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活质量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活质量评估

篇1

关键词: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

生活质量这一概念的起源来自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的《富裕社会》一书中,书中首次提到生活质量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水平的总体评价。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曾经过分追求GDP增长到近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再到现如今科学发展观被广泛认知,无一不在为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做着历史性的尝试、突破和创新。

本文试图对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旨在利用实证结果客观地为部分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因此,构建一个可用以衡量和准确分析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是极有必要的。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活质量不仅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层面,也与社会环境和不同阶段的心理密切相关。它是结合了经济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多维的概念,这些不同的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而也就决定了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综合性。

因此,作为这样一个综合性概念的指标体系,它的构建必须遵循几项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这是最基本的原则,要从整体出发来分析每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不能使他们相互孤立。二是完备性原则。体现居民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都应被考虑在指标体系中。三是相对独立性原则。包含在同一类中的项指标不能互相涵盖,避免在数据处理时指标的重复出现影响评估结果。四是可行性原则。各指标的相关数据应易于获取并具有现实可行性。

考虑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们分别从社会经济条件、物质生活水平、居民生活环境、精神生活等方面选取以下19种指标作为实证分析的参考指标。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2:人均可支配收入;X3:人均消费支出;X4:城镇居民就业率;X5:人均住房面积;X6: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X7:每百户电脑拥有量;X8:每百户空调拥有量;X9:每百户洗衣机拥有量;X10: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X11:每百户淋浴热水器拥有量;X12:绿化覆盖率;X1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X14: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X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16:城市燃气普及率;X17:人均图书拥有量;X18:平均预期寿命;X19: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

上述指标虽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居民生活质量,但是在当今社会,有些因素由于主观性较强,衡量起来就非常困难,如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它们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是存在的,而且往往也不可忽略。本文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弥补和完善。

二、实证分析

上述各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居民生活质量,且各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综合反映不同地地域的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和优势,我们考虑将这些选取的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成一个综合评价函数。这种方法是基于降维的思想,旨在用因子分析法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提取的公共因子反映不同地区的特征,并且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

对全国31个地区运用上述19项指标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应用Eviews软件进行处理。其中指标X19为逆指标,采用1-X19将其修正为正向指标,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一)主成分分析

1.特征值

相关系数矩阵R的前几个特征根值如表1所示。

2.特征向量

特征向量的具体数值见表2。

3.主成分的表达式及其含义

由表2我们可以写出各主成分的表达式,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PCR1=0.281867X1+0.316547X2+

0.304588X3+0.135013X4+0.228615X5+

0.201738X6+0.314257X7+0.27993X8+

0.093499X9+0.227715X10+0.242934X11+

0.204568X12+0.075751X13+0.235977X14+0.04538X15+0.235449X16+0.213907X17+0.285472X18+0.177865X19

通过对此表达式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各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在数值上也相差不大,PCR1是各原变量的加权和,且PCR1的贡献率最大,因而可以认为PCR1代表居民生活质量。PCR1得分越高,表明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越好。

而其他各主成分的含义模糊,且贡献率相对较小,因此我们需要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Varimax)化正交旋转,使各原变量在各公共因子上的载荷两极分化,即进行因子分析。

(二)因子分析

1.因子旋转

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见表3。

2.各公共因子的含义

对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进行因子命名,具体见表4。

由表4可知,第一公共因子F1在指标X1、X2、X3、X6、X7、X17、X19上有较大的载荷。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2人均可支配收入、X3人均消费支出、X6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X7每百户电脑拥有量、X17人均图书拥有量、X19:1-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均反映城镇的经济教育发展状况。因此,F1可命名为“经济教育因子”。

第二公共因子F2在X14、X15有较大的载荷,X18平均预期寿命在F1的载荷值最大,但X18的实际含义与医疗保健环境更为接近,因此把X18归为F2。F2命名为“医疗保健因子”。

第三公共因子F3在指标X5、X8、X9、X10、X11、X12、X13、X16上有较大的载荷。X5人均住房面积、X8每百户空调拥有量、X9每百户洗衣机拥有量、X10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X11每百户淋浴热水器拥有量、X12绿化覆盖率、X1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X16城市燃气普及率均反映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故将F3命名为“物质生活因子”。

第四公共因子F4仅在指标X4城镇居民就业率上有较大的载荷。就业率反映城镇地区的社会保障程度,故将F4命名为“社会保障因子”。

3.主成分得分

以第一主成分作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第一主成分得分,将各地区按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序,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居民生活质量占绝对优势的地区是上海、北京,生活质量排名前8的都是东部地区。第一主成分得分大于零的只有11个地区,其他地区得分均为负,说明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状况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为了更全面细致地反映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层次差异,我们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31个地区进行分类,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类,生活质量非常好(上海、北京)。

第二类,生活质量好(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

第三类,生活质量较好(山东、广西、重庆、江西)。

第四类,生活质量较差(河北、陕西、湖北、海南、辽宁、湖南、四川、安徽、山西、内蒙古、吉林、河南、宁夏、新疆)。

第五类,生活质量差(云南、黑龙江、青海、贵州、甘肃、)

在前三类主成分得分大于零的11个城市中,仅东部地区就占到了9个。生活质量最差的6个地区中,中部占一个,西部占5个。生活质量较差的14个地区中有3个为东部地区,7个为中部地区、4个为西部地区。这与陈珏芬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一文对我国31个地区2002年数据聚类分析的结果相比,已有了明显改善。例如,主成分大于零的地区已由2002年的9个上升至11个,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占比由0上浮至18.2%;生活质量较差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占比已由2002年的41.1%下降到28.6%等。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国已经摆脱了东西部差距大的局面。从分析结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中西部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和东部地区相比仍然相当落后,这种非均衡性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找出差距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4.公共因子得分

