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篇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规范过多,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大多数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和规范较多,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够,无法让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有效地发挥。

2、教师在阅读指导中一味追求数量,忽略了阅读的质量和效率。语文课虽然在所有学科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但是如果一味地以数量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抗疲劳程度,就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被书山文海压得踹不过气来,从而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导致阅读教学“事倍功半”。

3、过多地重视阅读技巧,缺少对学生阅读情感的培养。在分数和考试的高压下,适当地使用阅读技巧,可以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减少阅读时间,更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达到提高阅读效果的作用。然而,过多地强调阅读技巧,就会让学生忽视了阅读的本质,失去了对阅读的单纯喜爱,导致学生成为阅读的机器,而缺乏人文的情感。

4、过于重视阅读目标和效果,忽略了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教学设计的目标和效果看齐,在阅读前的指导中或者在阅读后的总结中,都往往不切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硬性地将阅读目标和效果强加在小学生身上,使得小学生被迫接受与自身理解不相符合的结果,极大地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趣。又如我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2、综合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G623.2

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而言,阅读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科学、有效地阅读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前已模糊的接受语文知识,增强自己的见闻。但是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师忽略了阅读教学,将阅读片面的等同于阅读课文,阅读内容比较狭窄,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看重,语文阅读在学生的健康成长、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阅读教学的不重视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对阅读教学还不够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重的是让学生认生字,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机会和时间,难以发挥阅读应有的作用,将阅读教学当这是阅读课文,让学生浏览课程,让学生毫无目的的去进行阅读,没有真正地发挥阅读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单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是围绕课文来进行教学,教师所教授的东西在课本上都可以找得到、看得到。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教材,阅读内容也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学生缺乏兴趣,自然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

(三)教学观念落后

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教师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下状态下。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四)专业的教师不足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导者,专业的教师的作用十分巨大。但是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专业的教师还比较匮乏,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抱着敷衍的态度去教导学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认证。再加上教师能力的不足,难以胜任阅读教学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阅读教学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阅读教学。要结合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学需要制定合理的阅读教学计划,按照教学提高要求来开展阅读教学[1]。

(二)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丰富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2]。如在课文《荷叶圆圆》学习时,教师可以针对这篇课文向学生推荐更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读本,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荷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培养兴趣。另外,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提升阅读能力。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课外读本供学生阅读,要将一些阅读技巧教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观念的转变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W中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3]。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完后提出一个问题,并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以往,许多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是以老师为主,而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并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出问题,在这种方式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升华自己。

(四)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结合了声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功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有着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而多媒体的应用无疑迎合了小学生的需求。多媒体教学避免了传统的文字解说,在多媒体技术的依托下,教师通过图、文、音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有感情的阅读课文,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4]。如,在学习课文《背景的春天》,我下载了该课文的朗读音频,然后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跟着朗读者的拼读去阅读情感,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提升阅读能力。

(五)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虽然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专业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科学的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故此,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要。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阅读能力,强化教师能力训练,从而更好地服务语文阅读教学。同时,学校还应当定期进行探讨,就语文阅读进行重点讨论,促进教师的互相学习[5]。作为教师,更要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要不断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8]。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中,加强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难以真正地发挥阅读教学的目的。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阅读教学。而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结合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要不断丰富阅读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胡芳.试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23.

[2]王艳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95.

[3]戚丽玲.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6,24:29-30.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体验;阅读技巧

阅读是语文四大能力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无论对于考试抑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其今后的人生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把读和写联系起来,以此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1依托兴趣吸引注意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思维尚处在不断发展中。通常在学习中,兴趣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兴趣把学生吸引到对阅读的学习上。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教材或者课外书上的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对故事内容产生好奇,从而让其有了阅读的冲动和欲望,吸引其去阅读。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讲一下有关小兴安岭的一些传说,让学生对其产生好奇和了解的欲望,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去阅读,深刻领会课文内容。

