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篇1

【关键词】AG接入技术;固网NGN;应用

对于当今网络化建设的需求,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网络建设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对网络信息全球化实现了网络信息共享的成果,对于网络信息的交流,网络应用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共同的发展目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广泛,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存在不少潜在因素,AG网络应用已实现全球化信息范围,AG网络接入技术的发展在信息全球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AG接入技术在网络建设中的作用

现如今的网络技术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对于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也呈快速发展趋势,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对于AG接入技术也在网络技术发展中得到相应的发展状况,对于网络科技发展而言AG接入技术已成为当今网络化建设中一项那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AG接入技术使整个网络链接系统能够快速的发展,已实现链接便捷、快速、多方面服务等重要方面的快速传递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网络技术应用特点从而了解AG技术在网络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AG接入技术的特点:

(一)AG接入技术体现在网络终端与网络链接部分。AG接入技术的发展是与固定网络NGN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网络链接方式,AG与固网NGN被称为未来网络领域的领导者,AG接入技术与固网NGN被称为新一代网络,由此体现出该网络的便捷的多元化应用方式。

(二)AG接入技术的特点是在网络领域的建设中,AG接入技术能够体现出网络领域建设的需求,同时对网络建设的发展推动潮流,AG接入网关,位于软胶架的接入层,使网络交换进行交互,同时AG接入技术能够适应较强的环境,对于网络通信设备的接入设备的管理具有方便性管理。

(三)AG接入技术的适应容量较大,能够集中运用网路设施同时AG接入技术的应用受到LANSWITCH的限制需与LANSWITCH设备配合使用,AG接入技术体现在网络终端构建的模式,从网络方面讲AG接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网络建设方面显得更加成熟。

(四)AG接入技术在网络建设中的作用是与固网NGN相互协调两种网络设施,两者相互融合可以贯彻技术领域的网络应用,AG接入技术与网关形成一种体系方面的革新,AG接入自身属于智能接入系统,它能实现多种方式接入设备,AG是适应于新的网络技术领域的发展条件。

二、对于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中的应用

(一)固网NGN是在原有的IP基础上重新设置的一套自动网络系统,它能够在一定的程序上兼容所有的信息资源,它能够对网络系统的构造进行分析,随着当今科技业的不断增进,网络化服务平台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对于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中的应用,使网络化进程又增进一步,为发展网络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创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AG与固网NGN发展的同时需要进行协调作用,面对当今网络发展的进程,新一代网络建设极其大的资本,协调作用可以使网络的建设加快,AG是新一代网络的基础也是新一代网络的领导者,AG与固网NGN的楔入网络的通信服务平台,对于信息交流、信件传输等信息资源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帮助。

(三)AG接入对于NGN等网络发展阶段的服务平台而言,网络系统的的发展包含着太多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网络内部构造的因素等关键化的技术条件,通过SOFTSWITCH进行网络数据交换可以使通信技术达到快速发展的条件,AG实现了与传统网络设施不同的格局,NGN的发展与其他网络的通信技术特点上有着不同,传统的网络通信设施复杂且多变,但传统网络通信依然独立于社会网络层次的发展中。

(四)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迅速,其中网络技术业发展也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对于未来网络在智能化方面领域中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发展设施,NGN进入4G时代后对于网络通信的设施也更加完善,在终端接口进行新的改革和实行技术接入,把新时代的高端的AG综合运用到网络建设当中,对于原来的终端接口和对接NGN端口的扩容需要极其严格的技术控制。只有严格发展网络应用技术的规范才能确保未来领域中AG与NGN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对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三、AG与固网NGN在当今时展建设思路

AG与固网NGN在当今时展建设思路分为以下几点:

(一)AG技术的发展与NGN在当今时代下网络通信过程中有着对于网络通信市场完善的变革思路,对于现代的3G网络4G网络化的过程中AG的发展技术已成为当今网络层次的发展中成为网络发展市场上领导者,AG技术的发展成为当今网络发展网络系统的的发展包含着太多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网络内部构造的因素等关键化的技术条件的主题,新时代的网络发展建设需要更加先进的AG和综合接入NGN技术成为主体的主要发展趋势,面对网络快速发展的趋势对于4G网络的发展AG发展也得到快速的提升,对于输入网的PSTN\DDN\IP等数据传输设施都有着一种数据链的产生。

(二)AG接入可以使网络在不具备的条件因素下能够快速反应使AG快速接入到网关中,在IP网址中具备QOS\MPLSVPN等条件因素的环境下对于AG技术的接入型发展状态具备更有效的发挥系统的本质,AG通过数据网关进行网络承载接入当网络的主要输入网当中,对于发展AG与NGN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据管理模式,网络系统的的发展包含着太多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网络内部构造的因素等关键化的技术条件。

