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重要性

篇1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在于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2、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篇2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仅使得当代教育局势紧张,才使得我国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由此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让高校学生喘不过气,学生的扭曲心理更是让高校内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可见,强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已刻不容缓。为了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朝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辅导员的作用不容忽视。

1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

当今时期,社会变更日新月异,虽然高校学生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丰富,但其心理上却得不到相对应的发展,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高校中的“以人为本”理念主要强调在不破坏学生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关爱学生,并且这一理念需要深入贯彻到每一位教育者中。对于辅导员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至关重要的M成部分之一,需要其在育人过程中秉着“以人为本”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对学生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疏导,如此一来,便可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1.2有利于辅导员各类角色的转换

在高校内,与学生交往最频繁、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人物便是辅导员,故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辅导员来完成。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承担了三类角色,分别是服务者、传播者以及管理者,其中服务者指的是辅导员需要为学生在校园内可能遇到的成长性的问题服务;传播者指的是辅导员在教授《形势与政策》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重要的时事新闻;管理者指的是辅导员既要处理好日常事务性工作,又要对班级进行综合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众所周知,评判现代化人才的标准早已不是仅凭智慧即可,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无论扮演服务者、传播者以及管理者中的那一项角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应当是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辅导员只有通过三类角色的不停转换,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全方位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交融的方式,此方式不但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方式,还能够提高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把握。辅导员在对高校学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认知特征、思维特征、情感特征与行为特征,并且对其心理承受能力、情感生活经历及人际关系处理做出大致的了解,在这种前提下,辅导员便能够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以最佳的方式进行干预和疏导,帮助学生正视并改正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在促进其智力发育的同时促进其身心发展,并最终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2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强化自身心理健康理论知识

强化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是提升心理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辅导员应当自主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在充分掌握管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扩充自身心理学专业知识储备,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为了让学生敞开心扉,辅导员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应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最短的时间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选拔并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让其代替自身去与同学深入沟通,对于有心理疑惑的学生,及时采取科学的方式疏导。

2.3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

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也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班会上,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提出各自的心理困惑,通过班级成员共同解答彻底消除此类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心理问题远离当代高校学生,我国各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强化自身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提高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度并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以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红,庄蕾.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2(08):109-110.

[2]饶玲,吕罗伊莎.浅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4(11):139-140.

[3]单琳琳.格的引领者,心灵的净化师――探析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才智,2016,18(06):168.

篇3

一、美术调节心理的切点

在绘画中学生全神贯注,完全被色彩的美所吸引,而眼睛传递给大脑的冲动越多,大脑的兴奋程度越高,表现出人的情绪就会高涨。美术活动之所以能有效地调节人的情绪,就遵循了这一规律。美术的绘画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心情平和,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关键在于美术能净化人的心灵,能把烦躁不安的心情平静下来,再教他们发现美在身边。再通过缓慢地输入美术的艺术性,改变他们扭曲的心理,使他们看到美好的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教育他们改变反生活的心理,从身边熟悉的人和物爱起,为郁积在心中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合理化的肌体,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扭曲的心理通过对美术的艺术稀释,最终看到外界的物象都是美好的,从而消除心理的障碍,使其心理得到艺术的净化。

二、美术对学生心理的调节

美术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活动艺术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美的行为方式,促进人体健康。有绘画天赋的儿童适应能力较强,活动表现积极,处理问题冷静、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很和谐,比较容易与人合作,而绘画天赋一般的儿童,则适应能力平平,做事胆怯畏缩,紧张消极,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活动。一些研究者对初高中以及大学生所做的调查,得出的结果大致相似,绘画天赋好的学生在集体中有自信,比较容易得到伙伴们的承认和尊敬。我们认为美术活动之所以能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在美术活动中进行的手脑眼结合的活动,具有和人的日常生活不同的特点,不必牵涉更多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和利益,不必借助更多的语言为媒介进行交流,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少有戒心,彼此容易接近,产生亲近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美术的艺术活动可以转化、消除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的内心得到净化,消除轻微的情绪障碍,减轻抑郁等心理症状,特别是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更能让学生融入自然之美,心胸变得更宽广,所有的烦恼都随之消失。

