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设计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的设计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装的设计要素

篇1

剧本是一剧之本,戏剧服装设计必须根据剧本所规定的情节进行二度创作。首先须深刻研究剧本所提供的一切信息,了解时代背景,确定剧本的创作意图,是正剧,是喜剧,还是悲剧;要向观众叙述什么故事,要向观众说明什么问题,然后确定服装设计和剧情一致的初步范围;接着要根据导演对服装的要求和指令(包括导演的总体构思和设想,表演的形式和风格)领会导演表现意图,然后再静下心来,进入服装设计的创作领域。在创作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不能忘记舞台服装在本剧中的位置,它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每件服装的样式和色彩都必须和剧本、导演及表演保持一致,使其形式和内容溶于一体。在京剧新编历史剧《琵琶行》的舞台服装设计中,我深有体会。

《琵琶行》描写的是教坊歌女婉鸿与文章国手白居易相互交往的一段故事。剧本的时代背景是唐代,在设计中笔者首先以时代特征确定服装的总体样式。由于唐代国力强盛,在人们穿着方面,上承历代的冠服制度,又吸收北方及西域各民族服饰风格,从而使唐代服装开明、多样、色彩斑澜。剧中服饰基本分为三大块:即男女主人公、众歌女、其它配角及群众演员。男主角头带软角幞头,身穿圆领长衫、束带、革靴;女主角头梳高髻,身着纱衣、肩披长绸带,充分体现了唐代妇女服饰之丰美华丽。众歌女服饰在本剧中占有重要地位,依导演所构思的表演风格为以唱为主,众歌女载歌载舞为伴。八位歌舞者的舞姿使气氛更浓,画面丰满而又富戏剧色彩。所以,她们的服装样式、色彩极为重要,对舞台服装整体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服装样式为露胸式绣花小胸衣,丝绸长裙裤,腰束三片桃花瓣式下甲小裙,肩披七尺长纱绸带。每场戏必有众歌女作舞蹈穿插其中,起到烘托主要角色、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服饰的不同色彩,舞蹈的各种样式在不同乐曲配合下,表现剧中的时空变迁和人物的喜怒哀乐。其余配角及群众演员,按各种身份设计制作,有唐代官服、士服,也有一般平民的服饰。整体的服装设计都是以剧本内容及时代为依据。和导演反复探讨、磋商,制定完美的设计方案,最终达到服从剧本的要求,并与导演所追求的表演风格保持一致。

舞台服装与布景、灯光、道具、化妆统属舞台美术,它们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共同强化和揭示戏剧时空及角色形象,使舞台形象更加鲜明。舞台服装设计必须始终关注舞美各部门的构思方案,直至彩排完成,及时调整服装与它们之间的不和谐部分。舞台服装只有与布景、灯光等默契配合,才能富有个性价值,保证舞台视觉形象的整体性。

《琵琶行》一剧的布景风格,基本采用的是写意手法,背景中描绘环境的各场次形象,如亭台楼阁、江边码头、荒郊旷野等都是装饰性造型处理。色彩诙谐而无杂乱之感,舞台上只有环境气氛,而无繁琐的具象物体。这样,就给服装从形象到色彩留下了创造发挥的空间。随着先喜后悲的剧情发展,歌女服饰由开始着粉红偏暖色调,中间变成淡绿色为中性色调,最后两场变成淡蓝色为冷色调。这三套服饰样式一样,渐变三次色彩,充分强化了剧情,增强了舞台气氛。歌女们头梳双环高髻,身披轻纱绸带翩翩起舞,在彩色灯光的变换中,且有装饰性的布景作陪衬,使舞台画面绚丽多彩。

舞台服装与化妆同属戏剧人物造型部分,二者同是创造角色的外部形象,以直观的可视语言,揭示角色的内容,二者默契配合不可分开。演员在化妆完备、服装整齐之后能立即进入角色,使观众一目了然。

戏剧服装中各个人物自身性格的发展,以及各个人物之间纵向与横向素描层次、色彩层次的互相谐调、互相对比,要保持绝对的整体关系。一台戏剧服装风格必须一致。在处理手法上有写意处理法、写实处理法。话剧舞台服装通常采用写实手法设计制作服饰。而戏曲服装多以写意、提炼、夸张的方法设计制作表演服装。(中国传统古典剧的戏装,是前辈艺术家们在明代服饰的基础上加以美化,不管演哪个朝代的戏剧故事,都是按程式化固定不变,只分角色行当,不分时间、地点。)这两种手法,都要求风格统一。

同时,素描层次、色彩关系也要统一。在服装设计中不但要深入研究典型人物的性格,更要揣摸以什么样的包装,即何种样式的服饰来强化角色的塑造,同时还要把全剧每个出台演员的服装样式作通盘考虑,使服装样式、色彩色相的冷暖、色度的深浅,以及单独角色和群体角色之间既有区别、有对比,又要和谐统一;既要有素描的整体性又要有色彩的跳跃性。在设计中,不单考虑每个角色造型的成功,更要注重服装群体的成功。这里有铺垫,有对比,有衬托,有主与次,有点与面。既要考虑各场戏每一个画面,更要考虑全剧前后发展关系的纵深变化与衔接。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才能取得设计的成功。

整台戏的服装好像一朵牡丹花,主角就是花心花蕊,主要配角犹如牡丹花瓣,团团围住主要角色,是整体美的主要部分。其它配角及群众角色好像绿叶和枝杆,既要陪衬烘托,又要承上启下、照应前后,亦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部分。

篇2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管理;影响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四大基本要素,而“衣”排在基本要素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从物质生活上来看,服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从精神生活层面分析,服装是能反映出人们的审美品位甚至是文化知识水平。服装设计是服装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反映服装层次高低的重要环节,而服装结构是服装设计基础的进一步延伸,并且设计对于品牌的销售和推广,即服装管理有一定影响。

