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知识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从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RM并发ARF21例, 男14例,女7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5.5±5)岁;药物中毒2例,车祸挤压伤10例,大面积烧伤5例,CO中毒4例。
1.2 治疗
予以右颈内静脉临时置管,持续床边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采用费森CRRT机器,血滤器为费森公司的AV600S,一次性使用,面积为1.2M2,采用日间连续性透析,每次8小时,前3天联合血液灌流,选用珠海建帆HA330型血液灌流器串联于血滤器之前,每次HP2~2.5小时。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如水化疗法,碱化尿液,抗感染,纠正脱水,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进心脑肾肝细胞代谢及改善脑微循环,保肝,营养支持等治疗。经过精心护理与治疗,21例患者均肾功能恢复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2.1由于病情突然,患者与家属感到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有关知识及综合治疗的效果,介绍CVVH+HP这一治疗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使其减轻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皮肤的护理
因患者肌肉疼痛和皮肤胀明显,帮助患者卧于自己舒适的,同时给予防压疮气垫;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并按摩受压的部位。行持续性床边血液滤过时也应注意做好患者的翻身,翻身时防止导管牵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集中化验检查,减少治疗带来的疼痛,从床边血液滤过的管路中抽取血液检查,尽量减少肌肉注射而使用静脉通路给药[2]。
2.3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观察尿色、尿量。RM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肌肉疼痛、肿胀、乏力,少尿和特征性浓茶尿液[3]。当横纹肌溶解症发生时,大量的肌红蛋白入血,当肌红蛋白水平超过5~15mg/L时,开始从肾脏排出。故观察尿色尿量的变化可及早发现肾功能的变化[4]。详细记录每小时的入量和尿量,保证尿量每小时不少于50ml,并与前一次标本进行尿色对比,随时记录尿量并根据尿量的多少调整输液速度或血液净化时的超滤量。
2.4 CVVH+HP监视与护理
2.4.1治疗过程中密切监视机器运转情况及置换出废液的颜色,监测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置换液量及各动力泵运转情况。
2.4.2遵医嘱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抗凝使用,及时发现机器运转中有无凝血、漏血、血路不畅等情况,及时排除报警故障。
2.4.3做好卸灌流器的准备,采用空气回血,注意无菌操作,防止血液丢失、空气栓塞、滤器凝血,必要时生理盐水冲洗。
2.4.4置换液现配现用,并在每次治疗后4小时抽取血气检查电解质,根据血气报告随时调整置换液处方。
2.4.5精确计算患者的水负荷,防止超滤过多过快,导致血容量减少,发生低血压。
2.4.6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及其动态变化,并能配合医生及时制定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及体温的变化。
2.4.7做好导管的护理,防止感染。上机前首先评估患者置管处有无红肿、热痛,有无分泌物,位置是否在位,接机时做好导管口消毒,严格无菌操作。下机后正压肝素封管,更换敷料,保持导管的在位通畅,并做好交接班,嘱患者头部勿剧烈运动,穿脱衣服时注意保护导管,防止脱出。
2.5健康教育
根据病因做相应健康指导,如 CO中毒多发生在冬天取暖的时候,指导患者注意房间通风,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应立即脱离所处的环境。指导患者按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肝肾功能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安全,适度运动,禁用肾毒性药物,避免劳累,防止感冒。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病理学;医学院校;病理学;案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2.021
1引言
在各大医学院校当中,病理学都是最基础的课程,案例教学法,就是在病理学的教学当中以案例为基础,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进行师生或生生讨论,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本文当中通过对病理学课程设置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围绕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案例教学2个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理论和案例对病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当中的实践经验,以供广大病理学教师参考。
2病理学课程设置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病理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医学科学领域起着基石作用。医学院校将此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以供历届学生学习,在医学院校课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医学院校的学生课程任务繁重,目前教学现状使得学生们对医学病理学的知识只是力争做到识记足矣,难以做到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和对病理学专业名词的透彻理解,其次由于病理学课程内容抽象单一,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与科研兴趣日益趋下,导致病理学学科的停滞不前状况。本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借助于一定的事实案例,在此案例的基础上,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的讲解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和个性化学习。
3围绕教学大纲,合理设计案例教学
病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形态学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其中神经系统病理形态学变化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医学生打好医学基础至关重要。因此,本教研室根据课程大纲及教材编写了案例,以促进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及学习。患者张某,女,5岁,系北京市通县某村人,现在通县某乡村幼儿园上学。2013年9月30日在家中因头痛、发热、呕吐、腱反射亢进、嗜睡到通县某医院就诊。通县某医院体格检查:体温39℃,颈项强直,轻度嗜睡可唤醒,伴有抽搐,手臂见多处近期叮咬痕迹。通县某医院检验科血象化验单:白细胞20X109/L,中性粒细胞88%。轮状病毒RNA检测阴性。通县某医院门诊过敏检测阴性,患者近期无接种疫苗。10月1日北京疾控中心采集血清和大便样本送北京市疾控中心作化验。结果血清学寄生虫金标试验阴性,大便涂片镜检也未见虫卵,10月2日脑脊液乙脑病毒阳性。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急性脑炎。此案例材料开展的案例教学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提出问题根据本资料可以做出什么判断?还需要做哪些检查?不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造成中性粒细胞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脑炎,你认为是具体什么疾病?这种疾病会造成什么损伤?第二,查阅资料安排学生课下针对总结的问题查阅资料,如专业书籍杂志文献数据库等,记录并整理答案。第三,分组讨论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逐一讨论所提问题。在讨论中,学生自主发言,并可以相互辩驳,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参与者,在讨论中起到引导和启示的作用,使讨论不偏离主题,并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讨论应注重师生间生生间信息的双向、多向沟通。第四,归纳总结是指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案例教学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一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与理解,有针对性的提出并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针对性地查阅资料。第五,评价考核教师对其组员逐一进行客观的评价考核,考核从课前准备、参加积极性、沟通能力三方面进行。基于本次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从被动要学逐渐引导为主动想学,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少芬,李佩琴.CBL联合T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2).