本文用回归法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来分析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具体特征。将各地区分别按四个公共因子得分排序,得出表6。

由表6可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F1经济教育水平方面,上海、北京、天津作为一线城市有着显著地优势。从区域特征分析,公共因子得分为正,即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处于平均发展水平之上的只有11个地区,说明我国各地区在经济教育方面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中西部地区普遍较为落后。

其次,在F2医疗保健设施方面,北京、江西、河北优势明显,青海、贵州、的医疗保健设施最为落后。从区域特征分析,地区间的差异较小,与其他因子不同的是该因子呈现出华中地区稍好,东部略差,西部较差的情况。

再次,在F3物质生活环境方面,福建、上海、广东最好,中部的黑龙江最差。而经济发达的北京意外位于第21位,因此北京在物质生活环境方面需逐步改善。从区域特征分析,东部较好、中部一般、而西部较差。

最后,在F4社会保障条件方面,北京、广东、山东最好,青海、黑龙江、上海最差。作为我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在这一因子分析中排在了第31位,这说明经济发达城市普遍存在工作难找、工作压力大的特点。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在2013年3月曾指出“上海老龄化程度已达到全国最高,但其老龄化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增人口的数量减少导致,出生率非常低”,这也是在当今社会引起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我国现阶段东中西部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做出以下总结。

东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优势,因此东部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总体较好。但由于各地区资源和经济条件的差别,部分东部地区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如浙江、上海作为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在医疗保健条件和居民文化生活方面都相对较差。政府应合理引导,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整体偏差。在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物质生活环境、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需要加强。中部地区的发展改革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将传统产业向产业化和工业化逐步改造,切实改善中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提高西部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和纽带。

由于西部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落后,致使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直较为落后。但是,随着西部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并且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及政府决策的倾斜,西部地区的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三、政策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实现各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制定能综合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战略。本文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的结论,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提出政策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是在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稳定经济增长的幅度。过度的经济波动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容易引起经济生活的混乱,尤其会对生活困难的居民产生巨大影响。

二是缩小各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确保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具体来说,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把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促使东西部差距的缩小。

三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对此,政府应运用间接手段,帮助更多落后地区的学生获得公平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吸纳更多的教育资源提供给社会。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市场就业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政府应为劳动者创造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条件,建立和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

参考文献:

[1]周长城. 现代经济社会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陈珏芬.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

[3]赵彦云,王作成. 我国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04).

[4]纪竹荪. 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04).

[5]卢纹岱. 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字:系统护理 乳腺癌患者 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02-02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十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大中城市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与欧美国家以及我国近三十年前相比,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1]。因此对于乳腺癌的预防、诊断以及预后护理变成了医学界关注焦点。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09月接收并诊治乳腺癌患者154例,对其预后护理我院采用了不同方案,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临床资料

1.1 一般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09月接收并诊治乳腺癌患者154例,均经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且行手术治疗,本次试验患者年龄分布在27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岁,其中实验组27岁~37岁的患者8例,37岁~47岁的患者有13例,47岁~57岁的患者有24例,57岁~67岁之间19例,67岁~76岁13例,而对照组27岁~37岁的患者10例,37岁~47岁的患者有12例,47岁~57岁的患者有22例,57岁~67岁之间20例,67岁~76岁13例,诊断报告显示所有患者乳腺肿块直径小于11cm的良性肿瘤,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原因中除疾病认知术前、术后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外(P

1.2 护理方案

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09月接收并诊治乳腺癌患者154例,并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方案[2]:专职护士根据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本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每天一次,每次30min为了试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减少干扰因素,我院采用同一室集中进行,主要是由专职护士对患者采用一定手段进行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进展预后宣教:(1)心里护理:向 患 者 详细清楚解释癌因性疲乏的概念 让患者认识到癌因性疲乏的主要病因,让其摆脱其消极观念,调整其错误歪曲的思维想象信念,(2)生活饮食护理:本次试验本组乳腺癌患者在常规饮食中加入中程中药药膳,通过中药的消瘀散结的作用患者身体进行温和的调节,保证患者有良好的恢复基础,(3)运动护理:护士鼓励患者术后应先从小幅度、小耗氧量的有氧运动开始,逐渐增加其幅度与运动量,具体要是病人情况而定。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护理方案,如手术切口护理、引流护理、饮食护理、护理等。

1.3 评判指标

本次试验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实验前以及试验后4周进行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价,癌因性疲乏评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美国癌症中心研制的简单疲乏量表(BFI)评估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3],用一条有向直线表示,从左至右依次增加(0~10),分数愈高其疲乏程度越高。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应用QOL评分标准,主要是对患者的心理、社会、环境及生理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分采用100分制,分数愈高其生活质量与好。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结果以P

2 结 果

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09月接收并诊治乳腺癌患者154例,并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方案: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护理方案,现列表加以详细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如表一、表二所示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无论是在QOL评分还是生活质量的评分不具有差异性,且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实施不同护理方案4周后两组患者无论是在QOL评分还是生活质量的评分都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知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较大的。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指一种由癌症本身以及癌症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或治疗药物作用等相关原因导致的患者在主观上产生持续性的劳累体验,有文章显示这些劳累、疲倦的出现与患者的精神及心理因素及其相关,癌症诊断压力、治疗相关因素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有一定关系,乳腺癌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癌症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癌症治疗和康复主要内容,本研究的治疗和系统护理干预同时进行对照组只采取了常规的护理干预后疲乏程度较实施,在手术后有患者出现了恐癌心理或者任其发展的消极态度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4],术后坚持化疗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治疗手段,并鼓励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教育患者遵医嘱按时返院化疗,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5],而疲乏体验往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想要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疲乏是主要手段[6]。我院本次试验应采用系统维护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青.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27-29.