1服装设计的概念

服装设计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加以美学特点而形成的,借助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合剪裁的方式理念,最后完成样衣实物的制作,它是整个服装的基础部分。服装设计工作包含多个方面,如服装的结构构思、面料选择、剪裁方式、工艺运用甚至是配饰装饰等一系列的设计,服装设计同时也能够体现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审美水准。每一件服装的设计都能传达出设计师的思想,代表了其设计的态度。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选择是结合自身的外在体态结构和内在审美水准,服装的穿戴会影响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从更深层次上来讲,服装设计的结构反映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民族等。服装是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设计师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传递了设计师自身的观念,所以服装的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结构的影响

2.1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基本要素的影响

服装结构基本要素一般分为三大类:一是服装的整体造型设计,展现服装的整体表达效果和风格,也是消费者对服装设计层次的首要印象;二是服装的结构细节设计,具体体现在服装各个部分的裁剪方式和细节处理,像衣兜的设计、纽扣的颗数和排列方式等一系列细节设计都属于此;三是服装的工艺设计,这是服装从设计理念转化为样衣成品的重要过程,从设计图纸的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的表达效果,具体又可以细分为服装的面料材料选择、服装的附带装饰品设计等。由此可见,这三项基本要素在服装结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把握好服装结构中的各个要素,才能更准确表现服装设计理念。

2.2服装设计对不同人群服装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人对于服装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身形和体态会有所不同。比如,欧洲和美洲人的身形比较高大,而亚洲人的身形相对就比较瘦小。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服饰,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应针对差异性考虑服装结构的个性化;在同一地区也要考虑消费者的身份、年龄以及不同场合来设计不同的服饰,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合理的服装结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

2.3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艺术理念的影响

设计师在考虑服装设计的基本需求之后,要对其进行个性化设计,展现自己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达到更完美的设计效果。在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设计师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具有个性的服饰作品,使服装设计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采用一些独特的技巧展现自己的服装设计特色,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多样式的工艺,再搭配一些特色的饰品来凸显他们的设计理念,进而表现其个性化。很多知名设计师都是因为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其设计的服装才受到名人、明星的追捧。

3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管理的影响

3.1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的影响

服装设计对服装销售总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消费者在购买时首先会考虑服装是否适合自己,如果服装的材质面料、工艺水平、整体结构以及上身效果都符合消费者对服装的期待,那么这件服装就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产品。只有服装的设计风格新颖、面料舒适、细节处理得当,才能充分展现服装设计的精良品质,从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进而提高服装销售的总量。同时服装销售总量的提高也会影响设计师的设计积极性,对服装设计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所以两者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3.2服装设计对品牌效应的影响

服装的品牌效应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通常消费者在消费时,首先会选定一个服装品牌,再对其中的服装产品进行挑选,这是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所以越是知名的品牌,竞争越激烈,知名品牌如香奈儿、LV、爱马仕等都是流行且奢侈的代表。好的服装设计能够带动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品牌效应也能吸引更多的设计人才加入,进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3.3服装设计对大众趋势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追求,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个性化的自我追求也是在大众发展趋势下进行的。服饰的流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相对的,流行的服装设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环境,高层次的服装设计受到大众的喜爱,代表了当下流行的大众趋势,如消费者对于服饰的选择和购买会受到晚会、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穿戴风格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根据当下人们的关注内容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服装。所以,可以说服装设计引导了大众对于服饰的购买方向。

4结语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了艺术学的各个方面,服装设计能够展现出设计师的独特理念,同时体现出其自身的艺术内涵,反映了消费群体的审美和物质生活水平。只有不断提升服装设计的水平,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服装,进而展现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

作者:曾静丽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参考文献:

[1]占琳.服装设计对服装结构与服装管理的影响[J].辽宁丝绸,2014(3).

篇3

随着人类文明的的进化和发展,人类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遵循着为“人”服务的宗旨,衣食住行也由最初的生活基本需要慢慢向文化和艺术发生转变。在衣食住行中,在常人眼中家具与服装这两个毫无关联,但有着十分微妙且难以割舍关系的概念,在历史的每个发展阶段都非常突出的风格和特点。他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相互影响着。在服装艺术的发展中处处充斥着各种家具的艺术形式,在家具的表现上往往又能捕捉到服装的构成方式。

家具与服装密切相连的根本原因

1.相同的因素影响着两者的起源、发展、变化

纵观每个历史阶段家具与服装的发展和演变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家具和服装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1)自然因素。服装和家具两者都是人类生存所需的必要条件。人类服装的起源源于抵御气候变化,服装能起到御寒、防晒、保护身体器官等作用。同样,家具则可以称为是放大了的服装,其目的是让人类的家庭生活更加方便。而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服装和家具的功能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最初的作用,它的含义逐渐趋近于一种身份、一种态度、一种文化,这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

(2)社会因素。在历史长河上,各种主流艺术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颇深的影响,而家具的风格又影响着服装。例如极简主义思想最初反映在家具上,后来逐渐应用到服装上。同样的新样式运动的高涨在服装上也表现出来了新样式艺术风格的特征。宗教也影响着家具和服装的风格和设计,南亚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信仰佛教,多采用金黄色作为其服装色彩,而随着僧侣使用的钵演化,帽子的造型逐渐变得像一个宝塔的顶子,这些都跟宗教息息相关。

2.家具与服装在构成要素中的共通性。

无论是“大”的家具或是“小”的服装,同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他们的设计原则都是形式美和造型美。

(1)结构。家具设计和服装设计同为造型手段,其相同点在于基本的形态要素都是点、线、面、体,形式要素均为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平衡等,整体设计均需综合材料要素和色彩要素,并存在比例、分割、平衡、韵律等关系的处理。不同点在于家具设计主要探讨人体与家具的造型、功能、尺度与尺寸、色彩、材料和结构之间关系和变化规律。

(2)材料。家具与服装虽然使用材料的质地相差甚远,家具以木材、金属、塑料为主,而服装是毛、涤、棉麻等。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在家具中使用的材料经过科技处理也用于服装上,使其服装面料的外观肌理和质感类于家具所使用材料。

