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系统理论与应用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导航系统理论与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组合导航系统 DGPS/INS
中图分类号:V24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5-01
DGPS是一种高精度和高实时性的GPS实用模式。DGPS与INS相互组合,取长补短,可以显著提高导航系统精度。组合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实现惯导系统的空中校准和高度通道的稳定,同时惯导系统的辅助可以提高GPS跟踪卫星的能力,从而提高接收机的动态特性和抗干扰性。
1 系统的总体框架
图1系统工作原理:在飞行的过程中,利用GPS接收机的双频天线所测得的数据产生差分修正值,来减少DGPS接收机的误差,提高定位精度。DGPS接收机将所测得定位数据进行修正后,将飞机动态参数信息传递给导航处理机,同时惯导系统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测量的数据传输给导航处理机进行捷联解算,并且和DGPS数据进行信息融合,然后在显示器显示飞机的位置、速度、高度、姿态等导航数据。
2 导航系统硬件设计
图2整个导航信息处理板可划分为五个部分:GPS导航模块、惯性导航模块、温度补偿模块、数据融合与解算模块、数据显示模块。
2.1 GPS导航模块
GPS模块采用双天线DGPS接收机,在飞机的机头和机尾方向安装两个反馈天线,以差分测量的方式提高GPS定位精度,达到飞机导航定位的要求。本系统选取美国JAVAD公司生产的Duo-G2D接收机,它可以同时接入最多两个天线,DGPS定位精度可达0.5m,数据更新率最大100 Hz。GPS接收机输出的是RS232电平,所以经过MAX232芯片处理后转化为TTL电平,由FPGA采集完数据后输送给DSP等待信息融合。
2.2 惯性导航模块
惯性导航模块主要是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两部分。光纤陀螺仪输出的数据已经是数字式的,不存在模数转换的问题;而加速度计需要经过模数转换来完成信号输出。惯性器件的数据采集是通过FPGA完成,最后传递给DSP进行捷联解算。光纤陀螺仪选用中航捷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F120型闭环光纤陀螺,动态范围±300 Deg./h,零偏稳定性0.02 Deg./h,它适用于航空惯性导航、制导、地面定位定向等系统。加速度计选取北京星网宇达科技公司生产的XW-AS1910石英加速度计,电流标定因数1.2±0.15 mA/g,量程±25 g,它具有量程大、精度高、抗过载性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廉等特点。
2.3 温度补偿模块
由于光纤陀螺的测量精度随着温度的增加会有所降低,所以采取温度补偿的方式减小热噪声的影响。系统安装了四个温度传感器,其中三个装在光纤环内部,还有一个装在陀螺的壳体外部,整个温度的采集是通过FPGA芯片分时采集四路温度数据,最后输送给DSP处理。
2.4 数据融合与解算模块
数据融合和解算是整个导航系统的核心,由于FPGA适合大量高速数据处理,所以DGPS和惯性导航的数据传输由FPGA芯片完成。FPGA芯片选取XILINX公司的SPANTAN3系列的XC3S400-4208,它有40万个系统门,208个引脚,可以出色的完成数据采集的任务。DSP适合高速数据的融合和解算,所以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主要由DSP来完成。本系统采用32位浮点型TMS320C6713芯片可以满足系统对高速运算和数据的动态范围大的要求。该芯片可以同时执行8条指令,最高时钟频率为300 MHz,适合于对运算能力和存储量有高要求的应用场合。
2.5 数据显示模块
它包括显示器,主要作用是显示导航信息。液晶显示器选择陕西华经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TDM-K500,该产品是一款专业用于军用航空领域的高亮、宽温全加固液晶显示器。DGPS接收机和惯导系统经过组合解算后的导航数据必须实时准确地显示在显示器上,它是整个组合导航系统与外界联系的界面。
3 软件设计流程
首先惯导系统初始化对准,精确地确定姿态矩阵。然后开始采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在采集光纤陀螺仪数据过程中实时监控温度,当温度过高时进行温度补偿。采集完数据后执行捷联导航算法,解算出惯导系统测量的飞机运动参数,再与系统接收的DGPS数据融合,通过自适应滤波算法,用DGPS误差校正惯导系统的测量误差,最后输出高精度导航信息。
4 结论
该导航系统设计完成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它能够满足机载导航要求,定位精度能够达到1 m,并且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抗干扰的优点。随着北斗系统的发展,未来可以嵌入北斗导航系统,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参考文献
[1] 田波,王养柱,崔中兴.无人机下滑着陆DGPS/INS导航及引导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J].飞机设计,2006(9).
