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篇1

关键词:低年级 小学生 阅读能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182-0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听、书、读、写”能力培养关键[1]。在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所占教学比重也最大,在培养小学生入学早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效果明显。本文对提高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技巧总结如下,可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课改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因材施教,根据低年级小学生个性特质实施阅读教学

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积淀和反映。个性虽有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2]。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倾向性越来越鲜明,个性特质也越来越固定。很多家长认为性格直爽、认死理、爱表现的孩子不够乖,高分和听话才是典型的好学生。实际上,小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是一个优点。从阅读教育的角度来说,活泼外向的小学生,教师可巧妙利用其个性特征,有效渗透教学理念,培养阅读爱好,抓住思维动向,善意鼓励,这样教师很容易和小学生产生教学互动,对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事半功倍。但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关注小学生个性结构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引导其个性特质正向发展。

二、注重低年级小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培养阅读兴趣

有学者指出,给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学龄初期应尽早着手阅读量的积累[3]。帮助其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读物,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给小学生推荐各种好书,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比赛,鼓励小学生订阅、购买、和同学互换读本,培养小学生去图书馆阅读和逛新华书店的好习惯,为学生搭建图书角、好书推荐活动等平台。书籍内容可涉及国内外优秀儿童手绘本、故事、漫画书、少年系列读物、童话书、拼音读物等。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量的积累,不但能丰富小学生的知识面,更为今后逐步培养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形成良性影响[4]。增大阅读量,激发小学生阅读潜能,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当前新课的改发展趋势。

三、运用有效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际引导式教育协会”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引导式教育”的理论由匈牙利学者AndrásPeto不断探索后所创建,是指通过他人的引导、诱发和教育,采用综合的康复手段,调动患者的自主运动等各方面的潜力,以娱乐性和节律性意向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和参与意识[5]。以此来促进功能障碍者的改善。该法目前广泛应用于小儿医学康复领域,是国际公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6]。在发达国家,通过将其融合在幼儿园、中小学文化课教育和康复训练当中,取得了不菲的疗效,深受家长及社会欢迎。此法在欧美、日本及香港等地非常盛行,近来来,在我国也取得长足发展。将此法运用到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上,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均是刚入学的儿童,从幼儿园大班和学前班升入一年级,爱玩爱说,自理能力较差,行为自由,注意力爱走神且集中时间短。对事情的观察单一,注意内容多与兴趣、情感有关。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低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上课不够专心、回答问题有困难、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等现象。有的小学生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有的爱磨蹭,写作业慢。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小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如果能运用有效引导,则可以使低年级的小学生从以游戏为主的生活顺利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生活阶段。结合小学生此期的特点,运用引导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没有科学的引导,不仅影响到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会给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留下潜在不良影响。低年级阶段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期,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和高年级小学生有所不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循序渐进,灵活运用适合其年龄阶段和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全面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语文素养,为将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课外阅读,2013,(2)106.

[2]刘玉娟. 小学生阅读动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中国特殊教育,2012,(10):90-95.

[3]Watkins M W,Coffy D Y.Reading motivation:multidimensional and indeterminat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4,(10):58-60.

[4]李虹,伍新春,张洁,等.不同形式分享阅读对儿童字词学习和阅读动机的长期影响.教育学报,2010,06(5):89-95.

篇2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快乐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学工作的体系完善,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更好的开展学生教学工作,本次研究针对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将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的实际研究对象,针对当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行充分的理解,希望能够实现更加完善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识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一、快乐阅读体系的构建

快乐阅读的教学模式具有其独特的特征性,根据实际的理念引导进行体系的构建,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实际的工作部署。本次研究就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的快乐阅读模式进行分析,掌握了低年级学生的快乐阅读体系模式[1]。通过放声朗读的途径解放学生天性,以角色体验的方法促进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创造力拓展创编故事情节,展现学生剧本演绎的能力。以解说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学生的想象力感受阅读中的画面感觉[2]。

二、快乐阅读教学策略部署

在构建快乐阅读体系的教学模式中,还应当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部署,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展开的快乐阅读模式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为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科学的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工作,还可以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升传统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特征进行因材施教的策略实施,关注到学生实际的思想倾向;积极的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阅读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对实际的阅读教学产生兴趣,并自主的积极学习[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快乐阅读理念的分析,从构建快乐阅读的教学体系入手,进行科学类型的分析和对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开展快乐阅读的教学策略部署,关注到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良好的建设性意见作为扶持的条件。希望能够通过关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进而保证工作的开展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效果,为促进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黄玉芬.让童心童趣徜徉在快乐阅读中――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2,08:39-40.

