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树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化学教学;树立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相应的教学内容渗透当今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树立环境保护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动有效的保护环境,为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挖掘教材内容融进环保素材

在新的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大约占到课本内容的百分之三十,化学教师在进行讲课时,有充分利用这百分之三十的环境知识,在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中,要有针对性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主要危害,学习危害的主要成分,从而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环保的迫切性,树立环保意识。例如,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当学习空气这一章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相关案例或者让学生亲自到自己所居住的环境中进行实际考察,了解到现在人类生存需要的空气质量已经污染严重,其中污染的主要成分就是有毒气体和可吸入颗粒,同时介绍这些污染成分的主要化学成分构成,这些成分长期进入人的体内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如果空气继续被污染,今后人类的生存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所生活的空气受到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自己的内心树立保护空气质量的思想意识。在讲解二氧化碳这一节时,要主要介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有机化学物质的燃烧会大大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这样,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大面积的冰川就会消融,许多具有宝贵资源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岛屿就会被海水淹没,造成全球陆地面积的大量减少,许多宝贵的资源大量消失,教师要在相应的教学实践环节中,让学生明白二氧化碳排量的增多造成的危害及相应的防御措施,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相关物质燃烧,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延伸课本内容提高环保意识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充分讲授环境方面的化学知识,并进行相关的课外实践认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关于生态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让理论更好的与实践联系起来,充分深刻的理解相关环境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自己的周边环境。例如在教师在讲授水与溶液一章时,要首先明确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在地球上,百分之七十是水资源,但除了海水及冰山外,地区上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只有百分之零点六五,淡水资源是及其宝贵缺乏的,我国的淡水资源储存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淡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加上近年来,我国对淡水资源的污染、破坏,使我国的水资源面临严重的困境,所以,要加强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力度,使我国的淡水资源满足人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到自来水厂或污水厂进行考察研究,采集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让学生调查记载自己家中或周边生活环境中的用水情况,然后分析汇总,总结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并提出如何才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的节水方法,并切实可行。让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从课本延伸到课外,使其对环境问题了解的更为深刻,从而更能良好的树立自己的环保意识。

3、规范实验操作养成环保习惯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化学药物对环境的破坏是极大的,所以,在进行化学试验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环保意识,有效的处理实验后的残渣废弃物,从而保护环境。在化学教育的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在化学室中要对学生的安全和环境进行有力的保护。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进行的破坏。在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在通风的橱中或密闭系统中进行有毒气体的操作时,要小心毒气的泄漏,对反应后的尾气要及时小心的回收,不让废气在空气中扩散,反应后的废液,要分类回收,不直接倒入水池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其次,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从环保角度自主设计、挑选最环保、最科学的实验方案及相关化学实验药品,化学实验中,尽可能采取无毒、低污染、可回收、循环利用的实验药品,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争做环保主人

在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中的环保事例进行探讨、交流,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责任。比如,可以针对现今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方便袋进行相关讨论,方便袋究竟是人们带来了方便,还是带来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方便”,在看到家人使用方便袋,你会怎么做等问题的探讨,通过这些联系生活问题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充分、深刻的认识到环境问题,认识到环境问题无时无刻充斥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不乱扔垃圾、废水重复利用等,让自己成为环保的主人。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的教学实践环节,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的环保工作从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王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空中英语教室.2011(1)

[2]黄梓.恒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J].教育界.2012(2)

篇2

1.1低碳经济概念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大量开采矿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多,引发了全球性的气候灾害,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经济是一个单独概念,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上,提倡未来社会构建低碳经济社会。

1.2低碳生活

根据相关专家表明,低碳经济包含低碳消费与低碳生产两种,在生产方面,并非要淘汰落后产能,而是引导公众对能源浪费与污染增排的恶习进行反思、改进,以挖掘节能减排、消费服务的环保潜力。因此,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技术支撑,更加需要低碳生活,方可实现真实节能减排。人们生活方式如何,决定了怎样的经济。对于现代资源、环境问题,主要因人类活动引起,是一种人为问题。

