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范文

时间:2023-12-27 17: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篇1

关键词:生态环境; 面向对象;遥感;吉林西部

中图分类号:P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214

引 言

半干旱地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区域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和敏感性的特点,而近年来,河道断流、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1]。

许多学者对引起这些现象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2],初步研究表明,生态环境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是造成河流水量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脆弱性地带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强烈,其生态种类变化对研究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和病虫害影响等。

吉林西部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加剧,沙漠化发展速率不断增加[3]。

因此,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吉林西部不同时期生态类型,分析吉林西部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为半干旱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吉林西部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南部, 位于E123°09′~

124°22′,N44°57′~45°46′之间,行政区划包括白城和松原2个地级市,包含1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为47,011 km2(图1)。该区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70~407mm, 年蒸发量1500~1900 mm,≥10℃的年活动积温2900~3200℃,该地区生态环境诸因素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且由此产生一系列环境生态效应,风沙、盐碱、洪涝、冰雹、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交织在一起,影响和制约该地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源与预处理

遥感影像数据:覆盖吉林省西部地区全境的2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时间为2000年和2010年的7月份 ,分辨率为30m;数据经几何校正、裁切和投影变换等处理,投影方式统一为Albers等积投影。

野外验证点数据:覆盖研究区野外验证点共179个,包括坐标、植被类型、地物特征等信息,数据统一定义为Albers等积投影。

其它地理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以上图件经扫描后进行数字化和投影变换,投影与上面数据一致。

2.2 研究方法

2.2.1 生态景观分类

根据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解译结果,将研究区生态景观划分为15种类型:草地;旱地;水田;盐碱地;沙漠/沙地;稀疏草地;稀疏灌木林;草本沼泽;草甸;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木林;森林沼泽;常绿针叶林;水体;居工地及建筑用地。

2.2.2 面向对象方法

本文采用多尺度分割算法,利用易康软件,基于影像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以及和其它对象的关系,同时也要考虑质地、形状大小等特征,对遥感影像进行分割,从而得到影像对象。本文根据研究区的特点,采用的多尺度方案均包含多季相遥感数据集的7个波段的信息。我们采用隶属函数法和最邻近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基于结构明确且容易描述的决策树思想的规则集中引入2种方法,对这2种方法进行补充使用,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分类的精度。

2.2.3 指标选取

通过分析吉林西部2期生态景观分布情况,对比分析指标选取景观类型斑块数、面积,使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确定出每类景观嵌块体的数目、面积和周长值。

3 研究结果

3.1 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图1 2000年和2010年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空间分布

图1为吉林西部10a生态景观类型空间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中部地区的水体(蓝色)的面积有所减少,主要转变成稀疏草地和沙地,而西部的居民工矿用地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红色面积增加, 相对变化的百分比为11%,周长值增加了1904.57 km(表1)。这说明2000~2010年吉林西部景观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水体减少和城市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这10a间旱地变化的最为剧烈,从2000年的122042.34 km2 增加到2010年的122689.66 km2,景观嵌块体数目增加了664块,说明该地区旱地空间上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水田、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木林等均呈现增加趋势,但变化较小。水体面积减少最多,其次是草本沼泽,10a间减少了119.44 km2,稀疏草地景观嵌块体数目减少了14块,周长值减少216.43 km,空间上呈现减少趋势。沙漠/沙地10a间的面积变化百分比为0.63%,仅低于草地稀疏草地,说明吉林西部沙漠化退化趋势明显。

表1 2000年和2010年吉林西部生态环境变化

景观类型 景观嵌块体数目 面积/(/km2) 变化/%

2000 2010 2000 2010

居工地及建筑用地 7019 7161 1780.95 1972.26 0.11

常绿针叶林 1 1 0.02 0.02 0.00

旱地 12431 13097 122042.34 122689.66 0.01

森林沼泽 1 1 0.02 0.02 0.00

水体 4949 3047 1971.69 1686.32 -0.14

水田 3095 2319 2960.18 3008.49 0.02

沙漠/沙地 399 105 29.30 10.74 -0.63

盐碱地 10155 9809 3771.85 3710.79 -0.02

稀疏灌木林 32 17 57.55 59.89 0.04

稀疏草地 15 1 25.94 6.50 -0.75

草原 19599 16460 4772.55 4728.77 -0.01

草本沼泽 4130 3097 1782.05 1662.64 -0.07

草甸 136 57 58.99 53.85 -0.09

落叶阔叶林 12394 12471 3212.46 3244.68 0.01

落叶阔叶灌木林 26 54 7.44 10.93 0.47

4 成因分析

4.1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变化影响

气候因素是影响植被生长变化的重要原因,而植被生长季(4~9月)的气候变化对植被生长至关重要, 所以本文选取吉林西部地区2000~2010年植被生长季的8个气象台站的资料进行分析,自2000年以来,吉林西部生长季气温有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每年升高约0.18℃/a(图2); 在降雨量方面,近10a来吉林西部地区生长季降雨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y = 402.51e-0.037x R? = 0.2967**, P

图2 吉林西部2000~2010年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

和降雨量变化趋势图 (** P

4.2 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从2001年起,吉林省对吉林西部实施植树造林、荒漠化处理和治碱工程,对该地区的生态植被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吉林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4] 。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采用遥感技术,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吉林西部不同时期生态类型,分析吉林西部2000~2010年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

2000~2010年吉林西部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水体减少、城市扩张和旱地面积增加,其中水体10a间面积减少285.37 km2,这主要由于10a间降雨量的减少和气温的增加。

吉林西部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化加剧,居民工矿建筑用地10a增加11%。这10a间旱地变化得最为剧烈,从2000年的122042.34 km2 增加到2010年的122689.66 km2。

吉林西部沙漠退化趋势明显,这主要是政府实施植树造林和荒漠治理等政策的结果。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2000~2010年吉林西部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迎春.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编.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9: 91-94.

[2] 麻素挺,汤洁, 林年丰. 基于GIS与RS多源空间信息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J]. 资源科学,2004,26(4): 140-145.

[3] 姜玲玲, 林年丰, 唐晓慧等.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研究及质量评价[J]. 干旱区研究, 22(2):246-250.

篇2

    一、地理分布图的分析

    分布概况:地理分布图也就是常说的地图。在七年级新教材的地理图像系统中,地理分布图是数量最多且最常用的基本图类,共计113幅,占图像系统的37.9%;主要有海陆分布、经纬度分布、气候分布(包括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地形分布、物产分布、景观分布、区域分布等各种分布图。地理分布图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几乎在新教材的每一章节都有地理分布图,如七年级教材(上)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就有25张地理分布图,分别是图1.8、1.9、1.12、1.13、1.19、1.24、1.22……再如七年级教材(下)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有24张地理分布图,分别是图7.1、7.2、7.11、7.12、7.28、7.48……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有20张分布图,它们是8.1、8.3、8.4、8.7、8.16、8.21……

    功能作用:地理分布图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规律、分布特征、分布范围及大小,主要储存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知识、必要的地名、数字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等信息。它是学习地理最必要的工具,而且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教学资源,在地理课中始终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地理分布图的基本特性是用平面图表示占有三维空间的地理事物。地理分布图的阅读,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阅读分布图时,引导学生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整体性看图,逐步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如在阅读世界政区图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关于地理位置方面的知识。可以沿着特殊的纬线如0°纬线、23.5°N、23.5°S、66.5°N、66.5°S,去寻找这些线经过哪些国家、主要的地形区。也可以沿着某些特殊的经线如0°经线、30°E、60°E、120°E、90°W、180°经线,寻找这些地区的大洲分布、地形变化、气候变化。还可以沿着环太平洋、沿着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看火山、地震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再如七年级上册第56页“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阅读,要让学生先观察等温线的数值变化,一是通过观察南北半球平行等温线的变化,学会根据气温变化特征判断所属半球,二是通过观察等温线的疏密判断该地的温差,三是通过闭合等温线的数值判断该地的地形是盆地还是山地,四是通过等温线的弯曲判断气温高低及其成因。当然在阅读地图时不能拘泥于点、线,还要扩大到面,应有整体性。

    二、地理景观图的分析

    分布概况:地理景观图主要是反映地理事物外貌特征的图像,在七年级新教材的地理图像系统中,上下册共有110幅130多张地理景观图像,是仅次于地理分布图的第二大图像,教材中这类图像所占比重大,约占图像系统36.9%左右。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的每一章节都有地理景观图,涉及内容很广泛,有陆地、海洋、草原、沙漠、森林、乡村、城市、民居、宫殿、庙宇等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特别在教材的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中,景观图数量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就有29幅37张景观图片,有图7.3、7.2、7.11、7.12、7.13、7.14、7.19、7.21、7.24、7.52……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内容。