[2] 欧玉兰,张静.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32-1734.

[3] 温翠琪,李而瑾,黄建美等.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3-4.

[4] 林映莲,方展纯.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11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3):18-19.

篇3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生活质量;SF-36量表;Logistic回归分析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itral valve stenosis,MS) 是常见的瓣膜病变之一,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可发展为重度二尖瓣狭窄,并伴有肺动脉高压,甚至导致小左室或左室萎缩,心功能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短期健康调查表(short formhealth survey,SF-36)逐渐应用于评估瓣膜病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目的是明确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并探讨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的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并取得所有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从2008年1月~2013年9月,共有150例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我科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治疗。排除标准:①术中多瓣膜置换或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②术前检查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血管病变、肾功能损害等影响生活质量的基础疾病。

1.2方法 患者入院时登记基本资料,并在入院时以及术后1年随访时填写SF-36量表。SF-36量表包括36个问题,分为8个维度: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身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和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其中,躯体健康评分(PCS)包括前4个维度,心理健康评分(MCS)则包括后4个维度。评分时先将各条目进行正向化处理,按条目各项逐项计分,再将得分按SF-36标准积分转换公式将初得分转换为0~100的百分制标准分。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以术后1年PCS、MCS的中位数为界,将患者为高分组以及低分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PCS、MCS的因素。

2结果

本研究共有150例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入院时基本资料,见表1),所有患者入院时及随访时信息完整,随访期内均无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脑血管病变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并发症。

通过比较入院时以及术后1年的SF-36评分发现,术后1年各个维度评分以及PCS、MCS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

3讨论

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且以MS最为常见,单纯的MS可占风湿性心脏病的39.1%。而云南省由于地处边疆,大部分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医疗卫生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相对更高。由于多数人对疾病的认识不够,直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才会前往医院就诊,此时,病程往往迁延多年,病情重,心功能差,影响术后恢复。

传统上往往采用治愈率、生存率和并发症等指标对瓣膜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1]。随着近年来医疗模式的改变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得到极大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下降。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从患者角度评估手术疗效更加受到关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逐步成为评价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的重要手段[2]。为了进一步明确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患者入院时以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SF-36量表作为一种简明的健康调查问卷,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探索影响瓣膜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3-4]。本研究通过SF-36进行评估,结果发现,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生存质量明显高于术前,说明经过围术期综合治疗以及术后1年的恢复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我们发现,性别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女性患者术后的MCS低于男性患者,可能与男性和女性患者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不同,女性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以及关怀少于男性且精神状态更为敏感有关[5]。

根据PCS结果,年龄、SPAP、LVEDVI和心功能分级均为影响评分高低的因素。在已有的多个研究中,已经探讨了年龄对心脏瓣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但结论仍有争议[4]ENREF 7。本研究发现,年龄愈大,患者术后PCS愈低,说明年轻患者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证实[6],SPAP可能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虽然手术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术前存在血管重构,重度的肺高压不会在术后短时间内降至正常,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恢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也发现心功能分级影响了术后生活质量的恢复,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的患者PCS低于Ⅰ~Ⅱ级患者。由于小左室对患者入院时的射血分数、心功能等方面会造成影响,在本研究中,LVEDVI愈小的患者,PCS愈低,反映了小左室患者PCS的恢复低于左室正常的患者。

根据MCS结果,年龄、病程和文化程度均为影响评分高低的因素。在已有的研究中,已经探讨了年龄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4],在本研究发现,年龄不仅影响PCS,而且影响MCS。病程愈长的患者,术后MCS愈低,可能由于长期的二尖瓣重度狭窄,导致患者术前活力以及社会功能较低,术后短时间内未完全恢复有关。国内有研究发现[5],文化程度高低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亦证实文化程度愈高的患者,MCS愈高,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明显。

综上所述,风湿性二尖瓣重度狭窄的患者术前状况较差,但是,经过围术期的合适处理以及术后1年的恢复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可明显获益。性别、年龄、肺动脉收缩压、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病程以及文化程度均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过仍有必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更为长期的随访,从而进一步明确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

参考文献:

[1]徐志云.心血管手术风险预测研究与现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187-188.

[2]祁国奇,朱晓东,胡盛寿,等.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2-24.

[3]颜涛,徐志云.SF-36量表评估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419-422.

[4]Hansen, L.Factors influencing survival and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after mitral valve reconstru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J].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2010,37:635-644.

篇4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8例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F-36生活量表评估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质量。

结果:在SF-36生活量表的8个维度评分和总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人,值得关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健康人日常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15-02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消化系统的动力异常性疾病,相关研究显示,抑酸治疗在不同亚型患者中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且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本文旨在调查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28例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68例,女性60例。年龄31岁-67岁,平均年龄42±6.8岁。其中糜烂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2例。临床表现为反酸、反食、烧心、非心源性胸痛等,本组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对照组中男性70例,女性58例。年龄32岁-65岁,平均年龄44±6.9岁。两组在数量、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内通用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出现典型的反流、烧心等症状,并且RDQ的总分≥12分,即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排除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管源性胸痛、功能性烧心、器质性疾病、手术史患者。以胃镜检查区分非糜烂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显示食管的远端出现糜烂破损即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参照三亚共识标准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参照洛杉矶分级标准分级[2]。

1.3调查方法。应用SF-36生活量表评估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质量,由专业护士发放调查问卷,在被调查者填写完毕后进行回收统计。SF-36生活量表具体包括8个维度即PF(生理功能)、RP(生理职能)、BP(躯体疼痛)、GH(总体健康)、VT(活力)、SF(社会功能)、RE(情感职能)、MH(精神健康)。

