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信息技术;特殊教育;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形象地位的提高,特殊教育在中国也受到了极大地关注,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更可以说突飞猛进。课程的开设逐渐步入正规化,教学的硬件正在得到极大地提高,比如电脑办公、多媒体教室的配备,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然而特殊教育如何赶上信息时展步伐,从而弥补由于学生身体的的缺憾而在教育方面带来的影响呢?作为教学的一线教师担负着教学的先锋、表率作用。而开展多媒体与学科的整合也是我们划时代的光荣使命。下面我将在多媒体与特殊教育音乐学科的教学所思、所想、所做和大家交流共勉。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提上各个国家发展的规划中。各国相继采取措施促进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特殊教育要跟上世界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应用新兴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面对信息科技的发展与挑战,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认知主义强调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是一个促进者,一个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怎么学。
要想全面系统的搞好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就要从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的准确概念和定义中去理解。我首先认真的学习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准备。
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知道:
1.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更加清晰与明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其次:利用业余的时间,和培训的时间认真的学习了 Microsoft office 文档软件的应用。包括word2003 、excel、powerpoint、和网站制作软件frontpage,flash 、photoshop 软件的应用,为能够自己开发多媒体课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基础的不断开展,不管我校的音乐汇报课还是省、市的优质课大赛中,都只做了精美的课件以辅导教学,比如我的《用声音创编故事》录像课在参加河南省中小学路新客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不断地课堂实践,我认为多媒体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仍然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对于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要有这清晰地认识。在课堂设计的环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的安排。
2.在器乐、音乐欣赏、乐理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软件比如“作曲大师”,通过软件直接操作,然后找过程中,去学习。
3.在电脑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任何领域都受到这场电脑革命的冲击,音乐是最能体现这种革新的地方,从大乐队到丰富的电脑音乐,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原来用很多人才能产生的音乐效果,现在只用一个人就够了,而多媒体及MIDI音乐走进课堂早已成为新时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可做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尽管学生看不到也要做出来),同时,也可做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如果做好了,能使学习内容音画同步、立体交叉,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种重大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耳闻目睹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只要精心准备,尊重儿童的天性,适时适量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是十分有益的。但是辨证的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充分肯定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错误认识: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优质课”的局面,在平时教学中也不管是否出于教学的需要,滥用多媒体技术。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有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一方面在于改进资源的设计,使之符合教学或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选择符合要求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或学习成效。对资源的选择标准应包括:教育性(传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科学性(正确反映学科基础知识和先进水平)、技术性(传递的教学信息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艺术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和经济性(以较小代价获得较大效益),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过于依赖计算机的倾向,而忽略以人为本,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发展人的音乐素质,如果我们把重点落到计算机音乐做得怎么好,计算机课件做得怎么完美,计算机技术学得多少精,这样就背离了教学目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创造音乐。我们应该懂得有时借助于身边其他事物也能起到较好效果。如大自然中的风景总比计算机中的真实而清新,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总比计算机中的迷人,老师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次动情的示范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学生自制的乐器上发出的音乐可能并不比他在计算机上做出的差。只要我们能激发学生心中旋律,无论多么简单都是最美的。
综上所述,多媒体与特教音乐课堂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使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特教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但也不可夸大它的作用,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一样,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切实搞好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为更科学、更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而扎实搞好特殊教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穆昕译.特教老师课堂交流的困境.现代特殊教育,2004,省略
[2]丁山燕.聋校课堂教学中交往情境模式的创设例谈
[3]陈琦、张建伟(b):《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3期。
[4]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篇2
1.1高校体操教学特征分析
高校体操教学自身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主要就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呈现出多样化,体操的动作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对体操的教学方法也有着决定性。教学中广泛应用保护和帮助,器械体操教学将保护帮助能力的提高贯彻到了体操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过程的严谨性以及规范化也有着显著体现。
1.2高校体操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作用