    功能作用:地理景观图将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具有较为直观的印象,并具有亲临现场感,有助于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印象,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世界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美、人文美、科学美、艺术美。如七年级上册绪言“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框题就汇聚了4张景观图,有田园、城市、古城、饮食、服饰等图像。再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聚落与环境”框题就汇聚了6幅7张景观图,有田园、城市、民居、平原、山区等图像。这些图像线条优美、色彩鲜艳、内容真实,能让学生在欣赏世界之美的同时引发联想、激发兴趣,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更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

    三、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

    分布概况:地理统计图是把各种地理数字资料绘制成能够形象、直观表达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变化特征的一种图像。可分为线状图(包括折线图、曲线图)、圆面扇形、百分比图、柱状图及饼状图,其中又可以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图复合成其它形式具有更多表示功能的图,如饼状统计图就是圆面扇形百分比图和柱状图的复合。在七年级地理新教材中有31幅35张统计图,约占图像系统的10.4%。其中,教材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就有统计图13幅19张,如图3.12、3.11、3.14、3.22、3.25、3.26、3.29等,在整个教材统计图表中就占50%左右,有图表类、柱状图类(降水柱状图)、曲线图类(气温曲线图)、复合统计图类(气侯统计图),涉及对统计图表的阅读、分析、填绘等。

    功能作用:这类图像将枯燥的地理数据以及抽象的地理概念、现象、理论、规律用简明、直观、恰当的地理统计图表现出来,是揭示地理事物数量规律的形象化、直观化的工具。统计图表的最大优点是信息简明扼要、发展性强,往往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既能体现地理学科的“地”,也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第63页“图3.25分析气候的特征的方法图”,学生通过观察气温曲线,就可以分析该地的冷热状况,得出该地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通过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分析得出该地干湿状况,冬季多雨,夏季少雨,综合该地的冷热和干湿状况,可以归纳出该地的气候特征。一幅图像,使抽象晦涩的气候特征形象化、数字化,并深深印入大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定量、定性分析能力。

    四、地理示意图的分析

    分布概况:地理示意图是形象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原理、相互关系,或者阐明某些地理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的图像。常常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运动规律用简单明了的符号和构图表示得清楚而深刻,主要分为模式图、成因示意图、过程示意图等。七年级地理新教材中有36幅42张示意图,在七年级新教材地理图表系统中占12.56.%。虽然数量不算多,但分布较广,几乎新教材的每一章都有地理示意图,其中,在教材第一章、第九章、第八章中,示意图比较多,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就有10多幅,如图1.1、1.14、1.18、1.35、1.36、1.37、1.43等。

    功能作用:地理示意图又称地理原理图,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有关地理事物的原理、成因、演变过程的理解、掌握。在教学时要注意在“意”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片展示事物的分布、成因、演变过程等。如七年级上册第40页“图2.18大陆漂移示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中各大陆位置的变化和运动方向,就比较容易理解目前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以及大西洋的形成。再如七年级教材第44页“图2.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中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位置和运动方向以及两板块的位置变化(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的下方)就比较容易分析得出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个板块碰撞、褶皱隆起而形成。

    五、地理复合图的分析

    分布概况:地理复合图是指在同一幅图像内包括多种类型地理图像。七年级教材中有7幅20张,占教材图像系统3%左右,如七年级上册第二页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就是由素描图、卫星影像图、分布图、路线图四幅图像组成的复合图像,再如七年级下册第38页图7.49“俄罗斯气候分布图”是由两幅气候统计图和一幅俄罗斯气候分布图组成的复合图,类似的复合图还有很多,如图4.16、4.17、8.21等。另外,在阅读分析地理复合图时需要结合其它相关地理图像。如阅读七年级上册71页“图4.2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05—2010)”时,要注意与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以及世界政区图、世界人口密度图的密切结合。

篇3

关键词 连阴雨;天气过程;环流形势;水汽输送;甘肃省;2007年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55-01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不多,而连阴雨天气对整个区域气候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降水量大致为全年总降水量的1/3。达到连阴雨标准,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指连续阴雨日数在5 d或者5 d以上,总降水过程雨量大于等于15 mm,过程的开始、结束日雨量不小于0.1 mm(允许过程中1 d微量或无降水),且日平均总量不小于8成即为一次连阴雨天气过程[1]。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大气环流异常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甘肃省也受到影响,气温有升高趋势,尤其是秋季降水有所减少。这种气候变化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工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给政府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服务,对2007年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从而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1 甘肃省连阴雨天气概况

1.1 连阴雨的多年平均概况

将全年的连阴雨天气按照季节进行划分,其中秋季连阴雨为9—11 月;春季连阴雨为3—5月;夏季连阴雨为6—8月。由图1可知,甘肃省的连阴雨期年平均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1],其分布规律大致与年降水量分布相似,甘南高原、陇南东部地区降水较多,约250 mm,而甘肃中部、祁连山半干旱区降水量约100 mm,甘肃省境内形成了一个相对连阴雨少雨带,即甘肃中部—天水—武都一带,河西及中部偏北干旱区仅不足50 mm。根据历年降水资料统计,极端最大连阴雨降水量出现在1981年8月7日(徽县站),8月25日结束,总降水量407 mm,日平均降水>20 mm。

1.2 秋季连阴雨环流特征

甘肃省秋季连阴雨其天气现象和降雨类型较为典型,属于华西秋雨。在秋雨多的年份,其降水形式大多呈连阴雨,中纬度天气系统的配置和副热带长波型的流型极大地影响了区域性秋季连阴雨过程。500 hPa副热带高压相对偏西偏强,脊线稳定在北纬28° 附近,高压西侧的一支偏南气流不断输送暖湿气流到青藏高原东北侧,青藏高原低值系统活跃。乌拉尔山地区为相对稳定的高压脊,纬度的贝加尔湖地区相对为负高度距平,鄂尔霍次克海高压稳定,高极地低压偏东偏南,新疆地区不断有低槽东移或在其北部有横槽形成,在青藏高原到华北为宽广的低槽区,南下弱冷空气不断南下,形成稳定连续的降水过程。

2 2007年10月甘肃省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2.1 降水概况

此次降水过程为10月1—24日,由2次过程性降水和几次阵性降水组成,现分析1—5日的一次过程性降水。此过程全省的日平均降水量依次为24、6、1、1、1 mm。

2.2 环流形势

2.2.1 500 hPa环流形势。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上,高空环流呈两槽一脊型。东亚地区为宽广的槽前西南气流;贝加尔湖为强的高压脊区;乌拉尔山东部为明显的低压槽区,槽底一直延伸到北纬35°,槽线位于东经65°左右,槽后北段有暖平流切入,而在其南部有较强的冷平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槽和脊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高压脊逐渐加强,在冷暖平流的作用下,乌拉尔山东部的槽区也逐渐加深加强,而东亚地区的槽先加强后减小。到10月2日,在中亚地区形成冷涡并向东南移动,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进入,冷涡不断加强。到10月3日、10月4日乌拉尔山东部的槽区已经移至巴尔克什湖附近,槽底已延伸到北纬25°左右,东亚槽基本消失。到10月5日,乌拉尔山东部的大槽已越过巴尔克什湖到了蒙古高原,高压脊区移至东亚,在东西伯利亚山地和鄂尔霍次克海又形成一个小槽。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北偏西,且有所西伸。在距平场上,欧洲北部地区为> 80 gpm的正距平控制,乌拉尔山以东地区为负距平区,这种形势的配合有利于西北地区气流的辐合上升[2]。

2.2.2 700 hPa环流形势。在700 hPa高度场上,高空环流呈两槽一脊型。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西侧为明显的低压槽区;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以东地区为较强的高压脊区;巴尔克什湖西侧为宽广的低槽,槽线位于乌拉尔山附近,穿过威海,槽底一直延伸到里海东侧。随着槽脊不断向东南移动,槽逐渐减弱,脊逐渐增强。到10月4日,鄂霍次克海以东的小槽基本消失。到10月5日,巴尔克什湖以西的大槽已经移到巴尔克什湖以东地区,降水逐渐减小。西太平洋付高异常偏北偏西且逐渐向大陆移动,中纬度地区形成了较强的上升区域。高压西侧的一支西南气流不断输送暖湿气流到青藏高原东北侧;槽后冷空气直驱南下,与北上的西南气流汇合,在东亚中纬度地区造成辐合上升运动,产生稳定的降水天气。到10月4日、10月5日高压大部分已经移至陆地,低温中心已经移至巴尔克什湖附近,降水量开始大大减少。在上述环流的作用下,受槽前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西北地区东部的连阴雨天气。

