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的实现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医疗的实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医疗的实现

篇1

【关键词】 胆石性胰腺炎;胆道结石;手术方式;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33-02

胆石性胰腺炎(gallstone pancreatitis,GP)是由于胆道结石一过性或持续性梗阻于Vater壶腹部,导致胆汁反流入胰管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所致,其发病率高、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病理上表现为胰液外渗、胰腺泡破裂、间质水肿,甚至组织坏死、酶原激活[1]。所以明确病因诊断,及早手术治疗,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对2005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胆石性胰腺炎依据临床的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45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1例,发病年龄35-76岁,平均45.6岁。临床上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2例,致病原因:胆囊结石29例,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4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诊断标准:①有胆道结石或者胆系感染病史;②影像学检查或手术证实有胆囊或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③有急性上腹部疼痛;④肝功能损害伴黄疸;⑤高淀粉酶血症,血或尿淀粉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如乙醇性、外伤性、高钙血症或高脂血症)。

1.3 临床治疗 手术治疗及效果①急性胆石性水肿型胰腺炎伴有梗阻性胆管炎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为:切除胆囊、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临床均治愈。②急性胆石性水肿型胰腺炎无明显胆道梗阻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好转,2-3周内限期手术治疗胆石病,临床均治愈。③急性胆石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有梗阻性胆管炎者行急诊手术,分别行胰包膜切开或坏死组织清除、胰周围引流、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12例无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④急性胆石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无明显胆道梗阻者行非手术治疗临床好转,择期手术治疗胆石病,疗效满意。

2 结 果

急性胆石性水肿型胰腺炎伴有梗阻性胆管炎21例行急诊手术,均治愈;急性胆石性水肿型胰腺炎无明显胆道梗阻者14例通过非手术治疗好转,2-3周内限期手术治疗胆石病;急性胆石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有梗阻性胆管炎10例行急诊手术,术后5例无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道结石的发病明显增加,胆石性胰腺炎的发病呈逐步递增也呈现年轻化。胆石性胰腺炎是胆道结石最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且疾病发展迅速,常反复发作,病死率较高。

3.1 胆石性胰腺炎的病因 胆石性胰腺炎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报道发现,胆道结石在胆石性胰腺炎发病因素中占首位,胰腺全部发病因素中文献报道胆道疾病占55%-65%[2]。胆道结石在通过十二指肠的移行过程中,由于胆、胰管共同开口与十二指肠Vater壶腹部,引起胆汁反流、胰管扩张,胰管高压是胆石性胰腺炎发病的首要因素,当胆囊管扩张时,胆囊结石就很容易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在移行过程中嵌顿于十二指肠引起胆石性胰腺炎[3],而且胰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结石嵌顿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4]。

3.2 手术方法的选择 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要依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临床诊断为水肿型胰腺炎或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有明显阻塞性胆管炎“三联征”或“五联征”的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本组急性胆石性水肿型胰腺炎伴有梗阻性胆管炎21例及急性胆石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伴有梗阻性胆管炎14例行早期手术治疗。对临床诊断为水肿型胰腺炎或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不伴有阻塞性胆管炎的患者,不需要行急诊手术,可临床综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应用抑制消化液分泌药物等)待胰腺炎症水肿消退、病情稳定后再择期手术[5]。

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急性胰腺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Kimura Y,Tadada T,Kawarada Y,et al.JPN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treatment of gallstone-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6,13:56-60.

[2] 周蒙滔,张启瑜,陈笑雷,等.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区域动脉灌注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11):654-656.

篇2

一、明确目标,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赢得青少年就赢得未来。

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体现出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应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把价值观讲透、用活。比如在将其基本内容转化为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分阶段地确定教育重点,阶梯式地、连续地实施教育,从而使各项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小学阶段,主要以荣辱观教育为着力点,进行“五爱”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初中阶段,在继续深化荣辱观教育的同时,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为着力点,进行理想教育、国情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高中阶段,要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初步进行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紧紧抓住“融入”这个关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之中,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二、以生为本,积极构建切实可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操作体系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学校的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都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个性的彰显、主体性的弘扬,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自我成长。

(一)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课程育德是落实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突出“德育课程化、课程校本化、校本特色化”。

