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篇1

为深入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决定委托我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举办2020年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全面提升我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基层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培训方式

前期以集中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培训为主,后期以基层中医药技术指导为主。集中理论培训时间2天,临床实践培训时间2天,基层中医药指导每个镇至少1天。

三、培训内容

(一)中医适宜技术

以中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等为主。

1.刃针疗法

2.穴位贴敷技术

3.牵引技术

4.艾灸疗法

5.刮痧技术

6.拔罐(留罐、闪罐、走罐)技术

7.中药塌渍疗法

(二)中医康复治疗技术

以中医理论基础为指导,运用调摄情志、娱乐、传统体育、沐浴、饮食、针灸推拿、药物等多种方法的临床常见中医康复知识和技术。

1.室内简单康复方法介绍

2.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3.腰椎病的康复治疗

(三)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传授中医中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

四、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8:00-18:00

(二)培训地点:区中医医院大会议室

(三)基层中医药指导:由区中医医院负责落实,时间安排在2020年8月-12月。

五、培训对象

(一)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针灸、推拿、理疗、中医内科等专业中医人员。

(二)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选派1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

六、相关要求

(一)培训师资由参加过“全省基层中医药人员技术培训讲师团项目”、“XX省中医药标准实施推广技术培训班”、“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专题培训班”等培训的县级师资承担。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师资队伍见附件2)

(二)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人员掌握不少于6类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掌握不少于4类中医适宜技术。

实践培训结束,我局将托区中医医院组织对所有参训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理论综合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理论综合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技能考核采用现场操作方式进行,两项均采用百分制,成绩均在80分以上者为合格,并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区中医医院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存档。

(三)各镇(中心)卫生院、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所学中医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规范化操作,并定期对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及考核,区卫健局将不定期进行工作督导,并将各单位临床诊疗技术开展情况及培训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篇2

颈肩腰腿痛特色诊断、治疗提高班 10月21日~11月1日;12月9~20日;本班特聘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昌平中医院、信和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温氏五联疗法创始人温海涛教授联合传授:1,各类颈肩腰腿痛的x光阅读、cT诊断及鉴别诊断经验,避免误诊误治;2治疗方法:①针刀治疗的经验推广:如何降低复发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所在,以及如何将针刀局部松解与药物注射有机配合,综合起效:⑦痛点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周炎(常规治疗加无痛松解术)、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腱鞘炎、扳机指;③骶管疗法为主治疗腰突症、骨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滑囊炎、脉管炎、脚跟痛、鸡眼痛;④浮针止痛术;⑤温氏五联疗法:本法集针刺、点穴、推拿、注射、针刀疗法为一体,综合各种疗法的优点,扬长避短,主治颈椎病、腰突症等难治性颈肩腰腿痛;⑥锋针钩拨术:治疗颈肩腰及下肢、足部疼痛,效捷安全,尤其适合针刀基础薄弱的学员:⑦腰腿痛的手法治疗精华;⑧伤筋用药七法:此法为中国著名老中医、骨科专家刘寿山教授所创,内外兼治,经验独到;⑨外用黑膏药治疗腰腿痛的特色配方及制作;⑩药浴疗法;学费:1200元。课堂讲解、现场示教、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白膏药新技术、无铅膏药、黑膏药、巴布剂、中药制剂班 11月1~9日;12月20~28日;经过几年的研究,北京天人信和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们成功地开发出了新型白膏药的制备新技术,具有无铅无丹、无烟无毒、无油,不破坏中药有效成分、透皮吸收效果好、不粘皮肤等特点:本班将公开其制各工艺及各种特色膏药的配方,同时介绍原有的无铅膏药、新特膏药(可以制作成多种颜色的环保型膏药,如:补气类膏药可制作成红色)、黑膏药系列技术,让学员一次学习即能掌握所有膏药剂型的制各!其他内容:①膜剂、涂膜剂的制作方法:膜剂被广泛用于中药面膜,涂膜剂被广泛应用于美体、皮肤病治疗、烧烫伤膏、局部疼痛治疗等;②软膏剂制作;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软膏的制作,可以用于穴位贴敷膏,如腹泻膏、痛经膏、减肥膏、祛斑膏等;③巴布剂、栓剂、糖浆剂、颗粒剂、外用擦剂、胶囊、蜜丸、药酒、药茶的制作;⑤中药提纯法;④腰突安膏、软刺止痛膏、痹痛速祛膏、苏颈膏、温胃消食膏、通腑泻火膏、润下通便膏、止咳平喘膏、祛痰止咳膏、软坚化瘤膏等十几种膏药的秘方;⑥各剂型课堂讲解、示教结合录像教学,部分制剂现场演示,学员参予各型膏药制作全过程,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学费:1260元;详细简章可上网查询(输入校名即可)。

全国中医药与针灸减肥美容高级进修班 10月26日~11月5日;12月18~28日;聘请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传授:①子午流注、四通减肥法;②埋线、手法、点穴、耳穴、中药减肥技术的综合运用及提高疗效的关键;③针灸及中医中药除皱、祛斑、祛痤、美白;④刺络拔罐、耳穴疗法、药浴、穴位敷贴、中药如何综合运用,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⑤治疗黄褐斑、痤疮、瘢痕的独特技术。学费:1280元。详细简章各索或上网查询。

