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理论知识

篇1

论文摘要:随着国内高职院校的示范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作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与延伸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如何发挥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的完善,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育心理学与具体学科的结合来阐述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育心理学如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汲取教育学、心理学及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也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并将其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其存在并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应用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始终与其在教育中的实践过程密不可分。高职教育教学中课堂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授课效果均无形当中受到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教师在授课中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运用程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真是教育环境的经验积累又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更新。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发挥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拓宽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直观指导

教育心理学是在教学与和心理学结合并逐渐走向独立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发现与经验积累,而形成其对教育教学有巨大实际指导作用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以及受教和施教双方的心理现象等,每一个研究对象都会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教育特色即为教育的专业性和方向性较为明显,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性教育中作用最大化,这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不仅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更要有针对性的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其问题和教学特点结合起来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因此,拓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体系,让教育心理学成果在不同院校中发挥其特色的引领作用,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努力构建起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

二、以理论指导实践,深化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一)以理论指导实践,着眼于高职教育实训课程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社会成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格员工,因此学校的教育活动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等都需要应用教育心理学对认知、能力和人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来使其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最终使教育实践取得如下成效。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专业性和方向性,实训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占有巨大的比例,根绝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训课程占到总的教学任务的30%-50%。试训教学既是专业性教育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实施部分。由此可见,实训课称的开展和质量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专业型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

实训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探究学习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摆到突出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体现学习和实践能力。实训课程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课堂中通过自我体验发现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前,在实训课程中已经将教育心理学中很多理论,例如:自我体验、以学习者为中心等应用其中,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融入大高职的实训教育教学中,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教育心理学理论中的全面发展心理研究为多元课程设置提供了心理科学依据,多元化和应用型是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在实训课程中更多的引入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培养多元化、专业型、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理论指导课堂教学,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训课程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课堂教学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因为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创办国家示范性院校特色院校,都要求深入地进行课堂教学心理规律的研究。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教学主要取决于课程施教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有意义。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结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积极认知活动,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认知活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一个显著特点是课堂组织的灵活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因此需要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将理论融入高职德育教育,促进德育发展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也不例外。德育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育和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德育教学,提高德育效果对于学校、学校和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习主体的潜能,改革德育教学内容,为迁移而学,遵循动机与学习的辨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素质,丰富德育教师教学技巧,重视隐性课程作用,塑造教师健全人格,结合德育内容改革,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结合大学生认知特点,丰富教师教学技巧。高职院校德育教学过程是德育教师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学生,启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并转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双方的努力程度为条件,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完成教与学两方面任务。

(四)将教育心理学引入教师管理,从施教主体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重要实施者,因此将教育心理学引入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践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心理准备阶段,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的德育教师更要充分意识到自身修养和价值取向中的德育意蕴,既要以学识教人,更要以人格育人。

三、加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各层次的应用

加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各层次的应用和指导,主要体现在对公司员工的职业培训、英语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

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教学部分的延伸,职业培训对于职业技能更新、职业动向指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担负着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型人才的职业培训对于职工的技能更新、技能考核及学历晋升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加有效的组织英语教学,如何提高英语课程的受教效果,施教者认识到课程内容的有序组织和精彩进展离不开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揣摩,将教育心理学知识切合实际的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如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教育心理学密切结合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满足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跟上时代步伐,了解教育心理学,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英语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输知识,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这样,英语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科学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将课堂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结合起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把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去。目前,教学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行性,有了这些条件的支持,我们就能够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开展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并得到知识的强化,科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我们在重新设计课堂结构时一定要符合这些学习理论。

总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培养着社会专业型应用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成果是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体现,同时,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教学事例又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力求使高职教育赶上时代的潮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而做为研究教育领域心理现象和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学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将教育心理学中符合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理论充分应用到各项教学中,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晶. 浅析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时空. 2009/06

篇2

论文摘要: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争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人的行为和表情是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显露出来。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况,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预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广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心理趋同等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心理学方法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个体差异理论,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所谓个性心理,是指人在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三方面。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第一,要注意了解人的气质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有多种。懂得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就可以在教育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各种气质类型的人的积极方面得到发展,消极方面得到克服。第二,要掌握人的性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性格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要针对具体人和具体问题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第三,要注意人的能力特征。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把处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研究特殊心理活动,预防和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与教育者愿望背道而驰的心理。预防和消除逆反心理必须做到:第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讲真道理,不讲假道理。第二,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教育者要注意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讲究艺术性,增强感召力。第三,教育者要同被教育者心理相容。心理相容表现为互相信任、感情融洽。如果教育者态度诚恳、感情真挚,讲话多一些人情味,多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则道理更容易被接受。第四,对青年人的好奇心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篇3

关键词:新自体心理学;夫妻治疗;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001-4608(2012)01-0104-05 收稿日期:2011-08-20

作者简介:郭本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飞,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 210097

新自体心理学的治疗形式在传统科赫特自体心理学基础上更加丰富,不仅涉及夫妻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短程治疗等当代心理治疗常用形式,还被运用于精神分析师训练督导。

在新自体心理学家中,所罗门(Solomon,1985)第一个注意到科赫特自体心理学思想对夫妻治疗的意义,她集中探讨了该模式对治疗自恋脆弱的配偶的有效性。此后,许多作者讨论了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夫妻治疗的应用。林斯托姆(Ringstrom,1994)提出了一个六步骤模型,强调每个配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位于他们抱怨之下的自体客体需要,重演过去以维持一种自体组织感的倾向。特洛普(Trop,1994)更为细致地集中讨论了每个配偶的潜意识组织原则对其彼此经验的影响,并从主体间性视角讨论了夫妻治疗中的反移情。沙德克(Shaddock,1998,2000)整合来自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的概念,提出他的主体间性方法和在夫妻治疗背景下促进个体改变的可能性的解释。利文斯顿(Livingston,1995,1998)则将移情和反移情概念、冲突与攻击性、“脆弱时刻”和脆弱性以及释梦用于夫妻治疗。除此之外,路巴尔卡瓦与瓦尔德曼(Rubalcava&Wald-man,2004)、霍华德(Howard,2004)讨论了跨文化夫妻治疗。前者强调相互自体客体回应的困难,这种困难从属于不同“文化组织原则”而产生,后者将来自依恋理论的概念整合进入支配性的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方法。

一、夫妻治疗的基本目标

新自体心理学夫妻治疗的基本目标在于帮助配偶以更可靠的互惠方式彼此发挥自体客体经验来源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清晰地传达需要,理解彼此的自体客体需要并注意彼此的暗示,理解彼此的经验和行为,容忍偶尔的神人失败而非将其经验为对自体的威胁,迅速修复神入破裂。

为了处理配偶的自体缺陷,治疗师通过聚焦于每个配偶的自体经验和自体客体需要,使得自己成为每个配偶的自体客体经验来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进一种更为积极、内聚的自体感的发展,提高适应性地体验和调节情感的能力。这个过程最初被理解为治疗师提供的功能的逐步内化,后来被理解为对自体经验的逐步再组织。它通过神人沉浸于每个配偶的主观内部世界过程,并与每个配偶建立治疗性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每个患者的自体客体需要可以获得满足,他或她的自体经验得到阐明、理解并逐渐得到改变。这种对话还将配偶的注意力转向理解他们如何经验自己、他人以及他们当下的关系。每个配偶抱怨的潜在意义得到理解和阐明,尤其是当他们反思来自早期关系的未满足自体客体需要以及经验的重复性维度的影响时(Leone,2008)。

