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篇1

网络舆论传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大致遵循这样一个模式: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或网民通过互联网对事件的报道网民通过新闻跟帖、BBS讨论、电子邮件、网络日志或一些即时通讯工具表达意见意见在反复互动过程中“滚雪球”般地汇聚成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中对现实世界形成压力从而影响事件的进程。

1.对民主法治的促进

网络舆论传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民主法治的促进上。

2001年3月24日,名为“城山村人”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贴出《铁路,你究竟怎么了?》一文,反映自己在重庆火车站购买车票时的遭遇。随着网友不断的跟帖讨论,这则帖子也被铁道部领导看到,重庆火车站的负责人后来千里迢迢登门道歉。一个普通乘客的普通投诉引起上自部长下到站长的重视,这在以往通过传统媒体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而现在这样的事件在互联网上已屡见不鲜。近几年,随着电子政务的推广,随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民的不时对话,随着部门领导、中央首长对网上民意的关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对话沟通渠道。

2.对公平正义的促进

网络舆论传播通过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发挥着舆论监督的功能,推动着现实问题的解决,因而成为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助推器。2001年8月,人民网及其所属的《人民日报》对“7・17”广西南丹特大矿难进行了勇敢披露,揭开了地方官员与矿厂老板相互勾结、恶意隐瞒的盖子,使得这起特大矿难在被隐瞒了半个月后彻底败露并受到严肃查处。

3.对社会友爱、活力、安定的促进

互联网不仅是媒体,而且发挥着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网络舆论传播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领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有助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从而保持社会的文明、繁荣、稳定、进步。

2003年,中文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叫做“肝胆相照”的论坛,这个特殊论坛的成员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发起这个论坛的起因是:2003年4月3日,浙江大学学生周一超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在公务员招考中被淘汰,于是在嘉兴行刺两位当地人事干部,导致一死一重伤,同年9月4日被判处死刑。周一超案发后半年内,“肝胆相照”这个乙肝维权论坛的注册会员就达到1.6万人,其中一个网友还起草了一份维权建议书,有1611人通过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在上面签名。这个事例表明,网络不仅给予了个人表达的权利,而且将相似的声音组织起来,具有了组织行动的能力。近几年类似的这种网络签名行动时有发生,唤起了网友之间的相互关爱,也营造了社会讲荣知耻、扶贫济困的道德风尚。

虽然各种各样的事件都可能引发强烈的网络舆论,但是那些涉及个体或群体之间权利冲突的,涉及历史与现实的民族冲突或文化价值冲突的,更容易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在这方面,网络舆论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就充当了“社会减压阀”的作用。人们通过意见的相互交流、分享与启发,获得精神的支持,缓解心理的压力,这无疑会促进社会的安定有序。

网络舆论传播对和谐社会构建的负面影响

1.诚信的缺失

网络上因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而引起网络舆论鼎沸甚至引起社会舆论震荡的事件已发生多起。现实世界道德诚信的缺失在互联网这个“自由世界”里表现得变本加厉,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现实世界人们的道德诚信。

2.话语的暴力

近几年,互联网上还出现一个新词――“网络暴力”。一些网民在针对某个新闻事件进行交流讨论过程中,话语往往充满了火药味儿,比方在“铜须门”事件中就有人甚至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于是交流变成了骂街,网络上充满了侮辱、谩骂和诽谤。尽管中国接入互联网才十多年的时间,但网络舆论在传播过程中侵犯他人人格权的事件却层出不穷。

不仅如此,“网络暴力”还有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社会的倾向。据2002年4月28日《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网上谩骂酿成动手冲突》),联众游戏网站的两派成员,从在虚拟空间的态度对立,演变成在网上相互谩骂,再发展到双方约定面对面“说清楚”,结果一方对另一方实施了猝不及防的暴力袭击,完成了从虚拟的战争状态到现实的攻击行为的转变。这就不仅是关乎网络环境和谐的问题,更直接影响到现实社会的安定有序。

扬长避短:从网络和谐到社会和谐

1.硬管理:技术管理与法制管理

对于网络舆论传播,有一个如何驾御、如何管理、如何引导的问题。首先,要运用更高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使网络信息技术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使网络舆论传播造福于人民而不至于危害人民,比如正在热烈讨论的“网络博客实名制”问题。但是,技术控制同样是把双刃剑,过多地强调技术控制往往会因噎废食,扼杀互联网这一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多地考虑加强行政手段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在新闻立法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要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把网络舆论传播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尽管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得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规章显得有些滞后,但可以通过及时的修订、完善(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取代《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出台一些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保证网络舆论传播的有法可依。

2.软管理:道德自律与舆论引导

篇2

关键词 网络舆论,公共政策,影响

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的行为的政治。”尽管这一预言并未完整的推断出西方社会的政治现实模式,尤其是公民参与政治的全貌,但是,网络政治参与的确已成为公民参与政治实践的新形态,并深刻的影响着各国政府的政治行为。

一、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的积极影响

公共政策必须注重人民群众的参与,必须能够真正体现出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愿望与要求。互联网极大地的拓宽了社会公众的表达渠道,拓展了公共领域,使得话语变得越来越自由和开放,网络舆论能够提供原始民意、汇聚民智,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网络舆论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它在监督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增进了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提升了公共政策的公信力。

(一)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1、网络舆论汇聚民意、聚集民智

网络传播使信息传递渠道多元化,决策者能够获得更多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减少信息失真,从而掌握真正的民意。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发表意见,及时提出各自的政策诉求和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政府部门可以把有关决策方案公布在网上,征求公众意见或进行公开讨论,这样不但拓宽了信息渠道,增加信息来源,把握公共诉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网络舆论扩大了决策主体数量