篇2
关键词:无人驾驶汽车;可靠性;综述;展望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汽车制造工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的机会。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技术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这项技术简化了汽车的驾驶操作并提高了行驶安全性。而其中最典型也是最热门的未来应用就是无人驾驶汽车[1]。
无人驾驶汽车,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设置进而实现无人驾驶的新型智能化汽车[2]。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技术、雷达、数学计算、监控设备与北斗导航系统协作实现的,它受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实现无人驾驶。目前,无人驾驶技术还停留在研发和实验中,尚未被批准用作商业用途和用作私家车[3]。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意外事故中,以车祸占首位,占意外死亡总数的50%以上。仅以汽车交通事故为例,全世界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多于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基于高科技研究的无人驾驶汽车,无论在其安全性还是可靠性方面,都极具发展潜力。因此,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与发展是降低车祸发生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任务[4]。
1 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成果
1.1 国外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成果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英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研究,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950年,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导航汽车由贝瑞特电子公司在美国研制成功,实现了在设定路线上行驶。1987年,奔驰公司投资赞助了慕尼黑国防大学实验室,独立设计了VaMoRs智能车,车速最高达到96KM/h。1994年,欧洲研制的VaMP和VITA-2机器人车辆在巴黎进行了测试,并在多车道高速公路上行驶了1000多公里,其中车速最高时达到130KM/h,并能自主完成跟踪行驶[5]。2005年,在美国国防部主办的无人车挑战赛上,斯坦福大学的选手们改装的大众途锐多功能车经过7个半小时的长途车程到达终点,完成了全程障碍赛[6]。2010年,Google设计制造的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并通过了主要城市道路的驾驶测试,确定具有完备的感知能力和高水平的人工智能[7]。2014年,Code Conference 科技大会上,Google的新产品无人驾驶汽车亮相,和一般的汽车不同,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和刹车[8]。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欧洲由于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起步早,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掌握和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与生产更成熟和可靠。
1.2 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成果
国内在此领域相对英美等国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主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2001年,在贺汉根教授带领下,研制成功时速达76公里的无人车[9]。2002年,国防科技大学与发达国家联合研制的汽车实现了在公路上的无人驾驶[10]。2005年,国防科技大学完成的一个重大项目中,实现了2000公里的无人驾驶[11]。2006年,在东北亚的贸易博览会上,中国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不封路的情况下,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自主行驶。2011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红旗HQ3无人车,在长沙-武汉高速公路上完成了无人驾驶实验,创造了在复杂交通环境下无人驾驶的新纪录。2012年,军事交通学院研制的无人驾驶智能汽车配备了全球定位系统、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仪器,以感知周围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12]。2015年,长安汽车首辆无人驾驶样车在重庆亮相,为国内第二辆原型车。长安已经完成了1级的智能驾驶技术应用,如全速自适应巡航、紧急刹车、车道保持等[13]。
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蓬勃发展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技术水平不足、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
2 无人驾驶汽车的可靠性分析
无人驾驶汽车的可靠性依赖其关键技术的可靠性。其关键技术有导航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
1965年,傅京孙教授提出了将人工智能的启发式推理规则在学习系统中实践,是我国最早提出的把人工智能和控制技术相结合[14]。1971年,他提出智能控制是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的二元交集论观点。1977年,三元交集论被提出,即认为智能控制是人工控制、自动控制和运筹学的交集。
1989年,我国依靠通信卫星进行了双星定位演示验证试验,并肯定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技术体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1994年,我国正式启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2004年,启动导航系统建设。2006年,张彦在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工程中应用了灰色系统理论,主要体现在可靠性设计、分配、预测、试验和评价,为无人驾驶汽车可靠性研究开辟了更广的研究方向[15]。2008年,万正高凭借我国汽车行业整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部分结果,建立了汽车可靠性的数据库,并开发了可靠性数据分析处理软件[16]。2009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发射了GEO卫星,验证了相关技术的正确性。2015年,主席参加“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时,参观了百度的展台,并听取了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报告。
随着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深入研究,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可靠性就显得十分紧迫,对其进行可靠性试验更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3 无人驾驶汽车面临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虽然我国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迅速,但是分析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仍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技术不够成熟,关键技术的可靠性需进一步论证
虽然国内外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与试验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考虑到其安全性和应用,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可靠性仍需进一步论证,特别是关键技术。Google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虽然通过了实际城市道路的行驶测试,但是其通行也只是限制在美国的某些州而不是全美国;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完成了高速公路无人驾驶实验,但这也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测试,是仿真模拟[17]。因此,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成熟还需进一步论证,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试验也应多积累经验[18]。
3.2 成本太高,大批量生产困难
智能化的现代,人类生活方便快捷,生活质量的提高伴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智能化的生活是由高科技的成本提供和支持的。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私家车,体现了传统汽车制造业的繁荣和汽车价格的日趋降低。但是针对无人驾驶汽车这一全新的领域来说,高成本始终成为其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降低事故率并带给人们轻松的享受,但是低性价比则阻碍了其大批量生产和普及,因此,降低成本成为无人驾驶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19]。
3.3 对传统汽车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冲击大
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和汽车共享意识增强,传统汽车销售数量和售价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汽车行业秩序可能被打乱,传统整车制造商的行业地位将受到新进入者的巨大冲击。随着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率的降低,人们为汽车及人员投保的意识和心理会受到一定影响,因而保险行业特别是车险的销售会受到一定冲击。
3.4 交通法规制定困难及人伦困境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种新型智能化产品,必然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新的改变,而已有的交通法规也将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上路行驶,因此交通法规的修改甚至是重新制定将是一件重要的、困难的工作。当无人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和赔偿等一系列事务的处理势必会触及人伦道德的方面,而现有处理事故人员的素质及主观因素也使这些问题的解决更为棘手。
4 无人驾驶汽车的展望
本文总结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对其技术可靠性做出了论述,发现了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出现的共同问题。虽然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从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期间也突破了很多技术难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距无人驾驶汽车真正走进人类生活还需要很长的研究与试验过程。从当今来看无人驾驶汽车,其研究、发展和普及存在着很多尖锐的问题。
今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研究或开展工作。(1)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继续进行研究和试验。(2)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制造成本进行突破并向批量生产过渡。(3)对传统汽车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交通法规的修改制定并大力宣传无人驾驶汽车。(5)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在服务业、工业和私人方面的应用,扩大其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乔维高,徐学进.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及方向[J].上海汽车,2007,07:40-43.
[2]杨帆.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J].上海汽车,2014,03:35-40.
[3]端木庆玲,阮界望,马钧.无人驾驶汽车的先进技术与发展[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4,03:30-33.
[4]潘建亮.无人驾驶汽车社会效益与影响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4,05:22-24.
[5]Drew Bellamy, Luka Pravica.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driverless haul trucks in Australian surface mining [J]. Resources Policy, 2011, 36(2):149-158.
