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篇1

关键词:丘陵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6.05.236

1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针对丘陵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化程度低,水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丘陵地区必须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丘陵地区工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突出把握好“稳政策、增投资、夯基础、促改革、强管理、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面做好水利改革、发展和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2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对策

由于丘陵地区服务、娱乐等第三产业,城市化进程较低,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大,该区域主要以农村为主,故基本不涉及城市发展用水战略。同时工业以传统行业为主,耗水量较大,在今后的规划发展中应当逐渐减少,因此,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宏观对策的重点是农业,农业用水战略: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溉农业。

2.1丘陵区水资源开源战略对策

丘陵地区水资源供需实践表明,地区工农业、生活的发展过分依赖降水资源,使得用水保证程度低,难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由于地表水年际、年内变化大,供水没有保证,影响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这种情况在没有供水调蓄能力的丘陵地区影响更大。单一的依赖降水资源,使丘陵种植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该区域的种植业以抗旱树木业和旱作粮食作物为主,作物产量均不是很高,农民收入相对平原区较低。为巩固和提高区域内水资源承载能力,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供水体系和高效用水体系。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修建集雨蓄水池等供水工程,进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山地供水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措施:①加大雨水资源的开发力度。面对丘陵地区径流流量日益减少的实际情况,在丘陵地区应大力发展集雨蓄水工程,修建大型蓄水池,以解决当地人畜饮用水和生产发展用水。②开发利用地下水,提高地下水资源可利用率。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釆利用是解决当地可利用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由于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还具有较大开釆潜力,但是丘陵区域地下水资源埋藏深度远大于平原区,受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只有部分地下水源被开发利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条件进一步开采地下水资源,增加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量,改善丘陵地区有效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成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开源战略的主要措施和重要对策。③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梯田蓄水农业。丘陵地区的缓坡地带(坡度小于15°地区)能够开发形成梯田,在北方地区基本种植树木,它们根系发达能够阻止水分流失,减少水土流失;而南方地区多种植水稻,这种作物根系可以集蓄、吸收降水为自身生长、发展和储备营养物质所用。总之,优化种植结构,发展梯田农业,可以减少水资源流失,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量,最终达到开源的目的。

2.2丘陵区水资源利用节流战略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主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①农业种植结构: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严格限制种植高耗水农作物,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适当减少小麦种植面积。②工业结构:合理调整丘陵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低耗水行业,禁止高耗水产业的新建和扩建,努力减少区域内传统煤炭、机械、炼钢等局耗水行业。2)优化配置农业用水,以期达到节水目的。丘陵范围内建设骨干集雨蓄水工程、拦截地表径流和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缓解重点丘陵区域农业生产区的用水压力和牲畜用水。3)完善节水工程性措施。优先推进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地区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微灌、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同时考虑耕作地的栽培情况,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4)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经营模式。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3丘陵区水资源利用旳管理对策

1)完善和制定政策体系。丘陵地区应积极推进水利立法工作,各地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2)实行用水的宏观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宏观总量控制就是要根据水权分配的指导原则,从水源上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其分配要求是要低于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明确各用水单位能够利用的水量。3)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丘陵地区地块分散,无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人们都是沿河谷取水、用水,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故丘陵地区需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明确农业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4)强化全民的节水意识。丘陵地区经济条件较差,通信较不发达,农民思想相对落后,没有节水灌概的意识和自觉性,故应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利用各种形式,让全民了解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水质供需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以上众多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保障其他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的顺利执行,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体系发挥其应有作用,可见管理对策是所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精神支柱。

3丘陵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

3.1因地制宜地实施丘陵地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也是用水浪费大户,必须釆取各种措施加快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建设进程,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耗,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根据大部分丘陵地区实际情况,以节水、高效为目标,提出丘陵地区的高效用水模式。丘陵地区产业和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种植经济林、粮食作物、少量蔬菜,耕地面积规模均较小,仅稍大于山地地区,针对不同的作物考虑实施不同用水模式,使其适用于所有丘陵地区该种作物以后的种植发展。模式1:经济林+局部灌溉(涌泉灌、滴灌、地下滲灌)+梯田蓄水措施。模式2:粮食作物+长短畦结合,高低埂结合的田间工程+深耕蓄水+节水品种。

3.2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区域内人员素质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水利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更加凸显,特别是区域范围内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日益突出。要以乡镇水利站为主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基础、专业化服务队伍为支撑,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区域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推进防汛抢险、抗旱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利科技推广、灌溉实验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大规模开展岗位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区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服务水平。

4结语

本文以丘陵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研究我国丘陵区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和对策,对丘陵区域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涉及水资源持久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宏观对策、开源战略、节流对策、管理对策、综合技术体系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普遍性意义,适用于大部分同类型的地貌地区,方便了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贯彻执行,可以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可持续思想的实施,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并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推广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

[2]姜蓓蕾,耿雷华,徐彭波,等.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发展及管理模式演变趋势浅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0):66-69.

