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项目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项目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项目工作总结

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康辉小陈”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资源要素保障。2021年完成用地报批组卷13个批次,获批面积2093.22亩。全年供应土地127宗、面积2325亩,其中划拨62宗、面积1019亩,出让65宗、面积1306亩,出让价款25724万元。启动实施新增耕地3149.84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批指标4009.54亩,完成增减挂钩指标归还3035.54亩。完成地票交易4089.13亩,成交价款44233.62万元。编制上报土地成片开发方案24个,全部获得审批。

(二)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是强力推进“五未”土地处置,根据《宣州区“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区批而未供、闲置土地进行了全面排查。形成存量资源图谱,并制作成“一张图”。2021年度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43亩、供而未用594亩。二是积极开展“标准地”改革工作。2021年已成交的标准地2宗,面积70.03亩,成交价款795万元。宣州经济开发区2021年7月制定《“标准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

(三)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初步划定了宣州区永久基本农田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二是完成了市级村庄规划试点水东镇祁梅村村庄规划编制,启动了区级村庄规划试点水阳镇新珠村、洪林镇南湖村的村庄规划编制。

(四)优化自然资源管理

1.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一是在“三调”初步成果基础上,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二是广泛宣传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稳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三是完成扬子鳄保护区整改以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

2.有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一是实施了3个在建矿山“边开采、边治理”项目,修复面积16.876公顷。二是实施了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修复面积4.32公顷。三是全力推进利用市场化方式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3.扎实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一是完成宣州区青峰山枣子沟大型矿山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采矿权出让收益13亿元。二是完成茶山、幸福两个矿山剥离物有偿处置试点,矿益权收益2057.87万元。三是完成《宣州区矿山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四是全面开展2021年度省级绿色矿山遴选工作。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坚决落实《宣州区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完成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后核查,妥善转移安置“烟花”过境期间受灾群众,未发生地质灾害安全事故。

(五)强力推进“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一是完成宣州区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专项问题总计7个项目, 共640套房屋。首次登记了640套,完成率100%,已办证到户618套,办证率96.56%。二是启动宣州区集体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难安置”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摸排统计,宣州区逾期未安置项目共3个、585套。根据“一项目一政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措施。

二、2022年工作安排

(一)强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1.积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委省政府“双招双引”引领的十大新兴产业特别重大项目以及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争取省级以上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2.深化“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800亩以上,节约高效保障项目用地。

3.全力推进新增耕地和增减挂钩工作,全年计划实施新增耕地2000亩、增减挂钩1500亩,合理有效利用增减挂钩指标,兜底保障所有项目用地需求。

4.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是将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继续开展三线划定相关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根据《宣州区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要求,在村庄规划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宣州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5.积极推进宣州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有关乡镇和街道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

(二)全面加强自然资源管理

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一是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区、镇、村三级田长体系,落实田长责任。二是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2.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对全区16家在建矿山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二是根据《宣城市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全区在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对符合条件的矿山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进行修复。三是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争取不少于50%的矿山企业能够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3.全力做好宣州区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工作。一是做好宣州区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和宛陵林场国有林权确权工作。二是推进林权登记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anxing841018”为你整理了这篇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聚力重大国家战略实施

一是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智慧黄河三角洲”大数据平台两项工作,列入省黄河流域发展规划(送审稿),其中,大数据平台以建设“智慧黄河”形式列入国家黄河流域规划纲要。

二是发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委信息中心等国家大江大河智库作用,联合开展项目研究。提出了黄河河口适宜生态流量过程和近海生态需水建议,被黄委部分采纳,支撑了河口生态调度和生态补水量;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研究”有关建议,纳入《黄河法》(初稿),为加强河口生态保护提供法律依据。承办中国水利学会河口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学术年会,来自黄委、长江委、珠江委等19家单位40余位专家提出河口治理、三角洲湿地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建议。

三是支持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开展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研究,“互花米草入侵与防治”成果得到国家部委和省主要领导认可。

(二)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出台《东营市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实体机构管理办法》,重点与国内22家高校院所对接联系,开展人才、技术交流50余次,服务企业60余家,实施市校合作资金项目39个。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进修生、订单培养研究生、工程硕士研究生,第一批14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入驻基地。“山东师范大学新发药业化学班”200名学员接受普通本科规范培养。组织申报并着手实施生态环境部“基于生态效益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有毒化学品管理”项目。

(三)聚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展耐盐作物推广,建设黄河口水稻研究中心,构建稻麦两熟栽培技术模式;建设耐盐花生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小麦-花生”两熟实践;探索建设“花生特色小镇”。承办了“黄河三角洲中医药发展与乡村振兴”主题泰山科技论坛。

(四)聚力招才引智。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承担《东营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初稿草拟工作,开展全市人才工程考核调研工作,为优化全市人才工作提供建议。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7人、合作项目4项,1名高层次人才入选黄河三角洲学者,一名博士后出站。发挥“两会”秘书处职能,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完成换届,博士联谊会搭建博士科研服务平台3个。

二、2021年目标思路

2021年,研究院管理中心将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明确单位职能理顺工作思路,发挥高校院所人才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围绕服务市政府决策咨询、经济转型发展开展工作。

(一)发挥高端智库作用,为推进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当参谋

一是发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等大江大河治理智库作用,就河口治理、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等联合攻关,预测河口海岸变迁情况,为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工农业布局等重大规划提供本底预测。重点依托水利部流域水治理重大科技问题研究项目,提出河口治理战略,构建行洪输沙、生态环境和支撑社会经济协同体系,支撑东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挥可持续发展专家顾问组作用,围绕我市重大技术、经济、社会问题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凝练一批调研课题,由高校院所揭榜完成。

(二)支持高校院所实体机构建设,促进高校院所人才智力资源向我市聚集

一是发挥《东营市市校院所共建实体机构管理办法》政策引领作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保障基本运行。鼓励实体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组建专职团队,加强自身建设,加快主办院所创新要素资源向我市流动。

二是完善高层互动机制。定期通报市校工作动态,推动市校高层交流,及时解决合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是实施一批合作项目。对高校院所在我市开展的人才引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方面工作进行评估,联合实施一批市校合作重点项目。

(三)聚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产业转型发展赋能

一是组建东营高载能电化工工程中心。推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化工脱碳生产烯烃技术”,利用绿电工艺和装备把各类烃、石油转化为三烯三苯和氢气,系列技术为0到1棋局颠覆技术。目前已完成技术、工艺、催化剂及关键装备开发,计划于2021年开展工业示范。该项目一旦实施成功,可将东营地炼企业由炼油型改造为化工型,实现高附加值转型。