(3)外观形式。在外观设计中色彩往往是留给观者的第一印象,色彩赋予了家具和服装更新的生命力,他能体现出作品的整体意境,同时反映出设计者的心境与感情

家具的造型语言在服装造型构成元素和构成方式上的表现

设计者往往通过不同的载体比如家具、服装等来展示他们丰富的内心,传达其独特的精神。一个良好的家具作品,要有好看的外观造型以及合理分布的内部结构,家具的形态设计在构成上长于营造空间的虚实和意境。一个良好的服装作品,需要外部轮廓线与内部分界线、结构线的完美结合,而其富于千变万化造型的形态设计,得益于丰富面料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将服装和家具各自形态上的构成艺术优势因素相互融合,在服装结构造型构成元素和构成方式中能体现出服装与家具造型语言的关系。

1.结构造型构成元素

服装和家具的整体构造包括外轮廓和内部造型两个方面。形成服装风格的主要因素有许多,其中之一便是外部轮廓。无论是家具还是服装,在审视其细节之前我们看到都是其整体轮廓,它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在设计时最基本的考虑因素是廓型。服装廓型的变化趋势是,首先保持不变或渐渐演变,然后突然剧变,其中原因同当时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在不同时期的服装中也能看到当时家具的轮廓造型特征。

如果说服装的外轮廓线就像家具的总体构架,那么内部结构线就是家具中细节设计以及装饰。服装的内部结构线构成了服装整体形态,对于完成服装造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当于同家具的结构。

2.结构造型构成方式

形式美法是现代平面构成设计方法的基础,他的规律性适用于所有的构成艺术,它是家具和服装在结构造型的构成方法上的原则。其具体表现在省道,分割线;衣褶,波浪,崔荡;编拼,堆积等的运用上。

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17-01

为了体现设计的整体性,如何能将历史文化性要素,服用功能性要素,时尚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一套完善可行的模式了。通过对国内目前的历史文化景点员工服装设计类型的分类阐述,以及对各个类型的有理有据的利弊分析,并根据实践,将这个模式大致归纳总结,有不足之处望各位指点一二。

一、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设计要素分析

1.历史文化性要素

在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的设计过程中,历史文化性要素占有着不容小觑的比重,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里,具备历史文化性要素等同于具备经济基础一样,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是它,决定了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的设计必须结合景点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的设计必须体现景点所表现的时代特征;更决定了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的设计中的造型元素的使用。

2.服用功能性要素

众所周知,好的服装不仅需要体现美感,更应具备良好的服用功能。其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一,所选的面料是否便于洗涤于保养,经洗耐磨的面料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为制作方节约资源。二,设计的服装是否便于制作,因为使用不便,保暖性,透气性而产生面料成本过高,制作难度大的问题要尽量避免。三,设计的服装要考虑到其职业性,工作服设计应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不同行业,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同一岗位不同身份、性别等等。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点归纳为什么人穿、穿用时间、穿用地点、为何穿、穿什么。其工作特性,个人与群体风格,生理与心理需求,政治经济地位,文化素养等,设计时应该根据员工不同的具体需求而各异[1]。

3.时尚性要素

传统历史文化景点的员工服装设计虽需结合其“传统历史文化”的元素,却不能失其时尚,大方的设计目的。今天。将服装做美,再加入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可使具有现代美学思想的员工更能接受,更能使具有现代时尚元素的一些设施与传统历史文化景点有机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和谐多彩。

二、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设计要素的体现模式

首先,按设计步骤来,必须先对设计服装的相应的历史文化景点进行一些深入浅出的调查了解。只有将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人文风情以及景点内的建筑特色都一一了然于胸,才能在之后的设计过程中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对选择或创造设计时所需要用的素材,元素等也有一定的参考,提点的作用。接着,将选中的元素进行比对,筛选,选取其中最贴合景点氛围,最有利于实际操作,以及最能够体现美的效果的那部分元素。

其次,了解相关岗位的职能,必须充分考虑其工作便利性,包括季节因素,环境因素,地域性因素等等一切与其服装的设计紧密相关的要素。例如:导游的工作职能决定了她们必须时刻走动在景区内,那么设计的员工服装就必须要便于其行走,或坐或蹲,都不能有一点差池。因此,在下半身款式的选择上就得摒弃紧身裙等一些带有束缚性的服饰了。通过这个步骤,各个岗位相应的服装款式就可以基本确定下来了。

接下来便是设计者结合平时所学所看之积累,将所取元素与确定的款式一一协调设计的过程了。同时,笔者倡导设计应“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地进行“适度”设计。正如章利国先生在《现代设计美学》[2]中所说:“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设计师应当注意分析社会的审美动向,了解不同社会集群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审美心理特征,找出其共性,努力把握社会审美意识的主导倾向,以自己的设计体现积极向上的审美趣味。真正优秀的设计在审美趣味上应当是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又有其积极向上性质的。”

这一模式并不是笔者主观臆造的,前期笔者参与的西安周至的楼观台财神庙的设计就是采用的这一以古今穿插为设计思路的设计模式。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其文化底蕴了解的不足,导致走了许多歪路,也从另一个方面,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可行性。设计时,其一线员工装的颜色,采用的是建筑物上红,黄,黑三色为基础色。服装款式也是以明代服饰风格为基础,再加以创意设计。设计元素的采纳考虑到了财神庙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背景,选取的是代表“财”的“连钱纹”纹样,充分展示了财神庙的“财文化”这一主题。而在服用功能的体现上,面料选取的是一些吸湿性好,透气性强,并且伸缩性高的面料,以至于洗涤与保养上不需要费太大的功夫。整个服装系列感强,造型简捷大方而不拖沓,便于工作且等级分明,又能很好地促使观者产生与景点相关历史背景的种种联想。从而使景点的一线员工装与景点中的建筑、园林等要素,共同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历史文化景观,受到了观者,上级等各个方面的肯定。当然,这些肯定仅表明了这种模式可以被保留,由于现今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的整体设计意识水平较低,该模式还需历练实践一段时间。