(三)在未来环境下AG已成为我国社会网络建设的重要一部分,AG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我过社会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面对传统的网络通信设施的发展观点来看,传统的网络设施主要是依赖设备,设备的质量是网络信息传输的重要条件,A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这些传统的网络技术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传统网络依然能够在市场中自我发展,其中的主要因素是传统网络虽然多元化器件复杂,但是资金低消费水平平等等特点一直成为当今社会使用的网络,面对当今社会的多元化网络信息平台AG接入技术与固网NGN 成为与传统网络竞争的有利条件。

(四)对于多元化的网络市场,随着网络科技的有不断推出,3G\4G网络相继到来对于无线网系列的发展趋势网络系统的的发展包含着太多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网络内部构造的因素等关键化的技术条件,AG接入需要采用FTTB专线接入,AG的发展信息传输特点是信息传输量大、传输速度快、传输便捷且经济差不大对于AG系统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对于AG接入网关进行整个系统的网络传输信息的建设有着新的思路,AG接入技术与NGN发展同时需要在原有的网络系统基础上加以建设,对于网络数据的网关、网络终端接口等设施进行合理规范的检测,以完善网络数据传输的快速性。

四、结语

面对当今社会的快速变迁,网络化数据平台也越来越广阔,对于网络信息的数据传输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AG技术的应用在网络化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AG接入技术的发展与当今社会多元化网络的需求有着一定的联系对于新一代的网络应用技术是实现现代网络技术的重要阶段,AG技术的发展对于网络的需求也得到较大的提高,对于AG发展的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完善的系统措施,对于NGN发展而言NGAN是网络构建的核心,NGN被称为新生代的新一代网络,其在一定结构上与其他网络形成一种趋势发展的作用,NGN与终端接口相对接形成固有网络的基础与其融合AG链接技术的特点对网络化平台进行完善的改革,加快网络化的建设在原有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胤.浅谈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0,12:84-85.

篇2

关键词:乐记;乐礼;伦理;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47-02

作为我国古代保存至今的第一部音乐方面的美学著作,可以说是先人在音乐文化和礼乐文化的高度结晶,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更是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乐记》虽然成书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但是其所蕴藏的乐礼精神却依然能够对当今社会发生作用,尤其是《乐记》强调的“和”的伦理,更是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高度一致。诚如著名学者强昌文所言,传统伦理诞生于过去,存在于现在,影响于未来。

一、《乐记》中的乐理

(一)乐的来源

《乐记》开片即是“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据此可知,在《乐记》中,音的产生源于内心的涌动。需要注意的是,本句话所说的仅仅是音的产生,而非乐的产生。乐又是从何而来呢?《乐记》中又有记载:“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雉之乐。”也就说,如果一个人因为外物而发生情感上的变化以后,就会发出声音。此时,如果发音之人“及干戚羽雉”,那么这种声音就会上升为乐。

(二)乐的本质

关于乐的本质问题,《乐记》中做过精辟的论述,但是从当今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认识是不客观的,甚至可以说是狭隘的。《乐记》认为乐是圣人之作,圣人所想,普通民众是不知道乐的,也无法创作乐出来。如“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也就说,乐是属于君子的,是属于少数人的,绝大多数人是无法领会乐的。笔者认为,《乐记》的这种思想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乐应当属于全人类的,不因肤色、种族、身份、地位和国别而发生任何改变。

二、《乐记》中的乐礼

(一)乐礼之关系

《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乐和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来看,乐实质上就是一种声音而已,礼应当是一种礼仪。但礼是一个外延极为广泛的概念,几乎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即使在人们弹唱音乐之时,都有礼的要求。在弹唱音乐之时所遵守的礼,就是乐礼。从这可以看出,乐礼只是礼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已。与此同时,礼又以乐作为载体来向世人传达。

《通志·乐论·乐府总序》认为:“礼乐相须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也就说,乐礼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丧失乐的礼会变得空洞无物,缺乏灵性;丧失礼的乐变得恣意妄为,缺乏礼节。所以,乐和礼应当紧密地结合起来。需要说明的是,乐礼的这种关系只能存在于古代社会,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是根本不成立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封建等级制度存在于古代社会,民主平等的社会存在于现代社会。社会现实的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乐礼关系也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乐礼之伦理

《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者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这说明,乐是反映基本伦理道德的。当然,理解这一观点仍然需要站在古代历史的角度。在当时,乐与礼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礼需要乐来进行传播,乐需要礼来进行规范。这种情况,虽然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但是程度远不及古代社会那么深刻,尤其是在一个重视“礼”文化的历史时期之中。

那么为什么在古代社会中,统治者需要将乐礼紧密地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古代社会是一个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粗略地说,这个社会由国家和个体的家两者组成。在国家之中,君主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下并称臣民,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个体之家中,父亲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妻子和子女必须处于附庸的地位。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第二,等级森严的制度需要“礼”进行维护。古代统治者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是采取哪一种方法,但都不可避免地运用思想控制的方法。为了能够让这种思想深入到臣民的骨髓之中,所以,古代社会创制了各种各样的礼。在西周时期,即有《礼》这本书存在,系统地阐述了礼的思想和人们应当遵守的各种礼节。

