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意义

篇1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尝试把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希望对改变这种困境能有所帮助。人本主义教学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贯彻与应用,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育目标从“治疗和矫正”到“预防和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教育目标应该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而且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预防和发展性,而不仅仅是针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治疗和矫正。

二、教学过程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突出学生内在学习和意义学习,是人本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就针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如何保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动态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以问题、情境或活动为中心,展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动态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三、预设和生成的教学安排

传统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教材编写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不强。基于这种现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高效教学应当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保留基本的、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增加与高职生生活、学习联系紧密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师一方面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授课,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以及社会出现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教学评价从“教师说了算”到“多元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评价上,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学习的程度和价值应由学习者自己来评价,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学生自己的感受,从操作上讲,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机制。

此外,人本主义教学观还强调在教学中建立真诚、关注、理解的和谐师生关系,这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工作也是一个有益的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像朋友一样和学生相处,又像慈祥的长者一样耐心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真诚帮助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我们应该相信,将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理念引入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来,对促进人的真正发展,促进教学的改革和模式的转变,将会有着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朝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述评[J].咸宁学院学报,2010(03).

[2]肖三蓉,王 挺,刘 颖.人本主义教学观对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启示[J].新课改研究(高等教育),2011(03).

[3]简福平,吴雪梅.当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其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篇2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体育课

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的体育课堂给学生所呈现的是和谐、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活动空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致特浓,乐于参与。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新的教学模式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一、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

在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体育课的教学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学生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真真正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茁壮健康地发展。

教学中,我改进教学形式,选取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

二、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自信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选取适合学生锻炼的分组训练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完善训练的规则与方法,选取适合锻炼的场地及训练用具。考虑学生身体的不同程度与水平,根据他们自身的接受程度进行合理安排锻炼,使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的教学中来,增强他们参与体育课的那份自信心。对在训练中表现非常认真,训练极其刻苦,效果又很优秀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多而复杂,体育课的教学素材也多,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灵活选取教学内容,依据体育课堂目的、任务及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达到适应学生自身的状况与发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有利时机,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参与课堂教学,将学生自身的活动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行为,启动学生的敏捷思维,采用积极、研讨的方式,辅之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教学 科技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粗粮到细粮再到转基因作物,从土坯房到智能小区,从自行车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变化。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学们对科技的需求急迫,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现代的学生增强科学意识,中学物理教学应负起这一重担。那么,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如何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精神?笔者以本文谈谈自己的观点以及做法。

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

(一)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大到国防科技,小至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如杠杆的应用、吸水笔原理、收音机与电磁波、电视机与磁场、卫星与通信等等。物理规律本身就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实践说明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特别感兴趣。

(二)注重物理学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居里夫人和镭”等。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两弹一星”精神、系列火箭及现在的“神舟”飞船,我国又自主产权的cpu。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2)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此类要求不宜过高,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 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和吸引力。

(一)趣味实验

趣味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索的失败和欢乐。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潜望镜、望远镜。设计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四)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篇4

关键词:创新意识 科学课程教育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改”的全面推展,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引导学生努力去探索、思考,使学生的知识能迁移,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让学生不仅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具有学习科学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科学课程教育中的创新

创新意识属于心理范畴;“创新”低于“创造”,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最低层面;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创新性的潜在意识;具有联想、想象、幻想等发展性思维特性。

小学生的创新,只要是创作自己从未见过、听过或接触过的东西的行为,而不是模仿抄袭别人的,都可视为创新。也可以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难题后想出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尽管这对老师来说可能是早已熟悉的,但对小学生来说却是新的、独特的、有意义的、有发展价值或甚至具有社会价值的,这也是创新。可以具体地表现为一条建设性的提议,一个新点子,一种新设想,一种新方法、一个小发明,一个小创造,一个新颖的图案设计等。由此看,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指的是支撑上述外显行为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表现能力的复合体。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顺序

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让孩子们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形成“动力十认知+个性+能力”的低、中、高创新意识培养分段目标:

低段:在教师指导下,能观察、感受事物的表面现象,萌发创新兴趣。经启发,讨论,能独立理解和解决问题,激励创新欲望;