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诸多的作用发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将文字以及图片和影视等多种视觉感官的内容得到结合,对学生的视听觉产生冲击,从而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者,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操教学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的将教学的难点得到突出,并能够及时有效的纠错,对于动作的难点和重点的掌握在直接的画面动作讲解上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学生就能够通过对画面内容的观看进行纠正动作。
2高校体操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问题及应用策略
2.1高校体操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高校体操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就是在体操课件的资源上比较单一化,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在交互性的课件上比较少,所以就不能将趣味性以及实用性的特征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就是多媒体设备和场地的配置没有得到科学化的呈现,这就对体操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2.2高校体操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
第一,针对高校的体操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加强,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应用就要对相关的课件加以制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也使得体操教育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有了改变,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应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效果得到了优化。第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体操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教学内容上得到增加,从而来增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对侧手翻向内转体九十度接后手翻接团身后空翻的动作动画课件,与高水平的比赛录像和一些理论知识完整的呈现给学生,学生在对这些视频以及理论内容的观看之下,就能够对这些动作有深刻的认识和领会,这样就要比老师的讲述更有说服力。第三,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先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性进行检查,以及对教学的方法进行确定,以及对软件的运行流畅性加以确认等。再有就是要能够对恰当的软件版本进行选取,屏幕显示要能够简洁美观,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要注意,体操动作虽然丰富,但不能将每个动作都制作成课件,所以要结合实际对重点的动作内容进行课件制作,便于学生的理解。第四,高校体操教师要能够对多媒体技术加强学习,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及制作和应用等诸多技能方面都要能够得到重视,应用过程中要将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技术使用,将其和教学思想得到有机结合。通过多媒体技术实施体操教学对教学手段的开发也有着促进作用,能够对体操教学中的不标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教学能够更加的紧凑。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多媒体技术;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18-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为了满足民众对文化产业及相关产品需求,各种流行的文化元素相继融合,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文化风格。而在人们大力追捧新潮流行文化元素的同时,却忽视了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彰显民族底蕴的文化产业,导致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受到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结合多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播。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文化产业获得开放的发展空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格局出现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与传统的文化产业格局相比,现代文化产业更加开放,更加兼容并包,社会民众对多种不同文化产品风格也更加青睐,对当代文化及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升,这就给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出空前的契机,当前社会需要更具内涵的文化产品,需要民族文化,而文化产业本身也需要利用现代社会的开放空间,逐渐跟上时展的潮流,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当中。
第一,随着现代广播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日益普及,从而使传播平台可以利用网络、卫星信号、有线信号等等实现多个平台、多个区域、多个维度的广泛传播,而作为其要传播的内容,文化产品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传播至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覆盖我国大江南北。
第二,随着我国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字信号的覆盖率扩大,诗词文化作品、绘画作品、手工艺品等富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与内容便能够借助现代多媒体平台,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广泛的内容,更深刻的文化韵味呈现给千千万万的社会民众,从而深深地扎根在民众心中,形成一种推动时代进步与发展的文化潮流,进而使民族文化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传播浪潮,切实推动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文化产业同时还是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媒体平台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互联网与手机移动平台,可以使文化产业在社会基层民众圈子内迅速传播,进而生根发芽,孕育出更多喜爱民族音乐,热爱文化艺术的社会民众群体,为文化产业的继续发展与壮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实力的不断强大,国民收入的不断升高,社会民众对于精神与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变为一种社会普遍的需求,从原先的文化产品加工制造、产品出售等形式逐渐演变为将文化与民族底蕴有效结合共同传播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希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自己欣赏的、青睐的、重视的文化产品推广出来,从而使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由此一来,文化产业便在社会中积累了大量的群众基础,而这种群众基础能够对文化产业的大范围传播发挥十分积极的影响,使得文化产业能够迅速传播到更广泛的空间领域当中,进而显著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1]。
二、多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感受方式的影响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显著提升社会公众对文化的欣赏与传播的程度,使民族文化在社会公众的形象更加可视化,更加亲近。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公众对文化的审美品位与审美意识也不断提升。
首先,多媒体技术让影像产品、图片与音乐作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体产品,进而使相关的文化产品更加形象、更加生动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让社会公众在浏览与欣赏文化产品的同时,能够更丰富地感悟到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底蕴,能够更深刻地品味文化产品所表达的思想与韵味,从而有效地转变了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及相关文化底蕴的感受方式。