《论语》中有《八佾》篇,里面记载“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即是指季氏公然违反乐礼之伦理。当时虽然天子失势,政令自诸侯出,但作为最高统治地位的君子享有的最高礼节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无论多么强大的诸侯都不可僭越这种礼。所以,季氏的做法,遭到了孔子的极力反对。

(三)乐礼之作用

《乐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婚姻冠篦,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征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从这可以看出,乐礼的一个很大的作用在于陶冶人们的情操,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

三、《乐记》当代践行

(一)践行的前提

《乐记》所反映出来的伦理思想能否在当今社会继续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如何与当代的主流思想相协调。在上文中,文章剖析了《乐记》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乐记》依然存在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于价值。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之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被正式提出,并逐步影响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乐记》中“和”的伦理思想的目的性不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治国理念之下的“和”更加强调的是维护公民之间的平等地位,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谋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从两个“和”的伦理思想可以看出,虽然在目的上具有相反的特征,但是在手段上具有相同的作用。据此可知,《乐记》中“和”的伦理思想能够在当今社会之中发挥作用。

(二)践行的原则

笔者认为,践行乐记的基本原则应当有以下几个:第一,批判的原则。当代人应当以批判地方式进行继承,对于腐朽堕落的思想予以抛弃,对于积极向上的思想予以弘扬,为我所用。第二,尊重的原则。对于《乐记》的理解,以及在当今社会的适用,应当既要存在古代的历史现实,也要尊重当今社会的现实,不能因为要在当今社会运用《乐记》的思想,就脱离两大实际情况进行理解和适用。第三,实用的原则。思想的精华不在于反映出事物的真谛,而在于能够为我所用,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

(三)践行的方法

对于践行的方法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音乐的方法践行,另一类是以非音乐的方法践行。无论采用哪一种践行方法,都必须与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紧密的联系起来,尤其是人们的娱乐方式结合起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音乐的方法来践行应当是辅的,因为规范性的道德诉求难以通过音乐予以表达,即便以音乐表达出来,也难以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应当以非音乐的方法来进行践行。非音乐的践行应当是以传统文化的教育为主,即以学校为中心。其次,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方式拓展宣传的渠道。最后,重视舆论导向,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借助于具体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生动地宣传。

《乐记》中蕴藏的乐礼伦理思想虽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很多思想已经成为保守守旧的思想,但是包括“和”在内的众多思想却并未因历史的尘封而褪质或嬗变,依然保持着塑造人们伦理道德的作用,能够对当今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跃龙.四书五经[M].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

道德文化建设;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当今社会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文化的技术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良思潮的冲击。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导致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观失落。在不良思潮的错误引导下,部分人开始认为,市场经济本来就是以利益交换为前提,我国所提倡的传统道德文化已经过时,认可西方讲的人应该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认为这样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

2、除了外来思潮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也有着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虽然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个性得以彰显。但是,也导致了一些人过度强调个人价值,否定集体利益,甚至把个人自私的本性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人开始忽略甚至漠视道德,把金钱利益看做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的,甚至把权力的高低、财富的多少看做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人与人之间更多表现为一种利益交换的关系。

道德滑坡、品格失落现象已经日趋严重,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将会坍塌,没有良好的品格做支撑,国家将失去发展的动力,社会正常秩序将无法维持,又何谈社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德滑坡是经济发展与道德文化发展不平衡性的一种反应。所以,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必须提上日程,道德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持社会长治久安的保证。

二、道德文化建设的途径

1、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浓厚的道德文化底蕴,重新审视传统道德文化,剔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不无裨益。儒学中强调道德践履,把德治作为治国之本,其所提倡的“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叶不动者”的行政道德意识对于克服当今社会的官本位,树立民本位和公仆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不但没有落伍,而且有着其积极正面的作用。这里的“义”指的是公平、正义、强调取之有道。“儒家义利观中强调义对利的约束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倡导学习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儒家所倡导的“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指导道德文化建设。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但是,无论社会思想多么复杂,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必须是一元的。道德文化建设,同样需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个普遍规律。”如果没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没有主旋律的指引,人们在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价值观念必将出现紊乱、茫然无所适从,以至于出现诸如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等问题。我们只有“面向各个领域、不同层面的群众宣传普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解答人们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对策