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凸显一个“深”字。在继续深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他学科中的德育内涵。教师将德育潜移默化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落实学科德育目标,激活学科德育内涵。从目标到内容,无不体现课程育德的理念。在地方课程体系中,体现一个“实”字。依据国家《专题教育指导纲要》,结合辽宁省的实际,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实施文明礼仪、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魅力辽宁等地方课程,开展专项德育活动,达到补充国家课程和凸显地方特色的效果。教学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六多”原则,即多用鲜活通俗语言,多用生动典型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学生为主导的方法,多用参与的方法,多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突出一个“特”字。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学生、教师实际开发的德育课程,包括校风、制度、环境的隐性课程在内,凸显出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如大连金湾中学《“六心”教育读本》,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化为“六心”,即:关爱心、感恩心、荣誉心、合作心、责任心、奉献心,通过引领学生树立更为具体的“六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瓦房店中小学传唱的《警世贤文歌》,是集文化、艺术、道德教育于一体的德育课程。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源泉和最有效的载体,《警世贤文歌》在深入研究与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搜集了大量的名言警句、谚语和俗语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最终确定了孝亲、尊师、团结、勤奋、读书等22个教育主题,创编成歌曲。歌词包含了120多条名言警句,读本收集了近百个教育小故事。学校每天利用晨会、班会、团队会、课前等时间让学生吟唱,营造了轻松而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构建立体化社会大课堂,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实践育人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中,我们把德育实践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把校内外学生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纳入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以“体验”为切入点,以“实践”为突破点,在全省建立了分布广泛、布局立体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基地体验活动。为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将资源单位进行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建有爱国主义教育类、民族文化教育类、公民素养教育类、科普知识教育类、创新体验教育类、爱心体验教育类等社会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救、自护等方面的能力。如沙河口区的科技中心实践基地,以“情趣·启迪”为办学理念,自行开发了9个类别20余项探究体验式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课进行实践活动。寒暑假期间,各种课程资源向全市学生开放。该中心组建的14个社会实践小组取得了国家级大奖8项,省市级奖项若干,科技中心已经真正成为全市学生科技体验类实践活动的乐园。以基地活动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如社区服务和调查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再如,开展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我们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安排踏青、远足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美丽;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其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学校育人品质

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层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致力于用多元的文化环境、深厚的文化知识来陶冶学生情操,润泽学生心灵,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心、以文立德、以文践行的教育目标。

美化校园环境,以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陶冶学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染更为重要。”学校物质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虽然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但无时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节,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沈阳市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七个结合,即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行为养成教育、学校特色创建、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活动紧密结合,使传统文化教育涵盖了校园的各个方面。戏曲、楹联、书法、美术、传统乐器、武术、围棋、象棋、篆刻、曲艺相声、抖空竹、剪纸等传统项目都在不同学校得以展现。当校园文化真正变成一股清泉,一道美丽的风景时,就能激励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理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巨大教育力量。

三、着眼发展,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多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探索构建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加大德育专项经费投入。在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培养高水平德育工作团队,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不断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培训和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育人作用。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形成班主任上岗培训、在岗培训和骨干培训等有机衔接的培训体系,开展多层次班主任工作协作交流活动,举办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评选感动校园的优秀班主任等活动,加强对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的宣传,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促进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全面推行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多年来,我们一直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在师德建设检查评估中确定为不合格的地区及学校,在当年各种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德育意识,明确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职责和要求,做到在不同的岗位上共同担负起育人职责。

(二)形成合力,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青少年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的生活系统中实现身心成长、知识成长和逐步社会化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为了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方面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协调,形成合力,特别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进行引导和统筹。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以下简称《决定》),加强对各地医改工作的指导,我部选择了20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名单附后),作为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请记住我站域名/

一、重点联系城市要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中先行一步,争取在制定实施方案、完善有关政策、推进配套改革和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确保年内建立起比较规范和完善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推动其他城市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要加强信息交流。重点联系城市要按月向部里通报改革方案的设计、改革进展情况和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部里将通过召开重点联系城市经验交流会、开展典型调研、印发简报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重点联系城市解决医改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难点问题。重点联系城市所在省(自治区)的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重点联系城市改革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指导,确保重点联系城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为加强联系,重点联系城市及其所在省(自治区)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要确定一名联系人,连同重点城市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基础资料(见附件2),于1999年3月底之前报部医疗保险司。

三、部里将优先选择部分重点联系城市,作为医疗保险科研项目合作单位,根据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攻关,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附件:1.重点联系城市名单

2.重点联系城市基础信息统计表(略)

附件1:

重点联系城市名单

-------------------------------

|省、市、自治区|重点联系城市|省、市、自治区|重点联系城市|

|-------|------|-------|------|

| 北京市 | 北京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

| |呼和浩特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

| 吉林省 | 长春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

| 山东省 | 潍坊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

| 安徽省 | 芜湖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

| 湖南省 | 株洲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

|-------|------|-------|------|

| 重庆市 | 涪陵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

| 云南省 | 大理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

篇4

一、城市级智慧医疗发展问题

随着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推进,为城市居民健康提供更优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课题。在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基础上,不断推进应用模式及商业服务探索与实践,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运行模式,培育、带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医疗产业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合理覆盖,成为提升城市医疗水平的金钥匙。

目前各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对于智慧医疗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医院信息化水平较大提升,但城市范围智慧医疗整体发展缓慢,大部分停留在业务型医疗信息处理阶段,智慧医疗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缺乏专业人才和政策落实机制。城市级医疗信息集成水平和应用水平总体较低,在智慧医疗建设中医疗机构对技术开发商依赖程度偏高,由于各开发商技术水平和标准规范存在较大差异,为以后的信息整合和信息利用埋下隐患。智慧医疗推进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共享与交换主要以“点对点”方式开展,城市内各医疗机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二、城市级智慧医疗的发展建议