[3]贾竑骥,樊贵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与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篇2

一、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一个区域往往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组成的综合体,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该区域的“位置”、“特征”、“问题”、“成因和措施”等方面比较了解。

案例1 议一议,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分别是什么。

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需要考生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一般要从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地形(包括地形类型、地形的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等)、气候(包括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等)、水文(包括水量、汛期、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储藏量等)、水系(包括发源地、流向和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河网形状等)、土壤(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肥力高低等)、植被(包括植被类型、覆盖率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如西北地区的干旱)展开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要从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工农业生产、交通线路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案例1的分析应突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如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通过对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不仅能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特征,而且能掌握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合,强化了专题间主干知识的联系。

区域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措施(如护坡工程、水利工程、设置沙障、新能源开发工程等)与非工程措施(如生物措施、法律措施、宣传措施、移民措施等),在具体区域要做到因地制宜,如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当地植被,所以应突出生物措施(如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通过分析区域环境问题防治措施,可帮助我们构建治理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涉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案例主要有:①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湿地、森林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②流域开发,如美国田纳西河、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③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如美国、我国东北地区等。④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如我国山西、德国鲁尔区等。⑤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云南德宏地区等。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南磷北运等。⑦产业转移,如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首钢迁往唐山曹妃甸、我国沿海产业内迁等。

二、以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案例2 试评价我国洞庭湖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案例2是以洞庭湖平原为例,要求考生对该区域的农业区位进行分析与评价。此类问题是高频考点,一般应从三方面进行分析:①明确区域的位置。②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③要多角度综合分析利弊。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区位因素表解如下:

只有在了解影响某类活动布局主要区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对其区位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多层面的区位分析与评价,可将人文地理部分的主干知识(如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等)有机整合起来,能有效提高我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位分析、评价能力。

三、以典型地理图像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案例3 图1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5)题。

(1)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由哪些环节构成?

(3)图示洋流的性质是什么?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4)图示植被的更替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在哪里?

(5)图示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案例3以“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水循环和洋流等。试题综合性较强,涉及领域较广,有机整合了生态系统中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大圈层。围绕此类典型例题,可以将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整合起来,有助于构建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提高我们对区域环境整体性的认识。

四、以典型高考试题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因为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和选拔性,所以往往成为我们高考复习时的典型例题。利用某一图表、文字资料综合考查地理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高考的发展趋势之一。

案例4 (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2,回答3~5题。

3.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4.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5.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篇3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辩证关系

植物保护作为一项农业技术措施,是针对自然界中有害生物发展的规律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农事管理活动。其是以保护人类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标,以科学和经济的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方法。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是以保护和使用自然资源为基础,不仅要保证当代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后代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出发点,从而在农业生产中以质量、产量、效益、环境等各因素达到最佳的配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二个方面,其一是在保证后代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下,实现当代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其二是保护环境的良性发展及资源的供需平衡。人类在从事的各项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能源主要由植物所供给,植物对农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对植物的保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二者是相互依存着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

1.加强植物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在目前我国的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来达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农业发展的目标。但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生物灾害频繁发生,受外来有害生物侵害严重,对我国本就较为脆弱的生物灾害监测防控能力是非常严重的考验,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安全;其次,目前在农业种植上广泛的依靠化学农药,且使用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都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有害生物对粮食安全的威胁,使粮食从生产到储存到市场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最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日益增多,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农业要想可持续性的发展,则需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增强我国的国力,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针对当前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植物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威胁,减少污染的发生,保证所出产的农产品达到无污染、纯绿色的标准,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2.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植物资源的保护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因此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在保证粮食丰产增收的前提下,注重粮食的生产安全;其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有效的解决农村的贫困状况,促进农村的综合协调发展;最后要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实现农业可持续性 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将对植物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将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这就有利于农民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区域植物资源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从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上看,通常情况下以粗放式经营利用、精细密集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利用三种方式,目前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采用粗放式经营利用型的较多,此种方法不仅达不到有效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植物保护的进行。精细密集利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广泛利用,不仅达到了较高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对区域植物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农业的发展速度也得以不断的加快,这将有效的带动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将逐渐被精细密集利用和高科技产业选择和所取代,从而更加有利于区域植物保护的进行。

第三,在某此区域内,由于经费的缺乏,对于一些珍稀动植物资源和特色农业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地区的特点,增加经费的投入,使植物保护得到落实。

3.加强植物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不断提高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实践证明, 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成正比。据调查,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在中学以上的农户比文盲农户平均单产高18.9%, 人均收人高67.31%。农民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意识就会增强,对科技推广项目接受能力提高, 农药的正确使用才会成为现实。因此, 各级部门应努力营造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各种环境,不断提高和增强农民的植物保护意识。

