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融合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饮食文化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饮食文化融合

篇1

关键词:巴洛克 音乐舞蹈文化 影响

音乐和舞蹈史上的巴洛克时期是指17至18世纪的西方音乐。大致时间是从1600年至1750年之间,即从蒙特威尔第开始,一直到巴赫的去世。“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形态不规则的珍珠。最初是用在建筑领域的术语,后来才逐渐用于艺术及音乐领域。

巴洛克时期,中国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各方面都是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由于满族入关,使得民族乐器广泛传入,加上国家富强,中西交流较为广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末一次繁荣兴盛。清朝的各门艺术基本上都是承接明代趋势继续发展的,多种艺术各显民族特色,促进了互相交流和融合。文学方面,清代文学不管是诗词、散文还是戏剧、小说等,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政治方面,清统治者承袭了明朝的制度,而中央集权比明朝更加强化。在文化教育方面,清朝统治者沿用明代的科举制度,以八股文取士,还颁布了捐纳制度。在经济方面,清王朝的统治者尤其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康熙,大胆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使清代经济得到恢复和调整,并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

一、中国音乐舞蹈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此时欧洲作曲家运用中国音乐素材或题材创作富有东方情调的音乐作品并不是个别的现象,如法国作曲家科普兰的羽管键琴组曲第27号中的《中国人》,这说明中国民间音乐已经引起欧洲作曲家的兴趣和好奇。在17-18世纪之交的艺术风格中,也可以找到中国工艺的影响。西方人已经厌倦了统一对称的巴洛克风格,中国艺术的不对称特征恰好表达了新鲜的美学理想。西方人也开始修建亭榭楼阁、带飞檐的屋顶、落地的长窗。在西方发现的“世界”中,只有中国文明的精雅才具有难以企及的神秘吸引力。17-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个文明精雅化的过程,而中国的工艺与建筑正好可以满足王公贵族的奢侈,也可以满足中产阶级的虚荣。西方的中国潮一步步趋向。法国人热衷于举办中国舞会,英国人都在看中国戏,荷兰人在举办品茶会,模仿中国成为当时最时尚的文化。中国文化对18世纪欧洲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潮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璀璨的一章。

二、西方音乐舞蹈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传教士于1583年进入中国后不久,便在肇庆修建了一座教堂,西洋乐器也随之引入。许多传教士都是优秀的乐器演奏者,他们带来了西方乐器并在宫廷中演奏。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于1601年来到北京向皇帝敬献的贡品中就有“西琴”。有的学者认为他所献的乐器就是首次踏上中国大地钢琴的前身:古钢琴。这是西方键盘乐器在中国最早的传播与教学。1668年成书的《西方要纪》是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三人为回答康熙皇帝问西洋风土国俗而撰写的。清代的康熙皇帝请过南怀仁、徐日N、德里格三位传教士作宫廷乐师,他还亲自学习西洋乐器并且在宫中建立一个小型的西乐团,由徐日N任首席乐师,在宫中演奏西洋音乐。徐日N1673年来到北京,进献管风琴一台,古钢琴一台,并用中文撰写了第一部西洋乐理著作《律吕纂要》。之后《律吕纂要》被修订并且部分内容纳入《律吕正义续编》中,《律吕正义续编》是御制音乐百科全书《律吕正义》的补充,它集中介绍了西方调性体系、节奏和五线谱的记法,把西方传统的音乐术语译为中国传统的术语。在舞蹈方面,西方舞蹈对清代舞蹈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主要因为清代舞蹈发展远逊于唐宋等时期,但清代宫廷乐舞毕竟不是空白,主要有两大类:1.佾舞。佾者,列也,是宫廷乐舞行列的称号,始自周代。清代佾舞主要用来祭祀神灵,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又叫《文德之舞》,武舞又叫《武功之舞》。一般是在祭祀开始时舞《武功之舞》,武舞生左手执干,右手执戚。祭祀中间及结束时跳《文德之舞》,文舞生右手执羽,左手执a,两边还有执节者,指挥舞队。2.队舞。清代宫廷队舞主要用于宴飨,其编制、内容不同于宋、元、明等朝代的宫廷队舞。

巴洛克时期中西方音乐舞蹈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较大发展。在这个时期,西方音乐的发展是朝着几个方向同时并进的,乐曲的形式和构造也不断地在发展和演变,呈现新、旧不同风格的音乐同时并存的现象。这一时期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延续与发展时期,我国能保存极其丰富的传统音乐遗产和这一时期民间音乐的空前传播与民间艺人的世代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这一时期不论是对西方的音乐舞蹈发展还是中国的音乐舞蹈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时期。

参考文献:

篇2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以饮食为题材的中西影视剧充满了电视荧屏,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饮食文化内容,并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 王剑晖.从饮食文化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新西部,2008(24).

篇3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哲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173-02

在国际交往众多的今天,我们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各种不同于我们的文化,饮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务,中西方在此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各方面具体的差异和产生原因我们会一一进行分析。

一、饮食观念

1.“民以食为天”、 “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从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多么地重视吃,把吃饭看做是人生至急、比天还重要。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我们的语言和组词方面:无论何时见面打招呼都是“吃了吗?”说人不忠诚是“吃里扒外”、说谁社交能力好是“吃的开”、说经历磨难是“吃苦”、感情中的嫉妒是“吃醋”等等。中国人重视吃、喜欢吃,无论各种场合都能找到吃的理由:人,出生要吃、满月要吃、生日要吃、升学要吃、毕业要吃、升职要吃、结婚要吃、去世要吃;出远门要吃(饯行)、回家要吃(接风)等等。

中国人不仅喜欢吃、重视吃的场合,还强调吃的美味。“民以食为天”但“食以味为先”。中国烹调对美味的追求几乎达到极致,这也是中国饮食独特魅力之所在。中国烹调美味的产生是各种调料、辅料,配料相互搭配、相互调和的结果。中国的饮食观其实是一种美性饮食观,讲究五味调和,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当然中国美食在过分追求“味”的同时,很难兼顾营养,这也是我们感性饮食观的外露。

总之中国人重视吃、强调味,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吃已不仅是填饱肚子维持生存的方法,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中国人重视吃,是因为它是生存的第一要务,也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食不果腹,才会把吃看得重于一切。中国哲学强调“和”,阴阳调和、五味调和,讲究的是统一、融合和和谐。不仅是“色、香、味、形、器”的“和”,还要 “阴阳五行、四季”的“和”,吃饭不仅要味道鲜美还要和四季时令结合,至此才创造出中国的美性、感性饮食观。

2.西方国家虽重视吃,但其不管是在吃的重要性上还是对“美味”的重视上和中国相比都相去甚远。饮食对他们来说大多还是作为生存的必要手段或者是一种交际方式而已。林语堂先生语:“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足以抵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1] 所以,即便他们的食物单调乏味,为了生存他们还是会理性地吃下去的。同时,为了更好地活下去,他们会关心所吃食物是否有营养,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充分吸收。尽管中西方都有食物的搭配,但中国强调的是“美味”,一种感性的享受;西方强调的是营养,一种理性的生存方式。

