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计算的理解和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云计算的理解和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云计算的理解和看法

篇1

21年前,国家提出了“甩图板”的号召,各级政府开始重视CAD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并促成了一场在工业各领域轰轰烈烈的企业革新。

主营三维设计、工程及娱乐软件的欧特克公司的AutoCAD产品作为主要电子制图工具,在全国性的“甩图板”工程中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如今身处云时代,欧特克对工业设计有哪些新的看法和行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欧特克大中华区总经理黄

志铭。

CEI:在线应用与云应用两者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黄志铭:微博、在线词典、数据中心、车联网等都算是云应用,其主要是以服务为基点,比如IaaS、SaaS、PaaS。在线应用可以是上述其中的一部分,在线应用更多是从它的形态来看;而云服务它的概念更广泛一些,我们现在可以利用云平台去实现比原来要多得多的

事情。

CEI:欧特克是如何理解云设计的?

黄志铭:设计者设计完成的作品或元素,只要设计者愿意,就可共享,成为其他设计者可以使用的设计资源,并提供在线储存。这就是我理解的云设计。具体来说,从工程设计和外观的角度为设计师提供更完善的产品;为设计师、工程师和数字艺术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以及更先进的功能和更强大的计算能力,从而扩展其桌面电脑功能;让创作者更好地获取高性能渲染、设计优化、仿真分析和协作等改良功能;加快设计渲染,以更少的时间和资源生成更多设计迭代。

CEI:对于工程设计人士而言,云计算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黄志铭:关于云计算的应用,大部分人不会关注计算能力有多少,而更关心能否通过平台迅速获取信息、数据。

现在,汽车、建筑物、桥梁、电影等用户已经开始使用基于云的应用程序进行更快速、更准确的分析,以确定产品的可持续性能。现在制造商能利用欧特克云计算强大的处理能力进行设计优化和仿真分析,并针对一系列影响产品重量、成本和安全的因素做出决策。

CEI:从设计到协同是工程设计领域的大方向,欧特克云是如何顺应这一趋势的?

黄志铭:2011年9月底,欧特克推出云战略,让用户更好的获取设计能力。欧特克云集成了十余种基于Web的功能、产品和服务,使用户能够扩展其桌面功能,拥有更大的移动性,获得新的查看和共享功能,并增强计算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其创意进行设计、可视化和仿真分析。

事实上,AutoCAD WS的网络和移动应用功能早已具备,欧特克不仅将AutoCAD放到了苹果公司的App Store,更扩展了其基于安卓系统的软件。

篇2

问:这次是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刘:在戏中我是饰演一个消防队长,戏中的太太是李心洁,弟弟是古天乐。

古:我在戏中是做一个前消防员,跟刘青云饰演的哥哥意见不合,所以我离开了消防队,自己开了一间消防的防火公司,这戏一开始我就已经是老板。

问:《逃出生天》全程都是真3D拍摄,那会不会比普通拍摄要困难,进度要慢很多?

刘:其实3D方面对拍摄进度不是影响很大,本身拍电影就不是很快的工作,我觉得时间上是团队比较辛苦,因为每个镜头也要重新调整,很少拍一套电影会有这样多火、爆炸,有一场戏要跳出天秤,比较高难度的演出,但武术指导Dion及导演也接受得非常好,很多看似很危险的地方,做了很多安全措施。

问:怎么会选择接拍火灾题材的电影呢?

古:我小学时候,中秋节跟弟弟在家中阳台玩点蜡烛,愈玩愈高兴,试试淋上天拿水会不会更大火,那时候是晚上,父母正在睡觉,我们在阳台玩,谁知爸爸醒了,弟弟害怕起来,把整支天拿水倒在我衣服上,我全身起火,真的拍电影一样,最后我的腿烧伤了,敷了半年药,眼眉毛没了,头发焦了大部分,医生说我很幸运没有毁容,只是烧伤了腿。那次让我知道烧伤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敷药最难受,烧了表皮会长出新的皮肤,敷药时揭开纱布,全部都是胶,很痛,还要用消毒药水清洗,那半年的日子真的很难过,小时候每天敷完走回家又很痛,所以我觉得烧伤真的很辛苦。奉劝大家首先不要玩火,第二小心做好防火,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很重要,即使真的有火灾要知道逃生路线,灭火器在哪里,逃生门有没有阻塞,这个真的很重要,万一发生甚么,烧伤的人是你,痛苦的亦是你。

刘:类似的经历其实也有的,但不是发生在我身上,我记得十多岁时住在工厂大厦附近,很多时候都看到火灾,也试过到天台看救火,那时候很小很无知,看上去觉得很有趣,火从窗口喷出来,会听到冷气机掉到地上。如果真的发生的话,眼看跟在灾场中是两回事,火灾是非常非常危急的事,我小时候没想过当消防员,我从小到大都没想过要工作,但消防员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工作,消防员不止是救火,很多灾难,例如沉船、撞车、困于升降机,都是由消防员拯救,他们的工作类型是最特别,某程度上比警察更不同,每一天上班,听到钟声响、跳上车出去,都是救人。

问:你们以前也扮演过消防员,为什么会选择再次尝试?