一.大学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目前网络生活成为了学生学校生活的绝大多数。网络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网络这扇窗户追赶时代的潮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新的观念,吸收新的文化;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文化也影响着他们,例如在网络上炫富、宣泄、恶搞等,这样的行为反而加速网络不良文化的泛滥。多元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青年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区分主流与非主流,正确与错误,好的与坏的,他们只是追逐自身的兴趣爱好,从而他们的价值观念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他们标榜个性,追逐自由和属于自己的个性生活方式。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独立性、不可控性、多元化性等等特性,这些特性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不同和差距的产生,这些不同和差距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心里问题。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相对丰厚,心理抵抗挫折的能力较弱,在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某些大学生受到消极、错误观点的影响,或者自己的利益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对社会和人民,对党和国家进行宣泄,行为极端,语言犀利;还有些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还不坚定,以物质条件的好坏来衡量和评价好坏。他们不清楚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二.大学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当今社会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科学技术发达、思想文化交流频繁。网络的迅猛普及,多元化的文化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青年学子,然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意识形态的现状还经不起多元化文化的冲击。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当代大学生青年处于转折的时期,他们不但有自己的需求,还有自己的困惑,他们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例如学习成绩、奖学金、就业问题等,他们对与自己无关的东西产生心理上的抵触。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既然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部分出了问题,对其的影响都将是全面的。

三.解决思政课教学矛盾冲突的途径

思政课教学面临的这些矛盾和冲突,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目标上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传统老套的教育方法明显不能够化解现在的新矛盾、适应当代新问题,没有任何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了解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学生的所想、所思,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紧抓实际需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优化结构、队伍和环境。大学环境不仅包括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还包括线上环境和线下环境。在校园当中营造一种文化,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内容,建设一种集思想、文化、政治教育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大胆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摸索新的教学形式,推广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对于一些相对成熟的课程要大胆实验,尝试新教育方法的效果。提倡新颖有个性的教育方法。广泛、大量的利用案例教学获得学生们的认同,通过挑选案例以及对案例的分析和运用,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爱华,雷骥.论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4).

篇5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金融风险 ;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7-0000-02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的变革,引发我国金融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随着当时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金融行业的核心,以数字化为特征,以网络建设、系统集成、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主要手段,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将我国金融行业再次推向了一个。然而,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网络黑客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成为一种风险性极强的现代科学技术,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广泛运用,金融业在有效利用的计算机技术进行金融投资控制的同时,防范风险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随着网络防护科技的不断升级,在计算机网络风险控制上也有很大提升,在使用这种先进技术时也在注意趋利避害,科学合理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当中,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事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1.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金融风险的有关概念,首先,对风险本身的概念进行论述。所谓风险,就是指一定时期内或者一定条件下,由于各种不确定结果的发生,对行为主体产生负面影响或者损失的情况。而金融风险同样也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或者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经济变量的不确定性或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发生的概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形成,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内各行各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体制如此巨大的变革之下,我国金融业也大受冲击,在如此强大的冲击之下,金融业的风险也出现的了更加频繁和更加复杂的迹象,不仅使金融业内都对金融发展趋势的控制上很难预测和把握,而且对金融资金流动和资金投入都也很难控制,因此,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和经济发展趋势下,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一直都是各国政府和金融行业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电子金融市场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正所谓是挑战也是机遇,可以有效利用这个机会,充分研发计算机技术如何在金融市场中防范其风险的发生,为防范金融风险开辟新的道路。

2. (二)金融风险的特点

掌握金融风险的特点对于控制好其发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不断深化发展的市场经济,金融风险带有的自身的特点也随之产生,首先,金融风险具有历史性,并且在逐步扩大,对当前经济的影响仍然存在,。其次,金融风险的发生也是具有一定条件的,金融风险的发生一般都在国家经济转型时期,而目前我国就处在这个关键时期,因此,对于金融风险的方法防控尤为重要。第三,金融风险是的外部和内部是并存的。另外,金融风险还具有普遍性、扩张性、可管理性等特点。总之,金融风险具有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防范其发生不仅是金融行业的必要任务,更是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之举。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的策略与途径

1. (一)加强软件系统的管理

安全可靠地的软件是金融机构数据和客户资金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引进计算机安全控制软件时,必须将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注重软件的安全性,适当采用加密技术,对所储存的数据严格保密,确保万无一失。另外,应设立分级保密制度,将进入系统所需要的口令和密码分人保管,只有当所有人输入正确的口令后,系统才能被启动,这就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数据的保密性,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的首要环节。

2. (二)配备符合标准的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的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对硬件环境进行屏蔽,尤其是要对电磁屏蔽,因为电磁波产生广泛,而起其干扰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能不法人员会利用这个机会入侵计算机,对金融机构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窃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议的具体做法可以是,首先铺设防止静电的地板,第二避开强磁场的位置安放计算机,第三,为了保证业务数据安全和运行顺畅,对于控制主要业务的机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可以配备两台计算机,一旦其中一台出现问题,另一套设备能够及时补充,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3. (三)加大对病毒入侵的政治整治,防治黑客入侵

