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资源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资源的意义

篇1

一、结构合理,框架清晰,案例充实

本书共有5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中作者简要介绍了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在讲解农业生产文化的开发时,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地方特色农产品(特产)文化,作者进行了多次举例:沅江芦笋系列产品的开发、湘西腊肉的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开发、豆制品的开发以及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养蜂业等。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产品,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生活文化的开发,这其中包括乡村民俗生活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民居(民宿)生活文化的开发。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娱乐文化的开发,在这一章节中作者不仅介绍了以庙会、节庆、集市为纽带的乡村旅游开发,还介绍了农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开发以及农业专题的嘉年华活动介绍。第五章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着重阐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说,本书逻辑框架清晰、结构合理且案例充实,有利于帮助相关人员科学合理地开发乡村农业旅游,更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二、转变观念,强调边开发边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本书创新性地提出边开发边保护的建议,不仅保护地方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到,在地理位置邻近、文化同源和资源同质的状况之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和超前性则凸显出其重要性。河南是旅游资源颇为丰富之地,在古都洛阳周边有一重要文化瑰宝——龙门石窟,它是我国雕塑艺术之杰作,通过相关管理人员的保护与开发,吸引了无数游客,给当地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即边开发边保护,有利于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实现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

三、突出“互联网+”时代特色,重视体验

篇2

论文摘要: 新时期,校园文化对小学语文教育资源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从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和精神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证了校园文化对拓展小学语文教育资源的空间、明确语文教育的导向、提高语文教育资源的感染力、提高语文教育资源的灵活性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语文教育往往把语文课程的作用狭义地定义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工具。虽然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但2003版的《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论述课程性质时,终于确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强调:“小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文课程除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外,还肩负着人文教育的使命。

不论工具性也好,人文教育也罢,要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都必须从语文课程资源上体现,也就是语文教育资源。所谓语文课程资源,朱绍禹先生认为:“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而传统语文教学往往把语文教材狭义地等同为语文课程资源,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的资源基本上是一本教材,一个大纲,一册教参,一个课堂。语文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和枯燥性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和生活体验不相适应。一方面,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青春年华,他们心中对语文学习充满着想象、憧憬和期待,他们希望语文教学不局限在教室的狭小环境里,而应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面向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他们希望语文学习能够放飞自己的思维和心灵,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想象和体验真善美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语文教师往往固守于课堂教材,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能力培养,语文教学程序化、刻板化,严重脱离学生的思想、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学生难以体验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脱离现实的语法分析、段落分析、归纳中心和缺乏语境的文言练习,等等,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想象的空间,把语文学习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方式。在写作上,不少小学生的作文存在着无病、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胡编滥造甚至抄袭等文风不正的现象,假话、大话、空话屡见不鲜。其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过多地强调内容要有意义、有思想性,侧重于它的社会价值取向。

美国教育家华特·乃·科勒涅斯克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凡有过语文教学经验的人士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语文成绩突出、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哪个不是有着广阔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所以,仅把语文教育、语文课程资源禁锢在规定的统一的教材中,那是不会有灵动、和谐、创新的语文教育的。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打破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樊篱,就必须首先从语文课程资源入手,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宽语文课程资源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素材。

《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第四部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指出:“小学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加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向前推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完美的课程改革也难以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本土的资源和经验、让学生的日常生活进入教学之中。

校园文化作为当今学校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进入学生的经验世界,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课外活动或者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包括学校环境、组织制度、人际关系、舆论风气等多方面的内容。校园文化充盈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一个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可以说每天都生活在校园文化的氛围之中,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无论是个体活动,还是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总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他,伴随着他的成长。校园文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使它在塑造学生人格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校园文化对语文教育资源到底有哪些影响?

一、从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看

(一)拓展语文教育资源的空间

优秀的校园文化随时随地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人奋进,因为其中折射着学校传统、思想、精神等,能培植出师生员工的内心信念和奋发向上的热情,促使其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学校的凝聚力。正如张楚廷教授所说:“显然,人在环境中并非完全被动的,不能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必然只有什么样的人,甚至还可以说,环境,尤其是观念环境还是为人所决定的,然而,毕竟当人对环境产生好感,产生从众感、认同感的时候,环境的影响是特别大的,或者在环境(或其局部)具有特别大的诱惑力的时候,影响也就特别大。这种分析也告诉我们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建设学校隐形文化。”可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从规划到最终完成,都不仅仅是纯粹的物质资源建设,更重要的是语文教育资源建设。

(二)明确语文教育的导向

校园物质文化可谓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导向,它是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潜在地灌输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认为,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也认为,学校应当是一个快意的地方。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没有健全的教育环境而能培养成真正可贵品质的例子,我连一个也没见过,或者反过来说,有了正确的教育工作而会产生堕落的性格,也不会有的。”

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广播、宣传橱窗、花草树木、山石盆景、墙报标语,无不对师生员工的行为举止产生导向作用,就连洁净的墙壁也仿佛向你我告知:不要破坏这优美的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一些教育家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如陶行知先生呕心沥血创立的晓庄师范,苏霍姆林斯基耕耘了数十载的巴普雷什中学,陈鹤琴主政时期的南京师范学院等。

二、从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方面看

(一)提高语文教育资源的感染力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既不同于讲课和作报告的直接灌输,又不同于规章制度那样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校园活动文化寓抽象的道理于各种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气氛的熏陶中,激发其思想感情,陶冶其道德情操,锤炼其意志品格,提高其审美能力。譬如在阅读文艺作品或观看校园剧的过程中,几乎有一种牵制力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故事情节或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共鸣,受到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启发和教育。参观校史馆或演唱校歌,可以使学生受到生动形象、激奋人心的优良传统教育,萌发起为母校争光的情愫。各种文艺和体育竞赛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增加竞争意识。高雅的艺术作品欣赏或优美的歌曲演唱,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校园活动文化就是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自我教育,增强教育效果。

(二)提高语文教育资源的灵活性

由于课堂教育的整体性、统一化,大多数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更多的是显示其共性,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由于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学生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出他们的个性,学生成长中的差异和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外拉开的。因此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学校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学生们在活动中可以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可以亲身投入实际场景中去探索、去发现,开拓了视野、启迪了智慧、激发了求知欲,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学生们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自我开掘个性的潜能,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学生适度的自我表现和合理的心理宣泄的良好形式,因此,由校园文化而带动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葛金国.校园文化:理论意蕴与实务运作.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2]余昱.走向学校语文.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顾黄初.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篇3

今天是台风“海棠”肆虐大地过后的日子,也是花园开会的日子.

“花中之王”的牡丹说:“这次台风“海棠”严重危胁我们玫瑰园居民的安全.”牡丹话没说完,“花中仙子”的郁金香抢着说:“这风雨真是太大了,把我们玫瑰园都成了水的天下了.简直可以改为水之园了.就算我们需要水,但是太多的水对我们也是无益的.”“就是,就是.”“水中芙蓉”荷花说:“就算生长在水里的我也由于这几天雨太大,水面迅速上涨,而快成了“水底芙蓉”了.”荷花的“邻居”睡莲说:“荷花说的不错,这几天雨下得真大,这里的河简直要把我生吞了. ”吊兰说:“我的处境更加危险,花盆吊在上面,而花却开在花盆四周,刮来一阵阵大风,我就会粉身碎骨,支离破碎了.”玫瑰说:“吊兰说得对,先刮一阵大风差点把我连根拔起,又来一阵大雨上面刮风,下面水淹,真是惨透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大家都面目全非,花园里一塌糊涂。

这时,花儿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次刮台风的日子真不好过!”

