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范文

时间:2023-04-09 13:0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篇1

关键词 小微企业 银行 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现状

小微企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小微企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难的主要方式,是成功创业者成长的发展跳板,也是促进科技进步,加快企业创新步伐的带动主体,我们应当进一步增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全方位的提升我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克服现代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停滞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去年开始,我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和措施,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但目前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金融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仍然很显著。因此,有效地降低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率、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各个机构和部门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回顾2011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现存问题,力图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氛围。如: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9条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第一,确定了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六大政策措施。

这六大政策措施通过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了政策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的能力。

第二,确定了财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三大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对解决当前小微企业税费过重、经营困难,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年是我国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元年,各地开展“小微企业服务宣传月”等活动,针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优惠政策也接连不断的出台,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为小微企业发展带来了无尽的利好。

除了以上专项针对小微企业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也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融资及所得税鼓励措施,小微企业亦能受到惠泽。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的税收方面的政策,如到2013年年底,我国继续执行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即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将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对于不足部分根据实际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再进行扣除。

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的原因分析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产品范围主要有一下几种:用于生产或投资经营活动的人民币授信业务;公司及个人的结算、存取款、汇款、票据等结算业务。从银行的角度分析,小微企业服务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如下主要方面:

1、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水平与小微企业金融风险特性不相适应。贷款模式相对落后,依然遵循以前的抵押和担保方式;产品定价偏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很严重。

2、小微企业自身风险模式不健全。小微企业本身没有充分的制度支持模式,对于出现问题的贷款责任追究、绩效考核制度、后期服务管理等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理念,专门的业务人员仍然受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制度束缚,影响小微企业业务人员开发市场的潜力以及创造业绩的动力,而且这种制度创新的不足同时也制约了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3、自身设置的业务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其业务模式没有实现专业化、专门化的一套系统的流程,销售与管理环节在职能、团队、流程和考核上没有实现各司其职。

4、银行欠缺专门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配套制度,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然处于传统的观念和掌握之中。

四、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措施

完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长远的规划。政府不仅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发展环境,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为之作出相应的措施,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贯彻落实法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建立低门槛、广覆盖、普惠制、可持续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机制。对小微企业实行单独匹配资金、单独匹配规模、单独匹配经济资本额度,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优先投放,足额投放。梳理现有的贷款程序,删除或合并不必要的程序,建立简约的与小微企业无缝对接、零距离服务的贷款流程。

2、是实行客户服务与信贷监控结合的制度,即将小微客户服务工作纳入到贷后监控工作中,最终实现优质客户的价值得到挖掘,问题客户的风险得到控制。

3、是政府应适度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建设的步伐,为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形成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格局。地方政府应建立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制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带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贴息,减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一项具有战略部署意义的长期工程,需要大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共同合作,同时小微企业也要制定完备的内部管理体制,发扬小微企业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在外部法制环境、金融机构的保障下,再加上小微企业自身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2010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吴涛.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与解决途径探析.中国城市金融,2006( 02) .

[2]吴为,刘同森,黄桥. 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小企业信贷中心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2009( 24).

[3]姚延中. 浅议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风险. 经济师,2009( 10).

篇2

本文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策分析

前言

随着小微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我国在法律和政策的层面上,肯定了小微企业所占据的特殊地位,给其一定的资金支持。虽然国家从法律层面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是我国小微企业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发展过程总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还有着较大的弊端。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定价能力差。由于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各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这就导致商业银行难以把我众多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难以对其资金申请进行定价,也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只是根据基准利率进行计算,上浮一定的利率系数,因为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门研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部门,不能够对众多的小微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导致金融服务当中的利率定位不合理,金融业务无法顺利进行。

(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不力。我国商业银行数量众多,在满足银行盈利要求的基础上,商业银行通过响应国家政策开展全方面多层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通过这些来给小微企业带来有利于发展的实际上的帮助,为其资金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但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方面还有很大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开展小微服务的时间较短,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能形成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相应的监督部门,难以对众多的小微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使得小微企业的资金申请不能通过审核。

(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业务同质化。随着我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大力支持,商业银行由于利益的考虑纷纷加入到支持小微企业的行列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各个银行纷纷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相应的资金政策,但各大银行的政策大体相同,没有形成独居特色的资金模式,使得小微企业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二、完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策分析

(一)规范信用风险评级,精确定价。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目的的考虑,在处理企业贷款申请的问题时,主要审核企业的还款能力和收益水平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信用等级是银行的主要评估因素。小微企业由于其生产规模的局限性,不能够与其他大中型企业一并而论,在对其贷款定价时,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成立相应的风险评估部门,专门处理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制定明确的定价标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制。

(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商业银行还应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对小微企业的资金申请进行评估时,要优先服务我国众多的供销型企业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估系统,为小微企业的申请提供一定的规范和借鉴。对于银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尤其是负责小微企业的员工,在员工上岗之前,进行一定周期的岗前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力,在一定的周期结束后,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活动,根据其业绩进行资金的分配等,尽量降低在工作中失误的可能性,这样既能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以更好的服务于小微企业助。

(三)针对小微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为了向小微企业提供特色化的服务,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开展各种形式的调查活动,能够充分把我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在的发展情况,根据其资金需求情况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类型的服务供其选择,并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除此之外,对于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回收时间过长的供销型企业,商业银行应当适当延长企业的还款时间,给企业充足的时间回收成本,同时适当降低资金的利率,保证小微企业的正常运转。对于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特点所具有的抵押不足和银行信用等级低等的特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推出多种相关产品与服务。