3.2 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加快新型农药研制及推广应用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使用各种化学农药时,既要对其使用的主要问题,如农药本身的质量问题及药品的使用不当问题等有所了解,又要对其使用条件,如化学特性、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 危害规律及其使用的有关环境条件等有所认识。 同时, 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对症用药、选择合适用药时机、用药量及选择合理混合交替使用化学农药, 还要注意使用的安全性和更新喷药设备等措施,达到用药量省、施药质量高、防治效果好、不发生药害、对有害生物不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天敌及水生动物安全无害等要求。其次,从目前来看, 因为化学农药防治仍然是控制农业有害生物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农药仍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所以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效、 低用量、易分解、低残留农药等安全、经济的“绿色农药”的推广,加速“绿色植保”技术的普及。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加快新农药、新剂型、新防治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步伐,做好适用性、安全性评估,积极推广使用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农药品种, 特别是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采取行政、技术措施,逐步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防治成本;同时,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药的行为。

3.3 加大生物防治力度

可以把人类对害虫防治的方法归结为2大类即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来得快速彻底,但因为强调物种全部消灭, 造成自然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则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 维持自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平衡。采用生物防治配合其他防治措施,改变了过去定期施药的状况,减少了农药的施用次数,降低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4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 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包括植物保护)的农业生态体系,在实践中已显示出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大力建设与推广生态农业, 对加快与不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篇4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

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

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

篇5

发展是人类普遍的要求,是基本人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发展,中国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发展是硬道理”,真是至理名言。概括地说,过去的传统模式是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是很不理想的。人类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未来,逐步认识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l卯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中国率先编制的《21世纪议程》则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她的报浩《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并经联合国同意,1992年世界环发会议对其涵义又有新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英文名是Sust由n滋)l。devel。即lellr,1988年在第六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当时直译为可以承受的发展,大意是指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即在发展中要以环境为控制的焦点。总起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l)从发展的时间尺度考虑,可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从发展的空间尺度考虑,还应加上“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它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考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

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要将人为资源而且也要将足够数量的自然资源(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传给下一代,以继续改善生活质量(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并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对这个综合体的组成部分进行变革、提高,圆满地按上述3个指导思想进行发展活动。

目前有许多行业提出了诸如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农业、可持续林业、环境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它们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概念的应用。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l)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强调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旨在保持生态、环境和水文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助于现在和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委员会具体地选出了可持续发展3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门,即能源、运输与水。其实能源、运输都与水有关,所以水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3)水资源开发应提高为多种开发;它不仅是河流开发,还包括水的再循环和雨水收集、水权转移、水的脱盐淡化……等;还应把保护生态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作为任何水开发方案必须考虑的程序。

(4)“现在不是继续去寻找水来满足将来的需要,而是应进行规划,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人类和生态系统现在和将来的需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水文改革。”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释义及管理目标

如何理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尚是一个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l)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包括多长?是否只包括下一代或两代,即子孙后代,约SOa?

(2)可持续利用的对象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如何变?也很难确定。

(3)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总战略。这里“发展”是总目标,水利必须为“发展”服务,所以首先必须以“需”定“供”,不断反馈,作到供需平衡。

(4)可持续利用的供水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整个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是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的。

(5)在《世界淡水资源综合评估》中Gleick(1996)对水的可持续利用作了大体的定义:“水利用需达到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能力,而不损害水循环的整体性,也不损害依赖水而生存的各种生态系统”。

(6)在上书中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和目标也作了介绍,主要是:①人类基本用水要求。首要目标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用水量:对于人类来说,饮用水不足是直接造成每年几百万人过早死亡的原因。以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支持人类代谢和保持人类健康的基本淡水量应该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地方供水商和非政府组织有保障的承诺。③环境基本用水要求。第2项标准要求应保证满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水量。必须做出有关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应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检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各种指标方面的社会决策。这些决策的实例包括保护未筑坝河流的各个河段、在某些河段建立最低流量要求标准、为环境从主要水工程重新分配水以及制订湿地保护标准。③水质标准。不同的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为不同用途的用水制定水质标准,而且,对水质必须进行监测和维护以满足这些标准。这些水质标准是为了确保饮用水能够比较合理地免受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物的影响。非人类用水无需进行保护达到饮水标准。例如,许多为工业、商业、浇灌或景观目的用水可使用较低标准的水,可大大节省费用。环境用水要求需要制定类似的水质标准。应尽力弄清这些差异并制定满足各种水质标准要求的力、法。④水资源再生性。淡水资源被认为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可以用一种不影响同类资源长期利用的方式进行利用。然而,有些利用方式可以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包括流域管理不当、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和含水层污染。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的任何行为都是在盗用后代的水资源,这违背了可持续利用最基本的要求。土地协调利用和水政策应明确地防止进行这些不可逆的活动。③其他如可持续利用目标还必须应用于水资源管理,特别是要保证在决策中民主地代表受影响各方的意见,保证公开公平地享有各种资源信息,并保证在分配这些资源时有各种选择方案。