二、饮食对象

1.“一个民族的饮食与其生存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 [2],“其生存环境不仅决定了可能获得的食物资源种类,而且对于该食物的获得方式和消费方式等也影响至深” [3],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农业基础之上的,所以历来大多以谷物或其他素食为主,肉类为辅。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中国的饮食对象范围在无限的扩大,食物的种类可以说无所不包,烹调方法:炒、煎、炸、蒸、炖、烤、爆、焖、拌等五花八门。食材的丰富、烹调方法的多样化,使得中国人对吃更是乐在其中,并且不辞辛苦地不断追求创新,把吃文化的享受发挥到极致。

中国饮食对象的广泛性是和感性、随意、享受的饮食观念相适应的。哲学观念上的“和”,在这里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一切皆可为我所用,为我所食。

2.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传统农业为畜牧业,种植业只占小部分。所以西方人以食用肉类和奶制品为主,辅以少量的谷物。西方的饮食往往是高脂肪、高热量的,但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他们食材虽营养丰富但种类单一,制作简单。他们吃的目的不在于享受,而只是为了生存和交际,所以他们会很乐于吃“大块牛肉”和“整块鸡”。

理性、注重营养、简单,这依然是西方理性哲学思维的表现。

三、烹调操作准则和程序

1.由于中国饮食对象的范围广,烹饪手法多样,所以烹饪准则和烹饪程序也不确定,且同样变化多端。就算是全国知名的菜,其菜谱上的描述也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模糊。不管是原料、调料或者是辅料,很多时候都是用“一汤匙”、“小半碗”、“适量”、 “少许”等等这些模糊概念来描述的。同样一个菜,因为配料、调料或辅料选择的不同,不同的人做出来有不同的味道,即使同一个人每次做出来的味道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在烹调程序上同样可以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没有严格的操作标准。那么在中国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人更会做出不同的味道、不同的特色,中国饮食也才因此有了不同的菜系。为了追求味道的独特和鲜美,厨师们甚至会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食客和不同的场合把同一道菜做出不同的变化。

宏观、模糊、变化就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饮食操作准则和程序上的随意和不确定性就是其内在影响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操作程序和烹调准则上的随意,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追求至高无上的“味”,对味的强调和追求依然是中国哲学“和”思想的深远影响,阴阳调和、五味调和,食材原料、辅料、调味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而为一,包罗万象。

2.西方国家在饮食习惯上强调的是营养,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天然营养,在饮食对象上相对中国而言又比较的单一,他们吃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充饥和交往,所以他们的烹调程序可以、也能够严格地依照一套标准的步骤进行。“中国人既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至乐之中自然以享受为第一要务;而西方人仅把饮食当做注入一个生物机器里的燃料,难免就要为进食制定清规戒律。” [4] 相对于中国的菜谱,西方的菜谱整体上看是科学和精确的,配料、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的时间精确到秒,甚至他们的厨房里备有天平、量杯、刻度锅、定时器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容器,厨房不像是一个制作、享受人间美味的地方,反倒像个辛苦工作的实验室。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虽然其连锁店遍布全球,但其所有的食物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能吃到的地方都是一个味道,因为他们是严格按照全球通用的一整套操作标准进行烹饪的。这种烹饪手法做出来的食物,几乎都保持着食物本身的味道,即使有不同食物间的搭配,也只是在容器之上的搭配。

西方哲学的理性思维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就是机械、严格的烹饪操作程序。西方哲学强调理性、强调个体和独立。西餐中大部分正菜原料互不相干的搭配风格把这种哲学内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四、饮食习惯

1.中国人用餐,不管是什么样的宴席、怎样的目的、什么样的场合,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围桌而坐。所有的食物,冷菜、热菜、主食、副食、汤、甜点、水果等等,全都放在桌子中间供大家共同享用。同时,会根据用餐人身份、地位、年龄等的不同,尊卑有序地安排不同的座次。大家在宴席中相互敬酒、相互劝菜。此种用餐习惯看起来团结、热闹、祥和,也便于集体情感的交流。

围桌宴饮符合我们中国人“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单道菜品的“味道”、整桌食物的“搭配”,以及用餐人员间的“团结、礼让”,都是中国哲学思想“和”的体现。我们一向以“和”、“合”为最美妙的境界,我们重视整体、强调全局,个体和局部被融合在集体之中,“和”的哲学思想导致了如此的饮食习惯。

2.西方人用餐的主要目的是充饥,其次是交谊。通常情况下的用餐都是分食制,大家各自用餐互不干涉。而西式宴会的核心目的就在于交谊,所以此种宴会讲究温馨、优雅和富于情调。西方人最钟情于自助餐,所有的食物依次排开,大家各取所需,在整个用餐过程中大家可以自由走动,或是取食或是独处,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自由地选择交谊的对象。如果在多人餐桌共同用餐时,西方人更注重的是和相邻人的交谈,而不是全桌人的交流。

与讲究“气”,追求“和”的中国哲学思想不同,西方哲学讲究实体和虚空的分离,强调的是形式结构,他们尊重个体,崇尚个性突出,不喜群体性的交流,这也是自助餐流行的深层原因。

五、餐具、用餐环境及其他

饮食对象的差异以及用餐习惯的不同,也导致了饮食餐具的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对象五花八门,用餐时又是围桌共食,所以筷子的发明和使用简直就是绝配了。筷子虽简单,但却几乎能应付一切食物。中国人用餐,讲究的氛围就是热闹,要场面、好面子,吃饭或喝酒时喜欢大声说话。

篇4

一、饮食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况

近年来,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被逐渐兴起,2012年5月14日,央视在CCTV1《魅力纪录》栏目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致使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新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当下热门的旅游话题。饮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更有利于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一)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

饮食文化是指将食物的原料进行加工、利用、开发制成食品,在饮食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科学、艺术等与饮食为基础的民俗、传统、思想与哲学;即是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相结合的所有食物的概括。饮食文化旅游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品尝各地不同的美食,在了解不同饮食文化的同时,还能将独特的饮食文化传播并发扬光大。学者们已经证明,在游客心目中,传统美食,与此相关的饮食习俗得到高度的认同,受游客的偏好。

(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1.风味多样。2015年国家统计局官网统计,中国已达13.6亿人,因气候、物产、地理、经济、历史等饮食音响,各地的饮食也就形成不同的特色与风味。自古有“南米北面”之说,口味上更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根据地理位置,中国的美食又分“菜系”,即:苏菜、川菜、浙菜、徽菜、湘菜、鲁菜、粤菜、闽菜。

2.讲究美感。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在保持色泽美与造型美的同时,品尝者还能领会到美的感受。在烹饪之前,对选材、选料、刀工都有严格要求,不同的食物,采取不同的烹饪方法,制作出外观优美的食物,从而达到给人以精神与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3.食、医结合。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是对食医结合的诠释。近年来,营养学家除了提倡绿色、无污染、纯天然、有机食品外,还倡导药膳同功。除了对人体摄入吸收良好的营养作用外,还能激发人们的食欲,进而更加强身健体。