三、结论

设计师在为历史文化景点做服装设计的时候,已经不可以仅仅将之看作是各个景区相互比较的商业行为,也不可以仅仅停留在功能实现的满足和审美趣味的体现上,而是将之着作一种文化的创造,一种文化的设计。这是对设计师的更高挑战和要求,更是成功的历史文化景点一线员工装设计的必然选择。一定要在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种种的手法将我们的悠久文化融入服装设计,从而成功地模仿景点文化以及建筑的模拟意象,使其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篇5

在进行服装设计时,怎样运用感性工学的成果,对设计师的感性认识进行调整,完善和深化设计内容,提高作品的亲和力和文化内涵,让客户认可服装的舒适性和可赏性,进而达到服装设计的目的,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服装设计中运用感性工学的目的

一直以来,人们印象中的服装设计是以个人想象和意志为主,具有难以捉摸的特点,其实服装设计也要遵守固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服装设计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个体对服装的要求。在服装设计领域使用感性工学理念,是为了让设计有针对性、更加合理、更加完美。将服装设计和感性工学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在设计服装中更能体现出顾客的意象和感受。以前设计服装也在功能和形式上重视顾客的需要,但这些需求是建立在设计师需求和理解基础上的。现在服装设计师对顾客心理的、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反应均予以重视。服装设计添加感性化因素是根据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从物理、心理、生理等方面构建起设计模式:根据人的表情、语言、触觉和视觉等心理反应而制定;根据服装穿着人的皮肤冷热变化、肌肉活动以及疲劳等心理反应进行客观测定;对服装面料手感、光反射、表面凸凹以及质地等材料学特征来评估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将上述结合起来,创造新的设计模式,将穿着者的个性体现出来,并满足人心理和生理的要求。

3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实施要素

服装设计是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也是科技与文化的统一体。在服装设计中引入感性工学,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3.1按照心理学和人机学的评估来把握客户对于服装的感受

服装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有情感、有心理需求的,而性格、年龄、文化、性别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例如男女之间在情感上具有一定区别;个性不同,情感类型也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同等等。服装本身虽然没有情感,但是穿着的人有情感,所以设计者就要运用不同设计理念为服装添加感性色彩,用感性服装来满足消费者情感方面的需求。

3.2服装设计特征要根据顾客感性来进行定位

服装设计中满足现代人心理和生理需要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在设计服装时,服装感性含有大量不确定因素,所以获得感性体系的感觉量以及物理量是比较困难的。顾客感性需求和个人职业、教养、生活习惯、性格以及他的经济、文化、性别、年龄、民族和生活区域等方面有重要联系,并随着潮流的变化而改变。服装设计师要按照顾客需要对服装特征进行定义,并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来满足客户需要。

3.3将顾客的感受和意象翻译成为服装设计要素并运用在服装设计上

现代人购买服装不再以“经久耐用、质量可靠”为消费方向,服装企业也不能再以“高档”和“廉价”来打开销路。现在的消费时代,人们购买服装时更多地采用非理性、随机的购买形式,服装具有的诱导性能够激发顾客购买的欲望。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要将顾客的感受和意象翻译成为设计元素,来引起顾客的共鸣和遐想,进而购买服装。

4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研究领域

4.1运用服装造型将感性设计体现出来

造型是服装主体构架,是体现设计风格的基础。服装造型能够体现出服装的性质和材质。时装品牌范思哲运用斜体的不对称领型展现出结构设计的无限魅力,给人带来华丽、性感的独特审美。不同服装造型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心理暗示对服装做出选择。所以关于服装结构设计,顾客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设计师就能够进行服装造型,运用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了解客户心理,进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服装。

4.2对色彩所具有的感性因子予以把握

服装色彩能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价值是运用设计方式和心理感受表现出来的。当不同波长的色光刺激视觉器官,视干细胞和视锥细胞就会将信息传入大脑,经过以往经验和个人思维产生联系,进而获得结论。在对色彩的认知而引起个体生理反应的同时,引发意识和情感等心理反应。色彩具有的感性因子和人对色彩的认识以及意志、情绪有关系,也与个体社会心理和处于的社会环境有关。每个人的心理品质不同,对色彩也会表现出不同情感,就算服装色彩相同,产生的心理反应也会不同。例如红色能让人出现热情、积极的情绪,但是也会给人危险、野蛮和卑俗的暗示。因此服装设计在选择色彩时,要考虑到色彩重量感、空间感和冷暖感带来的心理效应。另外色彩的明暗度、纯度和色相都具有各自的感性因子。

4.3运用服装材料对感性设计进行把握

在设计中运用恰当的面料能够体现出服装的个性,使用特殊的质感和细节处理,发挥材料的可塑性,进而展示服装的本质美和个性精神。面料的手感、光反射、凸凹感和质地会给人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不一样感觉。服装材质能够分为两个类型,其一是视觉和表面分离而出现的视觉型质感;其二是因为触摸而出现的触觉型质感。触觉型材质可以分为绒面、凸面、糙面和光面四种类型。绒面绒毛耸立,给人丰满稳定的感觉;凸面凸凹不平,有如雕塑给人明暗交错的立体感;糙面蓬松粗糙,给人粗犷朴实的感觉;光面顺滑柔软,给人精致优雅的感觉。面料质感不同,产生不同心理感受。因为视觉和触觉具有分离性,其心理特征和质感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印花丝绸表面光滑,在视觉上却给人粗糙感。服装设计师要运用面料在视觉和触觉上的感觉探寻制约、影响服装设计的感性因素,进而设计出感性强的服装。

4.4将感性设计运用到服装工艺特征中

工艺特征是运用服装所具有的外在形态表现出服装内在品质,展现出服装的精湛工艺和优良品质。在设计时要处理好剪裁、缝合、归拨、车缝和烫整等程序,对服装的感知精度予以把握。不同的处理工艺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就线迹而言,单排线和双排线区别就很明显,单排线比较柔和而双排线比较坚固。线迹的疏密也具有相同效果,线迹疏则感觉粗狂、活泼,线迹密则感觉精致、细腻。所以进行服装设计时要运用不同工艺提高服装理性色彩,满足顾客感性需求。

