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学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学就业方向

篇1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或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但这只是传统的就业方向,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单位了,很多毕业生还会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可以说新闻传播学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广泛,很被看好。

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传统媒体、新媒体策划、行业编辑。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而且据数据统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广告行业,广告文案撰稿人主要负责撰写广告宣传册和产品包装上的文字,以及配合广告创意设计推广软文。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同学可以关注企业的广告部,以及媒体中负责广告投放的部门。广告领域是一个关注市场的方向,除了对传播技能有要求之外,一定的市场意识也是必须的。

新闻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化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理论、传播学原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心理学、新闻编辑、舆论学。

篇2

关键词: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110-04

研究背景

1978 年传播学正式传入中国,至今已有 20余年。多年来,中国传播学从推介基本概念,到 1996 年学科地位被国家教委认可,再到 2002 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的成立,传播学在中国由引入普及逐渐走向独立深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早已出现了拓荒者,并开展研究,形成新的学科。随着中国体育事业、传媒事业的发展,以社会发展需要为背景、以学科发展必然趋势为前提,形成了传播学、体育学交叉研究领域的体育传播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还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体育事业管理者、体育产业经营者、体育信息传播者等大量的应用型人才。1985年上海体育学院率先设立了体育新闻写作班, 标志着中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诞生。1997年,成都体育学院按照国家招生计划,正式招收体育新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首次正式招收这一专业方向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二级学科“新闻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下属的“体育新闻学”硕士点在我国普通高校已初具规模。

体育传媒的巨大发展迫切需要与之适应的体育传播专业教育。因此,对体育传播专门人才(即体育传播主体)的培养和教育就愈发重要。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也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体育传播理论和高级体育传播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初,中国传媒大学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增设了“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向”,标志着“体育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以此为前提,本研究以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体育传播学科建设与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视角。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家政策文件;阅读相关著作包括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体育学等方面的著作;查阅中国期刊网相关论文60余篇。

2.2 调查访问法

以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状况为调查对象,通过互联网浏览10余所高等学校招生网页,采集信息。访谈传播学界、体育学界、体育传播研究人士共6名,探讨体育传播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获取体育传播学界前沿信息。

2.3 对比研究法

将体育传播学与体育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学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了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的对比;国外新闻传播学研究生与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比。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新闻学与体育传播学科之异同

“新闻学更注重过程和制作细节。传播学研究效果,而不注重过程。学传播理论的学生虽然也需要了解传媒,但他们需要了解的主要是结果,是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对公众舆论的影响等,他们不需要了解过程,不需要了解每一条新闻的每一个制作环节。”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在接受访问时发表了对新闻与传播异同的见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别,从传播的性质方面说,它和各类内容的新闻一样,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体育新闻同其他新闻相比,又有不同之处。这是由于新闻事实本身的性质以及事物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不同事物的性质不同,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也就不同。因此,所构成的新闻事实的外部特征也各有差异。体育新闻具有如下特征:发生的规定性(时间、环境、技术的规定性);数字特征(比赛成绩、比赛结果的数字呈现)。

与体育新闻学不同,体育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对体育思想、知识、理论、规则与运动方法、手段、技能、技巧等的衍生和传递,也包括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传递。它不仅涉及到体育界之间通过比赛、互访等形式的交流、传播,同时也有体育事务经营管理中的传播现象,更涉及到体育与大众传媒的相互关系。

体育传播学既是传播学在体育领域的表现和运用,又是体育学在传播学中的延伸和拓展,是传播学和体育学相互渗透的结果。研究体育传播学有助于建立体育传播学的独立理论体系、为体育传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大众传媒的体育报道实践提供依据。

3.2 体育传播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

新闻学、传播学同样隶属于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本科阶段大多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要核心,博士阶段强调培养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在硕士培养阶段,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却不甚明确,是继续强化本科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或是提升理论学术研究水平?这已成为困扰高校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大问题。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亦是如此。

通过对传播学、体育学培养目标的解读,对比体育新闻学硕士培养目标,我们把体育传播学硕士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他们对于现代体育传播现象有职业敏感,并能够利用现代体育传播理论分析体育传播现象;运用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策划、组织和开展各类传播活动,对大众体育传播的相关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3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科的建设现状

3.3.1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硕士)招生现状

为了解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传播学学科建设现状,笔者通过互联网浏览10余所高等学校招生网页,收集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传播学科建设的现状(见表1)。

在被调查的11所高校中,体育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5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于体育院系,招生专业方向主要隶属于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隶属于“传播学”的招生专业,目前招生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

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受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影响很深,奉传统的密苏里、哥伦比亚新闻教育为典范,主要以人文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一方面重视采、写、编、评类的基础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开设大量的新闻传播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据调查,在当前的体育新闻传播教育之中,所有的体育新闻(传播)专业都将文学基础类和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作为基础主干课程(见表2)。

上述课程仅是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的一部分,但大多数院校都以此类课程作为基础主干课程。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是我国体育类院校中开设体育传播学教学较早的两所院校,其课程设置也相对成熟,可为其他高校体育传播学科的建设提供参考。

3.4 体育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到传播学科学生的就业。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为新闻传播学科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媒介的用人要求也正向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新闻人才转变。无论是国外的媒体实践还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都证明我国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已经出现EPS趋势,即Elite-精英性,Popular-大众化,Special-特色、专业性或专门性。因此,如何培养高级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4.1 构建“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多个专业领域指导教师“协作式”培养

从国外研究生发展过程来看,随着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多样化,培养方式也从单一的“研究式”派生出了“专业式”、“教学式”和“协作式”等方式。美国是传播学的发源地,传播学教育质量居世界前列。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注重实务与理论并重。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做硕士论文时,有两名导师,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的导师(媒介工作者),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导师。该学院认为通过让业界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合作,能够获得最好的教学和指导结果。

体育传播学在高级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协作式”培养模式。组织锻炼“多元化”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既有体育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体育传播学领域的专家,又有媒介高级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协作培养的方式,由多名专业方向的专家共同形成导师小组,协同所修专业的导师,对体育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