心脑血管病无防腐剂口服液与中西医疗法高级进修班 10月11~19日:本班聘请承担国家级心脑血管病课题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信和中医药研究院的专家们共同传授:①CT诊断;②药线植入、穴位注射、平衡针灸、中药四联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综合治疗技术;③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脑血栓后遗症、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冠心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特色疗法;④糖尿病、脑梗死、脑出血、心梗、肾功能不全等症伴随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方案;⑤冠心病、心梗、心律失常、心衰、肺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的中医辨证施治与西药用药经验;⑥直肠点滴疗法在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高血压病、高血脂症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特色处方的药物组成;⑦特色无防腐口服液制作技术:口服液炮制方法独具特色,不加防腐剂,但具有很好的防腐作用,长期保存不会失效、霉烂、变质,变换不同的药方即可治疗不同疾病;⑧血管神经性头痛、短暂性脑缺血的论治精华及特色疗法;⑨药浴疗法;学费:960元。

牛皮癣自血疗法与皮肤病高级进修班 10月19~26日;本班聘请业内知名专家传授皮肤、性病的中西医治疗经验、用药特点、临床秘方。授课内容:①白血疗法治疗牛皮癣:该法以自身血液加入特殊药液后,进行穴位注射;人体进行屏障性吸收后,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杀灭病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②介绍全国著名皮肤专家赵炳南教授的中医内治法经验:重点介绍其清热凉血泻火法、健脾除湿利水法等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风疹、玫瑰糠疹、皮肤瘙痒、体癣、手足癣、头癣等病的经验,让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名家辨证治疗思路,传承名老中医之经验;@瘢痕治疗的突破新技术;④黄褐斑、痤疮、扁平疣、酒渣鼻等症的特色治疗技术等;⑤久治不愈的白癜风的中医特色治疗;⑥脂溢性脱发、斑秃的辨证治疗新思路及特色治疗;⑦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念珠菌性阴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等的中西医治疗:学费:960元。

篇3

薪资待遇:560元/天

最低学历:不限

工作经验:不限

年龄:不限

招聘人数:1人

工作地点:济南历下

工作时间:星期六,星期日

诚聘高中数学老师,要求有教学经验,熟悉高中教材及考点,有责任心,善于和学生沟通交流。

联 系 人:关老师

篇4

【关键词】微格教学 医学院校教师 教学能力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4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国内很多高校筹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一系列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研究和探索。微格教学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其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些欧美国家的高等师范院校用微格教学的模式来训练未来的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这种教学方法。本文就微格教学的概念与理论、微格教学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现状以及在医学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中应用等进行文献综述。

一、微格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一)微格教学的定义。微格教学的英文名称“Microteaching”。由于对微格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有不尽相同的认识,各国对“微格教学”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微格教学创始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德瓦埃.特.爱伦(W.Allen)博士指出,微格教学是准教师(师范生)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布朗(G.Brown)根据微格教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微格教学应该包括准备课课程、感知教学、课堂教学等三大要素。国内研究者一般认为微格教学能使受训者可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是建立在视听理论和教学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师范生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二)微格教学的特点。微格教学提出把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课堂教学分为多个技能和多种方法,在微格教室中逐一地训练。微格教学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小,训练时间比较短,训练内容单一集中。受训的人数一般10人左右;每次教学时间一般是10分钟左右;受训者讲授一堂课内容的一部分,对1-2个教学技能进行训练。(2)反馈及时全面。微格教学利用现代视听设备,真实而准确地记录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被训人员可以从记录中还原教学现场,获得自己教学行为的直接反馈。(3)角色转换多元。微格教学冲破了传统的师范教育只是理论知识灌输的培养模式,受训者不再是学习者这个唯一的角色。在微格教学过程中,受训者不断地进行着从学习者到执教者,再到评议者三种角色的转化。(4)心理负担小。微格教学以小组为单位,上课的人数少,教学内容少,可以有效地减轻受训者的紧张和焦虑,减轻受训者的心理压力。

(三)微格教学的教学模式。微格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它将教学技能的培养视为一个个具体教学行为的训练与修正过程。微格教学的基本实施程序包括如下方面:(1)基础理论的学习。受训者学习必要的微格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评价、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等。(2)教学示范。为了使被培训者对所培训的教学技能准确地领会、理解,在正式训练前,通常利用录像或实际角色扮演来对他们提供教学技能示范,并加以具体解释和说明,让他们从感性上对教学技能进行认识。示范的内容可以是完整的一节课,也可以是一个教学片段。(3)针对技能训练目标,编写教案。被训练者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详细的教案。微格教案有两个目标:一是课堂教学目标,二是教学技能训练目标。(4)角色扮演。在微格教学过程中,受训者被轮流分配为教师和评议者的角色。作为教师,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授课10-15分钟,并由一名摄像操作人员负责录像。最后,以评议者身份填写自评的评价单。(5)反馈评价。在角色扮演完成后,全体相关人员一起观看录像。首先是教师角色扮演者进行自我分析,然后指导教师与受训者一起讨论分析,对教学过程提出改进的建议。(6)修改教案,再次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反馈,受训者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教案修改完善后,被训者再次进行角色扮演的循环。

