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应用

城市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地理空间,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生态系统,已被公众所重视。

1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合的多维景观系统,在具体的景观形态上,主要由水体、山体、道路、植被、符合生态化原则的人工建筑物等组成。城市生态景观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服务,比如,抵御灾害功能体现在城市绿地以及防护林带可以有效地抵御大风、海浪等对城市的袭击,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品功能,包括一些乡土物种在营造地方特色景观时,本身就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收入;城市绿地还可以提供空气和水质净化功能,减少污染;城市公园所具有的审美、历史、休闲娱乐价值能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可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城市生态景观需要具有可持续性,包括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可持续性。首先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和动态性,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过程,提供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保护。其次,需遵循过去和现在、局地和区域尺度的景观格局和过程,并要考虑现实社会约束,以及自然和人文背景因素。因此,生态景观需要将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方法进行集成,除了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分析和描述方法对现有景观进行全方位的理解,还要利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提供直观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景观的动态性、健康性、系统性等都是生态景观可持续的要求之一。

城市生态景观需要具有和谐性,既要包括外形、结构和功能的和谐性,也要包括历史与现在、局地与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性。①生态景观须坚持历史和现在景观的和谐统一,尊重景观存在的文化特质、演化过程和历史传统,增强景观的自然和人文价值;②生态景观具有主客观的双重性,人文元素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生态景观不仅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它还在追求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③生态景观须强调景观斑块与区域背景的联系,理解区域背景形成的自然、历史、社会和文化因子,有助于设计更加符合环境、文化和审美的景观单元。

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要义在于空间合理组织与生态良性循环,就城市而言,即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与建设高效、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环境可分为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区域整体环境。形成多层次的新格局,相对集中建设,合理控制中心城市用地和人口规模,调整与完善城市布局,推动郊区城市化过程。其次是针对地方生态特征,注意维护和构筑对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形成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空间;要善于利用穿越城市的江河水体,以形成绿色走廊渗透到各分区。利用环城道路建立外环林带,并将二者建立联系,构建城市的景观廊道,尽可能将分散的城市绿地联合成网络,最终组成城市的绿色空间体系。第三,人与自然对话的居住空间环境,在居住环境的空间设计中应最大限度的渗透绿地空间,接近自然环境,努力为居民提供方便舒适、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生活场所。居住小区应避免单调划一,住宅应离开交通干道,在庭院道路终端周围设计住宅群。

城市人文环境包括文化、社会、建筑和艺术环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尊重和维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城市社会环境即以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基本组织单元,为各层次居民提供居住、工作和公共交往的活动空间。城市建筑环境和艺术环境是城市景观的主体,和谐统一的建筑轮廓线可成为城市的象征和标志,精心设计建筑群体的空间构成可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总之,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将是城市空间环境创造的主题,城市规划的构思应具有交流性、整合性、继承性和审美性。

3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技术构架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与一般的景观设计在技术方法上有所不同,它不是技术简单堆砌的产物,而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目前亟待解决的几项关键技术包括:

(1)资源保护和节约技术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城市生态景观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而节水、节能和节地技术是维持城市生态景观的健康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2)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技术

城市生态景观强调多功能性,各功能之间应该具有有机的联系,这就要求把相关的功能因素放在优先位置考虑,不能因为追求某种预定的纯艺术形式而与功能抵触,好的景观设计是要将景观的形式与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应尊重自然的演变和更新规律,时间作为最伟大的生态因子会将美好的东西变为现实,不能以硬质工程的东西为主导,失去了自然应有的和谐、自我维持能力和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

(3)系统生态价值的最大化技术

城市生态景观的主要对象是区域整体的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不能为了达到某种视觉效果或艺术追求,甚至特定生态功能,而损害系统的其它生态价值,让整体生态系统发挥最大的生态价值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技术。

4景观生态规划的空间格局原理

4.1基础格局

空间格局并非完全是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而是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空间格局。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的传统规划设计模式。因此,在景观规划中第一优先考虑和建设的格局是:处于大地上具有整体和谐性;有足够的空间供生物运动;对个体而言,能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异质性。这应该作为任何规划的基础格局。

4.2最优景观格局

“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被认为是景观形态学意义上的最优景观格局。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模式,它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是人们要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表现。这一景观格局所追求的是一种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方式。以人的感受为第一要旨,在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要求,使人类能够生存于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之中。

5结语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它的提出和运用,使得维护生态环境与经济或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再相违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人类建设一个理想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和谐发展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森林景观规划是一种处理方式,用以优化在森林里有过程中所得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三者协调平衡。针对我国森林景观生态规划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森林景观;规划;研究

森林景观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有效的地表空间的人类活动方式。而森林景观规划是一种处理方式,用以优化在森林里有过程中所得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使三者协调平衡。森林景观规划同时考虑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既反映生态原理的客观要求,又体现社会需求对森林经营的生态经营过程的影响,可进行通常的森林效益的综合评价,为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尽管生态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它一开始就吸取了现代生态学的新成果。并与我国区域,尤其城市、农村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持续发展的主题相结合,无论是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还是规划实践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生态规划理论

在理论上,马吐骏(1984)、王如松(1987)提出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城市、农村实际上是一个由社会、经济与自然3个系统,以人类活动为纽带,而形成的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规划的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生态经济学知识调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亚系统及其组分间的生态关系,协调资源开发及其他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与资源性能的关系,实现城市、农村及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生态规划方法

在方法上,吸取系统规划及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生态规划程度与步骤,即辨识一模拟一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还在数学方法引入生态规划作了成功的探索,创立了泛目标生态规划方法(王如松等,1987)。泛目标生态规划将规划对象视为一个由相互作用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主要特征为:①规划目标在于按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则调控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即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关系,优化系统的功能,追求整体功能最优;②

在优化过程中,主要关心的是那些上、下限的限制因子动态,以及这些限制因子与系统内部组分的关系;③从多目标到泛目标,一般多目标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都是在固定的系统结构参数之下,按某种确定的优化指标或规划去求值,其规划结果不过是系统参数与最优结果间的一种特殊映射关系而已,而使优化结果缺乏普遍性和灵活性。而泛目标生态规划则在整个系统关系组成的网络空间中优化生态关系,并允许生境特征数据不定量与不确定,输出结果是一系列效益、机会、风险矩阵和关系调节方案;④在规划过程中,强调决策者的参与(王如松等,1987)。

三、生态规划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于生态规划之十进行了尝试。如欧阳志云(1993)根据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探讨了区域资源环境生态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即生态过程分析、景观格局、生态敏感性、生态风险、以及土地质量及区位的生态学评价方法,并根据区域资源性能与自然环境特征,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建立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模拟,对定量分析区域资源与环境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探索,为建立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策略提供生态学基础。

四、生态规划实践

在实践中,我国生态规划的发展一开始就与我国农村、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大丰生态县规划,天津城市发展生态对策的研究,宜昌、马鞍山、长沙等城市,以及京山、唐山、桃江、德惠等县的生态规划人人丰富了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在我国,关于把景观规划的原理应用于具体森林经营实践中,一些森林经理专家也作过一些探索与研究,但成功案例研究报道较少见。大部分是对自然保护区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规划保护,而忽视了景观对林分的经营调控研究。对于景观层次的生态采伐规划几乎是空白。郭晋平(2001)在其《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专著中对森林景观规划的目的和任务、一般原则、工作步骤进行介绍,并结合森林经理中分类经营对森林进行景观规划。类似的研究还有肖笃宁(1991)、徐化成(1994)、傅伯杰(1995)等。

戚春华(2003a)在分析了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方法和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原则基础上建立了森林生态采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出在建立森林生态采伐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根据不同评价子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建立采伐作业技术、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生态采伐评价的一级指标,并由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形成森林生态采伐评价指标体系。

李明阳(1999)根据临安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结合该市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将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概括为:①森林景观生态分区,揭示森林景观生态环境空间分异的规律性,为景观生态规划打下基础;②森林景观要素设计,确定森林斑块、河流、公路等景观要素的最优空间格局;③论证主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的发展规模:④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主导功能分类,将森林景观要素类型分为商品型、公益型两大类,为森林景观要素类型管理模式和经营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⑤根据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主导功能的不同,建立不同景观要素类型的管理模式;⑥建立不同景观要素类型的经营技术体系,并采取培育模式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

篇3

>> 基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耦合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盈利模型构建与分析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估模型 基于PSR模型的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动态评价模型 人工生态系统的模型教学 网络课程的生态系统结构及模型 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 MOOCs学习生态系统模型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复合产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威胁评价 基于模糊AHP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的森林经营策略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物流企业发展分析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探索 浅议生态系统视野下儿童的发展 长治市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郑州市尖岗水库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3-14.