3.4.2 构建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呈现出六大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建设体育传播专业课程,必须凸显体育的专业性特征的要求及当代体育传播的特征要求。围绕体育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提高课程的综合相关程度;确定好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比例,精简必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结构。打破学科界限,实行“大学科"教育,加强基础素质、强化专业理论、重视媒体业界实践、实现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3.4.3 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对22国的新闻教育进行考察之后,提出了传播人才应该具备4个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实践能力是媒介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是以上四个方面的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体育传播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将媒体运行与体育传播学科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组建仿真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体育传播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内的概念课、校内媒体工作机会、校外媒体实习机会。实际上,在新闻传播领域,各院校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等等。

体育传播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参照前人的优秀实践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唯一的,不可忽视体育基础理论、体育传播实践能力的培养。

3.4.4 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

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时说到:“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今年进校的学生要几年后才进入市场接受检验,我们应当考虑到他们毕业时市场需要什么。我们一方面要倾听传媒业界的意见,同时要自己做判断,根据业界对现状的分析预测他们在未来几年的具体需求”。体育传播学科的产生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媒体业界的需要是检验体育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才是体育传播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对传播学、体育学培养目标的解读,对比体育新闻学硕士培养目标,我们把体育传播学硕士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体育及传媒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体育理论、传播理论和文化洞察力,适应媒体业界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体育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

4.1.2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于体育院系,招生专业方向主要隶属于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体育传播硕士研究方法是唯一隶属于“传播学”的招生专业,目前招生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隶属于二级学科“传播学”下的体育传播学科(硕士)建设刚刚开始,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探索状态。

4.1.3 探索高级体育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构建“多元化”指导教师队伍,实现多个专业领域指导教师“协作式”培养;构建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组建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界与业界紧密联合,以业界需求为导向,共同培养体育传播人才。

4.2 建议

4.2.1 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革新。全面整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促生优化效应。

4.2.2 改变学界与业界脱节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传播领域的合作,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4.2.3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专业人才的高度培养业界广泛认可的人才品牌。

参考文献:

[1]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J].国际新闻界,2002(4).

[2]王永盛.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高钢.学界与业界在交流中融合、发展――新闻学者的思考与期待,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J].中国记者,2009(3).

篇3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互联网时代;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32-02

一、互联网思维――新闻传播学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

1.媒介融合――无法避免的传媒业发展趋势。自1978年,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教授(Nicholas Negroponte)绘制了三个分别代表广播电影产业(Broadcast and Motion Picture Industry)、计算机产业(Computer Industry)、印刷出版产业(Print and Publishing Industry)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并提出了“这三个产业正在走向融合这一聚合过程”起,关于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研究就逐渐走进以西方学者为开拓者的全世界相关领域学者视角中。我国关于媒介融合这一议题的研究于本世纪初就有学者触及,并在近几年被更多的学界与业界人士所关注。不仅在学术界,传媒业界也因技术、政策与资本三个主要因素的推动,在现实中进行着媒介融合的行为。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生存受到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的严重挑战。

在Web1.0时代,互联网新闻的内容提供方式主要是依靠平移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构成,以编辑和信息为中心。这一时期,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栏目、报纸电子版对传统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平台。新兴媒体在此时无论从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渠道还是受众数量来说,都无法对传统媒体构成威胁。因此传统媒体进行媒介融合的意愿并不是十分强烈,此时的媒介融合仅表现在内容形态与传播渠道上的初级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终端快速普及,Web2.0时代来临,交互传播是其最基本特征。以微博、微信、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以个人为中心,用户创造内容成为这一时代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新元素。新兴媒体的传播对象身份由“受众”变成“用户”,它自身带有的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等特性使其快速被广大互联网用户接受。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从受众数量、广告收入上都受到严重冲击。在美国,自2009年起就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六家主流报纸出版公司申请破产;在欧洲,多家报业巨头遭遇倒闭、重组、裁员等噩运;在中国同样,全国报业零售总量2014年与2013年相比下滑30.5%。不仅仅是报业,全球范围内,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份额都被数字媒体迅速压缩,传统媒体生存受到严重挑战,媒介融合成为无法避免的传媒业发展趋势。

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在传媒机构改革中应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意见》要求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意见》特别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按照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的要求,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意见》提出融合的最终目标:

(1)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2)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3)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并要求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在《意见》通过后,特别是在会上专门就此发表讲话后,无论对于传媒业界还是学界而言,“媒介融合”这一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2.新兴媒体――新闻传播学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面对新闻传播业界媒介融合的现实,以及新兴媒体的发展与逐渐成熟,新闻传播学教育同样面对着不小的挑战。

从学生就业选择来看,由于传统媒体的经营活动,特别是传统媒体中的传统新闻编辑部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而新兴媒体从机构数量、机构规模、营业收入等方面发展迅速。因此,新兴媒体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较好的就业选择方向。而在传统媒体内部,由于媒介融合的现实,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成立了独立的新兴媒体部门或全媒体部门,它们同样是学生就业的一大选择。因此,对新兴媒体的熟悉,对新传播手段的掌握,甚至对新传播技术的运用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必须攻克的新难题。

从新闻传播教学来看,上文已提到新闻传播业无法避免的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新兴媒体机构和部门是学生就业的一个良好选择,因此为了配合这一新现状,新闻传播教学从教学方式、学科知识结构建构等方面都应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培养能融入新一轮传播革命中的优秀新闻传播从业人员。

二、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新兴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做出的变革、媒介融合正在进行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样的现实下,怎样才能实现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创新与突破。从调整后的新闻传播学科设定看来,新闻传播学下的二级学科增设为四个,它们分别是: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从这一设定也可看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面对这些现实,在教学中能有些怎么样的创新与突破呢?笔者认为主要从教学方式和学科知识结构建设这两个主要维度出发,以求有所收获。

1.搭建“自媒体”平台,将新兴媒体带进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从本学校现有的新闻专业开设课程中可看到,除了专门开设的《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外,新闻专业的许多课程内容亦都与时俱进进行了修改,其中都涉及到了关于新兴媒体、互联网等内容。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接触专业课开始,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问题贯穿了学生的整个本科学习阶段。