二、张家界饮食文化旅游的特点

张家界饮食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华。张家界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张家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土家、白、苗、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0%。张家界属喀斯特石英砂岩地貌,独特的山地特征,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张家界饮食文化。张家界饮食文化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饮食来源广且为绿色原生态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之间,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张家界平原少山地多,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年均气温16°C,日照时间为1449天,全年气候温和多雨,光热充足,生态环境优良,是绿色植物的王国,为各类动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张家界有“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森林植物覆盖率达98%,各种野生动物和森林特产品繁多,属优质的绿色食品,再加上采用土制方法制作,更是追求原始风味。如和渣,土家族的一种美食,将水浸泡过的黄豆用磨石磨碎,将其掺入切碎的白菜叶,然后用温火煮熟即可。这道菜做法简单,但营养价值极高,黄豆富含蛋白质,白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味道鲜美,是当地人常用的一道菜。

(二)饮食具有娱乐性

张家界少数民族节日丰富多彩,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会。白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晚,每家每户都要点火把,火把集中起来后,人们围圈跳舞,并从火堆上来回跨越,以此驱邪避灾。中秋节,土家族不兴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光中,去菜园里偷冬瓜,送给无法生育的夫妇,寓意送子。过赶年是土家人们最热闹的节日,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的晚上,人们围着篝火跳摆手舞,吃大块肉喝大碗酒。在这些传统节日,人们会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制作出对应的传统节日食品。由此可见不仅是吃味道,更重要的是代表特殊的意义。

(三)饮食具有多样性

篇5

一、饮食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况

近年来,随着旅游形式的多样化,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被逐渐兴起,2012年5月14日,央视在CCTV1《魅力纪录》栏目首播的《舌尖上的中国》,致使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新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当下热门的旅游话题。饮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不仅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更有利于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一)饮食文化旅游的概念饮食文化是指将食物的原料进行加工、利用、开发制成食品,在饮食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技术、科学、艺术等与饮食为基础的民俗、传统、思想与哲学;即是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相结合的所有食物的概括。饮食文化旅游是指将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品尝各地不同的美食,在了解不同饮食文化的同时,还能将独特的饮食文化传播并发扬光大。学者们已经证明,在游客心目中,传统美食,与此相关的饮食习俗得到高度的认同,受游客的偏好。(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1.风味多样。2015年国家统计局官网统计,中国已达13.6亿人,因气候、物产、地理、经济、历史等饮食音响,各地的饮食也就形成不同的特色与风味。自古有“南米北面”之说,口味上更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根据地理位置,中国的美食又分“菜系”,即:苏菜、川菜、浙菜、徽菜、湘菜、鲁菜、粤菜、闽菜。2.讲究美感。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在保持色泽美与造型美的同时,品尝者还能领会到美的感受。在烹饪之前,对选材、选料、刀工都有严格要求,不同的食物,采取不同的烹饪方法,制作出外观优美的食物,从而达到给人以精神与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3.食、医结合。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是对食医结合的诠释。近年来,营养学家除了提倡绿色、无污染、纯天然、有机食品外,还倡导药膳同功。除了对人体摄入吸收良好的营养作用外,还能激发人们的食欲,进而更加强身健体。

二、张家界饮食文化旅游的特点

张家界饮食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华。张家界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张家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土家、白、苗、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0%。张家界属喀斯特石英砂岩地貌,独特的山地特征,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张家界饮食文化。张家界饮食文化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一)饮食来源广且为绿色原生态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之间,北中纬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张家界平原少山地多,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年均气温16°C,日照时间为1449天,全年气候温和多雨,光热充足,生态环境优良,是绿色植物的王国,为各类动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张家界有“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森林植物覆盖率达98%,各种野生动物和森林特产品繁多,属优质的绿色食品,再加上采用土制方法制作,更是追求原始风味。如和渣,土家族的一种美食,将水浸泡过的黄豆用磨石磨碎,将其掺入切碎的白菜叶,然后用温火煮熟即可。这道菜做法简单,但营养价值极高,黄豆富含蛋白质,白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味道鲜美,是当地人常用的一道菜。(二)饮食具有娱乐性张家界少数民族节日丰富多彩,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会。白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晚,每家每户都要点火把,火把集中起来后,人们围圈跳舞,并从火堆上来回跨越,以此驱邪避灾。中秋节,土家族不兴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光中,去菜园里偷冬瓜,送给无法生育的夫妇,寓意送子。过赶年是土家人们最热闹的节日,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的晚上,人们围着篝火跳摆手舞,吃大块肉喝大碗酒。在这些传统节日,人们会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制作出对应的传统节日食品。由此可见不仅是吃味道,更重要的是代表特殊的意义。(三)饮食具有多样性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腹地,但交通十分发达,已形成了一座旅游城市应该具有的“阡陌交错”海陆空的交通网。1999年4月张家界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张家界现已开通全国各大中城市航线数条,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常张高速公路自2005年12月正式通车以来,不仅拉近了张家界与湖南省会长沙的距离,更是将张家界拉入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络中。2017年下半年高铁也即将开通。2015年,张家界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5000万,达5050万人次,同比增长分别是36%、30%,旅游总收入为339亿元。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显示,张家界在同类风景旅游城市位居榜首,创10年以来增长之最。在2015智慧旅游大数据年度大会上得悉,张家界成功入选“年度最受欢迎入境旅游目的地”,基于以上数据,张家界发展之迅速。由于韩国、欧美等旅游市场在张家界的兴盛,中西风味店、酒吧、料理等各行各业在张家界蓬勃发展,形成铺面林立,商品琳殖,洋人云集的独特风景线。尤其是餐饮业在张家界获得飞速发展,西餐厅、中餐厅、咖啡馆、酒吧、料理、烧烤店的数量众多,为张家界本土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张家界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一)地方特色不够突出近年来,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纷纷引进外地美食,如闽菜、鲁菜、粤菜、清真菜,菜品出现多样化,口味复杂,本地菜肴与外地菜肴交织,失去了本地菜原有的味道,游客难以再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张家界土家菜,地方特色不再突出。(二)菜单不明码标价知情人士谈论,“吃饭前不问价,结账肯定是两种价。看人定价与偷换换柱是常用的黑色欺骗伎俩。张家界旅游市场的确存在一些害群之马,不明码标价为这些招数提供发挥的空间,绝大多数经营者是奉公守法的,但即便是有少数害群之马,也足以使我们这样一个城市受到巨大的伤害。对这些害群之马,将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三)以享受为主,参与性不强张家界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一般只在食物上下工夫,事实上,游客的兴趣不仅体现在进食中,而且也表现在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品尝佳肴美食可以令人身心感到舒适,制作食物过程更让人联想到进食时的欢悦心情。张家界旅游市场上,目前能够让游客直接参与制作饮食的旅游项目的几乎没有,如单调的品尝蔬菜宴、农家宴等,不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张家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政府定位,精准营销政府既是领导者、组织者,又是执行者。张家界饮食文化想要得到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政府联合相关旅游部门,通过调查研究,结合目前张家界饮食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推广方案,巩固薄弱环节,精确定位,全面营销。(二)重视文化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所谓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各种需求,同时,保持和提高未来发展的机会。张家界的饮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它不是无止境的,所以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应做好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应重视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取材,特别是注意饮食卫生与健康问题,这样饮食文化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才能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三)饮食文化资源与景区相结合张家界自然景点较多,可游山玩水、文化考察、户外拓展等。在进行自然风光开发的同时,可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与景区旅游线路相结合,将两者的功能进行互补,即可游览又可品尝。如:张家界老道湾景区,可娱乐可观赏可住宿。(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专业知识,这是服务的基础,也是丰富游客文化经历的必要条件。其次还要提升人员素质,如果素质较低,则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还会破坏张家界饮食文化的形象。除了定期参加各种培训之外,还可到发到地区进行交流与考察。