对于医疗健康领域,“智慧医疗”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特殊服务型领域。具体到城市级智慧医疗,就是解决在城市中如何实现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长期矛盾问题,最大限度的让市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一)利用“O2O”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疗资源包括专家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等,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内,充分依托城市政务、医疗卫生、民政人社、计生药监和财政等部门信息交换资源,构建医疗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药品配送中心和医疗金融服务机构等,实现跨行业、跨领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提供面向城市居民的医疗诊治、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疗管理和健康保障增值服务,提升城市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能力。

(二)利用智慧城市信息化手段,整合医疗信息资源,改善城市居民就医感受

医疗服务的碎片化和医疗服务信息碎片化一直以来是阻碍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通过加强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信息网络和居民健康支付网络的建设,逐步建立城市级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支持双向转诊服务,使城市居民感受到真正的“医疗惠民、医疗便民”。

(三)在智慧医疗创新价值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医疗数据资源价值

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和运营模式,通过与商业保险、生物制药、体育健身、专业健康管理、大数据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价值。关注人群健康大数据采集和利用,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三、城市级智慧医疗的资源整合

当前,中国智慧医疗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行业在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来说,如何高效地利用医疗、信息和金融等领域资源,将决定城市级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方向。

(一)强化移动支付,启动移动医疗的金融商机

移动医疗是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完善。通过移动医疗技术提供医疗服务中的在线支付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医疗“一卡通”向医疗“一账通”转变,打通移动支付环节,进而提供完善的后续医疗配套金融服务,将衍生出一个巨大的金融领域商机。

(二)建立信息渠道,实现多方衔接的信用平台

对于中国的大众患者或者消费者来说,医生和患者没有建立实质性的长期一对一沟通的习惯。当患者企图通过移动医疗的方式选择医生咨询时,对医生产生信任是关键问题。建立患者、医院和医生等多方的信息对接渠道,实现解决信任问题的医疗信用平台,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三)线上线下衔接,融合智慧社区的智慧医疗

医疗优质资源长期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分级诊疗机制推行缓慢。一方面由于患者的长期诊疗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社区医疗资源的衔接。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将智慧社区经济与智慧医疗经济相互融合,正是解决两个领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小结

为了抓住智慧医疗这个面向未来集约、智能、跨界、转型的难得机遇,中国各城市积极结合发展实际,力推智慧医疗与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产业融合,让智慧医疗迸发出无限精彩。

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医疗”理念的深入,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智慧医疗产业建设;另一方面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使得对于智慧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智慧医疗发展潜力巨大,虽然在具体城市级发展建设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但通过总结在各城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相信不久的将来,智慧医疗将更好地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支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南京市信息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孟群,叶强,胡建平,等.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与发展[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孟群.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2011~2015)[EB/OL]. 2010.

[3] 陈敏,武琼,张帧,等.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的挑战与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29(8):597-599.

篇5

未来五年,长春市将以“政府智慧运行、产业智慧发展、市民智慧生活”为目标,围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公共交通、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等领域,构建“智慧长春”的基础支撑环境,建立起“智慧长春”的初步框架。

“智慧长春”建设将建立三个中心,搭建三个平台,启动六大工程。即建立电子政务管理中心,搭建运维电子政务公共支撑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搭建运维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指挥中心,搭建城市综合运营指挥平台。

提升信息设施建设

长春市将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主线,着力构建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全面推进“智慧长春”建设。

加快光网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及云计算三大公共平台。以“下一代互联网(IPV6)”、“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核心,大力推动智慧感知网络建设、城市宽带网络建设、无线城市建设和“三网融合”。

到2017年,长春市将基本建成全面感知、普适计算、融合应用、安全可控的信息网络设施。实现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2T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90%以上,3G网络覆盖率达100%,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全市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率达100%,住宅小区实现100%光纤接入,行政村实现100%光纤覆盖。

通过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监控应急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同时,规划建设应急防范、灾难备份等平台设施,构建与“智慧长春”建设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体系。

完善智慧旅游城市

长春市正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硬件基础设施,实现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涉及旅游环境的WiFi全覆盖。启动了长春市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旅游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选择重点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旅游行业单位作为首批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单位,进行智慧旅游改造升级。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长春市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届时,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查询长春旅游信息资源、产品、服务。

建设智慧城市公共平台

围绕着市民智慧生活,长春市正在重点建设六个智能应用系统,即市民卡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卫生医疗综合服务系统,智慧教育信息系统,智慧社区综合服务系统,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长春市计划建成一系列集硬件、软件、集群设备、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信息于一体的公共支撑平台,面向政府运行、产业发展、市民生活等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持。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依托,面向政府构建智慧政务应用支持平台;通过呼叫中心、智能手机APP应用、社区服务站等多种形式,面向市民建设社保、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公众服务应用平台。以电子商务、农业及农品为切入点,面向企业建设智慧产业应用支撑平台。

还将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化支撑体系,建立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及协同办公体系。政务公开信息网上率100%,政府部门普遍实现网上办公,90%以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通过网络办理。