以笔者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对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对本科三年级学生进行《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时就提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搭建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平台的运行情况将与期末成绩挂钩。根据平台的内容组成、内容、机构设置、影响力等因素作为评分依据。笔者认为这样一个“自媒体”平台的搭建和运行,非常有利于学生生动、深刻地了解与掌握新兴媒体的发展和运行情况,掌握新兴媒体的特殊性,并且可将所学到的所有专业知识在这一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平台的运行贯穿学生的本科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能随时使用的实践场所。在平台运行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可与专业老师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学生以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验。

在笔者对学生提出这一建议后,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学生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快速搭建了数个自媒体平台,也有学生将自己已在运行的自媒体平台作为项目提供给笔者。学生与笔者在课后就平台构建、专业知识运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增强了学生传媒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力。

2.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渗透与扩展。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除了对新闻传播学知识的充分掌握外,学生还应对互联网相关技术、经济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最好能实现实际运用。

而综合性高等学府,无疑给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庞大的人才资源与实验室资源。如现在最为人们所关注,并被传媒业界十分重视的大数据技术。对大数据技术的了解、思考大数据技术与新闻传播业的结合,甚至对大数据相关工具的运用都是现在的新闻传播业者应掌握的问题。而笔者所在高校也于2014年成立了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因此,在新闻学课程设置中,除了核心部分的新闻传播业务、新闻理论的设置外,可利用这一资源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同样经济科学的渗透对学生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传媒现状也十分必要。

篇4

关键词: 地方院校 新闻专业 职业意向

21世纪初,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得到超常规发展。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共有681所高校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7个专业布点数达到1244个,在校本科生约23万人[1]。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的繁盛,为我国的传媒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传媒市场竞争加剧,传媒业迅速整合,传媒业对传媒人才要求提高,势必给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就业带来一定困难。

有研究显示,在我国传媒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媒专业毕业生工作对口率逐年下降[2]。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新闻教育超常规发展、传媒毕业生专业对口率逐年下降的背景下,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职业意向到底呈现哪些特征,他们对未来的职业想象如何?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职业意向的最新动态,为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6所地级市的地方院校(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湘南学院、邵阳学院、吉首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媒体)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发放网络问卷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他们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对专业对口与否的态度、毕业后的打算、就业地域意向等方面。

问卷调查有多项选择题和单项选择题,不按题目要求填写,视为无效问卷。本次一共回收问卷1750份,无效问卷140份,有效问卷一共有1610份。样本构成情况如下:性别:男性占16.96%,女性占83.04%;年级:大一占28.7%,大二占25.65%,大三占20%,大四占25.65%;新闻学占55.57%,广播电视学占38.11%,新媒体占6.32%。本研究使用问卷星对收集到的161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并讨论。

二、研究发现

(一)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调查发现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能找到工作,但要付出努力,而且找到的不一定是自己理想的工作;少部分学生认为找工作比较困难;只有极少数人比较乐观(如图1所示)。

(二)专业对口与否的态度

对于未来工作是否希望与所学专业对口,大部分学生希望找与专业对口或者相关的工作;少部分学生对工作与专业对口与否无所谓;极少数学生明确表示找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如图2所示)。

(三)毕业后的去向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直接就业;五分之一多的学生希望进一步学习,少部分学生希望自主创业,极少数学生希望出国(如图3所示)。

(四)就业地域意向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就业地域的选择,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希望家乡所在的地区,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及武汉、成都等新d崛起的二线城市工作,只有极少数学生希望在所读大学所在的城市工作(如图4所示)。

(五)就业薪酬期望

对于就业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学生将自己的工作起薪定位在3000元~5000元,少部分学生将工作起薪定位在5000元以上,极少数学生定位在2500元之下(如图5所示)。

(六)就业单位意愿

对于什么类型的行业,调查发现,选择传媒业的学生所占比最大,超过三分之二;教育为五分之一;而只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政府机关和互联网行业(如图6所示)。

通过对准备选择在传媒行业就业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三分之二的学生希望在省级以上的媒体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地市级及以下的媒体工作(如图7所示)。

通过对准备选择在传媒行业就业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在选择媒体的类型上,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传统媒体,依次是电视、报纸和广播,其中选择电视的占比最大,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网站和手机移动等新媒体(如图8所示)。

(七)职业理想期望

在问及学生选择就业单位会考虑哪些因素时,学生首要考虑的是收入福利,其次是单位发展前景,再次是工作地点及稳定程度,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专业对口与否(如图9所示)。

三、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方法考察了湖南省六家地级市所在地方院校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意向调查,对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关于未来职业的想象做了较为全面的展示。

一是总体来说,地方院校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知比较理性,不盲目乐观,也不一昧悲观;大部分学生希望找到与专业对口或者相关联的工作,表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大多数学生希望毕业就直接就业,这与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重在实践的学科特性有关;大部分学生对毕业工作起薪的预期比较理性与合理,大多要求在3000元~5000元,这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调查显示的情况相符合。该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大学毕业生签约月薪平均为4765元[3]。

二是在调查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虽有一半的学生希望回家工作,但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希望到北上广和武汉、城都等二线城市工作,虽然大城市的机会多、资源好,但这与地方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竞争力的现实不符;在期望未来工作的媒体级别看,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希望到省级及以上的媒体工作,这与地方新闻院校为地方培养新闻人才的定位相悖离。另一方面,学生在未来职业选择的想象中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在调查关于学生对于未来职业是否希望与专业对口的态度中,绝大部分希望找与专业对口或者相关联的工作,然而在调查学生在选择未来就业单位中首先考虑哪些要素时,绝大多数选择收入福利、发展前景,而考虑专业对口与否只占总数的五分之二,也就是说,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两难抉择中,往往会选择现实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模糊性。

