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的根源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大危机的根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欧债危机 路径 经济
2009年,欧盟成员国希腊爆发严重的债务危机,随后其他欧盟国家也开始陷入债务危机,首先是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随后蔓延至比利时和意大利,欧债危机产生的“多米诺效应”令欧元区面临成立11年以来最最严峻的考验。残酷的危机使得诸多专家学者探寻欧债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并纷纷致力于欧债危机演变趋势的预测,以期获得最优选择。本文探析了欧债危机的爆发的根源和影响,并就其演变路径进行预测,只有看清了欧债危机的发债脉络和趋势,才能从危机中规避风险和寻求机遇。
一、 欧债危机根源
欧债危机发生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人们纷纷对欧盟这个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发生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认为欧洲债务危机的根源是欧盟内在的制度缺陷。华夏基金张后奇认为欧债危机根源在于欧元区一直以来实行的高福利制度。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的观点是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统一财税权之争。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说,债务危机和失业是政治精英们为政治利益所犯下的错误。笔者以为,欧债危机的爆发的原因不是某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因素合力的作用。
(1)外在根源:金融危机的深化
首先,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引发了债务负担。08年美国金融海啸之后,世界经济持续动荡,欧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一度陷入衰退。为保证经济发展和就业,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尤其是过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欧洲各国为抵御经济系统性风险的救市开支巨大,政府各项财政指标急剧恶化。部分国家多年财政纪律松弛、控制赤字不力,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更为突出。目前欧元区16国平均赤字水平超过,各国财政赤字过高和债务严重超标直接引发了本次债务危机。
其次,评级机构煽风点火加速了危机蔓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美国政府的干扰控制,处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考虑,评级机构不断下调欧盟国家信誉等级。2011年7月末,标普将希腊评级从09年的A-下调到CC。9月,标普宣布,将意大利长期债务信用评级下调一个等级,从原来的A+降至A,同时给出了负面展望。11月,标普将匈牙利评级从BBB-/A-3'调降至BB+/B',展望为负面。信誉评级一方面使得投资者对欧盟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使得援助国对于出售援助欧洲举棋不定,从而加速了危机的蔓延。
第三,投机资本、热钱涌动冲击了原本脆弱的局面。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至欧盟国家,投机资本和热钱纷纷涌入欧洲,妄图从中分一杯羹,他们一方面大量沽空欧元,一方面大批低价收购违约信用产品。投机资本使得欧盟的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也使得市场对欧盟失去信心。值得注意的是,涌入的热钱和投机资本很多热钱很多都是欧盟自身所拥有的。热钱回流在某种程度上对缓解欧债危机又一定帮助,但是妄图利用热钱来解决危机无异于饮鸩止渴。
(2)内在根源:欧盟所固有的体制缺陷
第一,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导致调控失效。1992年,欧盟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奠定了欧盟的制度性基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元区成员国必须上交货币政策权力,但是不必上交财政政策权力。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的货币政策使得欧盟在进行经济调控时,各成员国存在着“搭便车”的道德风险。一方面,分散的财政政策影响了欧盟的救援力度,当发生不对称经济冲击时,欧洲央行无权调动各国的财力进行调控。即使欧盟成立的结构基金能向成员国提供一定的财政援助,但救助负债国家的决定可能引发道德风险,需要反复博弈和权衡。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危机国家选择退出欧元区。另一方面,统一的货币政策限制了各国财政调控的空间,在欧元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对称的框架下,由于货币政策统一上交,各国政府面对不对称冲击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这一“跋腿”刺激本国经济增长。
第二,刚性的福利制度和僵化的劳动力市场。欧盟历来实行刚性的福利政策,承诺提高工资和养老金待遇是各国政党争取选举胜利的常用手段,社会福利水平因此不断上升,加上人口老龄化加速,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只能倾向于扩大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在劳动力市场上,强大的工会组织提高了单位劳动成本。强大的工会可与资方谈判或通过罢工向政府施压,导致社会工资水平处于高增长状态,实际上提高了PIIGS国家的单位劳动成本,使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尽失,无力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竞争。
二、 欧债危机影响
就目前来看,欧债危机的影响仅限于欧盟范围内,而且遭受重大影响的仅仅是欧盟成员国中的几个国家。但是欧盟作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体化组织,其受到的影响却是全局性的,在此,笔者通过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和贸易市场来阐述欧盟经济受到的影响。
(1)欧盟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融资困难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投资者恐慌情绪积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出于避险需求,国际资本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流向美国国债市场。全球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2010年1月到5月,PUGS国家中希一腊、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的股市市值分别下降了33%、 29%、11%和28,波诡云橘的国际金融市场使欧元区国家所面临的金融。欧盟国家同期债务信用违约掉期CDS息差大幅上升,其中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息差创历史新高,相关国家再融资成本迅速上升。
篇2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内在机理
一、引言
当前方兴未艾的美国次贷危机已全面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且大有演化为金融危机之势,次贷危机自2007年4月份新金融世纪公司宣告破产保护以来,一波波的冲击全球金融市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至于何时见底,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尝试对这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爆发的根源及形成内在机理的不同,从而对我国金融危机的预警及防范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
1.东南亚金融危机发展过程回顾。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接着,危机波及到台湾、香港及韩国等地区和国家。因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2.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政府隐性担保与政府相关联企业大量借取短期外债资产泡沫大量游资外逃固定汇率机制难以为继货币贬值货币危机亚洲其他国家金融危机。
3.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根源:东南亚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因为东南亚诸国国内经济结构失衡;这些国家实行的都是僵化的固定汇率机制。
三、次贷危机
1.次贷危机发展过程回顾。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次贷危机起源于利率的上升,房价由上升转为下降,形势发生了逆转。2008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即新世纪金融宣布倒闭。这标志着次贷危机开始爆发,次贷危机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尚未见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已宣告破产保护,而房地美、房利美及美国国际集团已国有化。并且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百年以来最大的冲击,已影响到实体经济。
2.次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为:长期超低利率刺激消费贸易逆差信用膨胀(主要是次级房贷)资产泡末积聚不断提高利率泡沫破灭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可能)。
3.次贷危机的根源。(1)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当资产证券化以后,经过层层包装,然后由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但由于激励机制的作用,当监管不到位时,就容易产生低估风险,人为的提高金融产品信用等级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所以就有一个“谁来监管监管者”、“谁来为信用评级者进行评级”的问题。(2)美国国内消费与投资不匹配。由于美国国内很多产业转移至国外而导致产业空心化,而且大多数美国国民都是寅吃卯粮,超前消费,储蓄非常少,利用美国的世界货币优势大量印刷美圆和国债,导致消费虚高,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积累了大量泡沫,为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金融本来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结果在美国最近几年庞大的虚拟经济远远超过了相应的实体经济,使得金融资产市场成了赌场,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四、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异同点