3土耳其以水为基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1概况

土耳其东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安那拉利亚地区开发工程,简称Gz钾工程。G之钉)包括土耳其9个省和约ro%的全国人口及土地面积。土耳其国土面积约78万kmZ,其中%.9%在亚洲小亚细亚岛上,其中部称安那拉利亚高原,高原海拔8侧〕一1soom。夏季干热,冬季多雨。安那拉利亚地区约2万kmZ。土耳其年降水量679二,相应降水总量52砚刃亿耐,蒸发量约为“%,其余的1870亿耐形成地表径流,径流系数为0.36。目前用水:城市16亿耐,工业12亿耐,农业190亿‘,总用水量215亿m,O土耳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规划上述两条河的开发方案,制定了GAP计划,以开垦和开发其东南部广大贫清的高原区。其开发的指导思想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①1970年定为水、土资源开发工程;②1980年改为多部门的、社会与经济的地区开发方案;③沙男〕年后改为可持续的人的发展工程。

3.2GAP是以水为基础的地区开发的新模式

GA--P是土耳其投资最大的开发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地区开发工程基于“可持续能力”的概念。投资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农业、运输、工业、教育、健康、住房、旅游以及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河上的大坝、电站和灌溉设施。这个巨大的开发对全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人民生活等给予特别重视和优先考虑,特别对地区人民生活更为重视。G赶〕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国内区域间的不同经济情况一用提高区域的收人水平和生活标准;提高农业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机会;增强大城市对人口的吸收能力。

水资源开发方案包括13项灌溉和发电工程,其中7项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各分流域,6项在底格里斯河的分流域。具有22个大坝、19个电厂,以及灌溉170万腼2土地的灌溉网。装机约750万kw,年发电量270亿kw·h。整体工程的目标和主要特点在GAP规划中均已提出,它决定了该区的潜力,识别开发过程中的“瓶颈”,拟定开发目标目的和战略。

3.3可持续发展与GAP的基本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满足现在需要而不危及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根据这一广泛的定义,有许多问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文化、性别、教育、健康、自然规划、农业、环境、法律与机构等。这些问题的中心是人,既为目标,又为作用者,或两者兼有。所以人的发展是(;AP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为了确定CAP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范围与组成。采用了团体参予的方法,联合国UNDP与GAPRDP于I卯5年3月联合召集了大规模的开发程序的会议。

根据会议结果和CAP规划的目标与目的,依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采取了以下开发程序:

(l)对可加速经济状况的最佳可完成水平增加投资;

(2)提高注意健康和教育服务,以便达到国家水平;

(3)建立新的就业机会;

(4)建立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与社会的基础设施,以便建立比较健康的城市环境;

(5)为了最佳的灌溉发展完成农村基础设施;

(6)增进跨地区和地区内的道路和可影响性;

(7)满足现有的和新工业的基础设施;

(8)把保护水、土和大气以及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作为优先考虑;

(9)加强集体参予决策和实践。

总之,GAP可持续能力的主要组成是:社会的可持续能力,自然的和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的能生存性和可持续农业与灌溉。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3.4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

(l)调节灌溉渠道的水量,并分配水一用节水灌溉方法;

(2)管理、运行和养护GAP灌溉系统;

(3)实验现代灌溉技术;

(4)城市废水再循环;

(5)灌溉回归水的再利用;

(6)确定(;AP地区的开发方案和基础设施工程;

(7)进行地区的环境研究;

(8)进行Tigti,流域的环境研究;

(9)农业与开发方案关系研究;

(10)农民培训与技能拓展;

(1l)农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种植方式规划;

(12)非灌溉地区的就业与增加收人工程;

(13)巩固农业土地以提高效率;

(14)参加城市划分、分区与规划;

(15)参加建库后移民和可持续发展;

(l6)拟定Atatnik水库次分区开发方案;

(17)建立妇女的多目标村社中心;

(18)建立地区企业家支持和指导中心;

(19)在实验区建立生态城市和乡村的规划与开发;

(20)cA-P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和实验工程实施在上列20项内容中第4、5、7、8、19项是属于环境方面的

4以长江流域为例,探索如何“以水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1在水利建设上建立两个保障体系,完成4项主要任务

两个保障体系是环境保障体系和资源保障体系4项主要任务是:

(l)改变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流域内洪涝旱灾、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必须有序地进行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及水污染等的防治,研究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等问题,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

(2)研究流域水文循环规律及可再生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分布情况,直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体系因此应首先研究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供需分析,直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城乡、工业及生态的供水问题,及开发可持续能源(水电)和水运等问题,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的优势和地区优势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从长江调水到北方缺水地区和从长江治理开发上促进流域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4)克服重建轻管思想,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和流域管理,以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可持续利用思想为指导,将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管理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2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4.2.1综合体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济是推动力,环境与生态是保障,资源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2.2流域整体性原则