例如三年级科学《水和水蒸气》一课中。老师可先用水板书“水”,接着让学生观察“水”字的消失过程,从而体验到水变成水蒸气的神奇。在这样直观地感受体验中,学生会说出生活中很多水变成水蒸气的例子(如早晨的露珠,下雨后的水坑,洗脸的毛巾等),只是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已。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让水蒸发的快一些,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这就能启到萌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励学生的创新欲望的效果。

中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创新志向,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书本和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爱好。

例如在五年级科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中,先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大胆推测,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并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太阳与地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变化,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在寻找不到最合理的解释时,能联想到可以借助其他手段(卫星拍摄图片、天文望远镜观察、上网查阅等),去得到最合理的解释。

高段:掌握多种学习科学的方法,全方位观察事物,落实创新意图,提高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个人的兴趣特长。

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要定期开展科技节活动。按年龄段,低年级的班级开展纸贴画、布贴画、植物贴画等制作;中年级的班级开展“水火箭”、孔明灯、直升机模型制作;高年级的班级开展舰船模型、橡筋动力飞机模型制作,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校园科技文化生活。从而让科技节这项: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又能提高学生自身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科学课程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1.深入挖掘和张扬科学课程中的创新教育。

例如五年级科学“空气热胀冷缩”一课中,可以先让学生从生活的经历入手,抛出问题:“乒乓球不小心被压扁,你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思考。可是空气是看不到,怎样抓住这无形的东西来实验呢?学生花招百出,有人想用气球装空气,有的想用袋子,还有的想到了瓶子。可是这些抓住的空气要如何验证热胀冷缩呢?有的同学想到了在气球上画一条线,再将气球放入热水中,如果气球内的空气会膨胀,线条会变宽;有的想在袋子内装少量空气,如果空气热胀冷缩,则放入热水中袋子会膨胀;有的想到了在瓶子上套一个气球,如果瓶内的空气会膨胀,则瓶子放入热水中气球会变大。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其实学生的思维是创新的,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他想要探究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老师要改变角色,做一个引路人,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应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究欲望。

2.积极营造创新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创新学习的欲望,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他们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一方面“引诱”和“迫使”无创造需要者“卷入”创造活动,形成尝试创新的心理意向,另一方面使具有主体自我表现、创造求新需要的学生形成明确的创新动机。

例如在上《给冷水加热》这一课时,学生对装冷水的袋子加热后会浮起来进行猜测。有的认为是冷水受热后变轻了,有的认为是受热后体积变大了。甚至有的夸张的认为是热水中的水蒸气将冷水包给推到水面来。面对学生种种的猜想,无论是合理的,还是荒诞的,都不能表现出对学生猜测的否定。而应该夸奖“每一个敢像科学家一样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这会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欲望,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等,迁移学科知识方法,解决生活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创新。

比如在学完《磁体有磁性》一课后,同学们懂得利用磁铁在不碰水的情况下将掉入水杯中的回形针取出来;还有懂得设计两块磁铁抹布来擦洗窗户等。

总而言之,在科学课程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潜在于学生身上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做一个“做中学”、“学以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柴西琴.《对创新探究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2]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义务教育课程标;实验教科书(科学)2001浙江教育出版社

[4]A.F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11

篇5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建议 学生

一、地理学科取得的初步成效

新课程方案实施以来,在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徐州市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地理学科在某些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地理学科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的转变已初露端倪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是移植苏联的教育模式,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中。然而,新课程理念把课程解读为学科、活动和环境的“三位一体”统一。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我市地理教师的课程观念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如大部分教师已经将传统认识逐步上升到课程既有显性的学科、活动和计划,又有隐性的教师影响、校园文化等更高的学科理念。

(二)地理教学方式有了初步的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是衡量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应当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应当从整齐划一转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知识本位灌输转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从单一的、抽象的应然世界转到学生生活的活生生的、丰富的、多元的实然世界。

本人通过对徐州市区部分中学地理教师访谈及课堂观摩发现,地理课堂教学相比以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已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新课程实施之前的课堂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先教,学生后学。新课程实施之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表现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二、地理教学现状

通过对徐州市直属中学部分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及座谈、听课等方式,我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徐州市直属中学地理学科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新课程理念不突出、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学生主体性地位未得到有效落实以及师资数量欠缺等,这些方面都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