二、国内外微格教学及其研究现状

微格教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微格教学创始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德瓦埃.特.爱伦博士(W. Allen)等在“模拟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现代照相机、录像机等视听仪器现场记录受训对象在课堂的教学行为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帮助受训对象迅速掌握一个教学技能。微格教学诞生后,在美国各地迅速得到了推广。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些国家在培训教师、准教师(师范生)中,使用微格教学的模式来进行教学技能、能力的培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英国诺丁汉大学George.Brown将微格教学的教学行为加以改进,提出了备课、感知、执教为微格教学的三大元素。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引入微格教学,并在实践中形成悉尼大学微格教学特色:示范―角色扮演―反馈―重教。德国的微格教学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微格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三阶段微格教学实施步骤:设计准备―教学训练―评估反馈。日本对微格教学构成要素的划分与其他国家基本一致,共分解为6个要素:微型课堂、微型课程、反馈、示范、重教,但对某些要素的研究更为深入细致,如示范的选择、反馈技术等。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电化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将微格教学引入中国,后北京师范学院(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对微格教学开展学习和研究,并进行了一些实践应用。1990年后,国内的师范大学及其研究人员积极参与了微格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开设微格教学课程。孟宪凯1992年编著《微格教学基本教程》,是国内较早、较权威的微格教学课程资料,并拍摄了第一套微格教学优秀示范录像和开发了有关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统计软件和微格教学课堂上师生相互作用的分析软件。2000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同时教育部将微格教学列入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从此,我国微格教学研究与实践进入了新阶段,与微格教学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大量发表。孟宪凯对微格教学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肯定,指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微格教学的未来。狄晓雨对微格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列举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的方案,使微格教学贴近实际,方便广大师生参与和操作。刘鹏和安玉洁对微格教学的架构进行了探讨。近年来,微格教学有从高等教育向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发展趋势,同时,微格教学从主要应用于师范生和新教师的授课技能培训也逐渐被应用到各类技能训练中和新职员的技能培训中,体现出广阔的应用空间。

三、微格教学在国内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将微格教学方法引入医学院校的基础与临床专业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陈勤等选取35岁以下的青年医学基础课教师为训练观察对象,应用微格教学培训青年教师教学语言技能,结果表明微格教学组学员的教学语言技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微格教学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楼丹飞等采用微格教学法联合临床模拟教学对急诊实习医生进行中医急诊临床教学,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应用微格教学法联合临床模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王亚君等应用微格教学法评价儿科实习医生临床教学效果,发现微格教学法组的儿科实习医生实习成绩和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张云萍等以中职护理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评价微格教学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微格教学法组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分和教师教学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组,认为微格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优化教学调控,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格教学是建立在视听理论和教学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和在职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方法。它能使受训者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国外对微格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较早并较深入,对其教学理念的理解比较深刻,实施步骤合理性较高,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训模式。微格教学传入我国后,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微格教学模式逐步成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得到教师和学生欢迎。但是,我国的微格教学往往站在单一的研究视角开展研究和实践,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将微格教学的各个环节分离出来,从单独的理论角度进行描述概括,缺乏整体性及可操作性;二是在追求新技术对微格教学的支持时,缺乏考虑新技术与常规微格教学课的整合问题。因此,我国微格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在深度层面还有待加强。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一般非师范专业毕业,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理论,虽然学历水平普遍较高,但由于毕业后直接任职于高校,缺乏实践经验。而学校大多注重强调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培养,较少关注青年教师的教育理想、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因此,培养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其教学能力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微格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微格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微格教学法在医学院校领域的应用刚起步,尚未形成公认的系统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卢俊华.网络环境下微格教学技能培养辅助系统研究与设计――以师范生培养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2]W Allen,W.Eve.Microteaching[M].Theory Into Practice,1968

[3]G Brown.Microteaching[M].London:MethuenNewYork Distributed by harper&Row,1975

[4]毕丽荣.高师数学微格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5]蒋立.利用微格教学提升教师物理教学技能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6]赖小慧.微格教学法在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中的运用与探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7]黄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的微格教学[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0(2)

[8]王凤桐,陈宝玉.走进微格教学-教学技能培训的策略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0

[9]汪振海,张东慧.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10]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14

[11]宣桂鑫.德国的微格教学[M].北京:高等师范教育,1995:24-26

[12]郭友,毕晓白.对日本微格教学发展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13]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4]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3)

[15]孟宪凯.对微格教学10年发展的几点反思[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

[16]狄晓雨.试论微格教学训练的不利因素及克服的办法[J].肇庆学院学报,2005(3)

[17]刘鹏,安玉洁.微格教学的多元化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18]陈勤,曾凡才.医学院校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法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2)

[19]楼丹飞,李越华,闫国良,等.微格教学法联合临床模拟教学在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 2015(9)

[20]王亚君,李晓辉,张国利,等.微格教学法应用于儿科实习医生临床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

[21]张云萍,张巧玲.微格教学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护理研究,2015(4)

[22]郭丹,陈同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微格教研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4(1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5JGB189)

篇5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农村;基层;路径

[中图分类号] R179.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6(c)-005-02

Analysis the new path of the popularizing appropriate health technology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in rural areas

HU Lingjuan, FANG Yunyun, MAN Xiaowei, ZHOU Yuqiong

Administration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pularizing appropriate health technology (AHT)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in rural areas.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should be not only all different levels of public medical institutes, but also includes clinics and clinics sanitation rooms in rural areas. It can strengthen popularizing appropriate health technology (AHT).