三、心理参与美术

人们对美术活动中的体验功能认识较深,但对其心智功能道德品质的影响却认识不很清楚。实际上,美术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为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融心理教育于美术教育中,即教育专家们讲的美育,美育在潜移默化中育人才更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需求。

1 教师的素质要提高

教学活动中,美术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美术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对中华美德要认清做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2 师生的关系要融洽

美术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内心所有的想法,学生喜欢老师才有兴趣学习美术技法,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真正做到学而思、思而学。尤其对于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学生,要给予他们细心的关心和及时帮助,与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在和谐氛围中,更能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3 美术绘画净化学生心灵

美术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小组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进行比赛时,同组的同学就会协助合作,达到促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感情得以升华,能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得到共同的发展。教师还可利用在不同的时间里进行各种小比赛形式,来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同学们间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个人意志和如何才能共赢,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篇4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20实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里立的一个概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理想、愿望和改革主张的凝聚。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其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形式的延伸和补充。我们认为,思想教育工作有三个层次,即政治观点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不少属于心理方向的问题,而并非道德品质或政治观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德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益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活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提高。《学记》中说:“知其心,长善而救其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再次,心理健教育能促进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一项测验表明:“一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文化科学素质欠佳)是由于心理素质造成的。”学生心理素质好,学习质量就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德育工作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的任务和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

三、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教育工作

学校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依赖于少数专职教师单纯的口头说教。要充分调动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多方渗透,全面推进。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员的思想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初中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与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班级工作中去。要建立起情感交流资料库,对学生中产生的心理动态褒良抑莠,及时总结并加以实践。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和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任课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从心理上与学生加强沟通,使学生乐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教学中去。

3.做好家长工作。充分发挥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双管齐下,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最信思想动态。

4.对学生采取点面结合的教育方法。利用专家集体讲座和个别学生个别咨询的方法,建立心理咨询室,并为问题学生做好隐私的保护工作。

(1)对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各有侧重地进行指导。如:对记忆力、注意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各有所长的学生进行指导。目的是让他们看到自身的可取之处,提升他们的智力素质,让他们心理上对自己有信心,提高他们的情商水平。

(2)学习心理的教育。帮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动机。向学生传授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人际交往及人格教育。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性心理指导,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处理好异往间的距离。帮学生分析、认识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培养自信,学会尊重、合作与拒绝。正确处理与同学间、教师间及家长间的关系。训练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所必备的适应社会压力生存的健康人格品质。

篇5

要能正确引导学生走出心理上困境,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困境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造成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往往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1.社会经济投影在学生幼嫩的心灵上,他们无法正确地理解 最近几年我们这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有些家庭富裕起来了,住豪华的大屋、开漂亮的进口车、用钱从不需要节约,但更多的家庭的经济条件只足够解决温饱、供养子女读书等日常开支,还有些家庭连供养子女读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情况对学生的细腻的心理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富与贫过早地刻入了学生的心灵上。

2.家长疏于管教子女 很多家长由于本身婚姻的不和谐,或者为了生计,经常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以为有钱给子女用就是疼子女、爱子女,从没想过,子女需要倾诉、关心、支持,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忙很辛苦了,再加上中国的家长本来就比外国的含蓄,从不轻易透露自己对子女的疼爱,所以,当子女需要家长关心时,总有一种缺失感。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们交了那么多钱给你们学校,你们教师就必须帮我教好我的儿子(或女儿),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看着他(她),我忙都忙死了。学生进了学校似乎就等于进了保险箱。

3.现在在校的初中生有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很多家庭只能生一个小孩。于是这些独生子女不可避免地成了家长的“小太阳”,家长对子女往往有求必应。而且由于家中只有这么一个小孩,所以这些独生子女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别人合作交流。

