人员来说,进行自评时难以全面把握考评的标准,往往是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工作内容和结果,自我评价难以体现各项工作不同的重要程度以及实际工作结果与目标的吻合程度;对评价者来说,对考评标准的理解各不相同,导致无法避免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出现主观性判断,不能真实、本质地认识岗位人员,从而做出确切的评价。常出现研发人员考评后满腹牢骚,甚至被考核人就考核结果与领导争执的情况,结果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时,又缺乏反馈机制,导致不公平感产生。

第二,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不够规范,考核流于形式。对研发项目的考核由公司项目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对研发人员的考核由人事部组织实施。由于对研发人员的考核与对项目的考核完全割裂开来,考评小组成员对被考评者的工作情况了解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致使参与考评的各级组织和人员产生应付心理,使考核流于形式,亦难以保证考核的公正性。

第三,忽略了平时的考核,一年考核一次,难以保证公正。平时的考核可以达到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改进工作的效果,同时也是年度考核的依据和基础,建立在日常考核基础上的年度考核才可能做到客观公正。而对研发人员的考核一年才进行一次,在考核时,大家凭印象考核,怕得罪人,怕恶化同事关系,干脆来个平均主义,你好我好大家好,难以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

3.4 对公司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保证绩效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作用,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系统。绩效评估应以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关键行为作为评价依据,尽可能降低绩效评估的主观随意性。

第二,加强绩效评估中的双向沟通。在绩效考评过程中管理者应注意和员工充分讨论,从而达成双方均认可的公正的评估结果。

第三,加强对员工的绩效评估培训。对管理者和员工都应该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方面的技能培训。可提高评估者的评估能力和被评估者争取公正待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Peter F Drucker.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M].Boston,MA: Butterworth Heinemann Press,1999.

[2] 张伶,张大伟,谢晋宇.绩效评估系统模式研究组织公正视角[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24):48 - 52.

[3] 王建军.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4] 李晔,龙立荣,刘亚.组织公平感的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2,8(1):38 - 41.

[5] Greenberg J. Organizational justice: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0,16(2) :399 - 432.

[6] 赵曙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19-236.

[7] 陈茂良.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经贸,2008,10.240-241.

[8] 李晔,龙立荣,刘亚.组织公平感的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2,8(1):38 - 41.

[9] 李绪红.组织公正:从理论到应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7):57-61.

[10] 施红兵.福建科瑞药业有限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与设计,2003.

[11] 王金祥,吴育华.科技评估的公正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22(2):17- 19.

篇7

【关键词】桑德尔 罗尔斯 自由主义 共同善

迈克尔・桑德尔是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涉及民主、道德规范、公共哲学、市场的作用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桑德尔出版了他个人首部著作《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该书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评使得作者蜚声西方学界。30年来,桑德尔一直为哈佛大学的本科生们教授政治哲学,其中很多年都在教一门名为“公正”的课程,随着这门哈佛大学累计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被录为教学片并搬上互联网,桑德尔也开始被中国的大众所认识。《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以下简称《公正》)便是对这门公开课的整理。与桑德尔在课堂上对学生更多是进行不加批判地引导所不同的是,在此书中,作者再次提出自己的政治哲学观,而这种提出是在对西方的公正观进行全面梳理之后进行的。

在书的开篇,桑德尔举出2004年飓风“查理”的例子,用以呈现当今美国社会中公正观的种种面相。当飓风袭击墨西哥湾之后,商品价格的飙升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愤怒。这种价格欺诈的行为是否是正当的?评论家杰夫・雅各比(Jeff Jacoby)认为这种价格飙升并无不合理之处。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一现象反应出有的人在灵魂深处是如此贪婪,即“贪婪是一种恶,是一种不道德的存在方式,它不仅仅是个人的恶,还与公民德性相冲突。如果一些社会中的人们在危机关头剥削自己的邻居以获取经济利益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不是一个良好的社会。”①针对这一案例的争论中包含着全书中提及的有关公正的三种观念,即功利主义的公正观、自由主义的公正观,以及认为正义应当涉及到德性的培养以及关于公共善论证的公正观,这也被桑德尔称为公正的三种进路。桑德尔认为有关价格欺诈的争论并不仅仅与福利和自由相关,也与德性相关,它涉及到培养一个良好社会所依赖的心态、性情和品质。这种观念公正就是给予人们在道德上所应得的―以分配物品来奖励和促进德性,认为贪婪是一种国家应当反对的恶。这种论证所遭遇的挑战是在多元社会中判断善与恶的主体该如何确定,而如果将道德评判引入法律,是否会引发危险。三种公正的进路实则反应的是政治哲学中正义与善的优先性问题。