治疗师和配偶逐步确定和检验关系行为或模式,根据的是这些行为和模式如何历史地形成,以及他们现在所服务的目的(例如防御或保护)。治疗关系和夫妻关系服务于阐明这些陈旧的关系模式,并提供机会发展新的关系,通过这些新的关系,这些陈旧模式和模板可以得到改变。新自体心理学取向夫妻治疗师聚焦于与配偶双方形成自体客体关系并促进他们之间的自体客体关系。他从配偶自身的主观视角仔细倾听每一个配偶,并试图以协调方式回应每个配偶此刻的自体客体需要。治疗师关注每个配偶的自体状态并努力让会谈成为一个安全的所在,使自恋伤害最小化,神入破裂迅速得到探索和修复。治疗的焦点在于促进双方的洞察和理解,在于帮助配偶双方形成新的关系行为。因此,其干预包括深入反思和解释,在需要时设置神入限制,以及在这些促进配偶之间的自体客体经验时的直接或训练性干预。

二、夫妻治疗的核心观念

新自体心理学在夫妻治疗中,提倡如下四种核心观念。这些观念立足实践,可以克服治疗中的诸多困难。

第一,同等神入沉浸。从患者自身主观视角出发倾听,是新自体心理学对个体治疗的一个重要贡献,这在夫妻治疗中尤为重要,因为在夫妻治疗中存在另一个倾听的视角。强调从其自身主观视角理解每一位患者,有助于避免夫妻治疗中的一个传统陷阱:认同或理解一方配偶比另一方更容易,有意无意地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

当然,有意转变倾听立场在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夫妻治疗常常导致治疗师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能妨碍倾听立场的顺利转变和同等神入沉浸目标的实现。这个工作往往需要和强烈愤怒、受伤或者痛苦的配偶坐在一起,他们在治疗师眼前彼此伤害,无法使关系运行,而且无法脱身。因此对治疗师来说可能非常有压力和痛苦。根据这些经验对治疗师和患者的意义,这些经验可以被有效地探索和理解,这个过程涉及回到神入沉浸和探究每个配偶的主观经验(Livingston,2009)。

第二,自恋伤害与破裂和修复序列。对于夫妻治疗师来说,造成自恋伤害的风险要高于个体治疗工作。夫妻会谈期间,配偶常常彼此伤害,治疗师与配偶之间的神入破裂也更频繁,因为治疗师的注意力是被分散的。因此,在夫妻治疗中,理解自恋脆弱性和重视修复神入破裂特别重要。治疗师需要警觉,不断地反映每个配偶的自体状态和通过言语和非言语途径表达的此时此刻的受伤感受。治疗师要仔细检查每个配偶的伤害迹象,迅速干预,努力减少、认识并修复伤害。治疗师可以使用一些技巧,如意味深长的一瞥(含义是“我知道这伤害”),神入地限制伤害性的、虐待性的行为,分别凝视配偶而不是同时看着两个人(Sol-omon,1985)。需要注意的是,在限制伤害时,治疗师要努力避免让受限制者感到羞愧或者自恋受伤。限制的目的在于帮助配偶更好地关注一方的自恋需要,并同时传达自己的需要和抱怨。

另外,只要有可能,治疗师还可以指出并肯定某个特殊行为或评论的任何可以促进成长的方面。当行为的积极方面获得认可时,人们往往更能够听从限制或建议而不会感到严重的自恋伤害。当然,尽管做了这些努力,自恋伤害还是不可避免。这种伤害提供机会帮助夫妻学会如何识别

和处理它们,首先是通过观察治疗师处理和修复她自己与配偶一方或双方的破裂。

第三,作为自我保护的自体防御和阻抗。新自体心理学将防御和阻抗视为必须的自我保护措施,该观点是对个体治疗的重要贡献。但是,对于夫妻治疗来说,这个观点可能更为重要。因为配偶在夫妻治疗中可能比在安全和可靠的个体分析治疗中更具防御和阻抗。例如,配偶一方或双方坚决认为其关系中的困难是由另一方造成的,配偶拒绝其收到的关键反馈,还有,尽管存在明显的关系困难,夫妻双方或一方极力反对从事治疗。这些情况下,聚焦于从每个配偶自身主观视角的倾听,聚焦于理解防御行为的自体保护功能,可能极其有效。配偶也可以获得帮助,理解自己和对方的防御。

第四,作为自恋伤害表达的攻击和敌意。在个体治疗中,呼喊、威胁和攻击性的言辞甚至行动可能困难到难以处理,尤其当其乘以二(或者三――治疗师也变得愤怒)时,它们就是压倒性的。新自体心理学将愤怒和攻击理解为自恋伤害或被知觉到的对自体的威胁,这帮助治疗师在面对混乱时站稳脚跟。攻击行为,包括言语攻击,可以被理解为努力从事下列行为中的某一种:表达受伤或威胁的经验并阻止伤害;要求所需要的自体客体回应,并修复或者巩固自体。愤怒,尤其是暴怒和正义的愤怒,可以是激励性或赋予活力的。这些感受能修复力量和效能感,并保护配偶免于更脆弱的感情,如受伤、悲哀或者羞愧。

治疗师根据这些观念,可以通过深入地理解和合理化愤怒者的经验而同时限制其不适当表达,来回应愤怒和攻击。这包括首先匹配愤怒者的情绪并概括其立场,以尽可能严密地捕捉其经验。准确倾听个人的愤怒感受并强有力地表达,可能具有直接的镇定效果:一旦立场得到准确深入的理解,人们就会感到没有必要继续咆哮。

除了准确神入地封装愤怒配偶的经验,治疗师可能需要对愤怒的表达设置神入限制,以维持会谈安全并帮助安排和控制失控者。治疗师应该小心避免运用权威或训斥的语气,应该强调其对该行为理由或其前缘方面的深入理解,并同时温和地加以限制。在极端或不安全的情况下,治疗师可以将夫妻暂时分开。另一种温和的方式是鼓励愤怒者对治疗师说话,而不是其配偶,尽管该配偶就在房间里。配偶受到谈论,而不是受到直接攻击,这样更少刺激性和伤害性。愤怒者更可能与治疗师发生联系,并安定下来,也更少可能被配偶挑衅或再活化(Livingston,1998)。最终,一旦愤怒者感到彻底被理解,处于一个更平静,更具反思的位置,治疗师就可以根据刚才所讨论的观念,开始集中探索和理解愤怒。暴怒可以被转译为未满足的需要和伤害的语言,被重复或再活化的旧的伤害可以得到识别,患者组织经验的特殊方式的影响可以得到探索。愤怒或暴怒的激励性、修复性或保护,以及每个配偶早期愤怒经验的影响,都能得到识别和理解。

三、夫妻治疗的影响因素

综合新自体心理学家关于夫妻治疗的论述。可以将影响夫妻治疗的基本因素归纳如下:

第一,夫妻治疗中的自体客体经验和自体客体失败。科赫特最初提出的自体客体经验概念,经过其他人的修订和扩展,涵盖了人们一般在夫妻关系中寻找的许多东西:帮助他们巩固和维持一种积极的、紧密的自体感的经验。更简单地说,人们想要一个能够使其感觉更好的配偶,而不是更坏。这一般意味着某个善解人意、积极向上和肯定的人,某个他们尊重、钦佩、面对压力时可以依靠的人,能帮助体验、调节和整合情感;某个他们感到一种根本的相似和归属感的人;换句话说,某个具有可靠的自体客体经验来源功能的人。陷入麻烦和冲突的夫妻彼此无法可靠地提供这些经验。缺少所需要的自体客体经验,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夫妻的难题的基础,不管该问题涉及冲突或解除婚约,还是公开的性、金钱、家务、教育孩子、姻亲或者任何事务。例如,关于金钱的冲突往往涉及一方配偶对储蓄所提供的安全的自体客体经验需要,对应于另一方配偶觉得受到肯定、刺激或抚慰的需要,或者由购买或消费所增强的需要。关于姻亲的冲突则往往与对肯定和确认的相互需要有关,一方配偶需要感到他的家庭或出身受到肯定的看待或重视,而另一方需要感到肯定他或她现在位于配偶生活的中心,任何与姻亲的伤害性经验都被神人地理解和回应。