篇4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信息组织和利用

一、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价值

三山五园文化资源涵盖内容广泛,不仅包括三山五园的皇家园林建筑和人文地理风貌,而且包括三山五园的相关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从狭义范围来讲,三山五园的文化资源主要以图书、档案、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播。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三山五园是京西地区的主导文化要素和标志性文化符号,其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具有良好的文化发展潜力。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价值

三山五园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建筑上的体现。三山五园文化资源所体现的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宝库,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例如,三山五园中的圆明园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代表,是世界最早认识中国的窗口和名片,随着传教士和建筑师们的介绍逐步走向了世界。如何将三山五园的园林艺术和经典设计进行更好地传播,为更多人所知晓,这需要对三山五园的文化资源进行更好地整合,更大地发挥其文化价值的作用。

(二)社会价值

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三山五园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保护好三山五园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厚价值,发挥其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提升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以三山五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在世界造园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山五园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密集的地区,更成为北京历史最丰富的地段之一。为了让更多的人群了解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不断传承我国优秀的园林文化,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让三山五园的社会价值得到更好地体现。

(三)共享价值

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不仅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而且具有较强的资源共享性。从文化资源本身的特点来看,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共享价值。如果文化资源的占有主体不对其进行很好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这对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北京地区的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与传统,承载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认识追求和价值取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掘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中有价值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和共享,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三山五园,让更多的群众体会到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美之处。

二、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组织形式

三山五园是北京地区文化资源的主要载体,也是最具清代建筑特色的精品部分,是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文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为更好地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播,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信息组织方式也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移动客户端软件的信息组织方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化、社交化和大数据信息形式的不断发展,利用各种移动客户端设备访问信息资源中心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移动客户端软件的开发也随之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开发方式。通过移动互联网客户端软件形式,宣传三山五园特色文化资源,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北京传统风貌与文脉,整合利用旅游资源,推动区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移动客户端软件对三山五园资源进行信息组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主要开发基于安卓系统(Android)和苹果系统(IOS)的移动APP(移动应用程序),将三山五园的特色文化资源分门别类地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展示,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移动设备用户进行传播。另一种是开发基于移动Web的轻量级客户端,将三山五园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传播和推广。这两种方式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广泛的用户群体,通过开发不同的移动客户端模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促进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移动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会化媒体也随之不断发展。手机微博、微信、社交网站、即时通信、移动电子商务、签到位置服务等移动社交媒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并聚集了大量人气,成为网民交流信息和共享知识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三山五园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移动社会化媒体进行广泛地推广和传播。美国学者安东尼q梅菲尔德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新型的、给用户提供极大参与度和空间的在线媒体,该类媒体具有公开性、参与性、对话性、交流性、社区性等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移动社会化媒体的用户参与程度高,鼓励用户评论与反馈,内容在媒体与用户间双向流动,用户因话题特性等容易形成社区,且具有强大的连通性,并融合了多种媒体技术。

作为近三百年来世界最大的皇家宫苑园林,三山五园不仅集合了中国各地园林之大成,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资源开发价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特色资源,更好地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以微信为例,它不仅具备及时性特点,还支持图片、文字、语音、视频、表情等内容的发送,并提供多平台支持。微信作为移动社会化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优势,不仅信息传播迅速、精准,而且可以有效定位目标人群。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微信、移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进行分享,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和参与到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建设中。

(三)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的组织方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北京联合大学三山五园文献馆将逐步建设三山五园文献目录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数字文献库等,通过数据库的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展现。在此基础上,三山五园文献馆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构建一系列三山五园移动资源数据库,将三山五园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影像等资源通过移动数据库平台进行分类组织。例如,分别按照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的顺序进行移动数据库构建。

通过移动互联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如今,尽管三山五园早已不再是皇家的行宫园囿,虽然不知多少雕梁画栋被战火焚去,又有多少绮丽美景被岁月湮灭。但是当我们通过移动互联网浏览和欣赏三山五园的经典艺术时,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悠远而浓郁的历史芬芳。构建三山五园移动资源数据库,不仅可以对三山五园的相关文献、照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而且还有助于对清代建筑史的了解和梳理。三山五园不仅是皇家园林建筑群,其本身也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促进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整合,而且有助于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利用渠道

历史变迁,岁月沧桑,三山五园的建成历经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和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利用渠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通过移动客户端软件传播三山五园文化资源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安卓市场和苹果APP Store上的移动客户端软件逐渐增多。根据调研,截止到2016年1月,安卓市场上仅有一款“三山五园自助游”的App应用软件,但该软件更侧重于地图导航功能,没有涵盖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内容。笔者分别以“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玉泉山”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市场上已有的移动客户端软件均以地图导航功能为主,缺少能够整合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综合性软件。

最近两年,故宫博物院开始研发基于移动用户的馆藏展览应用程序,其中“数字故宫”就是一项重要应用,其成果是一系列故宫馆藏App应用。这项应用是利用移动客户端软件,使故宫博物院的数字馆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予以展现,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了一种集鉴赏与娱乐、求知与审美相结合的多元文化体验。三山五园研究院可以借鉴故宫博物院的经验,开发一系列数字化三山五园App应用,将三山五园丰富的文化资源介绍和推广给更多的用户。

通过移动客户端软件传播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可以让三山五园文化真正活起来,为公众提供更多翔实的研究、学习资料和生动的文化体验。移动数字化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可以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欣赏的文化品牌,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三山五园文化带来的精彩体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和闲暇时间学习和了解三山五园的历史和文化。移动客户端的三山五园应用软件,可以向广大用户展示不同的三山五园文化,丰富用户的生活体验,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三山五园的艺术之美和文化底蕴。

(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三山五园文化资源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2012年对企业、媒体、政府机构等组织推出的一项信息服务,是微信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微信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型社交媒体,通过微信可以快速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品牌传播、产品营销、教育信息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的影响力,以语音、视频、图片、动画、音乐等三山五园信息为传播内容,可以迅速推广和宣传三山五园文化资源,大大促进北京地区皇家园林文化的传播,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三山五园文化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利用方式。2016年1月,笔者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了检索,分别以“三山五园”、“圆明园”、“颐和园”、“玉泉山”、“香山”等10个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以了解目前已有的微信公众号情况。

目前关于三山五园资源推广的微信公众号较少,并且已有的微信公众平台也缺乏相关内容的资源整合。整体来看,关于圆明园的微信公众号相对较多,这与我国对圆明园研究的重视程度有关。但是,对北京地区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整体研究相对较少,开展的微信公众服务也十分有限。目前已有的两个“三山五园”微信公众平台,一个是侧重语音导览和景点介绍,一个是相关的资讯平台,但内容较少、更新速度较慢。因此,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移动传播途径,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不断促进三山五园文化的发展。

(三)通过移动数据库平台利用三山五园文化资源

三山五园文化需要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和充分利用,构建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平台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化的开放性,这个开放体系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可以随时吸纳各种有用的文化因子,以充实和丰富相关的数据库系统。三山五园移动数据库,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将中华民族经典的皇家园林文化进行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促进文化的进步与创新,丰富北京地区文化的特色,升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品格。通过移动数据库平台建设,可以充分展示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特色,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进而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特殊贡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构建移动数据库平台是一种较为长远的方法。移动数据库平台涵盖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海量论文、电子书、照片数据库、音频和视频数据库等内容,还可以包括报纸、词典、百科、统计信息等数据库资源。三山五园文化历史,不仅是清代帝王园林的兴盛与衰毁史,而且也是中华民族近三个世纪的兴衰荣辱史。为了更好地利用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资源,未来应不断发展移动数据库平台,以文化理念创新为先导,使三山五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发挥独特的魅力,更好地促进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结语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以智能化、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为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新生动力。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探索三山五园文化资源有效的组织与利用方式,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三山五园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绵长,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在移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如何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三山五园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传播,如何开发三山五园移动应用软件和移动信息数据库,更好地利用三山五园文化资源,是值得不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军舟,吴文甲,杨明.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J].计算机学报,2011(11):2029-2030.