[Key words] Appropriate health technology (AHT)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Rural areas; Grass roots; Path

本文所指的基层在农村主要是村一级和乡镇,在城市主要是社区。众所周知,我国卫生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农村卫生资源缺乏,卫生人员短缺,卫生技术较低,现有卫生资源无法满足农村居民防病治病需要。重视科研成果普及与应用,尤其是在基层和农村推广卫生适宜技术,是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关键因素[1]。农村地区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适宜技术在部分基层地区所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

从1991 年开始,卫生部实施了“面农村、基层推进医药卫生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简称“十年百项计划”)。是我国面向农村和基层地区,从政府角度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计划,它以在广大农村和基层的应用为方向,每年推出十几项适宜技术,至今,共有200多项技术得到有效推广,一批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易操作性以及低成本、低风险的卫生适宜技术得以推广并取得良好成效。随后,科技部又启动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项目扩大到17 个项目省。

项目推广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在农村基层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符合老百姓愿望的一批技术得到应用,不仅给当地百姓的健康带来福祉,而且促进和带动了医务人员的学习热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社会成员的医疗和卫生保健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正的外部性”,政府和劳动者所在的工作单位都是一定的受益者,在维护生命健康过程中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许多适宜技术本身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尤其是一些传统的中医疗法项目,更是广受欢迎[2]。比如耳尖放血法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症、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小儿推拿治疗腹泻、湿疹技术等,在实践中深得基层卫生人员和广大群众认可。

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项目设计的实施机构是依托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因此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是推广适宜技术的主阵地,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就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省市综合医院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时因为人员、技术、设备等因素,尤其是管理层面的不重视,造成推广效果较中医医疗机构差,而基层受限于技术力量不足,一些项目的培训和推广显得力不从心。在不断总结各地推广适宜技术的模式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一种推广途径比较适合农村基层地区。2010年在山西古交市和其他部分省市调研时,发现当地在农村基层探索的一条推广途径比较有特色。他们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时,不仅将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纳入,而且还吸纳了一些个体诊所,并扩充了一些村卫生室。这些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主要推广中医针灸推拿技术,尤其是以推拿为主。

1 主要特点

1.1 掌握关键和适用的技术

因为个体诊所普遍技术力量和设备水平不高,因此在选择适宜技术时更看重“能学能懂能用”的技术。比如小儿推拿治疗腹泻技术,小儿捏脊法防治感冒等,基层非常需要,广大群众主动寻求这些技术并积极宣传,使得需求不断增加。

1.2 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主动学习

因为不是推广的主体,因此在积极争取学习过程中,非常珍惜培训的机会,掌握效果很好,不断主动学习,求师问教,要明显好于被动培训的效果。

1.3 因疗效突出、需求强烈,客观上促进了适宜技术的推广

我国卫生资源的现状是基层卫生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满足,主要表现在医药费用过高,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满足需要。而疗效突出、费用低廉的适宜技术成为许多人的选择,这也客观上促进了适宜技术的推广。

1.4 不局限于适宜技术本身,扩大应用范围

在调研过程中,适宜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一般是针对单项技术的推广,医务人员掌握1~3项技术开展诊疗活动。而个体中医师更倾向于多学多用,融合治疗与预防的作用。如小儿推拿技术不仅仅适用于发热、外感、湿疹、腹泻等疾病,更多的家长慕名而来只是为孩子做调理,改善体质,增加抗病能力。因此技术实施过程中,医师更多的注重需求,加大了预防性技术的推广。

综上所述,适宜技术在基层农村的推广,除了按照推广项目本身的统筹安排外,还可以考虑多条渠道,推广项目不应过多关注在治疗类技术,可以更多的考虑预防性技术,因为中医的特点和优势是预防、康复,只要对人们健康有利,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应为所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项目所推广的“适宜技术”就是指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易行、可持续应用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计划生育技术[3]。所筛选的卫生技术在推广之前已经在持有单位临床应用了较长时间,有些技术还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过。因此,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已经明确。技术的“适宜性”主要体现在其难易程度能否为农村卫生人员掌握,其价格能否为农村居民接受[4]。在基层农村,决定适宜技术推广的主要是价格因素和技术防治效果。在调研中,也能明显感觉到当地居民对适宜技术认可后,会通过口碑宣传的方式,使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因此,在选择适宜技术推广时,可以考虑扩大技术推广的途径和方式。

2 扩大适宜技术推广途径应把握的要点

2.1 适宜技术的推广还在于做好需求预测

对于基层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技术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不依赖或少依赖于仪器设备的项目。即从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当地收入水平、生活习惯和就医习惯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人员素质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更多的适宜技术,保证适宜技术的有效供应。尤其是一些非常简便易行的项目,在临床已经非常成熟,而在农村地区的需求又很大,就应当积极组织培训和推广。这些项目操作比较容易,只要具备中医基础的人员都可以培训,培训范围可以扩大。调研中,一些个体诊所的医务人员甚至表示收费培训都可以接受。

