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长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家校联系” 新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不断深入和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向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在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达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双向效果,高校需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建立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模式。而家校联系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完善的。
一、“家校联系”的提出
高校作为社会知识精英的集聚地,社会人才的孵化培育基地,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孕育传播的基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构建和谐高校的作用更是直接而至关重要的。笔者在长期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中,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家校联系”这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不断深入和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向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在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达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双向效果,高校需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建立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模式。而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普遍强调以教育、管理为主要内容,两者并重。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以管理为主,以不出问题和少出问题为原则,从而形成了以“问题管理”为核心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而很少注意到“服务学生”与“发展学生”。“家校联系”主要就是针对目前高校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而提出来的。通过此,进一步推动当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二、“家校联系”的内容
“加强与学生家庭之间建立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是“家校联系”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此制度,学校以“服务学生”和“发展学生”两个角度来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强化学生在校管理;通过与家长的互相联系,一方面,让家长对于学生在校的表现有一个简单而又详细的了解;另一方面,又让学校和家长在互相接触过程中对学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以便能够对学生进行更为合理的管理。对于家校联系主要从家校联系的对象、联系人,家校联系的内容以及家校联系的方式或途径三方面进行论述:
1.家校联系对象及联系人
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比较普遍化、大众化,无法对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进行有效地指导教育和管理,基于此,家校联系的对象一方面进行整体管理――基本管理对象,同时又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分群体管理,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联系人进行关注指导;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与家长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
2.家校联系内容
基于如上家校联系对象及联系人的分类,对于家校联系的内容也要根据联系对象的特点而确定。主要的内容有:(1)新生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及在校期间的适应性情况;(2)毕业、就业困难毕业生在校思想、心理状况;(3)未达到学年学分要求,专业情绪重、逃课、挂科现象严重者;(4)因经济困难产生的厌学、心理自卑等不良情绪问题;(5)网络成瘾、思想偏激问题;(6)在校学生突发事件、重大疾病情况;(7)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及重要奖惩情况。而最终联系的效果反映在家校联系表中,主要分为学生自我鉴定、学校评价、在校期间主要表现以及家长对学校意见建议三部分,作为效果评价分析及备案之用。
此外,家校联系表上包括学生个人、学校联系人以及家长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学生个人鉴定,让本人对在校期间的情况向家长做一汇报,同时由学生在校联系人在通过综合考虑,对学生做一客观评价,让家长通过此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此表格向学校反馈个人的意见建议,说明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对学校的期待,从而指导校方改进工作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3.家校联系方式和途径
家校联系制度能否在学校和家长之间起到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的作用,不仅仅要看这个制度的内容,还要看这个制度的运行方式。良好的家校联系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家长看到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向家长表明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家长能够将学生的一些问题及时向校方反馈,逐步建立起良性的沟通机制。目前,家校联系的方式途径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新生入校第一学期结束,于第二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向家长邮寄《****新生家长通知书》。按照联系地址以便加强家校双方的沟通,共同做好新生适应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虽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出门,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在外这么长时间学习生活,作为家长,首先就是担心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很多家长很难对学生在外学习的这一阶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为此,就需要学校向家长说明,同时不断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做好新生适应教育。
2.每学年向家长邮寄《****学年学生情况告知书》
为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学校要根据每位学生个人的情况,向家长邮寄本学年课程成绩、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及其他需要说明的特殊事项,同时,向家长告知下一学期学生开学注册报到等相关事宜,以便家长与校方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3.若遇特殊或紧急情况,也可采取电话、E―mail、QQ等其他方式,在第一时间进行家校联系与沟通,同时填写《****家校联系记录表》。
三、结语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深知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向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在校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达到学校与家长教育管理的双向效果,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高校需建立与学生家庭之间畅通、持续的互动教育模式,推动当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和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国忠,徐凌霄.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理性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2]王楠,吴万民,刘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探析.管理科学,2010,(28).
