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内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内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内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篇1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活动的要求,农委组成调研组,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强农富民”这一主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公益设施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新农村建设是从20xx年开始的,借助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实施了2镇8个村、16公里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受到了国家和省市扶贫办的好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自觉地进入了新农村建设轨道。

20xx年,我县浓河、祥顺两镇分别被确定为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21个村被确定为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着力实施了“五改、四建、三化、两扩、一并”工程。完成改路142.09公里,其中硬化通乡通村公路6条、72.29公里,硬化村内道路30个村、69.8公里,完成浓河镇地下排水工程1300延长米,完成水泥明沟排水工程23.3公里;完成改水18个村屯,新增自来水用户4880户;完成改厕6个村、918户;完成户用沼气改灶试点380户;完成改房770户,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68.7%。新建村卫生所5所;新建村文化活动室9个;新建标准化中小学校舍9所,维修19所;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40个。完成绿化村屯27个,建村内公园3个,在山后屯、创业屯推行农家通透式绿篱院落建设;完成街道亮化9个村,安装路灯460基杆;推行自我管理日常保洁环卫模式,全面净化村屯卫生环境。扩大有线电视、扩大程控电话覆盖面,入户率分别达到70%和73%。将凤山镇下青山屯并入道壕桥屯,22户农民喜迁新居。

20xx年,全县继续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总投入资金15567.237万元,其中公益事业和基础建设投入4645.235万元(农民自筹投入724.7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831万元;农机化建设投入220万元;农业开发及土地整理项目投入3871万元。重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三化、三改”工程和农业生产及基础建设“四扩、四建”工程。三化。一是道路硬化:完成20个村(场)通村通场公路和15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内道路硬化80.45公里;二是四旁(村旁、屋旁、路旁、水旁)绿化:完成27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绿化任务。三是村屯净化:完成5个村水泥排水明沟建设;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10个;在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全部推行了自我管理、日常保洁管理模式。三改。一是改水: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二是改灶:新建户用沼气680户,其中新农村建设试点村400户。三是改房:启动了富强、红旗两个新型节能房建设试点,建稻草板节能房20栋、1680平方米;建农民集资楼2栋90户、6400平方米,其中富强村农民集资楼采用地下热源供暖新技术,取代了燃煤供暖。稻草板房和地下热源供暖新技术,节能环保,经济适用,深受农民认可。今年全县新建砖瓦房850栋、57740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1%。四扩。一是扩大北药种植规模,新增北五味子人工种植5941亩,累计达到3万亩,林下种植刺五加1万亩;二是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大鹅养殖达到35万只;三是扩大特种养殖规模,狐、貉养殖发展到3.1万只;四是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木耳、蘑菇等发展到1480万袋。四建。一是完成了50公里松干堤防达标工程建设;二是完成铧子山水库消险加固工程建设;三是完成乌鸦泡低产田改造灌区配套等农业开发工程建设;四是实施了浓河镇西乐等5个村、富林乡双河等2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项目区规模3万多亩。到20xx年末新农村建设累计投资3亿多元,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2.9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实现2.8亿元;粮食总产达7.5亿斤,比上年增长10.3%,实现灾年夺丰收。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5270元,比上年增长7.8%。

20xx年在新农村建设重点实施“8815”工程,即建设新农村示范村8个,建设整村推进村8个,建设通畅公路村15个,硬化通村公路18条。

一是完成8个扶贫开发推进村道路硬化和15个村通村公路70.207公里,其中通村公路56.207公里,村内道路硬化14公里。村内道路硬化总里程达到141.37公里,村屯50个,占村总数的61%。 二是完成水泥排水明沟13.9公里。三是全县泥草房改造任务2200户。目前已拆扒泥草房959户。集中统建节能稻草板房114户,主体工程已完工。分建稻草板房112户,基础已完工;农户自建砖房1733户,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四是在8个村建设户用沼气池1500个,目前已完成950个的建设任务。户用沼气池总数达到2479个。五是完成亮化4个村。亮化村屯总数达到19个。六是完成绿化18个村,其中建设高标准生 态示范村8个。绿化村屯总数达到68个,占83%。七是完成庭院硬化铺装4个村。八是完成改造庭院栅栏4个村。九是完成村级“三室”11个建设任务。“三室”总数达到35个,占82个行政村的42%。十是完成村内公园建设3个。总数达到5个。

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做法

1、整合资金,科学调配使用。为了集中财力干大事,我们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则,集中投放”的原则,把试点村镇建设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林业生态效益示范资金、畜牧繁育改良资金、水利农田基础建设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土地整理资金、农机大型机械更新补助资金等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关联的项目资金由政府统一整合,捆绑起来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在项目实施过程合理搭配,定向投放,足额到位。同时,将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的校舍维修、文化阵地、农村医疗、有线电视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一并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把新农村建设“拼盘”做大做实。

2、强化帮扶,实施合力共建。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我们建立和落实了部门帮建和干部帮扶工作机制,县直87个部门帮建82个村,全县589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1297名一般干部帮扶714户贫困户,帮扶1886名贫困生。即县副处级以上领导每人包3户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包2户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县直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包1户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县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每人包1名贫困学生。实行一帮三年,责任不变,对象不变。去年以来,全县各部门帮建新农村折合资金319.9万元,县直机关干部帮扶贫困户、贫困生折合资金37.3万元。

3、落实责任,实施目标管理。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探索实行了重点工作目标责任承诺管理制度。县委、县政府党政副职、各乡(镇)及县直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在电视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县委成立目标承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目标承诺管理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专事督查考核工作,对各乡(镇)、各部门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按照每月自报、季度公示、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四个阶段进行,并严格兑现奖惩。

4、积极引导,发挥主体作用。一是尊重农民的决策参与权。凡涉及筹资筹劳的事宜,都要求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理事会,由村民自行决定。二是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结合村民“一事一议”,动员受益群众积极参与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祥顺镇大林子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和广播宣传动员,只用2天的时间便筹集资金10多万元,完成了村级资金筹措任务。三是调动农民在工程建设上自觉地充当监督员,在村屯管理上主动当好维护员,较好防止了重建轻管的倾向。

5、自加压力,力求增量扩面。新农村建设面广量大,是需要硬性投入的工程。**虽然是省级贫困县,财力十分薄弱,基础相对落后,工作压力相对很大,但是我们不等不靠,不依赖省市,不搞中看不实用花架盆景式的建设,而是把新农村建设做为一项历史责任,抱定小县要有大作为的决心,自我加压,加大投入,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覆盖面。

三、存在的问题

1、环境卫生很难保持长期清洁。一是道路的清扫难。二是垃圾出村难。三是监督管护难。

2、后续管护费用难以解决。一是照明路灯用费难以解决,全县安装路灯的19个村,其中有16个村的路灯用电能照明,费用很大,村里难以承受。二是公园内的管理费用难以解决。村内公园建成后,后续的设施的维修、栽花种草、卫生保洁费用很大,村里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解决。三是绿化、香化、美化费用难以解决。村内道路硬化后,相配套的路边绿化、栽花种草的人工费很高,村里难以承担。四是三室取暖费用难以解决。农村三室建筑面积较大,一般都在120—140平方米之间,冬季取暖大约需要2万元以上。

四、建议和对策

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道路清扫实行门前三包,农户负责冬季清雪、日常卫生保洁;二是以居住街道为单位,选出街长负责监督;三是教育农民尽量做到柴草出村;四是农户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及时清理出村,村外设置垃圾填埋处理厂,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注重新型能源建设,降低管理成本。一是今后安装的所有路灯,均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费用难题。二是在今后再建的“三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节能取暖问题,建议建地下燃池,解决冬季取暖问题;三是要充分利用农村户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新型能源解决取暖照明问题。

篇2

一、村庄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农村规划编制滞后,村庄建设盲目扩张

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自然条件的局限等,河南省部分村庄无规划或者规划滞后,造成村民随意、盲目建房,村庄规模无限制向外扩张,占用大量耕地。由于缺少规划指导,村庄内民居布局较为凌乱。

(二)空心村现象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业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村建设用地“内空外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河南省重点农区典型村庄空心化演进态势来看,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农村内部生活空间拥挤、自然灾害频发、居住环境恶化等因素往往构成农户外迁和农村空心化的离心力,而村庄周边的开阔空间和相对丰裕的土地资源成为空心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三)村容村貌较差,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部分村庄内建筑质量较好且可以保留的民居仅占少数,大多民居建筑质量较差。村内节点景观缺失,没有设置中心活动广场,村庄入口景观不明显。

(四)道路交通问题严重,现有道路系统不完善

多数村庄内主干道多为土路,硬化率低。同时,多数村庄还存在现有道路网系统不完善,尽端式道路过多,道路普遍偏窄,不能满足消防需要,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停放无序等问题。加之河南省多数地区乡镇、村庄固定时间有集市,在赶集期间,村内道路被临时商铺占据,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农用地格局凌乱

农田细碎零散,田块面积小,大面积耕地少,这样不仅不利于规模经营,也影响村庄整体风貌的整洁。多数村庄内存在坟地,长期占用耕地。另外,部分村民发展养殖业,将厂房建在自家田地内,也造成了占用耕地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规划管理制度,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实施村庄整治要与规划编制工作相结合,强调规划的龙头地位,以规划引领建设。规划要突出前瞻性,强调指导性,做到规划先行,要与小城镇紧密结合。

(二)加快空心村改造进程

推进空心化村庄的空间、组织、产业“三整合”,以村庄规划为契机,推进农村地域系统的空间重构、组织重建和产业重塑,形成统一空间格局,实现城镇与村庄的功能衔接,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与空间优化布局;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促进宅基地合理流转;对村庄内部废弃宅基地进行综合整治,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新建民居或者设置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村庄内部居住环境,加快对空心村的改造。