三是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共收到有效问卷1610份,其中新闻学专业(其实就是传统的面向报纸新闻方向)的占55.57%,广播电视学(其中还包括了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的占38.11%,新媒体的占6.3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新兴与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媒体,业界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对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迫切的需求。而调查中地方院校的新闻学专业设置大多还是面向新闻业界的传统媒体。在有关未来媒体行业的职业意向调查中,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网站和手机移动等新媒体的意愿。这就要求作为地方院校的新闻教学进行改革,以市场为风向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及人才需求的方向,及时调整学科内容设置[4]。大力开设新媒体专业,另外要在深化原有的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上,开设符合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媒体课程,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新媒体的运营,综合能力广泛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本研究亦存在局限性:一是本研究只调查统计了地方院校新闻专业学生目前关于未来职业选择的意向,并未调查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关于未来职业意向是否发生改变,以及为何改变;二是只调查了地方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关于未来职业选择意向在面上的情况,对于他们为何有这种意向并未做深入的分析和调查。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比如补充对生源来源地、父母职业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这种意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希望后续研究及相关研究人员能完善尚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有关未来职业的想象提供完整的图景,为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就业指导提供有力的建议,同时为地方院校新闻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正荣,冷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及难点[J].新闻战线,2016(11).

[2]顾倩.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就业能力培育分析[J].中国报业,2012(12).

[3]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2016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N].天津日报,2016-5-20.

篇5

(一)研究方法为了深入了解福建省高校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文采用了面对面的深度访谈这一质性研究方法。深访最大的优点在于营造相对轻松、自然的对话氛围,引导谈话伙伴表达其对于特定对象的感受、体验和阐释,从而帮助研究者从谈话伙伴的视角理解特定对象,对后者进行“深描”。通过对这一方法的使用,本文有望触及“局内人”对于当前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真实看法,了解他们对于既存问题的理解和对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的期待,获取丰富的细节信息和资料。具体说来,本文将选取福建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几所高校,引入相关利益者的多元视角,运用半结构式的访谈设计,与谈话伙伴展开一对一、面对面的交谈。

(二)个案的选择在综合考虑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院系整体实力、专业设置以及可操作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从福建省19所本科院校中选择了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仰恩大学人文学院作为研究个案。以上三所高校分别处于厦门、福州和泉州三市。其中,厦门大学是211,985院校,福建师范大学为一本院校,仰恩大学是二本院校。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7年,曾创办国内最早的国际新闻、广告和传播专业,目前下设新闻、广告、传播三系。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未分系,下设四个专业,曾开设福建省第一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仰恩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7年,下设新闻传播系与中国语言文学系。在专业设置方面,上述学院也各具特色(详见表1)。选择这三家作为本文的研究个案,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选样的多元性,进而提升相关研究结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谈话伙伴的招募为了更好地了解相关利益群体对于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看法,本文选择了行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作为谈话伙伴。这三类人群构成了本科教育的主体。行政管理者对本院系的发展历史、教育理念、制度、规划等基本情况最为了解;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是一切教育理念的执行者,也是检验者,能直接获得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反馈,对于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身体会;学生处于接收者的一端,本科教育的效果只能通过学生体现出来,学生对于教育活动的感受最为直观,因此这一群体也构成了本文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在谈话伙伴的招募上,本文采用了滚雪球的方法。笔者先从三所高校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作为谈话伙伴,通过电子邮件联络该对象。在获得对方首肯后,笔者发送正式邀请信,并通过他/她推荐其他谈话伙伴。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前后共招募到来自前述三所学院的行政管理者、教师、在校学生13名(详见表2)。

(四)访谈的开展在与谈话伙伴预约好访谈时间后,笔者前往三所高校,在谈话伙伴比较熟悉、感到放松的环境中,如办公室、咖啡厅等,分别展开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1](详见表2)。访谈时长视谈话伙伴的便利及交谈情况而定,多数访谈持续一小时以上。访谈采用半结构化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谈话伙伴,笔者设计了不同的访谈主题(详见表3)。访谈围绕这些主题展开,但具体问题仍视互动情况灵活提出:笔者尽可能在同一访谈中涉及对所有主题的讨论,但无需严格遵循主题顺序或表述方式。具体说来,与行政管理者的访谈多聚焦其所在学院的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制度设计、执行及其效果;与教师、学生的访谈则更关注教学以及其他类型的师生互动的情况,力图透过对师生互动过程及效果的了解,进一步探索宏观制度在具体教育活动中的实现程度、存在问题及可能出路。