篇2
一、创新投入机制,实现多元保障
创办寄宿制小学以来,县政府除保证正常的教育投入外,每年又挤出专款用于保证寄宿制小学正常运转,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
二、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办学质量
1.试行生活教师制。每班级聘任生活教师,指导学生管理宿舍内务和学会生活自理等等,做到既是老师又学生的兼职父母。
2.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职员工管理制度。教职工管理制度有《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积分制度》《班主任工作职责量化管理方案》《生活教师工作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等等。
3.细化学伙食生管理制度。对于学生伙食的管理实行“五常法”管理模式(工作常组织、每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务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4.强化将安全法制教育。学生在校内的一切活动,都渗透安全管理,不留盲点。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老师陪伴不许外出。凡是学校开展的各项集体活动,都要有安全预案。学校在夜间统一开灯、关灯,在学生宿舍内做到“三无”(无电线头、无火柴、无蜡烛)。每周五学生离校前以班为单位班主任清点离校学生人数并记录。此外,经常邀请了镇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对师生进行安全以及法制教育。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注重共同管理。为了加强与家长等沟通,共同做好管理工作,学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填写家校联系卡。校内设置公用电活和留守儿童家长热线,方便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同时利用家长探视学生等机会,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发现学校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及时加以改进。
篇3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学生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034-0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身心发展的一系列管理行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对学生的一生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为高校教育及教务研究中的重点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教育观念的普及,探讨在新时期如何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各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背景
1.高校生源越来越复杂
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虽然班级管理工作看似结构性强、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高中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的扩招使高校教育的门槛越来越低,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个体素质差异很大。目前高校的学生结构十分复杂,不仅包括本地的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还包括很多来自其他省市的学生,有些教育质量高、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还招收国外学生,这些学生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不一样,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也不同。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受网络环境影响大
当今社会的标签是信息科技,而信息科技的发展对高校学生来说,就意味着五光十色的网络生活。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有一些痴迷于网络游戏而经常旷课、不在乎自己的学业的学生;还有一些经不起网络上黄色信息的诱惑、沉迷于网络聊天甚至网恋而影响自己身心成长的学生。据调查,这些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在课余很少去图书馆、自修室,下课就去寝室或网吧上网,一直玩到深夜,早上无法按时起床去上课,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较少,成为自闭症和抑郁症暴发的高危群体。网络给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高校学生管理责任的扩大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到65%以上,他们依赖性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缺乏吃苦精神,有争先之
愿望,无受挫之准备。另外,还有一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亲情的缺失、家庭问题的原因,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普遍存在思想叛逆,无形中给学生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很好的开展,就必须将这些学生在社会家庭中的教育缺失补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支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有待发展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大多数高校将学生管理的重点放在保证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纪律方面,正常地进行学习生活,对学生学业和职业能力要求高,而对学生个人素质发展要求低。一味地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业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和特殊性。究其根源,单一枯燥的管理模式是由于学生管理指导思想陈旧造成的,现代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模式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还没有完全渗透到高校学生管理中。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究其根本,是因为高校教师的教学素质高而教育素质不足造成的,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太多管理学生的方法和手段,教育思想和教育重点都不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的学生管理思想有待发展。
2.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的手段比较刻板
高校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有必要的德育做引导,只有这样,高校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和个人修养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德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题。高校的学制一般为四年,其间学生需要接受学科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并且还需要有半年至一年的实习期。实际上,高等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是比较紧张的,德育通常由辅导员负责。在有限的德育中,教师和辅导员们所采用的德育形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很多学生不喜欢说教型的教育方式。高校学生德育单一刻板,与德育方法的使用有极大的关系。学校若不在德育方面下大气力进行改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就难以提高。
3.学生管理模式单一
高校制订的各项校规和寝室管理规范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标准和基础,但标准和基础的存在并不代表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就必须是整齐划一的。学校很多规章制度的制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对学生进行集体管理。
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
1.以教师素质提高作为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
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首要途径。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实际上是使学生通过在校生活获得能力和心理上的发展,而教师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辅助。要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继续加强教师们的授课技能和科研能力之外,还需要使教师们在与学生沟通和课堂管理方面获得提高。学校应该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使教师通过进修了解到自身素质提高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2.开发新颖的德育方法
高校采用政治和法律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教材,但教材的内容比较枯燥,即使有很多案例,也与学生的生活关系不大,教师如果将教材生搬硬套,不仅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还可能会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教学产生反感。因此,教师应活用教材内容,从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对德育的方法进行创新。例如,在进行社会公德以及个人社会责任教育时,单靠教师的教育是不够的,教师可以请学生分组去收集正反面的典型例子,并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然后将案例中的各个角色扮演出来,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剧复现”,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真实感受理解社会公德和个人责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3.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应以学校为主力,家长和社会作为辅助。这就需要高校学生管理教师和学生家长建立长久的、紧密的联系,并将本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果展现给社会。首先,建议辅导员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家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学生情况报告,使学生家长形成关心孩子成长问题的习惯,学生家长如果一周没收到辅导员反映孩子在校情况的短信,就会主动打电话来问班主任,这样才能为家长参与德育提供可能性。其次,学校应定期开展能够展示本校学生素质的社会性活动,如参与公益植树、美化城市、进行环保宣传等活动,使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有深刻的了解,通过社会舆论去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四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现代教育观认为高校教育是以提供教育服务而履行社会职责的,这就意味着,高校学生管理实际上是为学生成长提供管理服务的过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及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认同标准,而并非高校为了管理方便而实施的一些准则和方法。在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应始终以学生需要和社会对高校责任的赋予为基础。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的基础,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环境。从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角度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开发新的教育方法并寻求多方教育力量的支持也是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金鑫.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析[J].大学教育,2014(9):101~104
[2]赵慧凯.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4(1):108~110
[3]赵晓兰.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路径探析[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3):115~117
[4]田亚鹏.探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5):228~230
篇4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生管理;环境和人格
一.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思想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起初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是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具体包括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他认为以人为中心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而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这种情况下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
