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实施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山生态修复实施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 键 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湘江流域
矿产资源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应当成为流域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或对象)。湘江流域上游是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乡,生态破坏和水质污染严重,过去一直采用整治的办法,但却一直在“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中徘徊。为了破解这一怪圈,有必要构建流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准市场化的经济手段来推进湘江流域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
一、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经验借鉴
(一)国外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经验借鉴
澳大利亚是世界最重要的矿产国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前,由于在矿业发展过程中未进行同步的生态管理,导致环境与生态恶化,资源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入 80 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决定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资源产业与环境生态进行综合管理,并制定了一系列矿区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
美国是最早开始关注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国家,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在进行资源与产业管理时,最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管理的国家之一。1977年美国国会通过并颁布了全国性的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法规――《露天采矿管理与(环境)修复法》(简称《修复法》),并确定了美国的生态补偿三大制度,即土地复垦基金制度、矿区复垦许可证制度和保证金制度。
德国和美国的做法相似。对于立法前的历史遗留的生态破坏问题,由政府负责治理。但不同的是,美国以基金的方式筹集资金,而德国主要是通过州际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筹集资金。德国针对历史遗留的矿区环境问题,建立矿山复垦公司专门从事矿山恢复工作,复垦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来自于横向转移支付。横向转移支付基金由两种资金组成:扣除了划归各州的销售税的 25%后,余下的 75%按各州居民人数直接分配给各州;财政较富裕的州按照统一标准计算拨给穷州的补助金。
(二)国内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经验借鉴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实践主要有征收生态补偿税费制度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两种做法。
1、征收生态补偿税费制度
我国从20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并经 90 年代中期改进,对矿产资源开发征收了矿产资源税,用以调节资源开发中的级差收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从 1994 年又开征了矿产资源补偿费,目的是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查、保护与合理开发,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各级地方政府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支持。但从全国整体情况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制度仍任重而道远,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存在很多问题:(1)已开始征收生态补偿费的省市地区仍属少数,大部分地区仍依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费征收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2)由于缺乏严格的法律依据,不但增加了征收工作的困难,而且在 2002年全国整治乱收费过程中,许多地方的生态补偿费征收由于立法依据不足而被取消;(3)各地方的不同部门依据各种不同资源开展生态补偿费征收工作,部门之间由于缺少相互协调,常常出现环境保护立法与资源利用立法的对立分离,针对同一补偿对象产生多种名目的补偿费,进而导致企业负担沉重;(4)征收方式不统一。有的依据矿产售价的百分比提取(如江苏、广西),有的依据开采量征收(如福建、贵州),还有的按项目投资总额或生态破坏的占地面积征收;(5)征收标准不统一,征收的实际数额远远低于土地复垦、地下水治理等生态重建工程费用。
2、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我国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时间较晚,2002 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露天开采石材石料及其他矿产资源的企业行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2003 年 8 月安徽省印发并执行《安徽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新建矿山在办理采矿登记时必须向办理采矿登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现在我国各省市正在实行保证金制度,但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按面积核算和按产量核算。面积核算法中包括一般面积法和分矿种面积法;产量核算法包括价值法和基价法。但是,由于我国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在全国普遍实施,而且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目前我国各省都在探索建立和实施保证金制度,但是对保证金制度却缺乏法律依据,在实施和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2)保证金制度缺乏法律支持,对矿山的制约力不够。
二、湘江流域采矿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一)采矿生态补偿补偿机制的总体构想
湘江流域采矿生态补偿机制,应当有利于从源头抓起,保证被破坏生态环境的及时和完全恢复,并保证受损人群能获得必要的补偿或赔偿,要能保证对采矿环境破坏与恢复实施有效监管。遵循这一总目标或总原则,借鉴美国等国外的先进经验,所构建的湘江流域采矿生态补偿机制的整体框架应当包括四大方面:一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制度;二是水质污染总量控制制度;三是开矿损害直接补偿制度;四是补偿资金保障制度。其中水质污染总量控制制度可并入“排污权多级交易机制”中。因此,以下只就其他三项系统进行叙述。
(二)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制度
为了极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环境资源破坏、降低生态环境效益损失,必须要求采矿企业恢复其所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
为确保采矿企业能恢复其所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应当要求在开发者在取得勘探(采矿)权之前必须提交项目规划。项目规划中必须包括生态环境恢复计划书和环境影响评价书,用以指导采矿企业在采矿的同时完成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的标准不应低于原生态功能,即生态环境恢复应当至少恢复已破坏土地及相关用地的原貌。生态环境恢复计划书和环境影响评价书应当由独立专业评估机构完成,或者经独立专业评估机构出具审核鉴证意见书。该独立专业评估机构应当为其出具的生态环境恢复计划书和环境影响评价书的合理性承担连带责任,但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和向社会公告相关修正意见的除外。
为确保采矿企业恢复其所破坏的生态环境资源,应当要求在开发者按规定评价环境影响,执行生态环境恢复计划;应当要求为其出具生态环境恢复计划书和环境影响评价书、或者相关审核鉴证意见书的独立专业评估机构指导和监督开发者评价环境影响和执行生态恢复计划;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开发者及相关独立专业机构的监管;还应当设置生态环境恢复与环境影响评价独立认证体制,独立认证机构应当对采矿企业不按照开采计划过度开采或者逃避生态环境恢复责任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但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除外;应当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恢复资金保证制度。
(三)采矿损害直接补偿制度
对于矿区居民和其他企业因矿业活动影响而遭受的直接生产和生活损失、收入减少损失,矿业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应当由采矿企业负责补偿。
对居民、其他企业等明确的主体的补偿,应当由采矿企业与受损者直接谈判和补偿。对不明确主体的补偿,应当由采矿企业向当地政府支付。
采矿企业在开矿开始之前,必须对能合理预计到的开矿将造成的他人损失进行的补偿;在开矿过程中,还必须对超过已补偿金额的损害进行追加补偿。除此外,为了保证补偿不会落空,还应当建立设立补偿保证金和担保。
(四)补偿资金保障制度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和开矿损害补偿顺利实施的关键。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和湖南省的实际,湘江流域采矿生态补偿资金保障机制的设立思路和方法是:对历史已造成的破坏(即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破坏),通过建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的方法,由国家治理;对新造成的破坏,通过设立保证金和担保的方式,促使开发者100%恢复和补偿。
1、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早期的矿山开采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的矿山环境破坏问题已经成为历史,难以找到责任人。因此,对于历史造成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矿山环境恢复,必须由政府或者专门的非盈利社会组织通过建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简称“恢复基金”)的方式解决。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1)政府财政支出。具体包括增加废弃矿山年修复的财政拨款,向矿山征收的资源税、耕地占用税、水土保持费等相关资源税费;(2)接受捐赠;(3)其它款项,如矿业企业缴纳的各种处罚费用,部分探(采)矿权价款等,恢复治理基金的利息收益也应完全用于废弃矿山的修复。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废弃矿山已造成破坏的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待全部废弃矿山的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全都恢复治理完毕后,将其结余资金建立环境损害社会救助基金。
2、采矿生态环境恢复与补偿保证金
篇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视角”(编号:70973121);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基于资源—资产—资本理论的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管理研究”(编号:CXLX12_0971)。
① 2010年徐绍史部长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要求认真研究土地、矿产的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的新属性特点,树立新型的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
摘要 矿山废弃地高效再利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观的提出为分析与构建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深化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管理研究提供了崭新思路。本文以“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理论为基础,首先归纳了矿山废弃地属性认识、再利用特征,认为矿山废弃地具有环境问题、资源、资产、资本属性,其再利用是矿山废弃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再生过程;并从法律法规建设、复垦利用实践、交易市场形成等方面分析了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的现实基础;然后构建了“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并分析探讨了其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过程,以期建立矿山废弃地价值有效运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下只有能达到投资者期望收益率并能预期收回投资或者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可以通过创建市场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废弃地才能资本化,实现其市场价值。最后文章从加强复垦利用示范工程推广以显化矿山废弃地再利用价值、建立和完善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有关的服务机构、继续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引导三方面提出了促进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的建议。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属性认识;再利用;价值实现路径;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11-0157-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1.023
随着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出台,矿山废弃地的高效可持续再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011年9月在国土资源部考察时强调要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2年3月国土资源部启动十省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许多资源型城市,如徐州市、唐山市、淮南市等,相继提出了“向矿山废弃地要资源”“盘活矿山废弃地”的理念,积极进行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示范工程推广。为推进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国内学者从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资本化运作的角度对提高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矿山废弃地利用最佳效益等进行了一些探讨[1-4],但还未对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进行系统研究。“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观①,是一种新的、以价值为导向的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念和方法,它的提出为构建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深化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管理研究提供了清晰思路。本文以“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理论为基础,首先归纳总结了矿山废弃地属性认识及其再利用特征,并分析了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的现实基础,然后构建了“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并对其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建立矿山废弃地价值有效运作机制,为实现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市场化,加速矿山废弃地流转提供借鉴。
1 矿山废弃地属性认识及其再利用特征
1.1 矿山废弃地属性认识
梳理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矿山废弃地主要有环境问题、资源、资产及资本三种属性认识。①环境问题属性。矿山废弃地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典型复合现象,是以土地资源破坏为核心的次生环境问题,并严重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景观和经济社会发展[5-7]。②资源属性。矿山废弃地是矿区复兴的潜在资源[8]。别青城[9]提出了矿山二次资源的概念,黄敬军等[10]提出了“将开山采石作为资源第一次开发,对废弃宕口的利用作为资源第二次开发”的观点。将矿山废弃地视为新的资源类型进行开发重建,成为土地开发利用的组成部分,是经济发达地区获得增量土地资源的主要途径[11-12]。③资产及资本属性。随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矿山废弃地成为后矿业经济发展的资本,也具有资产、资本的属性。孙乐为[1]提出了塌陷土地的资产化,以使废弃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蒋正举等[2]从土地资源稀缺性、具有使用价值、产权可以市场化配置三方面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资产属性,并提出了矿山废弃地资产化经营途径;孙京海等[3]、王鑫等[4]从供给稀缺性、资产性和增殖性三方面分析了采煤塌陷区土地产权的资本属性,并阐述了资本化的条件和资本运作模式。可见,矿山废弃地除了是一种环境问题外,还具有资源、资产、资本的属性。矿山废弃地资源、资产、资本属性认识及其资产化、资本化研究,为进行“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
1.2 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特征
矿山废弃地一方面处于采矿活动的终点,另一方面又是新的经济活动的起点,其再利用是集环境、资源、经济发展于一体的重大复杂工程,与一般的土地资源利用与单纯的生态环境治理有区别[13-14]。首先,普通土地利用投资和效益的年际分布一般比较均匀,而矿山废弃地使用级别较低,再利用之前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整治,使矿山废弃地资源化。其次,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可提高土地的级别,带来土地的增值,存在着资源的二次利用,可以获取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与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有着显著区别。矿山废弃地再利用不是单纯的投入,而是具有直接的投入-产出效应。如图1所示,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整治投资是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其初级产品是复垦土地(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若将复垦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可以获得产品或服务,不论是复垦土地,还是产品或服务,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因此,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是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再生过程,但由于社会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的公共性以及难以量化性,导致一些矿山废弃地再利用项目效益不显著,这也促使政府要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创新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
2 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现实基础
2.1 法律法规建设基础
1989年实施的《土地复垦规定》,确定了“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标志着我国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走上了法制化道路。2006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出台了《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以行政和法律手段为主的矿区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机制逐渐建立起来。转型中国环境治理之道存在着“由政府规制的环境治理模式向市场手段的环境治理模式转变”的倾向[15]。在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中我国也开始尝试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2009年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提出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投资,对已关闭或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恢复”。201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土地整治等国土资源领域”。2012年6月国土资源部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国土资源领域的意见》,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主体盘活利用国有建设用地;民间资本投资主体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可依法通过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同时,《土地管理法》中“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基本制度的提出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为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的另一种市场化运作模式提供了法律法规基础。矿山废弃地是增加耕地来源的潜在途径,其所具有的复垦指标,也是一种商品,可以通过市场进行有偿转让。2013年3月实施的《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明确提出“由社会投资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为耕地的,对属于将非耕地复垦为耕地的,可以作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补充耕地指标,市、县政府可以出资购买指标”。国家对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的重视以及市场化运作引导,为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
