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不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中德关系日益密切和深化,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德两国政府通过诸如双边对话、书信往来等各种形式,频繁进行直接对话和交流,构成了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关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通过这些直接接触,两国政府之间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为两国的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德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形式主要集中在联合研究和能力建设,项目涉及中德气候伙伴关系与可再生能源合作、环境与气候领域的干部培训、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建设、中国排放交易体系能力建设、江苏省以及省外三个城市低碳发展、建筑节能、土地低碳利用、北京交通需求管理、中德电动汽车及气候保护、建筑节能领域关键参与人能力建设等。合作项目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一)中德气候伙伴关系项目
项目运行时间: 2011年3月―2013年11月;资助金额:200万欧元 项目目标:中德气候伙伴关系项目通过专业交流和分析促进双边对话。通过共同举办会议,开展能力建设,如组织讲座、研讨会和信息考察等充实经验交流。
(二)中德环境伙伴关系项目
项目运行时间:2012年1月―2016年12月;资助金额:400万欧元 项目目标:环境和气候政策问题是中国实现向“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型的基本问题。本项目将向国家环保部和国务院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项目明确以中德战略环境对话的相关议题(如政府绿色采购、空气质量改善和水资源保护、化学品安全、减少重金属污染排放)为重点,直接支持环境领域的双边合作。
(三)环境与气候领域的干部培训(项目二期)
项目时间:2012年1月―2016 年2月;资助金额:160万欧元
项目目标:大幅提高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以实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 年)中的环境和气候保护目标。
(四)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时间:2011年3月―2013年11月;资助金额:230万欧元
项目目标:中国相关机构拥有开发高效的温室气体监测流程和相关基础设施的能力,为中国的碳排放交易系统(ETS)的建立预作准备。
(五)中国建立排放交易体系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时间:2012年7月―2016年7月;资助金额:400万欧元
项目目标:中方相关机构具备在地方层面建立和运营排放交易系统的能力和政策选项。
(六)江苏省以及其它外省三个城市低碳发展项目
项目时间:2010年12月―2015年1月;资助金额:300万欧元
项目目标:该项目旨在促使江苏省和其他三座城市的经济发展逐步脱离温室气体排放。
(七)通过建筑节能实现气候保护(基准线调研)
项目时间:2011年1月―2013年9月;资助金额:200万欧元
项目目标:借助激励机制,例如碳交易平台,实施大规模的住宅建筑节能改造,从而为减少建筑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八)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中的气候保护)
项目时间:2012年3月―2016年2月;资助金额:350万欧元
项目目标:为决策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提供农业、林业和矿区复垦领域的减排的行业方法和手段。
(九)北京交通需求管理
项目时间:2011年1月―2014年2月;资助金额:200万欧元
项目目标:提出北京实施高效的交通需求管理(TDM)措施的建议,为北京市政府提供能力建设培训,使其有能力对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在城市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进行建模和量化。以北京项目的成果和经验为基础,在中国另外五个大城市,推广高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十)中德电动汽车及气候保护项目
项目时间:2009年9月―2016年1月;资助金额:5,623,977欧元
项目目标:该项目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提供电动汽车发展领域相关理论、技术及战略层面的建议,促使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并在国家及地方范围内开展电动汽车的推广示范。
二、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成效和特点
近几年,我方积极与德国政府、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双边科研项目,取得重要成果。例如:中德气候伙伴关系项目,有力地支持了中德气候变化工作组机制的顺利进行,开展中德合作新议题实验实施,并成为中德间气候变化快速信息交流的平台;中国排放交易体系能力建设项目,支持碳交易试点地区引入市场化减排手段,使中国拥有高效实施排放交易系统的能力,该项目自2012年实施至今,国内7个碳交易试点均以启动,这与双方的合作密不可分;江苏省以及其它外省三个城市低碳发展项目,除开展低碳发展规划研究、能力建设项目外,还进行了建筑节能改造、产业共生平台等示范项目,为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务实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在两国良好政治关系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信心和决心的增强,中德应对气候变化未来的合作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中德双边合作框架下的互利共赢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且拥有先进的低碳理念、技术及管理经验。中国低碳环保市场潜力巨大,两国合作的互补性强。通过近几年来的合作,我国学习借鉴了德国的低碳环保最佳实践,推进了国内低碳环保事业向国际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开放市场,引进德国的低碳环保技术设备,实现了中德合作的互利共赢,对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中国的市场与德国的技术结合起来,将为双方创造巨大的发展动力。随着两国政治与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双边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二)中德对话交流机制下的多层级参与
在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机制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与核能安全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方部长通过积极沟通,为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明确了务实合作的方向;自2010年,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会议以制度化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双方重要的合作组织形式,双方充分利用司局级中德气候变化工作组对话渠道,及时沟通,目前已举办了五次工作组会议,拓展了全方位务实合作领域;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自2006年在中德高科技对话论坛的框架下成立了中德能源工作组,加强了能源技术合作与政策交流,为两国企业间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三)中德合作讲究规划,注重实际
德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双边项目的管理基本模式,是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该机构实际上是代替政府行使业主的职能。管理内容涉及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具体的项目评估考核指标,包括社会稳定程度、政府利益、专业技术考量等;二是严谨的论证与批准程序,一个项目的确定,除考虑上述因素外,项目申请内容要包括:项目执行期、资金来源、经济效益、知识含量等;三是严格的组织实施程序,详细核查项目活动及资金使用情况。
三、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建议
(一)组建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提出的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的要求,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建立健全项目申报、预算编报、组织采购、项目监管、绩效评价的规范化流程。
(二)编制详细的项目合作规划
注重中德合作的战略规划及对国内工作的指导作用,建议制定三年期“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滚动计划”及“中德气候变化合作2015―2020战略规划”。
篇2
气候所带来的变化,首先所造成的水文水资源影响会直接表现在海平面高度,如果说全球的气候发生变暖现象,那么全球的海平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出现这方面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南北极冰盖加速融化,进而使得海平面开始上升。依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来看,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是以每年0.13℃的趋势在不断的升高。而全球的温度升高现象不仅仅使得海平面开始上升,同样也使得海水的面积开始增大、扩张。
2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产生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对于全球水文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这对我国水文水资源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也需要引起我国的重视与关注,特别是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诸多问题,更是应该引起各方的注意。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产生的诸多影响已经显现出来,首先就是气候变化对我国的降水分布和降水强度都产生了影响。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同的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比如西部地区的降水总量就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而西南地区的降水量就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因此,不同的地区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时候在降水量上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气候的变化也对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频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就表现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频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就是东部地区的降水频率明显减少,而西部地区的降水频率有所增加。虽然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是水资源的利用率也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增加,因为降水量虽然增加了,但是气候变暖之后导致的蒸发量的增多也会影响到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气候的变暖也对我国冰川的融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加速了冰川融化的速度,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也减少了我国冰川的面积,这对我国主要依靠冰川径流补给的河流产生了很大影响,直接减少了这些河流的径流。最后,气候的变化也对我国水循环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对水灾害产生很大的影响,或者是引发一些其他的自然灾害,因此,必须重视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产生的影响,对气候的变化以及水文水资源的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并且结合科学的技术方法对水文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预估,尽量预防一些灾害的发生,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我国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水文水资源的问题。
3气候变化趋势下的水文水资源工作方向
气候变化因素从很多方面来看,对于我国所造成的基本上都是负面影响,而这方面的情况也就导致我国的水文水资源工作长期发展的难度大幅度提升,进而使得我国的水文水资源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正是在这方面的背景之下,我国必须要将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发展与气候变暖的趋势相结合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找出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客观正确认识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的现状。气候变化现象本身,对于我国水文水资源所造成的相关影响实质上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就需要对于这个高度客观的事实加以认识,只有正确的对待这一客观认识,才能够真正的结合相关科学原理以及经验,更好的展开水文水资源工作。我国目前所发生的一些水害事件,实际上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来证明了我国水资源所受到的明显影响,这都是由于水资源对于气候的剧烈变化现象极为敏感。而表现得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水资源本身在干旱、洪水、水资源短缺等方面的状况,其适应能力开始大幅度的下降,而这方面的工作也就恰恰是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发展的重点,这一问题应当要在日后加以解决,进而促使我国的水文水资源气候变化应变能力得以提升。其次,除了要针对我国水文水资源在面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脆性加以认识之外,还应当要充分的可了解到气候变化影响因素,也包含对于一些水资源管理机制、水利工程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要加强我国水文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首先就是要强化水文水资源的专业知识,用专业的知识来分析我国水文水资源的现状,也用专业的知识来协助解决我国水文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其次,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问题,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预防我国水文水资源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一些水灾害的发生。最后,针对我国对于水文水资源所表现出的研究重视程度进行强化,增大各个方面的研究资金投入,进而使得我国能够有更多的科学研究人员投身到气候变化对于水文水资源带来影响的研究工作之中,扩大研究的规模,好处极为明显,不仅仅能够使得水文水资源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还能够使得我国的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结语
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应对政策;公众认知;中美比较
0、引言