篇3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高起点统筹空间规划布局

一是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启动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召开全市动员会,印发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前期基础资料收集和调研、双评估报告初稿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评估初步方案,基本完成总规相关的九个专题和五个专项报告。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优势,牵头推进了越城柯桥交界处融合规划研究、钱杨区块规划研究、兰亭旅游度假区总体概念规划等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规划研究,同步推进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修编,开展市区社区生活圈划和轨道1号线2号线周边地块规划编制工作。分类指导控规编制工作,共审核和上报控规40多个。

三是加强古城设计成果转化。按照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和古城总体城市设计要求,完成了古城北入口、广场、阳明故里、绍兴饭店二期、震元堂改造等重要节点规划研究及相关地块的控规编制工作。认真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开展古城内国有资产、资源更新利用方案研究工作,对古城内的办公房等空置情况进行了初步摸排。完成传统民居修缮导则(图则)编制和古城宣传资料及视频汇编。

(二)高质量提供要素资源保障

一是助推投资项目落地见效。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市政府城交口2019年市级投资项目涉土涉规工作的通知》,对47个市级投资项目建立局领导挂联督办工作机制。除因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等政策壁垒原因近期难以推进的5个项目外,销号项目已达15个,主要问题得以解决进入正常审批流程项目4个,其余项目都得到有序推进。2019年中心城区用地规模报自然资源部审核,共上报总用地面积3887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3129亩(耕地2911亩)。2018年中心城区6个实施方案和市本级4个跨省增减挂钩指标实施方案均获批准。

二是加强资源要素精准配置。全年共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6万亩(耕地1.6万亩)。同时,针对“占补平衡”短板,累计争取国家统筹、省内调剂数量指标7114亩、水田指标6616亩、粮食产能指标471.4696万公斤,市内共享标准农田指标12000亩,补充耕地数量指标1272亩、水田指标1000亩、产能76.4213万公斤,全面保障了今年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各类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需求,连续第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全市完成闲置土地处置1429亩,完成率316%,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550亩,完成率149%,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9472亩,完成率114%,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935亩,完成率105%。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全市已完成“标准地”出让231宗,面积8413亩,省级以上开发区等重点平台实现投资项目100%“标准地”出让。与经信部门开展了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僵尸企业清理、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倒逼企业提高土地厂房利用率、产出率和贡献率。

四是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通过编制年度计划、加大做地考核、合理安排出让时序等措施,维护全市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年共完成经营性用地出让1.35万亩,出让金总额达到828.98亿元,争取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资金达到53亿元。

(三)高标准提升资源保护力度

一是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全域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进展顺利,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复评动态监测自查,新增省级森林城镇5个、市级森林城镇4个,“一村万树”示范村39个。持续高质量推进造林绿化,严格保护全市9.2万株古树名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造林更新1.65万亩,新植珍贵树161万株,建设珍贵树种示范林14片、示范点14个、示范单位15个。浙江绍兴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顺利获批。

二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2个;新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0个,上虞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列入省级试点。落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通过召开全市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加强督察通报和检查指导力度,全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新开工数量和交工数量分别达到省定任务的300%和150%。

三是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进一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目前,越城区已在全市首先公布了二级、三级“田长”、网格长、网格员名单,并率先在富盛镇凤旺村树立第一块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标志牌。其他各区、县(市)正在结合乡镇村撤扩并工作进行人员名单调查确定工作。

(四)高品质提升民生服务

一是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推广“浙里办”“浙政钉”。提前实现不动产登记事项100%网上申请,达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探索“不动产+”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与户籍联办、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延伸和与公证协同办理等。

二是开展“多审合一”改革。落实“三减”,助推提速增效,将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合并办理,优化一套办理流程、整合一张申请表单、统一一套申报材料,并将两个事项办理时限由法定的40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创新制定出台森林植物检疫证核发与木材运输许可联办事项,强化“一网申报”,实现“一同发证”,并将两个事项联办时限缩减到不超过5个工作日。

三是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稳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20个项目列入省级试点,涉及31个行政村、17.25万亩土地,计划新垦造耕地1226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336亩,计划总投资4.84亿元。推进《绍兴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有效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五星3A村庄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村个人建房等“三农”事业的推进。加快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培育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和疗养地建设,申报推荐5家基地参评全省森林旅游地和疗养地。

四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森林消防暨矿山生态修复现场会,系统部署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年度任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市、县两级共完成检查351点次,查明问题143个,已整改到位79个;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不稳定斜坡272处、已核销隐患点220处、其它上报点34处,成功应对了“利奇马”“玲玲”“米娜”等台风威胁。今年全市共发生灾情3起,转移群众1438人,成功避险1起9人,无人员伤亡。

(五)高速度推进数据资源基础建设

一是全面展开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已完成内业数据处理、外业调查举证及数据建库等全部县级调查工作和市级核查工作,并通过省三调办核查向全国三调办报送五批次初步调查成果,根据全国三调办国家级核查反馈意见和省三调办整改方案要求,对问题图斑进行全面梳理,积极有序组织全面整改及补充举证工作,集中力量保障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国家级核查整改成果分两批于9月24日和10月8日按时提交省三调办。

二是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化建设。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项目一期建设;提升改造市级“一窗云”平台统一建设,实现全市云平台统一办理;联合公安、银监等多部门,提高登记信息共享水平。在上虞区率先开展不动产登记材料归档电子化试点工作。

三是提升基础测绘信息服务保障。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绍兴市1:20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制作更新2个项目技术设计书已通过评审,进入实施阶段,其余6个基础测绘项目正稳步推进。积极参与杭绍台高速公路镜湖互通兴越路连接线改建工程、越东路快速路工程等测绘工作,为市重点工程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2020年工作思路

1.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国土空间保护、空间要素配置、生态整治修复、文化传承发展、城市风貌提升等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完成绍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报批稿,建立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推进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

2.加强资源规划服务,开展袍江三江口区域空间规划研究,为大湾区四大平台之滨海新区做好资源摸底、存量利用、生态修复、优化产业布局等研究。深化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全力保障全市重大项目用地。优化中心城区格局,强化中心城区蓝绿空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等结构性管控,划分分区规划单元,组织编制分区规划,推动古城新城联动发展。推进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用地规划许可与用地批准合并办理实施;加强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和批后监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

3.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推进“152”耕地生态保护工程,完成补充耕地(含垦造耕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04万亩、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100亩。再启动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1个,新创建4个绿色矿山。

4.加快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全市完成造林更新2.3万亩,新植珍贵树137万株,新建“一村万树”示范村35个,创建国家森林乡村60个;启动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开展绍兴市植物园建设前期研究。

5.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少于9200亩,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不少于5000亩,完成省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

6.全面推行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除负面清单外,省级以上平台等重点区域企业投资项目100%“标准地”方式供地,省级以下平台原则上全部以“标准地”供地。