1.4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X2和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SF-36生活量表评估情况比较,详见表1。

由表1可知,在SF-36生活量表的8个维度评分和总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慢性疾病,且病情极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的效果不佳。因此,胃食管反流病也成为近年来消化疾病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由于该病患者出现反酸、反食、烧心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研究也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SF-36生活量表对各种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表能够直观、全面的反映出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的具体健康状况,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及总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健康状况越好,日常生活质量越高,能够有效的评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和健康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存在的区别。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的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健康志愿者,说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较低。SF-36生活量表能够反映出患者的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下降,与其异常的精神、心理状态存在联系,异常的精神、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提高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也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重点内容[3]。

综上所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人,值得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家庭关注。

参考文献

[1]陈仕武,朱娟,张晓,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抑郁、焦虑症状发生情况及对药物疗效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3):38-39

篇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人数日益增多。由于腹膜透析居家治疗方式在其操作过程中一定程度地改变了患者原有的生活模式,其治疗目的不再局限于生命的维持和症状的缓解,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临床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效果,国内外临床实践报道不一,多数学者认为早期腹透生活质量优于血透,但Bakewell等〔1〕研究发现,长期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因此,本文对老年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及非透析老年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评估及初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医院进行随访的ESRD老年患者82例,其中男41例,女41例;年龄65~82〔平均(71.4±5.7)〕岁。分为CAPD组56例,男29例,女27例;非透析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并排除:①精神病及不合作者;②近1个月内发生急性腹膜炎、急性左心衰、脑血管病后遗症者。两组基础疾病及肌酐等主要生化指标基本相似。

1.2 研究方法 运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TMV1.3)〔2〕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患者应答,医护人员记录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2份,收回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KDQOLSFTMV1.3量表专门用于评估透析和肾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将一般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项目和透析、肾病相关的生存质量项目合并而来,包括肾脏病相关的生存质量(KDTA)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KDTA包括:症状与不适(symptom/problem list,SPL)、肾病对生活的影响(effects of kidney disease,EKD)、肾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burden of kidney disease,BKD)、工作状况(work status,WS)、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CF)、社交质量(quality of social interaction,QSI)、性功能(sexual function,SeX)、睡眠状况(Sleep)、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SoS)、透析工作人员的鼓励和支持(dialysis staff encouragement,DSE)、整体健康(overall health,OH)、患者满意度(patient satisfaction,PS)。SF36包括:体力状况(physical functioning,PF)、体力因素对工作的影响(rolephysical,RP)、疼痛(pain)、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情感状况(emotional wellbeing,EWB)、情绪精神状态对工作的影响(roleemotional,RE)、心理躯体因素对社会行为的影响(social function,SoF)、精力状况(energy/fatigue,E/F)。根据Hays等〔3〕提供的计分方法,进行生活质量评分。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2 结 果

2.1 SF36领域 两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差异,CAPD组得分高于非透析组(P

2.2 KDTA领域 CAPD组认知功能、工作状况、透析医护人员的鼓励、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非透析组(P

2.3 不同性别生活质量评估 男性躯体功能CAPD组得分高于非透析组,女性则心理功能CAPD组得分高于非透析组(P

表1 CAPD组与非透析组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得分比较表2 CAPD组与非透析组源于SF36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表3 CAPD组与非透析组源于KDTA生活质量得分比较表4 CAPD组与非透析组中男女不同性别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 论

本文发现,老年CAPD患者生活质量优于非透析患者,尤其在心理健康方面,这可能与透析后血液中毒素的减少、医护人员给予的心理社会支持及病人角色的适应,使患者心理压力逐渐缓解有关。老年CAPD患者源于SF36生活质量的改善以躯体疼痛、体力因素对工作的影响、情感状况、精力状况方面明显。患者通过CAPD,由于体内毒素的排出使患者躯体症状有所改善、体力恢复以及心理压力的缓解,情绪、精神状态改善有关。老年CAPD患者源于KDTA生活质量的改善以认知功能、工作状况、透析医护人员的鼓励、患者满意度方面最为明显,这与医护人员对该类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正相关,使患者对腹膜透析有了较大的认识,也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满意度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总之,通过使用量表KDQOLSFTMV1.3对老年ESRD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CAPD患者在某些领域得分高于非透析患者,这为今后选择针对性的有效而经济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4,5〕。老年CAPD患者生活质量中某些变化不明显领域,可能与病例数相对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有关。另外,老年CAPD患者生活质量的某些方面的改善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男性CAPD组躯体功能得分高于非透析组,而女性CAPD组心理功能得分高于非透析组,其原因可能与男性的生理承受能力比女性强有关,男性在体能、社会活动方面优于女性。女性由于性别原因更容易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故心理功能改善较明显。当然是否由于尿毒症及透析本身对不同性别的影响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akewell AB,Higgins RM,Edmunds ME.Quality of life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decline over time and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s〔J〕.Kidney Int,2002;61(1):23948.

2 Hays RD,Kallich JD,Mapes DL,et al.Development of the 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KDQOL) instrument〔J〕.Qual Life Res,1994;3(5):32938.

3 Hays RD,Kallich JD,Mapes DL,et al.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KDQOLSFTM),version 1.3:a manual for use and scoring〔M〕. Santa Monic:Rand,1995:7994.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围绝经期补充雌激素对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4例围绝经期女性,采用小剂量雌激素补充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及改良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治疗前后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不适症状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围绝经期女性潮热、烦躁、性生活异常、失眠、疲乏等主要不适症状发生率降低,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沟通能力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提高(P<0.05)。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改善围绝经期女性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围绝经期;雌激素;生活质量;不适症状

[中图分类号] R711.7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7-147-02

Effect of Estrogen Substitution Therapy to Quality of Life on Climacterium Male

LI Ril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Center of Luzhai County of Liuzhou City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uzhai 545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strogen substitution therapy to quality of life on climacterium male. Methods All 54 cases of climacterium male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with small dose estrogen substitution,unwell symptom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evaluated with Kupperman scale and grading quality of life scale(GQOLI) after and before treatment. Results Incidence rate of hectic fever,restlessness,illegitimate sex life,insomnia and lassitude in climacterium male were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scale of somatic function,role function, society function,communication abiliity and whole quality of life were incerasing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Dose estrogen substitution can improve the unwell symptom and increase quality of life in climacterium male.