[7] 葛全胜.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中国气候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 顾本文,王 明,施晓辉.云南风能资源的特点[J].太阳能学报,2000,21(1):45-49.

[9] 赵耀辉.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181-183.

[10] 孙东林,刘 圣,姚 成,等.用能值理论修改生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5):501-508.

[11] 蓝盛芳,钦 佩,陆宏芳.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2] 农业技术编委会.农业技术经济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

[13] 鲁明中,张彭年,李晓荣,等.生态经济学概论[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

[14] 张恒义,刘卫东,王世忠,等.“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计算――以浙江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82-92.

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在现代企业中,因为财务危机问题而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一些企业却顺利地走出财务困境,甚至能够在危机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富有竞争力。在此之中,适应市场和企业环境,能抵抗各种风险的健壮的财务系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一、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的内涵

财务生态系统是类比自然界生态系统而界定的概念。它是以财务系统为核心,以生态系统为模型而构建的企业财务系统结构,其实质是财务理论与生态理论的相互渗透,是财务理论与实践的生态化。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逐步理解财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财务生态系统是财务系统理论的新发展。财务系统是根据企业财务目标设立的组织机构,例如财务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等,然后配置管理权责和人员,对企业经营活动预算、反映、监督、控制、协调的一个运作体系,而财务生态系统也应该具备传统财务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其次,财务生态系统是以自然界生态系统为模型而构建的,它应该具备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般特性,可以说财务生态系统是在仿照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关系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第三,财务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把财务系统和生态系统分离开来都是不合理的,在理解时最终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由此,我们可以给财务生态系统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财务生态系统是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新地按照生态系统的思维和原理,以财务信息的传递为纽带,由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以及它们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这个运作系统在一定时期内高效运转,但有时系统内部也可能会因为资源的利用问题而产生矛盾,因而维护财务生态系统的健康十分重要。

二、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的特征

通过类比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我们认为企业财务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动态性

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是一个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财务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它也是由一个构成简单、功能单一的系统发展成为组织健全、健康高效的系统的。最初,企业的财务系统不存在更多的财务功能,作用仅仅只局限于简单的记账、报告等。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价值要实现最大化。由此财务系统的功能也扩展到现在的财务预测、风险预警、财务预算、控制分析等等,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等提供指导,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开放性

自然生态系统总是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即使是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也是这样。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池塘生态系统,它的四面八方也都是与外界相通的,不断有能量和物质的进入和输出。财务生态系统也一样,它也必须与企业内部、外部的环境进行沟通。这些环境中的“个体”或“种群”包括企业内部其他的职能部门,企业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商,甚至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还包括与企业的密切相关的其他有关部门,例如政府、税务、工商等等。财务生态系统功能不可能仅仅依靠企业内部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它以开放的方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从中获得“能量”,这是一个持续运转的企业唯一的存在形式。因此说,企业财务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整体性

整体性是自然及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生态系统要素与结构的综合体现,主要表现为:一旦形成了系统,各要素不能再分解成独立要素存在;如果硬性分开的话,分解出去的要素就不再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和功能。另外,各要素是整体性的基础,系统整体如果失去其中一些关键性要素,也难以成为完整的形态而发挥作用。财务生态系统亦如此,它是一个由众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就单个环节、单个部分而言,它仅仅是财务生态系统内具有独立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不能以独立的个体状态存在,而必须统一和协调于整个财务生态系统之中。例如,财务预算如果离开了其他环节,它将不能发挥其在财务生态系统中应有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同时,整个财务生态系统也离不开各组成要素,否则系统就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空壳。

三、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通过类比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我们认为企业财务生态系统可以用图3.1表示,下面详细说明。

1.财务生态文化

财务生态文化包括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它是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文化是企业经营治理中最具活力、最具张力、最具潜力,最体现企业核心价值的部分,是财务治理的灵魂。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对财务文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健康的财务生态文化足以对财务部门、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部门员工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从而有效的管理企业各种财务活动。而财务精神文化对于财务部门甚至是企业可以产生很强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财务危机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那些拥有优秀财务文化的企业往往能渡过难关,而那些财务文化贫瘠的企业则往往难逃破产倒闭的命运。

2.财务生态运行

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化学元素及水(作为介质)在生物与环境不同组分之间的频繁转移和循环流动。同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样,企业以财务活动为起点,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到财务分析最终又回到了财务预测,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运动,而且这个运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紧密结合。健康的企业财务生态系统会使这些运动持续地改进,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财务系统的健康和谐发展。

3.财务生态系统调节

财务生态系统的调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预防冲击的调节能力(免疫力)和遭受破坏后的调节能力(恢复力)。财务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财务生态系统的免疫力。生态系统的免疫力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承受外界冲击的能力。通常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越多、种群数量越大、生态资源越丰富,那么它免疫外界冲击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财务生态系统的免疫力主要是靠内部控制机制特别是内部审计等机制来实现的。

(2)财务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比较正式的解释是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破坏以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并不意味者将原来生态系统完完整整地恢复起来,而是重建一个与原来相似、具有完整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实际上,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是比较弱的,只有借助人工措施辅助措施才能使其逐步恢复或者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对于财务生态系统,虽然它有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防范财务风险,但是这种作用在严重的财务危机面前是有限的。财务生态系统要求的是“生态平衡”,当财务生态系统内的某一个环节遭到严重破坏或者变化时,财务系统的其他部分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导致财务系统发生危机,破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借助财务生态系统以外的力量来挽救财务危机与财务生态系统本身通过“免疫系统”恢复健康同样重要。财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都显著地表现为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到期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财务生态系统采用一系列的非常措施,比如与其他企业合并、与债权人谈判、债权换股权等等,使企业暂时免于破产。

4.财务生态环境

自然界任何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够很好地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相反,不利的外部环境会削弱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与运行效率。对于财务生态系统而言,作为核心部分的财务部门,它与系统中的其他部门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也存在着类似于生态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具体可以体现为竞争性、互利共生和关联性关系,这三种关系非常重要,它可以使企业财务生态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

(1)竞争性。自然界物种间常常因为要利用共有的资源而发生竞争,如植物间争光、争空气、争水、争土壤养分;动物间争食物、争栖息地等。在财务系统中,财务部门也经常会因为某些问题而与其他部门产生矛盾和竞争,尤其是在资金的管理和分配问题上以及财务信息的交流上。因此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因为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不能仅仅是单向的利益,而是双向的给予。我们必须承认:竞争是有利的,有序的竞争能使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2)互利共生。两个生物群类在同一环境下生活,它们之间除了相互竞争之外也会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例如地衣中菌藻相依为生、蚂蚁和蚜虫的共生关系等。企业各部门当中也少不了有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例如,生产部门要依靠财务部门提供的资金才能顺利组织生产;财务部门要依靠销售部门才能将货款收回,才能重新分配资金。因此在这些环节当中,只有强调生态系统中的互利共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否则,就有会出现“唇亡齿寒”的后果。

(3)关联性。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在改造自然的活动当中,人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做了很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也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如对某些自然资源的长期滥伐、滥捕、滥采造成资源的短缺和枯竭等。同样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法律环境都会对企业财务生态系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愈加复杂,法律环境更加规范,对财务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关联性也越大,财务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大。因此在企业财务生态系统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系统内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也要关注系统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宁,杜晓荣.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09(10).

