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在学校教育教学安排中占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目前我国实际执行情况来看,音乐教学仍然与期望达到的标准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在高中就开始体现出来,在高中阶段,学校一般重视文化课教学,一味注重提升文化课成绩,导致音乐教学落后,音乐教学流于形式。由于音乐教学的落后,导致民族音乐教学及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更为落后。
在高校教育中,一般只有音乐专业的学生才会接触专业的音乐教学,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高校一般不会开设专门的音乐课程,高校学生和音乐的距离越来越远,更无所谓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也开始向全球化方向发展,音乐也不例外,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文化全球化使得我国民族音乐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因素,实现新的突破,创造出更好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文化全球化给高校音乐教育带来的坏处,教师开始普遍采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使得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受阻。
音乐是一个民族特殊而美好的一种文化,能够反映民族从古至今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进程,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因此,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并没有对民族音乐有足够的重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为短暂的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中国这样具有5000多年优秀文化历史的国家丢失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将是多么可怕,所以我国要加强高校的音乐教育,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学习和研究,传承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基础
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素质教育过程中各高校音乐教育的一个依托和基础。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来看,施行素质教育的高校,音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在音乐教学中用来作为教学案例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的经过挑选的优秀音乐作品,它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结果。另外,现代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在世界的舞台上要有自己的位置,就需要自己的特色,所以一个国家的自我文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代表着国家的资源以及发展生存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是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基础。所以,高校音乐教育中要十分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
在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后,我国音乐界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有效的传承下去成为研究的中心问题。从我国目前民族音乐发展来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靠民间人民自发组织的音乐团体和组织,这些团体和组织代表着某种特殊的音乐文化,但是一旦这个团体或者组织解散或者消失,那么某种民族音乐文化可能也就因此消失。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代代传承,所以高校音乐教育是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一种方式。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一)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育水平
高校音乐教师作为是主要的音乐教育者,其个人素质和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音乐教学和文化传承质量。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师队伍来看,其素质和能力与要求的相差深远,所以为了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就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个人音乐能力和素养,只有教师队伍的水平提高了,其教育才会有积极成果,才能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选择性的扬弃,保留好的,丢弃坏的。文化的开放也不是完全的抛弃旧的接受新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吸收。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正确观念,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要学习其优秀的成果和因素,同时选择学习其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文化传承和开放相辅相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吸收其他先进文化,并且结合民族音乐文化加以创新,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推进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高校音乐教学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和方式,只有音乐教育的方式正确,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从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来看,其远远不能适合我国音乐发展的需要,需要对高校音乐教育施行持续的、长期的课程改革,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的表面功夫,只有这样,高校音乐教育才会有实质性改进,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才能起到促进作用。
篇2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佤族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着令世界惊叹的自然风光,也同样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灿烂的音乐特性、歌唱精巧、独到的乐器更是各具特色。这些极富原创性、独特性音乐已大大超越音乐本身的范畴,更传承着很多源远流长的生活习俗、民风的文化形态。这些音乐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财富。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最复杂的省份,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并且每个民族都有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致使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丰富多彩、色彩斑斓。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但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各地的原生态音乐文化资源正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西部开发的实施在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会给西部的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如何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解决民族音乐资源严重流失和人才匮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保存”与“发展”是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我们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更新这一客观现实。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
在当代,教育与媒体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教育与媒体结合起来,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青歌赛设立原生态组别代表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媒体的进步反映了社会需求,也体现了社会理念的革新。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去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些有价值、有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没有得到较好传承,一些已濒临灭绝,另一些甚至已经消失了。
居住在阿佤山深处的佤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佤族能歌善舞,传统原生态民歌民乐品种繁多,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其原始、古朴、原汁原味的独特风韵犹如绕梁之音,让人回味。为了保护和传承佤族原生态文化,我们开设了“西盟佤族自治县阿佤文化传承小组”班,聘请了深谙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老艺人来授课,学生将学习音乐基础、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器乐、民间文化等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表演本民族民间歌舞琴艺,用语言和文字来阐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具备初步的民族自我传承意识,使佤族文化保护得到良性后续,最终实现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阿佤文化的目的。转贴于
虽然当前在保护佤族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远和其他的原因,经济匮乏,专业人才缺乏,在文化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不够。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信息传播速度快,很多佤族的年轻一代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缺乏关注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佤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不够理想,有的甚至面临濒危状况。佤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佤族的文化核心区范围较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建筑、传统生产生活用品等整体性消失速度日益加快。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佤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但是现在很多佤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独具佤族特色的服装、语言、音乐等文化呈现出逐步消逝的趋势。