1.不同点。(1)东南亚金融危机属于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货币危机,导致东南亚地区金融和经济动荡;而次贷危机是在发达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债务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不安,破坏性极大。(2)就造成金融危机市场的严重后果来看,次贷危机较东南亚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格林斯潘宣称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它已引起全球金融风暴,而亚洲金融危机只是在亚洲造成局部的金融危机,而没有引起全球的金融危机。(3)东南亚金融危机根源于过度性生产,而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过度性消费。
2.共同点。(1)都是属于金融监管没有跟上金融自由化或金融创新而造成的危机。(2)该国经济结构失衡。
五、我国金融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较高,股市和楼市积累大量泡沫。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且产生升值预期,有大量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然而随着我国宏观调空、经济周期下行及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影响,我国楼、股市价格不断下跌,且由于新劳动法的实施,我国2008年上半年中小企业已倒闭6.7万家。并且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实体经济受的影响会更大。
六、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首先,金融监管与金融自由化应该相适应,如果在金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开放资本项目,势必积累金融风险,为导致金融危机埋下隐患。其次,固定汇率机制也是一个弊端,它也为货币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最后,不能盲目开放资本项目,给金融危机设立一道防火墙。
篇3
金融危机下进出口企业运营现状
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破产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常出现在国内部分规模小的进出口企业,由于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小,导致企业内部资金得不到良好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利润降低而无法维持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利润率不高,加之产品难以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导致金融危机出现后,人民币利率随之发生改变,产品原料以及劳动成本逐渐提升等原因叠加到一起,导致企业运营举步维艰。当前,我国大部分进出口企业运营阶段都面临着上述问题。金融危机下进出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融资风险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没有偿还已筹集的运营资金的能力、经济市场的利率等相关因素将随之波动。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能够明确,融资行为作为企业开展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企业运转阶段的经济行为一旦存在问题,不能按时回款,将大幅度降低资金的运转效率,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投资风险当前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企业将面临大幅度的利率波动现象,导致本金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开展投资风险决策时,应引起重视,保障企业的风险投资能够获取到高额利润,如果不能保障获得高额利润,应避免对项目进行投资。信用风险进出口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前提下,也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风险。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将导致企业融资难度提升,而资金链也将面临断裂的现象,进而引发严重的信用风险。因此,企业为降低风险,应从企业融资角度出发,保障资金链的完整性,从根源上降低信用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将带来严重的汇率变动,汇率变动将对于企业后续运营产生负面作用。企业应配置专业的分析人员开展汇兑损益分析工作,降低其对于整体企业运行的风险,对于汇率波动情况进行分析,配置专业团队开展专业性风险防控工作。经营风险进出口企业在经济危机下,面临着严重的经营风险。由于进出口企业货物在销售过程中周期比较长,而金融危机将带来全球市场的波动。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将面临着一定的货物跌价风险,应引起重视,不断对于商品价格进行控制,对于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拓宽国内市场,保障商品利润率。
金融危机下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
结合国家扶持政策调整企业运营定位结合经济形势可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仅对企业运转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还将带来全球性的市场萎缩,对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前景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进出口企业为了能够化解这部分的危机,应结合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不断明确产品的定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对自身产品定位进行合理规划,最大程度上提升生产效率。金融危机对于进出口企来说,不仅是危机也是全新的发展及进出口。企业如果能够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产品精准定位,提前开展营销策划工作,就能够从根源上提升产品的销售量,保障新型产品具有良好的利润率。与此同时,自20世纪初期来,我国逐渐对服务制造、纺织业、电子、钢铁等产业引起重视,并且提升了出口的退税率。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调解产品定位,向国家出台扶持政策的产业进行靠拢,强化对这些部位的投入和研发,及时进行技术升级以及改造,保障产品产量,提升企业利润率以及利润空间。重视自主创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受到波及较大的主要为沿海城市的中小型进出口企业,而这类的企业仅仅负责产品的生产以及加工,不能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加之对产品的定位不准确,不能结合市场经济变化对产品类别进行调整,导致整个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严重,进而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进出口企业应对产品核心技术进行控制,在原有生产步骤上,对生产步骤进行革新,结合自主创新,保障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取到自,使企业在经济市场动荡的环境下,也能得到良好运转。在金融危机的不断影响下,自主创新能力将决定企业未来能否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如果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将自主知识产权投入到产品生产中,这种新型的技术是前所未有的,并在最快速度内占据市场份额,而这样的形式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还能够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金融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进出口企业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确保企业具有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不断投入技术研发资金,掌握产品核心生产技术,从而掌控国际市场经济的主动权。企业应在开展自主创新时,不断投入资源以及资金,从市场中引进创新型人才,并且给予其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待遇,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产品制造技术,并且引导人才开展技术自主创新工作,提升企业内部每位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从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应明确自主创新工作主要是通过人才才得以实现的,因此,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给予人才可观的福利待遇和晋升条件,确保企业能够留得住人才,为后续自主创新工作良好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拓展国内市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国际一线品牌在我国占据的市场通常为一线城市。当前,二、三线城市市场竞争相对薄弱,可供给的市场空间大。因此,进出口企业能够充分运用产品低价、高质量的优势,开发国内市场,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进出口的企业运用同种类的产品,寻求国内新市场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需承担的风险,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量,从根源上降低金融危机对企业的不良影响。寻求新型融资渠道中小型规模的进出口企业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也存在着较低的占有率,不仅缺乏市场的资助选择权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还将受到金融危机的不断影响,导致市场经济不够惊奇,资金链流通受到严重阻碍。与此同时,与国有企业相比较而言,中小型资金基础差,抵抗风险能力不足。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局势下,外界基金环境不断恶化,资金链发生断裂,融资方面不够顺畅,更是给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再来了负面影响。部分企业将由于资金链条不够完善,将出现破产倒闭现象。与此同时,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了保证资金链的完整性,将陷入负债危机,不惜运用低价销售股权的方式获取到周转资金。在我国金融管控体制下,政府部门无法直接向中小型规模的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因此,政府部门要不断引导中小型进出口企业通过民间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保证中小型企业能够在金融危机环境下获得良好生存。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进出口企业如何获得良好的发展,确保能在激烈的思想竞争中获取到一席之地,将是每一个进出口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金融危机对于进出口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是难以预估的,并且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还将继续下去。