第二,配偶的自体状态。夫妻关系受到每个配偶已经形成的积极、内聚的自体感的程度,还有表达、调节和整合情感能力的高度影响。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人更为依赖他人提供自体功能,例如肯定或抚慰。他们对伤害或自体客体失败更具有反应性,或者过于被他们自己的情感经验所控制,或者过于情感麻木以至于不能深入理解另一方的经验并作出回应。这些缺陷导致他们更强烈地需要回应,然而却更少回应的能力。

第三,每个配偶的经验构造。夫妻关系还受到配偶经验彼此及其互动的特殊方式的影响。根据主体间性理论,人们通过特殊的组织框架――潜意识组织原则或模板――透视经验世界,这种组织原则或模板基于早期关系经验而形成。潜意识组织原则或框架有助于解释人们尽管有意识地想要找到非常不同的人,却怎样或为何总是找到如此悲剧性地类似于早期人物的配偶。自体客体和经验的重复维度概念有助于阐明这些问题。在关系的早期,经验的自体客体维度一般位于前台。每个人主要是通过观察者的自体客体需要和渴望的组织透镜观察对方。通过这个透镜,另一个人满足观察者自体客体需要的方式处于最清晰的焦点,而他们没有这样做的方式则不受注意或关注。在新配偶通过经验的重复维度彼此经验之前,这是关系的奇妙、爽快和喜悦的部分,在这个“蜜月”或者自体客体维度相位的某个点上,一个自体客体失败或神入破裂触发经验的重复维度的出现。一方配偶于是转向主要通过先前的消极关系经验透镜经验对方。此时,该配偶与先前令人失望的他人的相似性最受到注意或关注(Leone,2008)。最后,人们并不迷恋为其提供所需要的缺失自体客体需要的人。相反,我们特别被那些提供重要自体客体经验并看上去以重要方式与早期人物相似的人所吸引。相似性令人感到熟悉,并提供可能更强有力的矫正性经验,从非常类似于父母或仅次于可能的照顾者的人那里获得所需要的回应。不幸的是,这种相似性当然也为先前经验的可怕重复提供了舞台。

第四,配偶间的关系模式。自体潜能和组织框架影响人们在关系中行事的方式。它们影响我们如何向他人暗示我们的需要和感受,当我们受伤、失望或愤怒时,我们做什么,如何表达性的感受和需要,等等。这些模式基于发展中的儿童所目睹并属于它的相互作用模式而被内化。

四、夫妻治疗的指导性干预

尽管理解和解释是经典自体心理学的唯一干预选择,但是新自体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当非解释性干预被患者经验为一种自体客体回应时,也适用于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夫妻治疗。

运用指导性、教育性或者给予建议的干预,可能在关系的治疗别重要,因为此时的目标不

仅仅是自我发展,还有人际行为的改变。帮助配偶彼此协调和回应,可能有时要求一种更具心理教育性或指导性的方法,例如帮助配偶学会如何彼此安慰、引诱,适应性地表达愤怒,或者相反,彼此有差异地理解和回应。

有研究者(Livingston,2001)讨论了夫妻治疗的“教育性”方面,尤其是关于需要积极鼓励配偶表达更为脆弱的感情,如痛苦和渴望。当患者认可自己更脆弱,更少防御时,治疗师鼓励他们多坐一会儿。这种辅导或指导帮助患者学会确认他们何时更为脆弱,何时反而转向更为防御,更少开放性的关系模式。还有的研究者(Shaddock,2000)讨论了行为改变在夫妻治疗中的作用,将配偶的新行为视作扰乱现存动力系统的途径。治疗师主张鼓励配偶“试验”新的行为,即使该行为最初让人感到生硬或是被迫的,主张一方配偶的不同行为可以创造一种新的关系背景,最终改变组织原则。也有其他夫妻治疗师(Pizer&Pizer,2002)主张,在支配性的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框架背景下,在夫妻治疗中运用指导性或行为的干预。但是这些作者似乎主张将这些技术用于绝大多数或所有夫妻,在决定何时或是否运用时,则并不根据夫妻的特殊自体客体需要来考虑。

篇4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2013年的大型毕业生洽谈会上,236家企业进入我校招聘,经分析:236家企业的招聘需求量达5957人,而企业的需求中对学生的沟通能力、数据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提出要求的达到了83.2%。笔者对录用我校毕业生的20家企业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企业对学生评价较低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人沟通、协作能力和吃苦精神;而企业录用人才最看重的素质排名前三位的是:人际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企业调研数据告诉我们:社会对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需求较高。正像大众汽车公司职业培训部的邦加尔德所说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发展速度极其迅速的时代,企业和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着眼于未来,迎接伴随技术发展出现的挑战。这讲究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种直到今天还未被人们普遍了解的自我重塑和自我适应的技能,那就是核心能力。”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有效的途径

2.1当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种类

2.1.1专业技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课程比例设计较高,除了课程中设计的实践之外,还有实训周、实训月以及毕业前的顶岗实行等专业实践安排。

2.1.2非专业技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1)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团委牵头组织进行的各级各类校内社团活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

(2)学生个体的自发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比例高,自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学生较多,他们多数利用学校周围的有利条件,利用个人的业余时间广泛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2.2社会实践前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变化分析

笔者对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后的学生代表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上实践3个月以上的学生,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革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认识职业核心能力的角度和深度也有较大的变化。实践后再接受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度提高。企业需求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告诉我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2.3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3.1缺乏科学的设计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分类不同,分别由校团委、学生处(学工部)、教务部门、二级院系等不同部门进行组织,多数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和社会调查等内容,实践项目缺乏科学的统筹;实践过程中缺少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指导,更没有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学生完全靠个人领悟去完成实践任务,出现沟通协作、创新革新等问题时,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去解决。

2.3.2没有专业的指导实践活动,学生重视技能操作训练,忽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历练在如火如荼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气氛的带动下,高职学生对待技能操作课程的态度也从表面认知到高度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大赛脱颖而出,他们能够一丝不苟地进行技能操作的练习,可在练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竞赛需要的人的气质、沟通、创新等核心能力的历练。最终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是那些“综合素质”高,即与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突出的学生。

2.3.3缺少评估与反馈实践活动中学生重视课外活动的参与,轻视活动收获的总结与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更急于在学习之外的领域中找到被认可的途径。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较高。调查显示,有意愿主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中,75.33%的学生愿意自行寻找个人感兴趣的企业和岗位,而不愿意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硬性安排;在社会实践目的的调查中,97.26%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以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过分关注金钱的收入情况,根本无心关注个人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不进行总结,更谈不上提升。

2.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意义

2.4.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职场上,劳动者既要处理人机关系,也要处理人际关系;既要具备硬技术,更要具备支持硬技术的软技能;既要适应今天的工作,也要为明天的发展做好准备。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储备是关键因素。学生具备较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可帮助自己适应更高层次和更好岗位的选择,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具备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2.4.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总理2007年9月7日在大连考察职业教育时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求知,而且要培养思想道德,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科学规划设计,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效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办出高职特色的有效途径。

2.4.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根本发展动力。由于职业核心能力具有普遍适用性,员工职业核心能力强的话,企业可在产业调整和转型过程中避免人才短缺的风险。