3 结语

通过分析甘肃省降水分布的气候特征和历史上连阴雨天气的特点,结合实际天气图的具体天气过程,得到了影响2007年10月甘肃省连阴雨的可能原因。一是时间变化上,甘肃省连阴雨总次数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明显减少,在地理位置上的气候“干舌”,其连阴雨分布特征[3]对应一条连阴雨少雨带(甘肃中部—天水—武都)。二是甘肃省降水的西风带系统以及地理位置影响甘肃省连阴雨的发生,这可能受东亚季风系统与高原季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从500 hPa高空图上可以看出,影响此次连阴雨天气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为两槽一脊型;从700 hPa高空图上可以看出,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北偏西且有所西伸,高压西侧的一支西南气流不断输送暖湿气流到青藏高原东北侧;与南下的西北冷空气汇合,在东亚中纬度地区造成辐合上升运动,产生稳定的降水天气[4-9]。由于以上这些环流的共同作用与影响,使得西北地区东部形成了连阴雨天气。

4 参考文献

[1] 白虎志,刘德祥.甘肃气候影响评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14.

[2] 蔡忠兰,刘德祥,瞿汶,等.甘肃省2000年秋季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J].甘肃气象,2001(3):28-29.

[3] 赵红岩,王宝灵.甘肃近40年降水量年内分配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徐东进,曾国良,王磊.南疆连阴雨短期气候灾害的分析[J].新疆气象,1997(5):18-21.

[5] 江益.四川秋季连阴雨的变化特征和时空分布[J].气象科学,2013(2):1-10.

[6] 方建刚,易俊莲.2011年陕西秋季强连阴雨天气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3(1):8-12,29.

[7] 王腾,孙晓光,李白萍.昌都地区2010年8月一次连阴雨天气诊断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2(9):119-121,171.

篇4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治理;自然因素;铁路运输;交通运输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08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42

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命脉,不仅是大宗货物运行的主要途径,而且也是大众出行的惯用方式,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日益严重的铁路病害,加强对其病害的治理,已成为铁路工务段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

1 铁路路基病害的常见类型

1.1 水浸路基

水浸路基是指在路堤缺乏足够防护和加固设备时,因常年或季节性浸水,而使路基受水的浸润、水位变化、水流波浪等冲击进而导致路基不稳,从而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在我国,此种情况多发生于雨水集中的夏季。

1.2 挤出变形

铁路路基的填充物大多为岩土,岩土的密度不够坚固,在强压力的冲击下,极易扭曲变形。因而在持续不断的高质量列车的碾压下,铁路路基难以堪受重荷而导致基床被挤出,于地表出F隆起外化变形现象。

1.3 边坡冲刷

通常情况下,高大的岸坡、隆起的边坡以及风化的岩石,在长年累月的水流侵蚀作用下,不是被冲刷为冲沟就是被冲刷为冲坑。无论是冲沟还是冲坑对于铁路路基的稳定性都具有一定的破坏力,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铁路路基病害。

1.4 边坡溜坍

由于地表水的不断渗透以及地下水的溶蚀性,使得铁路路基附近的土质也在悄然间发生了质变,土质的密度越来越稀薄,土层也越来越脆弱,在流水的腐蚀中与自然的风化下,路基四周边坡上的岩土会逐渐向下滑溜,从而造成边坡溜坍,威胁铁路运行安全。

1.5 下沉

下沉是指在铁路建好之初,铁路路基受限于密度与强度的大小,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路基不堪重负而出现的一种向下塌陷的现象。正常情况下,列车的大幅度振动以及水的侵蚀作用也会导致路基断裂或局部下沉。

1.6 陷穴

陷穴是指由地面表层水在地表的断裂缝隙处汇集,并经过水流的侵蚀腐化作用而形成的洞穴,导致铁路路基陷穴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通常而言,铁路路基施工失误以及工程在巡回检查阶段没有及时发现铁路路基洞穴的存在等人为因素是诱发铁路路基陷穴的主要原因。一旦忽略了洞穴的存在,当列车行至于此时,路基坍塌降落铁轨断裂,势必会造成重大损失。

1.7 滑坡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斜坡上的岩土在河流冲刷、雨水浸泡以及地震危害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的山体向下滑移现象。倘若其滑移范围牵涉铁路路基,那么则意味着铁路路基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动位移,对铁路路基的稳固性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威胁铁轨的正常通行状况。

1.8 冻害

冻害作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其通常发生于寒冷之地。一般而言,在严寒地区,低温下铁路路基内部的水土会遇冷结冰,冰状固体也会随之膨胀,在路基表层形成不均匀的冰块肿胀,导致铁路路基被冻裂破坏铁轨的原始结构。

2 铁路路基病害的诱发因素

铁路路基病害的诱发因素复杂多样,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而且每一病害的产生原因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哪一种病害因素,对于铁路路基而言都可能带来致命的杀伤力,对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行造成潜在威胁。

2.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引发铁路路基病害的根本原因,风化作用、水流侵蚀、气候变化以及地质变动等各种因素对于完全置身于大自然中的铁路路基来说,都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众所周知,铁路路基病害大多发生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之中,若路基岩土受风化作用较大、被水流侵蚀严重,那么岩土构造则会渐渐发生变化,密度变小强度变弱,然后诱发下沉、滑坡以及陷穴等病害。此外,气候变化对于铁路路基病害来说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诱因。在地质环境相对较为稳定的状态下,路基病害的发生频率与当地的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例如,在持续的高强度降雨中,铁路路基会被大水所浸没,然后,路基内部的岩土会因遇水而呈现出一种饱和状态,岩土的动强度也会随之减小,进而影响基床的工作性能,使铁路路基呈现出凹凸不平状,给列车的安全通行埋下安全隐患。

2.2 列车自身荷重

路基病害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列车自身的载荷也是病害的重要诱导因素。一方面,列车自身的负重就很大,其在行驶过程中对于路基会表现出一种渐进的破坏力。简而言之,过大的质量会使路基岩土的塑性被改变,形成流动性岩土,破坏路基内部整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列车在前行时会产生巨大的振幅效应,列车与铁轨间的大幅度振动会使其循环荷载能力降低,从而诱发不同程度的路基病害。

2.3 人为因素

在铁路路基病害的形成过程中,人为因素是最为次要的因素,但是其对铁路病害的影响却是不容小觑。从铁路施工到验收,再到运行整个阶段,都要不断地对铁路路基概况进行反复巡检。任何勘验失误与检查疏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类似于陷穴的形成以及下沉的产生源于人为因素。

3 铁路路基病害的治理措施

3.1 做好信息的搜集汇总工作

面对复杂多变的铁路路基病害,可以从信息的采集方面着手,全面搜集路基病害的信息资料,随时随地反馈巡检结果。从铁路工程的启动之初,就做好整条线路的规划设计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以土层岩石的密度勘探为着手点,对铁路沿线的岩土资料进行广泛搜集。而后,做好铁路路基的气候变化资料的搜集工作并做好即时汇总工作,根据相关资料对铁路路基可能出现的潜在病害做出预测,并据此做好随时启动应急方案的准备。

3.2 积极引进新型探测扫描技术与设备

在对铁路路基的概况进行检测时,可以将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到铁路道床形态、路基结构剖析以及病害类型探测上来。在对铁路路基进行大范围的扫描测试时,可以采用瞬态面波法和探地雷达法分析铁路路基可能存在的病害。利用探地雷法探测出病害所处的具置,而后通过瞬态面波法计算出相关路基土的系列参数与其负重承受力。

3.3 以良好的粗砂作为路基填充物

粗砂密度较大抗压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路基大多是以砂土混合而成,而其中的砂料大多为粉砂和细砂。粉砂和细砂的密度较小,透气性也相对较差,其对于路基的保护作用有限。但是倘若以大面积的粗砂对路基进行垫层设计,不仅提高了路基的抗压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排除路基内部的积水,延长铁路路基的使用寿命。当然,最重要的是采用此措施时,应结合铁路沿线的具体环境与路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当性铺设。