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自身具有良好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够从根源上提升企业效益,确保企业能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作为财务预警系统良好运转的基础,而各个企业的财务分析指标不完全一致,企业应引起重视,不可一味“抄作业”。完善的财务分析系统应包含以下方面内容:首先,资产获利方面需包含成本费用利润率以及总资产报酬率;其次,偿还能力方面应重视资产负债率以及流动比率,确保二者处于平衡状态;最后,在经济效率方面,应对于产销平衡率以及资产运营指标等方面引起充分重视。企业只有按照上述方式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系统,才能从根源上保障企业的盈利能力,清偿债务以及对外筹资的能力,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建立完善的、可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在面临财务风险时,可充分运用控制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等策略,降低风险对于企业运转的负面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运用财务杠杆开展资金筹集工作以及负债经营工作,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从大量负债经营实力中能够得出以下经验:首先,企业经营决策出现失误,导致投资更为盲目,并未进行严密的财务分析以及市场调研,从而引发严重的失误;其次,尽管适度负债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环节,但企业也应保障自身的偿还能力,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开展负债筹划工作。一旦资金中债务资本数额大,将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严重时将引发企业破产,需予以重视。此外,企业应充分运用负债经营的优势,保障资金运转效率。金融危机将对于企业带来不可小觑的运转压力,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有效的发展机遇。企业只有不断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强化各项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才能从根源提升自身实力,保障自身核心竞争力。重视资金的集中管控资金的集中管控能够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首先,资金的集中管控能够实现资金的集中分配,企业可以通过资金规划统筹管理资金,从根源上实现资金的有效控制;其次,企业在开展资金集中管控时,能够明确当前资金运转分配情况,管理人员能够对于企业运转进行充分了解,为后续统筹规划工作良好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企业集中管控资金能够保障资金运转与企业运营的一致性。避免出现脱节现象。企业需重视外币资金池和人民币跨境资金池的使用,降低汇兑损益风险重视制度建立。企业应不断对外币资金池的使用引起重视,以达到降低汇兑损益风险的目的。企业应与人民银行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提升便利性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开展制度设计工作,结合企业运转实际情况开展统筹规划工作,确保外币资金池的合理使用。企业应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逐步拓宽境内外相互放款的业务,开放跨境双向资金业务,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操作流程,明确资料审核方面内容,有效运转外币资金池。开展账户设计。账户设计作为外币资金池运转的核心内容,只有重视账户设计,才能从根源上保障后续资金运转。首先,企业应制定境内子公司作为核心公司,在银行开设人民币存放账户,此账户内的资金运转应配置专人进行监管,此账户也将作为资金池的母账户。而后,境外成员应在公司所在地开设银行账户,并签订母账户的境外群组账户。只有完善上述账户设计,才能从根源山保障资金合理运转。
通过期货等对冲手段降低贸易过程中的跌价风险
期货作为降低跌价风险影响的核心手段,企业应引起重视。首先,应对与企业经营项目进行合理分析,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够应用期货管理的内容;其次,应对于国际贸易市场运转状况进行系统化分析,明确具体的贸易跌价风险,制定有效的对冲策略;最后,企业应配置经验丰富的人员严格按照对冲方案开展工作。在开展期货对冲时,应对于期货进行合理分析,尽可能提升货品的利润率,从根源上降低商品跌价的风险。
结语
篇4
关键词:经济危机;资本积累;有机构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什么?长期以来,对于此问题的探究一直是理论界最困难,也是争议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时至今日仍无确切定论。自机器大工业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经济危机史,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对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破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挥之不去的顽疾。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面对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爆发,作为全球增长的“中流砥柱”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亦面临重重压力,想置身于危机之外似乎愈发困难。因此,对经济危机成因与根源的探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总体说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逻辑展开为基本线索,从分析商品矛盾开始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胚芽,从而产生了商品和货币、买和卖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进而出现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于是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矛盾,进一步表现为社会化大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中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还表现为生产力手段发展的无限性和价值增殖目的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通过资本积累使矛盾不断得以发展和强化,使经济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从而敲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最后丧钟。笔者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形成过程中,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是经济危机产生的重要条件,也是研究危机成因与根源的关键。
一、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一)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和利润率趋向下降。资本家由于内在贪婪本性和外在竞争压力的趋势,必须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源源不断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在资本积累的不断增进的过程是,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必然会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同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同时意味着资本利润率的趋向下降。如果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追加速度大于对劳动力的追加速度,那么过去劳动的增长必然快于活劳动(即新价值)的增长,其结果便是总资本所带来的利润率不断趋向下降,反映在社会中就是各种商品的迅速贬值。
(二)利润率下降所带来的停滞和混乱。如果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力量较小,利润率由趋向的下降变为实际的下降,那么就会带来更加激烈的资本竞争。在为利润剧烈地角逐过程中,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的资本便会因竞争实力不足而黯然退出市场,破产倒闭,成为闲置资本。进一步讲,资本的闲置或毁灭,造成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两方面的损失,表现为商品、劳务和要素价格下降,股市下跌,社会信用收缩甚至崩溃。
二、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
(一)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对利润的无限追逐源于资本贪婪的天性,甚至连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也深深打上了贪婪的烙印。资本积累不断驱使资本家无止境地追逐剩余价值,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疯狂的贪欲中某得一席之地。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并不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以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为目的,使得生产在客观上具有一种无限扩张的趋势,不顾一切而尽可能占领市场。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社会的生产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而言是过剩的。而这种有效需求不足则反映了广大群众的贫困和有限的购买力,归根到底是由于他们在社会分配中获得的有限工资收入造成的。
(二)利润实现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决定生产的扩张与收缩的唯一因素就是利润率。资本家完全不会考虑生产和社会的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力和购买力对资本的扩张与收缩没有任何影响力。而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利润率具有下降的趋势,利润的实现愈发困难。当不断下降的利润率达到某一点,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利润率的极限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不考虑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仅仅把刺激消费、拉动需求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便没有击中经济危机的要害,各项政策和措施是难显实效的。
三、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