2.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对策

2.5.1构建第二课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统筹规划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原有的社会实践项目的作用,利用军事训练、社会服务、科技发明等项目锻炼学生的观念与道德,实现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意识的内化,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与创新革新能力。利用“三下乡”、“四进社区”等项目让学生了解社会、国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利用勤工助学、社会调研等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除了原有的统筹项目外,逐步探讨将学生的自主课外独立实践纳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中。高职院校应统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构建第二课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体系,将职业核心能力理论深入渗透到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让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成为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让职业核心能力贯穿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幅度提升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

2.5.2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发挥第一课堂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阵地作用将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设计思路与专业实训、项目计划有机结合。请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全面渗透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将技术技能考核与职业核心能力考核并举,实现一手练“技能”,一手练“能力”的双赢局面。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承担着“引路人”的职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中,全面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实现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的提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组织者的培训,提升组织者的职业核心能力水平和专业水平。无论哪个职能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安排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老师对团队的组织者进行全面的培训,让团队在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全面贯彻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让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成为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

2.5.3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评价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职业核心能力项目提升的考核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目前,多数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项目没有考核,所以,学生的意识和重视程度明显不强。我们可借鉴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6A”法则(即:真实性、严谨性、应用性、实践性、咨询性、展示性)对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进行科学评价。对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过程的评价与反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职业核心能力。

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独特、新型的办学形式,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因为独立学院存在诸多问题,这对于教育者来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思政理论课教育的质量及其实施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备感责任重大,为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努力与改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1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独立学院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由独立学院特点所决定,独立学院主要受母体学校管理,所以思政教师大多是由母体学校委派过来任教,相比较而言,专职教师少得可怜。由母体学校委派过来的老师,他们本身已经在母体学校担任教学任务,还要来回穿梭于两个校区,路途奔波,难免会分散精力,他们只能保证完成教学,其他事情也无暇顾及。这样,专职教师担子巨大。除了要认真备课、讲课,还有其他琐碎的事情也只能由他们完成。而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比较短,所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专职教师普遍年轻化,大多数教师并非师范院校毕业,教学经验不足,又没有专门的老教师带动他们发展,没有老、中、轻混合梯队的合理配置,年轻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过渡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思政课教学所针对的对象是全校学生,而教师数量又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能采用大班授课,一方面课堂难于管理,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交流困难,不能够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因势利导,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1.2 独立学院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度不够

由时代特征所决定,学生所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广,难免会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当今时代的学生都比较自我,不能够客观认清自己,本来脑子里一无所有,还骄傲自大,觉得自己什么都会,结果一落实,什么都不知道。独立学院的学生分两类:一类是文理生,认为自己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这些课程,学习兴趣低落,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没有“新鲜感”与“求知欲”,不认真听课,玩手机,跟老师玩“躲猫猫”;另一类是艺术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基础薄弱,大多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上课迟到早退,不带课本,不尊重师长。青年学生追求功利化和实用化,很多学生都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性,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本身的特点决定其理论说教比较多,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对他们有什么用,比如学生认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马克思、的思想都已经过时了,为什么还让我们学习这些过时的理论,有什么意义?所以抱着应付的态度,混个学分,好顺利毕业,而更热衷于学习专业课,学习外语,学习技术,这让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情何以堪!

2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创新

2.1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1)案例教学法。采用案例导入—问题讨论—理论分析的教学方法,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理论水平,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讲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第一章关于“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关系”时,我引入“引狼入室”的案例,同学们一听到这个标题就充满了好奇,“狼”是“色狼”还是真正的狼,这个案例跟我们所讲内容又有什么关系,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导入案例,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从而使同学们在案例中真正体会并理解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小老师”情境模拟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定某一章节内容让他们详细备课,然后模拟老师情境在讲台上讲解。比如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第六章的第一节安排两名学生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授课,课前我严格把关。首先要分配好任务与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PPT的制作;之后,要先把关,包括PPT的修改与讲课注意事项。因为我的严格要求,“小老师们”也不敢懈怠,认真准备,在讲课的过程中难免也存在问题,但是总体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几个“小老师”都意识到当老师的不易,通过“小老师”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让学生也过一把老师的瘾,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掌握并深化相关理论和知识,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受益颇多。

(3)问题讨论法。带着问题进课堂,联系实际搞讨论是思政课部老师探索教改路子的一种教学方法创新。 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我将每一章要联系实际的问题梳理出来,在课堂上采取提问讨论、专题讨论、对手辩论和心得体会交流等形式,让许多问题在课堂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如“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谈谈科技革命对自己的影响”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提出是跟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很多同学都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并畅所欲言,有时候就某一问题自然而然地展开辩论,课堂异常活跃。

(4)鼓励加分机制。楚天学院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互动和期中作业这三部分。面对有些班级大课堂授课,课堂不好管理,有些学生老往后面坐,老师每节课都要扯着嗓子喊让他们往前面坐的情况,作为任课教师我们该怎么办?为此,我提出一个方案,上课前坐在前三排的同学我会在上课之前或者课间休息时加分,计入平时成绩中。方案一出台后,之前所面临的情况明显有所改观,比如学生来教室的时间都提前了,前面几排的座位都满满的,同学们都抢着往前面坐,并喊着加分,这个时候你就要落实自己的制度,计入平时成绩。虽然每次上课之前自己都要早到十分钟和利用课间时间给学生加分,但看到前面满满的学生,也是对自己的鼓励,课堂气氛比以往改观了很多。有的同学不喜欢主动举手,我也采取鼓励机制,规定主动举手的同学多多加分,学生的积极性明显调动起来。再比如在每讲完一章后,我会出往年考研的单选和多选题,然后采用抢答题的形式让同学们做,答对者加分。

(5)课后个别辅导。通过包括学习辅导、体贴细致的思想工作等,把教学的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会非常认真地听课,但是基于某些原因,并不会主动举手。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针对这些同学,我会特别留意,主动点名让他们回答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去跟他们交流,问明原因,鼓励他们主动举手发言。还有部分同学会主动找我咨询一些东西,如有的同学说他们会有一次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辩论赛,向我提出一些问题。还有些同学,想发表一些关于政治方面的文章,主动加我QQ,把写好的文章发给我,希望我能给出一些修改意见。

2.2 创新教学内容

面对种种问题,思政教师还要在教学内容上多下功夫,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使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1) “新闻播报”引出时事要闻。在上课之前五分钟我会安排学生每周热点播报,让学生把身边所见所闻和国内国际热点新闻如数家珍地说出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氛围活跃和谐。课中休息的五分钟,我会播放关于某一热点的视频,穿插思政理论和时事分析,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学生事例引入课堂。我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课程相关内容,找准切入点,把发生在学生当中的鲜活事例融入教学。如:在新生开学之后,发现很多新生在开学的第一天,自己两手空空,把手插在裤兜中,身后是背着行李、满头大汗的父母,面对此情此景,谈谈你的看法;河南籍某学生家里非常贫困,根本承担不起昂贵的学费,他不仅勤于学习,而且利用寒暑假打工,成绩不仅名列前茅,且学费也自己承担,做得游刃有余等等,这些活生生的典型例子,引入了相关课程章节的教学中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3)以身作则,活跃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这块阵地,教师对学生有着特别重要的示范影响作用。如:在讲授 “改革开放”章节时,穿插自己当年的感受,把在改革开放之前自己的生活状况和之后自己的生活状况做一个对比,现实性讲授得活灵活现,学生听得犹如“亲身经历”;再比如鼓励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并谈谈自己当年的考试经过,学生受益匪浅。课后学生跟我说:“有比较才懂得欣赏,老师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说教”。