二、调研发现

(一)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的“福建模式”调研发现,三所学院在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制度设计及执行,如培养理念、培养方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共识。这些共识既源于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特性,同时也受到学院所在地理位置及其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因此,笔者将这些共识概括为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福建模式”,兼顾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这一模式包含以下几项要素:1.培养作为“杂家”的新传人尽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方面差异显著,三所学院都认同新闻传播本科教育既要培养“专家”又要培养“杂家”的理念,主张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也要具备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方面,三所学院都将人文素养课程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当中,透过相关通识课程的教授,培养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在师资配备上,这几所学院也注重招纳具有跨专业背景的人才。2.倡导“实践教学”调研发现,三所学院都将实践教学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采用多项举措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如下:首先,完善实验器材的配备。调研发现,三所学院都有可供学生借用的摄影摄像器材和编辑机房,近年来,各学院更是加快了器材的更新换代,以满足师生日益高标准、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过去两年间全部更新了实验教学的设备并规范了实验室的功能分区,现设有舆情监测室、广告心理实验室、广告电话调查室、非编实验室和数字电影演播室,供全院师生使用。其次,实现校内外综合性实践平台的搭建与对接。我省高校基本都设有校内媒体,如校级报刊杂志、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院级报纸期刊等。除了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媒体实践外,各学院还广泛建立校外实践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机会接触新闻传播实务,在实践过程中展示自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开设实践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摄像、报纸编辑、视频编辑等,鼓励学生到媒体、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同时,各学院还会邀请业界专家来校进行短期指导或开设讲座,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国内各项赛事,指派专门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等。此外,非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将实践带入课堂教学中,如采用“真人图书馆”、模拟新闻会等形式,让学生活学活用,从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缩小与业界的距离。实践教学的理念因此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教学思想。3.确立“闽台合作培养模式”福建省与台湾毗邻,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频繁。本文调研的三所学院均与台湾高校建立了合作项目:厦门大学与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所互派学生或展开合作研究;2011年以来,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合作,在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三个专业联合招收和培养“3+1”(即3年在本校,1年在台湾世新大学学习)模式的学生;仰恩大学自2013年开始,每个学期邀请部分台湾高校的教授来授课,教授师资相对薄弱的课程。4.促进“教学互长”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落实各项制度的必要前提。三所学院在聚集和利用多方资源,增加学生与国内国际学界、业界的交流机会的同时,也采取多方手段,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频次和效果。具体举措如下:第一,实行班导制度。班导既有教学任务,也要负责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班导制度能增进师生对于彼此的想法和需求的了解,营造一种彼此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教育氛围。必须指出的是,这一制度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在班导人选的取舍上,厦大和福师大更倾向于年轻教师,后者更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可,从而更好地达成班导制度的目标。访谈发现,活跃的年轻教师的确更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学术、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给学生以指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鼓励和信心。第二,提倡“学生主导型”的授课方式。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以教师为本位的授课方式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尝试倾听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需求并做出改变。例如,有针对性地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或通过提问与讨论环节、让学生做报告展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将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引入课堂互动中,提升学生的参与感。第三,建立多种反馈渠道。三所学院都设有多种测评教学效果的手段,除了让学生在期中或期末对某一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外,还经常召开针对在读学生和毕业生的座谈会,现场征集学生对整个专业的教学情况及培养方式的意见,在为学院的未来规划提供依据的同时,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对自己教书育人的理念和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福建模式”面临的挑战依托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福建模式”,上述三所学院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媒体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人才。然而,诚如前文所述,随着新闻传播类专业数量的激增,以及进入经济全球化、数字化时代媒体形态和深层结构的调整和变迁,整个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开始进入瓶颈期,上述三所学院也不例外。调研发现,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的“福建模式”正面临诸多挑战。1.专业培养缺少“灵魂”尽管三所学院都将文史哲方面的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的必修课体系中,但无论是提供知识的一方还是接受知识的一方,都普遍感觉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养整体不足,亟待提升。这一论断的依据之一,是专业培养理念与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目标之间的错位:不少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不甚明了,不知道将来能干什么;还有学生表示无法了解传媒行业的社会价值,感觉“从事媒体行业太辛苦”,考虑要改投其他就业方向。一言以蔽之,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提供给学生职业必需的能力和技巧,但没有很好地培养起学生对新传人的职业价值和理想的认同,“灵魂”的相对缺失必将影响新闻传播类本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2.实践平台缺乏常规机制的保障调研发现,虽然三所学院都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实践教学”的效果还是不甚理想。首先,实践器材的配备存在若干问题:第一,设备更新较慢,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第二,学生对学校拥有的实践资源不尽了解,无法充分利用,能够使用到学校资源的往往是只有少数活跃的学生,设备的整体使用率不高。然后,校内外实践平台的搭建和使用与预设目标存在差距:第一,作为年轻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新闻传播专业较少受到校方重视,在争取校内实践资源方面缺乏优势;第二,在校外实践方面,学院缺乏常规性的保障机制,多数时候靠教师的私人资源或学生自己的找寻来获得校外实习机会,部分学院没有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实质性手段,如学分鼓励等,学生相对缺乏参与校外实践的热情。最后,实践类课程仍显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实践类课程的数量整体不足;第二,教师的实践经验普遍欠缺,部分实践类课程的内容仍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式略显陈旧、僵化。3.地域限制诚如前文所言,毗邻台湾的确是福建省高校的一大地域优势。然而,从整体上来看,福建省偏居东南,远离政治、文化中心,传媒业规模有限,无法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提供太多机会。例如,厦门大学一位受访的行政负责人就坦承,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本地可用的资源有限,厦门所处的地理位置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培养。4.师资力量不足近年来,高校普遍扩招,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调研发现,由于教师与学校需求不匹配或薪酬等问题,我省新闻传播院系多少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生比失调,在大班甚至超大班授课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难以充分互动,课外交流也比较受限;其次,师资断层,综合我省各院系的情况来看,50岁左右的年长教师和30多岁的年轻教师较多,40多岁的中年教师则较为缺乏;再次,师资水平达不到课程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最后,师资水平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位谈话伙伴提到:“师资力量并不能像我们理想化描述的那样子,新的东西出来之后,教师马上就能够跟上,然后马上把课程开出来。所以课程始终落后于我们所处的媒介环境的现实状况”。换言之,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无法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和资讯。