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把社会发展对水土资源的需要,水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力)后效联系在一起,对流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管理运用,以“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指导规划和开发。“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就是要使开发的工程从长期考虑不仅效益显著,而且不致引起不能接受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4.2.3按行业优先制定的原则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流域内各主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总和长江流域实行工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选择;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流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决定于该流域工、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资源供应情况。由于工、农业和城市都是位于一定区域的,其发展和环境保护又必须变为当地政府乃至每个人的具体行动‘因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一定要做好各个点与所在区域的协调。

4.2.4抓重点行业及组成的原则

例如能源是工、农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如布局、构成和使用不合理,一方面会使原材料逐渐消耗而不能持续供应;另一方面又污染环境。所以对于能源供应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4.3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根据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为保障,以系统工程为原理的原则,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见图1。

图1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由图l可见,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一个反复、复杂的过程,有3一4个层次。从宏观研究它的战略程序,是从流域出发,以流域总体优化为目标;在流域进行宏观布局之后,即研究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矛盾;最后研究和安排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进行了这一轮从大系统到具体组成单元的宏观安排之后,就要反方向逐一具体研究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然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原拟的发展规划进行反馈,以制定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最后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5结语与体会

本文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了综合性的初步释义,通过参加国际水工程经验讨论会,选出其中走在前沿的土耳其G气】,地区的经验作为参考借鉴。认为:

(1)GAP效益显著,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考虑的问题。

CAP工程建成后,不仅使土耳其全国受益,而且将有助于叙利亚、伊拉克取得防洪、灌溉效益,另外多余的电力还可输送到欧洲其他国家工程建成后,灌溉面积占GAP总面积的比例将由2.9%增加到22.8%,而靠降雨的农业将由34.3%减少到10.7%,农业生产和产品种类将持续增加。

篇6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对策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降低,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威胁着人类生存。因此,生态安全研究已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一、概况

1、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可以说,生态安全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我县生态系统结构相对不稳定,对干扰因素反应比较敏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在定量地评价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程度、分析其生态安全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对策,对指导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性所决定的。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是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的生产特性。也就是说,农业的再生产过程既是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动植物本身生产发育和繁殖后代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这是与工业生产过程的最大区别。农业自然再生产存在周期长、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对自然环境要素依赖和受环境要素多变的影响,易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造成产量的大起大落,所以,农业又被称为弱质性产业,其生产循环不仅需要外部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有助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般认为,农作物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太阳光和水制造碳水化合物并且能释放出氧气,对环境还有正外部性作用。但农业不合理生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环境同样产生负外部性影响。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考察外部系统和农业生产内部系统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二、我国农业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保护环境观念

从认识上,要提高认识,认识到农业环境问题不仅是农业的环境问题,鉴于农业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农业环境问题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生态意义;还具有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营养的生活意义;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到既发展农业也对周围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2、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针对我县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加强领导,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资源环境执法和监督。在该地区建立耕地、森林、水资源等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要在进一步完善《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的基础上,实行资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以坡耕地整治、生态公益林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建设为重点。提高施肥技术,科学施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和秸秆还田。利用当地独特的寒地黑土资源,鼓励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或有机食品。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再则,从政策上,围绕总体是建立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立体控制体系,建立系统的农村(户)环境管理计划,引入环境评价机制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方法。还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种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的建设,建立和大力推广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生产方式的试点示范,加大对农业污染防治科研的支持力度,促进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发挥技术的优势

从技术上,结合监测和普查,完善农业环境安全的评估体系,加强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各项技术标准的制定,大力推广成熟的生物技术和各项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提高生产资料如化肥和农药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改进对农民的技术服务支持;开展综合防治技术区域适应性研究,筛选出关键防治技术、示范推广节本增效、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

4、发挥市场的作用

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过去,我国环境制度过分强调行政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市场及社会的力量,个体化责任突出,社会化责任强调不足,环境保护制度效率低下。解决的途径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行政加市场作用的双轮驱动的长效机制。在农业环境综合治理上,要鼓励多元投入,强调社会责任,形成政府、社会和各市场主体的整体合力。对那些做得好的企业进行奖励和评奖,树立典型示范。

5、加强对农田和土地的综合治理

(1)严格保护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积极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有效治理农业污染。大力推广实用农业高新技术,全面实施“肥土沃野工程”,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技术,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措施,兴修水利、拦洪蓄水。在充分考虑到农业生态环境影响前提下兴修水利,可变害为利,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同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取旱改水等具体工程措施,使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改造中低产田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改造低产田,主要通过引导农民采用先进合理的耕作方式,

努力培肥地力,控制耕地的盐化和碱化,并尽力改造现有盐碱化和沙化土地,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上发展。