5结语

篇6

当代服装构成形态中建筑语言的应用分类

1古典主义建筑语言的应用

古希腊古罗马风的复兴,在当代服装中面料的自然悬垂、自然褶皱与规律褶裥、腰线的提高、服装的比例、罗马鞋造型等可以看出服装设计中借鉴古典柱式建筑的比例、体量关系、建筑立面等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所崇尚和谐、秩序的建筑语言[4]。哥特风的复兴,当代服装中高耸的尖帽、尖头的皮鞋、衣服的袖型和下摆呈现明显的三角形,这与哥特式教堂建筑样式中高耸的钟楼、尖顶拱券等建筑语言有着形式上的关联性。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建筑样式中,繁复的装饰语言和室内装饰的色彩与质感在当代服装的用色、面料的后工艺处理和服装的装饰工艺中都有呈现。

2现代建筑语言的应用

当代服装形态中呈现出现代的文化思潮、多元化的社会包容和对个性的追求,使得当今服装设计师开始用现代建筑语言来解读服装形态。女性思想的解放,女权主义的壮大,中性风格的流行,以至于当代服装设计使用极简主义、解构主义和高技术派建筑语言的手法被推崇。这些语言分别应用在服装的廓形、结构、细部,甚至面料的色彩、质感和工艺的处理上。人们对“建筑风”服装的追求,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审美判断的表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5]。

当代服装构成形态中建筑语言的综合应用

服装构成形态的四个要素为造型、色彩、材料和图案,在整个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语言可综合的应用于服装构成形态要素中。

1系列作品中的造型对建筑语言的应用

服装的廓形与细部有借鉴古典建筑立面造型语言,也有借鉴现代建筑的装饰立面造型语言。在如图1所示的系列作品中,款式(1)的三角形廓形与不规则的下摆,款式(2)夸张的上衣造型,款式(3)的宽大袖型与直立的领子,款式(4)上衣的夸张袖型与不规则的裙子下摆,款式(5)的斜肩造型与不对称的褶裥装饰等,都可以看到哥特式建筑样式中常见的尖锐的、不对称的、高耸的立面造型等建筑语言。整个系列给人一种建筑般的硬朗与挺括的视觉效果。系列中的细部采用褶皱的装饰手法与现代建筑中立面的线条装饰不谋而合。款式(2)中上衣与裤子的横向褶皱借鉴了现代建筑中的横向线条装饰语言。款式(5)中裙子的曲线褶裥借鉴了现代建筑中的复合型线条装饰语言[6],使服装造型有一种节奏感和运动感。该系列服装造型的设计应用了哥特式建筑语言及现代主义装饰建筑语言,古典建筑语言与现代建筑语言在服装设计中的混杂模糊了服装的时代感,而更让人关注服装造型本身。

2系列作品中的色彩对建筑语言的应用

图1所示系列作品为黑白灰色系,借鉴了现代建筑中的极简主义色彩语言。现代很多建筑都采用灰色的混泥土、钢管、玻璃作为表面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显示出黑白灰的色系。“白色派”的美国现代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RichardMeier)的作品大部分采用白色,他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迈耶认为白色是一种很好的色彩,能将建筑和当地的环境很好地分隔开[7]。该系列作品中也大量运用了白色。无论服装还是建筑,运用白色可以强调视觉影像的功能。该系列作品在色彩上应用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色彩,使整个系列又有一种现代的简约感,其理性的颜色和低调的气质让它掀起极简主义风潮。

3系列作品中的材质对建筑语言的应用

整个系列的材料都采用了压褶的工艺手法,使服装的质感显得更加的厚重与立体。这种材料的褶皱工艺手法借鉴现代建筑的装饰立面造型语言,同时也呈现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柱式建筑语言。这种褶裥呈现出的光影效果使服装产生一定的体量感与现代建筑大师迈耶通过对空间、格局以及光线等方面的控制,创造出全新的现代化模式的建筑是一样的。服装形态中的褶裥使得服装表面形成凹凸效果,而产生的光影质感借鉴了建筑内部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质感,如图2所示。迈耶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语汇,并重新组合于几何空间,主张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8],如图3所示。

当代服装构成形态对建筑语言综合应用的方法

深入的研究发现,每一件服装作品中一般不可能只存在单一的建筑语言,而是各种建筑语言混合存在的综合表现。通过对当代一些表现建筑风格的服装作品及个人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对建筑语言的应用实践,建筑语言综合运用的方法大致分模糊法、混杂法、复制法和抽象法。

1模糊法

当代服装的风格理念是呈现一种新的文化逻辑,通过整合各地域、各民族、各时期相关建筑风格与建筑样式,构建自我认定的模糊情境,造成了性别模糊、地域模糊和风格模糊[9]。模糊传统性别角色的界限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新鲜感和趣味感。由于男女角色符号是不能混合与分解的,所以只有通过廓型的极简化来模糊性别的特征,模糊性别的文化现象导致人们在借鉴建筑语言的同时也采用一种模糊的手法。地域模糊主要是指各民族、各地域间的含混不清,当代设计师将各民族建筑语言融汇在一起,通过解构各种符号,然后再把它们拼凑到一起。风格模糊指的是各种流派与风格的混合,当代服装中出现最多的就属这一类型。创作的系列作品是哥特式建筑语言与现代装饰建筑语言的结合,我们可以不去讨论这是一种怀旧、复兴又或者是一种现代简约的本质,而关注的是它体现了一种低调的“建筑风”,如图4所示。

2混杂法

建筑语言的混杂,其中包括不同造型语言的混杂、不同工艺语言的混杂、不同时代语言的混杂、不同材料语言的混杂等。混杂法也是对模糊法的一种补充说法,在一件服装作品或一个系列的服装作品中,其构成形态中可以充满古典与现代、繁复与简约、复古与前卫、自然与科技等不同建筑语言的混合使用,能更加丰富的表达服装作品本身。这种混杂的手法不仅在服装设计中常用,在建筑设计和其他艺术样式的设计中也随处可见。