五、结语

篇6

虽然全世界的人类都会有饮食这一生活习惯,但是由于有不同的经济、政治、地域、天气、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影响,于是便形成了不同的饮食观念、饮食习惯等,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饮食文化差异。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1.饮食观念的差异

1.1中国的饮食观念

我国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就重视农业而抑制工业,而且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支撑着整个国家过了2000年。艰苦耕作的农民们或者因为国家政策要交税,或者因为受到地主的剥削,或者因为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收获的粮食很实在很难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所以自古以来,解决温饱问题是很多中国人的主要矛盾。发展到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大家注重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了,而是更加注重饮食的质量了。于是,随着这浪潮,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厨师,开始研究饮食文化,开始研究烹饪,开始研究食材的搭配等,所以我们中国人在饮食中很注重色香味俱全的搭配的,视高质量饮食为一种享受,而非仅仅只有充饥的功能。

1.2西方的饮食观念本文由收集整理

至于西方国家的经济一直都不比东方落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机械化大生产,人们的生活节奏又大大的提高,这造成了西方国家的人们对饮食熟视无睹,认为饮食仅仅是充饥果腹的手段而已。但是,从另一方面分析,他们采用了更科学、更规范和更合理的方式为自己的三餐搭配,很注重营养充足,适量搭配的健康饮食。特别是现代出现了营养学时候,更助长了他们在饮食方面的理性分析倾向,甚至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来配给饮食。

1.3小结

总的来说,如果在西方国家注重营养搭配的基础上,再发展味觉上的享受,这才会使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加完善,而且将有利于将西方人所说的chinese food推向国际。

2.饮食内容的差异

2.1中国的饮食内容

在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在,国家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但仅限种植业,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米饭,北方的面食,都是中国的主食,可见,我们中国都是以素食为主。其实从东方人的体型就可以知道我们的饮食比较素,东方人都是以身材矮小、骨细肩窄为主。而且在中国经济落后的时代,很多平民百姓都买不起肉食,特别是在凭粮票购买粮食的时代,更加少有肉食,大概是在春节等重要的节日中,人们才舍得买肉食。但是现在中国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人民的餐桌上找到越来越多的肉食,特别是过年过节,或者是招待客人的时候,鱼虾蟹、鸡鸭鹅、猪牛羊都常常出现。

2.2西方的饮食内容

在西方国家则比较重视牧业,特别是某些国家更加以动物发展出另类的文化,例如美国的牛仔文化,西班牙的斗牛文化等。而且西方很重视航海文化的发展, 因而渔业也发展得很好,这两点决定了西方人以进食动物为主。再次,西方人因为注重营养的摄入以保证体能的充足,他们都很注重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所以西方人的体型都是高大肥胖、骨大肩宽为主。但是由于现在西方人摄入太多脂肪,营养师建议他们的餐桌上应多增加蔬果类的食物,以增强消化。

2.3小结

总的来说,中西方的饮食内容都有发生变化,素与荤的搭配也日催合适,健康饮食的观念也以深入民心。

3.饮食方式和餐桌礼仪的差异

3.1中国的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

因为中国以素食为主,大多书人都以筷子、勺子为主要的餐具,方便使用。很多外国人都不会用筷子,因为这与手的灵活度有关,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属于心灵手巧的类型的,而外国人则比较豪放,所以比较难学会用筷子。

而平常饮食的方式,我们则大多以围餐为主,即放几盘菜在中间,大家喜欢吃多少便夹多少,尽量做到不浪费的原则。因为我们中国以前经济较落后的时候,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养成了中国人节俭的优良习惯,所以围餐就是尽量避免个人饮食的浪费。再次,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一家人一起围坐在餐桌前,互相夹菜,有利于维护家里和睦的气氛,无论是过年过节或是喜事丧事,一家大小都会坐在一起吃饭。长久以来,围餐已经成为家庭聚会的主要形式了。但是围餐也有不讲究卫生,容易传播疾病的缺点,所以现在如果是在公共食堂,大家都以一人一份饭菜为主,卫生观念以逐渐提高中。

3.2西方的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

西方国家的人们因为以肉食为主,所以他们以刀、叉、勺子为主要的餐具,而且刀子也分为切包和切肉的不同,勺子也分了汤和食物的不同使用,他们的排放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但这也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

而进食的时候虽然都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但是都以一人一份食物为主要的形式,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西方国家的文化讲求的是自主独立,讲求个性,若不断给客人夹菜,客人会觉得主人在强迫,没有礼貌。虽然缺少了互相夹菜的温馨,但是也多了一份卫生健康的保证。西方人的餐馆都是很安静的,因为他们觉得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而且很可能会打扰其他人进食的心情,侵害了其他人享受安静环境的权利,所以西方人在餐馆进食时要不不说话,或者很小声地交谈,尽量做到不打扰其他人。

3.3小结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各有特点,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生活习惯、文化氛围都造成的。现在随着世界全球化得趋势,中西方的饮食方式也开始走向日趋融合的方式,中国人经常吃西餐,西方人也开始青睐中国的食物,方式也随之得以变化。

4.烹饪方式的差异

4.1中国的烹饪方式

在中国,烹饪是一种民间艺术,因为中国烹饪追求的是随意性,而非像西方国家那样追求规范化。之所以称中国的烹饪时民间艺术是因为烹饪这艺术存在于家家户户中,食材的搭配、调味料的搭配都是随个人喜欢的,所以可能会出现明明是同一道菜,但是在不同地方食用会出现不同的风味。这些都造就了我们中国的菜系的形成,这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都各有特色,各具自己独特的风味。

4.2西方的烹饪方式

在西方,烹饪是机械化的,严格按照营养学来进行科学搭配,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了一种机械化的技术性工作。由于食客也只注重营养的摄取是否足够,这更放宽了厨师的烹饪技术限制。

4.3小结

在烹饪方式方面,中国注重的是随意性、和合性,而且烹饪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而西方注重的是营养的搭配,因而具有机械性,搭配单一乏味,缺少趣味性。