总之,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斯洛着重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罗杰斯则认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人本主义思想是通过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人的自我尊严和价值实现为培养内容,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
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个案分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扬州化工学校、扬州建筑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培养以三年制为主的全日制高职生,共设置六大类43个专业,总计有近8000名学生在校学习培训。
(一)学生主体特征
1、学生生源地较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属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全国21省市自治区,各地地区学生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不同成为学生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2、学生素质良莠不齐。2010年学生投挡分数与录取分数基本持平,最低分为200分,最高分为315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质量及综合素质有很大差异,这也给班级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
3、学生自我控制力普遍较弱。高中三年的学习压力使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了“起床、看书、吃饭”的简单生活节奏,而当他们进入大学生活后,尤其是学习压力的骤降,很多学生感觉迷茫,且容易冲动,这成为学生管理中最大的安全隐患。
(二)学院管理制度特点
1、新生的“保姆式管理”。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班主任和辅导员基本全天候陪伴学生参加军训,事无巨细,贴心解决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小到购物路线安排,大到学生请假缺席都成为保姆式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2、大二学生的“家长式管理”。大二学生由于熟悉了扬州城市的环境,了解了学院的学生管理制度,已经充分适应了大学生活环境,此时班主任和辅导员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承担责任,协助他们处理班级工作的各种事项,因此班主任既要承担“家长”的责任,又到尽到教师的义务。
3、大三学生的“企业式管理”。即将毕业,太多的学生有就业的压力和对未来的顾虑,导致生活散漫、出勤日减等不良现象,而毕业班级班主任需要抓紧完成学生就业任务,“企业式”的管理在这段时间表现明显。
(三)学生管理人员构成
1、学工处。学工处是管理学生的主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学生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学生工作手册的完善等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计划制定者、考核者和评估机构。
2、院团委。院团委是丰富学生活动、激发学生行为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文娱活动和技能比赛,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3、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管理中的主要群体,主要承担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学习管理及生活帮助等各个方面的任务。从大一一直到毕业的三年时间,班主任需要根据要求定期召开班会(主题班会)、与学生谈心、家长沟通及任课教师联系、检查宿舍等。
4、辅导员。辅导员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助理,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启蒙师。每个班级都配备专业辅导员,协助班主任充分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宿舍卫生及学生日常事项处理工作。
总的看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尽管存在前述的学生主体特征,但通过学生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的管理团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觉性不高。经统计,平均每个班级只有30%的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20%的学生加入学生社团;15%的学生参与班级日常管理;而仅有10%的学生能自始至终自觉遵守学生各项制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一新生遵守学校纪律和参与活动比例明显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这一比例远远落后,甚至在某些方面几乎为零。
2、管理团队动力不足。作为学生管理主体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动力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制度考核僵化,过于形式化主义,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二是工作津贴设计不合理,每月180元左右,而与工作压力不对应;三是团队某些工作内容分责不明晰,易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
3、学生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集中在早、晚自习的管理制度上。学院要求学生在非休息日期间必须正常上早、晚自习,但是随着年级的变化,学生早、晚自习出勤率逐渐降低,此外各种五花八门的请假方法和技巧也应运而生。
五、人本主义思想的应用实践
1、建设优美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不仅包括合理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学习条件、优美的生活环境,还包括青春、活泼、健康向上的学习风气。人本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思想,可以广泛应用在学生管理和教育管理中,形成环境与学风一致、生活与教风相融合的思路。
2、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马斯洛和罗杰斯共同认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挥需要人的尊严得到尊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本文认为尊重学生首先应该能理解学生,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生源地导致的诸多差异,使得理解学生的想法和行为内涵成为学生管理的关键点。
3、塑造健全人格。优美的环境和尊重学生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后天健全人格。高职教育不仅担负着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任务,更是塑造学生人格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制度、教师、班主任,甚至一名宿管员都能成为影响学生今后人格形成的客观因素。
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研究文章有很多,但因为各个学校由于历史渊源、地区差异及学院具体制度不同存在许多差异,本文就我院实际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应用人本主义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和今后自身工作重点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53-01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工制造业也在快速崛起,而加工制造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素质过硬、技能高超的技术工人。受我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择上高中、大学,造成技工院校的发展遇到重大问题。为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免学费、助学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技工院校的招生压力,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现阶段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
1. 学习基础薄弱,文化素质较差
大部分技校学生是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文化素质较差,缺乏学习的动力,初中时期较少被老师关注,甚至被老师放弃,心理上抵触学习,玩心过重。
2. 处于弱势地位,心理问题较多
在我国多数技校学生来自农村,由于我国农村人均收入较城市普遍偏低,农村学生的生活水平无法和城市学生相比,而这一阶段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由于生活水平的差异会给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相当程度的困扰。同时农村学生的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交流沟通存在较大障碍,许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愿向家长诉说,而又无法向别人诉说,长此以往造成这部分学生心理压抑,心理负担较重。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尚未成年,涉世未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不高,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3. 学习积极性不高,品德素质有待提高
选择进入技校的学生多数都是初中学习成绩不好、中考希望不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不是在老师的建议下就是在父母的要求下进入技校上学,多数是被动上学。这部分学生由于不爱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进入技校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和考试的压力,完全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了,变得更加不爱学习。同时,很多学生不仅不爱学习,而且存在打架、旷课等许多问题,思想品德素质亟待提高。
三、技工院校学生的管理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 了解学生心理,因材施教
技校学生虽然不爱学习,活泼好动,存在诸多缺点,但作为教师应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掘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纠正缺点,促进学生的成长。
2.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
班主任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支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班主任队伍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为此,应当选拔责任心强、有爱心、有情感的人做班主任。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创新学生管理方法,多学、多看、多听,吸取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同时,班主任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生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成长之路。
3. 有效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班干部作为辅助班主任工作的左膀右臂,在班级管理中应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引导良好班风的形成,团结全班同学,自觉勇敢地抵制班级内的不文明现象,协助班主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而班主任也要充分相信所选拔的班干部,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班干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班主任也要重视班级内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发现、利用好学生骨干,让他们为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班主任也要充分信任班干部和学生骨干,适当放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己决定一般班级事务的处理,理顺班级管理的脉络。
4. 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充分配合,家长就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学生对家长有着天生的尊敬,许多学生犯了错误害怕被家长知道,因此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与家长建立正常的沟通关系,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情况,切实掌握学生的动态,为自己管理学生提供有效的依据。同时,班主任要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实现共同管理。
四、结束语
学生管理工作无定法,但需要教师有耐心、善沟通。同时,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运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心理素质过硬、技术水平高超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栗莉.如何做好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J].职业教育研究,2008(05).