[6]黄柏雪.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N].计算机世界,2013-10-28026.
[7]Clifford Winston, Fred Mannering. Implement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Public Highway Performance: A Leapfrog Technology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Is Going To Be Necessary [J]. Economics of Transportation, 2014, 3(2): 158-165.
[8]闫民.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汽车维修,2003,02:9-10.
[9]我国无人驾驶汽车成功挑战高速公路[J].创新时代,2012(12):14.
[10]林一平.不断创新发展的现代无人驾驶汽车[J].专用汽车,2003,0
1:12-14+18.
[11]张贤启,余有晟,刘俊才.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及可行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5,04:50.
[12]冯学强,张良旭,刘志宗.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综述[J].山东工业技术,2015,05:51.
[13]赵阳.无人驾驶汽车关键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1(26):272.
[14]乔喻.无人驾驶汽车开启“智能交通”新时代[J].第二课堂(B),2014,11:4-9.
[15]张彦.基于灰色理论的汽车产品可靠性工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16]万正高.国产电动汽车的可靠性评估与故障规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17]李晶.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从改造到自造[N].北京科技报,2014-06-09034.
[18]黄武陵.无人驾驶汽车能否让城市通畅[N].光明日报,2012-06-12012.
篇3
【摘 要 题】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
【关 键 词】内容分析法/学科信息门户/信息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导航/信息服务
【正 文】
1 内容分析法概况
1.1 发展历史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发源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有效描述传播内容特征和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其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著名传播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等人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取重要的军政机密情报,取得重大成就。这项工作不仅显现出内容分析法的强大作用,而且总结出了一套内容分析法的工作模式,战后,内容分析法在传播领域得到更多研究,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发表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奠定了内容分析法的地位,其对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也被广泛引用。目前,内容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新闻传播、图书情报、政治军事决策、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随着网络的发展,它开始成为网络信息组织、描述和利用的重要方法和研究热点。
1.2 定义
按照贝雷尔森的经典定义,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定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1]。在运用到图书情报领域时,内容分析法依然遵循客观、系统和定量原则,通过对各种类型文献信息的数据计量、比较、分析和推理,描述学科发展特点和趋势、发现学科空白实现学术创新、实现信息的有效组织和利用以及分析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按照使用的方法模式不同,内容分析法可以分为:(1)解读式内容分析法,通过精读、理解并阐释文本内容来传达作者的意图;(2)实验室式内容分析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内容分析相结合;(3)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法,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数据搜集、编辑、整序和分析[2]。
1.3 特点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定性、定量相结合。内容分析法首先要提出研究意图和假设,对分析单元和程序进行质的规定。以定性为基础,再采用统计、计量等定量方法和数字、图表等描述方法对信息内容进行揭示,最终还将回归到内容的解释和深化的定性层面。(2)客观性。内容分析法得以实现的前提在于文献的内容特征可以通过符号群(包括语词、图像、音频、视频和多媒体元素等,其中语词是最常用的符号群)来体现,而且同一符号群在同一文献中具有相同的意义[3]。人们是通过对符号群出现的频次、位置等外在客观信息的计量来了解文献的信息内容特征的,这就保证了内容分析的客观性,它不会因为实施者的不同而出现巨大差异。(3)系统性。这主要体现在样本选择和分析框架建构上。内容分析法一般是对一段时间的(通常是5年-10年)、连续稳定的、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的大量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从时间跨度、数量要求、稳定程度等多方面对研究样本进行了限定。在分析单元和框架体系上要求尽可能全面反映样本的所有信息特征,具有互斥、完备、可信的特征。(4)统一性。内容分析强调统一的标准和规则,选择样本上必须按照统一的程序,保证每个项目接受分析的机会相同,而且所有的研究内容应以完全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编码和分析过程必须一致,保证长时期分析效果的一致性。
2 学科信息门户概况
2.1 定义
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Based Information Gateways,简称SBIGs)是用户访问某学科资源与服务的一个单一入口或通道。它是一种网络服务,用以完成本学科网络资源内容的高度组织集成和网络应用程序的聚集,并将这些资源与应用集成在一个可定制个性化的界面中来满足每个最终用户的需要。它还提供一个统一协作的学术交流环境。从用户角度来看,它是某学科用户访问该学科网络资源和服务的起始站点或称入口[4]。目前,国外都开展了各种学科信息门户项目,例如:欧洲的Desire项目、美国的Infomine项目、英国的RDN(Resource Discover Network)项目、SOSIG(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Gaterway)项目等等,国内近年来开始发展的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资源项目、中科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项目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和生命科学、化学、数学物理、资源环境和图书情报5个学科信息门户、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的“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等。
2.2 特点
学科信息门户主要针对特定学科领域,服务对象基本上是专业研究人员。这一主要特征决定了学科信息门户建构的要求:(1)专业化,在资源选择上要选取学科研究中可靠的信息源,资源描述和组织上要依据专业词表和分类法,对门户要经常更新和专业测评;(2)集成化,将专业领域里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网站、图书情报系统、文摘索引、电子期刊、科技报告、学位与会议论文、研究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学术会议、工具书、专业服务系统以及与学科科研紧密相关的其他资源系统集成到一个网络平台上提供服务;(3)知识化,信息资源强调专而精,根据对知识内容及其关系来选择、描述和组织资源与服务;(4)智能化,要能提供符合专业领域的检索浏览方式及资源导航模式,并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帮助[5]。
2.3 研究内容
目前学科信息门户研究也主要围绕上述要求来开展,内容有:(1)信息资源的选择研究,包括对学科信息门户需要涵盖的资源广度和深度进行界定,制定选取标准、流程规范和搜寻控制策略;(2)信息资源的组织研究,包括资源的整合策略、资源的描述方式和深度、资源的组织方式、知识挖掘;(3)信息服务研究,包括异构数据库的统一平台检索研究、信息导航研究和个性化推送服务;(4)技术研究,对建构学科信息门户的各种智能技术研究。