公共政策民主化实际上是公民意愿表达和公民利益整合的过程。网络舆论实现了对普通民众话语权限的解放,而网络舆论主体是泛化和分散的、匿名与虚拟的,舆论环境是开放性的,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可以自由讨论、自愿交流、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和看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众的民主意识。

(二)推动政策议程并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1、推动公共政策的议程

互联网具有开放共享的特性,打破了信息流通的障碍,突破政府垄断决策信息的局面,为公众主动提出公共政策问题提供了宽松快捷的平台,使公共政策主体向大众化扩散。网络舆论有效地加速了社会问题上升为公共问题的进程,推动了公共议程向政府议程的过度的演变。

2、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公共政策越接近最终的公共舆论或公共的诉求,政策执行和实施效果就越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很多,诸如个人价值观、党派认同、区域利益、公众舆论传统或惯例等。其中“公共舆论确定了公共政策的范围和方向”,公共舆论是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经过多次博弈的结果。网络民意作为一种原生态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群体的真实利益诉求,为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利弊权衡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三)创造政策执行环境,增强公共政策的公信力

1、拓宽公共领域

所谓公共领域是处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众在这个空间中的言论自由不受国家的干涉。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共话语空间,网络所提供的分类性、专题性讨论空间,激发了大量网民自愿的参与,形成了以专题性网络论坛、博客、播客等为联系纽带的虚拟社群,并使一些持共同观点和利益诉求的参与者从虚拟社群向现实社群发展,拓宽了公共领域。

2、进行有效监督

网络创造的全新平等、共享的信息空间,使所有人参与政治的机会趋于均等化。而网络舆论主体的匿名性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其身份,使得公众可以放心地去监督公共政策主体,从而真正发挥民意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提升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

二、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的消极影响

正如未来学家尼葛罗庞蒂所言:“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舆论也不例外,它也具有消极的一面。

(一)话语权垄断削弱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由于经济、技术等原因导致互联网普及程度城乡差异和网民结构的失衡的问题这使得参与网络舆论互动的各个阶层民众比例失衡。网络话语权容易被具有经济实力或权利的强势人群操纵,从而使网络舆论沦为少数利益集团宣扬自身利益的工具,对决策主体关注的焦点和判断构成影响,对决策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导致决策议题偏离实际主题,进而导致非公共性的决策,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削弱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二)网络舆论信息的不确定性影响公共政策科学性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网络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无法确定其信息的真实性。由于很多网站都是市场化作的,他们为了争取访问量以及调动网民的参与率会将源信息进行夸张或美化的处理,深化源信息所包含某一价值观和偏见,导致非理性的“盲从”。增加了公共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造成公共政策的失误,影响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网络舆论的繁杂性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效率性和公平性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是各种思想的集散地,是社会问题的放大器。一些偶发性的、地域性的事件,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它可以产生前所未有的“放大效应”被广泛报道和网民的跟进引起的舆论的关注,成为社会的焦点。网络舆论能够不断地制造各领域的种种焦点,增加了公共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效率和公平。

三、结论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兴起,网络已经成为了新的舆论阵地,网络舆论在虚拟社区或论坛等重要网络场所的快速流动和传播加快了公众民意的表达和传播,网络舆论既是培育公民精神和参政能力的公共场域,同时更是一个放大社会问题和滋生无政府主义的温床。是影响和规范公共政策过程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因此,规范网络舆论使其成为公共政策的有效舆论支撑是我国政府必然的选择也是其发展得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阳.政府与民众形成网上良性互动[R].人民日报,2009,12,25

[2](美)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件通论[M].何道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9.

[4] 宁骚.公共政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陶文昭.正确对待网络民意.红旗文稿.2007年第ll期.

[6]王鸣鸣.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世界政治与经济.2002年第5期.

[7]文新良.网络舆论对当前我国民主决策的作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l期.

[8] [9]刘祖华.周湘智.网络民意在公共决策中的双面解读.云南行政学学报.2007年第6期.

[9]王和平.完善网络监督的对策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9期.

[10]刘翔.网络舆论对我国政府行为的影响力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2007.

[11]李发戈.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篇3

关键词: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分析与监测

当前,网络已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了一股强大的、不容忽视的舆论力量。因此,如何识别和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如何对舆情进行监测和有效引导,对于维护当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网络舆情现状

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现,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通过各类信息渠道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和想法。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借助移动终端和各种网络互动软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发表观点,报道事件,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事件进行现场报道,社会舆论的生成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场的强度,在世界居首。2011年,我国网络舆论力度骤然增强,上网发声的阶层越来越广泛,网民高度警觉和关注着现实社会的各种热点事件。特别是“7・23”动车追尾事故和郭美美事件等敏感事件,造成网上网下人声鼎沸,成为当时最大的网络热点。

因此,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举措。而研究和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明确舆情信息的来源是前提和基础。目前,微博、微信、即时通讯软件、博客、跟帖与网络留言、网络社群和网络社区等是传播网络舆情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2 网络舆情信息主要包含的内容

2.1 重大事件。所有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与事件发生有关的各个报道,新闻,各方面的消息和热点都会在各个网站上铺天而来,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评论,跟贴和发帖等等。

2.2 突发事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突发事件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例如“日本大地震后我国的抢盐事件”,在发生初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只是在民间出现了许多的“谣言”,但其迅速扩散,就会影响到广大群众,并有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

2.3 国家的经济工作和重点工作。网络上的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需要各个新闻媒体来传播,需要政府和组织来引导,继而形成被大众所接受的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政府部门要引导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来统一不同领域,不同阶级中的意识和信念,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言论。