2.2 复垦利用实践基础
我国矿山废弃地再利用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最初是土地复垦,利用方向以农业利用为主,特别是复垦为耕地。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东部平原煤矿塌陷复垦土地上进行建筑、种植和养殖,土地复垦内涵逐步扩展,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类型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形成了疏排式、平整式、挖深垫浅、矸石充填、粉煤灰充填等复垦模式,对复垦土地的利用因地制宜,恢复为农业用地(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林业用地),或改造为休养和娱乐场所,或为工业和建筑业所用,不仅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而且也注重经济效益。矿山废弃地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大都可以复垦为耕地、林地、牧地、建设用地或水产养殖地[7]。郭利刚[16]测算出我国1987-2009年间煤、金属矿区损毁土地复垦为耕、林草、建设用地的潜力分别为627.80、72904、15076万亩,可有效缓解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压力和建设用地紧张局面。这些丰富的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实践显化了矿山废弃地再利用价值,为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2.3 交易市场初步形成
江苏省《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指出“可根据废弃矿山区位、山体资源、废弃地利用方向,实行谁治理、谁投资、谁得益,通过招标拍卖等市场机制确定治理者的治理权和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在实践中,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市场化运作已经有成功的范例。江苏省镇江市将矿山废弃地平整后,进行土地拍卖;盱眙县将北大山矿山废弃地交由民营企业开发,变矿山为公园;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政府利用西区姚家山矿区紧邻蔡甸城区的区位优势,引进社会资金进行治理并建起了工业产业园区;浙江省桐庐县瑶琳镇沈村废弃矿山吸引个人投资者进行旅游开发;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校尉营村通过公开拍卖方式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经济园区经营权承包给该村村民使用等。另一方面,在耕地保护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结合《土地管理法》中“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基本制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以及《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矿山废弃地复垦为耕地指标成为一种商品,可以进行买卖。2010年12月湖南省株洲市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指标有偿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复垦指标必须通过公开交易有偿取得,2012年重庆市、河南省巩义市、浙江省杭州市等也出台了复垦指标有偿使用的规定。可见矿山废弃地交易市场已初步形成,而规范有序的矿山废弃地交易市场是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
3 “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构建
“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是一种新型的资源管理观,是以价值为导向的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念和方法。在“资源-资产-资本”理论中,资源、资产、资本是资源的三种属性,“资源”强调的是自然属性,是实物量;“资产”强调的是经济属性,是资源的价值,是实物量的货币化;“资本”是流动的资产,是资产价值中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资源、资产、资本三者是递进关系,有转化的条件。资源资产化是指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全过程中,把资源作为资产,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并建立以产权约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以确保资源所有者权益不受损害、资源保值增值,增加资源产权的可交易性[17-18];资产资本化是指有明确权属的资产进入市场交换,以资本的形式流动起来并实现其价值的过程[19],其实质是资产产权的市场化配置。资源价值核算和产权明晰是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管理理论已被应用于矿产资源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中[20]。
由于矿山废弃地与矿产资源、一般土地资源不同,不仅具有资源、资产、资本属性,其初始状态还是环境问题,资源价值很低或者理解为负值(主要是对周围环境有不良影响),因此它首先需要经过资源化,将矿山废弃地转化为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当矿山废弃地再利用预期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且产权明晰时,矿山废弃地资源可以成为资产。当矿山废弃地资产产权可以在市场中流转,实现市场化配置时,矿山废弃地资产就成为资本。矿山废弃地由于可以带来收益、土地具有稀缺性且产权可以明晰因而具有资产特征,如果存在矿山废弃地产权交易市场可以使其参与流转并增值的话,就可以实现矿山废弃地资本化。矿山废弃地经过资源化成为矿山废弃地资源,经过资产化成为矿山废弃地资产,再经过资本化形成矿山废弃地资本,矿山废弃地经过这三个过程,实现价值,将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将资源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将资源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图2构建了“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描述了矿山废弃地属性转换、价值实现路径及其价值转化。“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就是建立矿山废弃地价值有效运作机制,实现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市场化,加速矿山废弃地流转。
4 “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4.1 资源化过程
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是使受到采矿破坏的土地,经过治理,能作为合格的自然资源再度具有资源价值的过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土地复垦发展到今天,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方向日益多样化,由最初恢复为农业用地,到现在的矿山公园,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实践丰富。在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中,一是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方向选择,将矿山废弃地转化为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渔业用地)、旅游用地以及建筑用地等,提高其资源价值。二是进行矿山废弃地资源化管理。资源化管理主要是以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为主,把矿山废弃地仅仅作为一种资源物质,从物质形态上进行管理,它包括矿山废弃地的权属管理,存量管理,增量管理等。在资源化责任主体管理上,我国逐渐形成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责任机制,建立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以确保资源化责任主体能按时保质的完成矿山废弃地复垦任务。土地复垦、生态恢复、景观规划、生态环境补偿等理论可以为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提供理论支撑。
4.2 资产化过程
矿山废弃地资产化意味着将矿山废弃地作为一种资产,根据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实际,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并建立以产权约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在这一过程中,矿山废弃地从物质形态上的管理转化为以价值形态的管理。矿山废弃地资源转化为资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稀缺性、具有使用价值和产权明晰[21]。随着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加以及耕地保护越来越严格,矿山废弃地复垦土地的稀缺性也日益凸显。
4.2.1 价值分析与核算
大量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实践表明矿山废弃地具有价值。矿山废弃地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增量建设用地主要来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12];作为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用地以及发展水产养殖水面,也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22-23]。随着生态修复、景观规划设计思想等的引入,矿山废弃地成为一种特殊景观类型,是矿业文明和人类技术发展历程的承载,其所蕴含的巨大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逐渐被社会探索与发现,以矿山废弃地为载体发展起来的生态湿地公园、休闲娱乐公园、矿山公园、地质公园等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依托,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4-25]。在实际运作中,还要对矿山废弃地资产进行经济价值核算,并根据资产盈利情况将矿山废弃地资产划分为公益性、半盈利性与盈利性三种类型,针对不同资产类型采用不同的融资机制和经营管理策略,为选择矿山废弃地资本化方式奠定基础。
4.2.2 产权明晰
产权明晰是进行矿山废弃地资产化的必然要求。矿山废弃地产权明晰有两层内涵:一是治理权明晰,二是使用权及其它产权的明晰。①治理权明晰。治理权明晰是矿山废弃地顺利实现资源化的前提,也是矿山废弃地成为资产的前提。为了高效的实现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要按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责任机制确定矿山废弃地治理权主体,明确其所具有的义务和权利,保证矿山废弃地资源化顺畅。②使用权及其它产权(如矿山废弃地发展权)的明晰。由于矿山废弃地形成的时间不同、矿业用地取得方式不一样,矿山废弃地治理权的安排不同,以及资源化方向不同,导致矿山废弃地使用权也没有统一的安排。清楚地界定矿山废弃地治理权、使用权及其它产权,明确矿山废弃地产权拥有者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确保资产在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做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4.3 资本化过程
矿山废弃地资本化是指矿山废弃地资产产权拥有者将矿山废弃地资产用来出让、转让、出租、置换或者作为股份进行投资的过程,其实质是矿山废弃地资产产权的市场化配置,主要有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两种方式。
4.3.1 利用市场
利用市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山废弃地产权能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自发的实现流转,进行市场化配置,社会资本能自发地被吸引到矿山废弃地再利用项目中,主要是指出让、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或者作为股份进行投资等。当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的收益能达到投资者期望的收益率并能预期收回投资时,主要是盈利性的矿山废弃地资产以及在政府支持下的半盈利性的矿山废弃地资产,矿山废弃地资产能自发进行流转,进行矿山废弃地产权的市场化配置,实现价值。利用市场自发地实现矿山废弃地产权的市场化配置是实现矿山废弃地价值最理想的方式。但由于矿山废弃地的环境问题属性,在一些情况下现存的市场机制失灵,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权力创建市场。
4.3.2 创建市场
创建市场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构造的市场,使矿山废弃地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进入经济系统,形成一定的经济产出或者经济收入,引导投资者再利用矿山废弃地,主要是针对一些再利用经济效益低、无法自发形成交易市场的矿山废弃地。现阶段下有两种创建市场机制可以参考。一是在“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制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下形成的土地置换机制和复垦土地指标有偿交易机制。在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少、耕地保护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复垦土地指标将成为一种商品,明确矿山废弃地复垦为耕地的指标权利,建立区域内和跨区域的土地复垦指标交易制度,激活矿山废弃地产权交易的市场机制,实现矿山废弃地价值。二是区域性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资产打包资本化。将能够强烈受益于区域性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资产而增值的相关资产(如房地产、旅游等)和具有强烈外部性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资产组成一个整体进行市场化经营运作[26],首先将该资产整体通过市场机制流转给特许经营商,特许经营商在约定的经营范围内,可再次通过市场竞标机制选择专业经营公司(如生态修复、旅游等)进行二级发包承包,从而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矿山废弃地价值。
4.4 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经历了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个过程,但这里需要说明几点。首先,这三个过程只是表明了矿山废弃地属性和价值的转化过程,并不表明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如具有良好区位的、无治理权责任人的矿山废弃地,可以直接将土地治理权和土地使用权一同出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过程安排可在同一时间完成;而对于那些由矿山企业负责复垦、然后交还给农民、农民再流转土地使用权的矿山废弃地,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过程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其次,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这三个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是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资本化的物质基础,资源化效益高的矿山废弃地比较容易实现资产化和资本化;矿山废弃地资本化是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矿山废弃地再利用融资实现过程,矿山废弃地资本化为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提供资金,矿山废弃地资本化程度影响着资源化的深度和广度。最后,现阶段下并不是所有的矿山废弃地都能实现资本化,只有能达到投资者期望收益率并能预期收回投资或者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可以通过创建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废弃地才能资本化,实现其市场价值。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分析表明,矿山废弃地具有环境问题、资源、资产、资本属性,其再利用是矿山废弃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价值再生过程;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矿山废弃地市场化运作的引导、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实践对其价值的显化以及交易市场的初步形成为进行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经历了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个过程,现阶段下并不是所有的矿山废弃地都能实现资本化,只有能达到投资者期望收益率并能预期收回投资或者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可以通过创建市场实现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废弃地才能资本化,实现其市场价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矿山废弃地再利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资源-资产-资本”角度深入探索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深化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管理是可行与必要的。结合本文所构建的“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路径,为顺利实现矿山废弃地价值,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5.1 加强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示范工程推广,显化矿山废弃地再利用价值
矿山废弃地属于潜在资源,积极探索矿山废弃地再利用价值,将潜在价值显化,是推进“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要显化矿山废弃地再利用价值,其开发利用方式至关重要。如果只是将矿山废弃地恢复生态环境,则矿山废弃地资源价值较低;如果能利用矿山废弃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发展会展、商务、旅游,则可以显著提高矿山废弃地再利用价值。虽然我国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技术研究比较成熟,再利用方式也呈现多元化,但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的集约化、高附加值化还有待提高。通过矿山废弃地复垦利用工程的示范推广,逐渐提高矿山废弃地开发利用程度和经营方式,充分显现矿山废弃地再利用价值。
5.2 建立和完善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有关的服务机构
产权明晰与价值评估是“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的核心。将矿山废弃地当作资产或资本来管理,就要评估其资产价值,同时在资本化过程中,矿山废弃地产权的交易还需要交易机构。因此,要完善矿山废弃地价值实现相关的服务机构,顺畅资产化、资本化过程。一是依法制定相应的标准,对矿山废弃地流转中涉及的产权确认、价值计量、凭证登记备案等工作进行规范;二是建立矿山废弃地流转管理机构,加强对矿山废弃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妥善处理矿山废弃地流转纠纷;三是建立健全矿山废弃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依法成立或委托相关服务中介,为矿山废弃地出让、转让、出租、入股、置换等多种资本化方式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
5.3 继续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引导
一是政府要依靠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发挥其在矿山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科学地界定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生态补偿的形式与标准,顺畅资源化过程;二是对于半盈利性的矿山废弃地再利用项目,政府要通过经费补贴、政策优惠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其能吸引投资者进行开发利用;三是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可以通过创建市场进行运作的矿山废弃地再利用项目,政府要采用强制和引导的管理手段创造对这项工作的需求,形成市场,使矿山废弃地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进入经济系统,实现价值,促进矿山废弃地再利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孙乐为. 煤炭企业尾矿资源资产化困境与发展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170-174. [Sun Lewei.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Analysis of the Asset Feasibility of the Coal Enterprises Tailings Resource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7): 170-174. ]
[2]蒋正举,刘金平. 矿山废弃地资产化经营初探[J]. 中国煤炭,2011,37(7):29-31.[Jiang Zhengju, Liu Jinping. Preliminary Study on Capitalized Operation of Abandoned Mine Lands[J]. China Coal, 2011, 37(7): 29-31.]