第二,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风格与文化风格,社会公众在选择文化产品时,可以利用手机来欣赏,也可以用电脑进行感悟,还可以在电视中品味,更能够利用音乐播放器直接倾听。这些多样化的媒体播放方式,显著扩大了文化产品在社会公众圈内的传播维度,让社会公众在欣赏文化产品时有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高兼容性,使得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获取文化产品,例如通^互联网下载、商店购买、电视收看、广播收听等多种渠道获得其喜爱的文化作品,进而显著地增加了文化产业传播的方式与范围,同时有效地提升了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欣赏与感受方式[2]。
三、多媒体技术对文化传承模式的影响
多媒体技术的利用,能够有效地推动文化产业向更加直观、更加多样、更加开放的层面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生命。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高度开放、高度自由的媒体发展平台,进而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文化作品及相关内容。在这样的开放性与自由平台中,作为文化产业的传承者,能够更有效地获取经典的民间作品、富有内涵的民族文化产品,甚至是较为冷门的文化产品内容,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传承者还能够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符合文化传播要求的内容与作品形式。
其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还为从事相关产业的教育者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多媒体教室的诞生,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利用等,使其教育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让更多对文化产品感兴趣的社会公众,能够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与底蕴,获取相关的技巧,从而为文化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还为相关的教学及教育工作营造了多种现代化的工具,使从事文化产业教育工作的人士能够更深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开发出更具特色的教育模式,进而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与科技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特征,将文化产业更好地推广至更多的社会公众当中,做到切实有效的传承。
四、多媒体技术能够带来更多的产业化支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渠道所具备的功能也在显著扩大,从而使其在社会各个层面中具备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进而使传媒机构、传媒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备多种特色与内容的文化产业传播平台,使传统的媒体传播演变为多种产业混合的产业集群。这一混合型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市场与文化传媒这两个层面。其中,混合文化产业集群则是利用两个层面的发展条件取得发展,即商业化市场与产品加工技术市场。首先,文化产业集群能够利用购买原创的文化艺术作品,对其进行商业包装与宣传,从而使其获得更加广泛的规模效益,另外,文化产业集群还可以通过对文化产品进行加工,融入更贴合现代社会公众需求的元素,从而使其具备能够在市场中有效扩散的特征。
而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基于上述混合型文化产业集群的特征,可以使其充分利用自身媒体渠道的优势,对文化产品的内容进行更好的加工与改造,结合对社会公众意见与建议的反馈,打造出符合社会公众需求的文化产品,进而利用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宣传渠道与包装模式,使相关文化产品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市场效益与商业效益,通过上述的产业化发展,利用文化产业集群所提供的产业化支持,使文化产品能够更好地面向社会公众,以更加丰富的元素,更多样化的民族特征,呈现给现代社会公众,进而使文化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
五、结 论
本篇论文对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与优势展开了详细的分析,随后对多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首先,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文化产业获得开放的发展空间,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范围与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其次,多媒体技术能够转变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的感受方式,进而影响文化产业传承模式,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文化产业能够兼容并包,融合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与文化内容。最后,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文化产业获得更多的产业化支持,通过多媒体文化产业群,使文化产业更好地面向社会,将更多的文化内容与形式呈现给社公众,进而具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本篇论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并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昌文.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
篇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心理学;教育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其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在一些相关论著中,学者们更多的是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论述,强调的是技术,而很少涉及学习者和教育者这样的“人的因素”。虽然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基础则更为重要,因为人类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加工多媒体教学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媒体教学中考虑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主体性。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计算机基础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应视为同义词。关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虽然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也有一些基本的共同之处。多媒体五大特点:1.将不同的媒体数据都表示成统一的结构码流;2.实行新的技术标准体制,以适应系统级集成和规范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3.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4.应用“双向性设计”,统一信息提供者、接受者和控制者的关系;5.赋予信息系统对客观世界信息的自然模拟与处理能力。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整合性。多媒体实时地综合,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这些媒体中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合体,为的是借鉴各种媒体的优势,形成一种在功能上更加完善的体系。
2.集成化。多媒体表示的并不单纯是信息的多样性,而是通过多种媒体表现、多种感官认知、多种仪器设备、多学科汇聚、多领域应用等交互作用,集成信息码流、设备控制、人与客观现实关系的一体化。
3.多维式。多媒体是趋于人性化的多维信息处理系统,目标是要尽可能实现让人类在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下,保持信息交流的高保真效果、通信带宽和交互控制能力。
4.数字化。多媒体具备数字化处理系统,其信息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其信息结构是一种超媒体的网状式结构,所以高速宽带网络支持多媒体通讯和资源共享,建造全景化虚拟世界数据库成为现实。
5.分布式。目前,多媒体技术正朝着分布式的方向发展。分布式多媒体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的分布性和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于一身,突破了计算机、通信等传统产业间相对各自独立发展的界限,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一次革命;分布式多媒体的发展涉及两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一个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的频宽、信息的交换方式及网络的高层协作,这直接决定着网络质量;另一个是数据压缩技术,使信息量巨大的多媒体数据、特别是视频和声频数据得以在网络上传输;分布式多媒体向社会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使用户不但可以选择播放的节目以及内容,而且还可利用此系统得到诸如咨询、交流等信息服务。