(一)新课程理念与有效教学行为存在一定的差距

调查显示:尽管徐州市直属中学部分地理教师在地理课程理念上出现了一些转变,但还不能将其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导致教学行为失去了原有意义。从实际教学来看,部分地理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总是讲得多,而学生的课堂活动则安排较少,其结果往往是学生收效不大;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发展性评价的地位与作用,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角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对学生一味地进行表扬,并没有及时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之处等。

(二)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学校对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地理课程资源仅仅包括地理教材、教学参考书及教学复习资料。然而,各级学校都忽视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导致地理课程资源严重浪费。此外,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先将教材内容搬到教案上,再搬到讲台上”的做法,不能在地图上提取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更有甚者,有些地理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将课堂生成的教学现象转变为教学资源,最终导致有效教学资源的流失。上述现象都是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不够的集中表现。

(三)课堂上学生发言的交锋性不足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的鲜明属性之一。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心灵碰撞,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理课时的限制一些教师不敢设置引发学生争论的认知冲突,设置的问题缺乏思辨性,学生发言的交锋程度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建议及策略

针对以上现状,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建议与策略,具体如下。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将其与教学行为有效结合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市地理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此外,广大地理教师还要认真研究地理课程标准,真正领会和把握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并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资源种类丰富,除地理教材和参考书外,还涉及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网络和报刊杂志等。这些课程资源形式不同、功能各异。其中,校本课程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如向兄弟单位交流探讨开发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具体做法及经验,努力通过拓展地理课程资源,达到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教学趣味的教学目的。

(三)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自我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行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2)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教会学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理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廖东琴.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3]曾学平.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反思[J].中学教学参考,2012(33).

篇6

摘 要:在新课程下进行高中数学的教与学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指出数学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转变教师教教学的方式

(一)变“主演”为“导演”

“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给学生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的时间和空间,把教师的活动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中的数学知识模型化,学会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变灌输为合作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一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接受式学习不再是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式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三)变统一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实行分类指导,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学生身心发展在一定阶段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别差异。教学中只有针对学生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施教,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而且,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发展。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他主的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多样化的、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知识为载体,开放学生的全部感官,把知识的学习变为他们生命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的领悟,提高技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主动性学习

教学的艺术在于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通过探究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要在课堂上体现“四性”:学生看书、思考的积极性;学生有提出问题、亲手实践的主动性;学生有发表见解、敢于辩论、能发现并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学生有,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探索新途径的造性。

(二)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对于数学学科,“数学体验性学习”是指教师精心设计适度体验水平的数学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接受教师的组织引导,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整体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和谐体验,并进而发展体验能力的过程。“数学体验”,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生成的对数学内容的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是体验者在自己的数学学习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基础上去理解、感受、建构的过程。让学生进行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同时学生在进人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

篇7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积极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M.Sheldon&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高峰,汪明.对“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

[5]杨钦芬.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前沿,2006(1).

篇8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三环一式;先学后教;小组合作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学习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三环一式”的教学活动正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展示交流、当堂检测的教学环节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学习,以此来体现这一些新课程理念。笔者有幸参与我县小学语文“三环一式”教学方法的课题实践与理论研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三环一式”语文教学实践,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和理念渗透。

一、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根据学段要求、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学习目标

按照过去的观点,教师主要依据教材和教参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现在许多教师的习惯做法也是照搬教参里的“教学目标”作为学习目标。以新课程理念来看,这种设定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堂学习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学段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设定的过程固然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但是更应该考虑这篇文章在本组文中的地位和单元安排的训练重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认知水平,尤其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而设定学习目标。因此,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换言之,学习目标要关注三个层面:其一,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综合性,也就是说,学习目标确定既要注意发挥文本这一基本教学资源的作用,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教材”;其三,实践性,必须为学生创造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同时,学习目标要具备可测性,能够检测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达成度。

二、落实“先学”理念,设置预习提纲

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以前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少部分学生能够预习但没有习得方法,不能突出学科的特点。这样学习起来,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想学什么,只是被动地接受和等待。预习案的要求或习题能够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能抓住语文学习的关键点,自主地进行预习。学生在投入课堂学习之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因为有了问题急于想求得同学或老师的帮助,急于想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从识字、读文、批注、理解等内容设置了可操作性较强的预习提纲,落实了“三环一式”的“先学”理念。