刘:这部电影很立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人物,去看一个消防员。通常我们看这类型的电影都是看英雄,但今次不是单纯说英雄,还有身边的人、兄弟、家人亲眼看他如何面对工作,这个很有意思。他的情绪比较多,消防员是一个职业,我在火场看到很多受伤的人、需要拯救的人,某程度是习惯了,今次不同的是自己太太在里面,很有趣就是我经常要面对,是否要先救她,还是先不救她,我的角色是我能救谁就救谁,不过刻意不救前面的人而救她。

古:我跟青云在戏中里应外合去逃出生天,其实我以前也拍过消防员的戏,知道消防员是需要很大体力的工作,加上这套戏爆破连场,大家要很机智很有谋略去利用身边的一切去逃出灾场。这套电影好的地方是通过灾难展现人性真实的一面,互相扶持、尔虞我诈,很多不同的层面,但我觉得这电影最好的地方,除了很商业外,也表现出人性丑恶及善良的一面。

问:在这部电影中主要的矛盾冲突是跟谁呢,青云古仔还是青云心洁?

刘:其实都有,古天乐已经离开了消防,找了另一份更好的工作,我太太亦觉得丈夫一天到晚都置身危险之中去救人,太太又怀孕了,希望丈夫安全地陪伴在身边,找一份没那么危险的工作。但当大家都在火场时,古仔发现为何哥哥坚守岗位,不转一份薪金较高的工作,我太太亦看到丈夫在火场中如何去救人,是一个很矛盾的心情。

古:他(刘青云)太讲求原则,不懂得灵活变通,一直按守则做事导致我们的爸爸死了,但到故事完结时知道原来不是他的错。意外发生时没有人想,即使我们的爸爸的死也不是因为他守原则或不懂变通,火场中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他是你爸爸而先救他,不救其他人,最后我明白消防员这伟大的精神就原谅了他。

问:所以您(青云)是理解他们的对吧,那后来是怎么处理的呢?

刘:对,一开始她不理解不明白为何不救我,有这个矛盾,情绪起伏会比较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丈夫安全陪伴在旁,但也看到丈夫在火场中所面对的困难,看到很多需要拯救的人都是由丈夫去救,也明白一点就是,有时候人真的要很清晰的抉择,理解你丈夫在做甚么,这是我很喜欢的故事的一部分。

古:跟青云合作很多次,我觉得这次很有趣,因为起初大家见不到,是透过电话或对讲机沟通,那种联系性比起以往面对面去谈、做戏、交流很不同,真的依靠电话沟通,大家互相配合去救人,再合作逃出生天,这次跟他合作最少有一半时间我见不到他。

问:导演说其实你们每个人都有心结,那您(青云)的心结在哪里?

刘:我觉得兄弟情是很重要的,其实消防员之间经常出生入死,培养了感情,但反而亲兄弟在很多事情上有心结,因为大家一起工作比较单纯,两兄弟从小到大谈谈感情,哥哥如何看弟弟,弟弟又如何看哥哥,中间有大家不同的看法,反而会比较复杂,尤其两人在火场中看法不一样。如何是好呢看法不一样,其实两个方法都可行,但哪个方法比较稳妥,消防员其实有守则,进入火场该做甚么是有准则的。古仔的角色是他不会跟你的准则,他能救便救,尽力去救,其实他的心态很正确,但做哥哥的不同,很坚持他的准则,因为守则就是来由很多有经验的人定出来。这个方法不是最好,但一定是最适合最正确,所以两兄弟经常为此冲突,加上弟弟的性格比较直接,哥哥跟弟弟之间有分别,哥哥比较淡定,他比较激进,所以又多了另一样东西,大家不是消防员那么简单而是兄弟,最后两兄弟有了共识如何协助所有人逃离现场。

问:听说你们在拍的时候还是遇到很多危险的,有没有很险想要放弃的时候?或者印象特别深刻的戏?

刘:当然到不了那个程度,原因其实很简单,指导做所有都很安全,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演员、所有工作人员、动作指导必须互相相任,让我觉得很安全,他说每件事都很清晰,然后他叫助手示范给大家看。我做时便有信心,信心很重要,好像拍天秤,我是有信心的,觉得安全的,下面也做了安全措施,我便会大胆地做。如果我真的没有信心,好像不太可行,做起来都会比较胆怯,或者可否找替身,其实做了这两天就知道我绝对不可以做动作演员,因为动作演员还要厉害很多,不是这么简单。

古:有很多场戏,一些大火戏。我记得有一幕印象很深刻,导演跟我说,那场戏可能会很热的,你尽量能撑多久便行,其实还有心洁跟思成,但只拍我一个,放最大的火,我是由开机开始到五秒就不行了,要懂得走,因为脸己差不多被灼热似的。有几场戏我很深刻,有一场是青云在天秤上,要把绳抛给他把他拉上来,虽然拍的时候有钢索,但真的要花很大的气力把他拉上来。另一场是我要救心洁和一个医生,也是用游绳的技术把他们由下面的火场拉上来。我起初跟导演谈时没想过要花这么大的气力,虽然大家也有钢索绑着,但真的很用力拉。我记得那两场戏还要连续拍的,拍了十天,到最后那两天,手臂疲乏得我说不出话来,拿筷子也震。