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科学研究认为,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是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3℃~O.6℃,海平面平均升高了10~25厘米。而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大规模的工业污染、森林砍伐以及土地用途改变等种种人类活动造成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积聚。这些气候变化现象及其引发的后果越来越引起人类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家们在科学层面上的探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关政治、经济以及伦理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富国是否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负有特殊的义务,发达国家是否对很大比例的历史排放负有责任,排放所产生的成本是否已经不成比例地降临在穷国?世界各国应如何公平地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和义务正成为热议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气体排放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谈判情况,两国都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中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在于转变高耗能的生产方式,美国进行碳减排的重点则在于转变高消耗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中国和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如何,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是否积极有力,对于国际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两国政府的态度与应对措施对国内民众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有着极大地影响,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应对行动选择,直接影响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效果。因此,比较中美两个碳减排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为两国制定合理的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促使两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1、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国策的比较分析
尽管气候变化问题存在诸多争议,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各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利益以及气候变暖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若干国策。美国与中国是世界上两个碳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着整个世界碳排放的趋势,而两国推行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也有所不同。
1.1 摇摆、消极的美国气候变化国策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法律与政策实体。政策制定的主体有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邦政府在制定气候国策时表现出了摇摆不定,在减排与经济发展两方面的比较中选择经济发展优先于应对气候变暖的战略。具体表现为:①早年美国在推进全球气候问题的对策研究上相当积极,1992年美国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成员国,并且成为第四个批准该框架公约的国家。②1997年7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伯瑞德一海格尔决议,标志着美国进入气候变化政策的消极时期。该协议的中心思想是美国将拒绝签署任何与《公约》有关的协议。2001年3月28日,小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自1997-年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鲜有法律或政策的行动,美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总体上处于最消极时期。③2005年,俄罗斯加入《京都议定书》,美国感受到了来自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压力。同年的卡特丽娜飓风等严重自然灾害也使得美国开始重新审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影响。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气候安全法》,其目标是2005年的排放量作为2012年的总量的控制目标并逐年减少。④奥巴马政府就职后,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奥巴马政府内外政策中仅次于推动美国经济尽快复苏的优先议程。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表明美国的气候政策迈出了积极一步。
1.2 持续、积极的中国气候变化国策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碳排放总量第一的国家。中国碳排放国策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在气候变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的减排对于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进程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在减排国策的制定上一直持积极的态度。①1993年1月5日中国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推动了中国各职能部门间政策协调的发展。自《公约》于1994年生效后,中国政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在《公约》下做出的承诺。2002年8月,中国核准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生效后,中国又建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领导和管理体制。中国专家积极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为相关报告的编写作出了贡献。②中国认真履行本国在《气候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义务,于2004年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并于2007年6月《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中国提出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到2010年比2005年降低20%的能源密集度。③2008年6月9日,中国央行公布的国内排放贸易计划,包括从温室气体排放到水污染的每一项,加快国家对“绿色”推动增长的初步轮廓。“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显示,中国“十二五”时期将着力发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中国政府面对气候变化,在国际上积极参与支持国际合作,在国内组织筹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机构,并主动采取政治、经济手段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应对气候变暖。2中美两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认知差异性比较分析
2007年,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促进委员会(AAAS)以及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工作组撰写的报告《气候素养:气候科学的必要原则》中正式提出“气候素养”这一概念,即指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对气候的理解,该理解包括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个具有气候素养的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规律原则;知道如何科学的评估哪些关于气候的信息是正确的;有目的的了解并与其他人交流有关气候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对于有可能影响气候的问题,能够做出有效和
负责的决定。国民气候素养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决定于政府推行的政策、态度及大众媒体的导向。
如上节所述,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国策方面有较大的差距,那么这种差距在两国民众的气候素养上是否有所体现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一些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判断。美国的调查数据来自于乔治梅森大学与耶鲁大学的联合小组(以下简称“联合小组”)和皮尤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中国的数据来自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问卷调查。“联合小组”于2011年4月23日至2011年5月12日在美国做了关于气候素养状况调查。调查涉及101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09年9月30日至2009年10月4日开展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涉及1500人,样本的总有效率为9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11年3月18日至2011年4月20日对网民、大学生以及县域居民开展了调查。对于网民与大学生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县域居民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调查的网民为3599人,问卷总有效率为96.97%;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6750人,问卷调查的总有效率为98.15%;参与调查的县域居民为1513人,收回有效问卷763份。
2.1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认同度极其相似
有关气候变暖的问题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19世纪末。对于气候变暖的问题,科学界争论不断,两国公众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调查结果见表1。中美两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惊人的相似。中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5%,美国公众赞同气候变暖的比例为64%。持否定观点的民众比例差距较大,中国公众认为气候没有变暖的比例为8%,而美国公众持否定观点的比例为18%。
2.2 科学结论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影响更大
2.2.1 科学家的结论对美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高于对中国公众认知的影响程度
应对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使得决策者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向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寻求建议。调查结果见表2。美国公众非常相信科学家确认全球变暖的比例为21%,中国公众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0%,美国公众相信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公众。由此可知,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确切认知主要来自于科学家的结论。原因是:一方面美国政府较早以前就非常重视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也得到了很多权威性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为了推行其保守的气候政策,采取有目的系统性行动操纵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及结果,而不是采取行政手段,使得美国公众得到了更多的来自科学研究的信息。
2.2.2 欧美严寒对美国公众关于气候变暖的认知有所影响
自2009年末到2010年初,欧美各国先后出现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这是继2009年11月中下旬出现严寒天气之后,西欧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又出现降温天气。这种极端天气现象的出现对于气候变暖的观念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调查结果见表3。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持非常怀疑态度的要高于中国公众10个百分点。可见切身感受会影响人们对于气候变暖的认知。但我们还要看到,尽管经历了严寒,仍有23%的美国公众对气候变暖一点都不怀疑,这个比例高于中国公众13个百分点。说明美国公众对于科学结论的信任程度非常高。
2.3 中国公众对于碳减排政策的支持比例远高于美国公众
有关对碳排放政策的支持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美国公众支持实施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50%,反对的比例为38%,不知道或者中立的占12%。而中国公众支持碳减排政策的比例为76%,远高于美国公众。选择反对的比例为3%,远低于美国公众。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碳减排政策得到了更多的公众的支持,政策制定的空间比较大,而美国政策制定受到的阻力则会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美国碳减排政策的出台将会是个漫长且困难重重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虽然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但是要想通过参议院达到2020年削减以1990年为基础的碳排放量4%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2.4 中美两国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认知存在较大分歧
在问及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时,中美两国公众认知存在较大差异,见表5和表6。我国公众中有2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因素造成的,73%的人认为是由于人为活动带来的,其中36%的受访者选择了温室气体排放,有24%的人选择大气污染物增多,13%的人选择了城市化。美国公众中47%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个比例远远小于我国。而有35%的人认为是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
2.5 中国公众对于重要的气候政策更为了解
为了考察公众对国家气候政策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您知道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内涵吗?”这一题目对我国公众进行测试。“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我国在国际社会进行气候谈判时中国维护本国利益的一个基准点,是我国国际谈判的基础。相对应的,美国在碳减排方面最重要的原则是“总量控制与交易”。我们用“您知道什么是‘总量控制与交易’吗?”这一题目测试美国公众的政策了解程度,结果见表7。美国公众对于非常重要的气候政策“总量控制与交易”表示不知道的比例达到55%,而中国公众中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表示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人仅为17%。有46%的中国公众对于这个原则表示知道很多。由此可见,中国公众在对国家气候国策的了解程度要远高于美国公众。
3、结论与建议
篇4
【关键词】互嵌 国际机制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国际贸易 公民社会
【作者简介】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政治与管理学系博士生
一、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剧,全球性危机层出不穷,直接危及国家安全、国际安全和人类安全。这些挑战的波及范围和深度已经超越传统国界,超出单个国家应对的能力,我们已经身陷“风险社会”。
国际贸易波动会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影响收入分配、社会稳定和政府能力等,并引致安全隐患,它已经成为国际上的重要安全议题,并将其他领域涵括了进来。 在既有贸易体系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不公正的贸易体制一方面使弱国和贫困人口丧失利用贸易走向未来的能力,另一方面,这种不公正非但不会让贸易带来和平,反而会在国家和族群间播下冲突的种子。
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已然成为全球最为紧急的安全议程。气候变化已然对国际社会、相关国家和受影响群众形成明显威胁。 这种隐患与威胁可能会不平等地施加于应对能力极其有限的最脆弱国家和人群身上。 作为一种子系统安全威胁,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政治等安全领域密切相关,这种议题间的“联结政治”(linkage politics)最终必定会产生由气候威胁引致的“安全复合体”。
但是,这两个议题在全球治理体制建构过程中屡次折戟。作为当前最为成熟的国际体制,世界贸易体制自2001年便开始启动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多哈回合发展议程,时至今日,其达成依旧充满疑问。自《京都议定书》之后,作为正在建构的国际机制,气候变化应对体制的进展乏善可陈。与哥本哈根会议相比,坎昆会议虽然在减排测量和减排基金方面达成共识,多国也表达“满意”态度; 但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纷争和共识的具体实施却令人担忧其前景。