3 内容分析法在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中的应用
3.1 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学科信息门户是一种在网上获取高质量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面向专业研究人员,因此在信息资源选择、组织和服务上都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内容选择上不仅强调完备性,而且更强调一定的指导性,要能够反映学科热点和前沿,在信息服务上,要能够针对个人研究情况的转移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前出现的各种资源选择和评价标准还主要停留在定性描述上,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因为缺少量的规定而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避免人为差异,而且定性描述难以准确反映学科研究的中心内容,内容分析法结合定性与定量描述,能够科学地反映学科核心资源、基本资源和边缘资源,还能够分析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所在,保证资源组织内容全面、重心突出。在服务方面尤其是个性化服务方面,目前的发展还远未完善:信息导航还主要依据专家意见,不够客观;推送服务主要是依据用户提供的要求来进行自动检索和发送,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无法满足,也无法跟上用户的动态研究状况。内容分析法的优势就是从公开资料中提取秘密信息,信息服务人员可以通过对用户使用习惯、查询内容等的深度分析,了解用户的使用偏好、研究内容,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资料推送等个性化的服务。
(2)可行性。首先,内容分析法与学科信息门户具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和要求。学科信息门户要求信息资源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在选择范围和质量以及组织方面要求统一性和标准化,在信息服务方面也特别强调内容挖掘和知识内涵。而连续性、系统性、标准化也正是内容分析法的实施要求,并且内容分析法就是要从数据的分析中提炼内容主题,能够满足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知识要求,还能够弥补现存资源标准定性多、定量少的缺点,使学科门户资源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其次,目前已经有部分研究者将内容分析与信息建设和服务结合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可以作为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基础。如李敏等人研究了基于内容分析的信息导航建设框架和技术[6],朱少强等研究了内容分析运用于文献群隐含信息的挖掘的理论和方法[7],毕达天研究了内容分析法在网络数字信息分析中的应用[8],缪其浩利用内容分析考察了国际图书馆学术前沿及其发展[9],张蕊、王曰芬等人研究了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软件[10-11]等。这些研究表明内容分析法能够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信息选择、导航和知识挖掘,并且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3.2 具体应用内容
(1)信息资源选择。严格的资源选择是学科信息门户专业性、知识性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对资源选择都制订了各种标准,例如SOSIG从内容、形式和选择过程确定筛选标准,包括有效性、权威性、准确性、全面性、唯一性、有组织和时效性[12]。但这些标准还局限在质的规定上,结合内容分析法可以达到量的限定。在进行全方位信息选择之前可以先选取消范围的文献资源进行内容分析,从而制订可量化的信息选择标准。仅以确定信息选择的相关性标准为例,首先,选取某些体系完备、发展稳定、信息含量大的主要信息源,对其中的文章或网页里出现的专业词汇进行切分和索引,并依据专业词表进行规范和合并,然后对索引词汇进行词频统计、语义分析和特征提取,从而确定学科研究的核心词汇、基本词汇和边缘词汇。反过来,这三种类型词汇在各个信息源中出现的频次可用于确定某一资源与门户建设目的的相关性。按照样本结果,可以订立便于计量和操作和全面资源搜寻标准和策略。
(2)信息资源描述和组织。
内容分析法在信息描述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分析与数据挖掘、语义结构和知识发现技术相结合,能够从大量不完全的、模糊的外显信息中发掘其隐含的有用知识信息,这种隐含信息可能信息创造者自身也未意识到,这就使信息描述更加完备、深入。第二,内容分析法在创建分析类目时,要将意义相同、相近和相关的分析单元进行归类整合,因而分析类目可用于描述资源之间的参照关系,并建立符合网络资源特点的动态词表。
目前主流的资源组织方式是分类浏览和主题检索,这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作为受控语言,需要依据分类法或主题词表,而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更新往往滞后于动态的学科发展形势。如前所述,运用内容分析法能够反映学科的核心词汇、基本词汇和边缘词汇,体现学科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再通过分析单元的归类整合,可以形成学科研究词库。而且词库产生的分析结果能进行迅速、有效的更新,更新一次内容分析只需下载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信息文本并用原来开发的编码程序执行分析,研究趋势、重点分析可以每年、每季甚至每周更新,即使发生突况,也能及时反映。每当加入一个新问题,内容分析也能延伸到之前研究开展的时期再次分析,不受时间限制[13]。可见,采用内容分析能够提供一种更加适应网络和学术研究特点的、半受控的知识元组织方式。
(3)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学科信息门户价值实现的关键所在,是资源创建者和使用者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信息导航服务、检索服务和用户个性化服务等层面,运用内容分析法能够提高这三个层面服务的质量。
信息导航可以帮助用户迅速、准确地定位到所需信息,但目前的导航系统还多是基于语词的静态物理链接,要达到用户满意就必须在用户导航路径的选择上给予内容提示与知识指导。通过信息的内容分析,抽取信息资源的核心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含量、质量及相似度,从而实现资源的动态聚类,根据查询目的不同从多角度切入导航路径,并且不断转入相关导航节点,优化导航过程[14]。在日常维护中,通过对用户查找和点击情况的内容分析加以不断调整导航项目和设计,满足用户要求。信息导航除了门户内信息的快速定位,还包括外部相关网站的合理链接。选择独立网站作为分析单元,对其规模、内容、访问人数、学科信息内容的和用户使用评价情况做内容分析,确立关联程度、内容质量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站进行外部链接导航。
由于内容分析提供了信息的半受控的知识元组织方式,相应地,这种知识元索引库可以作为知识元检索方式的基础。运用一定的智能技术,在信息选择和组织过程中构建索引数据库,库中的内容都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单元,是最小的知识组分。当用户查找某个关键词时,通过知识组分的逻辑组配合运算,包含该关键词的信息源将被作为知识元索引结果被检索出来提供给用户。还可将用户的检索要求和对检索结果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和积累,作为备用索引库,不断完善学科信息门户检索的专业化和知识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离不开对用户个人使用情况的跟踪分析,内容分析法的应用主要是对网络使用记录的挖掘。显在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发表评论等,隐性的用户信息要通过Web服务器日志、Cookie记录、动态跟踪软件、网络调查等方式来获取[15]。分析显在和隐含的用户信息,可以提取有关的用户行为特征,对用户的资源使用行为、频度、关注内容、使用偏好进行了解,总结其信息利用特点和规律,从而提供个别化的使用帮助和个性化的推送服务。
3.3 实施步骤
内容分析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独立的阶段执行:
(1)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在研究开始阶段就要明确表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并且依据研究主题划定研究范围,详细说明所分析内容的界限以便给出可操作的主题领域和时间段。
(2)抽取样本。样本选择的标准是符合研究目的、信息含量大、具有连续性、内容体例基本一致,简言之就是能从样本的性质中推断与总体性质有关的结论[16]。
(3)选择分析单元。即寻找内容分析所需考察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要符合研究目的,且便于抽取操作。分析单元可以是数据库或网页中的特定语词、符号、主题、人物或者句子、段落乃至全文或网站,也可以是声音、视频信息或用户行为。
(4)建立类目体系。即确定分析单元的类目归属,有效的类目体系应保证所有的分析单元具有唯一的分类指归,各个类目界限明晰,并且分类标准一致,不同的编码者对分析单元的归属意见相同。
