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范文

时间:2023-03-26 11:2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企业融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企业融资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融资是中小企业从自身管理现状和形势的资本运作,根据企业未来的要求管理和发展战略,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所需资金生产经营的一种经济活动。一般来说,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其资产、信用程度、企业规模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抗冲击能力的客观制约因素,所以融资困难。而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基于这一现实,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优化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一、中国发展中小型企业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分布范围涉及所有的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广泛分布在各个行业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特别是侧重于一般制造业、农业、采矿、运输、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其他社会服务。中小型企业具有体积小、数量少的特点,灵活的经营方式,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能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的中小企业为每年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就业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安排就业岗位的总和远远超过大型企业。此外,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须不断开发高新技术,保持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二、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来源一般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当前的中小企业使用权益融资来源可分为:股权资本和公共权益等;债务资金来源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包括:私人借贷短期信用,商业信用、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长期贷款等。

根据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和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得出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种子期、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五个阶段。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是连续的五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类型和数量的基金有不同的需求。

由于金融体系的差异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是统一的。在债务融资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可以获得的各类信贷资金也很单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严重依赖资金来源及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贷款,各类金融机构支出占到了总数的49%的资本运作。无论是短期贷款,票据融资,或长期贷款等,贷款是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结构性失衡现象。

(二)分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限制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金融部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货币政策工具、功能不全,社会信用保障体系不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许多其他因素。中小企业本身的原因,融资难的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和财务管理不规范是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中小企业规模小、弱,一般缺乏资金,缺乏可供抵押资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先进技术,产品质量差。据调查,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仍在家庭手工业水平,营销水平和技术生产能力较差、缺乏科学的营销策略。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薄弱,悬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逃避银行债务,严重影响整体信用对中小企业形象。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信贷资金更多的大型国有企业,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投资。严格的授权和信贷系统限制了基层银行的信贷行为。贷款批准权利的高度集中和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相对分散的矛盾和复杂的审批流程与中小企业需求高频率、小金额、快速周转、强老化之间的矛盾影响中小企业贷款。

三、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

(一)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针对中小企业的现状,可以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批复权限,对有市场、效益、信用的中小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简化手续,完善制度,扩大比例,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银行管理成本。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力争实现金融理念、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二)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解决中小企业担保困难, 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绩优者扶持,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应作为必要补充。重点打造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全面、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逐步建立完善企业外部中小企业诚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向银行等机构提供企业的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的中小企业,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和推广管理先进模式和经验。

(三)完善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

从国际国内的实践看,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另一条有效途径,虽然中小企业板开通以来,为部分中小企业筹资提供了可行的渠道,但是由于受到发行条件、政策和市场的约束,不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投资者结构,限制了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使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资本及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是解决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中小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它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挑战。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做出决策,直接关系中小企业的生存。因此,在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自身条件,考虑各方面企业融资策略的可行性,考虑可能导致各种问题,寻求企业整体收益的均衡。

参考文献:

[1]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篇2

“支持中小、服务个私”为市场定位的商业银行不得不思考的问题。2007年7月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主办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国际研讨会正是在此背景下召开。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几大困惑

从紧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趋严与中小企业流动性不足之间的矛盾。受宏观经济和通胀压力的影响,国家通过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对冲因外汇占款被动吐出的基础货币,来不断收缩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从而使得从紧货币政策与结构性资金供给不均衡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恶化。当前存款准备金已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的流动性趋紧,使得贷款条件更加苛刻,无形中提高了中小企业贷款门槛,收缩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将成为商业银行的自然反应。据调查,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外需减弱、成本上升、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而不得不破产。发达地区如此,中西部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则更为堪忧。

商业银行“金融逐序”的商业原则与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属性。但由于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低,风险较大,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和商业原则往往会远离于中小企业,趋向于大企业,造成贷款期限长,贷款集中度高。以上海地区为例:截至2008年6月底贷款余额2.3万亿元,登记企业40万户,平均贷款户10万,平均单笔5000万元以上,前1000家大企业所占贷款比例为54%,前3000家大企业占比72%。

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商业原则与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能力缺失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小企业资本实力较弱、抵押担保品缺乏,往往不能较好地满足商业银行的抵押足值要求,这使得贷款手续显得较为麻烦,这直接制约其贷款的可得性、额度和期限。

资本市场不发达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创业板市场还没有推出,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同时我国的融资融券业务也不发达,企业债、公司债也很落后且受制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政府支配了太多的公共资源。另外,从2007年10月开始,股市从6000点下跌到现在的3000点左右,下跌近50%。小企业是市场中的弱者,很多是依赖于大企业生存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影响了大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中小企业产生资金拖欠,波及到中小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行。

严格金融管制与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创新之间的矛盾。虽然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一部分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包括《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客观上仍然需要创新,且由于受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金融创新尤为艰难。

民间资本非合规化且利率较高与中小企业安全性、低成本融资之间的矛盾。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资金不惜高利率借贷。民间金融大多采用信用方式,不需要抵押担保,但由于操作不规范、法律约束力差,贷款利差高,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无疑于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成本和风险。据统计,担保、典当公司的贷款利率已经高达30%~100%;标会、摇会和台会民间融资贷款利率高达50%~100%,超过银行利率10倍以上;有的地方则更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几大路径

应建立差异化、长期化、结构化的政策激励措施。各职能部门应考虑到资金的结构性不平衡、地区之间的差异化特点,出台兼顾到中小企业融资的激励政策。当前流动性过剩,国家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解决的是总量过剩,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结构性的问题,大企业资金过剩而中小企业流动性不足。同时出台的各种政策应建立长效、系统机制且应加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效益和撬动效益,合力推动中小企业的经济增长。

商业银行在追求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要自觉增强社会责任。商业银行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宏观调控措施,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开拓创新,为中小企业提高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寻找新的战略平衡。包括降低放贷门槛、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信息服务等等。

多方构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客观考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担保和风险补偿是主要诱因。要在《物权法》和《担保法》等法律框架下,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建立以担保公司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要依托社会资本、财政资本、保险资本的撬动作用,夯实抵押担保基础,建立较为科学的补偿机制。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064-02

当今市场瞬息万变,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当今,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中小企业已经占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创造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国家各种税收占了56%,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提供了将近77%的城镇就业的岗位,这种情况在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国内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主要特征是小、灵、快。

首先,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二为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

二、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因素

1.货币政策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面临考验。中国自2010年以来,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采取了相对较紧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资金紧张,有土地产权、有厂房的大企业授信额度普遍缩小,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资金。2011年以来,商业银行信贷再度收紧,2011年6月20日,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银行可贷资金大幅减少。使得中小企业贷款更是步履维艰。

2.金融市场影响。金融市场又称为资金市场,根据融资方式不同,可分为企业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的直接融资市场,和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市场主要是指资本市场,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融通资金。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制度较为严格,中小企业很难达到条件要求。实际上,中小企业很少在资本市场融得资金,一是因为筹资期限和筹资金额有限。二是因为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审批严格,发行费用高,筹资成本高等特点,让中小企业敬而远之。银行贷款因其手续简单、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为降低贷款风险,要求企业提供必要的担保,而且资金的使用范围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有时信贷还附有一定的附加条件。一旦信贷资金紧张,大企业都贷款困难时,中小企业就“无米下锅”了。虽然中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批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但是,限制条款较多。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对于占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3.融资成本一路水涨船高。民间借贷一般用于短期“过桥”周转,也就是银行贷款没到位时先借过来,待银行贷款到后再还高利贷。2011年在央行货币紧缩政策不改的情况下,不少企业无奈下,只有走民间借贷或者高利贷的路子,这样造成企业融资成本一路水涨船高,部分温州中小企业因为承受不起而倒闭。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温州各大银行贷款利率已经全面上浮30%~80%。银行贷款虽然已经不便宜,但也只有少数企业能拿到,更多贷款无门的企业只能走民间借贷的渠道。目前温州地下融资的规模已经突破1 800个亿。利率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