长春市将以“市民卡”为载体,整合各类与个人社会事务相关的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政府部门信息系统,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社保、档案等各领域的智能化服务。让市民从吃、住、行、教育、医疗、社区生活等方面全面享受智能化服务,城市公共服务更加便捷。

促进智慧产业发展

为实现智慧产业规模化提升,促进“两化”融合,长春市重点培育智慧产业集群;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培育智慧农业示范区;推动传统商务模式转变,培育智慧商务示范区;整合文化旅游信息资源,培育智慧文化旅游新业态。

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产业发展和智慧型城市建设。近年来,长春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园区”等诸多称号,信息产业涵盖了光电子、汽车电子、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等广阔领域,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保持增长,基本形成了重点企业引领、科研院所支撑、园区集聚辐射、政策环境保障的信息产业发展格局。

到2017年,长春市的智慧产业将实现规模化提升,产业规模将达3000亿元。传统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将达到80%以上,重点产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比重达到90%,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以上。

长春市正在建立智慧医疗体系,即“智慧医疗云”,以智慧医疗平台为主体,医院可以公开其医疗资源、医疗技术方案和医药价格。通过这个系统,患者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多种方式的实名门诊预约,医生可根据患者预约门诊时提供的病情和以往检查结果,进行必要检查项目的预处置,并根据预约时间排队。

长春市还实施建设了“1378”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即建立一个平台、三个数据库、融通七个系统、实现功能。未来将建立一个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公共卫生服务三个数据库。联通医疗、疾控、妇幼、血液、急救、卫生监督、卫生行政等七个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互联互通,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卫生服务协调与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为百姓询医选医约医,获取健康知识服务能力,提供医疗质量、基本药物、财务监管服务等八项服务职能。

相关链接

智慧城市建设需破解三大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认为智慧城市从三个维度认识:“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

我国的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地方、业务层面,尚未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相衔接。在具体实施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落实。

近年来诞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共同构成新一轮、更强劲的信息化浪潮。这一轮信息化浪潮对于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我们尚难以预料。但是,可以预料的是,当前基于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展开的智慧城市建设不适应技术发展要求。

篇6

“BAT全覆盖”

医生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仍属于稀缺资源,这种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患看病难的问题,而我国医疗长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居民又过多依赖大型医院,更加加重就医矛盾,一号难求现象频发。因此,便捷快速的预约挂号成为用户对医院资源最大的需求。智慧医院是在智慧医疗概念下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从狭义上来说,智慧医院可以是基于移动设备的掌上医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手机的移动便携特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

目前该掌上智慧医院医疗平台已具备了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导诊查询、就诊记录查询、移动支付等功能,患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即可完成以往需要排队才能完成的各项手续,通过选择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或者支付宝服务窗进行操作,按照约定时间直接就诊,不用长时间来排队挂号、缴费,门诊就诊更加便捷。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俊说,掌上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创造了三个“全国首创”。一是依托全国最大健康服务平台“健康之路”的技术力量,在全国首家同步上线了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三大移动应用服务,最大限度地覆盖了手机应用人群的需要,让患者使用更加便利。

二是全国首创具备服务单管理功能。与电商平台中的订单管理相类似,该平台汇总患者在院内接受的所有医疗项目的缴费记录,方便查询,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三是全国首创掌上应用和第三方机构地面团队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智慧医院不仅仅只是依托手机应用程序,还需要地面推广团队的持续运营服务和宣传教育,让广大患者使用更简单,更易培养患者的使用习惯。

除此之外,该平台还是湖北省首家提供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全流程的在线服务,将线下线上打通,患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选择在线上或线下缴费。

移动医疗服务领域资深人士“健康之路”CEO郭世俊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国推行掌上智慧医院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BAT全覆盖”的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患者张先生用手指滑动着手机触屏,兴奋地说:“之前可以用手机挂号,现在还可以用手机支付,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都能用,这下看病就更方便了!”

刚刚挂完号的周女士说,平常上班工作紧张,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等流程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现在用手机平台看病很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她满意地表示。

而对于患者来说,最切实的感受就是就诊方便了。在医院门诊,一位姓周的女士刚刚挂完号,“我们上班族,工作很紧张,以往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什么的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她对记者表示,“现在多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我感觉很贴心!”

掌上智慧医院的美好未来

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医疗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医疗费用的攀升。智慧医疗使从业医生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诊断,同时还可以使医生、医疗研究人员、药物供应商、保险公司等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每一个群体受益。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将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跨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振邦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建设,通过标准化的业务语言组件,在授权许可范围内,共享患者的病历信息,以供医护人员随时查询,为预防、诊断、康复提供可靠参考。这保证了患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一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振邦智慧医疗系统融合了中西方医疗方法与技术。中医医院将中西医各类临床信息整合成标准化、可计算的模型,使医务人员可以准确制定融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案。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不是振邦智慧医疗系统的全部,当前振邦正在大力发展的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设备、个人医疗信息门户、远程医疗服务和虚拟医疗团队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智慧的医疗的建设,也将助力于中国建设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未来,当智慧元素融入整个行业,医疗信息系统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进化,并对医疗卫生行业,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与各省市智慧城市的规划或落实,智慧医疗也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牵引力拉着高歌猛进。中国移动还致力于推动医院诊疗服务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在医院信息系统与通信系统融合的基础上,中国移动通过语音、短信、互联网、视频等多种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呼叫中心、视频探视、移动诊室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医院、医生、患者三方的有效互动沟通。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篇7