篇6
1当今高职高专学生现状
经过高考后,大一新生兴高采烈地步入了大学的校门,随之而来的却是迷茫。在摆脱了高中时期紧张压抑的学习后,有些学生的大学生活漫无目的,随波逐流。在学习上不求上进,自由散漫,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没有一个长远的人生规划,导致有些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学生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容易出现各种问题[1]。
1.1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较差
一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不以为然,不能明辨是非,违反校纪校规,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大学的学习及生活,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沉迷网络,人际交往能力差,存在交往障碍,无法正确处理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不懂得团结协作,既影响学习,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1.2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低
当前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进入大学前很多都没有住校的经历,自理能力差,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此外,心理素质不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同时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背负家庭过高的期望,因而学习及就业压力大,少部分学生可能出现心理问题[1]。
2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学校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国家招生政策改革,高职高专院校入学门槛变低。有的学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在管理学生时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明确、各管理部门之间不够协调统一、缺乏执行力等问题。有的学校管理体制仅从学校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还停留在避免学生发生违纪行为、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为主的层面上,管理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学生需求的变化。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大部分院校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还有的学校以“稳定”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虽是遵守纪律的学生,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2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很多辅导员现在还在使用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要求。导致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2.2.1辅导员培训机会较少。大部分辅导员业务培训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通过报告、讲座等形式开展,而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从而使其工作视野和知识储备都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更新及能力的提升。2.2.2辅导员职业稳定性差。由于辅导员编制不足、职业定位不是十分明确、日常事务繁杂、工资待遇比较低等因素限制,再加上有些是兼职辅导员,使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差,中途调岗或离职情况较多,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延续性,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3]。2.2.3辅导员科研能力不强。辅导员工作主要以服务学生为主,包括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实习和就业等。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复杂具体的事务,没有时间和精力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相应的课题,再加上科研能力较差,进而影响了工作水平的提高[3]。
3对策建议
3.1由学校管理为主转变为学校引导为主
针对大学生年纪轻、辨别是非能力差、社会阅历浅、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动手能力差等特点,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技能培训、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自尊、自强、自爱、自立、自信的健全人格[4]。学校还要充分了解学生,找到学生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同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点,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5]。
3.2加强学生会建设
人才是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因此学生会干部选拔和培养尤为重要。要善于发现有奉献精神、热爱公益事业、愿意为学生服务、集体荣誉感强的学生会干部,淘汰那些滥竽充数、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会干部[6]。培养学生会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宣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好学生会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同时,学生会将同学的思想动态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学校及时、准确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相关制度做出调整[4]。
3.3开展家庭、学校合作管理学生的工作模式
大学生的人格不光是在大学校园内形成的,还受家庭、社会等其他因素影响。家长不能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认为孩子来上学,就把孩子的所有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学校与学生家庭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利用一切资源为学生的教育服务,共同培育学生[1]。
3.4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树立信心
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对学习缺少热情和兴趣,学校应首先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其厌学情绪。对成绩好的学生在进行表扬和奖励的同时也多关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了解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信心、努力学习。
3.5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班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活动和学习的主要场所。要想建立一个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和谐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管理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严格的制度有助于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这样的规章制度才能促进班级良好发展[5]。优秀的班级要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而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必须形成良好的学风。出勤率是优良学风的重要体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应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并与学生考核挂钩,这对学生管理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定期调查班级学习情况,向任课教师和学习委员询问学生上课时的表现,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班会,并及时解决。在学期结束后,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帮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7]。
3.6提升辅导员学生管理水平
3.6.1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熟悉学生管理工作程序,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业务学习,研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为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此外还要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管理和教学经验,认真听取领导、同事的建议,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校期间能健康成长[8]。3.6.2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工作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是专职教师还是辅导员,都应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本着“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管理服务理念[4],处事公正,爱岗敬业,扩大知识面,善于同学生交流,愿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应该多走访学生宿舍,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9];应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2];要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6.3积极参加学生管理相关培训。辅导员要积极参加学生管理相关培训,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听取合理意见,学习处理方法,使学生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同时关注其他学校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对策,在本校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此外还要完善管理细节,制订有效的管理对策[10]。3.6.4加强对辅导员的监督管理。制订具体可行的辅导员选拔标准,把品德高尚、政治立场坚定、管理能力较强、能与学生和睦共处的教师纳入辅导员队伍。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对辅导员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价,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校级领导经常深入学生管理工作一线,加强对辅导员的监督管理。3.6.5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爱学生。管理中要加强人文关怀,与学生交朋友,可以利用社交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育学生怎么与人交往、如何适应社会等。辅导员应同班委特别是心理委员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11]。对心理严重异常的学生要及时上报给心理辅导中心和相关领导,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国梦的实现也离不开大学生的努力[1]。学校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上上.积极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6(24):96-97.
