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管理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公司管理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

篇1

关键词:施工管理 新思路 方案

前言

本人认为,建筑管理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减少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及保证施工质量,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活动。

1、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 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

建筑施工管理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效益,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发展,现代建筑工程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与精良的设备,只有专业的管理水准才能实现对技术的支撑。

1.2 施工的特殊意义

目前,市场中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各异,对规模的要求各有不同,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常常出现交叉施工,不同技术共同采用,这都需要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施工程序的顺利推进,达到既定的目标,实现其使用功能的同时达到利益最大化。

2转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思路的基本要求

2.1思路转变要有利于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市场是变化的、动态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才能获得效益,有所作为。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拖后,那么社会形象欠佳,获得市场就困难。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2.2思路转变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三要素的优化协调组合

管理模式与生产力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如今,"高、新、大"(技术含量高、设备新、产量大)设备、器具等劳动工具的使用,使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促使生产力三要素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3、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3.1 安全隐患突出

这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尽管不断地在宣传要加强安全管理,但是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出现,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管理模式脱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无法调整步伐紧跟时展的步伐,导致其自与控制权丧失,处于被动的依赖地位,只能听从承建人,而承建人的层层转包行为导致施工现场无法彻底的贯彻落实相关文件,最终导致施工现场管理失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延误工期。

3.1.2 安全意识不足

从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现状来看,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对建筑施工的规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薄弱,缺乏有效地奖惩机制,而且部分施工负责人忙于其他事物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控制,安全生产成为口头文件,形同虚设,进而导致安全事故频繁。

3.1.3 责任不明确

我国的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工作毫无头绪,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的安全责任没有落实明确,导致责任不明,互相推诿,无法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3.2 质量问题层出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政府的

监管机制不到位,竣工验收程序不严,同时,建筑施工质量的问题也

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4建议方案

4.1要转变观念 ,思想上要重视

项目施工管理变革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 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并不是要固定某一种模式,关键是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革新方案。

4.2 重新定位项目经理部和设立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项目经理拥有人、财、物的处置权;拥有指挥、决策权;企业对项目经理有责任书,但缺乏有效的制约;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进行空间、主体延伸,应从市场跟踪、投标竞争、合同签订、履约、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和设立。

4.3打破常规,建立与新机构相适应的体制

??? 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管理进行机构革新后,必须给这一机构的体制进行更新。项目的生命周期仍然是合同履约期,但项目部不再仅仅是企业的派出机构,而是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

??? 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

??? 第三是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对项目部分公司来说,企业就是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

?4.4革新技术,使企业的生命之树常青。

技术革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项目部作为企业的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是企业的缩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体现着企业的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的触点,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4.5机制革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项目施工管理革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提高其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等等。

5 结束语

篇2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普遍问题;控制建议

前言

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资源投入巨大的生产活动,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可以说,成功的施工管理,能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进步。所以,如何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控制措施就成为当前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首要课题。可以说,其管理控制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品质和施工质量。所以,认真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概括起来,其施工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正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体量大,致使其建筑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这样才能够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多为深基础,持力层一般应嵌入微风化岩层。同时,高层建筑要满足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更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等问题。第二,高层建筑子系统多,要求精度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对施工管理的协调要求较高。第三,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而且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工期紧的特点,提出了新的要求。第四,防水质量要求高,安全防护要求严,立体交互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总之,高层建筑因其显著特性是“高”,从而引发出诸多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点来。也正因为如此,使得高层建筑在施工管理中暴露出许多不足和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为此,必须在正视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来加强管理。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由上述可看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进行的保证。但当前,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施工预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如今,许多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预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应对措施。特别是在某些高层建筑工程当中甚至没有明确的施工组织和管理预案。对于施工工程的各种需求并没有计划及相应的施工措施,可以说施工管理水平较差。在一些高层建筑施施工中即使有施工预案,其编制的质量也普遍较低,只是简单的画出了一张工程进度表及布置图等,根本没有明确施工预案的实际意义。

2.工作范围界定不明确

在现行工程管理体制下,施工管理分包现象越来越普遍,使得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要求不明确,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也会给施工管理的协调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这些施工管理问题定会为以后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造成更大的影响。为此,必须先正视这些问题,然后寻找解决办法,对其加以控制,促使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三、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的几点建议

现如今,随着社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高层建筑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需要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控制措施,以适应建筑市场新形势的需要,促进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切实做好施工组织和管理预案

高层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特点来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用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加深,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预案应由原来的纯技术性文件逐步转变为技术管理文件。施工预案内容应主要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各工种进入工地的时间,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等。此外,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总的来说,在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对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等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和控制。并按照技术和经济原则,对施工质量、工期、成本等进行有效控制,使工程施工达到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的最佳效果。可以说,切实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组织和管理预案,是施工单位管理项目的总规划,有其理论意义,更有实践意义。这对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控制施工成本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可以说,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会给其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变化,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的局面。为此,一定要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各部门应切实做好调研工作,弄清开发商的真实意图,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量,力求工程变更最少,从而有效确保工程造价。

