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线路营销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线路营销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区域旅游线路旅游经济设计原则边权值
旅游线路是游客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旅游业的主要产品,它包括景点、交通、住宿、辅助设施等,不同的线路选择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度,一个良好的旅游线路,不仅有助于提高游客疏导效率,更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是旅游业存活发展的基础,而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和带动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发展,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合作开发区域旅游线路的新形势
目前,全国各省市的“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大多已完成,从规划安排来看,加快开发旅游产品、整合供给、注重营销已成为规划的重心。加强地区合作,发展区域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区域旅游线路是指对旅游资源密集的省际范围或毗邻几市配置合理的旅游线路,最大限度的以点带面,有效的发挥景点的辐射功能,对周边省区经济起到了促进和带动作用,且毗邻地区季节相近,一经设计推出的旅游线路变更受季节影响不大。
二、设计旅游线路的前提条件
新形势下日益增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促使区域内省市各方都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之相应的政策扶持,签署旅游合作协议,积极建成较发达的交通、通讯、营销等配套体系,投资修复和建设重点景区,筛选旅游精品,培训合格的旅游宣传、管理、服务人才,达到“三有”条件: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持续高质的旅游服务,为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做准备,为旅游合作生存和不断发展提供基础。
三、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1.研究消费者心理,满足市场需求。旅行社推出的线路方案将面对消费者的选择,它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要求旅游线路具备省时、路径短、景点内容充实,线路消费比高等特点;而消费者旅游动机则分为满足好奇、长见识、娱乐、购物、疗养、商务、休闲等,区域旅游项目因幅员辽阔、旅游资源类型众多、备选方案灵活多样,更易迎合消费者的各种旅游需求,综上因素设计线路时,需考虑空间跨度和交通工具的选择,力求以合理的消费和旅游时间使消费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2.整合资源,主题特色突出。每一个旅游线路方案应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在旅游资源风格上应具有较大反差和互补,唯此才对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例如观光型旅游线路常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饮食文化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目前多数游客消费的基本层次。
3.项目安排的顺序与节奏感。市场调研表明,消费者对服务价值的评价取决于期望与感觉差异、个人需要、服务预期,而消费者对旅行质量的感知包括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两个方面,在设计旅游线路时, 项目安排的顺序与节奏感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与精力,区域内景点布局避免太密集或太稀疏,应有张有弛,而非走马观花,疲于奔命。
四、区域旅游项目选择及最优线路配置思路
旅游线路是构成旅游产品的主体,是景点,住宿,交通和娱乐活动等多要素综合性的产品,策划旅游线路就是在线路上合理布局景点,寻求其间最优的游览顺序.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由毗邻省市选择精品景点,由线路设计部门完成如下工作:
1.根据游客的旅行动机和期望,对景区、景点按主题进行大体分类,综合交通、专用设施等信息,必要时可增减景点,以选定景点作为节点,以选定路线为边制定最优路线。
2.利用多目标综合评判法来确定各边的边权值
,其中表示两节点间距离表示各节点的重要度,表示对该景点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评分,表示该景点的观景指数或景区级别,表示该景点在此路线中的相对重要度,上述参数的取值需建立在大量资料分析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必要时借助统计学知识。
3.最优旅游线路的配置。区域旅游线路必须统筹规划,考虑到毗邻区域内景点密集,在寻求大区域最佳路线之前,以省市为小区域,借助软件将小区域内景点的最佳路径讨论出,并以本区域的起点和终点与其他区域的起点终点进行衔接,此法提高了最短路算法在大区域范围内的可操作性。利用景点首尾衔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点带面,区域衔接处的起点终点也可作为各区域旅游服务人员的接力点。
好的旅游线路是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区域最优旅游线路的配置思路在边权值的确定上提出新的量化标准,对线路配置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强的方法;一条贯通良好的区域旅游线路,具备省时、经济、高效的特点,能够更好的适应消费者需求,从而辐射和带动旅游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淮南孙法合:图论法确定区域公路网主骨架浅谈,山东交通科技,2000年3期
[2]唐亦功:西安及毗邻地区旅游线路的配置及规划,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4月
篇2
支离破碎的大众市场
在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永远有一个悖论:生产扩张的内在张力,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之间,总是相悖而行的。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正在步入一个“分众”化的市场,传统的营销工具、传播渠道,以及广告媒体,已经很难像以往那样到达大众市场。
他们开始抱怨这是个“支离破碎”的市场。他们发现,和消费者沟通的成本开始变得越来越高,而且常常词不达意。而有学者则在呼吁企业警惕这种大众市场向“碎片化”市场的转变,告诫企业需要推行精准化的市场营销。同时,企业开始更多讲求营销的投入回报(ROI),讲求效能化的市场营销。
正在改变的制造游戏
从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的方式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标准化制造的阶段。得力于大规模制造和流水线的出现,福特“T”型车得以大规模生产。分摊的固定成本,以及更快的生产速度,社会资源获得迅速的积累和扩张。
第二个阶段是大规模定制的阶段。戴尔在线产品定制的出现,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配置不同电脑,尽管这种组装的方式依然由戴尔在其工厂车间里实现。在大规模定制环节,用户开始有更多选择余地和更多的满足感。在企业与用户之间,也开始出现了互动。
第三个阶段,称作为个性化需求阶段。更加个性化的消费者,以及伴随而来的“碎片化”市场,大众市场被打碎,重新分化组合。而像宜家这样的家居公司,通过标准化组件的生产,产品的组装开始从工厂车间向外部转移,交由用户自己完成。
在制造游戏规则的转变过程中,消费者开始一步一步参与到产品价值制造的环节,被无偿纳入到了企业的生产体系与营销价值的创造,出现了“产消合一”。而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的沟通工具,用户正在逐渐参与到价值设计的环节!
重新审视营销的价值
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彰显,以及制造游戏规则改变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产品价值由设计到生产,再到向客户转移的游戏规则的改变。用户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参与生产环节,再逐渐渗透到价值链的设计环节,而这一切,都基于一种对企业而言的“免费午餐”!这正是“产消合一”的魅力所在。
产品向用户提供价值的过程,在营销上看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价值设计的过程。根据市场的需要,设计出某个可以满足用户某种需要的产品。比如设计出汽车,满足用户代步的需要。第二个过程价值生产的过程,汽车被生产出来。第三个过程是价值传递的过程。通过市场上的交易行为,汽车转移给用户。第四个是阶段,称作为价值实现的阶段,用户实现了汽车代步。
前三个环节,对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对比制造游戏规则的三个阶段,可以发现,在标准化的生产阶段,价值只是由企业向用户的转移。而到了大规模定制阶段,用户有了更多可选择性,由此带来更多满意度,用户实际上参与了价值创造的过程。到个性化需求阶段,这种用户参与价值创造过程的深度和广度,开始变得更加明显,用户甚至直接参与了价值的设计过程。
准备进入营销2.0时代
“产消合一”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营销进入2.0时代。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网络信息的提供方式上,已经由过去后台提供发展到用户自行上传的阶段,用户的话语权得到了提高,业界称之为“web 2.0”时代(当然,“web 2.0”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产消合一”对于营销的意义,和“web 2.0”殊途同归。
在营销2.0阶段,消费者将参与产品价值的设计环节,企业需要生产用户所“需要的”的产品,并且这种“需要”可能是非常个性化的;渠道在缩短,有部分环节已经在向用户转移,比如戴尔电脑配置的定制、宜家产品的自我组装。而在价格环节,正如托夫勒所言,已经“从标准产品、标准的固定价格转移到了同一产品多重价格或者可谈判的价格。”
营销2.0最本质的地方在于,强调未来市场上产品价值的决定者,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对于企业来说,营销2.0意味着,企业需要确立更加客户导向的营销意识,围绕用户价值的实现来组织研产销的流程,并增加组织的柔性和开放性,使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将消费者纳入其中。
柯达渠道变革: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
以“产消合一”为核心的营销理念,正在将用户逐步纳入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个不同环节,从销售渠道逐渐往生产制造和产品设计的上游移动,从而引发了对企业营销不同环节甚至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柯达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的引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尽管我们可能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看到这场由“产消合一”引发的渠道变革的强大威力。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全球对数码相机的需求短期内仍很旺盛,到2008年,数码相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1亿部。随着数码相机,可拍照手机的日益普及,数码冲印需求将逐日提高,而2004年引入国内市场的柯达数码影像速印站,正是适应这种需要的一个非常便捷快速的多媒体影像处理终端。
用户拿着存有数码照片的设备,直接接入机器的服务端口,就可以在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的触摸屏上自由选择和处理相片。通过无线传输协议,消费者甚至可以在任何地方将手机、PDA或笔记本电脑中的照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递到任意指定的自助相站上,再进行冲印。
作为核心设备的柯达数码影像速印站,最大特点是极速冲印,输出一张6寸数码照片只要11秒,即拍即印,并有多种服务选择,包括数码相机和手机照片冲印、护照签证快照、个性化照片和光盘刻录。这种终端设备操作简易,具备语音操作提示,消费者可以轻松地通过触摸显示屏,操作整个冲印过程。
柯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数码及传统影像事业群北亚区市场开发总监孙伟伦先生向《中外管理》记者介绍,柯达数码影像速印站在美国和欧洲非常普遍,仅在美国市场,柯达就建立了35,000个数码影像速印站。在全球范围内,柯达有超过80,000个这样的数码影像速印站,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在中国市场,从2004年以来,这种数码影像速印站的扩张规模每年都有双倍增长。
由于自助、简便、快速的特点,柯达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的主要客户群定位于时尚数码一族,以城市年轻人为主。因此,在站点的选择上,既可以依托传统影像冲印店,也可以设置在面向目标消费群的零售渠道,如旅游景点、酒店旅馆、影院剧院、IT产品或手机商店、展览馆以及大卖场等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据了解,单套这种速印设备的投资成本只有4万多元,具有投资少,回报高的特点。
柯达亚太区副总裁叶莺女士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柯达的目标是提供攫取(Capture)、传输(Processing)、分享(Sharing)、输出(Output)的全面解决方案,在这个链条上,终端的输出是柯达的优势所在”。这些一开始被计划放在国内数千家柯达数码网络连锁冲印店里的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被视为柯达试图全面覆盖国内数码影像输出市场的一个重要动作,数码速印市场可能因此重新洗牌。
我们可以想象,或许有一天,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的普及会像自动提款机的普及一样改变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数码成像设备拍摄,然后就近在这类数码影像速印站上进行打印。柯达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为柯达提供了一项独一无二的数字设备,无论是在自助市场还是移动打印市场。事实上,这种打印站一直以来都是柯达数码向数码转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移动融合的时代,它可能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孙伟伦先生说,随着这个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目前剧增的由移动设备所拍摄出来的大量照片,消费者将需要更多的照片冲印服务,将更多的使用冲印站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比如照片的个性化处理等等。因此,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地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同时,速印站也为柯达公司提供了一个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途径,终端用户使用数据的收集,使得柯达公司可以很快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为柯达公司提供用户使用其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信息。换句话说,它缩小了柯达和消费之间沟通的渠道。
对于业界所顾虑的这种渠道是否会冲击柯达既有渠道的问题,孙伟伦先生对《中外管理》记者表示,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不仅不会降低柯达传统打印渠道的业务,对传统速印渠道造成威胁,相反,它会给柯达公司的传统渠道带来更多的业务和商业附加价值,为既有的渠道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开辟了更多的盈利途径。
旅游产品:“魅力大理”旅游线路设计
如果说柯达公司通过引入自助式数码影像速印站,将消费者纳入到了渠道的环节,实现了传递价值的“产消合一”,那么,云南大理旅游集团推出的“魅力大理”线路自组合网络设计大赛,则成功地将消费者纳入到了产品设计的环节。
游客是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他们更清楚自己对于旅游产品的需要,他们也对自己所寻求的旅游线路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而网络让游客参与到旅游线路的设计中来成为了现实。
据有关调查显示,旅行社与游客的之间经常出现的矛盾中,最为突出的是旅行社所认为的“好线路”,并不一定就是游客心中的“好产品”,“过路游”、“购物游”等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引发了游客众多的不满。针对这种现状,2006年9月下旬开始,云南大理旅游集团联手多家网络媒体,开展了以“魅力大理”为主题的线路自组合网络大赛。此次活动一改以往由旅游景区和旅行社来设计旅游线路的传统方式,由旅游者根据自身的旅游习惯与个性化需求来制定旅行线路,让广大游客参与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
此次比赛的范围相当广泛,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所有的旅游资源都进行整合,包括大理古城、三塔、蝴蝶泉、苍山洱海、天龙八部影视基地等景点,面向不同的受众分别就经典线路自组合、探秘线路自组合、自驾线路自组合、摄友线路自组合、情人线路自组合、驴友线路自组合等主题组织大赛。参赛网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旅行经验,选择自己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主题,提交相应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参与比赛。“魅力线路”的获胜选手除了能够赢得免费游大理的机会外,还有机会享受到普通游客少有的大理当地的高规格接待,并能获得大理旅游线路“荣誉顾问”的称号。