1.3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对于低碳经济,必须提倡公民树立节能、环保意识,进而提升公众参与度,促进社会低碳发展。随着低碳经济不断发展,我们注重低碳社会构建,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属于社会性、系统性工程,与生产流通、服务消费等环节相关。处于这些环节中,人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尤其是公众,能否主动树立节能意识,参与环保行动,扩展参与深度、宽度,决定了低碳经济发展效果,影响着低碳经济的目标能否实现。可以说,低碳环保属于公共性事务,是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积极参与节能环保,是社会成员的重要责任,提倡低碳经济,是低碳生活的重要发展渠道。

2低碳经济背景下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策分析

2.1提高节能宣传力度

随着公众舆论、传播力度加大,在当今社会,无论做何事,必须加强宣传。为发展低碳经济,打造节能减排工程,是全社会的大事,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然而,社会公众对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不够重视,不能正确认识能源、环境问题,公民还没有养成节能习惯。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中,营造一个全面参与节能减排、环保行动的积氛围,进而提升公民环保意识,促使公民树立健康发展观念,主动实践低碳生活、低碳生产。同时,借助各媒体的导向作用。随着网络、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极为重视媒体宣传教育作用。例如“,节约用水”广告“、文明出行”广告等。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对低碳经济内涵、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让公民了解我国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使公民重视节能环保重要性,尽可能缩短节能与公民之间的距离。同时,提高节能知识普及力度,通过特殊节日,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

2.2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在现代生活模式下,必须提倡绿色、节能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根据目前状况,我国公民低碳意识不够,尚未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可以说,公民生活方式如何,对于低碳经济能否实现极为重要。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我国公民如果还不重视低碳生活,必然加剧全球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提倡低碳消费、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提倡低碳消费方式

自从二战以来,在发达国家,消费主义十分流行,进而对我国具有一定负面影响。若消费主义比正常消费严重超出,社会处于一种资源透支状况,在社会中,存在诸多奢侈与面子消费,进而导致大量能源、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自然。所依,必须转变消费主义错误观念,提倡低碳消费模式。我们必须优化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树立和谐消费观念,建立生态文明社会,树立科学消费观与理性消费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4使社会团体的教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自发组织了许多环保社团,参与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队伍中。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保团体的教育作用,对环保活动大力支持,进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我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4亿人口,无论何种数字,与14相乘均非常巨大。而社会环保团体,利用各种宣传形式、信息载体,对人们消费观进行优化,使低碳理念向人们日常生活之间渗透。例如,环保社团通过开展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主题科普活动,通过影展与宣传板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气候恶化、能源严峻的状况,向社会公众宣传环境知识、环境政策,为社会公众传递一切有关节能环保的知识,进而对公民起着重要教育作用。

3结语

篇3

【摘要】生态工业园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最佳选择,其环保功能远远优越于传统工业园区。文章针对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环保参与度低以及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现象,阐明生态工业园区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并从宣传与教育、发挥环保组织作用、引进环保设施与设备、建设生态文化、环保制度与奖惩机制等视角,探讨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环保意识;培养

1 认识生态工业园区环保的意义

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如水土污染、气候变暖、湿地萎缩、草地退化、物种灭绝以及土壤沙漠化等等。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几年的洪涝灾害以及“非典”、“H1N1流感”等异常病毒的产生,就是最好的例证。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工业所采用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必然引起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而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必将影响或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幸福。因此,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唯一出路,而生态工业园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最佳选择。所谓生态工业园是指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对物质能源的使用采取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即3R原则),从而实现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废物的零排放或少排放,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生态工业园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现已成为传统工业园区改造和完善的方向。因此,作为生态工业园区中的民众,参与环保就显得更具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 生态工业园区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