中小企业融资难,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1.加速金融体制改革,让融资更便利。加速金融市场改革,企业贷款多数来自银行,而银行为了避免风险,对大企业多贷,小企业少贷,这种旱涝不均的放贷方式,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金融市场改革势在必行。据报道,中国民间资金很充足,温州就有8亿巨额民间资本。一方面是巨额民间资本在寻找好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为钱荒在苦苦煎熬。针对这种现状,市场急需推出好的金融政策,来牵线搭桥。(1)增加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目前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只贷不存,再加上国家对其利率和资产负债率等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只能解决很小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要破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了要最大限度发挥当前市场上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作用之外,还需要把社保基金,保险基金,民间资本等资源有效利用起来,筹建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专业性机构。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当今,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小企业的银行家”。(2)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投资基金。政府机构牵头,吸收民间闲散资金,为发展前景好,连续经营业绩突出,信用良好,暂时出现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有偿资金援助,可以采用贴息或者增资扩股的方式参与企业投资。同时,要有专业人士引导中小企业长远发展。帮助中小企业扩展规模以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3)发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作用。所谓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一旦被担保人不履行融资性债务,担保人将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等的行为。这些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为中小企业融资、融资租赁及其他经济合同类项目做担保。融资性担保机构成为连接中小企业及商业银行的桥梁,这样不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得以缓解,中小企业也能获得所需的资金。监管部门可以采取措施进一步深化银担合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将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2.健全信用体系,规范信贷市场。(1)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建立全民社会信用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同时也为信贷市场带来便利。不只大企业信用状况有据可查,个人、小企业信用好坏也能“一目了然”。改变大企业比小企业信用好的错误观点。无论企业大小,只要适应市场,当前和预期收益高,信用良好,银行就不应放弃该客户。(2)规范信贷市场,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工作。信贷资金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流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抛弃老客户贷款、人情贷款的老观点,开展信贷营销,加强信贷资金管理。使效益性、安全性和社会性有效结合。不要认人忽视效益,也不要只认效益不认人。

3.提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1)科学管理,增强竞争力。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要不满足于产品现状,要有创新意识,提高企业装备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职工积极性,共渡难关。公司可以根据资产实际,将净资产作为股份划分,采取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及向特定的股东发售股份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实现股份的多元化。同时,企业可以在PE行业寻找合作单位,为以后的发展壮大打好基础。ChinaVenture公布《2008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私募股权投资规模每年在百亿美元之上。(2)企业经营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扩张。企业扩张太快 资金跟不上,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这样的悲剧在中小企业中屡见不鲜,比如,浙江霸力集团因为南下广西“开矿”,先后将数千万元砸在了矿上,最终因资不抵债导致了霸力集团老总外逃;温州餐饮连锁品牌波特曼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开了许多连锁机构,结果因资金链跟不上,波特曼餐饮连锁企业最终倒闭。资金就像企业的血液,企业要生存,血液要充沛且流动,战线越长,血液不充沛,资金链就容易断裂。从经营管理理论上讲,扩张可使企业获得规模效益,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但是扩张也一样危机重重。企业不要因为有了一点实力,就盲目扩张,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前;在没有充沛的资金之前;在没有考虑到各种可变因素之前,企业经营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扩张。(3)响应国家号召,走兼并重组之路。虽说“船小好掉头”,但在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风浪就可能把小船打翻。中小企业应当走向联合,只有联合起来,抱成团才能增加抗风险的能力。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中指出: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国际间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的新形势下,必须切实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要看好时机,努力寻找可以合作的大企业,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童彦岭.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8.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分类;融资困难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018-02

一、中小企业的分类

(一)中小企业的传统分类方法及其局限性

传统的中小企业分类方法是按照“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不同来划分的。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把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划分为以下7种形式:(1)国有中小企业;(2)城镇集体企业;(3)乡镇企业;(4)民营科技企业;(5)个体私营企业;(6)三资企业;(7)外资企业。

这种传统的分类虽然相互之间有一些交叉,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这种分类方法已不能充分反映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需求,亟需补充和完善。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不能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

2.不能充分反映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的定位方向、构成和规模。

3.不能为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这种提法和存在提供理论依据,阻碍了中小企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二)新的分类方法及其意义

根据企业所采用的技术特点把中小企业分为三类,即创新型中小企业、传统型中小企业和特质型中小企业。

1.创新型中小企业

是指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知识产权明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性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该类企业经营者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并重视科技创新,往往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2.传统型中小企业

可分为生产独立产品的企业和给大企业做配套的企业。对于后一类企业,其产品为大规模企业的产品零配件,由于其技术以大企业的需求为标准,且往往能得到大企业的技术指导,因此,同创新型中小企业相比,这类企业更加重视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特质型中小企业

是指拥有特殊的技术人才和独特的生产技术或配方,从事传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企业。特质性企业由于具有独特的生产和技术优势,使其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二、不同类别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

(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1.积极借助政府的支持

国外对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并对中小风险企业开发的高科技项目进行财政补贴。英国的创新资助计划规定了对中小风险企业开发的高科技项目进行1/3~1/2的财政补贴。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有类似做法。我国各级政府也成立了一些地方科学基金,专门为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风险企业提供各种补贴。创新型企业可积极创造机会,获取政府提供的扶持基金,作为融资渠道。

2.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融资

风险投资基金又叫创业基金,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新型投资机构。它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投向于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无需风险企业的资产抵押担保,手续相对简单,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力融资渠道。但是,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使得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融资受到一定限制。

3.通过股票市场融资

我国目前已经针对中小企业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块市场,为急需资金的有发展潜力的众多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可能。中小企业板块市场主要是针对有技术实际、应变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的中小企业开设股票市场融资平台。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努力达到中小企业板块市场的要求,通过上市融资能够迅速为企业生产和发展融通大量资金,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强劲动力。

4.通过国外创业板上市融资

为了扩大融资范围,对有条件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联合体可以考虑在主板市场上市。例如,上海的国际小企业城将汇集国内外众多的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外向型工业小企业,这样的小企业城具备实力采用联合上市的方法在主板市场上筹集资金。国外证券市场更加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应变能力,中小企业联合体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可以借助更加广阔的平台来筹集资金。

(二)传统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传统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主体,应努力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实力的增强,以助于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1.加速中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提高信用水平

中小企业应当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财务制度;但在通过股份合作、私营化、员工持股制度等方式进行改制,增加自由资本的注入的过程中,严禁评估不严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有意逃、废债现象,切实维护银行债权,增加自身诚信系数。

2.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全面提升企业质量

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包括产权的明晰和产权结构的合理两个方面。从企业的制度创新实践来看,凡是产权明晰的,企业发展就顺利;凡是产权模糊不清的,企业发展就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同样需要明确产权关系。至于企业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各具特色,在产权结构上不一定要讲求产权的多元化,但不能一股独大,以产权结构合理为宜,能起着制衡作用的产权结构就是合理的。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水平

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增强筹资能力,必须要尽快转变经营机制,通过企业改组改制,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企业只有迅速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注重质量内涵型发展,用内涵型发展带动外延型发展,使自己成为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企业,才能保持发展活力,赢得众多中小金融机构的信任,使自身的融资地位得到提高。

(三)特质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

特质型中小企业多数是独占某种技能的传统企业,业务稳定,发展潜力不大,多无融资需求,融资为偶然性需要,或发展新业务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小额融资要求可以抵押方式或担保机构担保办理贷款。而且内部融资机构可采取会员制。通过吸纳小企业自愿交纳的会员费,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基金,可以为会员所需的生产流动资金提供互借贷,若所需资金数额较大,则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基金提供担保,向银行进行借贷。此外,特质型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进而增强自身的融资能力。

三、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

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作为银行及政府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中小企业筹集资金予以扶持。

1.采用先进的风险测定技术和风险化解技术

银行应当借鉴和开发新的风险测定技术,如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测定信用风险。在评估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经营抵押贷款业务大企业的贷款拓展者自动认购系统,以帮助放贷人解决贷款过程中耗时最长的抵押估价过程。当然这些技术的实现必须有赖于上述资信登记机制的建立和支持。在风险化解方面,除采用普通的风险增级技术外,应采用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段消除和降低信用风险。