[2]温馨靓,矫非桐.基于心理学视阈下的魅力辅导员学生管理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3):286-287.
[3]刘庆,樊磊.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3):86-87.
[4]马庆国.对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2):26-27.
[5]刘昕.木桶原理与反木桶原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6(5):155-156.
[6]陈伟国.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会工作[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2(2):107-109.
[7]闫玉慧.关于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些认识[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30-31.
[8]何丽珍,张正宁,杨改娥.护理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问题调查及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13):223.
[9]杨玉南,陈少华,李笑平.构建与创新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多元互动学生学业评价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9):34-36.
篇7
一 学生群体的特点
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优越感较强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是国内普通院校的近三倍,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学生完成学业、走出国门的有力支撑。相对来讲,大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因此学生自身的优越感相对来说普遍较强,学生的这种优越感表现为学生普遍自我评价较高,自信心很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优越感较强的原因在于学生家长大多有稳定的收入和较好的社会地位,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较好,且无经济压力。同时,家长努力培养学生出国求学的目的十分明确,与其他在校生相比,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小。但学生的这些自信是建立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努力奋斗与自立自强的基础之上的。
2.生源质量较差
生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命脉,没有生源,中外合作办学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项目的录取分数线均在二批本科以下,因此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学习态度、能力、习惯、方法及目标等方面也与重点高中学生的差距较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的入学成绩一般低于普通高校同等情况下的学生成绩,也有研究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生源质量整体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对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有关负责人访谈时,其指出他们近年来所招收的学生入学成绩大概在400分以下。学生的英语成绩也较差,这给以后的重英语并且由外教上课的课程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入学动机多样化且多为外在动机
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在学习态度、能力、习惯、方法及目标等方面与重点高中学生的差距较大,这也导致了他们在上大学时的入学动机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入学动机有所不同。对学生来说,学习文化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但有研究认为相当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出于以下动机报考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一是为了出国,来这里是为学好外语;二是对国际化教学模式感兴趣;三是受其他人影响报考或担心没有学校录取;四是由家长做主填报志愿。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所报考的学校不够了解,对于自己的专业选择更多的是出于外部原因的刺激,而不是出于自己对所学专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1.思想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它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一是“双校园”模式的冲击。“双校园”办学模式是指学生的全部学业需要在国内和国外校园分段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先在国内接受教育,然后再到国外接受西方模式的教育,较短的学习年限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便利。二是教育模式和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在这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下,很多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学生在课堂上和课间、课后增加了很多和外教交流的机会,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渠道更为广泛。但是,这对于社会经验较少、道德判断能力不强、可塑性较大、对国外生活充满憧憬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很难自觉判断并抵制其中一些有害的和不健康的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西方思潮、价值观的影响。
2.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突出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行的是国内、国外分段式培养,即“双校园”模式。由于中外高校在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双校园”模式办学中学生的学业负担明显重于普通学生;另外,较重的学业压力、语言障碍、对环境的不适应,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耿雅津、林敏曾以66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为测试对象,采用自评量表和抑郁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均良好,但是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积极的关注和有效的帮助。
3.学生管理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管理模式落后,学生的自我管理缺失。徐雷方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项目为例的研究认为,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采取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从宏观上负责全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计划、规章制度的制订,督促院(系)具体落实好相关工作,院(系)是具体执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单位,作为一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它难以激发学生管理队伍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2)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管理制度缺乏有效执行。张雪雷在博士论文中也指出,很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学收益与学生的数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学籍管理的刚性要求迫于各方压力弱化为一般的软性规定,于是在这样的利益博弈中,该开除的学生不开除,该留级的学生不留级。
三 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质量的策略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其实效性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以课堂知识和技能传授为载体,利用中西方优秀的教育思想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教学活动开展德育工作是实施德育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二是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生活之中。重视发挥辅导员在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利用其长期与学生接触所积累的人际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三是积极打造 校园文化品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知、情、意、行的统一。由自己的特色做起,做出特色,更能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防御体系,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鉴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群体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实效性。一是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总体情况有基本的把握,并且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形式;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针对学习压力、环境适应、家庭变故等易发问题和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男女恋爱等多发问题,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我调解疏导能力;三是要做好中外双方机构的衔接,把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是做好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3.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方面,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还应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引导。一是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纽带作用。建立“小班主任”制度,让高年级学生负责低年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二是发挥合作办学班级学生的优势,开展不同年级与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请高年级学生深入低年级班级进行引进课程内容介绍、外教授课特色介绍、课程考核方式方法介绍、学习经验总结交流等活动,使低年级学生对引进课程产生学习兴趣,萌发参与课程学习的愿望,并掌握引进课程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互动模式,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再加上家长对学生的高投入,因此他们对学生的期望也较高,因此单纯依靠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自我调节还不能解决以上存在的所有问题,在学生管理中还要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家长委员会,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使学生接受社会的考验是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合力,学生管理工作才能由传统的“管学生”转变到“服务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谭花蓉.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8~140