[2]马玮玮,王锦.注重临床病理联系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12).
[3]林瑶,陈素娟,黄露芬.多种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4,(2).
[4]苏金玲,姜希娟,马东明,郭茂娟,卢斌,李广斌,范英昌.案例式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91-92.
[5]李擒龙,晏伟,郭双平,闫庆国,王哲,李青,王瑞安,王文亮.在病理学教学中加强课堂病例讨论课及其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17-19.
[6]王爽,赵亮,周军,丁彦青.改革病理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0):965-967.
[7]郑少燕,苏敏,田东萍,刘淑慧.病理学CPC案例式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3):310-313.
篇3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课程,是研究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发展规律、病变转归以及功能代谢等基础的医学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能够为防止疾病提供理论基础。病理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无法很好的掌握病理学的知识。因此,很多医学类高校引用PBL教学方式应用到病理学的教学中,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效果。
一、PBL教学法解析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相比,PBL教学法不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将学习与问题或者任务结合,在学习中通过解决问题来了解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设置真实、有意义的情景,并且提供资源给予指导,这样学生就会深入的研究问题,通过仔细研究和分析,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给出问题的答案。PBL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PBL教学方法的特点
PBL教学方法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PBL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就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讲授,而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够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采用PBL教学方法时,老师要为学生准备学习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分析、解决问题,所有涉及问题的程序都由学生完成。第二是PBL教学中的问题要来源于真实的情景,在PBL的方式教学中,要将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情节引入教学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能够使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有利于未来学生的就业工作。最后PBL教学方式有利于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这种结构的知识涉及问题的答案没有规律性,所以需要学生将知识间的联系学习清晰,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套用解决方案,而是通过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2.PBL医学教育
PBL教学法被广泛的应用到医学教育中,是以医学学生为核心,以医学问题为基础进行,以老师为辅导,围绕具体病例或者医学专题进行小组讨论的学习研究过程。主要有经典PBL和非经典PBL医学教育两种方式。经典的PBL医学教育方式是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每个小组配备一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目前,以学科教学为主的医学高校很少有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大多都采用非经典PBL医学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科为基础,按班级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有小组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一般只有一个教学老师参与,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二、PBL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运用
PBL教学法通过以病理问题为基础,老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对病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1.PBL教学法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病理学是一门比较抽象但实践性又很强的学科,要研究疾病的病理以及病理变化,需要用眼睛和显微镜观察,并且与疾病临床有很深的联系。传统的病理理论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记,长期这样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学习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采用PBL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围绕病理学中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PBL教学方式的流程简单的概括就是:老师在病理教学中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学生开始查找相关的资料,对资料筛选好以后进行小组讨论,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老师在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问题以及给出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查询资料时,老师要给予帮助,对学生的结论要进行引导和矫正。比如在《血栓形成》这节课中,提出病理问题:血栓是怎么形成的?典型病例:王先生,男,40岁,农民。最近几年内总出现心悸气促的症状,特别是在过度劳累和生气的情况下会症状加重。经过当地医院初步诊断是“心肌炎”,只简单的吃了西药,没有做其他的治疗措施。在家干农活中,突然心悸气促,并且有发热现象,最近总感觉小腿麻木肿胀,肢体发黑,送往医院治疗,在经过医院诊断后,确定为风湿性心脏病,并且左侧股动脉栓塞。讨论:王先生的血栓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在了解了案例和问题后,开始组成讨论小组,并且分工查找与血栓相关的资料,案例进行合理分析研究血栓形成的原因,探索心、血管、内皮细胞等的作用,人体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协调性。再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总结汇报。学生在研究血栓形成的这个问题时,将血栓形成的条件分别看待,老师要结合临床引导学生的正向思维,让学生正确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并且掌握病理症状。
2.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病理学因为比较难懂,所以需要大量的病理实验配合,加深学生对病理的掌握。采用PBL教学方式在病理实验中,老师要让学生先观察病理的切片,然后准确画出病理切片的典型图,在经过多媒体观看,在纤维投影仪中找出典型的视野,结合疾病的临床进行总结。比如在讲到肿瘤的鉴别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良性肿瘤,什么是恶性肿瘤,要先观察状瘤、鳞状细胞癌的区别,观察腺瘤和腺癌的区别,在进行小组查找资料讨论,对肿瘤的良性和恶性进行分析,了解其中的区别,老师在结合实际的临床做出总结,让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真正了解病理的相关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增加合作能力,又有效的促进了病理学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医学基础。
篇4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选取的参考数据均来自我校学生本学期病理教学改革前与改革后的考试成绩,共1538人。根据日常教学工作经验分析与总结临床护理特性和特点以及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病理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制定教学改革策略,验收实践操作结果。
1.2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主要分两个方面:校内部分和实践部分。校内部分主要由学生护理学综合考试分和病理学考试分组成,满分各100分;实践部分主要是临床实践评分,由院内护士对学生护理质量和护理表现进行评分,包括:护理专业知识(40分)、护理态度(10分)、临床应用能力(20分)、临床应变能力(20分)、自主评分(10分),满分100分。
1.3统计方法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两组病患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代表两组病患的计量数据,用χ2对两组病患的计数数据进行检验。
2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将病理教学改革前后学生考核成绩以及医院实践操作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
3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开展病理学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病理学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护理学专业技能,对学生未来的临床工作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护理技能要求高、临床应变能力要求高、责任意识强。就当前医疗体制发展来看,医疗与护理工作必然会向整合化方向发展,但多数护理专业院校并没有开设病理学知识教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想分离的情况。所以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加入病理学教学以及实时地开展临床护理实践是非常必要和紧要的。想要做好护理学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我们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①加入病理专业教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根源,加强病理学教学可以提升护理学生对疾病来源的认识,进而促进护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了解疾病危险因素、注意事项、治疗措施。如在精神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仅要知道对脑出血的护理对策,更要清楚不同的脑出血情况的成因、预后、危险因素、治疗方法。这样能够使护理内容能够更好地医疗内容进行衔接,使医疗与护理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②丰富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更真切地体会护理技能、学习护理知识,加入虚拟实践课堂,让学生在课上模拟临床护理操作,以到达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临床护理的应变能力,降低心理压力。