2.4 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政策的改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2.5 和大多数人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因为舆情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群众利益受到伤害时,他自然需要一个平台来寻求帮助和进行诉求,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舆情平台。

3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包含三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为信息采集层、信息挖掘层、信息服务层。每一层为其上一层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结构图

3.1 舆情信息采集层。信息采集层的基本任务是从数据格式多种多样的网页中采集出其蕴含的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舆情信息。采集层的最下层为信息采集的目标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猫扑、天涯社区等;中间层包含爬虫管理模块、预处理模块、分类存储模块,爬虫管理模块主要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互联网上的舆情信息;最上层将采集的文本信息分为Web内容信息、Web结构和使用记录信息两部分内容。

3.2 舆情信息挖掘层。开展舆情信息深度挖掘,发现的热点问题、分析其态度倾向、处置构成危害的敏感信息是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层的主要任务。它通过分析舆情信息采集层提供的数据,能够检测网络话题、分析民众的态度倾向、监测网络敏感信息、评估舆情态势等,为舆情信息服务层服务相关部门提供客观依据,是舆情信息处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文本信息预处理模块、网络话题检测模块、舆情倾向性分析模块、敏感信息监控模块。

3.3 舆情信息服务层。舆情信息服务层是舆情信息挖掘的目标,其辅助相关部门把握舆情动态、关注民情民意、做出正确决策。它一方面提供舆情信息摘要,为相关部门快速了解舆情动态、掌握舆情事件的来龙去脉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综合考虑话题热度、传播扩散度、态度倾向程度、内容敏感度、者影响力等舆情评价指标,并做出舆情评测、适时舆情预警信号,为相关部门及时做出反应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磊.公安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06).

篇4

1.网络舆论产生的特点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由于网络传播载体的不同,使得网络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包括以下几点:

(1)网络主体的自主性

网络的主体――网民是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的自主性主要包括自由、充分的言论空间和自由的公众意识。同时网络传播是两者结合在一起。

传统媒体中,言论的主动性往往掌握在少数的媒体手中,言论的内容以及参与者往往取决于媒体的管理者,像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很难实现公众的意识进行大规模的群体讨论。而网络突破了这一问题,它使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开放的,不受地域约束的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网络媒体的自主性

传统媒体为了引导舆论,会避免一些刺激的,敏感的信息的,将信息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是,在网络传播中这种优势已经被削弱了。来自不同地域的传播者将信息在网络上自由的。网络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有单向的转变为多向的传播,互动的传播方式。网民在看到一则帖子后可以迅速的信息并且得到大量的信息反馈,同时将自己的想法及时的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的自主性。

(3)生成途径的多元化

网络舆论的生成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有:专业的网络新闻网站,网络聊天服务器(ICO,QQ,等),BBS,电子邮件,网络调查,博客等多种途径。这些途径向每个网民公共开放。而这些途径成为信息自由传播的通道,促进了网络上各种舆论的迅速形成和传播。

2.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为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民主带来积极的意义,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但同时网络舆论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网络舆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舆论都是积极而且向上的。网络舆论也存在着非理智的部分。由于无法保证网络中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网络信息的这种不稳定性给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借机虚假,偏激的信息。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现象,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如果在“引导”的过程中,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无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被偏激的观点所感染,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使得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虽然很久以来,媒体一直在努力引导正确的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但成效甚微。

(2)重大事件发生后的网络谣言迅速生成

由于重大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期内就能在网络上形成相当规模的网络舆论,而这种舆论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并且在短时间内这些舆论有相当一部分是非理智的。假如非理智的部分占了主导的地位,将会对重大事件的处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地引导网络舆论,杜绝网络谣言的产生。

3.网络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舆论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在重大事件发生后正确的引导网络舆论导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网络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1)加强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力度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网络舆论的引导离不开网络媒体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灾难发生后,政府通过网络这一途径,将整个灾难的信息坦诚地公开,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政府站出来讲话,这不仅是政府监管的一种手段,而是一贴温暖民众,关爱民众的良方。

(2)“把关人”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很难把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网络媒体为每一位受众提供了便捷的新闻的方式。使得所有的网民,“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评论员”。网民本身成为网络媒介的一部分,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成为一体。

其次,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无法确保每位网民都是真实的身份,也就无从保证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本身的真实性。

篇5

关键词 舆论形成 媒体 公众 政府 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传播事业的空前发达,舆论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公众舆论作为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兼具理性化和情绪化的特征,具有可塑性、可导性和可控性。正面的、理性的、积极向上的舆论,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而消极的、负面的、煽动性的舆论,则会引起社会诸方面的震荡,损害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因此,重视舆论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了解舆论的形成、引导和管理的运行机制,对于提高社会的管理水平,奠定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心理认同,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舆论形成中的政府、媒介、公众互动关系

1 政府与公众关系

在舆论形成的过程当中,政府是具主导性和决定性的因素,这不仅因为政府是各类媒介的直接管理者,而且作为施政行为的主体,政府所掌握的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也是其他社会机构与个人所无法比拟的。

主流舆论形成的根本要求在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政府并非专业的信息采集、加工与传播机构,无法像大众传播媒介一样高效地对社会公众进行持续传播。社会公众的意见及观点在通过媒介呈现出来之前,也只能是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形态停留在民间社会,难以被政府大规模、系统化地接收,所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舆论互动通常都要借助于媒介来完成。这种良性互动的实现还有赖于意见表达的相对自由,这里的表达自由指的是在法律范围之内的,符合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意见表达。意见表达的相对自由程度决定了主流舆论的影响力和生命力。随着我国社会进步,民众参政议政的愿望日趋强烈。尤其是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更为普通民众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渠道。