篇3
摘要: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关系密切,没有民族文化为底蕴,民族音乐教学就和其他音乐形式教学就没有区别;没有民族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就难以在民族音乐教育中得到传承。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必须要使音乐教学的各种教学要素成为文化融合的途径;而文化融合途径的真正实现,还需要文化融合的思想意识来强化,需要提高民族音乐师资的民族文化素质来推动。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民族文化
作者:王婷婷(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学校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民族地区原有音乐生存空间被压缩,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显得愈发重要。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关系密切,如果对民族文化不了解或者是完全忽视文化和音乐之间的关联,民族音乐教学就难以保证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原汁原味教学,也难以使民族音乐通过学校教育得到更好传承发展。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必需要融合民族文化,使得教学路径下的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和原生民族音乐同样具有一致的文化血脉。
一、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一)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分支
按照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丰富,从民族服饰、饮食等日常生活文化到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等都在民族文化范畴内。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每种文化形式相互关联,共同建构了民族文化体系。可以说每种民族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都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种文化成分相互协作,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语境,对于各种文化因子的认知都必须基于民族文化体系才能得到正确结论。民族民间是民族音乐的原生场景,民族音乐在民间的传承,自然便置身于民族文化体系中,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实际上就是把在民族文化土壤中长出的民族音乐之花移植到新的环境中,离开了民族文化语境的民族文化很容易因失去文化滋养而失去自己的本色,因此必须要在音乐教学中把民族文化融合进来,使教育工作者能够把民族音乐相关的知识同时传授,从而使学习者借助民族文化的融合,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音乐。
(二)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少数民族音乐是在民族民间形成的艺术形式,民族音乐在民族民间有实用功能,或者是祭祀音乐,或者有交流沟通功能,抑或是特定场合展开的仪式音乐。和生活紧密关联是民族音乐的特征。民族音乐也因此蕴含着各种民族文化知识,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土家族哭嫁歌为例,其中就对应土家族民众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理解,与当地民族婚姻文化紧密相关。特别是对于某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民族音乐就是其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通过特定民族音乐的世代传唱,少数民族的历史源流、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等民族文化核心便得到了代代传承。因此文化性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民族音乐的重要象征。学校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是对民族音乐整体特色要素的共同传承,而不仅仅是对民族音乐形式的传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民族文化融合进来才能使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更加完整。[1]
二、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路径
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实质上就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形成民族文化情境,使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得以呈现,使学生能够把音乐学习和文化理解结合起来。基于这一逻辑,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融合路径主要就是民族音乐教学的各种基本教学要素。
第一,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在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是各种音乐专业性知识以及音乐技巧等,如曲调、结构等内容,这些都是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应该掌握的内容,而对于民族文化基本没有涉及,因此可以在教学中把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渗透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各种民族专业性知识教学时把相关民族文化内容也糅合进来,如民族音乐的调式、音色与民族语言的关联,以及民族音乐歌词内容与对应的各种民俗文化知识的关联等,都可以把民族文化融合进来,在学习者掌握民族音乐的专业知识时,自然也会对相关的民族音乐知识有较多理解和认知。
第二,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进行各种音乐内容的教学,虽然教学方式不一,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归结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方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可以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路径。以实践教学为例,教育者可以创设特定民族音乐作品对应的文化情境,如对山歌的形式或者各种人生礼仪场景,在学习者在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练习实践时,其对相关民族文化自然也有所了解。
第三,民族音乐的教学环境,民族音乐的学习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进行,加上环境熏陶,民族音乐的学习相对容易。但是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学习者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完全脱离了民族音乐的原生环境,学习者很难找准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时,可以在教学环境上融合民族文化,如播放民族文化视频、观看民族文化影视作品或者是摆放各种民族特色文化符号装饰等,形成民族音乐特殊的民族文化环境氛围。这种教学环境方面的民族文化融合,一方面有利于促成学习者的音乐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对民族音乐的全面认知。
第四,民族音乐的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文化性是民族音乐的基本特性,文化内涵是民族音乐的基本要素,因此把民族文化融合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是民族音乐教学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体制、理念以及有关民族音乐的理解、师资等因素制约,民族音乐的教学往往忽略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要使民族文化能够彻底融合到民族音乐教学中,还可以在民族音乐的教学评价环节中融入民族文化要素,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倒逼教学各环节中对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对于教学评价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要素融入主要是指在有关民族音乐的教学评价中设置各种民族文化和音乐关联的评价指标,如民族音乐的歌词结构和民族语言的关系等,民族音乐演唱中各种唱音和民族语言的关联等,在民族音乐的教育评价体系把各种民族文化知识融合进来时,实际上这种体系也就成为了民族音乐融合民族文化的重要路径。
三、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促进
(一)强化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民族文化融合意识
虽然少数民族音乐教学需要和民族文化进行融合,但是这种必要性是从民族音乐的完整传承需要所做出的结论,而并不是民族音乐教学设定的具体要求,加上部分地区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民族音乐理解不透彻等等各种原因,使得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方面往往并没有对民族音乐的文化性有太多关注,缺乏民族文化融合意识。[2]加强两者的融合意识是音乐教学渗透民族文化的第一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向各方面普及民族音乐文化特征知识,各方面对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意识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欠缺,因此要加强文化融合意识。首先,要把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相关性知识进行普及。其次,要强调民族音乐中文化培养的重要性。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换句话说,民族音乐需要民族文化内涵作为内在支撑,缺乏民族文化特质的民族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意义。最后,强调民族音乐教学中文化融合的教学意义。民族音乐教学目的是进行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文化是民族音乐的一部分,文化融合是民族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虽然在现有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强调文化教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文化融合,才符合民族文化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素质的音乐师资力量
少数民族音乐教学是在学校中由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来执教,而对于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要么没有民族生活经验,要么就缺乏对民族音乐的认知,或者就不具有民族身份,等等。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与民族生活的疏离使得其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关联理解不够深刻,对于民族文化本身也缺乏了解,在此情况下,由其把民族文化知识融合到民族音乐教学中,显然有些脱离现实。因此要促进民族音乐教学的文化融合,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提升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素质。首先,要对音乐教师的民族文化水平进行分类。民族音乐教师由于族别、生活环境等因素,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致,要对其民族文化水平进行提升,就需要在民族文化水平上的表现进行区别分类,这是民族音乐教师文化素质提升的基础。其次,要根据民族音乐教师的民族文化水平设计不同的提升方式。对于在职民族音乐教师来说,民族文化素质缺乏是普遍现象,但是每个人的文化素质也有差别,加上时间方面的限制,其在民族文化方面的提升可以通过入职培训、集中学习等方式来进行。最后,要加强民族音乐教师对民族文化素质的考核。民族文化是民族音乐的基本要素,具备相应的民族文化素质是民族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水平,但是由于教育培训、体制、观念等因素影响,对于民族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民族文化方面的素质水平疏于考察,从而使教育工作者本身也疏于此方面的素质提升,因此还需要通过素质考核等方式来强化教育主体的关注力。[3]