2夯实学生的阅读功底

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这个综合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阅读的前提。对此,阅读教学必须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底,具体可围绕下述两点展开:一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中的字词学习。学生对字词正确认识并会意,是理解阅读内容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把每一课的生字词熟练掌握,不但会写,还要知道其意思,并能够用其造句。二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查阅字词典的方法。学生阅读的主要机会集中在课外,缺少课堂中教师的指点,因此工具书成为解决阅读难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当然,工具书不一定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的大厚书,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电子工具书,诸如“汉典”等,借助于网络,随时查阅,方便实用。

3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阅读作为语文的能力之一,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随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障碍,以便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到达消化吸收的目的。阅读的技巧非常多,学生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其余的技巧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去体会,去总结。例如,在阅读记叙文时,就要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基本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细节上进行把握即可。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时,就可以这样去做。文章中的六要素学生把握起来并不困难,主要是里面的一些动词的运用和景物、环境等细节的描写,如“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这些都是为衬托雨来的灵活、英勇,是为下文的记叙做铺垫的。此外,还要注意研究阅读内容的题材特征,精读和略读,以及借助生活经验来感悟阅读内容等。

4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以便引起学生对生活和人生更好的理解。因此,要学会正确阅读,必须先要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其对生活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一是借助于教材,让学生融入到作品所塑造的意境中。如教材中筛选出来的很多优美的古诗,不但语言美,其意境也很美,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融入其中。二是让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充满浓浓深情的节假日。在我们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之时,蕴含深厚传统文化的节假日就成为了进行情感体验和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节日里进行放松的同时,懂得这些节日的深厚文化意义,并感受其中真情。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时刻进行情感的体验。

5通过大量的读增语感

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阅读内容,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像诗歌适合诵读,而小说则可以快速阅读和慢慢品味相结合。无论什么形式的读,都要让学生多读,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才能提升语言的综合能力。教师既要让学生利用好课堂时间,通过分角色朗读、诵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要让学生在课余扩大阅读量,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时尚的精品杂志、报纸等让学生来阅读。通过这样的大量阅读积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素养。

6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阅读是语文的四大能力之一,但它并不是孤立发展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其他能力相互联系和促进。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更能消除大量的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单调枯燥之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内容后,写一写学习的心得体会,写一写对主要人物的认识,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改写等。通过这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对阅读中理解不深刻的地方可以回过头重新认识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去阅读,深入思考,以此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广大教师必须给予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以身示范,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促进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

[2]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3]李玉贵.备课式文本解读的教学审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07).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学质量。而由于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责任,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优化的重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以下就是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详细阐述,旨在其能为我国高校教学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推动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实现进一步提升,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定方面的问题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教学目标设定方面来看,部分高校在设定教学目标时由于其未结合高校实际发展状况,因此很容易导致在目标设定时出现设定范围较大的现象。例如,部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提升,其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设定“提高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教学目标,该目标未明确表示出具体的入手方向,因此实施起来会比较困难。其次,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设定时,由于其未对教学中的重点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从而导致目标设定出现不明确的行为,同时当教师将目标传达给学生时,学生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落实。再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采取相应措施凸显出目标的重要性,因此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有效的落实。对于教学目标设定方面的问题,高校教师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并确保在实践教学中能利用教学目标来调整教学环节。

(二)阅读教学内容引导方面的问题

阅读教学内容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未设置合理化教学重点上,部分高校的教师在小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未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相应的重点,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学习到教材中片面的知识内容,无法更为深入的理解相关重点知识。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都开始采用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进行教学。在此环境下,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因此忽视了在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此现象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常常出现短暂记忆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急于求成,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接收能力来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选择方面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将汉字和句子的教学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其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提高对其的重视。其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未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致使学生在频繁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知识难点时,将出现消极的学习行为。再次,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致使学生在无人指导的阅读环境下,无法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另外,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也将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