[3]孙京海,朱学义. 煤炭开采塌陷区土地资本化运作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09,(2) :29-30. [Sun Jinghai, Zhu Xueyi. Research on Capitalization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s[J]. Coal Economic Research, 2009, (2): 29-30.]
[4]王鑫,孟陈栋,朱学义. 衰老矿区的资本化运作研究[J]. 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8) : 61-62.[Wang Xin, Meng Chendong, Zhu Xueyi. Research on Capitalization of Exhausted Mining Areas[J]. Friends of Accounting (First Tenday Periodical), 2010, (8): 61-62.]
[5]舒俭民,王家骥,刘晓春.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72-75.[Shu Jianmin, Wang Jiaji, Liu Xiaochu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ing Wasted Land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8, 8(3): 72-75.]
[6]白中科,赵景奎. 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J]. 科技导报,2001,(9):49-52.[Bai Zhongke, Zhao Jingkui. Land Reclam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reas of Mining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2001, (9): 49-52.]
[7]刘亮. 矿山环境效应影响评价系统的研究[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6.[Liu Liang.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f Evaluation on the Minerals Environmental Effect Influence[D]. Xian: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8]常江,汤鉴君,冯姗姗. 工业废弃地:矿区复兴的潜在资源[J]. 城市建筑,2008, (9):20-22. [Chang Jiang, Tang Jianjun, Feng Shanshan. The Industrial Abandoned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of Mining Region Revival[J].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2008, (9): 20-22.]
[9]别青城. 矿山二次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化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5.[ Bie Qingcheng. The Study on Industrialization for Reutilization of the Mines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D].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5.]
[10]黄敬军,倪红升,华建伟. 江苏省矿山环境保护和矿业废弃地环境恢复整治示范模式[J]. 地质通报,2004,23(11):1113-1118.[Huang Jingjun, Ni Hongsheng, Hua Jianwei. Demonstration Model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Mines and Recovery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Abandoned Mining Areas[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4, 23(11): 1113-1118.]
[11]黄敬军,陈晓峰,蒋波. 矿业废弃地复垦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J]. 中国矿业,2009,18(2):51-53. [Huang Jingjun, Chen Xiaofeng, Jiang B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and Reclamation in Mining Wasteland[J]. China Mining Magazine, 2009, 18(2): 51-53.]
[12]黄敬军. 加速江苏矿业废弃地环境恢复治理市场化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4):38-41.[Huang Jingjun. Thinking and Suggestion on Promotion of Marketing for Environmental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of Mining Abandoned Land Resource in Jiangsu Province[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2005, 16(4): 38-41.]
[13]赵玉霞,杨居荣. 采煤塌陷地复垦的环境经济分析:以开滦煤矿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2000,2(20):213-218.[Zhao Yuxia, Yang Jurong.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alysis in Reclamation of Subsided and Subsiding Land Aroused by Coal Mine: A Case Study from Kailuan Coal Mine in Tangshan Cit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0, 2(20): 213-218.]
[14]王陶,杜国银. 矿山生态环境整治投资机制研究[J]. 中国矿业,2001,10(6):61-64.[Wang Tao, Du Guoyin. Study of Investment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Min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J]. China Mining Magazine, 2001, 10(6): 61-64.]
[15]谢慧明. 生态经济化制度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2.[Xie Huiming. Research on Economization Institutions of Ecological Resources[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2012.].
[16]郭利刚. 我国煤矿、金属矿损毁土地复垦潜力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Guo Ligang. Study on Reclamation Potential of Destruction Land of Coal and Metal Mine in China[D].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11.]
[17]姜文来.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问题[J]. 资源科学,2000,22(1):5-8.[Jiang Wenlai. Several Problems on Natural Resources Capitalization Management[J]. Resources Science, 2000, 22(1):5-8.]
[18]何承耕. 评资产化与资源化管理[J]. 生态经济,2002,(6):38-41.[He Chenggeng. A Comment on Both the Asset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J]. Ecological Economy, 2002,(6):38-41.]
[19]何琳,祝建民,刘莉红. 资产资本化:农户融资路径创新的必然选择[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79-80.[He Lin, Zhu Jianmin, Liu Lihong. Asset Capitalization: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Farmer Innovating Financial Path[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09, (1): 79-80.]
[20]仲冰. “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我国矿产资源价值实现路径研究[D].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Zhong Bing. Research on Value Rea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sAssetsCapital’ [D]. Beij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1.]
[21]严立冬,谭波,刘加林. 生态资本化: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2):3-8.[Yan Lidong, Tan Bo, Liu Jialin. Ecocapitaliz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Resources[J].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2009, (2): 3-8.]
[22]宋成君. 徐州市青山泉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Song Chengjun.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Mining Subsidence Land of Qingshanquan Town in Xuzhou City[D].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2011.]
[23]冯少茹.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模式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5.[Feng Shaoru. Study on Ecorehabilitation Pattern of Coal Mine Subsidence Land in Huaibei C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cycle Economy[D]. Hefei: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
[24]沈瑾,赵铁政. 棕地与绿色空间网络:唐山南湖采煤沉陷区空间再利用[J]. 建筑学报,2006,(8):28-30. [Shen Jin, Zhao Tiezheng. Brown Land and Green Space Network: Utilization of the Nanhu Coal Mining Settlement Area of Tangshan[J]. Architecture Journal, 2006, (8): 28-30. ]
篇3
关键词:水利经济 增产增收 塘堰整治
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预防监督为着力点,建设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体系。首先要健全水土保持相关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县结合实际,积极同计委、国土、建设、环保、法制等部门协调,酝酿出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办法》,在广泛征求区(市)县及相关部门意见后审批。该《办法》一旦出台,不仅可以进一步规范我县城乡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使我县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法制化、制度化,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而且还能使水利经济在增产增收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 如何加大水土流失治理、监督力度
近年来我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多平方公里:一是继续做好水土保持专项资金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近年来在各乡镇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二是广泛开展水土流失面上治理工作,利用集雨节灌、塘堰整治等工程,通过修建塘、池、沉沙凼及沟渠来收集利用雨水,同时理顺了坡面水系,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面上治理面积20平方公里。三是继续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我县按照生态强县的目标,开展水保生态修复工作,共完成修复治理面积15平方公里。四是利用土地整理项目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在乡镇等地通过开展土地整理,理顺排水沟渠,修建蓄水池等水利水保措施,整治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五是发动社会力量治理水土流失。2011年我县出资200多万元,在自主经营的土地、矿山范围内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同时加大了城市水土流失预防监督的力度,保护生态的理念日益增强,生态工程不断涌现。
二、治理、监督和管理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水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多次率领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题检查指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现场办公,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并就新形势下,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办法。县政府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于2010年中召开了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制定了计划,部署了工作。
(二)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建设,抓好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新任务
2011年是全县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分重要的一年。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并确定启动10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农村水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县水务部门责无旁贷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各新农村示范点的水务项目实施方案。二是按照实施方案指导各区(市)县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防洪排涝、安全饮水、生产用水、排水治污和水环境治理等水务工作。在实施中,利用各种项目资金加大对新农村示范点的扶持力度,调动农民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三)以统筹城乡水务一体化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城市水务管理新模式
一是创造性地实行六城区农业和环境用水统一调配,全年调配环境用水近8000立方米;二是首次科学调配3个时段的雨洪水近4000立方米,改善了城区水环境质量,受到县领导的高度赞扬;三是为改善市域生态环境,创新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湿地的建设方案,将在年底完成沱河生态修复和保护的规划设计,人工湿地治污工程也纳入年度计划,现已完成初步设计,预计8月下旬开工;四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并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进行论证和咨询,及时提出了改善我县中心城区水环境的基流保障方案、分散就地处理与集中二次处理及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城区污水治理方案,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五是清理整顿沱河排污口的设置,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江河排污口实行严格审批,对全县的入河排污口进行了普查登记和建立数据库;六是完成了争创人居环境工作涉及的水环境和生态用水的调配工作。
(四)以规划统领整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发展进程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科学配置水资源”的要求,开展了《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及“十二五”规划》、《沱江河保护和综合利用规划》;对关口水库规划的前期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为全面提高我县城市防洪能力打下了基础;加强对优先发展重点镇水利工作指导,制定了《推进优先发展重点镇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完成了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的水利发展规划工作。
(五)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篇4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其他与地质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岩体、土体、矿藏、地下水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的总和。
第四条地质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制和地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推进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设,将地质环境保护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普及地质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并对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与监测评价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调查,会同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和气象管理机构,根据地质环境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质环境现状;
(二)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与规划目标;
(三)地质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四)地质环境保护和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五)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符合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实际情况,组织建立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设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状况实施动态监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
第十二条采矿权人应当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并将监测资料定期报送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内经批准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地下水动态定期监测,并将监测资料报送所在地国土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监测;发现异常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监测资料的保存和分析评价。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定期全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四条涉及地质环境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包括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环境特征、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生活和生产影响的评价,以及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等。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第十五条探矿权人应当对勘查作业完成后遗留的钻孔、探井、巷道和形成的危岩、危坡采取回填、封闭或者其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措施。
第十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按照采矿权批准权限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在建和已投产的矿山企业,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采矿权人应当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并报原采矿许可机关批准后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应当履行下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一)整修被损坏的道路、地面设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和质量标准,达到安全、可利用状态;
(二)整治被破坏的土地,使之达到种植、养殖或者其他可供利用的状态;
(三)整修露天采矿场的边坡、断面并恢复植被,消除安全隐患,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采取有效措施,使地下井巷、采空区达到安全状态;
(五)按照规定处置矿山开采废弃物;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实行保证金制度。采矿权人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采矿权人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经验收达到规定标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予以返还,边开采边治理的可以分阶段按比例返还;拒不恢复和治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不予返还,由县级人民政府使用该保证金组织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恢复和治理费用超过该保证金的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缴存标准,按照不低于恢复治理费用的原则,根据矿区面积、开采方式以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具体缴存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开采矿产资源引发地质灾害险情或者发生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立即停止开采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或者灾情扩大,并向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对本条例实施前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能够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督促其依法恢复和治理;不能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恢复治理,所需经费由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第四章山体资源保护
第二十一条严格保护山体资源。开发利用山地丘陵等山体资源,不得造成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二条下列区域内的山地丘陵应当划定为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
(一)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范围内;
(三)港口、机场、军事设施等重要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四)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线路至两侧直观可视的范围或者线路两侧路堤坡脚外侧直线距离各一千米范围内;
(五)本省境内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等主要流域性河流两岸、湖海岸线和水库、堤坝至两侧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范围内;
(六)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区域。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前款规定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
(二)露天采矿、工程取土;
(三)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
(四)新建、扩建墓地;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破坏山体地质地貌的其他工程活动。
已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开山采石、露天采矿、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应当限期停止、整治。
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确因特殊需要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三)、(四)项活动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批准或者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以外的山地丘陵开山采石,应当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实行限制性开采。
第二十五条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确需开山切坡,以及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的水库除险加固确需取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前,对被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治理。