同时,从1999年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至今,国际公民社会组织在国际谈判上展现着更为明显的能见度。国际公民社会虽在规模和动员能力方面然稍显稚嫩,但作为独立行为体,它已经基本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面对两大议题步履维艰,公民社会组织开始跳出“”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框架,批判国际谈判体系及其主导思维的适应性问题,希望另辟蹊径,寻找解决全球问题的方式。
这两种机制的遭遇和新行为体的兴起展现了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困境,即一方面,全球问题迸发,人们对治理质量和数量的需求剧增,当前全球治理体制无法回应大众需求;另一方面,面对全球问题,国际机制自身效能乏力,治理效果不彰;第三,新兴行为体并未得到主流国际机制认可和接纳,民间社会的力量被实质地排除在外;最后,全球治理理论也面临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实践的挑战。
为清晰地剖析全球治理中存在的机制创建和效率乏力问题,本文特别选取贸易议题和气候变化议题及其内在“互嵌”结构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全球治理相关框架出发,通过对议题本身、回应机制以及参与行为体进行分析,对当前最为成熟的国际机制(全球贸易体制)和正在创建的国际机制(气候应对机制)进行理论审视,以期通过案例分析展现全球治理中议题交叠和机制关联的内在机理,并通过公民社会的视角来探讨当前国际体制与社会大众需求之间的“鸿沟”。
目前而言,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尤为重要。首先,无论是气候变化议题还是贸易议题都是当前全球治理的热点,关系着国家和民众的切身利益。
其次,气候机制是建构中的崭新机制,贸易体系则是转型中的成熟机制,将二者进行结合研究有助于探讨国际机制建立过程中的共性因素。人为分割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机制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当多元议题盘根错节之时,对议题互相“嵌入”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国际机制研究的进展。
第三,作为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新兴行为体,公民社会组织很少关注单一议题,将贸易和气候纳入到公民社会组织的视角中,有助于更为实际地展示全球治理中“不一样的声音”,有助于发掘公民社会组织话语作为一个体系的特性,更有助于为未来全面讨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基点。
二、理论分析框架:议题交叠、机制关联和新兴行为体
“风险社会”趋势的加剧凸显全球治理体系的困境。无论是基于现实国家利益,还是基于建构中的全球共同责任,各国都希望并纷纷诉诸不同问题领域的国际机制应对当前的挑战。但是,全球治理的“制度丛”(institutional complexes)并没有展示出足够的回应力和有效性,甚至形成“制度拥塞”现象。 全球问题的波及范围和破坏性远远超出国际体制的驾驭能力,不同问题领域互相交缠,对当前国际体制形成更大挑战。同时,各种机制大多建立在人为划分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缺乏对治理框架下的不同机制契合程度的考量。这使机制间的关联性和内在冲突日益明显,影响着国际机制的回应性,削弱了全球治理体制的有效性。此外,以国家为中心的治理体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合法性质疑。机制“需求-供给”鸿沟需要公民社会主体的参与。
本文将从问题结构、机制关联和新兴行为体等角度对当前全球治理和国际机制理论进行审视,并从理论角度寻找导致困境的原因和内在机理。
1. 交叠的问题结构
“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其脆弱性和敏感性影响也不断扩展,首先,全球性问题继续并且以加速方式迸发,远远超越以前的问题数量;其次,问题影响范围日益扩大,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入;第三,全球性问题开始“结合”起来共同侵蚀国际安全和人类安全, 这都挑战着专业化和单一化的问题应对模式。
恰如奥兰•扬(Oran R. Young)所言,许多全球问题出现“非线性”特征,并且问题的演变经常会被“突然地、恶性地并且无法挽回地”中断,然而,当前全球治理措施适用范围略显简单,难以应对“以前从没有碰到过、突然改变、无序变化和紧急发生”的问题。 基欧汉(Robert Keohane)曾经指出,如果仅仅将世贸体制作为跨政府的贸易机制,其运行“非常成功”,但是若将贸易和其他问题领域的联系(贸易与……的问题)考虑在内,则会出现问题。 吉尔平(Robert Gilpin)也认为,贸易问题其实已经聚集到“文化、国家和其他不容易通过讨价还价找到折中方法的复杂问题上”。
2. 关联的国际机制
国际机制之间的相互关联机理日益明显,超越了治理机制的设计初衷,制度关联(institutional linkage)的方式与契合程度影响着国际机制有效性的发挥。 尽管全球治理框架包含“制度丛”或各种“安排的聚集束”(clusters of arrangements), 但是全球治理的效力依然饱受质疑。
现存的治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非中心化的权威格局”,其优点是“这些互相独立的体制具有在国际秩序的其他组成部分遭受严重挫败后生存下来的能力”。但是,由于体制由不同行为体“因不同的目的”而建立,并且参与创制的人“频繁地”聚焦于建立具体的单一体制,“很少或者根本就不想协调”其在不同机制中的工作,并建立相关机制间的关系,因此机制劣势也显现出来,即“体制在解决问题的重叠和交叉方面能力还很不够”。
“具体问题的体制密度越来越高”, 应对单一具体问题的国际体制在其运行中也越来越依赖于“与其他制度安排的复杂联系”。这种制度之间的互动对相关体制的运作结果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看,随着将来国际社会中功能性不同的活动之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和国际体制密度的增加”,制度间的“撞击”和互动“注定”凸显。
3.全球公民社会兴起
非国家行为体,特别是全球公民社会(global civil society),越来越成为全球治理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新行为体出现直接冲击着当前的全球治理结构和国际机制的回应性需求。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单靠国际政治主要行为体就能实现。第一,当前国际结构形态早已步入“复杂聚合体系”(complex conglomerate system)时代, 全球公民社会兴起,与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一起成为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国际行为体形成多重关系。
第二,以国家行为体为主要参与者的全球治理体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合法性挑战。 当前的主流国际体制在程序上无视其他行为体的参与和透明度,在结果上则可能沦为大国牟取利益进行再分配的“漂白”工具,从而造成弱势行为体利益的被剥夺与不公。
第三,国际机制“有效性”和“回应性”要求全球公民社会的参与。公民社会在网络塑造、议程设定与倡导、推动国家合作、提升公共参与以及促使公共政策变化等方面有助于提升国际体制的问题解决能力。
奥兰•扬认为,尽管全球治理中,国家依然是最为重要的行为体,但是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正在加强,特别是全球公民社会“正在形成”。 他坚信“有证据”显示“一种次要的社会体系正在国家社会周围成长”,全球公民社会已变成“全球治理中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应地,在国际体制背后存在着“一个非国家行为体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关系领域”。
他同时指出,在实践方面,“国际体制中非国家行为体起着重要作用”,基于社会的影响,“全球公民社会发挥作用的力量”可以对相关国际体制的运作带来巨大压力。所以,单从研究方面而言,就需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复杂的方式互相作用的制度安排”;同时,有必要探讨全球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并提出国际社会及体制与全球公民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全球治理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议程”。
综上所述,全球化潮流对国际社会结构的“解构”依旧在继续,不同问题领域之间的交叉也日益展现,以前应对具体问题的专业化机制及其关联反而成了制造问题的“罪魁”。与之相关,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机制需要予以改变,全球公民社会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及其对国际机制有效性的影响也需要厘清。
三、“贸易-气候”互嵌结构:议题交叠与机制关联
1. 文献回顾
对贸易议题和气候变化议题之间的联结研究尚属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对气候议题“话语”的建构大多把握在思维主导的国际组织手中,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银行等。 对“气候”话语在国际组织中发酵的现象,已经有学者作了阐述。
国内关注单一议题的学者比较多,对气候变化与贸易联结的关注大多是介绍国外相关研究进行阐释。在目前的文献中,有的学者从政策方面呼吁重视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有的从作为环境问题组成部分的气候变化 和货物贸易规则角度,初步探讨国际贸易机制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松散的潜在的联系”;也有学者根据世贸组织与环境署报告,介绍梳理气候和贸易之间的关联。
但是,公民社会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审视。虽然公民社会也比较早地意识到贸易和气候的关联,却未进行理论化, 遑论从公民社会话语体系角度对气候变化及贸易议题进行深入研究。人们对贸易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结关注明显不足,需要改变。
2. 贸易与气候关系:概述
气候变化“很有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 自由贸易作为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柱,全球贸易发展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着紧密联系,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
一方面,贸易利益诱惑是西方国家开展工业化的动力,工业化等人为因素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贸易开放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即规模效应(Scale effect)、结构效应(Composition effect)和技术效应(Technique effect)。
其次,支撑国际贸易运行的环节,特别是贸易运输所使用传统能源而遗留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此外,缺乏管制的贸易自由化还扮演气候变化“共犯”角色。在利益驱动下,若干能够吸收温室气体、减缓气候变化进程的资源被“商品化”并进入市场;或被利于产生市场利益的资源替代或挤占空间。
当然,如果人们能够从贸易中获益,可能逐渐要求有助于环境和气候现状的产业结构和贸易体制。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实际上是反方向运行的。贸易拓展并不必然导致全球暖化,但是合理贸易体制有助于改善全球暖化现状。
3. 全球贸易体制和气候应对机制的关联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之道通常并不局限在单个领域,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与其他领域和国际机制紧密关联。
对贸易和环境关系的关注源于《21世纪议程》。 先于气候治理框架存在的国际制度(如贸易、能源、金融和政治)已经影响着全球变暖的进程,若不同时调整这些体制,气候治理框架自身无法遏制全球变暖步伐。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机制是国家行为体特别是大国权力利益分配的产物。议题不同的国际机制建构也遵循同样的权力利益逻辑,气候谈判不仅关系权力利益分配,而且也必然影响到作为有机系统的全球机制“群”中的权力利益调整。
鉴于气候变化造成的严重影响,国际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关注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并于80年代开始探讨利用国际制度来治理气候问题。从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成立开始,国际气候治理制度框架日益扩充,主要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德里部长级宣言》、《巴厘岛行动计划》、《哥本哈根协议》和最近的《坎昆协议》等。这些协议构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先期框架,但是真正的气候应对机制及其实施框架尚未达成。
成立于1948年的多边贸易体制(GATT/WTO)可以称得上是最为成熟的国际机制。目前,它包含153个会员,以WTO规则为基本规范的双边和地区性的贸易体制也逐渐增多, 国际贸易体制的先期存在也使气候危机应对不得不考虑其与贸易体系的联系与路径依赖。
首先,贸易途径已经成为支配气候应对措施(减缓、适应与资金支持等)的思维。当前流行的气候变化应对机制中无一不充斥着资本、市场和贸易的影子。
减缓 (Mitigation)和适应(Adaption)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 其中,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又可以细化,如《京都议定书》引入“共同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排放贸易”(Emissions Trading)、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三个国际减排额度的主流机制,由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这些灵活机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减排,又同时使二者共同获益。再如,《斯特恩报告》中提议四种应对方式,即“碳排放贸易”、技术合作、采取行动减少森林砍伐和适应措施。 此外,这些策略还包括各种能够改善气候现状的技术与服务,鼓励使用高效低排放的能源和使用其他绿色产品等,也包括帮助受影响人群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相关技术、服务和产品。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条第5款和《京都议定书》第2条第3款都强调一种“有利的和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不能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任意不公正的歧视和隐蔽限制。
这些措施的实际运行基于市场和贸易的思维,并在国际机制特别是贸易体制之下运转。如“碳交易”等实质上基于贸易和市场机制;各种产品和技术的流通扩散也需要贸易体制支撑。支持者辩称,这将能够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和商品的自由流通,推动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减缓进程。
其次,在当前的多边和双边贸易体系中,对气候治理的关切已经成为一种“显学”。但是,多边贸易规则并没有针对气候变化的具体适用规则,只是将其视为环境议题予以规范,从而构成当前贸易与气候应对措施的基本框架。
孕育世贸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Marrakesh Agreement)特别强调贸易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多哈部长宣言》(Doha Ministerial Declaration)第31条针对贸易和环境议题,也提出“削减或适当地消除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世界贸易体系中的相关规则,特别是多哈发展回合,如果能够真正实施,有助于国际社会特别是脆弱国家提升气候变化应对适应能力;规则的不当使用则可能危及气候制度框架的有效性。
从贸易角度来看,应对气候变化主要要求当前贸易体制能够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气候相关服务、技术和商品流通,提升受影响国家和群体的应对能力。货物和技术的自由流通涉及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关税或配额规则、补贴政策、非关税壁垒问题、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服务贸易。 通过这些政策,推动“气候友好”(climate friendly) 的技术和服务自由流动,并建立贸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支持体制。(参见下页表一)
WTO希望通过三个方式减缓气候变化。第一,通过价格和市场机制将温室气体排放内部化;第二,通过开发金融机制推动“气候友好”商品和技术开发与流通;第三,通过设立相应技术要求来推动相关技术和商品的使用。 同时,气候减缓措施及预期措施都会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相联系,如污染许可证自由分配。各种“边界碳调整”(border adjustments)也可能采取这种形式。 WTO设立贸易技术壁垒委员会(TBT)致力于确保管理、标准、测试和认证程序等不会带来繁冗障碍,并以规则保障高效能源技术和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不会在国际贸易中被施加障碍,从而保证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这也可保证缺乏技术的国家更加容易地获取相关技术。
但是,现在的多边贸易体制及其规定实际上限制了气候变化应对技术、服务和商品等要素的自由流通。第一,贸易规则限制了气候政策的选择范围,技术产品流通阻碍和发达国家的补贴在当前世贸体系下容易形成贸易摩擦和冲突。 若干贸易体制条款可能会阻碍气候变化的减缓。