二、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为了加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设定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确保该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现代教学要求,即要确定该教学目标能着重提高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等。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教学目标来执行,并在实践教学中将教学目标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能坚守该目标,提高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其主要渠道就是通过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科学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意境,从而学生在良好学习环境的熏陶中也能开始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而教学目标制定又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因此,在课堂阅读中结合教学任务制定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在教师中完善此环节,最终达到最佳课堂阅读教学状态。

(二)正确的解读文本,确定阅读教学的内容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制定之后,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具体实施情况来设置阅读教学内容。并在传统教学内容中增加一定的语言艺术、手法特色的教学等,促使学生在实际课堂中能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技能。但是,在确定阅读教学内容时,要求内容的设定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进而确保二者的和谐统一。小学语文阅读内容的确定,要求教师在此之前要对教材进行通读,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使学生可以更好把握到阅读中重点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若教师完成了阅读教学内容的制定,那么其即可在原有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加工、调整。确保教师与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达到较好的互动状态,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其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对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由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推动作用,因此,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首先应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例如,某教师在对《人间处处有真情》这篇阅读进行讲解时,其就选择了提问的方式来完成相关教学。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发问,可促使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环境中。情景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选择此方法进行教学时,应考虑到其是否适合当实际教学环境,以便确保教学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三、结论

综上可知,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小学语文阅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高校应提高对其的重视,并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首先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来制定科学化的教学目标,从而在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时可通过结合教学目标来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发展要求。其次,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灌输的行为,在恰当的教学环境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2,23(02):112-114.

篇5

一、创设情境是提高英语阅读有效性的途径

情境教学的出现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意,宽阔感人的意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语文教学变为具有魅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更极大地提高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创造情境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为强化阅读训练奠定基础。对于一些班额大的班级,可以多采用一些group work,pair work 的活动形式,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二、多元评价是提高英语阅读有效性的支柱

为了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反之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多元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是以个性化为目标,以评价为手段,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它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评价首先要以鼓励、鞭策为主,关注学生的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变化。其次应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可以用热情的语言进行赞美、激励,也可以用眼神进行鼓励,还可以用动作表示赞赏,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这样阅读教学才会真正达到有效、实效、高效。

篇6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1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趣。

2 有效提问,感悟文本

2.1 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等,都可以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2 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王老师就是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组织教学,从大处着眼,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他紧扣文本,让学生对“纹丝不动”的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及“纹丝不动”的结果,最后至不“纹丝不动”的后果,对话剥笋似的不断深入,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体现了王老师精湛的阅读教学艺术和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2.3 巧用评价,激活阅读。作为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巧用评价,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都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于永正老师曾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的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的说:“你读的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在这样充满爱意的课堂中,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语文的欢乐。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思路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它关系到学生们对知识认知的渴望度和学习兴趣的建立,更是一个人认知世界最为基础知识积累的开始,打好学习知识的基础,为将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为此增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能力的研究,对小学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基本要求

(一)默读教学

默读是小学生学习课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阅读要求,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而这种阅读能力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有着不同要求,通常情况下,应确保低年级小学生能够不指读且不出声地完成阅读;确保中年级小学生初步具备默读能力,并能够通过默读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理解;确保高年级小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默读,也就是应设法提高其默读速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科学的默读能力培养方案。

(二)朗读教学

首先,朗读是小学生语文课本中最常见的一种阅读要求,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过程最常用的一种阅读练习方法。朗读的要求在于小学生能够使用普通话来对课本进行正确有感情的朗诵。通过朗读练习,让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的感情。为了帮助小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教师应将课本中要求朗读的课文作为重点阅读教学内容,让学生多读,并通过反复阅读来获得一些感悟,进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不应该是囫囵吞枣式的粗读,而应将每一次阅读作为一种享受。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应当摒弃低段阅读时的一些错误方式,更加注重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而不是仅仅为了做题而做题。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在每一次阅读之前进行浏览,阅读时注意认真细致,课后进行回顾温习。同时,多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阅读比漫无目的阅读效果好多倍。另外,分享式阅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听取别人的不同想法和意见,通过交流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并通过讨论积极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阅读活动

