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总结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总结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宴会饮食文化;差异;交流

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历史、地理位置、体制网络、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不尽相同,所以在此背景下的饮食文化也各有千秋。而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又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饮食文化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着重论述中西方国家在宴会礼仪中的差异,剖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中宴会礼仪的具体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一、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这就使得邻里乡亲生活联系更加的密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时他们喜欢就餐时有热闹的氛围,所以在饮食宴会上他们喜欢聚食制,这种用餐的方式就慢慢地流传下来,也是中华民族重视亲属血缘关系和家族观念在饮食中的体现。西方人是以肉为主的民族,是同各种野兽打交道,所以必须具备强悍的体魄和进攻性的性格,必须与自然相抗衡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华民族是以谷类为主的农业民族,其对象是土地和农作物,他们需要的不是进攻和凶猛,而是在耕作时的精心照料和耕作后的耐心等待,因而他们的性格必须倾向于平和闲静,他们必须与自然和平相处,所以他们安土重迁,固本守己。

(二)社会体制网络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国家政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下的各种不同的制度也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中华民族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看重集体的力量,所以在饮食上就形成了“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而西方是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看重的是个人主义的力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也为中西方不同的聚餐方式打下基础。

(三)价值观信仰的原因。在中国,自古流行以左为尊,古籍《易经》中就有“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而且加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即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行为标准。总之,在中国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以左为尊作为安排座位的标准。在西方的基督教传统里,右具有积极主动的含义,左则是被动消极的:右意味着未来、善,左意味着过去、恶。所以在西方左边为偏座,按照男左女右之说,男士一般做女士的左边,而且人们通常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是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

二、宴会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饮食内容的差异。西方人在饮食上多是肉类和乳制品,如牛肉、鸡肉、猪肉、羊肉、鱼以及牛奶、奶油、奶酪等,蔬菜和水果等则作为辅食或配料。而中国自古以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在饮食内容上,以粮食作物为主,辅之以蔬菜和少量肉类,植物类菜品在饮食结构中占着主导地位.据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 比西方多6倍(万建中1995)。

(二)餐具的差异。由于中国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喜欢和平与安定的生活,反对侵略,而且喜欢使用热腾腾的食物,由此中国人采用聚餐制,所以只能使用筷子导热慢的餐具,而且使用筷子温文尔雅,极少出现一些不雅动作,对待食物是相当温柔。相反,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喜欢实用肉类,所以必须使用刀叉等比较锋利的餐具。

(三)座次安排的差异。传统的中式正式宴会采用圆桌,因为中餐的上菜方式,圆桌可以更好的照顾到每个人夹到菜。座次方面,一般主人会坐在正对门的地方,为的是看到客人及时作出迎接的准备。通常最重要的客人会安排到主人的左手边,第二重要的客人则被安排到主人的右手边,以此类推。相反,在西方因为菜品不是很多样,多采用长桌,而且每人面前是同一份菜式。在座次方面,通常男女主人会分别落座在长桌的两头,男主人在正对大门或是包房入口的一头,女主人则在背对门的那头。男主人的右手边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一主宾客,而左手边为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二主宾客;女主人右手边的第一个位子为男性第一主宾客,左手第一个位子为女性第二主宾客,以此类推,男女穿插而坐,可以保证就餐时对面一定是异性,左右两边也是异性。

(四)出席时间的差异。准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然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在参加宴会时,由于中西方文化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中西方人在出席时间上的差异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中国宴会中,时间的多样化模式使客人更倾向于“迟到”,往往在规定时间的半小时之后到达。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中,各种活动都会按照预定的时间的时间开始,宴会要求参会者准时到达,否则将被视为没有礼貌,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极大不尊重。

(五)进餐礼仪的差异。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和合”的精神。由于在中国人们喜欢坐在一起进餐,共同夹一个盘子里的菜,所以当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即客随主便。而主人一般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当有新菜上来, 请主人、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主人还要招待好客人,时不时要给客人夹菜,询问客人的需要还要劝酒劝菜,一定要使客人吃好喝好。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西方人们习惯各点各的菜,即使是大家吃同一道菜,人们也会使用公共餐具把菜盛到自己碗中实用。在饭店聚餐时候人们认为是公共场合,所以整个进餐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不高声喧哗。而且在宴会上不但要衣着整齐,往往还要求穿礼服,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进餐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

总之,研究中西饮食文化中宴会礼仪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的宴会饮食特点,同时也总结我们自己的宴会饮食特征,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汲取一切先进的观念,摒弃我们文化中的糟粕,改善和提高我们的饮食品质。中国饮食应积极吸取西方饮食中合理一面,做到饮食结构合理,营养搭配均衡,同时在参加宴会时应该做到准时。

【参考文献】

[1] Chang K C.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M]. USA: The Vail Ballou Press Inc., Binghamton, N.Y.,1977.