3.4 优化隔离层设计

在建设铁路路基时,应该充分考虑路基的隔层设计的合理性。按透水性分,隔离层可以分为透水性与不透水性两种;按密封性分,隔离层可以分为封闭式和不封闭式两种。因此,对隔离层进行设计时,根据路基基床的要求,采取分层分段的隔离式设计,以最优化的隔离层设计最大限度地保护路基。此外,不同的隔离层所选择适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隔离层材料的使用应该以性能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因而土木合成材料凭借较好的承重性成了隔离层材料的不二之选,为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3.5 加强填土的牢固度

面对地下水的渗漏导致的边坡冲刷、下沉以及陷穴等病害,可以路基填土为切入点,对其实行人工干预。以提高填土的高度来促进路基与地下水距离的扩大,从而减少地下水对路基进行边缘化渗透,使得路基中的水分在无形中被过滤。那么在严寒的冬天,就可以避免路基因结冰而出现冻害,导致其内部结构因挤压而变形,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

3.6 完善路基排水系统

连续性地强降雨容易导致铁路路基浸水,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因此建立完善的铁路路基排水系统已经成为了解决路基浸水的关键。从整体上对铁路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规范化设计,在路基的边沟、侧沟等处施放排水设备,使其与其他的地面排水设施相衔接,组成完善的排水系统。进而在施工期间对影响路基稳固排水系统建成的陷穴、地下水渗透以及水流侵蚀等因素进行一一分化处理,以保证排水设备的快速建成与操作的便利性。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铁路路基面临的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倘若置之不理放任自流,最后势必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因而加强铁路路基病害治理是极有必要的。在治理过程中,要以当前铁路路基的具体病害情况为着手点,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性诊断,据此采取相的配套解决措施,从源头上对铁路路基的病害进行治理,拔掉威胁铁路正常运行的心头刺。

参考文献

[1] 郑明新.京九铁路赣南段滑坡及路基病害的评估和预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0,(3).

[2] 李孝峰.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机理与治理措施[J].辽宁经济,2009,(6).

[3] 程博华.铁路路基病害的成因与整治措施[J].铁道建筑技术,2011,(2).

[4] 刘国鹏.铁路路基病害问题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2,(4).

[5] 马水生.既有铁路路基基床病害机理与整治措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3.

[6] 唐忠富.浅谈铁路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5).

篇5

关键词:森林;火灾成因;建议与对策

森林火灾会对森林境况产生恶劣影响,具体表现为破坏林分结构,改变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缩短森林的更新周期。同时,火灾发生时产生大量烟雾,使森林系统和生态环境遭到毁坏,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要保护好森林资源,维护美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全力以赴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1 林场概况

贵州省扎佐林场(以下简称林场)位于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距省会贵阳市市中心34km,与修文县县城相距20km,地理位置为北纬26°5′~26°40′,东经106°33′~107°4′之间,东北与息峰县、开阳县相邻接壤,西南与乌当区、白云区毗邻,全场经营范围跨越修文、息峰、开阳、惠水4县及白云、乌当2区。林场始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以及森林旅游开发利用等工作。林场交通发达,境内有黔渝铁路、黔渝公路通过,贵遵、贵毕高等级公路在这里交汇,场内分支道路分布广泛,交通十分便捷,能充分满足生产经营活动需要。

2 森林火灾的成因

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森林中可燃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较以前相比,森林中可燃物大量增加,目前,森林中1hm2含有的可燃物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发生特大火灾的临界条件。在此种情况下,一旦疏忽了防火管理,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其毁灭程度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森林湿润度降低,很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再加上森林火灾突发性强,森林中的枯枝败叶大量堆积,火势蔓延迅速,导致森林火灾的防范很难控制。

森林火灾中最易燃烧的物质,如枯枝落叶、地衣、灌木、乔木等有机物质,根据燃烧情况将其分为明火和暗火2种。明火是指有可燃物燃烧,通过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明火的可燃性物质占森林可燃物的85%~90%,森林可燃面积较大,自身热量消耗不到全部热量的10%。暗火是指无焰燃烧可燃物,不能分解足够的可燃性气体,没有实质性火焰,一般朽木和泥炭等产生的就是暗火,暗火可燃物的总量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自然火源是指自然界的火源,包括雷击火、火山爆发喷射的火星和火舌、陨石降落起火等,后两者发生的几率较小,自然火源中雷击火发生的几率最大。森林火灾由自然火源引发的较少,多数为用火不慎引起,95%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原因造成。人为火源分为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机车喷漏火、放牧、防火线;非生产性火源包括野炊生火、取暖、用火驱除蚊虫和野兽、小孩玩火、吸烟,也有人为恶意放火。

综上所述,应当严格防范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提高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机率,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采取切实有效的森林火灾抢救措施,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扑灭火势,降低火灾危害已经成为全人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共同努力的目标。

3 森林防火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

通过张贴标语,深入民众走访做宣传,宣传火灾的危害性、政策性和警示性,提升民众对森林防火的普遍认识,让大多数民众清楚贵阳市森林防火期的相关规定。通过走村串寨做宣传,不仅让广大民众增长了知识,还深得他们的信任,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睦邻关系,为森林防火工作赢得人心。同时,进入校园宣传森林防火,通过讲座等形式对学生普及相关知识。最后,采取多种形式对林业企业的经营者培训森林防火知识。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主动参与到森林防火行动中。

3.2 强化联动机制,加强基层防火能力建设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必须形成广泛的社会意识。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学校、林区小企业以及村委会联系,并与他们签订联防协议。二是积极支持地方政府森林防火工作,主要通过向他们提供扑火设备,组织扑火队参加他们的火灾抢险工作等方式,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3 强化制度执行,及时有效防止森林火灾发生

一是森林防火期内,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确保通讯畅通,遇紧急情况能及时通知到位,并布控防范,应急处置。二是高火险天气,在林区内设立防火守卡点,对来往行人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对携带火源或易燃易爆的行人做好台账登记。三是火险天气,要求管理干部分片负责联系指导,t望台9点前值守人员必须到岗,护林员9点前全部上山巡查,重点部位安排协勤。

3.4 强化设备检修,切实做到火险防范于未然,加大森林防火的资金投入力度

分场安排专业人员管理扑火设备,随时做好扑火设备检查检修,掌握扑火设备情况,确保扑火设备完好,以便火灾发生后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及时进行抢险扑救,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建立森林防火的基金会,通过建设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用于森林防火。同时,保证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资金合理使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森林火灾发生重点地区应该加大对森林防火资金的倾斜力度,保证资金的充足。

3.5 积极修建森林防火隔离带

(1)有机结合防火道路,积极修建森林防火隔离带,以节约林地,降低修建成本,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方便灭火人员及时到达火灾前线。(2)有机结合林地生态旅游,修建防火隔离带,尽量降低对林区植被景观的破坏程度。在距离林场较近且人员活动较多的区域减少植被采伐,以保留生态观赏景观,一旦发生火灾,便于现场修建隔离带。(3)跟当地林场生产经营相结合修建隔离带,新建的林地要重视避开修建防火隔离带的位置,减少成本,在有效防控森林火灾的同时重视人文关怀。

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建设 园林绿化 反季节种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随之要求各项配套措施也要加紧建设和发展。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园林城市评估中.园林绿化日渐重要,俨然已成为评估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对园林绿化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是单纯的凭借适应季节的园林绿化已经不能再满足城市的绿化所需。反季节种植技术打破绿化的季节性限制。以改变传统城市在冬季所保持枯燥单调的灰色调。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栽植技术,希望为反季节绿化施工有所帮助。

1、工程概况

为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加大绿化栽植补植力度,我县决定进行山体爆破栽植油松、停车场栽植马褂木,建设北路栽植行道树国槐,以及对其它路段进行补植桧柏、樱花、冬青等绿化工程,由于时间紧迫,工程必须在夏季进行,因此必须采取反季节栽植措施进行。

2、反季节栽植的含义

所谓的反季节栽植就是绿化要打破季节的限制,克服温度、土壤、气候等不利条件,进行非正常季节施工,并有效的提高绿化施工的成活率。

园林绿化的种植主要是指植物的栽植过程,多为植物的移植,移植的成活率要同时得到内、外因素的保障。外部即温度和湿度的保障。树势平衡,即在外部条件稳定确保的条件下,植株根部吸收供应水、肥能力和地上的叶面光和作用,呼吸和蒸腾消耗平衡。移植枯死的最大原因,是根部不能吸收到充分的水份,茎叶的蒸发量大,水份收支失衡。

3、反季节栽植要遵循的原则

3.1掌握植物生长特性为依据。不同的绿化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性,而反季节栽植就要针对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植物种类、栽植方法。夏季气温高,蒸腾量大,因此,夏季栽植树木就应该注意掌握各种树木的生理特征及生长期变化规律。