关键词:智慧健康;物联网;WSN;体系架构;网络数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5-000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5.004

1 概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健康成为我们最大的民生问题,数据显示全球的健康医疗规模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我们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新挑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生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医疗健康领域,智慧健康可以通过个人健康相关数据的动态收集,在运动、饮食、用药等方面给我们建议和紧急救护以及通过远程医疗服务来提升每个人的健康水平。

2 体系架构

人们的医疗需求发生着变化,医疗服务模式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健康服务在理念上强调从原来被动的治疗转向主动的健康管理,从全面的感知、可靠的传输再到智能化的控制,物联网就在其中起到极大的作用。因此我们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总体架构。

图1 智慧健康物联网总体框架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总体框架由四层网络构成,分别是用户层、接入层、数据层以及远程终端层。

其中用户层包括了各种感知节点,感知节点可以是贴片式的,也可设计成织物,可穿戴式的或是植入身体式的。这些感知节点采集人体重要的健康数据参数。基于感知节点的计算能力限制,采集的数据在感觉节点只能进行初步的处理,后续数据将通过无线网络被传输到汇集节点(接入层)或者直接传输到数据层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接入层包括了用户交互设备,作为系统中的接入节点。不同通信协议的感知节点和相应的接入层设备进行通信,由接入层设备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层进行分析。数据层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处理、分析数据并给出决策。由于数据层连接医疗远程终端,医生可以根据数据层的结果判断用户的健康状况。远程终端为用户提供健康远程服务。

2.1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系统架构

根据总体架构可知,基于物联网智慧健康的系统基础是数据的有效集成,而对于物联网来说,由于感知节点为分散式分布,数据的有效集成成了物联网技术的主要难点。而信息系统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系统架构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健康系统架构

该智慧健康系统架构具有如下特点:(1)该系统是开放性平台,在做好互操作性和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对外部系统进行开放,实现第三方开发者通过运用和组装其接口以及其他第三方服务接口产生新的智慧健康应用,促进智慧健康的发展;(2)信息的集成具有跨层的信息融合性,即从感知节点层到终端应用层都需要具有信息融合的数据处理能力;(3)系统功能所基于的软硬件具有通用性,例如硬件是基于3C(Consumer、Communication、Computing)标准的终端接口,软件是遵循开放式操作系统,采用标准电子病历格式,只有这样的系统架构才符合SOA架构标准。

2.2 健康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技术能够快速处理包括视频、语音等非结构性海量数据,实现大量图片的实时网络传输和快速持久性存储,同时大数据智能分析能够给健康管理和服务提供新的策略。利用现代人工智能的方法,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语义分析等,对感知节点获取的各方面数据进行交互分析,从而产生新健康管理和服务建议。

基于智慧健康物联网系统架构,采集用户生命体征信息进行集成、管理以及大数据分析,基于数据的主要健康应用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分析:(1)远程医疗。远程医疗即通过远程通信技术、交互式传递医疗信息,开展远距离的医疗服务,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健康咨询等。利用家用或社区健康感知节点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并通过无线/有线网络传输到健康大数据管理中心,通过中心决策分析系统对用户进行监测和疾病管理的服务;(2)健康评估与干预。为居民建立全面信息化的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体检结果以及远程检测等方式收集健康信息,并进行健康评估分析,根据评估结果设计针对特定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饮食、运动、干预方案,通过跟踪随访不断调整方案达到最佳的健康管理效果;(3)健康体检服务。以检测疾病证据为目的,开展通过应用体检手段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身体进行检查,根据体检结果评估个人的生理指标、疾病治疗的达标情况、健康风险情况、慢病治疗率与控制率等内容,从而为一些体重超重、膳食结构不科学、具有慢病特病的人提早开展健康干预和管理;(4)辅助诊疗。辅助诊疗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对接,主要实现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健康状况,以做出更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同时通过远程终端等专用医疗传感终端获取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并将诊疗信息发送到智慧健康大数据中心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反馈综合的疾病诊断结果、参考医嘱以及用药建议,从而提高医生诊疗效率,规范诊疗行为。

3 结语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助力智慧健康的发展。本文基于提升健康医疗服务的需求,提出可行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体系架构,讨论了物联网关键技术,并针对健康物联网络采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决策分析实现远程医疗、健康体检、辅助诊疗等智慧健康应用,打造健康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篇8