篇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教育部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方面,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要注重情感体验,具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加强低年级的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读、说、写、思、画等能力。本文就针对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训练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低年级 小学语文 阅读训练 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核心部分,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而低年级的小学语文训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主要是要求学生要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不断地引导学生的课文语音来朗读准确,且句子通顺,课文朗读流利,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趣味阅读,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且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在课堂上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因此,低年级老师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一些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积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趣味阅读,进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角色扮演,让学生爱读以及教师示范,让学生会读等几种阅读方式。下面就针对这些具体的阅读方式展开分析与讨论。

1.1 情境创设,让学生想读

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可有助于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有效的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地引领学生进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并且在课堂上应与学生一起朗读、表演,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以此来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譬如: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相关课文时,可采用猜谜语的形式,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让学生联想相应的课文情境,进而积极的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有效的促进孩子快速的进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能够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1.2 角色扮演,让学生爱读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表演又是他们展现自我的方式。因此,老师在课堂中应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不断引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中,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体验到表演的乐趣,进而也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譬如:老师在讲相关课文时,可根据相关课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角色的划分,进而积极引导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角色扮演式阅读,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1.3 教师示范,让学生会读

模仿是小孩的天性,不仅喜欢模仿大人,而且还喜欢模仿老师。因此,老师应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孩子做好表率,起到一定的模范引导作用,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起孩子的好奇之心,进而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语感,以此让学生在充分获取文本信息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做好示范作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4 表扬激励,让学生乐读

表扬与激励是孩子进步的动力。因此,老师在阅读课上要积极的表扬有进步的学生,以此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倘若有的学生读书声音很大但缺乏一定的朗读感情时,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在夸奖孩子的声音洪亮时,还要积极地引导孩子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及时的鼓励孩子,以此来让孩子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以及阅读的乐趣。

2.多元结合,享受阅读

要想加强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训练,不仅要趣味阅读,激发兴趣,还要多元结合,享受阅读。而多元结合主要包括:读说结合、读写结合、读思结合以及读看结合等方式。下面,就针对这几种方式具体展开分析与讨论。

2.1 读说结合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时,读与说是有效的结合体。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效结合。譬如:在课堂上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发相应对话,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2读写结合

写作离不开读书,而将读与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使孩子能够模仿所读课文而写出生动形象的句子。

2.3读思结合

没有思考的朗读是无效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能够将读书与思考有效的结合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而了解到作者的写作用意,以此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理解能力。

2.4读看结合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难以理解复杂的课文。因此,小学的课文大多都配有栩栩如生的插图,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课文中配有插图这一优势,积极的引导学生在读课文之前要先看插图,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结 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让阅读能够拓宽到学生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因此,老师在阅读课堂上要创设一定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多元结合,使学生能够享受阅读,进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先珍.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读与写(上,下旬),2014(13)

篇4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低年级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言语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而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好每一节课的40分钟抓好低年级阅读教学呢?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认真抓好读书模块

教学实践表明,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和默读,既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又是提高小学生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既然是能力,只有靠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既然是理解内容的有效方法,老师就要经常运用指导朗读、默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要一点一点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默读能力;要更多地通过听读体会和朗读体验来理解内容,而不是靠讲解来理解内容。因此,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抓读书这一环节,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读书机会,要把朗读、默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得每个学生依靠在课堂上“读”的训练把每篇课文读熟,逐步培养和提高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正确地读,就是要求学生能流利地读和有感情地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所谓正确,要求学生读每个字都要发音正确,特别是要读准生字的字音;用普通话读,要杜绝地方音;还要读好轻声、儿化等。二要做到能按句逗停顿地读;三在读长句子中和段落之间需要停顿的地方,会自然停顿。