三、结束语

为了解决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诸如商业银行存款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定价能力差、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由于相同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导致的服务同质化等问题,在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于目前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同时政府也应高在过程之中起到引导作用,颁布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对于部分不合理条款进行约束,为我国的小微企业来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难点问题

根据陕西城调队2013年对全省小微服务类企业的调查显示,有25.8%的企业认为融资难问题是企业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企业获取资金主要来源来看,银行贷款仅占一成多,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特点和银行现有信贷管理体制是造成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主要原因。

在企业方面,企业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等先天不足,同时缺乏足值有效抵押品,存在融资成本高、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等问题。

在银行方面,首先,信贷管理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信息数据不全、业务量大、风险高和人员紧缺。

其次,信贷流程有待改进。目前,各家银行对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制度,基本上还是沿用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模式,在产品创新模式上也主要由总行、省分行一级进行研发,很难适合各地小微企业经营特点;部分银行小微企业授信管理流程设计未能完全匹配小微企业信贷“短、平、快”的特点,贷款审批、放款期限较长。同时,商业银行现有的信贷产品不能满足企业在生产建设初期、成长期、成熟期各个发展阶段的信贷需求,对于企业转型发展给予的信贷支持也较少,信贷产品过于格式化,个性化的产品较少。

再次,内部管理和考核政策有待完善。一是信贷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一些大型银行出于风险防控考虑,对信贷业务的审批权主要集中在省分行和地市行,地市级以下机构没有信贷审批权。同时,农信社近年来也存在发放社团贷款、大额贷款的倾向,削弱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激励机制发挥不充分。目前,大部分银行绩效考核政策在人力配置、费用倾斜、不良贷款容忍度上的导向作用不明显,激励机制发挥不充分。三是责任追究制度趋同。据统计,陕西省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为2.2%,高出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行业的高风险造成客户经理慎贷倾向较为突出,加之大多数银行没有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实行专项考核,尚未建立起“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不良贷款考核政策,影响了客户经理营销小微企业的工作积极性。

在政府及第三方担保市场方面,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融资担保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截至2013年11月末,陕西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共155家,注册资本186.5亿元,在保余额555.71亿元,较年初增长20%,其中70%以上为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对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普遍缺乏熟悉经济、金融、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风险管控能力较低;另一方面,银担合作开展不够顺利。目前,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主要与银行进行合作,而银行对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的准入门槛较高,一般民营性质的融资担保公司由于注册资本金低等原因很难与银行进行合作,仅有10余家政府主导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较好。陕西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平均担保放大倍数仅为3,融资担保量有限。(担保放大倍数是指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与净资产的比例,银监会2010年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最高比例为10。)

第二,扶持、配套政策不到位。一方面,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家在小微企业贷款核销、税收返还、风险补偿等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小微企业贷款出现风险损失后,主要由商业银行内部通过核销手段进行处置,缺乏相应的补贴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部分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由于陕西省现行政策法规未明确规定采矿权抵押登记办理部门,造成银行仅能与企业办理采矿权抵押,而无法办理采矿权登记手续,制约了采矿权类抵押贷款的发放。同时,陕西省产权交易市场交易不活跃,产权交易平台少、交易种类不多,银行信贷资产处置变现较难。

银行业应加快转变与创新

除了政府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监管层面应实行差异化监管之外,银行层面必须加快流程再造,创新金融产品。

第一,加快管理模式的转变。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银行战略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型银行要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通过设立专营机构、专业支行、延伸服务网点等途径加快专业化经营体系建设,提高服务专营化水平,并积极通过网络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移动银行和营业网点等渠道扩展服务半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中小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扎根基层的优势,采取“扫街式”的营销方式,深挖客户资源,加大信贷投放。

第二,优化业务流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快业务流程再造。根据小企业贷款期限短、频率高、周转快的特点,建立特色化的信贷管理机制和审批流程,并根据各地情况,在信贷审批权限上给予适当的政策下放;建立小微企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提升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

篇4

一、浏阳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本情况

从湖南省浏阳市来看,截至2014年5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17668亿元,比年初增长1403%高于同期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增幅208个百分点),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5247 %,比年初增加101个百分点,但增速比前三年均有所放缓,尤其是小微企业投放的区域和行际差别较为明显。由此可见,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依然存在较大主动作为空间。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主要是大部分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经营规模小,没有健全的财务等运作制度,还贷能力差,缺乏担保人等。

(二)新增贷款需求有限。据调查,在向银行借款需求的企业中,70%的企业没有借到所需款,20%的企业借到部分所需款,仅有10%的企业借到全部所需款。

(三)小微企业贷款质量下降。多数企业使用的是租赁用地,地面附着物厂房、设备等不动产不能抵押贷款。现行政策在可操作条件下,小微企业作为借款人能够提供的担保有限,金融机构在小微信贷发展与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着很大矛盾,信贷投放后逾期现象比较常见。

四)银行贷款投放趋于谨慎。由于信用环境不佳,部分企业尚未形成正确的现代信用意识,不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银行由生“惧贷”心理。一是部分企业信用度差,资金缺口得不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二是少数企业在银行有不良记录,甚至个别企业有恶意贷款倾向,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三是商业银行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对“支小”工作有一定制约。由于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业务做得越多,风险越大,为了应对上级严格的信贷资产质量考核,基层商业银行难免在信贷投放上趋于谨慎。

