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缺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品经济的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品经济的缺点

篇1

关键词:货币和商品经济 互为因果 相互促进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1 从货币的产生上看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人类最初的商品交换。但当时还没有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只是用满足自己需要后余下的产品来交换,因而交换尚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第一次社会分工的出现,剩余产品增加,参加商品交换的种类越来越多,物物交换不断扩大。这时,一种商品经常和多种商品交换,交换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物物交换的缺点也愈益明显,交换经常发生困难。因为物物交换必须是在双方都需要对方商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交换双方不一定正巧需要对方的商品,所以为了使自己的商品能交换到需要的物品,往往要费很多周折。这种低效率的交换方式很显然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决困难的方法总是伴随困难的产生而产生。人们在长期交换中,发现市场上有某种商品大家乐意接受,如果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这种商品,然后再用它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这样只要经过两次交换,就能达到交换的目的,交换起来较以前要方便、快捷得多。那么这种商品就自然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并可以直接和其他各种商品相交换,这种商品就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解决了交换中旧的困难,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很明显,这里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开始起着货币的作用。不过,这时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往往是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由这种商品来充当,而在另一时期、另一地区又可能由别的商品来充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的范围更加扩大,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加,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使商品交换仍有许多不便,客观上需要用一种商品固定地充当统一的一般等价物。由于金银体积小、价值高、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就逐渐地取代了其它商品而成为固定的统一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

可见,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产生是交换实践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货币的出现又解决了商品直接交换的困难,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简化了交换程序,加快了流通速度,扩大了交换范围,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从货币形式的发展上看

货币产生后,它的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主要有纸币和电子货币两种形式。

2.1纸币阶段

货币在流通中,最初采用金属条块的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换行为的普及,人们感觉到金属条块作为直接货币也存在一些缺欠。由于金属条块形状、大小不一,重量不等,成色不同,每次交易都要称重量、验成色,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方便流通,有些大商人便在金属条块上打上自己的印记,用自己的信誉来保证货币的成色和分量,这就是初期的铸币。以后,货币流通超越一个地区的范围,某个商人的信誉已经不够,于是就出现了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成色、重量、形状和面额的金属铸币。

铸币在长期的交换流通中,会因逐渐磨损而减轻重量,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它仍然可以同足值的货币一样使用。这种情况表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可以由价值符号代替。于是,一些国家开始铸造不足值的货币,当作足值的铸币参与流通。后来国家就干脆发行完全没有价值的纸币,以代替金属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做后盾的,仅仅以黄金的代表身份出现在经济生活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逐渐与黄金脱钩,成为经济生活中普遍流通的货币形式。

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优点在于便于携带,可以大大节约作为货币材料的金属以及货币铸造和运输上的各种费用。人们可以利用生产费用低廉的纸制货币来代替生产成本高昂的金和银。货币的供应量不在因金银的产量而受到限制,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发行不同票面的钞票。这就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开辟了更广泛的空间。

2.2电子货币阶段

现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使整个世界成为统一的市场,交易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此时人们的经济活动又受到了新的困扰,那就是货币的远距离携带、兑换、保管非常不便,盗窃、抢劫、假币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人们的经济利益,于是人们不得不开始新的探所和尝试。

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给货币形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电子货币的出现,帮助人们解决了这一难题。电子货币即贮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它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一种计算货币,它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银行只需要将钱存在电脑磁盘和电脑磁带上,通过银行电脑来贮存、转帐、购买、支付,实现各种交易。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交易既迅速又简便、安全而可靠,银行也可以节省处理大量票据的费用。可以预见,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纸币这种有形的价值符号会被电子货币这种无形的价值符号所取代,电子货币也将进一步极大地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之,货币与商品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货币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形式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而货币形式的每一次发展反过来又更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篇2

目前,大家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板块式结合,即认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活动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基本建设规模等,或对占社会总产品70~80多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概由国家计划来调节,而其它的经济活动,包括占社会总产品20一30多的次要小商品,则实行市场调节;另一种看法认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是溶合在一起的,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式的结合。但这种看法又认为计划是站在山顶上纵观全局,是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的。而市场是站在峡峪里,从企业的局部或眼前利益出发的。这种看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他与前一种看法一样,仍然是把计划与市场看成两个东西,只是在实践中溶合在一起了。至于前一种看法把计划与市场看作是两个互不相溶的东西,有此没彼,有我没你,把计划调节认为是计划规律发生作用或受计划规律支配,把市场调节认为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或受价值规律支配的,这种观点就更值得商确了。

为了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们不妨先简略的谈谈计划与市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什么是市场?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条件下,市场就是人们进行商品买卖的活动。马克思指出:“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列宁也明确地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列宁全集》第1卷第83页)可见,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各个生产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关系或者是商品买卖关系的总称。如前所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和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间的联系,必然要通过市场上的商品买卖来实现的。市场上一定时期内商品的供应总量及其结构(包括质量、品种、规格等)和社会购买力及其投向(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购买力等)是否相适应,是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市场上商品供应和需要状况,又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是否相适应,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农、轻、重的比例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以说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反应,是晴雨表,指示器。什么是计划?计划是国家或企业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导和打算,是主观的东西。主观要作用于客观,它应当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应当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同时又要对客观现实起能动的指导作用。

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都要求保持一定的比例。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就是说,何任社会生产只要存在着社会分工,就要求在各个部门之间按一定比例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马克思把它称作是“自然规律”,并且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同上)经济计划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才能予先制定合理的共同遵守的经济计划,力求合理地使用经济资源。但是,也必须看到,既然计划是主观的东西,因此它就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主观反映了客观,计划反映了实际需要,这时,计划就是正确的,人们在执行计划中就会取得胜利。另一种是主观违背了客观,计划不符合实际,这时,计划就是主观主义的,人们在执行中就会碰壁。

那末,计划怎样才能符合实际呢?或者说怎样才使计划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呢?这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来制定计划,使计划尽可能符合实际。既然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否相适应,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都要通过市场机制,如供求、价格等反映出来。因此,要使计划符合子实际,就必须使计划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通过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保持合理的比例。也就是说,只有对市场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地分析与予测,人们在制订计划时,才能有科学的经济依据。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认为,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是基础与指导的关系。就是说我们的计划是在对市场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予测的基础上制定的,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是在国家统一计划的领导下发展的,我们的市场也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经济是通过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调节的。但是,要使计划能够正确地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流通,必须做到以下两条:第一,计划必须有客观的经济依据-一一对现实经济结构和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予测。力求使计划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而不违背客观规律。它同那种主观主义地制定计划,而定了计划又不管行得通、行不通,硬是要人们执行的那种所谓的计划调节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主观同客的统一,、因而是可靠的、正确的;后者是建立在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长官意志”之上,因而是主观主义的。第二,计划制定以后要保证计划的实现,不能单纯地依靠行政命令,同样必须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特别是调节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使企业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流通,这都是一项很复杂很细致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但是要使计划调节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就必须这样做。

