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学素养课程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文学素养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少儿文学活动课程人文素养培育
“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它既是学校语文学科课程的组成部分,又有着比传统的语文学科课程更为多元的教学形式和更为丰富的教育功能。它以文学活动为中心,以儿童兴趣和能力为基础,强调儿童自主活动,教师从中发挥指导和协助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学生思维、情感、个性和价值观的发展。
一.少儿文学活动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现代社会人文素养的缺失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在享受充裕的物质财富时,却疏忽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对美好传统价值观念的固守。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崇尚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在经济利益的角逐中,国人原来推崇的道德价值观念被无情地抛弃,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缺乏信任与友善,追求金钱、物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人文素养的缺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
(二)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
何为人文素养呢?人文素养也可以说成是文化修养,包括了一个人精神层面和道德方面的素养,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人文素养提升的意义在于:1.能够帮助我们辨别社会和自我、他人和自我、物质和自我的关系,从而做到自我精神和认识的独立,而不是迷失在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中;2.能够帮助我们用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心去观察和体会这个世界,从而感受到这个世界美妙的东西,朝向美好的一面探索;3.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好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4.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人文素养修炼的过程,其实就是追寻生命意义,构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三)少儿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是一个社会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就需要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其人文素养的吸收和培养关乎国家的未来。然而当今社会少年儿童的人文素养环境实在令人堪忧,人们日益把教育看成改变人生的工具和谋生的手段。为了迎合大众的世俗心理,追求升学率,现在的学校表面打着所谓重视人文素养的幌子却倾全力抓应试教育,一些校外教育机构就根本谈不上人文素养的培养,而是把少年儿童变成一个个吸纳知识的容器,最终被驯化成一架架会考试的机器。“少年强则国强”,中国要真正走向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必须重视对少年儿童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升少年儿童人文素养,培养孩子高尚的内在品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何开展少儿人文素养教育?“文学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兼具德育、智育、美育的多重功能,不可忽视。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的本质在于‘立人’,文学是使人发现、反省、完善自身的镜子,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1]笔者所在的广州市少年宫,致力于通过各种“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提升少儿的人文素养,让孩子呼吸到人文思想的空气,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涵养内在的道德品质。
二.少儿文学活动课程的构建
(一)课程概念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2]“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中的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课程的目标、方法、内容和评价等各种成分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之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发挥其总体的功能。”[3]广州市少年宫“少儿文学活动课程”以社会为课堂,以历史为教材,通过培训课,读书会、工作坊、采风营、语言沙龙等,让孩子在书香中悠然行走,在行走中体验快乐。课程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亲近书籍,热爱阅读,在阅读中感受文学之情、艺术之美、历史之思、创造之灵、道德之善,增长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精神;让孩子游观四海,行知天下,在世界范围内“游育”,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创造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成为高素养的小公民。
(二)课程目标
“少儿文学活动课程”把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划分为六项内容。1.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少年儿童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生命意识、环保意识等。2.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使其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3.坚强的适应力。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不畏挫折,不怕困难,在不断的吃苦中磨炼自己,锻炼自己,成长自己。4.高度的自信心。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使其充满活力、智慧、创造力。5.真挚的感恩心。培养少年儿童从小懂得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国家。6.温馨的同情心。培养少年儿童具有一颗善心,能够宽容待人,帮助他人。
(三)项目课程
1.绘本创意课程
“绘本创意课程”是一门人文素养融合性课程,以优秀的绘本为载体,开展以“文学、戏剧、美术”为一体的教学,通过阅读、表演、绘画、手工、游戏、亲子互动等,让学生体验文学、艺术的魅力与乐趣,促进多元智能发展。课程打破学科的界限,以生活性且富于童趣的话题统整多种艺术教育手段,其目标不仅限于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孩子情感、态度和个性的综合发展。课程紧扣孩子成长敏感期的特点,通过体验、对话、反思、创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共情与同理心等多元智能。课程大量使用了大师、大奖的作品,涉及幼儿生活的情感、心理、品格、审美、观察、想象等方面,绘本开阔的视野、思维的高度、永恒的价值、优秀的技艺对孩子未来积蓄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2.岭南文化学堂