(3)治理盐碱化土地。针对我县盐碱化土地盐碱含量高(耕层0.3%-0.5%),质地粘重,低洼易涝等特点,对低洼易涝盐碱地可发展水田,有效抑制土壤返盐;利用轻度及中度盐碱化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并与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而且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重盐碱地包括连片的大面积碱斑,选择耐盐碱性强的先锋植物,如黄花草木樨、碱茅等,建立人工草地,发挥其生物改良作用,是当前切实可行的方法。

6、维护生态环境的其他方法

(1)发展旅游产业,加强现有的资源观光景点,用有限的耕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一线四带”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可以建设林果牧产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高效种植业示范带;可以建设无公害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示范带;也可以建设绿色奶业示范带。以自然风景区为核心,以度假村、省高新农业示范园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安全工作。

(2)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县业技术培训机构多、新人驻企业用工需求多的优势,抓好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就业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解决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民切实享受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根本上做好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3)完善有关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当前,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立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法规相比,生态保护方面法规较少,工业、城市污染治理受到重视,而农业生态环境则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而长期被忽视。第二,重点源污染,轻区域治理。它忽视了自然界的物物相关性及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将各环境要素以及工业、农业环境看作是孤立的,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第三,重末(两)端控制,轻全过程控制。我国在环保法律上虽确立了预防为主原则,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估、“三同时”等预防性制度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养护、破坏者恢复”的制度,但缺少必要的支持系统。所以,应加强支持系统外,关键是不能把末(两)端控制与工业、农业生产及资源开放过程相割离,重视和加强工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的全过程控制,避免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的积累性的不可逆的潜在危害。

三、结束语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就这个目前大家关注的课题做出了一些分析和探讨,重点探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农业环境治理的一些相关对策,以期给相关工作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晓辛: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5(1)

[2]张树彬等:发展农业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探讨[J],吉林地质,2005(3)

篇7

[关键词]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38.186

中国人口总量大,资源总量有限,资源消耗较快,在利用传统的绝对资源承载力方法并以国际标准衡量资源的可承载人口数量时,几乎总是得到实际人口超载甚至严重超载的结论。由于传统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领域,存在缺陷。因此,资源承载力的外延拓展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相对资源承载力产生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式在人口分布与资源关系的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中得到广泛应用。

1 研究区域概况

老河口市介于东经11°30′至120°00′、北纬32°10′至32°38′之间,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缘,隶属于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是新兴工业城市和粮棉油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 相对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考虑到土地资源与人类密切相关,且国内生产总值能较好反映经济优劣,因此选择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为主要分析对象,计算公式为:① 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Cr1=I1×Q1,I1=QPO/Q1O;②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Cre=Ie×Qe,Ie=QPO/Qeo;③ 综合承载力:Cs=(Cr1+Cre)/2;式中:Cr1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万人);Cre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万人);Cs为综合承载力(万人);I1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人/公顷);Ie为经济资源承载指数(人/亿元);Q1为研究区耕地面积(万公顷);Qe为研究区国内生产总值;QPO为参照区人口数量(万人);Q1O为参照区的耕地面积(万公顷);Qeo为参照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亿元)。通过以上计算公式得到综合承载力Cs,然后与研究区域实际人口P进行比较,能够获取研究区域相对于参照区的承载状态,包括三种类型:①富余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小于综合承载力(Cs),即CsCP >0;②超载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大于综合承载力(Cs),即CsCP

3 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及其演化过程

3.1 以武汉市作为参考区域

以武汉市1999―2005年为对照区域,通过对比计算得到承载指数、相对资源承载力(见下表),并进一步得到老河口相对承载力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①1999―2005年老河口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远远大于经济承载力,并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说明对老河口市人口起支撑作用的主要还是土地资源,而不是经济资源;②1999―2005年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则处于超载状态,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进一步说明了该市经济资源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③1999―2005年,老河口市的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且增长趋势比较平稳,现实人口始终小于综合承载力,说明老河口市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3.2 从相对资源承载力看老河口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基于以上分析,老河口市存在一些问题: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人口总数多,增长速度快,人口压力大。就这些存在的问题老河口市要因此为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一些改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资源承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 结 论

可持续发展是自然、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因此,资源承载力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1999―2005年数据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老河口市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红,董锁成,汤尚颖.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9): 1336-1342.

[2]周杨慧,朱红梅,李兰,等.湖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 65-68.