7.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先行开展浙江五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登记制度,界定全部国土空间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林权统一登记,建立全面完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体系。

8.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力度,组织全市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完成绍兴市GNSS控制网及水准网复测,提升应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9.推进建设森林公安专业派出所,其中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派出所2020年一季度动工建设;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派出所2020年三季度动工建设。

篇4

一、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牵头单位:环林局责任单位:环林局)

1.目标任务。11个贫困村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总面积115142.2亩,按每亩14.75元,总投资169.83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385.13亩,按每亩155元,总投资36.96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2385.13亩,按每亩155元,总投资36.96万元。

2.序时进度。1-12为常规管护,12月底完成资金兑现工作。10月前完成农户考核;11月底前通过农村信用社以“一折通”一次性兑付到农户手中,全面完成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完成率100%。

3.完成情况。已于9月底前通过农村信用社以“一折通”的方式一次性兑付到农户手中,超前完成兑现工作。

(二)草原生态保护(牵头单位:环林局责任单位:农牧科技局)

1.目标任务。11个贫困村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其中享受禁牧补助2.5799万亩,按每亩7.5元,总投资19.34万元;草畜平衡奖励9.5265万亩,按每亩2.5元,总投资23.81万元。

2.序时进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退牧还草工程。1-3月,收集年度补奖基础数据资料;4-6月,完成年度草补实施方案的编制报批;7-9月,开展草原巡查、生态监测,启动牧户考核;10-12月,完成牧户考核,将2017年度草原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补奖资金兑现到户,完成率100%。

3.完成情况。已于10月底前通过农村信用社以“一折通”一次性兑付到农户手中,超前完成兑现工作。

(三)地质灾害治理(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和林业局,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

1.目标任务。

2.序时进度。

3.完成情况。已于10月底全面完工,超前完成。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积极上下对接到位。为确保2017生态扶贫专项目标任务尽早实施,个各相关单位理清扶贫工作发展思路,认真梳理扶贫建设项目,积极主动地与州级主管部门就2017年度生态扶贫工作进行了多次衔接,与县发改、县扶贫、县财政等生态建设扶贫专项责任部门积极联系和沟通,并组织工作人员就生态扶贫专项工作与各乡镇逐一、逐项对接,确认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需求,核实生态扶贫项目清单,明确工作责任主体。在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制定了目标任务,梳理出工作计划和资金投入情况,明确了时序进度和工作责任主体。

(二)制定方案,层层细化落实到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了《生态建设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生态建设扶贫的年度目标任务,成立了生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时序进度,落实专人专班负责工作推进,并重强调了年度重点工作和对工作进度作了详细安排,确保生态扶贫项目落到实处。

(三)积极筹措,确保项目资金到位。2017年,退耕还林工程落实资金754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9万亩,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面积2.9万亩,(其中涉及2017年“摘帽”贫困村16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积3426.53万亩,9月底通过“一折通”兑现资金53.11万元);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落实资金2120.2万元,继续依法有效管护全县集体公益林143.73万亩(其涉及16个“摘帽”贫困村4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管护集体公益44212.70亩。9月底将兑现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65.21万元);落实11个贫困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19.34万元,草畜平衡奖励资金23.81万元,已于10月底前通过农村信用社以“一折通”一次性兑付到农户手中;落实梭坡乡共布村1处排位除险工程资金46.13万元,并于10月底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四)强化保障措施

1.加强生态用地用途管制。根据我县自然资源差异、现有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重点保护的生态功能,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生态红线管理办法,严格生态资源监管,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红线行为。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本县实际,科学制定生态用地项目禁限目录,控制城乡建设使用生态用地,限制工矿开发占用生态用地,确保全县生态资源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2.加大生态治理投入。根据我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际,谋划一批生态保护与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州财政的支持,加大地方公共财政对生态保护的投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我县生态治理,积极落实各级财政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补助制度,确保生态项目的落地实施。

3.增加农牧民生态收入。以《农牧民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和管护暂行办法》为指导,制定出台全县支持农牧民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地方性政策,鼓励农牧民组建管护队、造林队、防治队,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增加农牧民生态建设管护收入。鼓励农牧民有偿转让生态景观资源使用权,参与旅游企业经营等,增加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收入。

4.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和禁牧休牧巡查制度,加快推进农牧区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庄园式生态牧场或联户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发展庭院经济;深入推进以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经济林木(果)权证、村级农民互助担保合作社为主的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盘活森林资源资产。

5.构建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以生态扶贫工作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各类技术人员;加大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机构,按工作需求配备人员和设施设备。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加强优良林(草)种快繁、森林高效培育。加强林业、草原科技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林业、草原科技标准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利用、提升我县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利用水平和效益。

6.建立健全生态扶贫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扶贫考核评价制度,将生态扶贫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增减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始终坚持贯彻环保“三同时”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建立和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严肃追责。

三、下一步工作

篇5

2021年度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按照《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创建省级xx县城工作考评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工作部署,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工作筹划,并按照筹划积极推进创森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责任明确

我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股室负责人抓落实,全面把握、客观分析,强化责任和考核制度。精心筹划布置,把创森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实施,切实把创森工作做为基础性长期性的任务抓紧抓好。

二、制定措施

按照《通知》要求和xx交通的实际,我局制定了《xx县交通运输局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工作实施方案》,周密组织实施,把绿化与公路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因地置宜开展乔木、灌木、花草等多种形式的绿化,形成绿色景观通道,努力打造道路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交通。

三、工作成效

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完成,我局迅速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启动工作,将农村公路绿化任务分解至县道养护班站及乡(镇)养护管理站。对已建成的可绿化公路按照“补植修复、拓展延伸、调整提升”的总体要求;对在建公路项目按照施工设计中有关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相关规定,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推进有序。

四、加强宣传

我局积极参与全县宣传活动,一方面在单位led宣传显示屏有宣传标语,一方面充分利用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文明意识,积极参与,为工作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五、存在问题

虽然工作开展以来道路绿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县公路里程长,地形复杂,有些地方植树条件差,有些地方村财困难,造成部分道路绿化不尽人意。但我局将克服困难,一如既往抓好公路绿化工作,为我县创建和巩固成果,打造和谐绿色交通而努力。

2021年度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20xx年xx区街道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根据年度工作计划规定的目标、任务开展。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在市环境保护局工作指导下,在街道各居委会、辖区单位的努力工作下,目标责任工作完成情况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xx区街道办事处根据年初市级综合目标责任的要求,及时调整健全街道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确保环境保护工作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目标责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x月和x月初根据环保局创建“绿色社区”及“绿色家庭”的要求,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xx市对社区(村)上报的家庭进行考核,验收,并及时将x个地区级“绿色社区”x个市级“绿色环保村”和x个地区级“绿色家庭”和x个市级“绿色家庭”上报市环保局。