(二)多媒体并不是多媒体计算机的代名词。
多媒体计算机只是多媒体的一个特例。它既有计算机的显著特性,又有多媒体的功能,所以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时,通常以多媒体计算机为载体。然而,多媒体计算机仅仅是多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因此,它常常被认为是多媒体中的一个典范,或者说是多媒体的一种狭义的范畴。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心理基础
从媒体技术的基础来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离不开视觉媒体技术、听觉媒体技术和触觉媒体技术等。多媒体信息是这些媒体信息数字化后整合而成的,如前所述,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技术。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各种单媒体有各种不同的国际标准,然而,如果重视“感觉通道说”,那么就要在探讨这几个方面的媒体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揭示使用者(尤其是学习者)的感觉、知觉的心理机制,特别是人的视觉和听觉特征。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视觉材料包括文本信息、图形图像信息、视频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视觉媒体技术数字化后整合为多媒体信息。
(一)为了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视觉材料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就必须要顾及人的视觉心理基础,也就是说,上述视觉媒体技术只有通过视觉心理机制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目标。这里,我们也要强调四点:
1.多媒体技术要考虑光的物理三属性所引起的视觉的三种心理机制。视觉的刺激是光,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范围很广,而人可见的电磁波只占电磁波的一小部分。波长不同,会使我们在视觉上产生色调的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色觉。色觉不仅取决于由波长所引起的色调,还和主观感觉的明度和饱和度有关。明度是对光波强度(振幅)的反应,饱和度则由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的纯度来决定。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处理好可见视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这几方面的关系。
2.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对感光物质的视觉感受器心理机制。视觉感受器的真正感光器官是视网膜上的一些细胞,其中锥状细胞感觉颜色,棒状细胞感觉明度,这两种细胞中感光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光使这些物质分解,色素被漂白,从而刺激了感受细胞的膜,引起神经冲动。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研究这两种感光物质的化学性质。
3.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视觉过程,即眼睛看东西是一个编码过程,视网膜上的不同感受野在视觉中枢有不同的神经细胞,各有其功能,不同的细胞对所刺激信息系统的不同特征分别反应,并像计算机那样编码,这种编码实际是对一些图像的辨认。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利用好视觉感受野与信息的特征。
4.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各类视觉现象,特别是决定视力高低的视角、强弱光下的适应、视觉后暂留的后像、不同背景的视觉对比、不同明度下对不同光波长的感受性等等造成视觉的各种差异。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运用各类视觉现象产生的规律。
(二)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中,视听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计算机环境下,眼睛知觉动画图像,耳朵则知觉解说语言;在演讲的情境中,视觉通道加工投影仪上幻灯片的内容,听觉通道则加工演讲者的声音。听觉材料主要是声音,包括语言信息、音乐信息和效果声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听觉媒体技术上数字化后整合为多媒体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技术角度作如下三点说明:
1.声音信息尽管是一种一维的模拟信号,它可以通过采样、量化、码字分配实现数字化,但它比文本信息的数据量要大,通常采用呈现声音和声音合成技术。
2.声波是起源于发声体的振动,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是一种机械波。它在气体或液体媒质中传播的是纵波,在固体媒质中传播的则是纵波、横波或两者的复合。声音信号有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声色与失真特征。
3.声频或音频是人耳可闻的振动频率,频率范围每秒钟约为20-20000次(赫兹),声频信息数字化后其数据速率大、保真度好和动态范围大。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声频信号,其信号带宽是不同的,电话、调幅广播、调频广播和激光唱盘等的声频信号是有较大区别的。随着声频数字化的发展,压缩编码技术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关键之一。(三)要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听觉材料被学习者更容易接受,也必须顾及人的听觉心理基础。这里,我们仅作两点分析:
1.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声音的物理三属性所引起的听觉的三个特征。正像光有三种物理属性一样,声音也有三种属性,即振动的频率、振幅的大小、基音与陪音的倍数配合关系,以及所产生的听觉的音调(或因高)、音强(或响度)和音色的三个特征。人对不同音调的感受性是有差别的,尽管声频在20-20000Hz范围,但声频为1000-4000Hz之间音调感受性较好(即阈限较低),这是由于耳膜神经纤维承担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的。测量音强的方法以分贝(dB)为单位,这是物理学与心理学都认可的,即两个声音之间的强度比率为1∶1.26(1分贝),因为1.26是能清楚辨别出两个声音振幅大小的区别。人的音色是由基音和陪音的不同比例的配合决定的。在音调和音强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能够分辨出是哪种琴所演奏的曲子,正是由于不同琴的基本振动(基音)与分段振动(陪音)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这种比例成整数倍数为乐音,不成整数倍数则为噪音。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听觉媒体设计上要利用好音调、音强和音色的三个特征。
2.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听觉的感受野。因为听觉神经细胞是有分工的,研究指出,听觉中枢神经细胞有40%只反应噪音而不反应乐音,另外60%的神经细胞对乐音的反应也有分工。冲动频可以出现在声音的出现时,可以出现在声音消失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声音出现和消失的一刹那;可以在声频降低时发生变化,也可以在声频升高时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基础,因为学习者是以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方式来加工视觉和听觉等媒体信息的。
三、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教育基础
(一)在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此外,创作工具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教育中应用。每一种技术既为教育服务,又有其教育的需要和基础。由于教育对象是人,所以在教育中不管怎样去应用多媒体技术,都要体现每一种技术为人服务,并把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要求作为出发点。
(二)多媒体创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静态图像、视频影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使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辑工具。当前,多媒体创作工具的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交互式流线或图标编辑控制型,编辑人员按照脚本的要求将选定的不同类型的图标根据需要一一放置于流线上进行编辑。
2.描述式页控制型,将多媒体素材根据需要编辑在一幅画面之中形成一页书,再将页与页之间按一定的调用关系联系起来以形成一本书的概念,不同页之间根据需要交互性地呈现即形成多媒体应用软件。
3.时间流程型,这类工具在编辑信息时显示出较强的时间前后顺序,即时间流程(TimeLine),主要用来编制一些简报类的程序。
[参考文献]:
[1]吴炜煜.多媒体技术导论[J].多媒体世界,1996(1):11-13.