功利主义公正观

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道德哲学家和法律改革者边沁,其主要思想是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使幸福最大化,使快乐总体上超过痛苦。对他而言,正当的行为就是任何使功利最大化的行为。他所说的“功利”指的是任何能够产生快乐或幸福,并阻止痛苦或苦难的东西。在桑德尔看来,边沁的功利主义主要受到的质疑有两点。第一点是功利主义没有尊重个体的权利,由于仅仅考虑满意度的总和,就有可能恣意践踏个体人民。第二点是功利主义的通用货币价值。功利主义用单一的尺度来衡量各种具有道德重要性的事物,不加批判地衡量各种偏好,这使得人们对各种价值等量齐观,没有考虑不同价值之间的质的区别。边沁认为,评判一种体验与其他相比是更好还是更坏的唯一基础,就是它所产生的快乐或痛苦的强度和持久度。不同的快乐之间,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密尔却试图说明,人们能够区分快乐的不同“质”,即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区分的办法就是:“对于两种快乐而言,如果所有或几乎的所有体验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对其中某一种表现出明确的偏好,而不顾及任何道德责任感去偏爱他,那么这种快乐就是更加值得欲求的快乐。”②密尔的这一观点似乎没有远离功利主义,即认为道德完全并仅仅依赖于人们的欲望。但在实际中的悖论是:相对于高级的快乐,人们可能往往更钟情于那些低级的快乐。高级快乐与低级快乐的判断标准并非是人们喜好的偏好度,而在于是否“使我们成为更加完备的人”③。

自由主义公正观

与自由至上主义观点不同的是康德与罗尔斯的哲学主张。康德对功利主义的批评主要是他认为道德并不与使幸福最大化以及任何其他目的有关,而在于将人作为目的本身而加以尊重。康德认为个人应该被尊重并非出于自我所有权的考虑,而是因为人是理性的存在,同时人还是自由的存在。康德“自由”一词的含义并非指“毫无障碍地做任何想做之事”,而是等同于“自由意志”。他认为,道德出于自由的本质,只有自由才有道德价值;由于意志是自由的,才是善良的,才能是“内在的”、“绝对的”、“无条件的道德价值”。被欲望和渴求驱动的行动在康德看来是“他律”的,并非真正的自由,只有依靠理性的指引,人才能获得“自律”的真正自由。康德论证说,理性在道德哲学中应该占据统率地位,只有奠基于理性而非情感,道德才有意义。虽然康德在政治理论方面并没有巨著,但他对于自由和道德的论述之中却包含有强有力的关于公正的含量。他反对功利主义,而支持一种基于社会契约的公正理论。

1971年,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出版其名著《正义论》,学界普遍认为,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深受康德道德哲学的影响。他论证公正的策略是诉诸契约论的方法,即在一种平等的原初状态之下,人们会认可什么样的准则。罗尔斯认为,在这种无知之幕之后,会产生两条正义原则:第一条是平等的自由原则,指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是平等、自由的权利主体,这一原则为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条原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机会均等,一是差异原则,即只有当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能够有利于社会的最不利者时,它们才是被允许的。在桑德尔看来:“无论他(罗尔斯)的公正理论最终能否成功,它都代表了美国政治哲学中迄今为止所提出的、最具说服力的、支持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的理由。”④桑德尔在《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里试图挑战的,正是第二种主张。桑德尔与罗尔斯之间的争论的关键点在于两点,一是权利是否能够用一种不以任何特殊善生活观念为前提的方式得到确认和证明,二是支配社会结构的正义原则,是否能够对社会公民的道德和宗教保持中立。在《公正》一书中,桑德尔再次提出,隔断公正与道德应得之间的关联令人不安。这是因为,公正通常具有敬意的一面,关于分配公正的争论,不仅与谁得到了什么有关,同时也与什么品质值得尊敬和奖励有关。同时,桑德尔认为,特定的善是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相适应的,如果忽略了善在分配中的作用可能就是一种腐败。在讨论了反歧视行动的有关争论后,桑德尔提出,许多现代哲学都试图为公正和权利找到一种基础,但是这些讨论有时候陷入于一种毫无希望的分歧之中。因此,他回到了亚里士多德。