二、抓好理解重点词和句子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词、句训练着重抓哪些?要抓较难理解的重点词,如古诗《静夜思》中的“疑、举头、思”;古诗《草》中的“离离、岁、枯、荣、尽”;课文《小兔和树的对话》中的“叶绿素、花青素、蒸发、保护膜”等。抓对于表达句子的意思起较大作用的关键词,如,《蓝树叶》中的“小声、吞吞吐吐、皱着眉头、不由得”。抓用词准确生动的好词佳句,如,《秋天》中的“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数星星的孩子》中的“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抓对于表达课文内容有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温暖》中的“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吃墨水》中小说的话:“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理解词、句,学习积累和运用词和句,也是词句训练的重要方面。首先,要结合讲读,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义、记住字形、大部分能够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懂得意思,才能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成为积极词汇,才能灵活运用。而反复运用又能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促进对字词的积累。其次,要重视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句子并学习运用书中的句子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此外,熟读和背诵有助于积累语言,有助于用规范的书面语言纠正不那么规范的口头语言,以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正如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钢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活灵活现的情境、开展有趣的竞赛、巧设生动问题、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等。例如我在教学《蝌蚪找妈妈》一课,可从课题处设疑:①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②小蝌蚪的妈妈究竟去了哪里呢?③最后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吗?怎么找的?……这些新奇的问题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设疑还可在字词处设疑、在句子上设疑、在插图处设疑、在标点处设疑、在课文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只要能找准设疑点,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一般说来,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课教学时,学生就会“热”一下,过几分钟时间,又会“冷”下来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醒学生,或结合教材,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不能让其松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四、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尤其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教师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支持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点点滴滴积累于平时,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形成,从而让小学生在平时阅读中享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

参考文献:

篇5

一、追问中年级阅读教学――反思教学中的脱离实际。

许多中年级语文教师往往没有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意识,教学中随意而为,造成了如今的中年级阅读教学课堂,或浅显之如同低年级阅读教学,或深奥之甚于高年级阅读教学。真真正正的中年级阅读教学所见甚少。

1.终日不见太阳的阴暗角落――中年级阅读课堂的低年级化。

因对中年级学生现状的不了解,χ心昙督滩谋嘈匆馔嫉牟焕斫猓对中年级年段教学目标的不掌握,教师在中年级的课堂上仅仅采用了以讲读课文,疏通字词为目标的典型的低年级阅读教学模式。

2.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中年级阅读课堂的高年级化。

强迫中年级学生去接受高年级,甚至中学才要求掌握的语法知识,在如今的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事实。这样的课堂,脱离的了学生的实际,如同空中楼阁般让人目眩神迷。

二、正视中年级阅读教学――探求在教学中基于学生,凸显年段特征。

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造成了现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低年级与高年级教学的严重脱节。教师往往只会教低年级或是高年级,而对中年级感觉无从人手。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了解学生,瞄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凸显年段特征,才是解决中年级阅读教学诸多问题的第一步。

1.众里寻他千百度――中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

(1)学生已经积累了初步的语文学习知识和经验。

通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1600~1800个常用汉字,积累了五万字左右的阅读量,习得了初步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并非白纸一张,而是有一定基础,可以适当进行自由阅读的独立的阅读个体。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在阅读教学的目标设定中,就应该适当提高要求,提高学生可以自我运用已有学习知识及经验的机会及场景,帮助他们学习迁移,举一而反三。

(2)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的意识、能力和比较良好的有意注意力等。

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讲解,自己吸收掌握的简单模式。依靠着自己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于文本,对于教师的讲解有了自己的判断及想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基于自己独立思考后的解读,更有深度,更具个性。

(3)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习惯正处于形成、巩固的关键期。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倒退,有重复。中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教学中提供学生充分的时间及机会去形成及巩固已经初步形成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力、习惯。

2.拨开云雾见青天――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关键词。

(1)衔接,中年级正处于转折时期,就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来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过渡作用,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侧重,过好段落关,是中年级阅读教学之“特殊使命”。中年级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文,精选教学内容,瞄准那些典型段式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读懂段落,认识一些基本的构段方式,

(3)兼顾,中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要凸显段的教学,还应左顾右盼,兼顾字词句和篇章教学。在字词句方面,中年级特别要强化长句子的教学,教给学生理解长句子的方法;同时,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是要逐步建立篇的概念,为高年级的阅读打下基础。