3.2植物的适时适地原则。因为不同的植物适应于不同的气候、土壤。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可以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的树种,以确保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原自然生长空间环境的差异,并了解其耐寒、耐湿、喜阳、喜阴等习性,针对性的采取栽培措施以及进行植物配置。

4、反季节栽植技术

一般的园林绿化施工是在早春和晚秋进行,本工程则必须采取反季节栽植技术进行园林绿化施工。因此,为了提高植物栽植成活率,采取如下措施:

4.1苗木的选择、运输

(1)苗木选择时,除满足设计要求的规格外,还应当选择生长健壮、树形良好的苗木。①选择移植过的树木:因为近两年移植过的树木,其新生的细根都集中在树蔸部位,树木再移植时所受影响较小,在非适宜季节中栽植的成活率较高。②选土球较大的苗木,土球越大,根系越完整,用湿草片或湿草绳打包,确保栽植成功。

(2)苗木的运输是一个关键问题,处理不当将会破坏苗木原有生长,导致苗木较长时间才能苏醒。实践证明,运输时将树冠捆拢好后装车运输,最好选择阴天或晚上,运输车辆应有棚架遮阴挡风或用湿草帘覆盖,苗木运到现场后及时栽植,这样可以减少苗木水分蒸腾。

4.2栽植前苗木的修剪整形

(1)树冠的修剪。对带土球的苗木,不需进行根部修剪。一般修剪方法是将枝叶条修掉树冠的1/2-2/3(如国槐、法桐等),以降低全树的水分蒸腾总量。但对于愈伤能力差,发枝能力低的树种(如樱花、玉兰、马褂木等),一般以抹芽、摘叶为主,不重剪。对修剪后的树冠喷施300-500倍的保湿剂和800-1000倍的广谱杀菌的混合剂。

(2)裸根的修剪。对于存在裸根的苗木,应对其断根、烂根、的大根进行修剪,并对全部外露根系喷施30ppmABT6生根粉剂。

4.3栽植技术

为确保栽植成活,本次工程在栽植过程中对栽植时间、坑穴、浇水等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栽植时间。避开高温时期,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16时以后,苗木到达后立即栽植。

(2)苗木的栽植。①种植穴一定要按技术规程挖掘,回填土质要好。如山体油松栽植:设计种植穴规格为1.2m*12.m*1.2m,由于栽植地点特殊需割灌后爆破,为最大限度地保留现有植被,每穴割灌幅度不得大于1.5m*1.5m.爆破后的碎石运送山下,之后进行好土回填。②栽植时,要将土球放稳,树干直立,回填土要夯实或踏实并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周围,筑围堰。

(3)浇水。树木栽植后立即灌透水,土围堰中要灌满,让水慢慢渗到种植穴内。为提高成活率,灌水时加入了生根粉和抗旱保水剂。三日内浇第二遍,一周内浇第三遍。种植后,早晚对树体喷水,以喷雾喷湿即可,喷雾时间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16点以后为宜。

5、苗木的养护管理

由于是反季节栽植,因此苗木栽植后设专人对其强化管理,观察其生长情况,对于树势衰弱的苗木及时采取措施挽救。在苗木的浇水上,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根据气候变化对树体喷水,降低植物蒸腾。在确定苗木成活后进入正常养护期。

本工程正确的应用了反季节施工技术,从植物的生存、生长的客观规律出发,合理的安排反季节栽植工作,确保了施工成活率达到92%。

6、结束语

对于园林绿化中的反季节施工,我们并不提倡,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一些园林绿化工程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时我们不得不进行反季节施工。根据此次工程的实践经验来看,反季节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冰期 冻结 流冰 保障 配布

1 背景介绍

港航部门对于冰期港口助航服务质量的需求将不断提高,这对做好冰期航标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解决好“冰冻期航标保障”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历史赋予北方海区航标人的使命。航标工作者需努力探寻破解难题的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冰期助航服务水平,改善港口冬季的通航环境,保障冰期水上货运通道的畅通和水上安全形势的稳定,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坚强的航标保障。

海冰通过挤压、撞击、冻结附着,以及摩擦等破坏方式使浮标损毁,导致水上标志在冬季不能提供有效的助航服务。航标助航效能的好坏关系到港口能否正常运营,船舶能否安全航行,电煤、石油、外贸货物等战略物资水上运输通道能否畅通,并进一步影响水上安全形势的稳定和电厂的正常发电等民生民计问题。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冰冻港口冬季通航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当地航运经济的发展,冬季的助航服务的好坏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冰冻港口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化解冬季航标效能的降低和航标用户对助航服务需求的增加这一矛盾是航标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如何减少流冰对水上航标带来的损害,降低经济损失,也是航标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2 北方海区冰况研究

2.1海冰概况

地球上各大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4.48‰,海水的冰点在-1.9℃左右。渤海及黄海北部地区恰好是北半球冰圈的最南端。每年冰期通常在11月底到次年2月底。其中1月至2月上旬,冰情较重,称“盛冰期”。

2010年初,由于受寒潮影响,黄渤海水域海上冰情快速发展,为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一次。1月23日,渤海51%的海域被冰层覆盖,达到入冬以来最大值。历史上渤海的严重冰封现象还发生过3次:1936年、1947年和1969年。重冰年时渤海除海区中央及渤海海峡外,几乎全被海冰覆盖。辽东湾绝大部分海域被封冻,几千吨的海轮都无法通行。该湾南部湾口处有大量的浮冰块,冰块大小不一,小则几平方米,大则达几十平方公里。除湾口附近冰厚8~20cm外,湾内冰厚30~100cm米,最厚达2.5m。

2.2海冰成因分析

由于寒潮侵袭造成的长时间持续低温是我国近海海冰生成的主要原因,海冰形成后,伴随着天气回暖,气温和水温上升,海冰也逐渐融解消失。因此,我国的海冰都是当年度生消的,无“二冬冰”及“多年冰”。其中,辽东湾被称为海冰“重灾区”。专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低温天气造成的,并多次出现历史性的低温。二是辽东湾结构特点决定的,这里海滩较浅,易结冰;同时辽东湾盘锦海域恰好是辽河入海口,海水比重较小,更易结冰。

整个黄渤海地区,辽东湾冰期最长,冰情也最严重,渤海湾次之,莱州湾最轻。 冬季黄渤海地区最常出现的冰情状况是常冰年。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39°20’N 以北),是我国冬季冰情最严重的海域,冰期之长,也居中国结冰各海域第一位。

3海冰对航标管理工作的影响

3.1对航标效能的影响

浮冰会随潮水来回移动,将浮标压没到水中,并可能损毁其上层结构和灯器。海面溅浪在浮标的上层结构积累冻结,浮标上部加重,造成大的倾斜角,使其浸没在水中,并可能损毁其上层结构和灯器。浮冰挤压、冻结浮标,浮标随冰移动拖曳离位,并可能造成浮标沉没、漂失。灯桩等陆地标志,受大雪和大雾天气的影响,灯光射程受限,标志被大雪覆盖在白色的背景中难于识别。目视效果明显下降。由于冬季相Ω稍铮无线电波的传播受到影响,无线电航标的作用距离和信息接收率相对其他季节有一定下降。但其助航效果没有明显变化,不影响在冬季的使用。

3.2 对航标作业风险的影响

航标作业要求高精度、高稳定性,而海上浮冰使航行船舶操控性降低,造成水上航标巡检、维护、更换作业风险明显增大。在低温状态下从事高强度的航标作业工作,需要作业人员佩戴沉重的作业装具,这必然会影响到作业人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此外,海水冻结附着在浮标上,作业甲板上,使其表面十分光滑,使得冰冻期航标作业存在较大的防冻防滑风险。

4冰期航标保障能力现状分析

受海冰影响,常规浮标不能在冰期使用。在冰期到来前把港口浮标吊到岸上或换成冰期标志,待冰期结束后再抛设或更换。北方海区目前冬季水上助航标志主要采用杆形浮标、冰标和活节式灯桩标示冰区航道。

4.1 杆形浮标

杆形浮标是由中部带有锥形浮室的钢管做成,用锚链同沉石相连接,这种冰标的优点有:(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在流冰或船舶挤压靠近时,可以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在回旋范围内较好的避让冲击力。缺点有:(1)杆形浮标剩余浮力小,校正力矩弱,在冰情较轻的情况下就会被浮冰覆盖,待流冰过后再浮出水面,可被观测时间短;(2)目标小,目视效果不好;(3)没有安装灯器,不发光,不能为船舶夜航提供助航信息。