4.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 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说:“现在连大学生找工作都很难,更何况初中生?所以,你们一定要认真读书,争取考个好的学校,考个好的专业,那么以后出来工作就可以轻松一点。”家长也经常叨唠:“你一定要认真读书,读个好学校好专业,以后家庭就靠你的了,不想像我们这么辛苦,你就必须要读大学。”这些都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经常产生焦虑、担忧的情绪。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现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难度加大了很多,也更突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4.1 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里生机盎然,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4.2 发挥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心理指导,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4.3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篇6

一、什么是诚信教育

(一)诚信的含义

中华传统美德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并纷纷效仿。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里,诚信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所需要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古代先辈们非常重视诚信,也对诚信有许多叙述。论语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与定义。我国历史上,诚与信是两个词。两者之间在中华传统美德中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但是我们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诚信二字已经被人们用作一个词。“诚”主要是指人们本身的道德修养,以人本身为中心;“信”则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承诺,是一种实际行动。在现代社会,我们常用诚信来表达一种做人处事的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的状态。从古至今,人们都以诚信来判定这个人的好与坏,是否值得真心交往,是人们待人处事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体现,也是人与人交往必备的基本准则。

(二)小学生的诚信教育

小学生的年龄多在6~13岁,这个时间的孩子,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在快速地成长,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对他们来说非常的关键。小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完成,单方面努力是不能全面教育孩子诚信发展的。小学诚信教育就是要小学生理解诚信是什么,诚信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对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包括很多方面:诚实待人、不欺骗、考试不作弊;有责任心、守时、对于承诺的事要说到做到;勇于承担责任,犯错之后不推卸责任,积极改正等等。

二、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的诚信教育书籍也样式繁多,《训蒙文》《千字文》《白鹿洞洞规》等都是我国古代教育人们诚信做人的书籍。近代的陶行知前辈也对诚信有独到的见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可见从古至今,诚信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这也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学校是直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环境,班级里的氛围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为了获得可持续化发展,诚信教育要摆在所有道德教育的首位。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如管理方式不科学、管理过于书本化、管理过于单一等。

(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教育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诚信教育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体现出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我们判断一个人可靠程度的重要准则。诚信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针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已经极大的引起了国人的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都以诚信为基本原则,只有诚信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跟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诚信教育是塑造学生优良品质的前提,在当今社会,外表上的美已经不再真实,只有心灵上的美才是不可更改,不能表演出来的。只有正确健康的心理素质,把小学生培养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优良品格才能更好地帮助我国社会的发展,让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高。诚信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诚信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稳固、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中职生 社会现状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新的挑战。这其中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中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非常必要。

一、心理学的社会现状

心理学,这三个字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人们往往会跟“读心术”、“催眠”这些词语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感觉联系到一起。实际上,这些理解大大扭曲了心理学真实的样子。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和技术,诞生在100年前的西方。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各个方面。

然而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却还很短,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在,虽然心理学已经发展的很快,但离咱们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远。大家只知道生病去看医生,但对于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人们还是不习惯去做心理治疗。一提到 “心理治疗”,大家普遍会简单的认为是精神病。

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和培训,我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这段时间学习也使我明白了心理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还是不够的。很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以说都是间接的由这些来自社会各方的因素导致的。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一般都在14-18岁之间,这个时期是身心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城市生源的学生与农村生源学生在心理特点上又有一定的不同,这些都增加了中职教育的难度。主要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点: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

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易冲动、缺乏理智。在日常 生 活 中,不少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 。也有学生与同学、朋友争 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或斗殴。这也是为什么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容易犯罪的原因之一。还有另一个极端现象就是不少情感冷漠的中职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所有的人和事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更是冷眼旁观、置身事外,把自己封闭在自己内心的空间里。