大赛主办方表示,之所以推出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可以让旅游者更全面的了解大理,同时还可以让旅游者参与共同挖掘大理自治州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更好地管理景区做好准备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魅力路线”网上评选,可以汇集很多优秀的个性化特色旅游线路,同时还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游客对于旅游线路的偏好。有了这样一些第一手的资料信息,大理旅游集团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做好景区旅游资源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配套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一直以来,中国的旅游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半军事化”的团队管理模式。不同的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爱好的人群组合到一起,一同安排行程、出游和住宿,甚至连几点起床、几点拿行李,几点到哪个景点,这样的细琐的环节,都要纳到一起来安排,因而为游客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同时也引发了游客的诸多不满。
篇3
关键词:宁夏;旅游区域合作;障碍
科研课题:北方民族大学课题(2003Y008)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西北地区由于经济、地域、旅游资源、旅游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在其他地区逐渐形成区域旅游品牌的压力下,打破行政区划,遵循旅游自身规律,进行旅游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推动宁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区域合作涉及较多的利益相关者,并受到自然、历史和旅游规律的影响,必然会面临一些障碍。只有正确认识阻碍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才能有效地推动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进展。
一、利益相关者的意识障碍
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因其自身的立场和利益不同,对区域合作有自己的观点,主要表现是对旅游区域合作的认识不同。
1、对旅游区域合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旅游是依赖一定的资源特征和旅游规律的,区域合作是旅游规律的内在要求,不能因为行政区划而割裂本来应该相互联系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单一省区由于资源类型、资源分布、资源开发和旅游营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尤其对宁夏而言,经济实力、旅游品牌和可进入性尚有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宁夏旅游业要面对华东旅游区、东北旅游区、西南旅游区等区域的竞争,就有必要进行旅游区域合作,打造富有特色的西北旅游区。通过与周边的青海、甘肃、内蒙、新疆和陕西等省区的合作,整合周边省区的旅游资源,培育有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品牌,提高宁夏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价值和竞争力。
2、对旅游区域合作的可行性认识不足。仅仅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还不能必然推动区域合作的实施,还受到投资资金、智力支持、预期成果和收益分配等可行性因素的制约。宁夏及周边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并不能很好地支持旅游区域合作;另一方面由于宁夏地处西北,缺乏旅游高级专业人才,在确定和实施旅游区域合作方案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智力和政策支撑。当各利益相关者认为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智力支持,较难取得预期成果时,将会降低他们推动合作的积极性。虽然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并不意味着旅游区域合作是不能开展的。因为旅游区域合作具有不同层次,区域合作也不是全面展开的,总是从小范围的初级合作向全面范围的高级合作发展。最初的合作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旅游区域合作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进行。
3、对旅游自身规律认识不足。旅游者对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的选择并不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而是以核心旅游景点为依据的。旅游者选择旅游线路,首先寻找的是能对其产生吸引力的核心旅游资源,但是仅仅有这样的核心旅游资源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够对核心旅游资源产生增值作用的其他资源。然而,其他旅游资源未必与核心旅游资源在同一个行政区域,由于不同省区的旅游规划和旅游政策不同、对旅游景点的定位不同,致使这些旅游资源在开发特色上难以互补,还可能出现竞争,从而降低了旅游线路的吸引力。所以,以单一省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各自发展旅游业,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与旅游行为规律相背离的。
4、区域合作的“多赢冲突”。以宁夏为中心的旅游区域合作不仅仅有利于宁夏旅游业,也会推动周边省区旅游业发展,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但是这种“多赢”也意味着周边省区有“搭便车”行为。既然是利益均沾,就要求多方共同付出,导致宁夏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推动合作的动力。在如此心理的作用下,宁夏及周边省区在旅游合作过程中存在等待心理,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在不能解决投资和收益问题的情况下,很难做出积极而又主动的行为。由于存在“搭便车”行为,多赢利益变成了多赢冲突,成为阻碍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重要原因。
二、旅游资源跨度和交通障碍
1、宁夏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跨度较广。旅游线路组合价值的价值主要在于各景点之间的相互补充,良好的组合会提高单个旅游景点的价值。由于西北各省区相对距离比较远,各旅游景点之间的跨度大,这使得旅游景点之间的组合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另一方面宁夏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不是宁夏及周边地区,而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东部旅游资源与西部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增加了西部旅游对东部旅游者的吸引力,致使众多东部旅游者产生去西部旅游的动机。另外,东部经济发达,为旅游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有利于增加在宁夏的旅游消费。但是,东部旅游者到宁夏旅游距离遥远,花费时间多,成本高。西部较大的旅游跨度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东部旅游者的吸引力。
2、交通基础建设问题。宁夏及周边省区的交通不够发达,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的需要。铁路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不足,存在交通拥挤、车次少、服务差、速度慢等问题。缺乏高质量的快速旅游列车,并且许多地方都不能直达。这使得铁路作为最便宜的旅游交通方式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
连接宁夏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最主要方式是汽车,因为汽车的灵活性能够满足旅游团队的需要。更好地完善景点间的公路和省区间高速公路建设,以推动宁夏旅游区域合作,提高旅游质量。如果说公路建设解决了旅游者到宁夏后的旅游问题,那么航线的建设就是解决旅游者如何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移动问题。目前,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宁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宁夏的航线航班少、价格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宁夏旅游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三、旅游区域合作的投资问题
1、投资的主体问题。由于旅游区域合作涉及到基础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力培训、旅游营销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宁夏及周边省区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以及其他商业资本都可以作为投资主体,但是要处理好投资和收益的关系。从项目的性质来讲,地方政府应担当基础建设和旅游营销等方面的投资主体。基础建设不仅仅有利于旅游业,而是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营销旨在塑造西部旅游区的形象,并扩大其影响和知名度,受益者是宁夏及周边省区的旅游业。正是因为基础建设和旅游营销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公共产品的性质,所以应该由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等应由旅游企业担当投资主体,因为这些项目受益者比较具体,由商业资本承担更加灵活。
2、投资和收益问题。宁夏旅游区域合作的开展,受益的不仅仅是宁夏,周边省区都是受益者,甚至宁夏不一定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宁夏作为投资主体的情况下,其他省区存在“搭便车”行为。投资和收益的权责关系应该明确,应该根据收益情况,积极协调基础建设和旅游营销的投资问题,确定各省区应该承担的投资度。为了调动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投资的积极性,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应该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支持,明晰其对投资后产品的权利和义务。
四、旅游产品障碍
旅游产品,是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宁夏旅游的区域合作能否成功,依赖于能否开发出有价值的旅游产品。但是旅游产品的开发涉及到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多方面的因素。
1、旅游产品的相关性问题。宁夏及周边省区的旅游资源因为相似性而产生一定的竞争关系,致使在考虑宁夏及周边省区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也必须考虑各省区和各旅游企业的个别利益。在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各省区仍然要根据自己的区位特点、旅游定位、资源特征、开发历史等相关因素,开发有差异的旅游产品,减小替代性,增加互补性。一方面有利于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个别省区和旅游企业的利益。
2、旅游产品组合的价值问题。有价值的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产品组合,要在核心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到多样性、舒适型、娱乐性和成本问题。如果过多考虑各省区和个别旅游企业的利益来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而不考虑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必然会降低旅游产品的旅游价值。对西北旅游而言,由于旅游资源跨度大,更需要慎重考虑旅游线路,慎重考虑旅游六要素的各个方面。所以,要根据旅游者的需要和各省区的旅游资源特点确定核心旅游资源以及能够提升其旅游价值的其他资源。
3、旅游产品的成本障碍。对于旅游产品的成本,应重点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健康成本等三个要素,而不能仅仅考虑时间成本。由于宁夏旅游远离其目标市场,并且在宁夏旅游区域内部,各景点之间的跨度比较大,这导致旅游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旅游交通上,更何况交通建设不足,致使旅游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交通上,增加了旅游者的疲劳度。
五、地方政府的障碍
1、旅游行政壁垒。地方政府更关注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的旅游企业会采取相应的支持和保护措施,赋予本地区的旅游企业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宁夏及周边省区都希望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将本省区的旅游资源作为核心旅游资源,都希望在共同的对外营销中更多宣传本省区的旅游资源,都希望将优秀的人力资源留在本省区,因此在制定区域旅游合作政策的时候对本省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企业具有相应的倾向性,这将导致旅游区域合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2、政府主导不足。旅游区域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应该是地方政府,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不是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只能从自身经营的需要与周边省区的旅游企业进行局部合作,这种合作是基于商业关系的,不能成为旅游区域合作的推动者。宁夏及周边省区要联合打造西北旅游的形象,扩大西北旅游的知名度,形成区域旅游品牌。但是旅游营销的受益者是多个省区,更需要由政府主导。没有地方政府的推动和主导,旅游区域合作只能在低层次进行。
3、政府旅游发展投资不足。旅游区域合作需要旅游交通、旅游产品、旅游基础建设、旅游营销等多方面进行合作。所有的合作项目都需要资金支持,但是地方政府用于旅游发展的资金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好的合作方案,实施也比较困难,难以达到预期成果。由于预期成果难以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缺乏推动旅游区域合作的动力。
六、旅游区域合作模式障碍
在旅游合作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利益和关系。如何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如何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是成功进行旅游区域合作所必须考虑的。
1、旅游区域合作的战略问题。旅游区域合作涉及到旅游营销、旅游基础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企业合作、旅游资源共享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所处的层次和主导者都是有区别的,应该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合作。
2、利益相关者的平衡问题。在旅游区域合作中涉及到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与当地旅游主管机构的关系、旅游主管机构与旅游企业的关系、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关系等。这些关系都要体现在合作模式中,并在合作模式中得到解决。还要考虑合作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利益、资源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问题。
篇4
中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完善,存在着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旅游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滞后、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不周、旅游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频发等问题,使得旅游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大量流失,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建立较为完整的中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需要明确旅游知识产权的客体和保护类型,建立健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旅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职能。
关键词:
旅游;知识产权;旅游知识产权;侵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行项目推陈出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然而,由于制度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我国旅游产业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尤其是在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存在着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旅游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滞后、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不周、旅游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频发等问题。一些地区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对旅游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意识,只注重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而忽略了与旅游相关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使得旅游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大量流失,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经常发生把旅游景点的名称抢注为商标的案例。“黄山”“瘦西湖”“香格里拉”等国内知名景点名称,都被与旅游地区和景点不相关的企业所抢注,有的被标高价再卖给其他主体,给当地旅游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有的旅游企业精心开发的旅游线路、旅游策划,被其他旅游企业随意模仿抄袭,导致旅游线路雷同、服务混乱,不仅使一些企业苦心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变得毫无竞争优势,也使得旅客在大量雷同的旅游产品面前无从选择。有的旅游企业设计开发的新旅游产品中,有的技术达到了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没有及时申请专利,被他人随意仿冒,导致经济利益严重受损。这些案例都表明,有必要系统、全面地对我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旅游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予以进一步完善。本文拟从中国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保护类型与制度完善三个方面出发,对我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提出对策与建议,期能从制度建设角度促进我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中国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自己的特定智力成果、商誉和其他特定相关客体等享有的权利。[1](P3)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还包括商业秘密,知名商品名称、包装、装潢,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知识产权已经在市场经济和国家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决定国家、地区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2008年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已经将知识产权作为国家战略来实施。具体到旅游业,旅游产业实际上与知识产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早期旅游业的发展,凭借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宣传、服务质量和定价等。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业更加强调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旅游资源。在旅游过程中,“绝大多数旅游者希望能购买到当地有特色、品质高、品牌化的旅游商品。而由于旅游商品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很多区域旅游商品雷同,质价不符”[2]。这就对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产权关系到旅游产业和企业的兴衰。旅游知识产权不仅有利于树立旅游品牌的优势,打造知名旅游商品,而且有利于优化旅游业的产业结构,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毫不夸张地说,谁能够拥有旅游自主知识产权,有着自身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谁就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然而,中国目前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却并不完善,中国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中国旅游业长期处于以价格战、虚假宣传、抄袭仿冒等来吸引消费者的低水平竞争之中。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旅游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导致旅游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维权意识普遍较弱,旅游企业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进行市场竞争。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宣传推广的过程中,仅注重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的市场效果,对自己独立研发出来的旅游智力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普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在遇到旅游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时,往往没有采取有效的知识产权维权措施。具体表现如下:
(一)旅游商标侵权问题严重我国旅游业不注重维护品牌效应,商标无形资产流失严重。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客体中,商标非常重要,关系到旅游企业的品牌形象。然而我国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旅游商品、地理标志等都遭到了抢注。在被抢注之后,恶意抢注人往往会高价卖出商标,谋取不当利益。尽管我国《商标法》明确了针对商标抢注行为可以提出异议①,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鲜有企业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并采取维权措施。据统计,仅在安徽省,就有72%的景点没有注册商标。黄山市著名商标中旅游服务性商标只有2件,20件安徽省著名商标中旅游服务商标为零。而重庆,则有80%以上的景点没有注册商标。湖北襄樊甚至发生过一家公司申请注册了“高峡平湖”“神农架”“武当山”等一系列著名景点名称的商标,但遗憾的是,在商标局的异议期内,居然没有一个旅游景点所在地的政府和相关企业提出异议。[3]在海南省,知识产权侵权最为严重的也是商标侵权,“天涯海角、海棠湾等旅游风景区的名称多年来屡被岛外各方主体进行注册”[4]。不仅如此,对地理标志性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旅游地名进行抢注的行为也频繁发生。某一个地区人文或自然环境决定的产品应当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主体通过地理标志的方式注册,然而,某个特定地域的名称却经常被其他个别主体抢注。“具有地理标志的旅游产品一旦被抢注成功,不仅导致当地同类生产厂家不能使用该地理标志,而且如果抢注者属于外地企业的话,还导致产品原产地混乱。”[5]
(二)旅游线路相互抄袭我国旅游业旅游线路模仿、抄袭现象严重,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明显。旅游线路往往是一些旅游企业精心设计出来的旅游智力成果。好的旅游线路、精心的旅游景点设计和安排,往往能够吸引消费者,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然而,由于旅游线路在知识产权法上是否属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还不明确,旅游线路一旦开发出来,就往往成为被抄袭和模仿的对象。例如,“自驾车重走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是四川某旅行社投入巨资首次开发出来的,其中设计了独具特色的游客以自驾车方式进行环线旅游的线路,但是这一旅游线路很快被其他旅行社模仿。[6]由于旅游线路是否能够受到知识产权保护不明确,使得其他企业可以任意抄袭模仿独创性的旅游线路,这使得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设计成为了公共资源,不仅旅游品牌无法树立,雷同的旅游线路也使得游客无所适从。
(三)旅游项目和商品缺乏创新我国旅游业提供的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抄袭严重,市场经营混乱。为了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许多旅游企业精心开发了各种具有本地区旅游特色的纪念品,具有本民族本地域风格的音乐、戏剧、曲艺、杂技等表演或民俗活动。这些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进一步推动了旅游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品牌的树立,也有助于宣传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和商品。然而不容乐观的是,这些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中的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专有技术,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开发出这些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的企业,也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策略。这导致其他企业可以任意抄袭、仿冒这些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导致假冒伪劣低质量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充斥市场。例如,“被称为‘东方第一染’的安顺手工蜡染长期被机器化大规模仿制,且价格低廉、质量低下,导致安顺蜡染的声誉在近些年大受打击”[7]。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艺缺乏保护我国经常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民间艺术、民间传说、民俗表演被剽窃的事件,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本民族、地区特色的民间艺术是地区旅游的宝贵资源,是长期以来本地区本民族文艺风俗的长期积淀。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的特色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性质不明,长期以来未能得到知识产权法的认可和保护,导致剽窃现象严重。许多盈利性组织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艺进行摄制、记录,然后再进行加工处理,摇身一变变为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文艺表演或作品,或者将一些民族地区的传统手工艺进行后续开发,并申请专利,变为自己拥有专利权的工艺产品。这种行为攫取了当地民族长期积累的精神文化财富,却并没有向拥有这些民间文艺的民族寻求许可并给与补偿,是严重的剽窃行为。例如,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乌苏里船歌案中,有人就利用了赫哲族调式“伊玛堪”和民歌中《想情郎》《狩猎的哥哥回来了》的旋律,创作出了新的歌曲作品,引发了赫哲族人的不满,导致诉讼的发生。
(五)商业秘密流失现象频发一些旅游企业不注意管理和保护本企业的商业秘密,造成商业秘密无形资产的流失。商业秘密是指企业中不为公众所知悉,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护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旅游企业的商业秘密,主要是指旅游企业所开发的旅游项目的策划方案、设计文书、创意资料、经营秘密、客户资料等。这些商业秘密是旅游企业自身运营和参与市场竞争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对于旅游企业的兴衰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成为其他竞争主体所要窃取的对象。旅游企业商业秘密泄露或窃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公司员工跳槽,带走了旅游企业的商业秘密;二是其他公司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窃取旅游企业的商业秘密。2001年,上海新华旅行社则是一些员工对原公司不满而集体跳槽的典型案例,该公司华东接待部的经理与四位员工同时跳槽到另一个属于竞争对手的旅游公司,不仅带走所有的客户资料和经营信息,而且把原本存储在公司电脑中的这些资料全部删除。[8]
二、中国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类型
为了建立较为完整的中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需要首先明确旅游知识产权的客体和保护类型。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类型,实际上指的是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而保护类型只是保护客体的类型化。权利客体在法律制度的构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客体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功能和属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指“基于对知识产权的对象的控制、利用和支配行为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它是法律所保护的内容”[9]。一般认为,知识产权的客体主要包括作品、商标、技术发明、工业品外观设计、地理标记、商号及标记、禁止与知识产权的不正当竞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未公开的信息等。[10](P18)总体而言,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11](P14)据此,知识产权客体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别,即创造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具体到旅游知识产权,旅游知识产权客体是“旅游企业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无形的智力成果”[12],指与旅游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客体,是旅游企业、旅行社等主体在旅游开发和旅游经营中为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所运营、开发、设计、编排出的各项旅游智力成果和旅游工商业标记。与旅游知识产权相关的保护客体,主要也可以区分为创造性成果和工商业标记。具体言之,可以分为如下保护客体:
(一)旅游工商业标记商标是指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和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企业是一种远距离的贸易,商标在这种远距离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消费者购物,使消费者辨明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主体,树立品牌优势,通过品牌吸引消费者,避免低水平的竞争。不仅是商标,商品或服务上所有发挥标示来源功能的指示性标记,包括商号、商品或服务名称、包装、装潢等,都是工商业标记,发挥着引导消费者购物的功能。同理,在旅游业中,商标以及发挥着商标功能的商号、名称、包装、装潢,都是旅游地或旅游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旅游工商业标记是旅游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工商业标记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识别提供不同旅游服务的主体,选择自己需要的或者信赖的主体提供的旅游服务。“商标的担保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个无形的‘招徕’作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彼此信任对旅游商品的销售是非常重要的。”[13]旅游商品或者旅游服务如果能够走上品牌化的专业道路,必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旅游地、旅游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旅游工商业标记的保护,做好工商业标记的申请、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