环保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除依靠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力量之外,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中国环保形势严峻,公众参与程度低是要因。公众作为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公众的参与,环保事业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外经验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环境质量得以长久维持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监督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与保护义务的庞大社会力量。在生态工业园区中,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弥补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是一项耗资巨大、历程漫长的系统工程,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来担任主要管理者,负责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以及宣传和教育等各项环保事务。这种政府主导型环保制度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强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事环保、干预环保,政府几乎要承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全部责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或抑制了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公众的环保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如果在生态工业园区中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环保,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那么整个园区的生产与排污将会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双重监督,园区生活环境也会时刻受到民众的关注和爱护,从而弥补了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促使制造污染的企业、集体或个人走人环保轨道。与此同时,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环保的理解、重视和支持,进而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与执行。

2.2 园区民众全员环保树立榜样,有利于扩大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其优越性是以往任何工业园区所无法比拟的,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工业园的“发展终结”。在这样的园区里,民众整体素质高,环境质量要求高,环保意识强,能够为周边城区的居民树立环保榜样,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和熏陶周边居民,坚定他们参与环保的意志和信心,提高他们参与环保的兴趣和速度,进而促使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得到不断扩大,同时也有助于加快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2.3 民众自觉环保养成环保习惯,有利于提升园区形象和节约资源:社会不断的发展会形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生态工业园中,民众的自觉环保行为,也是园区高度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和园区成熟的标志之一。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事物,它要经历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不断作用和影响,才能日趋完善。同样。民众环保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宣传引导和时间的沉淀。然而,一旦民众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参与环保,形成环保风气与时尚,那么整个园区的形象必将得到质的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社会资源的节约也必将得到明显的加强。

3 在生态工业园区培养民众环保意识的途径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园向前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保护环境是它的必备功能,也是生态工业园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而环境保护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综合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社区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各种层面的力量,才能实现全方位的环保。在此,笔者结合国内外已取得的环保经验,对生态工业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作初步探讨。

篇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保已经变成了一种新的“时尚”。鉴于幼儿期是人们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和可塑时期,所以环保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学前教育期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有着深刻和长远的意义。

一、在环境创设中萌发幼儿环保意识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往往是教师的事,孩子们接受的往往是现成的已经布置好的环境。我们就让孩子参与进来,给他们提供丰富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让孩子们跟我们一起去设想,去创作,去布置,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让他们感受环保,品尝环保的成果。其次,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外的空间,张贴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收集制作的环保小报,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让幼儿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意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幼儿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强化幼儿环保意识

1.在教学活动中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结合主题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大班《环保小卫士》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我是环保宣传员》、《报纸的烦恼》、《绿色的家》、《美丽的小区》、《烟斗萨克斯》,等等。通过故事、儿歌,初步了解环境状况与人们的关系,知道一些环境污染的原因。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将环保的种子播种在小小的心灵里,从小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4月底爱鸟周,我们结合主题《小鸟,你好》利用多种活动形式,与孩子一起认识了解各种鸟,比较不同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鸟与环境的关系。对幼儿进行爱鸟、护鸟教育,让幼儿更多的参与到实践中去,比如做鸟窝,建立“护鸟标示牌”,放鸟回归自然等。帮助幼儿从小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

2.在课外活动中强化幼儿环保意识。我们结合一年中的特殊节日对幼儿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我们组织幼儿一起进行了种植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排着整洁的队伍,拎着小水桶,揣着各种种子来到种植区,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挖坑、播种、培土、浇水……孩子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卡纸、万通板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设计了生动有趣的“爱心护绿卡”,争做一名护绿小使者,呼吁大家一起来爱护树木,美化家园,保护地球。活动不仅让孩子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同时能让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我们利用宣传栏、晨间谈话、一周小结等形式,教育幼儿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树立节约的绿色风尚,身体力行,做地球的小主人,环保的小使者。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向路人发放幼儿自己制作的环保宣传单,清理沿线的地面和塑料垃圾袋等白色污染。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我们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让孩子们了解吸烟有害,吸烟有损健康的知识。孩子们将学到的知识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进行宣传,劝阻成人的吸烟行为。