(三)构建蕴含民族文化内容的音乐课程体系
民族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融合主要是通过教育内容来实现,因此对于民族音乐教育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也必须着重于教育内容对应的课程体系,从而构建出蕴含民族文化内容的音乐课程体系。首先,要对民族音乐相关的民族文化内容进行总结。民族音乐相关联的内容较为广泛,从民族音乐中直接蕴含的民族文化知识,到民族音乐相关的各种民族文化知识,要根据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对这些文化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其次,对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在民族音乐课程设计时,一方面要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另一方面还需要把民族音乐的专业性内容和文化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民族音乐教学的整体内容。再次要把整合后的民族音乐和文化内容结合课时进行课程分配,无论是知识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形成音乐和文化的共存格局,最终形成民族音乐文化内容的课程体系。在形成民族音乐文化内容课程体系时,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每个课程的开展实际上也都是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实践。
(四)审定民族音乐教学的具体文化评价指标
民族音乐教学的评价是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融合路径,而从评价的功能和意义上来说,评价也是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融合促进的重要方式。评价具有导向和牵引功能,在教学中有指挥棒作用,可以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发挥促进文化融合。以民族音乐教学评价的强制性意义,促成各方面对于民族音乐教学的文化融合关注。要加强这种文化评价的导向意义,主要是设定合理的民族文化评价指标。首先是确定民族音乐所涉及的文化内容的文化评价指标。主要是和民族音乐相关的各种民族文化知识,如民俗节庆知识等,这是了解民族音乐的基础。其次,是要设定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关系理解指标。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要理解民族音乐,必须要对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有深刻理解。最后,是要对民族音乐中民族文化运用能力进行考核。民族音乐教学中文化融合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民族学生对这种文化性进行传承发展,必须设立有关文化应用的指标才能使这种能力培养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得到重视。
四、结语
文化融合是民族音乐教学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当前民族音乐教学并未重视这一问题。从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出发,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民族音乐教学和民族文化融合,使民族音乐教学转变成为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只有完成这种质的蜕变,学校教育才能够真正彻底承担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韦华峰.论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J].学术论坛,2010,(10).
篇4
【关键词】云南壮族歌舞;中小学课堂;运用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歌舞的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外国的音乐冲击着我国音乐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一些公共场合,甚至连教育都是引入外国音乐,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也都倾向于选择小提琴、钢琴和吉他等西洋乐器,社会上也很少有特定的民族音乐培训机构。因此学校应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先行者,对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进行调整,发挥出学校的培养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弘扬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运用云南壮族歌舞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1 教师层面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当前很多中小学的教师对于各民族文化都不是很了解,仅限于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许多脍炙人口的曲目,教师都缺乏认知,没有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很少了解。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但是教师,他们大多是喜欢流行歌曲,对于教材上的民族音乐都不太重视。如果将云南壮族的歌曲引进中小学课堂中,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民族歌舞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1]。
1.2 学生层面
民族歌舞最能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历史成果,将民族歌舞引入课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然而因为家庭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对于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更感兴趣。因此,将云南壮族歌舞融入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更正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错误认知,转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为民族的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2.将云南壮族歌舞融入中小学课堂的方法
2.1 正确引导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入民族唱法和流行音乐结合的歌曲,让学生对民族音乐增进了解,转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看法。随着音乐市场的不断变化,其实有很多结合民族音乐的歌曲,著名音乐人周杰伦就非常崇尚中国风,如《辣妹子》、《霍元甲》和《东风破》等耳熟能详的歌曲,这些歌曲都结合了不同的民族元素,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进行赏析,激发出学生的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减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排斥,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弘扬[2]。
2.2 创新教学方式
当前的中小学课堂大多是采用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大多比较沉闷枯燥。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授理论知识,或者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乐器,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对该课产生厌烦情绪,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应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组织民族歌舞知识竞赛、民族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通过参加活动掌握关于民族歌舞的知识。然后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享学习民族歌舞的心得体会,让学生真正爱上民族歌舞。
2.3 合理利用互联网
教材安排往往是局限于一些经典的歌舞,这样会舒服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并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内涵。教学的目的应是让学生认识民族歌舞,并通过多媒体的手段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网络上有丰富的民族歌舞资源,能够满足教学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同时网络上还有一些音乐人对民族歌舞进行改编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歌舞的可塑性,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民族歌舞,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3]。
2.4 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只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认知,才能让学生对民族歌舞产生兴趣,将学习视作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加强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向学生展示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对民族歌舞进行自主学习。例如著名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电影《刘三姐》的插曲,在前几年的选修节目上有选手演唱过,当时掀起了一阵热潮,也让更多人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影《刘三姐》,学生可以在电影片段中听到歌曲,还可以看到刘三姐为捍卫民族文化与封建势力做斗争的聪慧和坚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民族文化维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歌舞的认同感。
3.结语
在中小学课堂中引入民族歌舞,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应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出发点,改进教学方式,引入民族歌舞,让青少年肩负起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向世界人民展现我国的优秀文化,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冯国蕊.云南中小学“本土音乐进课堂”的实践性思考[J].民族音乐,2013,21(04):93-95.