3.做好施工监理工作

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等特点,我们不难看出,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十分重要。可以说,它是监督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可以有效协调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就要求施工监理师在严格规范自己的基础上,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管,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要进行适当的惩罚,以督促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规章制度,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确保整个施工正常进行。

4.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人员的水平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为此,首先就应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尤其是施工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工程的特点,对每个环节做到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并全面协调好施工中的各种关系,合理组织各种资源的投入数量、数量,有效提高对时间的充分利用,以合理缩短建设工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成功的施工管理,能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的不断前进。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就要求在搞好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工作之外,切实做好施工监理工作,对施工管理进行全方位地控制,并注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素质的提高,从而使高层建筑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最终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林.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刍论[J].工程管理,2008,(04).

[2]罗倍增.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0,(03).

[3]孙爱忠.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篇3

对策建议思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企业在获得良好发展机遇和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急需做出有效、积极的应对,以此提高企业发展的动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工会管理作为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强化工会民主管理,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基于此,文章以XX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会民主管理为例,探讨了和谐企业的建设目标以及强化工会民主管理的措施,希望可以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工会作为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群众组织,对于和谐企业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肩负着沟通群众、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重担,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XX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等,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和谐企业建设的目标,同时要充分理解工会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以此强化工会民主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工会民主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发展。

一、工会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工会是为职工谋福利、解决现实困难的组织,在开展工会民主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企业职工的现实困难,做好人性化的管理,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落实工会民主管理,将企业职工的问题作为企业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进而保证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企业的和谐建设离不开职工的共同努力,所以,工会民主管理必须把职工的幸福放在首位,以企业职工的日常发展需求为切入点,找到企业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平衡点,将职工的力量团结在一起转化成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维持企业的和谐建设与健康发展。

二、和谐企业建设目标

(一)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企业内外协同一致,将企业的深化改革落实到实处,对企业人事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工作管理制度等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革,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全面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工会民主管理可以通过职代会或者企业内部管理会议等公开的民主管理形式,向企业员工介绍企业发展形式,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等,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状态的理解和认识。另外,企业工会民主管理为企业基层员工提供了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工作情况的平台,有助于企业基层员工释放工作压力,减少工作阻碍,进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与质量。

(二)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以加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核心,通过电话、工会组织QQ群以及微信群等建立企业员工有效沟通的平台,进而促进企业各级工会的互動交流,切实了解企业各个部门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现实问题等,进而做出有效、积极的应对。企业的和谐发展需要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努力,需要将所有员工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以此才能有效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为此,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立足于实际,要切实了解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并以此为基础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和领导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三)切实解决员工现实困难

企业工会民主管理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员工,所以,强化企业工会民主管理,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切实解决员工的现实困难,打消企业员工工作的后顾之忧,以此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推动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管理特点和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员工的发展上,尤其要加强对弱势群体和困难员工的关注和照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将企业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切实解决员工的现实困难。

三、强化工会民主管理的措施

(一)丰富工会民主管理内容

员工工会是企业落实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为企业员工提供基础服务、解决现实困难的合法组织,对于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从企业员工的发展方向入手,不断丰富工会民主管理内容,将企业员工的现实利益落实下去,切实解决企业员工的现实困难。例如,要做好企业员工亲人过世的慰问工作,给予其足够的关怀和关心,并且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要组织人员到企业基层慰问一线工作人员,让企业基层员工感受到来自企业领导的关怀,以此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另外,企业工会还要做好日常的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工作,在疫情期间做好防控排控工作,保证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工会与员工的互动交流

企业工会的民主管理工作核心就是为企业员工谋发展,切实解决企业员工的现实困难,所以,在全面落实企业工会民主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加强工会与员工的互动交流,以此帮助工会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及时给予其有效的帮助和照顾,打消企业员工的工作顾虑。企业工会相关管理人员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出企业全部员工的智慧,集思广益,全面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和深化改革。企业工业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积极听取企业员工的意见,并且提案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讨,最终做出准确的判断,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案。

(三)创新工会民主管理方式

企业工会民主管理方式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要符合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为此,企业工会在开展民主管理活动的时候要对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要与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相辅相成,提高企业工会民主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现阶段,企业的和谐建设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获得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企业工会民主管理要注意到每一个员工的意见,同时需要要求每一个员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发挥出集体的智慧,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工会要合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有效收集企业发展情况和员工工作情况等,并在科学的计算方法下做出准确的预估,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提供基本的数据支持,进而提高工会民主管理效率与质量。

(四)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也是和谐企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养,切实提高员工整体的素质,帮助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提高企业的职业化水平。企业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优化企业员工素质教育内容和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平台和机会,促进其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先进技术参观和指导等方式,促进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提升,更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职业技能,从而将企业工会民主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下去,提高管理效率。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点