(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暂时摆脱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演进过程中,固定资本的更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不断膨胀的过程中,由于供销都比较旺盛,无论是产业资本家,还是商业资本家都不愿意更新旧设备,扩张中的资本更不愿意转行到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但是在经历经济危机的冲击后,面对随之而来的生产大萧条,加之社会游资充斥,利息率、要素价格水平较低,贷款相对容易,资本家在追逐利润的驱使下便开始重新谋划下一步的发展了。他们有的采购新的技术装备,有的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升级,有的转投利润率相对较高的行业部门。总之,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和投资带动了两大部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增长,资本主义经济再次走向复苏和高涨。
(二)固定资本的更新同时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和投资,意味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广泛采用,生产率提高,生产规模扩大,一方面持续推动着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促进了资本集聚和集中;另一方面,投资的大量增加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资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减少,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贫富差距扩大,从而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即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再生产比例遭到严重破坏时,新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了。当然,固定资本的更新只是产生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而不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条件。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固定资本的更新是不会带来经济危机的。
以上所述,笔者分别从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利润实现困难、固定资本的周期性更新等多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和爆发的根源。总之,经济危机的演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复合共同促使了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因此,只有综合全面地把握经济危机的成因和根源,才能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深层次矛盾,进而在面对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冲击时能够有效预防和管控危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普世价值;和谐文化;生态和谐;动态均衡机制
一、矛盾的对抗性是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机制的不健康是对抗性矛盾形成的总根源。
人类生存危机是综合性危机,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社会与自然系统等机制化动态均衡系统及补偿机制系统的缺失或破坏以及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的危机。危机来自于矛盾的对抗性,矛盾的对抗性来自于机制系统的不健康,也即维护系统动态均衡机制的缺失,这种对抗性的根源在于系统的机制性动态均衡修复机制的缺失或破坏以及人的信仰的迷失、环保意识的缺位所形成的。
人类自身系统内部构成了社会生态系统,生物圈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圈由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而人类活动则是这个系统中影响最大最能摇动系统平衡的因素。矛盾的对抗性是干扰系统平衡的根本原因,人类信仰的迷失,机制的不健康是对抗性矛盾形成的总根源。只有消除对抗性矛盾的总根源,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此是构建机制化动态均衡系统恢复健康机制为主线,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因。
二、走生态和谐社会之路
(一)打造以生态和谐文化理念为主导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构建生态文化制度、生态政治制度、生态经济制度、生态自然制度及其动态运行机制,实现社会内部和谐,是消除社会内部对抗性矛盾及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的根本途径。
1.以生态和谐文化理念为指导,构建开放式,包容性多元文化并存的不断调整的生态和谐文化发展机制系统。
构建健全的文化形成机制。从生态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机制及制度构建上找出路,从文化传统上、制度上和文化上理顺党和人民的关系,实现政党文化民族文化的生态和谐。
2.构建先进的生态和谐文化发展机制—构建生态文化内生动力激荡机制。
建设包容性文化发展机制,在有序的相互激荡内生机制下,形成民族特色的最先进的民族生态和谐文化。繁荣民族生态文化,关键在于能否摈弃过时的腐朽的文化传统,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在现实中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包容性多元价值观,切实保障公民的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构建先进的生态文化发展机制的原则:
一要有博大的文化发展理念,开放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二要吸收采纳西方一切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尊重并保障人权的原则。三要把文化发展建立在内生动力机制基础上的原则。四要吸取我们的传统文化精华,创新我们的现代生态新文化的原则。在继承人类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造生态和谐的哲学价值观和民族灵魂,精神支柱。
(二)以生态和谐文化为指导,构建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统。
1.构建生态政治制度,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及机制的构建,化解对抗性社会矛盾。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成熟的系统动态均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还不够成熟。就中国目前来说最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党的领导与体制改革的矛盾,即政治生态和谐问题。需要探索平等参与、自由竞争、民主选举、权力制衡、法律规范的生态政治运行机制制度。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及机制的构建,化解对抗性社会矛盾,以维护和谐发展局面。
2.打造生态系统和谐的经济运行机制制度。
打造生态经济GDP增长机制。首先,生态经济是环保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进行综合治理,向整体生态效益要经济增长,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大生态系统之下,实现由绿色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和谐,逐渐解决经济增长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
制定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大生态经济发展形态。
创新发展机制措施。实施村村开放战略,通过对外开放,引进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促进生态农业林果业及特种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鼓励大户和工业资金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加快生态林果业发展,形成收益增长与生态恢复良性循环互动机制。
(三)把人与自然关系提高到制度设计的高度,实现人对于自然的自由。
1.以生态文化理念为指导,打造生态和谐自然系统,消除人与自然的对抗性矛盾。
通过正确处理生产、消费、人的需求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构建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环境治理修复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度,污染治理决策评价监督机制及补偿机制。通过促进生态科技的发展等革命性变革,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科技及提高人类修复自然平衡的能力。
2.把人与自然关系提高到系统的动态性生态制度设计的高度。
首先要坚持改革,革除片面的索取自然观,进行生态自然和谐制度探索。构建科学的发展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人到生态人的转变。
过去人类在制度设计上,只要求自然适应人类,没有把人类适应自然的因素考虑进去,片面的索取自然,掠夺自然,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历史的教训要求人类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进行自然和社会的系统动态均衡的社会发展机制的探索。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政府自然环境修补与治理保护专项基金,用于自然环境恢复、污染治理、监督检查等。
篇6
关键词:营销危机;营销危机根源;管理策略
1、企业危机的根源
营销危机的发生根源可以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探讨。大多数情况下,营销危机的根源是源于企业内部的原因,外部原因一般起到的作用只是导火索性质的触发作用。某些情况下,由于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如美国的911 事件、我国2003 年的S A R S 疫情、2008年的经济危机等)引发某些相关企业的营销危机则是例外,外部原因似乎起到了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作用。
1.1企业内部原因
1.1.1.营销观念陈旧落后,不合时宜
营销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传统的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到后来的市场观念,乃至上世纪中后期出现的生态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大市场营销观念、4 C 营销观念等,营销观念的发展从未停止过。企业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营销观念,便会造成营销危机出现几率的增加,这是企业营销危机深层次的原因。具体地,企业在营销理念上常见的错误有营销近视症、营销远视症、营销浮躁症等。
1.1.2.营销战略、营销策略不恰当或出现失误