篇5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Landscape Garden":The Survival Space of Quyi Culture in Tianjin

CAO Hong-kai

曲艺是中国传统民间说唱文化的一个品种。在其艺术发展的长河中,现代曲艺①作为天津地域文化之魂,独具特色,个性突出,享誉国门。当今在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下,天津一些濒危曲艺曲种作为国家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然而,曲艺整体艺术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濒危性”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作为繁衍、传播曲艺文化的生存空间――“园子”,更需要广范地建立与开发。“园子” ②是早期天津现代曲艺艺人由“撂地”卖唱升至为室内演出的一种场所,是曲艺表演由乡镇进入大城市后能够盛行的主要生存空间。天津曲艺文化的个性特征应该说是在“园子”这种场所中生成的,它们与“园子”相互依存,其后逐渐成为津卫地域文化中十分重要、难以割裂的组成部分。而早期的“撂地”卖唱仅是艺人本能的、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其不能成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一定美学特点的艺术形式,更难形成艺术流派。“园子”这种场所作为实体,是一种建筑,是商人借用曲艺表演来经商的一种方式,而另一方面它又是某种艺术或文化的承载者。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之下,其自身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这里,它浓缩了天津各社会阶层的影像,体现出天津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并且显现着本地域的民风、民俗及欣赏习惯。所以,曲艺“园子”本身又是天津地域中的一种文化特征。天津地处九河之梢,又为近代中国首府之门户,是北方经济往来的要道与重镇,移民文化是其典型特征。天津的“明地” ③出现于清康熙年间,至1949年前主要“明地”有三不管、鸟市等八处。尽管曲艺很新颖、很好听,但文人墨客、商贾达官、皇族遗老遗少是不去“明地”听“玩意”(曲艺)的,因为那样会有碍其尊面。这一现象便给投资客们带来了商机,兴起以“茶楼”、“书馆”等命名的室内曲艺演出场所――“园子”开始增多,土乡异味十足的唱曲始然勃兴。民国时期,“那些服务于金融界、商界、文化教育界、新闻出版界、政府机关、交通和邮电部门的职员、教员、编辑、记者以及那些中、小商人和资本家。他们有较为固定收入,生活相对稳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欣赏水平。对那些比较典雅的曲艺节目有更多的喜爱……”。④至此,文人骚客常在诗文笔墨之闲余,去“茶楼”、“书馆”听曲艺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富贾豪商、达官要员特来品味俚曲时调,赏悦文雅唱段也为常客,这一切都对天津曲艺文化的提升与繁盛起到促进作用。历史上,天津表演曲艺的“园子”,分为有茶座赏曲艺和独立听赏曲艺两种,这两种形式延脉至今。品茶听曲艺的园子(茶馆)一般面积较小,座位在1-2百人左右,如著名的“宝和轩”、“玉茗春”等茶楼。而独立听赏曲艺的园子面积都较大,小的容纳三、四百人,大的能容纳八百人左右,如新世界、春和大戏院等等。这类演出曲艺的场所,从清康熙年代建有十多家起,至清末民初已增至五、六十家。⑤民国时期,由于外来文化的播入兴起,游戏厅、娱乐场、舞厅等娱乐场所应运而生,为了吸引客人,除了运动娱乐外,加演曲艺节目,也成为专侍曲艺演出以外的场所。既然天津现代曲艺是从原始土俗的大街“撂地”,逐步衍升到“园子”这样的“高级别”场所后生就的曲艺文化,那麽曲艺艺术产生质的飞跃,必然是通过“园子”这种生存空间来达到的。曲艺“园子”的听众五行八作,文人墨客在欣赏曲艺唱段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会把一定的文化品位与理念带进“园子”,甚至把较好文学内容改编的书段传授给艺人们,形成“俗”与“雅”的文化碰撞。艺人们在这较高的艺术生态环境中,也努力地提升着自身的素质和技艺,无论在着装还是演唱,是唱腔或是表演,都不断地金雕细琢,逐渐形成和完善着自我个性特征,出现了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金万昌、董桂枝、乔清秀风格迥异的鼓曲流派,也造就了了张寿辰、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各具特色的相声大师,虽亦土俗,但已嬗变为与天津地域相融的说唱文化。解放后,曲艺事业蓬勃发展,曲艺艺术更加提高,大师云集,流派众多,天津的“园子”已达109家。1956年公私合营后,减缩为70家。曾几时,听曲艺是天津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天津人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市内六个行政区,每个都有十多家曲艺“园子”,每家“园子”几乎一年365天都在演出曲艺,有的“园子”甚至一天演出两场。在老城厢,“园子”距居民住地咫尺之遥,看演出、听曲艺十分便利。而繁华商贸街区,更有数家“园子”相临。人们在饭后茶余,休假或友朋相聚便会到“园子”听曲艺,“园子”的功能,除了赏鉴唱曲、取乐娱悦外,也成为了休闲之处所,叙旧谈天之地。即此,曲艺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达到2千多人,仅河南坠子曲种家族式的演员就有六、七十人。“园子”作为曲艺演出所在,促就了天津曲艺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与生存空间。然而,1966年“”开始,上述书场、茶社等“园子”全部停业、关闭。⑥鉴于曲艺表演场所“园子”的消失,带来了曲艺营生的消散、减弱,曲艺文化也随之步入低谷。自那时起某些曲艺曲种已显现衰败之兆,但无人问津,逐步走向灭绝,时至今日若多曲种都已不复存在了。“”以后,文艺开始复苏。期间,能够上演曲艺说唱的“园子”也整修开业,数量虽不如往昔,但天津百姓终有了能够观赏曲艺演唱的场所,多年的嗜愿得以实现,一时间各类曲艺形式,曲艺老艺术家,传统曲目等都现于“园子”的舞台之上,推陈出新与新编创作并驾同行,为曲艺演出市场增添了后劲,使曲艺艺术在七、八十年代又迎来繁荣、发展的高峰。天津民间曾有句俗话:吃“三绝”听曲艺,天津人的乐事。对听曲艺又言之: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就是说听评书要听以前没有通过的;听戏曲一定要听已经熟悉的;而曲艺是永远听不腻的,此话道破了天津人对曲艺的嗜好程度。尽管如此,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听客,对曲艺演出场所“园子”和“园子”内的曲艺演员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因为天津观众懂曲艺、爱曲艺,并熟知每个曲艺曲种的特点、演员特点、流派特点,也熟悉各家园子演出阵容,甚至每个演员在什么时间段上场演唱都了如指掌,常常会按照所喜欢的曲种或演员出场时间进“园子”,专为某而来,听后即席离开,这也是天津观众听赏曲艺的个性。所以说天津“园子”中的观众,对演员演唱的水准十分“挑剔”,近乎“苛刻”。也许正是因为天津观众的“挑剔”、“苛刻”才使天津的曲艺个性突出,流派众多。在七、八十年代,曲艺演出也曾出现过象今日球迷看踢足球一样的盛况,有无数的曲艺迷、票友。“园子”中的他们随着台上的演唱哼唱着、喝喊着、叫好着,每当演员唱出高腔或乐队伴奏拉(奏)出技巧性的音乐,这时,台下的他们就会高喊其名姓,以示鼓励和表扬,这又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如果说现代曲艺能够成为天津地域的个性文化,那么“园子”就是展示曲艺、构建曲艺文化的平台,并且作为曲艺观众推动曲艺发展、提升个性学说即“流派”的桥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到来,城市建设的发展,多元的文化格局,外来艺术的浸入与新兴科技文化的兴起,古老的传统曲艺受到巨大的冲击,对天津曲艺生存与发展影响之大的演出场所“园子”开始萎缩,大部份“园子”改建他用,或拆迁移为平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曾经做过调查,当时天津市的曲艺演出场所约有25个,其多数所属国有资产。名为:劳动剧场、长虹曲艺厅、燕乐剧场、中化曲苑、群星剧院、长寿园、名流茶馆、梦萦园、和平区工人俱乐部、燕粤酒店演出厅、中国大戏院、延安影剧院、工人剧场、八一礼堂、人民剧场、河东礼堂、民主剧院、二轻剧院、长城影剧院、南开花园老年活动中心、城厢礼堂、民族文化宫、大伙巷文化站、鸟市曲艺厅、大胡同居民文化站、北方茶楼,其中包括后新整修或改建的“园子”。从上述“园子”的名列不难看出,中大型“园子”(剧场)占半数以上,而它们都是兼顾演出曲艺节目的。今年初,笔者又做了一次全方位调查,天津现存曲艺“园子”(书馆、茶社)不足10余处,分布在离居民住区较远的商贸街区内。仅仅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几乎上世纪末的所有中大型“园子”(剧场)都已经不复存在,有一些小型“园子”如长寿园、北方茶楼以及一些文化馆、站也随之消失。只可喜的是出现了一些新的、小型私家曲艺茶园或私人承包的曲艺演艺场所,但主要是以相声、小品演出为主,曲艺鼓曲的演出极有限。据调研反馈,“园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拆迁和没有曲艺观众。对于天津地域下的曲艺观众及其现状分析,本人曾专题撰文阐述, 08年刊于《艺术百家》,这里不再赘言。曲艺既然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必然要有适宜它的艺术生态环境、生存空间及其生存价值,三者缺失,必然消亡。曲艺的艺术生态环境是包括曲艺观众在内的诸多方面要素构成,有无形的,也有人为的。形成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非一朝一夕功力所能够达到,它需要长时间、不断地培养与构建,乃至各方各界的共同协力,而曲艺的艺术生存空间则是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建立的。艺术生态环境与生存空间是曲艺生存、发展的根本,如果它们得以改善,必将促进曲艺自身的变革与提升,朝着适应21世纪观众的听赏需求迈进,历史从现代曲艺生成的那一时起,就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在天津曲艺的生存价值方面,本人以为不仅在于她是古老的传统说唱艺术,需要“保护”她,以免“断子绝孙”。而其本身的民俗性、移民文化性及其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资源,更是她无可厚非的生存价值。曲艺对于天津的地域文化有着特殊的意义与贡献,我们在讨论其生存空间的同时,不可忽视曲艺文化在形成产业后,对经济带来的作用与影响。就天津曲艺文化产业而言,笔者以为与之密切相关的曲艺生存空间――“园子”极为重要,亟待广泛开发和建立,倘若曲艺生存空间的不在,又何谈曲艺文化及文化产业。当下全国的曲艺都处于失衡的状态,天津也不例外,但天津人对曲艺艺术的深厚情结仍然难以割舍。根据长时间的追踪调研反馈,天津依然有广大的热爱曲艺的群体,年龄段不一,他们不仅对相声喜欢,而且对评书、鼓曲都有极为强烈的嗜好。一些“铁杆”曲艺迷仍每日不疲、“跋山涉水”去市内繁华街区里的“园子”听曲艺,成就了如“名流茶馆”、“谦祥益”等特色茶园的名望,为天津繁华街区的一景。然而,更多的曲艺听众无法享受走出家门既可以便利地听赏曲艺的条件,其原因是城市改造后,大多数新开发居住区没有表演曲艺的“园子”,无从去听,而现存“园子”途距甚远,所以听曲艺的嗜好被“剥夺”了。天津有近一千二百余万人口,城镇居民约占30%。而承担曲艺演出的生存空间――“园子”仅有10余家,且都地处老城区或繁华地段,“园子”数量的悬殊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这样的比例都无法使曲艺得以生存,更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我们试想,如果把曲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开发利用,如此以来,曲艺既能够自然地得以保护、延传,又可作为区域常态文化的一大亮点。所以,天津曲艺的生存、发展必然要投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而不仅仅是“保护”,这点值得我们思考。天津曲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的积淀,从其产生、发展到兴盛都与天津人热诚质朴的性格、地域文化特征、嗜爱民间文化艺术分不开。然而,源为民间草根的曲艺,自身充满“俗”的文化特征,去掉民间性,让她脱“俗”,就失去她原有的生存价值与意义。对曲艺文化而言,实施有效的保护是一方面,加强其文化生态环境、生存空间是另一方,两者都很重要。锁阁高至,或隔窗观物,也只能是古董,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是极有限的。愿天津曲艺文化在其固有的生存空间――“园子”中茁壮发展。