现在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差别,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会需要多种多样,具体产品千差万别。,生产资料公有制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各地区的情况很不相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而且社特真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别是直接计划,使计划包罗万象,是做不到的。列宁曾经说过:“完整的、无所不包的、正的计划等于‘,的空想。”(《列宁全集》第35卷第473页)如果硬要那么办,就难免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所以,把计划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并不是说把什么都包罗在国家计划之内,这既做不到,也没有必要。再说,计划并不一定是直接计划,间接计划算不算计划?计划也不一定都是国家计划,地方和企业的计划算不算计划?在实践中,必然是重要经济活动,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主要比例、生产布局以及主要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价格体系、物价指数、工资指数等,要由国家计划来安排、规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地方要根据自己的地区优势等具体情况,制定比较具体的地方计划,而一些日常的经济活动或者是国家计划之外的经济活动,如与企业简单再生产相适应的产供销,人财物等经济活动,或者是关系国计民生不十分重要的工农业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则由企业计划来进行调节。在这里,价值规律所发挥作用难免就不带有一些自发性。应当允许企业根据市场供求、价格等变化制定产销计划,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计划。这样,必然是一方面,国家计划只能在调查研究、遵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的、重要的、带方向的规划和指标;另一方面,企业的短期计划,则应当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及其变化,通过签订工商合同和供销合同来制定。

篇3

关键词:网络时代;网络会计;发展问题;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系统的子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会计必将由传统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

一、正确理解网络会计的含义及其特征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记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实质上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网络会计针对不同的披露对象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一是关于企业内部网。企业的内部网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采用“防火墙”技术与互联网隔离可以使会计数据得到安全、保密的保障。

二是关于企业外部网。企业外部网是在Intemet的基础上,对一些有选择的合作者开放或提供有选择的服务。

三是关于互联网。互联网传播的空间巨大,但披露的信息有严格的限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met上拥有自己的网站。要进行严格控制。

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具有以下表现特征:

首先是即时化:传统会计往往是通过核算后的数据,来事后分析此项业务的优、缺点。而网络会计则在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采集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这样会计核算便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化为事中的动态核算。

其次是多元化:传统会计往往为遵守会计的一惯性原则,不但在会计信息的处理上贯彻,,连会计决策时往往也会把自己局限于一条路上。而网络会计则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规范的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还可以提供所有可能的会计方法作为基础的多元化会计信息。

再次是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财务状况最优,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

最后是商业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重大程度的开放性,会计信息作为商品走向市场。

二、必须解除对于网络经济冲击会计基本假设的几点误解

(一)首先,要明确网络技术创新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人类社会按照社会经济的主导技术而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网络经济;而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又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的划分方法对于研究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意义,这主要因为:

第一,对于经济的主导技术因素(即象征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的本质属性二者而言,后者对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影响更深。

第二,网络技术的创新使社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转换到网络经济时代的直接经济。

这种转换不但克服了迂回经济中间环节的大量物耗,大大降低了有关的交易成本,而且这种转换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资本增值运动的本质特征。

(二)其次,要明确虚拟企业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虚拟企业是美国的米切尔和贝尔于1994年3月率先提出的。是利用电子信息打破联合企业间的时空间隔,属于临时性的结盟且分合迅速,目的在于利用变化多端的市场机会。虚拟企业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但是虚拟企业作为一个虚拟的临时性的合作组织形式,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供不应求目标的概念。

(三)再次,要搞清电子货币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人类进入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电子货币这一新鲜事物,电子货币又称数字现金,是在银行电子技术高度发达基础上出现的无形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在货币发展史中,黄金到纸币的转变是一种足值货币到符号货币的转变,而纸币到电子货币的转变仅仅是一种符号货币到另一种符号货币的转变。

三、网络时展网络会计还应解决好的有关问题

篇4

[关键词]政府机构 市场经济 经济管理 职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商品经济平等性、自由性、竞争性与盲目性等特点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提出较高的新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取得了长足进展, 政府已经基本上逐步跳出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控制,而转向宏观调控手段,政企分开的改革举措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目前政府的职能还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诸如在培养公正公平的良好市场竞争环境、打击垄断、缩小贫富差距、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市场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

一、完善与健全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宏观调控体系

由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晚,体制尚不健全,时不待我的今天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一步步重复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由于商品经济自发性与盲目性的缺点,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市场失灵的教训告诫我们,市场经济必须由国家政府干预调控相配合,强而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决定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效率与速度,因而选择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宏观干预调控体系来弥补市场体制的发育不足, 从而促使健全的市场体系与秩序形成,加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是我国政府在如今新的经济模式下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为此,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转变政府职责,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如利用金融、货币、信贷等经济手段,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抑制生产过剩、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等经济社会现象,从而从整体上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也还存着不够完善的地方,在不少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干预的痕迹还是存在,如在土地、劳动力、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中政府依然起了主导作用,许多大型项目的审批手续受到政府的直接行政干涉,如果政府自身行政管理透明度不高、监督机制不健全,就容易出现权力市场化的现象,如土地审批转让、资本信贷等现象中腐败现象的滋生与出现。另外,在无法较快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现象面前,我们看到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滞后性与干预调控体系的不完善,也容易导致调控手段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无法控制与指导一些经济现象的发展动向,所以,未来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要不断的完善与健全,充分运用税收、汇率、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以及法律等手段来有效地调节控制经济发展等因素。

二、打击垄断,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够完善与健全,在建立与维护某一个经济或合法壁垒下形成的垄断现象,是与平等竞争市场相对立的极端形式,极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垄断组织与垄断市场,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这也是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责。

垄断现象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无法正常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扭曲市场正常的竞争机制,垄断组织的市场价格要高于完全竞争,通过不平等的方式获得的超额利润,长此以往,不只伤害群众共同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法则。而市场本身并不能很好地消除垄断,因而就需要行使社会公共权力的政府来充当调停人与仲裁人,通过政策以及法律的形式来限制、控制与打击垄断组织与垄断市场,排除一切干扰平等竞争的行为,着力整顿不规范的市场秩序。这就要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以《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严格执行来抑制地方的一些保护主义现象,而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地配合中央政府,在行政法规的制定上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时,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做到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性与效率性,确保国内市场的公平公正、健康和谐,对于严重违背公平公正原则,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垄断组织与垄断市场要坚决给予沉重的打击,建立严格的监管部门进行切实有效地监管,这样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基础秩序与市场竞争中的组织与个人受到合法权益的保护,健全有效的经济运行制度。