(二)旅游线路旅游是一种暂时性、异地性特点的休闲娱乐活动,受到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交通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旅游线路的策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旅行线路不仅能够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到旅游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也能够使旅游者身心愉悦,不会感到疲惫。因此,如何选择旅游线路,组合适当的旅游项目,在旅游线路中提供何种产品或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作品要符合独创性的要求。亦即,著作权的保护客体是作品。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①所谓独创性,是指作品必须是人类的智力成果,体现人的选择、判断和再创作。[14](P28-29)据此,旅游企业把有特色的旅游项目组合起来,选择适当的旅游行程和线路,通过投入独创性的智力劳动,进行选择、取舍、安排,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具备了智力劳动成果的特点,因此,这种体现了智力安排的旅游线路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民间艺术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历史、文化、习俗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带有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民间文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艺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地区特色的民间文艺种类繁多,包括了故事、歌谣、传说等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歌曲、舞蹈、杂技、戏曲音乐等民间表演艺术,节日活动、祭祀等民俗文化,剪纸、脸谱、服饰、金银饰品等民间工艺品。这些民间艺术之中,有些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著名的旅游资源,有的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到来。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而言,民间文艺应是一种知识产权客体,它是特定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通过创造性智力劳动创作并代代相承的文化艺术信息,从本质上说是智力劳动成果。只是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相比,民间文艺产生于民间,其创作者乃是民族或地区群体,是某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整体智慧结晶,权利主体应当属于民族或地区群体。因此,对民间艺术应当通过知识产权法进行保护,明确民间文艺的权利主体属于创造出民间文艺的地区或民族群体,政府要进行相关立法,明确民间文艺的权利内容,防止他人任意剽窃、抄袭民间文艺资源。
(四)旅游产品中的专利和技术成果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是发明申请人依据专利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经过知识产权局审查后所颁发授予的专有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在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有一些旅游产品、工艺纪念品有着独特的工艺或设计,符合专利授权条件,可以作为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提出专利申请。但是,往往企业在研发之后并没有注重专利权的申请和保护。例如,民族活动或节庆旅游中存在的吉祥物的图案设计,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设计,都包含有外观设计的成分,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保护。
(五)旅游商业秘密旅游商业秘密是旅游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是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旅游商业秘密主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创造或积累的营销计划、旅游创意方案、旅游宣传方案、旅游客户名单、旅游项目开发和设计方案等。概括而言,这些归类于商业秘密的方案或信息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这些信息往往是旅游企业的关键经营信息和秘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往往会采取一定的保密手段,只允许旅游企业定主体掌握。其次,这些信息是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积累、加工、收集、整理而成,代表着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业务发展水平,是旅游企业长期资金、人力、物力投入的集中体现。第三,这些商业信息或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依靠这些信息,能够为旅游企业带来潜在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15]因此,这些商业信息和方案在符合商业秘密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应当作为商业秘密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是企业重要的知识产权类型。
三、中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
中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需要从制度、意识和管理层面入手,全面建立起现代旅游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带动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体来看,中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主要需要建立健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旅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职能。
(一)完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旅游行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又带有其自身特色,仅仅有知识产权法律的有关规定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为了保护本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制定了有关于旅游业的综合性法律,其中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显然还远远不能适应旅游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对于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仅散见于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说,旅游业存在的各种知识产权保护客体,如旅游工商业标记、旅游线路、旅游企业的商业秘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艺等,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仅有一般性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是难以有效保护旅游知识产权的。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旅游知识产权规范,制定适合中国旅游业实际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知识产权规范体系。目前较为适宜的对策是国家旅游总局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法律规范,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其效力位阶低于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部门法,但是这是结合了旅游业情况,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以具体贯彻落实于旅游业的具体规范细则。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规章的制定上,需要首先明确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和构成要件,将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类型化,根据本文前文所述,要明确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以及客体的构成要件,包括旅游工商业标记、旅游线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艺、旅游产品中的专利和技术成果和旅游商业秘密。其次,要制定详细的知识产权保护细则,规定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侵权行为的判定、侵权责任的追究和政府监管的措施和落实。这样,就将旅游知识产权的权利、义务、保护、责任全部明晰化,有助于指导旅游行业的行为,也使得规范和打击旅游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强化旅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旅游知识产权之所以保护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旅游企业自身不重视自己的旅游知识产权,对于投资创造的各种智力成果、工商业标记和商业秘密,不懂得管理和维护。例如,有些企业不了解商业秘密的保护规定,对于本企业在经营中积累的客户名单,旅游策划方案,不注意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保密。这样,本企业的一些重要的经营信息流失之后,往往由于这些信息没有采取保密措施,不会被认定为商业秘密。因此,对旅游企业来说,需要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意识,企业的领导者和专业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旅游企业要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制定知识产权战略,从企业的名称、名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商业秘密等各方面入手,建立起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在旅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旅游商品的专有技术,符合专利授权条件的,要积极申请专利,不符合专利授权条件的,注意通过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对于商标和本企业独有的旅游服务的名称等,要积极申请商标注册,对于抢注行为,要及时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如果商标局已经注册,则要及时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商标注册无效,对于带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地名,要积极申请地理标志,通过地理标志进行保护。对于旅游本地的特色民俗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旅游业也要注意进行妥善的维护和保管,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保护,确认当地的民俗艺术和文化遗产的主要种类和内容、权利主体和管理方案,防止被他人抄袭和模仿。只有旅游业从业者自身重视旅游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够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加强旅游知识产权政府管理工作旅游知识产权的政府管理工作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种意义上讲,仅仅有旅游知识产权的立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建立更为详细的旅游业知识产权保护规程和完善的旅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各项知识产权工作。在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政府部门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各个省的旅游管理部门应当肩负起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职责,要督促和责成下级具体旅游地的旅游部门全面掌握本地区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统计可以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所有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积极督促本地区旅游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必要时可将辖区内的重要旅游景点名称注册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同时旅游管理部门要联合工商执法部门,建立起长效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和查处本地旅游业存在的侵犯旅游知识产权的行为,规范本地旅游市场,树立本地旅游市场品牌。其次,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联系文化部门、遗产保护部门,加强对本地区特色遗产、民族风俗、民间文艺、特色商品的保护。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重要的吸引旅游者的资源,各地各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于辖区内特色的民族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及时申请商标注册,旅游企业开发出的有专有技术的产品,要及时申请专利或进行保密处理,作为商业秘密保护。这些工作,离不开旅游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需要旅游管理部门深入旅游企业开展工作,建立起本地区完备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再次,要建立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快速响应和协调机制,组建高效、精干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对辖区内各项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由专人负责管理,指导本地旅游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高本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保护意识。同时完善快速响应和协调机制,对于侵犯本地知识产权的行为,要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查处。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强化政府的旅游知识产权管理职能,通过管理职能的强化,进一步推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14]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杨美霞,周国海.旅游商品开发与经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社会科学家,2011,(2):81-83.
[3][5][8]宋贻珍.论我国旅游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云梦学刊,2014,(6):77-81.
[4]李文杰.论旅游知识产权中商标权的立法保护-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2,(1):80-83.
[6][7]刘丽娟,杨刚,邱蕊.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J].学理论,2014,(24):83-84.
[9][12][15]罗忻全.论知识产权的新客体-旅游知识产权[J].湖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1):24-26.
[10][1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5
2003年初,我们在分析上年度景区游客流量变动趋势时,发现一个市场异动迹象:境外市场这一块,韩国团在悄然增长。表面看,团量时大时小,并不惹眼。其绝对值也不算大,在整个大盘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若把第四季度团队人数累计相加,其总量排名已经悄悄升至海外团前五名。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变化!我们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快速反应。
一、寻根问底,定量定性调查并举
2003年的正月初一是在2月1日,比往年提前了。各旅游景区和旅游经销商因此一片忙乱,年终总结、年检、结帐、培训等等,诸事繁杂。应该说,此刻并非市场营销的最佳时机。但是,市场机会从来是不等人的。患得患失,只会贻误战机。我们当即调整工作部署,对韩国团入境游市场展开了寻根问底的调查。
1、各大片区经理立即将手里的日常工作转交给内勤人员,全部赶赴所辖片区有海外组团和地接能力的旅行社,逐一拜访韩国部(或日韩部、出境部)的部长、经理、导游、计调,甚至会计,详细了解该社本年度韩国团业务运作情况,包括人数、线路、报价、走团方式、收益状况、游客反映、对来年的预期等等,要求尽可能穷尽该社韩国团资料。考虑到旅行社处于极度繁忙的时期,要求片区经理拜访时既要问题逐一问到位,又要尽可能缩短拜访时间。同时,还要有极大的诚意和耐心。
(注意点:本地片区经理除了拜访当地海外地接社,还要利用一切有效途径,摸清其他景区过去一年韩国团接待的真实数据及其营销动向。)
2、票房主管在市场营销部专人指导下,重新编制动态的海外游客流量变化简明报表。区别于静态的普通财务报表,该简明报表的编制,必须体现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主要趋势线简单明了;二是重要细节绝不漏过。除了纵向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还应有横向的交叉比较。对于趋势发生改变的海外团,应清楚标示发生变动的具体时间点,并上溯三年,将该国旅行团来我景区的时间、数量、来源、排名、地接社、地区分布的增减细目图表化。
(注意点:韩国团增加三个问题:全年走团量连续三年位列前十位的,是哪些地区的哪些旅行社?哪几个韩国地接社是最近一年新出现的?一次性团量较大(50人以上)的韩国团队,分布于几月份的星期几?)