2、个性方面的心理问题。

大部分学生没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主要表现为:缺乏青少年应有的那份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追求,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学习上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生活上自由散漫、随遇而安。在中职学校课堂上,不管多好的老师,多好的课件,气氛永远是死气沉沉。原因一大部分是中职学生人格尊严受到过严重损害。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中职学生普遍受到社会、老师、家长的忽视轻视甚至鄙视不少中职学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

3、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普遍存在着自觉性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兴趣不足。在学校,抱着应付老师和欺瞒家长的态度挥霍着、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或课程的学习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据调查,有的学生甚至在初中阶段就产生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4、自我意识方面的心理问题。

绝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存在自我评价不当的现象。他们表现为一方面自卑自贱,另一方面又自私自利。一部分学生曾经较长时间处在被瞧不起的状态,听到的多是指责和不满,看到的多是歧视或鄙夷的眼光,以致惯性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是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也往往轻易放弃。自卑自贱、自暴自弃现象严重。而另一部分独生子女或家里骄纵惯的学生又过度的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很少尊重他人;一味的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却不愿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却很少自觉地帮助他人和关心集体。这部分学生往往不合群。

5、就业方面的心理问题。

我校的学生在就业择业上普遍存在依赖性心理、焦虑心理。虽然现在学校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但大多数中职学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的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在招生的时候,这一点表现最明显。学校承诺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往往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这也说明不少中职学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于是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病”。

6、性心理问题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过:“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但是,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尚处在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阶段,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常见的有恋爱受挫能力差。比如失恋导致一些心理脆弱的女生轻生,男生打架等等。再有一方面是性心理不健康,缺乏性责任和性道德。比如部分女生偷食禁果,结果付出身心健康、学业、名誉为代价。还有一方面是恋爱交友不当,导致犯罪。我曾经带的一届学生中就有这么一个案例,班里的一个女生跟社会上一个“小混混”恋爱,一次她返校时间晚了,学生会的干部多说了她几句,谁知周末她让她男友集结一帮人校外拦着学生会的学生打群架,被110带走,学校开除。

三、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和班主任工作经验,对以上所述的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导致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学校教育因素

虽然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很长时间,但是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还是处于应试阶段。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基本都是中考落选者。由于他们初中阶段或许就已经被家长或老师贴上了“差等生”的标签,于是造成他们总感觉低人一等。进入职校后他们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表现为没有上进心,没有求知欲,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中考也算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部分学生初中成绩还不错,害怕面对自己中考的成败,怕面对家人的失望觉得愧疚苦恼。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自己中考失利产生了挫折感。还有一部分学生迫于家长的压力,明明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呆在学校学习,结果整天处于烦躁无助中,导致精神创伤或行为偏差。比如上课捣乱、与老师闹对抗、拖交或欠交作业、更甚者逃课等等。如此一来,成绩不好的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两种极端:自卑和“破罐破摔”。

2、家庭教育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来自多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一样。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大部分问题学生都处于一种“留守”状态。所谓“留守”状态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留守在家,只有爷爷奶奶看管的,父母只负责交学费,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的人。另一种虽然跟父母在一块儿,但是父母二人多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不闻不问。这些留守学生长时间与上上辈生活在一起,由于是隔代教育,老一辈对这些孩子相对比较溺爱,教育得不够严。导致这些孩子的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观念不强的等一系列坏习惯。隔代教育还会导致这些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自己犯了错,常常总是埋怨对方、指责老师、批评学校。稍有不如意就对家长、对老师和学校抱有对立和敌视态度。从心理学层面上来看,是因为这些孩子长期的心理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就会通过上述那些过激的行为比如:捣乱课堂、违反纪律等等来寻求大家的关注,得到他们内心一种畸形的归属感或安全感,而且,事情的发展往往会与他们想要结果的相背离。

3、社会教育因素

随着全世界经济文化的大融合,社会的不良风气也渐长。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起着某种反面的“社会导向”作用。甚至,有的学生家长自己本身就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他们自身的恶习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深远。比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遇到需要反复或重复的事情时缺乏耐心等。