三、调节收入分配,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市场经济效率与竞争的特点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个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而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有效地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如果放任市场机制这样下去,则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长此以往,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进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社会资源进行一次分配之后,政府必须发挥资源有效二次分配的作用,履行收入分配调节的经济管理职责,这样,才能在保持经济增长效率的时候较好地兼顾公平的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较好地减少社会矛盾。目前,政府这一职能的履行,主要通过履行收入分配制度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达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控制高收入群体,有效地保护在收入分配中处于弱势的社会群体的目标。具体来说,针对收入较高的群体,落实征收个人所得税制度;针对收入较低的城镇居民以及失业下岗人员,完善覆盖社会范围更广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障以及医疗保险制度,针对广大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较弱的局面,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四、提供社会公共物品,完善公共服务职能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稳定,加快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政府机构还承担着履行提供社会公共物品,完善如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国防、法律等公共服务的职能,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经济管理的职能。市场机制的特点是讲求效率与收益,使得这些相对来说,投资周期较长、规模较大而经济收益不是很明显的产品,而且又是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政府就必须责无旁贷地担当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成为协调社会所有成员极为重要的组织,在社会成员公共物品的提供与分配中搭建重要的平台,担任重要的角色,逐步加强对教育、社会保障、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的投入,建立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为公众提供最大程度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项活动提供保障,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保证公民公平享受的权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公共服务问题,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范秋静.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问题与健全[J]. 大众商务, 2009;18:1-2

[2]张振东. 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定位[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83-87

[3]路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J]. 现代商业, 2008;2:191-192

篇5

随着我国加入WTO,传统的企业理财思想受到强烈冲击,承受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必须增加销售,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所有的财务决策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提高企业价值的途径就很明显地成为关注企业资金成本即减少资金时间价值。

1资金时间价值概述

资金是具有时间价值的。通常说来,它是指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不是一开始就为人类所认识所应用的,它是客观存在的。资金时间价值是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借贷关系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

资金时间价值表明了一定量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量,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的筹资、投资等各项活动均与时间密切相关。

2资金时间价值在现代企业理财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集约经营的核心内涵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以提高经济效益。而重视资金时间价值加强经济核算是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为此,企业必须按照资金时间价值的要求,控制和运用资金,促使企业挖掘资金潜力,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2.1应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为企业的预测、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可以把企业日常发生的大量经营活动数据,通过鉴定、计量、分类、汇总、分析转变为若干综合有用的经济信息,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总括反映出来,满足管理当局和有关方面预测、控制和决策的需要。资金时间价值的现值和终值概念用于会计的资本预算和财务报表构成要素的计价上,可在制定长期资本支出计划过程中,评价不同资本支出计划的盈利能力,从而为企业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使会计“计算过去”、“控制现在”、“规划将来”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2运用资金时间价值原理,提高结算资金的时间价值

根据资金时间价值原理,不同时点上的资金具有不同的价值。所以拖欠发生时的资金与以后收回的资金是不可比的.只有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将以后收回的资金折算成现值,才能与拖欠发生时的资金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在资金循环中受到的损失,拖欠越长损失越大.因此,加强结算资金管理,提高结算资金的货币时间价值非常重要.压缩结算资金占用的主要措施有:

(1)核定指标,定期检查。考核结算资金,应以“应收帐款周转率”为主。它是企业销售净额与企业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的比例。应收帐款周转率=销售净额/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平均收款期=1/应收帐款周转率×360。一般来说,越小越好,说明企业销售货款回收快,资金使用效率高。反之,则说明销售货款回收慢。

(2)整章建制,严格控制。要把住付款关,购进商品要坚持“验货付款”钱货两清,严格控制赊销商品;要及时解缴回笼销货款;要随时结清各项往来款;要管好信贷资金。

2.3应用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资金时间价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的周转速度具有不同的时间价值.企业要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分析资金的时间价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在进货时预付货款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要管好在途商品资金,缩短在途时间,及时验收入库,及时查询商品短缺,及时销售.选择销售方式也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对赊销、分期付款、代销、批发等,都要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测算最优的销售方式.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以提高经济效益。

2.4应用资金时间价值原理,优化资金总量,降低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金时所付出的代价.其实质部分是资金占用费.它在借入资金的筹措上表现为利息,在自有资金筹措上则表现为股息或期望的最低投资报酬.因此,降低资金成本,首要的是优化资金总量,减少资金占用.

2.5应用资金时间价值原理,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对投资方案的评价和投资项目的选择,目前一般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利润率法.但是,由于这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而存在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不够准确,预测方案的经济效益不够科学的缺点.因此,必须考虑和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按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具体运用的决策方法有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等。通常是将投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现值与投资总额进行比较,如资金流入大于资金流出,即净现值大于0,则为可取方案,否则应予摒弃。

篇6

关键词:一般均衡;价值规律;自由竟争

Abstract:Thegeneralequilibriumtheoryisnotthepatentofwesterneconomics.Beforewalras,Marxhadexpoundedtherelationbetweengeneralequilibriumandparetooptimum,thenatureofexistenceandstabilityofgeneralequilibriumminutely,andputforwardsystematicalgeneralequilibriumtheorythereby.AlthouthMarxiangeneralequilibriumtheoryhasnotobtainedastrictform,itisdeeperthanthewesterngeneralequilibriumincontent.

Keywords:Generalequilibrium;Lawofvalue;Freecopetition

在中外经济学界,一提起一般均衡理论,人们就会立即想到瓦尔拉斯体系和阿罗—德布鲁模型。这样,一般均衡理论似乎就成了西方经济学的专利。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在瓦尔拉斯之前,马克思就深入分析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对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等问题,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一般均衡理论。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虽然没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的形式,但它的提出不仅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要早,而且在思想上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要深刻得多。

一、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

在经济学中,均衡的严格意义是指经济主体行为的相互一致。在市场经济中,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恰好相等,就说明卖者的销售行为和买者的购买行为相互一致,市场实现局部均衡。如果所有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相等,就说明所有卖者的销售行为和所有卖者的购买行为相互一致,市场就达到一般均衡(1)。马克思十分重视一般均衡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他明确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2)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总劳动量根据不同的社会需要量在不同产品生产之间按比例进行分配的问题,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必需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基本经济问题,所不同的只是,不同社会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具体形式会有所不同。显然,如果社会总劳动量按不同产品的社会需要量进行了正确的分配,那么,各种产品的社会供应量和社会需要量就都相等,人们对所有产品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就是严格一致的。因此,社会总劳动量按正确的比例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一般均衡状态。