第二,当前贸易规则不利于“气候友好”技术的转让,特别是非关税壁垒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的阻碍。“清洁发展机制”的推广会经常遭遇贸易壁垒的阻碍。 若干发展中国家因知识产权无法采用“气候友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由此可见,原本两个不甚相关的领域和治理机制已经难以阻挡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难以分离的综合体。在多哈回合谈判之中,气候和环境商品、技术与服务是多哈回合受阻的重要原因;而在气候变化谈判之中,与贸易紧密相连的关税壁垒、绿色壁垒、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问题,也是阻碍气候措施达成的主要力量。 2009年底WTO失败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草草收场也为贸易与气候议题的关联提供了负面证明;而2010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进程的缓慢也似乎与坎昆会议细节问题(如气候友好技术与产品转让)的磋商成效受到掣肘。
那么,贸易和气候议题谈判为什么会“同病相怜”?除关注行为体的传统“利益博弈”之外,有无其他分析路径?当前全球主流的国际体制和全球治理思路与当前多种议题谈判同时进入“死胡同”有没有内在联系?
四、批判的力量:全球公民社会看“贸易-气候”体制
作为新兴行为体的全球公民社会,它拥有一套与国家行为体不同的问题意识和观察视角,并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根据波兰尼(Karl Polanyi)的观点,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和社会间存在着持续的张力,自发调节的市场无法持续下去,市场秩序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同时,正是因为市场的威胁,社会意识的日益觉醒,形成了“自我保护的社会”,从而与国家展开互动,以应对商品化对社会的破坏性后果。并且,对市场价值而言,社会价值不应该是从属性的。
就公民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而言,基欧汉和奈认为,“全球化造就了各种非政府行为体……的扩散,它们期望自己的声音为人所知”,并在全球治理结构中,非政府行为体,尤其是全球公民社会渴望参与到“与自己休戚相关的领域之中”。
全球公民社会对气候治理中的贸易自由化倾向进行反思便是在全球多层次治理层面上“波兰尼命题”的体现,也是其参与“休戚相关”领域的表现。在贸易和气候变化议题方面,公民社会反思并批判了当前气候治理体制建构过程中的市场拓展现象,并从社区、民众和权利的角度展现了其与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与冲突,凸显了公民社会的自我保护机制。
本文分析了23家贸易相关国际非政府组织及组织网络 自2006年气候议题升温以来至2010年12月份坎昆会议闭幕的声明、工作论文、社区调查和研究报告及访谈,聚焦于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并追踪“反”贸易自由化组织网络――“我们世界不容出卖”网络(OWINFS)的相关理论观点,希望从全球公民社会视角来梳理公民社会话语的完整脉络。
1.从观点到模式:公民社会的批判
公民社会在气候议题领域影响力逐渐增强,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着力于批判当前的主流气候机制,提出替代性(alternative)建议。全球公民社会试图通过抗议、倡导和政策建议等方式撼动主流国际机制、国家以及跨国公司权威,呼吁建立气候治理框架时能够抛弃“新自由主义思路”。公民社会分别从全球暖化的原因、应对手段的误区、贸易体制问题等方面对主流观点予以批判和反思。
第一,自由贸易及其驱动的能源密集型(energy intensive)工业发展源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模式,正是它们的集合才最终加剧了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暖化和气候变化问题。要遏制气候变化步伐必须从贸易根源上寻找答案,也正是现在的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多边贸易体制才使得气候变化减缓步履维艰。 这也恰恰符合波兰尼所认可的打破国际冲突怪圈的“关键性步骤”在于“扭转社会生活应该从属于市场机制的理念”。 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也曾经指出,人类面临的威胁是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西方社会所主导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制造了风险,同时也加强了对风险的掩盖。
第二,当前主流的气候治理框架是由发达国家占优势地位的新自由主义发展和管制模式,是从推崇市场机制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出发的。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其本身就有若干内在问题。 在这种模式主导下,用于解决气候危机的各种手段,实际上就是“购买”适应和减缓措施。 以贸易和市场为机理的“碳交易”、“碳转移”以及“清洁发展机制”等,都充斥着对市场的过分信任,被指责为“大骗局”(Big Hoax)。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碳交易”发展迷茫、“碳价格”被发达国家控制、 气候危机恶化已证明以贸易作为治理手段的疲软。
第三,在新自由主义机制之下,贸易过分自由化会催生若干错误手段,并主宰当前气候变化谈判议程。 公民社会组织质疑WTO“贸易导向”(trade-oriented)的“环境产品和服务”(EGS)自由化是解决气候危机的关键。若干学者也提出质疑,即关税削减能否推动“气候友好”技术和产品的扩散。
公民社会指责WTO以“多哈发展回合”为名义推进自由化,这非但不会带来发展,更不会解决气候变化,因此它们呼吁终止自由贸易,并在新自由主义体系外寻找气候变化的手段。 有学者认为,多数国际组织一边将“气候保护”挂在嘴边,另一面却和往常一样坚持本业。 (参见表二)
就清洁发展机制而言,其初衷是通过市场和产权界定来对环境保护予以经济激励,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搭建桥梁并提供实际帮助,在经济发展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减少排放。但是,碳排放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机制在实践中偏离轨道,被扭曲成投资者获取暴利的途径。市场机制的介入实际上削弱了《京都议定书》效力。 清洁发展机制可能产生新的贫困和扩大的不平等,加剧资源私有化,损害社区的永续发展,甚至还会浪费各种资源,危及粮食安全。 此外,若干跨国公司通过碳交易逃避减排责任,其权力因贸易自由化渠道而得到强化,加之大多推行清洁发展机制的母公司都位于发达国家,因此这些措施被看作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的“碳倾销”(Carbon Dump)或“碳殖民主义”。
第四,尽管当前贸易谈判和气候谈判存在差别,但是国际贸易机制中的主要成员也同时主宰着气候变化谈判,因此气候谈判很可能也被纳入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主导范式中。新自由主义体制不仅在过去几年中拖累金融体制,并且还很有可能导致气候变化谈判裹足不前。 有学者通过文本分析认为主流的国际组织仅仅将气候变化视为“空包弹”(Empty Signifier),它们并不想改变,而仅仅是“将气候保护‘纳入’全球霸权秩序却无需改变世界经济的社会结构”。
2. 从权利正义到弱势人群:公民社会话语的特质
公民社会希望以“权利为本”(rights-based)方式,推动相关机制从“市场迷信”与“经济发展”向“永续社区”(sustainable community)发展和“人民”(peoples sovereignty)终极关怀方向转变。正是这种价值和转变从深层塑造了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行为体不同的问题意识、批判视角和方法论视角。
首先,与政府及政府组织聚焦国家利益分配和义务承担相比,公民社会更加强调公平和正义的基本理念。国家行为体在制度建构中主要关注竞争性的权力结构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国家与国际安全后果。全球公民社会则将气候变化发展限定为“气候正义”(Climate Justice)议题,并将视野落到人类安全领域。这种公平不仅是国家之间的公平,也从相关国家国内不同群体间角度上来看待公平。气候变化的起因是发达工业国家,但是在各国危机应对能力不平衡的前提下,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对生态脆弱和欠发达国家而言尤其恶劣。
其次,全球公民社会强调“权利为本”的逻辑起点,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权利和弱势人群的基本权利与发展权。与一刀切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极端观点和“权力利益为本”不同,国际非政府组织提出“温室发展权”(Greenhouse Development Rights)概念框架,在既定全球气候变化指标的基础上,关注基本人权,赋予相关贫困人群以发展权,并免于其气候义务。
第三,与国家及其衍生行为体聚焦于维持或者改革现存国际机制不同,全球公民社会则具有明显的“反体制”色彩,这种色彩也源自于公民社会的“反全球化”传统。有些国际非政府组织人员认为,如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种斗争,那么这种斗争并不是东方与西方或者南方与北方之间的斗争,而是全球民众与从气候危机中渔利的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间的斗争。
第四,公民社会在工作手法方面呈现不同于国家行为体的特征。它们更加重视自下而上的工作方法,注重从微观社区的实际需求出发,强调参与的重要性,打破国家的界限,从全球主义的视角来对待相关的弱势群体,并能通过自身参与发现被故意或无意忽视的盲点议题、人群和相关议题。
最后,与国家行为体相比,全球公民社会或非政府组织更关注社区层面多元弱势群体生计影响,它们关心不被重视但长远而言有重大影响的人群和议题,除为欠发达国家发声之外,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弱势关怀还包括“气候强制移民”、“气候难民”以及其他受影响人群,特别是妇女群体、儿童、少数民族、土著居民及其传统文化传承,并强调本土社区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公民社会组织坚信爱因斯坦所言:“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公民社会观点超越传统自由制度主义和现实主义窠臼,能对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新思路,并利用其关注权利为本、微观层面和社区参与的优势,在社区层面催发公众意识,在行动中寻求可行的解决之道。
当然,从公民社会角度来看待全球问题,可能陷入“只破不立”,显得比较“激进”和“革命性”。虽然其若干策略方法在某些社区推行取得成功,但是其普遍性还是未知数。其独特话语体系可以激发我们思考与反思当前国际体制进展过程中的问题,把这些问题纳入到主流思维框架中,将有助于更好地缩小民间社会需求与国际体制供给之间的鸿沟,也能更好地维护大众的利益与发展权利。
如果在当前主流国际体制中,能够真地引入“人民”、“权利为本”和“永续发展”等公民社会的需求,减弱结构对民众权利的限制,缩小国际机制“需求-供给”鸿沟,这将不啻于一场全球治理的新试验。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问题领域结构、治理机制连接和行为体等视角出发探讨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与气候变化间的关系,解答了贸易开放对全球变暖的负面推动作用、气候变化应对框架及具体措施中的贸易思维和当前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对气候变化应对的阻碍等问题。同时,本文关注了全球公民社会在气候和贸易议题领域的声音,在对主流观点进行分析、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展现出它们的独特视角。本文试图对其进行理论化总结,解释其动力机制,从而有助于丰富当前国际关系多元视角的气候变化议题研究。
篇5
一、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危害
(一)荒漠化现状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表现在耕地退化、林地退比、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石质荒漠化。
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持续净减少,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共212个区、县仍在扩展。
(二)荒漠化成因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1)充足的沙源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第四纪时期,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历史时期沙漠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沙源。地层中的古风成沙,记录了沙漠在中更新世以前已经存在大片沙漠,而且风成沙与黄土、古土壤或湖相地层迭覆出现的特点,证明沙漠并非从形成就持续至今,而是在第四纪气候震荡变化的调节下经历了沙漠非沙漠的多次转变。
(2)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的范围涉及到整个地球,气候变化结果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强。如毛乌素沙漠地区1953―1986年出现干旱年份5次,其中1979―1983年连续干旱,1965―1975年平均降水量(252.4 mm),比前10年减少了6.2%,而蒸发量(2600 mm)增加了5.1%,可见,气候的变化趋势是向更干旱方向发展。在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活动季节为冬春季节,这与当地的干旱季节相一致,据研究起沙风速为大于5 m/s,而这些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为2.9 m/s,最大风速可达31 m/s,多年平均风速大于5 m/s的大风天数为38天,无疑为风沙活动与沙的运移创造了条件。2001年春节数次沙尘暴使内蒙古沙漠界限向前推进了2 m,沙尘随风袭击了北京市,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波击到南京、上海等南方城市及韩国。
2、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开荒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从亚太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构成来看,植被破坏占37%,过度放牧占33%,不可持续农业耕种占25%,基础设施建设过度开发占5%。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过度放牧、过度耕作和大量砍伐树木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过度放牧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表现在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石质荒漠化。特别是在干旱年份,草场生产力急剧下降,而牲畜数量却得不到及时调整。草场超载过牧,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沙化。
(2)毁草毁林垦荒
据卫星遥感调查结果,黑龙江、甘肃、新疆、内蒙古4省(区)1986―1996年毁草垦荒1.17万平方公里,而其中一半在开垦几年后撂荒,成为新的荒漠化土地。由于违背自然规律的滥垦,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植被的保护,在干旱、大风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土地因风蚀严重沙化。
(3)乱采滥伐
荒漠化地区的植被多是重要的薪柴和药材资源。据有关资料,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万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中期,因樵采已毁掉三分之一以上。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如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农业过度用水,使输往下游的水量急剧减少以至断流,造成了下游地区植被的衰退、死亡及大片土地的沙化。
(5)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森林遭受破坏。雨水冲刷裸地,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出现沟壑,导致水灾。在干早时期,风把干燥表土吹走,造成山地岩石,寸草不生。这就是破坏森林造成的恶性循环的结果。
(三)荒漠化危害
1、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破坏
很多物种绝灭,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荒漠化恶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加剧风沙、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在中国北方沙区、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30―10d。有些地方出现沙尘暴;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侵蚀模数平均在5000―8000T/km2Y,最高达20000T/km2Y,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使下游河床年平均抬高10cm(刘爱民等,1997;Naveh Z.,1997)。
2、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