(三)推行村庄综合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对村庄内建筑进行统一规划,挖掘不同村庄不同的历史风貌,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建筑风格,形成各有特色的农村新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对村庄现有建筑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对不同质量类别的建筑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拆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协助整修危房,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四)完善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各类规范标准,完善村庄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等级。根据实际情况,铺设新道路,或者对原有道路进行拓宽、硬化等,改善道路质量。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停车场,避免车辆在村内无序停放。村庄内的活动广场在赶集期间可作为集贸场地,避免村民沿街搭建临时商铺,占用道路。

(五)开展农田整治

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建成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在村庄内设置集中墓地,将原有坟地进行迁移。做好村庄产业规划,在村庄内预留产业发展用地,避免村民随意建设厂房,占用耕地。通过土地整治使村庄的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道路用地、林网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布局更加合理。

篇3

精准聚焦齐发力

为了实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乾安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工作。在精准识别贫困户方面,组织乡、村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入户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核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建立贫困户数据资料库,实行电脑管理。同时,发放《扶贫手册》《脱贫攻坚帮扶贫困户工作记事本》《驻村工作队记事本》和《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记事本》2万多册,制作《乾安县脱贫攻坚工作手册》100余册。在精准识别贫困村方面,乾安县对全县25个贫困村的道路、排水、饮水、住房、村屯绿化、农田改造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排查,准确掌握了贫困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确保精准帮扶责任的落实,乾安县建立了县委常委包乡、副县级以上领导包贫困村制度,安排百个部门具体包村,组建驻村工作队,派驻“第一书记”驻村,统筹抓好脱贫的各项具体工作。实施了“三二一”包保制度,即副县级以上干部包3户,副科级以上干部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每个村“三委会”干部包保本村贫困户。目前,全县141个行政村全部派驻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精心选派了25名“第一书记”到贫困村开展工作,实现了县、乡、村干部交叉帮扶全覆盖,帮扶责任的全覆盖。

发展产业拔“穷根”

乾安县在脱贫工作过程中,立足产业抓脱贫,注重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积极为贫困村引进项目、引进企业,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租赁、加盟等方式共同开发盘活优势资源,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添活力;加快对土地的流转,用土地经营规模化带动种植机械化,促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贫困群众的土地收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引导贫困户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支持发展黄小米、杂粮杂豆、绿色蔬菜、瓜果、辣椒等特色种植业,牛、羊、鹅、鸡等多种养殖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贫困地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为了助推贫困村的产业发展,乾安县利用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资金1631万元,为所字镇雅字村和坚字村2个贫困村修筑了机耕路,新打了农田抗旱井,架设了配电线路,有效地带动了二个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同时,乾安县还投资25万元,帮助大布苏园区夙字村新建设6栋葡萄大棚。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68个扶贫项目,其中产业类项目18个。产业类项目中种植业项目10个,养殖业项目8个,投入各类涉农资金759.6万元,用于发展棚膜瓜菜项目和畜禽养殖项目。

基础保障下实功

篇4

要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村庄,必须要对村庄现实情况进行理性判断,因地制宜地选择村庄的规划模式。目前在村庄规划设计领域,设计者已不再将目光固定在单纯的物质环境塑造上,而是试图通过多学科交融的方法,研究村庄的人居环境,构建适宜的居住空间。在各种方法中,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NetworkAnalysis,SNA)即为其一。它主要研究社会关系中的动作者之间形成的多元关系,以结构为关系模式,并寻找这些关系模式对网络成员或网络整体的影响。通过对网络个体间关联关系的分析,对城市或村庄的人居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布局等问题进行健康评估。本文以宁夏固原市黄铎堡镇毛家台子村为例,在分析村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情况、住房基本情况等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村庄规划方案,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现状与规划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利用数学图形理论方法为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依据。

2.研究区域与调查内容

2.1研究区域

本项目研究区域——固原市毛家台子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该村紧邻著名景点须弥山,是一个纯回族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作物种植、家畜养殖及外出务工收入和家庭手工艺制作,并利用须弥山景区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全村共计68户321人,其中农家乐有15户。

2.2调查内容

2.2.1村民群体构成在全体村民中,中青年较多,占人口总数的44%。村民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依次为:初中、小学、高中。在村民从事的工作类型方面,最多的是外出打工,这与现在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总体趋势相同。在对未来工作方式的选择上面,有50%以上的人不太清楚,这也体现了村民缺乏对未来工作方式的期待与大胆展望。2.2.2村庄建设状况(1)毛家台子村交通比较便利,村庄内部路面大部分为水泥路面,路面狭窄,质量比较差,还有一部分是土路。(2)村内布局凌乱。建筑基本为一层,且大部分是砖木结构坡屋顶,外表面比较破旧。(3)村内环境质量差,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没有。(4)禽畜养殖与村民住房距离过近,影响水体及公共卫生;厕所多为旱厕,卫生条件极差;污水未经处理即被排放或农用。(5)作为回族村落,除一座清真寺外,再无体现村庄文化特色的建筑及设施。2.2.3村民满意度统计针对村庄的建设现状,项目组对于村民的居住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图1)。根据调研统计,村民对于日常购物、教育设施、卫生室、客运站、文化站的缺乏深感不便。村内的绿化、休闲设施亟需添加和改进。村民对村内公共设施的需求依次是:卫生所、运动场、垃圾收集点、文化室、小学、幼儿园、公厕等。村民最为关心的环境整治问题主要集中在村内道路,绿化以及垃圾收集等方面。2.2.4现状村庄社会关系特征毛家台子村由于是回族村落,村民一直延续下来的居住形式是“围寺而居”,所以造就了聚居状态下特有的社会关系与组织形式。由于地缘和亲缘关系,村民之间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较为紧密的联系方式,农、牧业生产活动给大家提供了接触的机会;礼拜上寺、相互帮工等加强了彼此的交流;另外,情趣、性别、年龄等属性也构成了村民社会交往的基础。这些基本特征相互关联,构成毛家台子村的社会网络。但是随着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利益因素已成为亲缘-地缘关系的最大威胁,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影响,在村庄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组织,使得村庄的商业、服务业迅速发展。清真寺不再是村内的唯一中心,村庄重心发生了改变,非宗教的基础文化教育、科技文化宣传等逐渐深入人心,村民收入差距拉大,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村庄的空间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

3.规划方案解读与技术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项目组完成了毛家台子村的建设规划。

3.1方案解读

首先,对村庄内近些年新建的村委会、清真寺以及部分住房进行保留。将村内的将军墓遗址建成对全村人民都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休闲、纪念公园。同时将一些残缺破旧的建筑进行重建,在与原有建筑风格协调的同时,加入回族文化符号,使大家能够处处体验到建筑的保留、新生与孕育。规划将原有的村内中心商业街进行保留,并将其整合与延伸,建成游览观光区。在商业街中增加公共休闲设施,使到须弥山景区游览的游客在此能够获得更佳的购物体验,孕育出村内的购物核心区域。原有的民居翻建成民俗型农家乐区域。对住户院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摆放民俗物件、增加休闲设施,让农家院落充满浓郁的乡村风格。对于清真寺周围环境的处理,根据当地的回族文化,以清真寺为核心,保留寺前的残留墙壁,将其重新设计,并修建文化壁和文化广场,孕育出毛家台子的文化休闲核心区域。村内传统农宅院落整体感觉比较敞亮,因此,在规划时充分吸取现状院落的优点,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村民的需求与自然因素,增加回族文化符号,使农宅既有现代气息,又能体现当地的文化特点(图2)。

3.2基于SNA的技术分析

在规划方案完成后,根据调研数据,按照公式Ds=s/(n-1)(式中,Ds为相对度数中心度,s为与某一节点直接相连的对象数,n为节点数),分析确定以研究样本的村民“户”及其房屋整体为节点,测定村庄现状和规划两种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计算公式为P=L/[n(n-1)/2],式中,P为网络密度,L为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连接数,n为实际存在的节点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构建了村庄现状与规划两张空间拓扑网络关系图(图3)。比较可得,现状建筑格局网络的整体密度及凝聚力系数均小于规划,节点间平均距离大于规划,说明规划网络结构的完备度优于现状(表1)。网络密度的增大,说明整体网络和其中的节点农户所能实现的传递和交互功能加强。节点a9、a14、a17、a20位于与其他节点最短路径上,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表明其与其他节点的联系较紧密。这种社会关系结构,为个体在组织中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4.结语

(1)通过合理规划后,由于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调整与改善,使得规划布局具备更高比例的局部稳定结构,规划网络的整体稳定性更强。(2)村庄公共设施(如村委会、清真寺、商业街等)作为一个节点,连接了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增强了网络连接的复杂性,对整个村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未来村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这类节点的互动,形成村内的“文化流”“经济流”,从而构造村庄理想的社会空间结构。(3)通过对村庄规划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到: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能够针对环境中的各种物质构成要素,探寻要素个体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人居环境中整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就其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健康评价。社会网络分析帮助设计者在规划中建立结构分析的观点,探究隐藏在看似独立的事物表象之下的网络模式,从而寻找更为本质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樊亚明,刘慧.“景村融和”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J].规划师,2016(4):97-100.

[2]王凤,刘艳芳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J].经济地理,2016(4):141-148.

[3]王晓燕,王博.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再修复模式的研究与分析[J].生态经济,2014(11):129-131.