(5)内容编码和计量。将分析单元分配到类目系统中并对各个类目出现频次、空间数额等进行计量,这个过程可以采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来完成。
(6)解释与检验。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阐释,并与研究假设相互印证,发现研究目的与结论之间的异同,得出对某一现象或理论的科学认识。分析结果还要通过信度和效度的进一步检验,信度包括对文献编码一致性、分类准确性和方法稳定性的检验,效度包括结论与事实的相符程度、理论研究结果的适用性检验[17]。
3.4 应用内容分析法的优势与不足
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学科信息门户的优势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作为一种通过信息记录的数量分析来间接研究资源和用户行为的科学方法,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性,方法的运用者不与研究对象发生直接联系,研究者的主观态度和偏好不会对分析的数量结果造成影响,而且分析过程是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和选择评价规则来执行,分析结果表现为一系列的量化数据,这些都保证了内容分析的客观性和统一性,使分析者能够从模糊、虚假的显在信息中抽取真实信息和有用知识,并能较深刻、精确地反映资源的知识含量和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目前学科信息门户信息资源选择、描述、组织和服务标准定性化、主观化(依据专家意见)带来的不确定、易变的缺点。
内容分析法应用于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也存在不足:一方面体现在内容分析法系统性要求与网络资源分散性特点的冲突。内容分析法要求选取比较稳定、连续、体例基本一致的大量信息作为样本,而学科信息门户作为对资源的二次整合,既包括数据库等比较稳定的资源,也包括互联网上比较零散的、形式多样的易逝信息,后者难以达到内容分析的要求,但对于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建设又是十分必要的。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对暂时的、分散的用户使用情况的分析过程中,因而如何对这些即时性的、零碎的信息进行可靠的内容分析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内容分析法评价判断的不确定性。内容分析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建立在定性基础之上,这就使得任何信息在被统计分析处理之前,必定要划分到一定的类目体系中,而任何类目体系都是高度人工选择性的,不可避免的主观判断却成为客观定量分析的前提,这是内容分析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当然,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引入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方法、贝叶斯定理来尽量减少内容分析法的不确定性[18],达到最大化的科学性。
4 结语
内容分析法具有客观性、系统性、统一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特点,在实际运作中具有灵活性、易操作性,这些特点使它能够广泛地运用到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领域中,为信息资源选择、描述、组织和服务提供量化数据和规范基础,优化学科信息门户资源和服务质量。当然,内容分析法也还存在不足,需要结合其它方法和深入发展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卜卫.试论内容分析方法.国际新闻界,1997(4):55-68
[2] 邱均平等.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5-64
[3] 叶鹰.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软件工具比较.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3-37
[4] 孔敬,李广建.学科信息门户:概念、结构与关键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50-53,90
[5] 张晓林.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5):28-33,43
[6,14] 李敏等.基于内容分析的网络信息导航研究.情报科学,2005(6):928-931,954
[7] 朱少强,邱均平.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文献群中隐含信息的挖掘.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7-84
[8,15] 毕达天.基于数字信息的内容分析研究.现代情报,2005(7):62-67
[9] 缪其浩.观察国际图书馆学术前沿及其发展:内容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3):5-8
[10] 张蕊等.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软件进展研究.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0-126
[11] 王曰芬等.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综合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实验.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54
[12] 常唯.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选择与组织.图书馆,2005(1):60-62,67
[13] 周黎明.基于网络的内容分析法.见:邱均平主编.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2004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讨会论文选集.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7-114
篇4
关键词网页设计;UI界面设计;教学分析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上对网页设计人才也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因此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加强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对网页设计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就当前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而言,UI界面设计教学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促进网页设计教学进一步发展。作为网页设计课程教师,应当充分认识UI界面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要通过有效方法及策略加强UI界面设计教学,使其得到理想效果。
1网页设计课程中UI界面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UI设计教学使网页设计实践中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的不适性得以有效解决。对于传统视觉设计理论而言,其研究对象主要为静止媒介中相关视觉现象及规律,其代表主要就是形式、色彩以及图形与文字等一些基础理论课程,其视觉对象大部分都属于二维空间,其基础为视觉感官刺激,是一种信息传递设计。相比于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而言,网页设计的承载媒介与其存在本质差异,与静止媒介相比较而言,网络媒介在形式上具备光影效果强化,同时还具备运动现象参与以及交互行为主导,在网页设计过程中以静止形态为基础的版式和视觉流程原理两者之间有严重不适情况出现,网页设计涉及到听觉、视觉及触觉等多种感觉渠道,因此在网页设计实践过程中单独利用传统视觉设计理论很难对其进行指导,而UI设计理念的应用能够使这一情况得以很好解决。其次,UI设计教学使网页设计方法及设计效果具有更加明确的验证方式。对于设计类课程而言,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其对设计进行思考及实践,这样才能够使设计教育产生更加实际的价值。在UI设计理论体系中,其核心目标为用户,也就是对用户进行研究,从而对设计更好服务于用户进行研究,在学生将网站项目作为互联网产品实行设计训练情况下,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均将会更加明确,并且在实行设计实践过程中,也就能够在情感上对所选择设计方法合理性更加容易理解。在UI设计过程中提出信息架构有关理论,这一理论使网站信息结构设计具有更加可靠方法,并且在设计网站导航系统、标识系统以及检索系统与组织系统过程中,可使设计人员责任及实施方法更加明晰。另外,在UI设计中引入用户测试,在检验网页设计方案使用方面具有更加系统的方法,根据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客户对方案的最终可行性设计进行测试,也就是对其最终目标进行测试。第三,UI设计教学能够使网页设计课程更好应用于网页设计教学。对于UI设计理论教学而言,其对网页技术课程和网页技术课程两者之间界定进行明确,可使设计人员对设计更加专注地进行思考及实践,而不必对程序进行考虑,同时随着当前网页制作工具逐渐向集成化及人性化发展,在面对设计对象中,通过复杂功能可使设计过程更加简单化。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对当前网页制作技术能够达到的效果有所了解,并且要了解一些基础操作代码,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学生分配不同任务十分有利,可使因材施教得以真正实现,并且对于课程中的主要任务,可将其定位于教学设计方法,可对设计任务的驱动性及设计实践参与进一步强调,可使学生了解设计并非仅仅为简单制作。①②