为一个完善的有机体的话,那么,操作系统软件就是它的神经系统。基于智慧医疗专有云的操作系统软件是智慧医疗的关键,要尽快尽早开发。

期待“云、管、端”一体化服务的操作系统

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是物联网业务的操作软件,与一般互联网上的操作系统是不同的,要注意加以区别。它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它是覆盖智慧医疗云、管、端一体化的全面服务的操作系统软件;第二,它是覆盖智慧医疗业务过程的全程服务的操作软件。欧盟在15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的试点,试点的任务书之一就是要求开发智能城市的操作系统(软件)。现在,要开发全面智慧城市综合的操作系统软件,不仅是技术架构复杂把握较难,同时还在于突破分割的所有部门管理的体制难度更大。因此,我们希望首先把专业的操作系统软件,如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先研发出来。当然在研发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的过程中,要重视技术的基础标准的统一与软件架构的统一,以利于将来综合操作系统的软件的整合。

需要学习并采用可行的方法

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业务流程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没有好的方法,肯定难以奏效。

巴塞罗那的工作方法就值得我们借鉴。它是欧盟批准资助开展智能城市试点的一个城市。他们的工作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明确把开发“操作系统”作为试点重点任务。第二,成立了政界、学界、业界的“三结合”协同推进组织机构。这个组织每周定期开会,至今已达一年,并下设了全日制工作的工作组。第三,这个组织机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讨论制订智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进行了年度推进计划的设计,按时间表协调各方面的进度。第四,他们解决矛盾、系统整合的方法是签订“城市协议”(City Protocol)。据说,这是从国际互联网协会运作中学来的,就是把涉及到各部门意见不一的解决方案,提供给由这些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讨论,取得一致意见的部分,马上用签订“城市协议”的方法予以锁定,由易及难,逐步消化,逐步扩展,直至全部解决问题。相比而言,我们的工作方法不如他们的智慧。对取得了一致意见的,没及时固定下来,结果老是在反复讨论,总是在重复折腾。因此,我们要借鉴这个方法,相关部门、单位对某一问题经过讨论统一意见后就签“智慧城市约定协议”,签了以后就有法律效力,各自都要遵守并准予施行。这样,签订一部分就消化一部分矛盾、固定一部分成果,就可以有效破解信息孤岛的障碍。

必须满足业务需求

第一,这是建立在“个人电子病历”基础之上的操作系统软件(见图1)《大数据》一书提出了一个“数据单元”的概念。智慧医疗的云存储就是以个人电子病历作为“数据单元”的。因为,智慧医疗服务要以个人电子病历为依据提供各种服务。医保、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基金)都得以个人电子病历为依据审核报销,医疗事故责任要以个人电子病历的全部数据为依据进行追溯,参保者可以通过个人电子病历实现“知情权”。这就提供了智慧医疗数据云存储的结构设计基础。第二,要开发以为医患者(医保对象)服务为中心的操作系统软件。要构建为患者提供的网络约诊服务,提供大、小医疗机构的主治医生、主责护士团队型的护理与跟踪治疗的服务;要为患者个人查询、呼叫医助提供便利服务;要为患者提供检查结果的知情权、用药知情权、手术知情权以及相应的投诉服务。第三,这是跨医疗机构合作的操作系统软件。要为大、中、小医疗机构提供协同医疗、事故责任查询、追溯服务。对不同医疗机构重复检查、过度用药可进行实时检查。还可以进行远程诊疗的合作。目前药品的浪费很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已占到总药费开支的20%以上。要通过智慧医疗的管理,消除浪费。第四,这是方便医德、医风、医规、医廉检查的操作系统软件。这个操作系统软件,可以为医保部门、卫生部门的专业监管、层级监督提供服务,为查究医疗事故、医疗商业贿赂、违纪违规从业与违犯医风医德的行为提供服务。第五,智慧医疗的操作系统软件开发,要为实现“云服务的集成、专用网的智能、装备端的方便”要求提供保障。操作系统软件集成在云上,方便应用应体现在各类客户终端上。客户端包括个人医保(患)端、各医疗机构端、各医保基金管理端,各卫生、纪检、监察部门监管端等等。消费者是上帝。各试点企业要充分重视这一点,要想占有更大的市场,就要为客户着想,客户就是“端”,“端”越多,客户就越多,市场越大。

智慧医疗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的业务构架图应该是这样的,如图2所示,供参考。

确定智慧医疗的业务架构是操作系统软件开发的前提条件。缺乏业务架构的设计,操作系统就无法开发。应该特别重视对各类客户端的研发,并满足他们的要求。如医保参与者、各类患者,这是最大群体的客户终端,他们是智慧医疗服务的享受者与评审者,要仔细的服务好;还有医护人员的终端,这是医疗服务提供的主体,医疗服务的质量、水平与满意率,都取决于他们,要爱护关怀他们,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好服务;还有医保的结算服务终端,要保证其准确、实时、高效的服务。

篇9

市民手持健康卡,可以在全市任何一家医院查询就诊信息;医生拿着手机,在家就可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这样的“智慧医疗”正逐步走进宁波市民的生活。