篇5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rice farming and the social culture in Yuanyang Honghe Hani Terrace Heritage Area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form a unique set of road traffic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traffic system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understands the Hani culture from the view of the traffic system, evalu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关键词:哈尼梯田;遗产区;道路交通体系;因素

Key words: Hani terraces;heritage area;road traffic system;factor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79-02

0 引言

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农业历史悠久,有深厚的原始农耕基础,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与哈尼社会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相应的道路交通体系。道路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哈尼族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旅游业是分不开的。

国内学者对山地与村庄的道路交通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根据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城市用地特征,从交通方式、交通可达性和交通设施等因素切入,进行线网规划、站场规划和出租车规划等交通规划研究[1-3]。②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分析道路交通与居民出行构成特点,提出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中的对策与小城镇发展的新模式[4-5]。③针对静态交通、公共交通等某一交通问题,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山地城市交通优化建设对策[6]。针对山地村庄道路体系与民族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对于遗产区来说,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旅游业的继续开发,现有道路交通体系已不能满足大多数村庄的运输需要,道路交通体系是影响遗产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道路交通体系的研究与村庄的发展密不可分。

1 遗产区道路交通体系特征

在哀牢山立体地貌与立体气候中,形成了高山区森林、中山区村寨和下半山区梯田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

1.1 遗产区对外交通 遗产区对外交通目前主要依托214省道,省道在遗产区西部贯穿南北,北接南沙,南接绿春。另“哈尼梯田”机场已完成选址,位于遗产区西边的沙拉托乡,距新街镇约20公里,距南沙约30公里;建成后将为遗产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

1.2 遗产区内部交通

1.2.1 车行体系 内部车行体系,依托S214省道、元绿公路及牛角寨新街连接线以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形成一个环状交通网络;以S214省道、途径大鱼塘、全福庄、胜村及多依树的县道并和攀枝花与多依树连接线形成另外一个旅游环线。通往村庄道路和村庄内部交通路网由于地形原因,多是尽端式道路;有的村庄坡度太陡,内部没有车行路,只是通到村入口。整体呈现以环状连接枝状形式。

1.2.2 步行体系 ①纵横交错,遍布群山:哈尼族迁徙到哀牢山后,在这片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开始以采集狩猎为生的生活。当时狩猎,野兽穿行地段逐步变成人行道,构成了原始山道的起源,后来形成了自然的道路交通。因为山地对于发展交通不利,人们之间的互相往来基本靠徒步行走,物品的运输也靠人背马驼。所以造就了遍布群山的步行体系,以此满足生产、生活及交往的需要。②形似等高线:在下半山区梯田间,由田埂组成的道路形同遍山的等高线,是开挖梯田时垒起的田埂。在坡度缓的低山,田埂较低较薄,梯田面积较大;越往高处,坡度越陡,田埂越厚约密集,梯田面积较小。这些田埂是村民通往田间的主要道路。 ③水渠即道路:高山森林的小潭、小溪和河流的水源经过水渠注入最高层梯田,水满再流入下一块梯田,直到汇入河谷江河。兴修水渠是梯田农业的关键,所以人们很重视水渠的护养,形成了大水沟跨县连州,小水沟通往村寨和梯田。以此修筑的沟堤宽大结实,行走舒适,也成为道路交通体系中重要的的一部分,主要是联系从高山森林区通往半山区的村寨与下半山的梯田[7]。

1.2.3 道路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停车混乱。当地居民的村庄内部停车混乱,影响车辆通行和村庄风貌;在遗产区承担旅游服务的村庄,例如胜村,常出现交通拥堵,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旅游环线上停车设施不足,当游客在景观较好路段停车观看时易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②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地形原因,村寨中部分步行道一侧为陡坎,此类道路无护栏且无路灯,对儿童和夜间行走构成隐患。部分村内车行道路坡度较大,为水泥硬质路面,防滑处理不够,车行与人行之间存在隐患。③路面状况较差。路面状况差主要表现在路面破损和路面卫生较差两方面。现阶段村庄路面基本硬化,但存在部分路段破损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和村庄风貌。由于排污沟渠小,常有污水溢流;另垃圾随意堆放也影响路面卫生状况。

2 影响道路交通体系的相关因素

2.1 地形地貌限制 由于遗产区所处区位边远,地势险要的哀牢山区,北部红河隔断了与外部的沟通,所以对外交通以214省道为主。村庄间与村庄内部车行体系不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坡度较陡,不能满足通车的条件;另外有的区域地质条件不稳定,也限制了道路交通的发展。

2.2 农耕文化影响 在哈尼族迁徙到此后,开始在山地上发展农业。开挖的梯田不仅形成了哈尼族的劳动场所,相连的梯田间形同等高线的田埂形成了步行交通体系。使村寨与梯田,村寨与村寨紧密联系。

随着村寨扩大,新开梯田增多。为了有充分时间保证精耕细作,梯田的维修保养,必须保证耕作半径在一定范围内。所以为了就近田地,就会分出新寨,形成小型分散的聚落与相连成整体的梯田空间格局。此时步行交通成了丈量人地距离的工具,劳动时间的限制不会造成村寨的无限扩大与劳动空间的无限扩大,从而平衡村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哈尼梯田的一个特征,其中,兴修水利行成的沟渠不仅保证了村寨与梯田的用水,形成水网体系,也成为联系村寨与梯田的道路交通体系。

2.3 生活与社会交往需求 哈尼族在家庭观念上,奉行“树大分支”,哈尼族男子一经结婚生子,一般要与父母分家,修建新房,建立独立的小家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村寨膨胀、分离。哈尼族居住相近的村寨的人们在古老氏族社会中存在血缘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早已淡薄,但是村寨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友好,每年“苦扎扎”节的串寨活动都是加强村寨间相互沟通,加深友谊的手段,对哈尼村寨友好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8]。由于梯田农业是依山地自然地貌而营造的,往往需要大范围的集体协作才能使其正常顺利的进行。这种合作的关系也会使得村寨之间需要相互交流与沟通。所以联系村寨间的步行体系较为完整。

2.4 旅游业发展带动 由于开发旅游的需要,旅游环线把保护区内景点连接在一起, 同时又兼顾保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功能分区的划分。旅游环线基本上是沿着村寨与梯田的边界。这样,在保证林梯田景观完整性的同时,又在空间上引导了游客旅游环线,同时保证了通往各村寨与外界联系的便捷性。

2.5 村庄的快速发展 随着人口增长,村庄的扩大,道路交通体系的滞后性更加明显。原来村内垃圾随沟渠自然排放入梯田,不需要处理。现在原有排污沟渠已不能承当,村内部分垃圾需要运出村外处理,由于村庄内部车行系统不完善,造成垃圾的滞留而导致影响环境卫生。村庄内的很多建设活动,建筑材料的运输还是依靠人力。旅游业的发展使游客数量增加,景点周边停车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管理滞后,使游客随意在路边停车,也容易影响交通的通畅性。

3 启示与建议

遗产区的道路交通体系线路走向都是伴随着村镇发展与扩张以生活、生产与社交需求为引导形成的。相对于纵向上自由形成的连接森林、村寨、梯田步行体系,遗产区对外和通村的车行体系整体缺乏系统的规划,村与村间往往没有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旅游交通体系的规划只是在线路上连接了景点之间,缺乏相应交通设施,许多道路是放射状的。这样的路网结构适应了一定时期交通的要求,但不能满足其继续发展的需求。

针对遗产区交通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3.1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遗产区的发展将会更加依赖车行道路体系,目前停车混乱的现象更加严重,所以遗产区应该完善道路交通体系。一方面是村内车行道路体系的完善,以传统村落道路系统现状格局为基础,要考虑道路系统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环境允许道路系统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通过环状化、加强村内道路体系连续性来完善通村车行路与旅游环线的连接,以此满足村庄机动化运输的需求(如图1、2)。另一方面在旅游交通体系中,逐步解决旅游过路交通与村庄之间的矛盾,增加交通设施:例如交通标识、停车场的建设。

3.2 完善市政设施配置,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通过市政设施的完善保证传统村落的设施供应不能落后发展水平,使村庄日常生活水准对村民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依托村落道路系统而配置市政设施,既不破坏道路系统格局,也不影响传统村落风貌。

3.3 完善节点空间、加强村民保护意识 道路空间同时也是村民社会交往的重要公共空间。道路交通体系的完善不仅需要技术方面,还需要加强村民保护意识。传统村落村民意识到完整的道路系统可使传统村落风貌变得更美,自觉维护道路体系与路面环境[9]。对道路系统进行梳理,增强道路的安全性的同时,根据街巷空间与村民活动需求在公共节点增加公共设施,诱发街巷交往活动,通过丰富公共交往活动增强村民对村庄公共空间的体验感,从而激发村民对公共环境的维护意识,增强乡村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矗王玮.西南山地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01):31-35.

[2]李泽新,李治.西南山地高密度城市的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互动关系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45-51.

[3]崔叙,赵万民.西南山地城市交通特征与规划适应对策研究[J].规划师,2010,26(02):79-83.

[4]李泽新,童丹,李治.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目标与措施[J].规划师,2014,30(07):21-26.

[5]董菁菁,温旭丽,郭海超.小城镇交通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05(9):273-276.

[6]蓝岚,莫乾树.山地城市静态交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13(03):16-19.