同时,根据xx市府办下发文件的要求,关于开展城乡造林绿化管护工作大检查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绿化管护工作,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依法保护现有城乡绿化成果和资源,及时将通知精神下发到各社区(村)在此次活动中街道明确责任,各社区(村)及有关单位对辖区内林木绿化管护情况进行自查。

xx区街道组织了来自辖区各个行业的党员先锋队员、社区小红帽成员、青年志愿者及街道机关、社区、村干部x余名,针对环境卫生问题突出的xx路等重点路段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卫生集中大整治活动,街道党工委书记xx亲自坐阵,在劳动现场指挥机械车辆对大块垃圾进行清除。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

在第xx个环保日来临之际,为提高辖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尽快进入低碳生活,xx区街道多个社区积极开展各项活动。通过以“你能成为环保明星吗?”、“居民身边有那些污染”、“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等为主题向居民发放宣传单、调查表,促使居民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注意节能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各社区还以展板及张贴宣传横幅的形式,多方位宣传节能减排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居民从自身做起,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节能低碳生活。

篇6

一、全年主要工作

(一)、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我们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两个反哺”的要求,积极落实《预算法》、《农业法》及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积极安排落实财政支农支出预算,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12年安排支农预算54000万元,比2011年增长39%;全年完成支农支出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为支持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位于贾悦镇的损毁工程修复项目。项目总投资7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60万元(中央资金30万元,省资金21万元,市资金3万元,市资金6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主要对世行项目区已建工程进行修复,共开挖疏浚排水沟14公里,维修U型防渗渠19公里,维修建筑物18座,修复道路15公里,林网补票1万株。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工。

(三)、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自2010年以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市把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保障民生的重点工作,启动“百库加固”工程,计划投资1.47亿元,利用三年时间完成107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截至目前,今年投资2334万元的最后2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同时按照上级三年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要求,我们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总投资2.84亿元的6座大中型水库在全省率先、安全、如期、全面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并全部于“十一”前通过竣工验收。

(四)、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我们全面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疫苗经费,今年共拨付各种疫苗经费347万元,确保了防疫计划完成。同时,大力支持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基层防疫服务能力。为支持美国白蛾防控工作,财政部门共拨付防控资金203万元,为全市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今年把实施农业项目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了现代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户用沼气等项目,同时,加强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上级扶持资金945万元,全市补贴各类农业机械1220台(套)。

(六)积极准备,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上级各项检查工作。今年,我们及早行动,做好基础工作,通过与各有关项目单位及项目镇街等部门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上级业务和审计部门对我们的水库除险加固、农业综合开发、强农惠农检查等涉农资金的检查工作,得到检查组人员的一致好评。

二、明年工作计划

根据局党组统一部署,结合我科工作实际,我们计划明年做好如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明年,我们要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良好的基础上,利用上级的扶持资金,会同经管部门,继续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明年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位于贾悦镇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位于石桥子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面积9900亩,项目总投资76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92万元(中央资金344万元,省资金145万元,市资金34万元,市资金69万元),自筹资金17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泵站2座,新打机井51眼,输变电线路配套11公里,新建5座变电站,开挖疏浚排水沟38公里,埋设地下管道36公里,新修及复修建筑物240座,新修及复修机耕路26公里,植树4.2万株。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总面积13000亩,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200万元(中央资金750万元,省资金315万元,市资金45万元,市资金90万元),自筹资金1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开挖疏浚引排水沟81.9公里,新建桥涵307座,新打机井130眼,埋设低压输水管道6.94公里,架设10KV高压线路10.4公里,购置安装80KVA变压器17台,埋设低压电缆35.5公里。

(三)、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水利设施的投入。明年我市的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为涓河入潍河口以上12KM段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3900多万元,主要包括河道疏浚扩挖、堤防加高培厚、险工护岸等,全力推进安全水利、生态水利和惠民水利建设。

篇7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三江源地区长远发展,事关中华水塔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事关州各族干部群众切身利益。为切实加强我州灾后重建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以及省灾后重建指挥部安排部署,决定从即日起,各地区对境内砂石料场、砖厂进行专项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砂石料、砖厂的生产行为。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州各类项目的开工建设,建筑材料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在各县河流流域内出现了无证开采砂石料场、砖厂,这些砂石料场、砖厂在生产过程中乱采乱挖,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同时,一些手续齐全的砂石料场、砖厂也存在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的现象。这些建材企业滥采乱挖的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和规范,将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遭成严重破坏,对脆弱的源区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针对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强化恢复重建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展治理整顿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坚持原则、依法行政,确保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各县政府要以“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属地管理、部门配合”为原则,在州委、州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完善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工作,鼓励和引导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地材生产的关系,保证重建需要,保护生态环境。

三、整治内容及主要区域

各县境内的所有砂石料场、砖厂。

四、整治时间

整治时间即:年月2日至15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年月2日起至3日)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各县政府要及时生态环境治理整顿通告,为环境治理整顿奠定舆论和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整治实施阶段(年月4日至9日)由各县政府主要领导督导,县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挂帅,县环保、国土、水务、公安、建设、农牧、工商、质监、林业、以及各乡镇联合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从8月4日起,对境内各砂石料场、砖厂进行一次联合执法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对砂石料开采、建材生产企业进行规范,该关停的坚决予以关停。对无证违法违规生产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由县政府下达停工令,并依法坚决予以就地关闭。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年月10日至15日)与手续齐全的各生产企业签订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责任书,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由县国土部门、县环保部门、县水务部门负责收取土地复垦保证金,严格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各生产企业要及时制定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方案,分别报县国土、水务、林业环保部门进行审核。重点方案须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五、工作要求

(一)理顺工作关系,改变多头管理,多头审批的工作局面,对砂厂、采石场和砖厂的审批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交给各县政府审批办理。各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规范程序,严格把关。清理整顿后,各县要成立联合执法大队,认真监管,严格执法,确保县域恢复重建中,生态环境得到切实保护。州级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各县的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

(二)州县政府已批准准入的各生产企业,必须及时办理水务、环保、国土等相关手续。凡手续不全、环保措施不落实的,责令限期进行整改。凡没有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采砂许可、临时用地、生产经营许可等手续和证件。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企业实行严管重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责令限期治理修复,达不到有关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

(三)为使清理整顿取得实效,各项强制措施落到实处,各县要在县林业环保、建设、国土、公安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对妨碍执行公务、无理取闹、聚众闹事的,依法进行查处,保证清理整顿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买卖、转让、租赁国有和集体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时,一律要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用地申请,经依法批准后,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乡镇、村社、原有土地使用者依法办理有关用地手续。对未经批准,擅自租赁、转让、买卖土地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六、保障措施