广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的文化名城,她融会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孕育出独具匠心的悠久文化,她异彩纷呈、特色十足,既古朴久远又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生活于此,说着粤语,吃着粤菜,穿行在骑楼小巷,但对这个城市却了解甚微。开展“穿街过巷睇广州”主活动课程,组织孩子一起行走广州古街深巷中,细数老街的点滴,感受广州的细微之美,追寻广州的历史痕迹。孩子们在活动中接收岭南文化的熏陶,感受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孩子们在感受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加亲近了我们的城市,了解了自己生存的根,这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3“.走进名人”活动课程
“走进名人”活动课程旨在引领学员畅游文学殿堂,吸取古圣近贤的智慧,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品读其作品,了解名人的风骨和情思,感受他们精神的伟大,汲取他们智慧的光芒;走访其故里,追寻名人足迹,缅怀圣人的成就和精神。学生分成研究小组,通过调查、阅读、上网、参观等方法走近名人,研究名人,又通过作文、调查稿、采访记录、绘画作品、手抄报、电子小报等方式展示活动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名人的精神境界,学习名人的高尚品质。
4“.益”读经典文学活动课程
“互联网思维”对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它让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社会人的存在日益明显,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参与途径越来越灵活,参与度越来越高。“益”学经典文学课程立足于培养有使命感、责任感、行动力以及贤善人文情怀的儿童青少年,引入“服务学习”的理念并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法,推动学员在“学习———思考———服务———反思———提升”的过程中沉淀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力,释放创造力。围绕课程理念进行课程设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课堂的输入以支持学员进行“服务学习”而展开。基于此理念,上述课程由两大核心内容构成:一是涵养贤善人文情怀的中国经典诗歌、散文赏读,少儿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拓宽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二是推动“项目制学习”的“服务学工作坊”,将社区资源、公益资源链接到课程中倡导培育孩子的公益服务意思,培养孩子的使命感、责任感、服务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三“.少儿文学活动课程”对人文素养培育的作用
文学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启迪思维,还能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完善人性,为少年儿童设计的文学活动课程对少儿人文素养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一)培养少儿的健全人格
文学活动课程将最优秀的精神食粮带给孩子,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例如爱、责任、信念、勇气、诗心、激情等,通过儿童文学传递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求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体验到人类的诚实、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等美好禀赋,这对于广大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特殊作用与功能,也是儿童文学之于儿童人文素养的魅力所在。
(二)培育少儿的温情精神
“儿童的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语言,呈现着清晰、明确、温和、美丽的品质,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性的理想光辉。”[4]儿童文学的温情精神使得儿童教育永远是暖色调的,充满和煦的阳光,充满人性的关怀。因此,少儿文学活动课程借助儿童文学的温情让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田,在他们的人生中发芽、开花、结果,促进他们的精神生命健康而和谐地成长。
(三)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特有的色彩美、音响美、形象美、情感美、精神美给孩子们以多方面的启迪,引起孩子的愉悦和震撼,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领悟能力和评价能力。”[5]少儿从小感受美、欣赏美,萌生对美的热爱之情,才会积贮起日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动力。
(四)拓展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可以遨游世界。'幼儿文学的创造性精神能促使幼儿开阔思路,帮助他们冲破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克服呆板固执的倾向,产生灵活变通的思维活动。”[6]幼儿文学作品中,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引导孩子去向往、去思考。生动的形象、精妙的比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本来比较深奥的思想和道理,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儿童作品中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物形象对启迪幼儿创造性思维也起着巨大的榜样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从封闭性、单向的思维方式转为开放性、多角度的思维方式。”[7]
(五)提升少儿的社会服务意识
在文学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走出课室,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以获得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学习领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使学生增进社会参与和文化参与能力,形成社会参与意识、社区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养成主动关心特殊社会群体,自觉地为他们服务,培养爱心和同情心;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社会活动的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钟湘麟.校园文学活动与校园文学活动课程[J].现代语文,2010(10).14
[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1.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8
[4]陈晖.通向儿童文学之路[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5.157
[5]张丽、王苗苗.幼儿文学学习活动教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2,11-12.
[6]郑荔.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27.