3复制法

这里所指的复制主要是服装构成形态中的要素直接借鉴建筑语言的一种方式。也是相对于模糊法与混杂法的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可分为单要素复制法与多要素复制法。单要素复制指服装构成形态的某一要素复制同一建筑语言的形式。单要素的复制法一定是针对某一建筑风格的突出性建筑语言而来的,这样才能更强的突出服装所要体现的建筑风格。多要素复制法指服装构成形态的几个要素都复制同一建筑语言的形式。多要素的复制法可以使服装的建筑风格表达得更加极致和纯粹。

篇7

拼接艺术这种手法在服装设计中十分常见,实际上在数千年前这种拼接艺术在某些远古国家就有了一定的运用。在早期,应用这种拼接艺术的为我国部分生活水平不高的人群,受限于经济条件,没有能力购买服装,只能够将不同的面料拼接到一起做成一件衣服。随着这种艺术的不断发展,拼接工艺在现代时装设计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受到了消费者一致欢迎。与传统服装设计相比,拼接设计具有更强的自由性,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进行设计。服装拼接设计采用的面料与色彩等各有不同,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服装款式的设计,这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2.现代服装设计中拼接艺术的应用

2.1结构拼接

首先是不可分离式结构的拼接设计。在服装设计中这种拼接艺术在色彩与面料的选择比较自由,设计出的服装风格也多种多样,能够让人感觉到明显的视觉变化。而拼接不同面料的线的设计除了可以在常规省道线上体现出来,非常规省道线也能够应用这种设计。结构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除了可以自由选择面料与颜色,同时利用拼接产生的分割线可以使服装结构得以优化。在服装款式的设计中,必须对服装结构这一要素进行充分的考虑,面料间的拼接应将人体曲线展现出来。不可分离式结构拼接的优势在于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款式,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能够将两种风格表现在一件衣服上。其次是可分离式结构拼接。这种拼接设计的特点在于服装上的某些部位可以单独设置并与整体分离,可采用一些拼接部件或者拼接方式实现不同部分的拼接。在设计服装时,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服装款式选择合理的拼接位置。目前,可分离式拼接设计最常见的就是可拆卸帽子,这种设计方式丰富了同一件衣服的款式,并且穿着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款式进行改变,不仅降低了服装的清洗难度,同时也更具个性与装饰效果。还有就是无规则结构拼接。这种设计无论在款式、面料以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规律都不是很明显。无规则结构拼接主要应用于服装表演、舞台装等等,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服装性能、运动技能等进行考虑,打破了传统服装的局限性,在服装的审美性、时尚性等方面有着更高的关注。

2.2面料拼接

就服装设计来讲,面料这一要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是体现服装品质、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服装造型、色彩等。在服装设计中选择不同的面料完成拼接设计也是十分常见的。就毛皮与梭织、针织面料的拼接而言,梭织、针织面料的服装通常过于单一,而将毛皮拼接在这些服装的某些部位上,可以使服装显得更加时尚,不仅提高了服装时尚性与品质,同时也将穿着者的个性凸显出来。其次是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拼接。普通针织面料在延伸率与弹性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并且针织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若在编织时运用细针距针织机,那么面料的舒适感与细腻感则会更强,完全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若在编织中运用粗针距织机,那么面料的体积感与蓬松性将会很好,比较适用于宽松、夸张的造型,其服装风格也比较粗犷、洒脱。然而针织物的主要结构还是由线圈组成,因此卷边、脱散、回缩等问题难以避免,在缝制与穿着中,服装会由于拉伸而产生变形,进而影响到外观与整体造型。为了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拼接技术的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拼接设计,机织面料就很好的克服了上述缺点,因此对于一些容易变形的部分,采用拼接设计是非常适用的。再者是相同面料的拼接设计。在面料拼接的过程中,选择的拼接面料具有较强的自由性,服装拼接中在颜色、面料、面料的正反面等的选择都非常自由。对于相同面料的拼接而言,这种拼接方式能够节约面料的开发实践,同时也突破了传统服装款式的局限性,通常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效果是很不一样的,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对于相同的面料而言,为了表现出趣味性的视觉效果,也可以进行面料的肌理方向与不同位置的图案拼接。

2.3色彩拼接

在服装设计中,色彩拼接往往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能够使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因此,色彩拼接艺术应运而生。在服装设计中,色彩拼接形式直接会影响到服装的整体风格,例如为了体现奔放、热情的风格,可以采用纯度较高的对比色拼接设计,而拼接彩度较低的拼接形式则能够体现出质朴、典雅的风格。服装设计色彩拼接中,常用的色彩拼接方法有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等等,在拼接过程中通常不宜运用过多色彩,除了考虑服装的个性之外,还应对服装的流行性予以充分的考虑。

结语

篇8

关键词: 职中服装教学 服装设计 服装分类 设计要素 教学要领

职中服装教学主要是以服装裁剪、基础缝纫、服装设计、饰品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业。在教学中,通过学习掌握服装设计的概念、知识体系和基本的方法,培养服饰形式美感和服饰时尚把握能力。然而,怎样进行服装设计教学,怎样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服装设计师,是落在每一位职中教师身上的重大责任。

一、服装分类

服装分类法很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服装分类,从穿着季节上可以分为春、夏、秋、冬装;从穿着者的年龄或性别上可分为:婴儿服、童装、青少年装、中老年装等;从服装面料上可分为棉布服装、丝绸服装、裘皮装、针织服装、羽绒服等;从服装传递的扮饰类别可分为职业装、休闲装、礼仪服、戏剧表演等;从服装的穿着功能和组合层次上可分为内衣、衬衫、裙子、裤子、外套等;从时尚潮流风格上可分为:时尚、前卫、复古、另类服装等。

二、服装设计要素

服装设计要素包括服装的款式、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

1.款式

以人的体形为基础,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体型特征满足人体活动需要,利用外形设计和内在结构设计展现人体形态美,构成了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的基本要求。