[2]卞浩宇,高永展.论中西饮食丈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篇2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思维方式 英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翻译是一种语言的互动,它将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内容、思想、文化等用另一种语言来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包含的一个部分,翻译是一种语言的活动,因此英汉翻译必然受到民族的文化差异的影响。

1生活习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生活习惯上中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从饮食上看,中国传统美食注重色香味俱全,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的是“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的是“以人为本”。中国的菜名我们如何正确地翻译成英文呢?这时就要考虑中国菜的烹饪方法、佐料、主料、辅料等通过正确的特定的英文表达方式,翻译成英文,如:糖醋排骨的英文翻译是saute chops with sweet&sour sauce。我们不能直译成: chops of sweet&sour;例如black tea不是黑茶,是红茶的意思。我们要采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并且让外国朋友看得懂不产生歧义的方式来进行中英文的互译①。

2思维方式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2.1 西方人喜欢抽象,中国人喜欢具体

西方人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喜欢形象的思维方式。这种不同来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如:

我前面的车开得太慢了,我错过了绿灯。

The car in front of me is too slow, I miss the green.

The green为抽象,然而绿灯是具体的事物。

2.2 西方人重视客体,而中国人重视主体

西方人在长期的发展中注重将客观事物作为观察、研究、分析的事物,形成了客观性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深受孔孟哲学的影响,注重以人为重点来观察、分析、探究外部的事物。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形式的思维方式。如:

看见爱人,他热泪盈眶。

The sight of his wife brought tears to his eyes.

2.3 语言的视角不同,采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

在时间上的表达,中国人习惯将时间将放在句子的前面,而西方人则习惯放在句子的后面。西方人通常用back和forward来表达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而中国人的表达则是完全不同的。如:

Looking at her old photographs brought back a lof of memories.

看过去的照片,勾起了很多的回忆。

His girlfriend left him last month and he badly wants her back.

他的女朋友上个月离开了他,但他十分希望她能回到他身边。

在商品的打折问题上表达不同。如:

I bought these shoes at a 40% discount.

我以六折买下这些鞋子。

中国人着眼于实际的付款比例,而西方人着眼于折扣的比例。

另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南尊北卑”,而西方国家则不同,他们以北为先。

2.4 表达形式不一

在汉语中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但是在英语中有点时候用肯定的意思表达否定的意思。如:

She is the last women to arrive here

这句话如果翻译成她是最后一个到那的人就错了,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她是绝不会到那的人。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很不一致。因此在做英汉互译时一定要注意。

2.5 正逆思维不同

如:It is impossible to over 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building.

如果直译为:过高估计这个建筑的价值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这个建筑的价值无论怎么估计也不会太高的。

2.6 结构形式不同

英语结构形式多样,且长句很多,英语句子注重形合,而汉语句子注重意合,庄绎传教授曾形象地说到:“我感觉汉语的句子结构好比一根竹子,一节一节地连下去;而英语的句子结构好比一串葡萄,主干可能很短,累累果实附着在上面。”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表示出了英语与汉语结构形式的不同。如:

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一手污泥。

When you reach for the stars you may not quite get one,but you won''t come up with a handful of mud either.

假如每次想起你我都会得到一朵鲜花,那么我将永远在花丛中徜徉。

If I had a single flower for every time I think about you, I could walk forever in my garden.