[2]傅德荣.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3]黄孝建.多媒体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2.
[4]林众,冯瑞琴.计算机与智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89.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多种传媒方式的组合,从而实现信息传递的技术方式。这种技术能够促使声、色、行等元素相互结合,也就是能够促使动画技术、音频技术以及视频播放技术的融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加信息在空间的传递方式,同时并以不同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保留,是各种不同类型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内容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表现与交互、音频采集技术以及数据压缩技术三大内容。其中,计算机多媒体的信息表现与交互主要是指,该技术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各种媒体间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向人们提供相关信息时,其表现形式因采用媒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各个媒体之间同样存在交互作用。音频采集技术主要是指将模拟信号采样成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技术方法将信号保留到数字介质当中。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对计算机采集到的数据与信号的高效整理。数据压缩技术主要是指对数据、文本、语音等各种不同媒介中信息的处理。计算就多媒体技术通过对不同信息的处理,保证画面优质以及听觉清晰。但由于视频以及声频信息数量较为庞大,从而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压缩处理。数据压缩处理技术主要是指在保证声频以及视频质量的前提下,对相关信息进行压缩,降低信息空间占用量。
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一)在通讯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在通讯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现代通讯技术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有线电话方式,而是增加了网络视频、语音等功能。这种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与声频技术,促使二者相互融合,不仅保证了通话质量,还丰富了通话形式。该技术在通讯领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通讯方式中的地域限制,促使不同地域范围的人们联系更加紧密,是现代通讯技术的重要标志。
(二)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工业的发展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十分重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也离不开国家对工业的发展政策。在现代工业领域当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工业领域中的各方各面。比如:生产自动化、信息管理、员工培训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工业中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实现产业自动化。工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都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关,无论是信息的采集、存储还是对信息的分许与管理,都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企业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此外,工业领域中的监视系统同样得益于计算机多媒体系统的运用,这种方式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能够做到实时监控,有利于人们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中,对病毒的分析、监测、培养以及医疗数据的传输等都需要借助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疗领域的发展,提升了治疗效率。在之前的CT、核磁共振等医疗技术中,不能够通过反映出的相关图像,准确了解到病情,对病情分析也存在差异。但是随着现代3D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运用,CT、磁核共振能够展现出的影响抓紧清晰,能够让医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病人实际病情,对症下药。正是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提升了治疗准确性。
(四)在教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是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为现代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开拓眼界。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PPT教学当中。 这种方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种方式有效改变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还体现在视频教学当中,教师通过网络环境,对相关教学视屏进行下载存储,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到学生面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五)在娱乐项目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人们娱乐项目。比如:在电影行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2D技术转变为3D技术,极大提升了人们看电影的体验度,带给人们全新的电影觉享受。此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制作方面同样带来了较大影响,将该技术运用到音乐制作中,拓展了音色范围,丰富了音效内容,向人们提供了更加美妙的音乐内容。
(六)在编著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同样被运用到编著系统当中,主要体现在对文字、画面、图形、音频等内容的处理当中。通过该技术,上述不同元素进行处理融合,促使图文相符,满足各个不同环境的需求。该技术在编著系统中的应用,提升了编著系统发展空间,能够快速实现形式的转换。
此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同样还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比如:地质勘探、商业广告等各种内容当中。总而言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
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成产效率,并且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集成化。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会更加渗入到生活中的各方各面。其中的集成化方式能够有效的将各种类型是视觉、听觉、嗅觉等内容进行融合,能够促进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同时,由于网络虚拟平台的不断发展,更加需要集成化技术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交流沟通平台。
其次,智能化与嵌入化。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并且以不同形式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机芯片嵌入到家电中,研发高智能化的家电产品同样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一大发展趋势。在现阶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系统不断得到优化与升级,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发展空间。此外,嵌入式系统在实际生活中同样存在的诸多用途以及发展空间,比如:掌上电脑、导航器等。目前该系统发展趋势主要有两大类,即:以多媒体通讯为主和以CPU为主。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加点平台”的定义与内涵已经逐渐运用到网络游戏、互动教学当中,如此看来,这同样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嵌入式的发展方向。
最后,网络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是该技术的重要特征,并且同样是未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点。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特征能够涉及到多种方面,而现代蓝牙技术同样能够实现计算机终端的连接,形成局域网,实现信息的交流。所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必定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进一步加深通网络化系统的相结合,完成与不同终端的相互连接。这同样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而形成的主要发展趋势。
4 总结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中,进一步加大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并且拓展该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增加社会活动,是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与目的。通过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其能够为人们社会的发展做贡献,服务人类。
参考文献
[1]胡德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新媒体研究. 2015(12)
[2]郑盛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5)
[3]张洁.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J].通讯世界. 2015(09)
作者简介
篇6
1.信息的多元化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幼儿提供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信息,也可以通过录像和图像的形式提供信息,而多种信息的综合更是能够向幼儿提供多渠道的信息,对知识的传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操作的灵活性
多媒体技术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幼儿特点、教学条件等主客观条件,删选相应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只要具有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可参考的教学资料,均可以制作出良好的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课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幼儿提供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信息,也可以通过录像和图像的形式提供信息,而多种合了声音、录像、图像、文字的多通道信息施加方式,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文字阅读趣味性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其趣味性,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极为有利。