(4)融通,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方法在吸纳低年级“趣”的基础上,要逐渐向“情理相生”过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字中的情趣和理趣。“情”“理”融通,深化“趣”味,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3.守得云开见月明――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必须坚守的两个方面。

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坚守以下两个方面:

(1)落实词句教学,强化双基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在结合文本内容的感悟之中,词句教学等落实工具性特点的教学内容不能被忽视,只有这样才能由“教课文”变为“教语文”。

(2)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篇6

一、唱读现象形成的原因

唱读这一教学“顽疾”的出现并非朝夕之间,而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师生双方“左右用力”形成的结果:

(一)学生方面

低年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并且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各种呵护和过度保护中长大,这类孩子平常说话就有些娇惯,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缺乏一些正确的引导,声音越来越娇气,久而久之发音习惯被带到朗读中,从而使得朗读时也带着唱腔。其次,低年级学生尚属启蒙阶段,认识的字不多。朗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会习惯性停下来拼拼音,慢慢便造成一字一顿的读法;此外,除唱读外,还有一种更为“高阶”的错误朗读方法,即“喊读”。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十足,喜欢用自己认为最嘹亮的声音向老师和同学证明,因此,当朗读变成“喊读”时,一些唱腔也就避免不了了。

(二)教师方面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说,自身的发音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模范作用,如果教师发音不准或是带有一些唱腔和地方口音的话,学生“唱读”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次,因为朗读不是考试和重点测试的内容,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就没有过多考虑关于正确朗读的指导,只专注于让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最后,过度地要求齐声朗读也是学生“唱读”现象严重的催化剂。由于朗读水平并不均衡,学生在齐读的过程中基本都会存在互相等待的情况,要么拖着一个音等着其他同学赶上来或是快读赶上同伴,于是唱读自然而然产生了。

二、预防和纠正小学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出现唱读现象并不可怕,只要语文老师冷静下来,对该“病症”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地进行引导,是不难“治愈”的。下面,笔者列举自己在教学中对预防和纠正小学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的常用对策。

(一)顺应特点,着力预防

小学低年级学生很在意“标签”,并且会下意识向别人给予的“标签”靠拢。作为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在朗读方法上给予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标签,通过各种方式暗示学生“你们已经长大了,不要再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拖拉和娇气”;其次,在进行朗读之前,一定要重视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有的学生唱读是因为不知道文章或词句的字面意思,一旦他们了解这句话或这篇文章的节奏,唱读情况便能有效消除了。比如《小河与青草》这一文章,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大致跟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来;最后,要想从根本上防止唱读情况,还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简笔画等,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有效预防唱读。就《怀素写字》这一内容来说,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有效呈现。

(二)提升能力,正确引导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一定了小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发展。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定要突出阅读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现阶段,虽然经过一定的改革,我国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已经将阅读教学放在了首要的地位。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水平,还有待继续提高。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这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兴趣,不喜欢阅读。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所以阅读的时候也就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再者,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体会不到其文章中的意境,只一味的生搬硬套,既未得神也未得意,久而久之,就会对阅读产生一种抵抗的情绪,不欢喜阅读。

(二)学生阅读对象单一

语文的阅读教学不应只是局限于语文课本之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以小学的书本教材记载根本不足以体现中国文化以及我们母语的魅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保证正常的课本教学外,应该鼓励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把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学生的阅读环境较差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主动学习成长的阶段,所以我们要为其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一般来说,小学生能够接触的环境主要就是学校与家庭,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为其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其影响。在学校,教师应该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家中,家长应该在教导孩子的同时以身作则,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解决办法

(一)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提高阅读水平,提升阅读效率。对于正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来说,玩才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如果在阅读教学中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中的乐趣,他们就会对阅读产生一种抗拒的情绪,即使是阅读,也不过是在应付老师,敷衍了事,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的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让同学们活跃起来,甚至是,让课堂变成一个游乐场,让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在学习阅读,而是在进行一种趣味十足的阅读游戏。