[7]王清华.梯田文化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

篇6

今天,区政府在这里召开现场会,主要是交流农村城市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下一步农村的容貌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刚才参观了金山街道办事处农村城市管理工作的现场,并听取了金山街道办事处先进经验和做法,翟山街道办事处、金山村作了经验交流,现场会开得很成功,对今后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很有推动作用。下面,我结合今天的现场会情况,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推动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全面开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多数村庄都包围在城区内,有些还地处中心区。同时农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劳动就业也逐步从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生活形式上已实现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但是,农民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陈规陋习难以马上随之改变,农民居住区内脏乱差现象仍十分严重,与全区城市管理工作和建设徐州现代化特大城市远远不相适应。为此,区委、区政府从年初以来,把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纳入了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了试点工作和争先创优方案,加强了农村的管理工作。各涉农街道和居委会,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不断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村内环卫管理保洁组织网络,创新机制,狠抓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移风易俗,全区涉农居委会容貌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明显提高。特别是金山、茶棚、姚庄、十里、吴庄、杏山子等村在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农村的城市化管理工作树立了典型。总结今年以来的试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各涉农街道、居委会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推动农村城市化管理作为加强村民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高村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质量,真正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项实际工作;作为提高投资环境综合指标,发展区域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作,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专门部署、专人落实,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重视村民素质的提高,为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针对部分村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陈规陋习多,少数村民素质较差的实际,各涉农街道、居委会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居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广播、板报和宣传材料、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活环境的良好氛围。同时,有些居委会还开展了“五好家庭”、“双学双比”等活动,树新风、除陋习,引导村民接收城市生活理念,促进了村民向市民生活习惯的转化。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为完善农村市政基础设施,各涉农街道、居委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硬化了村内的主次干道和街巷,修建疏导了排水管、沟,新建了水冲式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垃圾房,绿化美化了环境,在硬件方面为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提供了保证。

四是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使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各涉农街道、居委会围绕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多次开展集中整治,彻底清理了村内积存垃圾、乱堆乱放杂物及各种卫生死角,拆除了违章搭建亭棚,清理了违章摊点和墙体野广告,解决了一些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同时,把长效管理作为巩固综合整治成果的重要措施,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成立了专兼职协管和保洁队伍,健全组织网络,严格实行定人、定岗、定奖惩工作机制,并实行挂牌公示和监督考核制度,推动了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化管理。

虽然我区在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要看到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与当前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相比还有不少薄弱环节。一是少数单位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农村纳入城市管理的总体工作。二是“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成片改造的村民居住区仍沿习农村的粗放式管理。三是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传统思想、观念、习惯的改变和村民素质的提高仍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克服。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搞好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区涉农居委会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了,无论是地理位置、居住条件、就业生活方式都融入了徐州这座现代化的都市。抓好村庄的建设、改造,管理将成为今后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组织部分。各涉农街道、居委会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搞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㈠开展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争做江北两个率先的领头羊,而我区要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中市内城区争做排头兵、江北城区进位争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城市管理要现代化。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现代化,没有占我区“半壁江山”的原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现代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此,要把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全面实行农村城市化管理,提高全区城市管理整体水平。

㈡推动农村城市化管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快实现小康的基础性工作。城市管理也是生产力,城市环境也是招商引资的资源,这一点大家都已形成共识。市政设施不配套,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使一些本该谈成的项目,就因为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一些小问题,结果功败垂成。在这个方面,正反两个方面都有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在当前,我区农民已几乎没有耕地,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二、三产业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重点。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和容貌,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综合素质的真实体现,也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招商引资竞争力。推动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其目的就在于要努力营造一个这样的环境,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率先达要小康的标准,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㈢实行农村城市化管理,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环境卫生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得益。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生活质量和环境卫生水平整体还比较低,传统旧意识、旧习惯使得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还不高,乱倒垃圾、乱仍杂物、违章搭建,随意堆放物品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同时,农民关心环境、热爱家园思想意识越来越浓厚,对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开展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在改善村庄环境面貌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农民的现代意识、开放意识和文明意识,增强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热情,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三、整治环境,完善设施,全面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要突出环境卫生的整治、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两个工作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㈠大力治脏,反复治乱。要突出整治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村庄管理的重点,也是影响管理水平的关键。各涉农街道、各涉农居委会要认真分析垃圾积存、保洁制度不健全、保洁不及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全面清理村内各处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建立环境卫生管理、保洁责任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对于乱倒垃圾等行为要采取监督检查、批评教育、行政处罚等办法,确保不再出现新的大堆垃圾积存。要从严治乱。全面清理村内的乱堆乱放,取缔村内占道摊点、拆除违章亭棚;对村民未经批准,非法建房的行为,各街道、居委会要切实负起教育、监督的责任,并按照市、区政府通告和有关法规,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坚决制止乱建房屋的现象;要加强农贸市场和经批准设置摊点群的管理,坚决取缔马路市场。要加强美化、绿化工作。全面清理村内墙体野广告,修补残墙断壁,定期粉刷墙体;增修花坛、绿地,广植树木,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

㈡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要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及生活服务设施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修建村内道路、街巷,创造好的通行条件;要加快村内公厕旱改水工作进程,新建公厕一律要建成水冲公厕,同时要分期分批改造现有公厕;要加快村内垃圾中转站规划选址和建设工作,尽快实现村民生活垃圾定点倾道,集中转运,彻底解决垃圾长期无序倾倒,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同时,各涉农街道、居委会要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土地和房产,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体育健身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完善村级卫生防病设施,全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各涉农街道、涉农居委会在道路、公厕、垃圾中转站、排水设施等改造、建设中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整体规划,树立超前意识,合理布局和规划各项建设,为今后的发展留下空间。

㈢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要把农村环境卫生长效化管理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创新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全面建立环境卫生管理、保洁专职队伍和协管队伍,按照城区管理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职责、定报酬和监督检查、严格奖惩等各项制度,提高日常管理水平。要积极探索村民公约、村民自治在村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形式,参照“门前三包”等办法,动员村民维护主次干道、房前屋后、庭院内部的卫生和秩序,人人为环境的改善尽责。

四、加强领导,强化落实,确保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政府综合管理行为,也是一项需要广大群众参与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各涉农街道和居委会要切实把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列入整体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涉农街道、居委会要高度重视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结合各居委会实际,认真找差距、查问题,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工作总体规划、分步实计划和工作目标,健全机构,明确人员,加强监督考核,严格兑现奖惩,真正把农村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区城管局、执法局要发挥组织、牵头、协调、检查、指导的职能,进一步完善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方案和检查、考核、评比标准,协调好有关部门的关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协作一致,共同管理的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二是要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各单位要坚持把宣传发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各项管理工作的始终,积极采取多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形式,将农村城市化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市容市貌管理的法规、政策,向群众广泛宣传,大造舆论氛围,形成强大声势,引导全体群众人人动手,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有声有色地把这项活动全面推向深入。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充分认识到村民多年生活习惯转变的艰巨性、长期性,循序渐进,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注重引导,教育为主,以良好的环境、先进的典型去影响他们,避免出现一些工作方法粗暴引起的社会问题。

三是强化检查考核。农村城市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居委会都要加强检查、考核工作,建立正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检查考核评比竞赛活动。同时,区城管局要根据农村容貌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定期对各街道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注重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对管理好的村庄要及时表彰宣传,推广经验,对差的要进行曝光批评,帮助改进,从而使我区农村容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在短时期内能有较大改观。

篇7

一、今年老区开发建设主要工作

1、强化内聚外迁,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程。坚持把内聚外迁作为老区全面奔小康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实施自然村拆并、集中安置点建设和山区内聚点建设,加快促进山区群众移民下山、异地致富。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摸底。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下山移民工作的要求,我办四位主任分成4组,带队深入老区30户以下自然村,与镇村干部一起进行实地调研排摸,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宣传市委市政府老区农房两改移民政策,引导调动老区偏远零星自然村群众移民的积极性。二是自然村拆并顺利推进。通过深入细致的引导和工作,今年第七批下山移民计划整体拆迁自然村7个,转移山区群众312户956人,超过了宁波市政府下达的下山移民200户的目标任务,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完成,将在12月底前通过宁波扶贫办的验收。三是加快实施下山移民集中安置。通过农户申报、村、乡镇审核、市老区办再次审核确认,今年共有104户下山移民户到兰江街道西南公寓集中安置,目前正在镇村公示、市级审核及余姚日报公示等环节,计划于年内完成抽签到户工作。四是加快山区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到目前止已举办各类培训班29期,培训人员2375余人,帮助1400余人实现了转移就业或再就业。目前,山区常年和季节性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的比例达到70%以上,外出务工经商收入占到山区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2、强化项目建设,加快老区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明确建设重点和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老区全面小康建设。一是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实施重点村和经济薄弱村扶持发展工程,通过鼓励山区村集体参与小水电股份及开发、特色农业基地和休闲旅游项目等多种渠道,不断开辟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共投入资金940万元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7个,其中宁波重点村项目12个,补助资金720万元;余姚经济薄弱村项目5个,补助资金220万元。上述项目的实施将增加老区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余万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资源型机耕路和村内道路建设,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今年老区共修建资源型机耕路11条总长度23.34公里,落实补助资金165万元,使1万余亩竹山、花木、茶园等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降低老区群众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同时,实施村内道路修建项目8个村总计5.5万平方米,落实补助资金45万元。三是抓好市级结对帮扶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老区的开发建设中来,千方百计助推老区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共有24个宁波市级部门挂钩结对我市老区24个行政村,有54个余姚市级机关部门联系结对老区38个欠发达村,年分别到位结对帮扶资金332.1万元、336.5万元(年部门结对帮扶资金在春节前都能到位)。

3、强化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增收致富。一是大力扶持生态休闲旅游业。充分利用和挖掘老区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目前老区已有各类农家乐129家,床位1200个,餐位9000个。拥有宁波级以上的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示范点6个,年接待农家乐游客45万余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收入2183万元,同比增长28.87%。二是提升发展新兴产业。围绕山农增收目标,提升发展花木产业。目前老区乡镇累计种植花木4万余亩,花木成为老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如四明山镇种植花木面积2.73万亩,今年全镇花木销售收入达到1.12万元,同比增长28.7%,人均花木销售收入达9814元。大力发展高山家禽养殖。老区土鸡、番鸭等绿色农产品年出栏量近30余万羽,年产值2500余万元。三是传统主导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老区已建立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达21万亩,组建茶叶、竹笋、花卉等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9家,拥有“瀑布仙茗”等中国驰名商标,年老区茶叶总产值7297万元,同比增长8.4%,其中名优茶产值达5287万元,同比增长15.3%。春笋产值5674万元。

4、强化政策落实,积极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一是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今年以来,相继举行三次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业务工作会议,年初布置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年中交流工作情况和查漏补缺;年底抓考核和核减工作,确保“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顺利推进。通过实施生产扶助、就业援助等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各地各部门合力推进,年实现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9%,全市家庭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不含低保、五保户)由1333户降到828户,减少了505户,减少率达到38%。二是实施生产型低收入农户扶持计划。按照余党发〔2008〕79号文件精神,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又缺少致富门路的生产发展型低收入农户,实施生产扶助、风险救助,增强其生产经营能力。今年通过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等方式,全市共落实扶持生产发展型低收入农户370户,补助资金17.455万元。三是实施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工程。通过新建或维修住房、调剂旧房等多种形式,解决老区低收入农户中的无房户、危房户、受灾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年老区片共实施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300户,补助资金300万元。四是继续抓好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工作。根据余党办〔〕3号文件精神,以“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各地各部门公务员通过提供致富信息、教会实用技术、联系就业岗位、落实脱贫项目等多种途径实施帮扶等多种途径,帮扶联系的低收入农户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做好全市各地各部门的协调、联系和联络工作,扎扎实实推动低收入农户致富奔小康。