综合以前金融风险发生的案例,很大一部分都是黑客通过计算机网络入侵金融机构,窃取相关信息和数据,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因此,金融机构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也一定要给予相关的重视,防止防治此现象的发生。目前,无论对于金融机构还是普通企业来讲,黑客已经成为网络上最大的威胁,这些人员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能够利用用户系统的漏洞入侵到用户的计算机,为了一己私利,窃取相关信息和数据,因此,加强对网络完全的监管,控制非金融机构人员登录,限制用户权限,加强系统对各类意外事件的跟踪和分析,对于金融风险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防范金融风险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一)转变传统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金融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相对来讲发展缓慢,而且态度不够积极,很多金融机构还在持观望态度,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目前我国各方面事业的建设都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金融行业作为时代前沿的行业之一,利用计算机技术来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是时展的潮流,也是大势所趋。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各方面事业都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而金融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更应该将这种新型技术引进业内,利用计算机技术尽量避免金融风险发生。

监管理念更新滞后也是实施计算机技术防范金融风险的阻碍之一。我国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的发生也必将对我国整体经济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较大,使一些新技术无法引进,观念的落后导致了技术更新的滞后,这是不利于利用我国金融行业整体发展的。

2. (二)转变金融风险控制的法律观念

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从整体上看,我国基本已经形成了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的机制,但实际上我国这方面法律还不是很健全,很多法律法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很不适应,甚至存在自相矛盾的现象,例如时下流行的网络营销、利用数字签名代替传统印章,这些做法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可避免的法律纠纷和问题。因此,尽快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是迫在眉睫的。

3. (三)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才为核心的时代。无论是企业的发展,甚至国家间的竞争,都是双方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高素质的人才,能把更多的知识转化为财富,谁就是胜利者。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更是如此,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不断引进高素质人员,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金融行业也是如此。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仍然十分缺少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具备高度专业知识的人才,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是我国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的根本。金融风险的发生不仅对金融机构产生影响,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人们认识的提升,当今社会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了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源了,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很多金融公司都面临这种情况,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但却缺少相应的高素质人员来管理及使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科技产品在金融事业中广泛运用,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不仅被普遍应用到各个行业,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通信互动功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防范我国金融风险当中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更是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形成,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国内事业面对国外资金投入的凶猛势头,迎来了更加凶残的新竞争。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大,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迅速,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金融风险的发生对于国家经济冲击是很大,防范金融风险势在必行,我国金融市场相对稳定,但也要居安思危,不可放松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在我党正确的领导下,在我国金融行业全体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定要将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浩.金融计算机风险及对策诌义[J].金融信息化论坛,,2009.

[2] 矩元珍.浅谈金融行业计算机系统风险及防范策略[J].计算机科学,,2010.

[3] 金娟.基层金融计算机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J].网络与安全技术,,2009.

[4] 张卓其.如何利用计算技术防范金融风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朱淑珍.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与金融风险防范措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 黄晓刚.金融电子信息化发展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和新思路[J].中国金融,,2010.

[7] 李晓西.21世纪中国金融行业的风险与防范措施[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8] 张晓丹.计算机技术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J].金融风险防范,,2008.

篇6

第一:爱心传单感动世人

昨天上班浏览新闻的时候,就在腾讯的大粤网板块的头条看到了这么一条条新闻,《深圳5岁女童在街头发传单救母》。女孩佳佳救母的壮举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反响。一个仅仅5岁的女孩子都知道发出单来筹集费用来救母亲,她用爱感动了大家,用她小小的身躯为母亲撑起了一片天空。

第二:品牌媒体病毒式传播

我不知道这条新闻是哪家媒体最先在进行报导的,昨天我是从腾讯的大粤网上最先看到的,刚又在网上搜索了下分别有腾讯大粤网、南方网、呼伦贝尔日报等等各类知名媒体的报道,让他们在公众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的网民的关注,并为佳佳的母亲捐款。

第三:蝴蝶效应网络平台的传播

在腾讯等知名媒体的报道下产生了蝴蝶效应,各大社区、论坛、贴吧等等网络平台都争先报道了这条消息,这一连锁反应,让传播的范围和曝光力度大大增加。

第四:微博营销

在媒体和网络的大范围的传播下,这条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响,佳佳的母亲开通了微博和网友互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账号在微博上,让网民能第一时间了解佳佳母亲的资讯,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善款。

第五:社会关系的运用

在今天的大粤网的报道中有提到“佳佳的母亲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找到当地的慈善家,第一天就筹集到了7万多元的善款”。说明人脉关系的积累可想而知有多么重要了。

第六:社会背景

这点不应该不算营销策略,毕竟环境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有必须提下,在前段时间发生在佛山让人痛心的“小悦悦”事件等相关的各种社会发生的冷漠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当今社会的反思,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和谐、充满爱的社会,不应该是这样冷漠、无情、没有人情味的冰冷社会。“佳佳救母”的事件的出现,犹如一个奇迹。让人重找回这个社会原来还是充满爱的。

佳佳”的女孩,经过媒体、网络的传播以及市民的爱心接力,几天内就为白血病母亲募集了58万元的移植费。看到这个消息我真的也很高兴,祝愿佳佳的母亲早日康复出院。(来源:实战营SEO培训)