[2]夏训峰,海热提.涂尔逊,乔琦.工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4).

[3]王宁,杜晓荣.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5).

[4]马虹.企业财务文化建设探究[J].经济论丛,2009(2).

[5]黄娟,罗文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综合评价[J].绿色经济,2008(1).

本文系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号:2009D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篇5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林业这个概念,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脱离实际,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建国,现代林业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篇6

关键词:品牌社群 品牌生态系统 运行机理

品牌生态系统是以某一品牌为纽带,企业、消费者、供应商、媒介、内部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多重关系互动形成的生态系统。大卫·阿克于1998年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将生态学的种群概念引入到品牌理论的研究中,并指出这是一个认识品牌的全新角度(张锐等,2003)。从此,品牌与生态的结合成为品牌理论发展的新趋向。当前,在传统营销思维的制肘下,多数企业对品牌生态系统的认知并不明晰。有的企业认为品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只要产品质量好,消费者就会认可,企业无需过多关注与其他品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品牌在提升销量和盈利水平方面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也有企业认识到了品牌作为重要无形资产的溢价效应,花费大量心血在强化消费者记忆(广告投放)和维护消费者关系方面,但品牌与消费者个体之间链式沟通关系的维系日益表现出复杂度高、投入大、收益难以测量等问题,很多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研究如何调动和整合品牌生态系统中各品牌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消费者)的力量,形成品牌塑造与提升的合力,是摆在企业经营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了一些由已经购买和将要购买某品牌的消费者所组成的消费群体。这种群体情境中的消费者与以往相对孤立的消费者有所不同,他们通过网络等媒介与其他消费个体(或)组织,甚至包括一些跨越国界的特殊兴趣组织建立了关系,彼此交换与产品(品牌)相关的信息。这类消费群体被后来的学者称为“品牌社群”(吴水龙,2009)。这些以品牌为纽带的社会共同体的产生和壮大引起了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一些企业主动创建消费者社群(如哈雷车友会、爱卡汽车论坛MINI社区、万科的万客会等),期望这些群体能够在品牌知名度扩散、品牌认同度和品牌忠诚度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目前多数企业经营者对“品牌社群”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会员俱乐部的层面,对“品牌社群”的管理也主要集中于品牌与消费者链式关系的管理,企业把自己定位于品牌生态系统的中心位置,消费者往往被动地接受信息,往往消费者身上的品牌力量无法释放,品牌社群在提升企业品牌资产及其价值方面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关系互动消费时代下的品牌生态要素进行重新审视,建立以品牌社群为内核的新品牌生态系统,并对新系统中各种力量间的互动机制进行探讨,进而为企业转变品牌经营观念、提升品牌管控能力提供策略建议。

传统营销时代的品牌生态系统及其局限性

在传统的“企业-消费者”二元营销时代,品牌企业居于品牌系统的中心位置,股东、员工构成品牌的内部支撑系统,企业建构品牌意义并将其推向顾客;同时,品牌企业、供应商与顾客群形成线互链条,组成品牌生态系统的中间层系统;社会公众、竞争者、大众传媒、监管机构等外部力量构成品牌的外部环境系统(唐淑静等,2011)。传统营销时代的品牌生态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虽然图1所示的个体品牌生态系统具有很好的内部协调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企业的品牌经营实践,但由于这种品牌生态系统建立在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品牌思维基础之上,越来越表现出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品牌中心”与“顾客中心”的营销理念相背离。“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被认可,其在产品研发、营销渠道和附加服务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但企业品牌经营的指导思想,却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以自我(企业或品牌)为中心的阶段。企业对品牌的理解,大多局限于产品标识和象征体的狭义认识之上,并没有意识到品牌在消费者自我建构和社会共同体内部交互中的纽带和链接作用。因此,品牌的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企业维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成本较高。传统营销时代的品牌关系互动以企业对顾客的单向作用为主(消费者只有在企业主动征询意见或者对产品与服务不满时才会主动与企业沟通)。一方面,单向互动使企业的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随着买方市场情境下顾客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忠诚度,选择在广告创意、媒体投放、渠道激励和价格战上花费大量精力和成本,进而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

企业对品牌体验效果的管控能力先天不足。企业对品牌体验效果的管控能力不足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较少,消费者在产品与品牌体验中的态度和行为无法及时反馈给企业,这使得企业对消费者的品牌体验和价值感知缺乏有效控制;二是企业与各协作组织(供应商、分销商、大众传媒等)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难以协调一致地向消费者提供和输送价值,任何成员的不负责任行为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体验效果和态度评价。

企业对噪声干扰和品牌风险的抵御能力弱。传统品牌生态系统各成员间互动的缺乏,也使得企业在应对噪声干扰和各种品牌风险(特别是质量问题引起的信任危机)时显得孤立无援。随着企业对产品(服务)品质的普遍重视、品牌传播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营销渠道的日益扩展,基于产品和服务交付过程的价值体验和顾客满意,很难让消费者对品牌保持持久忠诚。一旦受到竞争品牌的利益刺激,或者企业自身及其协作伙伴出现一定问题,公众可能无情地将品牌抛弃。

综上分析,作者认为,在新的关系互动消费时代,品牌忠诚的维系更多建立在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品牌(企业)、消费者与媒介等多维关系的多重互动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品牌生态系统进行改进,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升企业品牌经营能力,放大品牌效应。

品牌社群在关系互动消费时代的地位解析

过去100年,市场经历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当前正在向“买方与卖方共同定义市场和建构价值”的交易模式转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也经历了无差别消费、个性化消费、品牌消费、关系互动消费等四个阶段的渐进过程。

关系互动消费时代的主要特征:消费者了解产品和品牌的渠道得到无限扩展,消费者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得到有效降低;顾客在购买和体验产品的过程中,消费者之间的经验分享、推荐与体验建议比企业的单向传播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获得信任);消费者的品牌利益感知超越了单纯的产品体验,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以品牌为纽带的互动也能够增加其对品牌的价值感知。品牌社群在这样的多重关系互动消费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发展。

(一) 品牌社群的特征与内部关系结构

品牌社群作为“品牌”和“社会共同体”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社会共同体的一般特征,即共同意识、共同的仪式惯例以及基于伦理的责任感(Muniz,O`Guinn,2001)。同时,其也具有一些个性化特征。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共同体相比,品牌社群表现出三个特点,即成员更关注从群体交互中获得的品牌体验;品牌社群较传统社会共同体更具开放性;核心消费者在社群互动中扮演中心角色。

品牌社群的内部关系结构是研究品牌社群内部运行机理的前提和基础。鉴于核心消费者不仅是产品的积极体验者、品牌的忠实追随者,而且其与企业营销人员的互动更加密切,对一般参与者的影响能力也更强。因此,笔者对Mc Alexander等(2002)的核心消费者中心关系模型进行了适当修改,建立了新的“核心消费者中心关系模型”,如图2所示。

在图2所示的新模型中,核心消费者在产品、一般参与者、营销人员的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而使核心消费者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品牌则在核心消费者、产品、一般参与者与营销人员的多重互动中则发挥着纽带作用。虽然社群内部的成员互动经常超越品牌界限,但以品牌为元素的交互则必须是品牌社群成员互动的主体内容,这也是品牌社群与其他社会共同体的本质区别所在。