我那天在升降机槽拍摄,人在水中说一大段对白,因为下面有很多铁,真的会撞到,我试过一下子潜下去,小腿位置已经撞到了,无论如何都会撞到,另一次潜下去又撞到了头,幸好水中有阻力不是很伤,因为在升降机槽注满水,水很混浊,拍摄时要弄污那些水,例如倒入咖啡粉,我试过潜下去但看不到东西。有一场戏要潜很深,是讲述我一个人潜到几层楼深的水底,真的要互相合作,有氧气筒及蛙人在候命,一个镜头不知潜到多深。但最辛苦的是,我第一次感到泰国很冷,冷得很厉害,我们还要两天要潜,这个才是最辛苦。

问:决定演这个戏之前,有没有进行过相关消防知识的培训?

古:真的需要接受训练,因为体力付出非常大,大家都说消防员的牺牲很大,其实他们的心理压力最大,所以我觉得消防员的工作,除了可以随时牺牲之外,都要照顾一下他们的心理质素,我拍摄了这套电影后更甚,看见现场消防员真实的一面。因为我们面对火时,真正感受到热力,感受到灾难的迫切性时,人究竟如何面对,过了这件事后,逃出生天之后,你又如何面对。因为可能有很大的阴影,所以我觉得无论是消防员或是从灾场走出来的人。他们的压力或心理的影响都会很大。

问:您(青云)以前跟两位导演有过合作吗,这次合作有什么感觉?

刘:有,上次我是跟弟弟合作(《追凶》),今次是两位一起合作,我觉得今次的合作更加证实他们的想法跟我们一般的不同,很多事物的看法都不一样,在电影的角度亦不一样,令我觉得很有趣。我觉得他俩很坚持自己的想法,有时对一件事有不同看法,但他俩都很坚持,我觉得好玩的是,他们都是比我年轻的导演,他们的世界、影像都跟我有点不同,我觉得很有趣,到底出来的效果,他们两位加上我、古天乐、李心洁,到底电影会变成怎样。

问:这部电影在是首次尝试3D拍摄火灾,拍摄过程中技术上有难度吗?

篇3

“世界的技术进步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欧特克公司行业战略与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Andrew Anagnost看来,技术的进步总是有迹可循的: “欧特克发现工程技术领域五大技术方面的趋势,包括:现实捕捉、云数据、无限计算、仿真和数字模拟转向现实,谷歌汽车就是这些未来技术的综合应用。”

随着 IT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创造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球,每天都有无数的创意变成现实,无数的发明被申请专利,无数的新型技术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但是,这其中到底有多少能够真正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活?这显然需要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判断。现实捕捉、云数据、无限计算、仿真和数字模拟转向现实,这五个 Andrew Anagnost谈到的技术趋势,从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最新的发明,但是很显然,这些技术的深入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明天将要面对的世界,尤其是对于工程技术人员。

现实捕捉对于工业用户来讲,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 ――最早作为逆向工程扫描设备,如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整个设计流程的前端。以工程设计为例:现在要建设或制造的所有事物其实都是存在于一个已有环境中,因此无论是新修一条道路或新建一栋建筑,或是对现有的工厂进行改造,都必须基于其周围现有环境完成。所以从设计师和工程师的角度来看,他必须能够捕捉现实的状态,然后再把自己新设计的产品与现实融合到一起。不仅如此,现实捕捉除了能够帮助设计者了解周围环境的基本物理形态,同时又能帮助设计师了解建筑的物理形态、功能、运行情况、内部温度信息、能源的使用情况、人流,甚至灯的开关模式,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完整计划与建筑真实使用需求结合起来的功能。

“现在这个趋势之所以这么令人激动,是因为原来用于现实捕捉的扫描设备也许要12万美元一台,但是现在的价格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几万美元,甚至几千美元。而且,单纯从技术角度看,这类设备的价格每两年就会降一半,使用起来也越来越方便,过去需要耗时9个月的工作现在也许只需要几个小时。”Andrew Anagnost认为,在未来,现实捕捉技术的大量应用能够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

与现实捕捉相比,云计算技术是近期影响最大的IT技术之一。这种聚沙成塔的技术,将人们之前定义的IT硬件极限边界向外扩张了很大一圈,也使得原本熟悉的软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性能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功能也更加多样……云计算正在考验着人们在应用IT技术时的想象力。

“云上的数据是海量的,我们希望通过云技术可以更好地解读这些信息。”作为相对较早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工程软件的厂商,欧特克的软件系统中有很多云计算的成分,Andrew Anagnost此次提到的云数据和无限计算就是对云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

“早前,欧特克就已经在美国全面铺开了云的仿真以及可视化解决方案,这些方面的应用在美国已经非常广泛,欧洲使用少一些。但是在过去的12个月当中,欧洲整体上对云端应用的看法变化非常大,正在开始不断地扩大使用范围。”Andrew Anagnost表示,“欧特克的云服务都是基于第三方的服务器基础设施,包括亚马逊、微软的服务器,因为他们在全球都在建设自己的云服务器中心,而今后用户所使用的数据,其存储的服务器一定是离用户最近的。”