2.2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扩大居民对适宜技术的接受度

对农村居民或社区居民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和适宜技术宣传,使之了解新技术,改进健康观念,接受适宜技术服务。比如小儿推拿项目,对于儿童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非常明显。如能充分利用这些适宜技术项目,将会很大程度上促进和改善基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中医领域中儿科萎缩的现象非常严重,造成许多人想求助于中医对儿童的体质调理和健康促进,却找不到相应的去处。这其中宣传的作用是很大的。

2.3 中医基础好的地区可以率先试点

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在医疗机构外扩大适宜技术的推广途径。调研中发现,一些中医基础较好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居民对中医预防保健的需求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医疗机构在推广一些技术时更多的是治疗性项目,预防保健型项目的开展就可以考虑在个体机构、村卫生所、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开展。未来健康的促进模式应该是依托家庭、依托社区,是一种身边的医疗服务,因此预防保健及基本医疗下沉到基层才是解决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根本。

2.4 对确有需求的项目应扩大使用面

调研中一些项目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项目依赖的仪器设备或专有配方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应用,而一些非常受欢迎的技术因为局限于医疗机构,群众认知度低,影响了技术的推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能够抓住大家接受度高的几项技术,扩大应用面,使得受益面明显增加。

3 结论

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过程中不应将适宜技术的实施重点都放到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考虑更多地向基层辐射,依托个体诊所、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开展简单实用、疗效确切的适宜技术,在奠定了基础后,逐步展开更多的项目,这样接受起来更容易,认知度会不断增高。针对农村地区健康危害较大、经济负担较重、技术水平较低等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筛选一批适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中医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对提高农村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减轻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5]。这些推广项目中,基层更欢迎一些操作简单、防治结合的项目,那么中医的一些针灸推拿适宜技术就显得很有市场。因此不应当局限于现有推广渠道,在目前基层卫生服务需求还不能得到全部满足的情况下,只要对人民群众健康有利的做法都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

当然,在依托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等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时,对其培训和准入要严格监管,应当鼓励有积极性、认真负责、责任心强,技术水平相当的人员进入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的队伍,而不是一哄而上。因为有研究发现技术培训的掌握程度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技术资格等因素有关[6]。因此,合格的人员进入培训队伍非常重要。尤其是个体执业者,她们在实施适宜技术时积极性要高于公立医院,能够将一些技术的实施发挥到村和社区,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接受适宜技术的防治。只要有有效的监管和引导,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力量,促进适宜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顺平,李雪梅,孟庆跃.关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9):622-624.

[2] 黄瑞宝.卫生总费用变动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探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29(4):29.

[3] 邹嘉明.关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机制的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6,19(6):329-332.

[4] 王健,孟庆跃,钟继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定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9,47(7):135.

[5] 刘,谢雁鸣,白文静,等.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筛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97-98.

[6] 任建萍,郭清,蒋健敏.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3):28-30.

(收稿日期:2011-03-24)

篇6

关键词: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武汉市武昌区中医院作为基层中医院,是支撑中医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城乡居民大量的中医诊疗任务。武汉市武昌区中医院坐落于黄鹤楼脚下,建院60年来始终坚持鲜明的中医特色,为全区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单位。2011年医院在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的同时,将传统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护理工作,大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真正享受到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1制度扶持与技术培训是中医护理开展的基础

1.1为促进中医护理服务水平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护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1]。我院遵照相关文件精神,2011年制订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相关制度,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将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种类、数量、效果评价等指标列入科室绩效考核内容。

1.2技术培训是中医护理开展的前提与基础 我院虽为中医院,但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并不多。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理论培训,每月进行一次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训练,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通过理论考试,并熟练掌握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

大多数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是从临床培训中获得,就存在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缺乏系统性的问题。要推进中医护理的发展,必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化人才培养,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能力和质量[2]。我院从各科选派求知欲强的护理骨干,轮流到省、市级中医医院培训进修,将学习到的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并负责培训其他护理人员。

2个性化强显效快是中医护理运用广泛的关键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讲究辩证施护,个性化强,技术形式灵活多样、实施简便,收效快而显著,在基层中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患者认可度极高,是促使临床运用广泛的关键。

2.1中医护理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辩证施护,充分彰显其个性化 我院开展的所有项目中,以中药外敷使用最为广泛、最受患者欢迎。根据不同的病症,中药外敷所用的药物不同。内科有盗汗方,儿科有高热方、口疮方、腹泻方、化痰方,中医骨伤科有接骨方、外伤方等十几种外敷处方。每一种外敷药在给不同的患者使用时,会根据患者当时的状况对药物的组成及剂量进行调整,实施过程简便、效果明显。

2.2实施过程中发挥中医护理形式多样的优势 一种症状通过中医护理可有多种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如腹部外敷芒硝,芒硝有清热消肿软坚的功效,减轻腹内炎症及肠壁水肿,缩短腹胀持续时间。护士会交患者如何止住打嗝,按压内关穴及合谷穴,打嗝很快止住,患者下次可以自行处理,就会感到中医技术的神奇和有效,就会愿意接受中医技术。