1991年全球范围内由荒漠化造成的损失为422.08亿美元,其中灌溉农业损失107.85亿美元,旱作农业81.89亿美元,草原232.34亿美元(安凤生等,2011)。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46%,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2003年,中国重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与发达地区差距更大。中国已是世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退化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周霞,2013)。土地沙漠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安凤生等,2011)。
3、造成受影响地区人民生活的贫困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全球25%左右的人口靠已经退化的土地维持生计,每年因土地退化而导致生产力丧失的成本大约为400亿美元。在一些地区已经陷入“土地退化―陷入贫困―过度利用―土地恶化―加剧贫困”恶性循环之中。荒漠化已影响到全球陆地面积的25%和世界近25%的人口,给全球许多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并成为导致贫困和阻碍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周霞,2013)。荒漠化既是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结果,又是人民贫穷的根源。中国的贫困县几乎都集中分布在荒漠化地区。荒漠化加深了贫困程度,扩大了地区差距。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1/4生活在荒漠化地区,其人均农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是东部地区的1/5。荒漠化使得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加重了贫困程度;同时荒漠化威胁交通、水利、工矿设施及国防基地的安全,影响生产,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二、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发展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PV系统)、太阳能热发电(CSP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建筑及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海水淡化等等方面。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是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因此,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努力开发生产各种光伏电池。目前从晶硅薄膜、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到非晶硅薄膜电池、染料敏化电池。太阳能电池已进入第三代电池阶段,目前染料敏化电池的成本仅相当于晶硅电池的1/10,而转化率已达到11%,达到晶硅电池的最大效率的一半之多,技术经济效果颇佳。单位成本降低80%,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使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光伏发电具有“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可以无人值守、建设周期短、规模设计自由度大、可就地使用等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能比拟。太阳能的主要缺点是能量与功率密度低,为满足大规模能源需求,减轻环保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得依靠建立大型集中能源基地,必须占用大量土地,充分利用荒漠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特点,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和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荒漠地区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意义
在荒漠化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一是可解决当地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使当地环境不适宜农牧樵采的地区农业人口转为产业工人,减少农牧樵采规模和面积,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二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可提供大量能源,减少当地居民对生物质能的需求,改善环境;三是荒漠地区太阳能电站太阳板可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有效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量,促进植被的恢复与生长;四是大规模的太阳能板能减弱地表风速,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当地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首先,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绿色就业:在可持续低碳世界的体面工作》,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创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30年,这一领域的投资将达到6300亿美元,这将至少创造2000万个额外的就业机会。其次,节能减排,用光电代替煤电,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改善大气质量。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多地形地貌属山前冲击、洪积平原,场地较开阔,起伏不大,地表为荒漠草原植被,分布有耐旱植物,多有荒漠化现象。而甘肃省位于我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面积达45.37万km2,全省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上。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总辐射量在4800MJ/m2―6400MJ/m2之间,年资源理论储量67万亿kW・h。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700h―3320h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减少趋势,河西走廊地处戈壁荒漠,面积广阔,是甘肃省太阳辐射丰富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6363.79MJ/m2,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3287.8h。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建设条件十分优越,比较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甘肃省大部分荒漠地区处于甘肃北部和中部地区,这些地区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地势平坦、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北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6680―8400MJ/m2,中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5850―6680MJ/m2之间,荒漠地区年太阳辐射平均值在6000MJ/m2以上。仅以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中的未利用地测算,按年辐射量6000 MJ/m2计,则甘肃省荒漠化未利用土地上的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5.09x1014 MJ/a,约合1.42x1014kWqh,若按平均15%的转换率计算(目前商业化的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在14%―16%之间),逆变器损耗按40%计,年发电量可达1.28x1013kWqh,可完全满足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为9.27x1012kWqh)。由此可见,甘肃省荒漠化地区太阳能资源储量大,开发潜力高,作为未来中国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荒漠化土地的范围涉及面积约2.4x107h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19347753.7h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4.8%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份相比,具有利用电负荷中心近、电网覆盖率高、土地平坦、交通发达、开发利用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全面落实国家构建荒漠化地区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战略部署,加大开发利用甘肃省荒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对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生态环境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11月已经获得路条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达到了10631.4MW,并网项目达到4527.5MW。
参考文献:
[1]严陆先.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设想[J].科技导报,2008(8)
[2]尹淞,郝继红.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综述[J].电力技术,2009(3)
[3]张守一,葛新权,张真真.把沙漠建成太阳能发电的基地[J].华北电力技术,2010(2):42―46
[4]方创琳,杨玉梅.绿色太阳能源时代的呼唤[J].百科知识,1997(2)
[5]张恒旭,刘玉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在荒漠治理中的作用[J].可再生能源,2014(9)
[6]石建忠,陈期舜等.甘肃省土地荒漠化状况及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9)
篇6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作用;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56
随着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与深入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林业建设成为影响生态文明持续发挥的关键因素。因而,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林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的动力之一[1]。
1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 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压力
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逐渐被广泛地利用,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常规能源,而使用这些常规能源时所释放出的大量CO2,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另外,由于法律法规缺失、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大规模的森林被砍伐,森林覆盖面积逐渐缩小,致使森林的吞吐能力和固碳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因此,大力发展林业,扩大森林的覆盖面积,恢复森林吸碳排氧的能力,是有效缓解气候变化的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1.2 可以防沙治沙
荒漠面积逐年扩大、土地沙化现象严重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森林蓄水保墒,防风治沙是阻止沙漠面积继续扩大的有效方式。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荒漠化现象最严重的国家,沙害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障碍,而在全国大面积的沙漠化土地之中,大部分的沙漠化土地是可以治理的,而较小部分土地仅仅只是有明显的沙漠化趋势。因此,扩大林草的覆盖面积,是防沙治沙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措施。
1.3 可以提供大量的可再生资源
作为与煤、石油、天然气并重的4大资源之一,森林资源成为各国实行能源战略的新选择。在世界公认的3大原材料之中,木材是唯一的绿色、可再生的原材料,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材以及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大面积种植树木,充分挖掘森林资源的潜力,不仅可以改善生态,而且可以满足社会对木材以及木制品的需求。
1.4 维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和核心的,同时生物多样性也是生态良好的基本标志。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高于自然灭绝的速度,而森林则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资源库,因此,大力发展林业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应用。另外,森林可以涵养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维护粮食供给、保护水资源等作用。
2 发展林业的有效措施
2.1 改革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
林业具有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湿地、治理水土流失、防沙治沙、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责任,与传统的林业相比,现代的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因此,认清林业的重要作用,改革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是保护森林资源必不可少的手段。国家林业局应该合理制定林权制度,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在维持合理的森林覆盖面积的基础上,促进林业的发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建立系统的林权制度,以林业的发展带动生态文明建设。
2.2 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家应该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促使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同时,森林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独特作用,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
2.3 建立系统的生态文化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生态环境。因此,建立系统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博物馆、森林公园、城市园林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人们了解和探索各种森林资源,促使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和扶持林业生态文化,充分挖掘湿地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森林文化等,大力发挥林业生态文化的价值,利用林业生态文化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的欲望,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3 总结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国家需要重视林业的地位,大力发展林业,以林业的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完善有关林业、林权的法律法规,以林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篇7
【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趋势
0.概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水土保持,一个是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是与水土流失对应的。水土保持是对水土流失的对抗。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与半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是对土地的危害,都会造成土地退化[1]。一旦水土流失出现,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甚至是整个物种的灭绝,土地遭到破坏后也是极其难复原的[2]。
1.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1.1水土流失的成因