新型共同善政治设想

相对于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观点,桑德尔更倾向于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关于公正和权利的争论,经常是关于社会制度的目的、社会制度所分配的物品以及它们所尊敬和奖励的德性的争论。如果不讨论良善生活的本质,也就不可能说明何谓公正。

桑德尔批评了道德个人主义和政府应该中立于道德的观点,指出自由选择(即使是在平等条件下的自由选择)并不是一个公正社会的充分基础,人们也不能总是不涉及重大的道德问题,来界定各种权利和义务。团结义务可能会出于与选择无关的理由:例如那些与人们借以阐释自己的生活、以及所居住的共同体的叙述密切相关的理由,来要求人们。作者警告说,将道德中立的自由观是有缺陷的,尽管这种自由观为人们熟知。而在考虑公正问题时搁置良善生活的各种观点,很有可能达不到保证宽容和相互尊敬的初衷,相反还有可能引入到狭隘的、不宽容的道德主义。在全书结尾的部分,桑德尔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功利最大化,或者是保障选择的自由,都不能形成一个公正的社会。公正社会的形成需要人们共同推理良善生活的意义,创造出一种能容纳各种分歧的公共文化。桑德尔同时也承认,他并不能完整地论证出什么样的政治话语才能达成以上的目标,但最后他仍旧提出了关于新型共同善政治的四点设想,这种观点影响之下,人们认为尊重不同的道德和宗教信念就方法就是忽视他们。但作者倡导的是由道德参与的政治的、更有活力的社会。这种道德参与政治为公正社会提供了更有希望的基础。

在《公正》一书中,桑德尔通过大量案例展示在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影响之下,美国社会公共话语与美国人公正观所遭受的令人尴尬的挑战。在梳理公正观发展的哲学脉络之后,桑德尔最终提出了由道德参与的共同善的政治诉求。但是,这一观点应该如何面对已经深入人心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权利观?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当代社会是否有可能达成“共同善”?如何保证在“共同善”的政治中,个人价值与道德不被压抑?桑德尔对这些问题并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还需要人们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篇8

【关键词】多属性决策理论 研究生 复式评价方法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人并不满足于本科教育,更多的人去追求更高的学历。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研究生的质量却是参差不齐,因此,选拔研究生的各项指标成为选拔的关键因素。将多决策理论应用于研究生复试的选拔中,能够全面地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研究生选拔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多属性决策理论概述

多属性决策又称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是组成现代决策科学的重要的一部分[1]。多属性决策是指在考虑多个属性的前提下,在几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或者是将备选方案逐一进行排序的决策。

多属性决策由决策准则、决策方案、决策单元、决策情况以及指标属性等因素构成,它具有多个备选方案和属性不同的量纲以及属性权重等基本特征。

随着人们对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深入研究,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评价经济的综合效益、投资的决策、工程的招标以及项目的评估等。

三、研究生复试评价方法应用现状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仅仅是将各项考核指标简单地集结在一起作为研究生复试的评价标准,缺乏对个别指标重要性的重视,导致在研究生的选拔过程中决策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权重太趋近于平衡,影响研究生选拔的质量与水平。

虽然多属性决策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技术等多个领域,但是将其应用于研究生复试评价方法中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而多属性决策理论对于增强研究生复试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具有重要作用,它使研究生选拔的决策更加正确,能够保证研究生的选拔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四、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研究生复试评价方法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人并不满足于本科教育,更多的人去追求更高的学历。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研究生的质量却是参差不齐。因此,选拔研究生的各项指标成为关键因素,将多属性决策理论用于研究生复试的选拔中能够全方位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研究生选拔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一)熵值法的应用

在研究生的复试中,一般都是由专家根据自身的经验赋值之后,经过代数运算得出指标权重。但是由于是专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因此权重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影响研究生选拔决策的准确性[2]。

将熵值法运用到研究生复试的评价中,可以利用熵本身的物理意义来为决策制定一个标准的尺度。例如某项指标中的差距值越大,就越容易区分;所拥有的信息量越大,进而熵值就会越小,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就会越大。这对于研究生复试的评价也就更加准确。但是使用熵值法计算权重时也要注意与传统的计算权重的方法相结合,首先利用熵值法求出客观权重,然后在利用专家评价求出主观权重,进而得出综合权重。这样才能保证权重计算的准确性,才能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总体而言,熵值法是综合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综合性甄选方法,它不仅考量了研究生本身各方面可量化的因素,还考虑到研究生复试评价本身的主观性,将被试人员和复试人员自身的主观因素进行加权处置,最大限度地保证复试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理想点法的应用