第五章地质遗迹保护
第二十六条下列地质遗迹应当予以保护:
(一)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各类典型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及其分布区;
(二)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
(三)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
(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迹;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护的其他地质遗迹。
第二十七条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应当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具有观赏、科普价值的地质遗迹,可以建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设立、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并组织专家对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鉴定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从事参观、旅游、科学研究、教学实习以及标本、化石采集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修建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建筑设施。对已建成并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的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治理或者搬迁。
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警示标志。
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切坡、进行工程建设、开采地下水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或者限制开采区。在限制开采区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开采总量不得超过允许开采量。允许开采量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开采状况、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及其他地质灾害、地表水源替代等情况确定。
第三十四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采矿权申请。
第三十五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备案申请文件中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投资主管部门不得进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第三十六条对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地质灾害监测和气象预报资料,及时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单位,应当准确、及时地传播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拟订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止灾情或者险情扩大,并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九条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下列规定组织治理:
(一)大型地质灾害,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二)中型地质灾害,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三)小型地质灾害,由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或者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所需治理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纳入财政预算。
因工程建设、矿产开采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限期治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审批事项不依法予以审批的;
(二)发现破坏地质环境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不按照规定组织治理的;
(四)贪污、挪用、截留废弃矿山治理经费、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或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按期如实报送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开山采石、露天采矿的,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违法所得无法计算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新建、扩建墓地的,对个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被破坏的山体未进行修复治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被破坏的山体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修复治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篇5
一、**城市水环境问题
水环境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等地表贮水体中的水及水中悬浮物、溶解物质等。造成水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洪、涝、旱灾,土地盐碱化、泥石流和沙漠化等。人为因素主要有水污染公害、湖泊富营养化、水土流失、河湖萎缩、功能衰退,水荒、地下水枯竭、水质恶化等。**城市水环境问题很突出,主要集中表现为水多、水少、水污染、水土流失四个方面:
(一)水多,就是洪涝灾害频发。**中心城区高程一般在44~48米之间(黄海高程),地貌开阔平坦,郁江穿越城区河段长17.6公里。解放后**水文站实测洪水位超过44.16米的就有11次,也就是说有11年洪水进入了城区。目前,**城区可以说是一座不完全设防的城市。首先是,堤防不完善,城南防洪区的江南大堤和城北防洪区的郁江北堤大部分堤段以及城东段还未兴建,保护大型企业贵糖集团的鲤鱼江右堤未全部完成。其次,现有堤防标准低,虽然近年来建设有少部分50年一遇标准的堤防,但未完全发挥应有的防洪效益。再次,城区排涝能力不足。每年汛期,郁江水涨,小河沟、排污口水位受郁江洪水顶托,排涝不畅,致使居发点、工矿企业受淹,特别是遭遇城区又降大雨,内涝更加严重,而现有的排涝设施还不完善,设备老化,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洪涝、灾害造成损失十分严重。如1994年7月22日,郁江发生大洪水,**城区洪水位达46.78米,超警戒水位5米多,由于防洪堤决堤,加上洪水从排污口、小河沟倒灌入城,造成城区街道茫茫一片黄水,受灾人口5万多人,倒塌房屋1.2万平方米,造成危房3.5万平方米,**钢铁厂,西江化肥厂等一大批企业受灾停产,商业网点大部分停业,南宁至梧州、南宁至玉林交通中断。经估算,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又如20**年7月10日,**城区又发生大洪水,水位高达46.93米。由于鲤鱼江左堤西环路至三江口堤段防洪标准偏低,受郁江水顶托,部分堤段洪水漫顶,虽经万余名军民昼夜奋战抗洪抢险,但因内涝抽排能力低,致使部分城区受淹,受淹房屋1800多间,受淹人口约8万人,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多元。洪涝灾害是目前制约**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隐患。
(二)水少,就是旱情不断。**属于桂中旱片。一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约为98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仅为2400立方米,占全区人均水平的50.7%,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二是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衡。在时间上,约70%~80%的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5~9月,极易导致洪涝灾害。而10月至次年4月,雨量偏少。在空间上,郁江以北比郁江以南雨偏少。这种降雨时空不均衡的特点,导致了秋旱、春旱时有发生,解决以来,较大的旱灾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次,其中大旱灾11次。**全境有5大旱区,其中西面为石卡、大岭旱区,南面为新塘、八塘旱区、**城区位于这两大旱区之间,旱情也是相当严重的。最旱的时候,郁江及城区内湖的水位下降,郁江几条支流成为涓涓细流,有的甚至断流。因旱情严重,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三是过境水量较充足。郁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0多亿立方米,可补充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的不足。但大量利用过境水来补充,工农业生产成本过高,也是不利经济发展的。所以,水少,旱灾是制约**发展的严峻问题。
(三)水污染严重。据水资源管理部门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进行监测,郁江**航运枢纽上游100米监测点,常年水质基本保持为Ⅲ类。郁江**城区下游**水文站监测点,水质为Ⅵ—Ⅴ类。可见,城区水污染是十分严重的。水污染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水污染的特点:
一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目前,**城区绝大部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是不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而排放入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利用GPS对全市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定位、拍摄,经统计郁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有67个,其中**城区范围内有48个;按排污类别划分,企业排污口有50个,城市居民生活废水排污口16个,其它1个。郁江干流入河废污水排放量为10498万吨/年,占全市入河废污水排放量12636万吨的84.2%,其中工业废污水排放量为9867万吨/年,占全市废污水排放量的78.1%。如分布在鲤鱼江中、下游两岸的贵糖集团糖厂、纸厂,广西农垦集团糖厂、纸厂,甘化集团糖厂、纸厂等企业,有些工业废污水处理未达标就排入江中,致使鲤鱼江水体变为黑褐色,流入郁江后,就像一条黑龙游荡于郁江北岸边,导致了**水厂紫泉取水口遭受严重污染而被迫关闭。
二是城区湖塘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城区内水域面积除了江、河之外,还有众多的湖、塘,比较大的有东湖、南湖、圣湖、汕塘、石牛水库等。这些水域就像是城市的“肺”,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这些湖塘已成城区生活污水的汇集点,有的还是鱼类养殖基地,是藏污纳垢、水生动植物孳生和繁殖的地方。水质恶臭难闻。
三是江河湖岸边成为垃圾堆积场。江河湖岸边是城区居民密集聚居地,多年来,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要求,加上居民生活习惯使然,往江河湖边倒垃圾的现象屡禁不止。江河沿岸就成了垃圾场。垃圾问题成为水污染的又一大源点。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有关部门对城区范围内的郁江、鲤鱼江、马草江、沙江等江河两岸和水域中的垃圾进行了清理,仅郁江两岸就清理垃圾堆100多堆,清理垃圾390多车270多吨。垃圾污染水源的问题仍然没得到彻底的解决。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水土流失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市水土流失面积为8.79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8.3%。郁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904万吨,水土流失呈上升趋势。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中养分流失,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对水质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且大量的侵蚀泥沙淤积湖泊,抬高河床,降低了调泄洪水的能力,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此外,表土大量流失,土层变薄,土壤性状恶化,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抗灾功能减低。**市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有:
(1)矿山开采造成水土流失。**城区北面、西北面,除龙头山金矿外,还有多家铅锌矿、矿泉水厂等小型矿山正在开采,这些小型矿山大都没有水土保持措施。龙头山金矿由于过去群众乱采滥挖造成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新的流失仍在继续。大量的废渣排入旱河,使旱河一些河段已成为地上河,其中南梧二级公路旱河桥以下200米处,平龙水库输水干渠已从旱河河床底下通过。在根竹民权河黎湛铁路桥涵处,过去正常水位水面与铁路之间高差大约有3米,现在距离不到1米。一旦发生山洪暴发,必将危及交通大动脉的安全。
(2)毁林开垦,造成生态失衡,水土流失严重。城市周边大量开垦种植速丰桉,特别是城市北面高山陡坡地林种改造,发展速丰桉,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受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林业生态失衡,正不断地造成水生态环境恶化。
(3)城市发展和工程建设,地表扰动,植被破坏,产生了新的水土流失源。近年来,我市每年都有大量的建设工程,如西环路、南环路、北环路建设,鲤鱼江、郁江堤建设以及大规模的民用建筑施工等,一些工程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原有少量植被又遭破坏,弃土、弃碴随处可见,加重了水土流失。
(4)填河、围湖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进程。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围堰填湖、填塘开发房产,种植作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东湖水域面积正在逐年缩减。马草江市财政局以上河段已不见江,成为了一个生活小区的下水道。填河、围湖开发加剧了,河道湖塘泥少淤积。
此外,无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现象时有发生。据水政水资源管理部门初步调查,**城区范围内,开采使用地下水每年达335万吨,年开采量在10吨以上的有10多家,过量抽取地下水,破坏地下水的平衡支撑力,造成了局部地区地陷现象发生,这是水土流失问题的一个新动向。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影响**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构建**城市和谐水环境的思考
构建和谐的城市水环境,是确保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安全,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水资源持续利用,水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和美观,历史文化的展现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城市水圈。**城市水环境建设,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从大处着想,从具体事项上抓落实。
(一)构建坚固的洪涝防御体系
根据**市城区防洪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城区防洪排涝分为城北、城南两个独立的防洪区域。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规划建设防洪堤7条共68.59公里,泵站9座共装机12785千瓦,防洪闸门16座,交通闸门5座,规划总投资5.81亿元(98年物价指数)。**市已被列为广西五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目前,城北、城南防洪区都未有完整的堤防封闭圈。50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仅有郁江北堤城区(0+000~0+620)段、鲤鱼江左堤和沙江堤共6.9公里;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防洪堤有13.94公里。排涝泵站已建了3座,在建2座,城区仍处于半设防状态,防洪工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是要加大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实施城区防洪工程建设,需投入资金5.8亿多元。目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工程已投入和到位资金2.08亿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12610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7200万元,本市配套资金1109万元,以地抵资931万元)。随着物价的上涨,要完成整个工程,资金缺口还相当大。资金的筹措,必须采取争取中央专项资金,自治区配套资金和地方筹集三管齐下的办法,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要确保按时足额到位,这样才能使工程按时启动、顺利实施。
二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中最难的是征地拆迁问题,而征地拆迁又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制约,影响了正在建设的郁江北堤大东码头至铁塔段以及东湖泵站和沙江泵站的建设进展。因此,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集中民智、民力,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攻克难关,努力推进已开工项目的工程按期完成,并迅速启动未开工堤段的建设。要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完成郁江南堤、郁江北堤铁路桥至猫儿山港段的规划设计工作,争取尽快列入国家投资计划。
(二)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广泛宣传《水法》、《水污染防治法》,让广大市民认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了解水资源保护对工业、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积极关心和支持水资源管理工作,形成人人爱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气。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搞好每年的“3•22~3•28”世界水周和中国水日、“6•5”世界环境日的宣传,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事业。
二是加强对废污水处理的监控。要加快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以解决城北目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的问题。做好城东、城南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划工作,力争3—5年内绝大部分的城区废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江河。工业企业是用水大户,也是排污大户。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环保措施,加大治污的投入,建设废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努力实现水循环利用和废污水“0”排放目标。决不允许继续直接往江河排放废水的现象发生。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水资源使用定额,并列入企业考核指标,通过对企业进行水平衡测试,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收费,以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污水的排放。环保部门应做到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进一步完善排污费的收管用办法,建立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有偿使用制度,确保返还企业的环保补助资金集中使用,保证排污收费大部分用于重点污染源的治理。
三是建设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对水资源的污染。目前城区范围内仍有不少耕作地,城区周边均是农田、甘蔗地。要使城区减少水污染源,病虫害防治要从以药物防治为主转变为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并在市郊、南梧公路和324国道沿线大力发展无公害粮食、蔬菜,重点在覃塘、根竹、大圩等乡镇建设无公害粮食、蔬菜生产基地,配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逐步推广、扩大我市生态农业园区。
四是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目前**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取水点是仙衣滩枢纽上游约100米,经多年监控测试,水质基本稳定在Ⅲ类,仍属安全饮用水源。但是随着石卡工业园区的建设,大量的工业企业进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必然增多,长此以往,难保这一取水点不受污染。因此,必须加快**城区备用水源建设。今后要把达开水库作为城区市民饮用水的主要供给地。并逐步取代郁江水作为城区生活用水。达开水库水质良好,常年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类水标准以上,水量充足,水质稳定。建设达开水库供水工程是形势所迫,市民所盼,必须尽快启动这一民心工程。
五是要加强对城区河、湖水域面积的保护。将郁江和鲤鱼江、马草江、沙江、渡冲河等郁江支流,东湖、南湖、圣湖等湖泊的治理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加强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止侵占河湖,围堰开发、种植作物和堆积垃圾行为。开展湖泊清淤、河道疏浚行动,还原水生态环境,恢复湖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
(三)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
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是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确保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正常的有效途径,也是水资源永续利用的保障措施,要常抓不懈。
1、适度调水。调水就是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调水,补充城区水资源的不足,以缓解春秋冬旱季节,工业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的问题。**城区东有达开水库,库容3.98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98亿立方米;西北面有平龙水库,库容1.23亿立方米,有效库容7242立方米。这两座大型水库距离城区都是30多公里。平龙水库已有输水干渠直通城区,达开水库也可结合城市水源建设,适度向城区补充水源。要尽快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硬化渠道建设高速水道、水网,使两大水库纯净水迅速通达城区,每年可向城区调水近5000万立方米。此外,郁江上游西津水库之水补充**城区用水之不是。
2、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不断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的优先对策和必要条件,是保证和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要发展,节水势在必行。一是要节约生活用水。首先,运用经济杠杆节约用水。利用水价对用水需求的弹性影响,合理调整水价,有效控制以至减少生活需水量的无谓增长。其次,通过宣传教育强化节水观念,以此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再次,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减少水的浪费。第四,处理污水和中水回用,提高水的利用率。二是节约工业用水。一要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改直流用水为循环用水,提高水的复用率。二要推行清洁生产,改变工艺节水或不用水。三要加强节水用水管理,以杜绝水的浪费。
3、提高蓄水能力。一是提高水库的贮水能力。通过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措施使城市周边的达开水库、平龙水库。九凌水库、岭蒙水库和石牛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达到有效库容蓄水,增加贮水量。二是建设“森林水库”。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陆地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中起着主导作用。森林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其蓄水保水的功能来实现的,因此,城市周边山地要保护天然林、成熟林,发展水涵林,提高森林源养水源的功能使森林水库常年贮水源源不断地向城区输水。此外,城中绿化也要乔、灌木、草相结合,提高绿化率使之充分发挥生态贮水、保水效益。
(四)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修复水生态环境
一是开展小流域治理,认真治理龙头山金矿等矿区水土流失问题。龙头山矿区水土流失问题已成历史遗留问题。要修复水生态环境,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企业要与政府密切配合,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制订切实可行的办法,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并重,封山育林、造林、退耕还林、蓄坝拦沙并举,分段清理,清除旧堆积,减少新流失,逐步修复河道功能。
二是加强对河道采砂管理力度,防治乱采滥挖,毁坏河岸的违法行为。
三是加强对自抽地下水的管理和监督。目前**城区自抽地下水的问题比较突出,管理也跟不上,要制订地下水资源管理规定,控制对地下水源的开发,以保护地下水位的平衡稳定。
四是要加强封山育林,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城区北面为莲花山脉,是城区的屏障,也是**城区的“风景山”。莲花山东起大圩西至覃塘段面向城区的坡面,应实施严厉的封育措施,对需改造的,应以发展水源林、风景林为主,尽可能减少速丰桉种植。力争用5—10年时间,将这一林区建设成为山青水秀、风景优雅的生态旅游区、市民休闲观光区。