2当前网页设计课程中UI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UI设计课程仍属于前沿学科,由于当前UI设计专业就业形势比较良好,很多高校均开设UI设计专业课程,从而使UI设计课程教学得到良好发展。然而,当前我国UI设计产业仍不够完善,当前很多人对UI设计认识仍处于较浅层次,因而当前高校内UI设计教学仍缺乏完善系统,其具体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UI设计课程与网页设计课程结合程度比较低。对于UI设计课程而言,其中包含很多网页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点,然而很多高校在对UI设计课程进行设计时与其它课程之间出现脱节情况,其所导致结果就是学生无法对该课程知识较好地进行系统性学习。第二,UI设计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对于UI设计课程而言,其实践性比较强,然而当前很多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定位不清楚情况,其所造成结果及时学生未能够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较系统学习,导致其在今后社会就业过程中缺乏应有技能。第三,教师素质比较低。在UI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素质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当前高校UI设计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缺乏专业素质,学历比较低,并且实践能力比较差,未能够较好把握课程教学,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②③
3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UI设计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3.1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在当前网页设计教学过程中,UI设计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必须内容,其与其它课程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设置课程方面应当对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进行完善。首先,应当对当前教学目标明确。对于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而言,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将各种相关网页设计实践操作方法掌握,并且对各种网页设计规范及标准熟知;另一方面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将网页设计相关流程掌握,对于用户设计理念应当准确领悟,并且应当对相关流程熟知。其次,对课时行合理分配。由于UI设计课程内容具有较强连贯性,该课程开始应当安排在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开设,从而使学生能够将必要基础知识掌握,之所以对课时进行这样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先对相关系统理论知识进行一年时间学习,使其能够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在此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深入进一步学习。另外,还能够为学生今后就业划分提供能力进行学习,可使学生依据今后就业岗位对相关学习能力进行锻炼。第三,对设置课程原则明确。在对课程进行具体设置过程中,应当注意遵循相关原则,主要包括人性化原则、反馈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此外还包括安全性原则与易用性原则。
3.2明确培养人才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具体教学内容及具体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规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面为不断进行变化的,人才培养的制定应当以深入社会调研为基础,同时应当与学生实际特点相结合。通过调查UI设计专业人员实际就业情况及社会对学生能力要求,其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就业能力,尤其学生实践能力仍有一定缺陷。因此,在当前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积极探讨,从而将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来,以便能够对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合理定位。对于UI设计课程而言,其是以地区产业升级需求为基础,为社会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一门课程,所以其课程定位应当为确定一体化项目课程。所以,通过进行课程学习,所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的技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应当具备牢固理论基础。对于UI界面设计而言,其理论性比较强,若缺乏牢固理论基础,则在今后结业过程中学生也就无法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熟练运用,所以学生对该课程进行学习的前提就是应当将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其二,应当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毕业之后都是要直接进入就业岗位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就业实践能力。其三,应当具备较高综合素质。随着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为能够使自身竞争力得以有效提高,必须要具备良好人文素质及职业道德,同时还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3.3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手段
首先,应当积极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会对学生学习热情及创新思维产生抑制,所以,教师应当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通过课堂融入社会,然后再回归课堂,并且可在课堂对自身所设计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使学生在多样化训练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引入设计竞赛,从而使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以增强。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设计竞赛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途径,所以在UI设计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入设计竞赛内容,从而使理论性及实践性实现有效结合,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可开展作品展示,加强学生之间学习交流。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课堂展览方式,可邀请同一专业学生共同进行欣赏,使学生能够在参观展览过程中加强交流讨论,从而使学生综合素养能够得以有效提高,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③④
4结语
在当前多媒体网页设计实际教学过程中,UI设计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网页设计教学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UI设计教学重要性,并且应用了解当前教学现状,从而通过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培养人才方案,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手段等方式加强UI设计教学,从而使实际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注释
①张军.网页设计课程中关于UI设计教学的探索体会[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4).