建筑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要素的集中点,其主要特征是: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料、机的流动性并存。由于人、机、料高度集中,存在着众多危险因素,这就导致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持续性等。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领域的主要特点有:

(1) 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施工难度不断加大,危险性也相应增大。近几年我国固定投资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建筑业总产值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建筑市场以高容量状态向前发展,据专家预测:这种状态至少将保持25~30年。

(2) 建筑投资主体的成份日趋多元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发展,投资主体已由原国有、集体经济成份为主,变为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外商投资、个体商户等多种主体并存的投资形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难免有些行为不规范,存在片面追求投资项目的进度和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

(3) 工程建设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建筑领域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提高,总包、分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咨询、项目管理等各种管理体系应运而生,工程建设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新的经营模式、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涌现,但一些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施工企业,其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尚停滞在早期或者发展完善的速度远未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与当前建筑领域生产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等不良象时有发生。

(4) 现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目前全国建筑业的3900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占到80.58%,有的施工现场比例高达90%以上。这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建筑工人,其现场经验不足、安全意识差、防护技能低,而安全防护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训远未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1.2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消防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建设部也出台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等部门规章制度,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单位或部门漠视国家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弱化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和管理,现场监管力度不够, 从思想到行动都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现有的项目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理念、管理体系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现场检查看资料走过场等弊病。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违章违规操作;而且企业、项目部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流于形式,现场管理简单粗暴,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大事不绝、小事不断。以上问题都对当前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构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2.1 安全系统管理

安全系统管理是以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管理工程的新内容,吸收传统管理的成功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实行教育的、法制的、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安全管理手段,其目的是调节人与其所处环境中相应的物质条件(设备、工具、产品、材料等) 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安全、高效,以实现劳动生产及社会活动正常运转,从而保护劳动者及公众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安全系统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不但具有系统的共同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环境适应性, 而且还具有其特殊性或个性,比如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等。

2.2 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性等于构成要素的本质安全性的乘积,只要保证生产要素的本质安全化,系统也就趋于本质安全化。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本质安全化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同时也强调 “以人为本”和“人本管理”的本质安全 。在方法论上讲求安全的主动性、超前性,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包括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2.3风险管理

传统的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多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或者在事故后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使用,要求人们不仅是要重视已有已知的危险,而且更要主动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从而对症下药, 积极地进行风险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危险源的控制,体现在项目部管理这个层面,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危险源是依据主体施工进度计划识别的,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危险源的识别也在同步进行,项目部应按照严重等级、责任人等对危险源综合分析。识别出某个危险源后需首先明确责任人,并评价其严重等级,关联可能发生的相关事故,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控制计划及具体的控制措施。当然,在进行事故风险分析的同时, 要制定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应急预案。风险管理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是现场安全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转变观念加强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建筑业做为一项传统的产业,许多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观念已然陈旧,多数施工企业的项目安全管理是完全专职安全员来实施的。

完善项目安全管理监督层与实施层的岗位职责是建立新的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模式的重要内容:

(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负责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划分安全管理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对安全管理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

(2)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也是项目安全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应该包括工程技术和安全技术,因此,项目总工必须承担起项目安全技术的管理工作,包括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审批和督查,简单的把技术管理理解为工程技术管理的观念是狭隘的、错误的;

(3)安全主管或安全组长:安全主管或安全组长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与项目经理一样,也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安全主管或安全组长应主持编制安全管理方案,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重点对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审核;负责对施工员进行总体安全管理方案交底,负责按分部工程进行安全交底;对施工员的安全技术较低进行审核;负责监督安全管理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落实工作;负责对安全管理过程进行监督;

(4)施工员:施工员作为施工生产的直接指挥员必须遵循“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因此,施工员应负责具体落实安全管理方案规定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负责按分项工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负责与生产相关的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自觉接受安全管理监督层的监督管理,及时消除安全管理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5)班组长:班组长是操作工人的直接负责人,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对工人具有直接的影响。作为班组长必须做到,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知识,坚持进行班前安全教育,塑造遵章守纪的风气,加强自我防护和自我保护;

(6)操作工人:从事故伤亡人员的统计分析来看,事故伤亡人员大多是操作工人,而从事故原因分析来看,绝大多数是违章操作引起的,因此,操作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遵章守纪的程度是安全管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操作工人来说,应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安全管理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各部门各岗位都是项目安全管理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转变观念、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确保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3.2 加强施工现场的本质安全化教育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项目管理系统本质安全化的基础和起点,是增强人们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素质,并顺利实现安全工作总体目标的前提保障。比如入场教育是工人上岗前必须接受的常规教育,它由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组成,重点是普及安全知识法规,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剖析典型事故案例。三级教育完毕,安保部组织工人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后办理了上岗证,才许可进场作业。通过对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安全教育,既统一了系统内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又贯彻了社会及企业对项目的安全生产要求,从而真正实践了“以人为本”和“人本管理”的本质安全。