(三)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福建模式”创新性发展的方向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和挑战,目前,三所学院正尝试引入新思路、新举措。具体说来,后者共涵盖三个层次:制度保障层面的创新,旨在整合资源,为本科教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开展校际合作;执行层面的创新,旨在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本科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如尝试闽台即时合作;设计层面的创新,旨在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开设口语传播专业。上述思路和举措有望为我们探索福建省乃至全国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1.制度保障层面的创新通过开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以及强化师资的方式,新闻传播院系可以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本科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开展校际合作。目前,省内部分高校之间已经建立了合作或帮扶关系,主要开展师资方面的合作。例如,厦门大学派出部分教师到仰恩大学兼职任教,帮助其完善教学体系。然后,开展校企合作。透过高校与业界在项目策划及执行上的全面合作,如发掘校企共办项目,帮助学生获得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例如,仰恩大学新闻系与泉州某文化创意产业园合作,共同策划文化创意节。最后,强化师资。我省各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师资缺口,如何引进人才、强化师资?以下思路可资借鉴:增加外援,加大国际人才的引进力度,比如留学归国人才、外籍教师,或邀请业界人士来学校开设短期课程;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通过外派教师出去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降低教师聘任门槛,为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进入高校兼职提供便利;提供合理的薪资水平,稳定师资队伍;对于研究型高校,可以考虑增加研究员编制,让一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能专心做科研,同时为老教师减负,如降低对55岁以上的老教师的科研工作量,鼓励其专职教学。2.执行层面的创新全球化和数字化趋势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本科教学提出了挑战。应对该挑战的方式之一,是探索师生互动的多元渠道和方式。一方面,探索闽台合作的多元途径,创新合作方式,跳脱互派师生的层面,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方面的深度合作。例如,一位谈话伙伴尝试课堂上直接连线台湾教师,开展即时互动。这种合作方式不仅灵活,也便于操作,或许可以拓展至与境外或海外专家的合作。另一方面,与时俱进,跟踪业界动态,将新媒体等新兴的社会现象和研究领域融入课程体系。例如,一位谈话伙伴在课堂上使用微博提问,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给一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以展示观点的机会,收效颇佳。3.设计层面的创新诚如前文所言,国内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培养方向与就业方向之间的错位。制度保障和执行层面的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口语传播专业近年来得以开设并被寄予厚望:新专业的推广者希望通过这一全新的专业培养方向的引入,缩小专业培养与市场就业之间的鸿沟,帮助新闻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重获竞争优势。口语传播学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修辞学传统,19世纪末从欧洲传入美国。作为一门学科,口语传播学始于20世纪初,侧重说辩实践和理论建构;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融合社会科学知识,研究焦点从说辩转向传播,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马成龙,1999)。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的大众传播学与口语传播学之间泾渭分明,这一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被打破———美国高校掀起了一股改名热,口语传播系多改名为传播系或传播研究系,整合大众传播与口语传播的“一般传播”概念开始盛行,这一趋势在1997年达到。这一年,“口语传播学会”(SpeechCom-municationAssociation)改名为“全国传播学会”(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标志着大众传播与口语传播的学术合流进入一个新阶段。2009年,口语传播专业被引入省内高校的本科教育领域。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拥有战略传播的意识、能力和技巧,同时熟悉传媒业的运作流程和机制的综合性人才。目前,这一专业的发展仍属于探索阶段,有若干方面的议题有待探讨。首先,如何强化这一全新专业的师资?派遣教师前往海外或境外高校进修是当前的首要途径,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应当考虑如何吸引海外对口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另外,如何实现口语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全面融合?有谈话伙伴认为,主持人专业是一个切入口,可以用口语传播的体系架构改造既有的主持专业的课程;也有谈话伙伴认为,打破院内跨系选课的门槛是知识融合的第一步,如可以借鉴台湾一些高校的选课模式,允许传播专业学生在学习完口语传播的基础课程后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及职业规划,跨系选择新闻、广电或广告等其他专业的课程,实现两类传播学知识的融合。最后,如何提升传播系本科毕业生的市场认知度?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相关竞赛是方法之一,但最终仍取决于早期毕业生的职场表现和发展,而后者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吸引到那些自身条件适合该专业的考生进入传播系,全力达成传播专业培养的预期目标。上述条件的实现与新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之间存在矛盾,如何缓解这一矛盾,仍有待先行者们的进一步探索。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篇7

[关键词] 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 跨媒体人才培养 就业趋向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4-0052-04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创办于2004年,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九个年头,培养了四届本科毕业生。兴办之初,正值“媒介融合”“大出版”这些新的出版趋势逐步形成之际,我们经历艰难的探索阶段,在依托学校和地方资源优势,明确专业定位之后,初步树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跨媒体复合型人才。在这里,我们拟以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建设为例,探索新办编辑出版专业的高校如何依托资源优势,明确专业定位,形成办学特色,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跨媒体复合型编辑人才。

1 依托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优势教育资源,明确专业定位,树立专业特色

华南理工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从成立到现在,专业定位几经调整,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到,2004年创办的时候,还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依托于专业教师的文史学科背景和学院的新闻传播背景,开设大量人文类和新闻传播类课程,课程设置较为混乱。经过一年的探索和研究之后,考虑到广东省的商业氛围较浓,便试图从武汉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成功中吸取经验,将专业方向确定为“出版策划与营销方向”,并随之调整课程设置,主干课程中加入出版选题策划概论、出版企业管理学、版权与版权贸易、畅销书与现代出版等出版营销类课程,并从业内邀请一些从事出版策划与营销的专业人员来校开设讲座或授课。尽管我们为这一专业定位的推行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经过两年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一专业定位并不适合我校。因为相对于报刊业和新媒体行业而言,广东省图书出版业实力较弱,图书出版市场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小。另外,也是因为武汉大学在图书发行营销领域早已建立非常强大的优势,而这一优势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该校在这个专业方向上的发展历史较长,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研经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该校大量毕业生就职于图书发行营销领域而形成的强大行业人脉资源。前者不是我们短期建设可以与之比拟的,后者更是难以企及。同时,我们发现,因为我校是一个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类专业较强,学校更重学生实用技术的培养,人文氛围与一些综合性院校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且,我校编辑出版专业在招生的时候,采取的是文、理兼招的模式,文科生与理科生人数相当,其中理科生的人文基础相对较弱,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普遍希望增加技术应用类课程的比重。因此,我们调整过去纯文科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将专业方向调整为“电子与网络出版方向”,增加网络传播学、电子与网络出版等课程,并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设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课程。2008年,我院新增“新媒体艺术”这个专业,引进数位具有新媒体技术基础的专业教师,借助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院优质教学资源,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调整专业定位,确定“新媒体”的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将一些人文课程合并,并取消了版本目录学等课程,增加了传播技术基础、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数字出版与网络编辑等课程。经过三年发展,通过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给我们的反馈发现,这一专业定位逐渐受到认可,在广东地区,初步树立培养跨媒体复合型人才的特色。

2 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宽口径”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跨媒体人才

篇8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文科生,可要好好分清这些“孪生专业”。

金融学 vs 金融工程

一个是“学”,一个是“工程”,这样的相似专业大家一定不陌生。金融面向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方向。简单说来,金融学是商科,而金融工程是理工科。前者偏向于理论,后者则更多实际操作。

金融学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论知识,包括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专业阶段和未来的深造方向重点在融资和投资。

这些理论上的内容要变成实际的金融产品的话,就需要数学的介入,从而诞生了金融工程这门学科。金融工程实际上是在设计和制造新的产品,只是这些产品不是我们平时可以使用的实体物品,而是金融,比如用计算机来设计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产品(大家在银行看到的各种理财产品是其中之一),因此在证券行业的就业比较有优势。