2.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传授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幼儿也不例外。幼儿教育是让幼儿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阶段,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是通过教师和幼儿之间借助某种媒介或载体的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由于幼儿身心发展不完善,很多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以至于幼儿不能够或者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展示录像案例、提供形象图片、配以文字或者语言解释的形式,向幼儿具体形象地展示所学知识,达到促进其对知识理解的目的。
3.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能动的重要的教学力量,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幼儿教育知识具有基础性但是繁杂,幼儿具有好动性但是难于管理,所以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园、自身、幼儿等因素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对幼儿教育和儿童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这对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大有好处。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1.实效性原则
教学以质量为衡量标准,教学质量不高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好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阶段,其教育的质量深受社会的关注。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形式之一,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的养成、基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实效性原则,即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幼儿教育的目标,也才能够体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优势。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一定要注意实效性,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课件的播放也要注意时间的间隔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最大程度保证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2.基础性原则
幼儿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就是帮助、引导、支持幼儿获得基本的学习、生活、实践、社会知识,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运用中也要遵循基础性原则,在知识材料的选取上要遵循基础性原则,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特点和目标的基础知识材料。应注意内容的基础性,不要过度追求课件的优美、丰富而忽视了内容的基础性。只有保证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性,才能够符合并促进幼儿教育的开展。
3.适当性原则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这一群体在身心发展上还不完善,对学习、生活、社会、世界的先前知识储备不多,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要把握传授内容的适当性。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也要注意适当性原则,即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向幼儿传授适当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学习幼儿的身心特点,并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
篇7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兴趣极为广泛,此时他们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比较难以接受较为抽象的事物,因此,促进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是开发幼儿学习潜力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多样、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学习,主动去获取知识。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所说:“动人心者,莫过于情。”多媒体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模拟和再现功能很强。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幼儿置身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感情,身临其境的氛围,多方位刺激他们的感官,增强他们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诱导他们主动去学习,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对幼儿进行爱家教育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画效果和录音,表演诗歌的家,声像同步,把孩子们带进一个既美化又温馨的“家”的情境之中。
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幼儿学习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组织教学过程。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方式,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以前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观测到的现象或过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可视、可听、可感,易接受,易理解,从而增强幼儿的学习效果。
4、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快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或概念难以理解,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抽象的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被突破。但是若采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具体可观的事物, 从而使教学重、难点得到突破。例如在对幼儿讲解水的三态变化课程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一滴水的旅行》,让幼儿看到了水从高山上流下来,形成小溪, 汇入江河,流进大海,美丽的大海在太阳的照射下,小水滴慢慢地离开了水面,升入空中,变成了云,云越来越低,又变成了雪落到了高山上。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幼儿生动而形象地展示水的三态变化过程,让幼儿快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5、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幼儿教学中,适时利用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新意识,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用多媒体课件教授梯形课程时,老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的物品,让幼儿们知道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用梯形制作的,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幼儿将三角形、四边形等其他图像切割成梯形,让幼儿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在幼儿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具有以上种种优势,但是,多媒体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因此,在对幼儿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虽然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种种优点,但是多媒体技术却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其适应性
多媒体技术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慎重地采用,以做到简洁而重点突出,达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滥用多媒体技术,则会干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占用教师的讲解和幼儿的思维理解时间,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3、教师应努力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开展多媒体教学,关键在于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要正确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则必须提高自己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并且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思想,努力建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教学服务。
4、在多媒体教学中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突出幼儿的主体必须依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自己的教学策略融于课件合理运用的过程中,同时人机交互并不能取代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教学中仍应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5、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注重幼儿的个性特征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幼儿的个性特征,使课件的通用性与幼儿的个性结合起来。幼儿教学课件一定要在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幼儿学习和获得知识的规律为依据来制定。教师在制定课件的时候,要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点,设置个性化的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学习上都有所进步。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体育教学;运用尝试;实践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前提下,使体育教学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并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需求,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学就需要顺应当前教学的整体发展环境,与时俱进地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顺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而言,其具有直观性,且能够以生动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化的很多优点,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显著的体现,成功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并且在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积极性和参与性方面有显著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强化了教学热情和活力,为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实现了教学活动的优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信息技术有效支撑的前提下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查找相应资料提供了便利,并且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并且在丰富资料的支撑下,实现学生体育素质的显著提升,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将视频、音频、图片信息进行有效融合是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明显优势,通过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有效提高体育活动的参与力度,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体育活动和学习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体育学习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为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极为良好的促进意义,并在强化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综合素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尝试