3.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化管理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各要素的状态进行有效监控。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稳定状态以及危险的环境状况等因素一旦失控,必将导致事故的发生。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作业面比较集中, 作业人员密度大,安全管理难度大。通过使用监控系统,可以全天候、不留死角地记录监控区域人员的生产活动和机械设备及安全设施的运行状况,从而有效地检测和控制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部位,随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 分析查找(未遂) 事故原因, 弥补管理漏洞,极好地丰富了安全管理手段, 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信息网络作为项目安全信息交流的载体,从而使信息交流速度可以大大加快,减轻了项目安全管理参与者日常管理工作的负担,加快了项目安全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人们能够及时查询安全工作情况的信息,进而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为各项目安全管理参与人提供完整、准确的历史信息,方便浏览并支持这些信息在计算机上的粘贴和拷贝,减少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大量的重复抄录工作。

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可使得安全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大为提高。因为安全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而要迅速获得这些信息,需要十分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给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手段和工具。项目安全管理的全部信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存储起来,对已积累的既往项目信息高效地进行分析,从而可以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定量的分析数据,进而为现场施工安全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使我们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迅速的预测、分析、防范和控制。

3.4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监督

现场安全监督要从严。一要严格执行规范: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规定,坚决执行本企业、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措施和理念,一丝不苟地完成本项目的安全任务和目标。二要严格遵守规程:操作规程是操作过程安全控制的根本法则,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操作规程要做到牢记于心固化于行,以防患于未然。

现场安全监督要细致。一是现场观察要仔细:分配班组任务先要进行工作面巡查,特别是对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关键工序和重点设施等要进行认真观察,对容易产生隐患的地方要提前防范,对于一时难以确定的问题,宁可多花功夫多花时间,也不能视而不见或侥幸过关。二是检查整改要细致:安全检查过程中,既不能走马观花或者见怪不怪,更不可认为问题细小而不重视,或者存在侥幸的心理,思想的麻痹往往是事故的根源。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切实进行整改,万不可说说了事或轻描淡写,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改落实。三是应急处理要细致:作业现场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做到判断准确、冷静分析,在上报的同时,找寻最可靠最直接最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切忌盲目指挥和无序抢险,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现场安全监督要务实。一要结合生产现场实际:针对现场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安全制度、技术交底也要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二要结合班组实际:当前作业现场的工人大多为刚放下裤管的农民工,他们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差,所以对他们的管理不能以罚代管、以包代管,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和引导,营造项目安全管理文化氛围。三要结合过程实际:现场安全管理重在对过程的控制,安全管理的最终结果和目标都取决于过程的控制。过程控制的原则就是细节管理,做到执行规程不走样,遇到问题不绕道,制止违章不手软,这样才能保证过程可控,全程可控。

4、结束语

篇5

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施工中总包单位对于劳务的管理常借助于劳务公司,在分包模式上常用两种模式即大包模式和包清工模式。大包模式是国内项目中最常见的一种劳务管理模式,总包方将整个结构工程包括材料(除主材外)和人工整体承包给分包商,合同的模式一般为总价加变更合同,分包商根据总包方提供的图纸报价,分包方价格中含有所有除总包方提供的主要材料以外的各种费用。

包清工模式中分包基本无相对完善的管理机构或人员,在这种模式下,一般分包只提供人工,管理人员仅仅配备到班组这个级别,而总包方提供所有的材料、机具,分包方和总包方之间的结算方式采用计件制(不易计件的采用点工)。

以上两种模式虽在国内较为广泛被使用,但是也有其本身的缺陷:大包模式下,经常出现总包对工程的控制力较弱,难以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有效的控制。这种承包模式,总包单位一般在项目上配备的管理人员较少,管理层次较浅,很难到达一线工人。如果总包管理人员去现场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只有给分包单位发整改单,然后逐级去落实,这个过程复杂而漫长,且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根源是总包的管理人员不能直接而有效指挥一线工人。另外,近两年随着我国内地建筑市场的井喷,导致沿海各省建筑业劳动力紧张,总包接到工程项目以后直接发包给劳务公司,但目前劳务公司的自有工人(所谓的合同工)也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需求,只好又将工程肢解分包给班组长个人,如此便造就了大量“包工头”现象,更甚者直接再将工程整体分包出去,变成了二道贩子。此时,工程现场的管理就变得非常复杂,总包对项目工程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而往往一些“包工头”正是看到了这一弊端,经常在自己拿到工程款后玩消失,工人的工资得不到保障,就聚集起来向总包讨要,甚至到政府去闹事,弄得总包非常被动。更可怕的是,在这种模式下,总包方根本控制不了进场工人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只能听之任之看着工程一天一天“自己长大”,而干着急。所以这种分包模式无形中加大了工程的潜在风险,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根本没有任何保障,对外损失的只有总包企业的形象,对内损失的是总包方的经济利益。