(4)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讲对立统一规律时,针对广告专业的学生,我给出一个意境,让他们思考假如他们是广告策划员,面对这种情况,广告词该怎么写;在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针对食生院的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举例说明等等。从而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哲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哲学原来这么生活化,消除之前的误解。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越活越明白。

篇6

关键词:认知结构;建构观;教学启示

一、对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初浅认识

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基于认知结构的理论。这种理论并不是由某一位心理学家单独提出并详加阐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散见于许多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理论之中。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独特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它丰富而不统一。这种理论以认知结构为研究核心,而不是仅仅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基于以上两点认识,对其进行历史的梳理、纵向抽取和综合概括,挖掘其内在的科学性,将有助于人们对其认知结构有完整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贯彻科学的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认知结构具有建构的性质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其中,环境和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是两个决定性因素。完善的环境应包括真实的问题情境、先进的物质设备环境、经过精心组织的教材环境和教师创造的和谐的心理环境。它们共同为学习者的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促进。

2.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学习的核心

认知结构的核心地位来自于它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有关专家和新手的解决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专家之所以能迅速的解决问题,就在于专家头脑中有某类知识的大约5~20万个知识组块,这些知识组块按层次网络的方式排列,在解决问题时能更注意问题的结构。而新手却相反,他们有关的知识较少,知识之间是零散和孤立水平排列状态,在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注意问题的细节。对学习落后学生的研究表明,特定知识与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可见,认知结构的确在学习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特别是良好建构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布鲁纳主张学习应最先建立学科基本结构,即学科的知识体系所能抽象概括的、具有普遍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能广泛迁移的系统构架,奥苏贝尔把建立概括性强的认知结构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3.认知结构理论突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认知结构理论明显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认知结构的阐述包含的理论前提是,学生才是决定学习什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教材、教法、环境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是间接的因素。对学生的研究以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研究为起点,不仅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策略、认知条件等,还研究认知活动展开的支持系统如情感、意志等。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影射到对学生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使得对学生的重视不仅在思想或经验的水平而是深入到科学行动的阶段,它为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实用的操作原理和方法。认知结构与学生主体思想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随着学生主体思想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不断深化下去,突出了学生自主建构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1.明确角色意识,增强认知的教学观

教师要明确意识到,学习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好的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辅导学习内容,而且要辅导学习策略,而后者是教师需要熟悉和学习的。尽管教师可以辅导学生,但学生必须主动地学习,必须清楚所学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心向,要选择有难度的任务,主动探索学科中概括水平较高的主要概念、主要原理和规则。这就要求学生要采用新的加工策略、新的学习风格,形成自己就是知识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

2.呈现真实情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真实任务和学科领域中的日常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第一步,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第二步,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清单,找到获得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学会利用与评价有关信息和资料。]

第四步,协作学习。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各自将自己的思维流程暴露,使不同观点得以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第五步,反思讨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同学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分析彼此的长短处,总结该方法与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预测以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能用到。这种反思有助于使所学知识条件化。而且,通过评价自己和同学的成果,学生还要反思自我引导学习的有效性和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发展元认知技能。

3.设计概念框架,建构认知图式

学习的结果是学生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借助于概念框架,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架起了桥梁,它支撑着学生的学习由一个水平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第一步,围绕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设计成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所需要的。

第二步,将学生引入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探索。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排序。探索之初,由教师采用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启发引导;探索中,教师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教师的帮助逐步减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独立攀登。 转贴于 第四步,协作学习。请同学一起讨论,讨论的结果可能使原来确定的属性增加或减少,排列顺序也可能有所调整。讨论中原来相互矛盾的意见逐渐变得明朗、一致,使学生在分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新概念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步,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学习的评价。通过概念框架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不停地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水平,真正做到教学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学走在了发展的前面。

4.随机教学,强化迁移

随机进入教学就是学习者为了不同目的,从不同途径、不同侧面,采用不同方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这种多次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侧重,结果使学习者获得了对事物复杂全貌的理解,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全面掌握和认识上的飞跃,克服了迁移中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

第一步,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内容相关的情景。

第二步,引导学生随机进人教学。

第三步,思维训练。由于所学内容比较复杂,所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在“元认知”水平上进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注意发展发散思维。

第四步,小组协作学习,围绕不同侧面的学习所获得的认知展开小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观点都在讨论的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每个同学也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反应。

第五步,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5.注重策略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

认知心理学强调的共同点是学生作为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在应用知识的情景中,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并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元认知水平上监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元认知两个水平上进行的。所以,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认知策略,而且要训练他们使用元认知策略。策略训练宜采用的步骤:

第一步,将训练策略的名称、含义和操作告诉学生,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策略的命题表征,并能复述出来,以获得陈述性知识。

第二步,用范例指导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并仔细讲解,引导学生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使学习策略由命题表征转化为产生式表征,即由知识转化为技能。

第三步,提供大量的变式练习,让学生掌握策略使用的条件,使策略成为条件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权逐步交给学生。

第四步,让学生在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把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由有意识向自动化转化,最终形成稳定而有效的元认知技能。

参考文献

[1]邹艳春.现代认知心理学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88-91.

[2]邢强.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模型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04):44-49.

篇7

【关键词】职高 德育工作 理论与实践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发展全面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涵了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施关乎学生的成长,只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才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学校的重点在于育人,做好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

一、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的意义

在全面教育发展中,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其主要的动力与源泉,德育工作对其他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导向,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精神动力,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打下了思想基础,增强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职高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队伍建设不完善

中职学校的领导不够重视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德育队伍的建设不完善,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校领导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师资上,只重视专业课教师,缺少专业性较强的德育教师。

(二)德育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德育队伍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与心理素质,但中职学校的现状是个别的德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过关,责任感不够强,没有教育的意识,在进行德育工作中,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接受,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影响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由于德育工作者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就直接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导致德育工作无法正常运作。

三、新时期职高实现德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德育工作的开展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等,学校实施德育模式,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开展。

(一)倡导以学生为主,实现主体化德育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单纯地进行课本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化教育,要求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想法与意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教师是起引导的作用,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改变学校的德育教育状况。用主体的德育观对学生进行指导,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让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全程管理。例如推行值周班制度,负责学校日常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使每个人都有主人翁的意识,有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或者在班级中建立一些比如班级公约等的一系列约定,规范学生的行为,监督学生的情况。

(二)改善问题学生,实现教育转化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批评,要了解事件的全过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处在青春期,心理成熟度还不是很完善,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教师转变方式,与学生的相处要平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对于问题学生,要用真心去教育,给予学生一定的转变时间,对于学生的优点,要不吝啬鼓励,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加以奖励。例如,在中职学校中有不少学习不认真爱上网吧的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就会发现爱上网吧的学生思维能力都非常高,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解决问题学生就完成了一半的德育工作。

(三)依据学生特点,重视德育工作

学生都有其特性,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

1. 要意识到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是有思想意识的人,重视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的需求

2. 不能仅限于当前学生的发展,要用长远的眼光考虑学生的成长,培养其创新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重视学生的主观性,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不是教师与家长的附属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

4.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才会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要让学生了解社会,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增强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四)加强教师专业化,实现全员德育

德育工作的开展重点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全部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全员德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真正理解德育工作的内涵,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校外的家长也是德育工作的成员,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例如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找学生进行谈心沟通,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师定期进行家访,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等等。

总结

解决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实现德育工作更好的发展,完善德育理论与实践,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工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建设适合德育工作进行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保证德育工作更好的实施,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宏义.学校德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2006(31).