这两个专业最大的区别在于金融工程更侧重于学习数学。这和金融的基本属性有关,金融是以货币为产品把未来的收益提前支付给客户,风险大,因此前期需要进行大量计算来规避风险,对数学的要求就会很高。所以,并不是所有高校的金融工程专业都招收文科生,大家在报考的时候要注意。

汉语言 vs 汉语言文学 vs 对外汉语

喜欢文字和文学的话,在大学里静下心来读语言是十分开心的事情。这三个看似都差不多的“汉语”专业,可以从它们的学习内容上来加以区分。

汉语言专业,侧重于汉语和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学的是“语言”。同样看一个普通的字,在学汉语言的人眼里,会有完全不同的角度。比如“鸭”这个字的语音和它的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鸭子的叫声即是“鸭”的读音的来源。因此汉语言的专业性很强,学习内容甚至会涉及金文、小篆和甲骨文。可以说是个比较冷门的做学问的专业。

汉语言好比是土壤,而汉语言文学好比是大树。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的是“文学”。更多的是文字的实际应用。学生具有比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做编辑出版方面的工作。单单从就业上来说,它的面要比汉语言广,各种出版机构、媒体、企事业的宣传部门都会有就业机会。

对外汉语学习的重点则是如何教授外国人汉语。因此会学习中外文学、语音学、语言学,会学更多关于语法、语音、词汇、语义等方面的知识。当然英文也要求熟练。实际上它和前面两个专业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人力资源管理vs信息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很容易理解,培养的是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当然就需要学习管理、经济、法律、心理学方面的各种知识。管理人才,不但应该遵循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也是一门学问,如何设置更好的激励制度,如何完善薪资福利体系,如何找到最适合的员工,都是学习的内容。最大的就业方向当然是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

而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大多数人的看法存在误区,认为它是一个计算机类专业。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管理学类专业。不少大学的这个专业是由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两个专业整合而成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当信息扑面而来,怎么才能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呢?正确的方法是通过技术化的搜集、处理、检索等方法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这需要一套专门的理论和方法去支撑,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就是这个。就业的时候,各种图书馆、档案管、信息咨询中心、情报研究所和公司的信息管理部门都需要相关人才,可以说就业范围相当广。

行政管理 vs 公共事业管理

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大家都不陌生,不过它们到底是学什么的,光从字面上来看的话估计大部分人都是一头雾水。

两个专业中都有“管理”二字,最大的区别是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前者是运用国家权利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活动,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机关。泛指的话则可以扩大到一切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后者则是如何管理公共事业组织,这里所说的公共事业组织主要有三类:公益企业、事业单位和非政府公共机构。比如有的医学院也会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的客体是医院。

平时我们总是可以听到各种对政府的抱怨,事实上如何高效地运行如此庞大的一个行政机关,这本身就需要一个相关的学科来研究。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制度来找到解决方法。

社会中除了政府部门,还有相当多的公共事业部门,涵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各个方面。公共事业管理学习的就是对这些机构的管理方式。毕业后的走势主要是事业单位或者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

由于两个专业都属于管理学范畴,因此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课程设置上,会有很多相同的课程――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原理等等;也都很注重实际案例讨论和社会调查实习,让学生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在报考公务员时,也都比较有优势。

传播学 vs 新闻学

我们平时总是把新闻传播放在一起说,殊不知把它们拆开来的时候,会成为两个区别不小的专业。它们的区别嘛,借用一位网友的总结:“新闻学关心的是怎样把‘人咬狗’这个事写成一则生动的报道;而传播学关心的是‘人咬狗’这个消息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们知道,并造成影响的。”

从历史上来说,传播学的诞生要晚于新闻学。新闻学简单来说学习的是“新闻”,新闻传播活动的形成、发展和规律,它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大家都知道,它最最对口的工作无疑是记者。不过每年各类媒体招收的名额有限,真正成功应聘做记者的很少。大家如果是奔着记者去的,那么应该多学一些交叉学科的知识,比如金融、法律、心理学。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和新媒体的兴起,让新闻的很多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未来会如何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篇9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与专题片配音及各类影视配音能力;

3.具备各类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

4.具备从事语言表达工作的能力;

5.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及现场报道方法;

6.掌握播音与主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7.掌握广播电视新闻拍摄制作与基本的音频、视频编辑方法;

8.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就业方向

一、主持人或播音员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节目主持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些职业全部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口。从事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经验和超强的即兴能力,这些岗位非常看重专业技能。

二、配音员

配音是为影片、视频或多媒体加入声音的过程。在一些传媒学校,以及专门的艺术类院校中都会单独开设配音这个专业,但是它依旧属于播音主持专业,只不过以培养配音方面的人才为主。

在当今社会,新闻配音、影视配音,客服配音,以及高铁、飞机、轮渡等各行各业对配音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并且配音员的待遇普遍很高,且就业面比较广泛。配音逐渐发展成当代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的就业方向。

三、出镜记者

记者是集编辑、采访等多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要从事记者这一行业,除了自身的专业技巧要过硬,更要学习编辑、采访、拍摄等技能。而且,记者这一行业门槛高,需要进行国家级别的考核。

有许多省级电视台和有名气的报刊、网站,在招聘记者时,基本要求就是被招聘的人需要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因此,记者这一行业对播音主持毕业生来说,是个高要求高回报的岗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课程

1、大部分专业都会学习的必修课,包括政治类、军事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形式政策教育、体育等。

2、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史、艺术概论、播音主持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学语文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3、专业基础课,包括普通话语音、发声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所学为配音专业、双语播音专业等,还会开设相应的配音课程、新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表达等。