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抢抓今冬明春有利时机,迅速在全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抢抓今冬明春有利时机,迅速在全县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十五”以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年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顺利实现,“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基础建设等一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对我县粮食增产、农业结构调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县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基本农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水利化程度低。*年全县虽然实现了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但近年来,由于水毁、村民建房、城镇开发、工业项目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等原因,全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据今年编制基本农田及小型水利设施规划时实地普查,截止20*年底基本农田减少9万亩,全县农业人均达标基本农田实际不足0.65亩,基本农田中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2万亩。二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脆弱,很难满足农业需要。建国以来,全县先后建成水库44座,堰塘3335口,引水渠道1063条860公里,机井3*眼,抽水站87处,兴建城乡供水工程223处,兴修水窖10670口,各类水利工程可控制利用水量为8398万方。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但是,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标准不高,配套不全,加上近年自然灾害,有三分之一的工程长期难以发挥效益,每遇干旱或洪涝年份,愈加显得抗御能力薄弱,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中、省、市投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很少,县财政又非常困难,拿不出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很难掀起,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了下滑趋势,部分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力度减弱,严重影响了冬春农田水利工作的开展。
机遇与挑战同在。当前,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一是各级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央连续两年下发了1号文件强调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已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将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设立小型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也将增加向小型水利建设的安排,国家以工代赈、水保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出台,省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是随着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一事一议”的村组民主决策建设公益事业机制的不断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为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迅速掀起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冬明春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要坚持“主攻水源、以水促田、水旱并举、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水毁修复、集雨节灌、防洪保安、城乡供水、水保生态和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实施库、塘、窖、井、渠配套建设,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川道抓灌区挖潜配套、扩灌保灌,两山抓修田造地、水窖建设,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目标任务是全县上劳10万人,大干100天,兴修梯田0.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新修水窖800口,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解决0.7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修复水毁堤防30公里,修复基本农田0.28万亩,完成水产品产量1100吨。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大工程:
(一)突出抓好水毁修复工程。
今年全县连续3次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水毁修复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和水利部门要把修复水毁工程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按照轻重缓急,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开展水毁修复工作。今冬明春全县计划修复重点堤防30公里,加固病险水库2座,恢复供水站10处,渠道20公里,水窖12口,堰塘30口,拦河坝8处,恢复基本农田2760亩。蒲溪镇干沟水库、漩涡镇先锋水库要在明年汛前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切实缓解全县防汛压力。要特别强调的是,修复水毁工程不能只简单地重复建设,要利用重建的机会,退田还河,给洪水留足出路,在工程的规划、设计中贯彻新的治水思路,体现新的防洪理念,实现人水相亲,人水和谐。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以水窖集雨节灌工程为重点的“小工程、大群体”水利建设。
今年是新一轮集雨水窖建设的第一年,在建设管理上,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组织实施,要根据情况,量力而行,改变过去的指标过高、摊子铺得过大和单一抓水窖建设的做法,县乡两级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注重建设质量。平梁、涧池、龙垭等水窖建设重点乡镇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真正起到重点乡镇、带头乡镇的作用。其他各乡镇也要因地制宜,在继续搞好集雨水窖建设的同时,抓好小渠、小塘等小型水利群体工程建设,平梁镇重点抓好沐浴河渠道衬砌工程建设。水利、发展计划、扶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搞好项目衔接,逐步启动洞河水库移民搬迁等前期工作。
(三)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为全县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一要稳定和增加基本数量。抓住中省关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以工代赈、水保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中基本农田建设的机遇,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今冬明春全县要完成基本农田建设任务2790亩。二要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已经实现农业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地方,要在巩固数量的基础上,加快配套建设水利设施,努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坚持不懈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办法、新机制,迅速在全县开展以水毁修复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乡镇要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通知要求,做好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年度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可尽快组织实施,使全县基本农田建设有一个突破性进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
一是加快20*年人饮解困项目建设进度。第一批22处解决8334人饮水困难,全县今冬明春重点抓好5处优良示范工程建设。二是抓好县城供水改造扩建工程。年底完成水源至水厂5.4公里输水管道建设和城南、城北9条街巷管网改造工程。三是抓好2005年度饮水安全项目计划的衔接和建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平梁镇、蒲溪镇要抓好集镇安全供水工程实施和前期准备。
(五)做好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工作。
汛期已结束,水利部门要根据汛期河道采砂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结合采砂规划,及时科学制订《采砂管理办法》,报政府审定后执行。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秩序,对不符合要求的采砂场必须予以关闭,公星吊桥采砂厂要重新选址,涧池集镇段砂石厂属禁采区,必须关闭;洞河出口段砂厂要重新确定采砂地点。在河堤建设上,水利防汛部门要实施好城区河堤加固和洞河出口段河堤水毁修复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按期完成任务。
(六)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保生态建设。
要切实加快观音河水库灌区改革试点步伐,在此基础上,水利部门和各乡镇要按照《县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今年县上确定城关镇中坝村、平梁镇兴河村、长坝村为全县小水工程改革的示范点,相关乡镇要落实专人负责,制订工作方案,认真抓好此项工作,示范带动全县小水改制工作顺利进行,尽快走上“以水养水、滚动发展”的良性轨道。要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全面抓好水保生态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项目前期争取和启动准备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矿山开发项目的水保监督执法工作力度。
三、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冬春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
(一)及早动员部署。冬春是大干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省、市《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要求和县上确定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因地制宜的制定出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方案。把县上下达的冬春水利建设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村组和工程,及早动员部署,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广泛深入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到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主战场,使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尽快启动,迅速掀起。
(二)加大资金和劳力投入。积极争取省、市对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支持,并按照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及时拨付到位,发挥效用。要认真落实农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规定,充分调动受益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要加快小水工程产权改革步伐,积极推广“五自工程”和股份制民办水利工程,促使水利建设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三)坚持项目带动,典型示范。一要对今冬明春开工建设的各类重点水利工程,逐项目落实资金、任务、抓点领导、技术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要加强项目管理。冬春水利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和效益的发挥。三要抓典型示范。今年将平梁、涧池、永宁、漩涡、龙垭5乡镇列为全县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示范乡镇,从水毁修复、集雨水窖、城乡供水、防洪保安、基本农田建设等工程中,培育10处典型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多种有效形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宣传工作力度。今年要着重建立健全农县乡农建信息传递网络,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典型宣传和信息上报,努力营造冬春大干农田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领导
篇7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贵州省望谟县频繁发生特大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分析该县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总结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历年统计数据、实地调查及1999年遥感数据,望谟县水土流失面积1299.0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3.22%。其中轻度侵蚀(即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500~2500吨)面积844.42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65.00%;中度侵蚀(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2500~5000吨)面积423.06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32.57%;强度侵蚀(每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5000~8000吨)面积31.55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43%。按照平均侵蚀模数计算,则土壤年侵蚀总量为305.82万吨(平均侵蚀模数为2354.22吨/平方公里・年)。属中度水土流失区。
2山洪泥石流成因
2.1特殊地形地貌造成
望谟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打易镇跑马坪,海拔1718.1米,最低点为昂武乡打乐河口,海拔375米(龙滩水库淹没水位),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沿河两岸有大小不等的坝地,东西部岩溶地貌发育较典型,以石灰岩峰丛山地为主,西南为非岩溶地貌,呈立体状展布。地形地貌复杂,千沟万壑,坡面陡峻。全县山地面积占76.8%,丘陵占20.4%,河谷盆地仅占2.8%。因为,全县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坡度较大,遇到暴雨时,雨水迅速汇集到河道,所以,容易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
2.2特殊地质构造造成
望谟县境内出露有泥盆系至二迭及第四系,除部分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沉积于沟谷、河谷盆地外,主要出露中生代的三迭系碎屑岩和泥盆系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占幅员面积的72.4%,碳酸盐岩占23.6%,该岩泥岩含沙量较重,胶结性差,抗压强度低,抗蚀力弱。在强降雨的情况下,因为土壤含沙量重,胶结性差,抗蚀力弱等原因,所以容易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
2.3特殊气候因子造成
望谟县地处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雨水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22.5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匀,丰水期占全年雨量的74.9%,而5-8月雨量更为集中。因为,丰水期雨量大而集中,所以容易出现土壤被强降雨水冲刷而流失,形成山洪泥石流。
2.4人为破坏植被造成
望谟县境内森林覆盖率为53%,但分布不均匀,部分地方植被稀少,对地面保护性较差。主要是由人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铲除草皮、放火烧山等不良行为造成的。由于植被少,土壤或岩石,使其阻缓水蚀和风蚀能力低,不能很好地截持降雨、减缓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淤泥、固结土壤和改良土壤,降雨时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遇到强降雨就会造成山洪泥石流灾害。
2.5不合理开发建设造成
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该县基础设施建设,重开发轻治理,部分开发建设项目没有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有的编有水土保持方案,但是不抓好落实。如:不合理开采砂石、矿;不合理修建公路等。因为,这些开发建设项目没有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没建设有弃物、弃渣场地。在雨水的冲刷下,把弃物、弃渣带到河道,在河道沉积,使河道抬高,降低行洪能力。遇强降雨时,极有可能出现废弃物、废弃土方坍塌,滑入河道,从而造成山洪泥石流。
3减轻灾害对策和措施
3.1加大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结合望谟县的实际情况,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水法宣传活动,发放水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画报、挂历等,悬挂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等进行宣传。常入村庄、矿山、砂石场、施工现场等进行宣传水法律法规知识,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土保持工作,让每个人都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构建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美好家园。
3.2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
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该县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落实责任的原则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搞好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应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堤防工程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如,修建50年一遇以上的防洪堤工程;拆除影响河道行洪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等。二是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和现有水库的除险加固,调节泄洪流量,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三是建设防洪非工程措施。在洪水易发地区安装天气雷达站和自动气象站,修建水文站,完善水库防汛报警系统,制订河流和水库防洪预案。四是开展山洪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查清重点防治区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完善相关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并实施搬迁避让和重点治理。五是在河流中上游修建水库、拦沙坝等工程,阻拦泥石冲到下游河段,同时有效调节泄洪流量,使河道能正常进行泄洪。六是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减轻水土流失。七是加强河道疏竣清淤,提高行洪能力。
3.3切实抓好生态修复和林下经济工作
结合该县实际,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编规划、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建绿色望谟”的发展思路,抓好生态修复工程,科学合理实行“山、水、林、田、路、村”的综合治理,以“山顶造林种草,山坡建设坡面水系,坡脚营造缓冲林带,平缓地实施保土耕作,河谷平地实施防洪堤工程”的建设思路为指导,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望谟。加强易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大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力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搞好该项工作,必须抓紧抓好如下方面:一是有效利用多项扶持政策,搞好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把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土地整治、扶贫开发、易地搬迁等资金统筹结合,统一规划,整体推进的综合开发建设。二是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倡导打工经济、旅游经济、工业经济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实现农民增收。三是抓好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经果林和经济林,对现有的经果林进行高枝嫁接、品种改良,加强栽培管理。栽种符合当地的树种,如种植板栗、核桃、杉树等树种。四是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林下产业。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在林下种植矮杆作物、林下养殖、林下种植中草药等林下经济,即能减轻水土流失,又能增加经济收入。
3.4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监督检查工作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该县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及矿产资源的开采、土地开发等,使表土被扰动,降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监督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贵州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方案的审批、监督等工作。对生产建设项目未编编水土保持方案或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不得开工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经常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以防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又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抓好该项工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水土保持方案督察制度。重点督察开发建设单位(业主)水土保持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设计变更、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进度、水土保持工程投资落实等情况。二是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汛前检查制度。汛前开展重点开发建设项目检查工作,对存在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工程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加快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使弃土弃渣得以有效防护,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消除存在灾害的安全隐患。三是建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公告制。定期公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水土流失监测情况和监督检查情况。对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成效好的项目进行表扬。对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除按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外,还向社会公告其建设项目法人、主要投资者、施工单位和监单位,督促开发建设单位认真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四是建立开发建设项目管理数据库。对各项开发建设项目要进行登记在册、整理归档和电子管理工作,便于查阅。
4结束语
只要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水法律法规知识深入人心;抢抓机遇利用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引导农民抓好生态修复,创建林下经济产业;严格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防治水土流失,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存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8
——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地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和行政监督管理体系,推进全省地质环境管理职能到位;