3.在废物制作活动中,强化幼儿环保意识。首先,我们发动幼儿收集废旧物品,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明白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同时也能很好地向幼儿渗透了环保意识。我们将孩子们收集的纸盒、管子、罐子、饮料瓶等分类放在班级的美工区里,平时就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废旧物品大变身的活动。将同类型的罐子洗干净、纸盒包装一下,作为建构区的材料,供幼儿进行建构活动。我们还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体育玩具供幼儿游戏。如,利用旺仔牛奶罐、椰奶罐等制作梅花桩;利用餐巾纸盒挖一个和幼儿脚型差不多的洞,做“走大鞋”的游戏材料;利用各类大纸箱做“小坦克”;用饮料瓶和纸球做“好玩的保龄球”……

4.在日常随机教育中,强化幼儿环保意识。我常抓住日常中每件小事背后潜藏的环保价值,适时适当地给予引导。例如,有一次,我在盥洗室门口,看到了我班的何宇小朋友洗手时把水开的很大,陈瀚兵小朋友看见了就把水龙头关掉,并生气地说:“你浪费水!”何宇说“你干什么?我在洗手。”“老师说过要节约用水。你把水开得那么大,会把地球上的水用完的!”这时,我随机进行了教育。而后,我又组织幼儿观看“自来水是如何来的”的录像,使孩子们知道淡水来之不易。录像片中干涸的河流、枯死的庄稼、人们祈雨和排队取水等片段,使他们感受到没有淡水情况下环境的艰难。让幼儿明白,自己平时浪费的水可以拯救一些人,鼓励他们节约用水,洗手时把水龙头开得小一点,珍惜水资源。

参观种植园的时候,孩子们有的时候忍不住去采花;散步的时候,有的孩子会往刚长出草的草地上

走……我就组织让幼儿观察小草、小花的特征及其生长过程,通过让幼儿与小草、小花“做朋友”,激发对小草、小花的喜爱之情和探索兴趣,做到“花儿好看我不摘”。在探索中,幼儿发现小草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休息场地,也是一些小动物的嬉戏之处,不仅是牛羊的食料,还可以造纸、做草药、清洁空气……从而引导幼儿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我身边的点滴做起。

篇5

环保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除依靠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力量之外,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中国环保形势严峻,公众参与程度低是要因。公众作为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公众的参与,环保事业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外经验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环境质量得以长久维持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监督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与保护义务的庞大社会力量。在生态工业园区中,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弥补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环境保护是一项耗资巨大、历程漫长的系统工程,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来担任主要管理者,负责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以及宣传和教育等各项环保事务。这种政府主导型环保制度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强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事环保、干预环保,政府几乎要承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全部责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或抑制了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公众的环保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如果在生态工业园区中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环保,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那么整个园区的生产与排污将会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双重监督,园区生活环境也会时刻受到民众的关注和爱护,从而弥补了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促使制造污染的企业、集体或个人走人环保轨道。与此同时,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环保的理解、重视和支持,进而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与执行。

(二)园区民众全员环保树立榜样,有利于扩大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其优越性是以往任何工业园区所无法比拟的,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工业园的“发展终结”。在这样的园区里,民众整体素质高,环境质量要求高,环保意识强,能够为周边城区的居民树立环保榜样,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和熏陶周边居民,坚定他们参与环保的意志和信心,提高他们参与环保的兴趣和速度,进而促使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得到不断扩大,同时也有助于加快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三)民众自觉环保养成环保习惯,有利于提升园区形象和节约资源

社会不断的发展会形成高度

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生态工业园中,民众的自觉环保行为,也是园区高度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和园区成熟的标志之一。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事物,它要经历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不断作用和影响,才能日趋完善。同样。民众环保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宣传引导和时间的沉淀。然而,一旦民众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参与环保,形成环保风气与时尚,那么整个园区的形象必将得到质的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社会资源的节约也必将得到明显的加强。

二、在生态工业园区培养民众环保意识的途径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园向前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保护环境是它的必备功能,也是生态工业园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而环境保护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综合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社区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各种层面的力量,才能实现全方位的环保。在此,笔者结合国内外已取得的环保经验,对生态工业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作初步探讨。