[2]马杰.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丁青.刍议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8):262
[4]牛光辉.中外合作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88~89
[5]耿雅津、林敏.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出国适应与心理健康情况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13(6)
[6]徐雷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管理体系探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中加合作项目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68~69
篇8
“协同教育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是一套可以有效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交流系统。他可以让家长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的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他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自从互联网应用以来,信息化管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利用网站各种信息快捷、方便、全面,全校统一的办公平台改版后更加规范了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学校正在更换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方便学生查询而且增强了与其他院校之间的交流实现馆际互借。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广泛应用无疑给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展示我校作为软件学院的优势。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这就对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对于老师而言,由于工作性质和学校电话数量的限制,家长只能在老师休息时间才能找到老师,于是不可避免地造成老师在家中接听家长的电话,形成一种打扰,造成老师诸多不便;一位老师要管理几十名学生,加之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其时间、精力都有限,因此很难满足家长们随时随地了解到子女在校的情况的愿望;而由于家长工作繁忙,老师也经常很难找到家长,不能及时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因而难以调动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
对于家长而言,多数时候家长只能在老师休息时间才能找到老师,因而常打电话给老师怕打扰老师休息,但长时间不打电话又无法得知孩子的情况,这让家长们总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工作太忙,家长很难定期同老师会面,学校召开“家长会”往往不能参加,从而失去与老师沟通的机会。由于缺乏沟通,家长无法了解孩子每天的在校情况(如:放学时间、课堂表现及心理情况等)、老师个性化的教育辅导(如:作业辅导、考试安排与学习及心理的辅导)以及学校公告等,对于孩子说的“今天没有家庭作业”或“因为课外活动所以回来晚了”等情况无从证实,因此家长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并配合老师管理,个性化的家校互动教育更无从开展。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独创及新颖之处、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
协同教育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建立通过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主动交往、反馈信息、优势互补的互动教育模式,力争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相互协调,从而形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最佳外部环境;
2、促进学校与家长的互动。通过“校家通”形成学校主动积极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同时以实际的行动,能让家长真正介入学校事务的合作行动。
3、促进家长、教师互动。教师与家长间的通过方便、高效互动的协同教育平台进行充分沟通,同时提高家长参加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4、促进家长、学生互动。子女行为的改变与家长行为的调节是相互影响的,建立一种学习型的家庭是家长、学生互动中的重要内容; 建立以“互动”教育为核心的家长评价、学校评价和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倡素质教育的潮流促使校方、家长越来越关注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配合与协调,学校本身也越来越重视对自身形象的宣传。
系统所要完成的服务项目:
1、信息
信息者主要是学校的老师,接收者为学生家长。信息可通过短信、网页等主要形式,信息发送手段靠教师通过互联网登陆系统。信息接受形式为手机和网页。
2、信息查询
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本系统对自己孩子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查询内容包括:学科成绩,教师点评,考勤信息,学校信息等等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家长也可以通过短信息订阅和点播孩子的信息。
3、信息反馈
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本系统发表对学校,教师的想法,要求,意见等,将反馈信息由客服中心录入系统;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本系统或电子邮件查收回复家长反馈信息.
4、网上管理 协同教育系统利用互联网,为方便上网的客户提供了网上查询功能,学校可凭管理帐号通过专用的超级管理员管理后台,进入校家通系统的互联网远程管理界面,即可对校家通短信平台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修改和维护。在不同的信息栏目中,录入或修改相应的文字资料。即时于互联网短信平台上,把学校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家长。
5、学校或老师信息 协同教育系统将为学校或老师分配相应的用户帐号和密码,学校或老师只需凭帐号与密码进入校家通系统,即可对学生信息进行分类、维护和修改用户密码等操作;家长可通过帐号与密码进入校家通系统查询自己孩子的在校信息。
协同教育系统将为老师建立一个高效的一对多的学生信息和缓冲平台,“放大”老师的功能,并使之成为老师、家长间一对一的高效、互动的沟通平台。
对于群体、单独信息,如学生考试成绩、学生评语、个别学生家长的重要提示等,老师可输入相应的家长手机号进入单独留言;若有相同的信息想要给多位学生家长发送,即可选择建立模板功能给每一位家长发送留言。
6、学生家长信息的查询 学校、老师可通过系统输入关键字便可查询在学生家长的各类信息。查询结果即可直接查看到学生家长留言。学生家长的信息方便学校、老师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学生在家里的情况。 该系统的建成使用将有效地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学校和家长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为学生的管理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让学校的远程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的范畴,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单一方式,基于家校合作、以学生为本和立体建构等理念之上的校家通系统,应该可以满足学生信息跟踪、信息反馈,让家长享受到学校的教育资源来完成终身学习的计划等多方面的优点。
独创及新颖之处
本系统区别与其他同类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教务方面的课程安排,考试成绩通知;学费催交;招生方面的招生信息,学校与考生的招生互动,答疑与咨询;就业方面的学生就业跟踪调查,学生就业动态等。
重点解决的问题:
1、 通过短信猫设备或者移动运营商短信网关进行短信收发;
2、 在学校门口安装读卡器设备,连接家校通服务器,用于学生到校/离校刷卡,并自动触发家校通软件发送平安短信;
3、 具备校园局域网的学校可以将家校通服务器连接到校园局域网,学校教员可以直接通过ie浏览器访问家校通软件并通过短信与家长沟通。
预期的研究成果:
篇9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学生管理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CHEN Haoyong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in the 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o meet the community needs of diverse talents. Since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schoo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ve and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complexity of student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mode analysis, pointing out the challenges which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student management faced and ma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designed to serve as a catalyst to explore.