全面落实州委提出的“严格执法,确保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实处;严格政策,确保重建期间所有地材有序开采;严格责任,确保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领导;严格管理,确保后续工作有人管,有人检查,保持管理工作常态化”的工作要求,确保专项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各县要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监察、发改、国土、建设、公安、水务、文化、农牧、司法、质监、林业环保,以及各乡镇为成员单位的生态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对治理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左右配合、严格程序、依法办事的工作机制。

(二)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开展这次环境整治活动,是根据省、州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和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是努力保护灾后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县政府、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站在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站在为历史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环境整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明确整治任务,全力以赴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确保清理整顿取得实效。

篇8

 2019年,新马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乡人民,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奋力谱写文明、幸福、魅力新东港崭新篇章”的战略部署,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特色满乡建设”双轮驱动,稳步推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平稳运行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政府的中心任务,主动适应宏观调控,创新发展模式,确保实现稳增长。截止三季度,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2668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75%;。公共财政收入完成53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95.2%;招商引资完成200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9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4.7%;企业收入、工业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均完成全年计划的78%左右;限上企业社零额完成188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86.3%;预计年末,各项经济指标均能圆满完成。

(二)服务农业新高度,夯实发展基础

乡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大服务力度,鼓励农民加大科技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年内,协调供电公司为4个村增设变压器,保证大棚用电。举办农技培训班32次,培训学员2200人次。推广水旱田机播种、机收割、机深松、深施肥、草莓育苗出芽等农业新技术5项,培育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65户、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户200户、纳入人才培养数据库管理的实用人才200多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1200余个样品,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在政策和技术扶持下,全乡农业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19年全乡发展保护地洋菇娘2000余亩、蓝莓3100亩、树莓620亩、草莓2200亩,特色产业成为合隆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实现10%左右的增长。同时,以“迟家草莓”、寒富苹果合作社等为代表的乡村采摘、互联网销售也成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全乡采摘收入可达500万元左右,互联网销售额可达700万元左右。

(三)加强培育新产业,支撑有效提升

一是狠抓项目谋划。结合区位和资源特点,谋划包装了适合本地生长的小浆果产业基地、养老产业和满族特色村寨等5个项目,为下一步引进项目奠定基础。二是狠抓项目推进。成功引进了华增食品、圣强银杏叶加工等项目,并实现落地生产。尤其是集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和对外出口于一体的华增食品项目,实现当年招商、当年落地、当年达产、当年见效,有效拉伸了全乡小浆果产业的发展链条。三是狠抓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农村淘宝新型产业模式,全乡已有5个村设立村级服务站,5月15日,农村淘宝开业的现场会在乡旗舰店举行,新华网、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参与报道。目前,全乡村淘销售额已达359万元,极大地方便了辖区群众,使山里的百姓也能享受到互联网的快捷。

(四)推进项目新进展,景区雏形显现

为了确保重点项目龙山国家体育旅游公园能够按计划推进,乡党委政府将其纳入重点工作,并提出“举全乡之力推进”的工作要求。目前,已经完成立项(东发改备字〔2019〕13号),确认一期工程投资100693万元。除了2015年投资9000万元之外,今年已完成投资4500万元。栽植苗木30余万株;对1000余亩山林进行绿化管理;建设100亩苗木花卉研发培育基地;征用土地62亩,计划建设集动迁安置与居民住宅为一体的满族特色小区;完成7公里景区道路底层拓宽,15公里水毁道路维修,2.9公里进山公路硬化工程;完成人工湖勘探和部分河道治理,形成小型瀑布;修建荷花池人工景点;沿景区道路种植4.2万平方米的薰衣草等花卉;移栽映山红50亩。完成了2019年的投资计划。        

(五)创新管理新思路,环境不断美化

通过镇区环卫工作城市化管理、村组环卫工作社会化管理的模式,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配齐垃圾收集设施。共投放水泥垃圾池140座,铁制垃圾池60个,铁制垃圾箱120个,垃圾运输车1台,设置固定垃圾堆放点1处,临时堆放点3处。二是组建环卫清洁队伍。镇区组建了乡市政管理处,配备了1名管理人员、3名垃圾清运人员和5名兼职清扫工,负责镇区全天保洁。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和清运承包给社会力量负责。三是落实监督管理措施。镇区实行垃圾定点拉运,环卫人员随时清扫,做到集镇无垃圾堆积、无白色污染。村级环卫纳入乡村双重考核,各村负责日常监管,保证垃圾及时清运,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乡政府每月会同村干部进行定期检查,按考核打分情况支付清理费用。目前,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基本健全,全乡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六)助推民生新举措,面貌持续改善

一是围绕建设“特色小镇”目标,加大民族特色改造力度。投资170万元,新建了满族文化大舞台、文化长廊和八旗广场,对广场大墙和小学大墙进行了彩绘和浮雕改造,对小学到助剂厂1200延长米进行仿满墙体改造;投资50万元,对镇区205块牌匾实行了满汉双语改造;投资60万元,在镇区安装了140盏满族特色路灯。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筹集资金150万元,对黄龙线进行中修,投资300万元,对22公里屯堡路进行了硬化改造。三是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保障农民生产。争取资金15万元,完成范家山渠道清淤加固和张家堡塘坝输水洞维修养护工程;争取资金900万元,实施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争取资金359万元,实施齐家堡村沥青道路、合隆村渠道衬砌和翟家堡村农道桥工程;争取资金20万元,实施黄家岗水库水毁修复工程。四是加大民生扶持投入力度,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提高。免费发放安装无害化卫生厕所200座,改造农村危房27户、其中维修3户,有效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

(七)社会管理新成效,满乡和谐稳定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投入资金130万元,对中心小学操场进行塑胶改造,对范家堡小学院墙进行重建;投资60万元,对犸木林、城山等三座村小重新安装变压器。二是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投入资金5万元,购置了满族服装、扇子等文体用品;开展了建党95周年大型文艺演出;自编自演满族舞蹈,参加了东港市农村文艺调演和“船老大”杯广场舞大赛,并获得一致好评;举办了“邮政杯”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彰显了合隆民族特色。三是实施公共医疗服务。继续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8%。四是抓好矛盾纠纷调解。发挥维稳队伍作用,不断完善大调解体系。全年共受理矛盾纠纷案件36宗,答复36宗,满意率95%。五是加强安全隐患整治。投资40万元,移出广场高压线路,整合联通、有线、电信管网集中从空中入地。深入推进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年无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及安全生产事故。六是加大对妇女等群体创业扶持力度,免费争取无息贷款67笔,491万元。七是严格发放补助资金,扎实完善社会保障。2019年已累计发放粮食直补447.5万元,玉米补贴313.3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5万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济186万元;发放残疾人津贴等社会保障资金24万元。落实优抚政策,共发放各类优抚补助金122万元。