篇8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环境是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因此,环境与发展并不是相互对立、不调和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

(一)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应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因为农业包括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经济再生产受到经济、技术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农业是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结合的复合系统。因此,在发展农业时,不仅要遵从自然规律还要遵从经济规律。

(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必须遵从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核心之一是外部性理论。对于农业而言,如果采用低效率的方式配置资源,进行经济活动无疑会对外界环境产生负效应。比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以提高单位产量,结果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土壤退化等加深层次的負面影响。因此,在发展农业时,应当遵从环境经济学理论。同时,生态经济学理论也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强调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按照生态学原理,使生产的过程按照生态链耦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更应强调物质、能量流动的合理性。

(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需遵从“3E-R-T”模式

所谓“3E-R-T”模式是指,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要考虑到5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生态、环境、经济、技术、资源,即在技术可行、有利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的条件下,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所以,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合理地进行生产区域布局,改进和完善传统的粗放型耕作方式,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指导思想的现代农业耕作模式,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道路,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才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良好生态环境。要建设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加强城乡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把对环境的污染治理工作做在污染之中,而不是污染之后。

(1)要积极做好城乡工业布局的规划,只有实行好的规划,才能改善农业环境的污染现状,使农业环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2)还要积极加强对城乡居民生活垃圾的治理,要采取分离垃圾的做法,把垃圾分成不同类别,然后积极探寻处理方法,要增加除填埋、焚烧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处理做法;要尽量使垃圾能够得到利用,使垃圾变废为宝。

(3)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的应用,农村沼气得到大力应用,就可以解决资源的循环利用。沼气使用量的增大,一方面可以净化农村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缓解能源的消耗,还能够为农村的植物增加有机肥料;使有机肥料得到大量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这样就会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还要积极建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施,要提倡节约用水,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这样才能够把有用的水用到实处。

这样才能改善农业环境的污染现状,使农业环境的污染得到抑制,建立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小康社会的建设。

(三)要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失去了耕地,农民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在农村要对耕地资源实施合理开发和保护,农村耕地的红线要始终记在心中,实施在行动中,保护耕地是防止资源退化和缩减的有效揩施,因此,对于农村的耕地,要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出发,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当地政府要把加强农村生产的建设用地,一定要加强规划管理,坚决不能触动底线,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基本农田建设,达到严格限制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在调整中绝不占用耕地面积,这样才能使农村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保证。

此外,还要积极加强保护水资源,要对农村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模式,要利用高科技保护水的蒸发速度。主管的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节水技术,要组织农民,积极构建节水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这样就可以转变传统的大水灌溉农业的生产方式,建立创新的,可以提高农业灌溉利用率的农村生产方式。

(四)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发展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它有利于缓解中国农业资源的短缺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利用中国现有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品种资源等,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使农村资源得到大的收益,逐步转变只是片面追求农业生产量的传统观念,要从原有的观念的转化中,缓解生态环境被不断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这样才能使中国农业生产之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五)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农业

在发展农业模式方面不能搞“一刀切”,尽量避免“风格雷同的现象,应在不同地区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地方农业,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在平原地区,如果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因其农地稀少,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节约用地,利用高科技发展高效、生态、观光农业;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扩大灌溉面积,大力推行节水和干早农业在贫穷落后地区,应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耕地的生产率,控制人口增长,以及加强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中,农牧业作为其主要部分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紧密,这就使得农牧业的经济系统也被逐渐的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并最终建立起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而在农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来说,农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一地区人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从现行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上来看,其主要具有消费高、产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的单项流动的线型模式,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在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对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最终危机整个区域原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破坏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最终制约区域可持续经济的发展。要想改变传统农牧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应该发展资源消耗量小、可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农牧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

由于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同时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其主要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转换,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农牧业与人们自身的消费是密切相关的。而在农牧业发展规模较大的地区来说,人少地多,生产水平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传统的农牧业生产规模会使得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更加的脆弱。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合理的利用可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这一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优化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措施

(一)转变发展理念,重视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对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力,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所以,要想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农牧民的发展理念,重视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将推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促进可持续、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发展措施,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其次,农牧业企业和经济主体还要转变生产观念,并通过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使农牧民树立循环经济意识和绿色消费观,最终实现健康文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现代化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二)构建以农牧业为主要载体的循环经济平台

第一,要搞好循环型农牧产品工业园区的建设,如制定发展规划,并以生产要素作为相互联系的纽带,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第二,要搞好各个区域内生态园区的建设,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具有居住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循环经济功能的生态居住园区。第三,利用特色农牧产品,建设农牧产品的出口园区,实现农牧产品的清洁生产,规范农产品的生产,使得农牧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方面都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三)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撑,而科学技术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导力量。所以面对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整合农牧业区域的科技力量,针对本区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攻关,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我们主要应该推行的技术主要包括:对农牧产品的加工技术;高寒地区风力发电、太阳能照明以及太阳能取暖等技术;雨水、雪水的储藏和净化储存技术;抗旱植被破坏后的修复技术;特色农牧产品的种植和再利用技术等。

(四)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区域试点

在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选择重点发展区域建立区域试点,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示范。如青藏高原的农牧业可以根自身的地理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多方面的集资活动,扶持青藏高原地区林草种植业、药材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产业的建设,并将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水、电以及沼气等设施的建设上,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五)建立健全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完善和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政策法规体系,将循环经济的建设工作纳入到农业标准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此外,还要依法对农牧业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实施必要的审核和检查,最终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总结

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发展农牧业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从而规范我国的农牧业生产。

参考文献:

[1]郑利霞,周琳琳,张树礼.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1).