篇2
摘要: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十几年进程中,中学语文课程有了新的进展而又存在不少问题。在影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诸多因素中,中学语文教师素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笔者拟从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新性质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这一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对新课改进程的推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教师素养
引言
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十几年的今天,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研究背景更加复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方面灌输了中学语文教师素养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这两方面长期斗争、磨合。在新课程改革已有显著成效而又遭遇阻力的矛盾背景下,探讨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十分必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其理论意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课堂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其实践意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有助于语文课程的教育改革。
语文课程性质的新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
一、工具性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中学语文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掌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育教授母语,它首先是一门语言课程。这便决定其工具性的本质中学语文教育是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学生的语言教学。关于语文的工具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阐述道:“语文不是关于知识的学科,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语言文字,因为语言作为工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张志公先生也就语文的工具性解释道:“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2]”。时至今日,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强调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可见汉语言文字一直以来仍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重点内容。例如:中学语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关于这篇课文的讲解,感受它独特的语言描法和语言风格,比如对林黛玉极具特色的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3]16”的分析;理解语言背后的思想与内涵,如对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3]20!”话语的分析,就是此篇课文的工具性目标。要完成工具性讲解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拥有深厚的汉语言知识素养,全面掌握汉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知识,这是中学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二、人文性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其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贯穿着人文性的特征。“‘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它是立足于‘人’与‘文化’这两个基点上,同人道、人性、文明、文化等意义相同[4]36”。语文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指语文教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语文这门学科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它教授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高尚的品德修养以丰富的个人情感等。这种情感的渲染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的优秀经典的语文课文的学习。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如《我的战友》讴歌了革命志士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我的信念》一文赞扬了作者玛丽.居里专心科学研究、坚持拼搏以及淡泊名利的品德修养;《背影》抒发作者朱自清对父爱的感动,对父爱的赞扬。当然中学语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绝不仅局限于此,还包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等等。另外,语文学科还传播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时间跨度远至三皇五帝,近到21世纪;内容包罗万象,如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独特的茶文化、气势恢宏的长城等。其次,语文的人文性还表现在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语文这门学科不像物理、化学这之类极具理性的学科一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语文包含着深刻的情感因素,语文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不仅仅是通过上述的语文课文思想的传授来完成的,还体现在教师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对于中学生来说,学生的人格培养应向纵深发展。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贯彻语文的人文性,其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来阐述语文教育的思想,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课程性质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密不可分,水融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可理解为以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平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实现语文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体实现是通过“三维度”目标的一步步进行来进行的。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文《香菱学诗》其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②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白话文的阅读能力。
③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④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读整体把握故事情节,通过精读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写作的认识。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②、③属工具性目标,①、④属人文性目标,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目标层面属人文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整堂语文课程的实施便是灵活实施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中学语文教师要驾驭整个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糅合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能力素养:语文基本能力素养、语文教学能力素养、语文评价能力素养和语文科研能力素养。这些能力素养和先前提到的人文素养的融合需要中学语文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作支撑,包括良好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和坚韧的信念。唯有这样,才能坚持做好语文教学的每一项工作。
结语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处在复杂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曲折前行,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来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发展必须时时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步,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方法,不断突破传统,追求自身素养的完善和丰富,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成就自身素养的更新与活力。(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2.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5.
篇3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鼓起热情,给予关注,给学生作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学习十一册口语交际《小记者》时,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一些有特色的农民企业家、茶农茶王、菜农大户、教育世家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采访茶王时,记录下茶业的现况和茶农对学生的寄语,并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茶王的坎坷的创业经历。这样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开发利用农情农俗,培养学生爱乡情感
作为农村小学,应当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热爱农民、关心农业、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个地方的农业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报道空间。教师可组织学生拍摄富有“农情”的照片,撰写关于“农情”的报道。在深入农村生活、具有切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作品,显示出十足的“农情味”,从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文化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节”为点,引入到各种“节”或“俗”的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过节的习俗,学生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还藏着这么多知识,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在学习第八册《积累·运用八》“读读背背”,时,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地问长辈请教,收集这样生动的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查找,把“农语”抄下来。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使学生的习作富有“农味”,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开启自然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标》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教师要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让课程开发领域“宽”起来,地域优势资源“热”起来,活性的课程生长点“链”起来。
1.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情感
千年古邑安溪,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素有“龙凤名区”美誉。境内名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十余处,如景迹非凡的清水岩,巧夺天工的清风洞,气势恢宏的洪恩岩……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廓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圈。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如在学完《圆明园的毁灭》、《镜泊湖的奇观》等风景篇后,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可作以下的课外延伸。将小镇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让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有学生介绍如下:“我校座落在蓬莱镇上,这里既有美丽的高山田野,清纯的小溪流水;还有远近闻名的优美景观——清水岩。清水岩,依山而建,面临深壑,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山水奇秀,风景幽雅,常在茫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外。现清水岩已被列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我真为此感到自豪。”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自然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开启矿产资源,了解资源状况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未来跟我们息息相关。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源状况,挖掘地方优势资源。如官桥美观耐用的石板材、剑斗丰富的煤矿资源……让学生收集资料,先说一说,谈一谈,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体验它们的采集、加工、制作过程,最后以各种形式描述和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这样既使为学生对地球的无私和矿产资源的有限深入理解,又能体验到社会劳动的价值及安全问题,认识到有限资源应有节制地开采,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学习语文与关心人类发展状况相结合。
3.引用传说故事,感悟传说内涵
篇4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课程;文化素养;途径
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3]张玥娟.基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110.