②张延玲,喻芸.网页设计课程中融入UI设计理念的教学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4).
③熊科军,黄琴,李平平.浅议网页设计课程中UI设计教学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5(5).
篇5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model based on distance calculates the shortest path with the distance that the vehicle travels as the weights, and it can't meet the calculation based on time. In order to solve the design of the time road network model, we need to show the dynamic impedance coefficient in the computer in the shortest path based on distance. In the process of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 the problems of calling different resistance coefficients in different situation to select the most proper time-saving path in the corresponding cases shall be solved.
关键词: 路网模型;Dijkstra算法;A*(A Star)算法
Key words: road-network model;Dijkstra algorithm;A*(A Star) algorithm
中图分类号:TP3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1-0088-03
0 引言
最短路径分析作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个重要功能,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方面有重要作用。当前GIS最短路径的研究领域之中,大多是基于静态情况,如Dijkstra算法的改进和优化,很少有关于时间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和改进。本文旨在研究现存算法的基础上,实现基于现存最短路径算法在搜索时间最短路径的程序的编译和运行;同时将在汲取现存静态最短路径算法改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算法的改进优化思想,并最终实现。
1 路网模型时间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
研究时间最短路径,需要首先解决时间路网模型的设计问题。路网模型[1]是研究最短路径算法的基础,最短路径算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路网模型上才能实现。在距离最短路径研究中,现实世界道路被抽象为路网模型的边,路段的交叉口被抽象为节点,节点之间边的长度即为从初始节点到终点节点的距离。在距离路网模型中,以车辆经过的距离为权值即可计算距离的最短路径。
在时间最短路径研究中,我们所需要研究的是车辆经过的时间长短,参考距离路网模型设计,即可以以车辆通过道路的时间作为网络的边,以道路交叉路口作为节点来设计网络,即可在原有基于距离的最短路径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时间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
1.1 静态情况下的阻抗系数
在不同道路情况下的阻抗系数是有区别的。车流量、道路拥挤状况、道路自身情况等都会对影响道路通行时间,可以认为一辆车通过某一路段的基本时间为道路的长度与道路最高限速的商。即按照下列公式表示:
基本通行时间=道路长度/道路最高限速
对于路网中的某条路段,时间不同时道路通行能力是不相同的,我们可以采用此时路段的实际流量与道路通行能力相除来表示不同时段下的道路拥挤程度。公式如下:
道路通行能力=道路实际车流量/道路通行能力
其中,我国常见路段的通行能力如下:
①双向6车道:2400 单方向;②双向4车道:1800 单方向;③双向2车道:1200 单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路段的实际车流量观测之后可以得到该路段不同时间段的平均车流量,进而可以根据公式计计算该道路不同时段下的拥挤程度,以计算结果为阻抗系数进行最短路径的搜索。
此方法虽然不能反映道路情况的动态实时情况,但是一般来说,能够反映不同时段道路情况的一般特征,可以根据计算所得系数优先选择道路,阻抗系数小的应该优先选择。
但是这一方法无法动态反应道路的实际情况,只能根据以往观测数据预测道路不同时段下的阻抗系数,计算结果缺乏灵活性,以下将讨论动态情况下的阻抗系数。
1.2 动态情况下的阻抗系数
由于静态情况下的阻抗系数只能预测交通情况的一般趋势,不能反映道路的动态变化情况,所以以此为基础的最有时间路径选择不能长时间适应于实际的应用,为了得到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时间最短路径规划结果,需要以静态情况为基础设计动态情况下的最短路径规划。
理想状态下的动态阻抗系数是一条连续的曲线,但是在实际当中不能精确得到,需要通过离散的方法获取。
在实际生活中,一般是通过人为观测测出一部分路段一天中某个时段的行驶时间,之后再通过预测模型计算从而得到该条道路的真实阻抗数据。通常可按照一定的时间分辨率离散存储一天的阻抗数据。通常,若取时间分辨率为?驻T,若?驻T足够小,则可以认为在该段时间内阻抗数据保持稳定。本文将根据这一分段时间阻抗数据来进行动态时间最短路径的计算。
时间路网模型[2]就是以车辆通过道路的时间作为网络的边,从一个节点到另外一个节点所花的时间在不同时段之间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预测出所有道路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真实阻抗系数函数,就能以此为来设定搜索最短路径的优先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各级交通检测信息中心的配合,根据实时观测到的具体数据动态分析行驶时间,从而预测部分阻抗系数,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维护道路网络,统计主要道路和交通堵塞时的网络数据,根据当前交通信息中心的观测结果,预测阻抗系数的变化,并将预测得出的真实阻抗系数发送至汽车终端。时间最短路径算法的关键在于选择路径时,该算法是搜索数据库中相应道路的阻抗系数,根据阻抗系数的大小来搜索下一条应该选择的道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根据交通信心监测中心获得的实时数据计算阻抗系数,预测阻抗系数的实时变化情况,从而使得汽车可以再行驶过程中进行多次路径规划,选择一条耗时最短的路径[3]。