在工程应用范畴,云计算技术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拥有无限的计算能力,这也改变了人们对计算成本的最初理解。“有人说,一台计算机运行1万秒的仿真计算成本是25美分,那么,1万台计算机同时运行1秒的仿真计算,成本也是25美分,”Andrew Anagnost认为,云计算对于计算成本的改变不单单在于价格的降低,而是时间成本的大幅减少,“例如,机械工程师在做飞机上的曲面板设计时,利用云计算无限的计算能力,他就可以一次性地仿真该零部件多种不同的情况,也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并行仿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获得各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从而挑选出一个合适的最终设计。”Andrew Anagnost认为,从这个角度讲,计算所需的时间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了云计算之后,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实现这种无限运算的能力,而且非常方便。”

五个趋势当中的“仿真”实际上同样需要借助云计算无限运算能力的支撑:“我们理解的仿真,不仅是虚拟空间的建模及仿真,同时,我们还希望能够实时地看到仿真出来的虚拟空间与真实世界之间的互动表现。”Andrew Anagnost所定义的这种仿真,事实上是将设计师置于虚拟和现实的空间边界:用现实的环境验证虚拟设计,用设计来虚拟现实。当这种影响不再仅限于工程设计人员时,当这种仿真的虚拟世界开始有能力影响现实世界时,就恰好是Andrew Anagnost所谈到的“数字模拟转向现实”这一趋势。

从数字模拟转向现实,在工程技术领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三维打印技术。

三维打印技术源于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其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一种基于材料堆积法的制造技术。最早用于将设计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零件原型,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但是,现在的三维打印正在呈现出更广泛的应用空间。“10年前,如果我想要利用一台添加式的数字打印机打印一个钳子式的结构,我首先要购买一台价格高达50万美元的打印机,然后把零件一个一个打印出来,再把零件组装起来。但是如果在今天,我只需要花上大概1000美元买一台三维打印机,就可以一次性打印出一个完整的钳子结构,无需组装。十年当中,价格降了100倍,使用更加方便,而且打印出来的结果比过去更好。”Andrew Anagnost认为,不久的将来,普通用户也可能会打印复杂的航空器零件或汽车里的某个零件,甚至服装、食品也都可以打印,“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加拿大一家公司已经打印出了整个车的外部结构,美国的一个教授还直接打印了建筑物的水泥构造。”

篇4

将厂商与设计公司对接,九强邀请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一定要使计算机厂商中真正做产品的人与设计公司进行对接和沟通,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此外,计算机领域的工业设计范围可以更为广泛,从普通的UI开发到架构都可以有所涉及。同时,还可以将智能家具、智能家电等计算机周边相关联的产业涵盖入整个体系,因为它们的核心控制部分仍然是计算机。此活动如果将这些设计领域全部纳入进来,就可以通过工业设计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此次邀请展,我们也很好地展示了浪尖在各个行业的专用电子产品,例如教育、军用、警用、金融等。

宇朔工业设计公司总经理 程益浪

工业设计组成元素就是:人、产品、环境,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内容,是需要通过设计来实现的,设计不仅是产品设计,它是广义的概念,且不能狭隘地把设计当成简单的外观造型、结构设计、配色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工业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成长的。

设计公司与企业对接互动的重点是: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设计价值观、核心团队、行业对口、业内沉淀等。对接的成功必须是:政府或主管部门主导(课题、项目、扶持政策),设计机构和需求企业平等的市场化的对接才可能有效,这中间需要政策和相关机制的支持。设计公司和企业产品在设计上的对接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实现真正的落地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因素,并实现共赢。邀请展的形式能在企业和设计公司之间建立集聚交流、评选、推广宣传的平台,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易造工业设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勇

云和交互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工业设计是挑战也是机遇。未来的电子产品的交互将根据人的需求,实现更立体和更真实的交互。今天的触控技术是平面,未来的可能是三维。未来的交互将不仅以目前的平面图标等形式出现,而是涉及有形的、人机的交互,将会有很多有为之处。

传统工业设计解决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对话,目前平面的交互淡化了人与物的交互,更多的是和内容。技术的发展会再次将交互推动到人与人或者是人与物的交互。现在所谓的传统工业设计的很多理念或者很多手段会有一种新的光芒,是当前设计理念的一种延续。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强,新技术的涌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工业设计思路的终结。设计服务于产品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类似的,但毫无疑问会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机会。

没有对接的设计会形成价值的短路,如果不对接的话所有的概念就飘在空中,对产业是没有贡献的。品牌和设计公司的直接对接能让设计的价值产生通路。如果设计能够和相关的厂家对接,形成一个创新的产品,才是设计大奖真正的意义。

北京艺有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丰顺

在未来设计中,技术因素作为驱动力的地位将越来越显著。技术的发展会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电子产品将呈现设计趋向简约化、设备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增强等趋势。以前的电子产品从设计到成品,由于技术条件影响会受到许多制约。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设计师可以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空间比以往更大。设计师需要不断理解并吸收新技术,并将这种理解转化成设计上的创新和创意。