篇5
论文摘 要: 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将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显得格外重要。教育学课程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和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途径,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近年来是一个热门名词,在高等院校更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名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努力方向,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高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教育追求善,对求真的科学具有导向作用,人文素质不仅影响人的价值观,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激发创造灵感。[1]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到可能的方面和领域。在高师教学中,教育学课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素质,一般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为什么要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有利于师范生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师范生将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担负的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传播方面的任务。人类知识包含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它要求师范生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音、体、美等艺术方面知识、技能和审美的能力,具有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当然,师范生学习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不可能在这些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但至少应具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2.有利于师范生形成良好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工作性质是复杂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教师主体的人格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通过师生人际关系,通过心灵之间的交流、撞击、情感的交融、教师人格的感染来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求,而且可以此为载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施加影响。正如俄罗斯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3.有利于师范生形成优良品德,提高竞争能力。
“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如此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真正懂得人的价值与意义,正确思考人生、修炼人生。而且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带有寓教于美、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而且在人力资源供求日益富裕和能够充分实现自由流动的今天,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必须调整思路,不但要以知识、技能武装自己,而且要以道德、修养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试想,哪一个单位愿意招聘一个学富五车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人呢?
二、教育学课程教学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1.教育学课程具有人文性的基本特质。
建国以后,我国全面学习前苏联,高师教育类课程精简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法三门,教材的教条化比较明显,教学逐渐形成了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为此,改革开放以来,华中师大等五所院校开始对教育学教材进行改革,之后又有人本着实用的宗旨,编写实用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初,微格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教学技能,出现了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并重的势头。尽管教育学课程向技能性偏重,但我们仍应看到教育学课程还是具有人文性的,因为教育学教学对于师范生的精神成长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备课、上课、了解学生心理等基本教育能力,还应对他们进行审美欣赏、心理健康、道德完美等更加丰富健全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艺术品质的培养,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人文性”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
2.教育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民族精神。
师范生正处在人格健全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学课程独特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方向,抵御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不仅把学习当作个人的事情,而且当作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来努力。
3.教育学课程可以提高师范生的审美能力。
一名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学生通过教育学课程对相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的获取和充实,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净化和美化其心灵、言语和形象,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而且教育类课程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崇高精神等都能不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也使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
4.教育类课程能够正确引导师范生的行为方向。
从高中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学生需要逐渐具备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而且成长在各种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又处于成人化的转变期,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教育类课程所内含的全面发展教育,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及教育家们的光辉思想,都有利于师范生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来鞭策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教育学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1.挖掘教育学课程内容,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目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教育学课程的人文认知功能,从而使教学的整体功能失效。因此,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深入挖掘人文教育资源,是提高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基础必修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没有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事实上,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无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还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素质等,都贯穿着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些理论富有深厚的人文魅力,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宝贵人文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在讲到教师道德素养内容之一——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时,让学生观看音像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毕业那年去贵州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学生们看完后无不被其感动,再一次深刻意识到社会和国家把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任务教给自己,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责任。再例如,讲授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笔者结合《论语》、《孟子》等篇章谈儒家理想人格的修养、儒家学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等,让学生理解那些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为什么要发表联合宣言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的思想里去,引导学生从历代优秀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对这种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有目的地扩充信息量的做法,学生反映不错。有一位同学写道:“老师对教材中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引出许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事实,不仅使我从整体上了解了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而且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品位,让我更爱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了。”