③开展临床护理实践,虽然学校所学护理面较广,但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方向较专一,对护理知识的专业性和熟练度要求高。所以在校期间还要多组织医院实际护理实践,让学生在护理实践中锻炼自身的护理技能,牢固病理学知识,使两者能力更快、更好地融合,为学生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篇5
[论文关键词]卫生职业技术院校 病理学 课程 教学 改革
为适应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1996年开始招收医学高职专业学生,2005年升格为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性、实用性和服务性”是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要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就必须改革医学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是推行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几年来,我们不断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课改前我们首先在师生中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不够合理,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普通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程呈现方式呆板,课程内容不能联系专业实际,课程内容缺乏迁移性等。因此,我们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对课程和教学方法作修改,力求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特点,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指标体系。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依据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根据毕业生将来岗位职业能力特点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系统编写了各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修改完善。本着理论知识以“必需、实用”为度,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原则,我们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精减,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把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和目标,在改革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9年,我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育工作评估。本文就我院的“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的教学方法谈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希望与同行分享,以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更好的表现。
一、合理设计病理学课程内容,强化病理学与专业课程的对接
1.强化基础课程服务与临床岗位实际需要。病理学是主干医学基础课程,它研究疾病的原因、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改变、病理临床联系,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病理学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必要基础。为此,我们对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淡化学科意识。从三年制高职高专专业人才规格培养目标要求和临床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课程教学内容体现高职高专专业人才规格的特色。在内容编排上尽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加强与相关课程的协调和沟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2.寓人文教育于专业基础病理教学中。医学技术手段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但是要使患者顺利康复,还需要患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正确的观念和健康的心态战胜疾病,因此,医学已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医学,而是集人文、社科、生物医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医护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慎独精神,辩证思维的品质,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素质,以及高超的实践动手技能。据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寓人文教育于专业基础病理教学中的教学特色,在疾病的原因中强化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疾病病因特点,形成完整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
二、把好病理学授课计划制订关
1.课程标准是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依据。要规范课程授课计划,使课程授课计划与专业岗位培养目标相相适应。必须根据专业岗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再根据课程标准制订课程授课计划。课程学期授课计划的制订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执行。
2.课程授课计划要体现课程间承前启后的联系。卫生职业教育兼顾了职业教育和医学教育的特点。整个医学教育是以各门课程的教学来体现的,而医学的各门课程又是密切关联的整体,把握课程间的前后联系十分重要。病理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生理学等课程密切联系,又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的,是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间的桥梁学科,因此把握好课程间承前启后的联系在病理学的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授课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这种联系。
三、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病理学的桥梁作用
1.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指导学生课前回顾复习相关基础医学知识。如学习肝、肺淤血前,要指导学生回顾肝、肺的正常血液循环和组织结构;病理学“缺氧”章节中“血氧指标”的变化是判断每一型缺氧的重要特征;“微循环功能障碍”是休克发生的中心环节和本质;心衰发生的机制与心肌正常的兴奋收缩过程密切相关等。在讲授以上章节内容时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前期基础课程知识,课堂上讲解这些章节内容时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理解新课的知识点。
2.以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切入点逐渐导入新课。教师每次授课,不要急于讲授新内容,要用提问等方式,复习与本节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预习过,相对比较熟悉,兴趣较高,较容易导人新课内容。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运用已学知识启发学生自行推导、阐明发病机制,说明病理变化,同时还要运用刚刚学过的病理学知识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扎实。
3.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课后复习。教师在每次授课完毕后,除要求学生预习外,还要引导学生用病理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小病例。教师可以将自己搜集的小病例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用学过的病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在不断应用病理学知识解释、分析病例的过程中,巩固病理学知识和基础医学知识,为以后学习临床专业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备课中要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教师在备课中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深入临床搜集病例资料,积累临床知识和经验,查阅资料,了解最新医学动态和最新知识。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反复性和连续性,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四、发挥“导学”技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终身学习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更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就必须做到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全面素质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把获取知识、终身学习及自我提高的能力教给学生。教师充分发挥“导学”技巧是教会学生自我学习提高的一条途径,有利于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根据病理学的特点,我们灵活运用多种导学技巧。如前面提到的指导学生课前回顾相关基础医学知识、预习下次课内容,通过预习知道薄弱环节,带着问题听课,并且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教师的课堂讲解相比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科联系为纽带,引导学生复习;以学习掌握共性内容为基础,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病理学的教学中表现为总论与各论之间的联系,使总论和各论两者有机结合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如炎症是总论的内容,而肺炎、肝炎等是各论中的具体炎性疾病,学习这些炎性疾病时我们要抓住炎性疾病的病变性质,应用总论知识归纳总结。总之,灵活应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以助学活动为补充,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认为95%的学生都可能成为优等生。许多学生之所以在学校中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其原因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帮助和足够的学习时间。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改进班级教学,使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应用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让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帮助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这项活动的开展使所谓的“差生”进步很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助人为乐的职业品德。