2.3探索新方法,开展新技术研究,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3] 如儿科护理组探索用藿香、佩兰等中药熏蒸的新方法进行病房空气消毒。这些中药在熏蒸时气味芬芳,达到消毒效果且对人体无副作用,与化学或物理手段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4],深受患儿家长欢迎。内科将中药膏剂用于压疮患者的护理,中药足浴用于糖尿病足、痛风的护理,疗效都非常显著。

3多方受益是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我院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运用得到快速发展,患者、护理人员、医院均从中受益,为中医护理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在临床推广应用,对减少抗生素的用量,优化给药途径和治疗方法,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日常护理中,融入中医整体观及辩证施护理念,如若为七情所伤,则以健康指导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一致性[5],不紧能使药物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也使患者倍感护理服务的周到和温馨,随着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中医护理服务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6]。

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大力推广,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体现了中医药服务特色,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在老年病、慢性病、孕产妇、0~7岁儿童、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构建中西医护理优势互补、广泛应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模式。医院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开拓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打造专业中医护理团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推进中医护理的全面、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远,唐玲,李野.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432-3434.

[2]皋忠岚.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全科护理,2013,11(24):2275-2276.

[3]张勇勤.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108-111.

[4]沈斌英,胡顺琴.三种消毒方式对儿科病房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20-1322.

篇7

一、合理规划,有效推进,重点工作顺利完成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20**年业务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门诊人次,增长%。出院人次,增长;

出院均次费用元,降低%。手术例,增长%;

药占比(不含中草药),降低%;

每百元卫生耗材元,降低%。

(二)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先后开展了高难度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手术、乳腺肿瘤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皮瓣修复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钬激光碎石术等多项高难手术,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推进医院学科建设,助推医院快速发展。骨科进一步细化,普外科向微创外科发展,加强健康体检水平。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招聘本科毕业生8名,组织院内业务学习20余次,安排两名医师参加住院医师化培训,***人外出进修。

(三)发挥中医药优势,推进中医药发展步伐

以医院评审为契机,以评促建,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发挥中医优势;

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16种。承担我县基层骨干及乡医适宜技术培训考核。

(四)围绕中心,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进一步优化绩效方案。购置了高档彩超、关节镜、c型臂等设备,改善就诊环境。开展出院病人满意度回访。回访病人2***人次,回访率**%,收到表扬信32封,锦旗21面,患者满意度达98%。

二、存在主要问题

医院的品牌、中医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差,设备陈旧,人员工资支出较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小,医保政策对中医医院倾斜力度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进一步加强我院自身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我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二)持续加强学科建设。力争建设1-2个市级重点专科。

(三)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名。

(四)购置高端诊疗设备。

(五)加强门急诊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篇8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中医护理 教学实践

中医护理技术具有不良反应少、简便易行、经济、患者容易接受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起着重要作用[1]。文献显示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护士多数为西医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中医护理的学时有限,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局面: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得少,临床应用不扎实,影响临床工作开展。尽管有些医院为了更好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加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的方法,但是效果不佳。如何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在校生的培训,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中医护理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困扰中医护理教师的难题。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进行了一系列课题研究。

一、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通过电话联系、问卷调查等形式请教了临床专家、临床带教老师,以及通过电话联系、访谈确定了实习学生、毕业生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在中医护理教学中,计划安排耳穴、推拿、穴位贴敷等教学内容。

1.针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

在学期初,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中医护理课程的初步调查,在学期末,学完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教学内容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

2.中医护理教师访谈

通过对中医护理教师的访谈,收集教师对中医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

3.临床专家访谈

通过对临床专家的访谈,收集对中医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作为确定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参考。

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结果

1.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

在学期末,发放152份问卷调查表,收回152份,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医护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可在教学中增加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知识点。

2.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对中医护理任课教师进行集中座谈,5位老师分别就学生的上课表现给予评价。教师甲认为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知识时兴趣不高,部分学生经常走神,但是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授课时,兴趣很高,愿意动手在同学身上进行训练;教师乙认为学生对在实训室进行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很是接受,学生学得快、知识记得也牢;教师丙认为学生在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学习时更注重和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比起讲理论知识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强,上完课会有一种满足感;教师丁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知识的时候,主动学习兴趣更高,教师上课时维持课堂秩序的时间减少,一节课的信息容量更大;教师戊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时,更善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主动问老师有关学习的问题更多,师生交流机会更多。

3.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

在学期末,课题组成员随机电话联系了几位家长,记录如下:

家长您好,我校在本学期进行了一系列《中医护理》教学改革,在课程中增加了操作性强的中医适宜技术内容,包括耳穴、推拿、音乐疗法等。请问您的孩子在学完之后,有没有给您操作过?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建议?