① 倪钟之著《中国曲艺史》,第14页。

② “园子”:曲艺演出场所。这里是对茶馆、茶园、书场、小剧场等场所的总称。见《天津文化艺术志》,第334页。

③ 天津地方志编修委员、天津市文化局编《天津文化艺术志》,第334-347页。

④ 《天津曲艺音乐》,第11-12页。

篇6

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说。一般大众所理解的狭义文化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得见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活动,而作为文化研究领域里所指的文化则是广泛意义上的大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文化下的定义: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1]这个定义中文化不再拘泥于艺术,不再拘泥于过去的优秀遗产和当代的优秀思想,而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括了进来。文化就是错综复杂的意义和意识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意义和意识的生产、消费和流通的过程。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其中最为广泛让人接受和理解的是泰勒的描述性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2]在这个文化概念之后,人们对“文化”的研究达成了一些共识。首先,文化是一群人所共有的集体表象和准则,调节个人之间关系、限定人的行为,使同一社群中的人们能互相预知对方行为的一些规范。其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通过各种方式的教与学,才吸收成为小孩长大成人之后所具有的那些价值观和道德观。再次,对于个体而言,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是人的社会活动。

在以往的课程改革研究中,文化往往是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要素,在论述课程改革与社会的关系中顺带论述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影响。课程改革运动的成功或失败,似乎是现存的课程理论和当时的社会及政治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文化对课程改革深层面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说以往的课程改革实质上只是一种技术性的改革,甚至可以说是政治性的改革。课程改革的另一种研究框架就是从课程改革与人的关系入手。在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之间,课程改革实际上更容易出现讨论抽象的人、孤立的人等现象,忽视了人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这在无意中也就否认了文化对课程改革的制约和影响。

“课程”与“文化”是一对联系最为紧密的范畴。文化孕育了课程,课程传承着文化;没有文化的淀积,课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课程又凝炼着文化,没有了课程的负载,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也终将枯竭。文化既是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外部制约因素,又是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内部构成要素,它起到了沟通课程和课程改革内外部关系的桥梁作用。有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课程的本质与功能,认为课程本身是一种文化,它是脱胎于历史与现实文化的一种新文化。课程从文化母体中所继承的是它的根本性存在方式、价值关怀和内在旨趣。课程与文化从本质上讲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和共通性。它们不仅具有相同的使命和内涵,而且都是作为一种价值性或意义性的存在体而对社会和人发生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文化是具有自为性、生成性和建构性的,课程作为一种生成性文化,所以说它是脱胎于历史与现实文化的一种新文化。因此,文化研究对于揭示课程实际运行和存在的方式以及与复杂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摆脱旧课程论课程,把课程仅仅当作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正确认识和理解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指导。