五、灵活运用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医学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教学方法要适应培养目标要求,教学方法要突出基本技能和基础素质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注重融入医学新信息,拓展视野,紧密联系专业岗位实际应用,注重实验教学,引入临床新成果,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笔者认为必须针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习内容有效地趣味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病理学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有:
1.回顾法。在病理教学中复习回顾相关基础学科知识,遵循温故而知新的思维发展迁移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2.媒体法。病理学是形态学科,比较适合运用媒体法来教学。如肿瘤细胞的分化不成熟这一知识点较为抽象,也是“肿瘤”章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们首先运用多媒体图片给学生复习展示动画文字图片分化概念,指出分化的特点是组织、细胞的形态不断地发生动态变化,然后展示胚胎学和组织学中的相关图片,如血细胞发育过程的镜下图片、肌体四肢发育过程演变大体图片等。通过多媒体图片将细胞组织在分化成熟过程中细胞形态与大体结构不断演变的特点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胚胎颜面部发育成熟过程大体图片”,提醒学生在胚胎早期人耳的部位;针对“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镜下图”,告诉学生成熟红细胞无核等,通过复习展示胚胎学和组织学的相关前期课程的图片引入“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的特性;展示肿瘤的组织学图片使学生理解“肿瘤异型性概念”、肿瘤恶性程度与异型性间的关系等。在教学中将疾病的病理变化用多种教学媒体表现出来,增强教学的生动直观性,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比较法。病理学中有许多名称相似而本质却完全不同的知识点,如肉芽肿和肉芽组织,我们将这些知识点加以比较,避免了概念的互相混淆。
4.归纳总结法。如以肉芽肿形成和在肠道形成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很多,我们在教学中将带有共性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案例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临床案例应用于教学,尝试“工学交替”的模式,将教室搬进病房、将病房当成教室。在病理教学中安排适当的临床见习,让学生提前接触临床,深刻体会病理与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将枯燥的理论与具体病例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很好地体现了病理教学服务于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服务于临床岗位工作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使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教学中典型案例的运用也是我们的一大教学特色,病理学是一门桥梁性学科,是全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开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学学生后期临床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在医学事业上的发展。因此,针对病理学课程的特色,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我们在讲脱水时首先引入三个发病情景不同的腹泻案例,告诉学生三者虽然都是腹泻病例,但补液原则是不同的,腹泻处理原则并不一样,根据三个病例的特点,引出脱水的概念、类型、分型依据以及各型脱水的特征和处理原则,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理论,又能将理论应用于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病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很多,如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与多学科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把数学变量关系引用到“酸碱平衡紊乱”等单元的教学中。
六、利用网络化教学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我院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建设起点高、质量高,计算机配置高,八百五十余台教学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上网浏览条件。我院病理学课程组已将“病理学”建成院级精品课程,课改教材201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电子教材、授课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实验教学指导、习题及参考答案、课程参考文献等全部上网,网上资源及网络课堂的一体化,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满足了学生全天候自主学习的需要,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篇6
1微课的起源及其概念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在国外最先是起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Northernlowa)LeRoyA.McGrew教授提出的60s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University)T.P.Kee提出的1min演讲[2]。在国内,微课的概念最先由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根据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角度提出。微课是指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某一学科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建立了以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形成的教学平台,其反映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某个知识点内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或教学环节方面开展的教与学活动[3]。
2微课的特点
微课与传统的45min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微课在于容量微小(几十兆),时间短小(5min~8min内最适宜,不宜超过10min),教学内容精小(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只反映某一知识点,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另外,微课视频格式多样(如FlV、RM、WMV等),多种播放软件支持播放,让学生随时随地在电脑网络或移动手机、ipad上自由学习,从而达到一对一的教学。另外,微课的使用次数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反复多次观看,这样方便学生在学习之后的复习与巩固[4]。
3以“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为例阐述微课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3.1病理学多媒体教学的不足目前,由于绝大部分的医学院校病理学教学中是采用PPT多媒体教学,授课时间长(一般是40min或45min),授课内容多,授课形式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后没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使教学效果不理想[5]。针对上述病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及微课的特点,在病理学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3.2“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微课的制作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是病理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为以后在护理工作中如何预防患者血栓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让护理专业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本知识点采用微课教学,其教学过程如下。3.2.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2个问题为切入点,引入学习内容。2个问题分别是:护士在静脉穿刺时为什么不能反复穿刺同一个部位?护士为什么鼓励术后患者要尽早下床活动?根据病理学教科书设计教学视频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学习8min的“血栓形成条件与机制”微课视频,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微课视频中包含有问题导入、正文讲解、总结,病例分析,视频中插入了图片、Flas,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3.2.2检测学习效果视频观看结束后,让学生思考片头的2个问题,随机抽取部分同学回答问题,检测教学效果。在回答问题环节,学生的表现是主动热情的,而且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准确的。由此可知,微课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2.3分组病例讨论,巩固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5~6人一组,分组讨论病例。病例的选取紧密联系临床护理工作,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紧紧围绕着微课视频的重点内容,把病理学科与护理学科融合起来,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病例讨论结果由小组长轮流汇报,同组其余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或者辩论。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正确的给予认同和鼓励,错误的要及时纠正,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的普及,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个体化地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微课在教学中受到师生的普遍青睐,对病理学教学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冯伟泉.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3277-3278.