1.1.1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首先,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其次,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我国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水土流失易发的主要原因。
1.1.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
1.2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的主要成因包括:充足的沙源,气候变化异常,不合理的开荒、挖采和树木砍伐,过度放牧,水资源浪费等。
1.3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危害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它们造成的危害大致是相同的,只是沙漠化的危害要严重许多。
(1)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类健康。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农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由于水土流失,农田中大量的营养成分随着水分一起流失,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失去孕育农作物的能力,导致农作物减产,直接造成人类食物短缺。在沙漠化的地区,往往种子播种下去也会被风吹走,长出的幼苗被沙尘覆盖,影响光合作用,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或直接死亡。沙漠化还会造成草场退化,畜牧业亏损,许多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另谋出路。
(3)阻碍经济的发展。土地荒漠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温度高、沙尘弥漫、空气干燥,这样的天气最容易引发火灾,造成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电路、通信线路被毁,污染环境等,影响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加剧贫困化,拉大了贫富差距。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主要发生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也就是较为贫困的地区,直接导致贫困地区原本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受到损害。在城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不断降低,拉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国民政策相违背。
2.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
2.1水土流失扔很严重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165万平方千米,风蚀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目前仍有很大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需要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得到初步治理。此外,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
2.2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平方千米,水蚀荒漠化20.5万平方千米,冰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23.3万平方千米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3]。
2.3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排名中仅列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据估计到那时我国将缺水2000亿立方米。另外,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重。
3.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防治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否则就只能等待灭亡。近年来,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就愈发重要了,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
3.1退耕还林
牧针对一些人口密度较小,降水量充足的地区,应该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促进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进程。生态环境的修复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增产增收,在较小的耕地面积上收获更多的粮食,养育更多的人,达到山青、水秀、人富。
3.2节水灌溉
在一些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就不适宜采用退耕还林的政策,这是我们就应该推广节水灌溉。缺水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节水灌溉不仅使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使水分得以充分利用,还将多余的水节约下来,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要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特性,给予它们适宜生长的土地,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不同的气候也应该有不同的灌溉方法,要随时掌握农作物的习性。
3.3防风固沙
防风固沙的方法有许多,包括设置沙障、在沙层上覆盖致密物、利用废塑料治理沙漠等。设置沙障有设置植物沙障、土沙障、篱笆沙障等。植物沙障不仅可以抵挡部分沙尘的侵蚀,延缓土地沙漠化的进程,还有截留降雨的作用,可以将部分降雨留在植物沙障内,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土壤水分。土沙障则是像一堵堵土墙,与风向垂直,有很好的挡沙效果,但是需要大量的粘土来增强墙壁的韧性。在沙层上覆盖塑料薄膜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防止土地沙化加剧,但是覆盖的塑料薄膜极易被风吹走,同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不太提倡这种方法。
4.结语
面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和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应当齐心协力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不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黄月艳.荒漠化治理效益与可持续治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俄罗斯;能源;低碳化
中图分类号:F451.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3)01-0005-04
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拥有世界天然气储量的35%,石油储量的12%。油气出口为俄带来滚滚财富,丰富的能源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大国地位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的能源工业,在俄罗斯经济转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中,能源产业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并率先走出危机,保证了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和财政收入稳定。但能源产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长期以来,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资源依赖型特征,即能源消费增长过快,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高碳化现象严重。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不合理的投资政策导致俄罗斯能源产业超常发展,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如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粗放化、经济增长质量低度化、产业结构更加畸形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随着经济转轨的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俄罗斯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能源产业发展模式的弊端,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快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探寻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
一、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增长以能源高消耗和扩大外延发展为基础
长期以来,俄罗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能源消费增长过快,能源利用效率低,主要产品能耗和单位GDP耗能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上世纪90年代,俄总能源效率下降16%,其中电能效率下降30%~32%,燃料和电力消耗是日本、意大利等国的4~5倍。2008年,俄单位GDP耗能为15.9吨标准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41倍,是美国的8.11倍,是日本的16.56倍,是印度的2.08倍。也就是说,俄每创造一个单位的社会财富所消耗的能源不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俄罗斯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高度依赖性。
(二)能源消费结构失衡
1990-2011年,天然气占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43.9%增长到55.8%,石油和煤炭比重有所下降,核电、水电等低碳能源的比重虽略有上升,但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仍然很低(见图1)。天然气在俄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但天然气资源量仅占矿物燃料总资源量的27%。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俄罗斯将增加石油天然气出口,国内煤炭的效益和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俄罗斯将逐步增加大型煤电站数量,缓解国内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压力。煤炭是一种高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加剧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俄罗斯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处于刚起步阶段,其产品缺乏竞争力,尚未形成保护独立的生态清洁能源生产商利益的经济体制。尤其是电力市场开放程度较低,还未建立类似于欧美国家那样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费用补偿机制和税收减免制度。
(三)能源产业发展与环保之间矛盾不断升级
俄罗斯能源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加工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由于环保标准低及油气运输管道老化,俄罗斯油气泄漏事故频繁发生。有关调查资料显示,俄罗斯每年泄漏原油500万吨,占年产量的1%,每年泄漏天然气达500亿立方米。地质勘探工作和矿藏开采对环境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72亿美元,其主要表现为:对各种矿床的掠夺性开采,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地表资源的肆意开发破坏了地面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矿产品的初加工产生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能源产业低碳化的影响因素
俄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主要依靠“高投入、低产出、高成本、低质量、高消耗、低效益”的模式实现经济增长,结果必然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要减少对能源产业的依赖,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必须走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道路。但俄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受以下因素制约。
(一)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转型存在矛盾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步入工业化发展的成熟阶段,从国家政策、市场经济理念到经济技术水平都已跨越原有的模式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这也正是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能够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前提条件。而俄罗斯正处于经济转轨的深化阶段,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工业化进程迅猛,能源消费与日俱增。基于丰富的资源禀赋条件,俄罗斯能源资源开采、加工和出口占能源产业的主导地位,新能源产业取代传统能源产业需要一个过程,大规模低碳技术创新也要循序渐进,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俄罗斯的能源消费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必然呈增长趋势。俄罗斯能源产业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而发达国家则是在完成工业化后才走能源低碳化发展道路,这对于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促进能源产业低碳化的制度不完善
出于能源安全和国家整体利益考虑,俄罗斯于1992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4年11月5日普京总统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之后俄罗斯陆续出台一系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新能源及能源技术革新的政策法规,并将节能减排议题纳入国家整体战略规划。但俄能源低碳化领域的各项措施,因行政审批程序复杂和效率低下、有关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政府监管不到位、行政部门干扰严重而未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此外,一些节能减排措施与主体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不相适应,低碳技术创新、节能资本投向及低碳产业市场运作仍缺乏成熟的法律支持。
(三)金融基础薄弱
良好和完善的金融体系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资收益率,促进经济增长。俄罗斯低碳技术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其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俄罗斯传统能源产业的潜力已经发挥到极致,赢利能力逐渐下降,而新能源产业的投资风险较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降低了金融机构对新能源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再加上向低碳经济转型耗资巨大,收益周期较长,所以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虽然新能源企业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有价证券方式筹集社会资金,但俄罗斯股票市场总市值中仅有30%(3000亿美元)的市值可以自由流动,大大阻碍了产权投资市场的流动性。证券市场交易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都使企业难以及时获得匹配资金。近几年来,俄罗斯银行业形势恶化,整体赢利能力下降,银行坏账增加,银行数量大幅缩水。因此,它们为能源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有限,阻碍了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的多元化融资需求,也制约了金融机构开拓更大的利润空间。