篇7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 饮食文化 传播文化 翻译

一、中华饮食文化与翻译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文化的传通。对于翻译,传统观念认为,就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的文化问题。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是跨文化传通。20世纪下半叶,翻译的研究出现文化转向,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把对翻译的意义和作用推向了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翻译承载的使命,把翻译置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因此,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也应置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大背景下进行。

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目前,文化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而专门讨论文化某一领域翻译比较少。据悉,北京为了迎接2008奥运,针对菜单翻译问题,向社会各界征集对《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意见,,收录了2700多条菜单及酒水的英文,另外,还专门组织了专家研究讨论有关菜名的翻译,旨在让国外旅客更方便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菜名实际上是一国文化的体现,老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很大一部份就是从中国菜中体现出来的,如果外国人能明白我们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这些菜名弄明白,实在是在学习一门艺术,他们定会因此而更了解和喜欢中国。

二、饮食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基于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来探讨华夏饮食文化的翻译,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问题。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蒋红红,2007)。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构成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华饮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并有效传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文化饮食翻译中,要求译者必须对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欢的方式去翻译中国的文化内容。笔者认为,汉英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促进中华走向世界。但不断交流与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类共性的认识逐渐扩大,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差异不断在缩少,而中华自身的文化身份却变得模糊。正如A.L克鲁伯所说“每一种文化都会接纳新的东西,不论是外来的,还是产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这些新的东西加以重新塑造。”当我们自豪地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被广泛传到世界各地时,我们要注意中国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出和影响。笔者认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趋同过程中保持中华饮食文化固有的个性和特征,保证中华饮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要保持中华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传播,首要的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美国著名汉学家约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传通,如何才能发挥其本质价值,让世界人民都认识中华饮食文化,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华饮食文化翻译中的“痛处”――可译性与不译性

在翻译研究中出现了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译这一问题,是指文化中的意义,即这种文化意义对本文化群体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来说,则是陌生的。我们知道,由于世界各国人民所生长环境的地理、气候及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相互而言有许多新鲜事物。如中国有许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鸡”“双皮奶”等这些有名的民间食品,要把它们翻译出来介绍给外国朋友认识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些传统的食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不能从英语语言的文化中找到相应的词来表示,而且它们当中还隐含了不少历史典故,并非能用三言两语道清楚。

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饮食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金惠康教授认为,对于这种存在的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从翻译技巧的角度看,译者若紧扣原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至少能对作者的意思进行诠译或引申,这样可实现和提高跨文化的可译性”。笔者认为,根据翻译中的对等原则,这种对等是没有绝对的对等,在文化翻译这方面尤为明显。因此,翻译时只能通过寻找相通点而不是相同点,使原语者和目的语者能达到一个共识,这是从实践中已经证明可行的,因为文化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在翻译研究中,有学者也提到,翻译是个的行为过程。由于文化翻译具有跨文化性,翻译必须做到尊重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译文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达到宣传和发扬原文化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

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从北京各大涉外饭店搜集了3大箱菜谱,共30000多个菜名的翻译。有关翻译小组人员研究后,发现其英语翻译五花八门,有的让外国客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以上所举虽是小事,造成的却是国家间的误解。可见,翻译的跨文化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从网络以及相关一些书籍上收集了几百个中餐菜名的英文翻译,并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着三大翻译上的问题:

1.翻译得不知所云

“水煮鳝片”翻译成‘the water boils the shan slice’,如此按字面来翻译成的英文实在令人啼笑皆非。还有把“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红烧狮子头”翻译成“烧红了的狮子头”,“四喜丸子”翻译成“四个高兴的肉团”,看了会叫人跑掉。因此,对于菜名的翻译,译者切忌没理解清楚其真正的含义而直接用字对字的方法来译。这些翻译或是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严重歪曲原名的意思,使外国人读后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不能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

2.表达不一,让人糊涂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一致的现象。由于不同的英语单词,它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对点心类的翻译上。如:

把“馒头”译成:steamed bread; steamed bun

把“汤圆”译成:pudding, dumpling, ball

把“粥”译成:gruel, soft rice, porridge

一个食品竟然派生出好几样不同的东西来,确实让人费解。因此,翻译此类食品时,译者一定要理解清楚各种食品的性质特点,找准相关的词来翻译,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顺手牵羊,东拉西扯一个词来凑合,此做法是对文化极大的不尊重。对此,尽管译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翻译方法是灵活的,但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化的意义与内涵。如“宫保鸡丁”这道菜有常见的3种译法:

Gong Bao Chicken;

Sauteed Chicken Cube with Peanuts;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in Chili Sauce(2007-12-13).

3.不够准确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中国特有的东西是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关的词来表示的。另外,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基本意思――一个笼统的意思,而不能道出其细节。如:中国菜当中,有很多是以“肉丸”为主材料而做成的。可是一个“丸”字,都用‘meat ball’来译的话,笔者认为十分不准确。难道外国人天生来就会知道中国制作‘meat ball’里头究竟是猪肉,牛肉,鸡肉还是鱼肉?在此,译者要注意一点,某些教徒是不能吃某类肉的,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因此,笔者认为翻译的准确性不仅是翻译的一个行为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是尊重各国人民文化的表现。而且,这种笼统的翻译,往往会失掉地方饮食文化的特殊性――文化身份。

再如,中国人除了三餐主食之外,还喜欢吃糕点,糕的品种可谓不胜其数。广东人喜欢吃的早点有“萝卜糕”和“芋头糕”,有人翻译成:‘Fried white radish patty’和‘Taro cake’。笔者查阅了《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两大权威词典,比较了patty,cake,pudding,pastry,dumpling,和bun的词意,认为在翻译两种食品时,根据它们的选料(萝卜,芋头,粘米粉,水),做法(蒸),及特点(软块状),最佳的选词是‘pudding’。

五、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出中式菜名,笔者认为,了解中国菜名的命名方式尤为重要。根据王秉钦教授在《文化翻译学》一书中所提,可归纳出六种方式:以写实物法命名,以写意手法命名,以人物、地名、数字以及颜色命名。从这些命名方式中可以看出,除了以写意手法命名的一些菜名之外,大部分的菜名都显示出菜肴的主材料,作料,烹调方法,口感,口味等信息,有些就以菜肴的发源地和发明者来命名,也有些菜名本身是个历史典故。有了这些信息,译者就可根据菜肴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的方法。

另外,从翻译的内容和本质来看,笔者认为与文艺性的翻译相比,饮食文化的翻译更多的属于科学翻译,因为它是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以求信息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而且,饮食文化翻译有很明显的“准确性,有效性,程式化”(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2004)等科学翻译的特征。至于怎样译,就“要由译者面对文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后决定”,是“讨价还价”的结果。(贺微,2006)基于此特征与目的,笔者对饮食文化翻译的方法归纳如下:

1.直译法

对于中外两国都有的食物或食品,就用现有相应的词或表达来翻译。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等名称可从字典中找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是一些外国有而本国没有的食物,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来翻译。可是对于一些本国有而外国没有的食物,如果外国人有现成的说法,翻译时就可直接采用,如广东有一种瓜,当地人称作“丝瓜”,外国朋友称为‘Chinese cucumber’;如果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话,就得改用别的方法,避免前面所述的那些不该发生的笑话。

2.音译法――创中国特色

音译法可以用来翻译一些本国或本地特有的食品。事实上,国内许多食品的名称如“香槟”(champagen)“芝士”(cheese)“吐司”(toast)“汉堡包”(hamburger)等都是从地道的英语所翻译过来的,久而久之中国人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我们的读音来翻译本国特有的食品,让外国人都熟悉中国的说法及认识它们,据了解,在美国和欧洲的中餐馆中,中文菜单翻译英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音译”,这种方法简洁而直接也很有特色,如豆腐,更多的用‘TOFU’来翻译,美国人点菜时已经会正解地说“TOFU”,还知道它是有益健康的。这才真正做到了传播本国饮食文化精髓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又如“驴打滚”(Ludagur),“狗不理”(Goubuli,后来据此读音定为:Gobelive);再如“馒头”,“饺子”,“汤圆”不如直接音译为:Mantou, Jiaozi, Tangyuan,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也就知道这是地道的中国风味小吃了。

3.混合法

虽然音译法直接而且很能体现中国的特色,但是,对于一些初次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朋友来说,确实有点为难了他们。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译者还最好在音译之后稍加注解或补充说明。如,对“狗不理”可加注‘steamed meat bun’的解释;在翻译“河粉”时,可加注‘cantonese style’使之更准确。

另外,对于一些以人名,地名等来命名的菜名,翻译时可采用音译与直译混合的方法来处理。如“宫保鸡丁”可翻译为:‘Gong Bao Diced Chicken’(笔者译),“麻婆豆腐”译为Ma Po Beancurd 或Ma Po Tofu (注beancurd)(笔者译),“东坡肉”译为‘Dong Po Stewed Pork’。

4.意译法

以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往往其体现了菜肴的很多基本信息,因此比较多地采用意译,主要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或者再加用‘with+辅作料’。如: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红烧牛肉

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时菜鸡片

Tender stweed fish水煮嫩鱼

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茄汁鱼片

Satuteed Slice Mutton with Scallion葱爆羊肉片

Roasted Lamb Leg烤羊腿

Fried Eggs with Ham火腿煎蛋

Traditional Assorted Sweets Beijing Style京味什锦甜食

5.图文声并用

用意译法来翻译菜名,使翻译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强的有效性,但有时候会显得过长,不简洁。为此,笔者认为可以用简洁的翻译加附上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效果会更佳。而对于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的菜名,更好的是通过服务人员现场解说,或者让外国朋友翻译出有关背景资料供阅读。

六、结论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也不断全球化。事实上,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对外的交流。如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等,这些跨文化交流,使中国有机会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把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发扬并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在跨文化的环境中,各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才得以如愿有效地相互交流呢?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探索文化翻译的另一新意义――文化的传播。为此笔者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探讨目前中国饮食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归纳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用以处理翻译中的问题,使翻译真正实现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的本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8]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9]贺微.译学研究的视角与选择[J].中国外语,2006,(5).

[10]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外语教学与究,2002.

篇8

在中国,不管是私人或家庭聚会吃饭,还是因为公务、商务、婚礼等而举办的宴席,大家都围坐在一张圆桌前,这可以从形式上营造一种礼貌、团结、共享乐趣的氛围。而放在圆桌上的佳肴美味,既供一桌人欣赏品尝,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席间,人们相互敬酒、让菜,人与人之间相互体现了礼让、尊重的美好品德。这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和”文化,以及普遍追求“大团圆”的心态。而在西方的宴会上,尽管食品和酒很重要,但是主要还是作为陪衬。举行宴会的核心是交际,在席间通过主客之间的交谈,达到增进友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存在的更为明显的差异是,西方一般习惯于自助餐,即陈列出所有的食物,以便于大家各取所需,而且吃饭时也没有固定的位子,主客人可以自由走动,这样方便人们相互之间交流感情,这也是西方人尊重自我、尊重个性的表现。综上所述,增进友谊、交流情感是中西方宴会共同的目的,其中的差别只是中式宴会体现更多的是全体宾客的友谊,而西方宴会体现出的交谊更多的是在个别如相邻宾客之间。

(1)中国人强调和谐,注重和合与整体。中华民族向来追求“和”与“合”的境界,体现到烹饪方面则为调和“五味”,在食物烹制的过程中,在保持原料自然味道的同时,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调和“五味”,从而达到食物的美味可口。因此,中国菜在烹制时都要选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同时选取多种调料来进行调和。因此,中国饮食往往以其味美而独具魅力。

(2)西方人追求自由,注重个性与分别。中西饮食文化的特征明显的差异是中国重“和合”,而西方重“分别”。在西餐中,正菜的各种原料互不关联,通俗地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烹制时绝不相互搭配或与其他原料搭配,即使有搭配,也只体现在盘子中。例如:“土豆烧牛肉”这道菜,不是在一锅中烹制土豆和牛肉,而是牛肉烧好后再搭配煮熟的土豆。这充分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2在饮食对象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西方人看来,菜肴主要用来充饥,因此往往是大块吃肉、整块吃鸡,而中国往往随意性地使用烹调原料,在西方人看来没有利用价值的原料,在中国可能都是极好的;西方厨师觉得没有办法处理的原料,而在中国厨师的手中却具有神奇的功用。西方人更重视合理地搭配营养,如他们的罐头、快餐等食品,尽管都是一成不变的口味,但是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节省时间,所以西方人往往拥有比中国人普遍健壮的身体,个高、腿长、肩宽,肌肉发达。因此,针对具有明显差异的西方饮食对象,有人认为中国人是植物性格,而西方人属于动物性格。除此之外,中国人一般是一日两餐或三餐,而西方人一般是一日多餐。

(1)西方坚持科学规范地进行烹调。西方在菜谱中都以“克”进行原料计量,而且他们往往喜欢带着菜谱去买菜、烹饪菜肴。但是在复杂的工序面前,他们常常是无能为力,这直接致使西餐缺乏特色。例如:肯德基在烹制炸鸡时,不但要依据配方进行配料,而且还要严格按照规范控制油温和炸鸡的时间。因此,肯德基在全世界的味道都是相同的。除此之外,烹调的规范还要求配料的准确、添加调料时要以克计、烹调的时间要以秒计。因为西方过于强调规范化地制作菜肴,导致烹调变成一种机械性的工作,从而连机器人都可以代劳。

(2)中国推崇烹调的随意与特色。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烹调不讲究精确和规范化,反而显得很随意。在中国的菜谱中,对于菜肴原材料的准备量、添加调料的量常常描述得非常模糊,一般都表述为“少许”、“半碗”、“一汤匙”等等,而究竟是多大的汤匙和碗,“少许”的量究竟是多少,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中国的烹调中,各大菜系的特色和风味都是不同的,哪怕是一个菜系里的同一菜品,也会由于不同厨师的爱好特点,而选择不同的配菜和调料。甚至于一名厨师烹制同一菜品,也往往会根据季节、场合的不同,用餐人不同的身份、口味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烹调的这种随意性的特点,使中式菜肴的菜式丰富多彩。