——运用新思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基本查明全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演化规律,有重点地建立适合我省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完成庆元等40个重点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防治规划,50个-100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治理,初步建立起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在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勘查、监测、预报、治理、风险性评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完成沿海平原和重要地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积极做好地下水、热矿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力争杭嘉湖平原地热资源勘查取得突破;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建立6处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
——完成生产矿山和主要闭坑矿山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加强信息技术工作,建立起全省地质环境信息网络和服务系统,实现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
——扩大环境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使环境地质工作为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为生产、生活和生态服务。
到2020年的远期目标是:
——在完成前五年目标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地质环境恶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地质环境质量全面提高,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完善地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和行政监督管理体系;
——完成全省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防治规划,完善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矿山环境污染普遍得到治理,水土、矿山等生态环境全面好转;
——建立并完善地质环境,包括地下水动态、地面沉降、突发性地质灾害、水土污染等监测网络,基本实现自动监测和数据传输,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实行监测成果定期;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化工程,建立起现代化、全方位、开放式的为全社会服务的地质环境信息网络,为政府部门快速决策和实施准确而有效的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各项基础资料的提供更加及时、主动,贡献更加突出。
二、地质环境保护区划
(十)区划原则。按照全省不同地区地质环境的特点、保护要求和重点,对全省地质环境保护进行区划,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保护措施。区划原则如下:
具有类同的地质环境特点;
保持县(市、区)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人类工程活动类型相似;
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接近。
据此,将全省分为以下六个区进行规划。
(十一)各区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浙北平原地面沉降和水土污染防治区。本区地处浙东北部,包括*、*、*、*、*等市17个沿海平原县(市、区),面积约17*6平方公里。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厚度40—300余米。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海拔高程一般2—3米。地表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污染严重;土地肥沃,但耕地质量有待提高。本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密度高,城市化进程快,城镇密集,经济建设规模大、发展迅速,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国土开发强度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强烈。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大量排放,生活和其它固体废弃物数量猛增,污水灌溉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土污染;超量开采地下水导致采补严重失衡,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诱发地面沉降,加剧洪涝灾害和耕地渍害,危害城市市政及航道交通设施;*、*、*等岩溶水分布区因地下水开采不当,发生多起岩溶塌陷;某些工程建设施工不当造成局部边坡失稳,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该区地质环境保护重点是控制地面沉降和防治水土污染。科学制定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建立和完善区域及城市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立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加强城市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研究,建立*、*等城市地质环境数据库;开展城市固体废弃物地质处置的规划、选址和环境地质研究,加强对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环境监测;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使本区地质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城市地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浙西北山地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区。本区地处浙西北,包括*、*、*的部分县(市、区),面积约21771平方公里。区内以构造—侵蚀中低山为主,地形地貌受北东向构造制约。沉积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广泛分布,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煤、石灰岩、建筑材料等。本区水系多,坡地分布面积广,竹木植被发育,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地质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区面积列各区之首,拥有天目山、清凉峰和古田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省级自然保护区,长兴和常山国际“金钉子”标准剖面,长兴扬子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两江一湖”,“浙西大峡谷”等景区(点)。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山区及乡村相对较慢,但建材业、旅游业发达,采矿十分普遍。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采石、开矿、修路、垦植以及旅游景点建设等。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大量的煤、石煤及其他闭坑矿山因历史原因,均没有进行复垦还绿,遗留了较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一些老矿山和正在开发的矿山严重破坏地质景观,常引发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生滑坡84处、泥石流8处、崩塌7处、岩溶塌陷15处,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本区地质环境保护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闭坑矿山,尤其是石煤矿山的全面调查,对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矿山进行综合治理;正在开采矿山复垦还绿率达40%以上;完成各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编制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重大的地质灾害点进行长期监测,对可能发生且危及人生安全的地质灾害体进行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对区内常山*纪国家地质公园和长兴灰岩金钉子剖面的保护。严格规划管理,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强“两江一湖”等旅游资源地质生态环境保护。
——浙西南山地地质灾害防治区。本区地处浙南,包括丽水市全部及*市的永嘉、文成、泰顺共12个县(市、区),面积22880多平方公里。区内以构造侵蚀中低山为主,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地形地貌变化复杂,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省内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即位于本区,是多条水系的发源地。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植被发育,森林覆盖率达70%,我省面积最大的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区内。区内火山碎屑岩系及花岗岩类等广泛分布,主要矿产有非金属矿叶腊石和萤石,金属矿铜、金、银、钼、铅、锌等。本区经济欠发达,是我省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人口密度小,城镇少而小。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道路建设、采矿、垦植等。在建的金丽温高速公路纵贯全区。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以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为严重,主要是堆积层滑坡,次为泥石流、崩塌。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各类地质灾害420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潜在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食用菌生产破坏植被、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也较严重;治理水土流失的任务相当艰巨,青田、永嘉县水土流失面积均超过500平方公里。区内金温铁路沿线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段,给铁路运输留下严重隐患。
本区地质环境保护以地质灾害防治为主,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重点治理。完成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使地质灾害发生率和人员伤亡、灾害损失有明显降低;加强金温铁路及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监测和治理,保障交通运输安全运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对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管;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治理,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实现改善地质环境质量的目标。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县2个,示范点3—5个。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矿产、旅游、生物资源,做到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浙中丘陵盆地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区。本区位于浙中,包括*市的大部及*市、*市、*市的部分县(市、区),面积约23*0平方公里。本区以丘陵盆地为特征,盆地内广布陆相碎屑岩,河谷发育;盆地周围则由火山岩系组成低山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土壤以红、黄壤为特色。矿产主要是萤石、硅藻土、硫铁矿及石材等。红层孔隙裂隙水、河谷潜水等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河谷潜水易受污染。有多处地质遗迹,旅游资源有开发前景。本区交通比较发达,近年来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形成*、**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有杭金衢、金丽温、上三线、甬金、金台等多条在建和即将建设的高速公路贯穿本区。经济活动主要是道路建设、采矿、垦植、城镇建设等。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矿山开采引发采空区地面塌陷、泥石流;矿坑水的不合理排放,引起水、土污染,造成农田减产、饮水困难。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区内有记录的各类地质灾害共110处,尤其是新昌、嵊县玄武岩台地地区岩层滑坡,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虞—三门高速公路途经嵊州、新昌、天台段,建设中已诱发多起滑坡和崩塌;区内水土流失严重,其面积达4000多平方公里。新昌硅化木、天台盆地内的恐龙蛋和龙骨化石严重流失和被破坏,地质遗迹保护形势严峻。
本区地质环境保护以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为主要内容。完成全区15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整顿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严格控制矿山废水的排放,控制其他污染源和排放量,使水土及生态环境质量有根本好转;对上三线嵊州—天台段沿线地质灾害进行重点调查与治理,切实做好各类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开展金衢盆地及主要河谷平原以水质保护为重点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以治山为本,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涵养水源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建立天台恐龙蛋及龙骨化石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建设地质灾害治理示范点1—2个。
——浙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地质灾害和水土污染防治区。本区位于浙东沿海,包括*市部分、*市和*市的沿海县(市、区),面积约15570平方公里,该区以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相间分布为特征,海岸线蜿蜒曲折,形成象*、*、*等三大港湾。丘陵山区主要为火山岩系,平原区为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雁荡山等风景名胜区。有明矾石、高岭土、铅锌矿及石材等矿产。本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进程快,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城市网络群,局部地区城镇密度很高甚至连片,区内国土资源开发强度大,各种工程活动频繁,甬台温、金丽温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三门核电站、金台高速公路、东海油气上岸等重大工程即将兴建,地质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
区内各类环境地质问题均有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及边岸侵蚀等70多起。采石等破坏自然景观;丘陵坡地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沿海平原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温岭、路桥一带发生地面沉降;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大量工业、生活污水和各类垃圾严重污染环境和地表水,导致水土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并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区地质环境保护重点是地质灾害和水土污染防治。通过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研究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使之相互协调。主要措施是:开展平原区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重点治理对人民生命和财产有直接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开展交通沿线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加强交通、能源、油气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管,认真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并完善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立温椒黄、温瑞平原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县)1—2个,示范点2—3处。
——*群岛及沿海岛屿港湾地质环境整治区。本区位于浙东沿海,包括*本岛、岱山、嵊泗及*玉环和*洞头等海岛县,面积1640多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3061个。由海岛、海湾平原和丘陵山地组成。丘陵山地为火山岩系和花岗岩类,海湾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3米。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城镇建设、港口建设、石料开采等,东海油气开发、*半岛(连岛)工程将对本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海岸码头粘性土层滑坡及边坡失稳,造成严重的灾害;建筑石料开采破坏海岛自然景观,海岸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较严重;海岛可供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匮乏,供水紧张,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海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本区地质环境保护重点是岛屿港湾地质环境整治及海岛地下水资源的调查评价、管理及保护。研究海岛蓄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途径,进行海岛小型地下水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选址,在地下水库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增加供蓄水能力;遏制采石破坏自然景观;做好港口码头、民用设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岱山县长途岛海滩岩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四、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十二)根据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针对地质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为实现规划的近期目标,20*年前安排以下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综合调查评价工程。完成全省县级以上城镇为重点的1:50万环境地质遥感综合调查评价,为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地质环境保护及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编制完成*、*、*等重点地区环境地质图系,综合评价地质环境质量;完成*、*、*、*等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1:5万环境地质综合调查评价,共10—12个图幅,面积约4440—5330平方公里。提交城市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化进程中急需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国土开发和整治等基础资料;
为配合“杭、宁、温”城市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工作,重点是搞好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与供水途径、地质灾害调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水土污染状况、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与地质处置及地质环境保护对策等。
配合*湾大桥、三门核电站、东海油气上岸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以环境地质调查为主的综合调查评价及地质环境保护监管。
——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监测与保护工程。开展全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编制*省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环境图;开展金衢盆地及主要河谷地区以水质保护为重点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在山前河谷及其他缺水地区,利用地下含水层的广阔空间,开展建造地下水库的调查研究,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利用,调蓄水资源;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地下水人工回灌,促使采补平衡;继续探索和开辟新的地下水水源地,在海域、海岛、滨海地区寻找地下水,以满足城市及缺水地区发展的需要;改革用水结构,实行分质供水,优质优用,使有限而清洁的地下水资源主要用于生活饮用。
加强动态监测,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地下水资源,调整优化以城市为中心、沿海平原及金衢盆地为重点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20*年区域网控制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扩大城市网涵盖面,基本控制地下水主要开采县(市、区)约40个,并逐步扩大重点河谷潜水区及金衢盆地红层孔隙裂隙水的监测,建立各类地下水动态监测点约1000个,其中国家级点达到50—60个,省级点180个。加快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网建设,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和服务水平,实行监测成果公告制度,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动态管理,有效保护地下水环境。
——沿海平原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工程。完善*市、*市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加密所属重要县(市、区)的监测;完善杭嘉湖平原、宁奉平原的区域监测网,2003年实现GPS监测;新建温黄、温瑞平原区域地面沉降GPS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的控制总面积达到6000平方公里;在*市建设一组地面沉降监测标;20*年前地面沉降均实现GPS监测。
研究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水位动态与地质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化规律,结合海平面变化,深入分析地面沉降对城市建设、国土整治、经济发展的危害。建立城市和区域地面沉降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提出地面沉降防治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切实有效对策,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在建立区域地质、地理和地球物理数据库基础上,应用3S技术建立沿海平原地区地面沉降预测预警系统,同时开发地面沉降灾害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仿真模拟系统,为政府制定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预测预警与防治工程。在认真总结试点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并完成我省40个地质灾害多发县(市、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进而编制县(市、区)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在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勘查、风险性评估、治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水平。每年治理具潜在危害的重大地质灾害点10—20处。重点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100—200个。
初步建立以GIS为基础,综合地质、地形地貌、气象等因素的滑坡灾害预报预警和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灾害点的临灾预报,对灾情发展态势进行快速评价,为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开展城市建设、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和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效预防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完成生产矿山和主要闭坑矿山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提出治理对策和方案,并逐步进行治理,完成20—30处矿山的治理工作,使矿山地质环境污染及地质环境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控制,主要交通干线、江河流域自然景观得到全面恢复;加强正在开发矿山的地质环境管理,矿山废渣合理堆放、废水全部达标排放;在“十五”期间关闭的矿山、坑口地质环境复垦、还绿率达到40%以上;新建矿山实行地质环境保护与矿山设计同步进行,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确保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修复治理。
建立并坚决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土地复垦、露天台阶开采、环境治理达标、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冶炼技术标准等项制度。严格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钼矿、硫铁矿及土法炼矾,控制石煤开采,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及交通干线、江河可视范围内的采矿、采石、采砂活动。