(四)低碳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低碳技术创新对推动能源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俄罗斯目前状况来看,其低碳技术创新水平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俄罗斯经济转轨导致国家经济实力大幅下降,低碳技术创新的研发开支投入不足,科技人才外流严重,造成能源效率下降和能源产业结构单一,减缓了能源产业低碳化进程。第二,俄罗斯政府对能源的“国有化”加强了国有企业对能源产业的垄断,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提高能源产业竞争力。第三,能源产业的过度发展抑制了技术革新,使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取得积极进展,增加了俄罗斯经济运行的脆弱性和风险性。第四,为了确保能源生产满足国家政策要求,俄罗斯国内能源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脱钩,其国内能源价格大幅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这实际上形成了对国内能源企业生产成本的“隐形补贴”。在廉价的能源消费与昂贵的低碳技术研发之间,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前者。
三、俄罗斯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为促进节能减排和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俄必须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政府扶持和金融支撑为后盾,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把握国际能源合作的有利机遇,探索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新模式。
(一)以能源产业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低碳化的首要选择是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决定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弹性的高低,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对能源的使用效率。俄罗斯能源产业相对发达,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部门。在国内需求相对不足,必须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情况下,俄政府必须以能源产业结构改造为龙头,通过提高能源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带动作为工业骨干的整个制造业的革新和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产业由低质量、低附加值向深加工、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新兴能源产业转变。在能源工业的推动下,俄畸形的经济结构和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所改变。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平衡能源需求。俄可再生能源丰富,涵盖了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和可燃冰等诸多领域,可再生能源资源规模超过46亿吨标准燃料,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二)能源产业低碳化的总体战略性安排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俄将能源低碳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03年8月28日俄政府批准通过的《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发展战略》明确要求降低单位生产耗能,开发能源利用潜力,采用经济激励措施减少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将能源和生态安全问题纳入能源战略的优先发展方向。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要充分利用世界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在能源领域的研究成果,完善国家对能源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调控机制,制定能源科技创新活动规划,实施国家科技政策在能源领域的优先发展项目。2009年8月27日,俄政府批准了《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该战略旨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效率,加速能源产业发展并保障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求,巩固俄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在能源资源储备快速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非传统替代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能。
(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能源金融市场
在以虚拟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源产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金融市场的发展已成为能源产业扩张的重要融资渠道,而能源产业规模的扩大与技术升级也为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能源金融市场的发展已成为保障能源供给、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确保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键。俄罗斯能源产业资金来源单一,能源信贷存在巨大资金缺口,能源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因此拓宽能源产业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首先,政府应合理规划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充分挖掘能源产业潜力。其次,搭建以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信息平台,增加金融机构支持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的信心。最后,实施全面的能源金融支持政策,改变能源企业较为单一的融资模式,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基础上,逐步引入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能源信托等多种金融产品。
(四)形成低碳技术自主创新机制
发展低碳技术是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产业低碳化的根本途径。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技术产物,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因此,抢占未来低碳技术制高点对于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俄罗斯应根据当前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立足自身国情探索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俄罗斯政府当前应致力于为低碳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通过低碳技术革新,促进能源行业之间的竞争。由于俄罗斯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应大力推进油气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提高油气工业技术水平,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在能源开发、能源运输方式和设备利用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构建低碳节能型经济发展模式。
(五)开展多元化的国际能源合作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TF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近几年我国经济、科技等各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或退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仍在我国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发展进程的前进步伐,同时也对我国的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产生着重要影响。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逐渐形成了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能源的尴尬局面。我国各类能源的使用效率很低,产品能耗及单位GDP的能耗与之相比则显得较。
据相关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所消耗的煤炭资源约为27亿吨(数据来源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部),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7,031,916千吨(数据来源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是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我国钢铁、汽车、交通、化工、建材以及能源等产业的发展也主要依靠各种能源消耗,其中对于化石能源的使用在能源使用总量中约占九成,煤炭能源约占六成,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性极高,这也决定了我国属于依靠“高能耗”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
自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推行之后,我国也加入了采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节能减排的行列。随后,在2009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前任主席也做出了相应承诺,称“中国会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用强有力的措施。通过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及大力加强森林碳汇等四大措施促进我国不断向低碳经济发展方向靠拢“。在这一承诺的带动下,我国开始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带动下,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刚性依赖局面一时难以改变,但清洁能源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降低,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已经初见成效了。
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存在的差距
2.1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能耗对比
虽然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有所下降,但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笔者就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与英、美、法、德、日等国之间每万美元GDP能耗情况进行了对比(参见图1 )
图1:2005~2010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每万美元GDP能耗情况柱状图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水平每万美元GDP能耗情况约为3t并逐年呈下降趋势。英、法、美、德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每万美元GDP能耗情况都低于世界水平,而我国则基本为8t,是世界水平的两到三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能耗太高,应及时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转化率,以改善这种基本依靠能源维持经济发展的局面。
2.2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废气排放对比
图2:1971~200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废气排放对比折线图
图2为1971到2007年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废气排放对比折线图,此图主要以图上各国的二氧化碳的排行量进行了对比。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取代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的国家。而从图中其他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折线变化趋势来看,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基本都保持着排放量的稳定,而我国则是呈快速增长趋势,从这一对比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对人类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而我们必须实行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的尴尬局面,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全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3、对我国能源发展策略的相关思考
3.1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转换
针对上面提到的我国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要通过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转换来解决。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能源利用及转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通过保证能源技术来实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此外,还要加强对能源的使用管理,减少能源的流失,保证能源的使用效率。
3.2坚持能源技术的开发创新,从技术上为实现节能减排奠定基础
尽管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我国对于能源的依赖有所减轻,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能源,因而我国必须坚持能源技术创新,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节能减排奠定基础。例如创新研发清洁燃烧来进行火电生产,以实现火电方面的节能减排;将非晶合金变压器以及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到配电系统中,或是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对可回收垃圾的使用等,这些都能够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坚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过程中,加强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是重中之重,通过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废气等的排放含量,同时促进能源的利用率的提高和转换。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必备设备(例如电力运输网线、发电机等),应该加强技术的研发,减少设备对能源的消耗,以此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3.3加强对能源结构的调整,积极研发清洁能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可再生能源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能源枯竭。据相关科学验证,全球已探明的各类能源资源将在100年后完全消耗殆尽。面对这一现状,我国有必要加强对能源资源结构的调整,通过研发清洁能源来代替各类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而且这些能源都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及技术积淀,因而可以加强对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此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使用性的提高。
结语:总而言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对地球未来发展的负责,同时也是为此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今后我国应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施,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 1 ]郭高, 高建华. “低碳经济”概述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J] . 经济视角 ( 上) , 2009, ( 3) : 45- 46.