篇5
关键词:引领;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2-0126-02
一、为什么要引领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民族音乐在当今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伴随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发展,音乐的传播方式也愈加广泛,其他各国独具特色的音乐正在逐步冲击着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这种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音乐在社会公共场所的播放及应用,还体现在教育教学方面。很多家长在孩子孩童时代选择的对孩子音乐素养提升的教育大多是对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多种多样的西洋乐器、音乐演奏的欣赏,而且社会上也少有专业的民族音乐培训机构。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更是缺乏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在教学内容、音乐器材、课程安排上都缺乏对民族音乐教学的合理支持,不能发挥学校培养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学习民族音乐意识的基本职能。
引领民族音乐走进课堂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提升。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对课堂的正确把握和利用能够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性、持续性、相互性的教学过程,是对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借鉴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和“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
1.从音乐教师的方面来讲,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目前,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存在对民族音乐文化了解不够的问题。脍炙人口的曲目,还能够在教学中稍加应用,但是对于民族音乐整体的发展历史和成果,教师缺乏系统的认知。尤其是一些青年音乐教师,过多关注潮流音乐知识,甚至对教材上必有的民族音乐都不予重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将民族音乐引入课堂能够促进自身自主学习民族音乐,充实教学素材,提升教学能力,增加课堂效用。
2.从学生层面来讲,民族音乐最能够反映中华文化中音乐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成果。民族音乐走进课堂,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还能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发扬,推动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由于家长或社会宣传等多种因素,很多学生更偏向于对流行音乐或西方音乐感兴趣。因此,引领民族音乐进入课堂刻不容缓,它可以扭转学生观念中对民族文化错误的认知,转变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及审美理念,为民族富强奠定基础。
二、如何引领民族音乐走进课堂
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为民族音乐进入课堂奠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观察和分析,针对大多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状,利用兴趣趋势将民族音乐巧妙的同流行音乐相结合,提升民族音乐在学生思想中的地位,扭转学生对民族音乐错误的观念。其实,现今很多流行音乐无论在作曲风格上都或多或少的加入了民族音乐的因素。如周杰伦的《本草纲目》、《龙拳》等,这些都是在学生中非常流行的曲目。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或是讲解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些音乐进行赏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从学生心理出发,降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排斥性,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
2.合理的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现民族音乐魅力。教学教材对于民族音乐的安排往往局限在经典曲目或常见曲目等,这些教材只能让学生认识民族音乐,并不能真正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和灵魂。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还要通过不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来扩展学生的视野。网络上的民族音乐作品是非常全面的,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还能满足时代的同步性和成果的新颖性,这些民族音乐作品往往受到学生的大力欢迎。同时网络上会有很多关于民族音乐的不同类型的比赛或个人展示与分享等,这些灵活性的教学素材可以帮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的氛围,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深化民族音乐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往往会出现沉闷、枯燥、教师全权主导等缺陷,音乐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很多时候都是在对学生进行单调理论知识的教授或对学生进行音乐工具实践能力的练习。这种课堂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趣味性,相反很可能会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厌烦。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引进民族音乐知识竞赛、歌曲比赛、展示和分享等的新型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对教学活动所需的有关的音乐或乐器的知识、图片、资料等进行查阅和了解,采用分成合作小组的形式,分享和交流关于民族音乐的心得与体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4.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加强学生传承民族音乐的信心。一个具有积极和端正的情感态度的学生,才能对音乐产生真正的学习欲望,并且会把音乐的学习看作是轻松愉快的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加强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通过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增强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学习。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在课堂中的有效引进,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师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应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引领民族音乐走进课堂,使青少年真正承担起富国强民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曹丽,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篇6
关键词:学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以此支撑着自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都是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那么我们又如何来传承和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呢,其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1]而通常我们的教育工作又是依靠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学校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资源及设备等诸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保护文化多样性,努力推动多元文化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文化又是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是指将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2]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民族文化对人的形成的影响,而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内容当中,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1、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场所。个体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对个体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可以说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站在一线的教师,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最快捷地获得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知识、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和自豪感,同时学校要有效地把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与培养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才能从一个感性认识阶段上升至一个理性认识阶段,才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实践中树立民族自信心和体会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2、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主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传承性。个体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个体接受文化程度最高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他直接关系到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直接关系到个体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他们有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当代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是站在时代的前端,具有现代国际化的视野,如果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能积极学习民族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仅能得到广泛传播和有效的传承,而且会更显生动和时代气息,他们定会推动着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使其发扬光大。
3、教育工作者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可靠力量。当前,为了保护及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和当地政府,甚至一些社会团体都积极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与贡献。但是,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毕竟有限,且缺乏资金支持也是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原因,所以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自然就有了一定难度。那么,在同样的社会与物质条件下,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却具备了较多的有利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当地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他们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熟悉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与内涵,更易于与当地的民众沟通与交流。同时他们面对的大都是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为人师表,可以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
二、探索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共同发展之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实现民族文化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并对其做了总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应该是指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社区或者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能看到自己文化的利弊,学习异文化的长处优点。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懂得和热爱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真正价值,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保护它、发展它。[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其民族成员只有获得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会自觉去学习、爱护和尊重本民族文化,这是少数民族学生应有的“文化自觉”。相应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要确立科学的民族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学生自觉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
2、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学校教育要想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关键就在于依靠教师的力量。因此,建立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学校的迫切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学校要系统地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鼓励他们学习所在民族地区的历史及文化,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掌握当地的民族文化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充分领会当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他们自己有了最坚实的知识装备,才会自觉加入民族文化传承事业的队伍中,才能胜任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3、开发关于民族文化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谓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4]而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它是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5]随着教育民主化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倡导,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比例有所增加,并将地方特有的文化知识全面系统地纳入其中,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这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在于将民族地区课程中的语言文字的内容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的范围,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6]
4、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是一项整体和系统的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存在相互的制约。因此,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也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协调一致,相互补充。在学校的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方面,要定期与当地社会、民间团体开展合作与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也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有益场所。学校要鼓励学生向家庭成员学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让家庭教育为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工作起到一个有益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亚娟,曹能秀.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6).