那我们说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英两种语言的互译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进行翻译时,要尽量避免思维差异的影响,不要忽略语言本身的因素和与其文化背景的相关性③。翻译是两种语言结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转化,因此。一定要根据翻译的要求翻译出符合民族习惯思维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译文。

3 宗教文化英汉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在和文化典故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英文中经常出现“上帝保佑你”,“上帝宽恕你”,西方的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圣经》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如:

No coming to heaven with dry eyes.眼无泪水,无以上天堂。

The devil sits behind the cross.魔鬼常常躲在十字架的后面。

Those who the gods would destroy ,they first make mad. 天若毁其人,必先毁其智。

在中国,多宗教并存,然而大多数的中国人信仰佛教和道教,其传播和影响也是最深远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因此我们要了解其宗教文化对其语言产生的深远影响。如中国人常说,“你人真好,菩萨保佑你”。西方人常说,“god bless you”。

4 总结

篇3

一、吁求:课标中“英语活动课程”的呼唤

2011年出台的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英语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迫在眉睫。

二、剖析:“英语活动课程”的认识

小学英语活动课程有效融合小学英语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是以小学生的亲身实践和直接经验作为英语课程的中心,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课程设计的根本依据,强调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全身心体验和动手实际操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践能力,在保留英语学科课程优点的前提下,弥补学科课程忽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培养、过度关注书面知识的不足。

三、求索:小学英语活动课程实施的多元范式

英语活动课程的内容呈现出多样性和弹性的特点,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活动课程具体实施方式的多元化。但无论是采用哪种形式,教师实施英语活动课程时都要依据其基本特征,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和探究,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获得活动体验、积累活动经验。

1.优选交际活动方式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交流是最基本的功能。英语活动课程中情景交际活动方式的设计,在英语学科课程中很常见。在英语活动课程中,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内容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教学中可突破时空的限制,适时、适地安排相应的交际实践内容。比如,学习译林英语四上Unit 7 “How much”后,开展跳蚤市场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备各种商品,有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让他们制作价格标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再把教室布置成超市“supermarket”,学生分好工,分别担任“收银员”、“售货员”、“顾客”,然后让学生用所学词汇、句型进行买卖活动,最后“收银员”、“售货员”汇报卖出商品和收入,“顾客”汇报购买商品和支出。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多时候还要依赖于具体、形象事物的帮助。在本次英语交际活动中,学生结合学校举办跳蚤市场的机会,进行语言的实践,积累实际活用语言的经验,提高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深构探究活动方式

儿童对看到不懂的事情会好奇,嘴里经常挂着“为什么”,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展开英语活动课程的学习。英语活动课程中设有很多关于西方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内容,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些都可以成为英语探究活动的内容。那么如何开展英语探究活动课呢?

活动过程的设计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选题指导阶段

教师首先要导入主题。教师导入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充分提出想要探究的各个问题。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实物、照片、视频等资料提出,也可在参观、操作中提出。导入主题后,还需要围绕主题进一步进行生成可操作的小课题。学生充分生成很多小课题后,依据内容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确定出有价值的、可操作的课题。

(2)自主活动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小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进行任务分工,确定活动方式和方法,选择观察或调查对象,查询资料,操作与制作,阶段交流学习等。教师在这个阶段要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可以采取随行式指导或集中式方法指导。

(3)成果展示阶段

成果展示阶段,学生将探究的成果写成报告或小论文,制作成PPT或小报等进行全班交流。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这是活动的成果和收获。

比如,学习译林英语四上Unit 6“At the snack bar”,师生首先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这个大主题一起讨论,挑选出有研究价值的、有条件进行研究的问题,最终形成如下研究小课题: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ideas(中西两种饮食观念),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ware(中西餐具),Chinese and Western meals a day(中西一日三餐安排),Chinese and Western fast food contrast(中西快餐对比),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中西餐桌礼仪)。接着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推荐组长,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初步设计研究方案,然后进行人员分工。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采访学校老师及中西餐馆老板、发放调查问卷、资料分析整合等方式开展了研究。最后学生制作英文PPT或手抄报,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通过活动中西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不仅了解中西人民的饮食状况及外来饮食的影响,探求饮食的营养价值,激发健康的饮食的意识,而且培养热爱探索的情感,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合作意识,学会用多种方法探究问题的答案。同时扩充英语语言知识,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创生表现活动方式

表现,是艺术创造的构成要素,如一件艺术品的线条、色彩等都是其表现形式。英语活动课程也需要表现活动方式来展现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表现活动方式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如讲英语故事、英语歌谣歌曲表演、小话剧表演等,借助这些表现形式不仅帮助小学生记住很多不容易记忆的词汇和词组,还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感受到英语特殊的文化氛围。如学习译林英语六上“The new story of the king’s new clothes”,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教材中的故事进行改编成剧本。再让学生分组,分配角色,读背台词,并练习合作表演。然后将教室布置成舞台,准备皇宫、大街背景图和员服装、道具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让小演员们上舞台表演,所有演出结束后,小观众进行点评,互相取长补短。