(一)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园区民众环保意识

关于环保的宣传教育。《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指出:“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然而,“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表明: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这说明中国公众对环保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程度很不理想,迫切需要加强与提高。目前,在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行为方面,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具体到生态工业园中,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宣讲生态工业的有关理论和操作技能。其次要加强生态工业园区的信息交流及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网站、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生态工业及园区环境建设的标准与要求、环保知识与操作。最后还要精心制作和发放环保资料,组织各项环保专题活动,让公众充分认识环保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系列宣传与教育,园区民众的环保意识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二)充分发挥园区环保组织作用,提高民众环保参与程度

从2005年至2008年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可以看出:公众普遍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在环境意识上具有强烈的依赖政府倾向。然而,客观要求表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篇6

    3.1 加强培养环保意识与教育工作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必须加强对人们群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其环保观念,提高安全环保意识。在各高校要开展环境宣传保护的教育课程,讲授必须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习惯,组织开展学生参与的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征文等,加强学生对生存环境的热爱。在各个社区大力的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通过循环的科普教育,加强人们的环境意识、道德教育、环境法规认识以及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使每个人都形成对他人、社会承担责任,对自己的后代负责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自身的环保观念,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3.2 有效落实环保责任制

    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要根据法规约束地方政府,并对其地方环境破坏负总责,将环境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并要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与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之内,研究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问题与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相关环保部门要定期的公布一次各地区行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情况,方便社会群众进行监督,同时建立环保工作责任制,对于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重大环境问题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篇7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物教学;课外活动;渗透教育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无度,自然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许多物种正逐渐走向灭亡,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正在威胁人们的生存。一些土地开始退化,水资源也开始短缺,水与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严重问题。面对正在恶化的环境,许多有识之士发出警告: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给后代留一个能够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保护环境,善待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环境保护需要从学生抓起,我们的生物教学理应担负起这样的重担。生物学教育者有义务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接受环境保护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执行者,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就牢牢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强烈意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我们要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这是一种非常直接有力、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在生物课教学中,利用各种渠道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在课堂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我们的生物教材中,实际上早就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这就说明,国家生物课程书籍编辑者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教育和生物教育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通过传授生物知识普及环保教育的有效渠道。所以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设计好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例如,在教学生物圈知识的时候,就应该提出“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这个概念,之后让学生明白“家”的含义,这里的“家”与学生们自己的“家”有什么区别。生物圈这个“家”,是怎样为动植物们提供生存条件的,生物圈这个大家庭又有哪些成员,这些成员与生活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由此引入生态系统的学习。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地方发生环境问题,就有可能对全球产生影响。通过这一点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圈的爱护之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之后,要求学生阅读生物圈第二部分,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对地球具有破坏力的物种,应该停止对地球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爱护地球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担,维护好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不是仅仅通过生物课堂才能够实现,在课外活动中也是可以实现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性教学环节,课外活动也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当学生整日在课堂上埋头苦读时,难得一见的课外实践活动就显得特别珍贵。虽然我国已经为实现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意见,但是很多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还是采用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禁锢在课堂教学里,淹没在试题的海洋中,压抑了学生的天性。

所以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心胸,作为生物教师,不应该仅仅为了所谓的分数,而牺牲了学生融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机会。例如,在一次星期六的作业里,我就让学生到自己的家乡了解一下,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有没有什么污染情况发生,污染对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之后做一个可靠的家乡环境情况调查表,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这一形式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真正走入了大自然,利用自己的的实际行动,了解到了保护环境的实际意义,使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并不是一个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名号,而是一个切切实实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活动,所有的人都应该停止对环境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建设建乡、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责任。

三、积极开展生物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

心里研究证明,当学生处在竞争性的活动中时,就会激起较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经常性的开展一些生物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的知识内容里,融入环境保护的知识,这样在强化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不知不觉间受到环保意识的熏陶,同时他们也会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而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的环保知识。另外,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竞赛结果后颁发一些有意义的小奖品,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奖励,也可以把获奖的情况和积极参与者的情况在学校的公示栏或者光荣榜上公开展示表扬,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积极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篇8