[2]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

[3]a在坪.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9).

篇10

【关键词】村镇银行;关系型信贷;农业信贷补贴

一、中国西部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中国西部村镇银行在近几年的发展极为迅速,各省份每年都成立新的村镇银行,给当地的农村经济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截至2009年12月,西部地区成立村镇银行50多家,但仅仅占全国村镇银行的三分之一。从国家整体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以村镇银行为主力军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

2011年西部地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迅速,新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目高达117个,位居西部第一,其次为四川和内蒙古,机构数目分别为78个和58个;自治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目最少,仅为1个,其次为青海、陕西、宁夏,机构数目分别为3个、9个、10个。

二、中国西部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分布不平衡

从宏观地域上看,村镇银行在西部出现区域分布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西南各省份近年新成立的村镇银行数目逐年快速增加,而西北地区每年新成立的数目相对较少,尤其是青海、等地区,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为宗旨,且发起金融机构必须为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以上,而这些地区恰恰缺乏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造成村镇银行发展极其缓慢。因此,西北地区商业银行普遍对投资村镇银行缺少足够热情,西南地区的发展情况远好于西北地区,以致我国西部村镇银行在宏观区域分布和局部区域出现发展不平衡现象。

(二)资金来源的有限性

西部村镇银行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对其的认可度远不如那些大型商业银行,且村镇银行都是自成一体,互相之间没有互联网,给当地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它的吸储难度特别大,资金来源受到一定的局限。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村镇银行起步晚,发展缓慢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认可程度,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就当前整体情况看,资金来源成为整个西部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缺乏完善的信贷制度

在风险控制方面,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村镇银行信贷主要以“三农”为服务目标,而农业在我国一直是弱势产业,加上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造成信贷资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镇银行多以信用贷款为主,而贷款人从事的产业绝大多数都为农业,农民每年都面临着价格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收入极其不稳定,因此村镇银行同样面临着信贷的道德风险。总之,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缺少一套完善的信贷制度,保障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新设计

(一)关系型信贷与村镇银行发展相融合

关系型信贷是农户和涉农微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形式,村镇银行与农户、涉农微小企业靠长期关系积累的有关农户和微小企业信用状况的“软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有关财务状况的“硬信息”的缺陷,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提高农户和涉农微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降低其贷款利率,减少抵押和担保要求。

关系型信贷的发放必须依靠那些掌握着农户和涉农微小企业信用“软信息”的基层经理和信贷人员,村镇银行内生于农村,其股东及信贷员多来自于附近农村,熟悉机构客户信用状况的“软信息”;村镇银行的地理位置与其潜在的客户距离较近,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地缘、业缘是获得借款人信用“软信息”的主要途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抵押品,村镇银行业务人员的地方性特征使其与大中型金融机构相比,在提供小额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西部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各省份与局部区域具有不同的和文化背景,农村地区的居民传承着几千年古老的文化,人们对个人及家庭信用非常重视,因此结合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因地制宜的建立一套获取农民及微小企业信用“软信息”的方法,尝试采用关系型信贷的方法,融合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打破传统抵押、担保的贷款模式,进一步接近农村客观事实,提高服务“三农”的力度与效率。

(二)政府、监管部门与村镇银行协同转变

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角色,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扶持村镇银行,比如将财政支农资金划出一部分作为贷款贴息资金,中央银行也应该给予再贷款、再贴现、金融市场资金拆借资格优先等优惠政策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在村镇银行步履蹒跚的发展过程中,监管部门也应该改变以往的政策,采取更灵活更适合村镇银行的措施,保障其顺利发展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制约,比如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自主确立贷款利率,甚至可以对一些刚成立的村镇银行采取免税的措施,支持和鼓励其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因地制宜的采取适合村镇银行发展的措施,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健全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机制,帮助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监管机构要适当放宽新成立村镇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限制,且支持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发放支农贷款。监管部门还应该支持村镇银行适当设立分支机构,增大其服务半径,建立互联网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和金融服务。村镇银行也应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发展自己,比如建立人才引进计划,每年以丰厚待遇招聘一些熟悉当地业务的职员,建立长期的人才引进计划,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员工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村镇银行必须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协同转变,让村镇银行快速发展壮大, 彻底走到服务“三农”的路子上来,切实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参考文献】

[1]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2):44-58.

[2]叶文辉.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以铜陵铜源村镇银行为例[J].金融会计,2011,(8):76-80.

[3]李敏.资金瓶颈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为例[J].农业经济,2011,(1):83-85.

[4]黄达.货币银行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96.

[5]吴国联.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样本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中国金融,2011,(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