学生文化,源于并影响着课程

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指这一特定群体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心理意识和他们真实生活世界内容的总和。[3]学生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同一年龄和时代的共同性,但更多的是体现了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学生文化属于学校亚文化系统,它以学生群体为载体,包含着一定的意义系统、表达方式和生活风尚,反映了青少年儿童世界的经验体会,是年轻一代特有的社会文化倾向,与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文化相对应。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学校亚文化系统,就如科尔蔓指出的那样,“独立的亚文化恰恰生存在成年人的眼前一一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有特殊的象征物,尤其重要的是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些使他们从庞大的社会的既定目标的轨道上脱离而步入歧途。”[4]它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在价值体系、行为方式上都具有重要的自在性、特殊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文化蕴涵了大量的学生群体特有的经验。各种个人的经验进入这个群体文化之后总会带上这个群体文化的烙印,以这个群体文化的特有方式来表达个人的经验。

就学生文化的组成或来源,课程文化是他们所接受的特殊社会文化,学生的知识、价值观等的形成无不受着课程文化的熏染。无论哪个国家或者是什么时代的课程,都是从已有的或现实的文化中,选择出具有普遍意义、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和取向的内容,把它们组合、分化、凝固、组成法定文化,通过教师课程的实施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在课堂中的社会建构过程,它分为整合过程和生成过程,从而成为学生所有的文化。课程是学生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同时,学生文化也对课程的实施进行着冲击,两者相互影响。从学生的角度看,即使课程文化是学生接受的主要文化,但学生不是像教师那样是社会“规范性文化”的代表者,他们来到课堂里带来了各自生活背景的大量非主流文化,而这些非主流的文化在学生这个群体中经过学生自发的融合,成为了带有特色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和课程所传播的规范性主流文化相互冲突的结果造成课堂知识的生成未必能达到整合的状态,而演绎出许多生成性知识。其中对教学有利的知识促进着课程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但不利的知识却不会因为课程文化的主导地位而自动消失,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地冲撞和阻碍着课程文化的传播。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贝克(Bec;ker, H. S) 及英国互动论教育社会学家伍兹(Woods, P)与鲍尔(Ball, ST)等人对学生的课程适应问题做过研究,其结果表明,学生往往是从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出发、并以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为依据来适应学校课程的。学校的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的补充编排课程内容、各种文化之间不断的冲突、融合的过程。学生文化既来源于课程文化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对课程文化的实现起促进或阻碍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课程实施的结果既不是主流文化也不是学生原有的文化,而是一种经过整合的新的文化状态。由此可看到,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的整合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成性是它的最大特点,学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既是生成的促进者,也是生成的受益者。

学生文化,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泰勒曾提出了课程有三个来源,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他在为《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撰写课程资源条目时,就从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组织、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来表述课程资源。我国学界对于课程资源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课程资源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如徐继存认为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5]吴刚平认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6]朱慕菊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等等。对于课程资源的分类也是分类繁杂,可以按照空间、资源的功能、资源存在形态、资源可利用程度等来进行划分。总之,不论以何种标准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目的都是规划杂乱无章的课程资源从而把握课程资源各个方面的特点,以便人们全面理解课程资源,从而互相交流对课程资源的想法和观点,研究、探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建设性对策。

从各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来看,对于学生这块资源的开发是大家所认可并正在积极的实施当中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课程的实施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素材性资源还是条件性资源,在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组织、课程评价中的资源,又或者校内、校外的资源,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条件。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所有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任何的课程开发都要以这一课程资源作为最终的落脚点,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也是为他们服务的。对关于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学者认为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选择出来的课程资源应该是“儿童化”、“学生化”的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也有学者在研究学生资源的时候提出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等途径进行。可以看到,对学生资源的研究不约而同地都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力图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上对学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这是新课改基本理念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体地位。而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一切,必须去理解学生的文化。

课程的实施是各种文化之间的磨合过程,课程的结果是文化的一种适应与生成。学生作为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他们的文化在课程实施中与其他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着。我们无法回避学生文化以及其带来的各种影响,只能对它进行积极的关注并进行解读。我们在成人、学校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容易忽略学生所特有的不同于我们的主流文化的存在,对于学生文化以各种形态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还是以我们的文化去解读他们,所以,我们对学生资源的各种开发往往缺乏实效性。只有在对学生文化进行解读之后,我们才能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兴趣,他们的经验是如何在他们的日常行为的决策中起的作用,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实现沟通等问题有个了解,才知道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如何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利用。

解读学生文化,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做学生文化的欣赏者。学生文化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所以,理解和接纳学生文化是学校教育和教师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培养和造就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把学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不是让我们去挑学生文化的刺,也不是要去试图改变学生文化成为我们成人的主流文化,而是在尊重学生自己的文化基础上尝试主动的使化与学生文化进行对话交流,在对话的过程中实现双方视阈的融合。缺乏理解的态度的对话仍然是一种文化的霸权,不是真正的对话。

充分理解学生及其文化,并不等于完全放纵学生,接纳学生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适度的规范和修正仍然是必要的,毕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对于学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是违反了作为社会公民的规范时,对这样的文化有必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与分析,找出背后的症结,把不良资源转化为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资源,这个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的支撑。

学生文化进入课程资源视野需要教师的重新组织和运用。学生文化作为一种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文化,其起作用的方式是潜移默化、分散式的。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需要教师把相关的学生文化转化为语言的或者文字等可表达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加]夏弗.文化:未来的灯塔[M].退肯汉:金刚合金出版社,1998( D.Paul Schafer,Culture:Beacon of the FuLure, Twickeuhan:Adamantiue Press,1998.)

[2][英] 泰勒:原始文化[M],蔡江浓编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史学正,陈柳.学生文化初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4).

[4] [加]麦克尔・布雷克著,岳西宽等译.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篇7

《诗经·周南·桃夭》中写道:“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用来形容女子到夫家之后,使得家庭和睦、孝顺双亲的,在金陵家天下内,我们就有这样一位宜室宜家的女子,她叫李阿姨。

李阿姨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嫁到这个家之后,她总是任劳任怨,把一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她和她婆婆之家的感情,简直就是女儿和妈妈之间的感情。八年前,已经83岁的婆婆患上了中风,婆婆的女儿离得比较远,照顾起来不太方便,李阿姨作为儿媳妇,二话没说,当仁不让,勇挑重担,照顾起了婆婆的生活起居,一转眼,就是整整八年,将近三千个日子里,她从来没有一句抱怨。八年来,140斤重的婆婆没有瘦下一斤,而李阿姨却瘦了一大圈,只剩下110斤。她就是用她110斤的身板,八年来,抱着婆婆下床洗漱、吃饭、换洗。婆婆的女儿有一次回家,目睹了这个场面,感动得不禁流下泪来。

八年来,他们婆媳之间相处融洽,婆婆逢人就说,自己是哪辈子的福气,修来了这么好的媳妇。李阿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谱写了新时代好媳妇的乐章!