篇4

所谓“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设计者应有意识的挖掘民族文化的精华,应将中国的民族文化放在全球的背景上,以全球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这样才能设计出为全球所认同的精品来。它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其融合“世界性”继承先人的优秀文化底蕴,结合当今世界较为前沿的理念,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国际水平的作品。没有“民族性”“世界性”的设计作品空洞乏味,缺少灵魂,无法矗立在世界优秀的设计之林,世界的才是民族的,同时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两者对于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来说缺一不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从岁月的长河中通过摸索、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精粹,正是这些历史的积淀与民族智慧的结晶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盛。这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资源,它体现为对过去历史的记忆,一种怀旧的情节;一种对先辈们探索知道的借鉴,一种肯定,一种学习;更体现为人文精神的一种。是国家形象的象征、其范围也十分的广阔丰富,如中国传统的国学京剧、针灸、哲学思想、陶瓷、剪纸、饮食文化、武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结合这些财富,从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如戏剧中脸谱元素,其视觉冲击力与文化底蕴都是不言而喻的。“世界性”中不难窥探出其所透射的各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传统的文化根基。随着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的深入认识,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艺术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还具有“世界性”。艺术文化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中国当代艺术中,也有一部分是运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如影视动画中的水墨动画,是基于中国传统水墨画创作手法与动画艺术创作技法,创造出的一种艺术表现等式。像徐悲鸿画的马,用水墨画的技法,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加之对在叛逆中不弃类、不屈服的发族的把握,才画出了他的骏马形象,正是由于这一形象是根植于民族原型,所以才得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那个时期中国人的普遍认同。

艺术文化的世界性不是指一味的“崇洋”,它不等同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文化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它同样处于不断的发展当中。要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抱残守缺、孤芳自赏”,在信息高速交流发展的现代,不能无视其他民族艺术精华,要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精华而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我们不可能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而且也无意义,但是我们能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众所周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吸收了东方乃至非洲原始艺术的精华,但西方艺术没有被东方艺术淹没,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西方艺术文化的借鉴融合不是简单在将对方的文化精华直接拿过来,不是“1+1=2”的叠加,而是吸收他民族艺术文化,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将其正确的融入到自身的艺术文化当中,其结果可能是“2”或远远超过这个结果,这也正是吸收西方文化艺术精华的目的所在,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民族艺术。我们今天吸收、借鉴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必须具有明确目的,即为了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纵观国际上设计影响较大的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日本、法国、英国、芬兰、美国以及中国香港的设计风格和在国际上有影响的设计大师作品,在他们所谓的“国际化”设计语言中都不难窥探出其所透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根基。如德国的现代设计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其设计风格受其严谨的哲学思维方式影响,赋予理性设计的传统特征,这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情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大利视艺术设计为一种文化和哲学。他们坚定自己鲜明的文化立场和民族传统,不盲目抄袭,强调设计与传统的关联,强调设计中人文主义的重要性,专心地发展自己的设计体系,其设计具有异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而日本在本国的的设计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优点于一身,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元素创造出较为成功的且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设文化。美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得益于政治远见,而美国文化能够在数十年后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也得益于其文化中的对未来的大胆想象、重新想象对各方文化精华的吸收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都是值得我们所学习的。

篇5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学科教材课本、新闻媒体及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现象、自然环境,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个人修养、施教手段等,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无论课程资源怎样的丰富多彩,我们开发和利用时应该有“一把尺”――以课程标准为准绳,重教学目标落实。

一、利用文本资源启智

文本资源包括教材和通过网络、书本补充的相关资料。中高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能够看懂图画,读懂文字,了解一些课外知识,但不够系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借助文本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开启智慧。