企业营销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有机统一的子系统,它的营销战略、营销决策必须与社会大系统协调统一。企业如果在战略制定、市场调研、市场细分、产品研发、产品销售及服务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或失误,都会导致企业陷入营销危机,例如产品滞销、质量问题、财务问题、成本危机、顾客投诉、渠道商倒戈等。
1.1.3.营销管理出现问题
企业营销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营销的各个方面,既有科学管理的技术性问题,也包含了企业文化构建的文化性问题,管理者和员工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企业营销的效果。如果营销管理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诸如企业员工不讲职业道德、缺乏职业素养、企业凝聚力减弱、员工忠诚度下降、频繁跳槽、绩效下降等,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营销活动,破坏企业的形象,导致企业陷入营销危机。
1.1.4.企业防范营销危机的意识淡薄
很多企业对于营销危机普遍缺乏足够的、必要的防范意识,特别是有些市场营销比较顺利的企业,陶醉于因种种原因暂时较好的营销业绩,未能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一旦外界环境有所变化,营销危机便随之来袭,使人猝不及防。
2、营销危机的管理对策(思路)
2.1全面树立营销危机意识
一个企业及其员工对营销危机的敏感程度, 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以及抗击营销危机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决定了企业能否较早察觉到可能发生的营销危机和进行营销危机预控。而这又取决于企业员工是否具有较强的营销危机意识。
2.2营销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般而言,企业防范营销危机的成本远低于危机来临时的处置成本。所以做好营销危机风险预警,提高企业规避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充分重视。具体地,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防范营销危机的能力。
2.2.1 .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营销理念,这是企业营销之根本要义。离开这一点,企业的营销战略、营销策略都将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防范营销危机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2.2.2 .正确制定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树立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防范、抵御营销危机的有效手段。正确的营销战略与营销策略是建立在对市场需求、市场环境的准确判断的基础上的,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规避市场判断错误造成的营销危机。
2.2.3 .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加强与改善企业的营销管理,处理好各种关系,包括与内部员工、顾客对象、政府机关、社会公众、传播媒体等的关系。因为营销管理、公关管理不当,也是造成营销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
2.2.4.配备专业人员和组织,加强对营销危机引发因素的评估与预测,建立有效的营销危机预警机制,并且要居安思危,制定营销危机处置的预案,提高应对营销危机的能力。任正非《华为的冬天》告诉我们,企业要在高速发展的“春天”对可能即将来临的“冬天”(营销危机)进行研究、预备。
3、营销危机的处置策略
3.1 .减轻化解:公关策略
公共关系的核心是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公众对营销危机及有关企业的认识,正确评估营销危机造成的影响。这为企业处置解决营销危机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向有关人群,如社会公众、危机有关人员、内部员工、渠道成员、新闻媒体等进行情况说明及提出处理意见,消除或减轻业已造成的不良影响,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3.2 .主动出击:反抗策略
反抗策略指的是企业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危机因素对企业营销的不利影响。这是一种正面反攻的态势,需要企业正确判断营销危机的起因,并且条件是这种因素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企业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产品质量危机,那么企业可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改善生产工艺,限期提升产品质量,处理善后事宜,恢复产品形象。如果危机起因系企业不可控因素,则不宜采取此种策略,以免犯方向性错误。
3.3 .修正转化:转移策略
如果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遭遇营销危机,短期内又无有效措施改变,那么可以采取转移策略,包括产品用途转移、市场转移、资源转移等(王德胜,2008),以保存企业实力,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寻求新的更有竞争力的优势项目,从而化解特定范围内的营销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营销危机实际上也是企业营销的一个“转机”,抓住这个转机,企业的营销危机可能会变成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契机,虽然这种情况看上去似乎是企业的“无奈之举”。
3.4 .终极解决:创新策略
篇7
【关键词】诚信缺失;共有产权;民主;法治
赵本山在春节晚会上的那句台词成了我国目前社会诚信缺失的真实写照――忽悠,接着忽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诚信(按照东北的方言,叫忽悠)的现象屡见不鲜,从生活消费中的假烟、假酒、假药,到生产过程中的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从经济领域中的假批文、假发票、假纸币,文化领域中的假文凭、假履历、假招聘,到政治领域中的假话、假数字、假政绩;从各种形式的造假到各种手段的违约,从生产流通领域到公共部门,从企业、居民到政府,失信行为像“流感”,波及到了社会各个层面,不诚信在我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1]诚信缺失不仅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损失和严重损害,而且使整个社会产生迷茫和困惑、使民众对现实社会产生反叛心理。可以说,我国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由于诚信缺失所致的社会危机――这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意味着精神文明的倒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倒退到了只遵守丛林法则的野兽之间的关系。[2]对曾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的中国来说,这既是一种无情的嘲讽,更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因此,分析我国当代诚信缺失存在的根源,对于重构我国的诚信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文献述评
对于我国现阶段诚信缺失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说法:第一,产权不明、或者产权不清晰;第二,政府失信和政府错位;第三,诚信文化环境缺乏;第四,诚信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对产权主体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违法不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第五,历史根源。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传统文化的诚信关系侧重于人文环境之中,而不是体现在经济交往活动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计划经济下没有独立平等的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契约诚信关系;第六,中国当代人的道德素质差――诚信意识淡薄、唯利是图;第七,诚信教育缺失和道德教育虚化;第八,我国失信的收益高于失信的成本。
可以说,上述各种说法涵盖了我们几乎能够想到的诚信缺失的一切原因,但这样面面俱到往往将我们对我国当前诚信危机的根源的探讨和对构建我国(健康的)诚信体系的努力引入歧途,甚至让我们迷失方向。我国目前的诚信环境缺乏、中国当代人的道德素质差的说法,却似是而非,这不过是我国目前诚信危机的一种表象而已;而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缺乏独立经济主体间的契约诚信关系的说法,更是将我们对当前诚信危机问题的分析引向了历史唯心主义,也无助于我们构建诚信体系。经济学研究,重要的不是将结果归结到我们无法改变的因素上、而是可以人为改变的因素上。另外,诚信教育缺失和道德教育虚化的说法,同样有些似是而非,因为理性的人总是在既定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当造假、忽悠(比诚信)可以获得更多利益时,没有人会考虑这是否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的。试图用道德说教的方法来构建我国的诚信体系,似乎并不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经济人”、忘却了人与生俱来的趋利避害性、忘却了道德伦理之类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的著名论断。而将“唯利是图”当作道德素质差的一种行为,更是经济学知识贫乏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表现。
至于我国失信的收益高于失信成本的说法,虽然说不上错,但这并没有给我们提供新知识,这是任何一个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说法。作者比较赞同产权不清晰、政府错位和缺位、以及诚信管理体系不健全的说法,但这仍不是作者试图探讨的我国诚信危机的根源。
二、案例分析
2006年,有位博士生经历了一件小事――给导师当助教(有报酬)。原本,学生给自己导师当助教,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关键是有报酬,这自然涉及一些制度安排了。问题是,这个报酬既不是导师自己出、也不是导师的科研经费出,当然也不可能是哪个私人出,而是另有门道,总之是纳税人出。
半年过去了,助教的聘期也就完了,最后自然涉及到一个对助教工作的考核问题(此考核关系到助教报酬中的绩效工资)。那位仁兄偏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人,而且偏又喜欢自作聪明,以为导师安排的工作都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的,绩效不说是优至少也应该是良了,也就如实填报考核材料。结果是,发放绩效工资时,那位仁兄除了其中一月的绩效达到最低考核标准外,其它几个月的绩效成绩皆不达标(绩效工资自然为0了),再一看其他助教的绩效考核情况,几乎全是满分。他心中郁闷:难道这些兄弟姐妹们就比我做的事情多、完成得好?遂问有关人士绩效成绩达标的标准是什么。有关人员答曰:每周十六小时的工作量――即每周两个工作日的工作量――即每周40%的工作时间需要用在助教上。
那位仁兄觉得被忽悠了,而且还只有郁闷的份,有理无处说,也不好说什么。别人早有规定,你自己不去看,偏要当“瓜娃子”,有什么办法呢?同时,他也迷惑:那些绩效考核满分的兄弟姐妹们(这批助教原则上要求的都是博士研究生)还要做科研吗?如果说助教的工作与其科研一致,那倒好说,如果不一致呢?而据那位仁兄所讲,助教的工作大多是些杂事,与科研几乎不沾边。事实上,导师们也不可能安排那么多工作给自己的学生,因为,不管是对学生(博士研究生,可不是小学生)还是导师来说,科研永远是第一位的。