[2]史文冲.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6(3).
[3]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4]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篇7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于本民族又要面向于全世界,在吸收西方理论的同时,注重本民族的音乐发展。作为小学生,正是逐渐培养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阶段。通过学校的音乐教育,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向他们传播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让他们继承优秀的民族音乐。因此,普通基础教育是专业音乐发展的基石,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应当从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开始。
二、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虽然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对于民族音乐的教育程度仍然远远是不够的,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民族音乐教育没有受到重视。长期以来,虽然音乐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面对西方音乐、日韩文化等大量文艺作品的涌入,我国民族音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崇洋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忽视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其二,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不强。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音乐素养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们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目前,一些小学教育中,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音乐教师,由此,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教学的质量。其三,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片面性。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大多只是关于唱歌和舞蹈方向的教学,传统的民歌说唱和戏曲方向的课程甚少涉入,因此,学生对于我国国粹了解有待深入,缺乏基本的常识。其四,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缺乏规范性。通常来说,当前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只是穿插于各节音乐课程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孩子们缺乏民族音乐的概念,对于民族乐器和戏曲方面的知识了解更是甚微,这些都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三、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充实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工具,因此可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中适当地加入我国各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突出民族音乐的教学特色。其次,通过加入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并且能够得到他们喜爱的、经典的音乐素材,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现如今小学的民族音乐课程单一,大多是以教育唱歌和舞蹈为主,缺乏对于戏曲、说唱和乐器的教导,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应该设置一些相关的课程。例如设置欣赏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基础的民族音乐四大件,了解一些著名的民歌、民族舞和乐器。与此同时,也可设置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们亲身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也要提高教师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和热爱。例如,在小学生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传统的节奏乐器和小学生经常使用的木鱼、三角铁和沙球等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体现作品的思想,还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节奏感的敏感性,更突出小学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
(三)改革民族音乐教学的模式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小学的民族音乐教学。为了真正使小学生热爱、喜欢和接受民族音乐,学校必须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感染熏陶”使得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民族音乐的图画与录像,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演”,通过这些视觉材料,切身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文化生态,多民族共生,旅游开发与保护,高黎贡山中部
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在《文化进化和过程》(1953)一书中提出“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后经萨斯林等人进一步发展成为文化人类学的重要内容。但西方文化生态学主要强调文化与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而我国哲学家因为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认为文化生态不仅应该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应该强调各子文化之间以及文化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传承和变异都与其所产生、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1]目前,文化生态理论不仅用于解释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去考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已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地域宽广, 复杂的地形和良好的生态为多元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生存土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生态适应,维系着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特质。我省高黎贡山中部地区就是这样一个多民族共生,具有多元民族文化的地区。
一、高黎贡山中部地区概况
高黎贡山中部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主要是指保山境内高黎贡山西部这一段,北起白凤坡,南至沙田山脊,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0米。主要包括东面的芒宽、潞江和西面的界头、曲石四个乡,有30余种民族居住于此,世居民族有汉、白、傣、回、苗、徳昂、彝、景颇等13个民族,这些民族以大分散、小聚居和多个非主体民族杂居的共生方式存在于高黎贡山中部地区。[2]堪称是中国多民族共生的缩影,有人称其为“多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和“开放的民族村”。目前,有关于该地区民族共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族构成情况和共生成因的分析,杨学鸾在《高黎贡山多民族现状》一文中对该地区民族构成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尹未仙在《高黎贡山中部非主体多民族共生现象的成因》一文中对形成多民族共生现象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多多民族文化的一些措施。这两篇文章都是从民族文化的价值方面进行考虑,对于该地区的旅游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视野分析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二、高黎贡山中部多民族共生的现状特点
高黎贡山中部的东西山麓,分属保山市隆阳区的芒宽乡、潞江乡和腾冲县的界头乡、曲石乡,近2000个村庄,约有36万人口。从表1可以看出,东麓的芒宽乡和潞江乡民族人数多,芒宽乡少数民族占67.5%,潞江乡占31.9%。这两个乡民族人口居住相对集中,民族心理稳定,认同感强,民族风情浓厚,大部分民族仍然保留本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节日等。在这两个村寨中民族之间通婚现象比较明显,但这些家庭在结婚或节日时仍然穿着自己本民族的服装,按自己民族的习俗举办婚礼或度过民族节日。相对来说西坡的界头乡和曲石乡民族人数少,界头乡4.2%,曲石乡仅有2.5%,居住也较分散,民族汉化比较明显,很多民族文化严重丢失。
表1 四个乡民族人口构成情况(单位:人)
篇9