(八)作风建设新要求,干部履职尽责

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齐配强村班子,认真办好民生实事。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树好政府自身形象。积极开展“两个轮子连民心”、“双联双送”、“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等载体活动,真正沉下身子,踏踏实实地为群众服好务。加强软环境建设,乡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全年共接受群众业务咨询5080人次,受理各类申办件3125件,办结3085件,办结率为98.7%,已办结事项群众满意率达100%。积极支持乡人大、政协围绕民情民生和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视察、评议、监督等职能,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办理,全年累计办理11件,满意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过去一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二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少数民族乡镇特色还需进一步凸显;四是由于缺乏生产性的项目,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依然较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乡将按照中央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突出结构调整、环境改善、以人为本、自身建设四大任务,继续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特色满乡建设”双轮驱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继续前进。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乡社会总产值增长7%,公共财政收入增长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为完成上述目标,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结构调整,全力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发展

结合区位和资源特点,不断完善“三二一”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量提升。重点实施龙山国家体育旅游公园项目,计划完成规划审批、道路硬化、主题绿化景点、清式状元府建设、水系整体打造等项目,勾勒步行甬道,达到初步接待游客规模。优先发展乡村采摘,叫响合隆蓝莓、树莓、大洋菇娘等特色农产品品牌。谋划落地满族村寨项目,挖掘满族传统民居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游艺文化等,形成独具韵味的满族风情村落。加快推进镇区四处住宅楼和供销社地块的开发建设,为小城镇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二是稳步壮大工业产业,狠抓有效投资、广泛招商、补上短板。加大服务力度,推进向阳机械、三冠防水等现有企业不断加强技术革新,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委托招商、专业招商、网络招商、亲情招商等方式积极推介本地的丰富资源,吸引更多的人投资兴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进一步拓展“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模式,发挥华增食品富民、增收的牵动作用,扩大生产经营品种,使本地树莓、蓝莓、草莓和大洋菇娘等多种小浆果融入项目产业链,使更多农民享受土地租金和打工工资“双薪”。继续加大农业发展服务力度,引进科研院所在合隆建立成果转化和培训基地,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突出环境改善,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围绕改善居住环境,努力让全乡人民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加大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农村改厕、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垃圾集中处理工作,落实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每月村级环境卫生考评机制,推进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防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进一步严守环保门槛,坚决不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有效整治现有养殖业的污染现象。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深入推进齐家堡村、龙源堡村美丽乡村建设,加快项目推进,坚持在原有村庄形态上增加现代生活必要元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加快农村道路提档升级步伐,改建30里农村道路;对黑鱼泡村西大院等4条渠道、何家岗村黄家岗等3条排水沟进行清淤整治,对黄家岗提水站进行维修,保证通畅。三是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对镇区现有建筑实行满族风格改造,使街面民族韵味更加浓厚;新建统一民族风格的四栋住宅楼,有效融入满族元素;对镇区6公里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对满族文化广场进行整体硬化,并修建灯光球场。四是按照休闲景观河标准对齐家堡河、西大沟河进行河道整治,再现青山绿水,为群众和游客提供更多的运动休闲场所。

   (三)突出以人为本,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局面

坚持以民生为本,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是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努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参保覆盖面,切实把社会保障体系的“网底”编实、筑牢,努力使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大重残救助工作和残疾人就业援助力度,切实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二是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积极争取资金,新建乡村少年宫和1000平方米的幼儿园宿舍楼。认真落实国家计生政策,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扎实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幸福家庭建设工程。着力提高文化体育工作水平,建设镇级灯光篮球场,组织开展一系列健身活动。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收尾工作,确保各项普查数据详实准确。三是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强化对食品、药品及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着力完善大调解工作组织结构,努力实现矛盾源头化解成功率达90%以上。大力推进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拓展村务、政务、事务公开范围,不断提高乡村各级组织的人民满意度。

(四)突出自身建设,全力提高政府履职尽责能力

篇9

(2018年12月)

2018年以来,旅游办认真落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招商大会、重点项目现场推介会确定的全市旅游跨越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宣传”的发展思路,在项目谋划、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乡村旅游与全域旅游互补、本土游与异地游并存的旅游产业格局。全年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亿元,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及增幅均位有所提升。现将工作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项目建设,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年初以来,我们以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逐步形成“在建项目促运营、中期项目做前期、远期项目进储备”的建设格局。2018年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亿元,其中项目建设计划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基础建设计划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

1、牧歌乡村旅游示范带南环续建项目。该项目以蒙古汗廷文化园、道尔其格乡土植物博览园、太平庄中草药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天山生态庄园为节点建设南农耕乡村旅游环线,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66亿元,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1.18亿元。蒙古汗廷文化园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总计占地2548亩,已经完成生态丘陵、非遗文化走廊、草原景观、入口广场、现代游乐园和家庭宾馆六大主题片区建设,全市旅游产品新闻会在此成功举办;道尔其格乡土植物博览园完成投资5700万元,其中2018年投资1600万元,完成三个展馆主体建设,生态产业馆完成内部布展,其余两个展馆正在布展。太平庄中草药康养休闲度假基地项目完成投资4800万,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1900万元,铭欣庄园完成了家庭宾馆、餐饮接待区、会务接待区、院内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2018年新建水上乐园、垂钓园、赛马场等娱乐设施,已经具备休闲度假接待能力,全市第二届乡村旅游节在此成功举办;天山生态庄园已完成投资1100万元,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250万元,已完成儿童乐园、餐饮接待区和宾馆住宿区建设;

2、牧歌乡村旅游示范带北环线新建项目。该项目以新地村的盈丰庄园、代白乌苏村的山水田园度假区、苏鲁鼎游牧区、凤凰山村的凤凰山庄为节点打造北林木乡村旅游环线。截止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2497万元,其中盈丰庄园完成投资1000万元,建设完成葡萄采摘园150亩,暖棚蔬菜水果采摘15栋,保鲜库1处;代白乌苏山水田园度假区完成投资497万元,建设完成蒙古包民俗、杜鹃湖、花海种植、果园回购、旅游接待中心等;苏鲁鼎游牧体验基地投资800万元,已完成游牧文化展馆和基本接待设施建设;凤凰山庄完成投资200万元,建设完成农家乐接待中心、垂钓园等项目。

3、现代草业博物馆观光旅游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启动建设,主要建设服务综合体、草种研发区、草原休闲度假、旅游及草原文化体验区及配套设施。截止目前完成2期绿化一阶段任务,包括景观池周边及园区主入口两侧的绿化任务,总计栽植景观乔木2000余棵,景观灌木约5万余株,大宗电子平台以及中国草业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正在进行中,跑马场以及骑行路正在设计中。已完成投资累计7500万元。