2010年起,随着中央财政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地方政府在医疗改革中也陆续推出多项措施,促进医疗信息化的应用发展。而在这方面,宁波市先行一步,早在2007年便开始逐步推行医疗信息化建设,为居民看病就医提供方便。据宁波市卫生局信息处处长朱春伦介绍,到2015年,宁波市将建成较为完善、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智慧健康保障系统,医疗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全省领先,力争成为全国智慧医疗示范城市。

信息化医院

“又有病人叫服务了。”值夜班的宁波市第一医院护士陈敏娅刚查房回来,就听到口袋里的PDA传出紧急呼叫的提示音。

呼叫的病人是38号病房的李大爷,根据PDA上面显示的信息,这位病人已年近80岁高龄,前不久由于突发高血压住进医院。陈敏娅熟练地推着一辆装有计算机的移动查房车,来到李大爷身边。她仔细询问了李大爷的身体状态,同时将反馈输入到小车上的计算机里。又随手敲了几个键,查看了李大爷入院以来的医生查房记录和巡视记录。看过之后发现原来李大爷每次用药之前都会呼叫,于是陈敏娅拿出PDA扫了一下老人手上的腕带,又扫了一下病人床头的药包,PDA随即传出患者与用药相匹配的提示音。待李大爷服过药,陈敏娅又回到值班室,继续等待PDA的呼唤。

这是陈敏娅日常工作中再平凡不过的一天,然而在实施信息化之前,她只能靠插纸片来核对患者的姓名和药品名称。如今,通过信息化手段,护士们只要手持PDA扫描器便可完成核对,同时还能将患者的各种检查信息及用药情况一览无余。

这只不过是宁波智慧医疗建设的一个缩影。“宁波城市化比例已经达到68%,在这个过程中,更加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谢月娣表示,“智慧医疗已成为宁波政府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金钥匙。”

提高医院“亩产量”

吴斌来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已有18个年头。随着医院信息化从无到有地不断完善,他也从一名财务人员成长为今天的信息科科长。信息化本就应该是一件“双赢”的变革,在吴斌看来,信息化的好处在于医院“亩产量”提高了、病人“跑”起来了。

宁波市第一医院创建于1913年,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一家公立医院。2003年,医院开始尝试将信息化建设从财务领域向临床领域扩张。迄今为止,医院建设了覆盖全院的无线医疗网络,所有病区配备了无线医疗工作车、PDA、无线心电图机等多元化无线设备,从输液、口服药发药到医生查房、护理巡视记录,再到心电图检查均可使用移动设备通过对病人的腕带扫描完成,减少工作差错。

除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信息化还减少了病人在医院的逗留时间。2009年,医院实施了网上自助挂号系统。“以前的门诊量非常大,最多曾达到每天4000人,每个窗口都会排起长队。虽然目前网上挂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那时来看,这套系统还是具备一定先进性的。”吴斌说,“比如通过中国移动短信直接扣取挂号费用,实时挂号可以节省患者的等待时间。”

“实行手机扣费机制后,患者爽约率从原来的超过10%降到了3%以下。最重要的是,由于患者不必在医院久候,每个流程都能够跑起来,分流效果非常好。现在,在医院面积没有任何扩大的情况下,门诊量实现翻倍。”吴斌表示。

2010年8月,宁波市卫生局牵头。建立了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将全市15家二甲、三甲医院纳入其中,合作伙伴亦扩展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患者可以通过访问医院门户网站以及手机WAP网页进行专家预约,并通过手机短信方式进行确认和扣费。目前网上的日均挂号总量已经超过1000人次,这一数字还将随着医院网上挂号分配比例的增加而不断上升。

织一张“网”

2011年11月,朱春伦接到了宁波市卫生局的录用通知书。在此之前,他就职于宁波市发改委信息中心。“我只是觉得‘智慧医疗可以做成大事情’,便争取机会来到卫生局工作。”朱春伦说。而他来得正是时候,宁波智慧医疗的发展力度越来越大了。

谢月娣介绍,宁波在2012年将联合大医院、社区医院,以及疾控、急救等公共卫生单位,建立从市到各县(市)、区的立体智慧医疗健康网络,集合市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保健、诊断、用药和检查检验数据,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的方式实现实时管理共享。

今后,远程医疗会诊将借助这张网络成为现实,让医疗专家一竿子插到基层。除此之外,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居民可以随时开展健康查询和自我保健管理。

“健康网络的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消灭信息孤岛与信息烟囱,打破传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条线分割。”朱春伦说,宁波市卫生局将在高新区建设市级智慧健康数据中心,在其他县(市)、区设立单独的数据中心。同时,建设市、县两级交换平台,重点实现市级医院之间、市级中心和县(市)、区中心之间、市级医院与其他卫生单位之间的医疗信息交换与共享。

现在,朱春伦的手头正在实施区域卫生平台的构建项目,这也是今年宁波智慧医疗工作的重头戏。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建设规范化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整合区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全面实时记录包括居民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和诊疗干预信息等居民健康状况与诊疗服务情况,促进健康服务向家庭延伸。到今年年底,确保规范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