以上所述是一般均衡最一般的含义,它对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在商品经济社会,一般均衡将采取某种特殊的形式。“在社会劳动的联系体现为个人劳动产品的私人交换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劳动按比例分配所借以实现的形式,正是这些产品的交换价值。”(3)这是因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取得了商品的形式。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地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完全是个人的私事,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的性质,是私人劳动。“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4)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的,私人劳动的总和形成了社会总劳动,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这种社会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5)私人劳动的这二重社会性质,前者反映为产品必须对别人有用,后者反映为产品必须具有共同的社会实体。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矛盾的,这种矛盾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生产纯属个人的私事,生产者可以自由支配生产,产品也归私人所有;作为社会劳动,他的生产不能离开社会来进行,他的产品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来解决。如果商品生产者能顺利地把商品卖出去,他所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可实现为社会的使用价值,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得到解决。反之,如果商品卖不出去,那就说明,尽管他的商品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私人劳动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不能实现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不能得到解决。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个基本矛盾,使得支配资源配置的依社会需要量“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取得了价值规律的形式。

价值规律实际上表明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实现为社会劳动的数量界限。因为价值规律首先是关于商品价值决定和实现的规律。而商品的价值决定和实现,实际上涉及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实现问题。马克思把商品的价值看作人类劳动的凝结,认为商品的价值量应该用它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量来计量,后者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但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个别生产者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6)这就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个层次是某种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实现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时,马克思提出了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首先指出了提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必要性。他写道:“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当我们只是说到单个商品时,我们可以假定,存在着对这种特定商品的需要,——它的量已经包含在它的价格中,——而用不着进一步考察这个有待满足的需要的量。但是,只要一方面有了整个生产部门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有了社会需要,这个量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了。因此,现在有必要考察一下这个社会需要的规模,即社会需要的量。”(7)这个“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8)如果把一个部门生产的商品总量当作一个商品来看,它的价值就由该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决定。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指将社会所支配的总劳动量,按照对每种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按比例地分配给不同的生产部门。每个生产部门依此分配的劳动量,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是社会必要劳动量。“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社会劳动时间可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整个价值规律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是才必要的。在这里界限是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社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只能把它的总劳动时间中这样多的劳动时间用在这样一种产品上。”(9)如果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数量,同要由这种产品来满足的特殊的社会需要的规模相比太大,那么这种商品生产上耗费的社会劳动量就有一部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实际实现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这个商品量必然要低于它的市场价值出售,其中一部分甚至卖不出去。与此同时,如果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量,同要由这种商品来满足的特殊的社会需要的规模相比太小,这些商品在市场上实际实现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们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大得多,这些商品必然要高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它们的一部分社会需要甚至不能得到满足。只有当生产所有商品的社会劳动量都是按社会需要量所决定的正确比例进行分配时,这些商品生产上耗费的社会劳动量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些商品才能全部按市场价值出售。此时,所有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恰好相等,市场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当一般均衡实现时,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致于不可能在不减少其他商品产出的情况下增加某种商品的产出。因此,一般均衡状态是帕累托最优的。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马克思在论述一般均衡的含义时,实际上提出了价值体系和均衡价格体系的概念。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一个商品的价值只有在交换过程中,通过与之相交换的另一个商品才能相对地表现出来。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一个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与之相交换的货币来表现的。因此,价格是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商品的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就其表现形式来看,也就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当各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恰好相等时,各种商品就按各自的市场价值出售,这样的一组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体系。因为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各种商品按与各自的市场价值出售,实际上就是按与各自的市场价值相一致的市场价格出售。因为这样的一组市场价格保证了所有市场同时出清,所以,这组市场价格实际上就是均衡价格体系。

那么,这样的一组均衡价格在理论上是否存在呢?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价格是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均衡价格是和价值相一致时的市场价格,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和各自的市场价值严格一致的。因此,均衡价格体系的存在性问题,实际上就是价值体系的存在性问题。而商品按价值出售意味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恰好相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供求一致,它们就不再发生作用,正因为如此,商品就按照自己的市场价值出售。”(10)“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来交换或出售时理所当然的,是商品平衡的自然规律。”(11)因此,价值体系的存在性问题,又可归结为各种商品供给和需求同时相等的可能性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商品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条件是在商品生产上分配的社会劳动量和商品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对某一种商品来说,“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12)对所有商品来说,“如果这种分工(指社会分工——引者)是按比例进行的,那末,不同类产品就按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它们的生产价格)出售,这种价格是由一般规律决定的这些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变形。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这是因为条件仍然是使用价值。但是,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末,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殊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13)因此,均衡价格体系的存在性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结为社会总劳动按不同社会需要的比例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的可能性问题。那么,社会是否可能作到按由各种商品的社会需要量所决定的正确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量呢?

在马克思看来,至少从理论上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如果经济社会根本不能作到依社会需要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时间,那就等于说经济社会天生就是不稳定的,总是处于供需失衡状态,资源配置永远不可能达到最优状态,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一提法本身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价值规律自发的、事后的调节作用,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有逐步接近其均衡价格的趋势。他指出:“商品的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但是不同生产领域的这种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一种反作用。”(14)可见,在马克思看来,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保持均衡,从而各种商品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相一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经常趋势”;第二,这种保持均衡的“经常趋势”是通过各种商品的供求失衡,通过各种商品市场价格对均衡价格的不断偏离而实现的。商品的市场价格以价值或均衡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15)

马克思不仅肯定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而且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时,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瓦尔拉斯定理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看来,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因为社会产品的全部实现,意味着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已经全部转移到需要它们的各个购买者手中。如果社会产品可以全部实现,那么社会产品就可在价值形态上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全部资本价值,同时在实物形态上补偿生产和生活中所消耗的全部物质资料,社会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就可全部得到解决。所以,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而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产品总供求的均衡问题。只要社会产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均衡的,那么社会产品价值的实现就不成问题,社会总劳动就能全部得到社会的承认。只要社会总劳动是根据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要按比例地进行分配的,那么,各种商品就都能实现供求均衡,社会产品的总供求就可以实现均衡,社会总劳动消耗就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资本再生产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果社会总劳动不是根据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要按比例地进行分配的,就会导致一部分商品就会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商品求过于供,社会产品的总供求就不能达到均衡,此时,社会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社会资本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可见,各种商品同时实现供求均衡,是社会总产品实现总供求均衡的充要条件。因此,如果一个社会生产n种商品,社会产品实现了总供求均衡,同时n-1种商品实现了供求均衡,那么第n种商品也必然实现供求均衡。