3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人在烹饪的过程中,喜欢添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其作用是消脂、杀菌、刺激食欲、促进消化等;西方人在进行烹饪时不喜欢添加味精,主要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过多地摄入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国人大多喜欢每天出去购买新鲜的食材进行烹饪,而西方人常常是一周内一次性地把食品购全存放在冰箱里,每天就是吃冷冻食品,而且所吃的罐头以及腌制品的数量分别8倍和6倍于中国人所吃的数量,而这些罐头以及腌制品较多地含有防腐剂和色素等,往往不利于身体健康。在饮食结构方面,中国人每天吃的蔬菜要远远多于西方人,而西方人每天吃掉大量的蛋白质食品,反而由于食用纤维素太少而影响肠胃的功能,因此与中国人相比,他们的消化系统患病、患癌的比例要高得多;中国人往往相对地吃粗粮,而西方人常常喜欢面粉等细粮,实际情况是,粗粮的营养物质多于细粮;中国人偏爱使用植物油烹饪菜肴,而西方人则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而且每天还摄入很多的黄油。

4结语

篇9

一、从自立、亲情入手,优化中西方文化元素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固有的“金字塔”结构变为“倒金字塔”结构,这种变化也导致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由传统理念中“服从家长”变为“要求家长服从”。目前,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到达了空前的程度,孩子没有基本的劳动、自立理念,对自己应该完全能胜任的生活琐事却丝毫没有自理的概念,一味地依赖家长。很多家长也看做理所应当,并将之视为孩子与自己亲近的表现。这种状况的存在和蔓延对幼儿的成长及将来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要从幼儿园入手,开始对幼儿渗透西方的自立教育,让学生帮家长、小朋友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家庭中,鼓励幼儿帮助妈妈摆放碗筷,或者收拾餐桌,洗自己的袜子、手绢,自己整理书包等;在学校,发现小朋友背后的拉链或者扣子开了,主动帮助小朋友拉上或者系上;帮助老师为小朋友发放水果或点心,帮助老师一起做值日、打扫卫生等,从而不断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意识和助人意识。同时,也要倡导小朋友有什么心里话给家长、老师说一说,鼓励幼儿与教师和家长亲近,加强情感教育。这样,幼儿就能接受中西方文化双重熏陶,既有中国传统的重视亲情,又有西方的独立自主。

二、课程内容多元化,多种文化共同熏陶

幼儿园课程的开设有很大的自,不受教育部门的严格控制。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开设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既要让幼儿接受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比如卧冰求鲤、囊萤映雪、程门立雪等,让幼儿初步接受中国文化中的“敬老”“勤奋”“尊师”等文化元素;又要让幼儿接受一些西方的文化元素,给幼儿讲一些西方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丑小鸭》《灰姑娘》等,时常播放一些英文、法文的儿歌,观看一些简单的西方画作,让幼儿直观感受西方文化元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渗透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元素,比如蒙古族的骑射、少数民族的歌曲、舞蹈、生活习惯等。让幼儿从小就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生长,接受多种文化的熏陶,促使各种文化元素自然渗透,以帮助幼儿在文化民主的氛围中成为能够理解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人,使他们既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体,又成为其中有能力的一员。这对今后幼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成长都大有裨益。

三、从饮食、服装等对幼儿进行多元化熏陶

中国民间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缘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所谓中国民间饮食的文化内涵,是指由饮食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意识文化等反映的植根于中华文化的饮食思想和观念。这是反映中华饮食文化本质属性的因素,是中华饮食文化深厚坚实的思想渊源。近年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受西方饮食习惯的冲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儿童更喜欢洋快餐。但是,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都有其文化特色,教师只需向幼儿展示中西餐的不同制作方法和就餐习惯,比如用图片或者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学生喜爱的中国菜和熟悉的西餐,让肉夹馍来PK汉堡,馅饼来挑战披萨,茶与可乐形成对比,面条与通心粉进行对抗,牛排与红烧排骨进行较量……还可以将中国传统服装与西装同时展示:西装裙与旗袍对比,风衣与长衫并列,唐装与西装媲美……让幼儿从小感受到饮食习惯和服装风格的不同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世界多样化的自然呈现,对它们都能抱一种平和的态度去认识、去接受,从小就能在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幼儿长大后快速融入“地球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多元、多彩节日为载体,感受多元文化

篇10

关键词: 中国菜谱 文化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引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外交流日愈频繁,中国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中国菜名作为传递饮食文化的负载词,生动、优美,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因此,使用正确策略并准确翻译中国菜名,对促进和繁荣中外文化和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语言和翻译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特征之一,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现象,每个国家都有特定文化,不同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同一社会群体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文化也有变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研究成为翻译领域新的方向。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存在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方方面面。形成和发展文化的因素有许多,比如语言、宗教、价值、教育、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等。其中,语言对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英国学者Susan Bassnett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给出了生动的描述:语言是文化的心脏,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使得生命能量源源不断[1]。要了解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反之亦然。语言根植于文化,反映着文化,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文化和翻译的紧密联系。翻译不仅是纯语言活动,而且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和两种文化的移植。在今天国际交流步伐加速的情况下,从文化视角研究翻译成为新的趋势。好的翻译应该是同时把源语文字和文化意义传达到目的语当中,使得目的语读者能拥有和源语读者相同的体验。翻译的意义在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通过对其他文明的文化发展的了解,丰富自己的文化[2],这使得人们更能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3]。

二、中国饮食文化和菜名分析

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物质。饮食文化不仅仅指食物本身,更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文化的一部分。饮食反映文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4]。正如文化的特点,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特点。在全球各种各样的菜肴中,中菜以独特风格在世界享有美誉。中国菜肴同时是一种艺术――色、香、味、型、意,传达着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菜名作为菜肴一部分,在传递信息和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有着鲜明特色,这种独特性也存在于菜名中。难怪有些美国人说,吃中国菜肴确实是一种享受,不仅可以犒劳自己一顿美餐,而且可以有机会欣赏菜肴的名字[5]。悠久的中国文化及多种多样的菜肴意味着菜名的文化性和多样性。中国的菜肴命名方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自述”方式命名。

在中国菜名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菜肴是根据材料、配料、烹调方法、容器、颜色、形状、香味、口感和地名来命名的。这类菜名属于“自述”方式,即食客可以没有障碍地直接从名称中了解菜肴。比如:“松仁香菇”、“蜜汁鸭胸”、“白灼时蔬”、“汽锅鸡”、“北京烤鸭”等。