在清包模式下,相对而言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风险,但对总包项目管理人员的配置以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此模式下对于工作安排的责任主要是在总包方,所有的工作计划和安排都需要总包来进行,这对于总包的工程管理水平要求相对就比较高,如果管理不善就容易造成窝工、效率底下,最终导致亏损。目前,建筑市场发展迅猛,总包的产值每年成倍或几倍的增长,可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这种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针对以上两种劳务分包模式的缺陷,为了更好的提高总包方履约能力,加强总包管理,服务好业主,打造合格满意工程,我们可尝试采用介乎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新的模式,即我们采用大包模式,但又要从劳务分包项目中抽掉一项或几项工种由总包自有劳动力直接施工,当分包人员不足,施工进度受影响时总包方可机动的调配自有劳动力进行补充,但劳务费用仍然由分包单位承担。这种新的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总包管理优势,增加总包管理的机动灵活性,既可以转嫁风险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这种模式对总包而言只是在原有项目管理体系上给施工员增设一个劳务管理职责或增设一个劳务班组管理部门,相对其他模式可以起到小的投入带来大的回报的作用。

质量方面,过去我们总能够经常遇到分包不听指挥,不按方案交底进行施工的现象,有时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听之认之,虽有时也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但并未解决问题的实质,有时甚至造成矛盾的激化。采用新的模式下,项目部有自有劳动力,在分包不听从指挥的情况下,我们可事先告之,然后采用自有劳动力按照要求将一些分项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而此产生的费用则直接从分包工程量内扣除。这样我们一下便化被动为主动,从经济上就直接刺激了分包单位,相应的分包也就会对质量加以重视,这样也就轻而易举的化解了不必要的矛盾。

工期方面,近年来因不能按期交工而被投诉或直接被索赔的案例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建设言想尽快回笼资金,把合理工期一压再压,导致总包单位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稍有不慎将会不能按既定时间给予交付。过去不管我们采用大包或是包清工都不能直接决定进场工人的数量,劳务公司总是希望以最少的人工完成更多的工程量,在人员的机动方面我们很是被动的,虽然也采取一定措施,但总是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当前农民工紧俏的状态下我们更显无力,与分包单位矛盾突出。而采用新的模式后,我们有机动的自有劳动力,便可以在劳动力不足情况下适当补充,对于一些关键部位关键线路的分项工程施工做到更好更快的完成。而且对于分包方也能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从而能够在工况舜变的情况下做到灵活调整而达到保证工期的效果。近来与劳务分包单位交谈中发现,其实在这一点上采用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帮助了他们,具他们反映现在的工人很难“伺候”,活少了工资得不到保障不干,不是长期的工作不干,复杂难干的工作不干,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不干等等,并且稍微出现一点矛盾就要结账走人,或者出工不出力,导致他们现在找到工人也变得更加困难。我们采用这种模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扩大了资源优势,变得更加机动灵活。

安全生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只投入不收益的工作,分包单位非常抵触。但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很多动态安全隐患,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一旦出事后果将十分严重。劳务公司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基本不足,对安全措施进行整改和维护无专门的工人,当发现安全隐患时又做不到及时处理,会延长隐患存在时间而对安全造成威胁。总包整天在其屁股后面催促,但收效甚微。使用新的模式后,我们可以随时发现隐患随时要求整改,如第一时间劳务公司不能达到预期整改效果的或紧急需要整改的内容时便可使用自有劳动力进行安全措施整改。这一点在项目一线的兄弟们感触最深,遇到上级部门检查时分包队伍能够去集中整理一下现场,可过不了两天,又恢复到原样了,很难保持,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设专门的安全维护人员,所以说我们采用新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在成本方面,采用新模式就显得更加必要,其实我们的工程质量有了保障,安全不出问题,工期能够按计划进行,就是很好的节约了工程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变更、或自然条件所限或不可预期因素等等会造成施工内容的改变,往往在这些时候劳务公司产生的费用会放大很多倍作为工程签证上报,明明知道有虚报,但你不批他就不干,十分被动,然具备一定的自有劳动办后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在原材料和周转料具使用方面,这种新模式的引用就更加显得必要,过去我们也尝试将一些周转料具由我们总包供应,起初是想节约成本,但结果往往相反,原因就是浪费丢失十分严重,且很难控制,如果我们能够有一定的自有队伍及时跟进整理,一般工程至少可节约四分之一的投入量,大大节约成本。另外,采用新模式后工程能够按照我们预定的目标完成,进入良性循环,社会效益提高的同时我们可以接到更多更好的项目,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何乐而不为。

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对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也是相当有力的,小事件处理的的当与否往往起到很大的效应,过去就是一些小事件处理不当给工程相关方也多少留下了一些不好的印象。