(一)在理论课中的应用
体育课有技术课和理论课的划分,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所涉及的理论教学相对偏少,但也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小学体育理论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时,以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加直观的呈现。
(二)在技术课中的应用
体育技术课主要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相关技能应用在实践活动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相应的技能和技术进行训练,以达到熟练的程度。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在进行技术动作的教学时,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这样的形式太过单一,且受制于教师动作及复杂技术动作较难示范等主观因素,基于这些问题和不足,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解决,并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1.在热身活动中的应用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徒手操和慢跑是热身活动的主要方式,过于频繁的重复性动作会使小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进而影响到技术教学活动的效率。所以,在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时,可以加入相对欢快或者小学生感兴趣的背景音乐,进行侧重点和注意力的转换,并在整体氛围的带动下调动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力度和积极性,在放松的心态下使身体得到充分的舒展,避免在技术学习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现象。
2.在技术学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技术动作的完成速率相对较快,而小学生的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素质欠佳,并不能有效掌握相关技术动作,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问题。基于此种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技术动作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并且在技术应用下对相关动作进行分解和慢化,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调动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加快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有效掌握动作要领。比如,在进行“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教学时,如果通过传统的教师示范方式,教师多次示范也不见成效,这就会打击小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具体的技术动作以慢动作的方式呈现,并可以重放和定格,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并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相对快速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而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在小学体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可以根据教学情况进行多样化的多媒体手段,比如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等,另外,教师还可以进行3D动画的制作,将教学中所涉及到声音、文字、图片等充分进行融合。比如,在进行跳远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对跳远过程进行3D动画制作,使小学生能够在慢动作的呈现下将起跳、空中的跳跃姿势、落地等动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揣摩,更加有效地掌握动作要领。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直观和简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在直观动作的呈现下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对比和纠正,逐渐趋于标准。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时,需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确保体育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就小学生来看,模仿是最鲜明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体育动作的录像展示,并在对简要方法进行讲解的基础上,使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动作练习或者跟着录像资料进行模仿,小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也可以设计练习型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模仿相关动作,还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为游戏设置相应的音乐背景,极大地增强趣味性,但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游戏设计时,需要在小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避免出现危险动作。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新课改之后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多媒体具有生动化和具象化等特点,在教学领域进行应用时具有绝对的优势,并且对于小学生而言相对新奇,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任何教学方法都属于辅助工具,而不能在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的过程中丢失教学思想,需要在教学中从实际活动出发,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辅助手段,以在有效发挥其整体优势的基础上,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孙立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尝试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04-105.
[2]何茵.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6):124-125.
篇9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初中英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33-01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计算机以及多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变得与越来越广泛。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必须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加强对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借助各种多媒体设备和资源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使得英语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不到位,很多初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水平不高,各种多媒体设备的配备不足,因此导致多媒体教学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对初中英语教育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对此,要加强对初中多媒体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不断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水平。
一、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各种类型的资源的应用,使得英语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资源包括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多媒体平台和多媒体课件,这些都可以被称作是多媒体资源。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前网络已经在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应用,比如教育、工作、生活等都离不开网络。各种网络资源也开始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学素材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借助各种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详细地讲解知识点,而且可以将这些教学素材制作成为电子课件,便于学生之间的传递和分享,让学生在反复播放各种多媒体视频之后可以巩固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多媒体教育指的是利用幻灯片、投影仪等进行教育的一种模式,现代化背景下,多媒体教育实现了与网络的有机结合,变成网络多媒体教育,使得多媒体教育过程中的教材资源越来越丰富。虽然多媒体在初中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旧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多媒体设备的配备还不够充足、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还不高等,这些都是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对多媒体教育的重视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多,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各种问题的解决能力。英语是一项基础课程,初中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系统性认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逻辑能力等各种能力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前很多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依旧沿用比较传统的方法,对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常常把教育当做是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而没有真正发挥教育的功能。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应该要结合各种现代化教学理念与技术,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加强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加强多媒体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制定多媒体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等,从而提高学校初中教学效率。