3、市场宣传人员要通过媒体渠道和各种人脉关系,尽可能搜集韩国对华旅游的实际市场状况及其走势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热门景区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接待韩国游客的相关数据;研究和搜集韩国对华旅游宣传的报媒、网站、平面印刷品、影象资料,并比较分析韩国旅游业界对华市场宣传手法跟我们的异同;通过媒介渠道和旅行社中对韩国社会有较深认知的人士,了解韩国本土文化的基本特性。
(注意点:由于中韩92年才正式建交,韩国入境游起步相对较晚。国家间多年的隔绝,有可能造成文化认知和信息传播方面的偏差。因此,要特别留意那些可能会影响到市场宣传效果的细节。比如:考虑到我景区“影视文化”和“古代文化”的双重产品特性,要仔细了解韩国主流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抱持何种基本态度?是否有需要特别注意的相关忌讳?再比如:我们国内早已普及VCD和DVD,但是韩国是否会象日本一样至今还在使用录像带?如果是,那么,录像带是采用我们国内通用的PAL制式还是不常用的N制式?)
二、把握大势,快速切入分销渠道
通过全方位的迅速调研,我们在一周内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严格说,从专业市场调研的角度看,短短一周时间里收集的市场信息,是不完整、不规范的。信息疏漏、偏差甚至谬误,也一定在所难免。对于不完全信息怎么处理?我们就抓住一个主线:看趋势。经过梳理,最重要的信息归纳为两条:
第一、从国家旅游管理部门、江浙沪主要海外旅游经销商、国内热门风景区三方面数据来看,韩国入境游出现增长不是我们景区的个别情况,也不是某个地区的偶然现象,而是一个整体趋势的变化。在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亚太旅行协会研究数据显示:2002年韩国出境旅游人数为712.34万人次,成长率高达 17.1%。其中,1-8月份到中国旅游的人数为143.87万人次,成长率为29.5%。中国大陆已成为韩国游客到访的第一大目的国,且持续成长。韩国居民出境旅游的前五大目的地国家依次为中国大陆、日本、美国、泰国、菲律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持续低迷的日本出境游市场,虽然在2002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幅回升,累计出国旅客达1652.28万人次,绝对值超过韩国全年出国人数的一倍多。但是,成长率仅为1.9%。而1-8月份出国人次均呈负成长。
第二、江浙沪地区的各大海外组团社和地接社,正在抓住机会迅速开拓韩国市场。但是,由于韩国团的增长来势太快,旅游经销商尚未形成固定的行程和线路。以无锡地区为例,来自各大海外地接社的韩国游客,有的走自然景区,有的走宗教景区,有的走我们央视基地,还有的交叉走。更有的地接社,今天的线路明天就变换。表面看,显得杂乱无章,毫无规律。
对此,我们的判断是:这极有可能是旅行社在最终确定线路之前的权衡比较。也就是说,这是我们全面介入这一快速成长的新市场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机会。因为,面对一个显而易见的新市场,无论是国内的著名旅游城市,还是旅游城市里的各大景区、饭店、旅游经销商,在看得见的未来,都会奋不顾身地冲进来竞争搏杀。而各级旅游经销商为了求得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是绝不可能长期不确定旅游线路的。此时正值年初,正是旅行社研究落实全年线路的时机。等到线路和行程尘埃落定,景区如果没有纳线,即使再怎样风光优美,价格低廉,促销强劲,都将难以改变出局的市场现实。
面对这样的市场态势,营销战略的第一要务,已经超越了如何娴熟运用营销元素“魔方组合”的技术层面,而是看谁出手更快、更准、更坚决。所谓“兵贵拙速,不贵工久。”
那么,从哪里入手,切入旅游经销渠道呢?我们对来自旅游经销商的综合信息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韩国团的团费普遍偏低。部分不在无锡过夜的韩国团,在无锡行程中的日消费甚至只有10美元左右。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旅行社出于盈利考虑,必定会对景区提出降价要求;另一方面,在未来的旅游线路无锡行程中,景区的选择,不会超过两家!
与其等到其他景区日后以低价冲击市场参与竞争,逼迫我们降价应对,不如由我们自己采取主动,给后来的竞争者预设价格竞争的壁垒。而春节前正是给经销商年终返利的时机,如果将针对性、功利性极强的价格促销行为,转化为景区真情回报经销商的柔性诉求,既可以提高旅游经销商的积极性,巩固境外团的已有市场份额,又可以不显山露水地切入韩国团这个未来的新市场,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我们果断决策,一改以往的按照团量大小累计返点的传统票务政策,三天内即出台了面对海外组团社、地接社的年终额外奖励系列政策和一步到位的韩国团特别优惠措施。旅游经销商在意外惊喜之余,都非常愉快的接受了我们提出的将我景区列为韩国团无锡行程首选景区的要求。
三、线路推演,确定营销工作重点
旅游经销商同意将我景区纳入未来的韩国团华东线路,并且作为无锡行程的首选,我们初步取得了第一轮市场营销工作的战略主动。但是,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旅游经销商的承诺,本质上来说,基础还是非常脆弱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产品和渠道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就旅游产品的角度而言,在“无锡十八景”之中,我们景区“影视文化”的产品特质,对于深受美国电影文化影响的韩国游客来说,并不占有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跟我们同样处于一线品牌的4A景区,无锡有五个。另外四家,有的是佛教概念,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观,都是能够为韩国游客所接受的。
就渠道的角度而言,涉及到的问题更多。至少有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客观存在:
1、分销环节多。
从境外游客、境外组团社,到国内一级、二级旅游经销商,再到具体行程中的某一个景区,这是一串长长的链条。跟一般产品经销商不同,旅游经销商直接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环节越多,出现问题的概率越大。只要有任一分销环节“掉链子”,整个线路就会立刻受到影响。
2、线路未定型。
华东地区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六个海外团相对集中的城市,各大旅游经销商目前处于“各走各的路”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无法长久维持的。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未来的韩国团华东线路,必有一个整合的过程。整合也就意味着矛盾、协调、妥协、变化。因此,这条线路定型之前,存在着若干不确定的未知因素。
3、同业竞争强。
无锡地区的其他景区跟各大旅游经销商的合作关系,如同我们一样长期而紧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自欺欺人地认为,旅行社为了兑现对我们的口头承诺,会完全不理会其他景区的心理感受,不在乎其他景区的利益诱惑。
怎样才能让旅游经销商的承诺,变成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避免流于一纸空文呢?我们对未来的韩国团华东旅游线路,做了形成模式的假想推演。在2003年6月18日发表于《中国营销传播网》的《一条古战船载动39万游客》一文中,笔者曾经指出,对于一条相对成熟的旅游线路来说,地接旅行社对于旅游线路中具体行程的调整变动,具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力。但是,对于处于初创时期的一条入境游线路来说,情况是否也是如此呢?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所谓成熟线路,至少应该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
1、游客对于该线路中“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认可度、满意度很高,而投诉率相对较低。
2、线路行程各环节的服务品质有保证,协调衔接流畅、危机处理机制完善,组团社能放心地交出自己的团队。
3、即便给消费者大幅让利,各级旅游经销商和上游景区依然有利可图,从而形成旅游产品制造商、旅游经销商、消费终端游客三方同时得益的多赢局面。
但是,在一条不成熟的尚未成型的旅游线路中,地接旅行社依然能够拥有成熟线路中那样的重大影响力吗?答案是否定的。道理很简单,虽然地接社具有丰富的境外团接待经验,但是,由于上游景区以及其他行程环节如餐饮、住宿、购物点等,对突然大量涌现的陌生海外团队接待经验不足,因此,服务难以完全到位、游客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的情况,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出于对自己商业信誉受到影响的潜在忧虑,这一时期的组团社,态度应该是比较谨慎的。他们在尊重地接社意见的同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理性判断,而且会对自己的旅行团的走团情况,密切跟踪并保持足够的关注。
综上所述,在一条并不成熟的旅游线路中,景区要保持自己在旅游分销渠道中的优势地位,完全依靠地接社是不行的。作为位处上游的旅游产品制造商,我们必须越过层层级级的旅游经销商,直接面向离终端消费者最近的韩国本土组团旅行社,开展面对面的营销工作。这样,既可以让广大的韩国本土旅行社对我们景区有直观认识,同时,由于他们对本土游客有深刻认知,他们的建议和忠告,自然能让我们景区的服务工作有的放矢,从而大大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而游客满意度的不断提高,又能反过来增强各级旅游经销商的信心,从而真正巩固我们景区在分销渠道中的首选地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决定把下一步的营销工作重点,确定为韩国本土的组团旅行社。
四、兵分两路,深入韩国本土市场
离春节只有半个月时间了。考虑到韩国人也有过春节的习惯,加之帮我们办理出境手续的旅行社,韩国部的朝鲜族导游都要赶回延吉过年,春节前赴韩,从时间上难以成行。因此,我们打算先完成景区内部的各项准备工作,如韩语解说词、指路牌、导游图、纪念品的设计制作,韩国游客餐饮口味习惯研究,导游基本韩语会话训练,以及旅游经销商春节联谊活动等等。至于赴韩时间,旅行社建议我们定在2月底,这样,可以避过春节旅游高峰期,让各项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周到一些。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时候,一条消息传来:当地政府将在春节后组织全市各旅游单位集体赴日韩促销,而且旅游促销代表团的规模将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这一重要信息,印证了我们最初的假设判断:市场机会是平等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在如今的旅游市场已经不存在。当地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各旅游相关单位,显然都敏锐洞察了韩国入境游这一新的市场机会,并且下大决心投入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介入这块新市场,谋求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我们面临着两难选择:作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景区,政府组织的大型旅游促销团,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参加。但是,这样一来,我景区就有可能淹没在声势浩大的政府促销活动里;景区直接赴韩促销和参加政府促销团两者并举,又会大大增加我们的营销成本。而且,当地旅行社的韩国导游,到时候首先要为政府服务,必定不可能再有时间为我们做向导。怎么办?经过一番谋划,我们决定采用古代兵法中的奇正用兵谋略,来他一个“鱼和熊掌两者兼得”。具体做法如下:
1、“巧打时间差”。
首先,我们做了一个基本判断:政府牵头的大型旅游促销团,由于涉及全市旅游行业的几十家单位,组织工作面广量大, 2月中旬之前断难成行。
经与旅行社紧急协商,我们将景区原定于2月底的赴韩行程立即调整,提前15-20天。同时,景区照样报名参加政府促销团。
春节一过,我们集中了几乎全部的市场营销主力倾巢而出,在旅行社“韩国通”的引导下,深入韩国汉城、釜山、济州等主要城市,逐一登门拜访所有的韩国对华组团社。在一周时间里,我们马不停蹄地拜访了38家韩国本土旅行社和相关的韩国主流媒体。赠送的所有韩文旅游介绍资料和景区音像制品,都是完全符合韩国人文化习惯的。比如,考虑到韩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矛盾态度,我们在对韩宣传资料中,只突出强调“三国文化”的独特概念,刻意淡化了其他方面的文化诉求。因为《三国演义》的故事在韩国流传甚广,我们景区接待过的一名普通的韩国人,甚至能准确说出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量为82斤!他们对“三国文化”,抱持着十分欣赏的积极态度。
韩国旅行社参加过不少中国大陆的政府旅游促销活动,但是,对于央视旗下的一个景区直接登门拜访的举动,甚觉新鲜,对我们景区营销人员的敬业精神也十分敬佩。走访的实际效果非常理想,大大高于我们的预期。许多韩国旅行社老总,当场就爽快地答应将我景区纳入其对华旅游线路。某实力雄厚的财团甚至主动要求跟我们合作,在韩国共同建造一个“微型三国城”供本地游客参观。
而政府牵头的旅游促销代表团,原定于2月中旬的赴日韩行程,事实上直到2月底才得以成行。
2、“争取发言权”。
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的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全市各旅游相关单位自然全力以赴。各大景区无不使出浑身解数,组织精兵强将,力图在日韩行程的各项活动中精彩亮相。在这种情况下,跟其他景区比规模、斗声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我们最终做了一个让其他景区大吃一惊的方案:报名一人!而且不带任何宣传资料,不提任何特别要求。但是,这一名代表不是基地的普通管理人员。他既代表无锡基地,更代表央视高层。
旅游主管部门看到我们上报的名单,立刻感受到了央视基地对政府本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对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尊重。于是投桃报李,主动安排我方领导在关键场合重点发言。而这正是我们所期望得到的——“发言权”!