篇6

一、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1、平面整体布置:道路交通组织须与电力公司和水利局宿舍区统一考虑。适当压缩南侧店铺面积,设置生态停车位;临庐陵大道应考虑停车位的设置;商业主入口和货物出入口位置不合理,须进行调整优化。

2、建筑风格:原则同意建筑的新中式风格,但局部建筑色彩要适当加深。同时花窗大小、广告牌的设置等建筑细部应进行优化调整。

3、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经济技术指标需符合土地出让时的用地规划条件中的各项标准。住宅层高2.9米稍显局促,建议重新考虑。同时总建筑高度(包括构架)应符合多谱勒天气雷达站限高要求。

4、绿化面积少,应增加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规划设计须保证实施的可行性。适当增加采光天井面积,以满足底下商业的采光要求。

5、应考虑把电力公司宿舍纳入方案,作为一个小区统一进行物业管理,并设置相应的物业管理用房;同时按有关规范要求完善地块内排水、排污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布置;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应设人防掩蔽所,达到人防地下室标准;住宅楼下须设置信报箱。

二、家园建筑设计方案

1、项目整体容积率偏高,建议将容积率降到3.0左右。临街1#楼建筑高度较高,影响北侧地块建房,建议层数调至16层,同时2#楼调至15层。

2、地下车库北入口达不到车辆行车安全要求,需重新考虑,同时须在地下车库设置防空掩蔽所,达到人防地下室标准。

3、原则同意建筑整体色彩,但应适当减少下部白色面积,效果图应进行优化调整。

三、庐陵体育中心运动员公寓

1、整体建筑风格、色彩要与综合楼相协调。

2、比赛馆设置在金钟路与体育路的交叉口,方形的造型不仅显得突兀,也影响人车视线,建议尽量往北移进2米左右。

3、应将卫生间里的公共洗手池布置到对面。

4、停车位应结合绿化设置生态停车场。

5、建议将本项目公寓部分纳入2012年县公租房项目。

四、名人苑住宅小区

1、总平面布置方面:小区内高层建筑之间和与周边多层建筑之间山墙间距须达到13米以上;建设取消临街西侧商铺,小区西侧出入口设置为敞开式;小区内道路宽度较小,应适当加宽至6m。

2、原则同意该建筑整体风格,但外立面效果上色彩较暗,应适当调亮。

3、建筑整体高度(包括临街面)建议降至16-17层。涉及超容积率的须依法依规补交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

篇7

>> “三无”船舶的危害及安全管理建议 《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相关问题研究 从船舶实际和中国船员特点阐述新的船舶垃圾管理模式 ISM规则的实施对船舶消防的影响及其对策 安检新规则实施后船舶安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论我国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及建议 船舶碰撞灯浮的原因浅析及对策建议 按照《MARPOL 73/78公约》附则Ⅴ2011年修正案船舶垃圾的管理实务 城市生活垃圾及处理的几点建议 论协调WTO规则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立法 ISM规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国外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管理规则及对我国的借鉴 GSP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 杭州垃圾分类调查及建议 浅谈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建议 关于防治内河船舶垃圾污染设施的检查 资产评估的项目化管理思想与意义及实施的对策建议 长庆油田分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几点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3] ]孙志辉.重视海洋经略海洋.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

[4]江彦桥.海洋船舶防污染技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5]

[6]潘晓峰.《MARPOL73/78公约》附则IV实施对策.水运管理,2009.12:31-33

[7]张彤斌,李国凯,于庆昌等.常用国际海事公约研究和应用.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摘要:本文论述了结合项目的实际特点和优势,通过进一步细化管理、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施工的实用技术,加大施工管理力度投入及相应对策建议。将细化的项目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深入实施、改进项目管理的管理手法。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是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土建施工主要的工程实体。也是各种房屋结构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建筑工程建设周期一般持续的时间很长,而且所涉及到的风险因素较多,极其复杂。为了能够在遵守行业规范和相关法规的基础上,达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成本节约等目标实现,那么就需要采用有效的细化管理手段和采用新型节能建筑技术等,从而消减浪费、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提高质量节约工期。

要做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清楚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状况;二是结合项目实际节对深入实施、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三是持续改善工作。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的一些建议,下面将会提到如何执行这些工作步骤。

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状况

(一)国家未制定完善的行业环保绿色建筑的标准;

国家仅对建筑法规、质量和安全施工进行了强制性的定义。但绝大多数建设企业整体的资质、管理水平不高、硬件不科学、不合理,人员配备有限等因素,一些落后的技术管理标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质量、生产、工艺的要求,在没有强制法规去提倡环保绿色建筑的标准时,这些行为都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二)频发质量或安全事故;

建设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舍不得在设备方面投资,不注重在专业技术人员方面进行合理地配备,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也使一些的管理者为了谋求利益,偷工减料等现象日益出现,更没有实质性的行业控制手段。

(三)施工技术过于陈旧、落后;