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 本土文化 西部开发 创新发展

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战略的重点转向了中西部地区,艺术设计的探索方向也转向了西部本土文化的发掘。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步骤,具有从现代的工业文明逐步向生态文明(绿色文明)建设转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大标志性意义。

一、 艺术设计在发掘西部本土文化中的独特优势

艺术设计的文化审美特质和丰富的实用艺术内涵,决定了其在发掘西部本土文化中的独特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已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即从以满足物质经济价值为中心开始转向以追求高雅文明、获得高品位文化艺术享受的精神价值观为主导的现代价值观念新体系。正像丹麦哥本哈根未来研究所主任沃尔夫·伦森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21世纪——梦幻社会》中指出的那样,目前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前沿——想象、激情以及梦幻世界。①不仅娱乐业,而且日用品行业也在产品中加入故事和情感。由于将某个故事或者一段传奇赋于商品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情感”产品,消费者选择商品越来越看重“非物质的考虑”。这就预示着未来的商战将变成文化商战,未来的竞争将变成文化竞争。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把“经济逐步转向生产那种由文化所展示的生活方式”②看成我们时展的一大趋势,也就是说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文化不是经济的奴仆,而恰恰是经济的主人。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五千年文明史的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灿烂文化。在整个世界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的西部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各个民族之间长期以来的冲撞与融合深化和促进了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与地势的影响,西部地区的本土文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西部经济也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而随着我国经济战略目标的转移,西部地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西部的本土文化也得到了一个不容错过的发展契机。如何利用有利的客观条件来开发西部本土文化以促进西部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呢?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通过符号媒介对自然界的一种适应行为。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界,使自身能够生存下去,就必须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而要做到这一点,人类就必须重视经验的积累。人类处理经验有两种基本的文化方式,一是科学,二是艺术。科学依据普遍性以探求特殊性,艺术则根据特殊性来探求普遍性,二者从完全相反的方向趋于同一个目标。而作为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则毋庸置疑自始至终起了桥梁和中介的作用。由此可见,艺术设计在整个文化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活动。

艺术设计的独特优势具体体现在:艺术设计是以“美术+造型+设计”为基础的综合性视觉艺术,它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文化产品其研究、开发、创新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体系之一。③设计活动,一方面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方便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又作为人所创造的人工符号和生存环境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设计包含着人性的因素,凝聚着人类的理智和价值观念。正因为此,才使艺术设计广泛地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用及娱乐的各个领域,带来了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并且倍受社会的青睐。由于拓宽了专业口径,艺术设计专业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广告、包装、装潢、装饰、室内、室外、书籍装帧、装饰画、宣传画、字体、CI形象设计、印刷排版、新闻美术设计,还包含了环境艺术、造型艺术、园林设计、建筑造型、旅游与城市景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与网页设计等。因此,它具有服务面广、适应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其内含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渗透力、附着力、扩张力、融合性又极强,有利于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包装打造精品名牌,对实现商品生产的现代化,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满足审美心理需求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为西部大开发传播造势

发掘其本土文化,以实现最广泛的交流与沟通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它绝不是一个或者几个“五年计划”就可以开发出来的,需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总结他们的经营实践时曾深有体验和感触地说:“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用文化粘接起来的血肉之情,它的源泉是无穷的。”④此语极其深刻贴切地道出了通过文化作为中介进行传播造势,缔造和强化一种共同的文化与信念的重大意义。它是西部大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中的资源,是强大的精神动力之源,人力资源之本,创新发展之基。

三、艺术设计在西部本土文化开发中的市场定位

以上已从传播造势和实现最广泛的信息交流沟通及其意义方面阐述了发掘西部本土文化的理性依据。那么,试问艺术设计到底能为西部大开发具体做些什么?

篇9

关键词:CIS战略 禅武医 文化资源 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215-02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形式,广泛的蕴藏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状之中,它既以作为一种实存化、可感化的物质和精神资料形式而存在,又可以以一种思想化、智能化、符号化和想象化的虚拟形式存在。作为河南省地域性文化标志的少林禅武医文化具备多重内在性特征,拥有深刻的哲学、医学和心理学价值和独特的意义,尤其是依托其母文化——?少林文化,作为非物质性文化资源极具消费和开发价值。因此本研究将基于CIS战略模式,就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少林禅武医文化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作用和影响力进行探讨。

1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的基础

“文化资本”(le capital culturel)最早由法国社会学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指的是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衍生成的文化生产、文化服务等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社会形态[1]。少林禅武医文化拥有深刻的内涵和广延,但发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呈现出声势大而实力不强、传播广而影响力有限、内容丰富但杂而不精的状态,尤其是在实践层面上,少林禅武医为僧人养生的生活方式,大众践行者、受益者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其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影响力,这使得禅武医文化资源难以完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文化资源本身具备的特征,首先从文化资源本身的特质出发,固其根本、浚其源泉。

首先,文化资源本身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等辩证特征。就整体性和系统性而言,禅、武、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三学并非孤立存在的,因此,少林禅武医文化绝非一个封闭的文化资源体系,我们在思考文化发展时一定要摈弃狭义的文化所属界限,跳出文化来审视文化本身因势利导,善于发掘和利用禅、武、医内部和外部的辩证联系和交融互通,在其文化系统内实现与体育、医疗、心理疏导、健身等资源的优化整合,在文化系统外寻找与新闻出版、影视资料、旅游、商业的最佳切合点积极促进禅武医向文化资本的转化。

其次,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既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一种文化终究是否能够成为人们精神诗意的栖居地,取决于该文化能否保持其鲜明的符号特质。实现少林禅武医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前提是既注意保持其原有的文化个性(特殊性),又需要促使其融入大众文化的实践内部(普遍性),成为广大群众精神家园的一部分。只有尊重文化本身的历史、善待文化资源才能为文化资本的形成提供坚持的文化基础;只有适应当下的社会、在融合中创新,才能为文化资本的转化提供强大的现实基础和动力。

第三,少林禅武医文化虽很具吸引力,母文化——?少林文化已形成国际化品牌,但文化内部的整合却没有完成,尤其是对其精髓禅武医内涵的挖掘远远不足,因此要想真正形成恒久完备的品牌化机制,就要求更多的从禅武医内部寻找中国文化精神和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赋予古老而神秘的少林文化以时代气息,整合和优化文化资源、实现市场化运营、系统设计文化发展方式和营销手段,最大程度上降低文化资源闲置,是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的前提。

2 禅武医文化资源转化引入CIS战略

那么如何才能把少林文化资源高效地转化为文化资本,笔者认为可通过CIS战略引入,充分利用禅武医的资源进行系统设计,突出其鲜明的文化品牌形象,以提升知名度和差异化发展优势。CIS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优化管理来实现文化最大化,达到铸造品牌、促进文化消费市场朝多层次、不同个性需要的方向发展,它以创意特征的形式把动态的文化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文化产品,并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特殊商品,达成资源到资本的快速转化[2]。根据文化持续增值原理,进行禅武医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设计与经营可借鉴CIS的三大系统模式,即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2.1?理念识别:充分挖掘少林禅武医的底蕴

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指的是以人脑和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理念文化。理念文化是一个文化体的核心价值观、文化精神和文化本质内涵高度浓缩和概括。少林禅武医的精髓在于禅。禅宗理论是少林禅武医的重要理论支撑。在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佛学文化,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3],其理论重点在于不断地完善和升华人的生命本质,实现生命的内在价值,通过心性、心理、认识、观念等范畴,即在主观精神领域转变生灭的观念,扩大心的作用,泯灭,排除妄念等内在活动来消解人的各种矛盾,排除心灵的紧张,克服人的意识障碍,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这即是禅的精要。少林禅武医以禅为核心,同时将禅宗和武术这两个价值取向完全相反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在调形与调神相结合的养生原则下,形成了独特的少林武术,因此少林武术文化提倡 “禅武结合”。少林医学同样以禅宗为主,以佛教道理为本,去帮助他人修养心性。佛教常以医喻教,喻佛为医师,法为药方,僧为看护,众生如病人,佛曾号“大医王”,专以治疗众生心病为己任,是对人心灵的一种净化。总之,禅武医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只有在发掘少林禅武医的底蕴和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理念识别的创新体系,可以这么说:开发是保护的手段,保护和挖掘是开发的前提。