三、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建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服务体系。以各级政府为主导,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综合施策,建立集财务诊断辅导、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级、融资推介、融资增信等为一体的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服务体系,系统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如运用信用评价体系,实行企业联保的信用担保机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二)[KG(005mm]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信贷模式和服务流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目标。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建设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盘活应收账款存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开展小微企业信用培植工程,重点对不符合银行信贷条件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守信用的小微企业,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定向辅导和培育,不断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覆盖面。[KG)]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互动发展

一、 小微企业的基本特征

(一)投资形式多元,组织形式多样

小微企业的投资人没有特别的限制与要求。投资主体既可以是院校毕业生、退伍复员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征地拆迁失地农民,也可以是其他城乡无业居民;在创建小微型企业时,既可以申办成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又可以是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

(二)资金来源形式多,对基础设施要求不高

小微型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和民间借贷,银行融资尚不足 20%。投入的资金既可以是实物资产、知识产权,也可以是货币资金。企业对资金需求主要是满足日常经营性开支,投资少。对经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技术、场地等要求不高。

(三)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应对市场灵活

小微企业生产规模小、结构简单、层次少,经营管理决策也相对简洁。生产灵活,销售上多采用直销方式,且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不高,用工制度也相对灵活。

(四)粗放式管理,抗风险能力弱

小微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小微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员工多以家庭成员为主,员工薪酬基本没有正式的薪酬制度,财务会计制度也多不健全,少量而不规范的会计活动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缴的税费。经营不透明度,管理较为松散。同时,小微企业面临税赋重、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额度小等问题,造成小微企业经营的诸多不确定性。

二、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贷款的单位成本较高

小微企业的行业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业务也比较频繁,这就使商业银行业务分布比较散,不利于集中管理。银行为了适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发展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必须增加服务网点,加大软件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造成了成本的增加。除此之外,银行贷款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费用差别比较小,小微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比较高。

(二)小微企业风险较大

小微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内部的管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作为保障,资金账目的透明度比较低,不易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监督和控制,相关信息采集的难度比较大,违约风险较高。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小微企业具有更高的风险性。

(三)金融服务缺乏创新手段

各家商业银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推出了支持小微企业的特色金融业务,但各个业务之间存在很多相似性,它们都是以抵押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为主,产品都是以服务小微企业来促进自身发展为主要目的,创新程度不高,所以产品之间容易被复制。同时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行业之间缺乏联系,极大程度地阻碍了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和扩展,只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单一的金融产品。

(四)贷款的担保方式单一

小微企业主要是以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进行抵押,从商业银行取得周转资金,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的实际应用范围比较小,担保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刚成立的小微企业,这种小微企业既没有实物资产,又无法以信用或者保证等方式作为担保,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困难,这也是小微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战略定位

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是相互合作、相互影响、互利共存的关系。小微企业的持续性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转型。同理,商业银行也要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理念需要进行创新,把金融服务做到全面、系统化,为小微企业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加强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合作,真正了解企业究竟需要何种资金投入,而银行能够为企业提供怎样的金融服务,银行与企业双方达到一个共同的平台,才能够让银行的金融服务适合企业所需,为企业的发展解决燃眉之急。

(二)创新金融产品

小微企业经营种类比较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不同,商业银行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必须及时更新金融产品,以特色的金融产品抢得市场先机,满足小微企业发展中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为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经济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发展中,要准确洞察市场发展状况,迎合小微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积极扩展小微企业市场。除此之外,商业企业的业务运营方式和贷款操作流程也要进行创新,实现贷款信息共享,确保操作简单化。

(三)优化服务机制

小微企业业务对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来说,业务量不大,客户数量多,风险较大,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服务小微企业。因此,商业银行要制定差异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更多的人服务小微企业,首先要做好激励机制,制定业务考核、奖励等制定,把更多的考核资源向从事小微企业的人员倾向;再是要落实小微企业的信贷人员的约束机制,合理控制好小微企业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微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迅速,不但数量逐渐增加,对于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小微企业的发展动态难以掌握,融资风险也难以预料。商业银行对其金融服务要进行良好的管理,并且要创新,降低小微企业业务的风险。根据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具体情况实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实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促进双方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炅宇,刘伟.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策略[J].银行家.2011(04).

篇6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级难题。这些企业大多数依赖银行贷款,但因为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不足以及经营不稳定的“三不”特征,令银行望而却步!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设计了日益丰富的中小微企业金融解决方案。表现在:(1) 抵押品范围的扩大,(2) 针对产业链环节的供应链融资——供应商、经销商等,以及多样化的交易结构。例如,国家开发银行设计的县域中小企业“三台一会”、“两台一会”金融解决方案,将地方政府、互助担保基金、专业担保机构等相结合,推动建立三级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

2012年,出现了针对细分行业的专业金融解决方案。例如,中国民生银行2012年6月27日在福建泉州成立石材产业金融事业部。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石材产业的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的专业金融机构。2012年6月28日,民生银行又分别在厦门、青岛、呼和浩特设立海洋渔业、茶叶、乳业金融事业部,采取“核心企业1+N”的方式,为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等提供批量贷款服务。