[2]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63(4):33-35.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32(10):61-65.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0-66.
篇7
随着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教育部提出了双语教学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即PBL(Problem-basedlearning)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方法[1,2],同时也是我国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而作为临床与基础的桥梁学科病理学,将PBL和双语教学两者融会贯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科作为本校“211”工程中的重点及精品课程,率先从2006年至今开展病理学双语教学,并将PBL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2009年荣获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下面就我校病理学科在双语教学中积累的经验、遇见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提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能对病理学双语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师资和教材问题的解决
师资紧缺是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教师是双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优秀的双语教师应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应有较好的外语能力。我教研室在进行双语教学的最初阶段,也遇见了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幸运的是教研室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几个有经验的资深教师不但专业知识广博,而且都有国外进修深造的经历,而年轻教师的外语基础都很好,在这些资深教师的带领下使得双语教学的开展有了好的开始。但是双语教师资源还是甚为有限,为此,教研室采取了以下措施以缓解双语教师短缺的现状。
首先,向校方争取更大的双语教学投资力度。随着双语教学在全国开展的推动下,学院在办学经费紧张、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逐渐加大对双语教学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选派中青年教师到知名院校参加专业英语口语培训,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而我教研室作为学院的重点学科,是投资的重点对象,因此该学科近几年每年均有年轻教师到知名院校接受外语培训。同时学科带头人也经常邀请美国、澳大利亚等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来讲学,提供学科教师与国外医学专家交流的机会,从而更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其次,坚持、定期地进行学术讨论及交流。学科每周都进行业务学习及集体备课,年轻教师带领研究生轮流进行10-20分钟的“journalclub”,用英语来讲述病理学各个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通过这个平台能很好的提高教师英语交流能力和专业外语水平。同时教研组还建立了老教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制度,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方面累积多年的宝贵经验传承给青年教师,对于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使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更快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
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双语教学要求使用外文教材,各高校选用双语教材主要通过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自编教材两种方法。国外使用的《病理学》原版教材在知识的权威性、信息的快捷性、语言的准确性方面具有自编教材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一些生动的图表使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把握一目了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学科目前尚缺乏权威的双语教材,普及英文原版教材存在成本高、与目前本科教材差异大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病理学这门课程,经过严格的讨论,本学科现在以KhanRobbin主编的Robbin’sBasicPathology原版教材为英文参考,第七版李玉林编写的《病理学》为蓝本,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进行编写教学课件应用于教学中,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进行调整。这一措施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实施后,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2PBL-双语教学模式方法的实施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3]。病理学的核心目标是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理,阐明疾病本质,与临床紧密联系。学习的内容较多,概念抽象及形态描述多,显微形态复杂多样,这些均增加了双语教学的难度,因此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很重要,PBL教学模式,能使双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本科生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在每个章节都设定一些PBL的环节,具体如下:
2.1PBL问题的设计
PBL教学对问题的设计应遵循Norman阐述的原则[4],即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能力的情况,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出适当的临床病例,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设计的问题或选取的病例应该将基础知识揉合在其中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最终能够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规定的学习领域并且达到预想的目标。在双语实际教学中,还应该将重要的部分或全部加注专业英语,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或病例,可以在具体讨论之前给予适当的讲解,简要介绍相关概念,或者给出具体的参考文献以供学生阅读。
2.2PBL学习小组讨论
在PBL教学中,实施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均设有组长。课下,同学根据所提问题,进行充分预习教材,通过网络、图书馆、请教专家等途径查找相关文献及资料,由组长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根据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并做相应的记录,分析国内外的文献,对相应的双语内容进行学习和消化吸收,同时记下未能解决或有疑问的问题。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每组根据自己讨论的结果派代表进行回答,回答的时候可以采用全英文,或者英汉相结合的办法,来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针对每组回答不足之处或有疑问处,可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同时还要检查学生理解的准确性并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通过学习讨论的过程,学生既加深了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又培养了独立学习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PBL总结
讨论完毕,综合讨论的内容,先由学生代表进行总结,然后教师对一些共同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分析,对讨论的案例与涉及到的病理学知识进行梳理、剖析,让学生充分的消化、掌握整个讨论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病理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对所有参与讨论的学生给出评价并适当给予奖励加分,如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间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最后,记录每个组的综合成绩,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为共同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PBL-双语教学模式在病理学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我医学院到目前为止,已在所有基础和临床课程中按比例开展了双语教学。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5]。它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PBL教学法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侧重于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其创新力和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6]。尤其是病理学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学科,在双语基础上,辅以PBL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病理学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通过本科生病理学教学实践,发现双语教学和PBL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学习积极性、对临床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保障该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比较重要的方面包括:①学生的提前预习。PBL-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医学英语,涉及到很多的医学专业词汇,特定的一些英语表达结构。所以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这样才可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很好的接受。②PBL-双语典型病例的选择。