Key words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student management; status; suggestion
1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1.1 办学特点
我们所说的中外合作办学是指由我国的大学与国外的大学进行教育合作,举办以培养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从办学方式上可分为学历教育项目与非学历教育项目,从教育层次上可分为本科段、硕士段、博士段教育,从办学主体上可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着特色、创新、多样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是比较复杂的。
因为办学模式的特殊性,所招收的学生也有一定的特点:(1)生源不仅包括符合国家招生计划的统招生,也包括一些没有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但是想通过这种教育来获得学位,学生来源多样化;(2)由于生源的多样化,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能力很强,有一技之长,有的学生则基础很差,学生的素质水平呈两极分化的趋势;(3)大部分学生来自城市,家庭条件比较好,学生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1.2 办学优势
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拥有国际化的教育背景,多元化的师资力量,优秀的软硬件设施,教育理念更为新颖,教学内容广泛、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双向交流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与教师都起着非常好的影响,优秀教育资源的汇集,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思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往往采取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与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或者“知识+应用”的综合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外,更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的校园气氛比较活泼、轻松,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不拘泥于学校教育,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锻炼各方面能力。此外,很多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都比较注重对学生外语水平的培养,这种中西文化相交流、融合的校园环境有利于让人才培养向国际化迈进。
在教学管理理念方面,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相关部门把学生当做“服务对象”,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工作,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教师并不是以管理者的姿态对学生进行监督与命令,而是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与引导,充分体现出了人文关怀精神。
2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比较特殊,普遍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体系也比较往往复杂和严格,这就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学生来源的多样以及特殊性,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水平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高标准的课程要求与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存在着矛盾,这就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2 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
中外合作办学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在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的大趋势下,中外合作办学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高标准、高要求的素质培养缺少不了配套人员、软硬件等的支持,但是目前,某些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对于学校的硬件设置逐年加大投入,但是对学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比较缺乏,对于某些近几年新出现的问题以及矛盾没有一个成熟的应对策略。
2.3 传统教育观念与国际教育规律存在矛盾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淘汰率很低,社会各界存在着“一旦进入了高等学府,就能够获得成功”的观念,家长们也往往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能拿到文凭,工作就一定有高收入。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我们不能忽视国外教育的择优选择以及远远高于国内大学的淘汰率。这种观念上的差异阻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顺利进行以及扩大发展。如何让广大师生、家长接受这种易进难出的教育规则,设置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目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2.4 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父母和亲人的关心与爱护中成长,很少经历过困难的磨砺。学生以自己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很少顾及到他人的感受,人际交往中缺乏宽容与理解,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弱,这些不利因素都容易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有着自身优越感,他们往往对大学的期望很高,个性张扬,一旦理想与现实生活产生差距,可能会有挫折感,可能会引起心理问题。
2.5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虽然当今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大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倡“教育围绕市场办”,但不能忽视的是,许多大学对于自己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地位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责任不清晰,教学目标不够细致、明确。教学过程中,套用国外的一系列的教育体系,但是对于这套教育体系能否适合国内实际情况的需要,培养出的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迎合企业的需求缺乏深入的思考。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维度、技能水平、实践与创新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上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3 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选择合适的教育培养模式
在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培养模式的同时,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例如,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自身素质进行分类,实行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管理中,偏向于基础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巩固,而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侧重对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注重管理队伍建设
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的辅导员、教师以及学校领导,都要做好相关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的学习,积极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措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够驾轻就熟。工作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道路。
3.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针对学生心理敏感脆弱的特点,可以通过开展挫折教育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起一系列的预警机制,通过各个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及时发现心理上有困惑的学生,通过专业心理老师的辅导,化解学生的心理矛盾。
3.4 构建基于企业需求的培养模式
为了构建基于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要深入企业调研,促进双方的互相了解,充分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当的从企业中引入人才,优化教师队伍,学校和企业也可以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走产学结合的途径,由双方共同培养人才,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这样可以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峻青,胡宝征,吴鲁智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32):33-34.
[2] 蔡君.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36-37.
[3] 霍惠芝,陈炜昀.浅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以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1.30(17):286-286.