2.积极开通网上银行

金融机构应积极利用城市银行地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的大中城市的优势,为中小企业在网上银行方面闯出一条新路。金融机构借助网上银行,通过电子化的交易系统降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成本,并且可以进行客户资料的积累,加强风险管理并及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做好基础性工作。

3.建立中小企业还款付息专户

为了便于中小企业偿还融资,实践中可由贷款企业与开户银行签订协议,规定每笔销售收入回笼后按一定比例存入还贷付息专户,如不存、少存或转移存款视同违约,银行可提前收回贷款或处理担保品回收贷款,以此加强企业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样做既可以加快银行的贷款收回,还能够增强银行的放贷信心,便于中小企业融资。

4.积极实行贷款担保制度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在于信用风险较大,如果政府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和保险,中小企业融资将容易得多。可以仿照日本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协会和保险金库的做法,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并加入国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再保险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这个体系可包括市区财政拨款设立的担保基金;小企业之间为互保而出资设立的小额担保基金;一些相关社团、工商联、协会和研究会等出资设立的担保基金;完全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化和经营性担保公司。

篇5

台湾在发展初期至少面临着两种选择:发展重或者发展加工制造业。按照50年代流行全球的发展经济学,似乎一个国家必须增加资本投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才能迅速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当时不仅所有的主义国家都走上了这条道路,连印度、土耳其、阿根廷、埃及等国家也都把重工业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台湾在50年代初期也不能免俗,曾经制定了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可是,1958年前后在台湾海峡出现的炮战和军事紧张局势扭转了台湾的发展方向。许多人认为,台湾地域狭小,发展重工业很容易成为军事打击的目标,于是,台湾放弃了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赶超战略,自60年代开始全面采取出口扩张发展战略。由于台湾的重工业产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于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很地成为台湾出口的主力。

这一转变恰恰符合台湾经济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初期台湾严重缺乏资金和技术,外汇也不多,内部市场规模很小,自然资源贫乏,实践证明,如果强行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势必陷入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当时台湾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工资水平比较低,因此,台湾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以轻工业为主,努力扩展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终于在60年代后期实现了经济起飞。

按照这样的发展战略必然会出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台湾经济的主要贡献是:第一,充分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创造就业机会;第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经营的灵活性,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出口,第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结构调整的灵活性,不断实现产业升级;第四,大量中小企业的出现有利于降低社会分配的不平等。

台湾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在80年代台湾被称为“雨伞王国”,在1984年,台湾制造的自行车、网球拍、鞋类、电风扇、马达等二十多个产品在出口量上都位居世界第一。到90年代以后,台湾许多中小产业都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在1996年,台湾的电脑终端、监视器、印刷电路板、影像扫描器、游艇、器等的生产量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按照通常的理解,雇佣员工人数在200人以下,(服务业在50人以下),资本额在新台币6000万以下,就可以算作中小企业。1991年,台湾官方对中小企业给予更准确的定义:凡是依法办理公司登记或商业登记,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企业均属于中小企业:

(1)制造业、加工业及手工业,实收资本额在新台币4000万元以下,其资产总值不超过新台币12000万元者。

(2)矿业及土石采取业实收资本额在新台币4000万以下者。

(3)商业、运输、仓储、通信、其他服务业和前一年其他行业年营业额在新台币4000万元以下者。

(4)中小企业经辅导扩充后,其规模超过以上标准者,自合并之日起三年内视同中小企业。

1961年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总数为51389家,到1981年制造业中小企业家数已经迅速增加到90580家。除了水电、能源、银行、保险等行业之外,中小企业在台湾的各行各业所占的比例都超过95%。在制造业所占的比例超过了99%。如果考虑到台湾人口总数为2100万人,那么平均每25人当中就有一个老板。[1]

在1995年台湾的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9.8%。其中在制造业中小企业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由1966年的42.7%上升为1995年的83.5%。[2]

在1986年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9%。其中,制造业中小企业占的比重从1971年的26.7%上升至1986年的47.3%。商业从1971年的89.7%下降为1986年的61.4%。在1978年到1989年期间中小企业总产值中出口占64.15%。[3],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精密机械、纺织、塑胶制品、皮革制品、电力和电子机械器材等部门。

尽管台湾每一个中小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但是这些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了一个业务网,相互分工配合,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能力。在经济学中除了规模经济(Scale of economy)之外还有一个术语叫做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如 果能够在众多的企业之间有效实现分工合作,那么并不一定需要每家企业都搞得很大。在儒教文化比较大的地区,这种范围经济往往具有许多超越规模经济的优点。台湾的中小企业通过各种人事关系建立起信息网、销售网、资金网、人力网等等。这些错综复杂,但是却相互联系紧密,形成具有弹性的生产体系。这种特定的网络降低了企业的营运成本,使得中小企业保持经营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很快地跟上国际市场的潮流,机动地改变经营方向。这是台湾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所以,国际管界认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有机联系在一起之后拥有一般中小企业所根本不可能拥有的“整体效益”。[4]

二,中小融资难

和世界上其他家和地区一样,的中小企业也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融资难的。

台湾的中小企业数量巨大,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信用风险比较大。

台湾的中小企业当中有70%属于家族式组织,采用落后的家族观念来管理经营。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混乱、落后,财务帐目记录不健全,核算不准确。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信用。银行对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了解,不敢放手与之来往。

由于资本较小,规模较小,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抵押手段,不符合大多数银行放贷的一般要求。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他们所要求的贷款金额通常也较小。对于银行来说,办理同样一笔信贷的运行成本相差无几,因此,从单位贷款金额来看,给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就要高一些。对于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来说,他们经营一笔金额较大的贷款的利润也许会超过数十笔向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必然缺少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究竟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应当由公营银行还是由民营银行来解决,在台湾有着不同意见。有一种意见认为民营银行以谋求利润为目的,而经营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高,风险大,很难盈利。他们担心民营银行不能很好的执行政府扶助中小企业的计划,很难搞好向中小企业信贷的工作。确实,台湾的商业银行,无论是公营还是民营,他们对扶助中小企业都缺乏兴趣。[5]

因此,有人建议应当让公营银行来处理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公营银行才不怕没有利润甚至亏损。他们建议应当由“财政部”或者“经济部”来管理中小企业信贷问题。可是,台湾的公营银行在人事制度和经营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公营银行作风保守,官僚主义习气严重,经营效率低下。它们受到各种预算、人事、审计等法令的制约,不愿意从事对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贷款。如果让公营银行来负责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就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或者不计成本,造成严重的亏损,或者在放款业务上为了避免出现不良贷款而过于保守。

由于许多台湾的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非常困难,融资渠道不畅通,因此,台湾的地下活动相当活跃,许多中小企业被迫到地下金融机构寻求高利贷,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小企业对民间借贷市场的倚重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在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上“股东往来”、“同业往来”两项民间融资,中小企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净值仅占30%,而大型企业占50%以上。在贷款上,中小企业偏重于周转性质的短期借款,获利率也比较低。

由表6可见,尽管台湾金融业在扶持中小企业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台湾的民营企业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占其融资总额的32.91%。而公营企业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比例只有3.17%。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表1, 企业融资来源(%)

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机构 总计

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 债券市场

全部企业 65.27 5.23 1.64 27.86 100

公营企业 86.03 3.99 6.81 3.17 100

民营企业 60.86 5.57 0.66 32.91 100

资料来源:Data compiled from Central Bank of China, Flow of Funds in Taiwan District.