2.材料

服装设计可用材料已不再局限于常见的棉、麻、毛、合成纤维等衣料,现代服饰材料还涉及树皮、塑料、金属、纸等的提成合成物等综合材料。不同质地的材料以其组织的细密、松软与厚重、色泽的光与暗、亚麻而产生不同的量感与质感,如塑料、漆皮给人以清凉滑爽的感觉。只有善于运用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才能更准确地表达设计构思。

3.色彩

服饰色彩搭配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服装的成功与否。服饰用色除了一般性的色彩调和规律外,还要有明显的流行性特征,设计师要把握每一季流行色的市场动向。服饰色彩还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服饰色彩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类型的人对色彩的感受因其生活经历不同对色彩的体验也各不相同。设计师要在了解个性颜色的同时,把握公众对色彩认识的共性,在融合个性与共性的色彩选择中表现出流行时尚。

4.工艺

服饰设计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主要通过裁剪与缝制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把服装设计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物品。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即使是优秀的设计师,即使是拥有丰富经验的裁剪缝制师傅,在面对不同款式的时候,也要选择相应的工艺步骤来实施,将他们的灵感的火花转化为理想的现实。

三、服装设计教学要领

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性、艺术性和实践胜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服装的形式美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而中专服装专业教学课程在设置方面,并不是非常强调如何进行服饰形式美的教学,时代的发展已经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本质上讲是变化与统一的协调,主要有比例、平衡、韵美、对比等几个方面的内容。[1]

1.比例教学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比值,是各个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定则,当对比的数值达到了某种美的统一和协调时,被称为比例美,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对于服装来讲比例就是服装各个部分尺寸之间的对比关系。[2]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特别重视服装的比例问题。

2.平衡教学

平衡问题是一般学生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却是服装设计中不可小觑的问题。它体现了力学原则,是不同方的量、形保持均衡的状态。双方面积、大小、质料在相等状态下的平衡为对称式平衡,应用于服装中可表现出严谨、端庄、安定的风格,而非对称式平衡则打破了对称式平衡的呆板与严肃,可体现活泼、新奇的着装情趣。[3]服装中考察的是形体、色彩、空间和动势等方面的平衡。

3.韵美教学

服装设计中韵律美是服装构成要素往复行动,以一定的间隔、方向按规律排列,连续反复运动而产生的。这种重复变化的形式分有规律、无规律、等级渐变性重复,如重复节奏、交替节奏、辐射和放射、渐变等。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服装风格巧妙应用,以形成节奏、韵律与旋律美。

4.对比教学

对比是构成变化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设计服装时有意识地运用元素之间的对比,例如通过服装不同材质质地的对比、色彩的对比,使表现力更加丰富而有感染力。在运用中要避免对比过杂,要善于运用调和使整体和谐。

四、结语

在人类文明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断地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突出个性的需要。因此,服装设计也应该不断顺应时代潮流,这就需要我们从基础抓起,从学校抓起,让每一个服装专业的学生都学有所成,设计出优秀的服装作品。

参考文献:

[1]王秀芝.服装设计中分割线的应用[J].四川纺织科技,2003(04):15.

篇9

针织服装的结构是由一根或一组纱线单独构成线圈,再经圈套连接形成的面料。这样的结构特征造就了针织服装所具有的伸缩性、柔软性、多孔性、防皱性等一系列特性。

1.1松量的加放与长度的调整

针织服装具有良好的伸缩性,织物能沿各个方向拉伸。

1.2省道与缝合线

由于针织面料的线圈结构,所以针织服装尽可能不设计省道、切割线、拼接缝边。针织服装的伸缩性和脱散性,要求缝合裁片所用的缝迹必须与针织坯布的延伸性和强力相适应,使缝制品保持原有的弹性,加强牢度及防止线圈脱散。经常受拉伸的部位要选用弹性好的缝迹。

2针织亲子装产品设计与制作

2.1原料选择

选用32s/2、20s/2棉涤混纺纱为原料,颜色有黑色、白色、紫色三种。针织工艺可以加工的纱线种类很多。有棉纱、毛纱、麻纱、真丝、黏胶丝、涤纶丝、腈纶纱等。

2.2产品设计

2.2.1设计要素

亲子装的产品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服装型号的改变和应用,而是对整个系列服装风格的产品设计。包括款式的设计、面料的设计、色彩与图案的设计以及最终产品的缝制需要的辅料设计等内容。

2.2.2效果图设计

结合产品设计的具体要素,且因为亲子装在款式及效果上基本一致,故只陈列一件服装的效果图。

2.2.3款式说明

袖口:采用1*1罗纹组织6CM,松紧有致的罗纹更具休闲风;袖身:平纹组织;领口:三款均采用圆领,领口是罗纹组织,深3CM。衣身采用平纹组织横向条幅是由黑,白,紫三种色纱组成。下摆:罗纹起底,罗纹高6CM左右。胸前:精致的印花图案围绕着航海主题,美观时尚。背后:通过电脑机绣上韩国SMY标志的LOGO图案。横机成形编织最常见方法是平面成形,此时通过翻针和收、放针可以编织出具有一定形状的平面衣片,需经缝合后才能形成最终产品。设计的男装圆领的编织工艺单包括以下内容:前身、后身、袖片、领口、袖口、下摆。

2.3实例图展示

通过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展现的服装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当他们走在人潮入流的街道或者商场时,他们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会成为人们眼中的宠物,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它就是要告诉他人:“我们是幸福的一家人!”穿上亲子装的时候他们感觉他们已经融为一体,具有一股很强烈的责任心。当他们走在形形的人群中时他们总能第一眼找到自己的亲人,因为整个人群中只有他们心心相通,穿着一致,每当人们向他们投来羡慕的眼神他们觉得很骄傲很幸福。

3总结

篇10

【关键词】话剧;服装;设计;造型

一、话剧舞台服装的特点

话剧舞台服装是舞台艺术中的一项重要创作,它与时装设计不同,存在于特定的戏剧空间与舞台场景当中,通过对人物直观化的形象包装来表现一定的戏剧内容,能够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感受。