三、一般均衡的稳定性

如果一般均衡是存在的,那么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如果经济体系最初不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它能否实现一般均衡?或者说,如果经济体系偏离了一般均衡状态,它能否恢复到均衡状态?马克思在评价布阿吉尔贝尔的劳动价值论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布阿吉尔贝尔是经济学说史上最先提出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经济学家,从而也是最先认识到一般均衡重要性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社会生产各部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使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就必须使这些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各种商品按由劳动耗费决定的“真正价值”进行交换,是实现这种比例关系的前提;自由竟争是实现各种商品按“真正价值”相交换的社会过程。马克思对布阿吉尔贝尔的这种见解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他写道:“布阿吉尔贝尔就他在这方面(指劳动价值论——引者)来说,虽然不是有意识地,但是事实上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并且把自由竟争说成是造成这种正确比例的社会过程。”(16)这说明,在马克思看来,通过自由竟争的社会过程,价值规律可使社会总劳动按正确比例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论述了自由竟争实现一般均衡的机制——自由竟争调节社会总劳动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的实际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社会所能支配的劳动总量都是个既定的量,因此,按社会需要量正确地分配给各个生产部门的社会劳动量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由此决定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值之间,也存在相应的比例关系。所以,各种商品的市场价值和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都具有相对的意义。这样,如果某些商品生产上分配的社会劳动量过多,则另外一些商品生产上所分配的社会劳动量就必然过少。其结果,前一类商品供过于求,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将把商品的市场价格抬高到市场价值以下,后一类商品求过于供,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把市场价格压低到市场价值以上。结果,前后一类商品市场价格的下降将导致生产条件较差的商品生产者退出市场,使这类商品的生产和供给减少。另一方面,这类商品市场价格的降低又会导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总的结果是,这类商品的供给将比原来减少,需求将比原来增加,市场价值也将比初始水平略高。对后一类商品来说,市场价格的上升导致生产条件较差的商品生产者进入市场,使这类商品的生产和供给量增加。另一方面,这类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又会导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总的结果是,这类商品的供给将比原来增加,需求将比原来减少,市场价值也将比初始水平略低。这一过程将一直进行到所有市场同时出清,所有商品的市场价格都达到市场价值的水平为止。因此,在价值规律的自动调节下,经济体系确实有达到一般均衡的客观趋势。

上述自由竞争实现一般均衡的过程,是在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趋向其市场价值来实现的。在马克思看来,这个机制只适合于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一机制会发生部分的变异。他指出,“如果商品都按它们的价值出售,那就象已经说过的那样,不同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量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会从利润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较高的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17)这段话包含这样几层含义:第一,在剩余价值率相等的条件下,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由于有机构成不同,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不同,其利润率也必然不同;第二,各部门利润率的差别将导致部门之间的竞争,使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第三,部门之间的竞争和由此引起的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将使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进行重新分配;第四,这个过程将导致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自由竟争实现一般均衡的过程,是通过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使市场价格趋向于生产价格而不是市场价值来实现的。不过,由于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同时价值的变动调节着生产价格的变动,所以,生产价格对市场价值的偏离以及生产价格对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尽管马克思承认,在价值规律的自动调节下,经济体系有达到一般均衡的趋势,但他又认为,经济体系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是一个充满摩擦的过程。他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18)在发达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丧失了对他们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支配权。每个人都用自己偶然拥有的生产资料并为自己的特殊的交换需要而各自进行生产。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的会有多少,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是否能收回它的成本,或者是否能卖出去。生产者只有通过产品的跌价和涨价才亲眼看到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和不需要什么。因此,商品的供求失调是一种经常性的状态,一般均衡只是作为一种趋势而存在的。在达到一般均衡之前,一些商品供给过多,而另一些商品则供给过少。在前一种场合,一部分社会劳动被浪费掉了,在后一种场合,又有一部分社会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在这两种场合,商品交换都只能在“错误的”的价格上进行。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资本主义经济不仅会导致结构性的失衡,而且会导致总量性的失衡。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贫富两极分化,贫富两极分化使广大群众的消费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从而导致总的有效需求不足,引发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状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19)经济危机的存在及其导致的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表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尽管市场经济是一种可行的经济制度,但它又是一种有缺陷的经济制度。

四、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与西方一般均衡理论的比较

前面的论述表明,马克思对与一般均衡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一般均衡理论。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与西方一般均衡理论在含盖的内容上是基本相同的,都涉及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理论基础不同。西方一般均衡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论主要关注的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或不同商品相对价格的确定问题。这种相对价格不仅取决于商品本身的供求关系,而且取决于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取决于相关商品的供求关系。这种均衡价格论只是停留在价格的现象形态上,它不涉及价格的内容——价值及价值的实体和本质等问题,因而是一种没有价值论作基础的价格论。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对这个理论来说,价值的实体和本质是价值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马克思把价值视为商品经济所特有的一个范畴,并从分析价值的现象形态——交换价值出发,指出价值是进入交换的所有商品包含的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劳动——一般人类劳动。这样,马克思就把价值的实体归结为一般人类劳动,认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只是个现象,其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与劳动的交换。这样,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被商品交换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要深刻得多。

第二,分析方法不同。西方一般均衡理论是由瓦尔拉斯最初提出的,后来经过帕累托、希克斯、诺伊曼、阿罗、德布鲁和麦肯齐等人的改进和发展,终于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从它产生至今,始终注重运用数学方法,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及效率性等问题进行严格的证明。马克思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运用,他在分析一些理论问题,例如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时候,也运用了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但是,由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定性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和过渡性,因此,他主要是对与一般均衡有关的问题进行文字说明和理论论证,而没有像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用高深的数学方法对一般均衡进行严格的证明。因此,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没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的形式,尽管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

第三,对一般均衡稳定性的看法不同。由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不同,西方一般均衡理论和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对一般均衡稳定性的看法也就不同。西方一般均衡理论的目的是要证明市场经济的有效性,而马克思一般均衡理论的目的则是要证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因此,尽管西方一般均衡理论也认识到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不一致和非市场出清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这个理论把一般均衡的稳定性绝对化,所以,它总是试图在理论上寻找避免非市场出清条件下出现交易的可能性。为此,西方一般均衡理论提出了两条可能的“出路”:一是设想存在一种机制使得人们根本不可能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二是设想价格的调整过程是如此迅速以致于人们来不及进行“错误的”交易。前一设想就是瓦尔拉斯和埃奇渥斯的“重订契约特权”,后一种设想就是马歇尔的“瞬时调整过程”。然而,无论是“重订契约特权”还是“瞬时调整过程”,都不是现实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前者,人们不知道那位全能的“价格制定人”是谁,也不知道谁可以赋予交易者以“特权”。对于后者,信息的不完全和信息成本不为零决定了价格调整的速度不会很大,更不用说接近无限了。如果交易者没有“特权”的保护,而价格调整的速度又不会很快,那么在非均衡出现之后和调整到均衡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就一定会出现市场非结清条件下的“错误”交易。因此,西方学者所谓的一般均衡,只不过是一种与现实经济生活无关的假想状态。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则认为,一般均衡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般均衡只是作为一种趋势而存在的,现实的状态往往是一般非均衡,市场价格和均衡价格往往是不一致的。但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不一致,或者说,市场价格围绕均衡价格的上下波动,不是说明价值规律失效,而正是价值规律发挥调节作用的表现形式。在价值规律的自动调节下,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具有一种不断逼近其均衡价格的经常性趋势。因此,一般均衡是可以达到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可行的经济制度。但是,一般非均衡向一般均衡的调整是一个充满摩擦的动态过程。因此,市场经济又是一种有缺陷的经济制度。所以,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更现实,也更能经受经验事实的检验。