三,辅导中小企业的措施

台湾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1964年在经济部设立了“中小企业处”,具体负责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

1966年成立了《中小企业辅导工作小组》。 1968年成立了《中小企业辅导处》。1969年以后,随着经合会改组,中小企业辅导工作交由经济部局负责。

1981年经济部成立中小企业处,并且修订了《中小企业辅导准则》。

台湾辅导中小企业的目标在1977年以前为:(1)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设备化;(2)改善中小企业业务管理,促进经营合理化;(3)推广中小企业产品市场,拓展对外贸易;(4)便利中小企业资金融通;(5)促进中小企业合作,协助合作、合并经营,(6)辅导建立中心-卫星工厂体系,达成分包作业。

在1977年以后,根据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辅导目标调整为:(1)企业经营管理合理化与生产技术现代化;(2)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3)融通资金,协助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4)鼓励中小企业合并,扩大企业规模,或者促成合作,提高竞争能力;(5)促进大型企业辅导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中心卫星制度。

中小企业辅导主要有六项主要任务:(1)推动对个别中小企业进行个案整体辅导事宜;(2)推动对中小企业提供必要咨询事宜;(3)推动协调上、中、下游厂商合作事宜;(4)推动中小企业融资事宜;(5)推动中小企业人才培训事宜;(6)推动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辅导事宜。辅导体系的主要任务包括有:财务融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发展,资讯管理,工业安全,防治污染,市场行销,互助合作,品质提升等。

在这些任务当中,最主要的就是财务融通。财务融通辅导体系的目标是帮助中小企业改善财务结构,提供资金融通。主管机关是经济部中小企业处。融资辅导单位包括公有银行、省属银行和金库;中小企业专业银行,民营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在保证方面有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在财务管理辅导方面有中小企业联合辅导中心,师公会,管理学会等。

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系统自1992年7月开始运行,道1995年4月底已经受理中小企业融资协助案484件。财务管理辅导案573件,融资追踪案12件。每年受理的案件递增50%。其中融资案件的数目尤其增加得很快。实现的融资金额总数为13.5亿元。这充分说明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始终都是非常迫切的问题。

这种对中小企业进行辅导的机构设计过于复杂,在运行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复杂的结构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是否能够取得实际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官员个人的协调能力和人际关系。例如,在中小企业辅导的主管机构隶属于经济部,但是在讨论融资和担保的时候却离不开财政部。由于财政部和经济部各有所司,对官员的考核标准也不尽相同,于是重迭的官僚机构降低了办事效率。此外,财务融资辅导体系仍然需要提高业务水平。需要加强资源整合,畅通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诊断的品质,帮助银行和信保基金向中小企业融资。

四,中小银行和信用保证基金

之所以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较好的,是和台湾体制的配合分不开的。台湾除了一般的商业银行之外还有中小企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形式的信用合作社,渔会合作社,农会合作社等民间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并存,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

台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包括了大量的信用合作社、渔会合作社、农会合作社等民间金融机构。勿庸置疑,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许多机会,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缺乏监管,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也出了许多纰漏,给整个金融体系增添了不少金融风险。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台湾专门设置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这在世界上其他金融体制中是比较少见的。

早在40年代后期,台湾就出现了许多区域性的合会储蓄公司。合会的会员们分期缴纳会金,由合会储蓄公司统一管理,用抽签或者投标的方式来付给会员。随着台湾发展,民间合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显然,这些民间的合会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1975年台湾财政部和台湾省政府决定把台湾合会储蓄公司改组为“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其资本主要来自于台湾省政府和台湾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属于公营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包括台湾全省。1982年,台湾财政部规定:由行政院开发基金拨付20亿元,台湾省政府分年编列预算,使得该行的资本额在五年内增加到50亿。台湾中小企业银行的服务对象集中在那些具有发展潜力,但是由于缺乏资信,难以从一般商业银行取得信贷的中小企业。这家中小企业银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专门用来向中小企业提供专业低息贷款,对大企业的授信不得超过其融资总额的5%。

在1978年到1979年期间,台湾当局又按照地区分别批准成立了台北区、新竹区、台南区、台中区、高雄区、花莲区、台东区等七家中小企业银行。这七家中小企业银行都是纯民营银行,基本上没有政府的股份。这些中小企业银行是在原来民间的各种合会基础上重组发展起来的,其营业区域和原来各区的合会储蓄公司一样。按照台湾财政部的规定,这七家中小企业银行属于专业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

在1982年7月,台湾省属的七家银行成立了“省属行库中小企业辅导中心”,筹集了1亿元基金,专门用来辅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台湾银行、台北市银行、银行、台湾省合作金库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部。

台湾的中小企业银行有两种体制,台湾中小企业银行是公营银行,而另外七个地区的中小企业银行则为民营银行。

中小企业银行成立之后,在其他金融机构的配合下全力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业务有三个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发放低息贷款和辅导。中小企业银行至少要将70%以上的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

(1)融资担保。

在1974年7月在台湾“财政部”、“中央银行”和“经济部”的支持下,由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新台币4.5亿元成立了“财团法人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到了1983年,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增加到22.5亿元。这项基金的目标是向那些业务经营良好,具有发展潜力但是缺乏财务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信用和足够的抵押而遭银行拒绝贷款之后通过信用保证基金担保取得了所需资金。

凡是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首先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融机构在进行信用调查之后将信用保证的申请交给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保证基金在核准保证之后再交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据此发放信贷。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主要有一般贷款、政策性贷款、小规模贷款、外销贷款、进口融资、商业本票保证、票据承兑保证、进口捐税记帐保证、履约保证等。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对政策性贷款、外销贷款的保证额度比较高,外销贷款的保证成数可以达到9成。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在办理中小企业信用保证的时候要收取手续费。一般贷款、政策性贷款、小额商业贷款、外销贷款及进口融资等保证项目按照信用保证金额年率的0.75%收费。这个信用保证基金起到了为金融机构分担贷款风险的作用,鼓励了各种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

到1995年8月已经为91557家中小企业办理了信用担保,保证贷款127万件,保证金额为13913亿元。中小企业因此而获得的资金达17712亿元。

(2)优惠利率贷款

因为中小企业融资不仅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还具有相当明显的外部性,所以台湾金融当局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来奖励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由中央银行以转融资方式透过台湾中小银行办理。

分三期推行了对中小企业开发性计划低利贷款。第一期从1983年初到1986年中,第二期从1986年到1987年,第三期从1987年到1989年8月。总额度为80亿元,其中开发基金占25%,中小企业银行占75%。适用对象为(1)制造业策略性产品之投资计划;(2)购置自动化机器设备;(3)购置国产机器设备;(4)为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力或为实施同业合作外销,对拓展市场有积极贡献之投资计划。贷款额度以购置机器设备所需资金的80%,或者计划成本的65%为上限。贷款期限以七年为上限。宽限期为一年到二年。对于这样的贷款采用较低的利率,按照中长期贷款最低利率再减2%。这些贷款不得用于购置土地。

1986年,“行政院开发基金”和台湾银行、彰化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台湾省合作金库、台湾土地银行以及多家中小企业银行一起筹集120亿资金办理了三期“辅导中小企业升级贷款”。

第一期申请贷款期间从1989年9月到1991年4月。第二期延续到1992年4月,第三期到1994年,第四期到1995年,以后为第五期。总额度为120亿元,其中开发基金占六分之一,中小企业银行占六分之五。适用对象包括有(1)投资于污染设备制造,防治污染工程,废水处理,污染物测定检验服务以及废弃物清除处理之计划。(2)购置自动化机器设备之投资计划。(3)购置节约能源设备之投资计划。(4)新产品、新生产技术之开发或制造之计划投资。(5)实施优良制造规范之投资计划。(6)管理电脑化之投资计划。(7)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支持推动之计划。每一计划的贷款额度以该计划成本之80%为上限。每户各期累积贷款额度为新台币4000万元。贷款期限上限为十年。宽限期最长为三年。这些贷款的利率以中小企业银行公布的基本放款利率减1.75个百分点为上限。遇到基本利率调整即随同调整。不允许将这样的贷款用于购置土地。到1993年9月总计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348亿元,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升级换代。

1989年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利用“中美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各家信托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办理融资业务。中兴、国际、中华三家票券金融公司为中小企业办理商业本票的发行、承销及贴现业务。许多租赁公司为中小企业办理机器设备的租赁业务。

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办理中小企业贷款,资源中小企业辅导计划,投资开发等业务。已经转交给台湾育成、华阳二家中小企业开发公司。

这些中小企业银行成立以后,适应了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迅速发展壮大。到了1993年底,台湾8家中小企业银行共有分支机构352个,金融资产总额12200亿,占台湾存款货币机构总资产的11.05%。这些中小企业银行放款当中80%左右投向了中小企业。毫无疑问,台湾中小银行为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

五,对中小贷款优惠政策的效果

支持中小企业的辅导政策取得了什么效果?