(二)品牌社群为品牌生态系统带来的新变化

品牌的意义和价值得到无限扩展。品牌已经超越了产品标示及其象征的范畴,而是成为一种社会共同体图腾。品牌不仅代表了产品特质,还代表了具有共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情感诉求的消费者群体,以品牌为纽带的互动成为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社群成为品牌创造的主导力量。在传统的品牌生态系统架构下,消费者只是品牌定位的被动接受者,消费者只会选择与自身需求相契合的品牌。而在关系互动消费时代,消费者群体的态度和意识最终决定品牌的走向,品牌社群将真正成为品牌创造的主导力量。任何品牌,如果没有消费者参与的群体性互动,都将失去生命力。

企业退居品牌幕后,成为支持与协调者。品牌社群在品牌生态系统内核心地位的确立,也意味着企业将隐形于品牌背后。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提升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只要消费者群体对品牌充分热爱和信赖,品牌及其资产价值将不因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而受太大影响。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企业将充分借助消费者的力量来实现对品牌的塑造与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众传播和与消费者个体单向沟通的成本。

品牌社群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主要平台。品牌社群成为品牌生态系统的内核,意味着品牌社群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主要平台。企业通过品牌社群的内部交互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的反馈,并吸收来自社群成员的创意,丰富品牌传播工具系统。企业的市场研究工作将主要在品牌社群中进行,且核心消费者也能够在企业与潜在消费者的交互中扮演中介作用。

以品牌社群为内核的品牌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机理

在上文对品牌社群在关系互动消费时代品牌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品牌社群为内核的新品牌生态系统模型(以下简称新品牌生态系统,如图3所示)。新品牌生态系统层次结构及其运行机理介绍如下:

(一)新品牌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新品牌生态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其内核为核心消费者,即品牌的忠诚使用者、支持者的集合,这些核心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发展的历史非常熟悉,对产品和品牌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与产品、品牌及企业营销人员保持着积极和持久的互动,正是他们的产品体验、分享和支持丰富和发展了品牌文化,成为品牌发展的最核心推动力量。新品牌生态系统的第二个层次是品牌社群,社群成员及其内部的互动构成品牌生态系统的核心圈层。品牌社群由产品、核心消费者、企业营销人员和一般参与者构成,其相互作用不仅推动了品牌社群的壮大,而且无形中增强了企业品牌资产。新品牌生态系统的第三个层次是系统的外层空间,企业、品牌社群、协作联盟、公众(含潜在消费者)及竞争品牌在该层面互相交互,品牌社群在其中扮演着系统协调者的角色,其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对于吸引潜在消费者、促进企业整体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及抵御竞争品牌的侵扰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三个层次的内部互动以及三个层次之间的互动都是以品牌为纽带的,品牌在新的品牌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辐射源和粘合剂的作用。

(二)新品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

品牌生态系统的运营机理表现为系统内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及其互动模式。新品牌生态系统的成员互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是品牌社群内部要素间的互动,二是品牌社群、企业、竞争品牌、公众和媒介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探讨品牌社群内部要素间的互动机制。核心消费者、一般参与者、产品、品牌和营销人员的互动机制在Mc Alexander等(2002)的研究中已经得到充分论证。本文在此重点解析核心消费者在其他四个要素互相作用中的中介作用。在一般参与者与产品的互动中,核心消费者起到了产品介绍、体验建议等信息咨询作用,推动了一般参与者更为深入的产品体验,增强了其感知价值;在一般参与者与营销人员的互动中,由于一般消费者社群融入度较低,参与社群活动时较为被动,营销人员的主动接近往往作用不明显,而核心消费者则在其中扮演者关系中介的角色,其自发性的发起活动并唤醒一般参与者的热情,引导其向企业营销人员做出有关产品和品牌的相关反馈,进而促进二者更为亲密关系的建立;在一般参与者与品牌的互动中,核心消费者在与一般参与者的交互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对品牌的理解,进而增强其对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在营销人员与品牌的互动中,核心消费者往往能够提供品牌活动的建议和一些独创性的品牌传播素材,这对营销人员品牌管理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而且营销人员通过对核心消费者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品牌文化系统;在营销人员与产品的互动中,核心消费者扮演着产品体验者的角色,其在产品体验过程中的建议和反馈,有助于营销人员更好改进产品与服务。

接下来,探讨品牌系统成员互动的第二个层次。企业、竞争品牌、公众和媒介组织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在传统的品牌生态系统也有体现,不再重点解释。在此重点揭示品牌社群与其他成员的互动关系。在新的品牌生态系统架构下,企业隐性于品牌社群背后,为品牌社群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支持,同时吸收来自品牌社群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自身建设;品牌社群依靠自身成员的内部人际网络及自发性的活动与外部公众(含潜在消费者)保持着频繁互动,社群成员的口碑传播和体验示范吸引潜在消费者购买产品、融入社群;品牌社群在内部交互过程中可能与媒介组织成员保持一定关系,媒介组织成员的态度、服务与支持能力、反馈的采纳和改进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群成员对企业和品牌的评价,这就要求企业与媒介组织建立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分享品牌社群所带来利益的同时,加强产业链协调机制建设,保证对社群服务的一致性。品牌社群在日常运行中,也会与竞争品牌进行对抗。竞争品牌的传播活动对社群成员构成噪声和刺激,而社群则通过对成员社群认同和社群融入度的提升,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通过品牌社群建设推进企业品牌经营的策略建议

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经营观念。在关系互动消费时代,品牌不仅是企业及其所制造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独特标示及其象征,更是具有共同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情感诉求的消费者群体的象征,以品牌为纽带的关系互动成为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因此,企业的品牌经营者必须突破原有思维,将品牌看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有财产,支持消费者成为品牌塑造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建立这种观念,品牌社群的存在和发展才能够有基础性支撑,企业的品牌经营活动将被盘活。

建立成员需求导向的品牌社群价值递送体系。顾客价值理论在传统的“品牌-消费者”链式互动时代已经得到了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认可。在顾客的消费过程中传递卓越价值是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保持忠诚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本文的作用机理研究,可以发现,企业通过品牌社群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附加价值,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和忠诚度。而且这两种途径可以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在具体的做法上,企业应该以增强消费者的品牌社群认同和品牌社群融入为导向,建立完善的品牌社群价值递送系统,在信息效用价值、财务与权力价值、个性与形象价值、社会资本价值等多个维度为消费者(特别是核心消费者)提供附加价值。在价值递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个性与形象价值、社群资本价值的提供。

变社群的泛化管理为社群核心消费者管理。在前文的讨论中已经明确,核心消费者在以品牌社群为内核的新品牌生态系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企业在对品牌社群进行培育和支持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建立针对核心消费者的管理体系,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能满足核心社群成员的需要,所传递的品牌价值和宣扬的品牌形象也必须得到核心社群成员的认同。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核心消费者视为企业自身的战略性人力资源,为其建立档案,协助其做好社群生涯规划,帮助其做好自我建构,以更大激发起参与品牌社群活动的积极性。

正确处理大众传播与品牌社群互动的关系。在本文构建的以品牌社群为内核的新品牌生态系统中,虽然确立了关系互动在品牌经营中的核心地位,但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大众性传播依然不能被忽略。大众传播的作用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刺激潜在消费者进行产品体验。而品牌社群关系互动,则是从深度上增强品牌效应,没有大众媒体传播的支持,品牌社群的吸引力也会下降,而如果没有以品牌社群为平台的多重互动,大众传播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新的品牌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过程中,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大众传播和品牌社群关系互动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其一。

参考文献:

1.张锐,张焱.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向.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2.吴水龙,刘长琳,卢泰宏. 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品牌社区的中介作用[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7)

3.唐舒静,毛军权.品牌社群生态位及其测量模型研究[J].企业经济, 2011(9)

4.Kozinets, R V. The field behind the screen: Using ethnography for marketing research in online communities [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02,39(2)

篇7

关键词:永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历史性转变;林业建设方针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状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5年里,森林可持续经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世界林业发达国家都开始调整和改造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理

论与技术,并组织研究和实践森林资源可持续标准和指标体系。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林情提出了不同的实现途径。加拿大侧重于林地生产力的保护,提出了以模式森林计划为依托的林地综合管理系统;美国注重人们对森林的整体需求,提出了生态系统经营;德国由于几乎没有原生林,大多为人工次生林,因而着重于回归自然的人工林经营,即近自然的林业。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采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来调整各自的林业发展战略着手研究和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目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以美国1995年《森林和林地资源的长期战略规划》为典

型,它明确了“管理生态系统------通向可持续性的工具”的模式。

二、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要在经济―环境协调中求发展。森林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环境而发展,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科学与实践证明,森林既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1、 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其稳渗速率一般在200mm/h,比世界上最大的降雨60mm/h还要大得多。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吸收2―5mm的降水,还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

4、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0.3,沙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

5、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枯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6、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及其土壤像“海绵”一样可吸收大量的降水,并阻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起“空中水库”的作用。据测算,森林蒸腾的水汽58%又降到陆地上,可增加陆地降水量21.6mm,占陆地年平均降水量2.9%。

7、森林能消除噪声污染。据测定,100m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5%,电声噪声23%。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应当从森林所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考虑。而森林的作用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社会意义和国民经济意义,就其作用来划分,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强调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持续不断地提供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燃料、食品等)与生产资料(原材料)的双重任务。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主要关注于林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林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当前就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考察,主要还是通过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形式,实现自身的利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非林业部门的影响。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必须有其他实现途径。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因此,林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保障林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关注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通过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已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合理经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国家、区域等不同层次上所发挥的环境服务功能的持续性。其中关键是无退化的使用林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再生产能力以及长期健康。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不仅是保障林业自身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基础,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持续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综上所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当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其中社会与生态环境目标,体现的是全人类的利益,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林业持续的提供物质产品与生态环境服务功能。而作为人类群体中的林业生产经营者来说,不仅需要自身的实践活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更具有意义的是要求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持续性,这也是不同利益主体对林业问题构成不同态度的深刻原因。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应当从森林所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考虑。而森林的作用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社会意义和国民经济意义,就其作用来划分,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强调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持续不断地提供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燃料、食品等)与生产资料(原材料)的双重任务。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主要关注于林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林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当前就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考察,主要还是通过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形式,实现自身的利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非林业部门的影响。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必须有其他实现途径。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因此,林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保障林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篇8

关键词:森林科学经营;思考;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经营,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林业资源能够有效利用重要措施,科学经营包括重新造林、森林的抚育、林分改造、护林防火、林木病虫害防治、伐区管理。只有全面的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够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

1 森林科学经营的目标

森林科学经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科学经营的目标主要表现在能够塑造出良好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命周期的全部过程,模拟自然的生长发育过程,重视森林经营计划的作用。对森林进行科学经营可以在生态系统中进行自然发展,按照相关森林的科学经营可以从模拟生态系统的自然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建立这样的生态系统,要求研究森林资源的生长情况,科学经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同时,科学的森林经营可以培育出更为优质的林业资源,保护各种生态资源和植物种类;在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中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可以是商品资源还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实现了资源的多功能经济效益。

2 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性

对森林的经营采用科学的方式,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弥补资源的不足。针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减缓,还是一味的过量砍伐,毁林开荒,造成我国森林资源的过度浪费,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一些稀有动物濒临灭绝,一些成熟的树木面积逐渐减少,我国市场中林木产品的供应量不足。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的经营。

3 我国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

采用了森林科学经营的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森林面积和覆盖率得到了稳步提升,对各个地区的经营状况进行总结,发现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科学经营方式,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科学经营模式,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对各地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科学经营的意识不强,很多经营者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科学经营,没有采用很好的科学经营方式,经营的效果不明显;森林科学经营的法制不健全,在很多地区,没有相关的法律对这方面进行规定,没有国家的法律限制,对森林资源进行整改之后相关的政策也没有进行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没有进行完善,现阶段我国都在实行边砍伐边栽种的方式,这项政策实行以后没有研究森林资源物种的多样性,造成植物生长状态不好;在林业产权这方面还没有形成产权激励机制,没有专业的人才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同样都制约这森林科学化管理的发展。

4 实现森林科学经营的途径

科学经营森林资源,需要从根本上稳定森林资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森林资源带动林业的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研究了很多森林资源管理的资料,总结了森林资源科学经营的途径。

4.1 加强森林经营的定向化

森林资源的经营转向比较低,也不全面,相关的林业生产部门,没有弄清目标,其中的结构化观念不强,很多地方的经济效益不强,效益低的。进行定向经营处于一种水平的状态,实现森林的科学经营,这样能够加强森林的经营定向化的发展。

4.2 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

针对森林的特点以及构成等方面。要具有统一的经营目标,把林业的采伐和更新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按照总体的林业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实现了砍伐作业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解决森林作业系统化、科学化的问题,加大经营人才的招聘力度,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另外很多林业技术人员工作的地点都很偏僻,不能够进行及时的培训,可以利用远程的模式进行培训,解决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实现对林业作业人员的科学化管理。

4.3 增加森林经营的技术储备

进行科学化经营这方面需要进行技术储备,生态林中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天然林没有相关的工作基础,商品林中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珍稀、名贵大径级商品林也没有研究基础。需要对这方面的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在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中、环境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都还不健全。此外,在需要全面加强森林管理,对森林进行管理,要加强理论和实际结合,除了需要高技术人才,还需要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森林科学经营的投入。对于那些工作人员,要培养科学管理的意识,做到科学管理和实践结合,保证森林资源科学经营能够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对现存的森林资源进行结构的优化,提高林业生产的动力,保证了森林资源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实现了森林物种的多样性,为那些珍惜的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栖息环境;能够给经营管理人员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改善森林周边地区的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性经营,需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细致的划分森林,对于每一个划分的地区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经营,实现了管理的全面监督,保证森林资源能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清华,郑永红,李传坤,等.江西省森林科学经营对策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11,38(4):107-110.

篇9

[关键词] 商业生态系统 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 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是Moore(1993)首次提出的。所谓商业生态系统,就是由多个企业、顾客和其他各类组织或松散或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跨越行业界限的群体,彼此相互依赖,价值共享,以期获得各自良好的生存能力和效果。后来Moore(1996,1999)更具体的阐释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应以“共同进化”为目标,不再把自己作为单一的竞争主体,改变以往战略思维定势,以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迎接动态和无限的竞争。

Iansiti和Levien(2004)则从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keystone species)引申出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keystone corporate)概念,并认为核心企业通过设立共享平台、架构和标准创造和分享价值使得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企业将依赖和分享关键企业优势(keystone advantage)。这是把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俯瞰的对象,揭示了部分商业生态系统的状态。

而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的概念也揭示了相互联系的顾客和企业之间如何能够通过双边或多边联系和交易平台,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过程(Eisenmann, 2006)。这也是一种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笼统地研讨商业生态系统战略和应用会使结论和方法缺乏针对性,也会影响适用性。本文试图从资源、经营活动和市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区分不同类型商业生态系统的不同特性,给出不同的构建战略。

一、两种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

当我们从资源、经营活动,以及市场来划分商业生态系统的时候,可以看出两大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见图1),在缘起和形成过程方面也在根本上存在实质的差别。