家长:以前由于工作忙,和孩子的交流时间少。孩子周末回到家,看见我很累,就说,妈妈,我给你按摩一下吧。孩子在我的身上熟练地做着按摩,我觉得特别感动。她给我按摩头的时候,我竟然睡着了,特别舒服。孩子跟我说想考按摩师证,说在学校学习、考试,我很支持她。我觉得孩子在学完这些中医技术后,能在生活中用到,能给家里带来方便。学校这种教学很好。

三、中医护理教学实践与探索讨论

1.问卷调查显示,在学期初,学生对中医的认识很模糊,来源途径主要靠电视、网络等,但是学生对中医针灸、推拿、冬病夏治、音乐疗法等感兴趣。在学期末,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相对于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操作性强的、可以学以致用的中医技术。在随后教学研究中,中医护理教师可以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知识、技能模块进行重组,从而在学校教学中引入更多、更实用的中医适宜技术,为培养具备中医素质的护理人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过对教师、家长、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教师、家长认可学生的变化,学生认可学到的知识,同时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可以缓解家人的不适。从而在学生、家长、学校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进而使学生受益。

3.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总结中医护理教学经验,自主开发适合中职护生的培养教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医疗卫生发展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中医护理授课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流程,又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医护理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防止出现单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模式。通过在中职护理专业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实践和探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收到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一、扎实推进医改各项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要及时、足量、保质、统一配送及零差率销售,定期公布社区用药种类和价格,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使社区居民基本用药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按照“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偿原则,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补偿。使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可持续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前仍有个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纳入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范围,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申请纳入。已获得城镇医保定点资格的机构,要积极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全部列入医保支付范围,并结合实际,统筹考虑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积极采取医保费用预付、提高报销比例等有效措施,吸引居民到社区看病就医,促进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工作顺利进行。使社区卫生服务便捷、价廉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三)全面完成建立城镇居民电子档案工作。进一步做好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加快居民建档进度,年内城镇居民电子档案建档率要达到85%以上。对已建成的档案要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提高电子档案质量,充分发挥健康档案在慢病、老年病、妇女、儿童防病治病方面的有效作用,提高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做好辖区0—7岁儿童听力筛查工作,完成筛查任务。

(四)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局直有关单位要按照《关于进一步落实崆峒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的通知》(平卫发〔2011〕202号)文件要求,尽快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疾病预防控制、计划生育等各项应在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下沉到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县(区)要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加强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规范开展社区慢病管理、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工作,逐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人群覆盖范围。将慢性病管理、免疫接种、疫情报告、妇幼卫生指导和信息统计、产后和新生儿访视、健教咨询和讲座、计划生育咨询和技术服务、药具发放等公共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范畴。并实行费随事走,健全经费保障投入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运转。

二、突出社区中医药服务,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要求,对照《省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从中医药科室建设、中医药人员配备及培训、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中医医疗、中医康复、中医健康教育七个方面做好社区中医药工作,培育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发挥中医药的“简、验、便、廉”的优势,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解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问题的能力。按照《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市创建全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示范和中医药特色创建活动,严格对照《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审核指标及实施细则》、《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做好自评、申报和整改工作,4月份至7月份是创建、自评和申报、整改时间,机构自评达标后向辖区卫生局申请考核,辖区卫生局将考核合格的机构推荐至市卫生局,市卫生局将于7月份组织复核评估,复核评估达标后,向省卫生厅上报。报告内容包括:本县(区)创建活动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审核结果以及推荐意见等,并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考指标体系》的逐项打分情况。省卫生厅将于8月份进行复核评估。年底至少要在全市创建4个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和2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各县(区)要制定符合本县(区)实际的社区卫生人事制度,争取多种有效政策措施,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及退休医生到社区工作,不断充实社区卫生服务力量。建立综合医院专家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定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制度,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加强社区卫生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医专及有关单位要按期完成省厅下达的年度全科医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任务。要组织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管等专业机构人员,对社区工作人员要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项公共卫生服务程序和工作技能,以尽快适应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建立和完善数量和质量并重、实用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并举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行风教育,树立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形象。

篇10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和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许多价格昂贵的“新技术”明显超出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加上某些医疗机构的趋利倾向,“高新技术”在农村的投入产出效益不尽如人意,多年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技术与政策手段破解这一难题。适宜技术(appropriatetechnology)最早来源于经济领域,由Atkinson和Stiglitz[1]在1969首次提出,他们将之表述为“本土化的实践与学习”(local-izedlearningbydoing),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受到当地特定的资源要素组合的制约,适宜技术理论要求技术结构应该和当地的资源要素结构相匹配。我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指出,发展中国家要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大部分应该是成熟的技术,而不是发达国家的最先进的技术,应按照本国的资源条件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从发达国家引进适宜的技术。

多数“高新医疗技术”的研发是基于发达国家或城市资源条件的最优使用,因此,尽管农村可以像城市同样地获得相同的最新医疗技术,但如果所采用的技术和农村的资源条件不匹配将造成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明显超出当地农民支付能力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展的“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就是针对近年来我国农村卫生技术选择面临困境的一种重大战略性创新,辽宁省过去8年的技术推广经验表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需求评估、技术遴选、绩效考核、质量控制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与规范,受到了广大农民、乡村医务人员和当地政府的欢迎和好评。同时,由于受当地卫生人力资源水平、激励与补偿机制、技术储备水平等方面的制约,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也面临许多挑战与困难。下面就我们在技术推广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各位读者共同分享。