所谓理想点法也就是无限接近理想点。运用该方法主要是对各个备选方案的同一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其进行排序或优选。这种方法将定量与定性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了各个备选方案统一指标中的优越性,而且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3]。

理想点法的应用原理是将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与测算评价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得出主体思想的方法。检验一个方案的优劣可以通过其与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做判断。距离正理想解越近,负理想解越远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反之,则为最劣方案。但是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都是虚拟的。其中,假定的最优方案为正理想解,最劣方案为负理想解,最优方案的各个属性值是所有备选方案中最好值,而最劣方案中的各个属性值是所有备选方案属性值最差的。因此,在研究生的复试中使用理想点法可以选择出最好的备选方案,进而选拔出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的研究生,进一步为研究生的选拔质量作了有效的保障,确保了高校人才的质量水平。

五、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多属性决策理论对于研究生复试的评价方法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多属性决策理论在研究生复试评价方法的具体使用时,要注意运用熵值法和理想点法来完善评价标准中的指标权重和备选方案最优化的选择。这样才能将研究生复试评价方法变得更加完备、合理和科学,进而选拔出更多、更优秀的研究生人才[4]。

【参考文献】

[1]高静,王晓斌.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硕士研究生复试评价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4.

[2]高静,王晓斌.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硕士研究生复试评价方法研究[J].教学研究,2015(04):41-45.

篇9

 

关键词:社会公正 道德 道德建设  

  

“从现代伦理学意义讲,社会公正是指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伦理认定和道德评价,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公平分配,它包括社会基本制度和秩序的公平合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成员的普遍公正要求和行为规范。”(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可见,社会公正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重要社会因素。因而,探讨社会公正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对于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公正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社会公正是一个复杂概念,它涉及多个领域,就公正类别来看,有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法律公正、道德公正等。但任何一个公正都蕴含着道德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来探究社会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关系。尼布尔认为:“社会将公正而不是无私作为它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它的目标是为所有人寻找机会的均等。”(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把公正看成是社会的第一德性。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库柏认为:“公民的品德的总则是‘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广泛的公共精神和公民品德不可能仅仅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倡导,也不是对自我利益的简单超越和否定,而是一种在恰当的机制下达成的公共和个人的‘双赢’。”(王云萍:《库柏对公民品德的研究及启示》,《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而麦金太尔则直接把公正理解为是一种美德。从上述理论路径思考,我们不难得出社会公正乃是人们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社会公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形成和社会美德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公正观念一开始就塑造着人们是非善恶的观念。一个缺乏公正观念的人,也必然缺乏是非善恶观念,没有友谊、情感和信赖,往往唯利是图,因而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道德人格的基础。公正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和道德力量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一种纠正和激励,作为观念的社会公正并不是苍白无力的,相反,它对人们的生存世界常常具有扳道者的功能,它对人们行为动机的形成、价值观念的选择和道德目标的达成是有直接的浸润作用。现实生活诸多事例已经表明,由公正体现的正义感,是道德人格的脊梁。其实,公正不仅是人们道德观念的生长点,同时也是建立社会道德新秩序,即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伦理的秩序往往因公正的衰退而式微,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始终与公正观念的确立和公正制度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可见,从人们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角度看,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石。  

  

二、社会不公正现象影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顺利实施  

篇10

关键词:教师继续教育;文化人类学;主客位研究

收稿日期:2006―04―13

作者简介:桑国元(1978―),男,土族,青海省民和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人类学研究。

刘丽湘(1965―),女,汉族,山西省混源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幼儿教育研究。