一、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水、大气、噪声的环境污染在我国十分严重,不但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破坏生态平衡,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损失,同时也威胁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危及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化学和环保教育密切相关,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有密切联系。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重视环保教育,使学生对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有一个正确认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化学教学对环保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我们应当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本文由收集整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像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做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也减少了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性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3.结合环保专题讲座和录像进行环保教育。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书刊报纸、科普读物等,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如废旧电池、塑料、酸雨、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仅我国一年农业受酸雨的影响损失可高达15亿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邀请环保方面的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介绍我国近几年来在环保工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开阔眼界,增强环保意识。

4.结合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化学实践进行环保教育。

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自来水厂、钢铁厂、水泥厂等,进行工业废水的排污、处理的情况调查;深入郊区、农村,参观农药厂,调查农作物、蔬菜、水果等化肥、农药施用情况。通过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同时要求学生从目前的存在问题、形成原因、解决方法等方面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到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环保意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地环保部门的指导下检测、分析空气质量,了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树立环保观念,规范自己的环保行为。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因为含磷的洗涤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赤潮;最好少使用塑料袋或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不随便丢弃废旧的碱性电池,等等。另外可通过“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活动,在浓厚的环保气氛中体会植树造林、加强环保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化学教师的环保意识。

建设一支懂环保知识、热心环保教育的化学教师队伍。组织教师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参加环境化学的学习班等进行充电,并和校外兼职的科技辅导员密切结合,使校内、外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践活动联动,使环保教育活动开展得深入持久、丰富多彩。

人民环境意识和国家环保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学教师要把环保教育作为自己的职责,尽一切努力把环保教育落实到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篇9

生态意识薄弱,多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问题。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埋头书本,与实际生活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教育。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生态教学 教育意识 策略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传达情感社会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鼓励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感受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转变教师思维与文本解读法

在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意识教育,教师应该率先树立生态意识,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学习或模仿教师的行为,从而在自己的心中树立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也是教师渗透生态教育的契机,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与时俱进,挖掘潜藏在文本中的生态环保知识。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转换一种思维,从逆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自学生字,了解“美丽富饶”“耸立云霄”“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美丽。接着让学生寻找重点段落,《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文章的作者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作者旨在介绍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说明里面的植物多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 但是,教师利用逆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教师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展示了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乱砍滥伐的现象,很多生活在西双版纳森林红濒临绝种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到现如今西双版纳的变化。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原始森林被破坏的现状。在同学的心灵深处埋下保护环境的火种,让学生自觉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主要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生态文学的研究领域,与时俱进的对现当代的生态问题进行探究;其次,还可以在教师结束课程的时候,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问题,展现自我思考的思路;再来,教师引导学生写关于环保的作文,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环保思维方法,去探究环保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国宝――大熊猫》这一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文本教育中感受到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 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学习了课文以后,知道大熊猫除了体态可爱”这一特点外,还有数量稀少这一特点,学生能从课文第15小节的“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句话知道大熊猫数量稀少。而且还是“活化石”。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收集关于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这就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久而久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有铺垫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比闭门造车更能加深学生对主题思想的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首先得让学生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自我反省在生活中自己的破坏环境的行为。那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或者开展环境保护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在学习了七年级的第四章节《动物世界》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世界中丰富多样的动物品种,开展了一次《保护动物,热爱地球》的知识讲座。教师在讲座开始之前就学生关于动物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让后向大家介绍这些动物。让学生收集关于濒危动物灭绝的原因,进行交流。讲一讲你家的小动物,或者你跟小动物之间的故事等。教师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讲座活动中,从自身对动物保护的角度出发,交流感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践活动的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获得感悟,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4.实现生态意识从身边事做起