首先,读懂教材。虽然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囿于教科书,但是首要的教学资源还是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师指导用书,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依据和起点。因此,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多问几个问题:为什么会安排这个内容?为什么要用到这些资源?资源如何利用与整合才更有效?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的《中华饮食文化》一课,仅仅两页内容,几幅图,一段文字而已,但如果教师深钻教材,就会发现编者的用意。右上这幅图,画的是古代的“食器”,可以借机展示中华“食器的丰富及发展”;左边上下两幅图画的是“厨师”的高超技艺和“精美”的菜品,显示了中华饮食的“选料精、做工精,造型美”的特点。饺子,显示的是中华“传统饮食”;屈原与粽子这段话,引出的是“名人与饮食”及“饮食习俗”,显示了中华饮食能够“传情”的特点。右边的交流,从中西方饮食的差异,彰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教师读懂了教材,自然会抓住“食器、食品造型、厨师、传统饮食、习俗、中西差异”这几大块内容来组织教学。

其次,用活教材。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依据教材给出的环节按部就班的实施,成为“流水作业式”或者“文本讲读式”,要使课程更加贴近儿童,教师必须根据自己教学的经验和对学情的了解,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做适当的补充、删减、调整。一是要尽量使教材内容情景化,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投入情景之中,激起学习兴趣。二是把教材内容活动化,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三是教师设疑,让学生自主探究。

比如《汉字的创造与发明》中,提到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四种造字方法,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概念记忆呢?有位老师这样巧妙引导。

先出示一个甲骨文字,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学生大部分猜“虫”,接着出示该字的金文、小篆体,继续让学生猜测,直到出现了隶书,学生才恍然大悟,是“女”。紧接着,学生不禁疑惑,为什么是“女”呢?教师出示古代女子跪图,引导学生发现这图与字的相似之处,总结:这个字是人们根据样子把它刻画下来的。接着出示甲骨文的“鱼、象、日、木、山”,在学生猜测分别是什么字之后,强调总结:把事物的外形特征刻画下来,造字法上把这种字叫象形字。

接着引导: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形象地刻画下来,所以象形字不多,只有364个。人们交流感情的时候不够了,怎么办呢?古人很聪明,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两笔,或者跟其他字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新字。比如说这个“女”字,在上面加上两笔,跟另一个字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新字。(出示甲骨文:母、好、媚)

学生小组研究汇报之后,认出了三个字。第三个字“媚”,可以组词, 媚眼、媚笑 、千娇百媚,一般都是指女子,所以左边是女字旁,后来又把右边的“眉”作为声旁,这样的字我们称它为形声字。接着让学生写出几个形声字,总结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行外声、外形内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等十种组合形式。

第二个字“好”,大部分专家认为,“好”是指女子生了孩子,生命得到延续,真是一件好事。两个象形字意思合在一起,我们称为会意字。也让学生说出像这样的会意字,比如:不正就是歪,不好就是孬,三木成森等。

第一个字“母”,教师追问:“女”字为什么加上两点变成“母”?接着告诉学生,这两点是代表,母亲用乳汁哺育了我们,不忘母恩,这样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字,在造字法上称它为指事字。比如“上”,用横线为界,在横线上用较短的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再比如“刃”,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来提示这儿就是刀刃。

此时,学生对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四种造字的方法有了直观的印象,对中国汉字也产生了一种敬佩、喜爱之情。

二、利用影音资源动情

品德与社会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接触也比较少。如果利用影视音乐,就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陶冶情操,震撼心灵。

教学《灾害中的救助》一课时,教者在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救助事例之后,出示这样一段自制课件。精选了胡主席、温总理、和国际救援队支援汶川的图片,配上简短的文字,伴着《人在青山在》的音乐,学生耳闻、目睹、心思,既感受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又平添了对的敬佩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

写好遗书的空降兵们,冒雨跳下去的是悬崖峭壁、滚石和崩塌。

通过山体滑坡的“死亡之谷” ,提前了12个小时到达震中映秀镇,在场群众激动得泪流满面。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一位消防战士跪地哭喊。

持续奋战数天的战士在马路上休息。

这样的课件制作起来有点麻烦,有时需要计算机老师帮助。其实,平时留心的话,完全可以借助电视节目片段,他们拍摄得专业、解说得犀利,更能用事实说话,让学生产生零距离接触的感觉。一位教师在教学《战争的苦难》一课时,就截取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段视频,直观呈现了战争给人的生命、家庭带来的摧残。学生观看之后,对战争的厌恶、对战争中人民的同情油然而生,对和平的渴望也更加迫切。