2、借助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各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尤其是英语类课程,如果也采用填鸭式教育,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在保留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的同时要着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加强对多媒体课件以及多媒体设备的利用,从而使得初中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搜索更多有趣的学习资源,比如一些视频、音乐等,都可以作为初中英语课堂上的教学素材,与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互补,对英语相关的知识要点进行讲解,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更爱英语学习,能够在英语学习上爆发出更多的力量。比如某学校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英语课堂变成“影院”,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轻松的情景剧,这些情景剧中往往会有一些口语化的表达,对于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及听力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讲解者,这种定位使得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要对师学生的角色重新进行界定,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可以更加和谐,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灵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各种新资源的利用,借助各种多媒体设备对一些多媒体资源进行展示。其次,还应该要加强对各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内容进行详细地了解,从而找到教材设计的突破点,对英语教学进行有效地改革,使得学生不断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初中英语教育水平的关键。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以及资源的应用,可以使得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灵活自由,而且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未来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资源的应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艳华.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甘肃教育,2008(02)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交互式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它们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信息丰富、呈现形式多样的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超越了传统的媒体并逐渐发展到通过新的技术支撑的“新媒体”。“新媒体”掀起一场关于信息传播的革命,同时在校企合作培养设计人才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一、多媒体技术在校企合作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多维化等特征使其运用到校企合作设计专业教学中,能与现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媒介更为融洽。多媒体技术的融入势必为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学校和企业之间链条的剂。
在校企合作的设计人才培养中,由于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理论教学――课堂训练――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为一个整体的,所以在学校的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时必须超越传统的教学思路,让专业人才培养既能符合企业盈利的小环境又能同时符合市场发展的大环境。围绕这一目标,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几种主要形式表现如下:
(一)“新”教学表达形式
运用当前多媒体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形成“新”教学表达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书本、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模式较为单一、抽象。运用众多媒体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中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整合起新面孔展示给学生。如2008年,英国研发的交互式触屏课桌,既可作屏幕也可作书写板,可促进学生与教师交流。即使100只手指同时触控,它也可正常运作,大大提高了教学成效。
(二)学校与企业的“微”距离
学校与企业间的“微”距离可通过远程技术来实现。现代远程教学是基于计算机网络而展开的,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技术进行集成交互和通信联系的教学方式。企业与学校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教学的特点,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传授知识。可以说,适时地运用现代远程教学可以更为便捷地完成校企间的联合教学,也节约学校和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
(三)企业的“新”活力
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可以激发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为企业输入“新血液”。现代的人机交互界面已经从传统的命令行式的交互向多通道、多感官式交互方向发展。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在信息传播者和受众间能实时交换信息,从而激起设计人才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设计人才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设计思维。创新设计思维正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人才“真”体验
设计人才利用模拟教学方式实现教学过程的“真”体验。模拟教学创造出贴近学习内容的实践环境,让学习者在有情境、情绪的具象背景下学习。艺术设计教学具有抽象性特征,模拟教学法能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利用模拟教学的方法可以实现设计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自然过渡,解决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日益脱离实践的问题。
(五)校企间实时交流
校企间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实时”交流。视频会议系统是通过视、音频和多媒体通信技术实现的、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视频会议能让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更直观。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校企间设计人才与专业老师、企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实时互动,让校企双方有沟通信息、协调关系、保持平衡的桥梁和纽带。
二、在校企合作基地中,推动多媒体技术创新
在校企合作基地场所,校企双方为实现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实验室研究成果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如何在校企合作培养设计人才的同时,推动多媒体技术创新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基地建设中人才的多重定位
在实行校企合作中,设计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是基地建设的主要方向。设计人才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企业中得到实践,实现产学结合,提高设计人才的就业竞争力。设计人才使用媒体技术可提升设计工作效率,新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更为设计提供便捷的手段。设计人才在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推动基地建设中媒体技术的创新:一方面,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产生已经不再只属于编程人员的工作了,要建立一个符合受众心理审美需求、符合人机工学、便于操作的媒体界面,需要基地在媒体建设上培养掌握设计理论、动画流程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设计人才本身就是媒体技术的受众,通过使用才知道媒体技术的优缺点,同时也知道自己真正需要怎样的媒体技术来为自己更好地服务,从而在多元化人才定位培养中促进基地多媒体技术创新。
(二)多媒体技术完善产学研基地的建立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不仅加强科研技术交流,也为学院的设计人才提供专业的实验基地。在基地里,双方可以就能够提高学院科研水平和企业自身的硬件、软件进行建设,而媒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如2010年,中国科技大学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联合共建的“新媒体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合作培养交叉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并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网络新媒体技术与业务试验、测试环境,培养具备产学研用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结语
在校企合作中使用媒体技术的趋势是现代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校企基地建设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高效、便捷地完成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推动媒体技术创新,以最终实现学校、企业、设计人才、媒体技术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朋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高远 杨德国.视频会议应用方案的比较[J].计算机世界,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