根据那位仁兄提供的信息,一个比较可靠的推论是:那些绩效成绩得满分的助教们大多是“假打”――谎报工作量、忽悠助教绩效考核的有关人员;而这些考核者呢,由于核实助教的实际工作量的信息费用极大(事实上也不可能核实),再加之,绩效工资又不是他(她)私人的钱,而是公家的钱,实际上是纳税人的钱(但纳税人对该项绩效工资的资金发放完全没有发言权的),所以,只要没有人追究(纳税人都不追究,谁又会来追求助教们在填报工作量时是不是撒谎了呢、考核工作人员是不是没有尽责呢)、自己不贪污挪用,管他助教们是不是在说谎、是不是在忽悠自己呢;而就算有上司来检查,我也可以拿出绩效考核表、管理助教的规章制度等等形式的资料来应对,当然,上司与他(她)的处境是一样的、也是不会真正地在意助教究竟做了多少工作量的(其导师在意呢,却又不由他来考核)。
撒谎、忽悠就这样有了市场需求,而且也为社会培养了“忽悠人才”。试想,要是还有下次,理性的那位仁兄还会“不识时务”、当“瓜娃子”吗?忽悠比诚实有利(忽悠,绩效工资可以得全额;而诚实却不行),理性的人当然是“人往利边行”了。
到此为止,我们似乎可以对我国诚信缺失的根源问题作出回答了:共有产权及其派生的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就是说谎-忽悠流行的罪魁祸首。如果那些绩效工资是由考核人员的钱来支付,他(她)会容忍你助教的忽悠吗?他(她)会重形式而不重实质吗?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产权处于公共领域呢?
三、对我国诚信缺失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产权处于公共领域,不外乎有以下三种可能的原因:第一,有些产权法律没有界定其归属;第二,法律界定的公有产权或共有产权;第三,经济产权与法律产权相分离,也就是法律产权的实现成本很高,以至于使部分权益不能得到实现,而留在了公共领域。这两种情况,在我国都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大量的国有资产以及庞大的财政资金就是就属于公有产权的形式。法律规定的个人权益受到了伤害却得不到(充分的)补偿,就是经济产权与法律产权严重分离的表现。
对于第一种情况,那是产权的初始界定的问题,在此不多言。对于第二种情况,有一个疑问需要回答:那就是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已有庞大的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却并没有出现我国目前的诚信危机呢、或者没有出现我国这么严重的形式主义呢?这说明我国的国有资产和公有资产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区别。区别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是私有制社会,其国有资产是属于公民的、其公有资产是属于纳税人的,其纳税人和公民有效参与对国有资产和公有资产使用的监督程度要比我国的公民和纳税人要高。也就是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共有资产和公有资产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共有产权,而是具有部分共有属性的私有产权。可以说,我国公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上盛行忽悠、作假,是与我国这些产权的共有程度高有关的。为什么我国的公民和纳税人有效参与国有资产和公有资产的使用监督的程度比较差呢?这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民主建设的问题。
我国诚信管理体系不健全、政府和司法部门违法不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可以说是经济产权与法律产权严重分离的关键,而诚信管理体系健全和有效与否又严重依赖于政府和司法部门能否严格遵守法律。而政府和司法部门能否严格遵守法律,又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政治性质――是法治社会还是人治社会。当法律不能体现人人平等的时候、当权力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时候,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人们可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一切的诚信管理体系都是虚设,机会主义的撒谎-忽悠大行其道就成为必然。[3]如果是法治社会,法律是所有国民的行为准则,谁要是侵犯了别人法律上的利益,法律就定然会给予足够的惩罚,以使其得不偿失,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共有产权存在;失信的成本就会大于其收益,理性的经济人就自然会选择诚信而不是失信。在各种强制规则的约束下,诚信从理性选择慢慢就会演变为习惯,久而久之,习惯也就成为了自然。
说来说去,我国诚信缺失或诚信危机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纳税人对财税资金和公民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缺少有效监督机制,二是我国的法治程度还比较差。简而言之,对于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富有的和谐社会来说,民主与法治是两根不可或缺的柱石。
参考文献:
[1]魏昕,博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篇8
理论根源
政府信用理论虽然没有被系统、完整地提出过,但是其它理论学派却给这一理论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委托—理论被广大学者认为是政府信任的理论基础之一,而委托—情况下的信息不对称也恰恰是政府信用危机的理论根源。公众将行政权委托给政府,是委托人,政府是公众委托的人,政府根据公众的授权采取行动完成委托的公共事务。而委托人要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就需要了解人本身以及客观环境的完全信息,了解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可以限制人的机会主义。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信息的天然垄断性,另一方面政府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这些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使公众对政府监督约束困难。在政府权力缺乏有效监督约束的情况下,委托人和人的关系可能完全颠倒过来,人由于掌握着公共权力而成为管理者。这样政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出现反客为主漠视委托人意愿的现象,使公众的意愿和利益得不到回应,公众也就无法再信任政府。
体制根源
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不规范。尽管政府行为的失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政府未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不能满意的回应公众的期待和信任。受封建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规范,某些管理者超越公众给予的委托权力。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或者相互争夺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约束、监督制度不完善。在实际生活中,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机制缺乏应有的力度,监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行政监督中监督主体过多、监督无力和监督职能不明确以及缺乏独立性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导致权力机关监督几乎流于形式。
三是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政府决策危害了公共利益时,应对主要的政府责任人给予一定的惩罚,让失信的行为和失信的责任、后果相对应。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人员的权责主体很难划分明确,即使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行政程序规则,当面对行政责任问题时,无力追究或者是不去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行政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对于政府官员的晋升考核机制不健全,过于看重政绩和经济效益,忽略了把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也作为一个考核标准。
能力根源
(一)财政能力有限
政府的存在和运作需要庞大的财政开支,如果财政能力弱小就会限制政府行政职能的履行。而政府行政职能的履行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使得政府的政策执行缺乏物质保障,政策执行不力。财力的缺乏也会导致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滞后,像教育、卫生、医疗、水电、交通等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二)行政运作的能力低效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几经调整、精简,但至今仍存在机构臃肿、行政低效的局面。在同样的财政能力条件下,一个运作能力强、可以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机构,毫无疑问会比一个低效能的行政管理机构更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令公众满意和信任。
(三)意识形态的动员能力较弱
在制度经济学中,意识形态是非正式制度安排最主要的内容。价值观念、社会道德、风俗习性等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正确的理念引导正确的行为,而错误的理念也常常导致错误的行政行为。政府危机表面上看是行政行为失范,但是从深层次上看是由于价值思想观念引起的。对于政府来说,通过意识形态来调整和改变公众的价值偏好,使其意识形态能为公众接受,政府就会有很强的威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相反如果政府的意识形态的动员能力很弱,就很难使得政府的意识为大众接受。
(四)制度能力的短缺
提供制度规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功能和职责,政府根据社会需要设计和组织实施新的制度安排,来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也根据制度来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设置合法的空间,来构建、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制度同样也是“经济人”行为选择的一个约束。制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信任生成机制,由于一些政府无法维护制度的权威性,无法有效的执行制度,才会直接动摇公众对政府权威的信任。利益根源
一是政府官员作为“经济人”有自己的利益。政府行为的主体是同样具有个人私利的政府官员,当然也不可能完全超脱于现实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之外。在可能的条件下,他们都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特别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加注重追求自身利益,而这些行为目标并不是总能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吻合。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来自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来自于同政府行政官员打交道的感知和评判。当公众感受不到公正时,也就会动摇和瓦解他们对政府的信任。