[2]胡斌斌.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张载;“心解”;诠释学;朱熹;求义自明;濯旧求新

中图分类号:B2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7)01-0015-05

Abstract:ZHANG Za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is very original and innovative. This paper studied his unique hermeneutic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ZHANG Zai’s thought of hermeneutics focuses on “mind solution”,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interpretation purpose of “seeking new ideas from the old ones”. By using this new pattern, ZHANG Zai inherited the thought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and emphasized the need for seeking new ideas from two aspects including reading and seeking truth. “Avoiding ignorance” is the direct purpose of seeking the new ideas, which is advocated by ZHU Xi; ZHANG Zai takes “mind solution makes the truth self-evident” as the interpretation principle. He thinks human mind is the main subject of his “heart hermeneutics” instead of the heaven mind or the earth mind and has two meanings including morality mind and perception mind. The “solution” in “mind solution” means the perceptual ability of human mind.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ity perception and knowledge perception can make the truth self-evident; morality perception ability can influence knowledge perception ability and then promote the unification of sincerity and intelligence. In a word, ZHANG Zai’s “heart hermeneutics” emphasizes not only the universe consciousness of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but also the cognitive rationality of hot pursuit of the truth. Both of them shows ZHANG Zai’s scholarly research idea and life aspiration, “to succeed the old sages’ immortal theory”. Therefore, his “heart hermeneutics” is not only a cognitive theory but also a practical theory for self-cultivation, which improves Confucian culture from inheritance, creativeness and extensibility, and also develops the sages’ will from the practice of mind and body.

Key words:ZHANG Zai; “heart hermeneutics”; hermeneutics; ZHU Xi; making the truth self-evident; seeking new ideas from old ones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治学,强调先立定大志,立定大体,存求新意,而后以“心解”的诠释方式进行概念的提炼、原理的总结、体系的建构等。他认为读书穷理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认知能力。“心解”具体表现为“濯去旧见以求新意”的诠释目的,“心解则求义自明”的诠释原则。张载的诠释学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适用性与继承性,对于实现“为往圣继绝学”这一古今学者共同的治学理念与人生抱负具有重要的方论论意义与价值。

一、“濯旧求新”的诠释目的

张载对孔孟之学的传承是以“濯旧求新”的模式实现的,即通过诠释经典文本,重新构建儒学的天人哲学体系。他认为,学者应该“多求新意以开昏蒙。吾学不振,非强有力者不能自奋。足下信笃持谨,何患不至?正惟求(一作来)自粹美,得之最近。”[1]

张载求新的直接目的是“开昏蒙”。此昏蒙有三层含义:第一,针对人心而言。张载解《蒙・彖》,结合《杂卦》“蒙杂而著”一语,指出:“人心多则无由光明,‘蒙杂而著’,‘著’,古‘着’字。杂着于物,所以为蒙。蒙,昏蒙也。”[1]第二,针对“秦汉以来学者大蔽”,即“知人而不知天”[1]的历史境况。第三,针对儒者沉沦佛老之学,“不知反约穷源,勇于苟作”[1]的社会现实。同时,所谓昏蒙,亦指在道统与学统上的不自信与迷失。张载所做《订顽》《贬愚》即力透此中意味,晚年所著《正蒙》其旨意更为鲜明。

张载又从观书和求理两个角度强调了求新的必要性,谓“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1],即研读经典必须有求新意识,如此才能在学问上有所增益;“义理有碍,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1],即强调探求义理时必须要勇于破除自己故有的陈旧观点,也就是要求学者要具备现代学术中常说的批判理性意识。张载濯旧求新之意亦见于其诗文,如《芭蕉》诗连用“新”字七次,其文曰:“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1]张载以芭蕉这一意象比喻学者,芭蕉心即指学者志学之心;新心即芭蕉生发的嫩芽,是芭蕉成长中必然要出现的,所以有“暗已随”语,喻指学者求新之心与学者志学必然关系;新枝、新叶即芭蕉嫩芽自然生长结果,这里指随求新之心而获得的新知识、新认识。

朱熹对张载“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十分推崇,并多有阐发,可资以理解张载深意。其《朱子语类》中载有数则,谓:

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向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大概病在执着,不肯放下。正如听讼,心先有主张乙底意思,便只寻甲底不是;先有主张甲底意思,便只见乙底不是。不若姑置甲乙之说,徐徐观之,方能辨其曲直。横渠云:“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此说甚当。若不濯去旧见,何处得新意来?今学者有二种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旧有先入之说。虽欲摆脱,亦被他自来相寻真德秀《读书记》卷二十五注“学者有二患,一是自主己意,一是有先入之说”之语,谓:本文云横渠言“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此说甚当。若不濯去旧见,何处得新意来?今学者有二种病,一是主自家意思,一是旧有先入之说。虽欲摆脱,亦被他自来相寻。又曰: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着,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着一见,到此心便被此见遮蔽了。譬如一片籼锏兀若上面才安一物,便须有遮蔽了处。圣人七通八达,事事说到极致处。学者须是多读书,使互相发明,事事穷到极致处。所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直到这个田地方是”语,云执德不弘。《易》云“宽以居之”,圣人多说个广大、宽大之意,学者要须体之。[2]。

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2]。

到理会不得处,便当濯去旧见以来新意,仍且只就本文看之[2]。

又如其《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中所载:

窃谓高明更当留意,必如横渠先生所谓“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者,庶有以得圣贤之本心耳。《论语》中大节目似此者,不过数章,不可草草如此说过也[3]。

横渠先生言“观书有疑,当且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此法最妙[3]。

横渠先生有言“义理有疑,即濯去旧见以来新意”,此言最有理[3]。

朱熹认为张载“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的提法最妙、最有理,是张载对“圣贤之本心”的体悟所得;并对学者的旧见之病提出自己的理解,即主私意与旧有先入之说。

“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多求新意以开昏蒙”,是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治学纲领的重要目的。张载强调“学贵心悟,守旧无功”[1],这种发本开源式的“濯旧求新”的诠释,前者为己,后者为人,昌明义理,相为贯通。

二、“求义自明”的诠释原则

张载的诠释纲领,以“心解则求义自明”[1]为基本原则。他认为读书“不必字字相较。譬之目明者,万物纷错于前,不足为害,若目昏者,虽枯木朽枝皆足为梗。”[1]又说:“‘诵《诗》三百,亦奚以为’,诵《诗》虽多,若不心解而行之,虽授之以政则不达,使于四方,言语亦不能。如此则虽诵之多,奚以为?”[1]张载强调,义理之学须“心解而行之”。

“心解”,是张载针对汉唐以来“泥文而不求大体”的训诂方式所提出的新型解经方式,是张载“自出义理”论的基本观点,重视自我心思作用的发挥。“自出义理”,指对义理的思考不必因循前人就说或他人成说,强调自出议论,自抒新意,自立新说,自成体系[4]。“心解”这一概念,其根本是“心”,解是出自于心的,即通过心的诠释演绎、推解而来的。所以,首先应该对张载“心”的含义有确切的认识。

张载论“心”,有“天心”“世心”“人心”之别。“天心”,即“天地之心惟是生物”[1]之“心”,就是作为创生万物的根本性能或宇宙根源性的力量,这也就是张载所谓“万物之一源”的“性”。“世心”,即“为天地立心”之“心”,指人间社会(即天下、天地之间)中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比如:仁)[4]。“人心”,即“合性c知觉,有心之名”[1]之“心”,指人的感知、思维能力。本节所讲的心,便是“人心”,也是张载心论的主体。“合性与知觉”是张载对人心的定义。据此可见,人心有两层含义,一是德性之心,一是知觉之心。知觉,根源于气的善恶混杂的气质之性(或称“气性”),指人心的感知思维能力;德性,是指根源于太虚的至善的天地之性(或称“天性”),是人的感知思维能力的最终根据[4]。张载基于对人性中“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分析,突出强调了人性对知觉的制约和范导作用。“天性”是“气性”之本。通过变化气质的道德实践工夫,人可以剔除“气性”中的气质之恶,发挥气质之善,从而反本于至善“天性”。