5、强化对口帮扶,推动结对地区发展。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职能,做好对口帮扶贵州省望谟县及丽水市松阳县工作。一是做好省内结对帮扶工作。6月中旬,市委副书记带领有关部门赴松阳县调研结对帮扶工作,并落实帮扶结对的象溪镇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项目资金68万元,落实新农村建设项目、农民饮用水、农业产业基地、进村道路硬化等扶持项目9个,推动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步伐。同时积极协调5个乡镇(街道)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切实支援对口帮扶乡镇的发展。今年泗门、朗霞等5个乡镇(街道)共落实帮扶资金206万元。二是做好对口帮扶贵州望谟工作。我市与宁波市财政局共同帮扶贵州望谟县,今年落实公路、学校建设等对口帮扶项目4个,帮扶资金180万元。同时针对望谟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追加旱灾补助40万元,帮助望谟县人民群众战胜旱灾,恢复生产。全年共落实帮扶资金220万元。三是加强交流合作。今年我市组织党政代表团赴贵州望谟和丽水松阳考察学习,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增进感情。同时积极鼓励结对帮扶地区镇村干部及种养殖大户多次到我市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增强对口帮扶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今年对口帮扶地区累计到我市学习考察及培训354人次。

在老区开发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老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老区农房两改移民整村推进难度增大。自从年实施下山移民工程以来,我市是宁波各县市中实施力度最大的,截止去年底累计已实施整拆自然村106个,转移山区群众4143户、12850人,拆除旧屋面积32.7万平方米,退宅还耕面积1045.6亩。目前存在的困难主要是下步拆迁自然村规模相对较大,基础设施和村民旧宅相对较好;再加上移民户拆迁安置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自然村整体拆迁工作难度增加。

二是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近几年来,我市老区乡镇虽然培育了一批花卉、茶叶、毛竹、畜禽等特色产业,但这些山区传统主导产业缺少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足,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缓慢。

三是村级医疗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对老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作了一定的扶持,硬件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老区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医务人员力量相对较弱,业务能力还有欠缺,难以满足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这些问题和困难需在下步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明年老区开发建设总体目标及工作措施

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根据老区全面小康建设要求和发展实际,我市年老区开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老区全面小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把四明山老区打造成为宁波及全省领先的生态保护示范区、休闲旅游集聚区、绿色经济先行区、美丽乡村展示区,在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绿色发展、集聚发展、特色发展为主线,切实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实施全面小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老区发展的能力和速度。力争老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增长6%以上。同时,实施下山移民移民300户1000人,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工程300户,力争到年底基本完成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各项目标任务。

按照上述总体目标和任务,年我市老区开发建设工作重点在以下四方面求突破:

(一)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在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求突破。以下山移民和低收入农户住房救助两项宁波市政府实事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切实为老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稳步推进下山移民工程。按照“移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多途径抓好老区人口的内聚外迁,重点推进30户以下自然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小流域洪灾易发地区农户向中心村或较大规模村转移,向市级下山移民安置小区集聚,把扶贫开发和移民稳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促进异地致富。年力争完成下山移民300户1000人以上,撤并自然村10个,新建1个市级集中移民安置点,安置移民1000户。二是大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努力改善低收入农户居住条件,计划完成300户的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让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力度,继续加强“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力争到年底,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二)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在推进老区特色经济发展上求突破。立足老区资源优势,坚持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加快老区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提升质量效益,全面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提升老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大力扶持提升茶叶、花卉、笋竹等主导产业,深入实施“一村一品”绿色工程,加大对引进优良品种、新建规模基地的政策引导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上山,加快推进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努力提升老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培育提升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的山区特色村和专业村,鼓励发展既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又能与旅游业发展相配套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对集中连片新发展的种植耕地面积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涉及农户占总农户数50%以上的农业特色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二是着力扶持生态休闲旅游业。着眼于将四明山老区建设成为长三角休闲旅游胜地,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开发为重点,利用四明山区境内资源优势,打造老区休闲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农家乐提档升级,打造精品特色农家乐和农业观光基地,增强乡村休闲旅游的吸引力。三是大力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多渠道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培育和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级组织“有钱办事”,夯实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

篇8

关键词:中等收入;丘陵村;空心化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170-06

与国外农村居民点演化发展的特征不同,村庄“空心化”是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现象。其所导致的土地利用无序与浪费、聚比下降、住宅缺乏布局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对当前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内不少学者对村庄空心化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理论方面探讨空心村的形成机理,对村庄空心化的模式、潜育环境、空心化的水平及等级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描述空心村的外在特征,探讨村庄空心化给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村庄空心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总体的改造措施等,也有少数学者针对村庄空心化问题进行了微观实证研究。但纵观已有的研究,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①目前多数研究没有针对具体发展环境下的村庄空心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内容缺乏一定针对性。②定量的微观研究仍比较薄弱。已有对村庄空心化研究的尺度大多集中在对总体区域或乡镇一级的村庄空心化现状特征进行分析,从微观尺度对空心村的形成阶段、扩展过程和扩展机制的分析还不够细致;③对村庄社会空间关系的分化关注不够。空心化的过程不仅导致了村庄居住空间结构的分异,同时也导致了各种社会关系的分化。但已有的相关研究较多的关注了前者,对社会邻里关系的分化问题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一个属于河南省中等收入水平,位于丘陵地区的空心村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实际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村庄空心化的主要扩展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村庄空心化过程中社会空间关系的分化进一步关注,以期通过相关研究进一步分析处于特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下的村庄空心化的扩展特征和形成原因,一方面可以丰富现有村庄空心化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其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空心村改造提供对比。

1 研究案例选择及数据获取

1.1 研究区域选择

(1)本文选择河南省的主要依据:河南省的村庄空心化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河南省土地总面积约16.56万km2,其中耕地面积808.13万hm2,人均耕地0.086 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地矛盾较为紧张。而现有统计表明目前河南省空心村占用耕地高达10万hm2,各地区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村庄空心化现象。依据河南省空心化的具体问题,对各类“空心村”进行合理改造,置换其中“有效用地”,是缓解人地矛盾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2)选择安阳石棺村的主要依据:安阳市安阳县蒋村乡石棺村属于河南省中等收入丘陵村,目前村庄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地理条件的限制使村庄原有的人地关系相对紧张,截止到2006年村内有耕地面积72 hm2,其中水浇地43.33 hm2,旱浇地28.67 hm2亩,优质耕地比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村庄有着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环境相对较好,村庄附近有多家钢铁厂和水泥厂分布。在村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周围厂矿的建立占用了村庄周围大量耕地。从1980年以后至今,村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28.87 hm2(其中厂矿占地26.73 hm2,道路占地2 hm2),约占村庄现有耕地的1/4。总体来看,村庄外部的人地关系紧张与村庄内部却存在着较大范围的“无效用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村庄人地关系内外的不协调进一步深化了村庄人地关系之间的冲突。

1.2 数据获取

(1)随机抽样调查。本文在2007年4月3日~4月10日,针对石棺村的村庄住宅分布和居民居住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共获取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为98%。居住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婚姻、学历、职业、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数。②居住现状基本情况:现居住地情况及评价、住房间数、建房时间、大改造时间、迁居类型、邻里关系、现有居住条件的评价、建房原因、现有住宅满意度、建房资金及来源以及未来的迁居意愿。由于实际问卷过程中的有部分调查内容获取不完整,所以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分析的有效问卷样本数有所不同。

(2)对村委会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整个村庄自1970年以来的基本发展过程,重点了解住房建设与耕地减少情况,并获取到相关住房建设的基本数据。

(3)对相关数据结合专题图制作,形成村庄扩展的空间分布图,并在具体的分析中结合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求更加细致地对村庄空心化过程进行分析。

2 村庄空心化扩展特征

2.1 村庄扩展的时段特征

空心村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在村庄空间结构上的反映。一般来讲,空心村的形成要经历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不同的时期。处于空心化的不同时期,村庄整体所表现出的特征也有一定差异。由于各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村庄的空心化阶段也不一样。根据基础调查数据,我们以1970年之前村庄住户分布为基础,对当前村庄的扩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在20世纪60年代末村庄约有住户95户,但2006年村庄的住户达到了360户,当前村庄规模的形成大致经历了4个重要的扩张阶段。从旧村建成的房屋数量来看,1980-1990年比1970-1980年这一阶段内的扩张规模有所增大;1990-2000年新建房屋数较多,村庄扩张规模最为明显;2000-2006年村庄向外扩展仍在继续,但扩展速度相对1990-2000年这一时期有所减慢(见图1)。分析其原因,1970年以前村庄主要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这时居民点的形态为散户自然形成的小型村庄;1970-1980年之间,村庄处于合作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村内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村庄向周围有一定扩展,但规模不大;到1980年以后,村庄

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增加了农民收入,掀起了一轮农民建房热,形成部分规模的散户建房,扩展速度有明显提高;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村庄居民的收入迅速提高,村民新建房屋的数量也集聚增加,这一时期村庄的扩展速度最快。2000年以后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新房建设数量仍在增多,但速度有所减慢。总体来说,随着石棺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村庄规模呈现出由内向外不断外延,新建房屋数量不断增加,在不同时间阶段,其扩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据调查统计,目前石棺村现有住宅中新建的农宅比例约在50%左右(见图1)。而根据已有学者对村庄空心化阶段的划分标准,当新建农宅比例在30%~70%之间时,村庄空心化基本处于形成发展的中期,因此按照此种划分标准,结合目前村庄当前的结构形态,石棺村的村庄空心化比较符合中期阶段的特征,在这一时期新建农宅与旧宅的异构化比较明显。而在空心村的晚期阶段,新建农宅的比例一般在70%以上,并且新旧农宅将表现出同构现象。因此,当前村庄要达到空心化的晚期阶段还要经历一段较长的过渡时期。在今后仍面临村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当前村庄空心化中期阶段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理及改造措施,避免在村庄未来建设发展中空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需要首先关注的问题。