以价值创造和价值共享为基础的商业生态系统,往往是在资源和经营活动上相互依赖,彼此互为各自价值增值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如果众多企业都共享或依赖某一企业的资源或经营活动,那这个企业就被视作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作为核心物种,在这类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持续发展中,往往起着关键作用。每一个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构成了自己的价值链,各个企业的价值链相互交织,再加上虚拟组织对资源的动态共享,形成了价值网络。如果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的结构具有可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就形成价值链或价值网络型商业生态系统。那种项目性和临时性或权宜性的资源和经营活动上的合作关系,不是商业生态系统。

价值链、价值网络型生态系统,以企业之间在运作过程中互相为对方创造价值为存在的基础,但所创造的价值,最终要在市场中实现。市场是所有商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源头。如果企业的顾客群能够相互融合,或将各自的市场相互联结,使得每个企业的市场规模扩大,或使自己的市场更稳固,忠诚度更高,则将这样的企业群落称为市场联结型商业生态系统。

不同于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系统,市场联结型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和其他组织,在运作过程中在资源共享和经营活动上的联系有时较少或相对较少,而市场上的协同所构成的市场联结,却是这类商业系统的主要结构。比如电影业和DVD产业在各自的生产过程中鲜有联系,但是拍摄完成的电影用DVD光碟作为载体发行,却创造了电影院以外的市场,而能够在家看电影,也大大增加了DVD的顾客群。这种由于产品组合而扩大了市场范围,并且这一市场有相当的稳定性的话,就是典型的市场联结型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特点,在于个别企业的消亡甚至某一产品行业的消亡都可能不会在根本上影响系统结构关系的稳定,不会导致系统崩溃。因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结构,源于资源利用和价值增值活动的必要性,以及产品组合带来的市场规模和顾客群的稳定性。而这些方面构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没有了这种可持续性,商业生态系统的意义就会丧失很多。系统内部的企业和很多生物种群的个体一样,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和谐共生和共同进化的依存关系。而竞争和多样化也是共同进化的推动力。

二、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这种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往往源于对组织边界之外的资源的利用和彼此互补的经营活动。这类系统中通常存在众多企业为一个或少数企业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的现象。比如微软公司软件生态系统,就有开发服务商、独立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小型专业公司、各类经销商、应用开发培训机构等数万家企业作为其系统的一员。

这类系统中还有另外一种现象,一个企业为众多大小企业提供相同或类似的服务。比如台积电公司,通过提供优异的制造设施、生产技术和客户订制技术资料数据库,为很多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芯片设计企业提供制造服务。台湾的一些电子类代工企业比如富士康属于这一类,eBay网属于这一类。其他所谓多边市场或多边平台,也是属于这一类。

为了便于论述,我们把前一种类型的企业称为“中心型企业”,后一种类型的企业称为“平台型企业”。不排除有的企业既是中心型又是平台型,也有平台型企业为中心型企业服务。这两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也会相互交织构成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两种关系模式分别如图2所示。

1.中心型生态系统的构建

中心型生态系统有两种类型的企业,其一是中心型企业,其他企业可以称作支持性企业。

一体化和多元化战略,是传统的企业发展战略。这种不断扩张企业组织边界的战略,如果超越合理的限度,那么“大企业病”和越来越疏于其核心业务就会使企业变得庞大而脆弱,就像史前的恐龙一样,因此我们称过度的一体化和多元化战略,为恐龙战略。

为了应对动态多变的生存环境,企业必须足够灵活和强健,恐龙战略应该被商业生态系统战略所取代。具有一定实力和市场地位的企业,可以实施中心型生态系统构建战略。企业为了打造成中心型企业,首先要设法完善对企业组织边界之外的资源的管理。对于支持型企业应辅助其创造价值,同时要注意价值分享,不能竭泽而渔。

耐克和戴尔都遇过到血汗工厂问题,而被消费者呼吁抵制。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把生态系统中的支持型企业看作是传统的外包企业,这些企业如何经营管理与自己无关。适当的监控调整系统内企业的状态和行为是构建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所必需,同时注重价值分享,不能只为攫取利润迫使支持型企业不择手段的降低成本。分享价值使得主要的价值增值活动有足够的利润可图,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或使得现有企业有能力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水平和质量,使得种群繁茂和健康。

其次,在强化核心业务和市场地位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缝隙市场,壮大系统种群。苹果公司在其经典的硬盘播放器器iPOD获得醒目的成功之后,增扩产品类型,增加了大容量闪存播放器iPOD nano,进一步占领市场,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也把闪存厂商吸收进自己的生态系统中来,丰富了种群的多样性。

再次,致力于主导系统的改善,而不仅是自身的改善。系统改善,不仅包括每个个体的改善,而且致力于个体的改善以系统强健性为目标和衡量标准。

对于支持型企业,首先是识别与自己专有能力相匹配的价值增值活动,如果认为这个增值活动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便可实施自己的针对性专业化战略。这种针对性专业化战略,针对的是具有结构性稳定的价值增值活动,而不是特定的中心型企业,也就是说微软体系中的支持型企业,它的专业化是站在电脑未来发展前瞻性思维的立场上,为电脑主流操作系统提供商,在某一方面提供难以取代的或者是有竞争力的价值增值活动。这个主流操作系统提供商是叫微软还是其他的公司,并不是重点。支持型企业的专业化战略,是把自己的改进和发展建立在所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共同进化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克服短期自利行为和危及核心型企业发展的行为和措施。

有相关实力的支持型企业,可以选择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成为价值链、价值网络型生态系统中的平台型企业。

2.平台型生态系统的构建

不同于中心型企业,平台型企业或组织不是吸收其他企业和组织经营活动的结果或服务以完备自己的价值创造过程,相反,它是众多企业、组织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支持与共享部分。

平台型企业通常在下列方面确立自己的存在理由:

速度(快速、便捷):没有什么资源会比时间更稀缺。因此,能够节约时间资源的响应速度,方式和活动上的简化和便捷就成为平台企业被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质量:拥有质量,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没有质量,则一定会被淘汰。质量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专业服务(工程服务、技术服务、指南和工具):比如台积电精心建立了一个供顾客使用的数据库,使得顾客不需要任何人工服务就能查询到所需要的90%上的技术资料。ebay网则为交易双方都提供了工具软件,以方便交易的进行。

柔性(弹性、适用性):平台型企业要把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组织通过自己联结起来,必须具有足够的柔性,以适应众多企业的需求。

信息和知识:当众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汇聚在平台的周围(不一定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汇聚),信息和知识就变得充分,也便于获取。而仅仅这一点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加入,平台型系统的多样性和繁盛就容易实现。

成本:降低成本是直接增加利润的途径。因此对低成本的考量,总会为平台型企业自己或它为之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所重视,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选择平台企业的重要因素。但是成本不是惟一的因素,过分强调成本,可能会使平台型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生存空间变得十分狭小。

平台型组织的构建战略,应该在上面六个因素上建立综合优势。而拥有这些要素的综合优势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优势的复制,建立更多的平台,形成各自的子系统。对于制造平台来说,就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贴近市场、贴近顾客、提高响应速度降低人员和物流成本等,在不同的地方建立多家工厂,对于eBay网络购销平台来说就是在世界各地,建立多种语言的网页并使得合作伙伴本地化。

平台型企业如果和中心型企业建立稳定和可持续的系统结构,将易于成为健壮的商业生态系统。

三、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的构建

与价值链和价值网络型企业所形成的商业生态系统不同,市场联结型生态系统形成的基本结构是市场协同和产品组合。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的形成,主要是发现市场机会,识别顾客群的需求。市场机会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述,从而形成一种有感染力的口号(范保群,,2006),也可以是基于复杂但有效的市场调研与论证,来促使企业开发新产品和现有产品、新产品和新产品、现有产品和现有产品之间的产品组合,形成新的市场,或扩大原有市场,或给原有顾客群带来新的满足,促进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对于中心型商业生态系统而言,中心企业的市场通常不了解最终产品是由哪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融入形成的。而对于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来说,平台型企业的市场在平台型生态系统的内部,成员就是客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生态系统完全不同于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