摘要: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两名从小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侗族大学生为个案,从他们的主观感知和对客观的侗族文化环境或事物的认识两个维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状况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状况,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案研究;教育人类学
引言
中华大家庭各民族绚烂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一直是国家倡导的重要民族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少数民族从农村走向城市,其子女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在青少年,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无疑是必要的、紧迫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前提是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是其民族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各民族对共享的、普遍的国家共同体文化的接受、认同则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基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了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1]民族认同本身带有强烈的跨文化色彩,不同民族的民族认同、同一民族在不同成长环境下的民族认同情况都不一样。那么,在城市环境背景下成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民族认同状况如何,在表现上呈现出怎样的差异,影响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因素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自我反思?这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国外学者Geertz认为:“一个人出生在某个宗教社区、语言社群,以及其生长所在地的社会习俗,这些与生俱在的共同文化构成其认同的基础。”[2]简而言之,语言、血缘、宗教、种族、地区、习俗等,都是群体文化认同基础,这些共同的文化和认同的基础,形成一种无可言喻的力量,将群体成员集结在一起。Phinney是美国民族认同的重要研究者之一。在她的文章中提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行动卷入。[3]有国内学者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进行研究,认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相应的行为倾向处于积极状态,大学教育要注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改善学生的行为应对方式。[4]还有学者以海南省彝族学生为例对散杂居区民族学生族际交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其族际交往呈现族际关系和谐化、交往态度理性化、族际认同地域化的特征,并从文化、区位以及民族认同等因素来进行分析。[5]
文献梳理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愈来愈受到学界重视,但是当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研究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对于在城市杂居区成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经历、状况等这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的主观感知和对客观的侗族文化环境或事物的了解两个维度对两位侗族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一是研究两位侗族学生对侗族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主要包括民族意识、民族文化学习的途径、遭遇的尴尬境地三个方面;二是研究两位侗族学生对侗族文化(事项)的接触了解,主要包括语言掌握情况、民族服饰穿著情况、对侗族大歌及建筑的了解情况、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情况这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来自贵州城市地区的两位侗族同学,现均在M大学就读,基本情况如下:
Z同学,女,侗族,22岁,来自贵州省凯里市,现就读于M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三,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公务员,从小生活在城市地区。
G同学,女,侗族,22岁,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现就读于M大学教育学院,大三,母亲是教师,从小生活在城市地区。
(二)研究方法的实施
1.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主要是指无结构式的访谈。[6]它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者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深入交流。本文通过对Z同学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她对于侗族文化的了解情况以及关于民族认同的看法等。
2.口述史研究
口述史是研究主体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对研究对象(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进行访谈或回忆,根据口述历史的方式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研究过程和方法。[7]
本文将采用以上研究方法对研究者本人以及研究者的侗族朋友进行访谈,通过从他们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心理感受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研究者于2014年12月对Z同学先后进行了两次深度访谈,同时,请室友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整理出约8000字的访谈记录。
二、主要访谈结果
(一)对侗族文化身份的认识
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两位同学的民族文化身份的认识进行探讨。
1.民族意识淡薄
Z同学:其实关于民族的概念我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但是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Z同学在外地上的初中),当时我们班就我一个少数民族,但是当时也只是说说,也没觉得我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同学们也没有觉得奇怪。
G同学:有民族的意识应该很早吧,小时候爱国主义教育,但是真正的这种本民族意识应该是从大学才开始,上小学、初中、高中的时候大家都是少数民族汉族一起的,没什么差别,也就懒得问大家都是什么民族,也记不得。
对于两位同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以追溯到她们的家庭背景以及家族史来进行分析。从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得知两位同学的家庭都不是单一民族家庭,而分别是和苗族、仡佬族通婚而组成的民族混合型家庭。Z同学的母亲和奶奶是苗族、爸爸和爷爷则是侗族。与之相似,G同学的外婆是仡佬族,其他家庭成员都是侗族。从两位同学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来看,基本没有关于民族的事项。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两位同学都只是接受了中华民族这个大背景下的民族意识教育。但是,针对本民族的民族意识显然并未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课程。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族教育的发展已然成为我国教育链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2.民族文化学习途径单一
Z同学:我主要是在上大学之后加入了侗年筹备会,通过这个筹备会的一些人我接收到的民族知识很多,经常跟他们聊天,他们也会告诉我一些有关侗族的知识,我自己在和他们的接触中也耳濡目染的接受了一些观点,就是我们侗族的文化真的非常的美好,非常值得传承下去,我自己也会献一份力。
G同学: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侗族,我们学校的侗族也没有像广西三月三这种社团,所以我了解侗族文化知识的途径非常的窄,都是从网上呀、侗年晚会呀什么的,可能我自己也没有太主动的缘故吧。
通过对两位同学访谈,发现两人都是在进入M大学学习之后才逐渐开始对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感兴趣。同时,她们在了解本民族文化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动性,Z同学会主动去参加相关的社团活动,而G同学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与她们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有关。通过进一步λ们的家族史进行挖掘,我们发现家族的民族历史因素对后代的民族认同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Z同学家是其太爷爷辈从天柱县(贵州省东部)搬迁到现居地,而天柱县是一个典型的侗族聚居地,其长辈都会说侗语,但是随着语言环境的流失,他们的民族语言能力也逐步退化。G同学的家族史又与之不同,她所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区,据了解该地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民族成分认定,因此这让G同学对自己的民族身份一度产生怀疑,其民族认同感也不高。
3.民族认同处于尴尬境地
Z同学:你所说的尴尬境地是指被别人问起自己的民族文化吗?