张载论“心”,特别从“有无一”的宇宙万物共有之“性”着眼,其次才是“合内外”的“知觉”[4]。人心的二重含义又可表述为“天性之心”与“气性之心”。“天性之心”,至善无恶,通过“心之官”的“虚明知觉”对宇宙造化及其根源的直觉,指向“诚明所知”“德性之知”;“气性之心”,善恶混杂,通过“耳目之官”的“见闻知觉”对外物的把握,指向其“见闻之知”。

张载“心解”中的“解”,即是心的知觉能力,泛指人的一切感觉器官或身体官能的活动,其含义包括精神的不同作用形式,是相当于现代的感觉、认知、思维、意识、直觉等概念所能够体现的精神活动及其能力[4]。如果要“求义自明”,则须合“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即合性与知觉)。张载认为“德性之知”不必“萌于见闻”,“见闻之知”中的“善者”才是“德性之知”的“启之之要”。“见闻之知”的局限只能靠“尽性”和“尽心”才能克服。张载强调,“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4],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所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1]张载解《中庸》“自诚明”与“自明诚”时说:“自诚明者,先尽性以至于穷理也,谓先自性理会来,以至于理;自明诚者,先穷理以至于尽性也,谓先从学问理会,以推达于天性也。”[5]在张载看来,这两组概念的关系是相似的。“德性之知”收摄“见闻之知”便是“自诚明”,“见闻之善”开启“德性之知”便是“自明诚”。前者强调从宇宙整体,从造化之道体悟“德性”根源,以确立宏阔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后者则侧重从个别事物,从耳目之见认识“感性”现象,以建构细密的“致知穷理”的知识理性。

张载认为“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己,谓之心可乎?”[1]此心,便是“有外之心”,亦是象而已。此象,一指所有外在的对象物和存在,一指通过知觉器官(感官、心官)建构出的对象物和存在。面对不同的所指,心的认知方式、诠释进路便有区别。张载解释《大学》“格物”时,训“格”为“去”,指出“格去物,则心始虚明;见物可尽,然后极天下之虑而能思,善也。”“格物,外物也。外其物,则心无蔽;无蔽,则虚静;虚静,故思虑精明而知至也。”[5]这就是通过去物、去蔽、虚心等工夫,去除一切对象物的消极影响。他解释“致知”时说:“致知者,乃为学之大本。夫学之始,亦必先知其一贯之道。其造,则固有序也。”[5]张载所讲“格物”侧重于心上工夫,而此处“致知”强调心之“知觉”能力的发挥,即“致”字。“致”就是“先知其一贯之道”,也就是在整体上对宇宙万物的把握、直觉。在张载看来,这是为学之道所固有的次序。

通过以上梳理可知,张载“心解”之“解”首先是解心,“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其有三条核心原则:一,“精思”“心弘”原则;二,心思“简易”原则;三,“深沉”“有造”原则[4]。他明确认识到气性所造成的自我局限,在努力保持、呈现天性之心,挖掘、发挥气性之善的同时,注重收摄、去除气性之恶,实现心之虚、大参见《张载集・经学理窟》,张载谓:“心既虚则公平,公平则是非较然易见,当为不当为之事自知。”“以大为心,常以圣人之规模为己任。”“立本以此心,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此心之“解”,是以精深简洁的哲学思辨和宏阔深邃的学术视野,提炼言约意备的哲学基本概念、命题,构建圆融自如、严整有序的哲学体系。

三、“继绝学”的传承与创新

张载的“心解”诠释学,既是一种认知性的理论,也是一种指向个体自我修身的实践性理论。这一特征符合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与工夫合一的特征与传统,即包含并融贯着“道问学”与“尊德性”这两种不同进路。因此,张载的诠释学既是学问上对古圣先贤之“绝学”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在身心实践上对圣贤意志的体贴与发扬。这不仅体现着张载对孔孟圣学的文化自信,也能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提升孔孟以来的儒家文化以及其所衍生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张茂泽指出:“在中国诠释学思想史上,孟子‘以意逆志’实开主体论诠释观的先河,王弼‘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则用玄学表述方式丰富了‘以意逆志’的理解环节。张载‘心解’一论,可谓是中国儒学主体论诠释观首次比较系统的揭示与表述。”[6]这是对张载诠释学历史地位比较客观的评价。因此,以“继绝学”的视角来审视张载“心解”诠释学的价值,可以总结为以下3个方面。

第一,继承性。张载思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乃是有其W脉继承。这一继承在典籍上体现为《易》《礼》《论》《孟》,在人物上则聚焦为孔子、孟子而上溯于周公,在方法上则表现为有别于汉唐章句注疏的以阐发义理为核心的“心解”。这一继承的枢纽则无疑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心解”诠释学。

第二,创造性。张载哲学体系的建构具有明确的“造道”情怀。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张载择取孔孟儒学为道统来继承,在研读其典籍[7]的同时,致力于破除文字及俗见对义理阐发所造成的障碍[8]。在其三十余年的学术历程中,基于对儒学典籍的反复玩味、精思深造,最后以《正蒙》为文本依托,建构了以“天道性心礼”为核心的具有原创性的哲学体系[9]。

第三,延展性。这一方面体现为张载哲学体系中所提出的概念、命题、范畴及方法论、工夫论对宋代以后儒学的影响[10]。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张载哲学体系的开放性与可诠释性,其中以其核心著作《正蒙》的历代注诗与现代诠释为代表[11]。纵观张载之后的宋明理学的发展,无论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明清气学[12]还是关中理学本身的发展,都在其核心理论上可寻觅出张载思想的影响与痕迹[13]。虽然各家所选取的具体文本与思想有所差别,在重视程度上各不相同,但都不能否认张载思想在历史中所产生的真实影响[14]。这一延展性,无疑也是符合张载“心解”诠释学的目的与原则的。

综上所述,在张载哲学体系的整体关照下,来审视其“心解”,借助于继承、创造与延展的价值性解读,张载哲学及其关学学派所具有精神特质可以彰显着具有现代性气息的理论特质与时代魅力[15]。

四、结语将张载结合我们当下的精神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进行研究,可见张载的“心解”诠释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实现中国古典文化的现代转化,促进人类在精神、社会以及自然领域的修行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

[2]黎靖德.朱子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朱熹.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林乐昌.张载哲学化的经学思想体系[C]//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卷三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24-573.

[5]张载.礼记说[C]//张子全书.林乐昌,编校.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309-405.

[6]张茂泽.“心解”:张载的诠释学思想[C]//葛荣晋,赵馥洁,赵吉惠.张载关学与实学[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202-209.

[7]李刚.张载经典阅读的方法论[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7-11.

[8]丁为祥.从“以经解经”到“以意逆志”:张载经典诠释的原则及其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8-66.

[9]林乐昌.张载的学术历程及其关学思想[J].地方文化研究,2015(1):14-25.

[10]刘述先.张载在宋学的地位重探[C]//郭齐勇.儒家文化研究:第4辑・心性论研究专号[M].北京:三联书店,2012:1-20.

[11]林乐昌.张载理学与文献探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蔡方鹿.张载经典诠释的义理化倾向及其气学特色[J].人文杂志,2007(5):48-52.