篇10
关键词:陕北地区 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 主控因素
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陕西土地沙化现状
陕西是全国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目前还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近400 万亩,有300 多万亩残败林需要改造,近200 万亩农田网亟待提高。沙区植物群落整体上稳定性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行为给沙区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机,卫星图片显示毛乌素沙地前缘的神府矿区的沙生植物出现大面积枯死,个别地方出现了二次沙化。 陕北荒漠化、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榆林西北部古长城沿线。自然灾害频繁, 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土地沙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 排水河道严重淤积, 内涝经常发生。由于多年来引黄泥沙的沉重负担, 普遍造成了黄河下游广大地区排水系统的严重淤积, 使得河南、山东两省沿黄数百万公顷土地经常遭受水涝灾害。
2.2地下水位抬高, 土地次生盐碱化面积有所增加。由于排水系统不畅, 大量引黄水入渗, 在部分自流区次生盐碱化趋势有所抬升。据统计, 黄河下游20世纪80年代盐碱化面积为40万hm2, 到2000年已增加到53万hm2, 严重威胁着农业产量的稳步提高, 使得黄河下游每年影响农业产量40亿kg。
2.3渠道清淤负担沉重, 农民收益减少。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引黄泥沙在渠道中的淤积, 主要靠人工清淤的办法解决灌溉渠道的输水问题, 干渠以上渠道清淤需要大量调遣民工, 综合清淤土方约4元/m3。据山东省水科院对引黄泥沙估算, 全下游每年引黄泥沙1. 2亿t, 大约有77%以上的泥沙靠清淤处理, 处理量达0. 712亿m3。按不同部位清淤平均3. 56元/m3 计算, 全下游每年需要2. 535亿元的清淤费。按每年引水120亿m3 计算, 则每引1 m3 水的泥沙清淤费为0. 023元, 清淤负担约占农民灌溉净增效益的8%。
2.4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严重威胁着当地农业生产。在下游引黄引沙总量中, 除了少量的泥沙通过排水河道排入下游外, 约有80%以上的泥沙都滞留在引黄灌区内, 而且由于黄河来水含沙量大, 暴雨径流地面侵蚀也会产生一定的泥沙, 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引黄灌区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沙化土地寸草不生, 严重威胁着当地农业生产。
2.5生态环境恶化, 农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下游引黄40多年来, 沉沙和清淤占压了大量土地, 群众的耕地逐渐减少。大量的堆沙也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每到冬春季节, 大风吹蚀,风沙飞扬, 掩埋附近禾苗, 植物种类减少。土地沙化同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据现场观测, 每条引水干渠两旁土地沙化影响范围2~ 3 km, 沙尘暴的现象不断发生, 使得当地风沙蔽日,同时带来某些疾病的流行。
社会活动对土地沙化的影响
3.1生物和经济生产力衰退,人地矛盾激化
沙化对可利用土地的危害形式是在沙化过程中侵蚀土壤表层,使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熟土层或细土流失,使土壤肥力和持水能力下降,直至丧失。沙化也使植物群落结构变得简单,生物多样性降低,尤其豆科、禾本科等优良牧草数量锐减。受沙化严重影响,畜产品产量随牧草产量和质量的降低而降低。受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人口发展的突出区域特征,西部贫困地区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二者的逆向发展构成西部沙区贫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障碍。
3.2破坏交通、水利等生产生活设施,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通过沙化地区的铁路3254km,交通线路因冲移和埋压危害而阻塞、冲断、停运、误点的事故时有发生。公路风蚀沙埋,水蚀冲断和淤压更是普遍多见,仅受沙化危害的公路近3000km。黄河中上游及其支流水系和内陆河流域地区,许多流域因林草覆被率降低,地表,流水与大风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河床、库区,对水利设施形成危害,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带来严重的防洪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沙尘暴发生比较频繁。干燥的大风挟带尘埃污染大气环境,浮尘随风的流动影响范围远远大于发生沙漠化地域本身,严重影响环境质量。
土地沙化的成因
4.1气 候
自第四纪毛乌素地区开始出现沙漠并延续至今, 与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抬升以及东亚季风形成密切相关。第四纪初期, 全球气温下降, 进入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时代。此时青藏高原抬升达一定高度, 东亚季风形成并日趋强化, 受青藏高原阻挡以及东亚季风环流及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气候影响, 我国早先与纬度大致平行的西风带被破坏变形, 出现了与纬度斜交的气候带格局, 导致我国北方干旱加剧, 包括毛乌素沙地与陕北黄土高原极易受气候波动的影响。图1是位于榆林黄土区的金刚寺剖面, 地层粒度变化反映了晚更新世以来由于气候波动造成土地沙化的状况, 说明区域环境的脆弱性。
4.2自然地理条件
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从地表岩性分析, 黄土质地疏松、抗蚀能力差, 且以晚更新世堆积的马兰黄土抗蚀力最差。从地质构造分析, 陕北黄土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 主要方式是大面积间歇性抬升。
4.2.1河 流
高原强烈抬升及侵蚀基准面下降, 黄河支流随之侵蚀加剧。根据对萨拉乌苏河乌审旗段的调查, 萨拉乌苏河在东南洼地下切(包括下、中更新统以上地层)约60~ 80m。河流的急剧下切导致区域湖泊外泄加快而最终干枯, 干枯的湖床暴露地表, 在风力作用下活化形成流沙。鄂尔多斯高原抬升后窟野河及黄河的下切状况。由于水系的下切侵蚀又促使高原更多沟谷系统的形成, 地表湖沼水体日趋疏干,地下水位逐渐下降, 地表生态系统恶化, 导致地表更加破碎, 含砂地层大量出露并几经流水冲刷、分选、停积, 为风的吹蚀、搬运与堆积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侵蚀加剧, 造成地表沟壑纵横,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4.2.2沟壑密度及坡度
沟壑密度越大, 地面越破碎而多斜坡, 因而使地表物质稳定性降低, 易形成地表径流, 促进水蚀的发展。。在各种强降雨情况下, 一般侵蚀量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地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 而径流的大小决定于径流的数量、深度和速度,流速的大小又取决于地面坡度, 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水土流失也愈严重。坡度对流水的侵蚀形态
有明显的影响,斜坡越陡, 侵蚀下来的土壤迁移流失也越快, 从而水蚀荒漠化发展也越快。
4.2.3年降雨量
从宏观上看, 年降雨量400 ~500mm 的地区, 土壤侵蚀最严重。根据黄土高原各县年降雨量和输沙模数的统计分析, 年降雨量400~ 500mm时输沙模数最大, 水蚀最为严重。平均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
防治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对策
5.1统一组织领导, 搞好部门协作
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完成。防治风沙危害, 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应当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林业、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 按照有关法律确定的职责和分工,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工作, 同时还应建立行政领导防治荒漠化和沙化目标责任制, 按照防沙治沙规划任务, 逐级签订目标责任制书, 确保荒漠化和沙化防治成效。
5.2发挥经济优势, 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陕北荒漠化和沙化地区大部分地方属贫困地区, 广种薄收、耕作粗放, 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速度。近年来, 陕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是国家21 世纪重点和热点开发区,油气田的开发、工矿业的发展、道路的建设, 破坏森林植被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 应该加强林地占用植被恢复费的征收, 采取异地植被恢复的管理, 才能解决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与破坏之间的矛盾。
5.3实行分类指导, 搞好植被建设
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工作, 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逐步建立起既能促进环境优化, 又能利于社会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实行乔灌草相结合, 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 建立多林种、多功能和高效益的防护林体系。同时, 适当发展经济林, 种植沙地灌木和药材、油料作物, 解决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用材,实现既增加植被又增加收人。
5.4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现有资源
加大执法力度, 按照“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的原则, 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采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切实保护好沙区现有森林植被, 建设生态屏障, 遏制土地沙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气候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