篇10
关键词:独立院校;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14-02
独立院校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为了能够更详细地了解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学生在校的学习以及生活状况,以便建立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了能够为独立院校的学生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查以学生公寓为单位,调查面积覆盖我院大一、大二所有公寓楼。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7份,回收率为98.7%。
一、独立院校学生特征分析
1.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独立院校学生同省份录取分数段区间较大,学生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体差异极大,从学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来看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许多诸如平时逃课、考试作弊等问题。
2.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在对本校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的调查中发现一些问题:(1)不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选择此项的比例高达38%,受调查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度过紧张的高中生涯,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还不能适应大学教师拓展式的教学方式,不少学生为此困惑。(2)学生的主动规划能力较差。调查发现,学生没有建立起清晰的学习方面的规划,29%的学生不了解大学学习方式,同样比例的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很多学生往往不能真正地利用好空闲时间,这为滋生不良的思想提供温床。
3.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从小备受家长呵护溺爱,自主性较弱,缺乏规划能力。在对学生觉得苦恼方面的调查发现:42.5%的学生不知如何分配空闲时间,这点也正好和学习方面的调查一致;36.2%的学生难以排解离开熟悉环境而产生的孤独和寂寞感;大约20%的学生不知如何处理恋爱、情感问题;不知如何融入集体、不知如何和室友相处、不知如何独立面对生活的各占约16%的比例,集中反映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适应方面的问题。
被调查的学生中40.2%的学生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27.8%的学生不想有目标,也不想为此付出努力。这反映出大学生自我管理及对未来规划能力的欠缺。
二、基于独立院校特点的学生管理问题分析
1.学生管理模式不成熟。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独立院校的办学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管理制度和体制不甚完善,往往照搬主办学校的管理模式,由于其与学生素质不相融合的管理模式直接造成一些后遗症。目前独立院校还未独立地形成一套特征鲜明的适用于自身的学生管理模式。
2.学生管理队伍不足。学生管理队伍的主要成员是辅导员,《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但是很多独立院校并未达到这一规定的要求,这样就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及其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3.后勤配套设施不到位,管理手段落后。学校的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得不到相应的改善和提升,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后勤部门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欠佳。由于缺少不断增长的物质基础保障,很难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调查结果表明,67%的同学认为宿舍环境和设施都有不足之处。
三、加强独立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针对我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做统领和指导,以此推动我院加快建设高水平独立院校的步伐。
1.转变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以育人为核心,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和跟进思想政治教育,确保高校课堂教学的正确导向。其次,应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其成长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同时开展榜样教育,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加强督促,进行跟踪教育。我们在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对跟踪教育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持续关注和继续教育对于提升其成绩有显著效果。(2)加大学风建设力度。良好学风的形成有赖于教学、管理、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配合。教学部门应做好教学改革,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部门应转变思想,树立服务观念,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硬件设施,为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此外,我们应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创建积极健康的校风、班风,同时加大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力度,引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社团活动,重视文化活动对学生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此达到加强学风建设的目的。(3)推进公寓社区化管理制度。①配备公寓辅导员。辅导员进公寓是新时代的要求,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进一步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的新方式,为高校的稳定发展提供新思路。高校公寓辅导员应该配置多少,与各个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思路有关,目前国家尚无明确的规定。结合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公寓辅导员配置比例在实践中的检验认为:一般以公寓楼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的模式,比例以一栋公寓楼配备一名辅导员为宜,大概师生比在1∶800~900适中。②学生管理工作以社区化管理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管理也在不断社会化。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出现不同专业、不同系别、不同年级甚至不同高等院校学生混居的局面,学生将越来越多地以个体为活动单位进行学习和生活,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渐渐变少。由于学生出现混班、混系居住的特殊情况,使得原有的诸如“班级”、“宿舍”等集体概念不断弱化,这就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者很难再一成不变地用原来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打破过去的管理格局,对学生采取公寓社区化的教育管理新模式。积极对学生公寓社区化理念创新的同时对学生生活社区进行物化管理,健全社区功能,构筑文化、休闲、娱乐一体的文化社区。③心理辅导进公寓。公寓是学生生活的最主要场所,是日常活动最为密集的地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心理问题尤其是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高发区域。心理辅导进公寓,可以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公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达到其他工作无法企及的功效。心理辅导进公寓,必须以公寓楼为单位建立单独的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负责,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的心理困惑,对重大心理疾病及时建档备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条件有限的可以及时转介给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确保公寓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优化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第一,校方必须尽快出台一套有关独立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废止一些不符合现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二,尽量做到以学生为本,即制定规章制度时要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使规章制度合理、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综合运用引导和控制的调控方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多个部门配合融洽、和谐运作,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要求学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校方、教师和学生等各方力量,尤其要注重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律性,培养自主能力,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3.推进和优化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首先,加快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结合独立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辅导员队伍数量的配备上应按照国家要求师生比不低于1∶200,进一步抓紧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时,校方应尽力改善专职辅导员的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辅导员津贴,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其次,学院应积极为辅导员创造或争取参加培训以及其他深造的机会,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打造一支更具职业化、专业性的学生管理工作团队。此外,关心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
四、总结
独立院校的学生有着有别于其他普通院校学生的显著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新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营造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管理工作永远是需要不断去研究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独立院校的软硬件设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发展,不断取得独立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Z].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3]陈艳.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创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6).
- 上一篇:病理学知识总结
- 下一篇:土壤及地下水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