回顾三十年的实践,无论是台湾的企业界还是学术界普遍认为,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办法是卓有成效的。许多没有足够抵押品或者没有贷款信用的中小企业就是在这个计划得扶助下取得了第一笔贷款,并且逐步走向成功。

在核准中小企业贷款可行性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银行发挥了非常独特的作用。台湾的中小企业银行具有社区银行的性质。他们长期以来活动在并不是很大的一个社区内,对周围邻居的情况比较熟悉。他们取得本地区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渠道比较多,取得信息的成本也比较低。台湾的中小企业银行来源于本地区的合会和储蓄公司,它们原来就是本地的中小企业之间互助合作的民间金融组织。因此,它们最了解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和资信状况,和中小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小企业银行很容易掌握那些被商业银行认为难以获得的信息。因为已经明确规定台湾的中小企业银行作为专业银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所以它们不会拒绝中小企业需要的金额较小的贷款要求。

台湾金融当局采取对中小企业发放低息优惠贷款的,在前期重点扶助开发性投资计划,在后期扶助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这些优惠贷款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果?在台湾的金融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降低利率是否真的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降低利率是否真的能够减轻中小企业利率负担?资金来源与利息成本是否对厂商投资具有绝对性的?投资以后是否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益?奖励某些产业之后是否带动了整合国民的成长?针对这些问题杨雅惠、任立中、周荣乾在1990年展开了一项,他们建立了一个策略性奖励措施的评估架构,研究上述问题。他们的结论是:

(1)接受低利融资奖励的厂商与未接受奖励的厂商比较,接受奖励的厂商之利息负担并没有减轻。投资额也没有更高。经营效益也不见得更好。厂商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他们的投资评估准则当中资金因素总是列居末位。而许多未申请低利贷款的厂商也以“已具自有资金”或者“另有资金来源”占多数。

(2)蓄意压低利率的结果对于厂商利率负担之减轻并无显著的助益。事实上,厂商进行投资时,其所考虑的因素当中利率所扮演的角色常居末位。

(3)金融体系健全的结果将会有更多的厂商取得资金,受惠面更为广泛。与其采用奖励措施来嘉惠少数厂商,不若采用疏通融资管道的根本大计。

(4)政府介入市场难免扭曲市场功能。政府刻意选取若干产品予以优惠奖励的方式,难免有选取产品不当之风险。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交给市场自由运作。让适合的产品自力成长。然而,市场若有失灵现象,无法自动改善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而政府非介入不可时,则以具有外部经济性的研究发展与公共财为宜,避免扭曲资源配置效率。

(5)厂商接受局提供技术管理及行销辅导奖励之后,多对此措施表示满意,故工业局辅导工作值得继续进行。[6]

他们的结论是策略性奖励措施在短期内看不出成效,对长期的成效也难以判断。换言之,对选择出来的产业目标或者企业实施低利贷款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实践证明,与其对某些中小企业实行低息贷款还不如将这部分资源用来直接支持中小企业银行,扩大它们对中小企业实施财务担保的规模。如果能够对中小企业银行承担的风险给予更高额度的补偿,则更为有利于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六,金融市场的竞争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途径

根据台湾金融业状况的研究,在台湾采取了一系列辅导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之后,大大加速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从1990年以来,台湾开放了民营银行,金融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台湾已经出现了过度金融服务的问题。由于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一方面,民营银行积极地介入中小企业的金融活动。疏通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的出现在全方位上加强了金融业争夺客户的竞争,从而促进了原有的公营银行改变作风。

实践证明,在台湾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两种体制,是否能够完成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并不一定和银行的所有制有关。主要在于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总的来说,民营银行从先天上就和民营企业具有血肉联系,比较了解当地的中小企业的运作状况,他们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比较低,更容易对企业的信用作出判断。因此,建立中小企业银行应当以民营银行为主。至于说,中小企业银行是否能够盈利,取决于这些银行的运行机制。对中小企业融资未必无利可图。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但是未必信誉就差。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分辨这些企业的信贷是否合理。如果营运得当,民营银行完全可以在为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理财融资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

在大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它们的总产值已经占有GDP的60%以上,但是它们所占有的银行贷款还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30%。这充分证明在大陆金融行业存在着严重的扭曲,在金融机构信贷过程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所有制歧视。中国人民银行曾经屡次三番下通知,要求抓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工作。但是,这些号召很少得到落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从台湾的案例来看,如果没有改变银行的经营机制,那么依靠国有银行是搞不好为中小企业融资的。

注释:

[1]按照中国统计年鉴(1998),在大陆的大型企业7199个,中型企业16751个,小型企业510417个,大型企业产值20611亿;中型企业产值8611亿;小型企业产值29287亿。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产值占总数的50%。从企业规模来看,大陆和台湾有许多相似之处。

[2]参见李宗哲,“中小企业辅导政策与经济发展”,于宗先、李诚主编《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台湾经济 发展之评价》,第239页,1997。

[3]与之相比,大企业出口占总产值的比重只有37.02%。可见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要比大企业更强。

[4] 参见李宗哲,“中小企业的合作优势”,《合作优势》,中卫发展中心出版,1995。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民间金融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40-01

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数量已突破4200万家(通过工商登记的超过1000万家),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提供了70%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尽管如此由于我国金融体制和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使得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融资问题。

一、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与正规金融体系

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是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市为核心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有着严格的审核制度,而与之对应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资产少、市场前景不定并且资信度不高,其必然的结果就是银行将绝大部分资金贷给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有统计表明中小企业得到的银行贷款只占银行总贷款的1%。

而另外一个渠道上市融资,对于中小企业也是可望而不可及。首先上市公司的门槛极高,通常情况下只有极其优质的公司才可能达标,其漫长的申请上市的过程对于急需钱用的中小企业真可谓是空中楼阁。想想吧证监会的官员期望十年后上市公司总数量超过1万家,这对于4200万家中小企业来说,上市融资跟摸彩票中奖有一拼了。

当然理论上中小企业还可以发行公司债来筹集资金,可是相同的高门槛也将他们挡在了债券市场之外。

(二)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

虽然得不到正规金融体系的支持,但是中小企业还得发展,那么钱从何来。当然企业主一定会有一部分资本投入到该企业,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这部分钱显然不够了。必须筹钱而正规渠道希望渺茫,企业主必然就将目光落到了自己的亲戚朋友身上,民间金融这个古老的但却是中小企业这时最有可能得到的融资形式正式的支撑起来民营企业这片天。央行2011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显示民间金融的规模已经达到14.27万亿元。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温州中小企业的融资比例超过40%来自于民间金融。这的确对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居功至伟。但是现代金融的核心问题“信用”问题却是民间金融的先天短板。中小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一般比较恶劣,一旦市场形式不好或者经营不当,所借资金的归还问题就能使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由于信用问题,中小企业的借款一般要付出高额的利息。例如在三线城市的安阳,民间借贷的“公允”利率为月息3分(年率36%),远高与同期6.56%的国家一年期基准利率。在温州甚至于出现了年率150%的惊人高利率,从而使事情的发展走到了它的反面,大量的老板“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高利率不仅使得企业主动了别的念头,同时又促使从事民间借贷的中介组织必须将吸引了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热门的具有高额回报率的经济领域,比如高涨的股市、疯狂的房地产、甚或于鄂尔多斯的煤。在这些领域中的民间资本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已经难觅踪迹了,体现出来的却是极大的增加了该行业或地区的价格波动,累积了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而一旦投资失败则又是一批“跑路”。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多层次金融体系

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是稀缺资源,国家在金融领域利用实行了利率管制和信贷规模控制,这就导致了大中国有企业能够得到信贷支持。所以当下真正意义上的放开利率管制,是市场的利率根据资金的供给状况上下波动。这时形成的利率才是真正的市场利率,才能真正将过高的利率驱逐出市场。