缺失先进的技术和控制措施;高新技术与的预防措施理念基本没有意识到,也就反映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亮点,工程管理施工技术人员管理意识淡薄。例如: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骨料、水和其他辅助材料混合搅拌而成的非均质脆性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日益广泛,无论在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的施工领域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普遍存在着一个的问题。

二、结合项目实际节对深入实施、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手段方法,提倡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技术是工程项目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进步及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通过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材料、减少施工扰民、降低施工噪音等。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绿色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要体现。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如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节约资源(能源)、尊重基地环境、减少场地干扰、结合气候施工、减少环境污染,实施科学合理管理,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等。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安全培训和安全检查三个方面。至关重要的是建立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文明施工、安全主导的安全管理团队。对现场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团队定时和不定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记录,作为安全再教育的培训教材依据,是我们尽量少看到因为安全管理疏漏而导致的惨剧。

(三)严格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最终目的就是建造出质量高的成品建筑。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严格把好质量关,预防偷工减料导致的质量事故,还要注重提醒明确监理方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使其尽其职责。在建筑工程验收的过程中,不马虎、不大意,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认真校验各类资料和记录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协调处理解决。要注意对专业的咨询管理机构的监管,要以包代管,哪怕从包工头这个源头的管理抓起。

三、持续改善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科学化进程的加快,需要不断创新工程技术和研究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创建安全优质的工程必须坚持不断地持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综合管理方式、方法,持续改善施工中的种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又好又快发展的工程建设项目的高需求,才能为安全优质工程增添新的动力。

四、结语

绿色建筑非常符合当代的节能和健康的要求,也是当前世界建筑发展的主题和主流方向。然而建筑施工是唯一实现建筑的途径,解决建筑施工的种种问题,杜绝了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它不仅是解决建筑施工者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所有人为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大力指引下,建设工程领域非常明确地告知大家:必须走环保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让我们能够正确面对和向导,积极探索最佳的管理方法、方式,不断地提高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确保每建一个项目就会被大家评为一个工程丰碑,从而使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身价值。(作者单位:南京海宁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常熟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在房地产业日益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多种多样的今天,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了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严峻问题,各种各样的建筑事故不断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成为了建筑行业必然要求。那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究竟存在着那些问题、本文将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于建筑单位方面的不充分重视,第二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的施工单位以利益为重,管理者更注重的是建筑物自身的价值而非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很少有建筑单位能够形成一个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规范,更没有具体措施和器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使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在事故突然发生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应急措施加以解决。另外施工人员自我意识过强,认为自己的经验丰富,没有必要去预防不可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意识薄弱。一般建筑从人员都是农民或工人出身,自身的素质导致其安全意识淡薄,另外急于求成、寻找捷径也是安全问题发生原因之一,为了早日完成工程,很多人不按照常规安全的程序,结果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发生。

总之,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现状让人堪忧,无论是建筑单位还是建筑从业者都没有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安全问现状严峻。

二、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基于上文的严峻形势,现阶段,加强安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加强安全管理在以下几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管理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如果建筑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加以重视,会使建筑从业者在一种紧张情绪的影响下工作,这样的工作情绪不但会放慢工作速度、参加心理负担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但相反的,如果建筑单位对建筑项目加强安全管理,给与应急设备并设置安全设施会使建筑从业者在工作中舒心、放心,保持愉悦的身心工作。这样的工作情绪必然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气氛,提升工作效率,不但可以使工程保质保量,甚至可以缩短工期。

这就是加强安全管理对建筑项目管理的最基础意义:能够保证建筑单位的工程质量。

(二)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社会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也呈现出一个迅猛发展的状态。安全管理不到位所出现的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施工物品坠落、施工人员失足、施工墙面坍塌等一系列问题带走了很多建筑从业者的生命。这也使房地产业丧失了许多施工人员,使一些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缺乏,甚至会为政府增加负担。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使其能够安全的服务于建筑单位,创造出社会财富和价值。利于自己,更利于社会,总之施工单位加强对建筑项目安全管理这一举措是在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更保证了社会价值。这一意义,是安全管理的最主要意义,是根本的核心的。

(三)有助于企业目标更好的实现

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使建筑工作人员更好的实现社会价值。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安全管理做的好,安全防范到位,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这也是公司形象的一部分。安全管理做的好会在客观上使公司的信誉度更好,知名度更高,使更多建筑从业人员愿意在该公司工作。有更多的优质人才才能完成更好的建筑工程,才能有好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最终使公司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目标。

安全管理的这一意义是客观上的,说明安全管理与企业形象使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互相作用的。

总之,安全管理在项目建筑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企业形象,涉及到社会资源,涉及到工程质量。是不可忽视的项目工程建设步骤,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三、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上文阐述了现代社会安全管理存在的待解决问题,和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意义。就以上两点,笔者提出几点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