[Key words] Climacterium;Estrogen;Quality of life;Unwell symptom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在围绝经期女性常表现出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不适症状,甚至发生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系统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围绝经期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能够有效缓解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症状[1]。近年来我院采用小剂量雌激素补充疗法治疗绝经期女性的不适症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具有绝经期综合征表现的女性患者54例,年龄40~56岁,平均(47.6±5.4)岁,患者近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性格改变及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经辅助检查排除乳腺肿瘤患者及内分泌疾病患者,排除妇科疾病患者,排除其他器官系统严重疾病者,所有患者对治疗内容均了解,自愿接受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

1.2治疗方法

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采用倍美力(爱尔兰惠氏药厂,国药准字J20050119),治疗方案采用序贯疗法,未绝经者,治疗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使用倍美力,每日一次,使用22d;绝经者每28d为一周期,连续应用倍力美22d后停用6d,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均适量补充钙剂,采用乐力钙口服,每日1g,每周期应用7d,同时适量进食高纤维食物,防止便秘,两种治疗方案均治疗6个周期。

1.3评估方法

1.3.1症状评估症状评估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2],在治疗前后选择围绝经期常见症状中的五个症状进行评估,包括潮热、烦躁、性生活异常、失眠、疲乏等,其中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及患者主观感受。

1.3.2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改良GQOLI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在治疗前后评分[3],问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指标的核心内容因子,共l6个项目,其中包括64个子条目。每个因子包括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两类。观察指标是受试者对自身客观状态的评价,每个项目的评分按非常满意到很不满意评分为5~1分,累计得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不适症状的影响

采用雌激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围绝经期潮热、烦躁、性生活异常、失眠、疲乏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治疗前后围绝经期女性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n(%)]

评估时间 n潮热烦躁 性生活异常失眠疲乏

治疗前 548(14.8)14(25.9) 16(29.6) 17(31.5)14(25.9)

治疗后 543(5.5)4(7.4) 7(13.0)5(9.3) 4(7.4)

χ2 4.26 5.12 3.97 3.74 6.09

P 0.003 0.0060.008 0.0090.002

2.2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治疗1个月后,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沟通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治疗前后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χ±s)

评估时间 n 身体功能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情绪沟通总分

治疗前 5454.0±3.9 54.0±5.751.0±4.851.0±3.6 209.0±31.6

治疗后 5458.0±4.1 57.0±4.956.0±5.259.0±4.9233.0±28.4

t 4.17 3.828.0611.74 6.09

P 0.016 0.019 0.0100.0040.008

3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较为明显的一个时期;在围绝经期,女性卵巢等性腺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能够引起体内多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几率上升等,而且伴随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平衡的变化,甚至能够影响到患者高级神经中枢,甚至引感障碍,最终形成包括情感及器官系统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不适症状,如性格暴躁、精神抑郁、疲乏无力等,最后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工作和生活,社会及家庭角色感降低,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女性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3]。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1],采用外源性雌激素替代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围绝经期女性的不适症状,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及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状态。我们对围绝经期女性采用小剂量雌激素序贯治疗,在结果中发现,具有不同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的围绝经期女性,治疗后的围绝经期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雌激素补充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的不适症状,而且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发现,伴随患者症状的改善,其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沟通能力的平均分高于治疗前,GQOLI总分也较治疗前提高,说明在围绝经期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不适症状[4,5],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慧玲,杨玉秀,何晓芸. 小剂量激素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4:592-593.

[2] 王晓明,修新红,袁丽,等. 青岛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03-2707.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88-100.

[4] 武秋林,曾芳玲,曾晓琴,等. 广州市职业妇女围绝经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1):1-4.

篇7

关键词:心力衰竭;质量;研究

1国外质性研究及CHF的研究现状

国外护理领域开展质性研究已有一定历史,无论从临床护理、护理教育、还是护理管理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临床护理质性研究主要以护理实践为基础,采取多学科融合,发挥质性研究的作用,揭示护理实践活动中现象后面的本质和内涵,研究的课题涉及护理相关和专业问题的诸多方面,成效卓然。

随着生活改变的变化过程美国瑞典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护士所作的《ICU中临床护理专家的特点》、《未婚母亲孕期生活经历的研究》等均是将质性研究应用在护理专业各个领域的成果[3]。据统计,心力衰竭的存活率仍然很低,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每份死亡证明中就有与心力衰竭有关[4]。心功能级别越差的患者,病情越严重,活动能力越差,失能症状越明显,对生活的影响越大,故生活质量就越差,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5]。

2国内关于CHF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2.1CHF的流行病学 2003年进行的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在全国10个省市中在35~74岁人群中,心衰患病率为0.9%;而杨毅宁等对新疆地区2007年至200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35岁以上成人居民中,心衰患病率为1.26%;而随着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心衰正在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6]。国内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偶有报道,但质性研究的成果少见,生活质量的概念对许多医护人员而言仍是模糊的。