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细分产业金融事业部将整合产业链服务、建立专业化平台、管控产业链风险,用3至5年时间成为产业金融专家、产业小微金融专家、交易撮合专家。

以茶产业为例,据农业部专家分析,2011年,我国茶树种植面积197万公顷,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50%;茶叶产量148万吨,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31%,均居世界第二;涉茶人口超过1亿人,其中约8000万是茶农,是全球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中国茶产业种植面积、总产量及市场消费量稳定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但近代以来,中国茶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渐行渐远。茶企整体小散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为主;市场交易方式落后,名优茶叶标准化缺失,卫生安全缺乏保障,严重制约中国茶产业发展。中国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英国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一家茶加工企业的年产值达200多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受到政府重视,农业部2009年制定下发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2011年又将茶产业纳入农业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各主要产茶区政府也正在抓紧制定或修订区域茶产业发展政策,茶产业已成为提振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显然,我国茶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必须整合政府资源、金融资源、社会资源,解决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扶持大多数茶企做专,少数茶企做大、做强。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和生态圈。这样,中小微企业的“三不”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国家、产业、企业和社会皆大欢喜!

实现这一良性循环,整合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能力,需要核心组织者。银行就是一个核心组织者。按民生银行规划,茶叶金融中心成立后,将通过全产业链开发、产业专业化服务支持、产业资金发展联动机制等“三大开发策略”,与厦门市政府携手合作,共同建设立足厦门、服务福建、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乃至全球最大的现代化茶业交易中心,并配套茶业销售总部、茶业科研与质检、茶业金融服务、茶事展会及旅游等支持功能。

民生银行茶产业金融开发对产业链同一环节中各个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一是通过“银行+政府”,加强银政合作,打通贷款贴息通道;二是通过“行业专家+金融专家”,整合产业升级的专业资源,整合产业资源、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为茶企提供行业信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技术设备、茶园流转等多维信息撮合服务;三是通过“商行+投行”,整合行业发展的金融资源,为茶企发展提供全方面多渠道资金支持。

民生银行计划未来三至五年,投入信贷资金150亿,引入社会资金350亿,带动3000亿的产业资产。到2016年,茶叶金融中心年责任利润预期指标为15亿,其中净非利息收入占比超过80%。

农业部相关官员表态,将和厦门市政府、民生银行共同推动建设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国际性现代化茶业交易中心;支持农科院茶叶所在品种研发、茶叶加工、质量检测、产业化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引导各产茶大省设立茶叶产业基金、加大财政补贴,扶持茶行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支持民生银行联合茶叶行业协会建立行业风险补偿基金,为行业协会会员融资提供担保便利;支持茶业金融中心为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从种植、加工、流通到销售整个环节的金融服务。

篇7

关键词:债券市场 中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 直接融资

鉴于中小微企业在经济体中的重要性,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对于助推经济转型、提升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遂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除传统的银行信贷外,债券市场对于丰富多层次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意义也开始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等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工具先后面世,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选择。但是,这些尝试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面世初期的鲜花与掌声后,有的归于沉寂,有的原地踏步……债券市场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应有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发挥债券市场的核心优势,更务实、更有效率地服务中小微企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从国内外的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发展实践来看,债券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直接将中小微企业的债务融资需求与合适的投资者相匹配,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二是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债券融资渠道,使其具备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规模的能力;三是促进金融脱媒从而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下沉客户结构重心,提升风险定价能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融资服务。本文将对这三种途径作具体分析和评述。

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一)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展概况

在中小微企业债券融资方面,业界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其中,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被大家提到最多的两类融资工具。

2007年,中小企业集合债面世。作为一种专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创新工具,在推出伊始就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集合债的出现,本是为了解决单个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小、发债成本高、规模不经济的问题,通过统一增信、统一冠名降低各发行人的发债成本,提高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但是,在过去近6年的时间里,中小企业集合债组织协调难度大、融资成本高、发行周期长、与实际募资用途匹配度差等缺陷不断暴露,发行规模长期在低位徘徊。截至2012年末,仅发行了12只中小企业集合债,一共仅为97家中小企业提供了48.02亿元的直接融资。

继中小企业集合债推出之后,2009年,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又粉墨登场。尽管其发行机制在吸取中小企业集合债的经验后有所改进,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还创新了“政府资金支持、中介机构让利、工作流程集优”的“区域集优”融资模式,在很多省份和区域内实现了批量化和规模化的债券融资。但截至2012年末,在4年发展过程中,总计只发行了89只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为330家中小企业提供了218.47亿元的直接融资。

总体算来,从2007年到2012年末,仅有427家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或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从债券市场获得融资,金额不足270亿元。这与数量逾4000万家中小微企业潜在的融资需求相比,可谓杯水车薪。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两个集合债券品种对于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究其原因,这两类集合债券产品存在浓厚的行政色彩,中小企业自发集合的少,政府人为撮合、推动的成分多。在此类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中,政府的作用都是决定性的,不论是担保的获得还是中小企业的筛选,都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大量的促进工作。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当作一项关乎经济稳定、促进就业和民生和谐的重要工作,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创新金融工具融资也成为地方政府可以圈点的政绩之一。为确保发行成功,政府所遴选的中小企业都是当地相对优质的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完全具备从商业银行融资的能力,尽管参加集合债或集合票据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公开发行促进规范经营、提升市场形象,但融资本身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是“锦上添花”。此外,这类债券的发行还严重依赖第三方担保的增信安排,市场化程度低。对承销商而言,发行集合债和集合票据业务周期长、协调成本高、费用收入少,投入产出比有限,接手此类项目更多的是出于维护当地政府关系的需要,或是为了挖掘当地潜在的IPO企业源,本身并无多大动力去拓展这类业务。