还有一部分中职学生来到学校是迫于无奈。就我校实际来看,无奈的学生有两种:一是年龄太小,不足15周岁,如果参加工作,家长不放心;如果上学,成绩不好或经常捣蛋。二是已经参加工作几年的大龄青年,年龄偏大,知道了学历的重要性。前者来校后,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将来干什么,志向不明,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学生甚至把学校当成收容所、逃避站。他们打着读书的旗号想方设法找父辈要钱,在学校不用为穿衣吃饭着急,更不需要自己去挣钱养活自己。你问起来,他们的回答更是奇葩:“我爸(我妈)就是让我来混个毕业证…”。这两类学生说白了,就是来混日子的。

这种现象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教育的不足,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的是我们的下一代。这需要我们家长、学校、全社会共同努力。

篇8

一、造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自社会影响、家庭环境、教师的教育方法和中职生自身等因素:

1.社会影响。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以及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使得中职生出现了许多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在看到社会中贫富悬殊等,许多学生很难适应,便在其心灵上产生自卑、冷漠、忧郁等不良情绪。

2.家庭影响。在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怕耽误孩子学习,没有要求孩子做家务的习惯,随着孩子长大,好吃懒做,不爱劳动、养成了这部分学生的依赖性。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给学生不断加压,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有的家长则不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是金钱刺激,就是棍棒教育,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3.学校教育不当。近年来,中职学校因高校扩招,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性差的“双差生”,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对这种新的情况和变化,许多中职学校还没有完全适应,没有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班级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管理方法单一,处理矛盾不恰当,容易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负担。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4.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松散,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不断地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5.已进入社会的同龄人的间接影响。看到许多同龄人过早的进入社会就业挣钱,也使在校生产生心理负担,导致无心学习。

二、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

1.态度上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学生观”,这种观念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和方式。教师应该正确、全面、客观的认识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走进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积极地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课属于活动课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来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每位教师都要善于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其心理压力,淡化其自卑感;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学校在环境布置上要精心的设计与构建。尤其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建设上,以“美”、“特”、“新“来装点布置。校园内教室、宿舍、走廊、话动室都能做到美观洁净。而各式宣传橱窗、画廊黑板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能使学生流连忘返,教师、学生的一些文艺作品的展示,增添了学校典雅怡人的文化氛围,更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个探索世界、捕捉信息、展示才艺的广阔空间。

3.育人先要育己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其次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最后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多给他们鼓励和关怀,把微笑带给他们

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欠缺,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由于不少中职生成绩差,经常受到指责、批评、人格污辱,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成绩上取得了进步,也无法及时得到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感到不管怎样,老师和家长总是不会相信的。如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对周围的人总报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使他们的心理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而产生各种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犹如一把利剑,深深地刺痛着他们的内心。所以,我们应该多给他们鼓励和关怀,把微笑带给他们,让他们扬起学习的风帆。

5.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篇9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点和疾病,还要具备完善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哈维格斯特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接受个人的体型和性别角色,与年龄相近的异性和同性建立新的关系,情绪上不再依赖家长和其他成人,树立经济上独立的自信态度,选择职业并做好就业准备,发展行使公民权利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倘若中学生没有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时,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便会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便离正确的轨道,甚至走向犯罪。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特征

笔者结合五年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经验,发现现代中学生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心理特征。

(1)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个人对自我能力的认识与评价,可以成为是一种十分强大的内部驱动力,激励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存在明显不协调,身体的快速发育与心理的幼稚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进入青春期,中学生会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的变化,而容易在心理上引起骚扰和波动,如果不及时地给予相应的处理,将会使学生缺乏自信心,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长青春痘、矮小、肥胖、四肢不健全、智力低下等等,害怕同龄人的取笑,于是变得不自信、孤立、敏感、沉默,课堂上不发言,走路时总低着头,独来独往,这些都是心理问题的征兆。