在阅读教学中,想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突出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每一人都感觉到自己在参与,而不是可有可无。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安排一些课堂活动,甚至是做一些游戏,这些活动或者是游戏,可以是以个人为单位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但是一定要确保每一个人都在参与,通过学生自己之间的彼此交流,将情绪带动起来,变相的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升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老师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提高,有意识的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其实,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体会到文章的意境,阅读就会变得像是看电视一样,文章中情节和故事就会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融入到文章中,慢慢的喜欢上阅读。而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的同时,也要倾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小学生的知识有限,对于文章的认识更是肤浅,如果不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去用心思考,那么,即使能够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思维,也起不到良好的学习作用,如果不懂得思考,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只会将阅读当成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学习,对于文章中的知识和文章中对于词汇的运用就不会有意识的记忆,就会造成只读不记不学的现象,就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违背了基本的教学目标。

(三)加大课外阅读量

课本上的知识和文章终究有限,想要快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自由阅读的良好习惯,这方面,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学校,老师在传授课本上的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意识的延伸出一些有关联的健康的书籍,并且鼓励学生去阅读去学习。在家的时候,家长要做好监督和陪同工作,在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的同时,跟着学生一起去阅读,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慢慢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篇8

一、抓好读书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和默读,既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又是提高小学生理解内容的一种手段。既然是能力,只有靠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既然是理解内容的有效方法,老师就要经常运用指导朗读、默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要一点一点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默读能力;要更多地通过听读体会和朗读体验来理解内容,而不是靠讲解来理解内容。因此,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抓读书这一环节。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读书机会,要把朗读、默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得每个学生依靠在课堂上“读”的训练把每篇课文读熟,逐步培养和提高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正确地读,就是要求学生能流利地读和有感情地读的基础,也是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所谓正确,要求学生读每个字都要发音正确,特别是要读准生字的字音;用普通话读,要杜绝地方音;还要读好轻声、儿化等。二要做到能按句逗停顿地读;三在读长句子中和段落之间需要停顿的地方,会自然停顿。

二、抓好理解词和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词、句训练着重抓哪些?要抓较难理解的重点词,如,古诗《静夜思》中的“疑、举头、思”;古诗《草》中的“离离、岁、枯、荣、尽”;课文《小兔和树的对话》中的“叶绿素、花青素、蒸发、保护膜”等。抓对于表达句子的意思起较大作用的关键词,如,《蓝树叶》中的“小声、吞吞吐吐、皱着眉头、不由得”。抓用词准确生动的好词佳句,如,《秋天》中的“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数星星的孩子》中的“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抓对于表达课文内容有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温暖》中的“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吃墨水》中小说的话:“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另外,在课堂上还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词句、注意句与句联系的基础上,学习读懂一段话。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理解词、句,学习积累和运用词和句,也是词句训练的重要方面。首先,要结合讲读,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新词,做到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义、记住字形、大部分能够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懂得意思,才能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成为积极词汇,才能灵活运用。而反复运用又能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促进对字词的积累。其次,要重视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句子并学习运用书中的句子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此外,熟读和背诵有助于积累语言,有助于用规范的书面语言纠正不那么规范的口头语言,以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正如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钢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活灵活现的情境、开展有趣的竞赛、巧设生动问题、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等。例如我在教学《蝌蚪找妈妈》一课,可从课题处设疑:

1.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呢?

2.小蝌蚪的妈妈究竟去了哪里呢?

3.最后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吗?怎么找的?……这些新奇的问题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设疑还可在字词处设疑、在句子上设疑、在插图处设疑、在标点处设疑、在课文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只要能找准设疑点,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一般说来,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课教学时,学生就会“热”一下,过几分钟时间,又会“冷”下来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醒学生,或结合教材,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不能让其松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四、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一、就目前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堂现状分析

由于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大,教学整体模式还是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忽略了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目前小学生语文阅读课堂的分析,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上老师没有制定相对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是盲目的听老师讲解,不能有确定的学习目的。学习目标是对同学们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方向标,一旦出现学习目标模糊的现象,学生就像不知道要学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整体的总结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十分强,没有目标学生就像是盲目的学习,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老师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制定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外,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个性发展和同学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特别是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找到正确的个性发展方向。而现在的老师只是在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对学生注重的只是固定知识的教授,使得同学们缺乏实践的机会,不能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个性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即是进行教学反馈时,使用方法较为单一,不能使同学们的个性发展特点得到发展。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上,针对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以及所取得的进步或者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老师只是用"不错"、"挺好的"等等这些对能力描述模糊的词来描述,不能对同学们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实质性的引导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使每个同学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目前老师对待小学生阅读教学的这种态度,不仅仅对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提高没有帮助,还不利于同学们个性的发展。