(二)中小企业私募债发展概况

相较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低市场化, 2012年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探索向市场化的方向上迈进了一大步。尽管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中小企业私募债面世时间不长,且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但它摆脱了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发行对地方政府协调的依赖,其相对灵活的发行机制和宽松的发行条件要求也是创业板企业私募发行公司债所不及的,相对于公开发行债券融资更是优势明显。在2012年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有101只中小企业私募债起息发行,共筹集资金118.56亿元,超过了同期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集合票据的融资总和(见图1)。

图1 中小企业债券品种融资结构(2010-2012年)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尽管在中小企业私募债发展初期,监管机构和投资者还未完全做好准备,但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其顽强的生命力将逐渐显现。

在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中,市场对于高收益信用品种的投资需求将日趋强烈。一个突出的事实是,由于预期收益率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定存利率,银行理财产品连年高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定期存款的有效替代,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需要高收益投资品种作为支撑。《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09〕第65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10〕第72号)和《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第8号)等部门规章对银行理财投资品种进行了一系列规范,总体的监管思路是指引银行理财由融资型向投资型转变,特别是8号文的颁布,使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非标准化金融资产时面临诸多限制。因此,标准化、可上市交易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将是大势所趋。

不过,尽管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已经初步具备了美国高收益债市场的部分特征,但在市场微观结构方面与后者仍存在差距。无论在市场化程度还是在保护投资者条款的设计上,中小企业私募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我国债券市场缺少可以活跃高收益债券市场交易的做市商制度;二是缺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担保难题、分解分散信用风险的信用缓释工具;三是财务造假的代价较低;四是债券契约中约束发行人行为的条款不够齐备。因此,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出现虽然标志着我国债市已在设计思路上找对了方向,但在诸多方面依然有待完善。

(三)中小微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有限

尽管近年来债券市场上关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概念越来越多,但实际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规模却较为有限。

2012年,中小企业的直接债券融资规模为221.39亿元(其中中小企业私募债118.56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93.02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9.81亿元),仅相当于一家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2012年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余额。与高达十万亿量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相比,债券市场在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中占比很低。

从理论上看,出于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债券融资对融资企业的经营规范性和信息披露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能够满足债券融资条件的只可能是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那么,如何发挥债券市场的核心优势,更务实、更有效率地服务中小微企业?笔者认为,债券市场通过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债券融资渠道间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以及通过促进金融脱媒推动商业银行下沉客户结构重心方面,具有更为现实的作用。

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债券融资渠道,间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

由于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在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效率等方面较大型金融机构具有优势。但中小金融机构在网点数量、市场声誉方面都明显不如大型金融机构,在吸储、债券融资等负债业务方面存在天生的劣势。受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比率等考核指标影响,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因负债规模有限而难以充分施展。因此,进一步拓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债券市场融资渠道,为其提供合理的资本补充和稳定的负债来源,是债券市场间接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有效率的方式。

长期以来,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规模一直十分有限。以商业银行为例,如果将商业银行次级债和上市商业银行发行的可转债也考虑在内,2009年和2010年,中小商业银行 债券融资规模均未超过500亿元,其中,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债券融资规模分别仅有271亿元和153亿元,仅占商业银行债券融资总额的10%。2011年,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推出改变了这个局面。2011年末,第一只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11兴业01)发行,募资300亿元,一举超过了2010年全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债募资额,当年中小商业银行债券融资规模从上年的450亿元猛增到1108.5亿元。在2012年发行的23只商业银行金融债中,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占了18只,融资主体既包括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杭州银行、哈尔滨银行、兰州银行、汉口银行、台州银行、南京银行),也涵盖了外资商业银行(瑞穗银行和星展银行)。借助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进一步扩容,中小商业银行债券融资规模在2011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长至2582亿元,翻了一番还多;中小商业银行债券融资规模在全部商业银行债券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29%大幅提高至66%,其中,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占比从原来的10%提高到19%(见图2)。

图2 商业银行债券(含金融债、次级债和可转债)融资结构(2008-2012年)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出现显著扩宽了中小商业银行债券融资渠道,为中小商业银行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金来源,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意义重大。由于专项金融债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且金融债募集资金中用于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可不纳入存贷比考核,有效缓解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压力,募集资金集中供应小微企业也更具导向性。

此外,在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债券市场也可以有所作为。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中小金融机构的存量贷款,提高资产周转速度,释放占用资本,扩大资金来源,以便满足中小微企业新的贷款需求。通过将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既能够发挥商业银行在中小微企业信息搜集和处理方面的优势,又能够发挥金融市场在风险分散和资源优化配置上的优势,对于增强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有关部门表示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但是相关产品的发行尚未跟上脚步。