临行之际,我方领导因事无法离京,遂全权委托熟悉无锡基地旅游业务的相关负责人赴日韩。此时,日韩所有行程已定,我方与会代表于是按计划重点发言。由于我们景区的营销人员刚刚对韩国本土旅行社和相关主流媒体进行过强力营销,并给韩方留下良好印象,我方与会代表自然而然地成了韩国媒体和旅游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
篇6
前言
历史文化旅游是近年来“黄金产业”,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而历史文化旅游是其中最常见的方式了。吴承忠提出有关历史文化旅游的具有气息等特点。兴安灵渠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水利工程之一,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对当地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有着很大的优势。灵渠从创建到综合利用阶段,经历了由军用到民用再到运输、灌溉和观光作用的重大转变。本文通过相关网站资料查询,找出制约灵渠的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灵渠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措施。
一、灵渠历史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居民素质有待提高
《兴安咨询网》记者询问灵渠及水街居民,当地居民回答道:“对灵渠的水质还应重点关注,当地居民生活活动严重影响水质,如随便洗拖把,丢垃圾”等这些都是当地居民的心声。虽然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灵渠保护工作特别重视,投入资金达5000万元,加大了对灵渠的保护与利用,但由于历史、自然及各种人文因素的影响,灵渠还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二)灵渠历史文化产品开发及整合力度不够深入,特色主题不够鲜明
灵渠景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诸多方面原因,对这些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深入,目前只开发了灵渠水利工程、四贤祠、秦皇宫、秦文化广场、水街等主要古建筑物,各主要古建筑物也是零零散散,没有形成统一旅游区。在2012年蒋育亮指出:“灵渠往历史文化旅游方向开发潜力大,但现在景点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完全开发,且旅游资源组合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需加强整合力度……”。由此可得出,灵渠历史文化旅游并未形成完整的品牌产品体系,更谈何相应的旅游精品路线了。
(三)兴安县灵渠客源市场狭窄,特别是远距离游客所占比例小
据桂林兴安灵渠网2012年接待游客总数所述为11.27万人次,其中大多数为县居民及周边游客组成。不得不说在桂林景区及周边著名景观的“围攻”之下,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灵渠景区客源市场的截流与分割。例如桂林城内的靖江王府、桂林漓江的两江四湖等无不突出当地的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到来。据兴安旅游网的《桂林年鉴》(2016)兴安指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31.2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2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82万元。其中境外游客所占总游客量的4%,很大程度上影响灵渠历史文化旅游开发进度。
二、兴安灵渠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
一是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对灵渠・水街旅游景区游览环境进行彻底整治;二是加大保护措施宣传力度,鼓励当地居民应该重视对灵渠文物古迹的保护,积极协调,做通群众工作,以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三是是公司在保护与开发景区时就意识到保护的重要性,开发商应该在保证灵渠历史古迹完整的条件下对灵渠景观进行适当的开发,以便更深层次的挖掘灵渠文化内涵,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二)加大灵渠线路整合策略,实施品牌战略
推进灵渠旅游产品、营销、宣传服务一体化,使灵渠旅游资源优势更好的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特别是我们要摒弃各个景区单独发展的做法,将原来相对分割的灵渠(铧嘴---粟家桥)、水街(粟家桥---接龙桥)、秦皇宫(原秦城)三段景点整合成一条完整的新灵渠・水街景区旅游线路,加快推出新灵渠・水街景区(灵渠---水街---秦皇宫)旅游线路,通过拉长灵渠旅游线路链条,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力度,从而可避免单一的短线旅游热的尴尬局面,促使游客对当地长时居住的欲望的提升。如兴安乐满地+猫儿山生态旅游+灵渠+水街+节庆活动联动大发展,从整体上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宣传,各主题功能的互补整合,多层互补,努力创建区域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实行特色发展战略决策,以加强兴安灵渠景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增强历史文化旅游活动的参与性
在由普通市民休闲场所向历史文化更深层的旅游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条件好、各方面具有优势的居民,可注册兴安旅游商,宣传灵渠的知名度,对于经济条件稍差的但有那个经营意向的,政府应该大力扶持,例如,低息和延长还贷期帮助他们提高经济现有水平,使各方面利益得到很好的协调,激发当地居民创新热情,以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四)重点把关市场营销方面
政府、旅游相关企业应大力宣传我们的旅游产品,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扩大对外宣传力,以更好的抢占远距离客源市场。与此同时,加大相关旅游设施的完善力度,发动一切可发动的力量,加大对灵渠文化的理性意识,以激发更多的潜在游客。
三、结语
篇7
论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旅游业,应用
0引言
旅游行业向来存在旅游信息数据量大,涉及方面广,信息筛选繁杂,管理决策困难等特点[1],而对处理与空间地理类有关信息有着强大能力的地理信息系统来说,它在旅游业的应用无疑是一个十分方便且实用的工具。GIS在旅游业的应用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管理查询、专题地图制作、旅游线路设计等。同时,GIS与其他高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1 GIS的功能及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分析、决策和管理问题。
2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应用
TGIS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专门为旅游者服务而作的二次开发的系统,专门为旅游者及旅游管理服务的管理系统[2],其主要功能如下:
2.1地理信息的管理、查询、检索
旅游资源信息具有较强的地理空间特性环境保护论文,旅游区的景点分布、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交通信息等都存在地理特性,而发展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则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管理手段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对旅游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3]。
TGIS可将各方面的信息整合在电子地图上,完成各种信息的定点查询,以及实现人机交互为游客选择旅游线路,提供途中所涉及的各项服务。
2.2 客源市场分析以及竞争分析
旅游景区设计是以游客的类型、爱好、兴趣为依据的,缺少了对目标游客的研究会使景区规划陷入误区,脱离实际。应用GIS来对客源市场以及景区周围其环境研究分析,可为景区旅游营销策略提供服务,促进景区发展[4]。
对景区内的游客的信息进行统计,例如根据旅游者的分布范围,年龄段,出游时间,出游方式等做出景区的吸引力等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分析结果推出不同的旅游计划来满足其需求[5]。
2.3 旅游线路设计
旅游线路设计是游客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路线的好坏影响到游客游览经历的质量,也影响着景区的经营。TGIS中有强大的网络分析功能(Network Analysis),能够通过游客对其设定的条件为游客找到适合其出游的“最佳路径”[6]。
系统可根据用户选择的交通方式结合景区间的交通情况得到景点间的通达时间,再结合用户事先设定的每个景点的停留时间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线路安排[7]。
3 GIS 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应用
生态旅游是指是指人们为了了解和观赏自然风景、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地区的文化风貌以及娱乐休养、探险、科研等目的,而到具有较完整生态系统或未扰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8]。GIS 在生态旅游方面有以下几点应用:
3.1 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及保护
生态旅游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保持自然环境的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影响,对环境的监控保护则需要多种技术和GIS技术的结合使用。例如,对遥感数据经对图像的分析、分类处理,得到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再将分类好的图像导入GIS系统结合实地考察获取的其他相关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从得到的图中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景区内植被种类、分布范围等详细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9]。
3.2 环境容量监控及可持续发展
景区环境容量指的是景区内可容纳的最大的游客容量[10]。对于生态保护区开发为景区必须要考虑环境容量问题,如果只注重旅游效益而忽视环境承受力则会对风景区内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分析园区内的环境容量环境保护论文,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园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在GIS应用中,可以将景区内部的各种要素分图层进行缓冲分析,由原先建立的点、线、面图形得到缓冲后拓展而成的多边形,根据各图层叠加运算生成景区的生态敏感区,生态敏感区是生态园区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再将由面积法计算得到的环境容量值与GIS得到的结果结合,对园区的各地块的划分及布置做统筹安排。
4 GIS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4.1 专题地图的制作
专题地图指的是将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完备的表示出来的地图[10]。将GIS应用于地图的制作可以大大提高制图的精度和效率,能有效避免传统地图制作的缺点。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GIS可以使用矢量处理和栅格处理交替使用,使制图快速精确[5]。不同的专题信息建立不同的图层,分层存储,用户需要哪方面的信息便可以快速的将该图层在同一张地图中叠加观察,方便有效。
4.2 旅游规划模型库的建立
GIS虽然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但在规划中常有众多的规划问题需要将系统结合数学模型解决,对系统的二次开发则显得十分迫切。若将这些以模型的形式开发出来则可以给规划带来很大的方便。例如,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等,不同的情况只要向其输入相应数据便可得到适合该地区的结果[9]。
在建立模型库的基础上,建立专家知识库,将本专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理,与规划模型结合使用,使规划智能化,用以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
5 问题及展望
现阶段对GIS在旅游业上应用的研究趋向于泛化,在各个方面均有学者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但真正实现的较少,有些方向已经完全偏离了旅游服务业的主题,只是单纯的地理研究。我国GIS与旅游业结合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介绍专业知识层面,深入钻研环境保护论文,挖掘潜在价值的非常少,多数只起到只是普及的作用[9]。
GIS相关软件种类繁多,通过不同软件建立起来的数字资料门类多样,数据之间实现共享和相关十分困难。例如在旅游规划中,需要从全局着眼,不可避免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取其他地区的资料,但获取的资料和本地区建立的数据库不相容,对规划工作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1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于业内数据共享十分重要而迫切。统一数据标准后,可以大大减少因数据不统一引起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也为GIS用于旅游业的宏观规划和调控的实现提供可能[9]。
7 结语
GIS以其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方面体现的优势在旅游业中独领,无论是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生态旅游还是旅游规划中均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将深入探讨其与其他高新技术结合,更好的为旅游业,乃至其他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亚民,赵捧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西安: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朱炳贵.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2,3(53):72-73.