这肯定会有啊,别的学校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是民族大学,能歌善舞的同学非常多,当我说自己是侗族的时候别人就会问我关于侗族的各种问题,但是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多少,这个是时候就会特别的尴尬和羞愧。
G同学:有,这个有,特别是第一堂课上,大家都要PPT展示自己的民族,然后我就从网上找了很多资料,读得非常熟,然后上去讲,结果老师的一些问题就把我问傻眼了,毕竟自己知道的东西只是从网上找的一点点,所以就答不上来了,就特别尴尬,还有就是高考加分让其他没有民族加分的同学觉得我们好像占了很大的便宜才跟他们坐到一起,很伤心。
上文提到,Z同学和G同学都是就读于M大学,而M大学是少数民族的最高学府,这里汇聚着众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少数民族学生,因此民族身份是一个重要的标签,也正是因为如此,Z同学和G同学她们在学习生活中都遇到了不少尴尬的事情,例如访谈内容中提到的自我介绍、被问关于侗族的民族文化等。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得知,也正是因为这种尴尬的经历让她们更加地想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提升自己的民族认同感,想要做一个真正的侗族人。
(二)对侗族文化(事项)的接触了解
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维系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8]对侗族文化的接触了解是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两位同学的认知情况进行探讨。
1.基本不掌握本民族语言
Z同学:不会说,一点不会,我爸也不会说。后来上大学之后,听别人说过,还在咱们那个侗年晚会上学过一句。
G同学:不会,听不懂,上大学之前都没听过。
2.很少穿着本民族服饰
Z同学:我有一套侗族的衣服,还挺贵的,是当时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看了要求,说少数民族同学可以带上自己的民族服装,然后我妈就给我买了一套带过来,从来没穿过。
其实也不是特别了解,只知道大概是什么样子,还挺好看的呢。
G同学:我是上大学之后才开始关注侗族的,所以那时候就从网上找了好多资料,侗族的服装应该是以青色为主,女生的是裙装,男生的是裤子,侗布好像特别有名,非常的漂亮,但是我没见过,听说好几年前咱们还有侗布的展销会,可惜没赶上。
我自己没有侗族服装,据说一套好一点的得一千多块钱呢。
3.对侗族大歌、建筑感兴趣
Z同学:我听过侗族大歌,也是在上大学之后,特别的原生态,讲究多声部合作。我不会唱。
建筑的话像鼓楼、风雨桥这些我都知道。
G同学:我知道,侗族大歌被称作东方的天籁之声,特别的好听,但是我自己不会唱,是在网上搜来听过,还在课上给大家介绍过,曾经我还想做关于这方面的社会实践的,但是后来发现不行。
侗族建筑我知道鼓楼、风雨桥,好像每个侗族村寨里面都有一座鼓楼,而且每座鼓楼都是单层的,绝对没有双层的,不信你去数数,这也是我在上课的时候知道的。
4.了解一些侗族风俗习惯
Z同学:风俗习惯有侗年,咱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的,但是之前我真的没有听说过哎,宗教好像没有吧,对了我之前跟一个侗族研究生师姐聊天,她告诉我,侗族有试婚的传统,女方先到男方家住一段时间,如果合适就结婚,如果不合适就回家去,还有以前侗族男的可以娶很多个老婆,现在就不知道了,这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就觉得侗族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G同学:好像有斗牛、抢花炮、侗年,我之前搜过好多,现在都忘了,不过侗年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而且我们侗族学生的手机号他们都有,每年都会给我们发短信去欢聚侗年,聚餐,我第一年去过,后来两次都有事儿耽搁就没去,晚会挺好看的,就是有侗族大歌呀、侗族乐器表演呀之类的。
通过这两位同学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她们在上大学之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不管是从语言方面、服饰方面还是对侗族风俗习惯文化遗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她们的原生家庭已经失去了本民族语的语言环境,取而代之的是现居地的方言。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压迫也使得民族地区的人逐渐从着装上面与主流社会接轨,民族服饰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最后是两位侗族同学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建筑以及侗族的风俗习惯的了解情况都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和了解,而了解的途径主要是课堂以及媒体网络资源等等。通过对两位同学的访谈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她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但是在进入民族大学之后,她们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逐步开始去了解和接受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民族认同感深化和强化的表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文中对Z同学和G同学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同,生活在城市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经历了一个重构的过程。刚到学校时,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处于基本不了解的状态,但是随着与其他民族同学的交往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认同危机,从而产生去重构自己民族文化知识的意愿。这种认同危机一般发生在人生的转折期或是环境发生很大改变时,通过不断刺激体现出来的。在面对“他者”时,“我是谁”的问题才变得突出,[9]在和异文化的交流中,更刺激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城市杂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主流文化环境,来到多元文化环境中求学,这期间必然要遇到文化冲击、文化震撼等问题。另一方面,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他们也意识到增强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的紧迫性。在文化交融中,他们深刻意识到了认同危机的产生。但是,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途径却使他们的认识产生了局限性。他们通过网络、交流等方式对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宗教、价值观、世界观的了解又是零碎的、不系统的、人云亦云式的。针对该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到杂居区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的特殊性,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课程。
散居区少数民族的孩子从小生活在汉族文化背景下,由于大环境下主体民族是汉民族,他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都倾向于汉族。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孩子对于自己的民族都相对陌生,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都知之甚少。因此,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可以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将民族文化知识带进课堂,让所有的学生,包括汉族学生都能够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形成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观念,从而产生更深一层次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第二,拓展历史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力。
“文化自觉”是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面对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激荡,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启发文化自觉,即继承传统文化,改进落后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学校可以通过团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增加各种形式的有关中华民族传统及其民俗知识的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知度,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第三,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观,拓宽民族文化知识获取渠道。
民族认同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功能的发挥、对于民族团结、对于地区和国家稳定有重要意义。[10]大学生是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提升和优化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才能为大学生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事业注入强大动力。但是,由于当前城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识知之甚少,他们的家庭并没有民族传统,因此,要让他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就必须拓宽其渠道,学校内部可以开设有关选修课,开展社团及民族节日活动等,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参加民族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本族语言文化势微带来的身份认同焦虑和文化失落感,而且还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11]
参考文献:
[1]陆学杰.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9,(07).
[2]f明钢,杨宝琰主编.西北民族地区青少年文化认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90-191.
[3]Phinne,J.S.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J].Psychology Bulletin,1990,(3).
[4]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02):32-36.