三、注重预习反馈,做到以学定教

有预习,就要有检查;有预习,就要有反馈。只有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预习,它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些理念。可是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是,预习反馈走过场,扔给组长了事,甚至根本没有进行。我认为,预习的检查要重视,甚至要在课前检查批阅完成,小组反馈预习不能简单地处理成“有没有完成”,而应该是呈现疑问或问题,教师再根据预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和课堂教学环节,做到“以学定教”。

四、学生的展示交流与教师的精讲要有机结合

篇9

【关键词】心理电影赏析;医学院校;生命教育;意义

大学生,曾被誉为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他们在家庭和社会里享受着优越的待遇。但是就业压力、情感变故、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原因使大学生脆弱的心灵承受不起生命之重。近年来,大学校园重大心理事件的频频曝光,大学生以非自然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伤害他人的生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社会各方各界都竭尽全力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关爱。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正随着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开设心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已成为各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各种心理电影影视艺术因其所特有的美学内涵和表现方式,成为了文化艺术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当一部分影片,都有着大量的展现心理活动的场景和情节,这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项可以有机利用的重要资源。一项以10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得出结论,有85%是的大学生认为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原因选修《心理电影赏析课程》,52%的学生认为心理电影赏析课程的教育意义大于娱乐意义,8.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自身成长相关性不大且不感兴趣。

心理电影借助电影这一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生活的启发和感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以和谐健康的心态面对美丽的人生。心理学影片赏析是对心理学电影在专业维度上的心理学探讨,不仅能展现心理学的奇特魅力,探寻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更能让大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思索自身的同时,满足视觉享受,放松心灵。心理影片赏析是一种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轻松快车道,对于积极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来说,通过影片赏析、体验和互动分享来实现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更是合适不过。心理影片赏析已经成为了解和学习心理学知识的有效方式。

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 ,要本着以学生为本 ,探讨一种适宜医学类大学生学习的模式。医学院校在校天学生年龄都在十八、九到二十三、四之间,正处在两带期,即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儿童、少年的心理模式被打破,而成人的心理模式愈未建立起来,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和不稳定,这种不平衡和不稳定状态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心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孤独感与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以及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之间关系的矛盾等,并提出了教育对策,以帮助青年工作者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开设《心理电影赏析》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运用电影艺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1、让学生在光影世界的心灵分享中,休整略感疲惫抑或麻木的灵魂;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整理自己淤积的情绪;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接纳自我,带着一份如阳光般温暖的好心情,投入到新一季的生活和工作中去。2、达到智育、美育、德育的功能,着眼于提高大学生智育、美育、德育方面的基本素质,而不是专注于某领域的专门知识。以电影为载体,向学生传送美的理念,开启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认识与规划人生;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学生对人性美和人物心理的解读。3、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从而推动大学生对人类自身的再认识,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心理电影赏析课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从而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情操。

教学内容?针对大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心理电影的选择尤其重要。例如在心理治疗中需要用到的影像资料,可以是整部电影,也可以是电影片段,通过对其一定的解说,使观看的患者在影像、音乐、对话等全方位的冲击下对自己的人生态度产生思考,获得某种领悟,以此起到治疗的作用。达到这种效果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够使人产生强烈共鸣的影片。因此,必须从不同角度结合大学生特征选取心理电影赏析课的影片。

《心理电影赏析》对医学类学生生命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借助电影这一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学专业知识,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生活的启发和感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以和谐健康的心态面对美丽的人生。一方面,通过观者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从而推动人类对自身的再认识,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另一方面,则是心理医生、咨询师、辅导老师等对心理影片进行解析。他们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心理学专业知识还原到剧情中,深刻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对电影内容在心理学层面呈现的常识和规律进行深度探讨,并利用剧情来进行心理治疗、咨询、教育。

参考文献:

[1]涂翠平.心理电影赏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G]《校园心理》 2012年04期 .