篇10

[关键词]新闻教育 瓶颈 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目标

媒介产业被视为中国20世纪最后一个暴利产业,传媒业丰厚的收入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吸引着大批的学生选择并报考了新闻传媒相关的专业,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需求的扩大推进着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中国的新闻教育呈现出持续升温和超常发展的样态。“目前全国设立新闻院系的大学已经达到300多所,在教育部备案的专业点达到661家,在校学生远远超过10万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作了这样的推算:“661个新闻学类专业点以每年招收50人计算(这是最保守的估计),本科四年共招收200人。661个专业点乘以200就是132200人,平均每年的毕业生将为33050人。而全国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约为15万人,供大于求是显而易见的。”按照正常的推理,每年3万3千多的毕业人数不仅能极大的满足媒体的需求而且还会出现人才的盈余,然而事实是媒体依然叫苦“人才之短缺”。问题何在呢?很显然,新闻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媒体所需,但在质量上却未能满足媒体的需求。一句话,我们的新闻教育出现了问题,新闻教育和媒介入口出现了“不对接”。新闻类专业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新闻媒体的需要,这是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这种“不对接”现实已经成为妨碍新闻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瓶颈。

瓶颈之一:新闻教育专业设置上与媒体现实需求的“不对接”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市场发生了急遽的变化,媒介数量和品种、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全国现有报纸2200多家,刊物8000多家,电台电视台3000多家,近20家媒介集团。新闻媒体的结构从垂直的单一党报结构走向多品种多层次媒体结构:而且媒体专业化趋势日益凸显。一些经济类媒体大显身手:全国的媒介结构由原来以报业为主的格局,今已形成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齐头并进、平分秋色的局面,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但是考察全国的新闻院系设置,绝大多数的专业设立还停留在“报纸为王”“综合为上”的时代。国内一些成熟的新闻院系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比例上,都过于侧重新闻专业,而忽略后起的广播电视、广告、编辑出版以及网络媒体专业。新闻专业与广播电视、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招生比例是3:1:1:1。这一招生比例恰恰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形成的是反比,一方面新闻专业超常发展,而另一方面“近3-5年内,我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是继续贯彻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的这种源于“传统”的偏向必然导致大批“报纸用不完、电视不愿用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出现。此种教育投入下出现的大量新闻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后必然要造成了媒介人才的表面“冗余”和实际“短缺”的状况。

举例来说,随着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许多新闻媒体希望新闻院校能为他们多培养不仅懂新闻业务还能懂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但是,实际情况是:自建国以来,新闻院校集中力量培养的是记者和编辑,对经理部门所需要的人才却被长期忽视了。几乎没有一个新闻院校设置有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既然新闻院系不能满足媒体在这方面的需求,媒体只能另辟人才蹊径《经济日报》在2001年招进了6名大学生,但是6人中有一半是不是学新闻的。

因此,当前的新闻院校亟需要做的就是要根据当前媒介市场的发展,适时调整相关的专业设置,有计划的逐步缩减市场就业呈现萎缩状态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和招生规模。同时将教育师资和培养力量转向一些媒体市场需求较强的专业,比如网络媒体、编辑出版、媒介经营管理等专业,以此来消除招生和就业之间的巨大落差。

瓶颈之二: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媒体需求的“不对接”

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在广东调研时,广州、深圳等地的主要媒体在谈及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时,意见基本一致:需要复合型人才。

近两年,中国新闻教育学会访问了40个新闻单位,大多数单位也表示一般的采编人员已经饱和,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来就能马上顶用的高质量人才:需要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当前的新闻教育以及课程设置是否能够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资料显示“从全国范围看,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新闻专业背景并没有为他们在媒体求职中增加砝码。”一些媒体甚至提出。今后几年将不再引进新闻院系毕业的学生。原因就在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达不到媒体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标准。

因此,改革陈旧的、老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媒体实际需要培养新闻人才是当前新闻教育亟需在各环节不断去推进和反复强调的理念。对“复合型”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认为。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等四方面素养,以及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和创造才能。

华中科技大学吴廷俊认为“复合型人才”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主要包含立体性、高能型、多面性三层含义,其中新闻写作能力是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看家本领,是毕业生是否胜任新闻工作的一个标尺。因此作为培养新闻从业人才的高校必须在传统教学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闻采访写作技能方面的课程,强化新闻写作实践,利用校内外各种媒体开展实战训练,让学生亲身体验记者的整个采访与写作的过程。与此同时。既然媒体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我们不妨大幅度增设实践需要、有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及综合素质增强的课程,如经济、政治、法律、经营管理及网络、公关、广告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学校不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跨专业、跨学院去选课。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保证了总的专业基础教育,又能保证特长之突出,充分体现“一专多能”、“因材施教”的培养思路,自然可以满足媒体的人才需求。

不同高校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思路,制定合适的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则更加突出其在双语新闻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人才培养、重大新闻现实问题研究的培养特色。

瓶颈之三:新闻教育承担者与新闻业态实际的“不对接”

当前新闻教育的偏差和缺失在于,新闻院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抹煞了新闻学作为实践学科和职业教育的存在意义,过于强调对空洞理论和教条理念的传授。而忽略了 对实践环节在本质上的强调和把握。以往谈到了新闻教育的实践环节,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会强调自己所在的院系如何和地方媒体合作,设立实习基地等等。但是,强调“实践”办学理念不应该局限于我们对于新闻院系学生实习的重视,还应该在新闻教育者身上有所体现。

以新闻院校的师资来源为例,我们知道国外新闻教育界聘用教师一般更看中的是应聘者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和过去发表过的报道所获的新闻奖项,而不是所谓的博士学位。以此来反观我国的新闻教育,不难发现国内诸多新闻传播院系在高学历下师资队伍的赢弱:目前高校从事新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部分是新闻专业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研究生,很少有曾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实践第一线积累过丰富经验的编辑、记者。应该说高校新闻教师对当前各类媒体的业态现实缺乏了解,为学生讲授应用型新闻课程时就无法结合采访、编辑过程中的鲜活事例“传道授业”。

当前一些新闻院校为了弥补教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纷纷采取了在新闻业界聘任兼职教师的方法。根据各大学2005年官方网站资料显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现有教师全职教师40人,兼职教师16人,全职教师占据教师队伍68.97%;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现有全职教师25人,兼职教师120人,全职教师占据教师队伍的20.83%。这样一组数据恰恰反映了中美新闻教育者与新闻实践的距离以及对新闻业界的熟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