要网购、先比购

比购宝(Boogle.cn)是国内首家专业网购导航平台,由国内互联网第一股——网盛生意宝(股票代码:002095,SZ)倾力打造,开创“专业导航+购物搜索”的全新模式。

篇7

[关键词]危机;图书馆;危机管理

一、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分析

(一)图书馆信息没有得到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也进入信息化时代,同时信息技术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也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在图书馆危机中,图书馆中的信息泄露、篡改等现象,一直是图书馆危机管理中的重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网上经常有专利剽窃等现象出现,一半以上都是利用网络进行的。在我国的图书馆管理中,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并没有进行及时更新和维护,这样就给图书馆的信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隐患,并且在长期的使用中对重要的信息没有进行有效的存档,使得图书馆在危机管理中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导致图书馆重要信息容易泄露的现象发生。

(二)图书馆版权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

版权危机是图书馆危机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是指图书馆的版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危机,使图书馆的经济受到一定的威胁,对图书馆的声誉、形象、管理等方面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也对图书馆的构建起到了不利的影响。另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图书馆版权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

(三)图书馆中服务制度没有得到完善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也逐渐地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因此,信息化图书馆逐渐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也给人们日常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图书馆的查询流程中最大程度简单化。但也给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带来了许多的弊端,例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缺乏,信息化图书馆管理是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的,不仅对计算机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对网络中网络文献查找熟练地掌握。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深入,导致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对人才的渴望越来越大。

二、加强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

网络危机一直是我国图书馆危机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因此,预防是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在日常管理中及时地发现网络管理问题,并做出解决措施。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对当今社会重点、热点的新闻查找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在查找的过程中出现漏洞等现象发生。另外,工作人员要对图书馆的网络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对计算机的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定期将计算机中的查毒软件进行升级,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网络病毒的侵入,也为图书馆信息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总之,对于信息化的图书馆管理来说,预防是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中重要的保障系统,为图书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图书馆版权维护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完善中,当然对图书馆版权的维护也是不例外的。因此,在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完善版权的维护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信息化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图书馆版权维护等问题,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对图书馆的声誉、形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图书馆版权的维护应该高度的重视,工作人员在制定、完善的版权维护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断吸取社会的一些意见,同时将一些相关版权侵犯等问题要向社会公布,这样可以有效地起到防范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到警醒的作用。另外,要根据我国版权侵犯等相关的法规条例,对图书馆版权维护制定可行的制定,并且要应用到实际当中,一旦发现有侵犯的行为发生,应当遵循法律途径。这样可以在事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起到了一个警醒的作用,也为社会提供的正能量。

(三)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危机管理能力

在时代不断发展下,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各个行业得到了有效发展,并且也成为人们在日常学习中的重要工具。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工作人员要对计算机使用、维护等危机意识不断提高,图书馆相关部门应当为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图书馆危机管理意识,认识到自己工作能力的不足,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地将自己的工作理念进行创新,也能让工作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图书馆危机管理给社会和人们的日常学习带来的影响。只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意识,才能更好构建图书馆危机管理模式,为社会,为人们的日常学习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结束语

图书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危机管理能力,对网络信息做好防护措施,同时要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图书馆版权维护制度,保障图书馆信息的质量,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正能量。

作者:张宁宁 单位: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原心定罪原则便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产生的法律原则。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封建时代初期的原则,却几乎沿用于整个封建时期,这是不得不让人困惑的。然而事物的产生与存在总是有它的其道理的,原心定罪原则能沿用千年自然也不是偶然。这与其贴近社会与生活、将德治与法治完美的结合有着莫大的关系。礼或者说道德是约束中国人行为的古老传统。夏代时,礼就已经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而被广泛应用;西周更是将明德慎罚作为法律的指导思想。虽然秦朝崇尚法治、推行严刑酷法,使得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一度低迷,然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确立了以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结合的法律指导思想之后,德治便正式确立了其法治之下第一治国方式的地位。相较于法治这种相对正式的治理方式,德治更贴近社会与生活,更能从精神上约束人民的行为。如果说法治使人畏惧而不敢犯法的话,德治便是使人顺从而不想犯法。从而很好的辅助法治的效果,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统治秩序,因而也更受统治者的喜爱,即使是在同样推行重法治国的明代,也没有放松对民众精神上的道德要求。有实验称如果一个人重复一个动作27天,就会成为习惯。中国的民众被以德治理了千年,道德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不需要“治”,德已然存在于中国百姓的心中。原心定罪原则,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这句话就是原心定罪的来源。后来原心定罪原则作为汉朝春秋决狱的重要原则存在。其内容说的是:依据事实推理出犯人在作案时的主观心理,如果存心恶意犯罪,即使犯罪未遂也要追究;如果是恶意心理犯罪的就应该加重处罚;如果心理动机是善意的,则应该从轻或免罚。这很好的符合了社会道德的观念。也有助于扼杀犯罪幼苗的生长。然而在当时,原心定罪原则更大的作用是解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使案件结果即符合法律又符合民心。例如汉代春秋决狱的案例中有这样的例子:“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之。甲当何论?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决狱就是以儒家经典来解释法律的行为,其核心就是原心定罪原则。此案件若是以法律论,故意杀人者死,包庇藏匿罪犯者亦有罪;然而作为父子,若是父亲告发儿子则有违人伦。因此法律与道德产生了矛盾。为了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与稳固性,原心定罪原则就成了解决这类问题的不二选择,父亲藏匿儿子在人伦上是天经地义的,正所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因此父亲出于伦理道德维护儿子当然是无罪的。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问题。