4、罕山牧云歌非遗原始游牧文旅体目的地项目。继2017年与大连银泰旅游集团签订了阿旗全域旅游开发框架协议后,又签订了《阿鲁科尔沁旗文旅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书》,为罕山牧云歌非遗原始游牧文旅体目的地项目的推动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目前,项目的概念规划方案已经出炉,规划打造乌桓沟度假区、非遗原始游牧区、牧云歌山地草原综合服务区三大区域、6个游客集散中心,融旅游+文化+体育+绿色教育+心灵修复+生态农业+医疗养生+健康科技孵化为一体的AAAAA级国家风景区,推动阿旗政府与大连银泰集团共同组建了蒙元文体旅有限公司,用于景区的建设、运营。启动了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旅游的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3月末前完成规划审批工作。

二、夯实基础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完善交通网络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公共服务水平。

1、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情况。国道303线一级公路贯穿我旗东西,东与通辽市开鲁县接壤,西与巴林左旗承接,全长118公里,目前道路主体及交通安全附属设施建设全面完成,11月已通车。省道210线已完成路基垫层和桥涵建设,已铺设下面层沥青100公里,预计2019年全线通车。国道303线、省道210线累计完成投资20.4亿元。代白乌苏采摘园7.1公里、绿田园草业3.6公里等乡村旅游公路已于9月底全部完工。通用机场具备使用条件,主机场飞行区全部建设完成,并且取得了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完成投资7750万。旗内南北通达,旗外立足赤锡、面向东北的立体旅游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是完成了太平庄和汗廷文化园两处自驾车营地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二是旅游厕所建设项目有序实施。2018年启动建设旅游厕所12座,已全部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投资150万元。在争取全市旅游厕所资金配置方面排名第二。三是旅游标识系统逐步完善。蒙古汗廷文化园、铭欣庄园、道尔其格乡土植物博览园园区内投资30余万元,制作安装了景区导览图、导向图、标识标牌等并安装完成投入使用,信号网络与核心景区建设同步实施。  

三、宣传造势,开启大营销。

坚持品牌宣传、活动造势、网络营销“三驾马车”一起上,宣传大品牌,形成大人气,营造大氛围。在营销载体上,采取新媒体与平面媒体相结合。创新宣传形式,开展了以上微信、旅游产品上销售平台、上旅游推介会为主要载体的形象推介活动,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影响力。在营销形式上,采取内功修炼与外攻突破相结合。一方面,做实基础,搭建平台。编辑制作了一张旅游宣传片《纯净草原的诗和远方》和一本文明旅游宣传册。另一方面,进出结合,拓展市场。先后邀请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阿旗旅游,组团走出去赴第六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举办了阿旗主题日活动,两次赴北京参加“四县两旗”旅游产品推介会。将我旗旅游品牌推向了更广、更大的舞台。在营销内容上,采取大节庆、大事件相结合。举办了奶香飘那达慕大会暨奶食品制作展示,承办了赤峰市第二届乡村旅游节暨“金秋十月”旅游产品会,积极筹备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相关工作,助推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成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升了阿旗知名度,赢得了客源,带动了旅游经济。

四、认真实施旅游扶贫,全力落实帮扶责任。

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国家在精准扶贫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有力的推动了扶贫事业发展,为旅游扶贫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18年,阿旗旅游办办积极推动旅游扶贫政策落实,联络天山镇,共同争取扶贫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太平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采取政府+企业+第三方平台模式,先期资产收益,后期成立基金,形成长效机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2户,837人脱贫致富。

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帮扶责任。根据先锋乡西山村村情、民情,定期研究帮扶工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每月2次带队到西山村开展工作,切实帮助嘎查村和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扎实做好选派驻嘎查村干部工作,按照旗委要求选派副主任张国良驻西山村、宣传促进股股长王玮琦驻前岗台村开展工作,严格落实了派驻干部日常管理、后勤保障、补贴等工作;认真组织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确保单位全体帮扶责任人每周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体系薄弱。全旗旅游产业起步晚,历史欠账较多,是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最大瓶颈,即将建设的核心景区交通条件滞后,旅游标识、信号网络、接待中心、电力配套等基础设施不足,有的还处于空白,严重制约了核心景区的开发建设的速度和规模。

(二)对景区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近两年来虽然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没有拟定发展旅游产业的具体奖惩制度,还没有形成全旗上下发展旅游产业的共识。

(三)保护性开发建设与各部门政策的衔接研究不够深入,如游牧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在前期手续办理上受到各类交叉政策的限制,影响了前期筹备工作的进展。

  三、2019年工作计划

(一)启动罕山核心景区建设。

一是围绕北部原生态草原游牧区,立足“纯净”主题, 启动罕山牧云歌非遗原始游牧文旅体目的地项目建设,该项目2019-2020年计划投资1.5亿元,目前正与当地牧民洽谈合作方式,利用有效时间,加快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报告、节能、项目备案审批等各项前期手续,启动用地预审和规划许可,确保该项目按计划启动项目建设。

(二)完善牧歌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

确保乡村旅游示范带南环线7个节点建设全面建成运营。提高太平庄铭欣庄园接待能力,完善水上乐园建设,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营销宣传网络。扩大规模,内涵发展,增加项目运营、增收的积极互动。北环线整合先锋乡旅游资源,发展区域性乡村旅游。引导先锋乡将诗语养殖创业基地与盈丰山庄以及笤帚加工车间等旅游资源串联成线,形成区域特色。全面实施代白勿苏山水田园项目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探索拓展运营模式,启动招商计划,引进资本,延伸投资,拓展古村落、攀岩等项目发展。继续完善苏鲁鼎游牧体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侧重民族和民俗文化展示,完善游牧文化展馆、游牧文化体验区、重点发展蒙元民族民俗展览,作为核心景区的有效补充,打造苏鲁鼎游牧体验基地。

(三)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和智慧旅游等基础工程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全旗旅游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条件。

(四)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工作。

围绕“纯净阿鲁科尔沁”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推介。一是启动罕山牧云歌非遗原始游牧文体旅目的地的宣传推介工作。二是举办全旗第三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三是充分利用手机微信平台、自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宣传我旗旅游新动态。四是搞好推介宣传。积极参加省内外和全国性各种旅游博览会、推介会等,充分发挥平台展示功能,全面投放旅游宣传资料,做实我旗旅游形象宣传。五是开展摄影专题宣传。举办“纯净阿鲁科尔沁”摄影比赛及摄影展,结合每年6月游牧大迁徙活动、阿旗四季风光等,邀请对口帮扶单位北京昌平区摄影家协会协作完成。