目前,杆形浮标是北方海区冰期生存能力最强的冰标,在辽东湾北部有少量使用。虽然杆形浮标标在冰区生存能力最强,但是由于其没有灯器,不能提供夜间助航服务,为保障冰期海上助航质量,建议逐步取消不发光杆形浮标的使用。

篇8

关键词 春玉米;播种期;生育;产量;甘肃临夏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033-03

玉米是临夏州集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于一体的主要粮经作物,在农业、畜牧业及工业发展中占重要的地位。玉米播种面积由1991年的1.29万hm2扩大到2012年的5.42万hm2,占到全州总播种面积的44.3%。玉米是喜温短日照作物,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资源,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对全生育期的生长尤为重要,是提高玉米种植区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1-2]。任佐录、王鹏文等[3-4]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聂居超等[5]研究了品种选择对产量的影响,黄永森、智建奇等[6-7]研究了不同覆膜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等。临夏州热量资源相对缺乏,晚霜冻结束较迟,播种期的选择对春玉米生长、产量的提高影响较大。再加上近年来当地春季回暖速度快,前期气温高,农民急于播种,春玉米播期提前,玉米出苗早,难以抵御春季强降温、晚霜冻的危害,玉米苗大面积冻伤、冻死造成严重的损失。通过分析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及5~10 cm地温稳定在8~10 ℃时段的变化规律,进行不同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揭示播期对春玉米生理性状的影响,使玉米生长处在最佳气象条件下,旨在为临夏州春玉米种植区稳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设在临夏市罕镇罗家堡小寨村四社,面积0.09 hm2,土壤质地0~30 cm为轻壤土,40~50 cm为壤土。历年生长期积温在2 803.0~2 891.0 ℃,年日照时数为1 042.4~1 283.4 h,年降水量为428.8~520.6mm。先覆膜后播种,播种前施农家肥98.6 t/hm2,覆膜打垄时将磷肥187.5 kg/hm2、钾肥375.0 kg/hm2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别追施总氮肥量750.0 kg/hm2的2/3、1/3。覆膜厚度为0.008 mm,膜幅宽70~80 cm,间隔25 cm每穴播籽1~2粒,总播籽量为258.0 kg/hm2,播深5~8 cm。玉米全生育期间进行了除草、间苗、定苗、追肥、灌溉等农事活动,田间管理参照周围农户玉米田进行,使试验结果尽量接近农业生产的实际。

1.2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选用高产、优质、多抗、耐密杂交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特征特性:播种至出苗天数12~18 d,全生育期137 d。株型半紧凑,单株叶片20~21片,株高266 cm。果穗筒型,穗长21.1 cm,穗粗5.85 cm。籽粒马齿型,出籽率82.5%,千粒重440 g。高抗茎腐病、红叶病等。栽培密度以5.4万~6.3万株/hm2为宜;适宜积温在2 800 ℃以上的地区种植。应用的气象资料来自临夏州各县气象局大气监测站。

1.3 试验设计

2011年初始播种时间为3月10日,此后每隔10 d播种1期共播6期,作为6个处理,2次重复;2012年初始播种时间为3月15日,此后每隔10 d播种1期共播6期,作为6个处理,2次重复。2年的播种密度均为65 303.25株/hm2,行距60 cm,株距25 cm,每年共12个小区,每小区试验田面积为50 m2,随机排列。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全生育期观测包括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吐丝、乳熟、成熟期;测量项目包括七叶期定苗测密度,拔节期测量株高、密度,抽雄期测量茎粗,乳熟期测量株高、密度、茎粗、果穗长、果穗粗、双穗率,收获后各小区分别取样20株进行晾晒,在1个月内测量果穗长、果穗粗、秃尖长、株籽粒重、百粒重等产量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期对春玉米苗期的影响

2.1.1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出苗的影响。农作物能否适时播种、正常出苗,受到气象条件的制约。而气温和光照是影响生育时期长短的主要生态因子[8]。对春玉米而言,从播种到出苗所需的天数与该时期温度关系密切,2011年、2012年分期播种试验的数据显示,播种至出苗的间隔日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表1),日平均气温低于13.0 ℃的播种处理,2011年3月10日、20日、30日的玉米发芽出苗期与4月10日播种后的出苗时间相比延长3~15 d,2012年3月15日、25日的玉米发芽出苗期与4月5日播种后的出苗时间相比延长了3~10 d,特别是2011年3月10日、20日及2012年3月15日播次出苗较慢,易造成种子的粉化或霉烂,出苗率降低,造成缺苗断垄,且弱苗多影响了整体生长状况。而2012年5月5日播种的处理,因热量条件好,萌芽期短出苗快,比正常出苗时间提前3~9 d,易造成种子的催化生长,幼苗不能充分的吸收种子的营养物质[9]。因此,依据临夏州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播种时间应该在4月10―30日,对玉米正常生长和稳产增收起着关键性作用。

2.1.2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三叶期至七叶期的影响。玉米生长到三叶期,种子本身贮藏的营养已耗尽,是全生育期中的第1个转折点,即由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10]。而三叶至七叶期是以长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对蹲苗特别有利,相比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是决定单位面积株数,为后期穗大、粒多、玉米丰产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11]。从分期播种试验数据(表2)可以看出,在光照、降水适宜的条件下,平均气温越高三叶至七叶期生长越快,反之则缓慢。主要表现在株高、茎秆和叶面积的增加等。4月5日前播种的各个期次,日平均气温都小于14.0 ℃,因热量不太充足,生长期相应延长,植株生长量增加缓慢,拔节期推迟。4月5日后播种的各个期次,日平均气温在14.2~18.2 ℃,随着温度的升高,三叶至七叶生长期缩短,株高、茎秆和叶面积增加明显,整体生长状况均好于4月5日前播种的各个期次,且都在7月5日前拔节,8月10日前吐丝,干物质的累积量和其他各项指标都显著增加,后期产量高(表3)。因此,在临夏地区三叶至七叶期最适宜生长的气温为15~19 ℃。

2.1.3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拔节至抽雄期的影响。从拔节开始玉米转入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且拔节至抽雄期是玉米开始生殖生长的关键阶段,需要22~32 d。试验田观测数据显示,此期玉米生长速度最快,根、茎、叶增长量最大,株高增加4~5倍,75%以上的根系和85%左右的叶面积均在次期间形成[12]。雄穗、雌穗不断分化形成,干物质逐渐增加,植株各器官的生理活动非常旺盛。此阶段所处的气象条件的好坏,不仅影响营养器官的大小,而且更能影响繁殖器官的分化数量及分化持续时间。达到抽雄生长阶段时,玉米所积累的干物质已分别达全生育期积累总量的21.1%和34.6%。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就气象因子影响生育期的变化而言,拔节至抽雄期的天数提前2~8 d,有效积温增加明显,3月30日后播种的各期日平均气温都大于该期生长的生物学下限温度,玉米形态生长健壮,个体发育良好,为后期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拔节至抽雄期不同播期的生长日数基本接近,差别不是太大,在积温接近的情况下,主要与该时段降水是否适宜关系密切。

2.1.4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吐丝至成熟期的影响。吐丝至成熟期是玉米生殖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13],试验数据显示,经历61~72 d,此期生长中心是穗、粒的形成。此阶段所处气象条件的好坏,不仅影响玉米营养器官的大小,而且更能影响繁殖器官的分化数量及分化持续时间,最终影响到产量的高低[14-15]。同样气温和光照是影响生育时期长短的主要因子,从吐丝至成熟期生长时间来看,推迟播种后所带来有效积温的升高,是影响生长期持续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16]。此阶段处在良好的生育条件下,会延长叶、根的功能期,防止早衰,争取粒多、粒重、饱满、高产[17]。另外吐丝扬花期的玉米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若遇上低温阴雨天气将直接影响授粉及籽粒的形成,秃尖长增大,产量降低。由表2可知,播种早的玉米吐丝至成熟期反而比后期播种的间隔时间缩短,成熟期比后期播次提前,因前期幼苗整体生长状况弱,植株本身的营养物质基本已消耗尽,叶、根的功能早衰,停止生长,成熟期相对早一些,相应的产量降低明显[18]。由表3可知,推迟播种的玉米秃尖短,行粒数增加,充分说明了适宜的播期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影响较大。4月5日至5月5日播种的各个期次,玉米单株的生长力旺盛,制造和积累同化产物较多,从而满足吐丝前后作物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籽粒的早期发育和穗粒数形成[19]。