一、研究方法论简介――文化人类学主客位研究

主客位研究方法是当代文化人类学家在做田野工作时较为注重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方法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田野工作时,既要浸入到研究对象之中作为研究对象的一员去观察、体验、认识研究对象的文化含义,又要作为专门的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文化现象进行科学的、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并对两种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较为客观的研究结论。该方法是由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提出的。马文・哈里斯认为,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可以通过访谈了解当地人的思想,也可以从亲自观察被研究对象的实际活动来了解文化行为。思想活动是与行为活动有差别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极为复杂,辨明二者的差别并不能解决如何才能全面说明整个文化的问题。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即事件参与者本人和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思想行为,从而做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在哈里斯的论著中,他以印度神牛的研究为例,说明了进行主客位研究的重要性。他在印度某区发现公牛犊比母牛犊死亡率高一倍,当地人的解释认为,因为公牛犊易生病、食量少;而客位研究的结果却发现当地很少需要畜力,于是农民就有意识地饿杀公牛犊,以适应当地生态和经济的需要。①通过印度神牛的隐喻,哈里斯指出了文化负荷者(被调查对象)的观点和文化研究者的观点均对文化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试图运用文化人类学的主客位研究方法。首先站在文化负荷者的角度,通过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看法,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以呈现文化负荷者的观点(主位研究);同时,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对文化负荷者的观点加以分析评价(客位研究),也就是说,站在局外人的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

二、主位研究――访谈与座谈(文化负荷者观点)

本研究重点以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小学教师为例,历时60多天的田野工作,同时笔者还深入访谈了6名教师、5名校长,并选择了一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与全校教师进行了座谈。

(一)边远地区小学教师现状扫描

官亭镇山区总共有5所小学,28名教师(其中:土族25人,占89.3%,回族2名,汉族1名),699名学生。师生比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1:23)。教师性别结构:男23名,女5名,显然缺乏女教师。学历结构上,初中学历2人,高中学历7人,中专学历6人,大专10人,本科2人。约50%的教师为民办转正。当地教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有利于教师之间互帮互学。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并没有形成互帮互学”的局面。根据许多教师的反映,除了受学历限制外,当地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者与幼者之间严格的心理界限和尊重意识也对教师之间的交流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二)教师访谈辑要

1.教师对所接受继续教育的满意度。当地大多数教师所参加的继续教育主要是学历补偿教育。除此之外,部分教师还参加了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计算机培训、公修课培训等。教师对所参加的大部分培训都表示不满意,主要是因为这些培训都流于形式,学不到什么东西,培训者敷衍塞责,参加培训者蒙哄过关,只要考试通过,“一切万岁”。“2000年,官亭学区45周岁以下的教师在官亭土族中学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培训费用为370元。时间大约为2周。由于培训者不重视,加上人多计算机少,教师缺少上机操作的机会,培训效果很不理想,甚至有个教师连开关机的方法都没有掌握。而这次培训是必须参加的,学费也需一次交清。这无疑对教师增加了工作压力和经济负担,最终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受访教师

2.对内部培训与教学观摩的感受。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山区民办教师就有机会接受“校本培训”。其特点是费用低、时间长、效果佳。

“(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搞过类似于现在‘校本培训’的活动,那时的民办教师很多,我们学校总共7名教员,6名民办教师。水平高点的教师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对其他教师进行了1-2节培训,效果不错。最近几年就没搞过了。”――受访教师

关于教学观摩,学区和各个学校都有明确规定。大多数教师认为如果要认真实施,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指出不足。学校每学期都组织教学观摩课,但形式化现象严重,也可能是碍于面子,不好直接指出教师教学中的不足而起不到作用。

“每学期大约有10节课吧,总共。效果也还可以吧。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借鉴教学方法,也可以为被观摩的教师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帮助他提高教学水平。不过在普通话等方面,受土族语言环境的影响,想改变也不容易。”――受访教师

3.对培训形式的看法。脱产培训是教师们最看好的培训形式,认为如果能走出小圈子去走走,看看,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脱产到高等院校接受他们(高等院校教师)的教育和(氛围)熏陶。”――受访教师

4.对继续教育的管理、考核、评估的认识。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内容等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在管理上,继续教育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而继续教育的考试与考核也是“走过场”。

“只要认识字,一般都能通过,把书带进考场,监考老师也不会管得太严,很容易。这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起不到什么作用。” ――受访教师

“很多参加培训的教师,说不去就不去,没人管。考试纪律很松,很多人在‘抄’试。实际上,这种考试很受老师们的欢迎。……这种考核对教师的过关来说是好的,但对提高素质、能力方面这只能算是个过场。”――受访教师

“很多过关考试我都参加了,但这些都只是个过场。我参加了计算机培训,交了近400元的费用,没学到什么东西,考试时考场纪律特别松。”――受访教师

许多教师在担心因过不了考试关而拿不到培训证书之余,希望能参加“管理严格,考核严格,评估公正”的继续教育,真正学到知识,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三)校长访谈辑要