2.2质性研究发展现状 质性研究在国内护理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护理学专业人员开始认识到质性研究在护理专业领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尝试运用。目前,质性研究更多的被运用于调查护理领域中服务对象对护理的需求认知、对护理问题的意见和看法,探讨人生活态度和心理历程,使用对象多为肿瘤患者、移植受者及慢性病患者。老年慢性病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社区护理关注的问题护理人员不仅要关注患者本身更要关注其照顾者所承受的负荷重视通过利用社会支持来丰富社区护理的内涵为患者照顾者从身心各方面提供实际的帮助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7]。主要旨在了解患者、患者家属、护士在某一情境或"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体验[8]。

2.3CHF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CHF导致患者体力劳动和自理活动受到限制,并出现焦虑及情绪低落等严重的生理、心理功能紊乱,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9]。一项对社区居民的大规模调查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任何其他心血管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关节炎、抑郁等慢性病患者。

3生活质量及评估工具

3.1生活质量的评价的重要性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被广义理解为人类生存的自然、社会条件的优劣状态,其内容包含国民收入、健康、教育、营养、环境、社会服务与社会秩序等方面。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提出,对疾病的治疗必须从存活率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两方面来评价。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调查,可以探讨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明确护理工作重点,为改进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3.2目前评估生活质量常用工具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不仅可用于临床治疗策略的筛选及优化,而且对指导患者康复治疗,评估预后、健康教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11]。常用的普通生活质量量表有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P)、简短表格36(SF-36)、简短表格12(SF-12)、诺丁汉健康问卷(NHP)和完好状态量表(QWB)等;疾病特异生活质量量表有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MLHF)、美国堪萨斯诚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表(KCCQ)、严重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QOL-SHF)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问卷(CHFQ)等。其中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是目前国际上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最为常用的一个工具之一。临床实际应用时,研究者常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相应的量表[12]。

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研究问题、测量研究变量、分析资料,可以弥补单一方法的缺陷。对生活质量的研究更是如此,以质性研究为主,量性研究为辅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13]。

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CHF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高昂的医疗费用、疾病的反复发作及就医也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低于那些由于其他病因而诱发心衰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4.1一般性影响因素 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影响CHF患者生活质量的一般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社会角色等。国内一项研究结果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45.47±26.10)分,患者的心功能级别、自我效能、住院次数、自我护理行为、年龄是其影响因素[14]。有国外研究者发现,女性在生理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低于男性,认为是因为女性在家庭生活承担了更大家务劳动,心衰的发生必然导致了她们不能再像发病前那样操持家中一切,自我效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必然降低[15]。对CHF患者而言,体力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是脑力劳动的2.4倍,经济水平低、自费医疗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性大。此外,Riegel等专门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及种族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种族和文化背景也会是影响CHF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6]。

4.2自我管理和认知相关因素 CHF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有效的自我管理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其生活质量就越高,反之,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此外由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条件等不同,对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接受程度及方式不同,文化程度高、年龄较低、或者生活条件好的患者获取相关疾病知识较多,生活质量较高;反之,其生活质量较低。另外性格开朗,对疾病态度乐观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17]。

4.3社会家庭因素 患者作为一个人,必定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家庭的支持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医疗水平的高低、就医环境的优劣及家庭经济水平好坏都对个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来自家庭方面的情感支持对所有患者至关重要。此外经济条件对CHF患者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5研究空间探讨

5.1护理质性研究空间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质性研究在中国护理领域不断增加,应重视其结果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护理学的研究以人为中心,在深度方面要研究从胚胎期到生、老、病、死的护理,在广度方面要研究所有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尤其护理活动还受到社会、文化等的影响,致使护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复杂且具有相对性,而不是绝对化的、简单化的,不是单纯在实验室通过量化的指标就可完成的。因此,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空间。

5.2CHF质性研究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慢性病的治疗上,医学界逐渐从用病死率来衡量治疗效果的模式上逐步转化为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具有P

参考文献:

[1]赵爱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602.

[2]郭庆平,原巧灵.长治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136-1138.

[3]丁力,从国内文献发表看质性研究在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839-840.

[4]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 2010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10,121(7):46-215.

[5]Pelegrino VM,Dantas RAS,Clark AM.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Determinants in Out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Rev Latino-Am Enfermagem,2011,19(3):451-457.

[6]杨毅宁,马依彤,刘芬.新疆汉、维吾尔、哈萨克族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5):460-464.

[7]刘腊梅,周兰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主要照顾者负荷现状调查研究[J].调查研究,2013,10(4):125.

[8]闫琳陈先华.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年2月第28卷第3期,21.

[9]Emily S,Kevin JL,Joseph AC,et al.Self-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at a Multidisciplinary Heart Function Clinic[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1,26(5):377-385.

[10]庞海玉,姜晶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开发及测评方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2):144-148.

[11]刘巍,刘玉锦.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在护理研究中的综合运用[J].吉林医学,2008,29(14):1147-1148.

[12]钱海兰,王君俏,郁艳梅.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688-690.

[13]Ekman I,Fagerberg B,Lundman B,et a1.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sense of coherence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comparison with healthy control[J].Heart&Lung,2002,31(2):94-101.

[14]Riegel B,Moser DK,Rayens MK,et al.Ethnic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in persons with heart failure[J].J Card Fail,2008,14(1):41-47.

[15]关梅菊,曹清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75-76.