促进金融脱媒,推动商业银行下沉客户结构重心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其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从机构数量还是从贷款规模和金融服务种类上看,商业银行都当仁不让地成为目前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流渠道,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换一种思路思考,通过不断推进债券市场的建设,使债券市场真正成为信用等级较高的大中型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由此产生的金融脱媒压力促使商业银行进一步下沉客户结构重心,拓展中小微企业客户群,那么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社会融资体系中的规模、地位以及分布程度,相较于提供直接债券融资,这种间接的作用对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将更为有效,也更能发挥债券市场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规模相当有限。不过,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一局面已经悄然发生改变。2002年,企业债券融资额为362.02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 的比重仅为1.80%;10年后,2012年企业债券融资达到2.25万亿元,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14.30%(见图3)。在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方面,债券市场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对金融脱媒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加大,这一趋势从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启动战略转型、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一变化中可以得到印证。

图3 企业债券融资额及其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2002-2012年)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Wind资讯

(注:左纵坐标上加上“亿元”,右纵坐标上加上“%”;图例括号中的“亿元”改为“左轴”,“%”改为“右轴”)

从债券发行主体的结构来看,非金融企业的债券融资规模仍有提升的空间。2007年以前,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占当年全部债券融资规模的比例始终低于6%;2007年以后,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以及短融、中票市场的发展,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比例逐年提高。但截至2012年,即使将地方融资平台考虑在内,非金融企业的债券融资规模占比也仅达有47%左右(见图4)。如果未来有更多的大中型工商企业选择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将为中小微企业腾出更多可用的信贷规模,从而为商业银行下沉客户结构重心创造基础条件。

图4 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量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比例(2002-2012年)

注:其他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地方政府、政策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

资料来源:Wind资讯

(注:左纵坐标上加上“亿元”,右纵坐标上加上“%”;图例括号中的“亿”改为“左轴”,“%”改为“右轴”;右纵坐标的刻度数据全部去掉%)

债券市场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债券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三条主要路径的梳理,可以看到,债券市场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已逐渐清晰。

1.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直接债务融资服务方面,尽管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融资都是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益探索,但笔者对其非市场化的机制设计持有保留态度,宣传上的高调并不能掩盖其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有限意义。中小企业私募债是值得鼓励的市场化发展方向,将在匹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对应投资者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在经历了诞生初期的阵痛后,期待监管部门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一债券品种,进一步提高其市场化程度,摆脱对担保或中介隐性担保的依赖,同时进一步丰富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允许更多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到中小企业私募债投资中来,使其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在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债券融资渠道、间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方面,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放松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债券市场融资的限制,通过多种债券工具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合理的资本补充渠道和稳定的负债来源,是有效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目前能够在债券市场融资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还是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期待更多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在中小微金融服务市场中表现活跃的中小(准)金融机构也能叩开债券市场的大门。此外,在客观认识资产证券化所存在问题并强化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仍应该是值得鼓励和推动的创新。

3. 在促进金融脱媒、推动商业银行下沉客户结构重心方面,债券市场的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促进作用,这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期待债券市场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更多高信用等级的大中型企业的主流融资渠道,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信贷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上述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实现,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债券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利率市场化为债券市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良好契机。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产品的结构化创新,将有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参与到债券市场中来,无论是促进直接融资还是推动间接融资,债券市场规模的增长、金融工具的丰富和市场参与者的增加,都有助于化解金融抑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桎梏,使资金从盈余部门配置到经济体中最具活力与韧性的中小微企业中去。

注: 1.这里的“中小商业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含城商行、农商行等重点经营范围在省域或部分省域内的非全国性商业银行)。

2.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社会融资总量为一定时期(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新增量。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Web服务器 虚拟主机 DDNS

0 引言

Web服务器是企业构建网络信息系统、开展业务的重要支撑。在金融危机下,如何选择Web服务器,构建网络信息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成为中小企业要面对的难题。

1 中小企业Web服务器的发展形势

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在WWW、FTP、EMAIL等各种网络服务中,WWW的应用最广泛。WWW服务器提供网页浏览的功能,常被称为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上可以运行各种网络信息系统,例如搜索引擎、新闻系统等,配置也比较简单,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应用广泛。首先,通过企业网站,中小企业可以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方便用户查询。其次,通过业务系统,中小企业可以自动、快速的处理客户提交来的数据表单。再次,在企业内部,员工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高工作效率。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竞争能力,才能更好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下来。但据调查显示,国内半数以上的中小企业并没有Web服务器。其主要原因是,不少中小企业在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例如认为购买Web服务器的价格太昂贵。其实,并非所有中小企业都需要高端和完整的产品,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2 租用虚拟主机

如果信息系统只是显示企业的信息,给用户进行简单的产品查询,完全用不着购买Web服务器,而可以通过租用虚拟主机来构建网络信息系统。

将一台运行在互联网上的物理服务器划分成多个虚拟的服务器,其中的虚拟服务器就称为虚拟主机。每一个虚拟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和Web功能,它们相互独立,由不同用户管理。虽然虚拟主机共享同一台物理服务器的硬件,性能下降了,但是价格低廉,因此还是比较符合低端用户的。在国内市场上,100元可以就可以获得100MB到300MB空间的一年使用权,功能可以满足中小企业常规业务的需求,这对于需求比较小的企业是比较适合的。

目前,虚拟主机成为广大中小企业构建网络信息系统的首选,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物理服务器分割给不同的用户使用,其中难免有些用户会进行非法操作,或者站点中存在致命漏洞而遭到攻击,这都会严重影响其他虚拟主机的正常使用。此时,提供虚拟主机的公司自然会对虚拟主机进行各种限制,让用户无法完全操纵虚拟主机。另外,当企业需求增大的时候,需要的性能、空间增加的时候,租用价格往往会迅速增到每年投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让中小企业感到“租房不如买房”,开始希望获得自己真正拥有的服务器。