中心型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支持型企业,和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平台型企业,可以选择构建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在市场中现身,让市场的力量促进自己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英特尔公司的“Intel Inside”战略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单独拿出英特尔公司的CPU芯片和其他产品,普通电脑使用者不一定认识。但是,英特尔产品和它的性能参数却是电脑使用者在购买电脑时的最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英特尔公司不仅通过每台品牌电脑外观醒目位置的“Intel Inside”标贴,以及后来用英特尔CPU类别名称来标示,来展示自己的存在,还通过大量直接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抛离竞争对手。

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的构建战略,往往是同类产品、产品标准、产品框架的直接竞争中一种最为成功的竞争战略。早期索尼标准制式录像带失败于JCL标准制式的录像带,以及最近索尼蓝光新一代DVD击败东芝高清新一代DVD,都是典型的案例。这时候,谁拥有对方所没有的一类重要市场的支持,就会产生赢者通吃的局面,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录像带制式之争中我们看到JVC与电影市场的成功联结(JVC制式的录像带时间长度和电影一致),迫使索尼制式退出。而索尼在这次新一代DVD制式之争中,在自己广受欢迎的游戏机中安装自己的蓝光DVD光驱,使得索尼蓝光DVD率先与东芝所没有的游戏机市场联结,市场范围超过对手,使得其他市场上的企业如华纳电影公司、沃尔玛零售公司随后宣布支持索尼蓝光DVD,迫使东芝退出新一代DVD市场。

构建市场联结型生态系统,很关键的一点是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足够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在技术上和成本上利于其他产品联结。微软公司为了便于人们在其操作系统产品WINDOWS上开发应用软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接口和软件包,使得在WINDOWS上开发应用软件变得很方便,也将低了开发成本。使得应用软件的客户群与WINDOWS系统的客户群相联结,扩大了各自的市场范围。

四、小结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果在实质上区别不同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会使得相关应用战略更能够体现各自范围内的不同应用条件和不同要求,使得商业生态系统的应用战略更有效和更具可行性。

本文试图分析商业生态系统的类型,指出商业生态可以分为价值链、价值网络型商业系统和市场联结型商业系统(如表所示),并分析了各类商业生态系统在形成和构建方面的基本特点。两类生态系统在作用和构建方面存在重要的区别。不加区别地研讨商业系统,会使得相关的分析框架和构建策略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也会由于缺乏针对性,而使得相关战略和应用不能具体和深入。

参考文献:

[1]Moore,JF. 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56):75~86

[2]Moore,JF.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M].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6

[3]Iansiti, Marco and Roy Levien. Strategy as Ecolo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4, 82(3)

[4]Eisenmann,Thomas,Geoffrey Parker,and Marshall W.Van Alstyne. Strategies for Two-Sided Market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 84(10), 92~101

[5]Penrose,E.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Basil Blackwell,Oxford,1959

[6]Porter,M. E. Competitive Strategy[M].New York:Free Press,1980

[7]Barney,Jay.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107~110

[8]Argyres, Nicholas.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Firm Capabilities in Vertical Integration Decis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129~150

篇10

关键词: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模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1002505

在传统的创业环境研究中,学者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相关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罗列,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价,探讨影响创业倾向、创业过程和创业成功率的各种创业环境要素,分析了创业环境要素与创业企业之间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一些经典的分析框架如全球创业观察(GEM)的GEM框架、Gnyawali和Fogel的五维度分析框架和Lundstorm&Stevenson 的M-O-S六维度创业政策框架。但是很多研究中不能说明各种环境要素间,以及创业主体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和系统性。因而很多研究对创业活动缺乏系统而理性的解释。

近年来学者们运用组织生态学的理论,应用生态学的概念、方法和模型,对创业活动的关键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创业活动与外部环境要素、以及各个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框架、内部机制进行研究并形成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将创业研究领域引入更多视角,为理性认识创业活动过程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于推进系统化的创业活动促进机制、发挥区域创业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

Prahalad (Prahalad C. K., 2005, p. 65) 将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能使动机、传统各异,规模、影响力不同的私营部门、社会主体协同发展、共同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具有共生关系的生态体系[1]。国际私营企业中心(CIPE)项目官员 Colin Buerger(2013)认为广义的创业生态系统是影响创业者日常经营的机构、制度、资源的组合[2]。我国学者林嵩(2011)将创业生态系统定义为由新创企业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创业生态环境所构成的, 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3]58。与创业环境相比,这些定义体现了组织生态学的特征,即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创业环境要素和创业主体共同构成的具有动态性、多样性、整体性、平衡性等特征的有机生态体系。创业环境是创业活动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创业生态系统的内生环境[3]62。

二、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模式和发展

(一)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研究

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丰富,要素多元化。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是Isenberg对创业生态系统基本要素的分类。Isenberg(2011)指出实际的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可多达数百个,并将其归类为六个基本方面:促进创业的政策和领导、对风险投资有利的市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制度和基础设施体系的支撑、适宜的融资条件和有益的文化。尽管任何社会的创业生态系统都可以从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但是每个生态系统都是数百个具体要素以高度复杂和各具特色的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每个创业生态系统都是独特的,应该适应当地的条件。创业生态系统又是动态的,由许多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他认为着眼于找出创业生态系统一般的因果关系规律的研究是没有实用价值的[4]。

Cohen(2005)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最关键的九个基本要素是:非正式社会网络,正式社会网络中的大学、政府、专业的和支撑服务、资本资源、人才储备和大公司,以及基础设施和文化[5]。

Bernardez(2009)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最关键的要素:具备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如中国的制造业、硅谷的高科技和软件、印度的BPO业务流程外包)、支撑结构包括金融、物流、技术、市场、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

美国创业调查公司Startup Genome联合西班牙电信公司的《全球城市创业生态系统报告2012》中用八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全球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创业生态系统[6]。一是创业产出指数(Startup Output Index),代表该地区创业企业的成熟度和规模。二是风险资本指数(Funding Index),衡量该一个创业生态系统中风险资本的积极性和广泛性。三是公司业绩指数(Company Performance Index),用来衡量区域中初创企业的整体业绩和潜力。四是心态指数(Mindset Index),衡量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如远见、挑战性及变革能力。五是引领潮流指数 (Trendsetter Index),衡量创业企业在运用新技术、管理流程和商业模式保持尖端领先地位的能力。六是支撑指数(Support Index),是衡量创业生态系统中支撑网络的质量,包括创业指导、公共服务供应商和各种类型的资金来源。七是人才指数(Talent Index),衡量创业者的才能,年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创业经验、降低风险能力和以往创业成功率。八是差异性指数(Differentiation Index),以硅谷为基准,衡量各个创业生态系统与硅谷的差异。该报告公布了20个全球最佳创业生态系统城市和地区的排名。其中硅谷各项指标均排在第一位。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在2013年的报告《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round the Globe and Company Growth Dynamics》中,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八个主要支柱要素:开放的市场、人力资本、融资和金融、支撑体系、管理框架和基础设施、教育和培训、作为催化剂的大学、文化。世界经济论坛与斯坦福大学团队、Ernst & Young团队和Endeavor团队联合展开调查,通过对全球1000多位创业者的在线调查问卷, 分析出有三个要素是这些创业者们认为对企业成长最重要的,即开放的市场、人力资本、融资和金融[7]。并就这8个要素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地区差异进行统计。