事实证明:只有社会意见的相互交换保持通畅,基层观点能够顺利表达,才能在信息的动态交换平衡中形成有生命力的主流舆论。特别是重大情况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的情绪需要得到及时释放与表达,而政府需要疏导公众情绪,使舆论的演变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因此,党和政府有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宽广的胸怀,来减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把关人”效应,畅通沟通渠道,充分反映社情、民意,构建主流舆论。

2 政府与媒介关系

在舆论的建构过程中,媒介起着中介与载体的作用,媒介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既有相互依赖的一面,又有博弈的一面。政府依靠媒体传递自己的声音,实现引导舆论的意图;媒体依靠政府获取信息来源,从而完成自身的专业报道。如近年来对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使政府角色逐渐转变为信息的提供者,通过组织大量的信息并主动提供给媒体来灵活地设置议题,引导媒体传播、报道主流舆论。从这个角度上说,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是政府尊重传播规律,通过主动提供信息来进行议程设置,使得政府行政行为的有效性与媒介的社会影响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

其次,信息的及时与透明,也是政府引导、管理舆论沿着正确方向有效传播的关键,如今处于全球传播时代,但凡封锁自己的声音就意味着将舆论的主导权拱手让与了其它传播力量,只会削弱自己的可信度与控制能力。

3 媒介与公众关系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由于印刷版面与播出时段的限制,获得充分表达的舆论基本上是获得体制认同的观点和看法。而由于传播渠道获得的可能性低,普通民众未能透过传统媒体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更多的是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形态停留在民间社会。因此,传统媒介环境下的以媒体作为中介而连成的媒体、公众和政府三者间的互动是较为不充分的。而在新媒介环境中,借助于网络的技术特点所带来的海量存储空间、信息传播的低门槛和传受双方的高互动性,普通民众的观点和见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空间,而面对通过网络渠道所呈现的民间舆论,传统媒体出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只要有可能,一定会选择跟进。传统媒体的跟进不仅会放大舆论。而且势必使这种放大的舆论进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程视野。而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回应,最终成为构建有强大生命力的主流舆论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实现媒体、公众和政府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制约媒体、公众、政府良性互动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尽管在网络媒介环境当中,媒体、公众和政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许多公共舆论的形成和演变案例也能说明这一点,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若干影响三者良性互动的因素。

1、从政府层面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信息披露机制不很完善,媒体和公众缺乏公正介入的保障机制。少数政府官员出于既有的惯性思维方式,认为媒体对于负面事件的报道会影响地方或部门形象,从而对媒体报道往往采取封堵的方式。其次,新闻实践中的许多方面在法律上还处于盲区,缺乏制度性的保障。

不过,去年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信会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方面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针对政府层面的制约因素,首先要转变舆论管理者的既有观念,在传播手段空前发达的新媒介环境中,以透明、开放的姿态,坦然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更容易获得公众的理解与信任。

其次,改进舆论引导的艺术和策略也有助于媒介、公众和政府三者间的良性互动,长期以来,舆论引导似乎都必然与“宣传”和“说教”联系在一起,很多仅仅是程式化的、空洞的例行公事。显然,这样的引导方式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心态与社会情绪,舆论的引导要从深层次出发进行释疑、解惑,而不仅仅是一厢情愿的宣导说教,应从社会公众利益需求出发去建立关联,将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与解决社会公众所面临的疑惑、矛盾和问题联系起来,把党和政府所希望的与人民群众所盼望的统一起来。

此外,通过观察舆论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一般都是先有突发事件、热点问题或重大情况发生,其次才有媒体或公众关于这些问题的意见、观点与情绪。所以,作为舆论的引导和管理者,应该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深邃的洞察力,能够科学地预测出公众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和态度,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引导。这样既可以减轻社会公众的心理震荡,又能牢牢把握舆论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提高舆论引导与管理的水平。总的来说,党和政府对舆论的重视、研究乃至引导和管理,而是对政治智慧和舆论规律的运用,它是建立在对社情民意的深刻观察和切实把握之上的,并以此作为施政行为

的基础。

2、从媒介角度来看,也存在制约三者良性互动的一些因素。少数媒体为了片面追求时效性及所谓“卖点”,不惜策划新闻,炒作噱头,而有关媒体的负面新闻也屡有发生。这些都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使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自身面临着信任危机。

因此,新闻媒体应牢固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严格、完整的审核制度,全面、准确、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还应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明确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时时自律。此外,制定具可操作性的管理法规,严厉惩处虚假新闻的制造者、传播者,也可以他律的强度来提高自律的标准。

3、在公众层面来看,因为网络媒介的崛起,普通民众获得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渠道,但拥有表达机会却并不必然带来有效、理性和负责任的表达。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变集凸显,利益多元化、观点多样化,公众观点也进而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加之表达主体教育程度的个体差异。通过网络呈现的舆论既有成熟、理性的思考,也有盲目与情绪的宣泄。另外,公众自身参与能力的薄弱,缺乏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偏听偏信,小道消息、流言蜚语泛滥。这些都制约着公众理性和负责任表达的能力。因此,要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受众的传媒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即对人们开展正确理解、独立判断、接受并分析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培养健康的媒体批评能力,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完善自我。而针对网络的技术特点所给受众带来的相对匿名性,所可能导致的行为失范的可能性。还应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即培养社会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正确使用、评价网络媒体的能力。通过网络素养教育来增强人们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责任意识。此外,为避免网络行为失范而导致的大量煽动、破坏性言论充斥网络,采取网络发言实名制也是有效遏阻方法之一。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