篇8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曲马多;生活质量/评分

笔者应用盐酸曲马多胶囊治疗了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s,LDH),服药前后评估其生活质量指标,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LDH患者,病例入选条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LDH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马尾神经受损,尿便功能明显障碍者;②患有腰椎结核、椎管肿瘤和腰椎管狭窄症者。③有其他脏器疾病患者。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⑤有精神、神经障碍,不能表达意志、不能合作者。本文共入选LDH患者51例,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29~70岁,平均(46.33±10.57)岁。病程1个月~13年,平均(1.44±1.17)年。

1.2 方法

1.2.1 药物疗法及生活质量评估方法:曲马多(商品名:盐酸曲马多胶囊,锦州天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mg,3次/d,50mg/次,口服)+常规治疗,30d为1个疗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该量表由36个单项组成,包括8个维度: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各维度计分采用累加法,按最后题值计算原始分数,再以标准公式计算转换分数,各维度得分为O(最差)~100分(最好)。SF-36测评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

1.2.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LDH患者服药前后SF-36各评估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LDH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其发作期间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常常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和工作。一般认为LDH患者变性的椎间盘上神经末梢对痛觉敏感,加之外周神经敏感化、局部炎症等问题均可引发疼痛,因此缓解疼痛是LDH重要治疗原则。曲马多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镇痛药物,具有独特的镇痛作用机制。与传统的非甾体消炎药物不同,曲马多具有双重作用机制,既可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弱阿片受体结合,又具有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肾上腺素)在脊髓突触间重摄取作用。这两种机制在发挥镇痛效应时相互协同,增加疗效。在相同剂量下,曲马多的镇痛强度相当于吗啡的1/5,其镇痛作用明显强于非甾体消炎药物。笔者选择了5l例LDH患者为观察对象,他们按照治疗处方服用了1个疗程的曲马多胶囊,统计数据表明,LDH患者治疗结束后SF-36各项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这与国内另几篇报道结论相同。目前医学模式正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临床工作者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人,因此时代迫切需要更科学和更全面的评估指标来反映患者的情况,SF-36量表正是这样一种普适性生活质量测量工具,近些年来,许多作者用它来评估LDH疗效。总之,本研究结果说明曲马多在改善LDH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良好作用,能基本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9

摘 要 目的:探讨氨酚羟考酮片(泰勒宁片)用于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口服泰勒宁片的患者105例,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泰勒宁片用于疼痛患者中度癌痛缓解显效率为71.4%,有效率为16.1%,总有效率87.5%;重度疼痛患者显效率为61.2%,有效率为14.3%,总有效率为75.5%。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多可耐受。结论:泰勒宁片用于治疗癌痛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 氨酚羟考酮片 癌性疼痛 药物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087

本科室对2008年7月~2009年12月应用泰勒宁片的患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105例本科室住院确诊的癌症患者,其中男63例,女42例;年龄18~75岁,平均54.4岁。肺癌19例,乳腺癌13例,结直肠癌11例,宫颈癌7例,胃癌11例,鼻咽癌3例,原发性肝癌9例,卵巢癌4例,食管癌10例,骨肿瘤7例,淋巴瘤3例,前列腺癌4例,膀胱癌2例,胰腺癌3例。

病例入选标准:经临床、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癌症患者;疼痛强度中度以上,疼痛的数字评分法NRS≥4分患者;预计存活期>2周;癌痛初治患者。

排除标准:正接受阿片类止痛药治疗,且换算成等效口服吗啡片剂,>40mg/日者;有明显呼吸抑制、呼吸道阻塞、缺氧或有支气管哮喘史;正接受放化疗患者;有明显心、肝、肾功能障碍;高颅压;有胆道疾患;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氨酚羟考酮片过敏。

给药方法:所有患者口服泰勒宁片(盐酸羟考酮5mg,对乙酰氨基酚325mg)1~2粒/次,4~6小时用1次,3次/日,连续使用5天以上。疗效评价标准:①疼痛程度:采用NRS【sup】[1]【/sup】,评估患者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止痛治疗前评估1次,治疗中每24小时评估1次,调整药物剂量。②疗效评估:对照自身治疗前后的NRS值,轻度缓解为疼痛减轻1/4;中度缓解为疼痛减轻1/2;明显缓解为疼痛减轻3/4;完全缓解为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率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有效率中度缓解率,无效率轻度缓解率+未缓解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并记录。④生活质量:观察食欲、精神、睡眠、日常活动、人际交往共5项生活质量指标,采用1~5数字评分法【sup】[2]【/sup】评估;5项指标共25分,>15分为生活质量良好,≤15分为生活质量差。

结 果

止痛效果:见表1。

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在服药1周内出现与止痛药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皮疹等,较轻,对症治疗后坚持服药,无病例退组。两组比较,P>0.05。

生活质量变化:氨酚羟考酮片治疗前生活质量差的病例,治疗14天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良好率分别为51.3%和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表[例(%)]

注:两组比较P<0.05。

讨 论

组方镇痛药是常见的处方药物,通常将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物组成复方制剂,目的是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泰勒宁为羟考酮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羟考酮为阿片受体强激动剂,具有中枢神经镇痛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具有周围神经止痛作用。泰勒宁片可产生很好的协同镇痛作用。由于作用机制互补,增强了镇痛效果,具有“阿片节约效应”,泰勒宁每片镇痛作用相当于吗啡13.25mg,且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强,且其成瘾性极小,甚至小于临床上常用的曲马多,使用时较为安全【sup】[2]【/sup】。

我们观察该药对中重度癌痛效果好,不良反应低。中度癌痛有效率为87.5%,对重度癌痛的有效率为75.5%,与相关报告结果接近【sup】[3]【/sup】。泰勒宁对中度癌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癌痛,105例患者中内脏痛和躯体痛疗效好,但对神经痛疗效相对差,仅部分达到显效标准。可能与癌痛形成机制有关,受生理心理及治疗干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是比较复杂的,需要适当辅以心理治疗和辅助药物治疗改善止痛效果,2例治疗效差最终行神经阻滞术后好转。

本组病例应用泰勒宁片治疗后取得良好的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良好率由51.3%提高到81.9%,生活质量不良率由48.6%下降为18.1%,差异有显著性。究其原因既有止痛后生理心理改善的直接影响,可能也有免疫力提高后体质好转的原因【sup】[4]【/sup】。

该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等,但发生率不高,经过简单处理后均有好转,无因此退出用药病例。本研究显示泰勒宁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燕.顺慰萍,主编.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0-101.