智慧医疗再提速

尽管宁波市政府的智慧医疗蓝图已初具规模,但吴斌仍然认为这个进度有必要“再快一点”。

吴斌表示,在宁波智慧医疗概念提出之前,很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但由于卫生局在协调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方面仍有难度,致使部分公共平台应用无法尽快实现。

就拿远程医疗来说,虽然有些社区服务点购置了心电图设备,但由于服务点缺少专业心电图技师,因此患者的诊断率并不高。

篇10

更多互联网企业将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据预计,2015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快速转变,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将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以阿里和百度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将会以行业应用和云计算为切入点,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时,国家层面将通过财政改革、购买服务和政府引导等多种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特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其中涉及多个层面,需要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厂商共同合作,才能做好,需要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衍变。因此,随着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必将在今后几年快速转变,从而有力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大数据发堀将提升智慧城市体验

2014年,诸多具有行业特点的新技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2014年是4G元年,4G的移动高速体验为智慧城市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而IDC建设原本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基石,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各地的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均加入了云计算的概念,通过数据中心的云化建设,更大化地提升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支撑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智慧城市产业链的成员,如IBM、阿里巴巴、银江股份等均开始在大数据方面加大投资,同时也将智慧城市平台作为大数据获取的来源。预计2015年,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和商业变现的成功案例将明显增多。

民生类的服务平台涌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014年1月9日,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通知》。通知指出,信息惠民工程实施的重点是解决社保、医疗、教育等九大领域的突出问题;各地方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中,要注重资源整合,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一站式”办理。同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计80个城市。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旨在通过试点城市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普惠程度、探索信息化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据预计,2015年,民生类的服务平台将在中国各地快速涌现,并且会结合政府的政务云建设,因地制宜,结合4G网络推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覆盖,以此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智慧城市物流转实为虚

商品与服务数字化是实现电商的前提。城市空港、内陆港、保税区等实体商品集散地将利用云平台实现数字化仓储、物流、分销等一系列环节,在物流配送之外添加信息和支付,补足电商体系的铁三角。

中搜云商城正是实现商品数字化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已与上海、宁波、烟台等多个城市的保税区、自贸区合作,将商品汇集在虚拟货物中心,呈现在全国各地手机用户的移动应用上。商品被检索、下单、支付,配送信息跟进等在线购物环节都将以信息流转;仓储、渠道突破地域局限,实现全国范围内货物调配和全用户分销。云商城极大丰富了城市商品品类,加速了商品流动性。

高速网络的推广将加速智慧旅游建设

高速网络在中国大范围的推广将会为各地的智慧旅游建设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高速网络的支持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等智能终端获取位置定位、路线导航、天气走向、寻找美食、酒店预订、景点推荐、购物导航、互动分享、网上购票等多种服务,实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位一体的旅游服务。据预计,2015年,智慧旅游建设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高速网络的推广,突破了数据传输的瓶颈,使得基于大数据的高效数据分析和信息获取等旅游服务成为可能。随着游客的体验逐步提升,将逐渐形成网络效应,在未来的几年,智慧旅游将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政企协同为主逐步替代政府投资为主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包含全新要素和内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政府若既抓管理又管运营,将极易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而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则可既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又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为此,2014年各地政府陆续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与神州数码、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与阿里巴巴集团、江苏省南通市政府与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华胜天成等,均在智慧城市领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智慧城市有效推进奠定资金和专业运营基础。事实已经证明,政企协同比政府投资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因此2015年这种趋势将更明显。

智慧医疗将加快产业链整合,向大健康体系发展

2014年,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了智慧医疗行业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不断应用,智慧医疗作为新兴的服务载体,为用户提供了医疗健康服务保障,将会成为政府的重要抓手,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优化产业链,以缓解当前突出的医疗问题。据预计,2015年,智慧医疗的建设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产业链将加速整合。政府方面将逐步扩大区域卫生平台的范围,将更多的医院、妇幼保健、疾控中心和药房纳入到区域卫生服务体系中来;市场方面将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进行模式创新,以满足用户健康方面的需求。

智慧杜区将成为智慧城市入口的争夺点

近些年,各类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智慧社区的建设当中。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其中数字社区、智能家居、社区养老和智能生态社区等各类智慧社区项目层出不穷。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的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因此,2015年智慧社区将成为企业业务落地的承载点,智慧社区行业将实现快速拓展。据预计,智慧社区建设将在2015年取得快速发展,各企业将会加快在智慧社区行业的布局。智慧社区入口的争夺,将会随着模式刨新、技术推广和数据沉淀而日趋激烈。

中国将稳步推进政务云采购工作

2014年8月,政务云服务采购试点启动。自2010年财政部和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开展云计算示范工程以来,政府积极展开了云计算新型服务采购的模式探索,并不断拓展服务采购种类,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试用)》,将云计算服务纳入其中。国家采购中心将完善采购标准和流程,从中央政府机关开始试点,向地方政府推广。据预计,2015年,各地方政府将会积极推进政务云的采购工作。各地政府应该重点研究和关注服务标准、服务安全及服务量化等方面的问题,在积极响应国家云战略服务推广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因地制宜地建立适合自身的采购标准。

信息安全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