在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比如城市银行、县镇银行、信用合作社等。而小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直接就是中小企业。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中,大企业主要依靠五大行和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中信、民生、华夏等)以及资本市场融资。中小企业则向数以万计的小型金融机构融资。

(二)中小企业本身应当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好的公司才是贷款方放款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在做好产品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建设,要以现代化的企业要求自己,建立完善的经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财会制度。其在融资方面的要求就是能够释放出足够的信息,使得贷方能够做到对贷款性质的充分了解,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失败。

(三)规范和完善民间金融

在利率已经市场化的前提下,高利贷将被根除。对于还希望高额收益的民间资金可以考虑股权投资。即这一部分资金直接成为企业的资本金,虽然风险大但其收益也是可观的。现在的风险投资就是一种可考虑的形式。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公司,利用民间资本采用租赁的方式为中小企业主融资,这种方式风险较小。与之对应的要对贷款担保公司和民间借贷公司以及各种其他传统的民间借贷形式进行严格的监管。其目的是不允许出现过高的利率,因为高利率一旦出现民间资金就会投向这个无底洞。过高的利率必然不是正常的生产所能负担的起的,这不仅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减少,更为恶劣的是人为抬高了所有企业的资金成本,受益的只是一群食利者,而整个经济发展受损。

篇7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审贷机制信用体系担保体系

在浙江省,并非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实际上,那些经营状况好,信用水平较高,财务透明度高,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而且有充足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是各商业银行竞争的客户,真正融资困难的是那些管理水平低下,资信状况不高,自有资本不充足,缺乏有效担保方式的中小企业,在规模上讲是一定规模以下的微小企业。本文所讲的中小企业即为融资存在一定难度的中小企业。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通过对浙江省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1.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混乱,担保无法落实,信用状况偏低等方面;2.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比如,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准入门槛过高,对信贷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可供利用融资品种过少等方面的原因;3.整个社会层面的原因,最为重要的两点:(1)全社会的可供利用的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这使得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担保体系不健全,现存担保体系管理机构不统一、资金来源有限、专业人员欠缺等。

二、浙江省商业银行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采取的措施

1.由政府对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补偿,提高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2005年,浙江省制定了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其中, 风险补偿资金是鼓励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小企业贷款的政府引导性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小企业贷款而产生的风险进行补偿,也可以对增加贷款较多、风险控制较好的中小企业进行适当奖励。

通过试点银行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和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的试效果可以看出,这种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2005年,浙江省37个试点市、县,银行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了24.55%,高出全省增幅7.27个百分点。其中工商银行从2005年1月至今年6月,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长了138亿元,其中微小企业贷款增长21.11亿元,占15.3%。其中,2005年当年,试点的37家支行符合风险补偿办法考核口径的微小企业贷款合计较年初新增11.47亿元,占全行微小企业贷款增量的86.2%,增幅达117.22%,贷款户数较年初新增1300多户。农业银行截至2006年6月末,支持小企业总数达到14055家,占法人客户总数的94%;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69亿元,占法人客户贷款总额的71%;今年上半年新建信贷关系中小企业1063户,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51亿元,增量占全行法人客户贷款总增量的83% 。

2.下放审批权限,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原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一直围绕着大客户、大项目的管理进行设计,组织架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定价管理、激励机制、信息统计制度等方面,尤其是审贷机制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特点和要求。

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上的特点一般为:需求旺、时间急、频率高、额度小,为适应其特点,商业银行必须建立高效便捷的审批机制。

以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为例,该行对浙江省部分强县支行转授了单户3000万元的授信审批权,对一些支行转授了单户1000万元的授信审批权;对二级分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的审批权限扩大至单户1000万元,并允许二级分行按80%的比例对县级支行进行转授权;客户信用等级认定权转授各二级分行,并允许各二级分行向县级支行转授小企业信用等级认定权;对单户信用余额500万元以下的微小企业短期信贷业务,在业务审批流程上允许不经过贷审会审议,单笔信贷业务审批同意后视同核定等额授信额度,信用等级评定可与首笔信贷业务审批同步操作;对于单户信用余额150万元以下微小企业短期信贷业务,审批权进一步转授给符合一定条件的二级支行。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的效率,符合了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3.制定新的目标市场的定位方式。商业银行贷款历来偏重于规模大、效益好、有充足担保的大企业,而忽略了中小企业,这样,使得中小企业获得资金增加了难度。

建行浙江省分行提出“大中有重、好中选优、大中小客户合理分布”的客户发展战略,将优质中小企业列为目标客户,淡化了所有制和规模因素,尤为注重从中小企业中选择优质客户,比如: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有市场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朝阳产业、传统特色产业以及高增长型的新兴行业企业中信用等级A级(含)以上、无不良贷款、价值贡献1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

这种筛选优质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方法,既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一定的贷款支持,又能够使商业银行获得较多的收益。

4.在具体业务操作上,各商业银行业摸索了一定的方式。针对各种具体的情况,各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业务操作方面也有了许多改进,比如:

(1)融资安全线管理:即对小企业客户逐个核定相对安全的授信控制额度,全面掌握信息,如实评价小企业还贷能力,客观的衡量贷款的风险,以防止对目标企业授信过度。例如:授信额度=房地产价值*70%+机器设备价值*50%+存货*60%+应收账款*60%等具体方式。

(2)建立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即在法律法规和人民银行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市场利率状况、筹资成本、贷款期限、贷款目标收益等方面,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利率,也就是“一户一价”的定价方式。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的性质、质量等方面进行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比如:对于优良企业,可以在一般期限贷款利率基础上下浮10%;对企业和业主、股东不动产提供抵押担保从而风险度较低的企业可以下浮20%;对生产性现金流量充足、销售货款回行率高的开户企业实行与存款基数相适应的贷款0.54%的特惠利率。

(3)改进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比如弱化存款、结算等业务量考核,强化其贷款户数、贷款额度及质量、收益水平、经济资本回报率等方面的考核。这样,有助于克服信贷人员“惧贷”的现象,增加信贷人员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4)对中小企业审核方式方面的改进:淡化单一的按财务报表方式审核的方式,专门制定针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利用一些新的指标来判断企业信用级别,比如,“法定代表人及股东的品行、企业自有资金、货款归行率、日均存款余额、销售纳税额”,“生产经营活动合法性、经营效益稳定性、发展阶段成长性、现金流量充足性、信贷担保安全性、经营者行为和信用可靠性”。而且,考虑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根据企业现金回流状况确定企业的还贷期限,防止贷款周期与企业经营周期相脱节,防止“短贷长占”。

通过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操作方式,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不仅自身获得了一定的收益,而且,也满足了一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

三、为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金融体系应进行改进措施

1.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体系。虽然目前有几家商业银行已经不同程度的推行了中小企业征信制度,但并没有纳入国家信用管理体制,各自为政,缺乏权威性、规范性、专业性和技术性,从而在对中小企业信用进行评判时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所以,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制。

(1)在信用征集方面,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与其发生业务往来的各企业的信用档案,征集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个人信用信息等各方面信息,并及时连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这样,信息共享,从而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共享的信息体系。

(2)在信用评估方面,应成立专门的信用评估机构,利用企业的各种信息,利用有一定资质能力的信用评估机构进行客观、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以便准确地反映企业信用状况,提示企业信用风险。

(3)在信用激励方面,对于不同信用级别的中小企业,提供不同期限、不同额度、不同利率的贷款,以达到激励各中小企业提高自身信用状况的目的。

2.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我国现存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存在以下缺点:缺乏统一管理机构,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约束,资金来源不足等,所以,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1)可以成立一个政策性担保机构,用于对担保机构进行行业指导和监督,由政府出资,采取市场化运作,在其监督管理下,使得整个担保行业规范发展。

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融资效率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政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政策。但由于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制度和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决定了目前政府政策只能逐渐地改变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短期内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存在“麦克米伦缺陷”。面对客观现实,对中小企业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从主观条件入手,从自身做起,提高融资效率,以此来缓解融资难问题。