1.关于办学经费。5所山区小学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生交纳的学杂费,学校没有任何创收。政府拨款时有时无,即使有,也是杯水车薪。由此便知,学校几乎没有任何经费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学校主要经费来源是教育转移支付经费和学生的学杂费,转移支付经费从2002年开始按学生人头由县财政划拨的,学杂费每学期每人10元。学校无任何创收。”――受访校长

“没有什么经费。办学经费、办公经费主要靠向每个学生的收取的5元钱。创收是谈不上的。这个学期,税费改革以后,教育局也根据学生人数拨了一点钱,每生15元钱,但这点钱做不了什么。以前基本不拨经费。”――受访校长

2.关于内部培训。学校内部所谓的培训、学习都流于形式,都是面子工程,对提高教师的素质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因教师缺编,教学观摩都很难真正进行。

“内部没有对教师进行培训,我们主要抓的是教学,没有多余的时间培训教师。但我们坚持政治学习,上面规定是每周两小时,虽然我们不能总是坚持,但基本能保证每周一小时。上面还要求每周都要进行业务学习,但实际上我们做不到。我们也要求教师进行自学,并做笔记,但好多都是形式化的东西,实际上做不到。”――受访校长

3.对教师继续教育性质、目的、作用的认识。“一方面继续教育是好的……你要是没有一桶水,怎么能给学生一碗水?你就在这个层次,而你一直就在这个层次不动的话,你就没法提高。现在的很多继续教育,发下教材,到了时候参加考试,这没什么作用。”――受访校长

“目前很多教师继续教育只搞一些形式,收了教师的钱,发了教材,我们也不怎么看,到时候蒙哄过关了,这完全是流于形式的。”――受访校长

三、客位研究――科学分析与论证(研究者观点)

(一)教育公平公正理论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

教育公平公正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层面:入学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上,与其他地区的教师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事实上,边远贫困山区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公平问题与其他的公平与公正问题一样,也可具体分为机会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四种不同类型。

1. 公平公正理论视角下的机会均等问题

第一,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机会的平等是指社会赋予的参加某种活动的权利,一方面这种权利是社会赋予的,另一方面,这种权利的行使要求权利人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边远贫困民族山区的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上,与其他地区的教师存在着不平等现象。官亭镇学区领导在分配接受继续教育的名额时,很少顾及山区学校和教师,因此,当地山区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机会上经常面临不公平的待遇。

第二,教育起点的不公平。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整体水平不及其他地区的教师,他们中的很多都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本身具有整体素质不高的特征。同时,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继续教育,又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经济因素、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与其他地区的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着起点上的不公平,二者不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官亭镇山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远在官亭平原地区之后,平原地区的家庭可以利用交通便利、做生意便利、农作物生长期短等有利条件,为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子女接受教育的程度远远高于山区。长此以往,平原地区有了更多可选择的教师(不论过去还是当前)。而在山区,能胜任教师一职的村民寥寥无几。笔者调查的山区5所小学中,“民转公”教师占全体山区教师的70%,而在平原地区的小学,这一数据则为34%。

第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边远贫困民族山区的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时,由于受参加培训机会、语言、自身水平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接受和其他地区一样高质量、高水平的继续教育。他们平时接触的东西少,知识面相对狭窄,接受能力也相对差,因此,在教育过程上存在着不公平。

第四,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很显然,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往往导致结果的不公平。边远贫困山区的教师继续教育,也存在结果的不公平。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在官亭镇山区主要体现在:接受继续教育的总量少于其他地区。总量包括: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人数,接受继续教育的总课时数。接受继续教育的质量低于平原地区。