[5]李海峰.散杂居区民族学生族际交往的特征及影响因素[A].钟海青主编.文化多样性与教育研究[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490-497.
[6]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J].社会学研究,2005,(05).
[7]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2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8]陈沛照.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72-76.
[9]曹月如.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3).
篇10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多样性 文化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Preliminary Study of National Minority Culture
ZHANG Ying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1)
AbstractThe reason that a nationality can distinguish other nationality is different culture.cultural 'performance is various,not only in the material aspect, but also manifests in two different cultural system behaviour.The author through summary the past studied and the life ,attempted to discuss necessity of the protection nation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social mechanism regard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
Key wordsnational minority;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 the necessity of culture
1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关于文化的定义,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的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文化特质潜藏在不同的文化内容中,构成了文化的多元性。在民族文化中,最大、最基本的文化不同表现,莫过于每种文化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即语言。与此同时,生活的地域范围缔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性。当然,民族文化物质层次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既可通过人们的语言,也可通过人们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当然,物质与它们的关系并不只是单向的,他们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大家庭,是这个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各种文化开始融合但是依然没有阻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表现出了新的不同的文化形态。
少数民族文化被其他文化同化,主要是汉族。这是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往中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在民族交往中,不利的少数民族会慢慢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民族特色,跟随其他民族。
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这样的情形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在比较封闭落后的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出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排斥心理不愿意与其他民族交流,在民族交流的历史中,族际通婚的现象发生较晚较少。当其他民族进入,常驻这样的地区时,跟随其民族生活,养成了民族习惯,最后形成了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心理。汉族被少数民族同化多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个汉族女人加入少数民族较为完整的地区,久而久之变成了他的民族。但是这样的地区一般伴随的是贫穷与落后。
少数民族之间的同化。这主要存在于少数民族的相互交往之中。各种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之后,相互的民族融合,或表现为甲民族特色,或表现为乙民族特征,其与原先本民族有所差距,产生了新的民族心理。这个过程自少数民族开始交流的时候就开始一直在持续。
2 保护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生活环境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是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然而文化不是被动的,它反过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改造。在最初文化的形成和时期,民族之间相对闭塞,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和联系很少,文化体系的构造主要是通过生态环境来作用的,相似的生态环境会有相似的文化类型。而当一种文化发展成熟时,其内部具有约束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可以说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客观世界的要求,保护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对于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
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平等的基础。无论什么样的民族,不问其过去,不管其现在,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每个民族都有选择使用文字、语言的权利,都有认同的民族心理习惯传播和传承的权利,不应以一种自我认为是优势的文化模式强加在他民族的身上,破环他民族的传承。现在,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少数民族进入学校后学习汉族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渐渐丢失了自己的固有的文化。
但如今,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威胁。
物质形式的威胁。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商品竞争中,少数民族处于劣势,无奈之下,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的商品,接受了那些先进民族的生活娱乐方式,久之,自己的文化内容被改变了。,文化的最小单位是在每一种文化互动过程中的,是体现在每一种物质形式中的。白族自历史就是一个开放的民族,自“丝绸之路”开始就积极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为使彼此交流方便,定三月三为共同交换商品的日子。如今,这项开放式的民俗活动保留和传承下来,可是,我们遗憾的看到,在三月三街上看到了众多非白族的商品,各种各样的商品正使这个白族的传统民间交流活动变成一个巨大了低廉商品产销会。当然,笔者并没有片面的认为一个民族的商品受到其他民族的威胁,其文化亦被破坏。
精神层次的影响。文化有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行为层和精神层。当一个文化被其他的文化影响时,首先在物质层发生作用,其次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最后到达其精层次,从而完成一种文化的改造和重塑。精神层次的改变标志着整个文化体系的变化,只是有些微细的地方可能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大理的古城里有很多的酒吧,那原本是外来人员经营的,其主要受众是外地游客。在这里无法评价究竟是这种现代的休闲方式好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休闲活动好,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引起了对于白族文化的精神层次是否被改变的疑问。
3 社会机制对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很多做法都是从制度着手。笔者同意这样的做法,认为不管是文化或是其他,形式的做法很重要,它虽然常得到治标不治本的骂名,但是在标本不能兼治的情况下,看中形式的这种重标的做法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如今可以提供有利证据的是日韩两国对于保护本国文化的做法。日本自19世纪就有关于文化保护的法律,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保护较好;韩国在1975年之后也制定了有关保护民族文化的法律,韩国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我国现在采取四项措施保护民族文化: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
对于机制保护文化的措施还有一些考虑。提供了很好的外在条件是否就能很好的保护民族文化呢。机制毕竟有许多人为操作的东西,若是超出了人的想象与控制,机制的作用便很难发挥了。例如对于少数民族的教育是传授较为发达的民族的语言与文字,还是继承其自身的表达方式;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是单向的传播较为先进民族的科学成果,还是挖掘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而对于一种民族文化中落后阻碍发展的部分怎么对待,若根除是否会破坏这种文化体系,从而使文化发生改变。
文化的保护是一个系统问题,里面总会有我们想不到的细枝末节,总会不断滋生发展出新的有意义的元素,也总会让我们陷入保护与放任自流的两难选择之中,我相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与探索。
注释
①黄开国,唐亦英.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2004.2.
②关于“德”的起源,有原始社会说、殷商时期说和西周新创说,分见李玄伯的《中国古代社会新研》、斯维至的《说德》、段凌平的《试论殷商德的观念》和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关于“德”的原始字义,有李玄伯、斯维至的图腾说、王德培的行为说和郭沫若的道德说。
③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94-295.
④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92.
- 上一篇:网络安全基本服务
- 下一篇:河流生态修复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