最后,对市场经济命运的看法不同。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的价格调节机制假设交易费用为零,认为一般均衡的实现是无摩擦的,市场经济是完全有效的,对经济运行进行社会调节是不必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而且应该一直存在下去。这显然是一种把市场经济理想化的做法。在这种做法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种信念,即不能承认市场经济有缺陷,如果承认它有缺陷,就等于承认要抛弃市场经济。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则认为,一般均衡作为一种趋势是存在的,但通过价格机制的自动调节实现一般均衡的过程是有摩擦、有成本的。因此,市场经济是可行的,但它又是有缺陷的,即存在“市场失灵”。这突出表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巨大破坏。经济危机以及由此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破坏,表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在马克思看来,市场经济的这种局限性,只有通过计划经济才能得到消除。“只有在生产受到社会实际的预定的控制的地方,社会才会在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数量,和要由这种物品来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之间,建立起联系。”(20)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可行的和有缺陷的经济制度的看法,已被大量经验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但有三个问题马克思似乎不曾考虑过:第一,如果说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缺陷的经济制度,那么它的缺陷可否通过某种改良的方式,如政府的宏观调控,至少部分地加以克服?对这个问题的肯定回答可以得到大量事实的支持。第二,如果代替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是可行的,那么它是否就没有任何缺陷?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考虑的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计划经济模式(21),而是现实存在的计划经济,那么回答似乎应该是否定的。第三,如果没有一种现实存在的经济制度是“理想”的,那么经济制度的优劣就只是相对的。因此,进一步的问题似乎应该是,判断和选择经济制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明确的,即经济制度只能根据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来判断。就此而论,大量的经验事实明显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市场经济虽然有缺点,但它是一种比计划经济更有效的经济制度。

注释

(1)这个定义没有考虑自由物品的情况。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第368页。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第368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55页。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90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52页。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206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716页。

(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716~717页。

(1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211页。

(1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209页。

(1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215页。

(1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716页。

(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94页。

(15)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215页。

(1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2年,第43~44页。

(1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218~219页。

(1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第369页。

(1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548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第209页。马克思认为,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社会的一切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共同所有。而这又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容纳的生产力都得到充分发挥为前提。“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页。

(21)马克思所说的计划经济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对一种并不存在的经济制度进行判断似乎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哈尔·瓦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

(2)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0年。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1996年。

(4)鲁有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年。

(5)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0年。

(6)汤在新,《〈资本论〉续篇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1995年。

(7)刘涤源、谭崇台,《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1990年。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

(9)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

(1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

(1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年。

篇7

一、经济法的产生背景与国家干预

(一)政治、经济原因。根据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任何一种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法当然也不例外。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国民经济部门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克服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这就在客观上呼唤以国家干预为己任的经济法的出笼。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客观必然性,是经济法产生的政治原因。任何时期的经济运行都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经济运行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国家之手”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则更为必要和迫切,国家干预是医治“市场失灵”的一剂良药。

(二)理论原因。任何一种法律现象的产生必然有其深刻的理论原因和浓厚的文化渊源。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相关经济学说和法学观点是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凯恩斯的国家全面干预主义还是强调国家适度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都对经济法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部门法原因。弥补传统行政法、民商法的调整真空而重新架构新型的部门法的需要是经济法产生的部门法原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一系列崭新、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的产生,这些社会关系突破原来单纯的民事和行政关系而表现得更为错综复杂,传统的以个人权力为本位的民法和以国家权力为本位的行政法在这些社会关系面前举步维艰、无能为力。因此,在传统的民法、行政法之外构筑一个新的法律部门来调整这些新的社会关系就成为必然,而这个新的法律部门就是经济法。

(四)其他原因。除此以外,经济法的产生还有法律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它们和以上几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经济法的产生。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与国家干预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时代,是随着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出现而逐渐产生、发展的。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并不完美,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的,但是与其他机制相比,市场有个优点:它能提供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私人和公共决策者都能迅速纠正其错误。”[1]但市场经济并不等于自由经济,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市场经济的弊端决定了必要的国家干预的出现。在过渡崇尚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万能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为理论基础,资本主义滑向了完全自由竞争的极端。在这一阶段,经济上要求完全的自由竞争,法律观念中推崇“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合同完全自由”等原则,强调政府完全不干预经济,而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这种极度夸大“市场之手”作用的自由放任主义成了指导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然而,市场自身仍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顽疾,其滞后性、盲目性、无序性缺点必然导致过度竞争和垄断等限制竞争行为,从而窒息整个市场经济的活力。“我特别反对一种看法,即如果对市场放任不管,就能保证资源的最佳配置。我把这种看法称作‘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Fundamentalism),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危险的,因为它对市场机制过于信任了。

市场在相互竞争的私人需求之间配置资源非常有效,但不要指望市场会满足所有的社会需求。”[2]终于自由竞争在经历其疯狂自由后终于走向另一个极端———垄断,从而使整个资本主义走向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垄断时期。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反思其经济发展态度,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必要性,为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转而进行国家干预,于是一系列体现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开始产生,这就是现代意义经济法的产生,而国家干预本质即是经济法应有之意。当然,国家干预在资本主义社会也经历了完全干预和不完全、适度干预的发展演变。以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为代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逐步成熟,从而使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干预演变成一种以经济法治、经济民主、经济公平、经济效益以及经济秩序等为目标的积极的干预、适度的干预、谨慎的干预。相对于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而言,国家干预则是利用“有形之手”的调控来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经济发展史和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都表明,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干预,没有国家干预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经济法的产生本身就是国家干预制度的产物。

三、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国家干预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背景却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经济法是为了匡正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导致的“政府失效”应运而生的,即先有“政府失效”,再有国家对“政府失效”的干预和对市场机制的呼唤。面对以国家过度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束缚,国家必须要通过改革,尊重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同时规范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约束政府的过度干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同时调整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的中国经济法才由此诞生。所以,中国经济法仍然是国家干预的产物,国家干预仍是经济法的基本内涵,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本质正是经济法具有公法性质、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根本原因。总之,不管是“市场失灵”也好,“政府失效”也罢,都离不开国家适度干预的弥补或医治。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不例外。

篇8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中外城市知识辞典》认为,城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而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告诉我们,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形象对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的密切的关系。

经济学上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表述为: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当今,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澎湃而来,经济与文化日趋融合,文化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作用的内涵不断延伸和扩大,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两大趋势。城市文化在城市经济的各个领域随处隔间,而其对一个城市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略,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等,都是这些影响相互作用下的结果。

(二)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个城市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远不如从前,其地位远远低于经济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持。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研究城市文化及其传播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探求城市文化与形象的传播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规律,以便为更多城市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本文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对于活动开展地点,我们选择了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和国家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而上海地处中国漫长海岸线的中心长江入海口,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贸易经济,是中国城市的GDP之首。由此,我们实践团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城市,对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播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城市文化与传播对经济的影响是一个较大的课题,而本文重点研究了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就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研究的范围,从而增加了调查研究的可行性。此外,文化与经济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从青年的角度通过实地调查与感受进行分析,理论结合实际,又具有创新性。

二、资料和数据分析

(一)问卷分析

1.您心目中的上海/北京是?