篇10

论文摘 要: 本文从社会需求的职业岗位出发,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研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走出就业瓶颈提供可参考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一、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进行专业调整时,由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合并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是由管理学基础理论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双重属性,由于数学定量方法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它又体现了应用学科的某些特征。

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信息管理专业典型的就业岗位

1.ERP实施顾问

ERP实施顾问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资源状况,分析企业建立ERP系统的可行性,科学制定ERP项目的战略目标,分析企业管理现状与所实施的ERP系统的差距,拟定企业流程重组和管理改进方案。实施顾问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类似Oracle、SQL Server等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

软件开发工程师主要帮助企业和组织开发管理应用软件,需具备使用一种以上的编程工具进行编程的能力;软件测试工程师简单地说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者和保障者,负责软件质量的把关工作,要求熟悉测试理论、流程,至少能熟练使用一种自动化测试工具或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3.系统维护工程师

系统维护工程师主要从事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系统监控平台等的规划、建设、维护与优化;负责IT应用和服务管理,如邮件系统、办公平台、桌面系统等的规划、管理和优化。

三、基于就业的核心课程教学

1.ERP课程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一种集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一体的企业信息系统,能够全面记录企业经营活动中各种业务流程操作,及时向管理层面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同时它又是一种功能非常全面的软件包解决方案,通过共享的信息和数据流整合企业流程,它试图将企业内的所有部门和功能整合在一个单一的计算机系统中,并满足各部门的特定需求。ERP系统是一个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信息系统,它不仅涉及管理科学,而且涉及信息技术问题,而本科培养对象知识结构具有独立性,缺乏管理实践经验,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弱。因此,ERP的教学过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在针对信息管理专业ERP课程体系中,不仅仅需要系统地介绍ERP思想和方法,了解企业运作规律和基本业务流程,更重要的是需要营造一个模拟企业ERP系统运行的环境,综合模拟企业运营实践,立足管理岗位与管理流程培训学生,让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就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决策能力,改变以前实验教学内容窄、实验教学层次低,毕业后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新环境要求的局面。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与技能相结合、学习与体验相结合、培养与培训相结合的全新培养模式。通过系统的ERP的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成为既懂管理又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双向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具体地,通过ERP教学过程,可达到如下教学效果:(1)使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2)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特征及信息需求;(3)使学生了解ERP系统软件在经营决策和作业中的作用;(4)使学生掌握ERP软件的基本功能;(5)使学生掌握使用商用ERP系统软件的基本方法;(6)使学生初步掌握ERP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  ERP沙盘模拟是ERP课程的实训项目,是对理论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ERP沙盘模拟教学方式通过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的结合,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分别担任企业的重要职务,如CEO(总经理)、CFO(财务总监)、CIO(信息总监)、COO(运营总监)和CMO(营销总监)等。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团队共同经营六年来模拟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亲身体验企业运作的完整流程,亲自掌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及相应的责、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感觉”。通过沙盘模拟教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动力,因为在经营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如何解决问题则是学生积极思考、谈论研究、知识学习相结合的过程。

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及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把管理思想、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合在一起,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要求学生既要具有分析、设计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正确分析、评价一个组织中开发和使用信息技术的管理问题,懂得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遵行教学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主要方式如下。

(1)演示型实验: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它的组成、结构是什么样子,系统实施后效果如何等。

(2)案例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从开始状态到完成状态的整个设计过程,使学生对信息系统整个演变过程和内部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使理论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变得具体。

(3)验证型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系统初期设计目标和思路与最终系统实际效果的一种对应关系。

(4)技术型实验:目标是让学生对某些在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技术型实验带动学生自主地学习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有:一是数据库构建,让学生学会把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转化成概念模型,再把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型;二是Web数据库的使用,主要介绍ASP技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数据技术。

(5)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课程设计):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参与一个完整的实际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在课程设计中,采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实验”教学模式,题目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5-6人,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分工,由组内学生自己组织协调。组长由教师指定,同时肩负协调与统筹工作,每个成员既独立完成各自任务,又相互配合,出谋划策。设计中要求体现信息系统开发的所有环节,每一环节结束,教师都要进行检查,并给出修改、完善意见。设计完成后要求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每个小组安排一名主要陈述人,其余成员可作补充说明,同学可任意提问。答辩组成人员由任课老师和学生行选派出来的4位同学共同担任,评分标准由教师统一制定。通过全程参与,学生既掌握了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撰写设计报告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按质按量完成实验任务的同时,也为将来学生的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在课程改革中应针对该专业的特点,结合当前的就业趋势,抓住核心课程的教学,以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为支撑,突出实践环节,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信息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晓红.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