2.2 播种期对春玉米结构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2.1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结构性状的影响。穗粒数和百粒重是表示玉米穗部特征的主要指标,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播种早苗期受低温、晚霜冻影响后的玉米其生长状况明显减弱,各性状表现较差,导致部分生育期缩短,对营养生长量和养分的积累不利,严重影响灌浆和粒重的形成[20]。对2011年、2012年分期播种的玉米产量因素进行分析,热量条件对玉米产量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播种过早,因热量不足发芽生长缓慢,散失了种子的营养物质,容易发生霉烂导致出苗不齐、不匀,且植株矮小弱苗多,直接影响正常生长及后期产量。同样的品种2011年3月10日、20日和2012年3月15日、25日播种的期次产量值均不及2011年4月10日、2012年4月5日及之后播种的各期,特别是2011年4月10日、20日、30日及2012年4月15日、25日、5月5日播种的产量值较高,随着玉米播期的推迟,其果穗粗、穗较长且均匀,籽粒饱满,玉米秃尖长缩短、行粒数增加。4月5日至5月5日播种的各个期次,春玉米单株的生长力旺盛,制造和积累同化产物较多,从而满足吐丝前后作物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籽粒的早期发育和穗粒数形成[21],这与临夏州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以上、5~10 cm地温稳定在8~10 ℃以上的时段相吻合,说明玉米在当地气候条件最适宜的时段播种其产量显著提高。

2.2.2 不同播种期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气象条件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2],热量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足够的生长期使得玉米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产量进一步得到提高[23]。从播种至成熟期的整个生育期间均需要较高的温度,尤其在拔节后的旺盛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更高(表4)。对临夏州而言,影响玉米产量的温度条件主要是播种至出苗时期和吐丝至成熟时期的平均气温。随着播种日期的逐步推迟、平均气温的提高,玉米全生育期相应缩短,产量增加显著。特别是吐丝至成熟期间的气温提高对产量的影响更明显。过早播种易遭受春季低温和晚霜冻的严重危害,过晚则要受秋季低温早霜冻的影响,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因此,选择最适宜时段进行播种,是避免或减轻临夏州玉米生育关键期低温影响的一项重要农业措施。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临夏州玉米最适宜播种期为4月10―30日,在此阶段播种的玉米,能够更好地避开低温、早晚霜冻对苗期及后期产量的影响,确保生长过程中能趋利避害,为当地玉米高产稳产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玉米产量与出苗后各生育阶段能否处于有利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特别是温度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玉米的适时播种能保证苗齐、苗壮正常生长,为后期增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和热量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和播种期,使玉米生长过程处于比较有利的气象条件下,实现高产增收。气温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所必须的气候因子之一。

一个地区作物种类的分布、品种的选择、种植制度的形成及各种农事活动,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地热量的多寡与变化状况。播期不同,各发育阶段所处的环境条件不一样,温度、水分、养分、光照等对各阶段发育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增产或减产的幅度也不一样。

为了提高临夏州春玉米的产量,因地制宜地研究主推玉米品种在临夏州最佳播种时段的选择,结合当地春季回暖速度和秋冬季土壤湿度条件来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能有效提高玉米生长量。

4 参考文献

[1] 蒲金涌,李晓东,许彦平,等.陇南地区玉米分期播种试验及适时播种期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39-5740,5754.

[2] 钱锦霞,李芬,奚玉香.影响山西春玉米适时播种的气象条件变化特征[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3):246-249.

[3] 任佐录,徐国平,覃志江,等.金凯3号在临夏川水地的适宜密度试(下转第38页)

(上接第35页)

验[J].甘肃农业科技,2011(2):21-22.

[4] 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等.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1996(4):43-46.

[5] 聂居超,李凤海,史振史,等.播期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J].杂粮作物,2010,30(4):275-278.

[6] 黄永森,何云燕,陈利东.玉林市冬种甜玉米覆膜增产气象因子分析[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2,141(4):20-23.

[7] 智建奇,胡奋山,武海丽,等.旱地玉米全覆膜方式的增产效应[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6):543-545.

[8] 刘桂云.玉米种植与对于气象的要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29.

[9] 王洪刚,李丹,李杨,等.温度对玉米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1):37-39.

[10] 段金省,牛国强.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玉米播种期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2):235-238.

[11] 刘明春,邓振镛,李巧珍,等.甘肃省玉米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112-117.

[12] 刘玉顺,栾战斌.玉米生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93-94.

[13] 梁秀兰,张振宏.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1,12(2):56-61.

[14] 郑伟,张艳红.气候因素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7(11):103-104.

[15] 徐洪文,宋凤斌,朱先灿,等.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苞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9,24(6):74-77.

[16] 李挺,牛春丽,王淑惠.播期对夏玉米阶段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156-1158.

[17] 程宏,郑联寿,冯瑞云.播期对山西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2):1336-1339.

[18] 郑伟.气候因素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03-104.

[19] 邢江会,郝建平,杜天庆,等.播期对玉米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4):345-347.

[20] 刘明,陶洪斌,王璞,等.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2):108-111.

[21] 冯伟,邢国芳.玉米产量构成因子配合力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6):516-518.

篇9

【关键词】 徐州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1 概况

1.1 自然地理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2。 徐州市地貌根据成因和区域特征大致可分为丰、沛黄泛冲积平原,铜、邳、睢低山剥蚀平原,沂、沭河洪积冲积平原三个地貌区。全市地形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高程从丰县西北的45.0m,下降到东南睢宁的18.0m,地面坡度为1/3000~1/10000。

1.2 水文气象

徐州市位居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温多变,夏雨集中,雨热同季,秋高气爽,冬季干冷。所以降雨及洪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25.2mm,年内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其平均降水量564.1mm,占全年降水量的68.4%,全区多年平均蒸发量873.9mm,各站平均蒸发量在669.8mm~1140.8mm。

1.3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资源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气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地下水根据含水介质的岩性特征与地下水赋存的条件,徐州市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和碎屑岩类裂缝水三种类型。

裂隙岩溶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的入渗和上覆孔隙水的越流补给,其次是地表水的渗漏和区外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局部地段接受地表水的渗透补给,排泄主要是人工开采。

2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徐州市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24m3,一般干旱年份全市缺水约5.7亿m3,特殊干旱年份缺水近12亿m3,早在1980年就被列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徐州是以重工业为主发展的城市,也是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史较早的城市。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刚刚起步,这一阶段的地下水资源能基本满足要求。60-70年代至今,城市规模扩大人口激增,城市供水发展迅速,农业大规模凿井开采地下水灌溉,导致地下水开采量迅速增加。根据资料统计记载,1990年地下水开采总量约为5.715亿m3,其中农用1.985亿m3,工业与生活3.730亿m3;到2001年地下水总开采量增加到7.03亿m3,其中用于灌溉农用2.32亿m3,工业与生活4.71亿m3;到2011年地下水总开采量约为7.84亿m3,其中农用2.61亿m3,工业与生活5.23亿m3;

徐州市水资源及地下水供需根据近几年(2005-2011年)统计数据计算,全市平均用水总量为:38.75亿m3,其中地表水供应量31.00亿m3,地下水供应量7.35亿m3。近年来徐州市供水、用水情况详见下表1。

3 影响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

3.1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随着徐州市工农业发展的加快,地下水开采量在不断增大。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并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目前,徐州市地下水持续下降的现象主要发生在丰、沛县城区和徐州市区附近的几个裂隙岩溶水开采区。如:丰、沛县城区的承压水以及市区附近的几个裂隙岩溶水强烈开采区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徐州市区七里沟和丁楼两水源地极为明显,由于超采岩溶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降落漏斗,致使部分取水工程出水量减少。

3.2 地面塌陷和沉降构成了地下水开发的硬约束

徐州市因地下水开采而诱发的地面塌陷在1986年即已出现,主要为岩溶塌陷,塌陷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建筑物集中的发达地段。至今已有十余次,已给徐州市造成经济损失累计4000万元。

徐州市的地面沉降也是因为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下水位下

表1 2005-2011年徐州市供水与用水状况 Gm3

降,导致地层内部压力失衡,含水层本身及盖层孔隙被压来深层地下水是徐州供水的主要水源,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地下水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因地下水开采密而引发的。目前丰、沛县二城区因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已出现地面沉降的迹象。