[3]李君轶,马耀峰.基于GIS的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
篇8
自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四川最著名的景区九寨沟只接待了5个旅游散客,而九寨沟景区附近拥有1000多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在汶川地震后已经空无游客,气氛荒凉。
600亿损失的灭顶之灾
“截至目前,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624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旅游总收入的一半。”5月28日,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语气凝重。根据四川省旅游局汇总的情况,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
四川两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卧龙景区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在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区,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等大部分古建筑倒塌,通往卧龙的道路断裂受阻。不仅如此,四川还有许多景区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平武猿王洞、北川小寨子沟和安县千佛山等景区可能已经无法再恢复了。”四川省旅游局的人士表示,仅仅地震带给景区基础建设方面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就达到了278.40亿元。
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办公室市场营销处副处长姬艳丽称,旅游业占都江堰的GDP在25%左右,仅去年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的门票就有1.63亿元的收入,综合收入在4亿元,而全市的旅游收入在33亿元。但此次汶川大地震突袭给该景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几乎所有旅游项目都受到了严重毁坏,像世界文化遗产二王庙基本毁了,全部塌陷”。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的损失初步估计达到了30多亿元。“如果要让所有的风景恢复原样,至少需要5年以上时间。”
这还不包括四川省旅行社方面的损失。
“简直是灭顶之灾。”在一环路四川青旅的一家旅游门市,经理张其耀甚至已经在考虑是否要转行了。“这几天除了避震,就是处理退团和游客安置的事情。发团?想也别想了。”
四川省内最大的旅行社――四川省国旅的总经理王嘉云这段时间甚至将睡衣也带到办公室,“连轴转”似的处理震后的应急事务。他同时也是四川旅游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旅行社协会会长。
“去年四川省国旅的收入达到了3.7亿元,但从今年以来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经营受损已经达到3亿多元。”本来计划在2008年能大有一番作为的王嘉云扼腕而叹。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国家旅游局迅速公告,暂停国内一切前往四川震区的旅行组团业务。(6月14日起,四川启动恢复乐山、凉山等13个市州旅游市场,部分启动恢复成都市旅游市场――本刊编者注)
一着“意外”满盘皆“输”
此次汶川大地震,带给四川的不仅仅是数字层面上庞大的旅游损失。在某种程度上,四川精心策划的未来数年的旅游业发展思路都被彻底打乱,这让四川省旅游主管部门大感头疼。
在今年年初,四川省就提出了“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力图借奥运概念为战略的实施在今年开上一个好头。但这一战略在开局之年就已震碎无痕,旅游业发展规划不得不面临重大的调整。
据四川省旅游局的人士介绍,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发展思路后,四川省的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呈现出突飞猛涨的势头。旅游收入从2000年的25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7.3亿元,年平均增长幅度接近25%。旅游总收入在四川GDP的占比从6.4%提高到11.6%。模式也从以前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四川也在数年间超越其他地区,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旅游重镇。
按照四川省“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规划,四川从今年开始,在完善五大精品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将集中力量分梯次的推进大量新精品旅游线路的建设和推广。“每年确定一到两条旅游精品线路。”四川省旅游局的人士表示,今年的重点是建设“重走路”红色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两条精品线路,同时启动川南和川西旅游环线开发的前期调研。
但汶川大地震的突袭,打乱了这一计划。四川所规划的“重走路”红色旅游线和“三国文化旅游线”都有相当部分的线路和景区是在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核心区域,比如阿坝和广元。
此外,四川所确定的一些旅游大项目的包装、引资计划也在地震中遭遇夭折之危。在四川省预定的近期重点建设的龙门山景区恰恰是此次地震的极重灾区。而包括剑门关-昭化古城(广元)、康定情歌影视城(甘孜)等一系列计划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旅游大项目也不得不暂时中止项目运作。“何时能恢复没有办法确定”。
重整旗鼓需5年
对于四川的旅游同业而言,在灾后救援接近尾声之后,最为关注的话题是四川的旅游市场何时能重启和恢复正常。
“看看7月份四川旅游市场能不能全面恢复,带来一些起色。”四川海外富长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瑶不确定地摆摆手,对日本市场深有了解的张瑶表示,最大的打击来自两块,一是部分经典景区受损严重,二是大震之后市场信心的缺乏。
“震后受灾景区的恢复重建是一块,新线路的开辟和推广是另外一个重点。”四川省旅游局的人士表示。
恢复重建的难度是巨大而艰难的。仅仅是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一地,按照当地旅游部门人士的说法,地震之后的恢复重建就至少需要5年。“恢复重建计划将分为三期,从6月底开始启动,第三期则从2010年开始。”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管理局办公室罗主任表示,目前其受损景区维修工程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重建的不仅仅是景区,由于大量道路在地震中被严重破坏,景区旅游的恢复必须要解决交通问题。”
5月26日,四川省旅游局专门召开了“‘5•12’地震对于四川旅游造成的影响及发展对策座谈会”。 据参与此次座谈会的旅游业人士表示,目前尚没有很具体的方案出台,但大体思路是国家旅游局解除四川旅游禁令后,在安全地带新线路的推广上将进行大力度的运作。
四川省国旅总经理、四川省旅行社协会会长王嘉云表示,近期协会将组织部分旅行社前往坡故乡眉山一带进行考察,进行灾后旅游线路和新产品的设计和调研。“四川并非所有区域都是地震灾区,川西北受灾,我们可以大量打造和推广川西安全地带和川南等地的景区和产品。”他同时表示,在灾后重建恢复后,四川将形成一些新的旅游景区。“比如北川以后将建设地震遗址博物馆,那时候这也将成为一个供游客凭吊和参观的景区。”
篇9
论文摘要:分析了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讨论了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成效和意义。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综述
国家级旅游资源指的是国务院及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同意(批准、核定、评定、确定)公布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旅游资源。
河南省现有15种国家级旅游资源,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其数量共计203处(含一处多种的国家级旅游资源)。
上述20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中,有l7处为一处多种的。如龙门石窟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白马寺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风穴寺及塔林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森林公园,中岳庙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汉族地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殷墟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鸡公山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红旗渠既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既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又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嵩山既是国家地质公园又是国家森林公园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既是国家地质公园又是国家森林公园还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
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这类资源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而这些资源又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这也是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一处多种的国家级旅游资源,更能够说明此处旅游资源的多重价值和重要性,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着重予以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在旅游市场中树立起“品牌资源”的形象。同时,对于这些多重的国家级旅游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资源本身的特色,真正把“品牌资源”转化为“品牌旅游产品”。
二、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首先,当地政府重视是首要条件。早在199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就做出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指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1年7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更是在《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指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旅游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在“十五”期间,集中力量重点开发一条以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黄金旅游线路;在规划建设的四个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旅游景区中,有三个是国家级旅游资源,即嵩山、伏牛山和太行山。同时,在培育的18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精品景点中,也有13个是国家级旅游资源: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河南博物院、红旗渠、殷墟、虢国墓、太吴陵、石人山、王屋山、云台山、喳岈山、鸡公山。由此可见,河南省政府在开发利用省内国家级旅游资源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做出了相应的规划,以发挥其作用和优势,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其次,旅游企业需要调整好自己的营销策略,打好“古都”、“黄河”、“功夫”、“寻根”、“赏花”的旅游品牌,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围绕在国家级旅游资源基础上开发起来的拳头产品,针对市场进行不同的产品重组和深层次开发,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使旅游资源得以真正有效地利用。其中,旅游线路的设计就是旅游企业进行营销的核心部分,针对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围绕三条主线进行开发,即历史文化遗产线路、宗教文化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线路。一方面,河南省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9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等几座城市及其周边,可以以历史文化遗产游为主题,充分发挥河南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省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等国家级旅游资源,作为以佛教为主题的景区、景点,可使河南省的佛教文化旅游大放异彩。同时,河南省共有5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新县被国家旅游局定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重点县,确立了它在武汉、郑州及周边地区客源市场的地位,在北京、郑州、武汉等大中城市组织红色旅游推介活动,先后参加在武汉举行的鄂豫皖红色旅游研讨会和大型推介活动,促成“——鄂豫皖红色之旅首发式”,举办了河南省百万青少年“红色之旅”文化节启动仪式。一系列的推介活动使武汉、郑州主客源市场增长稳定,周边游客络绎不绝。以新县为中心,联合其他有关国家级旅游资源进行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也是一条利用国家级旅游资源,实现其效益的途径。