——地热和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积极进行杭嘉湖平原地热资源勘查的综合研究和前期论证工作,在此基础上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勘查工作,力争在20*年取得突破;研究杭嘉湖平原等地低温热矿水的综合利用;对已开发利用的泰顺承天温泉、宁海南溪温泉、武义塔山地热,完善并实施综合利用规划,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加快开发利用步伐;加强开发利用中的科学研究、监测和环境保护;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地热资源重新勘查评价,扩大地下热水开采量,以满足进一步开发的需要。
加强大型和特殊类型及城市、风景区附近矿泉水水源地的勘查评价和开发,加大矿泉水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监管力度。协助和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矿泉水行业结构调整,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能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系列化产品,提高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程。全面调查农业地质环境背景,深入分析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对农业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加强保护的对策措施。安排浙北平原、浙中盆地和浙东南沿海约3.5万平方公里以服务农业为目的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为政府部门农业区划、合理开发农业资源、防治农业地质灾害、扶持生态型农业产业化、耕地资源适应性评价、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基础资料和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选择重点区段及城市附近,初步建立包括浅层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网络及其数据库。
——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建设工程。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区的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加快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设,使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20*年前建成6处地质遗迹保护区或地质公园,分别是:将长兴县二叠系长兴灰岩国际标准剖面和*、*—*系国际标准界线剖面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建设天台白垩纪恐龙蛋及龙骨化石产地、岱山县长涂全新世海滩岩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和临海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公园及常山*纪地质公园。
——地质环境保护信息网络工程。加快地质环境保护信息网络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全省,集地下水动态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水土污染监测以及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等于一体的,由部、省、市三级网络组成的地质环境保护信息网络;初步实现对地质环境监测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成果等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与监控,实现地质环境动态变化与环境地质问题的预测预报预警,达到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全面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
加大地质环境保护信息工程建设的投资,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配套硬件设施,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的运用,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重点建设*、*、*和*、*、*等城市地质环境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数据库系统、专家系统、动态分析系统和预测评价系统等。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地质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逐步建立早期预警制度。
——固体废弃物地质处置工程。开展杭、甬、温等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调查和地质处置场址选址规划,并对场址选址开展可行性调查论证。调查研究的相关问题包括:垃圾填埋的地质环境效应;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方法、标准及指标体系;填埋场专项调查内容、方法及手段;渗滤液在场地水、土系统中渗透、迁移、扩散规律;场址适宜性及科学优选的原则;场址勘查方法和提供满足场址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的资料及参数;以及服务期满和正在运营填埋场的动态监测与评价等,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固体废弃物地质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地质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评价工程。开展水致疾病及改水的调查评价,研究天然水环境引起的地方病及水污染导致的疾病;从环境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研究评价水土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土及空间环境天然有害物质(如氡、砷、铅、铀等)、物理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评价;垃圾堆场、废物处置场及集中污染源地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价;开展用水文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及原位微生物污染治理防治地方病和流行病的研究;水土岩宏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背景)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优化生存环境、最佳生活区与疗养地的研究与开发等。
——地质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庆元、永嘉、淳安县等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示范县(市、区)3—5个;建设上三线高速公路新昌段上岩乡及天台段、甬金公路嵊州段、金温铁路丽水—青田段等重点地质环境治理示范线5—10条;永嘉县瓯北镇屿塘山、淳安县威坪镇道鹰山、安吉县天荒坪等地质灾害治理示范点5—8处;新昌县回山镇下山村、庆元县左溪镇竹坪村、东阳市千祥镇五度山滑坡等群专结合示范点5—10处;*市、*市地面沉降监测示范区;龙游县溪口黄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示范点;常山县黄泥塘达瑞威尔“金钉子”界线层型和长兴县二叠系长兴灰岩国际标准剖面等地质遗迹保护示范区。通过以上面、线和点的示范工程建设,为全面整治地质环境提供经验,并借此推动全省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省、市、县(市、区)各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确定的地质环境保护示范工程的指导和管理,全面推广示范工程的经验,带动整个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对列入示范工程的项目,各地各部门在政策和资金安排上要优先给予支持。地质灾害治理示范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规划立项、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并切实抓好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已建成的示范工程,要加强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使之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五、主要保障措施
(十三)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地质环境。认真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土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水法》和《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法规指导下,尽快研究制定《*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省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勘查、鉴定、监督管理规定》和《*省地热资源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行政性文件,逐步完善地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始终以法律为依据,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和依法保护的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依法监管。各级地方政府和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本地区地质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的力度。
(十四)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省、市、县(市、区)地质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行政监督管理体系,将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职能延伸到县(市、区)和重点乡镇,地质环境保护实行各级政府、部门行政首长负责制。要逐步形成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责任制度,推进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地质遗迹等保护地质环境管理职能的全面到位。认真做好省、市、县(市、区)三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对违规造成地质环境恶化的,通过依法监督,及时纠正,并促使其承担治理和恢复责任及费用。通过政策、法规和规划,理顺关系,明确各部门管理的职责,形成监测评价、监督、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管理体系。提高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关的国土整治、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规划制定、项目审批的参与度,履行监测、监督责任。
加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资质认定和管理。勘查评价、施工等单位进行以上工作都必须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逐步建立并实行地质环境保护评估师、注册工程师制度。
(十五)改革地质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多渠道保证资金投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实行公益性、商业性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危险性评估工作分体运行。国家重点做好公益性、基础性地质环境保护的调查评价,同时通过引导、鼓励,多渠道投资,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性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地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以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将地质环境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十五”期间各项重点工程估算所需资金1.675亿元。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要将地质环境保护的经费纳入工程预算。根据“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投入”、“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界定保护、治理责任和费用。
积极争取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资助和个人捐赠等形式,筹集资金,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地质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做好环境治理备用金的管理,确保矿山环境的治理和恢复。
(十六)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全方位合作。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研讨交流、合作攻关,探讨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形成一个共同保护地质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与江苏、上海合作开展长江三角洲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并争取与国外科研部门合作。各地计委、国土资源、城建、水利、环保、农林、交通、气象、卫生等部门要横向联合,协同实施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遗迹保护区建设等;加强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水土污染调查评价与监测治理等工作的合作。
(十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地质环境保护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工作,要确立科技创新在地质环境保护中的核心地位,将科学技术研究贯穿于地质环境保护的全过程。广泛引进新思路,应用和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并建立地质环境各类调查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提高地质环境保护各个层面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使地质环境保护有突破性进展。加强计算机、3S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技术等,在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加强产学研结合,形成互补型科技支撑与创新体系。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并将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在地质环境保护经费中,应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全面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地质环境保护数据库,及其应用、操作、管理和预测预报系统,形成完整的、服务社会的信息网络。
篇9
第一条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本法所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本法所称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本法所称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第三条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
第四条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在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保障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第五条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循环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应当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规划,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鼓励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和国际合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采取规划、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
第十条公民应当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合理消费,节约资源。
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公民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委托有条件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
国家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学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二章基本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应当包括规划目标、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并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率等指标。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第十四条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统计、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上级人民政府根据前款规定的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将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第十五条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对其中可以利用的,由各该生产企业负责利用;对因不具备技术经济条件而不适合利用的,由各该生产企业负责无害化处置。
对前款规定的废弃产品或者包装物,生产者委托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的,或者委托废物利用或者处置企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受托方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负责回收或者利用、处置。
对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和包装物,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生产者或者其委托回收的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
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名录及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规定。
第十六条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加工、化工、建材、建筑、造纸、印染等行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量超过国家规定总量的重点企业,实行能耗、水耗的重点监督管理制度。
重点能源消费单位的节能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规定执行。
重点用水单位的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物产生的统计管理,并将主要统计指标定期向社会公布。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标准。
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效率标识等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
第三章减量化
第十八条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定期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名录。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列入淘汰名录的设备、材料和产品,禁止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
第十九条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优先选择采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并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
对在拆解和处置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电器电子等产品,不得设计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禁止在电器电子等产品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设计产品包装物应当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二十条工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制定并实施节水计划,加强节水管理,对生产用水进行全过程控制。
工业企业应当加强用水计量管理,配备和使用合格的用水计量器具,建立水耗统计和用水状况分析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国家鼓励和支持沿海地区进行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节约淡水资源。
第二十一条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使用高效节油产品。
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内,以洁净煤、石油焦、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料油,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油锅炉。
内燃机和机动车制造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内燃机和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采用节油技术,减少石油产品消耗量。
第二十二条开采矿产资源,应当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采用合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选矿工艺。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开发利用方案中的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矿山水循环利用率和土地复垦率等指标依法进行审查;审查不合格的,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开采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
矿山企业在开采主要矿种的同时,应当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实行综合开采、合理利用;对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不能利用的矿产以及含有有用组分的尾矿,应当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资源损失和生态破坏。
第二十三条建筑设计、建设、施工等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其设计、建设、施工的建筑物及构筑物采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技术工艺和小型、轻型、再生产品。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禁止损毁耕地烧砖。在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粘土砖。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主管部门应当推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的先进种植、养殖和灌溉技术,推动农业机械节能,优先发展生态农业。
在缺水地区,应当调整种植结构,优先发展节水型农业,推进雨水集蓄利用,建设和管护节水灌溉设施,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的蒸发和漏失。
第二十五条国家机关及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其他组织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节约使用办公用品。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国家机关等机构的用能、用水定额指标,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指标制定支出标准。
城市人民政府和建筑物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建筑物维护管理,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对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在合理使用寿命内的建筑物,除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外,城市人民政府不得决定拆除。
第二十六条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品。
本法施行后新建的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技术、设备和设施。
第二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再生水。在有条件使用再生水的地区,限制或者禁止将自来水作为城市道路清扫、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使用。
第二十八条国家在保障产品安全和卫生的前提下,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具体名录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对列入前款规定名录中的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国务院财政、税务和对外贸易等主管部门制定限制性的税收和出口等措施。