徐州地区地面沉降直接导致沉降区的地面高程损失,造成房屋下沉,城市内涝积水,市区防洪能力下降;不均匀的地面沉降还能引起大规模地面裂缝,造成房屋开裂、各种管道破损及道路、桥梁、输水输气工程等建筑物破坏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使徐州地区地下水的开采受到了限制和约束。

3.3 地下水水质污染增加了地下水利用的风险

伴随着徐州市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地下水水质也在不断恶化,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废水是世界范围内污染的主要因素。影响较大的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冶金、电镀、造纸、化工、印刷及制革等企业。(2)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3)农村地区主要受农药、化肥等有机物和污水灌溉污染,徐州市有部分县地下水在80、90年代以检测出氨氮、砷、酚、氯离子、硫酸根、汞等含量超标,超过饮用水标准。 近年来,政府对工业污水加强了治理,但地下水仍存在污染物超标的项目。就2012年对全市10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显示,其中6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级别为良好,4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别为较差,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地下水污染增加了徐州地区地下水利用的风险。

3.4 连年的干旱气候加剧了地下水紧张局面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气候现象属偏干旱年份,一方面全年降水量减少,旱期持续时间较长。根据历年来水文资料统计,徐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25.2 mm,偏旱的年份大于丰水年份,约55-60%年份年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特别近年来干旱少雨的气候更为明显,从2001-2012年资料统计,徐州市12年中有8年出现年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降水量,且降水量值偏少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1-28.3%,就2011年和2012年相比后年比上年降水量减少8.9%,相应地地表水资源量却少了13.5%。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多年平均蒸发量大于多年平均降水量,近年来降水偏少,干旱指数大于1.0,所以严重的干旱经常发生,使原本不足的地下水资源量更是雪上加霜,地下水降落漏斗进一步加深,使持续亏损的地下水储存量进一步加剧。

4 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篇10

高三地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的要求,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且要照顾到同其他学科的配合。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21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21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学期主要进行高考一轮复习,高考一轮复习追求基础全面,主要针对所有知识点,夯实基础,牢固识记,真正理解,灵活运用,形成系统条理的知识体系。本阶段复习的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按照章节系统复习,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构建知识框架。立足课程标准,在复习中抓准知识点,对于课程标准中所列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让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自觉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储备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的能力,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主要复习区域地理、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地理必修Ⅲ。区域地理包括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它是中学地理学习和考试的基础,是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和地理必修Ⅲ是系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学习和考试的重点。

教学进度

第一部分 区域地理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图

第二章 世界地理

第一节 世界地理概况

第二节 亚洲

第三节 五个重要地区

第四节 六个国家

第三章 中国地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

第二节 中国人文地理

第三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

第二部分 必修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结构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二)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三节 大气环境——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及运动

第四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第五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六节 水循环和洋流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变迁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三部分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第四部分 必修Ⅲ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

2021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为了有效提升我校高中地理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搞好高三地理备考复习,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益,特制订本学期高三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能力,提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充分研读地理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给学生以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时间。

2、加强教研,研究考纲

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

3、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作为知识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4、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合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使高考能上一个新台阶。

三、采取措施

1,周密计划,有序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第一轮基础复习到2009年3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

①学"两纲"

"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

②研"两题"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

近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地理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本位.因此,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中最根本的环节.只有在复习中坚持以双基为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二轮复习重组知识,可以结合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人地关系,区域特征和差异以及地理的技能,通过地图来进行。

2021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一、加强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教学

1.全面、扎实地复习基础知识

近年来,对基础知识要求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考查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或是再现基础知识,而是考查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但这并没有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反而有所提升,尤其是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应用在不断地加强。不直接考查并不意味着不考查,更不意味着学生不必要掌握,而是变相考查、深化考查。

因此在复习基础知识时,不应该是让学生记住地理术语、地理原理,关键是理解和应用。 ①认真、细致地复习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近年来常大量引用课本以外的情境和素材来进行考查,要求与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对地理概念教学一要准确、全面、系统,二要进行适当拓展。

②把握原理规律,重在联系应用

地理原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地理理性知识,是前人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理论概括。地理原理主要有地理事物特征的形成原理,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等。近年来对地理原理的考查主要呈现在分析应用上。

在复习地理原理时,一般先分析原理、总结规律,再结合实例、拓展运用,接着推理演绎、寻求步骤,最后强调难点,突破瓶颈。

2.把握主干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近年来,虽然考查的内容覆盖面广、但有些内容出现的频率和分值比较高,其实这些知识正是学科里的主干知识。为了提高备考效率,必须弄清教材的主干知识。高中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主要体现在:地理学科的知识观(地理学科特有的知识)、地理学科的价值观(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科的能力观(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图象图表技能)等。

二、培养学科能力,提升地理素养

1.构建思维模型,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学习时可根据这些规律,适当建立学习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区域地理学习模式、气候问题分析模式、日照图的分析模式、等值线图分析模式等。

最具地理学特征的思维品质是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把握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运动的特征,与地图关系密切。综合思维能力表现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过程。

2.重视图表分析,培养图表技能

地理图表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2010年高考试卷全卷共有各类图表23幅,提高学生的图表技能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审图能力也是重要的地理能力。审图的一般过程为:①看图名定主题;②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③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④分析、归纳、综合出答案要点。

3.注意创新意识,理解探究过程

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从2010年的试题中,可以看出,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探究过程的理解和实践,体现了学习终身有用的能力和意识。

对地理事物进行探究学习,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全过程,引导考生了解探究问题的完整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4.指导解题方法,突破论述瓶颈

首先是提高审题能力,包括审读文字的能力和审图的能力。审文字材料中的地理概念要做到“因题制宜”,确定思路,做到三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赋分。

还要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主语”——确定主题,认定答题方向;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这也是常丢分的原因。

对综合题中的简答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表达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在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

①条理性:一个问题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也可分点叙述,最好标明①②③④;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

②层次性: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答案文字要少而精,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则可以适当多答。

③完整性: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使之巧妙相接,尽量具体详细。如自然的与人文的,有利的与不利的,等等,要全面考虑。

在平时要训练学生做到答题语言规范、一针见血、言简意赅。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例如“天气和气候”、“地形和地势”、“水利和水力”、“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土地和土壤”等,一定要能区分,否则就会词不达意。

三、平时教学关注身边、联系实际。

(1)体现“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这一新课程理念,以及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在教学中要关注地方特色、开发乡土教学资源。

(2)关注地理科学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体现可持续发展,是教学中仍需大力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区域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单位,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区域发展是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因此区域也是地理学科试题的重点内容。热点性、新闻性的问题,不必专门设立一个专题,在复习到每一个具体专题时,都要有意识地联系和联想当今世界和中国发生了哪些与本课内容有关联的新闻事件,思考一下其中含有什么样的地理背景和地理意义。

四、二轮复习进度安排与专题设置

(1)2021年2月至3月5日,复习完选修《海洋地理》、《环境保护》(各2个教学案),不再进行二轮复习。

(2)2021年3月月7日——4月30日,完成必修1、2、3的二轮复习。二轮复习不同于一轮复习,要体现跨章节和跨版本的整合,不能照本宣科再来一遍。我们的构想是设置13个专题25个教学案:

①地球运动专题(2个教学案,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等基础知识1个,日照图解读与训练1个)

②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2个教学案,地球圈层结构及地壳物质循环、海底扩张学说1个;内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板块运动1个)

③大气运动及天气系统专题(3个教学案,大气受热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1个,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1个,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及气候类型判断1个)

④气候类型分布与自然带分异规律专题(1个教学案)

⑤水循环与洋流专题(1个教学案)

⑥自然资源及其跨区域调配专题(结合必修3及海洋地理、环境保护,2个教学案) ⑦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专题(结合中国地理、海洋地理、环境保护,1个教学案)

⑧区位分析专题(6个教学案,工业区位类型与工业区位条件分析1个,世界和中国重要工业基地1个,农业区位因素(包括东北农业基地建设)1个,农业地域类型(包括亚洲水稻种植业、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乳畜业)1个,交通点线布局与建设热点1个,城市区位因素及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1个)

⑨人口与城市化专题(2个教学案,人口增长特点与人口问题和人口容量1个,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个)

⑩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2个教学案,水土流失(包括滑坡泥石流)与土地荒漠化(包括沙尘暴)治理1个,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包括五大湖、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长江流域等)1个)

⑾产业转移专题(1个教学案)

⑿空间定位专题(结合世界区域地图、中国区域地图,1个教学案)

⒀等值线专题(自然、人文,1个教学案)

(3)2021年5月3日——28日,综合模拟训练