就当前状况而言,我国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比较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参加阅读实践,进行开放式、多样式教学,以充分调动阅读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黑板报或手抄报的形式显示小学生比较喜欢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可以给同学分组,每组准备一期黑板报展示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还可以组建班级图书角,除了学校提供的书籍外,让同学分享自己的书籍,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兴趣所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阅读活动,比如美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阅读交流活动等。在此期间,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帮小学生增强自信心,找到和自己兴趣相同的好伙伴,通过阅读分享学到不一样的阅读内容。

(三)选择有效的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是选择与课本的情景内容相匹配的阅读材料,还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阅读物。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课本内容时,要有倾向性地将课本内容的着重点与课本外的阅读材料的情景内容相联系,让学生们对课本的故事情节产生好奇心理和阅读欲望,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也能拓展学生们自我认知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成效的有效途径。要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就要选择好阅读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们阅读课本内容时,要对内容的中心思想部分进行反复精确地阅读,还要提示学生们对精华内容应该用精读的阅读方法,这样留下的记忆牢固。对于已经在脑海留下一定印象的阅读内容,要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式来增加阅读量,这是速读方式。对于学习内容的情绪激昂的部分应该大声朗读出来,以增加情形的感染力,这是朗读。而默读是在加强对阅读内容的思维考虑和理解的基础上选用的方式。读书笔记是要求学生们一边读书一边记录,这是对阅读内容中不易留下印象的部分知识阅读的有效方法。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理解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读懂文章,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能,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透过上述信息,我们可得出:(1)阅读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认知感悟和综合表达运用的融合,是学生技能发展的基础。(2)培养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对促进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都具有引导示范作用。(3)尝试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来优化阅读教学,更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化知识的内在需要。

一、丰富阅读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持久和定性较为欠缺。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心理来优化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丰富的阅读学习方法运用,一方面,能够保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好奇心和新鲜感,调动他们学习认知思维;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学习记忆更为持久和深厚,满足他们的阅读学习发展需要。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儿歌、游戏、表演、搜集等多种阅读学习过程融入了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记忆单词,更好积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首先,建议学生能够与同桌进行齐声朗读,以形成互相阅读学习的激情。其次,建议学生运用“一读一听”的模式,即一位同学朗读阅读素材,另一位同学听其朗读,指出阅读中不足。再者,要求学生能够跟着录音进行朗读,并在深入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能够体味文本表达素材。最后,可要求学生能够在通读素材的基础上能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并进行合作探究表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

这样的方法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多元化阅读学习思维方法。像在《牛津小学英语》(Fun with English)4A Unit 1 May I have…?的“Read and say”教学中,首先,可要求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能够了解表达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求学生能够针对May I have…? This… is …for等基本表达句型进行阅读学习,可运用同桌互相问答、分角色扮演等形式来阅读,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再次,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对话中内容,可以自由表达,像May I come in? Yes, you’re come in.等进行操练,以激发学习兴趣。

二、培养阅读学习技能,提高理解感悟能力

关注学生阅读学习技能培养,就是在要求学生掌握正确阅读学习思维方法基础上,注重语言学习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对学生阅读学习技能的培养,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更好适应各种文章题材的学习奠定基础,增强学生学习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灵活运用能力,促进其语言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教师可根据阅读学习特点来注意优化教学策略。首先,培养学生的语篇概括运用能力,要求学生阅读时,可抓住阅读材料的中心句,先浏览首段和末段以及文章每一段的首句,基本了解文章内容。其次,培养快速阅读能力的方法,是避免边看边读、无论看什么脑子始终在“细读”英语不良学习习惯,要提高阅读速度,改掉边看边读的习惯,阅读时只靠眼睛,头脑中不要有发音的过程,克服一字一句默读即视觉阅读,并进一步强化训练。再次,避免重复阅读,在快速阅读学习基础上,能够尽量抓住有效信息,通过某一处的细节阅读认知来进行理解感悟,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这些技能培养,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具有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3 A purse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就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能够对Where’s…?It’s in…等句型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可要求学生能够针对自己阅读学习思维习惯来深入体味表达主旨,不断增强认知感悟。