1底数要清楚、需求要明确、技术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人才环境消费能力相匹配

以往的经验表明,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开展技术推广往往是低效和短命的。由于推广的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基本需求和障碍,与当地的资源条件不匹配,推广的卫生技术常常是患者不接受、医生不欢迎、环境不支持、领导不满意。为此,应对需方(农民患者)、供方(各级医院和医生)、环境(领导意愿、硬件条件、环境政策)等相关情况开展详细的基线调查,明确技术推广的目标,把握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尤其要推广到乡村一级的技术,涉及的乡村医生较多,管理半径长,工作量大。因此,必须以农民和乡村医生的技术需求为重点开展技术选择与推广的对象,切实把握和解决乡村一级技术推广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障碍。同时由于“适宜技术”同“先进技术”相比往往效益不高,乡村医生普遍缺乏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经济动力。为此,必须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政策约束、经济补偿、合同管理等综合措施,创新性的建立“适宜技术”推广的“适宜环境”与“动力模型”。选择的技术是否“适宜”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推广的技术是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相匹配,技术推广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当地是否能建立一种适合技术生存与发展的“适宜环境”。这种适宜环境包括当地农民的支付能力、医保制度、政策环境、人才素质、经费支持、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合理配置资源,为适宜技术推广营造“适宜的”推广环境。但适宜技术能否在当地激烈的医疗技术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取决于适宜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竞争力与生存力,另一方面取决于技术推广的组织管理水平。

县级与乡村医疗机构的技术需求存在本质差别,应客观分析不同技术在县乡村三级的“适宜性”。对于县级医疗机构,应从建立“区域卫生中心”角度,提高技术供给的质量,通过将“大病”病人留在当地进行有效治疗,提高“高水平医疗技术”在农村的可及性,切实降低“因大病致贫”的发生率。对于在乡村推广的适宜技术,应充分考虑当地医生的接受与利用能力,乡村适宜技术推广主要针对患病率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重点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的规范性和诊疗效果,通过适宜技术的引进,更新乡村医生落后的诊疗理念,淘汰落后技术,降低诊疗成本,解决农村主要慢性病防治在技术、规范、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2政府主导,多方出力,农民受益我们的推广经验表明,适宜技术推广采取的政府出面(政策、组织协调)、专家出智(评价、咨询、培训等)、多方出资(各级政府、医院、企业)、社会参与的推广机制是切实可行的。市

场机制必然导致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倾向于使用利润较高的“高技术”和“新技术”。相当一部分“适宜技术”属于价格低廉或不赚钱的技术,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干预和购买很难在与“高利润”技术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将“适宜技术”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目录,将为“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整合省内医学院校和医院的技术力量,充分调动相关机构和专家的积极性,聘请著名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开通绿色服务网络与通道大力拓展会诊与远程诊断的功能,是为“适宜技术”推广的技术保障。成立各级技术推广应用的项目管理组与专家组为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和技术评估支持。农民受益是技术推广应用的出发点和成败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因此,在技术选择、绩效考核指标确定和经费安排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这一宗旨。诊疗数量、农民疾病负担的改善、投入产出分析、服务可及性和满意度等应成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效果考核最重要的指标。

3合同制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保证效果

8年期间辽宁省在6个县的18个县级医疗机构,93个乡级机构,658个村级医疗机构分别推广20~30项包括西医、中医和计划生育三大领域的“适宜技术”,培训3555名医生,累计培训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30339人次,八年间筛查患者186978人次,诊疗患者158144人次。对于这样一个涉及中医、西医和计生三大领域,推广地域广阔,推广应用技术骨干众多的农村卫生技术推广项目,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和绩效考核标准必将造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为此,辽宁省实行“项目合同制”与“项目负责人制”,通过制定“项目任务书”明确界定各项目承担单位、各级专家组及子课题负责人对项目运行不同阶段(基线、培训、推广、利用)的量化考核指标(数量与百分率),根据“任务书”积极推动项目的落实,根据阶段考核结果分期拨付课题经费。“任务书”的制定是为规范各方行为,调动各方积极性,保证课题阶段目标严格落实的关键步骤。同时主动学习和认真借鉴其他兄弟省的管理经验,将“推广机制创新”和富有生机的“示范机构建设”作为研究重点,结合辽宁特点,积极探索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根据乡村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的水平和积极性进行分级管理,建立“适宜技术推广重点乡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将有限经费和技术资源与乡村高质量人力资源结合,降低推广的“损耗”,切实提高乡村适宜技术推广的质量与效益。#p#分页标题#e#

4政府的决心,领导的责任心,医生的热心是适宜技术推广的核心

技术的质量和适宜性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基础,但政府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广大农民谋福利的意志和决心是适宜技术推广成败的关键。适宜技术推广是为解决政府最关心、农民最担心、社会最关注的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践行三个代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德政与善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专家出智、多方出力的原则,政府就是要这种市场机制失灵的适宜技术推广领域起主导作用。政府的良好意图能否通过科学严谨的技术推广过程转化为农民的收益关键在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各级领导的责任心直接决定项目组织管理的水平。乡村的技术推广是一项耗时费力的艰苦工作,课题组成员和医务人员对农民的爱心与热心是决定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