本次大赛企业命题组这种形式的对接节省了企业寻找设计公司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的设计团队和外部的设计公司之间形成了良性的竞争关系,这也更有助于优秀设计创意的诞生,并真正实现落地。产品的设计哲学是要与品牌形象相结合的,设计者需要对品牌有足够的认识。与此同时,设计需要回归消费者,一切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深圳怡美工业产品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琦

将中国电子产品设计公司九强与计算机厂商的需求进行对接的邀请展非常有意义。这样,设计机构能够将在其他领域设计作品中汲取的创新观念带入到电子产品的设计中,把以前没有实现的设计概念转化成为可量产的产品,最后转化为商业价值。

“昆山杯”已经成为了衔接专业设计师与计算机厂商的桥梁,这样的方式提升了大赛的整体形象,使得设计大赛的性质有所改变,增进了设计的可实现性,让设计师有了一个很好的练兵机会。

洛可可设计集团董事长 贾伟

要把中国的设计公司与厂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厂商,一方面是诸如洛可可这样的设计领域的中坚力量,它们的紧密联系和顶层合作,同时基于对消费者更深入的理解,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更多的产品和创新。

在从工业化时代迈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进程中,将会有更多的情感注入到产品之中,产品由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转变为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和物质需求。苹果只开启了交互时代的冰山一角,未来基于云端的设备将非常丰富,并具有更为个性化的色彩。在云时代的终端将非常的个性化和私有化,将会有更多全新的产品出现,而这些产品必然基于对消费者更为深入的理解以及消费者个性化的体现和细分。

龙域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文庆

工业设计最主要的是做好用户分类,明确定位。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应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人在用这款产品?设计师由于受到过专业训练,在审美和概念上会有定向思维,往往会与最终用户的感受不符,不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设计师要尽量克服这种思维竖井。

将设计公司和笔记本电脑厂商联系起来,可以让专业设计公司充分表达对电子产品设计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拓展设计师的思路,使他们得到锻炼。这一平台让中国设计界有集体发声的机会,获得更多关注,进而体现中国的电子产品设计水平。

上海木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 丁伟

设计推动的产品革新过程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设计所展现的力量和智慧经历的是从“吸引人”、“感知人”到未来的“理解人”的不同阶段。目前以各式终端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智能化和感知的体验。

云和相关技术为工业设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将颠覆传统的工业设计理念。传统设计发挥的空间可能越来越小。未来的电子产品的设计将是一场精细化的革命。例如,设计聚焦和争夺的可能是毫米级的触屏,精确到像素的创新,这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从工业设计和产业配合的角度看,设计的重要性将被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上,成为产品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深圳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刘斌

篇5

【关键词】问题意识提问设问教学

从教这么多年,尽管我们也一直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用课标的理念精神潜心研究我们的教学,但总感觉在实施过程中与设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还是视教师为权威,总觉得跟着老师的步伐走放心,老师怎样说,学生就怎样去做,学习欠思考,提问的主动性不够强,质疑的意识无法形成自觉行为。古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现象的改变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的改变。在这里我仅从如何从改变提问开始,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树立问题意识很重要,学生要勇于提问,教师巧于设问,有了双“问”,课堂教学才有效、高效。

一、精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2011年版的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从“两能”向“四能”转变,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问题的重要性,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例如在教学比较大小时,学生快速的说出几个数,教师快速回答用大于号、小于号还是等于号,在共同判断对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积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我小时候也是个不爱发言的孩子,我怕自己说错老师说我,怕同学笑话我。即使自己有很多小问题却不敢提问,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不思考了,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同学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这种惧怕心理,不敢提问。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

三、巧于开导关键“节点”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小学生提问的能力。通过问题解决,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提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能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也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注意难易性,善于抓住关键“节点”启发学生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在导入处设问。

语文习惯在导入新课时设问,数学同样可以在导入新课时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加强映像,学习新知识时,教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设问要有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尽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有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又可以测出圆的周长

2、在疑难处设问。

在学生难以理解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时,这时教师的设问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教师的设问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理解程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既能起到学生启发引导的作用,又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体现提问的技巧性。

3、在解题规律处设问。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发现、理解和掌握规律。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教师在归纳概括规律时要精心设计提问。例如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异分母分数和带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后,为了把这三个计算法则统一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作了概括性的提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步骤是怎么样的?启发学生从计算步骤、计算方法进行讨论与概括,引导学生提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律:1、分母一定要相同,不同的要先通分。2、是减法的,如果被减数是整数或者是带分数,而且分数部分不够减时,一定要先从被减数的整数里拿出1或几化成假分数后再减。3、整数部分相加、减,分数部分的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4、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诚然,“问”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必须环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将教师的“设问”和学生的“提问”结合起来,“双问”齐下,才能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才谈得上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中教网 2007年11月4日

篇6

云计算已无处不在

现在云计算这个概念非常热,能不能讲讲到底什么是云计算?