2.2 村庄扩展的空间特征

2.2.1 趋于向交通干道扩展

在石棺村住宅不同阶段的扩张中,1990年以后住宅开始沿道路两边分布,2000年以后新建住宅的交通趋向则表现的比较明显。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生活不断发展,居民对外部生活条件改善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其中交通道路的改善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距离交通线分布能给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方便,同时也可以发展“路边经济”,拓宽居民经济收入来源的渠道。但目前在农村住宅规划还相对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沿交通线分布也带来了居住用地缺乏规划、用地不集约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发现,分布在村庄内主道路两侧的住房与道路的平均距离只有1~2 m。一方面,住宅与道路之间几乎是紧邻而建,没有机动距离。目前纵穿村内主干道的实际宽度约有13 m,随着村庄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的不断提高,沿路住宅分布过密、住宅建设无序必然会产生相应弊端,给村庄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另一方面,主干道缺乏完善的整修建设,路面没有硬化,并且缺乏一定的安全防护标志。恶劣天气条件下,或黄土满天或崎岖泥泞,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同时也对沿线耕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侵占与破坏。

2.2.2 趋于向平整耕地区扩展

从1970年至今,由于村庄扩展占用村庄周围耕地的数量目前约达到118 828 m2,今后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位于丘陵地形区,村庄扩展明显的方位基本趋于周围地势条件较好、自然区位优越、平整耕地分布集中的区域。通过对现有村庄的扩展趋势分析,石棺村在向西、南等方向的扩展比较明显,在向北以及东部方向的扩展趋势不明显。分析这种变化,其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村庄的地势“西高东低”。通过村庄已有的地势特征测量,村西边界一村中间一村东边界所在的平均高程分布为:138.5 m~136.2 m~135.4 m,村庄东西住宅分布区域之间就有约3 m多的落差。而空心化明显的区域基本位于村庄东部,地势处于较低位置,地势条件的低洼直接影响到这部分区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最明显的就是房屋排水不畅。由于空心化区域内的居住环境短时间内得不到改善,导致大多数村民不断向村西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迁居。另一方面,村庄东部有一定范围的土坎存在,平均高程约为135.1 m,地势相对较低且分布面积较大,并沿村庄边际向东南方向延伸。由于这部分土坎一直没有平整规划,不适合居民建房居住的需要,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村庄向东、东南方向的延伸。

2.3 村庄扩展结果

2.3.1 村庄内部与外部居住特征差异明显

经过村庄较长一段时期内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后,村内的空心化区域逐渐显现。结合对当地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村庄空心化明显的区域大致位于石棺“旧村”所在地。目前村庄总体的居住面积约有131 78 m2,而空心化区域面积有将近9 045 m2,空心村面积约占到村庄总体居住用地的6.9%。从总体分布特征来看,村庄空心化比较明显,空心区域面积也相对集中,约占整个“旧村”居住面积的70%;空心化区域内的住宅闲置率达到80%,绝大多数房屋都已经空置或坍塌,土地利用率明显低效。

此外,空心区域内的居住特征与村庄差异明显。位于原旧村范围内的住宅密度相对较大,布局缺乏一定规划,分布较为凌乱,呈现出“拥挤型”的特征分布。住房平均建筑时间在1960-1970年之间,住房结构多为土房,单户平均建筑面积较小,约在70m2~80 m2之间;同时旧村内的道路平均在1 m左右,大多比较狭窄,而且畅通度不够,死胡同较多,造成了居民平常的出行不便。目前空心化区域内的家庭总人口平均为2.5人,年龄结构以老年型为主。通过对空心化区域内住户调查表明,有70%的老年住户对现有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较低,但对其原有老宅基地却存在较强的依恋情结,大多数不愿向外搬迁。

2.3.2 居住空间与社会空间关系分化共存

在传统的村落发展中,由于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同质,村庄和农宅的形态也表现出均衡匀质的特点,同时住户分布一般会呈现出统一集中、同族邻近居住的分布特征,而村内传统的血缘或亲缘基础是维持这种分布的重要纽带。随着村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居住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的传统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村庄空心化的过程中,旧村内居民大多选择了向外迁移,居住方位相对与原来的集中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此,我们对空心化区域内迁出户(32户)的迁出方位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原来村内居住相对集中的住户从旧村迁出后,现居地表现的相对比较分散。从迁移的方向来看,大多数都选择了由原居地向村边迁移,只有少数在原住宅周边另辟地点进行了改造。其具体的分布方位如表1所示。

旧村居民在迁移过程的离散化虽然看似是一种简单的分布表象,但也带来了其他潜在影响。其明显的一方面就是打破了原有村内居民之间形成的各种家族关系和邻里关系。基于此,我们对目前住户现有的邻里关系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见表2),在目前住户的前后左右四邻关系中,非同族关系比重较大,父子兄弟关系比重较小,同族关系的比重也相对较少(其他因素中我们考虑了住宅周围的空地等因素)。由此不难看出,在现有的村庄布局中,居民点的离散化导致了亲缘邻近的关系进一步弱化,在未来长时间内也会影响到村庄各种社会或经济关

系的重构。村庄空心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村庄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分异。

3 村庄空心化的形成机制分析

3.1 人口增多,家庭结构小型化增加了建宅需求

通常而言,村庄人口、户数的自然增长是影响住宅需求的基本因素。而增长过程中伴随着的家庭规模扩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增加了这种需求。家庭规模扩大,结构趋向小型化虽然不是导致村庄空心化的充分原因,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对空心村的形成带来了必要的影响。通过对石棺村住户新建住宅原因的问卷分析,促使村民建宅的两大动机较为明显。其中原有住房面积小,需要新建住宅的住户比例占65%;结婚,不想跟父母同住或兄弟分家的住户比例占19%;为子女结婚准备的住户比例占12%。由于家庭规模不断扩大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旧宅面积越来越不能满足住户的居住需求。多数年轻人往往在成家后就会选择从原住宅内搬出重建住宅。调查中发现,家庭人口数在3~4人住户占到了67.8%,超过6人以上的大家庭(非核心家庭)数量明显偏少,所占比例在10%左右。一方面由于家庭规模扩大,不断申请宅基地建房,造成“一户多宅”的现象突出。另一方面,新建户从旧村内搬出又导致了空心化区域内的住户年龄结构以老年型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旧村区域的后续发展。

3.2 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建房意愿比较明显

近几年随着石棺村周围厂矿企业的建立,外出打工机会的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住宅消费需求,虽然居民经济收入并不是恨道,但消费观念落后,盲目建设的现象却比较突出。首先村民建新房的观念较强。通过对建房资金比例的调查发现,有56.8%的住户自家建房资金积累低于50%,有14.7%的住户自家资金积累不足总建房资金的1/4。多数村民都存在“即使没钱也要给孩子先盖房,以备将来结婚成家所用”的观念,建房过度消费的现象突出。其次盲目追求住宅面积的增大。2006年石棺村户均建筑面积约为151.1 m2,比1970年以前户均住宅面积将近翻了一倍。目前村内多数住户的住宅为“四合院”分布样式,房屋问数较多,住宅结构以平房为主,占67%,土房占3%,瓦房占7%,楼房占23%,村庄整体平均容积率较低。通过调研发现,仍有多数村民对现有住宅的建筑面积大小、房屋结构、宅基地大小并不十分满意,其中对建筑面积的不满意度为28%,对房屋结构的不满意度为33.1%,对宅基地大小的不满意度为23.7%,有了资金“先修房”,向村庄宽阔区域“重置地、再盖房”的意愿仍较强。

3.3 居民居住偏好发生改变,外迁动力不断增强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多数居民除不断改善住房条件外,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前文的分析我们得出,旧村内存在环境较差,缺乏整治规划,道路狭窄,住宅建设布局无序,单户的住宅面积偏小等一系列问题。旧村与村庄环境所表现出的强烈差异,使居民选择新房宅基地时不对旧宅基地产生偏好。调查显示,2006年村内农户在建房时,若使用原来的宅基地,其费用为0元。若从村外购买新宅基地进行重建,其费用为264元/m2。尽管在老宅重建和重新迁居方面存在明显的建房成本差异,但大多数的居民还是偏向与另申请宅基地进行重建(见图2)。从对已有居住迁移户的迁移类型分析,相对与旧宅迁移到村边的住户比例最多,约占31.6%。分析其原因,首先由于原有宅基地面积较小,不能满足村民日益扩大的居住需求;其次,居民多考虑到今后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但旧村内环境与旧村外环境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得村民在综合权衡后,还是宁愿丢弃旧宅,选择了向外迁移;最后近几年村庄周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导致耕地边际生产力逐步降低,进而降低了在耕地上建房的成本,进而又进一步促成了居民占用村庄土地建房的动机。

3.4 居民的居住满意度降低,旧村引力减小

据调查,目前石棺村还没有相对完整的村庄规划,规划的严重滞后影响了村庄生产、建设的有序发展。首先村庄用地规划不完善,居民建房时产生了较大的随意性,导致村庄扩展开始沿交通线向耕地内部不断延伸,大量耕地资源不断被占用且粗放开发,人地矛盾加剧。其次,村内的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还很滞后。多数住户在提高自家居住水平的同时,村内的生活设施配套却没有同步跟上。村庄各项规划设施的不完善,使住户对当前居住环境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见图3),为新一轮的住宅建设和住宅的空心化又带来了促成因素。