近年来,随着微博、QQ、BBS、论坛等网络空间的蓬勃发展,网民通过广泛参与网络互动,对时事以及热点问题发表见解与意愿,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复旦饮水机投毒案”“四川儿童扶跌倒老人被讹”等事件中,由于网民的广泛参与,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进程。大量的网络舆论能够使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意识到其管理和制度层面的不足和问题,能够引导公民普遍关注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然而,网络舆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华南虎”事件就成为一种闹剧。有专家曾一度用“舆论绑架”来形容网络舆论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影响。就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现实来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称,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到5.91亿。中国网民数量平稳增长,网络舆情的规范与引导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含义

(一)舆论与舆情

舆论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是指公众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言论和意见。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事件以及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一种群体,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舆情相较于舆论内涵更加丰富,它不仅包含舆论,更涉及舆论主体的情感和政治态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多媒体的发展,使网民主体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相互交错和融合,而网络舆情就是这些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民社会阶层构成日益广泛化和平民化,互联网上的民意越来越能代表现实生活中的民意,这使得网络舆情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二)网络舆情的心理分析

传播学先驱温勒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其本身的指导的同时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场的产物。这一学说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舆情的发生提供了借鉴,网络舆论受网民个体心理指导,但更多的受到网络群体压力。网络舆情是个体和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对网络事件发表评论有其心理渊源,即使事件并不与网民直接联系,当个人的社会身份面临威胁,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体认知偏差等原因或出于逆反心理或出于同情心理都能够使个体通过发泄情绪、宣泄观点,利用舆论风潮来弥补心理的不和谐。同样,网络舆情是一个群体,群体是网络舆情的中坚力量。网络舆情群体是由个体自觉的个性消失形成的,心理学家勒庞认为,“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网络舆情往往会出现一种的群体情境,即在群体情境下个体行为无形中会受到影响,群体规模和声势的巨大,会对网民的个体行为产生塑造作用;群体情境通过暗示会对群体中个体起到催眠和暗示作用。因而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会形成群体思维,即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在群体性思维的引导下,往往会形成从众心理和群体激化心理。勒庞在研究大众心理学时始终认为,加入群体后的个体,在理性与智力水平上明显低于个体的平均水平。很多非理与愚蠢的行为都是群体干出来的。在我国,这种群体的行为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效果。

(三)网络舆情的网络环境分析

网络舆情的特殊之处在于网络环境具有现实社会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网络能够生动有效地实时地传输讯息,通过声、图、文的方式将全球最新的讯息呈现给网民。同时,又能够聚集多元信息,使网民能够更加全面的分享资源。然而,网络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同样使我们存在困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使突发事件信息迅速传播,舆论的“压倒式”难以控制。网络的开放性为网民增加话语权提供了宽泛的平台,然而,隐匿性使得网络这一平台极易受到不良分子的利用,达到其自身利益的实现。这一态势将影响人们正确表达观点,影响网络集思广益的优势。其次,网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暴力的信息,影响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网络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产物,其产生的最终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网络暴力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必然混淆网络存在的真实价值。第三,网络的监管不力,网络行为难以实现和谐有序。黑客、网络诈骗的等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网民的利益得不到合法保护,使网络发展存在巨大地隐患。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其言论和见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普遍价值,也代表着自身的诉求和对社会的期望。同样,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水平也预示着国家的发展水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大学生网民在全体网民中占比为10.9%。毋庸置疑,大学生网民是网民的重要主体。网络舆论特点与大学生行为特点和思维、情感等需求相一致,使大学生群体重视网络新媒体的沟通互动功能。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意见、情绪已经成为其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大学生网络舆情也越来越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

篇7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蓬勃发展,21世纪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无不受到网络的影响。在当代社会,腾讯QQ、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众多社交应用软件可以使任何人都能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在互联网上并传播出去,有时候一些信息会迅速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但是人们在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人利用互联网虚拟、开放、自由的特点故意制造虚假、歪曲、负面的信息误导网民。

一、网络舆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舆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舆论拓宽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渠道。相对于理论书籍、报刊文件、新闻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形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轻轻点击鼠标,搜索相关材料,这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和素材。

其次,网络舆论创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网络舆论的互动和开放突破了传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把教育信息资源发放到专门的交流网站、论坛、博客上,利于青少年上网浏览与阅读,随时获取信息,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不用完全局限在学校的“围墙”内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在网上与教育者进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客服了传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面较小的弱点。

(二)网络舆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舆论内容的包罗万象导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受到不良干扰。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以及网络信息难以验证和控制,再加上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特殊阶段使得青少年网民在使用网络时没有道德上的约束,网络日渐成为各种观点的“集聚地”。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对这些信息大多难以区分真假。

其次,我国在互联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相对薄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早已悄悄渗透到网络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实力大肆向我国鼓吹“自由”、“民主”、“人权”等政治主张,以达到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很多青少年都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好”假象。

再次,网络舆论背景下容易导致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缺失。互联网诱使一些人走向堕落、犯罪的道路,不但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而且还会沦为社会的蛀虫。

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虚拟世界,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快捷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特别是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种种消极和负面的冲击。因此,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中,挑战与机遇并存,消极和积极共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正视和回应网络社会中出现的这些挑战,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二、网络舆论背景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措施

(一)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排除人与人的交往障碍

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设,应当着重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全党和全体人民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才能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二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网络社会,要加强人们的道德教育,首先要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超越个人主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在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时,应当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要坚持道德,而且在网络生活中也应如此。三是网络心理教育。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站,通过一些心理专家在线指导,对广大青少年网民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并对他们进行及时指导,从而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解除心理困惑,克服网络“依赖症”、“孤独症”等不健康心理。

(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网络舆论检查监督体系

检查监督是促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负责部门和单位应定期检查监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健全网络评论员制度,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建立快速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有问题早处理。不过,应当注意的是,检查监督是手段,不是目的,其实质是为了防止阻碍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因素出现,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顺利开展工作,把工作做扎实,以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三)建立主流文化网站,丰富网络中的健康信息资源