(2)受挫能力弱

90后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城里的小孩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农村的留守儿童也由爷爷奶奶全心溺爱着,因此,不管是城里的还是村里的小孩,都成为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需要什么都可以得到满足。小孩进入中学,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性,接触的对象也变是不像家里那样单一,要面对复杂的人和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无法用坚强的意志来克服,而是容易陷入困扰,开始抱怨生活、埋怨他人,或者是哭、闹,向家长发脾气等等,以上都是心理素质欠佳的表现,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够,对外界刺激的承受力不强。

(3)人际关系差

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学校,每个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都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可以说,人际关系,即人缘的好坏与人的心理健康呈一定的正比关系,人际关系的改善,更加有利于中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然而,当前由于考试分数压力,中学生扭曲了独立与竞争的意识,变得争强好胜,同学之间不愿意进行互助式学习,如:老师向甲同学讲解了某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当乙同学遇到同样问题问甲同学时,甲同学会说:“我也不会,你去问其他人吧”。于是,同学间的关系恶化,这种不正确的竞争形成了一种消极的班集风气,不利于中学生形成宽容、大度、真诚、理解等心理品质。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鉴于以上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有必要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意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期对学生个体、学校群体和社会群体产生正面作用。

(1)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的基本内涵包括人的“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我国一直存在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这导致目前家庭和学校都只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而忽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引起学生偏面的、不和谐的、单方面的和不自由的发展,这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掌握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如何自我调节青春期遇到的各种问题,树立自信心,增强受挫能力,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勇于面对失败也是成功”的观念。

(2)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学校群体是由每一个学生个体组成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学校便会形成一种无形的资源――良好的校风。中学生尚未完全定性,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校和教师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心理上让学生对第二个家――学校产出归属感,当学生对学校有了归属感,他们会对学校的环境、设施、老师、同学产生依赖,相信学校可以让他们获得尊重、获得理解,因此,树立明确的目标,端正态度,通过努力学习来回报学校和教师,这样一方面减少了“问题学生”,一方面使得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风气,如此又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瓶颈,是学生的叛逆期,如果在这关键时期家庭、学校和社会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倾向,形成偏执、暴力、自闭、强迫等负向性格特征。当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时,其在中学形成的性格可能会危害到社会的安全,如:一些在校中学生由于心理空虚、扭曲,结识社会青年参与斗殴打架、偷蒙拐骗、打家劫舍等不正当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危害百姓生命。因此,在学生仍是“孺子可教”的中学时代,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有必要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在中学阶段形成热爱生命、热爱人民、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实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以预防为主,正确处理。

(1)家庭方面,摒弃分数决定一切的观念。有许多家长利用孩子的考试分数进行家长间的攀比,这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产生考试紧张、焦虑的情绪,害怕考不好回家会被训斥,甚至打骂。因此,家长应该要转变传统观念,给孩子一个温馨的自由的学习环境。

(2)学校方面,应该在硬建和软件上两手抓,包括第一,设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标准,掌握自我调节、释放情绪的正确方法;第二,培养专职的心理教师,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在师资方面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在授课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点,有些学生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总想向某个地方宣泄,建立心理咨询点便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倾诉的场所,但建立心理咨询点必须注重咨询点的位置,不要设立在公众容易识别的地方,如:办公室、教学楼、宿舍楼的周边,应设立在较为独立的、少人前往的地方;另外,要注重咨询师的各方面素质,要值得咨询者信任。

篇10

一般来说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因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如果具体分析,并不尽然。下面的实例,可使我们对此有所了解。

笔者曾在不同条件下,对 12名篮球专项的男生进行了两次助跑双脚踏跳摸篮圈(或篮板)的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第一次测验时,教师提出本次测验的目的是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测验结果不算正式成绩;第二次测验时,教师告知学生,本次测验要给全组学生按成绩排名次,为以后的篮球专项素质训练做准备,积累资料,测验结果同样不算正式成绩 。这两次测验的其它条件相同。事后比较两次测验的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第二次测验的成绩高于第一次测验。现场观察表明,学生在两次测验中表现出的练习积极性也有明显的变化。这一结果说明,当学生学习简单的技术动作或做增强身体素质的练习时增加教学中的竞争因素可以非常显著地提高学习效果。