1 郑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郑州市中小企业,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一直以来都在85%以上,是郑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但和其他中小企业一样,郑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样遇到了融资障碍。郑州市中小企业局曾对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做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资金短缺。2000~2005年企业资金情况统计也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0~2005年间郑州市中小企业的资金情况总体上说在逐步的好转,但仍不容乐观:企业中感到资金紧张的比例较高,并且远高于感觉资金充足企业所占的比例;景气指数6年来始终小于100,处于不景气状态。这表明郑州市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情况较严重,融资难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郑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内部融资,其中小型企业更依赖于内部融资,二者的均值达到78%;其次是银行信贷融资;此外还有亲友借款、商业信用等融资渠道。股权融资虽是主要的直接融资方式,但在郑州市中小企业融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综上所述,资金短缺、融资方式单一且主要依赖内部融资是当前郑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最大特点。企业融资是为了满足企业战略调整、产业扩张、现金周转等方面的需要。企业的融资方式决定着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效率,而融资效率又直接影响着企业融资目的是否可以有效的达到。郑州市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状况的效率如何,需要通过理论分析来评价。

2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2.1 融资效率的界定

研究企业的融资效率,就是分析企业融资过程中所采用的融资工具融通资金的质和量两方面效率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融资效率做出综合评价。结合效率的含义,企业融资效率的高低体现:第一,企业能否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及时融通到所需的资金。投资主体提供资本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由市场条件所决定,所以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受市场条件的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从其自身角度来看,就是在一定市场约束条件下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以最低的成本,及时、足额地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企业高融资效率的体现。第二,企业所融通的资金能否得到有效的利用。企业利用一定的融资方式融通到的资金并不是企业融资过程的终点。企业融资效率与资金的使用率、所投资项目的效益直接相关,融资效率的高低要考虑融资主体使用资金的收益性或增值性。

2.2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这里采用模糊集中意见决策法对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进行评析。郑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内部融资、银行信贷、民间借贷和商业信用。现阶段股权融资虽然所占的比重较小,但它却是企业直接融资也将是未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所以将其作为评价对象。这样所确定的评价对象集U={U1,U2,U3,U4,U5}={内部融资,银行信贷,民间借贷,商业信用,股权融资}。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这里选取主要的五个因素: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主体自由度、融资机制规范度和融资风险。下面对各融资方式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

(1)融资成本。效率的微观含义表明,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成反比,融资成本越高则融资效率越低。从融资成本角度来说,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在各种融资方式中是最高的。因为目前在我国上市资格还是稀缺资源,企业申请上市的相关费用很高,上市后还要聘请专业的法律和会计机构作评估进行信息披露。据统计企业上市实际发行费用占发行额的1.84%~3.98%。民间融资成本一般称其为黑市利率,基于民间融资的高风险,黑市利率很高。银行利率水平低于黑市融资利率,而且银行信贷合约一般由银行和企业直接谈判达成,灵活性强,但与内部融资和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贷的融资成本还较高。内部融资是企业将自己的利润转化为积累,这种融资方式表面上不需要付出代价,但实际上也有成本问题,如机会成本。商业信用是一种“自然性筹资”,它伴随商品交易自然产生,不需办理手续,一般也不附加条件,若没有现金折扣或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应付票据,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并不产生融资成本。但由于商业信用所筹得的资金一般较少,所以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说,其实际总成本大于内部融资。

(2)资金到位率。从资金到位率角度评价融资效率,上述的融资方式中内部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是最高的,只要公司决策者做出了决定,将企业利润留在企业内部,这是没有障碍的。商业信用作为自然性筹资方式,只要协议达成即可交易,资金到位率仅次于内部融资。民间借贷同商业信用相似,协议一旦达成,资金到位非常迅速,但和商业信用相比民间借贷有资金周转的时差。银行信贷资金中,信贷资金到位率一般不高。在我国资本市场成熟度不高的情况下,股本募集不足经常出现,股权融资的资金到位率很低。

(3)资金使用的自由度。企业对以不同方式融入的资金,自由支配的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内部融资资金在所有融资方式中自由度最高。股票融资的资金的自由度也较高,在实际操作中,只要及时披露,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可以随意更改资金投向。银行信贷融资资金使用自由度要低于股票融资,因为在借款协议中,一般对资金的使用方向都有明确的规定,并附有违规处罚的条款。民间借贷的出借者更关注借贷的归还和高额的利息,对资金的使用过程不甚注意,且由于能力限制也无法跟踪监控,相对于银行信贷而言,企业对民间借贷资金的自由支配程度要高。商业信用不涉及资金的流动,且发生在专项交易中,所以资金使用的自由度最低。

(4)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机制规范度也就是资金市场的成熟度。机制规范的资金市场融资渠道多、风险小,融资效率也就高。目前我国资金市场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小企业遇到资金问题时大部分靠银行贷款解决,所以银行信贷制的规范度最高。股权融资发展历史短,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但它作为较为正规的融资渠道,其机制规范度较高。民间借贷是种非正规的融资方式,借贷发生时主要靠当事人双方的约定,规范度较低。商业信用一般约束条件较少,更多的是信用道德制约,规范度和民间借贷相当。内部融资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前,可以说无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由于有公司法和新会计制度的约束有所规范,但是其规范程度仍最低。

(5)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是指资金使用者使用不同来源的资金可能承受的损失。由于股权融资和内部融资都不需要偿还本金,不受使用期限的限制,不会产生因不能偿债而产生的各种风险和不利影响,所以相对于其他债务性融资方式来说二者的融资风险较小,但从控制权损失的角度讲,股票融资风险远高于内部融资。民间借贷由于缺乏正式的法律法规保护,从而无法诉诸于法律的保护,所以对资金借出者来说风险较高,但从资金借入者角度,民间融资风险要低于银行信贷融资。银行信贷借钱还钱都按协议、规定办理,逾期不还被罚款、被冻结存款,以后也得不到后续的贷款资金。商业信用融资的期限较短,如不能及时地偿还应付账款将失去信誉,以后的交易也很难达成,所以其融资风险介于银行信贷和民间融资之间。

将各种融资方式在单因子下的选择进行排序,可得如表2所示的结果。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不仅仅是建立在单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还应该是建立在对以上各种影响因素权衡基础上的综合比较。基于以上的初步判断,下面采用模糊数学中模糊集中意见决策方法对各种融资方式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虽然是已经量化了的数据,但只能定性说明效率的高低。根据表2的分析结果,对以上五种融资方式在不同范畴的融资效率进行单因素效果排序。将单因子排“第一”的赋值为“4”,即Borda数为4。依次类推,“第五”的赋值为“0”,即Borda数为0。可分别计算出U的Borda数,B1(U1)=4,B2(U1)=4,B3(U1)=4,B4(U1)=0,B5(U1)=4,所以B(U1)=16;同理,B(U2)=8;B(U3)=8.5;B(U4)=8.5;B(U5)=9。将Borda数的综合效率排序,有B(U1)﹥B(U5)﹥B(U3)=B(U4)﹥B(U2)。按Borda数集中后的融资效率排序为:U1,U5,U3=U4,U2,即中小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排序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股票融资;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而言效率相当,排第三;最后是银行信贷。

3 结 语

篇9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下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商业银行推出了众多具有倾斜性的政策,但从总体趋势来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弥补“麦克米伦缺口”,直接融资需要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融智”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形式,从融资导向上应当是倾向于稳健、相对低风险的融资形式,这种经营风格上的保守也是银行对存款人负责的一种必然要求。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则可以吸引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进入到中小企业,这些能够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在进入中小企业的过程中,也会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进行全方位的市场约束,这包括在选定拟进入的中小企业时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在进入之后会积极督促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随着各地场外交易市场的建立,中小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有了更多新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职能也正悄然发生变化。民生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就提出了“融资+融智+融合”的服务理念,从传统的贷款银行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为场外交易市场担当财务顾问

“场外交易市场综合金融服务”是民生中小企业“融智”及新兴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期,这一业务在天津分行的业务实践中取得阶段性突破。

今年11月,民生银行天津分行成功帮助天津股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天交所”)拟挂牌客户苏州神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元”)完成首轮定向增资,募集资金1300万元,2012年的静态发行市盈率为16.67倍。