2 陈战,刘晓娟,林大富,等.泰勒宁片纳肛对肛肠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4,8(4):18-19.

3 徐国柱,刘丽京,朱天岳.等.泰勒宁胶囊用于镇痛的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10):768-771.

4 侯恩存,王新.泰勒宁片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3):446-448.

篇10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生活质量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165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基础性疾病[1]。人体在高血压的环境下可并发多种疾病, 随着高血压病情的进展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危重急性病变, 致残致死率极高, 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需要终身服药, 因此患者在院外的用药情况以及日常护理措施对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患者离开医院回到家庭后, 往往对疾病的治疗、护理无法完全坚持或不够重视, 从而导致病情反复或血压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为此, 本院对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纳入本次研究,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社区护理组, 各60例。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2]。常规组中男31例, 女29例;年龄39~85岁, 平均年龄(65.78±11.45)岁;合并疾病:糖尿病23例, 哮喘6例, 冠心病26例;疾病史:心脑血管手术介入治疗史12例, 心脑血管急救史8例。社区护理组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38~87岁, 平均年龄(65.92±12.06)岁;合并疾病:糖尿病24例, 哮喘4例, 冠心病27例;疾病史:心脑血管手术介入治疗史11例, 心脑血管急救史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 采取常规护理, 于离院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指导, 叮嘱院外注意事项等, 说明复查时间, 留存患者联系方式, 向患者说明院方急诊联系电话等。

1. 2. 2 社区护理组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①于患者离院前建立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及高血压疾病信息;建立社区护理微信群, 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邀请患者或家属入群。②宣传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短信、微信等形式定期向患者发送高血压疾病知识、护理要点、饮食建议、血压监测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等宣传, 定期以电话形式进行回访, 对于无法接受短信、微信的患者通过家访或邮寄宣传资料的方式进行宣传及血压监测。③制定护理干预方案:通过短信、微信、电话或家访等方式与患者建议有效沟通方式, 了解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倾听患者主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并实施。④心理干预:高血压疾病是终身性疾病, 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近些年来发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因此年轻的患者由于今后需要终身治疗以及影响工作生活而易发生心理问题, 老年患者则由于长期用药而产生厌倦、烦躁等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问题在高血压患者群体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通过微信群聊的方式以真实的病例激励患者积极治疗高血压, 鼓励患者参与群内讨论;通过微信私聊、短信或电话主动与患者沟通,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专业干预, 疏导患者心理问题;联络患者家属共同开导患者, 以患者感兴趣的事情激发患者面对疾病热爱生活的动力;如因医疗保险等问题造成的心理负担, 则联系主管医师选择患者更易接受的药物进行治疗, 必要时联络社工解决患者困难。⑤生活干预:向患者说明不良生活习惯, 例如休息不规律、吸烟、酗酒、易怒等对高血压疾病的不良影响,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患者提供以低盐、低胆固醇、低脂为宗旨的日常饮食建议, 定期向患者发送高血压食谱, 鼓励患者间分享饮食心得;指导患者开展体育锻炼, 说明每次适宜的运动量, 录制锻炼小视频利用微信群与朋友圈发送向患者提供示范。⑥疾病护理:说明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叮嘱患者千万不可擅自增减药物用量, 指导患者监测血压方法, 或来院测量血压的时间, 讲解性低血压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 叮嘱患者有不适感时可通过电话、微信或来院等方式主动与主管医师沟通。

1. 3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均随访6个月, 统计首次到院就诊时及护理6个月后的血压水平并进行对比;护理6个月后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进行对比。

1. 4 评价标准 心理状态采取SAS量表及SDS量表进行评估;SAS≥50分为焦虑症状评估标准, 得分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SDS≥53分为抑郁症状评估标准, 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采取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估[3], 量表分为身体感觉、认知功能、健康状况、睡眠情况、生活满足5项, 每项的满分均为120分, 得分越高评估项目的情况越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 由患者或家属评定,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血压水平 两组就诊时血压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低于本组就诊时, 社区护理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

2. 2 心理状态 社区护理组患者心理状态SAS评分为(42.64±9.87)分、SDS评分为(41.84±6.95)分, 显著优于常规组SAS评分(51.37±10.29)分、SDS评分(50.62±10.74)分(P

2. 3 生活质量 社区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

2. 4 护理满意度 社区护理组患者非常满意35例(58.33%)、满意24例(40.00%)、不满意1例(1.67%), 满意度为98.33%;常规组患者非常满意27例(45.00%)、满意12例(20.00%)、不满意21例(35.00%), 满意度为65.00%;社区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χ2=22.26, P

3 讨论

生活质量是指个人在日常与社会生活之中的主观感觉与客观能力[4]。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水平, 易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疾病本身的并发症也可影响患者机体功能, 因此在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高血压疾病护理的重要课题。

本次研究中, 作者通过建立社区患者档案全面的掌握患者的个体情况, 通过各种形式与患者建立起有效沟通渠道, 提高了高血压疾病知识、护理措施、日常注意事项等的宣传效率, 使患者与家属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高血压疾病, 从生活、饮食、运动等各种日常细节入手全方位的控制血压水平。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专业心理干预, 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调动起患者抗高血压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降压效果。经数据分析, 社区护理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

综上所述, 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建议于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建秀, 陈水琼, 叶翠华, 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当代医学, 2013, 19(9):119-120.

[2] 琼.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5):266.

[3] 周丽红.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生活质量影响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