在一次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评定的测试中,被试者站在篮球场上罚球线的后面,按照要求完成三次投篮,教师根据其动作质量评分。结果,约68%的学生动作有较明显错误(尽管在学习这一动作时,他们做得很标准)。经过调查 ,发现其原因在于,当学生面对球篮站在罚球区内,他们所想的是 比一比谁投篮准。尽管教师一再强调本次测验的内容是技术评定,不考虑命中率,但学生为了投得准,还是 自然而然地采用了他们平常习惯的动作(哪怕是错误的动作)。

因此 ,可以说 ,当学生完成力所能及或者熟练掌握的体育练习,特别是哪些单调乏味的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时,通过竞赛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在学习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不宜过分刺激他们的竞争心理。

2 竞争与学习动机

在通常情况下 ,学生的竞争心理具有内部动机作用 ,它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自尊,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唤起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的兴趣 ,推动他们积极热情地参加学习活动。然而,笔者在教学观察中发现,并非任何形式或条件下的竞争都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时竞争反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干扰了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

例如:有些学生在篮球“一攻一防”的对抗练习中,总是处于劣势,自己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为了不致公开遭受失败的挫折,这些学生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或是有外班的同学在场时不参加练习;或是以生病受伤为借口不参加竞技。不仅 自己不好好学习,还攻击其他比赛中的胜利或者失败者 ,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笔者认为,竞争心理主要反映了学生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认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是自尊的需要。出于前者,学生愿意参加竞争,他们通过竞争来检查 自己的的学习效果,实现 自己的学习目标;出于后者,学生愿意有条件地参加竞赛,通过竞争表明自己胜过别人,或者表明自己与别人差不多。如果明知自己会失败而又必须参加的竞赛 ,学生最感厌烦。

所以,为了通过竞争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顺利完成体育教学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任务,教师应该注意体育课内外进行的体育比赛及竞争性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标准、场合,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部分学生可以多安排内部竞争的练习或比赛,鼓励他们与过去的自己相比,使他们感到通过体育学习,自己确实学有所得,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再如 ,在竞赛分组时 ,应尽量把水平接近的学生分在一组 ,这样既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 ,也使竞赛者兴味盎然。

3 竞争与集体精神

笔者进行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将参加实验的十个人分成两组,进行“1—2—2”双中锋策应进攻,“2—1—2”区域联防的攻防练习。实验时要求被试者相互协作、积极跑位,尽快的在头脑中确定攻与防的简单战术意识 ,并声明全组(五人)取得成功者受奖。参加实验的两组成员按照平常教师所教授的,学生练习时所采用的攻与防的战术阵形,有板有眼,队形清楚的练习攻与防。传球路线明确 ,移动跑位积极 ,防守方互相招呼、关门、夹击 、抢断等基础配合合作较好。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均达到理想的境界。然后,试验者又告诉被试者,马上进行的攻防对抗实验中,按照刚才的固定战术进行练习,并计比赛胜负,输组受罚。在这~竞争中,合作不复存在了。尽管学生们都知道,不协作,不集体配合就没有竞争成功的可能,但他们还是将注意力集中于竞赛的成败,不按照规定战术练习攻防,急于求成,同伴失球后互相埋怨、赌气,根本谈不上细心体会动作技术要领 ,谈不上领会战术意图。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较差。

这一实验表明,如果竞争有适当的控制,那么它能有助于学习活动,并使之成为一种有趣的鼓舞人们团结协作的力量。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竞争,以致损害了其它的目标(如:学习彼此间如何合作),就可能破坏了团队精神和集体道德。此外,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施加的竞争因素,一定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然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刘平清.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竞争机制.中国学校体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