(五)加强旅游商品推介。

一是筹建阿旗旅游商会。为更好地服务于我旗旅游事业的各项产业发展,由旅游办牵头筹备组建我旗的旅游商会。业务归旅游办指导,以我旗涉足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单位、企业、个体为核心会员,成立一家社团机构平台。主要服务于我旗旅游产业发展,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拓宽我旗旅游商品的销售渠道,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为我旗旅游经济合作和发展提供服务,做好穿针引线工作。二是积极协助主管部门的工作,发挥好商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与各地区的企业商务交流,做好我旗旅游商品的推介销售指导工作,及时传递相关政策、企业内的培训需求、项目引荐推广等相关领域工作。

(六)助推阿旗旅游提档升级

篇10

河道站按照市水利局和县水务局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要求,结合局中心工作和河道站工作职责,在局党组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站从河道管理和治理两方面着手,切实履行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河道管理工作

为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促进人水和谐,我站今年主要开展了四项工作。一是完成了全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重点河流的名录调查工作;二是开展了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三是开展了河道汛前安全检查,四是开展了河道巡查工作。

(一)50km2以下河道名录调查工作

今年我县调查完成县境内流域面积10-50km2的重点河流名录调查68条,境内干流总长525.39km(其中长江以北319.6km,长江以南205.79km),覆盖全县24个乡镇。其中县境内河流13条,跨县界河流29条,跨省界河流30条(其中包含4跨县界河流)。调查范围内河流岸线总长326.24km,已利用岸线为3.0588km,生态修复岸线长度26.965km,岸线利用率0.94%。50km2以下重点河流名录调查的完成,为我县保障防洪安全、依法实施河道管理、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有序和可持续开发河道岸线资源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

根据《重庆市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大纲》,组织开展了巫山县除长江以外的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根据现状调查成果,提出了水域、岸线保护利用评价意见和建议,可为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理、提高河道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重要依据,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过程中,成为河道“清四乱”工作的有力抓手。为与国土空间利用规划相衔接,按大地2000坐标系统上图,目前已完成初稿,可在市水利局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规划成果备案。

(三)汛前安全检查

为保障防洪安全,从2020年3月开始,我站编制了河道汛前检查计划,完成了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或汇报,对全县23条河道进行了汛前检查,发现安全隐患2处,分别要求责任单位进行了处理,有效地杜绝了安全隐患。

1、对于安全隐患较大的两坪乡溪沟流域,组织编制了《巫山县两坪乡溪沟流域应急度汛方案》并通过了县水利局组织的审批。函请两坪乡人民政府按方案做好应急度汛工作,力争将汛期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2、对防洪隐患较大的抱龙镇洛阳小学河段,我站积极协调抱龙镇政府和清淤单位,并多次到抱龙镇召开现场会,在汛前完成洛阳小学瓶颈处淤积物清理1.2万方,保证了洛阳小学及周边群众住房安全。

(四)河道巡查工作

近年来,我县河道较大及以上水事违法案件较少,但简易水事违法行为特别是占用河道、乱倾乱倒现象相对较多。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新的《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基于水事违法案件发生的规律和实际情况,针对我县河道管理现状,我们着力加大巡查力度和深度,采取经常性、不定期和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月12日,我站配合湖北省巴东县河道采砂管理第二季度统一清江行动,对鳊鱼溪、小溪河进行了联合巡查,对小溪河笃坪段侵占河道行为进行了取证,并移交巫山县水行政执法支队;5月29—30日,我站对市局下发的疑似涉河建设或占用的51个卫片图斑进行了逐一核查,将结果及时报送。我们加强河道日常监管,对在巡查中发现的河道乱倾乱倒、乱挖乱采、乱搭乱建、乱栽乱种的现象现场调研,就地办公,及时研究处理意见,责令整改,及时清除行洪障碍,有效维护了河道管理秩序。2020年共计巡查河道70余次,发现并处理问题8处,移交县水行政执法支队3处。

二、扎实开展河道治理工作

(一)强化工程管理,完善建设机制

为强化河道治理工程管理,确保项目绩效,我站在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制。通过制度管工程,走规范化管理道路。在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及后期管护中,严把规划设计,注重安全管理,强化质量控制,严格资金拨付,加强建后管护。

1、严把工程规划与设计

在项目规划时,积极与乡镇衔接,与乡镇组织村社召开群众会,对河道治理的建设内容进行调研,调查民意,看群众对河道治理工作是否支持,判断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对积极性高的项目区我们优先考虑。尽量创造好的施工环境,便于项目的推进。

在设计时,派人与设计单位一起现场踏勘,要求他们结合现场情况合理设计,设计成果出来后,组织专家进行审查,重点是对建设内容、结构形式和工程造价进行审查,再报送审批。

2、安全管理

我们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督促施工企业进行安全备案,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贯穿到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施工合同中明确了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了安全与文明施工的良好氛围。

3、工程质量控制

在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循河道工程基建程序,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严控工程质量。一是进行了质量监督报备,创建了质量监督组织保障体系;二是强化管理,坚持对工程质监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明确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要求;三是强化现场监督,严把施工、原材料量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了“线上监理流动检查、旁站监理现场把关、质监巡回抽样检测”的质量控制体系,营造了质量建设的良好氛围。

4、财务管理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要求,严明财经纪律,健全财务制度,从工程勘察、工程概算、工程款预付、设计变更、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工程财务管理规定办理。在经费审签程序上,我们采取一单多签,严把资金审批关。做到了资料与工程管理的每个环节相衔接,手续齐全、帐务清楚、帐实相符,确保资金拨付稳妥可靠,管理有序。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经常加强职工廉洁勤政教育,把工程管理人员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和相互监督之中,狠抓了廉洁施工,没有发现一件违纪、违法行为。

5、工程建后管理

为使工程得到永续利用,我站对已竣工验收的河道治理工程进行移交,颁发《工程管理使用证书》,要求受益镇村建立完善管护制度,明确了工程管护人员的责、权、利,从而确保了治理工程的永续利用和流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1、巫山县长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完成福田河场镇至下田段、福田河支流浑水河段、福田河支流跑马支沟段、福田河支流凉水支沟段共四部分治理任务。治理河道总长7977m,疏浚河道长度 4060m,新建堤防长度 3028.35m,修复堤坊长度346.49m,重建堤防长度38.96m,扩建道路及增设栏杆长度4261.22m,新建人行桥5座。工程已验收,完成投资2620万元。

2、巫山县大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工程位于庙宇镇大河沟白庙及新城村河段,治理河道长4.93km,新建堤防3.88km,沿途设置21个固砂坎,新建排洪管涵2处,新建下河梯步12座,新建人行桥6座。全河道进行清淤疏浚,长4.93km。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资2680万元。

3、巫山县福田河石家院子抢险治理工程

工程位于巫山县天宫村,治理河道长195m,新建堤防195.3m,清淤195m,该段为福田河防汛薄弱环节,工程于2020年10月动工,目前已完工,完成投资2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