篇10

[关键词]傩文化资源;傩舞;傩面具;傩工艺;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10-02

一、万载傩文化资源概述

1.万载傩舞的起源

万载傩舞称跳傩舞,俗称“跳魈”,亦称“搬案”。跳傩舞者头戴面具,身穿古装,手里拿着各种古代兵器,在音乐的伴奏下舞蹈。它是人们寄托的一种美好愿望,希望傩神能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娱乐方式。傩舞起源于上古原始狩猎时期,与人们对图腾的崇拜和巫术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万载傩舞盛行于明朝初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黄茅镇、潭埠镇两地。时至今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的潭埠镇依然存有供奉傩神的傩庙。傩庙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较小,是用来供奉傩神,下层较大,是人们排练傩舞用的。

2.万载供奉的傩神

虽然傩舞的历史久远,但各地供奉的傩神并不统一,人们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来选择他们心目中所崇拜的灵魂为傩神。万载所祭祀的傩神和萍乡一带相同,供奉的是一位武将,名叫欧阳晃,亦被称为“欧阳金甲大将军”。根据民间传说描述:道家始祖张天师,因其法术高强,在皇宫里驱邪镇鬼屡建奇功,受到了皇帝的封赏,皇帝赏赐其后世子孙皆可享受朝廷的俸禄。朝中有很多官员不服气,但因是皇帝的赏赐,他们亦无可奈何。多年后,皇帝去世,太子继位。一天早朝新科状元称想见识张天师的法术的过人之处,群臣纷纷附和。皇帝出于年轻好奇,也想开眼界。他和众臣商量决定,先将24个鼓乐手藏在宫殿底,命令他们不停的奏乐。第二天,皇帝宣张天师上殿,说:“近日宫内常闹鬼,并且有阴锣阴鼓之声,昼夜不断,实在烦人,寡人想请道长作法驱之。”张天师仔细听果然如此,他要来一碗清水,拂袖作法,念动咒语,只见突起一阵寒风,暗藏的鼓乐手们冻得直哆嗦,鼓乐稍停,片刻鼓乐又起,张天师手取一只空碗,嘴中念动咒语,并用筷子在碗面上一抹,二十四个鼓乐手便人头落地。从此二十四个冤魂在宫中闹腾不休,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封他们为“傩神”。为首的乐手姓欧阳,所赦称为“赦封欧阳金甲大将军。”二十四人受封后就飞离开了宫廷,因飞出的时候因为身子和头是分开的,掉落时只有头落在了江西,所以万载等地的傩神都是没有身子只有头的。因此傩舞被称为“二十四戏”。

3.万载傩舞的流派

万载傩舞有两种流派,分别为“开口傩”和“闭口傩”。“开口傩”是在傩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保存了傩舞的艺术特点,又具有戏曲的特点。“开口傩”与其他傩舞不同之处的是有着简单的故事情节,这是万载傩舞最大的特征。和戏曲一样,它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几乎每个角色都必须唱,并且唱、念、做、打齐全,动作古朴粗犷,在江西傩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研究傩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开口傩”节目主要有《开山》、《比刀》、《关王下书》、《小鬼戏判官》、《土地》和《团将》。与“开口傩”不同,“闭口傩”则主要以舞蹈的形式来表演,具有悠闲、轻盈、洒脱而古朴的特点。 傩舞共有17个节目,只有“先锋”为文傩,其余都是武傩。文傩的表演者面目清秀,跳傩者着长袍,手上拿着三角令旗,就像古代的文书。“闭口傩”由沙桥傩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一直流传至今。

二、万载傩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1.傩面具工艺精湛

万载傩面具的制作材料精美,在古时候,傩面具的材质有皮革、金、银和铜等,现在又有了纸质、竹子和稻草的傩面具,但以木制的为主。万载盛产樟木,所以万载的傩面具主要都是樟树雕刻的。樟木头的结构细腻均匀,而且防潮防霉,利于保存。傩面具主要是经过雕、磨、纂刻等一系列的手法工艺来制作的,融入傩文化的气息,彰显出傩面具的神秘与气势。万载一共有二十四款傩面具,均用香樟木雕刻的,然后上漆,表现出来的是那种粗犷朴拙和端庄华丽之美。二十四位傩神的名称分别是开山、先锋、功曹、绿品、杨帅、鲍三娘、花关索、小鬼、判官、上关、下关、童子、前司郎、城隍、皂班、土地、点兵、四大天将、雷公、傩神,除小鬼之外,其余都是欧阳金甲大将军的兵将。傩面具是工匠雕刻出来的,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把傩面具雕刻的惟妙惟肖,使人一眼便能知道其中人物的性格。傩神面具独特,有着黑阔嘴,两只黑眼珠是用黑瓷珠装饰的,显得闪闪发光,眉心处有一道神明印记,两道粗粗的眉毛高高扬起来,一双大耳朵,威风凛凛,头上戴着镀金的铜丝制作的紫金冠。傩神的面部是黑色的,给人沉稳恐惧之感。新雕刻的傩神面具戴上要经过“开光”,只有经过“开光”的傩神面具才具有灵气。在色彩上,万载傩面具可以分为四个系列:红色系、白色系、黑色系和绿色系。其中红色系主要是上关、下关、开山等;白色系以先锋、鲍三娘、花关索为代表;黑色系以小鬼、雷公、四大天将为主,神态凶煞,给人恐惧感,具有震慑妖魔的作用;绿色系面部以绿色为主色调,这类的角色并不多见。

2.跳傩道具数量多

万载傩舞中的道具也很有地方特色,在表演服饰上有着戏曲服饰的特点,红绿相配,特别喜庆。除此之外,还吸收了宋傩,“绣画色衣”的特色,有红花衣裳制、戏曲服饰制等等,继承了传统的特色,在胸前写着有祈福的字句,是它的一大特点。万载傩舞道具有上百种,主要分为兵器军具、法事的器具、生活器具、灯烛炮仗、食物贡品。其中,兵器包含斧头、刀、枪等;法事器具包括了桃剑、棕叶等;生活用具就包含镜子、酒杯等;灯烛炮仗包含蜡烛、鞭炮等;食物贡品有鸡、肉、鱼等等。既继承了古时候傩舞的道具,又进行了创新。

3.傩舞庄重及轻盈

万载傩舞具有古朴、动作简单的特点,但是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律,跳傩舞的人每个动作都必须遵循“方、圆、扁、仄”的规矩。“方”是指跳傩舞的人手指上的动作要做的方正有棱有角;“圆”是指转圈,跳傩舞的人在跳傩舞的时候所有的动作中转圈只能转半圈,或者原地转圈,而且上半身必须保持平稳;“扁” 是指表演者在转身时,面向一定要清楚;“仄”是指表演者不论如何倾斜,都要保持身体平稳,把握节奏。傩舞的步法也非常有讲究,通常是左脚稍稍抬起,但右脚一定要高抬起来,脚、手、头要向同一个方向移动,摆动时身体只能上下颤动,不能左右晃动。傩舞表演时的手势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每一种手势都是一种诀,这些手势都是用来对付鬼邪的,具有驱鬼逐疫的效果。它们的结构很复杂,造型非常精美,这些都是以前的艺人悉心钻研、不断改进所留下的杰出的艺术。这些独特艺术风格和技巧,渐渐的形成了万载傩舞的庄重、有力、轻盈的艺术风格特点,能让旅游者感受到他独特的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流连忘返。