三、拓宽阅读学习视野,提高综合运用效果

阅读学习是一种动态学习认知过程。根据英语学习发展需要和自身的学习视野来运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阅读学习,更能够提高阅读学习速度和效果,以此来达到学习目的。

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一眼观多词的习惯和能力。用投影仪、卡片或图片等进行训练。可以从一词(如spring)、三词(如favourite、flykite、spring)到多词,到一句话(如:My favourite sport is fly flykite in spring),到一段话(如: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My mother likes to go with me together.)等。训练学生一眼能记一句、多句或一段话。同时,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语言朗读表达形式来予以呈现,以此来提高综合运用表达效果。学生的阅读学习视野拓宽过程更是学生不断促进语言文化知识内化生成和技能综合运用发展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需要。

正如上所述,关注小学生英语阅读学习需要,围绕教学的有效性来优化教学策略过程,不仅利于增强学生的学说认知体验,还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效性阅读教学是深化教学思维模式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的必然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张琴.浅议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04期.

[3]毕胜.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年05期.

[4]邱凤清.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有效性阅读[J].海外英语,2011年04期.

篇9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027-02

1 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只要求学生集中听讲教师所讲述的文字资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降低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具体知识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在大量感性素材的影响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小学生在上课听讲时经常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遗漏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多媒体技术拥有很强的感染力以及表现力,能够使学生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条件下获得思维与情感上的共鸣,将阅读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艺术加工后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文字语言转换成生动具体的声音画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意境,提高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

如在《腊八粥》的学习中,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是本课的重要线索,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以此作为突破口。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腊八的儿歌,在儿歌伴奏下放映一张张有关腊八节的图片,给予学生视觉与听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浓郁的节日情境中,引导学生回想自家过节时的情景,使其更好地理解八儿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的心理活动。

2 突出学习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进入千家万户。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多媒体在学校教学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激情与耐心,还能够使教师在便利条件下将知识点逐层分解,突出教学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目前,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抽象知识还未能深层次掌握。要想将阅读知识中的重难点有效讲解,就需要教师借助巧妙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在逐层递进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阅读需要揣摩文章中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阅读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部分。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有序开展师生互动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以实现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的目的。

如在《一千根弦》的学习中,教师应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与“盲人拉二胡卖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回想遇到盲人时的内心感受。在学生情感出现涟漪时询问学生:“今天我们将一起认识一对盲人师徒,他的愿望是弹断‘一千根弦’,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之后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初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实现知识延伸,拓展学生思维通道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完美结合,在视听优势下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丰富课堂内容,实现知识的延伸,使学生在巨大的信息量中拓展自身的思维通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普通的语文教学相比存在差异,普通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促进学生知识架构的形成为目的,而阅读教学则强调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升华情感。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解,同时需要容纳更多的课外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促进课内外重点知识的沟通,将语文阅读中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达,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感到学有所获、乐趣无穷,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拓展自身视野,由语文课堂向世界各个角落逐步延伸,提高阅读素质。

如在《茶酒联趣》的学习中,对于对联可能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给出定义,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以及巧妙构造,因此,教师应适当拓展阅读内容,使学生在求知欲与好奇心的驱使下深化知识的理解。首先,教师在课下需要搜集相关资料以及有趣的对联供学生了解欣赏;然后将这些资料利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对联的魅力,在一次次启发中获得对联创造的基本技能;最后,教师应在课外拓展的基础上讲解文中重点,使学生仔细分析“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幅对联的妙处所在,感受到文中对联的对仗工整、浑然一体,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人生经历与人生态度。