二、 对小学生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创新方法探究

对于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无论什么课堂,都要有足够的趣味,才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才能提高课堂质量。在新课标大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我们应该根据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创新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同学们不仅仅能在课堂上主动融入学习,还能使同学们的个性特点得到发展。

1. 阅读与表演相结合

在小学课堂上,情景模式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孩子,我们要选择更加有趣的表演,才能使小朋友们充分融入课堂,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朋友阅读时通常是及其富有感情的,我们可以设置富有童趣的表演情景,让同学们踊跃参加其中,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来理解老师要讲解的内容。此外,生动形象的表演还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老师所讲解的重难点。

2. 鼓励同学们自己当老师,融入课堂

阅读是一个人对于新知识的吸收,而讲解是一个人对旧知识的巩固。我们可以通过让同学们自己站到讲台上讲解自己理解的、已经学到的东西,从而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如此,不仅仅能对小朋友对语言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还能锻炼同学们的具体实践能力,使同学们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另外,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除了爸爸妈妈最伟大的应该就是老师了吧。每天看着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当老师的梦,通过让同学们自己站上讲台当老师,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提高阅读课的教学质量。

3. 通过阅读与其他方式的有效结合提高阅读水平

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只有让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通过写作得到实践的锻炼,才能对同学们的能力做到真正的提高。另外,小朋友的思维能力也是很强的,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把自己心里的那个形象描述出来,并且通过手中的蜡笔画出来。通过图画,小朋友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不仅能加强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同学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同时还会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结论: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的懵懂期,特别是对于阅读课这类学习重点较为宽泛的课。所以,老师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的同时,增加学生们对阅读课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同学们更好的在阅读课时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此外,对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老师还要根据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创新出比较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使同学们主动积极的融入课堂。只有发挥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同学们真正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小学阅读的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英.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篇10

一、低年级侧重培养创造品质

教师运用此法教刚入学的学生,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法,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运用此法时最好将学生异质分组,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说,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贯穿其中,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教――扶――放”和讨论学习中培养了创造品质。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教师示范性地教给学生学法。通过以下4个问题进行教学:1.看图想象并说出有关小蝌蚪的样子;2.读文圈出写了谁,用波浪线画出小蝌蚪和它的对话的语句;3.小组讨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4.感情朗读。虽说问题及教学思路较简单,但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想象、迁移、合作、积累语汇和创新能力融为一体。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学会了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之前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学法,即通过上述4个问题运用了“想、画、议、赏”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总结之后马上让学生在教师的“扶”中学习,待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可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完成。此时,学生可根据教师教给的学法通过合作学习和自我总结、自我发现、自我创新。此教学模式使低年级儿童在模仿教师教给的学法时,有目的地学会了自学方法,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开发。

二、中高年级侧重培养创造思维

通过低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学的基础,并初步具备了创造能力,这就为中、高年级的创造思维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高年级可以运用“以疑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教师在学生没有疑问的情况下从整体着眼指导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疑问。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学,在感悟中学,可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教学《颐和园》一课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文章看上去似乎简单,实际并非如大家想象。所以,我先安排一个自学质疑的环节。此环节分五步进行:1、读――读全文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思路。2、画――画出不理解的词句。3、想――想想课后思考题,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4、记――记下发现的疑难问题。5、问――把疑难问题提出来。由“无疑”到“生疑”这是学生思维的一个飞跃。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进行筛选,把这些问题归纳总结为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颐和园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学生异质分组后,让学生紧紧围绕“美”、“大”先进行小组学习,然后全班交流汇报――释疑。这时把书中描写颐和园的“美”、“大”的词、句、段朗读。也可以谈好词、好句、好段的作用,教师适时补充,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已充分理解了颐和园的“美”、“大”了。由“无疑”到“生疑”这是学生思维的一个飞跃。学生自己找答案――释疑。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调动,思维比较活跃,特别是“无疑――生疑”这个过程,这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