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只有闪烁着人文光辉的教育理论,才更能使大学生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逐步认识到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超越自我。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教育理论的内容,大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使教育学成为富有魅力并令人期待的学科。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给予人文关怀。
在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常把学生当成工具和“匠人”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育对象上,把学生当成接收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产品来加工,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有甚者,有极个别教师对有障碍的学生或心理有疾病的学生,不是给予真诚的师爱,去爱护和帮助他们,而是歧视和厌恶他们,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孤独无援,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以致于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对他人、学校和社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要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Kohlberg)和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提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他们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接受教育。 转贴于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育情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等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在启发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适当点拨启迪,辅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通过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还通过课前演讲来搭起一个思想感情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师生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还很腼腆,有些怯场,我们鼓励其大声、大方、大胆地表达。“要想明天讲得棒,别怕今天出洋相”,口才不像人的相貌一样难以改变,它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提高。一轮下来,同学们体会到“多上台一次,胆子就大三分”的道理,逐渐的,大家上台积极了、踊跃了,演讲的话题更多了,演讲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同学们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抱负,谈亲情、谈友情;读散文、吟诗歌、讲故事,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乡土人情;不少同学还能结合教育知识谈对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的看法,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学生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经常异彩纷呈,迭起。当一部分学生还在为进入大学没有目标而迷茫时,有学生则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为题,宣誓“师专将因为我们而辉煌”,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生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展示出无比的自信与豪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通过课前演讲,不仅提高师范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彼此间交流的是思想和感情,我们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3.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块黑板、二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落后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要提高教育学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本、图形、图像及音频、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如结合教材“五育”内容可播放《百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所讲的专题《“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从轰动全国的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谈到传统美育再到当代人格建设,让学生在震撼中感悟;学习“教师素质”内容时可放映电影《美丽的大脚》、《凤凰琴》,让学生在感动中沉思;讲授“学校教学”内容时可放映优质课录像,等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从而提升课程的艺术性、欣赏性和教育性。
总之,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不是仅靠一门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的,它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需要学校、社会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师范生人文素质形成的良好氛围。但可以肯定地说,教育学课程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教师们应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作华,张云怀,周小霞,李泽全,陶长元,张胜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4,(1).
[2]顾明远.人文科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5,(3).
[3]裴金涛.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0,(5).
[4]张煜芳.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篇6
1 互动教学在人文素养课程中的必要性
1.1 教学目标决定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中国高校的普遍共识。近年来,一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的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人文素养课程。比如该校结合地方文化和办学历史于2008年开始在省内高校中率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浙商文化》课程。
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心智的成熟和丰富想象力的产生,使受教育者具有知、情、意三者统一的完满人格[2],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这个“术”的同时拥有正确使用“术”的“道”。因此,该类课程与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教或按照指令反复训练获得不一样,它有一个内在转化的过程,首先需要受教育者的接受、认可,才能内化,进而才能指导实践,改善行为,最终表现出人文素养提高。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首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步是让学生接受和认可,这种接受和认可,需要知识点的讲解梳理,更需要主体之间的互动以达到共鸣。可见,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参与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但现实的人文素养课堂是,在大班甚至超大班环境中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上课意愿不强,参与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1.2 授课对象决定
著名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指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处在塔底的 “相互教”或“马上应用”等互动程度高的学习方式效果最好,而塔尖的“讲授”方式效果最差。
具体地,高职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从学历角度看,相比本科生,高职学生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关注生活常识胜于理论研究,动手能力胜于逻辑推演。因此,他们对抽象的理论和高深的研究以及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感兴趣,而是希望通过生活化的案例和形象生动的互动来完成学习。从年龄角度看,现在高职学生以零零后为主,知识面较广,且有从网络中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思维活跃,对事物和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沟通和表现欲望强。只要有适当地引导和准备,他们有参与互动的能力,能完成共同学习的任务,即学生有参与互动的需求也有完成互动任务的可能性。
联系课程的目标定位,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课题组认为可以从提高课堂互动性这一角度入手,设计课堂活动,变革课堂教学。下面以上文提到的《浙商文化》课程为例,说明如何进行互动教学的机制设计和过程控制。
2 互动教学的机制设计