现如今的社会、学校中存在很多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随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植物,滥捕滥杀等行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一名对环境保护有益的环保小卫士。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生态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笔者在学习完《江山多娇》这一单元的时候,采用逆向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环境,组织了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各处进行考察,用笔去记录,写下观察到校园后的感受;用相片去记录,真实的发现对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对校园环境的破坏;让后用自己的行动去美化校园,捡起地上掉落的垃圾,扶起被踩踏后的树木花草,树立公示牌,让所有的学生一起来爱护学校的环境。回到课堂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画一张环保宣传画。或者写一份环境保护建议书,可对个人、也可以对家庭,学校社会发出关于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建议。并且让学生谈谈:你能为环保做一件什么事?活动结束之后,学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生存的地球。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重要方向,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要让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在师生之间培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让自身成为保护社会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一员。

【参考文献】

【1】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篇10

关键词:科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2-02

“给地球降温”,“我们一起来保护地球”这些口号已经响彻了整个地球,人类的环保意识也在慢慢地觉醒,但是这些还不够,对小学生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未来保护地球的行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因此要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重视环境保护教育,树华夏儿女的风范。小学的《科学》课就是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在《科学》课中恰当地渗透环保教育,加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

一、从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感知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通过直观形象的教育,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在科学教学中采用观看录像、图片、阅读资料等方法。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科学课中《环境与生物》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科学探秘之中有关地球被破坏的影片,使他们亲眼目睹地球的破坏是由人类一步步造成的,洪水、泥石流、沙漠、酸雨……给人类带来了多少灾难。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意识及其重要性。在学习《动物的生长于繁殖》时,让学生观看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图片,准备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的资料,使学生明白动物的灭绝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录像、图片、实例等让学生明白让地球降温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保护环境迫在眉睫,由此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把科学知识与环保教育作巧妙的链接

《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根据其内容与环境知识、环境保护技能紧密联系的特点,讲深、讲细、讲透。如在三年级的科学课本中,教学动物和植物这几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巧妙地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活动,如“没有了植物我们的环境会怎么样?”“没有了动物我们的环境会怎么样?”“怎样才能使我们家乡的森林更加茂密?”“净化空气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等活动让学生将课本内容与身边的环境联系起来,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知道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去保护周围的环境,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科学观。如在《动物》一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去当地调查前二十年和现在周围环境中的动物情况有什么变化,并制作出表格,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明白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动物的命运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中的知识,还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人类面临的严峻考验,促使他们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加强环保的意识。

三、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与科学联系起来开展教育

在大自然中,一切事物都是直观的、真实的,万物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显示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地、红红的花朵等展现出一个五彩的世界。在小学生周围的世界中蕴含着许多的科学内容。周围环境与科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在学习《关心天气》这一课时,让学生记录两周之内天气的状况,探索天气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使学生知道这些都是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组织引领学生探究我们牧区山洪、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自然原因和由环境问题带来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丰富、全面、直观的环保知识,才能使小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给地球降温。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在学到“噪声的危害”这一知识点时,课前老师可以把汽车的鸣笛声,人们的喧哗声,工具的摩擦声等制作成录音,在课堂中,先播放美妙的音乐,学生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中时,把录制好的噪声放出来,这是再看学生的表情、表现。接着关掉噪声,让学生谈谈感受,让学生说说“你最受不了的噪声给你带来了那些危害?”教师抓住时机讲解噪声的危害,说明噪声也是一种环境危害。如果人类经常生活在噪声的世界里,会使人们的心情烦躁,睡眠质量下降,而且对听力也会带来危害,甚至会造成神经衰弱,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让我们每一位同学有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个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悄声细语,尽量控制自己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将环境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田上。

四、知识变行为 深化环保意识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与自然、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如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与科学息息相关。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如《植树》一课,让学生明白只有植树造林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给地球降温,在学校可以开展“植树降温”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习到植树的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总之,环境保护教育迫在眉睫,要从小抓起,在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渗透环保教育,环保意识才能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开花结果,才能达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目标。只有我们人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科学治理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人类才能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

参考文献:

[1]骆天庆.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实践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