2. 促成山区教师教育公平公正的有效策略。就教师继续教育中教育公平公正问题而言,消除困惑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尽快在贫困山区实行教师的全员培训,普及教师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上,消除基于偏见、既得利益的不公平限制,建立公平、公正的规则;努力纠正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状况,首先帮助处于最不利地位的山区小学教师群体。就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而言,需要合理地确立教育政策取向,改善不利群体的受教育处境,使他们具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机会。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不仅意味着人人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而且意味着人人享有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并力图实现二者的统一。但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者会产生明显的对抗,使教育的发展面临着现实的选择:公平与质量之争、公平与效益之争。“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方法和权衡利弊,目的不在于实现理想,而在于达到一种合理和现实的折中和平稳。”②当地有限的教育资源不可能保证所有的教师都接受高质量的继续教育,那么是首先保证一部分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还是在一定的质量上,实现全面的教育公平呢?我们认为,应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二)冲突理论视野下的边远地区教师继续教育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冲突理论者认为,竞争稀有资源时,有些团体总是设法比别人得到更多的财富、权力和声誉,进而可以支配社会秩序。当每一个团体为了得到更多利益而互相竞争时,冲突就不可避免。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冲突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不平等存在的主要原因,也是主要手段。就教师继续教育而言,由于存在资源匮乏、利益冲突等原因,在政府与教师之间、社会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

1.政府行为与现实的冲突。第一,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③政府对实现公益性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教师教育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而言,有学者提出,在教师教育政策中要“去行政化”,实行“尽可能的市场、必要时的政府”的策略。④从各国政府与教师教育关系来看,首先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市场不完全性,因此,政府要对教师教育的生源市场进行调节,由于存在教师教育中的市场失灵,因此,在教师教育的资源配置中主要以国家计划投资方式来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教师教育要进行宏观调控。第二,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政府应当承担发展教师教育的重责”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共识。我国学者认为,政府在教师教育中应承担的职责是“增加对教师教育的投入,以便不断地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从事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特别是在待遇上,应当高于其他高等教育学院;提高师范生的生活待遇,坚决取消对师范生的各种收费;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使人们愿意读师范、当教师。”

2.教育政策法规在现实中的不得力。第一,教育政策法规中对教师培训、进修权的保障。我国政府长期以来试图从法规、政策方面对教师的培训进修权加以保障。多年来,无数相关法规政策对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权利给予了法律保障,尤其《教师法》的制定和颁布,对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师成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职业;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对于振兴我国的教育事业,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无疑将起到巨大的作用。⑤第二,教育政策法规在现实中的不得力。当我们把焦点转到官亭镇的现实中时,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培训进修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没能得到预期的提高,甚至法律变成了形同虚设的“花架子”,未能真正贯彻落实。这里我们可以用教师制度冲突来阐释类似的现象。教师制度冲突是指由于基层没有有效地执行上级制定的合理教育制度或者基层教育制度与上级制定的相关教育制度不配套,甚至有些与上级教育制度存在抵触,从而导致基层教育制度不健全、不合理,影响到其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种教育制度上的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象征性教育决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只是象征性地提出一些口号,而不去实际性地落实;篡改性教育决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入于国家教育政策相悖的地方“土政策”,其结果往往会降低国家教育政策执行效果。⑥这种现象在官亭镇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得不到落实;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分配不均,在分配继续教育名额时进行暗箱操作;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现象严重等。

3.需求与现实冲突分析。从调查点教师的主观愿望看,大多数教师迫切希望能够接受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适应教育发展变化的形势的同时,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此外,从教育发展的形势上讲,增加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是大势所趋。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乃至主管教育的各级领导,都认识到了对教师进行培训的重要性。

(1)教师迫切需要学习提高与缺乏经费支持的矛盾。首先,培训院校经费短缺。据有关人士反映,很多培训学校以培训经费冲抵应拨付的人员工资,甚至当地政府截留部分收费作为地方财政收入。其次,由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承担培训成本的多渠道筹措经费体制,各地虽有明文规定,多数并未落实,而是依靠向教师收费,用不接受培训不得评职晋级的硬性规定,将政府行为完全转化为教师个人行为。第三,山区学校的教师接受培训还要支出差旅费,比其他地区的教师负担更重,与他们的实际收入恰成反比。第四,由收费带来的利益驱动,导致当地有关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垄断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很多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方面花了“冤枉钱”。

(2)培训与培训结果的使用分离的矛盾。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培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当地山区教师也曾经参加或正在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或学历培训,然而教师普遍认为“培训最大的好处就是花钱到县城去见世面”。此外,教师通过培训为自己镀金,争取晋升机会。但是,花了钱所接受的继续教育不能真正对教学实践起到作用,教师自身素质没有得到提高,知识水平没有得到长进,培训与培训结果的使用相分离。

注释:

①夏中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学派〔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50.

②菲力浦・库姆斯著,赵宝恒等译.世界教育危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64.

③朱旭东.试论教师教育的公益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1).

④王建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