法律是公正的,因而也是冷酷的。不论何人,不论何因,只要违反了法律,就应当受到惩罚。因此许多在法律程序上的公正,就有可能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与社会道德认知相违背,从而激起社会矛盾,动摇统治阶级统治的稳固。法律无情,人却有情。原心定罪原则的出现,中和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使得无法解决的问题合理的解决。因而,自其出现之后,得到历朝历代的拥护,都或多或少的将其运用在本朝代的法律制度之中,成为重要的制度。例如亲亲相隐制度,原是出自《论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汉朝时照此产生了亲亲得相首隐原则,即“在直系三代血亲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并未将其废除,而是将其进一步完善与确认。唐朝时将亲亲得相首隐原则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此后历代便沿用此规定,直到民国时期的《刑法》中仍有关于藏匿犯罪的亲属可以减免刑法的规定。这是原心定罪原则最直接的表现,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制度。

二、原心定罪原则的历史局限性

原心定罪原则在历代得到应用,这说明其实用价值很高。但是这项原则并不都是运用得当的。由原心定罪原则援引出来的最不得当的结果就是“腹诽罪”这样罪名的产生。“腹诽”,秦时称为“妖言”、“非所宜言”,属于秦律中严厉打击的罪名,但多数是因为当众说了“妖言”或不合时宜的话才获罪。汉初鉴于秦灭亡的惨痛教训,文帝时废除了“腹诽罪”,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然而至汉武帝时,“腹诽罪”复又出现,并发展到只要想了不该想的就要获罪的地步。自汉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有因“腹诽罪”而获罪的官员。例如汉武帝时期的窦婴、颜异因“腹诽”被杀,司马迁也是因为“腹诽”而受宫刑;南齐武帝时期的谢超宗也因“腹诽罪”而获罪被诛。明代为了控制官员民众“腹诽”甚至动用了东厂、锦衣卫特务组织;清朝时“腹诽罪”多以“文字狱”的形式呈现。于是“腹诽罪”逐渐演变成了皇帝铲除异己、控制皇权的有利工具。特别是王朝后期的君主,在王朝走向下坡路时,多运用“腹诽罪”来试图加强皇权,挽救专制统治。然而,用“腹诽”之类的罪名,来钳制民众的思想,控制社会舆论,恰恰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纵观封建历史,除秦外,各朝代初期,大多是君主贤明,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如汉初文、景帝,唐初太宗,皆因为不阻拦言路而使政治清明,开创一代盛世。而朝代末期的“暴君”则千方百计的想要肃清言论,想要唯吾独尊,却将王朝葬送在自己手上。由此可见,由原心定罪原则而产生的“腹诽”之类的罪名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腹诽罪”产生的条件是在专制统治之下。在当今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媒体、网络如此发达的社会,“腹诽”之类的罪名所产生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此其历史局限性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已经无法对当今社会产生太大的副作用。

三、原心定罪原则的当代适用性

沿用千年的法律原则,必然是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的。道德规范,从古至今,一直都在影响着中国社会,前几年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国学热”,讨论的也多是古人所留给我们的道德上的“营养”。原心定罪原则之所以被数个朝代沿用千年,正是因为其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认知,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可。由此可见,在当今社会中,原心定罪原则也有着很大的适用性,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与封建时代相比,现代中国人并没有减少对道德的重视。道德依然是约束人民日常行为的重要规范。并且,由于网络、媒体等宣传手段的不断发展,道德、舆论的影响力可以说已经远远的大于封建时代。例如近日风头正盛的“李天一案件”,从案件性质上看是未成年人涉嫌案,然而由于媒体的不断抨击、曝光、报道,使民众自主的对案件性质产生了偏差,似乎都忘记了这是一起未成年人案件,是要秘密审理并需要保密的。对一个正在努力完善法治的国家来说,难免会遇到符合法律程序但违背道德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事件。例如:2007年银川某公司的老板程某被人绑架至甘肃南部的深山中,足足六天后才被发现。而这起案件的起因正是因为程某拖欠工人工资,工人无奈之下只能铤而走险绑架要钱。这样的案件这几年并不少见。如果按照刑法,以勒索钱财为目的绑架他人为人质的,直接可以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了。然而这样的结果,又如何说服民众呢?付出了劳动,没有报酬却受到了惩罚。如此下去,谁还愿意打工呢?但是如果依据原心定罪的原则来看,这个案件的起因是因为程老板拖欠工资所致,工人绑架的行为是逼不得已的,也就是说,没有主观上的恶意。只要程老板给了工资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因此应该从轻发落。但毕竟又是一个绑架案,不能置之不理。对于这样的案件,教育为主应该比刑事处罚更好。既使得工人了解了自己所犯案件的严重性,又不至于失了公平。真要是这样,也会比较符合民众的认知,使得大家对道德抱有良好的幻想。由此可见,适当的运用原心定罪原则,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不仅可以用道德规范从精神上约束人们的行为,从根源上减少犯罪的发生,而且可以解决某些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辅导员;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创新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对互联网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互联网信息的复杂性也会危害大学生的成长,使大学生在使用互连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主要包括道德失范和法律失范这两个方面的行为。大学生出现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主要包括自身原因和外在原因。作为大学生大学校园生活的主要管理者,辅导员教师要切实认识到社会网络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武器不断巩固大学生的思想堡垒、充实大学生精神、塑造大学生坚毅不拔的性格。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以一种更加有效的思政教育模式、手段,将学生的关注点从纷繁杂乱的网络文化中转移到社会主流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树立上,使学生在科学思想政治指导思想的指导下顺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大学生在青年思想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不断审视自我,以此来减少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和模式