二是政府机构也有自己的利益。实际上,政府机构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也有自己的利益,而且这些利益确实的存在着。随着政府机构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自不断提高,其自利性的行为取向也越来越趋于强化,甚至会被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所左右。
三是地方政府机构利益。市场经济要求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方为了追求高速的经济发展,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的运作,人为割裂市场、限制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当地方政府为了利益争夺运用种种技巧和策略博弈时,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用也就逐渐丧失了。
行为根源
(一)政府对市场的过度介入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市场的宏观走向、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让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处于主导作用。但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行政思维定势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行政官员角色错位介入本不应该介入的微观经济活动领域。政府角色错位不但不会发挥维护社会公正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而且只会成为信用体系的破坏者。
(二)政府行为不符合实际民意需要
有些地方领导在决策方面背离集体决策的原则,不走群众路线,不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功绩来制定某些脱离实际的政策,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效益,导致公众对政府的政策不予以合作,对政府也更加的不信任。
(三)政府行为的短期化和政策的不稳定性
树立良好的公信力要求地方政府在制订出台政策时必须保持高度谨慎的态度,政策出台后也必须持之以恒的加以贯彻执行。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及考核评估机制的存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诱导、驱使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绩效的激励机制。这意味着政府的政策不再是稳定和连续的,使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和稳定的预期,从而降低了企业或个人讲信用的积极性,同时也削弱了政府的信用。
(四)行政权力运行的法制化程度低
国家法律是保障国家正常秩序的关键,政府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基础上的。西方发达国家用了约150年的时间建立了相当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使得在市场经济下信用不再是单纯的道德规范,而更是一种法律要求。我国对政府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关行政法律、规章较为抽象,规范性和操作性差,导致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执法犯法等滥用权力的行为。
(五)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
我国政府信息偏重保密,公开程度较低,许多涉及公众利益的规范文件不向利益关系人和公众公开,公众也没有任何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政府信息不公开,公众对政府缺乏一种信任的基础,即使政府政策努力追求合理,也难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投机经济平衡监管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目前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距离上次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仅仅十年。纵观世界经济,为什么全球或局部性的金融危机反复出现?为什么它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它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人类应该如何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探讨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寻找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一、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
在自然科学领域,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一旦自然界的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被打破,带来的是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本文认为: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一种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一旦经济生物链和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必然带来经济灾难或金融危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与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在很多层面是相通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链模型:在草原上,生活着狮子和羚羊,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开始点,处于生物平衡的状态。假设狮子的数量开始上升,那么在一定时间内,羚羊开始减少,草原开始茂盛,结果就是狮子被饿死,羚羊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草原开始减少;随着羚羊数量增加,草原开始减少,狮子也获得更多食物开始增加;当草原开始减少,羚羊会随之减少,其后是狮子因食物不足而减少;羚羊减少后,草原又开始增加……狮子、羚羊和草原之间正是在反反复复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绝对的平衡。假设狮子过度发展,最终吃光了羚羊,或羚羊过度发展,吃光了草原,结果就是一起毁灭,这就是自然界的危机。
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如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当某个环节过度发展,最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而严重的失衡状态就是我们谈到的危机。经济本身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各个环节不同步发展也是客观现象,但是当某个环节的发展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则最终会打破经济原有的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经济或金融的危机状态。以金融、房地产、其他实体经济为例,当金融和地产的过度发展最终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透支了实体经济的血液之后,最终金融和地产也会因为缺乏真正的血液而崩溃,这就是目前经济的危机状态。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所以本文在论述时没有加以详细的区分。
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活动中的过度投机行为,而政府在监管信用交易(投机交易)方面的缺位加速了危机的爆发。
1.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投机活动无处不在,但是最容易发生在哪里呢?“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哪个行业利润高,哪个行业就容易产生投机行为,利润越高,投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
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其起源都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这恰好反映出一个问题:金融业和地产业在危机爆发前存在着利润过高和规模过度膨胀的情况。可以说,过度投机使这些高利润甚至是暴利行业过度膨胀,最终助长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自然界,如果某个物种过度发展,便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物种的发展,进而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在经济领域同样如此,过度投机使某些行业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规模,同时其他行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空间,最终使经济失衡导致危机的发生。
2.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举例来说明:目前,世界上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相关资料表明: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著名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交易对手出现的流动性危机,都是源于高财务杠杆率支配下的过度投机行为。美国投资银行平均表内杠杆率为30倍,表外杠杆率为20倍,总体高达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2.5比1。
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保险等手段转嫁风险给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但是过高的风险总是要有人来承担,保险公司或基金公司也存在因为承担不了风险而破产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个金融链条看似完美,但是一旦有哪个环节因为不堪重负倒下的话,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
为什么房地产行业也容易发生危机呢,按揭贷款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一个不好的作用,三成首付、两成首付甚至零首付都是变相的杠杆交易。当杠杆交易失去控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债务和虚假的投机需求,给实体经济带来根本性的破坏。所以政府对杠杆交易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当任何一种经济承担了它本身不能承受的风险,这种经济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垄断企业借助其垄断地位,很容易使其处于一种无法破产的地位,这样便造成一种局面:经济景气时股东赚取高额的盈利,危机时则要动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来拯救。这就是经济中经常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就是说,当你把某种经济风险全部交给市场中的一个经济体承担时,如果这个经济体本身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危险最终还是要由政府和纳税人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主动承担并监管这种风险,否则的话风险机制就形同虚设。