青少年的思想尚不成熟,易受网络舆论不良信息的误导。建立主流文化网站,加强舆论引导推进德育建设,离不开一批高质量主流文化网站。在许多高校的校园网上,一批承担网络思想教育的红色网站纷纷建立起来。例如,南开大学的“觉悟网站”、华中科技大学的“党校在线”等。此外,目前有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都开设了专门介绍党和政府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栏目。例如,广州市建设的“网上政府”工程。这些优秀文化教育网站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网上健康向上信息的传播,使那些负面、消极的信息被排除在青少年的视线之外。全社会和教育工作者们应对校内媒体和信息环境进行严格的监管,多策划传播一些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质节目,弘扬先进文化,反对低级趣味,构建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启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艺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

[2]周中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微[M].人民出版社.2009

[3]王光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时间: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参考[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2

篇8

【关键词】网络 行政管理 影响

经济、科技的发展改变我们生活,网络让公众对于现有行政管理中有了更多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网络对目前部分行政管理部门权力高度集中,管理方式落后呆板,公众不满意,提出建议和批评,从而对行政管理提升有着正面积极作用。网络舆论在近七成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行政部门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尤为明显。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

一、行政管理工作特征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一)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广泛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涉及面极广。

(二)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强制性、协调性。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那么就必须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性。但行政管理又是人类改造社会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协调不同社会关系的综合管理行为。

(三)行政管理具有服务性和时效性。行政管理工作是一种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处理社会各种事务,具有社会服务。另外,行政管理工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行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二、网络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网络社会到来,庞大数量人群的参与社会管理的力量自然势不可挡。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行政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拓展了公民获取各类信息的速度和渠道。网络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新媒体的发展(如微博、微信)等迅速普及,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的束缚,各类信息通过网络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得公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不同种类、不同观点的信息,大大拓展了公民获取各类信息的速度和渠道。

(二)网络提高了公民对行政事务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网络作为一个全新平台,在它面前人人平等,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任何人都可以对当前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来发表看法。同时,网络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来比较,它拥有:发言门槛低、传播迅速快、受众面广等传统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所以在网络时代,“人人面前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新闻记者”,充分提高了公民对行政事务的参与权和表达权。

(三)网络促进了公民对行政管理工作监督权的发挥。网络舆情中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针对性明确,网络舆情形成速度快,波及范围大,且轻前因、重结果,短时间里会产生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形成舆论监督效应,施加于决策和决策者,使得问题能够引起政府的重视,从而得到快速的解决。近年来,特别是十以来,在的带领下,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其中网络反腐也成为反腐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的兴起,标志着反腐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明显。网络监督作用的不断显现,更大的刺激了广大公民参与网络监督的积极性,促进了公民对行政管理工作监督权的不断发挥。

三、网络对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机关的工作效率

1.通过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可以将各类信息、政策、办事流程等第一时间公布出来,使得公民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了解,解决了以往信息传播不畅通等问题。通过网络开通网上办事厅,将各类查询、项目报批、申请执照、公共事务缴费、考试报考等政府有关项目开通网上办理渠道,不仅为公民提供了方便。避免了以往办一件事要跑多个部门的局面,也为行政管理机构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网络可以达到各行政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如虚拟办公,无纸办公的出现,以及部门之间跨部门、跨地区的电子文档交换,公务活动的网络办公,电子邮递、网络会议等,可以大大减少行政人员的办公费用和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2.网络监督对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公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网络的广泛传播,会一定程度给行政机关造成压力,督促其加快处理问题的速度。

(二)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机构及成员的自律性。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以前行政机构管理人员工作流是不公开、不对外的的状况。“人人都可以做记者”时代的到来,更容易使得行政管理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在公众的监督之下。由于公开性提高,问责也加强了,使得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提高了自律性。

(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通过网络,公众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也为公众诉求提供了平台。当前,各级行政机关都很重视网络的发展,纷纷建立了各种舆情监控机制。这样公众通过网络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有利于将各类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利于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丁良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时代报告》2011年第11期

[2]范薇、马春生, 《 行政管理视野下网络热点事件效应浅析》,《致富时代》

篇9

    [论文关键词]公信力;法院;为民

    提高司法公信力,确立司法权威,这是新时期下法院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人民法院作为国家专门的审判机关,在确立法律权威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民法院只有具有权威性,才能做到司法独立,才能做到司法公正,成为维护社会的正义和法律的权威,完成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它的职责,在社会上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一、从根源上找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办法

    地基深埋地下从不作声,但它无时无刻不在支撑着大厦。笔者认为要提高法院在人民心中地位,提高司法公信力,确立司法权威其核心问题,就是要牢固确立“执法为民”这个理念。 “执法为民”不但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利益观此起彼伏,一些不良思想不断涌现,身处其中的法院工作者和法院队伍不能不受影响。在诸多现实影响面前,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自己的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被滥用。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抓住执法理念这个思想核心,从根本上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和认识问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保护人民的“执法为民”意识,才能有效地防止法院执法中的权力错位,以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行为抵御腐朽思想对法院干警的侵蚀。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正确的执法观,再好的制度规定在实践中也会被扭曲。只有执法为民这个地基打牢了,打深了。才能把司法公信力这座大厦建好。

    二、网络舆论对司法工作及司法公信力的影响

    解决了核心问题,我们再来谈谈周边环境对建立司法公信力的影响,现在是一个资讯发达的社会,一个小消息不再像古代那样需要快马传递好几个月才能到达,如今你只用按按键盘全世界的新闻就跳出在你的面前,这是一个资讯爆炸的年代,2011年5月的数据表明,中国的网民超过了4.77亿这个数字,远远把美国甩到后头,中国的网络是世界上网民最多,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伴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网络的技术也不断提高,加上网民数量的迅速攀升,网络媒体正在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一只重要的中坚力量,随之而生的网络舆论正在成为引导主流与论的主要途径。