虽然国内外学者们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筛选和分类各不相同,但是这也体现出创业生态系统的复杂型,和各个具体地区或行业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任何创业生态系统都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模仿,被成功复制。通过文献中对这些要素和指标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一是培养自身优势。每个国家、地区的制度、文化背景、资源等要素都不尽相同,在构造创业生态系统时应结合国家、地区特色。不要盲目模仿硅谷等先进地区经验,在借鉴的同时,要因地制宜。二是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要注意整体性和系统性。创业过程受创业环境影响的同时,创业主体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创业环境产生影响。三是政府不要过度干预。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和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

(二)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研究

William J. Baumol, Robert E. Litan 和Carl J. Schramm(2007) 结合市场类型、经济体制,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四种类型:寡头政治型、政府指导型、大公司型和创业型[8]。寡头政治型常见于亚、非、拉美的一些寡头政治国家,只有个别有特权的寡头公司控制着市场,在生态体系中占优势,这种市场发展缓慢,比较脆弱。政府指导型,如亚、非、拉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法国,政府通过计划、制度和价格调控市场,市场缺乏竞争和创新,效率低下。大公司型常见于一些发达国家,生态系统由一些大公司主导,这些大公司往往在全球范围内跨国、垂直一体化经营,产生大量金融资本、重视研发,但是对市场变化的应对慢,创新能力较差。创业型常见于一些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的经济特区、硅谷,是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特征是系统内有大量小型、灵活的创新公司频繁创业,大公司不断投资于创新、新产品快速投入市场。Bernardez(2009)进一步将这个分类结合具体指标:人均GDP、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排名(DBR)、基尼系数、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经济自由度指数(EF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卢森堡、爱尔兰、香港、瑞士、印度、美国、中国等地的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测量,分析这些指数间的相关性[9]。

针对这部分研究的梳理,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目前创业生态系统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的国外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世界上典型国家、地区的。针对中国具体地区和具体行业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评价体系和比较之类的探讨是未来应关注的研究方向。二是国外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分类和比较的标准多依照经济体制、市场结构,比较测量参照的大多是经济指标,在中国的创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中,应结合中国背景下各地域特色的文化背景。

(三)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和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Jude Valdez(1988)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理论框架,探索创业和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见图1)[10]。

图1Jude Valdez的创业生态模型

Jude Valdez的团队关注城市经济环境和创业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做了定量研究。团队选取了24个城市经济指标,可分为五大类因素:公共建筑、贸易、就业状况、融资、市场条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找出每类中相关系数最高的作为该类环境因素中的代表指标。五个最重要的相关指标分别是:建筑许可证的发放、销售税、失业率、银行存款、破产数量。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这五个指标和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

印度学者Jayshree Suresh和Ramraj(2012)等将创业生态系统的模型设计为由8个支撑体系和创业者共同构成的框架。8个支撑体系分别是道德支撑、资本支撑、网络支撑、政府支撑、技术支撑、市场支撑、社会支撑和自然环境支撑。Jayshree等按照这个框架利用访谈法等对印度两家创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用李克特量表对30位准创业者进行调查问卷等试验研究[11]。

我国学者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李仁苏、蔡根女(2008) 将组织生态学关于企业创建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回顾,并指出试生产组织、企业分拆、基于生态位的企业创设、资源空间的识别是当前组织生态学创业研究的前沿领域[12]。

段利民、王林雪、马鸣萧(2012)利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和产业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创业环境分析框架“松树模型”。模型包括三个层面:宏观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中观环境(公共行业、互补行业和竞争行业),微观环境(企业数量、行业结构、行业竞争、行业增长、竞争壁垒)[13]。三个层面合起来加上创业企业如松树的形状。

林嵩(2011)将创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分为创业群落、消费群体、服务支持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组织。并探讨了系统内部运行机制:资源汇聚机制、价值交换机制和平衡调节机制[3]58。

赵涛,刘文光,边伟军(2011)对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分析其结构模式和功能机制,认为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由创业生态群落和创业支撑环境要素两部分构成,在功能上形成了动力机制、遗传机制、演进机制和反馈机制[13]。

刘文光、赵涛(2013)构建了科技创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为衡量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14]。

以上这些学者构建的研究框架都体现出创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以及创业环境和创业过程之间的互动性和整体性。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关注系统内部的功能机制,研究方法还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系统框架内的具体要素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到可测量的程度。框架现实应用的可行性还需要更深入的实证检验。

(四)创业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研究

不少政府、发展机构和学校都关注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研究,并开发设计了全面的分析工具来评价和追踪生态体系的发展。其中比较权威的评价体系有:百森商学院的百森创业生态系统项目(BEEP),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资产映射图,乔治梅森大学的全球创业发展指数(GED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创业测量框架、世界银行的全球经商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的创业生态系统。

乔治梅森大学的GED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创业测量框架、世界银行的全球经商报告是属于国家层面的评价框架,可用于跨国比较;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资产映射图用于地方生态系统测评;百森商学院的BEEP往往用于国内分区统计的。这些评价框架多用于发达国家的调查。ANDE的评价体系博采众长,并将问卷设计贴近发展中国家。但是无论哪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测试时均应根据当地特色进行进一步修改和调整,以增强地方适应性并满足调查的特定需求。

三、未来研究热点展望

从上面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依赖定性分析构建的理论模型,缺乏适用性。未来研究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扩展和延伸:一是今后的研究应结合具体地区或行业的情境背景,在对关键要素量化和比较的同时关注创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和不确定性。二是打开创业决策协同演化机制与过程黑箱。加强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不是简单的研究输入输出关系, 而要研究黑箱中演变的过程。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应综合多种分析工具对理论模型做进一步拓展和验证。目前对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多为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较少。为考查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全过程的动态影响,应结合纵向定性研究和定量求解相结合。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 K. 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 Erradicating Poverty through Profits[M].Saddle River, NJ: 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 Pearson,2005:65.

[2]Colin Buerger.Building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s[EB/OL].http:///blog/2013/02/15/building-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s/#.UtY9ebJf

-Elk,2013-02-15/2014-01-16.

[3]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4):58-62.

[4]Daniel Isenberg.Introducing 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Four Defining [EB/OL].http:///sites/danisenberg/2011/05/25/introducing-the-entrepreneurship-ecosystem-four-defining-characteristics/,2011-05-25/2014-01-16.

[5]Cohen B.Sustainable valley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6,15 (1):1C14.

[6]Bernardez, Mariano.The power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extracting booms from busts [EB/OL].http:///itson/Articles/Ecosystems.pdf,2009-05-25/2014-01-16.

[7] Telefónica Innovation Hub.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12[EB/OL].http:///wp-content/uploads/2012/11/Startup-Ecosystem-Report-2012.pdf/,2011-11-30/2014-01-21.

[8]World Economic Forum.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round the Globe and Company Growth Dynamics:Report Summary for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ew Champions[R].Dalian,2013.

[9]William J, Baumol,Robert E,et,al. Schramm.Good capitalism,bad capitalism and the economics of growth and prosperity [M].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0]Jude Valdez. Th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Toward a Theory of New Business Formation [EB/OL].http://sbaer.uca.edu/research../sbida/1988/PDF/11.pdf,1988-05-25/2014-01-16.

[11]Suresh J,Ramraj R.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Case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Entrepreneurial Success[J].Europea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12,4(16) :95C101.

[12]李仁苏,蔡根女.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生态经济.2008(06):28-31.

[13]段利民,王林雪,马鸣萧.基于组织生态学的创业环境分析:一个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5):8-10.

[14]赵涛,刘文光,边伟军.区域科技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与功能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24) :78.

[15]Aspen Institute.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Diagnostic Toolkit [EB/OL].http:///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