在选择典型病例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常见病、多发病。所选病例应便于学生讨论,通过对病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掌握哪些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查找哪些资料,在病例选择与建立时均应充分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所用的医学术语准确,检查数据和内容书写规范,对学生具有模仿、学习和参考的价值。③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PBL教学法强调每个学生参加到小组活动中去,经过一段时间的PBL教学后,其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PBL-双语教学可以改变其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加强对PBL教学过程的监控,善于引导和控制讨论进程,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④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适应双语教学及PBL教学方法结合,教师应当增加自身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然而,在PBL-双语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教师的要求较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懂PBL教学法,他们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常常觉得PBL教学比较困难,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要求教师不但对病理学基础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临床病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如主动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能力等,因此,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是有效完成PBL过程的重要因素。最后,对教学条件的要求,需要较为全面的医学图书和便捷的电脑网络资源,因此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要求比较高。
篇8
烟草作为我国特殊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烟草种植规模扩大化,田间生态单一,烟草病害呈现局部加重趋势,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损失严重。为响应国家提倡的两减一增计划,如何防治烟草病害的大规模发生提高产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需加强烟草病理学的基础研究和烟草病害防治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烟草安全高产高质具有重要意义。烟草病理学作为烟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主要讲授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及烟草主要病害症状、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等,对烟草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植物病理学科不断发展,新概念、新成果不断更新,面对知识的持续不断更新,技术改进与发展,探究新的教学思路、方法及授课方式成为高校老师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通过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教学的探索,我们结合烟草的特殊性建立新的初步教学体系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实践,强化解决烟草病害防治的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烟草安全生产的植物病理人才。
一、明确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制定教学大纲
烟草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同时也满足当今社会对烟草专业人才的需求。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根据青岛农业大学特色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规划,培养实用型人才是烟草专业的重要任务。
烟草病理学作为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显得极为重要,为满足烟草公司在农业生产中对烟草专业人才需求,经过植病教研室和烟草公司共同调研和科学论证,制定了烟草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中教学方法改革和人才培养规范等内容有很大变化,要求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培养实用型农业人才,加大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讲授烟草病理学基本理论和重要病害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生对烟草病理学新知识、新动态和新技术的了解,使学生满足当前现代化农业安全生产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中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
目前烟草病理学的植物病害理论知识部分内容陈旧,很多内容参考《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讲授过多的陈旧概念和理论,而忽略了新理论概念、新技术和宏观策略上的思考。目前科技的进步,知识的创新,学科之间的交叉,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引入生态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与病原物互作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新知识。
如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是植物病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给出的定义较为空洞,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在“烟草病理学”授课时将IPM这一重要概念以具体病害为例来阐述,以丰富学生的新概念和新知识。
在讲授烟草黑胫病与烟草互作时,结合现在研究比较成熟的致病疫霉与马铃薯的互作,介绍烟草疫霉及其他疫霉的基因组,疫霉无毒基因,以及疫霉与寄主(马铃薯晚疫病和马铃薯,大豆疫霉和大豆)基因对基因的概念,使学生了解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在讲授病害综合治理的生态防治时,介绍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的“稻米基因多样性和病害控制”(Genetic Diversity and Disease Control in Rice)科研论文内容,来加强学生在病害防治上的生态学概念。
我们在讲授病害防治时给学生注重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如美国已有4株枯草芽抱杆菌生防菌株,得到了美国环保署(EPA)商品化或有限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其中QST713为美国AgraQuest公司开发出来的活菌制剂,商品名Serenade,不仅通过美国环保局(EPA)的登记而且还得到食用作物病害应用的审批和认可,通过叶面施用能防治蔬菜、樱桃、葡萄、葫芦和胡桃多种作物的白粉病、烂根病、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病害。
GBO3由美国Gustafson公司开发注册,商品名为Kodiak。GB03可以直接施用于土壤或者拌种可以预防棉花、豆类和花生等由镰刀菌、曲霉属、链格孢属和丝核菌属所引起的根部和种子的真菌病害,其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还可以直接促进植物生长。这些新知识、新进展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
理论知识是烟草病理学重点,因此在病理学基础知识授课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由过去板书,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转变成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形成教与学相互交融的方式。在制作烟草病理学课件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把大量病害症状、病原物的典型特征图片展示给学生。同时,在教学中穿插视频和动画,将教学中的枯燥知识理论以更生动、直观和形象地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也会播放国外著名教授讲授的视频,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理解。制作课件过程中,不断改进课件相关内容,补充新概念和理论,促进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上关于植物病理学和烟草病害的知识丰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制作授课课件时,添加图像、视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接受和掌握知识。“烟草病理学”教学初探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了烟草病害相关网站。网站中有烟草病害分布、主要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及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目前市场上最新有效药剂)。另外对一些主要病害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均有介绍。此外,还不定期更新与烟草病害相关的新闻与植物病理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另外推荐给学生一流的国际植物病理学网站,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它有力地激发烟草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容量。
五、考核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知识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效果的检验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但传统考核方式以试卷笔试为主,从试卷中很难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老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考核方式与方法上进行改革初探,采取了学生分组课件讲授及课件制作,课堂课下问题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衡量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和老师授课质量。