3.5 村内现有住宅政策不完善

村庄空心化是在居民不断建房、不断迁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村内现有宅基地政策的不完善是导致村庄空心化形成的深层次制度原因。在目前城市住宅制度中,无论是商品房还是房改房,其所有者都可以将住宅连同相应的土地使用权一起上市转让,进行自由交易。然而在农村,住宅流转却存在一定困难。①宅基地流转困难,难以异地置换。在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性质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农民对自己依法获得的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不能进行转让。这样一来就造成村民在异地建房或买房后,原有住宅不能自由买卖,又不能作为财产抵押,农户很难将旧宅有效转换为新建或新买房屋的资本,而只能是空置或废弃。②宅基地审批不严格,“几代多宅”导致宅基地占用失控。尽管在《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但是现有政策没能明确规定“一户一宅”的边界。随着农村人口寿命的不断提高,一家之中有多代的现象比较明显。祖父母、父母、儿子各代往往各居一宅,等到老一辈去世后,老宅成为新的空置房;由于在相应的规律法规中并没有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期限进行界定,因此对于这部分空置或废置的宅基地,相应的村集体组织也无权对其收回进行重新分配和处置。总之,从宏观政策环境来看,石棺村也存在宅基地相关制度的缺陷,虽然目前村内的空置宅基地数量较大,但却面临着宅基地“村民想流转却无法流转”,“村集体预统一收回,又无权收回”的两难局面,而这种局面又相对加深了村庄内部土地资源的无效使用和无序浪费。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对一个河南省典型空心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从时间和空间扩展的角度对村庄空心化扩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村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石棺村目前正处于村庄新旧农宅异构性特征明显的空心化中期阶段。村庄所处的地形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庄居民的建房偏好与行为,居民点不断趋向与向交通干道和平整耕地区扩展,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现有村庄的空间特征。居住空间特征改变的同时,居民间的邻里关系也不断淡化。同时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空心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收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住宅消费需求,但建房行为却与实际的收入水平并不相

符。目前石棺村居民的整体收入还处于中等水平,在建房资金筹备上却存在明显的盲目消费和过渡消费行为,现有居民仍表现出较强的建房欲望。总体来看人口增多,家庭结构小型化,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居民居住偏好改变,居住满意度降低等多方面原因深化了村庄空心化的过程,而现有村庄住宅政策的不完善是导致空心化形成中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因此,空心化是人口、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交互作用下村庄内部居住区位发生空间分异的一种表征。村庄所处的区域不同、地理环境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空心化整治针对的重点问题也应有所差异。空心村整治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更新与改造过程,其中还包括对村民观念意识的改变以及对村民间逐渐淡化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巩固。针对目前石棺村人地关系紧张且处于空心化中期阶段的特征,其今后的整治和后续发展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1)对现有空心化趋势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今后一段时期内空心化愈演愈烈。目前石棺村村庄空心化正处于中期阶段,村庄今后的规模扩大中还面临一定的住宅更新压力。对于处于这一时期的村庄,村庄内部的各种冲突关系已经较为明显,因此整治的重点可以从各种矛盾关系人手,立足与村庄内部问题的挖潜与改造。

(2)依据当地自然环境,健全用地规划。由于村庄所处为丘陵地形区,周围厂矿的不断建立又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得人地关系更为紧张。在村庄规模逐步发展过程中,应严格用地规划,有效保护耕地,必要时可以进行村组一级基础上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宅基地的批划应严格各种程序,原则上首先应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提高村庄内部废弃地和闲置地的使用效率。

(3)未来的住宅建设可适当进行集约化开发,改变村民住宅消费观念,鼓励村民提高住房的容积率。尽量减少户均住宅面积过大的情况,提高单户居民的居住质量。村庄整体的规划发展应该与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同步。因此应针对村庄总体的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村庄整体规划,不断完善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与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居民对周围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减弱居民不断更新住宅、扩大住房建设的诱导因素。

篇9

一、明确一个目标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有20个行政村列为省级精准扶贫工作贫困村,占全县136个行政村(社区)总数的15%。到2018年底,全县20个省级贫困村全面消灭“满目疮痍”村组,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贫困村群众全面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所、住安全房的愿望,贫困村网络通讯、卫生室、综合文化室及特色优势产业全覆盖,全面建成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完成二项任务

1.完成村庄整治任务。

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水利灌溉条件差,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低,而且建设标准低,缺乏后续管护经费等,所建成的村级公路,绝大多数等级低、质量差;集中供水工程、水渠也因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漏水、集水难是贫困村普遍现象。按照先重度、后中度、最后轻度的次序依次整治,并确保到2018年底完成重度贫困村组整治任务,即“十三五”时期前三年重点整治重度贫困村小组,后两年则侧重整治中度贫困村小组。

一是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尽早实现贫困村、组通油路、水泥路,村与村、户与户间道路硬化(村内道路硬化)。

二是加大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小河流域治理等项目工作和各项管理机制。

三是加大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带动精准贫困户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四改”工程,积极争取实施电网改造工程,切实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

四是加大人居环境建设力度。重点解决贫困村、组村内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突出问题。

五是加大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区域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2. 发展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贫困人口多为因灾、因病、因残、因老、缺劳、超生等致贫,相对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旧观念依然存在,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致富的能力比较低。为此,必须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为突破口,提高精准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要抓好贫困村扶贫产业建设。重点抓好贫困村扶贫产业基地建设,认真组织落实各贫困村扶贫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及时搞好指导和服务,抓好跟踪督办。

二是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强对全县确定的产业化扶贫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帮助搞好当年发展规划,及时申报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计划,集中产业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使承担扶贫任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好建设,做大规模,壮大实力。

三是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贫困户实际,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选准增收项目,科学规划,指导各村搞好优良种苗的引进和推广,会同农业、林业科协等部门开展好送科技下乡活动。

四是抓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解决农业服务站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确保技术服务的顺利开展和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五是抓好产业扶贫资金项目立项审批工作。严格按照产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进一步抓好产业扶贫资金项目立项审批工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审核确认,同时加强对各乡镇扶贫办的业务指导,确保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工作规范运作。

三、转变三种观念

1.实现由“点”式到区域开发转变

按照地理位置相邻、区域基础特征相同、产业发展条件相近的原则,抓点带面、抱团发展、统筹推进扶贫开发新模式,把贫困乡村全部纳入整区域开发范围,坚持实行“山、水、林、田、路、宅”综合治理,重点围绕雷竹、毛竹、油茶等优势产业,建立“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格局,围绕区域特点,引导产业进行归类整合,实现“一片一品”。

2.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转变

不断转变扶贫开发观念,变“给钱给物要”为“主动参与我要干”,紧紧依托贫困村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围绕雷竹、毛竹、油茶等优势产业,与高等科研院所联姻,进行人才技术互补,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集约化育苗、高新技术栽培和循环农业新技术,建成示范基地。

3.实现从“单兵作战”到“五指成拳”转变

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社会互动、群众主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结合新农村建设,从解决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入手,采取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方式,促使贫困村产业开发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提升。总之,没有精准贫困户的小康,就没有全区、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不能实现,因此,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精准贫困户对精准扶贫工作有着热切企盼,各级扶贫机构肩负着巨大而光荣的责任。只要各方面通力合作,精准扶贫工作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定能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四、加强四项措施

1.做好精确识别扶贫对象。按照“户主据实申报、民主评议排序、三榜审核公示、入户登记调查”等程序对贫困农户的家庭人口情况、产业发展情况、收入情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按照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新贫困线标准进行识别,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包括2736元)的农户列为精准贫困户,即精准贫困对象。做到户立卡、村造册、乡建簿、县有电子档案,把真正的精准贫困对象瞄准。

2.做好精确扶贫规划。在认真调查摸底和充分了解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着力围绕精准贫困区域“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目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帮助精准贫困村、贫困户制定增收脱贫规划,选准精准贫困户的脱贫路子,建立1-2个能长期增收的产业项目,项目主要有:种植、养殖、学生教育、劳务输出、危旧房改造、技术培训、易地搬迁等。

3.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将贫困村、贫困户对象分别包干落实到省、市、县各部门、单位,组成工作队,形成一个或多个部门对应帮扶一个贫困村,帮扶责任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按照“321”的要求,实行“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帮扶贫困户。每个帮扶责任单位要派出工作队,长期驻村帮扶,围绕“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目标,一定三年不变,精准贫困户不脱贫,增收不达标,扶持对象不脱钩,且将此绩效与本部门、单位的年度绩效考评相挂钩,每年定期验收,奖勤罚懒。

4.做好动态管理工作。完善“进退”机制,强化动态管理。通过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精准贫困户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精准贫困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精准贫困户发展实际,对精准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真正使“假精准贫困户”无处藏身,“已脱贫精准贫困户”及时退出,“真贫困者”和“返贫困者”得到最大限度的精准帮扶。

五、创新五种机制

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输血不造血”的扶贫方式,导致贫困地区的群众等、靠思想严重,返贫现象频发。因此,必须创新扶贫机制:

1.创新扶贫到户扶持机制。贫困识别只是到户扶持的第一步,要摸清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年龄结构、劳动力构成、受教育程度、产业发展潜力等情况,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作为完善到户扶持机制的着力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属于救济、残疾、孤寡、弱智、久病不起、失去生产能力等对象,重新单列造册,统一纳入当地“低保、五保”的社会保障范围;属于小孩读书、因灾、因病、因残、因老、缺劳、计生超生户等对象,要采取区别一般贫困户的扶持政策措施,通过发展扶贫产业、提高劳动技能逐步摆脱贫困。

2.创新管理机制。从调研情况看,贫困家庭之间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表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强化政策设计,实施差异性扶持政策。管理机制上,最重要的是要将扶贫决策、资金安排的重心下移,便于熟悉情况的基层政府制定科学的差异化政策。要完善部门之间、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使贫困家庭获得更多倾斜支持。强化减贫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根据贫困差异选择不同的扶持方式。

3.创新支持机制。政府开发式扶贫的落脚点是要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增收进而脱贫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应该成为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重要原则。贫困地区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意识不强,容易出现脱离市场盲目决策或政府大包大揽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更加注重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在开发式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而言,政府不应过多干预市场能够自发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重点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包括改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市场环境以引导投资,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生产中面临的困难等。