安全管理做的是否得当涉及到很多方面,安全管理的完善也要求多方面一起努力。政府方面:政府要完善法律机制,建立健全关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条目,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对各个建筑单位的施工状况加以规范,要求其更加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政府的支持是政策性的支持,是最根本的支持,只有有了完善的规范体系,才能有安全的保障。企业方面:企业要遵循政府关于安全管理的要求,要完善安全的基础设施,提供保障安全设备,使施工现场安全、有序。企业支持是核心支持,只有企业在现场真正进行安全管理,才能使施工人员的安全真正得到保障。个人方面,施工人员是安全问题的主题,要自己强化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不以危险方式施工,不急于求成。施工人员的自身注意才是最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政策再好、企业再重视,个人不加以注意也会使安全隐患依旧存在。

结语:本文首先根据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现状介绍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然后分析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合理建议。笔者希望更多的建筑工作者能够认清现状,重视起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意义,采纳笔者所提到建议,加强安全管理举措,使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峰.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9)12-13.

篇10

关键词:房屋建筑;ERP系统;应用实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新一轮信息化已进入了实力较量阶段。笔者认为,信息化的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极为重要,尤其在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中。我们单从工程管理的程序来加以分析考虑,一般的管理思路是信息分析—投标报价—工程施工—工程财务结算。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投标和财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在一般企业还是相当普及的,但笔者分析这也仅仅是在建筑中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并没有体现出管理的具体功能作用。在实际建筑施工中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基于此,笔者本文阐述房屋建筑施工中ERP系统的应用。

1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来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经验分析,发现大概有83%的企业现场施工的成本管理是手工记账,5%是计算机办公软件辅助进行,而2%的企业居然没有负责成本的人,最后甚至还有10%左右是“承包”给别人的。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对于现场管理很重要的环节,集采购、仓储、领出、工地消耗于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还没有得到应用。工程施工历来都把进度作为第一要点来抓,也就是按时完成工程是最重要的。但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光讲进度显然是不够的,成本的控制才是体现效益的标志。

从上面几种情况来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普遍比较关心材料机械消耗的费用问题。我们知道,该问题在施工中是最重要的,但又是最难控制的。施工现场消耗材料种类成千上万,手工记账不能进行分析、核算。结果造成项目结束后,到底用了多少材料和机械谁都搞不清。这个时候企业领导层为此大伤脑筋,究其原因,对现场的监督不够是主要的因素,当然也有人为因素的干扰。所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许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2房屋建筑施工中ERP系统应用建议

在这里,建筑施工企业如果使用ERP系统,笔者建议需具备以下几个因素:对工程项目要有认知度,通过现代工程技术的实施,将建筑工程羡慕进行工作分解、流程重组,对项目进行整体认知和把握,重点更加突出。同归还要立足现有资源,主要是硬件、软件人员,通过一些局部的改进,将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进行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逐步完善,积累经验。另外,大型信息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等,投入巨大,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

3房屋建筑施工中ERP系统介绍

笔者认为,ERP系统是建筑企业通过 ERP 建立新的经营思维,将建造过程所流通的各种建筑材料、成品、人力、机具、信息甚至财务交易等相关业务组成完整的网络,将其运作变成一个连续的过程,将规划、设计、概算等归结成一连串能够随时互动的经营功能,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迅速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资源运用速度和情况,从而提高建造速度、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他们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4房屋建筑施工中ERP应用实施

笔者分析认为,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中ERP的实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业务流程梳理及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目前房屋建筑企业的业务流程多为传统方式,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等,对信息的再加工能力和处理的深度与企业的要求和计算机处理能力差距较大等弊端。

与此同时,ERP实施的基础—网络建设和计算机推广需要一个很长的准备周期,所以在这一阶段,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开始。对办公室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初步建立ERP运行所需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并采购所需的计算机设备。

第二阶段,ERP设计阶段。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一般的都是分为公司总部、分公司和各个项目部,所以在建立ERP系统时也应该考虑到层次性,分为公司级信息系统和项目级信息系统,这样的划分对于系统的有序运行和企业的管理更加有效。

第三阶段,ERP测试与员工培训。在ERP系统完成后还不能够马上投入使用,要做好充分的测试工作。首先,对ERP的功能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测试,确定它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基本性能。在测试时必须使用真实数据进行测试,这样能够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其次,企业信息化是一种方法论,而不只是计算机设备的集合。要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加强企业全员的信息化意识。通过有序的系列培训使企业的领导、机关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现场责任人都要逐渐掌握信息化的有关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方法,为最终的系统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上线使用及维护。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是最复杂的,因为系统实施意味着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改变,迫使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所以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和改变。同时在系统实施后,还要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这里的维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如在应用中发现新的需求,即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或模块,可以及时修改原系统。

结语

总体来说,对于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由于起步较晚,水平还相对较为落后,然而随着有关管理部门对于信息技术的认可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使得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和推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施工中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施工人员打破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技术管理思想,将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连月,周凯,郑含笑.ERP和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集成应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