3 购买专业级Web服务器

如果企业的业务比较繁忙,客户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那么,购买一台性能较强、性价比较高的服务器还是必要的。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也是决定Web服务器性能的关键之处。从CPU发展形势看,64位、多核等技术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自身经济条件,尽量选购性能比较高的服务器。不少中小企业认为便宜的低端产品已经足够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Intel的测试表明,基于至强X5570处理器的双路服务器,可凭借更多的内核数量、更高的处理器时钟频率、更大的处理器缓存、更强的多线程处理能力以及更快的处理器与周边组件I/O数据传输率,在以SPECint 2006为基准的企业计算测试项目中,性能远远超出基于同系列的低端产品E5504。按照服务器最佳更新周期——四年来计算,使用高性能服务器的总成本却只比低性能服务器高出了8%,但是却带来87%的性能提升。因此,在目前的硬件发展新形势下,一味为了节约成本而放弃高性能产品的传统想法,无异于捡起芝麻、丢掉西瓜。 转贴于

同样的,对于内存、硬盘等重要部件上,也应该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性能较高、性价比较好的产品。例如,硬盘,可以采用比较便宜而稳定可靠的企业级IDE硬盘,也可以通过RAID建立SCSI硬盘阵列,还可以考虑最新的iSCSI存储体系或固态硬盘,等等。不同的硬件种类、结构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

另外,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业务量很可能不断增加,等到服务器性能难以为继而升级,显然会浪费更多的资金。因此,在选择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性能高出需求一线的服务器。

4 基于DDNS的Web服务器

对于那些需求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在资金并不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基于DDNS技术构建自己的、廉价的、灵活的服务器。DDNS(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动态域名服务)技术,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将每次拨号上网所获得的动态IP与中小企业Web服务器上固定的域名捆绑,满足方便、快捷、灵活的提供网络服务的目的。相比虚拟主机和专业级Web服务器,基于DDNS的Web服务器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性能适中。目前X86结构的计算机性能快速增长,使得现在的普通计算机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小型机的性能,也远远超出主流的虚拟主机的性能,完全适用于大部分中小企业。

其次,价格合理。购买一台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动辄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而购买一台配置了大容量内存、SCSI阵列硬盘的高性能计算机,花费也只是几千元,价格比较合理。

再次,完全控制,管理灵活。虚拟主机是租来的,用户并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因此在控制、管理上都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得真正满意的服务。而专业级的Web服务器,如果没有配置专门的机房和网管,一般都会托管在电讯公司中,在省事的同时,也失去了完全控制服务器的权力。而基于DDNS的Web服务器就安装在中小企业里,功能完整,控制完全,扩展也很方便。例如,如果要临时提供一个体积比较庞大的视频文件给客户在某个时间段内下载,那么,无论是容量极其有限的虚拟主机,还是托管给他人的专业级Web服务器,都难以满足这个需求。此时,基于DDNS服务器的优势就充分发挥出来了。

当然,基于DDNS的服务器的性能难以满足高端要求,管理维护也比虚拟主机复杂,因此,它并不能完全替代虚拟主机和专业级Web服务器。

5 结束语

在目前流行的租用虚拟主机、购买专业级Web服务器和基于DDNS服务器方式中,它们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合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Web服务器。

参考文献

篇9

对商业银行而言,随着经济转型推进的深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脱媒程度的加剧,客户的需求、客户的群体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银行的金融服务也需要进行深刻变革以支持经济转型。

在首届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年会上,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梁玉堂指出,银行的金融服务变革,将主要从转变服务内容,转变服务对象和转变服务方式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在服务内容上,从传统金融服务向专业化和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传统上,针对大型企业和高端客户的金融服务,主要是提供存放汇,而不考虑客户所在的行业,同时,全国性银行的金融服务也不是全国性的。如今企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经营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全国性市场日益形成,企业的竞争范围和竞争领域不再局限在某个区,而是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需要根据客户的行业特性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此外,企业的金融需求日益复杂和多元,涵盖结算、发债、理财、财务顾问、兼并收入等多种金融需求,甚至一些非金融需求,银行传统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也要求银行通过新的金融业务领域或者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服务。

梁玉堂指出,在中国,银行为高端客户提供服务的时间并不长,着力点也主要是放在吸收存款方面,服务内容主要是传统的零售银行服务和一些理财产品销售。真正进入财富管理转型期之后,面临其他金融机构在高端客户方面的竞争。

银行的高端客户服务分两个层次:高净值客户和家族企业。针对高净值客户,银行应致力于为他们提供以配置资产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财富快速增值;针对家族企业,考虑到既存在通常的经营能力不够和接班意愿不强,通过银行的丰富经验以及综合金融资源,为他们提供全面的金融管家服务,这才是真正的财富管理。

梁玉堂指出,银行服务内容的转变,并不是简单地增加新的机构或者现有机构增加新的服务内容,还需要进行管理模式的变革,传统总分制的块状管理模式并不能适应这种转变。

“从民生银行的实践看,建立事业部制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为特定行业的客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同时搭建起强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需求的综合金融服务,是转变服务内容的基础。”梁玉堂说。