其实,只要教师精心选择,很多优秀的影片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比如,2004年安妮奖的最佳动画短片《跳跳羊》就具有这种神奇的功能。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本来无忧无虑的跳跳羊,被人类剪了毛之后,觉得自己光秃秃的,无颜见人,自卑怯懦,周围的伙伴也嘲笑它浑身粉红色。一只美洲跳跳羊发现了,告诉它,颜色不能决定一切,生命会有,偶尔也会有低潮,当你心情低落时,就看看四周,你有健康身体,没痛又没病,只要换个角度想,世界就会美丽。自由自在地跳,跳到空中,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有收获。于是,尽管以后每年跳跳羊都被人类剪毛,浑身光溜溜,但他不再害羞,不停地跳。影片最后,伴着音乐,告诫每个人,人生在世,起伏不定,很高兴跳跳羊和我们相依。这段视频故事情节简单,但画面优美真实,音乐生动形象,给人的启发是多样的: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帮助别人等。短短4分钟的视频,对学生情感的震动远远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

三、利用人力资源坚意

人本身就是最丰富的活资源。人力资源是其他资源得以发挥作用的媒介和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家长和社会人士同样都是一种课程资源。身边人的表现,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模仿,形成不同的意志品质。

(一)展示教师资源

小学生是最信服教师的,来自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影响他们一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学生的榜样。首先,变冷静说教为情感共振。笔者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执教《动物植物和我们》时,列举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实景:1.小朋友在草坪上跑;2.芭蕉叶在“唉哟呦”;3.单杠旁的大树倾斜了;4.花坛里的花干枯了。这些素材我们也会想到,大多数教师可能会这样引导:“小朋友这样做对吗?应该怎样做?”现在的小孩子很机灵,会顺着教师的意思讲大道理,然后像放映电影似的很快把这四个典型问题给解决了。但是这样“导”有德育实效吗?这位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我听到了校园里的植物在说话,你们听到了吗?做它们的代言人,把它想对别人说的话大声地说出来?四人小组先交流。

生:你们每天趴在我身上,把我累垮了。以后我不会发芽了。

生:你们每天踩我,真难受,我也是有生命的。我骨折了,哎哟哟,痛死我了。

师:我班李梦爽同学也骨折了,请她来谈谈骨折的感受。

生:人骨折后感觉很痛,晚上睡不好觉,手不能动,要用冷水敷手,打了石膏后才好点。

师:小草骨折后也会很痛苦。代其他植物说说话。

生:你们把我的肉给撕破了,真残忍。再撕下去,我的头发就要掉光了。

生:我要责问小朋友,既然是为了美化环境,为什么把我搞得叶子枯萎?我恨死你们了。

这位教师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的童心与学生交融,不露痕迹地利用学生骨折事件,唤起小朋友对植物的爱心及对生命的责任感。如果说,教育应该有温度与情感的话,那么,教师应该先有温度与情感,以情激情,才是最好的教育。

其次,变批评指责为巧妙激励。小瓦士缇不会绘画,美术课结束了,她的画纸上还是暴风雪下的北极熊――什么也没有。教师说“那就随便画一笔,看看能画出什么。”他在画纸上狠狠地戳了一个点。老师拿起后看了看说,请签名。这张瓦士缇签名的小小的点被老师用波浪形的画框装上,放在了美术教室的显眼位置。就是教师这看似不经意的装饰却给瓦士缇带来了极大的信心,让她打开了自己从来未打开的水彩盒,画起更多种类、不同大小的点,还发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点融合起来颜色的变化,以至于最后在学校的画展上,瓦士缇的各种各样的“点”画,引起了全校的轰动。著名儿童美术理论家胡晓佩说:“这是一个奇妙非凡的点,就是这一点鼓励、一点信心、一点肯定……但就是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瓦士缇能够幸运地获得。”如果我们每位教师,能够像瓦士缇的老师那样对孩子多一点点了解、欣赏、鼓励,那我们一定可以为孩子开启一片新天地,直到他们爆发出汹涌澎湃的创造力。笔者一直记得这样一句话――教师,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二)开发学生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会生成很多有价值的资源,而来自伙伴的经验,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反馈、评价,让学生互为资源,分享经验和成果。比如《小窗口、大世界》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和家人山谷怎样利用大众传媒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自己管理自己》一课中,则可以像著名教育家魏书生那样,让学生充分交流,给自己和小组成员找到一项工作,比如门长、灯长、多媒体管理员等,来共同管理好班级。

(三)整合各类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