4.创新引导机制。坚持开发扶贫的基本方针,要充分重视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决策上,要引导贫困群众根据资源条件,特别是市场需求,自主选择增收产业,政府提供必要的服务、引导,而不是代为决策、运动式地推广。项目实施上,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其最大程度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发展过程中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主要提供指导和帮扶。收益分配上,要支持和引导建立良性、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贫困群众最大程度受益。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扶持政策设计,政府的扶贫开发投入要突出重点,通过瞄准关键环节、解决借贷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市场环境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发展的瓶颈制约。要坚持“扶贫不养懒、重视不包揽”,切实引导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支持通过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5.创新激励机制。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服务职能。要在坚持公平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激励考核机制。通过干部任用、资金奖补等手段,调动地方政府支持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扶贫开发成效。

篇10

今年以来,在省、市扶贫办的正确指导和省、市直帮扶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扎实推进,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的总目标,以“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整村推进建设贫困村新型家园”的实践载体,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年初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状,我县实施11个贫困村的第四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扶持1940户贫困户当年脱贫,年人均收入实现XX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887.6万元,其中省投473.4万元,省劳动力培训资金30.4万元,市投134万元,县财政160.4万元(路154.4万元,边沟6万元),群众自筹41.4万元。共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31项,具体完成情况是:

(一)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情况

1、道路建设项目:今年为7个重点实施村建设水泥路14.8公里(51800平方米),总投资455.8万元,其中省、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60万元,县财政收入154.4万元,群众出工出劳建设路户和边沟41.4万元。水泥道路建设情况是:金河村2180米、永河村2426.2米、宏兴村2043米、清茶村2100米、富乡村2060米、德兴村XX米、自然村2133米、三站二村1872米,已经全部完工。并且投资39.9万元(其中扶贫资金33.9万元,县自筹6万元),完善了德兴村水泥路两侧石砌边沟6547米边沟;投入23.4万元,建设铁杖子5201延长米,已经完工。

2、饮水建设项目:总投资17.1万元,为漂河村454户实行自来水入户,已经全面完成。

3、三室建设项目:总投资49.4万元,为漂河、大古洞、西胜3个村分别建设了村级“三室”3座,总面积520平方米(大古洞村、西胜村、漂河村村民活动室各100平方米,大古洞村、西胜村卫生所和计生服务室各80平方米;漂河村卫生所和计生服务室各60平方米),已完工。

4、发展生产互助资金项目:在老站村、四马村、解放村实施了发展生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每村投入国家配股资金30万元,吸纳农民入股资金30万元,已于10月份发放到户。

5、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今年向省扶贫办申报电焊、计算机及电子、服装加工、汽修、餐饮等5个专业320名贫困劳动力培训计划。我们先后与上海、杭州、苏州、浙江、长春、哈尔滨等省内外各家企业签订了培训订单,有计划地输送贫困劳动力到外地培训和打工,增加收入。目前,已经在培训基地培训贫困劳动力160人,并成功转移到浙江、上海、哈尔滨等地就业,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上。

6、扶持贫困户项目:针对各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扶持以发展大鹅养殖为主的脱贫产业项目。今年共投入22万元,扶持294户贫困户养鹅5.5万只,每只鹅利润10万左右,预计到年底可增收55万元,实现贫困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二)帮扶工作情况

在完成上述扶贫开发计划项目的同时,我县还充分利用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的投入,加快扶贫开发的步伐。一是充分利用省、市部门帮扶的契机,主动协调13个市直帮扶部门投入115.3万元,为我县第四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11个重点村解决了发展生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实际困难和急需。市直机关工委投资27万元,为漂河村维修农道21公里,建设桥梁1座,并维修了村内道路;市水务局投入50万元,帮助清茶村打抗旱井11眼,为五味子园区配上了喷灌设备,建设了水泥路两连的边沟和入户桥,维修了村民活动室,并以贴息方式扶持贫困户养殖大鹅;市国土局投入12.6万元,为德兴村6户贫困户建设了稻草板房;市残联投入5万元,帮助三站乡二村维修了农田路,绿化了树床.市教育局投入10万元,为永河村打自来水井1眼;市科信局投入0.6万元,帮助金河村打抗春旱井2眼,并为村里送去价值0.4万元的电脑2台;市委宣传部投入0.6万元,帮助自然村建设了村文化室;市城管局投入3万元帮助大古洞村维修了村屯道路;市劳动局投入6万元,为富乡村修建村内水泥路1300米;市司法局投入1000元资助5名贫困学生就学。二是深入实施“四三二一”帮扶工程。县扶贫办作为牵头部门,督办指导全县89个县直部门的机关企、事业干部对714户贫困户进行定点包扶,对1886名贫困学生进行助学。年初以来,全县广大包扶干部共投入43.1万元进行扶户助学。其中,全县8个乡镇的党政班子成员,为所包扶的109户贫困户送去1.8万元的生产生活物资,406名乡镇机关干部为所包扶的贫困学生送去了价值2万元的学习用品。

一年来,经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任务,贫困村、贫困户的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全面完成了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承诺。

(三)老区工作开展情况

通河县有五个老区乡镇,36个老区村,老区总人口45758人,总户数12817户,XX年年末人均纯正收入为1701.44元。

在36个老区村中,有19个村在XX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从XX年开始到XX年年末,通过实施三批整村推进战略,已推进完成11个村,目前正在实施第四批(2010——2010年)整村推进的老区贫困村有4个,还剩4个老区贫困村列入2010年整村推进计划中。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我县的革命老区村多数处于全县北部和东部深山区,长期受山区无霜期短、变化无常的小气候影响和山区可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质量差等多种因素持影响而制约经济发展,导致贫困。在扶贫开发中,我县把老区贫困村列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倾斜。在抓好土地流转、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等三项重点工作推进中,县扶贫办多次深入老区贫困村开展调查研究,因村制宜,制定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力培训转移方案。在我们所抓的三个突出典型中,清茶村、大古洞村都是老区贫困村。目前,各老区村都制定了以三项重点工作为突破口的脱贫致富方案,力争明年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二、2010年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根据《黑龙江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兰西现场会议精神,2010年,我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为载体,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即强化产业化扶

贫,发展特色种养业和非农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土地流转实施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在改革贫困村土地经营体制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实现非农转移,在推进农民素质提高,培育创业型农民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农民组织化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农业规模化发展,在农民新型组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强化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着力解决贫困农民生产生活难题,在改善农业基础、加强农业装备上实现新突破。解放思想、强化措施,整体推进、科学发展,为加快全县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步伐做出新的贡献。

目标是:着力抓好11个村整村推进工作,力求实施村100%达到省验收标准,70%达到优秀标准。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推动实施村有30%的农户加入土地流转,参与土地集约化经营,努力使6790个贫困户实现整体脱贫,确保贫困户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促进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工作布局是:坚持“一个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创新,努力推进贫困村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把握“一个重点”。就是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全面推进贫困村新型家园建设为重点,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整体目标实现。实施“一大战略”。就是着眼新的形势和贫困村实际,大力实施贫困户增收战略。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建立一批行业协会,扶持一批龙头产业,推进一批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集约经营,扶持一批创业农民,努力促进贫困户增收,全面提升全县整村推进实施村经济建设水平。培训“一批创业型农民”。结合贫困农民外输内转的需要,按照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配置需求,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手段,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批外输内转农民创业人。

(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加强扶贫队伍自身建设

自觉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关注民生的头等的政治任务来抓,努力为贫困群众提供有力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组织扶贫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探索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到扶贫开发先进地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增强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为贫困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廉洁的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转变农民观念,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

要在精神扶贫上下大力气,在更新观念,铲除陋习,唤醒自主、自力、自强意识上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坚持对贫困地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给予尽可能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经营管理、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使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落后观念,得以迅速转变。

(三)加强资金投入,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

紧紧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促进贫困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第四批整村推进重点村中,投入资金120万元,为浓河镇西胜村、清河镇漂河村、大古洞村等3个贫困村,每个村硬化道路2公里以上。建设金河、永河、清茶、自然、二村、宏兴等6个村级三室960平方米。为永河村、大古洞村新打自来水井各1眼,并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实施村内道路建设硬化、亮化工程,人畜饮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特困户住房改造工程,全面加强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村致富

1、扶持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业,吸引土地流转。2010年,县扶贫办将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贫资金注入的方式,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扶持,培植新产业,推进“企业加农户”的产业链发展。引导贫困农户走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以加工促增值的脱贫路子。根据本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不同情况,研究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体系。大古洞村、清茶村重点发展外派劳务、食用菌种植,引导30%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在种田大户手里,实行绿色优质水稻种植。自然村重点发展特色种植,扶持贫困户庭院种植五味子,形成五味子种植专业村,带动贫困户增收。   2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扶持发展养殖业,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2010年全县计划发展大鹅养殖100万只,黄牛发展5000头。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种养殖项目,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的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促进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

3、扶持创建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扶贫产业。投入20万元,创建青鑫鹅业扶贫联合体,联合体与农民签订合同,为农民提供鹅雏,并回收成鹅深加工,带动贫困村农民通过养殖大鹅增收致富。

(五)强化转移,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

以县职教中心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强化对贫困农民的培训工作,重点开展餐饮服务、种养殖技术、焊接技术、计算机、保安等技术技能的职业培训,并以电焊、计算机2个技能培训为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品牌专业,全年计划培训农民400人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人以上。整合各方面力量,组织和动员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各界人士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献计出力。

三、存在问题

对照兰西经验和省市要求,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对三项重点工作的思路还不够明晰,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推进力度小,特别是在改革土地经营体制上没有实现大的突破;二是对群众缺乏深入细致的宣传和引导,缺乏对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没有形成有利于三项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强劲态势;三是在推进三项工作发展上,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缺乏多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四是缺乏支撑和拉动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龙头企业和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致使工作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