    “舆论”,考究其古汉语语源,缘于“舆人之论”,“舆”出现于春秋末期,本意指车轮,后引申为车子,“舆人”指的是造车之人,当时人分十等,舆人为第六等,“舆人之论”意为下层百姓的议论,“舆论”即是“舆人之论”的简称。1762年,卢梭将拉丁文中的“公众”和“意见”两个词语联在一起,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舆论”概念,就是“公众的意见”。相对于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来说,舆论更多的是一种民间声音。

    2003年8月16日,有关媒体报道了刘涌二审被改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消息,即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网民纷纷撰文抨击,间接促使最高人民法院50年来第一次提审普通刑事案,并罕见地推翻沈阳高法的判决,改判死刑,立即执行。网络舆论对本案的最终结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还有2011年网络上讨论的沸沸扬扬的云南男子李昌奎杀人,一审获死刑,二审改判获死缓的事情。两年前,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男子李昌奎奸杀了同村女孩王家飞,又将她3岁的弟弟摔死。一年前,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李昌奎死刑。李昌奎上诉后,2011年3月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因李昌奎有自首情节而改判其死刑缓期执行。这一次改判经过三个多月的发酵,终于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并最终将云南省高院推向了风口浪尖。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质疑云南省高院的判决结果,面对网络舆论的质询,2011年7月16日,云南省高院向李昌奎案件被害人家属送达了再审决定书,将对该案决定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无论这次再审结果如何,本次事件表明网络舆论又一次影响了司法工作的开展。

    英国媒体理论家斯图亚特·霍尔提出,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解读,一般分为三种:优势解读、妥协式解读、对抗式解读。

    “对抗式解读”,是指受众把编码者的意思抛到脑后,解读出来的意义与编码者相互对立。信息因此被误读、曲解的可能性时常发生,网络则加剧了这种可能。网络上的信息会迅速地变异、曲解,一旦网民非理性跟风后,网络舆论愈加偏离常轨。然而随着社会开放性和公平性的不断提升,受众对新闻内容的对抗式解读也来越多地显露出来。由此可见如果网络舆论是很容易被错误引导的。

    霍尔指出:“根据这种一般看法,我们可以粗略地勾勒出电视传播过程的如下特点。广播的制度结构及其实践和生产网络、它们的构成的关系和技术基础结构,都是制作一个节目所必须的。这里,生产建构了信息。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流通就从这里开始。当然,生产过程并非没有其‘话语的’方面:它也完全是由意义和思想来架构的:即应用中的知识——这关乎生产和日常秩序、历史地界定了的技术技巧、职业观念、制度知识、定义和设想,有关观众的设想等等,所有这些都通过这种生产结构来架构节目的体例。进而言之,尽管电视节目的种种生产结构开创了电视话语,但并未构成一个封闭系统。”由于各种事物——世上的物、人、事——本身并没有任何固定的、最终的或真正的意义。是我们——在社会中,在人类文化中——使事物有意义,对其指意,因而从一个文化或时期到另一个文化或时期,意义常常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个意义从来就不只是关于其自身的,而且是涉及到文化过程和文化关系的。每一个符号都加入了一个我们称之为文化的意义之网。关于斯图亚特·霍尔对于传统媒体的理论,其实和现在社会的网民对于网络媒体的信息接受方式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在这次的“我爸是李刚”这个事件里,因为关于法院审判信息透明度相对较低,加上事件处理的跨度较长,网络上出现很多谣言,例如李启铭被判缓刑啦,家属没有得到赔偿啦,对法院审判形象造成很大的损害,严重动摇了法院的公信力,其实事实上最后李启铭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而我们现在法院公众信息好比是一台蒸汽发动的汽车,怎么追也追不上。703804论坛是在温州本地有很大影响力的论坛,2010年在703804上出现一个贴名字是2010年温州最牛的警车,反映的是鹿城区人民法院警车闯红灯的事情,后来法院针对这个帖子在703804发表了公告,说明了当时警车押解犯人的情况,网络舆论的导向就站在了支持法院的这边。这件事情法院及时公开信息,解答了人民群众的疑虑,消除了不良后果。

    我们放眼看看现在的互联网,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网民“聚”到一起,所关注的主题也各种各样,即使对同一主题,也都各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此也造成了网上舆论的分散性和多元化。网民的身份是隐匿的,名字也是虚拟的,没有道德的束缚,不受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的审查,因此讨论时常常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给一些信息造假者和谣言传播者提供了绝好的舞台,使他们能够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有意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混乱。

    当然在网络社区中也存在着一批人,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新事物接受快,富有爱国主义和正义感,对我国现行法律熟悉,这批人也可称为网络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在网民中常常比较有威信,这群人的言行对网络中的舆论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他们常常能够解答平常人所不了解的问题,当时这批人对法院工作了解不够深入,常常只从浅处看到问题,只会单单按照法律规条来分析事情,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发表的言论就会和事实相偏离,因为他们是权威,所以,普通网民就会被严重误导。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听到这样一些说法,例如,有人说,网上许多人都说法院判的有问题,我们看法院怎么办?看法院怎么改判?等等。某些人心理上存有一定的误区,以为网上的质疑都是有道理的,而法院判案肯定有问题,要不然怎么会有人对法院判案有异议呢?其实,法院和法官分别作为裁判机关和审判案件的裁决者总体上都是值得我们信赖的。