自1995年以来,河南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号召,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城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试行)(修76订本)》以及《附加项目检查标准》,投入到创优活动中来,在名城旅游业的发展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郑州、开封、安阳、濮阳和洛阳经过努力,已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由国家旅游局制定,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现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于1999年、2003年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是我国在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自1999年以来,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的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投入到国家等级旅游区(点)的创建活动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统计,现有34处国家级旅游资源已创建成为国家等级的旅游区(点),其中,2A级有8处,即偃师县商代尸乡沟商城遗址、禹县均台均窑遗址、焦作市群英湖风景名胜区、济源市济渎庙、辉县市百泉、新乡县京华园、新乡潞简王陵、鹤壁三兴康乐村。3A级有4处,即洛阳邙山陵墓群、洛阳千唐志斋石刻、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4A级有22处,即洛阳龙门石窟、洛阳白马寺、嵩山地层构造国家地质公园、红旗渠、北宋东京城遗址、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三门峡虢国墓地、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大丕山摩崖大佛及石刻、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焦作博爱青天河风景名胜区、安阳殷墟、崦岈山国家地质公园、嵩山风景名胜区、濮阳戚城遗址、南阳内乡县衙博物馆、开封铁塔公园、新乡京华园景区、信阳南湾湖风景名胜区、信阳鸡公山风景名胜区、洛阳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巩义康百万庄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河南省国家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将越来越多,我们应继续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依法增强大旅游的发展意识,一处多种的国家级旅游资源由于分属多个部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协调好各种关系,避免矛盾冲突。
三、促进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第一,要使河南省的国家级旅游资源发挥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其进行有步骤的重点开发,而开发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和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使之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相协调。开发不能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因为旅游业早就不是人们原以为的“无烟工业”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会带来工业排放和工业垃圾,而且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也会给目的地的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因此,寻找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是河南以及所有旅游目的地所要解决的问题。焦作的成功
经验值得借鉴,由于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焦作实现了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2004年,焦作云台山景区黄金周期间的游客人数达到全国第8名,门票收入达到全国第5名,超过了故宫,焦作旅游业异军突起,由此产生的“焦作现象”更是引起了全行业的关注。
第二,尽管河南省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已经有5座成为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是,南阳、商丘、浚县三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仍需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另外,河南省虽已有了27处国家级旅游区(点),但还有170处尚未创建,这些尚未创建的国家级旅游资源应积极努力,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级旅游区(点)。
第三,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l2月通过评审的《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规划确定的嵩山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山水生态旅游区、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桐柏一大别山红色旅游区、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五大旅游区涵盖了多处河南省国家级旅游资源,如嵩山风景名胜区、焦作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进一步实施“主打少林、带动中岳、整合资源、同步培育”的品牌带动战略,通过整合培育,中远期逐步打响“至尊中岳”品牌,形成以少林寺为核心的强势旅游产品。加强品牌运作策划、总体规划,整治老景区,开辟新景区。
篇10
关键词:自驾游;问题;有效措施;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50-02
一、自驾游的概念与内涵
自驾游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及观光、健身、旅游、学习、休闲于一体的时尚的现代的自助旅游方式。简单地说自驾游就是自己驾驶汽车出游。2006年首届中国自驾游高峰论坛将其定义为:“自驾游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旅游形式。”自驾车的字面含义是:以自己为驾车者,车辆包括汽车,主要有轿车、越野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多种陆上交通工具,以私有为主,也可以采用借用、租贷等其他方式;驾车的目的具有多样性和随意性,这要最终决定权在自驾者。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其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自驾车旅游在选择对象、参与程序和体验自由等方面,给旅游者提供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其本身具有自由灵活与个性化、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等内在特点,与传统的参团方式相比具有本身的魅力,迎合年轻一代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受拘束,追求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自由,而自驾游正恰恰满足了他们这种需求。
二、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意义
1.自驾游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自驾所涉及的行业非常的广,其中包括如公路、交通部门、汽车租赁、汽车维修、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等。随着自驾游的迅猛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2.发展自驾游有利于完善中国的交通旅游服务体系,自驾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有相关的旅游服务体系作支撑,因此它的产生和发展能极大促进旅游服务系统的发展,如旅游信息网络、旅游交通信息、饭店服务、旅游导览信息等的发展。自驾游的发展促进相关服务体系,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的出游提供便利。
3.自驾游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自驾游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包含汽车销售、汽车维修、驾校培训、汽车俱乐部、汽车租赁、自驾游旅游公司、保险公司、交通部门等多个部门,自驾游的发展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
三、中国自驾游的发展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2013年上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8 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自驾游的发展。近日,中国社科院一份《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国内汽车产销量都近2 000万辆,未来汽车保有量增加仍非常惊人。
中国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报告预计,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破亿,十年左右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将达到或接近60辆。私家车为自驾游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成为自驾游发展的前提关键。
伴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传统的跟团旅游越来越使人不满,人们普遍认为传统的跟团旅游在行程上受约束,使自己不能真正体验旅游的乐趣,失去旅游本身的意义。加之近年出现了一些导游为谋取私利而做出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件被媒体报道。人们开始转变观念,逐渐由传统跟团旅游向自助旅游过度。人们观念的转变,使自驾游得到迅速发展。加之自驾游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车友会、俱乐部等集体自驾游的小型组织,促进自驾游的长足发展。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较大,尤其对于正在成长上升阶段的年轻人来说,于是很多中青年选择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开自己的车或租车进行小规模的自驾游,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
借此机遇据统计表明在2008年以后,中国自驾车旅游开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估算自驾游和自由行的游客从数量上已超越组团游人数并领跑旅游市场。“自驾车游经济”所带动的相关产业更加广泛,其蕴含的经济潜力更加巨大。鉴于中国自驾游服务体系、管理规范、市场产品都还在完善之中,目前中国的自驾游市场还处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在成熟中的自驾游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四、自驾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应的旅游信息。自驾车旅游者往往希望能够求新求异到达一些旅游团到达不了的地方,看到一些不常见的景观。但是到了一个地方,往往由于公路标志、路线指引、途中服务站、旅游地图等交通信息不详细或者不具备而不知所措;也很难找到当地有关住宿、餐饮配套服务等方面全面、准确的旅游信息。这些问题都会使自驾车旅游出现一些问题而使自驾游者未能随心所欲获得身体心理的放松与快乐。
2.自驾车旅游所需费用大。对于目前的中国大多数的旅游消费者来讲,自驾车旅游消费难以承担。尤其是现在中国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新高,各种物品价格相应上涨,因此对于旅游者来说,自己驾驶汽车旅游所需费用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而使一些人因生活压力不得不最终放弃自驾游出行计划。
3.自驾车旅游者出行前往往带有随意性,旅游者往往是临时决定去某地旅游,在驾车前没有考虑到路况和沿途休息、吃饭、住宿等情况,结果得不到合理的食宿安排。有些新手驾车前对路况不是很了解,而给自驾游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
4.缺乏相应的配套及服务设施。自驾车旅游对旅游基础设施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但中国现有的基础设施,无论是交通和路况信息的、加油站的合理布局与标识指示,还是汽车旅馆的建设、汽车维修以及紧急救援服务等方面,都已远远落后于自驾车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政府和行业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普遍缺乏价格折扣,导致目前自驾车旅游费用居高不下。
5.自驾车存在安全问题,缺乏保障。由于自驾游者本身驾驶经验有限、对路况不熟悉、疲劳驾驶、驾车超速等造成的“车毁人亡”的惨祸屡见不鲜。此外,个别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导致自驾车旅游者半路被劫、露营被盗、被伤害等问题时有发生。
6.自驾旅游线路安排有失偏颇。目前的一些自驾游行程安排,只是把普通旅游团的常规旅游内容与自驾车的交通解决方案叠加在一起,忽略了自驾车旅游最突出、难得的亮色,缺少了对沿途的导游讲解和细致的沿途风光介绍,就是这方面最明显的例证。
五、促进自驾游发展的有效措施
1.自驾游者在出发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1)首先要接受专业机构的培训,确保自驾者具备自驾的能力,以免在路上遭遇一些紧急事件能有效合理地应对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自驾的安全。除此之外也可以接受专业组织提供的自驾线路以及自驾攻略,在专业组织的安排下进行自驾游。在选择线路是避免为追求新奇而选择一些危险系数较高不易自驾游的旅游线路,选择线路是应争求相关专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2)其次自驾游者在自驾游前,应先制定好自驾游的路线,并收集好相关的信息,其中既包含路面、路况、天气等信息,同时也包含旅游地信息以及相关的餐饮、住宿等相关信息。尤其注意相关的自驾游服务店及自驾修点,以防发生意外缺乏相关的补救措施而造成伤害、损失。
2.对于旅游企业来说,随着自驾游的快速发展,这种自助旅游逐渐演化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种必然的选择,显然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旅游企业应积极开发相关的旅游线路,让旅游者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提供优质安全的旅游产品。(1)旅游企业可以和汽车租赁、汽车维修、汽车俱乐部、旅游景区、汽车旅馆、地方特色餐馆等建立合作,为游客制定合理安全的旅游线路,同时满足游客的全方位的要求。(2)向游客提供全面的自驾游信息,其中包含路面、路况、交通安全、汽车维修点、旅游地等相关信息,还可建立相关的网站及时更新自驾游的信息。同时可以利用QQ群及微群等有效现代交流工具进行交流。(3)利用现代的微博、QQ、广告等对自驾游线路进行有效的宣传,做好品牌营销,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同时开发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自驾游者。同时施行相应的优惠政策,建立会员等优惠方式促进更多的人寻求旅游企业的帮助,促进旅行社自驾游的发展。
3.政府应完善自驾游的基础设施及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自驾游的相关自驾游管理监督制度。加强公路建设,为自驾游创造安全的自驾条件。完善相关的自驾维修、加油等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一些优惠鼓励政策,减少道路的收费,严格治理乱收费现象。
参考文献:
[1] 陈乾康.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旅游学刊,2004,(3).
[2] 李勇.旅行社自驾游业务发展策略[J].商业现代化,2007,(6).
[3] 霍向坤.中国字驾车旅游战略思考[J].北京大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4] 代俪.中国自驾车旅游要有序发展[J].市场透视,2009,(7).
[5] 卢遥.中国自驾车旅游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6] 张晓燕.中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7] 杨佩群.旅行社开发自驾车旅游探析[Z].专题探讨.
[8] 崔祝楠,董志文.中国字驾车旅游研究综述[J].改革与发展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