(一)促进教学信息化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高校应积极针对网络化时代的各项突出表现,以课程教学为阵地,通过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来做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御机制,以此来有效防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为此,在大数据条件下,为促进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提升,高校应加快建设思政教育数据体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信息化教学。如,建设网络思政教室、引入电子化思政教材、开设思政MOOC课程、构建思政教育微平台等信息化的教学要素。以此来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在增强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开展数据对话

网络时代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数据之间的高速流通和共享。为增强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辅导员教师要在认识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紧迫性的同时,利用好网络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机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作用下,积极开展网络数据对话,以此来增强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不同地区之间的教师交流,在丰富辅导员教师数据信息量的基础上,促进辅导员教师数据素养的发展,为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构建丰富的数据资源库。为此,高校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构建数据对话体系、共享共建数据资源库,将各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对策、成果、突发事件、创新改革措施等相关信息全部到对应的数据交流平台上,以供辅导员教师参考。

篇10

关键词:科技水平;新资源;导读工作

一、高中图书馆的重要性分析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科技水平迅速提高,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形势,更需要加强对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如今的学生只有不断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才能不与社会脱节。没有充足的知识和信息量就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图书馆是知识和信息存储最多的地方,在校园中,学生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只能从图书馆中获取信息来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

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在图书馆中的学习和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增加自身的知识量,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知识可以让人开阔视野,感受自然生活的奥妙,了解万物的起源和发展。因此,图书馆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根据实际需要使用新资源

社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单一的,因此,学校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多方面的人才,不能只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还需要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图书馆能够扩大书籍的涉及范围,增加藏书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借阅到自己需要的书籍。从另一方面看,图书资料的购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传统的纸质图书的大量购入无疑是给学校增加了经济压力。因此,图书馆需要提高购入资料的含金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进购。在对书籍的管理上需要做到灵活高效,针对借阅对象的不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借阅策略,从而保证图书资料的高效率

利用。

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采取利用高科技的方法来应对这一问题。如今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很高,网络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因此,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知识和信息。

三、引导学生通过优秀图书塑德

图书馆是汲取知识的神圣之地,是培养人才、提高道德素质的教育基地之一。图书馆应该做好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工作,让学生阅读适合自身发展的书籍,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泛读。优秀的图书能够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习产生积极性,还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正确的道德观和是非观。

就从精神上而言,图书馆的馆藏必须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受知识的熏陶,而非对学生造成心灵的污染。不良书籍具有误导作用,会造成腐蚀心理的恶劣后果,因此图书馆在选购书籍时必须要严格把关,选取对学生有益的书籍。

四、按照学情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

高中生处于人生观逐渐完善的时期,每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以及感兴趣的方面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兴趣对阅读的倾向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导读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喜好和特长进行类别区分,所以,教师应将学生分成小组,有针对性地安排导读工作。不同小组的导读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在于都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对高中阶段文化知识学习有益的书籍,侧重于名著或者是教育类的书刊。个性就是除了和教学有关的书籍以外还需要适当地安排其他内容来拓展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他们原先所不知道的世界,按

照不同的兴趣进行安排,能够将学生这方面的知识面加强,从而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培养。

在导读中,必须要改变以往强硬的方式,要具有“素质教育”的意识,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导读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强制的安排,被迫的学习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低下。图书馆对这样的阅读方式需要进行积极的配合,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落实这一方面的工作。

总之,图书馆对于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而言起着很大的作用,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素质教育中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图书馆是让学生拓宽知识面的最好场所,因此,高中对图书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利用是当今教学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彩仙.高中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

[2]曹雁飞.当前高中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蕴、困境、前瞻:基于教师文化视角的解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