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生个性;初中语文;改革;课堂效率
目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发展的基本问题,重视课堂、创新课堂,才能促进初中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怎样才能点亮课堂的45分钟,让学生个性飞扬,获得更多知识,更快地提升个人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分析。
一、研究教材,确定教学方案,初探学生个性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了解学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理念,尊重学生,维护学生隐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主动走进学生的生活,探究学生的爱好,结合实际进行备课,尽最大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更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材的性质和内容以及编排的意图,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例如,针对《背影》一文的备课,教师可以课堂上播放歌曲《父亲母亲》,同时准备一些朱自清的相关简介和该课文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学习。之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文中的四幅背影图,来帮助教学,以形象的方式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语文是一门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学科,课文的种类很多。教师在讲课之前要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学《五柳先生传》时,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然后进行教学,结合新课文的学习探究作者的精神风貌和追求,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要学习作者的哪些优秀品质,初探学生个性。
二、重视预习,发挥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放飞学生个性
预习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课文进行大致了解。经过预习,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大体结构有所了解,尝试自主地解决简单的生僻字词问题,以及自己主动对课文进行思考。预习时,学生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个性预习,对待易理解的地方就加快预习进度,对有疑问处仔细揣摩,仍然无法解答的难题就在旁边做上记号,在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时注意思考。
学生在预习时从细处着眼,把握整体。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对这些课文的预习应该着眼于整体,从宏观上把握课文,再从微观上品读课文。根据不同题材作品的特点阅读文章,这样对课文的把握就有一个直观的反应,比如预习小说时结合小说的三要素进行分析。学生根据对课文整体的把握程度再仔细斟酌课文中一些有特色的细节,仔细品味细节包含的韵味。
预习时养成勤于查阅资料、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完成。学生要养成善于运用工具书、参考书及网络资源等预习的习惯,用这些方式解决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基本常识。同时学生应该养成爱思考,思考问题有深度的习惯。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要一味地依赖参考书,要善于开发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的思维在积极思考中变得更加活跃睿智。
预习应学会融会贯通。学科知识前后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在预习已经学过的作家的作品时,回顾作者的生活年代,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等相关知识,用原有知识结构帮助解读新课文。这既是对新学知识的一个掌握过程,也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加强,两全其美。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彰显学生个性
真诚、信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一种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叹,如果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上哪位老师的课,并能做到集中注意听讲,因为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影响到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完《背影》一文后,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哪一个背影最有感触。学生都很认真地叙述着自己的观点,有一位学生这样说道:“我最喜欢文中父亲去买橘子时努力往月台上爬的背影。预习时,我读到这个地方,便潸然泪下。”平时,他的父亲却对他要求非常严格。我对他给予了积极、肯定的回应,告诉他父亲是深爱他的,仅仅是不擅长表达而已。因此,教师要积极、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做好示范工作,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平等对待,并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后进生,更要给他们鼓励,多夸奖他们。只有在教学中,一心一意地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心中所想、敢问心中所惑,彰显自己的个性,只有与学生达到心与心的相通,才能建立自然、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四、开动大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挖掘学生个性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展开充分的备课,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一定的条件,采取适当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完人教版的《我的母亲》,大概是三八妇女节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想对妈妈说平时又无法说的悄悄话,或写母亲的严厉,或写母亲的慈祥,或写母亲的艰辛,或写对母亲的期待,或写和母亲之间的隔阂,一定要写出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想法,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八年级的学生大多处于心理上的叛逆期,难以和母亲沟通,这次写作练习打破常规作文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这为他们和母亲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创造了一个平台。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于无疑处生疑问。每节课上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明确问题的指向,并且让学生知道可以怎样思考,应该回答什么。每节课结束时都让学生问自己:今天你收获了哪些?具体是什么?老师的讲解能否听懂?是否还有更好的表达?文章的结构是否合乎逻辑?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诸如此类的疑问会大大地调动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在不断的疑问中知识得到巩固,思维得到拓展。
总之,只有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点亮课堂,让学生个性在语文课堂上轻舞飞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吸收新的观念与方法,在教学中坚持探索各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中学语文;信息技术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课标更需求多媒体的参与
国家教委颁发的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义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是中学语义教学的方向、原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作的发和归宿。即使语文课堂引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能背离这个出发点,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一样要遵循这一三维目标的要求。
多媒体的引入为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冲击。在不违背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语文多媒体教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目的。作为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应包含以下功能:(一)多媒体应用要能提供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容量。语文课是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应尽可能地扩大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问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课堂的密度。(二)多媒体的运用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着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授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能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引人多媒体时一定要善于创设文章情景,启发学生想象。(三)多媒体教学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四)利用多媒体要能活跃课堂气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篇3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目的特点 原则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一样,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国家教委颁发的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义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是中学语义教学的方向、原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作的发和归宿。即使语文课堂引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能背离这个出发点,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一样要遵循这一大纲要求。
二、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多媒体的引入为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冲击。在不违背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语文多媒体教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目的。作为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应包含以下功能:
1.多媒体应用要能提供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容量。语文课是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应尽可能地扩大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问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课堂的密度。
2.多媒体的运用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授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能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引人多媒体时一定要善于创设文章情景,启发学生想象。
3.多媒体教学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 4.利用多媒体要能活跃课堂气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定位。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无论多媒体技术怎样先进,功能如何完善,它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只能是“弥补”教师授课时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必要技术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巾,要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的定位,不能本末倒置。
多媒体服务于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1.教学性原则。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应该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选取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的内容。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条件之一,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要尊重事实,允许必要的夸张。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3.简约性原则。课件所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要注意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有可能,尽量用语言声音表达),过多的文字蒯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容易干扰学生的感知。
4.艺术性原则。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所以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
- 上一篇:森林保护专业就业方向
- 下一篇:司法鉴定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