2.1 台上与台下的听说读写,推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浙商文化》课程是校园文化的品牌课,人文素养类的通识课,文化和素养,都是抽象的,而抽象和逻辑思维是我们学生的弱项,对于这样的课程定位,结合学生的特点,课题组认为,只有让抽象的目标具体化生活化才能让学生得到精神的熏陶和素养的默化。为此,课堂改革的第一项内容是推进师生互动,这里的台上台下指原来在台上的教师要能到台下与学生互动;台下的学生能有机会到台上展示。听说读写是指课堂不再是教师灌输式的一言堂,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还要营造机会,让学生有得听、有得说、有得读、有得写……调动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行动“望闻问切”,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的传递,还有情感的交流和价值观的重塑。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方面需要“随机”组合,即教学活动中不宜一直使用某种教学方法,也不宜一堂课中同时混乱使用多种教学方法[3],而应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方法与对象的最优匹配,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际授课中,课题组教师针对不同的专题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应用启发引导,案例分析、热点讨论,角色扮演、调查研究等方法。在互动的平台方面,也不仅限于课堂内的面对面交流,结合学生的偏好,课题组开通微博、QQ群和微信等通信手段满足师生进一步互动的需求,做到课内互动为主,线上互动为辅。师生互动是开放和民主的,在互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
2.2 组内与组外的你来我往,激发学生与学生的竞合
学生是《浙商文化》的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同学之间信息共享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有利于学习效果的强化和深入。但由于本课程是大班上课,只有10次课20个课时,在人数众多和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若按传统的授课模式,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不足的。为了化解这一困难,我们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即将每个小班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讨论和外部交流。小组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小组,也可以是社团小分队,还可以是QQ群,微信圈等学生方便喜爱的形式。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团队内部和团队间的演讲、讨论和辩论……学生之间的团队学习,能打破课堂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线性沟通,建立学生之间的横向互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课题组还设计了一种学习工具“我的团队日记”,在这份日记上需要记录课程主要内容、组内活动情况、其他小组精彩纪要等内容。组内互动情况记录了小组内的互动情况,其他小组精彩纪要记录了对其他小组的倾听、学习和反思内容,体现了小组间的互动。这份日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即时记录完成,并由全体组员签名后上交。期末可以跟其他任务成果装订成册,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这种生生互动,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2.3 通识与专业的交叉渗透,促进人文与专技的融合
在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都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发展,甚至有部分学生的目的性非常强,只有对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的公共课才愿意参与。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观念兴趣都有所差别。作为全校公共课的人文素养课,面对的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在提供普适性知识点基础上,我们认为若能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职业需求来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互动,将能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满足学生的期待,并改善课堂效果。这一方面,我们是从内容载体方面切入的,我们建立了阶梯式资源库,对同一授课内容,资源库里有比较专业的,也有普适性的互动主题和活动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选择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活动方案。如在“未来浙商”这一专题中,我们互动主题有三个“钱去哪儿了――互联网理财对传统理财产品的冲击与挑战”;“雾霾天里的闪闪金光――雾霾天里你能发现什么商机?”“商业帝国的支点――营销还是技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去准备材料和参与课堂学习。
2.4 课内与课外的理实结合,增强教学与情境的互动
人文素养类课程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性很强,因此如何使学生与情境互动,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浙商文化》课程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努力探索课内也是理实结合的阵地,课堂内主要有情景模拟、角色体验、经验分享等模块,如课内,在“企业内部流派”专题中,我们设计的互动任务是寻找并在课堂上介绍家乡的著名企业家,实际效果非常不错,一方面促使学生去关注身边的浙商,另一方面大班环境的分享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有些班级在这次课程中,自动产生了竞赛和辩论,学生反馈非常喜欢;课外的理实结合主要措施是带领学生参观调研企业,以及与企业家的交流访谈,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针对本门课程,截止目前,合作实训基地(主要是企业)就有8个,供学生“走出去”学习和实践,教学团队聘请了数位企业家和专家做长期顾问,并在每个学期举办一到两次由企业家主讲的“浙商讲堂”。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让浙商精神具体化,可感知,有效用。
3 互动教学的过程控制
从反馈数据来看,以上互动机制确实在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互动教学要收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做好过程控制。
3.1 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师生互动其实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开始,如开学前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这门课的看法和兴趣点,并向他们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它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提前到教学的准备阶段。在此基础上,带着互动的理念和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方案的合理化,包括可行性和弹性。方案的可行性,一方面是指所设计的活动与教学内容是相容的,即设计的互动方案能有效地承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指该方案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保证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参与到该活动中。方案的弹性,是指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生成和创造的过程,难以完全按教学设计进行,因此还要考虑到教学设计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3.2 课堂管理的人性化
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载体或学习内容的运输线,而人与人及人与知识相遇的场域。因此,在互动教学的课堂管理中,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而是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氛围,双方在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下展开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有时甚至还要通过“煽情”与“造势” ――适时、恰当地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来鼓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而对那些学识贫乏、现场掌控能力不足或上进心不强的学生应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去帮助,使其顺利完成任务。此外,教师还要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握好互动的边界,主要指引导好课堂互动的方向以及控制好互动时间,否则容易造成光有热闹而没有实效的课堂[4]。
3.3 效果评价的多元化
与专业技能课程可以通过技能的演示和应用来评价学习效果不一样,人文素养课程的效果难以立竿见影,也难以标准地量化和衡量。因此,在实施互动教学的人文素养课程中,我们认为应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前,本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各占50%。其中过程性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有任课教师、小组成员和自我。将任课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的成绩加权平均得到一个学生的过程性成绩,且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而富有激励性[5]。
篇7
一、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
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例,在科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第十册《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到:他的风筝各式各样??于是老师把学生们在科技活动课上精心制作的风筝请上了课堂: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
二、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学完后,有个学生不解地问:“青蛙什么时候出来呀?”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并不熟悉青蛙,但在农村青蛙是常见的“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兴趣作业: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可以亲自去田里看看,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找有关“青蛙”的图片、文字、故事、歌曲等。经过搜集,同学们不但了解了青蛙的生活特点,还知道了青蛙小时候是蝌蚪,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好好保护它等等的知识。