(二)以修辞方式命名。

修辞常常制造出生动的效果,引发想象。因此,在中国菜名中,修辞的使用可以进一步美化菜肴,激起食客的食欲。比喻、类比、谐音、缩写等修辞方法经常用在菜肴命名中,传达出文化背景。材料、烹饪方法、颜色、味道、形状等常常是被描述的对象。如:“松鼠黄鱼”、“太极芋泥”、“金玉满堂”、“蚂蚁上树”、“天长(肠)地久(韭)”、“炒三冬”等。

(三)以人名、典故和传说等命名。

这类菜名借鉴了典故、历史或传说来传达其文化内涵。比如:“大救驾”、“霸王别姬”、“佛跳墙”、“过桥米线”等。此外,有些菜名以人名来命名,以此纪念和歌颂发明菜肴的人,或历史上相关的人物,这也是中国菜名的特点之一。例如:“毛氏红烧肉”、“麻婆豆腐”、“东坡肉”和“宫保鸡丁”等。

三、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有两个基本策略:归化和异化,孰优孰劣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早在1813年,德国神学家兼翻译家F.施莱尔马赫提出,在翻译中,译者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原文作者,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地不打扰读者,让原文作者向译文读者靠拢[6]。在施莱尔马赫的基础上,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它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运用易于接受的目的语文化表达法,使译文通俗易懂。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以源语作者为中心,尽力再现原文的异国情调,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奈达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 “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提倡动态对等,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使源语文化在目的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反应。韦努蒂作为异化的代表人却认为翻译应该强调源语文化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性,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7]。译者需力求再现的正是原文本中那些“诋毁”或抵制目的文化中盛行的形式和价值观念的特征,因而允许译者忠于原文本的某些方面但仍参与影响目的语文化的变革[8]。

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读者需求的影响与制约。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及读者对象,归化和异化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都有存在价值[9]。从表面上看,归化的译法是把两种文化和语言的距离拉近了,异化的译法造成了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扦格,但通过对语言翻译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的考察,我们发现,归化的译法恰恰是把一种文化和语言与另一种文化和语言隔开了,即使后者多少能获得前者的某些信息,也是残缺模糊的,两种文化和语言之间基本上还是互不相干。异化的译法则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促进它们之间的融合[10]。

在中国近半个世纪中,归化翻译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最近二十年,由于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异化翻译的重要性日愈凸显。孙致礼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一文中明确提出,翻译的根本任务是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风味”,主张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退而求其次,进行必要的归化。简而言之,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量归化[11]。

中国菜名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体现方式之一。在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归化让西方食客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没有任何理解障碍,因此常常成为译者的首选。但从中国菜名的特点看,菜名翻译不但是告诉食客吃什么,而且是一项传播中国文化的活动。并且,由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今天的西方食客已经不再满足于知道食物本身,而且好奇并乐于了解菜肴的美学和文化意义。因此,用异化翻译中国菜名不仅有利于保护和发展中国语言文化,而且能够丰富英语语言文化,促成全球文化多样化。

四、 归化和异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运用

(一)异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用于异化策略翻译中国菜名的具体翻译方法有:直译、直译加注解、零翻译及零翻译加注解。

1.直译

直译可以最大限度以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美学价值。直译并非死译。虽然西餐和中餐大不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相似之处。比如说,中餐以其精细的烹饪方法和种类繁多的烹饪材料著称,但烹饪方法诸如炖,煮,煎,炸和许多烹饪材料等也为西方人所熟知。而且,在中国菜谱中,很大一部分菜名是属于“自述”性的――以烹饪方法、材料、颜色、香味、地名等命名。在这些情况下,只需使用直译。比如:

松仁香菇 Black Mushrooms with Pine Nuts

姜汁鲜鱿 Fresh Squid in Ginger Sauce

软炸里脊 Soft-Fried Pork Tenderloin

砂锅滑鸡 Stewed Chicken and Vegetables in Casserole

北京烤鸭 Beijing Roast Duck; Roast Duck,Beijing Style

2.直译+注解

正如上文谈及,有些中国菜名包含了非常鲜明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特色。因此,有些时候要找到相应的英语语言来描述是不大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完全用直译的方法,就会让那些并不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西方人产生误解或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翻译文化元素多的菜名时,直译加注解的方法比较可行。例如:

糟溜三白 Sautéed Three White Slices

(Chicken,Fish and Bamboo Shoots) with Rice Wine Sauce

蚂蚁上树 Ants Climbing the Tree

(Sautéed 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东坡肉 Dongpo Pork

(Stewed Pork Invented by the Famous Poet Su Dongpo in Song Dynasty)

夫妻肺片 Couple’s Beef Lung Slices

(Sliced Ox-Tripe and Tongue with Hot Sauce,Created by an Industrious and Innovative Couple)

全家福 Happy Family

(Mixed Meat & Vegetables)

天麻炖鸡Stewed Chicken with Gastraodia Turber

(Gastraodia Turber is a kind of herbs,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invigor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3.零翻译和零翻译+注释

零翻译是异化策略的一种特殊的翻译方法。它将源语和源语文化直接移入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中。中国菜名中,有一部分为中国语言和文化所独有。要将这些独有的元素精确地译入英语语言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现在这样快速发展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通过零翻译加强跨文化交际。从交流的角度看,它易于理解,不失为一种节约时间和空间的好方法。例如:豆腐―― Tofu,油条 ――Youtiao,馄饨――Won Ton,粽子――Zongzi,烧卖――Shaomai。

上述例子属于中国传统食品,已经被绝大多数的西方人接受,不需要注释说明。但如果说菜肴名称相对陌生的话,相关的注释就是有必要的。例如:

佛跳墙 Fotiaoqing

(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

木须肉 Moo Shu Pork

(Fried Pork with Scrambled Eggs and Fungus)

(二)归化在中国菜名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翻译使得译文顺畅易懂,但这样的顺畅却是以丢失源语文化元素为前提的。这并不意味着异化翻译在中国菜名英译中是完全可行的。当异化有可能产生歧义或者无法恰当传达出中国文化时,可选择归化。

一般用于归化的方法是意译。意译放弃了源语中难理解的文化障碍,采取“意对意”,而非“字对字”。在翻译中国菜名时,意译放弃了某些汉语的语言特色和文化意象,在英语中寻求对等。因此,意译是在直译不能使用的时候的第二选择。例如:

红烧狮子头 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琥珀核桃 Honeyed Walnuts

九转大肠 Braised Intestines in Brown Sauce

水晶鸭舌 Duck Tongue Aspic

结语

全球化及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交流。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今天的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熟知的文化,更好奇于其他异质文化,作为一个译者,应该相信读者的能力并提供他们欣赏源语文化的机会。 “我们的译论家应该很清醒,不要盲目跟随某些英美译论家的论调。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自我,每个人有责任捍卫民族文化的自” [12]。因此,在中国菜单翻译中,应该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保护并发展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2.

[2][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85,97.

[3]Bassnett,Susan,and Lefevere,A.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 [M].London: Cassell,1990,48.

[5]徐熊.美国饮食文化趣谈[Z].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

[6][7][8]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5:12-13.

[9]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1998,第2,12.

[10]谭惠娟.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看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中国翻译,1999,第1期,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