2 时间最短路径算法在路网模型中的实现
在某种理想状态下(如车速不变、不考虑红绿灯等),将每天不同时段阻抗存入数据库,通过搜索不同时段数据库阻抗系数估算车辆时间最短路径,并实现算法。
本文将会在路网模型[4]中实现上文提出的时间最短路径规划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算法,需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由于此算法是在原有的基于距离的最短路径算法基础上提出的,所以,需要选择一种与本文提出方法较为适应的算法来进行时间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其次,本文提出的方法使通过搜索不同时间、不同道路的阻抗系数来进行时间最短路径是搜索,因为,需要对存储阻抗数据的数据库进行设计;最后,需要对选定的代码进行修改,使之适应于对时间最短路径是搜索。
通过笔者对Dijkstra算法和A*(A Star)算法两种常见基于距离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对比研究,本文选择以A*(star)算法为基础,进行时间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原因如下:
A*(star)算法与Dijkstra算法[5]相比,属于启发式搜索,搜索效率较快,搜索效率也较高,相对于经典的Dijkstra算法,是比较高效的方法,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所提出方法为根据不同时段道路的阻抗系数选择道路,启发式搜索较为容易实现这一方法。同时,考虑到现在主流GIS软件中所采用的最短路径搜索方法都是以Dijkstra算法为基础的改进算法,对A*(star)算法[6]进行研究,也有利于在最短路径搜索领域的研究进行一些创新,具备一定的创新意义。
数据库表设计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提出方法,代码设计如下:
while(OPEN!=NULL)
{
从OPEN表中取估价值f最小的节点n;
if(n节点==目标节点){
break;
}
for(当前节点n 的每个子节点X)
{
算X的估价值;
if(X in CLOSE) {
if( X的估价值小于CLOSE表的估价值 ){
把n设置为X的父亲;
更新CLOSE表中的估价值;
把X节点放入OPEN //取最小路径的估价值
}
}
if(X in OPEN)
{
if( X的估价值小于OPEN表的估价值 ){
把n设置为X的父亲;
更新OPEN表中的估价值; //取最小路径的估价值
}
}
if(X not inbo th){
把n设置为X的父亲;
求X的估价值;
并将X插入OPEN表中; //还没有排序
}
}//end for
将n节点插入CLOSE表中;
按照估价值将OPEN表中的节点排序; //实际上是比较OPEN表内节点f的大小,从最小路径的节点向下进行。
}//end while(OPEN!=NULL)
3 算法在路网模型中的实现
本次试验通过将道路构建成简单的路网模型,通过对不同时段的道路车流量进行观测并记录数据,并将观测数据导入数据库,通过不同时段调用不同数据来进行相应时段内对花费较少时间的路段进行选择。本次试验选择的两个观测时段分别为16:15至16:45时段和17:45至18:15时段,原因如下:①两个时段中,第一个时段一般道路情况良好,车流量不多,二第二个时段处于下班高峰期间,车流量大,堵车现象时有发生,两个时段对比明显;②第一个时段的车流量可以代表交通畅通时的道路情况,第二个时段的车流量数据可以代表交通拥挤时的道路情况,适于比较不同情况下算法对道路的选择。
本次试验构建了一个简单路网[7],并设定起点和终点如图1所示。
以第一个路口为例,当路径搜索到第一个路口时,会进行时间最短路径[8]的选择,根据对某地区实际道路的观测,设定16:15至16:45时段右行路段和下行车流数据如表1、2所示。
根据表1算出阻抗系数为402.2/2400=0.1676。
根据表2可以算出道路阻抗系数为624.8/2400=0.26。
当设定时间为16:15至16:45之间时,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应该选择选择右行路口,每当行进到一个路口时进行一次选择(剩余路口数据不再赘述),最终路径选择情况如图2所示。
同样以第一个路口为例,当路径搜索到第一个路口时,会进行时间最短路径的选择,根据对某地区实际道路的观测,设定17:45至18:15时段时段右行路段和下行车流数据如表3、4所示。
根据表3可以算出道路阻抗系数为808.7/2400=0.3369。
根据表4可以算出道路阻抗系数为967/2400=0.4029。
当设定时间为17:45至18:15之间时,根据表3、表4可以看出,应该选择选择下行行路口,每当行进到一个路口时进行一次选择(剩余路口数据不再赘述),最终路径选择情况如图3所示。
4 小结
本文介绍了时间最短路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在日常生活中,若果我们需要查找从某一地方出发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我们常常需要的是迅速找到这条路径并能及时到达目的地,所以,及时找到所需要去的最短路径是首要的,而这条路径常常不一定是最短的那条。
本文研究了最短路径算法的原理,对经典的Dijkstra算法以及新兴的A*(star)算法的原理和基本思想进行阐述,设计出了一种时间最短路径算法,最后,在路网模型中编程实现了改进算法。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如下:
分析了Dijkstra算法以及A*(star)算法的基本细想及其应用,通过两种算法在相同路网模型上的实现进行对比,分析出格子相应的优点和缺点;
在原有基于距离的最短路径算法基础上,提出了根据阻抗系数进行搜索时间最短路径的方法;
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以A*(star)算法为基础进行时间最短路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扬兆升.城市交通滤诱导系统理论与模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9000.
[2]贺国光,徐岩宇.车辆线路引导系统的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8,11(3):79-86.
[3]罗平.多车型辆路径问题研究与应用[D].2014.
[4]曹剑东,张敖木翰,李兵.基于拓扑分层的路网简化模型及其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5(3).
[5]王华.基于邻接点算法的Dijkstra优化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
[6]陈神圣,滕忠坚.A*算法在车辆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11(3):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