[13]刘学智.关学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

篇9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心理问题 问题 原因 基本对策

高职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定群体,目前,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切实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总会跟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自认为比不上本科学生,对自己学校教学水平、育人条件产生不满,对自己的前途产生怀疑。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家庭经济贫困容易引起自卑心理。

2.厌学心理。进入高职院校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劲头没有中学高。中学时期由于有了大学这一目标而刻苦学习,而一旦进入高职院校,往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为学习及格能拿到毕业证书就行了。不少学生由于基础差、学习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一些文科生就读工科专业,出现学习吃力,考试不及格,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3.就业焦虑心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高职学生,他们上有学历层次高的研究生、本科生,下有注重实操技能的中专生、中技生,就业压力不言而喻。随着毕业的临近,不少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焦虑不安,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有些是借钱上学,有些办了助学贷款,就业对他们来说是异常重要,这些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4.社交不适。目前大多数高职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心灵自我封闭,不善交际,因而显得古怪、孤僻;有些学生自命不凡,狂妄自傲;还有些学生因自卑而不敢与人交往。

二、造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社会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心理影响越来越大。市场经济中激烈的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手段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已成为影响人们心理的主要社会因素。其中,一些格调低下的影视报刊,对求知欲望强烈而辨别能力尚弱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等家庭主要成员对子女的态度、教育方式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子女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

3.学校因素。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高职院校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学习和作息时间大部分由学生自己掌握,课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高职学生要独立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性格各异的同学,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些因素使有些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尤其是刚刚入校的新生,如果对上述问题处理不当,必将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目前,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没有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

4.生理、心理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处于18~23岁之间,其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系统机能趋于成熟,由此而引起身体的生理机能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一些正常的生理变化缺乏正确的认识,产生好奇、羞怯甚至恐慌等矛盾心理,部分学生会由此而导致心理障碍。高职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缺少磨练,心理抗震能力较差,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三、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覆盖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自觉地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教学中,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把握好自己,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轻松快乐地成长。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当前,高职院校首要的是建立一支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逐步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另外,也要向思想政治工作者普及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高职院校要开展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为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年新生入学,就要为每一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全面记载他们在大学生活各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运用调查分析、心理测试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状况,对在调查中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重点跟踪。

4.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心理咨询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实现有效的调节,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和品格完善。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书信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各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在心理辅导或咨询中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5.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高职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少走出家庭和学校的圈子,没有到社会上去经受实践的磨练,心理普遍较为脆弱,经不起风吹浪打。实践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大课堂,高职学生要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心理调适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6.积极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高职院校要着力培养有本校特点的校园精神,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文化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和重大节庆日等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文雅的氛围,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认识,升华情操,磨练意志,完善心理品质。通过学校网站、校报、广播站、橱窗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支持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互助和自助的重要作用。

篇10

【关键词】职高教育 心理健康 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02-02

当今时代,人们所说的“健康”已经不再仅仅指的是身体的健康,同时还应该是具备较好的精神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综合能力,就是常说的“身心健康”。最近几年以来,因为职高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刑事案件屡有发生,对于校园环境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职高学生难以管理已经是现阶段摆在职高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国家对职高教育增加投入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将职高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摆在职高教育中的重要位置来看待。所以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职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确保职高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一、当前职高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缺少自信心

相关数据调查现实,我国很多职高学生存在自信心匮乏的心理问题,大约有45%的职高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这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或者社会活动中会从内心生出一种压迫感和不安感;大约有28%的职高学生对自己处理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存在质疑,认为自己无法做好别人所要求的事;更多的是有大约70%的职高学生不能在公共场合勇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害怕参加一些竞赛类的活动。从整体上说,大部分的职高学生常常会有一些悲观消极的心理状态,他们在面对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也不敢去挑战自己,总是畏首畏尾,认为自己是“不行”的。

(二)人际交往困难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发现了在职高学生中,有很多学生都会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这类学生在人多的场合往往会出现紧张或者恐惧的心理。他们害怕与别人打交道,但内心却渴望与其他人接触,但是由于他们内心的紧张或者焦虑而呈现出的行为和语言常常不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虽然他们也希望改变自己,但是却没有正确的方法,所以逐渐的就开始自我封闭,导致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三)情感问题

调查显示,在职高学校学生自杀或者斗殴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感情问题而引起的。职高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开始成熟,对异性的需求和对性的好奇的心理也越来越多,其实这是正常的,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也存在较大的情感困惑,这些问题主要有: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为自信心的缺乏让他们经常处于孤独苦闷的状态下;当学生失恋之后常常会有不成熟的表现,甚至可能走向极端;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他们无法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常常会陷入网恋的困境而无法自拔。

(四)就业问题

职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往往会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相联系,因此很多职高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也存在较大的困惑。一些学生对于考试和社会实践存在畏惧心理,常常会因此而陷入莫名的紧张与焦虑之中;一些学生因为无法较快的适应职高的学习方式而产生心理上的不识,当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和前程时,常常会抱怨命运和社会的不公平,容易对一些社会问题产生偏激的想法,从而可能导致各种严重后果的发生;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在学习上非常优秀,对于自己的未来也非常有信心,但是因为他们不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常常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排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负担。

二、职高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来自学校方面的原因

由于我国的职高学校的生源普遍比较复杂,比如说有来自普通中学的毕业生、初中毕业生等。另外,职高学校在进行招生的过程中并没有区分文科与理科,而是无论学生偏向于哪一方,进入学校之后所选的专业都没有区别,生源类型的复杂加之专业课程设计的因素让职高学校的校园环境相对复杂。另外,因为我国很多地方性的职高学校不断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学生之间的成绩悬殊很大,这样一种初始成绩的悬殊是在普通高中难以见到的。因此,不同的生源背景、较大差异的入学成绩以及较大的年龄差别让职高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得更加复杂,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很多职高学生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因为现阶段我国职高教育的层次还相对较低,很多人对于职业教育也存在思想观念上的误区,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普通高中才选择职高学校。一些学生入学之后,并没有普通学校学生那种兴奋的感觉,而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无奈以及产生的自卑心理,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压力很大。加之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于职高学生存在偏见,认为他们都是考不上好学校才读职高,这些思想观念都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心理负担,让他们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问题。

(三)高职教育存在的认知偏差

人们一般都是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也过于偏向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而忽略了职业教育在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职高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职高课程教育的社会实用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的实用性,偏向于向学生传授职业专业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以及内在需求,从而忽视了从职高学生的心理教育出发来构建职高教育模式。

三、职高学生心理疏导策略

(一)用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帮助职高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首先应该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在进行职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尝试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创造出生动健康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教师和学校方面都应该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一些平台,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组建一些有特色的文化社团、举办一些班级或者寝室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的举办各种社团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平台相互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组建的社团共同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例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等,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来感染学生,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理。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众所周知,职高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同时也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职高学校很容易的会出现对人生定位迷茫困惑以及价值观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从帮助职高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健康人格和心理的培养入手,引导他们纠正心理问题,克服困难。职高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单独的开设价值观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能够正确的去分析客观事物,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抱负,形成健康的人格;而在职业生涯的教育方面,职高学校应该结合学生当前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之后定期的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

(三)运用社会实践开展心理教育

职高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心理健康教师应该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学生心理的历练和培养功能。学校可以和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企业积极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生活,锻炼自己,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好的认识社会。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从一些失败和挫折中收获人生经验,锻炼他们的心态,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培养出健康健全的人格品质;另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从而让学生在未来毕业之后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语

总之,对于职高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所讨论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我们必须要结合职高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的校园和社会环境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选择正确有效的教育手段,这样才能够让职高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凡,丑文亚.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疏导[J].现代企业教育.2009(14):42.

[2]时钢.高职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思考[J].成功教育.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