三、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红领巾实践基地”即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包括“红领巾小记者队、红领巾导游队和红领巾小摄影队”,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
四、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事物的存在同发展必然同其所在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样,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对农家的蔬菜、水果、玉米、水稻、山芋等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但对城里的孩子也许只停留在“熟悉的成品,陌生的原体。”的表面。记得去年我的表姐带着她12岁的女儿到乡下探亲,她女儿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行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禾苗在我们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当教到一册识字㈠第2课时,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乡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乡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五、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使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急救,失学、父母打工、家庭离异,山崩屋塌??,也有做农活,捕鱼、逮鸟、种蔬果的体验和收获。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
六、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如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红领巾实践基地”即是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其包括“红领巾小记者队、红领巾导游队和红领巾小摄影队”,为学生开拓了施展个性的空间。
七、欣赏自然景观,培养美好情感
篇8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延伸。在教育中,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并在从事一定职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高职语文教学首先强调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高职院校中,语文作为基础课,长期得不到重视,已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原因有多方面,首先许多高职院校把重心放在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许多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能否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实用技术。其次,大多数职业院校在专业和课程设计方面存在重理轻文现象,像语文这样的文化课程要尽可能少开,甚至可以不开。于是一些学校大量削减、占用文化课时,不断加大专业实训投入。再加上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平时很少读,甚至不读名著,不知道左丘明、周树人、屈子、毕淑敏,只追求周杰伦,韩星,功利主义泛滥,人文主义迷失。因此,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形成以人为本,文理术并举,是当务之急。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实并不难。
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语文学科的宣传力度,要想对待其他学科一样重视起来。
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上课的同时,将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可以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如各种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化知识竞赛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高职语文教学应重视人文性。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其实也可以这样解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它是高职教育的第一目标。而第二目标才是“使学生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系统的程序性知识”。这要求高职语文教学要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放在首位。陈旭光曾在《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中说过:“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人文教育它是通过长久的情感陶冶、责任培养、思维训练、价值观熏陶等方式形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提升学生多方面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再次,合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共同挖掘其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学习古文经典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途径。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千百年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贤达之士。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不论过去还是将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凝聚国家人民,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巨大力量。炎黄子孙历经磨难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孕育的勤劳勇敢,不屈不挠,乐观自信的民族精神是根本所在。
目前高职语文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就有着不少这样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加强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精神,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前,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问题,特别是关于爱心,责任心,价值,诚信意识美学理念,艰苦创业精神的缺失。若能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学生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能在思想上给学生启迪,在感情上给学生熏陶,在审美上给学生以愉悦,给学生精神世界以多方面的、深刻而细腻的营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格完善。
同时,大学语文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人们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甚高,正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慈爱与友善,来源于对学生平等对待,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也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教师应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经典,有意识地补充人文科学知识,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提高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丰富、境界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
因此,我们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完善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来影晌和带动学生进步成长。
篇9
关键词:人文素质;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143-001
从人的全面发展来讲,体育活动非常重要,我国的素质教育观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的体育发展正是任何人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显形化、教学结构呈现放射式特点、教学评价更加理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缺乏理性、理论纵深研究多于实践性研究、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等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在美国,受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学校教育不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是学生生活的过程,学校课程设置应具体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所得到的经验,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依据受教育者的天赋和自身能力,使之成为自身本能、兴趣和能力的生长过程,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建立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俗语说:名师出高徒。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尤其是对青年体育教师要加强继续教育,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一支业务精、知识面广和科研能力强的“三型”青年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项,要做到从实践到理论“精”而“通”。所谓“多能”,就是除专项以外的其他项目的教学能力。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教的课程运动项目种类繁多,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适应时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积累宽广深厚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巧,不断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创造能力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延长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年限,扩展学生健身锻炼的领域。鉴于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仅在一二年级开设课程这一情况,建议应当增加在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在三四年级均应开设体育课程,课程设置年限应为1―4年级,为大学生养成终身健康体育习惯奠定基础。同时,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增加体育活动场所,完善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开设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努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扩大学生健身锻炼的领域。