王阳:目前这个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国电子学术云计算专家委员会80多位专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给出了一个基本的看法。他们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根据这种计算模式,所有的计算资源或者叫交互能力,都是动态可伸缩的,且被虚拟化的。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可大大降低成本。

我们依然听得“云山雾罩”,能否具体说说云计算到底有哪些优势?

王阳:云计算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和规模性,很容易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并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管理。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跨地域,像百度的搜索引擎,其主要的服务器虽然可能是在上海,但所有的中国人都可以用百度非常方便地搜索信息。实际上,搜索本身就是云计算非常典型的一种服务模式,为搜索所做大量的后台存储和处理的工作,就是云计算。

为什么要有云计算?云计算对企业有哪些价值?

王阳:云计算使我们的计算资源能够合理地配置,使应用能够随着我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还大大节约了IT运营维护的费用,企业之间的资源也可以互补。对于用户来讲,不需要购买软件和硬件,甚至也不需要知道谁来提供这个服务,用户只要关注自己需要怎样的资源、得到怎样的服务,就可以了。应该说,中小企业是云计算最大的受益者。

行业云实现商务流程标准化、自动化

能不能通俗一点,用企业的案例来说明云计算的运用?

王阳:比如说医疗行业,病人的电子档案应该怎样管理,医生之间的协作平台应该怎么做,所有这些都有一些标准。如果把这些标准拿出来,而且按照每一个行业进行集聚的话,这就是一个行业云。行业云对我们生活非常有用――这是云计算最终的价值体现。按照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制造,各个行业都可以去应用这个架构。

行业云是什么概念?有没有更为通俗的解释方法?

王阳:云是一个比较具象化的概念,很多人坐飞机时会有一个感觉――把云踩在脚下。这时候,你就觉得云是实实在在的;而你仰头看天时,总觉得云是飘忽不定的。十年之后云计算会怎么分布呢?我认为,企业的系统上面会飘着两朵云,一个是私有云,一朵是公共云。公共云是为所有外界的人服务的,私有云是为行业或者企业服务的。通过这两朵云,不管是企业内部的人,还是企业外部的人,相互之间都能够协作。行业云就是一个协作的平台。

云计算让中国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中国在云计算,特别是在行业云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商机?

王阳:中国的企业相对于国外企业来说,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但是如果我们打造行业云,把行业当中最好的流程放上去,把它做成一个生态系统,让整个行业的上下游都在这个云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交互,价值就相当大,可以实瑚跳跃式发展。国外的企业正在努力往这个方向走。

不管什么行业都可以运用云计算?

王阳:通过行业云,我们可以一下子提升整个云计算的水平,这是我们国家和企业面临的很大契机,在中国各行业发展计划中,行业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方向。不管是在金融、贸易、物流,还是制造、石油、化工,都可以用行业云、用行业的流程,把它打造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智慧行业。

有人认为,中小企业可以先进入低成本、信息流非常充裕的云服务,来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你如何理解呢?

王阳:云计算和物联网是一样的,本质上要降低IT的成本,提高IT的资源利用率,优化业务流。我认为,这各传播的过程需要五年以上,这个过程中,IT服务业,包括电信、软件、网络运营提供商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因为IT的成本会下降,投入的风险会降低。不过,短期内想看到颠覆性的变化则不太现实。

电子商务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行业请问云计算在这其中有怎样的作用?

王阳:中国的零售市场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市场,而零售市场中发展最快的是电子商务。我们今天所谈到的电子是商务,只是在网上进行购买行为,而电子商务云所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电子商务首先要抓住什么?市场。那就得进行个性化营销。在网上,消费者可以比较,然后下单、汇款、送货。这个过程涉及到物流、仓储,它是把整个行业的上下游全部串在一起:产品价格、客户管理、市场引导……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端到端进行优化,这就是电子商务云在零售行业的应用。

除了零售,你认为什么行业用到的云计算比较多?

王阳:除了零售行业,物流行业也是云计算运用相当广泛的行业。中国是制造大国,中国的制造依赖于物流,而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目前相当低。在中国,物流公司到底是什么概念?原来叫运输公司,现在叫物流公司。物流这个行业可以通过云计算的形式来进行整合,加速它的转型。

篇7

一、要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知识去吸引学生

化学教学中,我们设身处地的为学生作想,让学生知道教师的苦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重要性,与学生谈心、交流学习心得。例如,部分内容要求教师讲解,这就要求语言上有吸引力,语言要丰富、准确、精练、逻辑性强,而且表达要清晰、形象,讲课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都要讲究:做到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戏剧性,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就要求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比如讲解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如施塔尔的“燃素说”;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故事;居里夫人发现放射元素镭的忘我精神和爱国精神;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故事。还有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化学事例,比如,我国在商代就能制造青铜器,这比欧洲早1900多年,河南出土的古剑,能切开叠在一起的15枚铜币,生活中的化学小魔术,用白磷自燃的事实讲二次大战中英雄的故事等等。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向学生描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事实。让他们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学化学不是简单枯燥的记忆元素符号、化学式、物质分类等概念。从而让他们具有进取的精神,愿意听老师讲,愿意到老师身边来。