第二,在服务对象上,从主要服务大型企业向服务小微企业转变。中国有大约五千万户小微企业,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新四化的突破点是城镇化,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涌现,并成为支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面对这一发展趋势,银行的服务对象也要从以大企业为主向小企业转变,把小微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不夸张地说,当前大企业面临的金融供给很充分甚至偏多,小微企业资金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没有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梁玉堂说。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市场空间极其广阔,按照平均小微企业每户贷款需求100万计算,5000万小微客户的总体代表需求达到50万亿。同时,小微企业需要的金融服务不仅仅是贷款,还有结算、理财等等。

“大多数的小微企业缺的是现代金融服务,银行如果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包括小微企业自身的资产管理和家庭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就更加广阔。”梁玉堂说。

梁玉堂指出,银行的服务对象从大企业向小企业转变,并不是简单的把对大企业的金融服务复制到小微企业身上,而是要充分了解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行业特点、风险状况、金融服务需求特征等等,据此来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以解决成本高、风险高这一公认的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此外,面对5000多万小微企业客户,并不是为他们提供统一的金融服务,要根据小微企业的行业特征和区域分布,提供具有行业和区域特色的专业化金融服务。

“比如说,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加速产业集群化,很多区域将产生产业集群,这些产业的群体往往都是小微企业,应当可以通过产业聚集的县域或者城镇设立城镇金融,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梁玉堂说。

第三,在服务方式上,从服务单一客户向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转变。城镇化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意义重大,产业布局也将发生根本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银行将大有可为,关键是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梁玉堂指出,从中国金融资源的行业分布看,主要的金融资源集中在少数行业,很多行业虽然规模很大,如服、茶叶、白酒、建筑材料装、海洋渔业等行业年产值达到几千亿甚至上万亿,金融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

这些行业大多数是民生行业,它们的整合与提升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这类行业共同特点是少数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大量小微企业并存。

篇10

1.不能匹配实际需求。一方面,微金融服务提供机构与有需求的小微企业在数量上极大的不匹配。微金融服务机构的重要目标客户就是小微企业、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而这些目标客户主要分布于广大村镇,目前我国还有1600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网点。也就是说,全国还有6%的村镇是金融机构的盲区,微金融服务需求旺盛的地区却没有微金融机构的覆盖。微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与小微企业的分布在地域上不匹配也十分突出。占我国企业总数90%左右的1200多万家小微企业亟须金融机构提供的微金融服务,而目前我国能为小微企业提供微金融服务的机构数量只有7000多家。另一方面,微金融服务提供与小微企业的需求在效率上也不匹配。如,对资金需求方进行资格审查是金融机构放贷的必经环节,目前部分金融机构繁琐的审批审查制度往往使许多小微企业得不到融资或错失了最佳的融资时机,导致微金融服务不能对小微企业融资充分发挥作用。

2.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资金紧缺的小微企业从节约经营成本的角度考虑,有的会故意压低本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额,使得财务报表所反映出的信息比真实的经营情况恶劣,以少缴纳税金。而不真实的财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金融机构对企业作出不真实的评价。金融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制度的缺乏,使得金融机构只能依据企业的自身描述和其他方面来获取的信息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作出评价,企业和微金融机构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3.信贷风险巨大。成立时间短、固定资产投入不足,是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特点,因此,融资过程中的抵押不足也就成为了困扰小微企业的一个难题。已成功获得融资的小微企业中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互保链来实现的,但也会给小微企业和微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当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时,互保链中的某家企业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可能导致互保链上的其他企业也相继陷入经营困境。这将会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调研发现,仅浙江省2012年企业保证贷款的比重就高达30%以上,而绍兴市在2012年因涉贷关停企业中有25%就是由于互保链问题导致的。小微企业的相对“次级信用”加大了微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微金融的发展。

4.发展动力不足。首先,利益权衡抑制微金融发展。微金融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小额贷款机构的努力,更需要管理经验丰富、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的努力。由于小微企业所具有的贷款额度小、贷款周期长、经营风险大等特点,部分大型商业银行考虑到自身利益不愿提供微金融的服务。其次,创新不足抑制微金融。当前,我国微金融产品狭义上仅包括小额贷款,而诸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类、证券类微金融产品所占比重较小。此外,部分已涉足微金融领域的商业银行仍沿用以前的产品和制度,没有深入挖掘小微企业的需求,在微金融产品和制度的创新方面较落后。再次,市场进入抑制微金融发展。微金融服务领域较高的进入门槛和严格的监管制度,使得部分民间的放贷机构不愿进入,微金融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二、政策建议

1.增加服务供给量,提高服务水平。适当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标准,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保证微金融服务的供给量;放宽对微金融机构的部分监管指标,积极探索微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积极发展包括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在内的多类型的微金融机构,丰富微金融服务机构的种类,促进微金融服务机构间的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微金融机构进行正确的客户定位,提高微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度。

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建立透明化、规范化、数字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使金融机构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小微企业进行公平、公正的信用等级评定;建立信用档案,准确、及时地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小微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完善小微企业征信管理体系。

3.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健全风险监管。加大对小微企业担保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资成立扶持型担保基金,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鼓励担保公司的发展,给予担保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为担保公司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多种担保机构共同发展的模式,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加强对担保机构内部风险监控,建立担保项目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早发现和防控风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反担保措施和债务追偿制度以求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