4.打击乐风格独特

每年过年,全体跳傩舞队员穿戴好服饰和面具,在傩庙里面集中,燃放鞭炮点燃香烛,奏响鼓乐。每一个人物出场都需要放鞭炮,他们出场的顺序是:开山、走地、先锋、功曹、绿品、杨帅、鲍三娘和花关索、小鬼、判官、上下关和童子、前司郎、城隍和皂班、点兵、雷公、四大天将、团将。万载傩舞伴奏乐器都来自于民间,是人们熟悉的带有当地特色的乐器,傩舞的发展之初,跳傩舞并没有固定的乐器,能发出声音可以配合舞蹈的都可以被利用起来。开始用土鼓,然后有了长笛、萧、唢呐等。现在的音乐主要是由民间的打击乐、小曲和吹打曲组成。整个跳傩舞的过程中,都会伴随着打击乐。打击乐在伴奏形式上还是保持着原始的风格和本地色彩,由两面腰锣和一面鼓组成的,锣鼓的打击节奏和傩舞配合当很紧凑,结合的很完美。唱的方面是由一支山歌改编而成的民间小曲,由鲍三娘和花关索对唱的。唢呐只有在傩舞结束的时候才用的,唢呐和锣鼓一起奏响,它们合奏的曲子是《得胜令》,节奏欢快明亮,旋律优美,结构完整,配合傩舞的表演,很容易把气氛引向。

四、万载傩文化资源在游客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1.为游客艺术教育提供了原始资源

万载傩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不同的艺术学,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但吸收了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和道家的宗教文化,而且拥有独特的文化体系。万载傩舞仪态万千,被称作是“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对于喜爱舞蹈的游客,可以领略古典舞蹈之美,提高舞蹈的欣赏水平和舞蹈技能。游客学习万载傩舞身体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万载傩舞是走、跳相结合,同时需要手、腰部、臀部的配合。万载傩舞还具有规范人们行为、道德标准的价值。傩神是正义的化身,使人们产生敬畏,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了人们的道德标准,使得人们的心中都向傩神的道德标准靠齐。游客参与傩舞集体活动可以调节心灵情感,深入了解傩舞中所包含的生活意义,消除疲劳,而且在运动中可以将内心的烦恼释放出来,同时获得一种自豪感,喜悦之感。

2.激发了游客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

以傩戏为例。傩戏吸取古代戏曲的特色,有着戏曲的色彩与魅力,人物的着装、扮相都和戏曲相似,傩戏中将神仙形象化了,更突出艺术气息,从侧面表现出我国的美术历史和美术思想。傩戏的造型、色彩和画面不是独立存在, 而是结合表演形式共同展开的。傩戏的捉鬼是通过舞蹈动作形式表现出来的,展现的是农耕时期质朴的美感,傩戏中也会伴随着舞龙舞狮,让游客感受到更强的画面感。傩戏的步伐、道具、服装设计等虽然古拙, 但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 以及独特的模式和别具特色的表现手法, 给游客以一种视觉上的盛宴。在傩戏中, 随处都折射出鲜明的摄影素材和美术创作素材,傩戏是一幅动态的美术画卷,具有传统的美术思想,游客从傩戏中学习到美术思想,提高对美的欣赏技能,找寻到美术创作灵感。傩戏也处处透着乡土的美,游客通过傩文化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激发了游客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3.给游客增添了文化知识与艺术教育

傩文化中沉积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多重文化因子,构成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记忆。因此,拓宽了游客学习的视野,增添了文化知识与艺术教育,让更多的游客了解万载傩文化。传统傩文化艺术在民间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一种知识性的存在,其教育价值的根本就在于傩文化的知识价值再现。科学研究人员将从民间获得的传统傩文化知识,通过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和知识生产体系,使傩文化的艺术教育价值得以再现。在消费社会中,傩文化也逐渐具备了文化商品的特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现代旅游业的推动之下,文化的欣赏演变成文化的消费,知识的获取变成知识的消费。傩文化作为知识体系进入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而作为文化商品则进入了旅游商品的展演舞台。在众多的文化消费生活当中,傩文化以其古老的文化特质、神秘的文化氛围,而成为现代文化消费的一个趣点。这种价值在消费过程当中,转化为一种知识教育价值,使傩文化的宗教神圣性和傩文化知识价值借助于表演传播给大众,从而使旅游者在消费当中获得了傩文化的教育价值。

五、万载傩文化旅游资源对游客艺术教育的策略

1.加大傩文化艺术投资力度

文化应该和经济一样,应该都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文化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首先,政府要提高对文化的认识,正确的认识傩文化的价值,消除对傩文化的偏见,不能认为傩文化就是封建迷信,是落后的文化。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的投入,没有资金的投入一切都是空话。

2.整理傩文化艺术教育资源

赣傩文化艺术中的傩舞傩戏、傩面具、傩服饰等,虽然有陈规陋习,但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留存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良风淳俗,我们对这些资源进行甄别,剔除其封建迷信的落后部分,对赣傩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整理。首先,赣傩文化艺术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傩舞傩戏、傩面具、傩服饰等进行进行合理开发是对民众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先决条件。其次,把分散的、原始的民间傩文化艺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编撰相关图书、建立数据库及网站。从艺术审美特征、文化价值、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合理开发,力争充分展现本土文化的魅力,达到准确而有效视觉传达的目的,更好地培养民众的民族精神。

3.提升傩文化艺术展示手段

传统的傩文化展现形式基本都是表演与文献资料、实物展示为主,应增加傩文化艺术活动的互动性与观众体验性,让每一个观众都参与其中,变被动为主动。可以设立数字化傩艺术体验馆,将傩文化的展示化静态为动态,充分调动游客的视觉、听觉,将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同时呈现出来,丰富游客的感官体验,提高游客观赏的愉悦度。

4.营造傩文化艺术教育环境

对游客教育不能仅仅通过观赏傩舞、参观傩庙等来体现,而且还要依靠隐性的环境来影响人们,在这种看似无形的环境影响中,人们能得到非预期性的知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营造赣傩艺术与民族精神教育的氛围,用高雅的艺术品味来陶冶民众的情操。如举办傩舞学跳比赛、傩文化知识竞赛、赣傩艺术作品评选等,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把民族精神培养与傩文化艺术教育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

5.开展傩文化艺术学术研究

专家学者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对当地的傩文化艺术情况进行交流讨论,找出好的方法来保护当地的傩文化艺术资源,让傩文化得到好的传承和发展。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万载傩文化艺术。专家学者也可以到万载傩文化旅游区给游客们系统的讲解,激发游客对傩文化艺术的兴趣,提高游客的艺术情操。全方位对傩文化艺术进行研究,为其发展和传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促进傩文化的发展。

6.艺术创新并赋予时代精神

文化艺术必须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感都在变。时代精神必然会影响到文化艺术,傩舞傩戏、傩面具、傩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应有新的程式和表现形式,内容可涉及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吉祥喜庆、美好理想、生活欢乐等。利用新的形式和内容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六、结语

为傩文化的传承打好基础、铺平道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把赣傩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游客的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彰显傩艺术文化瑰宝的不朽魅力和永恒价值,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更好的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迎.对万载傩文化的艺术考察和思考[J].谈古论今,2009,(04).

[2] 毛礼镁.江西省万载县潭埠乡池溪村汉族丁姓的“跳魈”[J].民俗曲艺,1993,(84).

[3] 贺绍恩,周庆富.万载傩舞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1,(09).

[4] 鲍洪深.万载县志[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5] 傅立强.万载傩舞[J].中国审计,2003,(24).

作者简介

缪鸿孺(1957-),男,江西新建人,南昌师范学院旅管院教授,从事旅游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