二、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辩正地统一起来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具有同一性,程序性、比较性三个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辨正地统一起来。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全部信息,进行放射性,多方位发散,多方位论证,多因素分析。例如,化学计算的一题多解,基础理论教学中,对一个问题,一个论点,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加以论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离和物质的鉴定,多种鉴别方法的设计等训练,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爆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发散性若没有收敛性思维作补充,容易发散无边,变成幻想空想瞎想。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就要适当收敛。例如,学生对同一实验进行多种方案设计后,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对众多的方案进行比较和可行性检验,从而寻求较好的方案。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以及二者的辩证统一,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方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电子云”概念很抽象,教师用语言、挂图均不易表达清楚,采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模拟“电子云”,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电子出现的“几率”大小,从而理解“电子云”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

篇8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展示微观现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的电子云、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如消去反应等、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

    2、有毒、有害、现象模糊以及较难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

    3、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4、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陶瓷、水泥、玻璃的生产流程等。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不能滥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合理、适当”,所谓“合理”就是该用的时候用,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不是为用而用,单纯追求美观、摆样子。所谓“适当”就是恰到好处,用得适时。

    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工作,使教师的活动不象以前: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简单电教手段组成,而是综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增加课堂容量和知识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刚学习化学时,学生不易理解排空气集气法的收集原理,也不易讲述明白,若制成多媒体课件,设计为一种气体将另一种气体从集气瓶中排挤出来,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就懂,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2 、再有,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尤其在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既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实验室制取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多媒体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且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一堂课45分钟,有的实验时间长,不易马上见到实验效果,如铁生锈的实验,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需很长时间,不可取,如果改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其实验过程,几分钟即可,既节省时间,又加快了课堂节奏,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联系

篇9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经常运用的一项能力,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是一项经常运用的能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计算方面也是存在着差异的,有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很好,有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只是一般般的,很多老师都觉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老师们也一直在想办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可以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也可以让学生很好的生活。那么,到底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让我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当前,学生对计算有着轻视的态度,认为计算是死知识,不需要动脑筋,照着教师教的方法去算就可以了,一旦遇到了计算较大的数或者步骤比较多的试题时,学生就感到厌烦了,缺乏信心和耐心。所以,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正确对待每一道计算题,要对计算题进行分析,算后仔细检查、验算。其次是让学生重视计算,知道计算在数学成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帮助学生分析每一次测验计算的失分与成绩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将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给学生讲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以次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由此,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了,对题目的特点分析比以前仔细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

在计算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做题前先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运算符号。二想,想数据的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三算,认真的进行计算。四查,每算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方法是否合理。

针对小学生一见难题、简算题就产生畏难情绪的特点,我采取“每日一题”、“难题找家”、“谁是常胜将军”、“我的解法最奇特――一题多解”的方法鼓励学生在竞争中征服难题,战胜困难,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上述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统计图,记录自己的成绩;每组设计一个统计图,记录本组成绩,定期评比,定期表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神。

三、理清思路讲清算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四、注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在小学新课程中,要求对同一个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在计算65-36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以后,再讨论交流,抽样以后发现有以下几种算法:生1:按照笔算的方法来计算,个位5减6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当十,就是15-6=9,十位上5-3=2。结果是29。生2:把36看作30与6的和,先从65中减去30得35,再从35中减去6得29。生3:把36看作30与6的和,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先从多65中减去6得59。再从59中减去30得29。生4:把36看作40,65-40=25,多减了4,就要加上4,所以25+4=29。生5:我发现个位相同的两个数相减,计算时很方便,因此,先从65中减去35等于30,因为少减了1,则要减去1,所以结果得29。这样,提倡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潜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

五、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就需要给学生做出榜样,流利地讲出10以内加减法的算法,让学生从心底里敬佩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还能够在课堂上提升课堂的教学成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学生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并且给予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导,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在数学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质,与教师共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果。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出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题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也可以采取游戏和故事的形式来激起学生的计算兴趣。

【参考文献】

篇10

互联网不像计算机而更像是一个大脑

以前提到人工智能的时候,人们总是提到计算机,甚至个人电脑初期,计算机与电脑之间的界限,在常人看来也是模糊的。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不准确的定义。计算机是按照人类输入的程序或者命令高速运转的一种人工智能。除了高速,计算机的最大特点,就是逻辑性与精确性。互联网不是这样,可以说,互联网是一种更高级的人工智能,它更接近于人脑或是人脑真实活动的仿真效果。真实的人脑是如何活动的呢?是一种不由自主的精神溜号活动。本来的动机是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这代表了理性与逻辑的倾向,也是早期计算机所解决的问题,即按照预想的方案按部就班地活动。可是,人脑的真实活动情形不可能这样,集中的注意力总是在活动的中途被一再打断。精神的线条不是直线的,而是中断的曲线。我们靠直觉去领悟,来不及计算。