自由竞争也会导致生产过剩,但是自由竞争产生的生产过剩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因为任何经济都有波动性,这种波动的幅度在健康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当垄断行为大大加剧了经济过剩,使其有可能超过经济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危机。
2.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1)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发放。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金融危机,均含有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因素,这其中,按揭贷款的发放是诱发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先是放贷给放贷给生产者,当消费不畅时,又放贷给消费者。银行按揭贷款的发放对于刺生产激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人为放大了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做法最终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够获得资本的行业过度发展,另一方面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自买自卖,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窗口,通过过这个窗口,投机者几乎轻而易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自身,这和借钱给赌徒几乎没有区别。(2)认真监管期货交易及其资金来源。期货交易是投机交易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巨额亏损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东航和国航等企业在期货交易领域均出现过巨额亏损,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抑制企业的投机冲动监管企业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经济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防范企业投机冲动,尤其是借贷资金或挪用资金进行投机的冲动,切实保护企业运行的安全。
3.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减税、政府出资救市等,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体纳税人贴补少数投资者的非议,而且是以牺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提高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响了其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会拖垮政府,冰岛政府破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具体设想如下:
政府对高利润行业或垄断行业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税收的主要部分用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交由国家专门机构采用稳健保守的方式管理该基金,以便在危机来临是能够提供最大程度的缓冲,为化解危机争取时间。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分级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的目的是调节各行业之间的利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投机对正常经济产生的破坏作用;其次,当危机真正来临时,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去应对危机;再者,专门机构还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探索一套稳定经济的管理模式。
四、结论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中的过度投机行为和信用交易的失控。政府不应该将经济危机风险交给市场去承担,而应主动监管金融风险,并征收投机税或暴利税建立危机应对基金,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维护经济稳定,探索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篇10
布伦纳对战后资本主义利润率长期趋于下降的解释引发了一场争论。在围绕布伦纳的争论中,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调节学派的代表人物米歇尔•阿格利埃塔在其文章《新的增长机制》中,反驳了布伦纳关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资本主义将日益走向萧条和危机的观点。阿格利埃塔认为:“布伦纳对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这并不能代表世界经济的历史。他的书虽然也涉及了德国和日本,但主要还是以对美国的分析来阐述他的全球观点。”[2]米歇尔•阿格利埃塔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是基于其研究出现了以小见大的问题。本•法因等人则从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方面进行批判和研究,认为“布伦纳的理论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1)布伦纳对资本主义竞争和积累的理论分析体现的是亚当•斯密和主流经济学而不是的本质;2)布伦纳忽视了货币在资本主义危机中的作用;3)他完全忽视了生产和金融的国际化。”[3]
二、西方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肯定与发展
克里斯•哈曼、安德鲁•克里曼、路易斯•吉尔和罗伯特•布伦纳都跟随约瑟夫•吉尔曼和萨恩•马格在20世纪60年代工作的足迹,对利润率的趋势进行了经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形成如下共识:第一,利润率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下降的;第二,从80年代初期起利润率开始部分恢复,但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又出现停滞。虽然以上学者都承认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但是其研究视角还是有所不同的,本文主要考察上述西方学者对布伦纳经济危机理论的肯定和发展。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和弗雷德•马格多夫(FredMagdoff)题为《金融内爆与停滞趋势》的文章,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战后繁荣结束以来,实体经济中的生产和投资一直处于停滞趋势,资本主义就通过使经济金融化的方式来弥补停滞趋势的后果,这使金融泡沫恶性膨胀并和实体经济的表现越来越脱离,这最终导致了当前美国和世界的金融危机。福斯特和马格多夫虽然也从实体经济层面考察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但是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实体经济层面,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脱节是造成当前经济危机的根源。从这个视角出发,他们似乎超越了布伦纳仅将当前经济危机原因归因于全球制造业过剩这一实体经济层面。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将当今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利润率的不断下降,而利润率的不断下降又是由全球制造业生产过剩这一因素引起的。上文梳理的西方学者都是从利润率下降这一角度进行论述经济危机的。以下梳理的西方学者则从布伦纳论述经济危机理论的另一个维度———生产过剩进行阐述其经济危机的理论。
弗朗索瓦•沙奈和路易斯•吉尔(Gil,l2009)都认为,当前的经济危机不是工资不足造成的消费不足危机;是积累过剩与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的生产过剩危机[4]。他们从生产过剩这一角度论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布伦纳论证危机理论的路径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他们没有从利润率下降这一视角出发去论证,没有用更多的经验数据进行阐述,相对于布伦纳用大量数据进行论证显得缺乏更强的说服力。以上西方学者都是从生产过剩或利润率下降这两个视角中的某一个进行论述的,和布伦纳的危机理论相比有一定的片面性。英国著名学者克里斯?哈曼则从这两个角度比较全面地发展了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他对发达工业经济体(即实体经济)所做的研究显示,“自上世纪60年代末直至上世纪80年代的早期,平均利润率出现了很大的下降。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和上世纪90年代反复出现了突发的复苏。但直至2000年,利润率仍未回升到在‘二战’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那个水平。”[5]克里斯•哈曼承认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并认为“当前危机源于60年代末以来的利润率下降压力。资本主义体系对这一压力的反应就是通过工资和工作条件的恶化来提高剥削率,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破产这样的资本破坏,这些反应不足以维持利润率的原有水平,因此,也造成了生产积累率的长期低下。积累率低下的副作用之一虽然是暂时减缓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是,在剥削率上升期的积累率低下,扩大了资本主义体系生产商品的能力与市场吸收这些商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源于‘消费不足’本身,而是由于不能以增长的投资品需求替代已失去的消费品需求,即积累不足”[6]。哈曼通过用实证分析,考察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并论证了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差距的拉大最终导致了生产过剩。从这个维度讲,哈曼的经济危机理论与布伦纳的经济危机理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对于生产过剩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两者的论述则不尽相同,哈曼认为生产过剩产生的原因是不能以增长的投资品需求替代已失去的消费品需求,即积累不足。虽然布伦纳提出利润率的不断下降造成生产过剩,但其未像哈曼那样进行有逻辑的论证。
三、结语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