篇10

一、网络传播的时代性

网络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标志着人类逐步迈向信息划时代。它主要是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载体,实现信息的传播、交流和共享,其作为现代化的一种传播社会文化的形式,预示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与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相比,其不仅具备传统媒体的特性,同时还有效填补了以纸媒为主要信息传播媒介的漏洞和空缺,并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应用。

网络传播形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一对一的传播形式的局限,实现了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方式,同时兼具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双向功能以及特征。此外,网络传播作为存储信息的重要载体,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信息诉求。传统的新闻媒体将关注的焦点都放在内容上,忽视了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而通過网络传播的方式,不同的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来获取信息,有效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要。网络传播以数字化为主要传播方式,充分融合了报纸文本、广播、电视传播的优势,具有高效、全面、便捷等众多优势和特点,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二、网络化背景下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工作的积极影响

第一、实现了新闻媒体传播的立体化和多媒体化。传统媒体传播是以报纸、广播等为主要传播媒介,报纸只能通过文字描述或者图片浏览来呈现信息,而广播则只能够进行声音的传递,传播形式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应用网络传播,将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进行有效的结合,综合运用了多种传播方式和手段,使其同时出现在一个界面上,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广泛吸引读者的眼球,提升阅读品质。

第二、充分发挥新闻的时效性。善于洞察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和有效的价值信息,及时的将这些信息传播给普通民众,这些都是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然而采编人员在实际编辑、整合和处理稿件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新闻报道在信息传播中其时效性大打折扣。而通过借助网络手段,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客观因素的干扰,大大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充分发挥新闻的时效性,保证广大民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资讯和信息。

第三、扩充了信息传播载体。传统媒体由于受到媒介材质的影响,其所承载的信息容量往往是有限的,比如报纸受到篇幅和版面的限制,广播受到时间的限制等,这无论对新闻报道的数量还是内容都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就不得不在众多优质的新闻中做出取舍。通过采用网络传播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原有的传播载体容量,充分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延续性、拓展性、多元性。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消极影响

第一、新闻的严谨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作为新闻采编人员,确保新闻的严谨性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传统媒体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坚持这一基本原则,新闻稿件必须经过层层严格把关,确保新闻的严谨性、规范性,网络背景下的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途径更加广泛,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在网上进行信息的,由甚至有一些者为了追求点击量和关注度,常常会一些不实、虚假的新闻信息来博取人的眼球,比如公交车、银行营业点、顺丰快递门店等成失联儿童守护点年收入12万元以上是高收入群体,要加税等谣言,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读者很难在海量的信息中去甄别其真真假假,新闻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第二、新闻评论缺乏深入性。相比于网络传播形式,传统的新闻已经具备了系统、完善的新闻评论体系,新闻采编人员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很多采编人员具有较强的资历,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对新闻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挖掘,将有价值、有深度的信息传播给观众。比如《焦点访谈》是一档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通过电视画面和声音的有效结合,以背景材料为基础,从而保证评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客观事实基础,这类电视评论类节目是将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以及新闻评论融为一体,同时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的和挖掘。然而网络背景下的新闻评论具有较强的随意性、门槛低,每个人都拥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的权利,评论也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评论的内容大多比较通俗浅显,缺乏深度,难以在读者中树立权威性和可信度。

三、在网络化大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改革创新的策略

在网络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很多的新的产业和领域,为许多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那么对于新闻行业来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的形势,准确把握互联网带来的契机,将网络和新闻有效的融合,不断创新和改革,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将其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促进新闻采编工作的有序进行,推动新闻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由于新闻的目标观众是全国人民,新闻传播的观念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因此,需要积极宣传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强化民众的信息意识,通过网络平台来传播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念,始终围绕积极、正面宣传的原则和方针,正确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与党的思想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使全国人民都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加快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步伐。而消極、错误的舆论导向,会扰乱社会各界的思路,从而在整个社会中造成信任危机。因此,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排忧解难,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的进步。

(2)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信息法制建设。政府加大执法的力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建立并完善监管机制,加快信息法制建设,坚决抵制和打击伪造、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采用依法手段,严惩不贷。并且,在网络传播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新闻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为促进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新闻的权威性,政府部门还需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监管下,使网络传播行为逐渐变得规范起来,对虚假信息的传播活动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比如,政府部门应出台具体的网络信心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该制度能执行到位,如果有违规行为出现,则应立即对其施以惩罚,并以此告诫其他网络信息传播媒介,如果再出现类似的行为,则要加大惩罚力度。

(3)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出有价值的新闻。对于新闻行业自身而言,必须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荣辱观。时刻规范新闻的内容和传播的途径,始终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挖掘有价值、有内涵、有深度的新闻线索和信息,保持新闻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满足不同民众的信息需求。比如,网络上的头条新闻常常是娱乐新闻,某明星离异、某明星在某颁奖典礼上获奖等等,这些新闻对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所以,新闻采编在编辑新闻内容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新闻素材,将广大网民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社会发展有促进意义的新闻主题上。并且,由于网络传播具有时效性特点,新闻采编人员应反复阅读新闻内容,查看其中的用词是否准确,价值取向是否会引起误会,要确保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因为失误而影响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4)强化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教育。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能主导新闻内容和发展方向。以此,在网络传播时代,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以做出更好的新闻节目。首先,要让新闻采编人员对网络传播的途径、影响等有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帮助其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取舍。其次,要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教育,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有基本的新闻素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肩负的社会责任,以高质量的新闻节目为社会大众服务。再次,新闻采编人员要具有正确的政治观,在新闻报道中才会尊重客观事实,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此外,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专业水平决定着新闻节目的质量。因此,采编人员还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以自己丰富的知识使新闻节目变得更具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