2.您认为以下哪些是上海/北京的城市文化符号:(多选)

3.您认为上海/北京城市文化及形象的宣传力度如何:

4.从文化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角度来看,文化实质上是文化产业和产业间协同的综合影响的结果,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5.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三、研究结论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代表了城市的形象特征。优秀特色的地域文化会渐渐地融入到区域经济的建设之中。首先,优秀的文化建设会提高动者的素质,从而充分的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潜能。其次,文化深深的影响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的法律制度等等,当这些“软实力”提高时,经济也就会稳步发展了。同时,文化的传播会影响到政府的投资,旅游业的兴起等,促进了经济的腾飞。北京——古都的文化形象,故宫,天安门,鼓楼,这些充满历史文化色彩的古建筑成为的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也正是由于这些特色建筑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促进了北京市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从而影响了北京经济的发展。温州也是个典型的代表,重商文化对温州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温州人重视商业的发展,只要可以获得利益,温州人就会抓住机会,投资创业,大力发展家族企业等等,这样的勇于创新,敢闯敢拼的温州文化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温州经济模式。文化刺激了消费,促进了科技的创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它对经济的作用不可估量。

分析调查结果和结合查阅资料,本人认为,对于城市文化与形象传播对经济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以下几点:

1.科技进步。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都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从历史上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来看,都是科技的巨大创新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经济。而城市文化氛围与形象传播中渗透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无疑给经济腾飞提供了技术支持。

2.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作用于生产力,制度创新带动思想解放和知识创新,提高社会的运作效率,规范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经济稳定。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也反作用于政治制度,城市形象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树立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制度的进步和革新是必经之路,一方面体现了政治清明决策有效的体制,另一方面体现了勇于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

3.人才培育。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人才是发展经济有关政策的倡导制定者、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的引进创造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撑。但只有人才的支撑才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弥补其他因素的不足。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保障。特别是近年来,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发展经济就要求我们取得人才竞争的主动权,以此来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才培育是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代表,因此人才对经济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4.文化产业的增长拉动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当文化与经济融合程度逐渐加深,文化产业成为新兴产业,成为提高综合软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第三产业。文化产业通过带动内需,扩大消费和生产,利用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带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增加我国就业率。最突出的品牌效应也说明了这一点,品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最初的品牌使用是为了使产品便于识别,品牌迅速发展起来,是在近代和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好文化繁荣的条件下产生,其得以迅速发展即在于品牌使用给商品的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文化鲜明的特点,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个人成长道路的选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于经济来说有着规范,制约的作用。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出现的市场经济缺点和不足需要市场机制和人们价值观来约束。同时,价值观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和人才素质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关联。

具体到北京上海两个城市来说,首先来看北京。前面已经提到,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决策中心,是中国中心城市,是中国的象征。相比起上海,北京历史更加悠久,名胜古迹更丰富多彩,有着老北京固有的韵味,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这就形成了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与形象传播,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对老北京文化如胡同文化和名胜古迹如天坛故宫的宣传来吸引游客,旅游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同时,因为北京得天独厚的地理政治文化条件,不断吸引着外来人员如农民工,学子等前来创造新的财富,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和人才备用。又因为北京代表着整个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政治意味和形象建设风气比较浓重,象征性大型的国际建设都安排在北京,如08年北京奥运会,因为奥运北京加快了投资步伐,新增了就业岗位,全方位提高科技水平,促进剂北京经济增长,对于旅游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科技产业,文化体育业等六大产业起到了刺激作用。

相比起北京,上海是南方城市,是中国一线城市,是经济贸易工业中心,在中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北京不同的是,上海历史较为短暂,文化底蕴不如北京深厚,文化宣传力度不如北京,政治氛围较弱而自由经济意识较强,完全靠着自己后来的发展,靠自己的经济繁荣,靠自己的奢华,冒险,刺激的城市本质来吸进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金,最后发展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吸引而来的展览会,金融会议等经济自由化产物,如世博会,我们可以用凯恩斯经济学原理中乘数原理为理论基础,用拟合方法得出旅游投资对经济的增加值,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成为上海经济的助推器,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拉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联动发展,提升上海形象和居民素质还有生活环境。对于旅游业,上海和北京风格不同,政府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不同就会形成游客年龄段差异和层次不同,从而旅游业收益也是有不同的方面。

四、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城市文化与形象传播对经济的影响非同小可,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重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城市的文化与形象的传播,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一)从传播的对象来看

1.对内传播,即城市内部。可颁布一系列有关城市文化、形象的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通过市民传统文化、形象培训等活动的展开。此外,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对城市形象进行宣传。做一些公益活动,借助社会公益事业的影响力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对外的传播,即城市影响区、国内大区域范围或经济区域范围、国际大区域或国际市场借助城市自身的特点,举办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如文化旅游节、艺术节等。

(二)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来看

1.宣传方式的创新。通过这次的调查与走访,我们发现政府在对城市文化宣传的方式上缺少新意,大部分只是通过媒体、报纸杂志等进行宣传,而这种宣传方式可能会造成消息堵塞,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部分媒体的可信度也值得人们的深思。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方式的创新,针对这些缺陷,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监督,绿化网络环境,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度,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对城市形象文化的传播,促进城市文化的建设。让文化传播,让经济腾飞。

2.宣传角度的创新。大多数城市文化的宣传都以标志建筑、独特的风景为主。其实,宣传的角度远不止这些,这次调查中发现,政府在文艺精粹、名牌学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较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宣传角度。例如,许多的中老年人喜欢京剧、沪剧,政府可以定期举办京剧、沪剧的演出,一方面加强了城市文化宣传,另一方面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无疑这是一举两得的措施。而针对年轻人群,名牌学府、知名企业等是他们的毕生梦想,可以设置学府、企业参观日,让人们了解学校。企业文化,也就会逐渐的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了。采取诸如此类的创新的宣传角度,让人们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城市,深入城市。

参考文献:

篇9

“信用”一词,在于光远主编的《经济大辞典》中是这样阐释的:“一般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等经济活动中。信用的汉语词义包含着信任、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等多义。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信用更多的是采取货币借贷形式存在。信用这种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偿还性。它的运动过程是借债和还债的统一性,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也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它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关于“信贷”的定义为:“广义的信贷即信用,二者可以通用。狭义的信贷,专指银行信用,是银行信用业务诸如银行存款,银行贷款等业务活动的总称,包括存、取、贷、还等具体的信用业务活动,在更狭的意义上,信贷常指银行贷款,如工业信贷即工业贷款,商业信贷即商业贷款,农业信贷即农业贷款”,以及当今盛行的“个人信贷”即消费贷款。近年来以信用做保证贷款消费的循环卡,在国外非常普及。在法国持循环卡消费的已占销售额的30%,在美国和德国比例更是高达50%。仅以万事达卡为例,2000年全球持此卡交易总额高达8570亿美元,比上年激增21.5%。在我国前年交易额已达630亿美元。我国信用卡总量逾3亿张,可全国1400多万个商家中只有30万个能收卡,不到3%。调查表明,在各种抱怨声中,“信用卡没信用”不能不引起重视。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对于改善我国企业信用状况,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企业融资条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几个要点

一是明确指导思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要面向市场,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运用市场机制,强化信用管理内部约束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工商登记年检等系统的作用,培育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信用体系,有步骤地建立企业信用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法规为各类企业的信用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是坚持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场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快企业信用工程的建设。按照“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提高信用”的原则,鼓励企业加强信用管理,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组织在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和信息咨询方面的作用。三是培育良好信用要抓好主要环节:其一,企业要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其二,企业要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禁止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其三,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要以现金流量为重点,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预算管理,严格限制无预算资金支出,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占用,保证按期如数偿还银行贷款,树立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的良好信用形象。强化内部矛盾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应收应付账款的严格管理,认真审查收货单位或销货单位的偿付能力和信用程度,避免和减少企业间相互拖欠。同时,要按规定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其四,企业要加强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树立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要的质量观念,搞好产品从开发、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强化质量检验和计量标准化工作,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努力改善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严禁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其五,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时缴纳税款。涉及外贸业务的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和海关管理及WTO的法律、法规。

三、做明礼诚信的企业家和经济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之一。对于企业家和广大经济师来说,努力培养自己成为明礼诚信的人尤其重要。人与人之间办事儿需要以诚相待,以信相交。要“言必行,行必果”,就是说,说话一定要算数,说到做到。为此,要特别注意几个起码的原则:

1.不要轻易许诺———巧诈不如拙诚。答应帮别人办事儿,首先看自己能不能办到,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就有那么一些人不自量力或者爱吹牛,对朋友请其帮助的事情一概承担下来,事情办成了当然好,如果办不好或只说不做,那就是不守信用,朋友就会埋怨你。作为企业家和经济师,你的信用能给予别人良好的印象。所以要常检查自己:你是否信守自己的诺言?你是否轻易地允以承诺?你是否值得他人委以重任?你是否总是忘掉别人委托之事?当别人向你打听事情时,你转达了多少次错误信息?你是否有意提供不实的材料?韩非子讲:“巧诈不如拙诚”。所以,在对待别人时,千万别轻易许诺;许了诺,便一定遵守,别人会为你的态度所打动,他们认为你是一个讲信誉的人,从而会信赖、依靠于你,你在生活中和事业上便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要一诺重千金———言必行,行必果。不论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上,一个人的信用越好,就愈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工作,你应对的客人愈多,你的事业就做得愈好。所以,企业家和经济师必须重视你自己所的说话,生活总是照顾那些讲话算数的人,食言则是最不好的习惯。因此必须改正自己食言的缺点,成功地推销你自己。

篇10

1.税负不公,税制模式存在弊端,违背立法原则

不同的应税项目使用不同的税率与同一应税项目适用不同的税率并存,无法体现横向公平。如,劳务报酬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同属劳动所得,应该同等纳税,但二者的税率是不同的。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个人收入划分为11类。这种税收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缺点是各类收入所使用的税率不同、免征税额不同,导致不同类别收入的税负不同,无法体现纵向公平。

2.费用扣除范围过窄,不能很好地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在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中,一般都针对纳税人不同的社会负担情况规定相应的扣除标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纳税人的个体差异因素,对净所得征税的特征表现不明显。综观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制,像我国这样费用扣除不考虑家庭支出是很少的。

费用扣除缺乏灵活性,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方法比较简单,征纳双方都易于掌握。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缺点。

3.征收管理力度不够,征收手段落后,人为操作空间大

征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我国采用了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法,但更侧重源泉扣缴。由于税法没有对所有纳税人要求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检查信息是单方面的,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使得源泉扣缴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单位间有很大的差别。源泉扣缴执行力度的不同使得个人所得税只能管住工薪阶层,没有管住高收入阶层。

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难以提高。由于征管水平的限制,事实上的税基不透明,缺少一个很好的纳税人收入管理系统,工薪阶层由于收入单一、实行代扣代缴,成了实际上最主要的纳税人。

二、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建议和对策

1.简化税率,降低低档税率,调高高档税率

目前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种类多、分段过多过细,不利于征管。改革时可简化税率,将税率等级减少,并适当降低低档税率,提高高档税率,提高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使之与工资、薪金所得税负持平。对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实行同等课税,实现相同性质的所得税负相同。将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级次减少,设两档低税率,另设两档高税率,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收入,实行大幅度的再调节。与此同时,对于社会的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通过适度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办法,减轻税收负担。这既能平衡税负,又能调节高收入,最终缩小贫富差距。

2.制定工薪等所得免征额的具体标准

设立工薪所得免征额的目的之一是为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基本生活资料及教育培训费用,家庭成员所需生活资料的费用等。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数额高低,而在于其本身的合理性。其二,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物价、消费水平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工薪所得免征额的具体标准。如果考虑上述因素改革并实施,从而提高工薪所得免征额的具体标准,将大大降低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消费、个人生活水平提高和缩小贫富差距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建立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模式,并实行按年计征

分类所得税是按税法列举的各项收入课征。其优点在于可以广泛采用源泉法,控制税源,防止税款逃漏,课征简便,并便于区分不同所得规定不同税率。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收入来源愈来愈广泛,客观上已不可能将所有的收入逐项列入税收法规;同时由于分类所得税是按课税客体的税源分别课征,不能测定纳税人的负税能力,还带来纳税人通过收入分计等手段逃避税收,导致税负不公等问题。而综合所得税是按所得主体的全部收入综合计征,应纳税额的多少与纳税人纯收入水平紧密联系,能适应纳税人的纳税能力,较分类所得税更符合公平原则。所以,综合所得税制必然取代分类所得税制,这种变化是经济发展,税制由不成熟趋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我国应改现行分类所得税为综合所得税,并实行按年计征。若改革一步到位有困难,可采取先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待时机成熟再行综合所得税制。

4.大力推行信息化和源泉课征相结合的办法

在目前已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基础上,尽快实行“银税联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解决税源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的问题,提高税收征管效果。同时改革融体制,严格控制现金流通,增加信用程度,实现所有个人收入都必须通过银行结算,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偷税行为。

5.强化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