换句话说,“人类的大脑是相当笨拙的――但那恰好是它如此聪明的原因。”(同上书,第26页)比如,人脑的速度与真正的计算机比较,是相当缓慢的。人类的智慧并不依赖于计算的速度快,而是来自于选择的正确程度,这是一种相对模糊的预测性。相比之下,计算机反倒是笨拙的,因为计算机要把所有的数据都核对一遍然后再下结论,而人脑只要大致浏览一下,就心里有数了。这就像预测对方打过来的网球,我们总能大致知道它的落点并且把球击回去。大脑的真实活动不仅是记忆,而且是一种毁灭与创造同时发生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人事先是把事情将要发生的过程能预测清楚的,我们只是思考那些说不清楚的问题。

“如果像我们的大脑一样思维,那么计算机就要这样:一开始高度集中注意力去搜索一个条目,接着就心神不定了,然后发现自己茫然地盯着窗外(假设有一扇窗),思绪远远地飘向一个温暖的意境空间――那里绿草如茵,其间跳动着缕缕阳光,或是类似的地方――突然,砰的一下,被硬生生地拽回了现实:‘别忘了买狗粮!’这就是人类的思维方式。”(第4页)这也正是互联网活动的特点。也就是说,审美、创造、沉思、想象,都是互联网本身的活动特点,它的连接方式是穿梭、反转、迂回,如此等等。换句话说,互联网这种灵活多变的系统,将取代那些固定的、预先设计好了的、按照几条基本路径运行的系统。

大脑――互联网的运行

从来的社会学家都把人看成相互依赖的整体,其实,人首先是单独的个体。人的绝大部分内心世界都是无法与他人交流的。这种情形的最极端与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那些给亲人留下一纸遗书而自杀的人,这是一些绝望的人,当极端不被世人乃至亲人理解时,他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勇气说明这样一种悖论:人同时是不可能被人理解的并极其渴望被他人理解的。正是这样的情形,使人无比孤独并陷入无限的沉思,这就是意识的来源,它的一个典型总结,就表现在哲学家笛卡尔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这些类似的心情不仅始终存在着,而且被一再重复或模仿――这是最基本的人类精神活动。现在,人类的精神文明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将最深刻的精神活动折射到一台机器上,以至于使这台机器不再是“机器”而成为人的精神活动的化身。具体可以说,互联网是一个大脑,而不是说,互联网像一个大脑。

具体到实践领域就是,一个从事脑科学研究的专家,决定把脑科学知识应用到互联网的发展上,他开办了很多家公司并且获得巨大的成功。他就是以上那本书的作者斯蒂伯。

人脑从来不是以专注的方式从事思考的。我的意思是说,脑子里不是先出现一件事再出现另一件事。不是的,事情在脑子里从来不孤立地出现,而是同时、许多、一片――它们如何连接起来,是我们事先无法清晰知道的――这样的情形,既是脑子的弱点也是脑子的优点,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充满情趣。还有,由于记忆与视觉错误等多种原因,“正确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正确的想法,只是想法。换句话说,人的一生是在错误与被误解中度过的,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人生的常态。

同时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之间连接的多样性,这不仅是人脑也是互联网运行的特点。如果说人脑――互联网运行在某一种相似的系统中,那么它总是同时面临新奇不精确的事物,就像“我们可以同时走路、嚼口香糖、说话,并且记住某个人的名字。”(16页)类似的情形在互联网中实现,就最真实地模仿了人的智慧。

云计算或互联网如何思考

所谓云计算,是将几十万台计算机组成的庞大计算系统,以最快捷方式获取信息。这个“云”之所以更像是一种生物活动,就在于它是并行处理各种信息的。换句话说,任何一台计算机,即使它庞大无比,速度惊人,它也是一台单独的计算机。现在的“云计算”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呢?“我们正在从独立的计算机阶段发展成联网的计算机阶段。Google、微软、亚马逊、雅虎等正开放它们的‘云’资源,这样很多公司就可以使用这种计算能力,来代替各自的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第33页)

互联网和云计算有什么关系呢?根据斯蒂伯的看法,互联网就是一块“云”――大量的计算机连接一起进行交流――凡是在中国有QQ聊天号码的人,都不难领会这里的情形。当然,这里有一个区别,互联网的主要功能,不是用来进行计算,它被用来完成大脑的三项重要工作:信息存储、处理和交流。

互联网如何模拟大脑的思考,这里我们用一个例子说明:在最近一个热门的计算机编程竞赛中,一个失业的心理学家打败了众多计算机专业领域里的高手,问鼎头名。为什么呢?只因为他是心理学家,尽管他在计算机方面是个“外行”。这个竞赛由一家在线影碟租赁公司组织发起。这家公司用一项被称为电影选择的技术来帮助顾客搜索喜好的电影。这是一个有关预测人们的喜好的难题,它既要满足人们对热门电影的需要,又要满足对某些电影的特殊爱好者的需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预测人们的喜好与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有密切关联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台优秀的预测机器。早期人类就是通过动物的爪印和粪便来预测其踪迹的,否则人类早就在物种竞争中灭绝了。这就是靠大脑的奇特之处:直觉。直觉虽然不是绝对正确,但是它迅速且只靠相对稀少的信息――当然,它们是一些最为关键的信息。同样,以上那个失业的心理学家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更少的信息――只是挑选那些符合观众胃口的电影,而不是所有的电影。这是一种快速辨别某种模式,然后进行预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