1.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由于烟草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在学习烟草病理学理论知识之前,因此学生对烟草病害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在讲授烟草病害知识时,可将部分主要烟草病害分给学生,让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一种病害,组内学生可以分别负责不同内容。课件内容主要包含症状、病原及相关研究动态进展,病害循环及现在大田中的防治方法。并且在病害研究进展中需展示最新的相关文献。课堂上每组由一名代表讲解15分钟,然后讨论5分钟,然后教师再点评和补充相关知识。
2.课堂互动式讨论及答疑。为加深学生对烟草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能力。在课堂或课下,通过课堂提问、课下QQ群、微信群等互动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烟草病理学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与烟草生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可就实际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提问老师,形成师生之间相动讨论,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增强他们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针对烟草病理学的重点问题,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最后老师总结。
3.期末考试。考试是检验学生对烟草病理学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并评定成绩。试题内容采用多样化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填图、判断、简答和问答题,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而不是考核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
以上措施在烟草病理学课程改革效果中发现,学生主动学习性要高于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在学生课件讲授中表现积极主动,课件制作精美,讲解认真,课堂讨论气氛活跃,这些改革措施对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实践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结束语
烟草病理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授课艺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科学研究动态融合到一起,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滞后于时展。通过初步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这说明我们的烟草病理学初步改革是成功的。以上只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究,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目前知识的不断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或许会遇到不少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篇9
关键词 病理学 课程特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Use of Several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logical Course
CHEN Shumin, ZHUANG Lili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reflect that learning pathology is very difficult. Path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course, starting from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integrated use of contact heuristics, drawing heuristics, deductive reasoning, case analysis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pathology; course features; teaching methods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也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前期学习的一些知识已经遗忘,又一下子接触大量的医学专业术语,感到困难重重。笔者认为从病理学课程特点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联系启发法
联系启发法运用广泛,可用于学科间的联系、病理学总论各论的联系、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病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想要学好病理学,必须有牢固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知识为支撑点。因此,掌握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相关知识是学好病理学的先决条件。高职高专病理学一般在第二学期学习,而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基础课程是在第一学期学习,学生相关知识遗忘比较多。教师在上课时要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组织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复习联系以前的医学知识,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填补学生知识掌握方面的空缺。比如:讲解休克的始动环节时联系血压的影响因素,讲解栓子的运行途径联系血液循环,讲解肝硬化要复习门静脉的属支及肝内血液循环等。病理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各论是阐述各种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个性的病理变化,阐明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①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基础,各论则是对总论知识的应用,二者相互联系。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具有整体化思想,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利用总论知识促进各论知识的掌握以提高教学效率。学叶性肺炎时先提问属于何种炎症(总论),将大叶性肺炎与炎症联系起来。大叶性肺炎分四期,第一期为充血水肿期,引导学生从“充血”、“水肿”两个词入手,根据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总论)学过的知识描述病理变化。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给予鼓励及总结。病理学分为病理解剖学(简称病解)和病理生理学(简称病生),但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学习完《水肿》(病生)的发生机制,当涉及《炎症》(病解)炎性水肿的原因,就可融会贯通。学习呼吸衰竭(病生)的功能性分流联系大叶性肺炎(病解)的红色肝样变期的病理变化。温故有助于知新,联系启发法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活动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二者联系密切。实验内容包括大体标本观察、病理切片观察和动物实验等。要上好实验课首先要掌握好理论课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教师授理论课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比如学习肝细胞水肿和肝脂肪变性,通过机制的讲解明确二者病理切片的不同,学生上实验课时就能快速掌握要点。通过实验又能印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②与日常生活也密切相关。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运用已有的常识联系启发。比如疾病的原因具有特征性和不可缺少两个特点。这时教师引入一个生活例子:春节前的期末考试期间,学生们都在熬夜读书备考。冷空气来临,空气中弥漫着肺炎球菌,有的学生得了肺炎。下列哪个选项是病因:A熬夜疲劳B气候变化C个体差异D肺炎球菌。学生议论纷纷,做出选择。讲解脂褐素,学生觉得很陌生,联系到老人斑或长寿斑,学生理解了,感觉病理学知识不再高深莫测。
2 画图启发法
病理学分为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侧重从形态结构的角度阐述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是形态学教程。前期的组织学实验课会要求学生画图,因此上理论课时要求学生画草图具有操作的可行性。比如:病毒性肝炎中的桥接坏死,这是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学生普遍认为难以掌握。教师先不做深入的解释,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概念画草图。有的学生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学生能画出一半的概念。学生碰壁之后,教师再复习组织学知识,解释汇管区、中央静脉等部位,并画出草图。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学生大多能当场记住概念。变性、新月体、原发综合征等概念都能运用画图启发法,并且收到不错的效果。有时受课堂时间限制,不可能让学生画图,就变通一下。比如新月体,教师讲解完概念,然后用课件放映一幅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组织切片,要求学生运用以前组织学的知识和刚学的概念指出新月体。病理生理学的发病机制是授课的难点,画图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先运用画图法解释低钾血症引起反常性酸性尿,然后要求学生运用画图法解释高钾血症引起反常性碱性尿。学生接到要求画图的指令,有动力也有压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全面调动眼、耳、手、脑,提高了听课效率。画图法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画图法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记”,“老师画,学生看”的被动方式。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将知识通过思考进行加工改造,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将言语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③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演绎推理法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病理变化分为肉眼观和镜下观。授课时讲解完镜下观可让学生推理出肉眼观,将二者的知识点融为一体。比如肝淤血的镜下观可推理出肉眼观“红黄相间”状似槟榔切面。比如肉芽组织镜下观见大量的新生毛细血管,可推理出肉眼观的“触之易出血”。病理变化包括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代谢改变是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基础,功能改变往往又可导致形态结构改变,形态结构改变必然影响功能和代谢改变。④在疾病过程中三者变化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比如萎缩的细胞表现为代谢减慢、功能低下。此外还可以通过病理变化推理出临床表现,比如: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水肿,肝脏体积增大,刺激肝包膜的神经纤维引起肝区疼痛;肝细胞坏死引起肝功能异常。病因结合发病机制也可推理出病理变化。比如大叶性肺炎90%由肺炎球菌引起,在抵抗力降低时细菌沿气管、支气管分支侵入肺泡,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反应,机体对肺炎球菌也会产生过敏反应。这些反应导致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进入大叶性肺炎第一期――充血水肿期。演绎推理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找出知识点的内在关联,把众多的分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知识结构趋向一体化。演绎推理法引导学生主动将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4 病案分析法