4 提升学生认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项将听说读写与词句段篇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利用多媒体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认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书写大量板书或者重复多次重点内容,降低课堂效率。引入多媒体技术,将大量繁杂的文字输入计算机中,在展示台上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语文阅读教学节省大量时间。可以说多媒体技术辅助下的阅读教学,能够在任意时空随时配合教师教学节奏提取讲解内容,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现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切未知的事物对其都充满吸引力,当一些未曾见过或听过的事物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总是会从自身理解程度出发向教师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问题,以解决内心疑惑。教师此时不能忽略这种现象的出现,应积极予以延伸,就所涉及的知识点加以拓展,将枯燥抽象的内容以动态形象的画面进行展示,在丰富的感性素材下促进学生的表象思维,深化学生内心对于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天鹅》时,学生可能因为之前并未近距离观察过天鹅,所以对于天鹅外形上的特点并不熟知,急迫寻求答案。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利用多媒体播放天鹅图片,细节描述天鹅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现,避免板书麻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感受天鹅的美丽,产生对自然的亲近与动物的喜爱。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学活动向着轻松愉悦的方向发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语文素养。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辅佐不仅可以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具有多样性,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同时可以在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娟.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2.

篇10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预习被称为语文实践能力与课文展开的“最初对话”,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语文预习被认为是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常规手段。然而,一些老师对预习产生了片面的认识,再加上传统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的制约等因素,导致学生的预习形式单一、创新性少和教师布置作业但无检查等问题出现,更谈不上在课文预习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课前培养。因此,必须增强学生课前预习环节学习的实践性。在讲到《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文开头写的山区孩子上学条件艰苦时,有“跋涉、蜿蜒”两个词语非常重要,“跋涉”就是跋山涉水,“蜿蜒”的原意是蛇爬行的样子,在这里是弯弯曲曲,形象地突出了小女孩上学时的困难与艰辛。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借助字典等工具查到这些词的意思。当我在讲到这段时,又播放了山区孩子上学的视频,他们很快就理解了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而如果单独理解,就体会不够深刻。通过语境,学生对所表达的意思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真正实现预习在增强实践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夯实字词基础策略

构成文章的最基本元素是字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以字词基础夯实与否。没有字词的基础就不能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就不能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更谈不上准确生动地进行语言表达、遣词造句,也就从无进行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成了空谈。因此,夯实字词基础对进行阅读文章的实践活动和运用字词表达的实践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提升增进语文实践能力。如在课堂上通过动作表演对“翩翩起舞”、“上下翻飞”、“团团围住”等词的理解,表情朗读“大声嚷”、“怒吼”等词,扩大词汇理解如“五彩缤纷”,想象画面理解如“寒潮降临北风呼啸”,表达运用如“一无所获、扫兴”等对字词的概念展开扎实有效的实践性学习。最后,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的创造性思维。

三、“以读为本”阅读策略

读是增强阅读教学实践性最基本和最常见的途径。“以读为本”是指以学生自能思考实践、自能读书实践和自能领悟实践,达到自主积累、认知和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文的实践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松鼠》一课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理解文章的内涵,了解松鼠具有哪些外形特点,以及生活习性是什么,接着让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朗读,直到读通读顺,不少一字,不误一字,不多一字为止,然后挑选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让学生品读,并及时对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和指导。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读得充分,读得自由,边读边感知语言,在阅读中感知字形,在文章阅读过程中咬准字音,在阅读中理解文章的大意,语言的整体感知就在其中了。

四、加强多媒体教学策略

比如《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老班长的那种崇敬之情,这种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学生离那个时代已比较久远,对于文章背景和人们当时的心理状态更加难以把握。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从根本上理解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复杂感情,而这对学生理解文章感情的内在联系是非常不利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借用多媒体辅助我们的教学。首先播放过草地的视频片段,通过再现当年感动过无数人的纪录片来让学生感受到革命烈士的人格魅力,这样学生才能明白,为什么当老班长去世时小战士会如此的悲痛,并且至今那只生了锈的鱼钩还陈列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如此这般,学生才能建立从文章字面意思到图像画面的转换,而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