第四章再利用和资源化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
新建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生态保护和污染控制措施,确保本区域的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废石、废料、废气等工业废物进行综合利用。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
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回收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等进行综合利用。
建设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电网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与综合利用资源发电的企业签订并网协议,提供上网服务,并全额收购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
第三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应当委托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
第三十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发展生态林业,鼓励和支持林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木材节约和代用技术,开展林业废弃物和次小薪材、沙生灌木等综合利用,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第三十六条国家支持生产经营者建立产业废物交换信息系统,促进企业交流产业废物信息。
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应当提供给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
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推进废物回收体系建设。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合理布局废物回收网点和交易市场,支持废物回收企业和其他组织开展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及信息交流。
废物回收交易市场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安全和消防等规定。
第三十八条对废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船、废轮胎、废铅酸电池等特定产品进行拆解或者再利用,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经过修复后销售的,必须符合再利用产品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利用产品。
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需要拆解和再生利用的,应当交售给具备条件的拆解企业。
第四十条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
销售的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制造产品或者翻新产品。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企业建设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处置设施,提高污泥综合利用水平,防止产生再次污染。
第五章激励措施
第四十二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等。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三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自主创新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列入国家或者省级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安排财政性资金予以支持。
利用财政性资金引进循环经济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制定消化、吸收和创新方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并由其监督实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实行统筹协调,并给予资金支持。
第四十四条国家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并运用税收等措施鼓励进口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设备和产品,限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企业使用或者生产列入国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鼓励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当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金融机构应当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并积极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对生产、进口、销售或者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或者产品的企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第四十六条国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引导单位和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资源高消耗行业中的限制类项目,实行限制性的价格政策。
对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的并网发电项目,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确定其上网电价。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收取的费用专项用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不得挪作他用。
国家鼓励通过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废物。
第四十七条国家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循环经济管理、科学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对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发现违反本法的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行为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条生产、销售列入淘汰名录的产品、设备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违法使用的设备、材料,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违反本法规定,进口列入淘汰名录的设备、材料或者产品的,由海关责令退运,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进口者不明的,由承运人承担退运责任,或者承担有关处置费用。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对在拆解或者处置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电器电子等产品,设计使用列入国家禁止使用名录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向本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有关情况,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未在规定的范围或者期限内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拆除该燃油发电机组或者燃油锅炉,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矿山企业未达到经依法审查确定的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矿山水循环利用率和土地复垦率等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五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在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粘土砖的期限或者区域内生产、销售或者使用粘土砖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继续生产、销售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电网企业拒不收购企业利用余热、余压、煤层气以及煤矸石、煤泥、垃圾等低热值燃料生产的电力的,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企业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销售没有再利用产品标识的再利用电器电子产品的;
(二)销售没有再制造或者翻新产品标识的再制造或者翻新产品的。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10
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全年降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正常,略偏多;梅汛期(5-7月上旬)降雨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其中5月下旬、6月中下旬降雨较集中,部分地区有洪涝灾害出现;梅汛期结束后有阶段性高温干旱出现;台汛期(8-9月)影响我省的热带气旋频率偏高,强度增强,受台风影响,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将大于去年。
预测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4-9月。4月春雨期及5-7月梅汛期,由于降雨连续,土层含水处于饱和状态,当日降雨量达到50毫米或连续3天以上降雨时,易诱发山区风化残坡积土体、公路边坡滑坡以及矿山宕面、废弃矿山崩塌、塌陷地质灾害。8-9月台汛期,降雨强度大,由暴雨引发滑坡、山区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概率较大。
二、我区地质灾害现状
我区是*省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之一。根据《*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约1196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8%。截止2007年底,我区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3处,按类型分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等四类,其中滑坡38处,崩塌12处,泥石流20处,塌陷3处,按规模分小型、中型两类,其中小型71处,中型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于南北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分布情况为:*镇9处、岭洋乡2处、黄坛口乡4处、廿里镇1处、后溪镇1处、*镇5处、全旺镇1处、*乡15处、*乡14处、周家乡2处、*镇12处、杜泽镇3处、灰坪乡2处、峡川镇2处。
全区7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附近2200余人和2300余万元资产构成潜在威胁。
三、20*年地质灾害防治重点
今年4-9月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期。*乡、*乡、*镇、*镇、*镇等乡镇地质环境复杂,现状地质灾害隐患较多,属地质灾害重点防治乡镇。重点防治的对象是:建设工程强度较大、边坡较陡、风化残坡、积层较厚的山区,特别是新建简易公路沿线、开挖强度较大的民房屋后、旅游风景点内险要地貌处、闭坑矿山的采空区、稳定性较差的泥石流隐患沟等。
20*年全区需重点做好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7处:
1、列入市级以上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点2处,即*乡竹埂底村杨梅岗滑坡隐患、*镇界头村叶树根屋后滑坡隐患。
2、列入区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点5处,即*镇东仓村乔麦舒泥石流隐患、黄坛口乡下呈村泥石流隐患、*乡黄蒙村泥石流隐患、廿里镇黄泥村墩头山体滑坡、*镇里村胡家山体滑坡。
以上地质灾害点稳定性较差,危害性较大,威胁人口较多,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要逐点编制具体的防灾方案和应急预案,认真做好监测、应急和防治工作。
四、20*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
(一)拟订和实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各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报区应急办、区国土局备案。同时,各有关乡镇要按照《*区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编制辖区内的市、区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方案,并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明白墙。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要发放到村、到户。要明确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及日常监测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
(二)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体系
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补充抗御台风防范地质灾害及暴雪低温气候条件下防范地质灾害的工作内容,要注意避灾地点安全性的评价,确保预案启动实施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要适时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区国土局要编制与*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相配套的应急预案操作手册,会同区应急办对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队伍、应急器材及物资储备、重点保障对象等作一次全面梳理。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要配合区国土局做好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
(三)做好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防治规划编制工作
我区第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到期。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统一安排,我区今年将开展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道)要积极配合区国土局做好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气象部门要及时通报当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暴雨气象信息;区水利、交通、教育、旅游等部门要将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山塘水库、重要交通线路、山区中小学、风景名胜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一次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区政府,并报区应急办、区国土局备案;各乡镇(街道)要积极配合调查队伍做好管辖区域内地质灾害调查、核查工作,并负责地质灾害隐患防灾预案的编制及受威胁地区群众的宣传、培训工作。
(四)抓好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对保障山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街道)要花大力气抓好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对于已查明的泥石流隐患,要充分结合当地山区小流域的整治及水利部门的山洪防治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措施;威胁人员众多、危害严重的,要及时编制防灾预案,确定监测人员,落实防灾责任人及防灾措施。在安排年度地质灾害搬迁避险及工程治理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灾要求,安排项目和资金,切实保证受威胁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各乡镇(街道)要根据近年来地质灾害调查尤其是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的成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使之覆盖到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有灾害隐患点的每一个行政村,不断完善村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有关乡镇要与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村签订“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书”。要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灾害隐患点监测档案,加强对群测群防监测责任人的指导与培训,实行科学管理,统一监测要求,提高群测群防工作的防灾减灾效果。
(六)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搬迁避让
对生命财产有直接危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镇(街道)及区水利、交通、教育、旅游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管辖职责,组织实施应急排险,及时消除灾害隐患。对规模较大、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勘查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列入省、市、区级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区财政部门要优先安排资金,所在乡镇(街道)、区国土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承担勘查与治理施工任务,加强治理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按标准完成勘查与治理施工任务。对处于山区,交通不便,工程治理成本高,且又难以有效根治,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宜人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结合下山脱贫、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村中心城镇建设及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对受威胁群众实施搬迁避让。
(七)认真做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其他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须按要求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项目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区国土局不得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切实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乡镇(街道)和区国土局要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要求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要通知业主单位及时整改,对因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实施不到位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进行严肃处理。
(八)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旧村改造、新村选址、移民迁建及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需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集中居民点、重要工程设施建设的,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使农民建房能选址在安全的地质环境,预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对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农民宅基地,由区国土局委托有资质的地质调查机构进行逐户调查和评估,分户填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表,按用地批次合成一个评估报告。我区农村“康庄工程”沿线存在较多的滑坡、崩塌隐患,乡镇(街道)要加强道路沿线边坡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五、有关部门职责
(一)区国土部门
1、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计划,建立和完善防灾网络,会同乡镇(街道)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
2、认真落实年度防灾预案编制制度,严格汛期值班制度,坚持灾情巡查制度和落实灾情速报制度。
3、灾情发生后,配合当地乡镇(街道)核查灾情,帮助房屋倒塌灾民落实建房用地;查明灾害发生的原因、规模、造成的危害及今后发展趋势,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意见。
4、督促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制定本乡镇(街道)、部门的防灾方案,检查防灾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区水利部门
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崩塌的水利工程,要制定防灾措施。对病险山塘水库、盘山水渠渗漏引起的滑坡、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塌陷等进行认真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措施。灾情发生后,迅速查明水利工程损毁情况,制定损毁工程修复方案,及时抢修被毁水利工程。
(三)区交通部门
对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工程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新建公路未治理好潜在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不能投入正常使用。对因公路建设而引发的地质灾害负有治理责任。加强对公路沿线的巡查,及时发现和治理地质灾害隐患。
(四)区教育部门
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山区中小学,必须编制防灾预案,落实防治措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中小学新建、改建、扩建,要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加强山区中小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理地质灾害隐患。
(五)区规划、建设部门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农村集镇建房,必须严格按规划建设,远离地质灾害危险区。
(六)区农业、林业部门
认真落实防灾责任制,对不宜耕种的山地,要坚决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滑坡体上不能垦山造林。要督促乡镇(街道)将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水田改为旱地。
(七)区旅游部门
认真落实防灾责任制,指导和督促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景点和景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巡查、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确保游客安全。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风景名胜区,需编制防灾预案,落实防治措施。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旅游工程建设的,必须按要求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八)区财政部门
落实必要的防灾网络建设、地质灾害动态巡查监测和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的工作经费。在灾害发生时,落实受灾人员救助资金和灾害治理资金。
六、地质灾害防灾对策和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和谐社会的建设,责任重大。各有关乡镇(街道)、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提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肃性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各有关乡镇(街道)、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地质灾害危害性和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各有关乡镇(街道)、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做好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落实四项机制。一是地质灾害险情监测巡查制度。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点开展巡查,建立巡查台账,监督指导地质灾害点所在村开展监测工作。二是台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制度。要在台汛期安排人员做好值班工作,要确保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到位,并保持全天24小时通讯联络。三是灾情速报制度。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及时将灾情上报区府办、应急办、防汛办、国土局。四是措施落实机制。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切实落实包括值班、监测、报警、人员疏散、应急抢险等各项防灾措施。每个地质灾害点要做到“七个一”:一块明白墙、一张明白卡、一套避灾预案、一支应急抢险小分队、一组值班人员、一个应急避险统一信号、一组值班报灾电话(包括区、乡镇、村)。
- 上一篇:旅游业营销策略
- 下一篇: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