据介绍,神元是江苏省最早专业从事铁皮石斛产业研发、生物组培、生态栽培与深加工的企业,也是江苏省唯一一家通过铁皮石斛“GAP认证”及“有机认证”的农业科技型企业,目前拥有铁皮石斛组培苗年生产能力1000万株。神元计划在5年内建成江苏省最大的铁皮石斛研发中心及种植基地,将铁皮石斛打造成同里旅游品牌特产,并力争实现公司上市。

篇10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模式选择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要求政府退出对竞争性行业的干预,使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到各个行业,对不同行业中的中小企业由政府或政府的机构进行选择并提供某种形式的融资便利,似乎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原则。但是,纵观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都有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制度建设,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大力的制度支持。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必然涉及到制度模式问题。

在构建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时,有政府主导型法律制度模式和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模式可供选择。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市场经济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拥有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政府的作用只需要体现在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即可。但是,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这点在中小企业融资上表现的尤其明显。在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上,计划经济色彩浓厚,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上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立。要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机制,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完善是艰难的、也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障碍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容不得等待。笔者认为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模式的选择上更多的应该参照日本的经验,在政府主导下构建以间接融资法律制度为主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中的主导性作用,构建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及与法律制度相配套的经济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二、建立政府主导型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一般限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克服市场失灵。分析建立政府主导型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的原因也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一)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需要。所谓公共产品,指的是不能被独占运用,成本收益不能被内部化,而这些资产不可能靠私人竞争在自愿的双边契约中来配置的产品类型。

1、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实际上是向社会提供一个缓解就业压力的公共产品。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解决就业问题本身对政府和社会来讲就有很强的收益外在化的特征。这个问题可以从另一侧面来思考,假设一个社会中中小企业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非自愿的失业”人数将大幅增加,而失业增加显然会带来政府用于失业救济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果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小企业能否克服金融缺口和金融困难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很自然,政府应把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失业显然是一种社会效率的损失,缓解失业问题带来的效率损失和其他的经济社会后果的最佳途径是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机会不能够靠政府去直接创造。依靠政府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只能短期性地缓解就业压力,从长期来看,解决就业问题要依靠私人部门长期投资的增长。从实际效果看,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最好的载体,中小企业人均资本量大大低于大型企业,这意味着中小企业资本量的增加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有资料表明,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劳动者更倾向于建立自己的中小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就业机会有一定的“自我繁殖”能力。政府设立信贷担保计划会缓解中小企业信贷缺口,使中小企业资本总额扩大,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能够有效的缓解甚至解决失业问题。

2、政府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市场环境和金融制度。20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被越来越多地认识。在我国由于地方政府直接面临着解决地方就业问题的压力,许多地方设立了地方的信贷担保计划,这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还应明确,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提供担保服务,只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一个部分,对我国来讲,相关的公共产品还包括市场环境建设和金融制度的建设,这一点对于从体制方面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困难和扭曲可能有更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许多行业,资本运行障碍较小的行业都存在着较严重的市场准入障碍,这种障碍显然使原本可以产生的中小企业无法设立,这自然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的金融活动“胎死腹中”。再如,当金融管理当局对民间融资采取一种全面否定和进行打击的政策取向时,风险投资、事业发展基金等种子投资基金性质的民间资本由于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而无法发展。另外,民间的信贷行为也可能会因为契约无法得到保护而转入地下。在国外与中小企业融资紧密联系的民间投融资体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产权和资本交易市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的“基础设施”,而这种基础设施实际上是以政府提供完整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保护体制为基础的。这种法律保护和维护制度事实上是政府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

3、政府须为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提供信息服务。除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外,政府应提供的另一个重要的公共产品是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紧密联系的信息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中,资金供给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与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许多信息是很难获得的。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无法判断中小企业目前和以往的经营状况,无法判断中小企业的努力程度,这样使金融机构无法提供信贷。中小企业的许多信息是私有化的,有些信息需要金融机构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监督才能获得,政府不可能提供。但是对于中小企业一些历史性的信息和一些宏观性质的信息则是政府有能力提供的。而这类信息对于金融机构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成长潜力和信用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提供的信息可以包括企业的纳税情况和与纳税情况相关的财务报表。从纳税情况可以分析出企业的销售情况(增值税、销售税)和盈利情况(所得税),从财务报表则可以分析出企业的资产结构、资产的流动性状况、企业的成长情况等一系列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对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资金的借给者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政府来讲,这部分信息收集的边际成本是较低的。政府部门只要在确认企业纳税资料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做好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即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另一类关于中小企业的信息是关于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状况的宏观信息,这类信息一般不会由私人部门进行生产,而这类信息对于金融机构确定向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及投资者进行投资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类信息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在收集信息,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提供。

(二)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市场失灵。一般理论界将市场失灵分为两种:一是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就是说即使市场机制已经非常完善,达到完全的理想状态,这种失灵现象仍然会存在,比如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就属于市场机制所固有的失灵。二是正常偏离理想状态下的市场失灵现象,这种失灵一般产生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市场经济非常发达,达到了完全的理想状态,这种失灵就可以避免。本文将前一种失灵称之为市场缺陷,后一种称之为市场失灵。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中,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都是存在的。一是融资市场机制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市场缺陷,即使融资市场机制非常完善,中小企业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也会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克服的失灵现象。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性是所需资金数量不多、频率高,资金安全性监管成本高昂。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够专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高、破产率、倒闭率高,从而导致融资风险比大型企业要高。而且由于中小企业本身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在获取批准必需的信息时成本过高。以上种种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性和中小企业的特征决定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可能获得解决的。二是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尚未达到理想条件,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导致了市场失灵,本文在这里称为市场失灵,这种市场失灵在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说中小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导致获得贷款支持、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缺乏层次性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来得到解决的。

三、建立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法律制度原因分析

(一)市场机制不完善是目前不具备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前提条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在中短期内选择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还不具备相应条件。市场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且实施力度不够,导致信息成本较高。2、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披露内容的及时性与真实性较差,也导致信息成本上升,并削弱了市场信心。3、尚未建立起可信度较高的信用评级制度,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4、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还刚刚开始,内部治理结构很不完善,导致了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外部人由于信息的缺乏无法了解资金的使用去向,容易出现道德风险。5、针对中小企业的第二板块虽已建立,但是仍然需要较长的完善过程。

(二)我国强调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模式,决定了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以间接融资为主。从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历程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多元化与政府权力的下放。证券市场的稳健运行要求股权与债权多元化,股东分散化,强调保护投资者,也就是股东利益,从而决定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管理体制,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经营,其主要作用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的环境,以促进经济增长。相反,间接融资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往往伴随着直接干预型的政府管理体制,以方便政府配置银行资源,引导重点行业发展。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之中,完全依靠尚未建立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不可能的,政府仍担负着帮助建立市场机制、完成经济结构调整、适时进行宏观调控并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这是与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作用的不同之处。为此,政府将不可避免地介入社会经济生活,介入金融体系的发展,这也是我国金融市场建立市场机制所必需的。政府干预的载体就是银行体系,而不是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中,政府的作用仅应限于完善证券市场机制方面,而通过干预银行体系,政府可以将资金配置给需优先发展的行业或企业,调整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这样,可以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相对短缺的资源更有效地运用于重点行业,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对于我国这样的转轨经济,有必要在转轨时期保持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同时发展直接融资。

(三)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以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的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就决定了间接融资将是它们的主要外源融资方式。

其一,直接融资要求资金使用者的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中小企业大都难以做到。直接融资由于资金提供者与资金使用者直接进行交易,就要求资金提供者亲自对资金使用者的状况进行了解与判断。而资金使用者只有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会计、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经营状况的透明度,资金提供者才能够据此做出决策,才有可能满足其资金需求。上述要求,大多数中小企业却难以做到。这是因为,不管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为达到较高的透明度所需支付的信息披露、社会公证等费用差别不大,中小企业需要的外部融资规模通常较小,单位外部资金所需要支付的信息披露费用相对就大得多,没有足够实力承担此项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