在课堂上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任何一名教师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对我校建校之后大学体育课的回顾,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依据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紧密联系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我校的大学体育课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以此在学生三至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在充分学习与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体育课独有的实践性特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加以指导,提高其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成为具有高尚情操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同时也对现有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熟知专业技能,更要了解我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培养方向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做学生身体健康的指导者,更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同时也对现有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专业要求,不仅熟知专业技能,更要了解我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培养方向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做学生身体健康的指导者,更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最终成果要落实在我校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际教改中,全面在我校进行大学体育课的教改活动,使全校学生受益,使每一名同学由“被学习”变为“想学习”,使每一名大学体育课程的授课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使我们的学校在充满“爱与感恩”之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立平等.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8(4)
[2]张渊,黄生勇,文英利.人本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发展与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7(9)
[3]黄平波,安国彦,刘龙.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8(2)
篇10
关键词:文秘 语言类课程 教学活动 综合素质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说过:“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因此,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成为当前老师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准点。为了解文秘专业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我们对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了调研,我们发现,企业既非常重视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对他们的要求又是多样的、综合的。在各项能力里,企业最看重的是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相比,企业更看重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通用能力。在对毕业生的回访和对企业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毕业生由基层岗位能很快走到助理、主管岗位,并不仅仅是某一项技能突出,而是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
一、目前文秘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活动存在问题的分析
中职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主要途径之一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而目前文秘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不能有效地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二是目前教学中偏重以句型为主的会话练习模式已远远落后于实际工作需要,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一对一的会话练习较多,缺乏学生团队合作的实践过程,不能有效地提高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目前的文秘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并没有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功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迫切需要引起教师们注意的课改瓶颈问题之一。
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教学方法实践
结合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我们发现,文秘专业语言类课程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基本技能,而是要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通用能力,并能将专业知识成功转化为专业能力。学生应通过学习,在职业态度、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上均能得到提高。那么,作为文秘专业语言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又该如何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共同探讨。
(1)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注意拓展职业态度和礼仪规范的养成知识。
在文秘专业语言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在讲授生活场景或职业场景的拓展对话时,注意渗透职业态度和礼仪规范知识,注意通过整合教材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话,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商务英语课程中,如果在初次见面会话场景练习前,向学生普及相关初次见面时的礼仪知识,如什么时候鞠躬,双方应保持的距离,目光落在何处,手放在什么地方,如何传递名片以及介绍第三方的顺序等商业习惯,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熟悉并了解职场秘书仪容仪表的要求;在电话接听场景对话练习前,向学生讲授电话接打的商业礼仪,如三声内接电话,接电话时如何做记录等;在描述邀请的会话场景中,让学生掌握邀请的礼貌说法的同时,教给学生信守约定以及委婉拒绝的方法,就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职业形象。
(2)在课程设计中有意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文秘专业语言类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设计一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能力的环节,让学生多听、多说、多动,在实际沟通过程中使用所学知识,强化专业能力。
比如说,可以在课前活动时多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的活动,不仅调动学习气氛,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还能有效促进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以自愿结合的方式组成备课小组,利用课前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当当小老师,介绍课程内容。学生们往往会积极搜集相关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准备讲课稿。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也能使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又或者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口语练习,以模拟应聘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组织学生评审团进行评价。这种方式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仪容仪表、神情姿态、礼貌礼仪等方面,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观察,在经过一学期后,学生的吐字发音、语速音量,说话的层次和条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说明我们的课改是积极有效的。
(3)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促进学生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
- 上一篇: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原则
- 下一篇:医学免疫学案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