病理学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基础。医学生普遍存在“重临床,轻基础”的思想,认为基础课枯燥,用处不大,只要学好临床课就能当好医务工作者。其实病理学与临床专业知识联系密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联系临床病例,让学生早接触临床,激发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发生浓厚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教材上写道:当出血量达到循环血量的20%~ 25%时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20%~25%是比较枯燥的数字,难以记忆。教师引入临床病例,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接生时产妇出血量达到多少毫升(用弯盘盛量),医生应警惕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作为准医务工作者不能脑海里只记住20%~ 25%,我们应该转化成实际的数字,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来引导医疗措施。病案分析法运用广泛。可以在课前导入,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之前导入病例:24岁男患,车祸时发生右股骨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在送往医院途中,该患者出现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而亡,其最可能的死因是A心肌梗死B气体栓塞C脂肪栓塞D脑出血。该病例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预习,进行讨论,希望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病案分析法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引入临床病例,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可以在授课内容结束时提出临床病例,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检测了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病案分析法与临床结合紧密,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向临床应用转化。⑤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首先要针对病理学课程特点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学生的学习及思维的方式方法、学生的知识基础等。备教材与备学生,这是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再次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到医院实践,采集临床病例。通过互联网、进修等方式及时补充更新教育教学知识与医学知识。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总之,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病理学课程特点出发,将多种教学方法巧妙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释
① 刘红.病理学(2版)[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② 唐忠辉,周洁,杨少芳.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③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 激发病理学;学习兴趣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53-02
病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病理学又是一门形态科学,大体标本和组织学切片的形态不仅是病理学的重要部分,而且与理论知识相辅相成。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病理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
如何针对中职卫校医学生的特点采取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病理学的学习效率,本人在中职卫校病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了解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都选择上了普通高中,而选择卫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没考上高中或者受家长之命被迫来的学生,他们的内心往往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感和压抑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病理学的自主性,首先需要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逐渐建立学好病理学知识的信心。此外,教师应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面对回答错误、回答不上来甚至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学生要循循善诱,多方面引导,千万不可斥责挖苦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及善于探索的科学思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积极改进或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研究教学方法。在当今医学教育中,教学方法种类多样,不拘一格,选择何种方法应以教学任务、内容和实情而定。对病理学而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应该让学生感兴趣,易理解,好记忆。传统的“照本宣科”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喜新喜奇的学生来说,会很快失去吸引力。只有不断改进或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语言,形体等多种方面的综运用。如果教学方法僵化,就会导致课堂僵硬,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真正教与学的目的。一是,教与学做到有效结合。首先,我们必须要有标准的普通话,在授课时需要重视语言的精炼、准确。语言要亲切生动。这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其次,教师的教法可以多样化,重点突出、难点解析这是大家都比较重视的方面,但不能忽略与学生的互动。课前可以预先提出几个问题,激发学生自学能力和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每个章节可以导入一些病历分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合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学,不仅注重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对疾病的感性认识,以前只能依靠课堂绘图和挂图进行讲解。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课程中,病理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更应该合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应当掌握多媒体的制作技术,把文本资料,病理图片、动画以及录像有机结合,制作成各具特色的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学容量,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对病变的认识和理解。实验课可以采用师生互动教学平台软件,可以让老师和学生直接对话,学生观察切片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脑直接观察进行指导,使学生对切片能真正做到认识和理解。如果教师熟练掌握这些系统,便能让教师既清楚描述了病理变化又教授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但教师应该时刻警惕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同时要做好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把它们更好应用于教学。
3 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课时尽量抓住机会,多设置启发式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和讨论,以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既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使医学教学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转换和作用的更新,是崭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具体运用的结果。新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注重保护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创新开拓精神、全面发展的学生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个教师不仅要钻研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将现代的教育理论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基于“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的运用将为病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开辟一个新的思路。
4 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 上一篇:电工专业知识
- 下一篇:家长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