1.符合人物身份

话剧舞台服装在人物造型上具有角色定位的功能,设计服装必须在反复研读剧本后, 根据导演对服装造型提出的要求, 努力找准人物身份的定位, 设计出符合人物不同身份的服装。[1]戏剧的本质就是角色扮演,不能使演员脱离角色,演员在舞台上是国王还是流浪汉,是贵妇还是仆人,最直观的形象包装就是服装,演出中甚至角色的年龄、性别、国籍、职业、身份等信息都是由服装直接反映。

2.塑造人物性格

一个成功的角色是由演员与服装共同演绎的结果。根据剧情和剧本主题,使服装与演员自身的特征相吻合,如需与演员的气质、精神、性格相吻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舞台服装设计还要符合人物的情绪,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将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服装色彩表现出来,它能帮助观众间接地理解人物的现状和剧情的发展,强化人物形象的塑造,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3.暗示环境、揭示主题

舞台服装的假定性高于实用性,一个人物穿着睡衣、雨衣或制服在舞台上是反映一天里某个地点、时间的符号,他的存在时空是假定的,因此舞台服装要合乎角色假定情境,能够暗示剧中环境,揭示主题。总之,话剧舞台服装是围绕剧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设计的,生活中的着装可以体现自己的个性,但在话剧舞台演出中,更要突出主要人物的鲜明形象。话剧舞台服装不像时装会,会受到舞台各部门的制约,如舞台的空间样式、灯光的处理、演员的表演等因素。

二、话剧舞台服装设计的依据

1.遵循戏剧时空规定性

话剧舞台服装需要再现环境,话剧舞台服装的视觉冲击首先是把观众带入戏剧所指向的历史时期, 使观众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也就是服装要反映时代特色, 体现时代精神。创作于1935年的经典话剧《日出》,描绘出一幅真实阴暗的社会生活图景,演出服装应以30年代时代背景为设计依据。话剧舞台服装需要再现身份,同样是女性角色,身份的不同使服装在设计上有所区别。此剧中作为交际花的陈白露,穿的是精致素雅的白色印花丝绸旗袍,配上精细的饰物,再披着白色的绒毛披肩,烘托出古典优雅的气质;阔太太顾八奶奶,穿着金黄色的丝绸旗袍,在满身的珠宝首饰的陪衬下,显得更加俗不可耐。下等翠喜,一套红绿相间的烂花绒裤褂以俗艳示人,俗得直白简单又显示了俗艳背后的无奈与辛酸。话剧舞台服装需要再现角色个性,话剧中的各类人物就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阶层的典型代表。在该剧服装设计中, 最先考虑的是服装整体的色彩和每个人物的造型, 戏剧服装不同于生活服装, 它重在远距离的视觉效果,最先映人眼帘的是人物个性化的造型与色彩处理, 让最后一排观众都能一目了然地感受到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由此可见,在话剧服装设计中, 首先应考虑的是话剧舞台人物造型要遵循戏剧时空的规定性,服装要再现环境、再现身份,再现角色个性。由于舞台服装来源于生活装,与生活装紧密相关,设计时需考证话剧所要塑造的特定时代氛围和典型的人物形象特征,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人物的服装特征。

2.特定的风格样式

话剧舞台服装的风格与舞台样式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写实性的舞台设计必然要求服装也要具有纪实性,诙谐性和抽象化的风格也能增加舞台的艺术效果。舞台服装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根据不同剧目的需要, 为更好地强化舞台演出效果, 服装设计常常也会采用诙谐或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以增强服装的美感、动感与艺术感。弗莱德说过:“创作戏剧人物的服饰必须穿透人物的表面,理解他们的内心”。这是把握舞台服装设计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现代话剧舞台服装设计要素的基调。从对这种精神性的贯穿,才不至于限于服装设计的真实与琐碎。从不同场次同一人物服装色彩变化中传递角色每一阶段的心理隐喻,角色本身的服装色彩变化就是对人物个性的表述。

三、话剧舞台服装的造型手法

话剧舞台服装的款式设计是舞台美术设计中最具体的语言表达。在整个戏剧服装设计中首先突破的是“还原”,款式设计不应局限于真实,更应该把时间、空间模糊化,或抽离出一种被忽略的隐形的时代标记。北京人艺为纪念诞辰一百周年而重排话剧《日出》,女主角陈白露打破了该角色“旗袍装”的形象,而是改穿西式晚礼服。在保持原作时代感的同时也添加了新的时尚元素,服装以青莲紫、宝石蓝、暗红三套晚礼服风格的西式洋装亮相,选用西式洋装来代替旗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演员在话剧舞台上的灵活性考虑,同时也更符合30年代上海受西方影响而开始西化的时代背景。而王延松执导的新版话剧《日出》中,陈白露的服装造型则是以新式旗袍胸前镶满水钻蕾丝,改良的华丽大气的鱼尾长裙呈现在观众眼前。设计是具有生命力的,当今舞台的需要以及观众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作为设计者应开拓我们的设计思路,在款式设计中寻求变化与突破。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根本, 服装造型、色彩都无法脱离服装材料而独立存在。材料作为服装的三大要素之一,不仅诠释着服装的风格与特征,而且影响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戏剧舞台服装设计中,注重对材料的创新能够使服装设计者获取灵感、拓宽材料的表现空间。[2]服装的材料不仅是某种具体的面料成分,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是戏剧的表情符号,是角色的身份符号。色彩的运用有助于创造角色性格与舞台整体效果的表现,要通过颜色的搭配、色相冷暖, 深浅的对比, 主要角色与主要配角, 单独角色与群体角色之间的区别、对比、冲突, 寻找协调与统一,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变化, 赋予主角在不同场次、不同时空中不同的服装色彩,使众多的人物关系清晰可辨,色彩丰富不杂乱,人物众多但各有归属。

舞台服装在传递剧情, 揭示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 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等方面是一种无声的独特语言, 是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 透过这种语言, 可以渲染情绪气氛, 表现时空变化, 体现时代精神, 烘托主题思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